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

第1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包含的施工环节相对较多,经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更应如此。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都会导致施工受阻,对施工成本、施工进度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1.技术实施方案

技术实施方案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的重要导向,通常是由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绘制,并且上交到相应的部门进行严格审核,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一些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有限,同时参与评估人员的能力也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导致技术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严重不符,在后期技术管理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争议。

2.建筑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主要是向下一项目施工人员交代工程技术方面应注意的环节,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程中出现偏差。但是,在现实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工作往往过于表面化,相关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的衔接性相对较差,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交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以及技术进行详细记录,这样才可以避免在技术交底中出现错误。另外,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应的交底工作流程施工,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填写好相应的施工日记,这样可以在技术交底中针对出现的误差,从施工日记中查找原因,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2.完善建筑工程技术实施方案

技术实施方案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基础。在建筑工程技术施工之前,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技术实施方案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在完善建筑工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施工环节的不同与施工环节具有的特殊性,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完善建筑工程技术方案过程中,应当对建筑工程技术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在其方案中加以详细标注,这样才可以避免在建筑工程技术施工中因出现误差而影响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管理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现场管理,加强与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对施工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样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良好掌控。同时,在技术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只有当技术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时,才能开展下一环节施工,避免发生二次返修现象,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只有采取良好的技术管理措施,如做好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交底等方面工作,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这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董 波.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6(1):86.

第2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施工技术;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起积极作用。

一、建筑工程的监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工程监理引入建筑市场,逐渐形成了业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程建设主体。他们之间地位平等且独立,工程监理单位主要起着以下作用:①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②维护工程业主的合法权益;③控制建筑工程进度;④保护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利益等。监理要做好业主和施工企业间的关系协调,还要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得以实现。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据国内现行的法律来解决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显得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时时关注该方面的法律法规,调整相应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内现阶段采用人员资质与企业资质双重管理进行建设监理资质的工作。按照监理单位条件不同,可将监理单位划分为不同资质等级。针对专业监理人员,尤其是监理工程师以上的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但是社会上依存在许多建筑工程的监理师或者是不符合资质的要求,另外监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有限,因此很多双重管理方式如同虚设。

由于起步晚,我国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与道德素质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监理企业所聘用的监理从业人员很多都是原先从事施工管理或工程设计研究,这些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拥有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工程监督,完善监理制度便成为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监理制度在我国施行时间并不长,但在相关人员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工程监督的不断完善,工程监理制度逐渐渗透于很多大中型工程,成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不过目前的工程管理制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工程监理人员水平

工程监督主要由监理人员完成,因而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便成为影响监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我国监理工程人员来讲,存在着工作能力差,专业能力偏低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和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影响也会逐步明显,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2、监理工作的片面性

我国监理工作多针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负责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然而这种监理工作具有片面性,不能合理的管控和约束工程整体质量效果,这同监理企业的能力有关。随着建筑项目的增多,人们对监理企业的需求也会逐渐提高,就可以对监理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推动监理工作的全面发展,使施工过程受到很好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

3、需要完善监理制度

尽管通过监理人员的不断探索,工程监理制度已获得一定的完善,随着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监理制度还存在相对滞后。目前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施工人员的能力较低,这样便难以促进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促进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三、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

1、利用工程监理,加强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合理、有效的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强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的学习,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及时的做出处理。比如,冬季的降雪或上冻,夏季的暴雨和高温情况时,应该避免什么。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该清楚施工的管理模式和整个施工计划,确保对工程的每一步都做到合理的监督。只有全面了解了整个工程的计划,才能更好更完整的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模式,从而,减少纰漏,未雨绸缪。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都达不到基本的标准。接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施工人员少之又少,根本达不到现代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这更需要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水平的监督,让施工方做到有效的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导,使施工人员掌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要领和技能。真正有符合的施工水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做好现场监理,保证施工质量。

工程的设计、材料、施工技术、决定着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在进行监理时,现场监理尤为重要。在施工之前监理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包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核对进场的施工材料、方案等是否与投标书符合;在施工时加强现场的定时或不定时检查,在检查时要携带常用的测量工具、拍摄器材和必要的检测设备等。主要检查是否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是否到岗、到位;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等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问题。做到时刻掌握工程施工的进度和现场状态,保证现场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建筑施工技术是不是达标,建筑工程监理是不是有效地做到了监督管理都可以从建筑工程的质量上来衡量。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会积极配合监理公司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而监理单位只有有效、严格的对施工技术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加强技术管理,有利于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工程监理单位是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和发展下的产物,工程监理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会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不时出现一些矛盾,并且现在建筑行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要求会逐渐提高,施工单位只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很难适应整个建筑行业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工程监理单位为了对施工技术更好的监督和管理,也会对新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这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配合,就会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技术的提高会加快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又带动了工程监理单位。这样,整个建筑业、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三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共同进步和发展。

4、加强工程监理和技术管理,提高施工进度

建筑监理单位对施工技术的监督与管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进度。建筑工程的时效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而施工技术和监理制度都可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从而加快工程的完工进度。而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合理有效地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建筑工程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甚至提前完成。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步伐逐步加快,建筑市场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市场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各类规模不一的工程监理公司充斥着监理市场,导致建筑工程监理行业鱼龙混杂,出现管理混乱,最终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才能消除不利因素,才能确保工程最终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 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作为生存栖息的场所,人们对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房屋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对于房屋安全和质量的保证的需求变现的更加明显。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房建工程的使用安全。

1、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基本内容

1.1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可以简称为框架结构,它是框架与剪力墙的结合,在利用铰接或者钢按的方式将梁与柱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工程的承重体系结构[1]。简言之,就是利用梁和柱的有效结合,构成一定的框架,用于抵抗建筑工程中的横向荷载力和竖向荷载力,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

1.2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特征

从当前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该建筑施工技术的特征主要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刚度、受力以及抗震。第一,刚度特征。刚度特征指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自身的受力心梗在接近纯框架机构的性能时,框架刚度将会受到影响。第二,受力特征。受力特征指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受到各种不同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弯曲情况,并且变形、弯曲情况是一种弯剪状态。第三,抗震特征。抗震特征顾名思义,指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抗震规范。

2、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模板工程的施工

首先,内外侧模板的设计。模板配板时,外墙模板中内侧模板的长度通常要短于外侧模板,短的幅度控制在25cm左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配板的准确性。在支模过程中,以浇筑过的墙体视为参照物,尽可能地使外侧模板和墙体相贴近[2]。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模板和墙体的接触部位垫上适量的海绵,防止墙体或者模板受到损伤。

其次,固定好内外侧模板。浇筑模板时,无论是外侧模板还是内侧模板,都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移动,不管是向外移动也好,还是向内移动也罢,都会影响模板的位置准确性。通过对内外侧模板的固定,利用短钢筋头放置在内侧,保证模板的稳定。

再有,吊装墙模施工安装。墙模在吊装的时候,在稳定性和精确性方面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施工作业,防止和钢筋产生接触,控制好吊装位置。

2.2钢筋工程的施工

钢筋工程的施工,会使用到不同类型的钢筋材料,有一级钢材,也有二级钢材。在钢筋节点密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安装和浇筑时,容易出现位移。因此,钢筋工程的施工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箍筋框的固定。通过实体放样方法的应用,制作加工定型模具,防止位移情况出现。第二,确定钢筋节点的密度。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钢筋接节点进行绘图放样,以1:1的比例设计模板放样,为钢筋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制定样板引路制度。这样能够保证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有据可循,提升钢筋工程的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影响很大,特别是刚度和抗震性能的影响。所以,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应用中,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其实就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建设混凝土工程。第一步骤是混凝土的调配和配置,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比例;(2)浇筑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注意次序,利用退浇筑法,先浇筑等级较高、强度较大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3)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干湿度进行分析,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时间在七个小时以上[3]。

2.4裂缝控制技术

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工程中,特别是大面积的裂缝出现,会严重威胁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加以控制。一是材料的选取和配比工序处理好,二是混凝土入模时温度在300℃以下,三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四是控制好墙体与框架的浇筑厚度,五是利用泵送技术运输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5内隔墙的施工

内隔墙的施工,不得影响基础墙体的承重。实际施工时做到:①内隔墙施工的选材工作,既要经济又要有高强度的抗震能力;②重视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内隔墙的美观程度;③作为建筑工程的收尾阶段,内隔墙的施工需要从整个建筑工程着手,在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得到要求之后再进行内隔墙的施工。

3、结语

总而言之,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虽然存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对建筑工程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施工周期的缩短,又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所以,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续实践和探索,不断进行改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2(04):103+105.

第4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结构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框架建设的具体特征

如今的建筑项目不断的向着高层方向进步,而这个趋势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难点带来了新的难点。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以地震载荷为例,就层数较低的建筑而言,考虑这些建筑的荷载时一般只需要考虑恒定载荷以及部分动载荷,而对于建筑物的墙体、柱体以及楼梯等结构,通常不会对其认真的掌控,别的构件在合乎涉及到 规定之后,相应的此类构件也都可以合乎设计的规定。而且,针对一些钢架支撑体系来讲,在设计的时候假如未论述独特的受力性规定的话,不用加大柱等的尺寸,只要将板增加就能够实现设定。不过,针对高层来讲,单纯的处理如上的事项还远远不足,第一要分析的处理抗剪事项,还要分析变形等内容。部分高层建筑的柱体、梁、墙体以及楼板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具体布置、特殊材料的使用,才能抵抗较大的变形以及较大的侧向载荷。

2关于钢筋项目的建设技术

2.1 钢筋建设面对的不利现象

在具体的建设时期,钢筋项目面对非常多的品质不良现象,主要包括:选择的焊条规格、型号不对;钢筋焊接接头存在偏心弯折问题;箍筋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妥善解决,否则将对框架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在钢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护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质量问题,诸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等没有达到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或者是没有提前稳固,一旦在对钢筋验收通过之后将造成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诸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将造成实际施工材料的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对建筑框架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再焊接的过程中,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等都会造成改变,给框架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充分的材料准备。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要在绑扎固定之后,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针对那些放置在地面之中的物质,要积极的开展好安全管控活动,避免它掉落而导致不利现象。在上方遮盖油布的话,要在布料上方放上一些较重的物体,而且在上方加固处理。(2)积极的开展好焊接建设准备工作。在焊接以前的时候,要结合有关的活动规定开展好试验活动。对于进入到场地之中的所有的钢筋都应该积极地开展自检工作。而且要开展好力学测试活动,在自检的前提之下还要积极的分析焊接的品质,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3)放样与下料施工。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左右,当总长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

3 关于模板的建设技术

3.1 多层模板支架体系建设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新浇筑的楼层重力载荷以及施工载荷都是由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来承担的,然后再由模板支架体系将载荷传递给楼层的楼板。不过,在建设的时候,因为建设时间短,此类楼板还处在养护阶段,它的受力性不是很高。此时就使得建设受力面对很多的不明确的要素,一些还会超过了结构的设计受力数值。

3.2 模板建设技术研究

(1)对于处在曝晒环境中楼(屋面)板等,其混凝土应保持湿润状态28d。

对于这个关系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工序却往往得不到切实执行,不及时养护,养护不当常常发生,其原因可能与不了解养护作用的重要性与机理有关。

新拌混凝土中存在着大量均匀分布的毛细孔,其中充满水,水泥中的矿物,如3Ca0・SiO2,2Ca0・SiO2,3Ca0・Al2O3,4Ca0・Al2O3・Fe2O2等与毛细孔中的水发生水化作用,生成凝胶等水化产物,产生强度并填充了部分毛细孔,使大孔变成小孔,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因为毛细孔是互相连通的,如果外面环境湿度小,毛细孔水就全向外蒸发,减少供给水化的水量,减小了水化作用;如果环境湿度大,则可通过毛细管向内补给水化用水,使水化作用继续进行下去,混凝土性能不断提高。在干燥多风天气,毛细孔水迅速蒸发,水泥不但因缺水而停止了水化作用,还因毛细孔管引力作用在混凝土中引起收缩。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还很低,收缩引起的拉应力很快使混凝土开裂,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结构安全。所以混凝土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应引起重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2)主体模板建设技术。作为整个体系的支撑立杆,在建设时要确保其竖直的立在平面之中,要确保它不被压塌。要不然,下方楼层结构之中的支撑物质无法去除,同时如果两个支柱处在相同的竖直线时,所有的体系是无法开展建设。因为支模活动均是结合设定的步骤开展的,在未对其有效的固定之前的时候,是不能够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的。而且,当使用脚手架的时候,不能够将主节点的横、纵向水平杆;横、纵向扫地杆以及连墙件拆除。(3)做好拆模工作。在拆除时要切实的结合设定的步骤来开展,通常是先拆除那些不需要称重的,而将那些承重较大的放到最后。要将支撑区域先拆掉,然后将方木放到最后。而且要将拆下来的物体放到安全的区域,避免不利现象发生。

4 构造柱施工

框架结构组合有构造柱的结构形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构造柱与框架柱、梁一起整浇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做使结构受力概念模糊不清,与设计意图不符,影响结构安全,留下事故隐患。

一般构造柱均未经计算,而是按构造设置的,是从构造上采取的抗震措施。而框架柱则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经过计算设计,且需满足较为复杂的构造需求。因此构造柱与框架柱有本质上的区别,决不能利用构造柱作为框架梁的支撑构件。若将构造柱与框架柱、梁一起整浇,就会把构造柱作为框架梁受力的一个支点,则可能导致框架梁局部强度不足及构造柱承载力严重不足,而影响结构安全。

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先浇筑框架柱、梁,并在框架梁上构造柱部位预留插筋,待混凝土拆模,墙体砌筑完后,再浇筑构造柱混凝土。

(1)选择好原料。对全部的进入到场地之中的物质都要积极的分析它的品质证明信息,对于混凝土来讲更要积极的关注。而且,还要分析它的各个类型的强度级别和生产时间等事项。(2)掌控好配比。经由合理的配比能够提升其强度和和易性。不过,此时成本必然会变多,同时会导致其容积等出现一定的变化,还会使得使用的水量出现改变。因此,要掌控好添加的水泥的总数,要将其控制在规定的区间之中。 (3)关于浇筑工作。一般来说,该浇筑方案是要经由细致的审批的,对于或许会发生的不利现象都要设置精准的应对方法。而且,在浇筑以前的时候,还要对模板的具体方位和高度等分析,确保其和设计保持一致,保证支撑牢靠。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预应力技术

一、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1、支撑与模板

支撑与模板应考虑能承受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要求支撑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好。底模起拱按设计要求,一般取梁跨度的1%到1.5% ,支撑的拆除应从跨中向两边对称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须在梁的侧模拆除后进行,以免侧模阻碍梁中预应力的建立,因此要考虑粱侧模在底模不拆除的前提下拆除方便。

2、钢筋绑扎

原则上非预应力筋制作及绑扎时应避让波纹管及端部锚垫板的位置。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结构和设计意图)非预应力筋作相应节点调整布置方案。梁中腰筋的拉结筋先不要放入,避免阻碍波纹管的准确走向,待波纹管铺设完后再放入进行绑扎。在波纹管走向范围内柱中的箍筋先套入,但不要绑扎,以免妨碍波纹管的穿入及定位。柱中主筋应让出波纹管穿入的间距( 张拉端处柱的主筋应留出锚垫板间距) ,波纹管处柱主筋向左或向右移位。为保证锚具内陷,张拉端处梁中主筋的锚固弯钩应在锚垫板后提前弯下(距梁端或柱外侧160 mm)。梁非预应力筋绑扎完毕后应立即垫好保护层垫块,并不要封粱侧模,此时可开始预应力筋施工。

3、波纹管铺设及预应力筋穿束

绑扎构件的普通钢筋时,可同时进行金属波纹管的埋设。将金属波纹管按设计的曲线定位在非预应力钢筋笼中,根据矢高沿构件方向每隔约0.8m设置相应的马凳钢筋,在马凳处用铁丝把波纹管与马凳钢筋绑紧,使波纹管形成曲线。金属波纹管埋设完成后,根据施工图检查每束内钢绞线的直径和根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逐根穿束或集中穿束的方式将预应力钢绞线置入导管内。预应力筋铺设完成后还需埋设灌浆管。

4、预应力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振捣棒直接撞击波纹管和钢绞线,以免振坏波纹管,造成漏浆,万一波纹管内漏浆会造成以后对预应力筋张拉及灌浆不利的影响。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特别是钢筋密集区、张拉端尤应注意。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加强养护,保持充分湿润,防止水份过早蒸发而表面产生裂缝。在浇筑中除留置竣工资料中需要的标养试块外,尚要留置施工试块,并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以确定张拉时间之用。

5、预应力筋张拉

所有材料安装到位后可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张拉。预应力张拉主要分2个阶段,即初始张拉和最终张拉。

初始张拉清除木盒,把张拉垫块或套筒放在每根钢绞线上,确保其正确安装。张拉顺序为先横向后纵向,对称同步张拉。一个固定端内放2个楔子以固定钢绞线。检查钢绞线的长度是否和图纸要求一致。初始张拉到初始张拉荷载。张拉前应剔除泡沫板,安装夹具,并在钢绞线的指定位置喷涂涂料。在放松张拉压力之前需要将楔子敲击到位或者用自动敲击工具敲击以保证弹簧位置准确。张拉完毕后确保楔子位置正确。

最终张拉首先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检查施工图中要求的张拉顺序。使用千斤顶要求对称张拉。采用全部张拉荷载张拉钢绞线。放松应力之前敲击楔子或者用自动敲击工具敲击。所有钢绞线张拉完毕之后,测量从楔子到初始张拉喷涂涂料的标记点的距离并记录,数值精确到1mm。

张拉时间控制预应力钢筋张拉时间控制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强度,参照后张法预应力板图纸,第1次张拉时间大约为混凝土浇筑24h后,混凝土强度必须为10MPa;第2次张拉时间大约为混凝土浇筑72h后,混凝土强度为30MPa。每次张拉均应严格按照试块压力试验结果执行。

6、孔道灌浆

灌浆时间张拉完毕后即可灌浆,但不能迟于3周,原因如下:填满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间的空隙,让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牢固地黏结为一整体;保护预应力钢绞线以免锈蚀,增加结构的耐久性,减轻锚端张拉部位的负荷状况;预应力钢绞线与构件混凝土的有效黏结,可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和宽度,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灌浆工艺水泥浆要严格按配合比配料,搅拌时间应保证水泥浆混合均匀,一般需2~3min。灌浆料的温度宜控制在18~28℃。

7、端部封锚

张拉端多余预应力筋切除张拉、灌浆完成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张拉端多余的预应力筋。截断钢绞线前,检查下列内容:所有钢绞线都已张拉至设计荷载,记录张拉变形值;收到允许截断钢绞线的书面文件。密封凹槽用3∶1∶1的比例配制干砂浆,标准为手握成团,松开分散。干砂浆搅拌完成后,在外露的锚固装置和钢绞线周围凹槽处,先手工填充干砂浆,填实凹槽后,用木方捣实压紧密封。

二、城建高层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的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建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已建工程现状来讲,在施工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屋面渗漏、墙体裂缝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将导致建筑物损坏情况的产生,甚至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预应力技术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预应力分项工程中,预应力筋是其施工的重要材料,因此在预应力筋进场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要求供应商必须进行预应力筋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提供,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严格遵循材料检测批次、抽样方案等对材料质量进行确定。检查外观后,应进行抽样、复验工作。同时,要求预应力施工其他材料必须与设计规定相符,如锚具、连接器等。

2、施工设备检测

定期维护及校验预应力筋张拉机械设备或仪表,张拉施工中,应确保机械配置的合理性,6个月内进行机械设备标定期限的有效控制,如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对其期限进行再次标定。

3、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遵循设计规定进行预应力筋切割长度的确定,在预应力筋下料后,进行固定端锚具的制作,完成加工制定作业后,才能运送到施工现场。完成预应力筋下料施工后,必须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及数量。在梁内遵循施工规定曲线进行预应力筋的设置,通过反弯点、最低点及最高点等进行曲线布设形状的确定,一般情况下,需在梁非预应力钢筋位置进行预应力筋详细放线图的标注,并在相隔1到1.5米的范围内进行一个控制点的设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建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在于有利于建筑结构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起到截面尺寸、挠度及裂缝大大减少的作用,还可以减轻施工阶段的支撑,及调整结构的预应力,以此达到提升城建工程结构抗震性及质量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国城建工程事业发展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国若.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4(08).

[2] 许曙东,钱英欣,刘航,王帆,宋惠杰.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框架梁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 2004(06).

[3] 郝源,俞芳应.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5).

第6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是百姓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它对于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如果不预先进行有效处理,就很难展开建设任务,即使建设完成,其质量与安全方面也会存在隐患。所以,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才可展开各项施工建设。近年来,我国房建施工企业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接下来文章略作探讨。

1、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1.1、软土地基概述

所谓软土地基,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比普通地基可压缩性能高、土体承载能力低、土壤环境含水量大的地基,软土地基在一般情况下是呈现软塑到流塑状态之间的土体环境,其主要构成是饱和粘土,一般分布在平原地区或者湖泊河流的周围地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软土地基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之后,容易破坏软土地基的基本组成结构,从原先的固体土体状态转变成为稀释流动状态,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二是软土地基的水渗透性能很差,甚至可以认为软土地基并不能够渗水,这就导致在软土地基上施工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排水过程往往会持续数十年,在这一过程之中,房屋建筑会产生很大的沉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楼体质量;三是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压缩性能,这就导致软土地基在承受较大压力的时候(一般是在指的垂直压力0.1兆帕以上时),软土地基会发生形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产生沉降问题。

1.2、房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根据软土地基特点可以知道,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容易造成地基变形或沉降,不仅会使得房屋建筑不合设计要求,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对施工地基进行仔细的分析,勘察搜集全面的地基地质材料,确定软土地基类型,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提升地基承载强度,避免地基沉降,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也是有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才能够确保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房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胶结法

基本原理是在软层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固化物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水泥土搅拌法。利用水泥、石灰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形成坚硬的拌和柱体,与原地基共同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利用压力泵把水泥、水泥混合物或其他化学浆液灌入土体使其与原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渗、堵漏、加固的目的。利用钻机钻孔,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入待处理土层的预定位置,以高压设备使浆液形成高压射流来冲击破坏土体。待浆液凝固后便与土粒混合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变形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2.2、深层搅拌桩法

深层搅拌法是把软土地基变为水泥地,该方法主要是运用水泥作为原材料,并同时添加一些粉煤灰等添加剂,这样就可以变含水量很高的软土为强度很大的水泥地。目前城市建筑工程的地基都是采用水泥地,所以这种方法很适合城市建筑工程,同时深层搅拌桩法还有不需要钻孔桩的优点,可以减少施工流程,减少工程制造的噪音,节省工程开支,对整个工程都有很大的好处。深层搅拌桩法的应用要考虑送灰的均匀、持续,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桩的质量。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固可以在桩顶进行复搅、复喷,具体范围大小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而确定。

2.3、挤密碎石桩法

挤密碎石桩法首先要进行布置桩的位置,然后进行夯实造桩,在成桩后要进行铺设垫层处理,这样就可以通过挤密碎石桩移到下一桩位。在运用挤密碎石桩法时,施工前应该进行试验,确保成桩参数的正确无误,保证垂直度偏差在工程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碎石量应该确保桩不出现断裂的发生,同时要对各种垃圾进行处理,对于那些可能影响工程的石头要做位移处理,确保沉桩过程的顺利展开。挤密碎石桩法对处理软土地基很有作用,经过该种方法加固的地基承载力会立即变大,同时还可以保证地基长时间不下沉。挤密碎石桩法还具有施工成本低、操作时间短、工程见效快等优点,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很好地方法,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2.4、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就是用重物对地面猛力拍打,保证地面的牢固与平整,利用强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避免公路路基在重物的压力下发生坍塌。利用这种软基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对地面产生良好的效果,是软土地基满足房建工程施工的沉降要求,并且施工迅速,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条件。这种方法由于实施方式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以及噪声,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所以在居民聚集区不易使用。如果采用这种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逐层夯实,并且在最后的一层夯实完成后,将夯实机压实的坑填平。置换法就是将房建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小碎石、石灰石置换出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小的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首先将上层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作为支撑结构,对下层土层的承载力实施验算,如果下层承载力不能满足具体设计要求,这需要进行浅埋处理,提升持力层,加大持力层厚度,使其满足房建施工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粉煤灰吹填法。该种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一种,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粉煤灰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施工人员可以按照一定比重进行淤泥和粉煤灰的吹填,逐步的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质。

2.5、灌浆法

灌浆法是一种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压力的作用产生空隙,并在空隙中填满浆液,实现排除空隙中水和其他的效果。灌浆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不会改变地基的结构和体积,同时还实现了加固地基的目的。劈裂灌浆是灌浆法比较实用的手段,主要是在压力作用下,对岩石结构进行破坏,促使岩石出现裂缝等现象,通过裂缝填满浆液。这种技术对压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要实现岩石出现裂缝,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通过灌浆法改变软土地基的结构,实现加固地基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地基的原貌,对城市的美观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灌浆法比较适用于大城市的建设。但是灌浆法的成本太高,对技术要求很大,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应该创新技能,提高灌浆法的使用率,降低其费用,使灌浆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2.6、粒料桩加固法

粒料桩加固法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震动、冲击或水冲击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对软土地基进行打孔,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碎石等粒料压入孔内形成粒料桩体,以达到提升软土质量及强度的目的。该方法多运用于地基较为松散的房建工程当中,利用粘土中颗粒较多的特点来对其进行压实,使其实现与粒料桩共同承重。使用此方法,要注意垫层和竖向排水环节,其中垫层是为了保证土层的原状态不被破坏,而竖向排水则是为了实现对软土地基中多余水分的有效排除。困扰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问题,在施工企业不断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下,多项施工技术得以研发并得以广泛应用。为对其实现最为有效的治理,根据软土地基类型和它本身所具有的多种状态性质,企业在完成地基处理后,必定要对所使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核实。通过质量检测、分析或其它多种方法,核查施工技术处理的效果,保证地基质量有效提升,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想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为此,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并将之合理应用于工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也才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兰正卿.解析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8:56+60.

[2]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

第7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立项后,对于招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过程的管理,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高效的完成。因为我国实行的工程管理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缺乏一些深入的研究,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明确权权和责任,导致项目无所适从。一方面,出现较为大胆的做法,造成企业监控困难,出现小部分人借机谋取暴利的情况。另一方面,出现了较为保守的做法,畏首畏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及资源的获取,积极性及创造性不足,项目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实施,成果不明显。同时,责任考核不到位,过于形式主义,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动态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

2、管理素质、能力较差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人员培训机制不到位,缺乏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造成我国工程建设企业与国际工程公司差距拉大。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不能科学、规范地编制计划,与项目实际进展存在不符,前期工作、项目报建及建设实施运作机制不完善,违反规范的工作流程,相关管理制度及办法执行力不足。

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按期完成任务,对工程成本核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过多关心的是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其实一个施工企业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成本有着很大的关系,工程成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应当重视和引起关注的,一旦发现超出预算就需要及时进行施工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设法处理。

4、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很容易发生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施工危险性仅次于矿山,事故年均死亡人数与其他行业相比已位居第二,对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给施工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有事故发生,例如机械损伤、坍塌事故、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触电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环境的危险性和人为的操作失误所造成,例如在建筑工程伤亡事故中80%发生在民工和临时工身上,90%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

二、建建筑工程管理解决方法

1、对工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完善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

若想对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彻底的改革,对于相关体制的改革是根本。首先,国家应该根据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结合我国工程案例的实际情况之下,制定出相应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实施,来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制定相应法规,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规定管理范围,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进行考核,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只需和质量上的保障。

其次,改革相关管理机制,剔除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建立起更高效的管理系统和机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完善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组建起科学、高效的工程管理队伍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在技术和施工上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要建立一支能力较强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

有一支较强的管理队伍,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团队都没有全身心投入工作,团队没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人员就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管理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就应当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对于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进行考核,从而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

3、 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能得以实现的保证,同时,它又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强,管理因素复杂多变、处理方法严密谨慎的工作。因此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各项职能与质量的管理充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要大力加强施工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建筑工程是以现场为主体的工艺过程,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现场质管的重要环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关键环节,不仅要查实物,还要查质保书,对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监控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最后施工后,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面要广,抓好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4、加强成本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涵盖多个方面,例如:工程现场成本,其是通过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实现项目成本的降低;施工设备成本,其是通过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缩短机械运作时间而降低成本;施工物料成本,其是通过材料选购时的差价、不同材料的合理选用来控制项目成本;劳动力成本,其是通过劳动力的有效使用,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而降低项目成本。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必须有效控制这些成本,才能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施工单位,可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责任制的划分,从而明确工程各部门与成本管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任务,而工程项目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编制补充性细则并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制定详细的工程结算价格、机械物料消耗等相关定额。此外,财务部门还需提高成本核算意识,编制详细、真实、准确的项目成本报表,同项目的预算成本作对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成本分析会。

5、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就要求项目经理具有优秀的品格,并能积极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要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这应从以下三方面出发:(1)要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2)要实行项目经理答问制度。对任何工程的投标或承包施工,都应由专家评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提出问题,再根据项目经理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是否中标或承担施工;(3)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促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 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 发生安全事故, 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

6、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保证。应当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计算机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应当首先保证施工技术水平的达标,还必须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以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的工程管理。通过实践证明,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时刻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运行,工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工程管理环节,一定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应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建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自成.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 [J]. 中华民居. 2011(09).

[2] 邓明荣. 关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07)

[3] 赵俊光. 浅谈建筑工程的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30)

第8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特点;新技术;项目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成为所有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施工单位都在积极研究节能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仍有让人不甚满意之处。

土建工程新技术和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是工程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利用科技水平将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效益,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改良关系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城市高度发展将城市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必然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感到不安和焦躁,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倡导生态节能绿色环保的今天,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进行合理改进,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都应该遵守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尽可能的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避免,这不单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是保证城市整体规划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环保材料使用与新型节能技术相结合必定会使现代化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有所改变。在现代化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本身和太阳能等节能特点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该方式不但可以将室内昼夜的温差变化幅度控制好,使建筑物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蓄能耗材将太阳能资源存储起来。回顾我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从原始的单一型维护结构到现在的太阳能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结合技术,从本质上实现了技能建筑的飞跃式发展。一体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储能材料的充分利用实现了降低建筑物自身运营成本的目标,从而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统一整体。这里说的蓄能耗材通常指的是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特殊蓄能耗材,这种耗材蓄能效果是由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比热决定的,很多经常使用的建筑耗材也具备很好的蓄能功效,较强的比热性是这种耗材的统一特性。比如像建筑耗材中的砖块、混凝土以及石材等,这些耗材的造价较低,使用也十分简便,如果将其蓄能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使其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和存储,不但能大幅减少能耗量,同时还能够拓展建筑物其他的使用能效,能够促进建筑和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热惰性是建筑蓄能耗材的共同特点,利用该特点能够调节建筑物的昼夜温差变化情况,从而室内温度降低,使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们处于恒定温度中,通过该方式还能够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使空调能耗充分降低,为节能能源作出贡献。常见的蓄能方式有混凝土或岩石空腔蓄能以及水箱蓄能。这两种蓄能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好,使用十分简便,同时其器具也较为简洁。

现代工程施工技术中,虽然新施工技术很多,其建设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选用何种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始终都是最为重要工作。

现代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手段

首先要强化土建工程的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和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时期,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致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其变更主要包括工程的设计变更、施工变更、计划和进度变更以及工程的项目变更等。以上变更通常会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同时使工程建设周期延长,在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应对变更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将因此引发的成本上涨值降低到合理范围内。根据工程变更特性对工程施工量以及成本增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工程变更价款,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

其次应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将工程造价质量控制力度提升上来,现场签证作用主要是处理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囊括但是在建设期间又出现的特殊的书面凭证。现场签证费用同样也是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签证会以价款形式体现在项目最终的竣工核算过程中,因此对于签证的管理和控制也会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正面影响。假若不控制现场签证,就会使得工程结算工作无法按照制定的规定开展,强化管理力度,并且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认真贯彻签证审核规定,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对签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好。

最后应强化工程建设周期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合同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在签订时,明确指出工程质量必须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规定出工程质量不达标时相关的处理措施以及赔偿方式。而建设周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很容易使纠纷问题发生,同时其也会间接性的影响工程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运作,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建设周期增加等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项目变更审核的标准和步骤进行,如果是由于承包商本身因素致使工程建设周期增加,则应由承包商承担所有经济损失,此外还应强化工程款项支付和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款项的支付在控制范围内,避免资金失控现象的发生。

总结

根据上文叙述内容可知,现代化建筑土建工程的绿色节能特点要求对其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新的改革,从而使工程建设符合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提升土建工程效益,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使用性能等。为此,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总结工程建设问题,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人类建设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使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简洁轻松。

参考文献:

[1] 白学敏:《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建筑工程管理》,2007(5).

第9篇:建筑工程技术的理解范文

关键字: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难度建筑钻孔桩的含义及特点

作为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技术,钻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尤其是高难度建筑工程中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实践中发现,由于该项技术自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容易发现的细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则可能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是在复杂地质与极高要求等施工困难情况下,通过施工前制备泥浆,施工中利用泥浆对钻孔护壁,利用钻孔装置钻孔作业,成型后采用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材料一次成型的一类承载桩。

上述工艺全部在水工环境下进行,钻孔操作过程中,因孔壁强度较小、钻孔时孔底可能会残留很多渣土,所以成孔时可能会因土体结构问题而易出现孔底集渣、塌孔病害,进而导致桩身不完整、承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作为高难度建筑钻孔桩往往受超大直径桩、超深桩、复杂地质及环境条件、极高设计要求等不易攻克的困难影响,其成孔质量决定了成桩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应对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2、高难度建筑钻孔桩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在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选择钻机和钻具,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其中钻机是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钻孔机使用条件等,合理选择。在对桩位完成精确测量放样后,进行安装钻孔机阶段时,基础一定要确保稳定性。对于基础较软弱的区域,需采用回填片石等方式平整铺设钻机平台后方可施工,否则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钻孔机倾斜、桩偏心等问题。实践中,为防范桩位不准问题的发生,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注意中心位置确定。可利用钻机自身的动力来移动钻杆,以此来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顶起机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确保起重滑轮、卡孔、钻头以及护筒中心处在同一条垂线之上,这样即可保证钻机的垂直度。同时要注意钻机的位置偏差不能超过2厘米,并应经常对桩位及垂直度进行观测与修正。

钻孔过程中,应当注意防范孔壁坍塌问题的发生,即当钻孔比较深时,地下水位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可能会向孔内坍塌,出现流砂现象。如果钻孔内可以确保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则通过适当地增加孔内静水压力,来防范坍孔现象的发生。在成孔操作过程中,多以泥浆清孔护壁。把泥浆灌注至孔中时,首先要对其进行严格监控,尤其要对泥浆漏斗粘度、泥浆密度等,实时进行监控,以保证该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制作护筒材料而言,一般有钢、木以及钢筋混凝土等三种具体类型,同时要求护筒坚固、耐用、防水,内径一定要比钻孔直径大一些,旋转钻以20厘米为宜,潜水钻或冲抓锥则应当超过40厘米,而且每节长度大约在2至3米之间。

钻孔过程中,在执行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钻孔施工、地质核查、清孔检查的一般施工工序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之要求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成孔质量。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开孔施工质量,对好中线、垂直度,压好护筒。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添加泥浆,并注意抽渣操作,随时对成孔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出现偏斜等现象。钻孔直径、深度以及位置和孔形等,与成桩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除钻孔时要密切监督外,当达到一定深度后,还要注意对孔深、孔形以及孔位和孔径予以检查。终孔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时,要彻底清理孔底残渣,以免间隔时间太长而导致泥浆沉淀,造成钻孔坍塌等病害。

以重庆某大厦为例,工作人员在高难度建筑钻孔桩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高难度钻孔桩施工过程对钻机的扭矩和压力都比较小的要求,选取符合条件的施工工具,以利于大道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工程中选用的钻孔工具应该满足强度大、总体布局好的特点,钻孔工具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创造性的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高难度的钻孔工具;

(3)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解决深层钻孔的难题;

(4)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安装稳定孔壁的设施,解决复杂地层超深桩孔的钻杆摆动扩孔与钻头甩动扩孔问题;

(5)引入遗传算法,优化钻机调度路线,解决在窄小的场地对大型工程进行施工是面临的钻孔设备调度难得问题。

3、 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施工难点控制技术与建议

从实践来看,当前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施工难点,具体控制技术建议分析如下:

第一,技术要求非常的高,而且工程量非常的大,施工周期比较紧张。该问题是当前几乎所有的高难度建筑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而且非常的棘手。尤其对一些是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高度超过了200米,应当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施工作业,除主楼采用核心筒外,另外一些部分多为单独柱桩,加之该工程项目所处地段的自身具体条件限制,导致施工困难增加,因此对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人员的要求明显提高。针对这些问题,除相关人员应当最大限度地去创新技术、抓工期以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建议结合实际安排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执行施工。

第二,钻孔与打孔难点问题。对于高难度建筑工程项目和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因其持力层具体状况限制,若硬度非常的高,则会对机械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实践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机械设备和装置,结合实际选取与改进钻进设备,对钻孔桩工程进行施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的推进。

第三,地质岩脉难点问题。当前很多高难度建筑工程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通常在大桩成孔打进地下阶段,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问题,比如未勘察出的岩脉,尤其是石英岩脉的硬度非常的高,类似于花岗岩,这就大幅度增加了钻孔施工难度。实践中,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地质勘察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岩层勘察工作,对钻孔位置的岩块调查、取样,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科学、准确的岩性报告。在落实好以上工作后,实际钻孔过程中还存在较硬的岩层对打孔不利,则应当及时停止钻进,对岩层进行挖掘爆破研究,以免对钻头产生破坏。

第四,孔内填石难点问题。对于高难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钻孔桩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一定要对部分成孔、地下隧道等实施回填作业,以确保施工操作的安全稳定性。然从实践来看这一操作并不顺利,施工人员对回填材料中的材料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筛选,只是简单地处理以后就进行回填操作,以致于回填材料中含有很多的填石,增加了钻孔打桩难度,同时也对钻孔机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重视孔内回填材料的筛选与施工。

第五,水下混凝土灌注难点问题。从实践来看,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钻孔选址位置含有非常丰富的地下水而必须采取水下混凝土浇灌操作方式。水下浇灌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柱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型混凝土质量,认真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与首灌等参数,提前预防钢筋笼上浮、脱管、离析、气囊灯问题,对其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其能够持续、无误地操作。

还是以重庆某工程为例,在这个高难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创造性的施工特点,比如:采用泵吸法,创造了钻孔深度的新纪录;自行研制了新型的钻孔工具,有效的解决了超深桩钻进问题;引入遗传算法,优化调度路线。

结语:目前,很多建筑的钻孔桩施工中都出现了许多的缺陷。本文通过实例对某高难度建筑钻孔桩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了分析探究,为高难度建筑钻孔桩施工提供参考。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基础形式是钻孔桩,建筑钻孔桩工程施工中,确保较高的钻孔桩施工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红亮.建筑施工中钻孔桩施工事故的防治探讨[J].建筑施工防治.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