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高效学习的步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学习的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学习的步骤

第1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高效课堂基本步骤(四步六环节):第一步骤――先学(自学、互学):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对自学成果和产生的疑问作适当记录,以便展示、提问。学生的自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可以小组交流相互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和检测题。第二步骤――展示:学生通过说、谈、演、写,展示自学成果,展示的内容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和检测题为主。展示过程中允许其他学生随时补充、质疑、纠正,尽量让多数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更正、点拨。教师通过展示环节掌握学情。第三步骤――后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掌握学生易错、易混、易漏、想不清、想不透的知识,然后对这些地方进行精讲,并进行变式练习;进一步对知识总结提升,构建知识网络。第四步骤――练习: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训练也可以穿插在其他环节中),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堂堂清。

为了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我进一步细化了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了耀州区“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流程图(见右图),明确了每一个环节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通过在实验校先行实施及全区全面实施“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模式的结果来看,取得了以下明显效果:

1.教师的教学观念普遍发生了转变,教师普遍摒弃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的满堂灌做法,改变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再也没有课堂打瞌睡的现象。

2.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已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寻求同伴的帮助,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3.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通过全区的质量检测和2015年的中考来看,凡“以学定教”高效课堂实施到位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第2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打造

高中生物新课改呼唤高效课堂。高效的生物课堂就是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一、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有效预习有备而来

预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效课堂要求有效预习,即预习目标明确,有规范、详实、可操作的学案引领学生预习,学生把握该“方向盘”能很好地实现有效预习目标。

1.学案有明确的预习目标

通常听到老师在布置预习时这么说:“同学们,大家课下把xx节提前预习一下,我们下节课进行学习。”显然,这样的预习目标模糊,预习的过程不可监控,预习的效果不可测量。

引导有效预习的学案有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学生预习时才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对预习效果才能进行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

2.学案使预习过程简单有效

学案编写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为线索的原则;二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过程为线索的原则。即在编写学案时把学生在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都编成一个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序列,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所以,要求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应富有深度,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如,笔者把《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与应用》学案的问题设计为:①通过阅读第一段内容,如何快速繁殖动物优良性状品种(试管动物技术)?②请思考试管婴儿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的过程有何异同?③请思考体外受精完成需要的具体步骤及每个步骤方法是什么?④假如你是一位胚胎工程师,你将如何设计“试管牛”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图?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预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困惑与思考来到课堂进行展示,寻求交流与合作,使得课堂上既有知识的生成又有学生情感的升华,真正体现深度和高效。

3.学案使预习成果可测评

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又反对过于量化,有效预习也不例外。有效预习学案的预习成果是要展示的,所以能很好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做到可以测评,预习效果有保证,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准备地来到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在一个班上教学一个定理,在推导公式时,把证明步骤给忘了,只好抱歉地请同学自己看书。而在另一班上同样内容时,教师吸取了教训,把证明步骤准备得很细致,讲授也十分顺利。他向教导主任谈起两节课的情况,并评价自己第二节课上得好。主任却说:“那可不一定。咱们可测试一下。”他请别的老师就这个内容出了几道检测题,对这两个班考察了一下,结果居然是第一个班的成绩好很多……该实验说明自主学习的课堂实效更高!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就是看课堂中学生能否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展示学习内容

研究显示:课堂听讲的学习效率为10%以下,阅读为10%,视听为20%,课堂表演为30%,交流研讨为50%,动手实践为75%,教会别人学习的学习效率为90%。可见,“教会别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应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组长组织组内认真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还可讨论形成本组的交流展示方案,为交流作准备。这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精讲点拨的作用。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课件,适时引导学生突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未解决的难题,或新生成的疑题,同时要注意发挥板书、板图、挂图、模型等在教学中的作用。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不要过快地进行评价或接着提问,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包括回答者在内的所有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使得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资源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2.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活动,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后的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要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思想,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仅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来定能生活得积极、自信、快乐。就连那些内向的学生,也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尽情展示。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吗?

三、高效课堂要有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活动成效的优劣是与课堂氛围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教学效果的高效发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使课堂教学变成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这样既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使情感共融、心理相通,又很自然的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情感氛围。

总之,我们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创新,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二】我校申报的实验课题“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经荆州市教育局批准,被确立为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编号:ZD201101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我谨代表课题组,将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㈠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能。学生学习天性的自由展现,必然带来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求知欲望的膨胀,学习能力的提升。“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

㈡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习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课题研究内容:

㈠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实验立足“高效”,抓住“构建”,开发五种策略、建立三种机制,作为本实验的具体研究内容。

1、五种策略

⑴先学后教策略:先学是一种策略,其本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先学的方式可以是研究例题、阅读资料、动手操作、提出疑问、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等。像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作文教学中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发现规律教学中的“观察—猜想—验证”,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学生尝试等都是“先学”。在“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交流、点拨、拓展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后教”。 “后教”不是由老师包办,更不等于老师独自讲解,而是以一种符合学生学情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⑵问题导学策略: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纳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即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并把这种思路具体化为一定的教学环节,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⑶综合性学习策略: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为基础,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参与活动,比如阅读、表达、演示、操作等,既动脑,又动手,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分发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强化对新知识的认识与巩固,并在运用中进行拓展。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⑷生生互动策略:课堂中生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强有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生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倾听、相互表述、相互质疑、相互评价等。

⑸当堂训练策略:美国缅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后马上应用的效率是所有学习方式中效率最高的,达到90%。当堂训练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它是对学生遗忘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运用,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和评估,是新的问题的生长点,是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设计训练、指导训练以及训练点评是实验进程中教师要重点探索的领域。

2、三种机制

⑴学案导学机制: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那么,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用学案导学就成了十分关键的环节。本实验将学案导学作为一个重要机制,引导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合理进行检测评估,并开展备课组集体设计导学案、师生共同设计导学案等活动,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⑵课内调节机制:学习活动不是盲目的,是有预设的活动。但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实的学习活动必然对课前预设提出挑战,甚至“颠覆”。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对教学预案进行调整或再设计显得十分重要。课内调节机制重在研究调节活动的产生、时机、方式、效果等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和有效性。

⑶课后反思机制:高效课堂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多课例的积累,需要老师不断的反思和感悟,因此,本实验将着力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帮助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㈡课题研究的目标:

经过五年研究,达到如下实验目标:

1、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品质得到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基本形成。

2、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彻底打破,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有合作交流、有质疑探索、有当堂训练、有实践拓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教学设计从方便教师教转向利于学生学。围绕以目标为激励、以问题为导向、以差异为资源、以互动为途径、以训练为拓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备课方式。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发生改变。

4、探索并建构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式,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英语单词学习教学模式等。

5、归纳整理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和理解。

㈢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学生课堂学习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学习,乐于表现。

2、探讨实现小学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3、积累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课例和学案。

4、形成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实验报告、案例集、论文集。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㈠研究思路: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实践探索、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进行分散研究,积累研究课例。各年级骨干教师集中整理课例,形成高效课堂的理论成果和操作模式。

㈡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实验研究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生本教育、尝试教学、自主学习等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需要学习借鉴各地各学段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高效课堂建构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甚至是将已有的模式、经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的验证性研究。因此。需要每位教师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型,围绕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进行尝试实践,积累大量的课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3、案例分析法:根据某一课型高效课堂建构的思路进行“磨课”,打造典型课例,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某一课例教学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观摩等进行个案对比,分析研究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具有共性的特征,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

4、叙事研究法:组织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叙事交流,讲述高效课堂研究的故事,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感悟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

㈢实施步骤:

本实验研究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实验启动阶段

1、学习:①组织学习高效课堂建构实验方案;

②组织学习高效课堂、生本教育、尝试学习等相关理论;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研究的子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3、交流:①交流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学习体会、学习效果等。

②交流子课题研究方案。

4、组织实验前测。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XX年6月实验实施阶段

1、高效课堂基本模型建构阶段

①研究各学科导学案的基本模型

②研究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型

2、高效课堂模型深入研究阶段

①学生与文本、学生、教师有效对话的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设计研究

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变式研究

3、高效课堂评价研究阶段:

①导学案的评价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的评价研究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17年6月 实验结题阶段

1、整理实验成果,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2、进行实验验证。

3、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4、成果交流、观摩等。

5、发现问题,初步确定下一轮研究的思路。

五、已有条件和保障措施: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均为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课题组成员为课题开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咨询等工作,为本课题研究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邀请荆州市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对阶段性研究情况组织考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第4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商务沟通和谈判;商务英语教学;案例教学法;能力培养

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在具体商务环境场景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商务沟通的能力外,还需要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能力通过实践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中能力培养要求

综合能力培养是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里的综合能力主要指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等关键能力。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商务写作和演讲、电话营销培养的是学生表达能力与个性能力,而商务谈判和产品推销和展销会则主要通过模拟任务操练锻炼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从上述能力培养要求可以看出,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的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商务沟通与谈判教学应该使用特有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二、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特征介绍

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主题,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有效的师生合作,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故其常常运用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领域中。

2.案例教学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案例教学法根据其特点,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由于其重视任务从提出到完成的过程,因此总体实施步骤比较好把握,现就以商务谈判为具体示范,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谈判能力。

案例主题:教学案例之“商务谈判会议记录”

教学任务:商务谈判的会议记录模式和现场模拟

教学目标:掌握商务谈判会议记录格式、文体特征和相关语言词汇学习

任务活动:小组讨论、口头报告、会议记录撰写和现场模拟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

步骤一,导入。教师把学生分成2~3人一小组,并提供一段商务谈判视频(案例),让学生在5分钟内对谈判内容做会议记录,此项任务完成后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记录信息,并初步讨论谈判中会议记录的要点和特征。

步骤二,商务谈判会议记录文体学习。教师在完成上述导入步骤后,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商务谈判英文文本资料(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该文本资料中的文体特征,并且找出文中文体使用表达不符合英语语言,使用不得体和不规范的地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讨论总结报告。

步骤三,商务谈判会议记录语言词汇学习。教师应根据商务英语文体特征,对商务谈判文本资料中的相关商务词汇和句型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关性练习,从而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

步骤四,小组模拟展示。各小组针对上述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商务谈判场景,并进行谈判会议记录撰写。

步骤五,任务完成性评价和反馈。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对其组员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个性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内容可包括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小组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内部和外部环境

要合理高效使用案例教学法,要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因素。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需要考虑案例材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以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案例进行自主学习。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类似商务沟通和谈判实操性强的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但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校也需要考虑其实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便使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能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苗译丹.商务沟通与谈判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学园,2013(21).

第5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标准

一堂好的美术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而又充满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活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堂的标准如何来衡定,笔者认为快乐学习是高效美术课堂的标准。

一、对高效美术课堂标准的理解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安排,合理紧凑―教法新颖,灵活得当―教为先导,激情互动―赏评小结,知识外延。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现为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语言的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观察识辨能力及欣赏能力。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大纲的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具体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步骤安排,合理紧凑

教学步骤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围绕目标任务来确定的。在一堂课上,教学步骤应力求环环相扣,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如何示范、板演的先后顺序都要妥善安排。

3.教法新颖,灵活得当

美术教法的选择,应在灵活多样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新”“奇”“美”,并保证运用得当。高明的教师总是重视“讲”“练”“思”的有机结合,善用新奇、美妙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手、脑、眼协调并用,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知识得以巩固,理解与记忆得以深化。

4.教为先导,激情互动

实践证明,一堂好的美术课总是以教为先导,实现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中,当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充分体现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时,就会对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道,信其师”的教育影响。

5.赏评小结,知识外延

一堂完整的高效美术课堂,要求教师在下课之前用一定的时间对本课的学习重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小结时的语言往往更具鼓励性与启发性,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信心潜力,加强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实现知识的外拓。

一堂课的优劣,不同时期,不同评价对象会有不同的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证明: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因此,不管是何种评价标准,能否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从而来发展他们的创造与思维能力,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

二、美术课堂实现快乐教学的途径

1.开展竞赛学习,创造快乐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

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并获得成功。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巧妙适当地组织有益的比赛,给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比赛活动的机会。在竞赛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思考,亲自获得了知识,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培养了学习兴趣,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2.引导尝试探究,自主快乐学习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都要培养成艺术家。一堂好的美术课,不仅要摆脱旧的教学模式,而且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创造者,主动地参与活动,去感受学习的过程,主动探索和研究,自由张扬个性,团结协作,体味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例如,教学《纸盒变家具》一课时,通过简单地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用什么材料和制作方法,然后就分组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神情是那么地专注,始终都带着笑容,有时做到高兴处还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突然间,我感悟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是在享受学习,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正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最后,我让学生到台前展示和讲解他们的作品,孩子们分别从家具的构思、制作、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他们头头是道的话语当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学习是那么自信,是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此时,我也用非常快乐的心情分享了他们的成功,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师生互动评价,增强快乐动力

常言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互助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才会明显提高。众所周知,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大、模仿力强,他们非常愿意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只注意去评价学生的作业优劣,而忽视了请学生来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孩子,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对课堂教学评头论足,提出好的建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快乐动力。

4.理论结合实践,体现快乐魅力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争体现快乐教学的魅力。例如,教授低年级学生画《想象中的太阳》。我先来个抛砖引玉,自编故事,题目叫《我的外形最漂亮》导入新课,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个个听得很投人。这时,我发动学生自己编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觉把大家的思路带入了太阳王国,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作画中,同学们落笔大胆、线条幼稚,他们完全打破了以往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这个概念,从形象上去发展、添加,创造出了神态可笑、色彩大胆的太阳,体现了学生思维从纵向、横向同时发散的特点。在观赏讲评中,外形奇特的十几个“太阳”被邀请到了黑板上。大家都争着发言,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快乐地学习了知识技能,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6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有效联系

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现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一种潮流。哪么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即一节课的课堂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我们在课堂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无效的环节,有效合理的利用时间,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设计尤为重要,特别是练习的设计。我们知道,教与学的优化在于不断的调节、校正之中,而练习的设计是减少错误、掌握知识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练习的有效性呢? 一. 练习的设计要目的明确。 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另外还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教学数学的概念、公式后,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可以安排发展性的练习,比如判断题;最后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适当设计综合性练习题。 二. 要注意练习的步骤。 每个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有强有弱。所以在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练习的步骤,对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习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层次阶梯。我们知道学生接受知识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在进行完新知识的传授后,先设计和教材模式相同或相近的题,让学生模仿完成,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有变化的练习题,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拓展或提高。这样设计练习不仅适应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适应少数优生和差生的需要,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 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以教材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 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先完成课本中习题,当学生对课本中的习题已经掌握,教师可以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当地改编和组合。最后,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如果当教材习题处理完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再进行适当的补充练习。 四.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容易出现的、经常出现的错误,设计一些知识点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内涵。通过练习让学生避免或减少此类错误提高课堂的效率。除此之外,在课堂练习中,还应经常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解法灵活的练习,通过练习,举一反三。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 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 课堂练习要讲究技巧,练习的份量多,盲目地练习是低效的,这样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为完成作业,草率完成,降低练习效率。如果练习份量少些,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才能认真完成作业。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7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前提 关键

高效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以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可以说,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的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做到心中有数。

1.紧盯教学内容。教师对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2.紧盯教学对象。教师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要将“备学生”落实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是关系到所学知识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使学生充满兴趣。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即精心的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和备学生等。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巧妙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1.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且切合学生实际。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2.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教学步骤要环环相扣,避免拖沓冗长的教学节奏使学生厌烦。

4.尽可能地利用图片、实物和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地控制课堂,使课堂异彩纷呈。所以,精心地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有效的学法指导――构建高效课堂的亮点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因此,教师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之外,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亮点。

1.应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也被扼杀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以练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使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应用与课文知识相关的游戏、谜语、歌曲、图片、故事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学生的讨论、辩论和竞赛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

此外,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和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针对性的拓展练习――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每节课结束后,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针对性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也会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养成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所以说,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课后的总结反思――构建高效课堂的捷径

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不仅不能帮助甚至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课后反思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第8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课堂。

关键词:高效;学习兴趣;教学评价;学法指导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各种效率都在提高,打造高效率的思品课堂,完成塑造人格,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品性。那么怎样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呢?我从多年思品教研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打造高效思品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高效的初中品德课堂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

关键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适合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上八年级思想品德“生命健康权”时,我准备了矿难、食品安全、汶川地震等事件,从中选取一些材料作为导学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看,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生命、健康”的讨论上来,那种讨论的激烈程度真是无法形容,最后我根据教材需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在此我不失时机加入我们生活中与此项权益有关的事例,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高效的思品课堂需教师以诚感人,以情动人,真情不仅仅停留于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思品课因其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所以需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因为我所教的是品德又是班主任,所以我和学生打的交道就多,我走在孩子们中间,我能想他们所想,因此他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和我说,所以我上课也像和孩子们谈心一样。例如,在学完《公民权利与义务》一单元后,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到我办公室,怯怯地说了他的家庭状况,父母离异后他跟随爸爸,他几年没有见到妈妈了,妈妈也没有给他任何经济上的扶助,这合法吗?后来我多方打听,与他的妈妈取得联系,进行耐心的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其责任与义务,使其放弃各种前恩旧怨,母子重逢。此后孩子不仅自信,上课更专注,而且更爱与我交流,学习进步很大。

三、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2)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3)丰富教学形式。除了采用小组讨论,我还采用了小品表演、记者采访的活动形式,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增强教学效果。

四、高效的思品课堂应该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和有的放矢学法的指导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教研室思品教研活动中,我们听过的窦凤颖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非常有特

色,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得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窦老师的评价用语非常丰富,而且用得很具体、很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再有,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得到以下启示:(1)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一般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审问题,抓关键信息,确定“题型”。第二步读材料,确定“主题、中心、方向”。第三步,回扣教材,找到相关的原理或观点,确定“结合点、知识点”。第四步,组织答案,再确认“题型”。(2)通过典型训练题的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品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这些新认识、新做法,再加之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造高效的思品课堂。

参考文献:

第9篇:高效学习的步骤范文

那怎么做到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开展竞赛激情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适时开展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教学内容及进程在班级里开展小组学习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荣誉感。

(2)创设情境引兴趣。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将课文中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场景用影片播放出来,学生看到“父亲”那“狼狈”样子时深深地感动。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讲述一些相关的有趣故事来引入。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课文《犟龟》中,先讲述中国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再由此引到课文中去很容易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形成有逻辑的课堂结构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了解一堂语文课上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比单纯地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知识更重要。而这样做需要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有逻辑的课堂结构:课前的准备有哪些环节;课中的学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最后课堂要做什么。比如在教授记叙文体时,要求学生要做的是:首先要预习课文,第二步做好导学案,第三步是简单的课前字词预习检查,第四步是概括课文大意,第五步找出课文中最令自己心动的段落与句子进行理解与分析,第六步再整体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第七步再探讨课文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方法的应用,最后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在这些步骤中,能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需要探究讨论的就要讨论起来。总之,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我会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熟悉这些课堂教学结构。通过长久的明确的有逻辑的课堂之后,学生就能逐步了解并掌握学习的步骤,并最终学会自我学习,达到学为不学的目的。

三、打造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打造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势在必行。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力都是不相上下的,但为什么很多时候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相差悬殊呢?关键在于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也懂“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但在学习中却不知道要养成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我们都知道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但学生们却不明白思考之后要大胆说出才知道我们想的是对还是错,才能继续改正,等等。我认为对于学习语文来说,下列习惯的培养是必须的:课前的字词预习、课堂学习中积极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结束时及时做出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课后知识的提炼。平常注意对生活中事件的积累及优美句子的背诵也是写好作文必备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多花些时间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的。

四、构建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

老师说得再多,不如学生亲自说一遍,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