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

第1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拍胸舞”;文化价值;动作特征;课堂教学可行性

民俗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群众中间直接进行传承,在一定环境下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由于这些文化信息受民族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制约,民俗民间舞蹈虽容易被人们理解,但难于被本民族以外的人们所认识。从历史渊源以及舞蹈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来看,民间艺人不但深刻地掌握了本地区民俗民间舞蹈,同时把本地区的民俗民间舞蹈中的各种动态形象、动作律动等传授给后人,使得传授者具有继承者与传承者的双重身份,也正因为他们这种双重的身份,在民俗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拍胸舞”作为福建地域典型的民间舞蹈,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泉州市舞蹈工作者对于“拍胸舞”不同流传地域以及不同艺人所表演的风格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调查、学习、挖掘、整理,积累了丰富的“拍胸舞”素材及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舞蹈艺术的创作中。舞蹈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民间舞蹈保存在群众之中,在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舞蹈表演者虽然是在本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的陶冶下掌握表演形式,但只有在表演者与参加者互动、互为影响中才能达到直接传承民俗文化的目的。民俗民间舞蹈在群众中直接传授和传播,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固定动作,它随着表演者的即兴发挥,使表演的内容更有新意。通过学习使他们像民间艺人一样感受民俗文化的本质,准确掌握民俗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对“拍胸舞”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舞蹈动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舞蹈动作的结构规律、风格的把握,以及独特的文化属性;将服饰、组织形式、表演程序等搬上舞台,创编舞蹈节目,扩大了“拍胸舞”在专业舞蹈领域中的影响。

一、“拍胸舞”的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其中凝聚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的真善美。舞蹈是有意识的,是要被一个既定群体的舞蹈行为所认可的。“拍胸舞”历史悠久,广泛流行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漳州、厦门各县区以及台湾,尤其在泉州地区,有政府举办的各种重要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及各单位、部门的集会庆典,乡村里巷的民间迎神赛会,随处可见“拍胸舞”舞蹈的身影。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舞者,往往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舞蹈风格。参加群众性表演活动的表演者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与气氛中,才会依据民俗表演的要求倾情投入,精彩表演,与欢呼助兴的观众交织成轰动的景象,场面欢腾,表演者的舞蹈形象被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使人跃跃欲试,回味无穷。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泉州舞蹈艺术家蔡湘江曾在《福建舞蹈通讯》中分两次发表了《故资源概念剖析》一文的一至四部分,从组织形式、动作的规律特点、表演形式、流派及特征四个方面对“拍胸舞”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尽管这两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却是较早的对“拍胸舞”进行详细介绍的文字资料,对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从蔡湘江这些文章中我们也了解到,“拍胸舞”的外在表演形态中既保留有远古闽越原始祭祀舞蹈遗风,也反映了远古闽越族舞蹈的原始状态;民俗民间舞蹈的表演场所是那些民俗活动,只有掌握民族的文化积淀,才能掌握这种民族的文化心态。远古闽越族人有崇拜蛇的图腾的习俗,有古书记载:古闽越人相见问候:“相见无它?”以祝福平安,“闽”字“T”中有“它”便是“蛇”字,古代造字代表部落氏族区域的特征。古时人们在祭祀、节庆时,将崇拜物顶在头上,无音乐伴奏,以身体拍击,打出声响的节奏,协调群体动作。“拍胸舞”表演者头上都戴有草箍,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条,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20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如同蛇头一样的顶端,且又必须使所编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使其蛇的形状更趋逼真,表现出对神灵的崇敬,对生活诸多情愫的倾诉,对自然、对生命的祈求。民俗民间舞蹈的表演内容、气氛和表现的环境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往往与民间民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一些特殊形态、动态形象,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寄寓着本民族人民的意愿。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我国的不同民间艺术形式。“拍胸舞”是我们福建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舞蹈之一,这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充满着生命活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族瑰宝,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拍胸舞”的动作特征

“拍胸舞”具有浓郁的福建地域色彩,他们的表演没有经过艺术加工,只是经过时代的传衍,这些舞蹈的动作语言淳朴、形式多样,有一定的格式套路,但又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表演,不是为表演而表演的舞蹈艺术。最关键的是舞蹈表演与群众参与性的民间原生型舞蹈。

“《拍胸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头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不同变化,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①音乐大多配以南音“三千两金”的音乐,其源头则是泉州梨园戏保留的宋元古南戏剧目《郑元和》中的主人公郑元和,在进京赶考时,流落街头与众乞丐为伍,演唱自诉身世的“三千两金”的过程中,边踏边跳“拍胸舞”的情景。舞蹈生活气息浓郁,自娱性强,舞者人数不限,舞蹈则多夸张、风趣、乐观、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卧地,步法多颠步、动作强弱、节奏快慢复杂多变,形成别具韵味的舞风。“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妙趣横生。”②“拍胸舞”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体现舞蹈本身的动作特色,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渲染舞蹈气氛,保留远古闽越族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遗风。“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为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肋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地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进退、出入、穿插、交叉变化,没有固定的舞蹈队形,只是通过多数人的整体效果呈现某种气势或某种图形感,去审视舞蹈队形变化的精彩表演。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抒发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只要掌握住他的发力点,无论怎么跳都是它的舞蹈本来风格。“打七响”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突出“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这种历千年不变,让人们得以领略远古闽越人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中的古文化遗存。

三、“拍胸舞”引入舞蹈的课堂教学

多少年以来,一批代表性艺人经过不断总结、创新,已把“拍胸舞”的动作从最初的拍击胸、胁、腿、掌的“打七响”,发展为拍击肩、臂、胸、胁、肘、腿、足等部位。并将调查与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通过出版发行的方式,将“拍胸舞”向社会各界推广;同时他们还积极与现代传媒合作,通过影像方式记录“拍胸舞”;利用电影、电视、电脑等传播途径向外界宣传“拍胸舞”,通过对动作及场图进行整理与发展,将素材运用到舞蹈节目的创编中,得到了舞蹈界同行们的广泛认同,扩大了“拍胸舞”在专业舞蹈领域中的影响。以“拍胸舞”为素材的创作舞蹈,参加全国性文艺会演演出、民间舞蹈节交流、音乐舞蹈比赛等赛事,取得可喜成绩,使得人们了解福建闽南地区所独有的不同舞蹈形式,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魅力,是闽南文化的典型符号。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他们对民俗民间舞蹈有各自的看法和需求。认为“拍胸舞”,别称“乞丐舞”较低俗,民俗民间舞蹈难登大雅之堂。年轻人喜爱刺激的西方摇滚,在街头跳街舞;老年人则喜欢一些传统的游街、踩街活动。民俗民间舞蹈虽然受到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许多活动形式也渲染了商业文化色彩。但民俗民间舞蹈是远古劳动群众直接创作的,是原生型,是作为历史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承,而且至今仍在流传,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它不会因为不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审美心理变化而消失。民间舞蹈是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综合体,我们要培养学生对民俗民间舞蹈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从舞蹈动作上寻找最根本的动态规律与特点,按传统形式跳舞。研究民俗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价值,强调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使之更体现现代精神,使民俗民间舞蹈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1.从传承中形成教材

民俗民间舞蹈的表演者都是非职业的民间艺人,“拍胸舞”表演具有即兴性与自娱性,它与民俗活动互相渗透为一体。民俗活动的氛围为舞蹈表演者提供表现环境,表演者都不会在意自己动作的规范与否、到位与否,更多追求内心满足,通过宣泄自己的情绪,感受自我存在的生命活力,以获得精神与肉体的美感与畅快淋漓的。将这些原始“拍胸舞”的舞蹈素材,提炼、归纳、整理,根据舞蹈教学中训练性、表演性的需要,提升为基本动律、基本形态,整理形成教材,进行教学。对“拍胸舞”进行整理与学习过程要注意“拍胸舞”动作及动作完成时肢体的舒展与民间艺人自娱随意的表演形式区别,既要保持流传于民间“拍胸舞”的原有舞蹈风格韵律,又要合乎教学规范与艺术审美要求。舞蹈教师还要对“拍胸舞”舞蹈文化背景、文化因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做全面、细致的研究,以及体会“拍胸舞”在闽南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将亲身的体会与心得运用到“拍胸舞”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中。

2.从动态形象中体会

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下,按照专业化舞蹈表演与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从动态形象传承上进行教学。由于教材来源是原有形态的民俗民间舞蹈,对“拍胸舞”的形态动作进行专业化处理,将其风格作为主导性审美取向,最大程度地将“拍胸舞”所独具的艺术魅力予以突显出来。选取典型性,训练性强的舞蹈动作要求学生掌握,讲解“拍胸舞”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从动作上寻找到最根本的动态规律与特点,强调民间文化传承,加深对民俗舞蹈的理解,产生新感悟,形成“拍胸舞”动态形象、形式技艺的传承,让学生直接体验自娱性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拍胸舞”舞蹈所具有的质朴风格的审美情趣。通过课堂教学、形体训练、融合贯通的示范,把原始舞蹈素材升华为创作带有“拍胸舞”形式律动的舞蹈节目。

四、结语

“拍胸舞”作为福建民俗民间舞蹈的独特舞种,通过挖掘整理、积累丰富动作素材,经过专业化处理凸显其沉稳阳刚、洒脱粗犷的主导性审美取向,从传统舞蹈的韵律和民俗活动入手,整理提炼出大量可运用于舞蹈表现,同时为人们可接受的舞蹈动作。民俗民间舞蹈动作素材在民间非常简单,将其拓展为丰富教材内涵,应强调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拍胸舞”作为一种民俗民间舞蹈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极大地丰富“拍胸舞”的表现力,创造出崭新而具有时代风貌的“拍胸舞”舞蹈语汇,运用到舞蹈创作及教学课堂,并将其引入舞蹈教育教学领域。

注释:

①《泉州民间舞蹈》第9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泉州民间舞蹈》第9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蔡湘江著.《泉州民间舞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李北达著.《民间舞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4]于平著.《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中国人民

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论文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

族民间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中心编。中国文联出版

第2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舞蹈;民族特点;历史底蕴

中图分类号:PD94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9-01

朝鲜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发展、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等一直是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其中,朝鲜族舞蹈更是代表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朝鲜族舞蹈种类多,民族特征显著,因此被列为我国十大民族舞蹈之一。被各大艺术院校纳入教学范围中。朝鲜族舞蹈强调的是动静相融,以内在气息和内心的意念来引导舞蹈肢体动作。其舞蹈动作优美,又不失力量。朝鲜族舞蹈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和本土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研究意义在于研究舞蹈中的动作及特点,从而研究其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对民族舞蹈的研究还有助于分析舞蹈学领域的基本理论,有助于舞蹈形式的创新和对历史文化底蕴的研究。

一、朝鲜民族舞蹈

(一)朝鲜民族舞蹈探究。建国初期,朝鲜族舞蹈开始转变为歌舞剧形式,以歌舞剧形式来庆祝抗战胜利。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将当时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特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建国初期到目前为止,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舞蹈大致分为假面舞、扇子舞、刀舞、巫舞和杖鼓舞等。其中扇子舞、杖鼓舞等在我国民族舞蹈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朝鲜族舞蹈动作主要以体现女性的美为主,以舞蹈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到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朝鲜族舞蹈随着社会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基于民族风俗之上,通过舞蹈将生活环境和情绪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的社会环境和朝鲜族人民的民族向往。

(二)朝鲜族舞蹈民族特点。朝鲜族舞蹈根据其历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舞蹈初期形成阶段、舞蹈形式固定阶段、舞蹈稳定发展阶段和舞蹈形式转换阶段等四大阶段。舞蹈初期的形成阶段处于中国封建主义统治时期。因此其舞蹈形式大多以农家乐为主。讲述朝鲜族人民勤劳务农的民族特点。农乐舞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勤劳互助的民族特点,也是目前传播最为广泛的朝鲜族舞蹈之一。

到了舞蹈形式固定阶段,其舞蹈主要以柔美、展示女性美为主。当时的舞蹈形式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民族特征,而是以爱国、教育为主,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舞蹈的民族特色。进入舞蹈发展阶段后,其历史背景处于改革开放的稳定时期,因此舞蹈模式受到了现代舞的强烈冲击。舞蹈逐渐转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舞蹈形式强调凸显自我个性,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歌舞剧、双人舞等舞蹈形式。

朝鲜族舞蹈进入了复兴时期,逐渐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在基于其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具有现代特色元素的舞蹈。其舞蹈形式虽然还是基于扇子舞、杖鼓舞等传统朝鲜族舞蹈形式,但是在其中加入了现代化元素,将场景融入舞蹈中,体现出舞蹈所蕴藏的情感。

二、结语

民族舞蹈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风情。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朝鲜族舞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在朝鲜族舞蹈发展的四大阶段中,所体现出的民族特点。从舞蹈初期形成阶段到舞蹈模式稳定阶段,再到舞蹈稳定发展阶段,最后到舞蹈形式转换阶段,分别体现出朝鲜族人民勤劳、爱国、敢于斗争、民族凝聚力强等民族特点。

朝鲜族舞蹈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反映了其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朝鲜族舞蹈在其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实现了民族舞蹈的舞台化和艺术化。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朝鲜族人民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2]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音乐和舞蹈人类学:关于表演人类学的研究一安东尼・西格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报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2).

[4]朴永光.韩国传统舞蹈的沿革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第3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1采荼戏舞蹈的相关分析和介绍

1.1采茶戏舞蹈的基本特点

采茶戏,顾名思义与采茶有关。采茶戏舞蹈就来源于采茶生活,舞蹈动作也是来源于采茶动作。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采茶戏舞蹈动作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至今己经有五百多种的基本动作,且还在不断地创新中。不同的动作传达的文化信息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生活动作、装饰动作、情态动作、造型动作以及特技动作等,生活动作源于生活,其精髓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装饰动作起装饰作用,在舞蹈时主张连贯得体、富于美感和良好的视觉享受;情态动作注重情感的表达以及情绪的流露,舞蹈时主张动作细腻温婉且富有情韵;造型动作则提倡舞蹈者个性的表达和自由的发挥;特技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舞蹈者的功底和技巧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特技动作表演时,表演者一定要灵活多样,丰富采茶舞蹈的表现形式[1]。

1.2采茶舞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人们对采茶舞蹈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采茶戏发展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采茶戏毕竟作为一种地方民间剧种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奇有趣的事物,采茶舞蹈逐渐被人们忽视。而采茶舞蹈源于茶农采茶生活,赣南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对采茶业的发展越来越不重视,采茶舞蹈发展的源头被切断,舞蹈形式的多样化面临一定的危机和挑战。另外,采茶舞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目前还是局限在江西赣南局部地区内,社会大众对我国采茶舞蹈的起源、特点以及发展的认识度仍然比较低。针对人们对采茶戏舞蹈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让人民大众了解到采茶舞蹈这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扩大采茶舞蹈的艺术影响力,同时也需要国家加大对采茶舞蹈的保护力度,引导采茶舞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总之,就是不能让采茶戏这种民间艺术悄无声息地消失。

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由于舞蹈能够带给人们一种良好的视觉享受,使得现如今采茶舞的发展创新更加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反而忽视了舞蹈内在文化的传达。因为舞蹈的编制也要立足于日常生活,脱离了日常生活舞蹈的创新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过分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会忽略了内容的表现以及情感的传递,形式的编制与舞蹈编导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舞蹈编导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采茶舞蹈的发展既离不开生活实践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又对舞蹈编导以及舞蹈演员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求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形式的创新,更加要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和实质的创新,才能使得采茶舞蹈永葆青春。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采茶舞蹈人才的培养,拓宽培养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开阔编导以及舞蹈演员的眼界,实现采茶舞蹈的创新,同时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1.3采茶舞蹈鲜明的时代特色

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采茶舞蹈在传承中还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时代特色,其中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一直鼓励“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采茶舞蹈的传承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而在现代采茶舞蹈艺术中体现出了极具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传统的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精髓,离开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发展将毫无特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之中,作为民间艺术的采茶舞蹈在现展中更加离不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

形式和内容的创新。采茶舞蹈的基本动作有五百多种,且动作还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视野自然会发生变化。现如今采茶舞蹈鲜明的时代特色还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江西的矮子步在采茶舞蹈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代又一代舞蹈编导和舞蹈艺术家表演家的努力之下,矮子步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动作越来越规范,意象传达越来越入神。内容的创新表现在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单一的舞蹈形式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融入音乐元素的舞蹈表演使得舞蹈艺术更加多彩,舞蹈音乐与舞者动作的完美结合,使得舞者在舞蹈时掌握节奏,配合着肢体动作的完成,具有时代性的音乐与形式创新的舞蹈动作的结合给予社会大众以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更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采荼戏音乐的相关分析和介绍

2.1秧歌对采茶戏音乐的影响

采茶戏音乐的来源十分广泛,其中秧歌作为传统音乐戏剧形式对于采茶戏音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换句话来说就是采茶戏音乐中融入了秧歌这种戏剧元素,使得采茶戏的民间艺术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采茶戏与秧歌的结合适应了采茶音乐的发展,因为采茶戏源于赣南人民的采茶生活,而秧歌也是在人们劳作的过程中发展并逐步得到传承的,且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戏剧,对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秧歌给人一种轻快愉悦之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善良以及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锣鼓的伴奏赋予了采茶戏鲜明的民间特色。虽然秧歌对于采茶戏音乐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赣南地区采茶戏音乐的发展仍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他们借鉴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给自己的文化“添砖加瓦”

2.2采茶戏音乐与采茶歌

赣南的采茶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因为采茶戏源于茶农的采茶生活,而在采茶过程中茶农会寻找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增加采茶过程的乐趣,采茶歌就因此应运而生了。采茶歌是茶农在采茶时唱的歌,曲调抑扬顿挫、歌声婉转轻快,因为歌词和曲调简单,便于记忆,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采茶歌的出现也促进了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同时丰富了采茶戏音乐的形式。采茶戏音乐与民间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基本上采茶戏音乐中都有民间小曲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反而增加了采茶戏音乐的辨识度,给人以良好的文化艺术享受。民间小曲的民间特色更加突出,与方言的结合,使得采茶戏音乐的地方性特色更加鲜明[3]。

2.3采茶戏音乐今后的发展

与采茶戏舞蹈一样,采茶戏音乐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注重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要与时倶进,赋予其以新的时代特色。在今天我们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要想建设这样一种文化就必须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采茶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必须得到足够多的重视,作为一种文化既要得到发展,又要受到保护。有的音乐编剧在创新采茶戏音乐的形式时,可能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如今音乐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并不是所有种类的音乐都适合于采茶戏相结合,因而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好选择,不能因为满足时展需求,而忽视了对内在本质的要求。此外,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音乐的口味也是多种多样,采茶戏要注重与新元素和新时尚相结合,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采茶戏音乐走出赣南、走出江西,甚至是走向世界。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采茶戏音乐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丰富采茶戏的内容,实现舞蹈与音乐的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视觉和听觉审美享受。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让采茶戏音乐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形式的创新能够使得采茶戏音乐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同时手法的丰富能够给采茶戏音乐发展带来更多的实质内容,将丰富的表现手法与采茶戏中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采茶戏现代创作的飞跃和发展。

第4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 民间舞教学 文化内涵 美学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舞蹈类别中最为典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职师范音乐教育舞蹈课程的重要内容。它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与专业舞蹈学院是不同的。专业舞蹈学院以培养舞蹈专业演员为目标,教学内容以保持流传于民间原汁原味的舞蹈风格韵律为主;而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的高职师范舞蹈教学,除了熟悉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规则,要培养学生会跳、会编、会教,因此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比专业院校更加广泛,还要了解各民族民间舞之间的差异,把握民间舞蹈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舞蹈教师要对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及诸多的文化因素作理解,并将亲身体会与心得运用到民间舞教学中去。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它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与思想感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体现了各个民族不同的地域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等。“中国民间舞蹈是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同其他文化一起在长期以来不断地消化和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协调发展”。民间舞蹈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以艺术的形式传达民族文化的传统符码,它与民俗文化互为依托和补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中,舞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例如礼仪民俗中的“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丧葬舞”;生产民俗中的“庆丰收舞”、“农家乐舞”,信仰民俗中的“宗教祭祀舞”等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都属于民间舞蹈。此外,民俗文化活动通常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也就使得民间舞蹈的形式得以发展和传承。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和附着在舞蹈文化表层的“显在文化”,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与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教学中达到内外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而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仍是重技巧、基本功,教学内容多为基本动律、基本形态以及各类训练性、表演性组合,对于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层面知之甚少,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它的每一个舞步,每一个舞姿,每一个律动,甚至每一件服饰,都蕴含着历史的积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因受自身的文化特性影响,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因此,应在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寻根,去寻找内在的必然性与动作结构的生成规律及舞蹈的文化本质和美学精神。这对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审美心理,保存民间舞蹈原有的表演规律与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修养。

1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解释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是无数艺人和民间舞专家、舞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的悉心研究、不断加工、提炼升华、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规范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具有代表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在高职师范音乐教育的舞蹈教材中,中国民族民间舞部分包含了藏族、汉族、蒙族、维族、云南花灯、傣族、朝鲜族及胶州秧歌八种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舞蹈,其中,在每一种风格的民间舞教学中,又分成:简介、基本动作、舞蹈组合三个板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在教某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时,只是对该民族的舞蹈流传地域,主要的舞蹈形式,风格特点有什么,做简单的介绍,对该地域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经济背景、风土人情、文化特性以及体态或动律的形成等,容易停留在形式方面评论与分析,却未能揭示舞蹈本质的深层文化。

在藏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可以在第一课时播放介绍藏族人民社会背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性的电视短片,或是要求课前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对该地域民族舞蹈的文化特色有所了解,然后再讲解藏族民间舞蹈的舞蹈形式,它是由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形成的,它的风格也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上。“松胯、收腹、含胸”是常见的基本形象,这种形态来源于长期的奴隶制社会,广大农奴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人们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以及习俗;“一顺边”的动律形态也是由于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一边的手脚随重心移动同时向一侧身处以平衡身体减少晃动、节省力气的一种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服装服饰也独具一格,表示虔诚、尊敬、祝贺的“洁白的哈达”,“单只长袖”的服装是为了劳作方便和适应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等,这些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让学生在画面的直观体会中,感受该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动作风格等,通过这样的感性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文化知识不会觉得枯燥,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基本动作、舞蹈组合的学习中,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动作的模仿,而无法体会该舞蹈内在的气韵和个性特征。

2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善于运用“艺诀”

民间艺人通过个人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艺诀”,虽然简短,却能生动地刻画出舞蹈中的人物动态形象,总结在学习民间舞蹈中所要求的基本动作要领。“无论是民间艺人的“艺诀”,还是舞蹈专业者概括的“艺诀”,都是艺术实践者总结经验后的理论升华,其理论价值在于使我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实质,并且启示我们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体会,熟练后用自己的理论升华,丰富“艺诀”的文化内涵。”

如:山东胶州秧歌中,腰部的拧动是这种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民间素有“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美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小拧”动作的分析,常常强调“以腰为轴的左右拧动”,学生即便按照要求完成动作,也只能是“以腰为轴的左右拧动”,在进行机械的运动。如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在山东的农村有以小脚为美的习俗,“小嫂拧”这个动作表现的就是小姑娘刚刚裹了脚,脚一落地就疼,因此走起路来脚步不稳,产生了“前哈(腰),后张(手),两边崴(身体)”,两手乱抓挠、活泼俏丽的动作形态,让学生产生联想后结合教师的动作示范与体会,讲述“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

扭断腰”的动律、动态以及舞蹈风韵方面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使学生走进舞蹈所需要的心境当中,将这种拧腰转胯的“三道弯”动态自如地表现出来。这种动态形象与文化内涵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民间舞蹈形式与内涵的“美”,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诸如此类的“艺诀”还有很多,如:东北秧歌中,有“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落水上漂”、“要安心浪,别连根晃”、“扭得浪不浪,看你有相没有相”等等。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常参考老艺人编的口诀,充分运用民族民间舞蹈艺人的“艺诀”,概括某种舞蹈的形态动律,形象地描述该舞蹈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用鲜明的动态形象启发学生,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关注舞蹈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这些表述都表明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同时,也会关注音乐文化的因素。“音乐文化因素中的曲调、调式、节奏的长短、节拍的强弱以及民族乐器的使用等,无不与民间舞蹈的表演密切关联”。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音乐非常丰富。大量的器乐曲牌、民歌小调、鼓点都与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东北秧歌的音乐曲调既火爆、热烈、欢快、风趣又优美抒情,旋律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用唢呐、大钹、小钹、大鼓等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变化很有特点。东北秋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踢出时的“短”和收回时“长”。将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这便形成了东北秧歌民间舞蹈中的“艮劲儿”。以动作的急出慢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的音乐形象来烘托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为“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从动感和风格上与舞蹈完美结合,表现了东北秧歌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以“歌舞之乡”著称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赛乃姆”,有南疆、北疆、东疆的“赛乃姆”,还有“多朗”中的“赛乃姆”,他们多用热瓦甫、达甫(手鼓)等弹拨乐器伴奏,音乐普遍运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并在弱拍给以强拍的处理,以突出维吾尔族人民的“粗犷”性格,体现出融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西域乐舞遗存于一体的绿洲舞蹈文化。这种艺术处理表现在舞蹈动作中,如绕腕、“挑”头、“三步一抬”动作的“后踢步”等都是在节奏的弱拍时完成的,歌唱性的旋律与舞蹈性的节奏相结合,以此来突出舞蹈表演方式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的风韵和民族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熟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节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运用音乐文化深化舞蹈文化,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教师对舞蹈音乐特点作简单的介绍,再随着音乐的旋律,示范该民族地域民族民间舞蹈中,独特的体态或动律以及能够突出该民族民间舞蹈风韵和民族特点的舞步、舞姿等,使学生从舞蹈音乐的感受和动作的直观体会中,感受该地域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教授基本动作,不管是东北秧歌的“踢步”,还是维吾尔族的“后踢步”,学生们都会较快地掌握它的动作要领,准确的把握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

4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艺术实践领悟文化内涵

教学剧目的学习以及组合的编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学生通过剧目排练、组合的编创,达到综合掌握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学习基本动作或动作短句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组合编创。

如:学习蒙族民间舞蹈的“笑肩”、“硬肩”、“柔肩”、“碎抖肩”等肩的基本动作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肩的组合”的创编,音乐自选,于是,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肩的组合”的练习,大家互相交流,从中领悟动作内涵与风格,取长补短,通过编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组合,学生们在学习基本动作时格外认真,在学习中自由抒发内心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捕捉舞蹈风格、领悟动作内涵的能力以及编创能力。高职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安排有“艺术实践汇报演出”,演出节目的编排与排练都要求学生们自己完成,教学剧目的展示就是要求选择要有浓郁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剧目,而且还要有训练价值。学生们在对教学剧目的学习与排练过程中,除了学动作外,还要对音乐进行分析;对舞蹈的服装、道具与舞美、灯光进行设计;对演出人员、队形以及民族风格韵味的体验;对舞蹈的解说词进行编写等等,这些工作都要依据该舞蹈所处的地域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风土人情、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俗进行研究和探讨,全方位地把握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达到将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在服装、道具与舞美、灯光的衬托下,展现在舞台上。通过艺术实践中,教学剧目的排练与演出,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同时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关注到舞蹈背后的文化现象和传统根源。

第5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团体表象”概念。他认为,一切来自于个体经验的感受,实际上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属于“团体表象”(13)。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民族意识即是典型的“团体意识”,它的存在是先行的“团体表象”造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民族内部成员的个体意识。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的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大的稳定性,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在侗族祭祀舞蹈“多耶”里,众人拉手、搭肩成圈,有节奏地踏步徐行,双膝微颤,双手摆动。这种集体舞蹈,具有民族认同、强化血缘亲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功能,也显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其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成员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指导民族实践行为。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汉族的大型舞龙活动,含有民族意识的认同,含有一种潜在的凝聚力。通过舞龙,强化了巍巍中华自强不息、奋起腾飞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维族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他们高兴时会摇头摆颈,这些动作被吸收到了“赛乃姆”里,形成了移颈、摇头动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达,“跳盔甲”手执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威武雄壮,尽显粗犷性格。朝鲜族性格既沉着坚韧又内敛含蓄,故其舞蹈风貌是潇洒柔婉与刚劲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动作性格正来源于民族性格。

作为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民俗,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性文化,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它既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又是群体所享受的文化。独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强同样起着积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许多民族岁时节令几乎都是载歌载舞,如红河哈尼族人“苦扎扎”节跳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拉祜族“库扎节”跳芦笙舞。一个民族的民俗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劳动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与之有关的习俗不外乎是希望生产顺利、硕果累累。在白族“田家乐”里,霸王鞭、白鹤舞、蚌舞等穿插其间,整个活动囊括了水稻栽插劳动的全过程,表现出白族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冀。民俗舞蹈和民俗的传承载体均为特定的民族群体,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寨、乡、县,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在民俗活动的特定时空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通过集体舞蹈的方式强化、凝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婚丧习俗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内容,婚嫁舞蹈主要功能是祝福、庆贺。从“龙纵舞”、“洒米舞”的哈尼族婚礼舞蹈,到“奎翮嘎”和“腊叉嘎”的怒族婚礼舞蹈,都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与送鬼祭魂仪式相配合的丧葬舞蹈主要是安抚死者的亡灵,如景颇族丧葬舞蹈“格本歌”欢乐豪放,“思港斋”稳健低沉,“金寨寨”粗犷而充满原始气息。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14)。

第6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客家文化 赣南采茶舞蹈 影响 发展现状

赣南采茶舞蹈经过悠悠岁月的洗礼,通过客家人民的集体智慧,从劳动生活中积累、创造、发展而来,并成为赣南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舞蹈形式。时至今日,赣南采茶舞蹈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但当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赣南采茶舞蹈面临着“舞不出去,蹈不起来”的发展困境,如何将赣南采茶舞蹈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客家文化概述

客家具有显著的汉族特点,是汉族的一个支系,又称客家民系。在汉族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中,发展、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是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在发展中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客家自中原汉人南迁、与当地族群、文化相互融合,并在西晋后期进入到赣闽粤地区,随后壮大形成了独立、稳定的客家民系,并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汉民族中一个庞大的民系,也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赣南地区作为北方汉人南迁的首站,客家很多文化特点都是在该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人口移民成为客家的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特点。赣南客家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内涵。由于客家起源于中原,因此族人都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原情结,主要表现在客家人祠堂、族谱当中。不可否认,对于客家族源的说法存在很多不同,但都认可其是中原的后人,如传统饮食普遍取材于自然之中,且节庆、婚丧等活动都充分体现出中原特点。

二、客家文化对赣南采茶舞蹈影响分析

客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在客家文化基础上的赣南采茶舞蹈势必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民俗、服饰等多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方面。赣南采茶舞蹈与赣南地区生产茶叶存在非常直接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验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赣南地处我国江南地区,民俗种类较为丰富。每逢收获春茶忙碌之时,赣南茶农一边劳作一边唱山歌,在歌声的影响下,人们不禁手舞足蹈,创作了很多幽默诙谐的舞蹈动作,由此,赣南采茶舞蹈应运而生。采茶艺人借用一扇、一袖将动物模拟、情态模拟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能够真实地呈现出赣南客家人民在生活、劳动中的各种状态。不但如此,赣南采茶舞蹈中的矮子步是整个丑角舞蹈语汇中的核心步伐,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茶农从上山、摘茶、炒茶到下山整个采茶过程中双膝半蹲动作的形态模拟,别有一番韵味。

(二)服饰文化方面。“上穿大襟衣,下着大裆裤”是客家男女老少最常见的穿着,赣南采茶丑角穿和尚领大襟衣,领口为白色,双袖从肘部起为白色,右袖扎口,左袖为水袖,长约66厘米。下穿灯笼裤,足蹬便鞋。蓝衫作为客家女子传统服饰,也是赣南采茶舞蹈的主要服饰。此外,还有银八仙的狗头帽、围裙及鞋等,道具有彩扇(一般男用绿色,女用水红色)、茶篮、背篓、蒲扇等生活用品作为舞台道具。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客家人民对于服饰颜色的喜爱并未发生改变,且沿用至今。相比较其他汉族服饰,赣南采茶舞蹈服饰颜色单一,坚持朴素、简洁风格。通过赣南采茶舞蹈服饰的设计及色彩能够直观地、真实地展现出客家人民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而这也是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音乐文化方面。赣南采茶戏由歌、舞、戏三者组成,音乐与舞蹈是赣南采茶戏的重要支撑点,客家人民爱好音乐,采茶音乐内容较为活泼逗趣、特色鲜明,其中大量传统剧目音乐都是民间艺人聪明才智的直接表现。由于赣南采茶源于民间,使得采茶音乐更具淳朴气息、乡土风味,如《补皮鞋》、《九龙山摘茶》等,都是由老艺人口头创作而成,使得音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唱度较高。从音乐层面来说,采茶音乐属于小调连接体,分为“三腔一调”,即茶腔、路腔、灯腔及杂调,伴奏乐器是一种类似于二胡的土制乐器“勾筒”。另外,在演奏过程中,根据其具体实际情况,加入唢呐、弹拨乐器、打击乐或竹笛等乐器,无论是乐器、还是音乐曲调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显著标志。除了上述影响,客家语言、饮食及风水等诸多文化都或多或少对采茶舞蹈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因为赣南采茶舞蹈吸收了客家文化之精髓,具有客家文化之灵魂才能够传承至今,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风格。

三、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分析

赣南采茶舞蹈,是从客家文化中诞生出的一块艺术瑰宝。从它的形成开始便与歌、戏结下了不解之缘,与采茶歌同为赣南采茶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之一,所以也称赣南采茶歌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了约四百年的传承与衍变,赣南采茶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建构独立的舞蹈体系,审视当下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现状,赣南采茶舞蹈一直面临着“舞不出去、蹈不起来”的发展困境。笔者于2016年到赣南地区进行采风工作,将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人才匮乏。人才是赣南采茶舞蹈传承和发扬的核心和基础,而作为民间艺术,老艺人或略小年龄的老艺人是赣南采茶舞蹈传承及发展的基础。要想推动赣南采茶舞蹈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老一辈采茶艺人将技艺、经验传承下去。目前赣南采茶歌舞剧院里大多数演员的工作任务都是“双肩挑”,既是演员又是领导,既是乐队又是编创,现在挑大梁的演员都是数十年前赣南文艺学校的毕业生,在他们之后几乎就没有更年轻的演员或编剧了。剧团招聘时采用定向招聘、编制内招聘等多种方式仍是劳而无功,人才缺失还体现在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上,主要面临剧团人员跳槽、改行等。专业培养赣南采茶接班人的赣南文艺学校同样面临着无生源的巨大困境,采用多种招生政策均不见成效。

(二)作品陈旧。赣南采茶舞蹈在1984年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光芒初现之后沉寂多年,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舞蹈作品都是传统剧目中的舞蹈片段,如采茶戏《哨妹子》中的舞蹈片段《米童哨妹子》、《米童上路》,《钓》中的舞蹈片段《刘二上路》、《刘二寻花》等。直到2009年第九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中赣南采茶舞蹈大放异彩,赣南采茶女子独舞《那一别》编导及演员均荣获一等奖,编导运用现代思维编创红色叙事民间舞蹈,通过对民间舞蹈的创新理念,将传统舞蹈元素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给予赣南采茶舞蹈带来更多的关注,实现赣南采茶舞蹈的间接性传承。女子独舞《那一别》的诞生标志着赣南采茶舞蹈向现代化编创模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其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原有民俗特色的舞蹈元素基础之上,注入了全新的编创手法来推动赣南采茶舞蹈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舞性弱。赣南采茶舞蹈具有我国传统民间舞蹈载歌载舞、歌舞相伴的显著特征,与我国其他汉族民间舞蹈不同的是,赣南采茶舞蹈长期融合在赣南采茶戏曲中,早已吸收了戏曲“一招一式、皆有程式”的舞蹈表演格式,如赣南采茶舞蹈演员将矮子步走成Z或O字形,表示演员在走一条弯曲的山路;演员的矮子步从矮桩步走向高桩步,表示演员在翻越小山;旁磨扇表示快步;侧提扇表示慢走;平端扇表示摘茶;搓手扇表示炒菜等等,与戏曲舞台上的“六七人可当千军万马,转一圈可走四年八方”、表示出场的整冠理髯、表示哀痛的扬袖、表示大将出征的起霸、表示策马奔腾的趟马等程式动作相对应。可见舞蹈与戏曲的粘合度过于密切,凡事都有两面性,与戏曲的粘合度过于紧密使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更加独特,却显得赣南采茶舞蹈的舞性相对较弱。

由上可知,赣南采茶舞蹈是受到客家民俗、服饰及音乐等多元文化影响发展而来,带有浓厚的客家文化特征,也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21世纪,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民间舞蹈源自于民间,对于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的研究还需回到民间,从根源处开始追溯,才能不断推进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从而促使赣南采茶舞蹈自身的重要意义及艺术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2]谭元亨.黄鹤.客家文化审美导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1.1资源类型

(1)民间工艺品。泰州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叶雕、木雕、砖雕、羽毛制品、布塑、拾破画、麦秸工艺、面塑、麻将、木偶、孤山泥叫叫、竹编、柳编、宫灯等。其中,泰州的叶雕薄如蝉翼、呈色各异,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韵味;泰兴的杖头木偶是雕刻艺术与操纵艺术的结合体;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泥叫叫”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工艺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3]。(2)风味饮食。泰州饮食风格以苏菜中的淮扬风味为主,味道讲究清淡,独具地方特色。“早上皮包水”是泰州地区惯有的美食习惯,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当地人“吃早茶”常点的老三样。此外,宣堡小馄饨、姜堰酥饼等美味小吃,也是体验泰州饮食文化的最好切入点。(3)土特产。泰州的土特产遍及三市三区,有麻油、麻糕、麻饼、梅兰春酒、丝光薄荷糖、中庄醉蟹、三腊菜、酱菜、脱水蔬菜、米酒、皮蛋、风鹅、香酥鱼、鱼饼、虾球、银杏、黄桥烧饼、桂香糖、香沙芋、蟹黄汤包、肉脯等等。第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地方特色礼教制度等。(1)特色节日庆典。泰州古庙会历史悠久,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靖江孤山庙会是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县市的十数万众,齐聚孤山,人流潮涌,焚香点烛,祈福求安。除了进香,山下还有各种贸易活动,场面十分壮观。溱潼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举办特大型水上庙会,溱潼会船堪称里下河“民俗文化大观、水乡风情博览”。近年来,在会船节期间,还陆续举办溱湖八鲜美食节、万朵古山茶观赏节、河横菜花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时间持续一个多月。(2)地方特色礼教制度。泰州境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如大年初一不兴扫地,待到初五敬了财神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端午节门前插艾蒿、菖蒲,烧“百草汤”,沐浴败毒;“七月半”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等风俗。这些礼制起源年代久远,沿袭至今。第三,心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禁忌等。(1)。泰州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千年古刹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南山寺大雄宝殿建筑辉煌壮观,被誉为“江浙第一寺”,城隍庙为目前江苏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宇,每年都有大批朝拜者前来这里领略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文化。(2)民间禁忌。主要是一些语言禁忌、一般生活禁忌等。第四,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1)民间舞蹈。泰州民间舞蹈种类多,其中包括“花鼓”、“滚莲湘”、“跑马灯”、“舞龙灯”、“荡湖船”、“小狮子舞”、“秧歌舞”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泰州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2)民间音乐。泰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有靖江讲经、弦八弹、兴化的鼓儿词、锣鼓书和唱道情,以及一些民间小唱。这些民间曲艺唱腔丰富,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1.2资源特点

(1)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泰州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明显的传统性,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朴素自然的亲和感,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希望体验自然,修身养性的国内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泰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瑰丽,体现在民间工艺、地方风俗、传统节日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民间传统工艺仍然大范围的、真实的存在并得以继续发展。这些传统技艺种类丰富,品位高,吸引力大,具有可展示性和观赏性、动态性、参与性等多元特征。然而,由于泰州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活动项目偏少,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族风情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得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仍不为人知,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旅游还未形成。

2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1制定民俗旅游发展的针对性战略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文化保护、传承和维持地方持久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保护和加强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并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首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政府要鼎力支持,科学规划,高端策划,制定适合泰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并通过调研协商制定出统一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总体部署。其次,要建立一个集中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各方面的部门,如风景区、文物、文化、商品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使其在规划、开发、保护、行业管理、市场促销、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科学的整体开发模式。

2.2打造“品牌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如选择几个重点的民俗节日:每年清明前后的溱潼会船节、三月三的靖江孤山庙会等节日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逐步培育成全国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泰州“街区小巷”游,加强对泰州古民居、古街区的修缮保护,将泰州民间的民俗、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古代科技等展示其中,使之成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2.3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目前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开拓思路,探索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摸索民俗文化促进泰州文化名城建设的新途径,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如可以依托当地产业开发田园旅游,开展农业观光、果实采摘、制作和品尝农家饭等旅游项目,吸引腻烦了高楼大厦的都市游客;可以依托地方风俗文化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并逐步发展为定期的活动形式;可以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博物馆,可以依托自然村落建设民俗文化村,可以组织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保留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高跷、扮戏文、荡湖船、秧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艺和杂技,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

2.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第8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眼神表演;眼神训练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9-01

一、维吾尔族民间舞理论综述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概念。在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维吾尔族的舞蹈是极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人民的性格特点乐观勇敢,这与他们生存的客观条件息息相关,舞蹈已经注入他们的生活,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凡重大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都很自然的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用舞蹈来舒发感情,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舞蹈中都有具体的展示。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维吾尔族的舞蹈上从头、肩、腰,下到腿、膝、脚,将身体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调动,再到手腕,甚至手指、眼神各个部位灵活运用,并善于将各种装饰性动作加以充分运用,例如移颈、打响指、翻腕等典型动作。维吾尔族舞蹈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伴奏音乐的节奏:弱拍强化、强拍弱化。通过切分音、附点等将本来中规中矩的节奏加以破坏,使其民族风韵更加突出。

二、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的眼神表演

(一)有利于展现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风格。维吾尔族舞蹈中,眼神形象的节奏是内在的。随着节奏的发展变化,眼神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具有不一样的涵义和内容,所谓“急而要稳,急中有缓,缓中有急,缓而不断”。然而节奏化只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它能从舞蹈表演的形体中流露出来,进而更好地塑造出人物形象的一切。

掌握了眼神的变换,才能展现出维吾尔族舞蹈的原始风格和韵味。理解维吾尔族人民,掌握维吾尔族人独有的“特质”,这样我们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时才能更自然地运用好各种神态。维吾尔族舞蹈中,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充分协调,形成了立体化的视觉效应,而这种效应基于文化的内涵,源于生活的根基。维吾尔族舞蹈的特征,在肢体每个部位都有充分体现,上身挺拔,脚底下快、碎而又稳健,眼睛时而俯临前方,时而极目远眺,表情豁达明朗并且坚毅。

(二)维吾尔族舞蹈中眼神的表演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民间舞蹈都展现了该民族独有的表演方式和舞蹈形态,所以各民族的舞蹈在眼神的运用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在民间舞蹈表演当中,体现出了眼神的民族以维吾尔族舞蹈更胜一筹,它是通过舞蹈演员的眼神来展现该民族悠久的文化。在维吾尔族地区,凡逢盛大节日和欢庆日子,维吾尔族人们就会举办以舞蹈为主要活动的民俗民间活动。由此可以说明,维吾尔族舞蹈具有典型的民俗性特点。除了节日以外,维吾尔族人民劳动之余也要载歌载舞,好客的他们都是以舞蹈来表现游牧、狩猎的情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火热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慢慢地,这些就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中期盼、热情、喜悦的眼神。

三、眼神训练对于表达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在众多民族民间舞中,维吾尔族舞蹈是一个激情四射、风情万种的舞种,不仅使舞者自身热情饱满、激情飞扬,也能让欣赏者深受感染,体会浓厚的民族气氛,充分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多姿花哨是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而在实际表演中真正要体现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突破,就是“眉目传情”。《掀起你的盖头来》有一个舞段很经典:姑娘们刚出场时神态高傲,对那些小伙子不屑一顾,小伙子们努力地表现,试图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力。首先,他们聚在一起好像在商量对策,然后几个人一起扮鬼脸,其中一个小伙子跳到姑娘堆里使劲往上蹿,一个劲地做着怪相,试图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其他几个人也不甘示弱,没有让他独占鳌头。这一段之所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在于演员们的眼神。他们用眼神传达着高傲、心急、窃喜等一系列人物情绪,直接将剧目的情节“送”到了观众心里,灵动传神,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由此可见,一个作品的成功,不在于其“大体上”的艺术元素,往往在于对于细节的成功塑造和展现。而对于维吾尔族舞蹈细节的塑造,眼神训练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吾尔族舞蹈有着极为浓厚的异域风情,要想刻画出这种风情,眼神传达是必要的手段。眼神能够将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统一起来合而为一,塑造舞蹈化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唤起欣赏者对美感的共鸣,并因此而受到观众的青睐。

四、结语

在舞蹈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常常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多么优美的舞蹈动作也需要与其相协调的面部表情来衬托。演员在用肢体语言表达动作的同时,也需要运用眼神来表达完整的舞蹈意境和情感,因此,眼神的训练在舞蹈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

一、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民俗活动内容

选择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民俗活动内容是开展艺术课程的首要任务。教师要精心筛选出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又适合幼儿学习的民俗内容作为活动素材,并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

1.“云和板龙”

正月舞龙是云和民俗活动的一大亮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云和的“龙”和其他许多地方的“布龙”不同,不是用布制作的,而是用板凳、竹篾、纸等材料制作成的板凳龙,分“纸板凳龙”和“插花板龙”两种。

2.“舞狮”

云和正月的民俗节目还有“舞狮”,用意是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狮子通常由两人合作表演,一人站立舞狮头,另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

3.包山花鼓戏

云和包山花鼓戏是在安徽“凤阳花鼓”的基础上,经历代艺人的嫁接创新衍变而来的,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自成一体,长期以来在浙南山区一带享有盛名。

二、根据选择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1.设计和创新民俗艺术活动课程。

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为目标,根据选定的民俗内容设计活动课程,注意开发同一民俗内容的教育价值,将某个民俗内容作为系列活动,采取纵向螺旋式的教学形式,加强各教学活动的纵向联系,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了解、学习某种民俗艺术形式的操作过程并尝试创作作品。如以“云和板龙”为主要内容的大班主题活动,有音乐、舞蹈动作、道具、服装等多种艺术元素,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设计以下活动课程:说唱欣赏“美丽的龙传说”、绘画活动“画龙”、手工活动“制作龙头”、舞蹈活动“舞龙”。幼儿通过亲手操作、亲历创作作品的方式感知、理解、体验,从中丰富“云和板龙”的相关经验。

有些民俗活动随意性较为突出。如包山花鼓戏是云和的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民间相传,这不仅给我们搜集整理民俗艺术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民俗艺术作品本身内在的构成也往往变化无常。花鼓戏音乐中的唱腔音域跨度大、舞蹈动作难度大,幼儿难以掌握,这给教师编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只有创新和改编花鼓戏中的内容和戏词,把花鼓戏中的方言改成普通话,才能让幼儿听懂并易学。

2.设置特色民俗艺术活动区域

设置特色民俗艺术活动区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创设的活动区有美术区、音乐区、表演区。在投放材料时,我们既考虑到民间艺术特色,又考虑到本园的特色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颜料、画笔、木棍、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等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幼儿已渐渐流露出对民俗活动的迷恋,并尽情地享受民俗艺术美的熏陶。在音乐区和表演区,我们摆放了锣、鼓、服装、扇子等道具,播放民乐,引导幼儿大胆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加强观察指导。丰富的材料和开放、自由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参与的机会。

3.创设富有民俗气息的艺术环境

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民俗艺术中的美,我们为幼儿创设富有民俗艺术特色的视觉空间环境,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如利用走廊楼梯等墙面或过道展示师生艺术作品、民俗艺术介绍、园内民俗艺术活动剪影等;各班富有特色的民俗艺术区域设置和园内民俗艺术专用室的开辟为幼儿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装饰五彩缤纷、形态万千的各种龙和狮子形象,在墙柱上挂了龙头、灯笼等,让幼儿在环境中对民俗艺术增强了认识,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全园性亲子民俗艺术活动展示

民俗艺术活动展示可以作为幼儿园特色传统项目,如元宵舞龙节、亲子小戏院。家长和幼儿身穿绚丽多彩的服装,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板龙”“狮子”进行舞龙舞狮表演,唱包山花鼓戏、做游戏等,共同享受着民俗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5.收集民俗活动设计方案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