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表演艺术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表演艺术 声乐教学 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崛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趋向综合化、多元化。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普通高校扩招的强大压力下,在人才培养上不断地做出宏观和微观的调整,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方式要有别于一般的高等院校,以声乐表演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的就业趋势,培养出的人才的主要能力是为了能够融入社会;普通院校的声乐专业培养的人才一般学术性较强,艺术性较强。因为教学的目标是有差异的,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就应该具备自己的一套教学流程,而不是单纯地照搬普通院校的教程,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很好地契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
一、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年,而学生真正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而目前教学的书籍大多是艺术类本科院校普遍使用的,教学内容通用性很强,并没有针对性。如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次出版发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声乐实用基础教程》;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教学曲选》(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声乐教材内容在课程量上是既多又杂的,在内容的学习上没有重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完成课程量,就会抛弃对质的追求,如此循环下去,既让老师产生厌倦和排斥,又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负担,产生迷茫感。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其实对教材进行一点的删减和调整是必要的,一是为了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防松心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学的学习时间,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选取短小精悍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训练,如《花非花》、《在那遥远的地方》、《跑马溜溜的山上》等,进行系统的声乐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基础的发生方法和技巧,掌握声乐的呼吸方法和如何安放自己的声音位置;其次是要对第一学年的知识进行巩固,对发生的技巧进入深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加入与工作相对应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作出调整;最后要做的是单独培养,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提升训练,重点地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二、 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人才培养对象及模式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对人才的发现的培养,首先要对培养的人才进行定位,达到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善优化课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人才的使命,这些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较高的技能,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重点是“技能型”的人才,这与研究型大学致力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宗旨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几乎是依据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的课程目标来制定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承袭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贯的作风,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往往盲目模仿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造成了很严重的人才培养重叠,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相悖的。那么,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以就业为培养目的,针对就业单位的现状和要求进行技能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自己所学技能的工作的能力;二则是要遵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声乐教育的培养中,对其音乐、文化和综合素养进行提升,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创造和适应能力。
针对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对口就业,联合培养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应该是声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声方法,应该是走进社会前最基础的专业技能生存能力。在此期间,学校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自身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提升。最后,高职院校要明确的是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要投入社会,学生要具备设计和组织的专业能力。
三、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单一,从练声到唱歌再到布置新歌,三个主要的流程构成了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步骤。有经验的声乐教师认为,一对一传授式的教学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也是唯一能够培养学生的途径。在琴房中,老师面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辅导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变得有些陈旧。首先的原因是因为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时间上无法满足,老师这种授课形式只会造成超负荷的教学任务,由此出现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却不得不面对自身条件参差不齐下,吸收和接纳知识的阶梯式不平衡。老师在同时面对几个同学时,自然而然会将重心放在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上,其他的学生在这种区别对待中,会更加排斥并且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其次,普通的音乐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要其成为音乐家,但是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要拥有歌唱的能力,还要拥有培养教育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适应岗位的要求,在就业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表演,更要兼具策划、表演和教学的能力。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对一的教唱无法满足这个目标。盲目地模仿高校音乐教育手法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利于教学效果的。
四、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要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符合人才市场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作为高职教育的学生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对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上升,三年的在校专业技能培养,声乐教育和艺术实践能力是重点,学生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要有登台演唱和策划设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化需求的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这样的能力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课堂传授是不够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被调动起来,科学地安排实践性的活动,让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和艺术实践的多样性。
高职声乐课将课堂搬出琴房以外,这样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的教学内容得以在舞台和讲台上完成,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堂的二合一教学发挥效力,二者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实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要按照步骤尽量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对歌曲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尝试着对一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进而编写和制定教材,在对各类型歌曲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有选择地教唱和交流,在欣赏音乐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来指导和学习歌曲。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教学目标,对所学的内容归纳总结,发挥优势,规避不足,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达到课程效果。
实际训练项目中,教学应该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增加新的形式,要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一教、学生练的单一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从旁协助学生参与节目的策划、排练、演唱等流程,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合、协作、指导别的同学,每次活动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归纳总结,在交流经验,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总结
本文从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在调查和了解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挖掘出了目前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立足于现状,对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未来高职表演艺专业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简单的新构想。其实,我国的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算是刚刚起步,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它的现状和发展,都需要长久的时间和不断地探索才能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将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水平提升上去,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万文君.新世纪社会需求目标下江苏省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1.
[3]黄芳.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课程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6).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社文系表演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面对市场变化要求做出理性、及时、主动地反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多种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底蕴、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具有和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围绕这一整体的教育理念,社文系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定位为:明确教学培养方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利用社文系是综合性系部的优势,充分利用舞蹈、声乐、模特、主持与播音与等多学科的环境氛围和师资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艺术实践在培养音乐教育人才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实施课程设置等环节中获得关注和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围绕舞台、造就人才”。我们所说的“舞台”广而言之指的是“社会大舞台”,小而言之指的就是专业课堂。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有在专业课这个“小舞台上”练就过人的本事,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找到一席之地。复合型职业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应需施教。强调办学的实用性 、时效性,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知识的更新。将这样的讯息灵活的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比如,社文系的舞蹈专业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民族民间舞为基础,加强街舞、爵士舞等流行舞蹈的教学,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舞蹈教师的考级认证。声乐教学不仅注重传统教学曲目的学习,还将《少儿声乐考级》、《成人声乐考级》等教材中的曲目纳入我们的教学中来,为学生将来从事社会音乐培训奠定基础。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需要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核与动力。为此,社文系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举办不同形式的内容的专家讲座和见习观摩、邀请优秀教师来校介绍经验、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等,通过这些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实践的兴趣的热情。
二、 相关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
社文系的领导和教师密切关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发展,积极进行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近两年重新制定了新的三年制表演艺术(通俗方向)、三年制播音主持专业新的教学大纲。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老师和学生走出学校来到大众传媒职业学院、湖南女子大学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依托艺术职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专业学习加职业技能认证、主辅修等多种课程设置。为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对高职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社文系在教学中实践了如下两个课程设置模式:
1、专业教育加职业技能认证的培养模式。
艺术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复合型的艺术通才,“通才”首先必须是才,是经过一定艺术教育和训练,有较好艺术理论知识基础和一定实际操作(演唱、演奏、指挥、舞蹈、主持)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业余爱好者,其次是复合型,复合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学科的融通她们不仅可以熟练地运用某一专门艺术的技巧,而且也能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基本技术运用要求、特点、创作和欣赏规律,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对群众性的文艺活动进行一般的辅导或指导;能够开展丰富多样性的群众文艺活动,他们也许成不了某一艺术门类的专家但能胜任群众文艺的普及者的工作。因此,复合型艺术人才是活跃在基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群众文艺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的实用型人才、对她们的复合型要求也就是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表演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教学总学时的二分之一,专业实践内容要注重技能训练如:声乐、舞蹈、器乐、礼仪、化妆、语言、表演。但技能训练不是专门化的,而是多项技能综合应用的训练。技能训练不仅在校内进行,还要到校外进行岗位实务训练。这种技能训练缩短了学生实际工作的适应期,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除专业能力外,教学还注重方法能力,如:外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这些增强了职业的适应能力。
该教学模式鼓励一部分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通过学习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比如:我们鼓励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外,利用系部资源考取导游证(我系开设有导游专业,并被湖南省旅游局授为“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社文系培养的具有艺术修养能歌善舞、语音纯正、能言善道的导游已经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同时,通过专业学科的交叉,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竞争力。
2、跨专业交叉设课模式。
现有的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单科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如果仅按原来课程设置进行教学,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次培养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职表演专业的某些专业就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专业界限,跨专业交叉课程设置。例如:社文系在模特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酒店管理、公关礼仪等课程,使他们能够进军五星级酒店的礼仪和管理;社文系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舞蹈要修两年半、其中涵盖了基训、民族舞、现代舞等。声乐专业的学生还要必修语音、台词、表演等课程,这就大大扩宽了他们专业口径和知识面。.
基于以上的目标定位,社文系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规划等进行修订,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的教学方案已经正式列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系列培养计划,已于2009年9月开始实施。事实证明这套新的教学方案,既有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开设的传统专业课程,也有以体验与感受为偏重的各类研究型课程,这样的教学计划,适应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能进一步开拓艺术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多方面能力,同时为他们日后发展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管理与运行
加强艺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长才干,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是让学生走出去,多参加社会实践。例如:系部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旅游节开幕式等各类文艺演出。二是组织书法学会、书画社、演讲团以及各种中西乐器团等艺术特长团体,吸收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使学生的艺术特长、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社文系的领导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深入探索有利于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管理和运行体制:系部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对各门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成果等门类与任课教师进行定期沟通、交流,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动接受学院的教学监督。严格监督各专业教学的规范性、制度化,将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建立艺术实践指导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配备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项艺术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撰写系列教材。具有特色的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和材料,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之上的。自2009年起,社文系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撰写了骨干课程的系列教材,为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戏剧;舞台表演;行动
哲学家尼采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戏剧是以人为对象的艺术,用“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戏剧艺术的本质是动作。它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在西方,戏剧即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来逐渐发展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组成的综合艺术,是以塑造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直观艺术。
一、行动来源于人们对自己平时生活中行动的总结和认识
因此这就决定了戏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生活性。由于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事情,大多都是非预知的,因此,这种行动往往是通过本能的反映来接受客观的刺激。而舞台行动却存在着特定的、不同的故事情节,演员的每一个动作、表情以及语言的安排都是通过导演、演员和编剧的艺术加工,有深化、有层次、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的。行动必须随时适应剧本中规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舞台行动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演员所饰演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所以,在掌握舞台行动的过程中,演员要不断加强对剧本中规定情境的感受,在表演中决不可忽视规定情境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在规定的情景上,更加丰富、发展与感受它,应认真仔细地去研究它。研究得越具体,越深入,舞台行动也就越生动,越形象。演员不仅仅要在生活经验和文化及艺术修养上下功夫, 还要认真地在规定情境的创造上下功夫。规定情境是和角色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演员如果营造不出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规定情境,就根本不可能组织好人物的真实的、有机的行动,也就谈不上人物形象的创造。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中,表演系的常莉教授排演的萨特的独幕剧《禁闭》,就很好的展现了舞台行动的作用。剧中的三个演员分别扮演虐杀儿童的罪犯埃斯泰勒,因开小差而被枪毙的巴西记者加尔希,还有一个女同性恋者伊奈斯,他们在舞蹈的动作中相互追逐,伊奈斯用手臂优美地环绕斯泰勒,斯泰勒先是接受然后挣脱,伊奈斯运用翻转倒立等形体动作来阻挡斯泰勒和加尔希的接触,伊奈斯用一块滚动的原木作为行动的支点,作出了很多优美的高难度动作。这种动作是经过了训练的,有熟练的技巧的、有控制、有美感、有节奏、有情感、有深度、有内涵的行动方式。
二、行动是表演艺术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演员之前所做的所有的准备,就是为了这一刻表现出来,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台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 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以及训练才能达到的。人物的行动不凭白无故地产生,而是在相互交流刺激中产生的,这样,舞台行动才会积极合理,交流才会具有互动性。行动也是演员自身在成长道路上必须掌握的舞台要素之一。
三、行动是戏剧表演的基础
表演艺术实质上是“行动的艺术”。舞台行动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任何舞台表演都不可能绝对抽象,更不可能绝对静止。舞台行动作为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它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规律性,具有科学的逻辑顺序。演员必须掌握舞台行动的全部要求,在行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环节,只有在过程中经历这些环节,才能显示其真实性。行动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与生活本身一样具有丰富复杂的方面。舞台行动的体现,对于演员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演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对特定的背景以及人物行动来表现其所扮演角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演员必须懂得行动的各种方式,从而来规范复杂多变的行动,并通过自主创造来掌握其细致的差别,使舞台行动生动起来。
在表演时,如果演员不能找到或者抓不住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陷入直接表演热情,或者直接去表演形象,所以,抓住行动首先是要抓住“怎么做”。在这一过程中,演员的想象力和表演功力,以及演员的个人魅力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每一个的演员在分析同一个剧本的同一人物时,对“做什么”、“为什么”的体会往往是基本相同的。然而“怎么做”却表现的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演员的艺术功底有所差异。人物的“性格化”往往也是通过“怎么做”来体现的。
因此,表演者在自己准备角色时首先要寻找出自己所饰演角色的行动目的和任务,即要确定“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方面。但是,如果在自己事先准备工作中,就想好了要怎么去做,准备好了说话的表情、语调等,那么这样按部就班的表演模式所呈现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适得其反”的作用。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必须首先抓住人物的行动。要知道剧本设定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必然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规定情境对行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演员在创作中就必须了解规定情境在人物形象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
四、结语
戏剧是行动的艺术,行动是戏剧表演的基础,也是戏剧表演中最根本最难把握的一个方面。掌握好行动,不仅能够帮助演员体验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而且还能够通过丰富的体现手段表现出来,是舞台的呈现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戏剧的张力,能够帮助演员更加流畅地完成角色的塑造,更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这是每一个演员毕生需要研究和挖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龙珠,简论戏剧表演中舞台行动的重要性[J],四川戏剧,2010年第5期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5-1
[3]陈振涛,戏剧表演基础知识讲座[J],中国戏剧,1978
[4]乔志良 ,姚育文 ,张传才,戏剧表演艺术的思考[J],黄梅戏艺术,1997(4)
关键词:乐感:培养;弹奏技巧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通常表现为人在音乐欣赏或音乐表现时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前者的表现是隐性的,潜在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后者则将这种内心活动付诸音响传达出来。而钢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对钢琴音乐作品内在涵义的深刻表现能力。人们常讲要用“内心歌唱”,要“有表情地”弹奏,亦即此意,就是指演奏要有乐感。它是音乐表演艺术(演唱,演奏)的灵魂,更是钢琴演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青年钢琴家成为艺术家的关键。乐感的状况对于钢琴表演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l乐感需要天赋,更需要培养
在音乐欣赏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便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同样,在音乐表现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贴切地传达音乐的美,我们也会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因而乐感这一概念的涵义应当包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两方面。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家面对现成的曲词作品要追思音乐原旨,发掘其中真谛,也要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用手指在琴上将之表现出来,将带有自己鲜明个性色彩的对生活的感受、愿望化为音乐叙述以示他人,进行由知而感的创造。可以这么说,支配着手指的是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弹奏者的乐感状况。
对于乐感的来源,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乐感是先天性的,父母给的,有人则认为乐感是后天性的,经过学习得来的。前一种观点可以由此而决定一个人可否从事音乐艺术表演事业;后一种观点是任何人都可通过勤学苦练而获得演奏艺术所必备的乐感条件。以上两种观点,中外古今无数事实证明,无论先天论还是后天论都是片面的。应该承认,人的大脑器官对于音乐的感知反应是有差别的。听到同一音乐片段,有人能浮想联翩,有人却充耳不闻;有人可手舞足蹈,有人却无动于衷。显然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动听的音乐也是没有价值的。然而,玉不琢不成器。对于音乐具有良好的乐感,只是具备了从事钢琴表演艺术的某一方面的先天条件。钢琴演奏所需要的乐感,是需要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是需要通过演奏技巧来表达的,达到一定专业程度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乐感。这种有别于自然状态的乐感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需要有目的的培养。
2乐感的培养
(1)首先要注重文化知识与中外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修养。文化修养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直接有关。文化修养不足的演奏者,在表达作品意境、诠释作品内涵的程度必然受到一定局限。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着相同之处,在产生背景、社会功效、创作与欣赏均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许多钢琴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关甚至是直接受文学作品启迪而创作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各个流派、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往往特色各具、意境迥然,对它们的感受的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这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的具体反映,也是钢琴演奏家借以阐释作品、揭示内涵的基本依据。纵观古今中外享誉乐坛的钢琴演奏大师,无不自幼受到文化艺术方面的严格教育与浓郁熏陶,无不具有深厚而扎实文学艺术修养。钢琴演奏这棵大树只有深深植根于艺术与文化的肥沃土壤,方可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2)其次要注重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宏观把握、微观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能力。钢琴是和声与复调类的乐器,钢琴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乐队作品的浓缩。如同指挥家指挥乐队(无论管弦乐队还是民族乐队)需要音乐理论这一基础知识一样,钢琴家驾驭钢琴同样离不开音乐基本理论。否则,便无法通晓钢琴作品的和声配置、复调形式、织体特点、曲式结构,便无法做到胸有成竹,不仅直接影响对具体作品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而且还会影响钢琴演奏整体水平的提高。中外古今音乐史上,不少钢琴家同时身兼作曲家或指挥家的例子举不胜举;即使专职演奏家或教师,对诸多部钢琴作品了如指掌亦比比皆是。这其中的奥妙当然并非他们超人一等,而是对音乐理论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密切相关。
(3)要注重对于一切优秀音乐作品,包括中外钢琴音乐、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特别要注重对于优秀钢琴演奏家的演奏的欣赏,以便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听觉器官大量欣赏,可以直接有效地吸取艺术精华、培养良好的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领略作品的韵味与内涵、洞悉作品的情绪与意境。欣赏优秀的钢琴音乐,可以深入地体味作品处理方面的细微差异;欣赏中外管弦乐与民族管弦乐,可以有益于发挥钢琴演奏和声与复调的独特作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更准确地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东方神韵。而当今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传播媒介,则为音乐作品的传播普及开辟了多种途径。录音录相、广播电视、舞台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使音乐欣赏成为举手之劳。
一切有志于钢琴演奏者,应该利用可能的传播工具,自由遨游音乐的海洋,不断扩大艺术视野,努力深化音乐的造诣,对培养钢琴演奏所必备的良好乐感是有必要的。
3乐感的理解与表达
一个钢琴弹奏者有了良好的乐感,并不一定都成为优秀的钢琴家。在具体的演奏实践中,还必须在良好乐感的基础上,注意对具体作品的正确理解和精妙表达。乐感的理解和表达涉及许多方面,但有二点是必须注意的。
一是要认识到乐感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它受不同时代、环境、个人遭遇的影响,又被不同个性、兴趣、愿望所左右。19世纪是古典音乐大师辈出的年代,但众多大师的风格几乎没有什么雷同。因此,在借鉴他人乐感理解的基础上,须有自己的独特的、散发着个人魅力的乐感理解。只有这样,你的乐感才是你自己的,你的乐感表达才是有创造性的。二是要注意将乐感的理解和表达与娴熟的演奏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艺术高职学院 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 ),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研究——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8CJB0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60-02
毫不夸张地说,实践教学是艺术高职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关键和核心。目前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经验成分多,理性成分少。能否应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合格的演艺人才,已成为艺术高职学院教学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的现状
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是由艺术中专、戏曲学校、电影学校等合并升格而来的。这些学院秉承传统,极其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至少是“五五开”,甚至达到“三七开”。但是,艺术高职学院目前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耗时多、收效少。
1.对实践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绝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都还年轻,存在时间不过十来年,对艺术高职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都在探索阶段,不仅缺乏对艺术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而且在艺术实践教学教材编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2.实践教学不重视教学起点分析。大多数艺术高职学院的实践课教师是从原艺术中专转过来的,他们对现代教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加上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并不那么理想,相当一部分人连教学起点是什么都不知道。让他们对学生当前的状态、特征、初始能力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是难以办到的。
3.实践教学课程不系统。高校扩招导致艺术高职学生增多,而实践经费投入有限,一般艺术高职学院很难开设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多数学院在基本技能实训上能较好开展,如舞蹈表演专业练习把杆、软度、控制、弹跳等。但参赛演出、校园文艺活动、毕业展演等实训却不是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参加。对于顶岗实习,由于管理和监督难及其他种种原因,有的流于形式。
4.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评价至今没有详细的评估标准,更没有实施细则,因此实践教学评价效果不佳,没有起到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现状,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艺术实践进行科学设计,以期增强艺术实践效果,提高艺术人才培养水平。
二、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学习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学习,而教学设计正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传播过程理论涉及传播内容、受众和媒体等要素,这些要素分别对应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我们在进行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遵循这些理论,使设计科学化。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桑代克的多重刺激理论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用于强化训练,在花鼓戏声腔、器乐合奏、模特走步等方面实训设计可以借鉴其提供的途径和方法。
2.坚持与包括艺术理论课在内的文化课相结合。艺术高职学院实践课教师在做实践教学设计时,应听取一下文化课教师的意见,了解一下文化课上课的进度,尽量使实训的内容安排在文化课相关内容之后。如音乐剧专业对歌剧《江姐》的排练实训应安排在《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后面,并根据《江姐》剧本的描述及评论,要求学生在实训时认真琢磨。另外,实践课教师应主动进入文化课课堂,吸收文化课有用元素,为实训课所用。实践课教师长于感性表演,却难有细腻到位的理论分析;文化课教师长于鉴赏品评,却较难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因此实践课教师进入文化课课堂,有利于吸取理论分析长处,指导学生实训。如戏剧表演专业实践课教师可以针对“唱读”“念白”等实训任务,与文化课教师研讨、交流、示范,解决教学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坚持与行业、企业、院团合作,共同规划设计实践课。为了缩短艺术高职学院与文艺院团、演出公司、企事业演出单位,以及与市场对接的距离,培养一线演出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艺术高职学院应充分利用演艺职教集团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新模式。在实践课规划设计方面,更要主动加强与演艺院团、演出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演艺团体、演出公司演出场地优越、演出经验丰富、市场信息灵通的优势,共同来规划设计实践课,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效率,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完全对接。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同规划设计舞蹈表演专业实习实训课;与省内各院团合作,共同开发设计与剧目挂钩的舞台美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实践课。
三、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的思路
1.实践教学起点设计。(1)了解艺术高职生的需要和学习动机。按照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对学习者的动机给予特别的关注,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通过对艺术高职生的需求分析,来了解艺术高职生的动机、实训前的准备情况及个人表演特点等,从而为实践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实践目标的阐明、实践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媒体的选用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在做实践教学设计之时,首先应该调查弄清每位参加艺术实践学生的状态和学习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高职生为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力实践,强化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2)分析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实践教学设计者需要关注的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程度、学习风格、经验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艺术高职生的特征将直接影响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媒体、实践教学策略的制定和选择。艺术实践教师既要了解高职生的共同特征,也要了解高职生的个别特征,顺势利导、因材施教。艺术高职生在高考时,除了参加文化考试,还要进行专业测试。因此,这些高职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自主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加强基本技巧训练的同时,多进行演出剧(曲)目模块式组合训练和真实舞台演出训练,如排练现代花鼓戏《潇湘红叶》、舞蹈《火塘边》,举办音乐会等,增强学生舞台适应性,提升学生舞台表演的实际能力。同时根据学生个别特征(长相、性格),分配演出角色。
2.实践教学目标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艺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艺术高职学院主要是培养一线演出需要的中高级专业人才。进一步说就是培养围绕舞台转的人才。高尔基曾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因此更应重视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培养学生演艺职业技能,即培养学生能唱、能跳、能弹、能演、能画的职业技能;二是培育学生演艺职业道德。提高演艺职业素养是艺术实践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在艺术实践中,应培养学生以团为家,互帮互配、遵规守时、服从导演、不怕吃苦的演艺职业道德。
3.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成了促成实践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1)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技巧训练。如舞蹈表演专业,要练习把杆、软度、控制、弹跳等系列形体独立技能与组合技巧练习;戏剧表演专业要注重从手、眼、身、法、步到唱、念、做、打等一些常规的戏剧舞台表演基础技巧的学习,并涉猎更多能适应角色要求的基本表演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声乐表演专业要重视呼吸、喉头稳定与打开、咬字吐字以及视唱练耳等训练。(2)针对性强、接近舞台演出剧(曲)目表演内容的模块式组合训练。不管是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训练后,必须要进行适度水平的表演组合训练。一定程度的组合训练,一定范围内容的剧(曲)目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对基础技能技巧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更广泛的意义方面,及时提升学生对整个舞台表演专业的基础水平。如戏剧表演专业学生练习《刘海砍樵》片段;音乐剧表演专业练习音乐剧《猫》某一角色。(3)舞台训练。以舞台为课堂,加强对优秀剧(节)目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实践教学中,如排演《五十二家别墅》《一把酸枣》《家住长江边》等。同时,通过各类艺术竞赛、学院演出公司对外演出、毕业展演、院团顶岗实习,举办各类专场音乐会,举办各类舞蹈专场晚会,举办类似湘剧、花鼓戏、话剧等剧(节)目的排练及演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舞台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舞台表现能力。
4.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目前艺术实践教学还未形成让所有艺术高职学院都认可的模式。“重艺术轻文化”,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艺术高职学院办学的一大软肋。要解决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问题,本研究认为,艺术实践教学应实施“学演、多元、两主”教学模式。学演是指文化课学习与演出训练交叉起来,文化课学习为演出训练服务,增加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演出训练兴趣;多元化是指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类型要多,如毕业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外重大活动演出、专场音乐会等,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训练学生的演艺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演艺职业道德;两主即“主导—主体”,在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两个作用都发挥好了,艺术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实践教学评价设计。艺术高职学院实践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的设计,自然就少不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本研究认为,艺术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的设计注意两个方面:(1)教师评价。一是关注教师的舞台工作经验。对艺术实践教学教师评价应按“双师型”标准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且要热爱艺术教育事业、懂得教育心理学等起码的从师条件。最好具有教师系列中的职称。二是具备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能评有艺术系列职称更好。三是正确计算艺术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并根据实践教学效果设定不同的计算标准,还设立一定的奖励基金。(2)学生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实践教学是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而具有动态性质的学习,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了事,更不能用考试代替,应该对学生参加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采取动态跟踪式的监控。如排练湘剧《秦王遣将》中,每一参与学生的表现都要有记录和评价。这种重过程的评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演出能力。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2]鲁雁飞,刘坚平,袁绍成.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4).
[3]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昆曲,是中华民族五千载文明史上极具意蕴的艺术瑰宝,它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美学的艺术传统。昆曲是经数百年时光发酵的浓醇美酒,但今天已经不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这是一个传播制胜的时代,没有传播,昆曲就会永远尘封,越来越深地埋藏于历史,最终成为让所有有艺术感知、有历史良知的人们含泪观赏于博物馆的琥珀。艺术应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昆曲作为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就该永远唱响于舞台,我们不能让时代湮没昆曲,而是要使昆曲适应时代,要利用时代的良好条件继承和发展昆曲。
一、昆曲传播要回归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
1.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高昆曲社会范围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昆曲,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气韵,整合了传统文艺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昆曲的传承和和振兴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气韵极大程度上蕴藏在自身特色独具的文化与文明里。昆曲的传播首先要回归到此层面,这符合昆曲“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通过这种回归应属高度的定向传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民在心理上对传统文化概念性的认同感和责任心转移和细化到昆曲上,形成观看昆曲不只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是对自身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造诣、鉴赏力进行的一次检验和审视的心理自觉,达到全社会对昆曲历史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认知认同,为昆曲下一步在历史文化和市场上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昆曲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工具,可以起到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集中体现在伦理道德上的“忠孝节义”和人格理想上的“刚健有为”。昆曲作为“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语)的综合艺术,题材范围较广,经典剧目流传颇多,且大多都是惩恶扬善、赞美忠孝的,如《清忠谱》《琵琶记》《桃花扇》等。优秀的传统剧目还可以在更高层面发挥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发挥昆曲的艺术教育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也会悄悄地走入人们的生活视野之中,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选择之一,为更多普通人了解昆曲、欣赏昆曲、热爱昆曲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二、昆曲传播要与学校艺术教育相结合
1.学生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对象
昆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必需。另外,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参与创作,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价值观渗透到昆曲作品中,使昆曲婉转悠扬,清丽淡雅,具有其他剧种难以企及的雅致美,被推为“百戏之祖”。昆曲是高贵的、典雅的,昆曲生来“阳春白雪”的本性特征决定了昆曲的观众群应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也认为:“昆曲天生就是一种属于少数人的高雅艺术,现在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①一方面,一定的知识储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是欣赏昆曲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由文化水平所影响的道德情操,知识分子对意境的追求和淡雅的审美趋向也是与昆曲产生艺术共鸣的主观条件。
于是,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对象,他们经过基础教育已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渴望自我的提升渴望人格的完善,对高雅艺术有着非常迫切的心理需求。这种由内而外的心理需求为昆曲由外而内的传播奠定了受众的良好的心理条件。另外,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将促进昆曲扩大化几何形的传播。
2.学校是昆曲传播的广阔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基地。昆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使昆曲艺术薪火相传也同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也需要接受昆曲这种人文积蕴深厚的艺术教育。这就大大减少了昆曲传播中的壁垒,而且传播对象的集中,校内丰富的媒介资源的整合使昆曲的传播成本大大下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是系统化传播京昆乃至戏曲艺术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个阵地。”②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北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巡回公演的火爆场面以及演出结束后大量学生喜欢昆曲、亲近昆曲的事实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3.校园昆曲传播的主要手段
(1)与有关课程相联系
首先,开设昆曲的专门选修课和有关昆曲的选修课,如戏剧艺术、表演艺术、艺术鉴赏、戏剧文学研究等,传授有关昆曲的历史、发展、声腔、表演、鉴赏的基础知识。其次,可使昆曲与主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如古典文学课分析戏剧文本时可放映相关剧目的影音资料,中国史课上可播放相关历史题材的剧目,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可选择典型剧目播放辅助对文化的感性理解。而且,特殊的地方高校(如苏州)还可在条件成熟时尝试将昆曲的选修纳入学分体系。
(2)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相关院系和专业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
综合性大学的影视系、艺术系、戏剧文学系等院系可以利用大学生艺术节举办专题晚会,与各大学中的戏剧社紧密联系,进行昆曲扫盲、昆曲入门等活动。并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广播站、校电视台、海报等校园媒介资源充分宣传,制造校园舆论氛围。
(3)坚持开展“昆曲走进校园”“昆曲走进青年”的主题活动
昆曲是对专业素质要求极高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专业剧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昆曲走进校园”“昆曲走进青年”的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昆曲、了解昆曲、最大限度地感受昆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剧团的亲近感,树立剧团良好形象,力捧“名角”,提高认同感、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昆曲演艺市场自身的科学宣传
有关古典艺术、高雅艺术是否应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讨论一直在进行,而且莫衷一是,但昆曲需要观众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昆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市场紧密相连,而且直至今日这个市场依然存在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自古以来,戏就是演给人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的基本原则。昆曲作为一种戏剧艺术样式,它的存在当然是离不开演出和观众的,观众是戏剧艺术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昆曲当然也不例外。
在大量信息疯狂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疯狂充斥着人们感官的今天,争取观众,必须进行明确的自身市场定位、明确的目标观众定位和科学的媒体整合,策略先行、传播制胜。
【关键词】高校教育;戏曲进校园;意义;策略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戏剧形式,本身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经漫长的发展历史后,戏曲逐渐分化出京剧、吕剧等众多剧种,并且形成了多样化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无论是哪种戏曲种类,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应单单停留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要发挥自身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学生可以在对戏曲这门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深刻认识的同时,还能了解戏曲艺术背后所包含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同时这也为学校开展美育、德育等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和突破口。
一、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意义
(一)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凝聚体,是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繁荣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需要有效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人民的功能。其中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领域所拥有的道德规制、价值理念、文化观念等精神形态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也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在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树立良好高校形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换言之,校园文化本身是一种具备教化功能的无形教学元素,本身的艺术特色、育人特色等特征非常显著。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结构,新潮流、新时尚或新风气等都无法彻底脱离传统文化而存在。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品位与格调,任何风潮、时尚与风气等都会显得庸俗而乏力。通过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戏曲艺术,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路径去学习和感受戏曲文化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同时学生可以完全沉浸在戏曲作品所创设的氛围与情境当中,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了解与学习戏曲文化艺术的兴趣。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在对戏曲文化艺术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与美的元素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这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力,以及培养自身良好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自豪感,这也有助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教育课改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其旨在将学生培养出符合时展以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戏曲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戏曲艺术文化,如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计、舞蹈表演、音乐旋律、服饰及化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元素与美的魅力,这些戏曲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态度以及审美价值观念。比如,在现阶段的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为核心的戏曲剧目,如关于弘扬正义,热爱民族、孝敬父母的戏曲作品众多。通过推进戏曲进校园,学生可以在体验和学习各种戏曲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这些戏曲作品背后包含的人生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促使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将那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戏曲作品引进校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意志和精神,助力其塑造健全的个性、人格,保证其“智”与“品”的同步发展。
(三)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心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乃至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需要持续传承与发展下去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审美观念、娱乐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较于以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多元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这种传统文化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是国内主流的戏剧文化,甚至许多剧种已经面临着濒临失传或灭绝的困境。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传统的戏曲文化,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但是如果观众无法欣赏戏曲这种独特而高雅的文化,那么戏曲改革必然不会成功。而高校是进步文化诞生、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将戏曲引入高校教育中可以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会使一大批高校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表演欲,并促使他们逐步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传承与保护意识,这可以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为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一大批生力军,总之,这对保护、弘扬、改进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具体策略
(一)创办专门的戏曲类高校及专业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依旧生生不息,期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戏曲曲目作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及发展中遭遇了许多困境,无论是戏曲文化表演者或者是观众等都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尤其是当代大部分的青少年根本听不懂戏曲文化艺术,甚至对戏曲文化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使得当前国内许多曲牌、戏曲剧目以及戏曲剧种等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实际上,我国的戏曲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戏曲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高校可以立足这种戏曲文化的发展形势,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借助党和政府部门再度振兴戏曲事业,抓住推进“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时机,推动高校发展与专业转型。譬如,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可以在各类戏曲剧种所在地区创办专门的戏剧类高校,并以当地的剧种作为招生专业来进行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在本地就业。如河南省是中国的戏曲大省,当地流行过80多个戏曲剧种,即便今天也保留了37个戏曲剧种,尤其是越调、曲剧以及豫剧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这为河南省地区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创办戏曲类高校及专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挖掘、保护及传承濒危的戏曲剧种。
(二)开设专门的戏曲赏析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高校学生赏析、体会和学习戏曲艺术的需求,推进戏曲进校园,离不开专门的课程支持,所以高校要结合自身的课程教学现状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戏曲赏析类选修课程,借助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程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感受活动中来,同时借助专门课程开发的方式也能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及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路径。不同于专业戏曲类院校的专业戏曲训练,戏曲类的欣赏选修课程适合任何一类高校的专业教学与一般学生群体。而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为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诞生、形成以及常见的种类等基础知识。然后逐步过渡到带领高校学生一同欣赏戏曲经典片段、全剧等,使他们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类戏曲剧种的本身演唱艺术特色与技巧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高校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唱段,以及指导他们表演戏剧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比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戏曲中的“四功五法”,使之掌握各种戏曲表演技法的要求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融入到戏曲表演艺术学习实践中去。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考虑到戏曲本身属于一种舞台艺术,所以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等等,使学生在全身心赏析优秀戏曲曲目作品的过程中对戏曲艺术形成深刻的认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力和认知力。
(三)丰富戏曲文化类教育实践活动
戏曲本身是一种表演艺术,为了真正使高校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戏曲艺术表演能力,除了侧重理论层面的戏曲类文化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丰富戏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借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能力,改善戏曲融入高校教学的效果。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戏曲文化资源来构建戏曲表演平台,如可以积极同高校周边的一些戏曲剧院进行联络、合作及交流,将经典的戏曲剧目演出团队请进校园,营造一种传统戏曲文化表演氛围,以此促使高校学生更好地赏析戏曲。其次,要注意定期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戏曲文化知识类的讲座,如可以聘请社会上一些戏曲艺术专家来学校与同学生面对面地开展知识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戏曲文化以及表演技法等方面的知识。再次,可以借助高校的广播电台。在课件中或者节假日的空闲时间段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作品,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戏曲文化。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注意在高校校园内积极营造各种类型的戏曲表演活动,如可以利用校庆、校运动会等契机来开展校内戏曲表演会或者戏曲大赛等,使高校学生可以有更多欣赏和展现戏曲表演才能的机会。最后,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戏曲社团,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积极开展与组织各种类型的戏曲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文化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戏曲进校园的预期目标。
民族音乐发展到今天,其实不仅仅是学生不够重视民族音乐,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也在逐渐忽略其价值和重要性。所以,为了让学生开始接受民族音乐,教师们必须要在课前花时间和心思做好课堂导入式教学的准备。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直接能够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兴趣,为整节民族音乐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和学生对其的兴趣,将教学和音乐结合起来,以一种直观、生动又便捷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现民族音乐。尤其是针对某些不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比如传统的戏曲、介绍民族乐器等方面,教师的讲解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教学,插入戏曲影像资料、乐器图片和演奏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通俗易懂,学生在眼、耳、口的共同调动下,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好感和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信天游》这类西北民歌时,通过多媒体,为同学展现信天游的粗犷豪迈,在学生听民歌的同学,为学生讲解音乐的产生背景、词曲家的生平事迹和其他音乐作品,在整体的大背景下,同学们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在每次民族音乐课之前,教师要先着手准备课堂内容的资料。以《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为例,教师要搜集关于这首歌的视频,尤其是现在《茉莉花》这首歌已经全球闻名,可以先将上海世博会中世界各国演唱这首歌的宣传短片,然后再带领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的演唱会版,通过视频的展示,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扬和影响力,从而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很多民族音乐作品尤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文化内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给同学们。例如古琴曲《流水》,教师可以对中国的古琴文化、历史上著名的琴家以及古琴曲在世界上的发展做一些介绍,还有著名的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典故,让同学们在一首曲子中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而端正对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态度。
二、增加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既然学生们现在普遍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教师不妨就从流行音乐入手,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有机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感觉。由于近些年民族音乐发展的衰落,很多同学对民族音乐中的说唱形式和戏曲接触机会不多,这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解民族音乐,学生是不愿意接受的。很多教师在民族音乐课堂上直接播放京韵大鼓或者一些评剧、豫剧之类的音乐,学生乍一听会觉得吵或者咿咿呀呀地很冗长,对民族音乐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一旦形成,日后教师再想攻破就很困难了。所以,教师要从同学们熟悉的流行音乐着手。首先可以将周杰伦等流行音乐人的说唱歌曲带入课堂,再让同学们听传统的说唱曲艺,告诉同学们这两种都属于说唱。可能同学们会表示疑惑,为什么传统的说唱和他们熟悉的说唱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时,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一下传统说唱的演进,以及它和现代说唱的一些异同点。还有同学们熟悉的陶喆的《苏三说》,其实原型就是《苏三起解》,教师为学生介绍苏三这个艺术形象,京剧中苏三和王金龙跌宕的故事,顺便讲解一下京剧中其他的角色组成。再比如李玟的《刀马旦》提到了刀马旦的装扮,教师可以对其服装进行分析,与花旦的服装对比,使学生对京剧的花旦角色了解更加全面。在民族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戏曲中的情境,比如京剧中的“做”,让同学们表演敲门、吃东西、呐喊等常见的动作,了解演员表演感觉。还有像《智取威虎山》这样被翻拍成电影、被同学们熟识的作品,可以让同学们模仿剧中人物,合作完成一个戏曲片段表演。既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音乐艺术,还能通过合作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增加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课内外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
克兰音乐学院由朱丽娅・克兰女士于1886年创建。是美国首批致力于培养公立学校音乐师资的机构之一,其音乐教育专业在全美同专业院校中位居前十名。一年中,笔者通过旁听、与师生交流,查阅资料等途径,对这所百年历史的音乐教育名校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1.宽松的学分制度。美国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大多采用灵活性圈套的学分制,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自由的思想。管理方式、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差异较大,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定,我们姑且称为完全学分制,即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于中国的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下的高等教育更像一个“供学生选购学分的市场”。在克兰音乐学院,学生跨专业,跨系科甚至跨校区选课非常普遍。
2.实习课比重大。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有两次教学实习机会:一次在大学三年级,形式为小组教学实践;另一次在大学四年级,仍然由学生自己填报实习志愿,申请具体时期。在两次教学实习之前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会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课堂虚拟教学观摩,并通过观看不少录像、写论文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理论与感官上对音乐课堂有全新认识。
3.表演与教学相互促进。克兰音乐学院在传统上是以音乐教育见长,近年来,吸纳了不少全美甚至全球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加盟教师队伍,使得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很快,也使学生能欣赏甚至亲身参与高水平的演出。音乐会不仅形式多样――有大规模乐队管弦乐团演出,小型室内乐演奏,各种乐器的独奏音乐会,双钢琴协奏音乐会,打击乐、爵士等,且质量上乘――其中不乏全美一流音乐家、交响乐团的演出,让人倍感振奋。在克兰音乐学院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克兰音乐学院,学做教师并不排斥或限制音乐表演,而是用优秀的表演作为进行教学的基础。克兰音乐学院以师资队伍中拥有全美众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学者及表演艺术家而骄傲,他们都为了使音乐学院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充满创新意识的,令人激动之地而努力奋斗着。”
二
国内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如何搞好高师音乐教育源头,是关系到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好坏的关键。参照克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教学模式,综合比较国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适度增加选修课数目及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并鼓励教师发挥潜能,增设力所能及的选修课。除必修学分外,鼓励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依照个人兴趣选修一定比例的非本专业课程。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有的放矢地选修。在师资方面,学校应鼓励现任教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开设两门以上课程,另可跨系、跨校聘用部分教师开设选修课,做到师资的合理利用。
2.加强教学实习环节与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增强高师“师范性”。高师“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性和教育特征,集中反映了教师教育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教学实习,是增强高师“师范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在现有的大四第一学期教学实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学期或半学期教学见习。学校应促使学生在见习期间反复钻研中小学音乐大纲与教材,多观摩,多讨论,多思考;也可聘请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定期给高年级同学指导并作讲座。
3.以“演”促“教”,兼顾“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教学方面,建议高师将音乐教育系与音乐表演系师资分开,教学时各有侧重,以达到最佳效果。就钢琴而言,钢琴教育方向的教师可采用集体课形式,将进校时侧重管乐、弦乐或民乐的学生学,教授键盘基础知识及管弦乐的钢琴伴奏等;对侧重声乐的学生则重点教授合唱曲及声乐曲伴奏。钢琴表演方向的教师则只能一对一或一对二地进行教学,辅以小组观摩。此外,学院可以多组织综合文艺汇演、技能比赛等,节目在各个班级中竞争选拔。真正做到以“演出”促日常“教学”,而不是相反。
三
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有所长、思路宽阔、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如克兰的校旨所说:“克兰音乐学院是一个旨在营造音乐社会的音乐教育者的社区。我们的本科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多方位的学习范围,研究生阶段则是在这些领域之上的加深,加厚。”每个音乐教育者的使命都是为这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厚重不懈努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项任务将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新动向》,《艺术百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