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案例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案例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案例教学反思

第1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背景描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错误信息,也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困惑。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也可能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共同症结。但它们都真实反映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发扬苦干精神,端着饭碗也还在帮助学生一道题、一道题的补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学生对学习数学依然没有兴趣,学困生依旧是学困生。那么,该怎样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呢?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研究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对照错误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从而真正把错误转化为课堂的资源。

下面是笔者在错题教学过程中依循“展示错误、分析原因、出谋划策”的思路进行教学的一个片断,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展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后学生出现的错误:

5.124×1000=0.005124

5.124×1000=512.4

21.5÷100=2150

21.5÷100=2.15

21.5÷100=215

师:黑板上的做法都是从你们昨天的作业中收集到的,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

生1:5.124×1000=0.005124是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搞错了,应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生2:21.5÷100=2150也是一样,应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生3:5.124×1000=512.4小数点的方向移动正确,但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搞错,他只移了两位,应该是移三位,21.5÷100=2.15也一样,应该把小数向左移动两位。

生4:21.5÷100=215小数点移动之后忘记点上小数点,也忘了在整数部分添0。

师:(问做错的同学):你的5.124×1000=512.4是怎样想的?

生5(捂住嘴巴)轻声说:我是这样想的:小数点左边有一位,小数点的右边再拿两位,一共就三位,所以是512.4。

师:(很吃惊,接着问做错的同学):你的21.5÷100=2.15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跟上面一个同学有些相同,小数点的右边有一小数,左边再拿一位,就是两位小数,所以是2.15。

生:(抢着说):这两个同学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乱掉了。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这些做错的同学不会再次犯错呢?

(学生思索)

生:我觉得老师在黑板上标出“左右”,我们在本子上也标出“左右”,这样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就不会搞错。

师:有些同学把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怎么办呢?

(学生再次思考,有的嘀咕、有的动笔在草纸上画,不一会儿,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举手。)

生:老师,可不可以在小数的下面画一个箭头,扩大画“”,如5.124×1000表示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就画“”,如21.5÷100=0.215表示小数点向左移动。

师:完全可以!你想的办法很有创造性。

生1:我觉得在小数点的下面开始画更好。(上台讲解)

如5.124×1000这样表示整数部分先不管,只要把小数点在小数部分向右移动三位,然后写出移动后的数就成。

生2:(抢着上台)

21.5÷100=0.215表示小数部分不动,把小数点往整数部分向左移动两位,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补上0就行了。

生3:我觉得用黑板上的红色吸铁石当作小数点,把5.124的几个数字写大一些,间隔空一点,请做错的同学拿着吸铁石亲自移一移。

师:你的建议我们很乐意采纳。

(放大数字。指名做错的学生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移动)

师:(问做错的学生)你在画箭头、移动吸铁石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生:画箭头使我明白小数点移动的方向。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真管用,原来不会动的小数点变得会动了。我只要把吸铁石往箭头方向跳过去,跳的位数对了,准行。谢谢大家的帮助。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三位学生自豪地坐下)

【思考】

教学中出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及移动的数位搞错是学生的共同症结,但我没想到有的学生会忽左忽右移动小数点来计算移动的小数点位数。由此可说明小学生有很多思维方式是教师不可能想到的。但正因为这位学生的“忽左忽右”,激发出了集体的力量,在思维碰撞与观点交锋中,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智慧,使数学课堂就像跳动的吸铁石,永远吸引着学生们。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用画箭头、用橡皮或橡皮泥当作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效果较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往往会有惊人的思维火花!但学生蕴藏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挖掘,需要预设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展示。像上例中没有去擦线段,就不会重画线段的精彩。作为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和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示】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许多教师习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每一道题目,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把精力集中在判断正误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出现错误的了解、分析、纠正、反思。学生在参与时很大程度上是碍于教师的权威指令,完全缺少自发投入的内部需求和自愿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被动敷衍的参与使得学生在练习中所获得的有效发展遭受挫折。因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针对新授时学生所反馈的错误信息展开有效的讨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进行加工,有能力的还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上述案例中,笔者把练习的内容进行简化、整合,给学生提供质疑、反思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以有关的感性材料为载体,如小数点移动时借助于箭头、吸铁石。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第2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很多老师埋怨,“我们辛辛苦苦地批改作业,作业一发下去,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其实,我也经常“偷懒”地批改作业。经常是学生自己批改完,我再改,省了很多时间,又提高效率。比如:每周的综合练习,我先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根据正确答案自己用红笔更正,不理解的适当做点记号。

在讲评课上,我采取小组记分制,即能提出问题的得5分,会解答问题的得10分。看着全班争先恐后地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一个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不懂而害羞,更不会不懂装懂。看着一张张自信的小脸,我更坚信我的方法的正确性。当然,为了防止个别学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我必须收上来,再批改,(其实是检查而已)这样一来,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学生也达到了做作业、批改作业的目的。

再如英语写作课,我经常是上半节动手写作,下半节点评作文。敢于在全班面前主动举手朗读自己作品的学生可以得20分,会说出自己或者别人作文优、缺点的学生,说出一点得5分。学生们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回家再修改,隔天交上来的短文批改起来就不那么吃力。我们“偷懒”了,但同时我们的学生却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思维,在大胆实践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上,有很多老师经常讲得筋疲力尽,学生也听得稀里糊涂。真是“吃力不讨好”。

因为自己声音不行,所以我每次备课的重点是如何开展各种活动,突破每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尽量在用中学,学能用。比如在教学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10 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Pizza 的图片和一些有关的配料,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便趁热打铁地“Would you like a pizza?”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 ?”示范性地问了三位学生以后,我就要求各组同学做Group work :

SA: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 ?

SB: I’d like a large pizza. I’d like mushrooms, tomatoes, and cheese .

SC: What size pizza would he/she like??? What would he/she like on it ?

SD: He/She’d like a large pizza. He/She’d like mushrooms, tomatoes, and cheese .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 ?”…

这样不到十五分钟,全班学生都能朗朗上口了,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学新句型和生词,又能和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全班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帮助,在用中学习掌握。学生兴趣都很高。接着让学生听一段订购Pizza 的实况电话录音,记下订购的物品、订购人的电话号码和住址。记下工作人员常问的话语。最后让学生阅读 the newspaper ad for Pizza Express ,根据广告的内容,模仿电话录音,每一小组做一个打电话订购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What toppings are on the pizza?”

“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

“What kind of pizza would you like ?”

“What other things would you like ?”

“What else would you like ?”

“Anything else?”

“Do you like any drinks?”

“Is that all?”

“How much are they?”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What’s your address?”

“We’ll deliver your things in about half an hour.”

第3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1 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国内外教育家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是一种对教学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赏的追求。

(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是既全面发展学生又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表现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他们为学生们树立了探求知识的典范。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以科学性反思为基础,是借助行动研究的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发展教师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

2 反思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目的、工具以及教学对象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有同常规的操作性教学相一致的方面,如备课、授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检测等教的环节,以及预习、听课、课后作业、自习等学的环节,在反思性教学中同样存在。

(1)反思实践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①自我剖析: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故事,或观看自己教学的实况录像,进行自我剖析,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②互助指导:同一层级教师的互相支持。如同行间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或教研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帮助执教者从中找到教学缺陷,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③评教评学:由学校管理层主持学生对教师的“教”,教师对学生的“学”,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归纳分类,分别及时向教师和学生进行反馈,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④资料分析:从教学计划、试卷分析、学生作业、实验报告、教学文献等资料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典型问题。

(2)明确问题,提出假设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筛选、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目的、性质等。尤其要弄清楚通过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整体日的之所在。明确目的后,用何种手段实现目的就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对解决问题提出假设。假设一般被视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一个设想、计划或方案。所有假设都是对问题(解释)以及问题的化解(解决方案)的关注,是关于“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的解释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解决方案)的估计和预谋。假设还涉及对问题的“发现”和“猜想”。转贴于

案例: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一内容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大减,为此,教师应考虑怎样解释并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学生厌学”是个“问题”,而当教师忖度“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存在问题”时,这是对问题的“解释”;当教师设想“应该就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给学生以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学法指导”,于是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①要准确理解、熟练掌握、理解记忆基本的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写法,物质组成与微粒构成的描述,这些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要逐一理解掌握和记忆,包括必要的默写,以化解和分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

②要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和改进化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质量守恒的化学实验在微观上的原因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记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形态、特性,理解反应实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③要逐步总结规律,加强科学训练。理解化学方程式既要借助代数方程式,又要区别代数方程式,讲清讲透书写方法和步骤,强化操练,自觉训练,熟能生巧。

④要教给学生各种记忆方法。在记忆化学方程式这一环节中可采用比较记忆、“网络”记忆、口诀记忆、谐音记忆、重复记忆等方法,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⑤认真设计作业。适当加大练习量,精批细改学生作业,指导学生自我反馈调节,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反思。

(3)设计方案,求证假设

反思性教学设计不排斥操作性教学的合理成分,尤其在形式上。反思性教学设计重在反思实践、明确问题、设计方案、研究计划。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发展学生,还要有发展教师与解决待定教学问题的要求。

案例:化学课教学不仅要求教会学生理解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物为红褐色的CuaO,会写化学方程式,而且要求教师对实验的非期待现象进行究其规律的研究,还要总结实验成败关键,尝试对实验作进一步的改进,体现了明显的课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4)实施计划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观察教学过程,收集证实或证伪假设的材料。在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有效调控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标志。反思课堂教学重在准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策略调节与控制,要有据可言、有本可循,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在教学的导入、展开、结束的程序安排上,在教学的提问、答疑、讨论的组织上都要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反思学习策略的指导应从学法指导人手,教会学生把掌握的朴素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提升,使之成为教学的能力。

第4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 角色定位

1教师角色的定位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写作业,需要到最后的笔试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处于引领的位置,重视双向交流。教师选取或制作案例后,学生主动地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学生在能力上的升华。

2案例的界定及应用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而许多教师却没有理解透案例教学法的真正意义,只是单纯的认为以个别案例为线索,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混淆了案例和事例的概念和界限。如教师在讲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一课时,就是在没有弄清二者的概念与区别的情况下,简单的理解后把一个事例作为案例在教学中加以应用。结果在授课中发现完全不符合案例教学的程序,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认真反思后懂得事例是单纯的对某一故事为例子进行描述,事件的原因结果一目了然,无需分析。而案例作为一种作品,大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展开和案例的总结。案例展开部分的写作须突出三个要点:突出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突出主要学习步骤;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忽视了案例,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走出事例既案例的误区。教师要摆脱乏味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尽其可能调动些文学手法和视频记录。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C合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便于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案例的形成过程与教学步骤

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案例编撰的成功与否。作为核心,案例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而我在教学中却轻视了案例编撰这一重要环节,只是把教学所需事例进行了简单的组合,学生剖析不出内在的本质,,结果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经过反思,我确定案例的研制一般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第二阶段是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阶段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第四阶段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

经实践并结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现场会精神和德育公开课学习后,笔者反思总结出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囊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理清学生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问题,最好由学生本身可能面临的问题去找,然后教师利用案例去澄清其思虑。

(二)提供案例进行阅读:案例呈现的方式可尽量多元化。

(三)指派工作:给学生作业或任务,搜集数据,才能让讨论更深入,老师要提供适当的方向,以便学生搜集。

(四)小组讨论:学生可针对教师所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整理以备发表小组意见。

(五)让学生对个案角色有回应的机会:这个过程希望学生能做到分辨、响应、以便能理清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点。步骤结束后会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评估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或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参考文献】

第5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案例一:(投影)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景观图(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6页图5,4)及简介

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那里建有许多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主要种植小麦等(图A)。青藏高原地势寒冷,山地草场广布,人们从事粗放的放牧业,主要放牧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等(图B)。

一组问题:(略)。

案例二:(投影)香港高榕公司西兰花基地分布示意图(下图)及情况简介

基地主要种植西兰花,西兰花种子全部由日本提供,成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种西兰花所用的肥料全部由高榕公司根据土壤性能配制提供,生产过程中所用农药全部由高榕公司根据日本对13种农药的壁垒提供。基地按纬度确定各基地出菜时间错开,此经营方式为候鸟式经营。

一组问题:(略)。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案例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运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碰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既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案例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6页的两幅农业景观图(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通过对这两幅图的挖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下列几点:(1)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2)农业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3)农业的主要区位不同是因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4)可以改造不适宜欲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在减少,市场的影响力在加强,国际市场的变化正强烈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

案例二是我自编的一个案例,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这个案例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我校附近正好有一大型蔬菜基地(香港高榕公司)落户,蔬菜基地的建立使当地许多种粮地变成种菜地,许多粮农变成菜农,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个蔬菜基地为何建在徐州?它是一个独立机构,还是一个分公司?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其蔬菜销往何处?可否把它作为一个鲜活的教学素材?基于这些思考,我有目的地走访了这个蔬菜基地及其负责人,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并把它编成了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挖掘,学生们感觉到学习地理很有用,热情很高,使用效果非常好。

这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我选取的案例主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努力挖掘生活中鲜活的内容,并且采用了“提供背景材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拓展延伸”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调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认知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强化,探究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而教师也不是在教“地理知识”,而是在就“农业生产的安排”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交流。

第6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课堂 教学 实效性

“实效性”是教育教学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要求,任何教学都应实现实效性,一切教育的核心都是围绕 “实效性”展开的。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师生互动,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回顾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这些年,虽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宣扬,但很多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实,尤其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可谓是“喜忧参半”。这就要求教师高瞻远瞩,对课堂教学有一个统筹安排。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及教学观摩的情况,撷取几个教学案列,来谈谈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策略。

【案例一】课堂气氛等同教学效果

有位教师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具体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用教材中奥德赛船长材料导入课题,然后通过“实地演练关”“心理测试关”这两个活动来突破“树立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及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这一教学重难点,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拟订一份“如何抗拒不良诱惑”的计划书。从设计思路上看,这节课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从学生的参与和课堂气氛来看,由于活动的开展,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热闹非凡……那么,这些是不是意味着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呢?从课堂结尾的拖堂及专家的评价来看,并不叫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反思】课堂活动的开展要讲究务实有效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的教学理念,这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综观实施新课程以来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活动形式多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多了,但活动的多少并非是衡量课堂效果的风向标。原本开展课堂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一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是教学目的,可现在有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了活动的开展,认为是形式、数量越多越好,甚至把课堂气氛等同于教学效果。这实际上是混淆了形式与内容的区别,颠倒了次要与主要的关系,这种一味叠加活动的课堂教学必然流于形式。就如上述那节课,在开展“实地演练关”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按列举的身边诱惑的不同类别来进行分组就座,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互评打分,然后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意见,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这个教学环节最突出的一点是其组织形式比较大胆新颖,学生比较好奇也乐于参与。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但有种面面俱到、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感觉,结果并不能给学生多大的收益。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搞活动,课堂活动的开展应树立精品意识,讲究务实有效,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值。

【案例二】这样的课堂真实精彩吗?

有位老师在上《感悟青春》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她预设了“青春密码”和“解读青春”两个环节。在第一环节,她事先预置了三个青春密码,每个密码后面都蕴藏着一个对青春的误读现象(三个误读现象分别是外在形象的过分追求、与异往的误区、两代人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密码,对三个误读现象进行解剖的同时,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青春的引导。如果教学能按预设正常进行,应该能较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且形式也不失新颖。果然,在教师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的开展着,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如在讲解青春期如何处理两代人的关系时,师问:在青春期你与父母有矛盾、争吵是正常的吗?有学生马上回答:正常,因为我在青春期,爸妈在更年期。话音刚落,就引来了笑声一片。学生的这个回答,或许不是教师所预设的、期望的答案,那么教师是不是在笑声中含糊过去呢?这位教师没有那样做,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更应学会宽容、理解父母,因势利导地加强了情感教育。又如在“解读青春”这一环节时,教师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身边有没有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然而出乎意料地是出现了冷场,教师无奈,只好随机点一名女生问道:咱们班的体育委员是不是青春的人?更想不到的是该生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是体育委员有点“老“,爱好不多且不善言辞。其他同学听了又哈哈大笑。此时教师该如何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幸好,这位老师灵活机智,当即抛出另一个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老年人就没有了青春呢?学生经思考、讨论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青春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心态!从而加深了对青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能说不真、不实、不美吗?

【反思】精心预设与灵活创生要有机统一

古语云:“谋之而后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如此,教师在开展其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进行精心预设是很有必要的。回顾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教师往往追求的是:每节课的完整性、预定目标的整体实现性,结果是教师精心“备课”,预设教学各环节,然而形成精致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唯一依据和至上准则,这既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忽视了教学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这样再充分的预设也无法焕发课堂的精彩。因为教学不仅是一个有计划、预设的过程,而且是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强调师生互动交流,注意教学过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前对教学进行精心预设,还要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实际情况,能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教育的有利时机,促进时机的生成。在刚才那个老师的设计中,以第一环节“青春密码”为例,在两个细节中可看出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①三则资料的呈现形式不同,教师目的是想让课堂始终保持新鲜,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密码,并说出他们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目的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促进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更可贵的是她在教学中面对冷场及学生回答的偏差,灵活应变,及时设计了又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用教学智慧启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实现了预设的目标,教学获得了成功。可见,我们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的同时,更应灵活创生课堂,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案例三】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板书?

一位老师在执教《学会调控情绪》时,主要采用了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设计“超级变脸秀”视频欣赏、“情绪魔镜照!照!照!”“快乐魔盒变!变!变!”“快乐魔方”集合、共唱《幸福拍手歌》等几个活动来完成教学。这些活动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教学效果良好。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位老师在偌大的黑板上书写了小组合作时用的别称,如“月魔队”“日魔队”“地魔队”“天魔队”以及每个小组获得的一些分数。难道是这位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而设计的板书?显然,这些教学内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反而有种“画蛇添足”之感。这也给其他老师一点思考:新课程下的教学是否还需要板书?需要怎样的板书?

【反思】教学板书的设计要科学严谨美观

第7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案例】

下面是我在教学"画圆"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下面,我们来学习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生1:糟了老师,我忘了带圆规了……

老师:同学们,如果像这位同学那样,忘了带圆规,又怎么画圆呢?如果现在我们学校要修建一个圆形大花坛,再比方说我们要修圆形的游泳池,或者修一座圆形的房屋等等,你们还能用圆规画出来吗?

生2:不能,哪有那么大的圆规呢?

老师:是啊,那么在实际生活中,要画出很大的圆形,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3:老师,可以用两根大竹竿制成一个很大的圆规来画圆。

生4:不行,这么大的圆规,怎么拿得动呢?除非你是超人还差不多……

老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都说的很不错。制成一个大圆规,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就想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如果是超人就可以使用巨大的圆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适用,因为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得那样,谁能拿得动呢?大家回想一下老师跟大家看过的羊吃草的画面,一只羊用绳子栓在草地上的一个木桩上,如果这只羊把它能吃到的草都吃光了,大家想一想,它就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圆形。

老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它的办法画出一个圆形呢?

生5:老师,我想到了,我们可以用绳子来画圆。

老师:那么,但是有一根绳子行不行呢?还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生6:还要有一根木桩。

生7:用竹竿也可以。

生8:还可以用一块石头,或者什么都不用,两个人一起。

老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大家想一想,刚才说到的木桩或者竹竿,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

学9:相当于圆心,绳子就相当于圆的半径。

老师:非常聪明。那么怎么画呢?

生10:把竹竿先固定在地上面,再把绳子的一头拴在竹竿上,然后拉直绳子来画。

老师:如果两个人配合画又怎么办呢?

生11:,一人拉着绳子的一头,一个人不动,另一个人来画用

老师:好!刚才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用标杆和绳子画圆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到操场上动手试试。

……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我大胆地对发生在课堂中真实的教学情境加以渲染,针对学生“忘了带圆规”这一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给予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动脑想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体验、创造。学生在做中悟、玩中学,欣喜地发现自己成功了。而成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并对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这让我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彰显生命精彩的时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动手探究、操作实验之中,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善于打破“教学定势”,实现知识建构

新课程在强调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也提出了生成这一概念。生成原本的意思是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与技能的掌握进入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教师往往就像是导演,事先预设,让学生在教师的教案“导演”中不断地“中计”,走进教师预设好的一个又一个口袋。学生一旦进入口袋,我们的老师充当的就是“背着第一只口袋跑向第二只口袋”的民工,不断地用知识的口袋将学生牢牢地拴在预设好的“生成”中。这一节课,我在预设的过程中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没有圆规怎么画圆”的问题。但是我及时地改变原有教学设计,打破“教学定势”,让学生在发现真实问题中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打破“教学定势”,是对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敬重——自由的生命,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快乐地成长。学生感受着学习的快乐,体验着“知识原来可以这样学”。

二、善于捕捉“教学情境”,撞击学生思维

真实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它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留白”,留有一定的“余地”,既为自己的“教”,也为学生的“学”,以便教师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们自己萌生出的一种生活实然状态,是学生课堂学习生命的真实体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珍视并注重这一资源,合理加以调温,以期走进真实的“教育情境”,撞击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营造“情感磁场”,熔锻学习品质

第8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18

教学片段一:

教师组织学生玩记忆力比赛游戏。男女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写有一个多位数的卡片,男生记的内容是162536496481,女生记的内容是123412341234。结果女生获胜。

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3次。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分析:通过“记卡片”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比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盆花的摆放规律,按照规律,左起第15盆是什么花?同学们可以用笔画一画,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学生活动后指名交流)

生:我用15÷2=7……1,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你能说说15、2、7、1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15表示第15盆花,2表示2盆2盆放,7表示有这样的7个2盆,1表示还多余1盆。

师:7是不是表示有7组呢,1是不是表示余下1盆呢?因此,我们要在7的后面写上7组,1的后面写上盆。

师:那你怎么知道它是蓝花?这1盆是在第几组里的?

生:是第8组里的第1盆。

分析:应该说,这位同学是非常聪明而且表达能力相当出色的学生,他在教师的追问下能清楚地表达出第15盆花为什么是蓝花的理由,分析也很有道理,教师也能抓住重点让他将理由充分表述,也给其他的学生一个解题的思路。但没有追问2表示的意思。

师: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第1盆蓝花是单数,第15盆也是单数,所以也是蓝花。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样说的。(点击多媒体演示1、3、5……是蓝花,是单数;2、4、6……是双数,是红花。因此,第15盆是蓝花)

分析:学生其实已经抓住了盆花摆放的规律,找到了单数的花是蓝花,双数的花是红花,教师借助电脑将这个规律呈现。我们一直抱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其实,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创造机会的。在这里,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如设问:你怎么就从第1盆是蓝花就能确定第15盆也是蓝花的呢?虽然该生已经回答到了单数和双数,但让他充分展开,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师:你是不是这样数的,先蓝再红,一个个数下去,数到第15盆的时候正好是蓝花。这样数,是不是容易弄错,我们是不是可以画一画?(学生试画后,教师多媒体演示)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用15÷8=1(组)……7(盆)算出来的。因为书上画了8盆花,我以8盆为一组,余7盆,我再数一下,第7盆是蓝花。因此,第15盆是蓝花。

师:你真有创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判断出了第15盆是蓝花。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得出了第15盆花是蓝花,有的是画的,有的是数的,还有的是算的,都很好。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试一试”。

分析: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不同的想法,这非常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当学生回答数的方法时,教师比较自然地渗透了用笔画一画的方法。可是当学生回答出15÷8=1(组)……7(盆)时,教师不该仅仅用“有创意”这样的话来表扬学生,这其实是本课非常精彩的生成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比较并展开讨论,突出除数2与8的本质,从而让学生理解找规律的重要性。

教学片段三:

师:谁来说说彩灯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彩灯是按红、紫、绿这样3个3个排列的。

师:照这样排下去,从右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刚才教师已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尝试练习,接下来是教师将有关学生的思考结果在投影上显示出来并让学生自由交流)

刘伟东同学:我是用画的方法,但我没有从第1个画起,而是从第10个开始画的,按照红、紫、绿这样一个个地画下去,第17个是紫色。

师:他画得真好!他没有从第1个画起,而是利用了前面9个彩灯的规律从第10个画起,真不错。还有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方法吗?

马明春同学:我也是用画的方法,不过我用代替红、紫、绿,第17个是,所以也是紫色。

王中企同学:我是用计算的方法,因为17÷3=5(组)……2(盏),所以第17盏是紫色。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面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郭毓斌同学:17表示第17盏灯,3表示每3盏灯为一组,5表示17盏灯里有这样的5组,2表示还余下2盏灯。

师:因此,我们只要看第2盏灯是什么颜色就可以判断第17盏灯的颜色了。回答得真棒,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杨雨诗同学:我是用17÷9=1(组)……8(盏),书上画了9盏灯,我把9盏作为一组,余8盏,再数一下,第8盏是紫色。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想到了很多的方法都得到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那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第18盏彩灯会是什么颜色呢?

分析:通过学生提前的预习教师放手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尽情地表达。因此,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第一位学生想到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同样是用画一画的方法,但他没有一个一个地画,而是在第9个的基础上从第10个画起;而马明春同学提出用“”表示不同的彩灯,也用画的方法解答了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将两者的优点整合,有效地利用学生课堂上生成的精彩,那该多好!而在王中企同学与郭毓斌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通过了计算的方法求出了第17盏彩灯的颜色,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列式时对数字的理解,让学生回答每个具体数字的含义。但不足的是本课的重点是找规律,既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列式计算,为何不让学生自己辨别一下哪种计算方法更为简便与实用呢?显然学生4的回答是受教学片段1的影响,这是在前面一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处理好而导致的。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在这两个算式中想到除数用3或9.3表示什么含义,我们以后在用计算方法求证时一般如何来找除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个除数是怎么来的。

教学反思:

数学不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我被学生独到的见解所折服从这三个片段不难看出,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地学习心态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好处。但教师在很多细节处理中都没有很好地抓住生成性的动态资源,没有让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成为课堂中涌动的精彩。

我们一直在说: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石,生成是有效教学的灵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预设,如何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比较、判断、辨别,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及突破难点,我们的思考还很不够。

第9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实验设计;情境创设;转换法;对比法;复习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5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17

一、背景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著名化学界老前辈、化学史权威袁翰青说,学生不做实验是学不好化学的。戴安邦教授曾经指出:“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这是他们在一生科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断,同时也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前进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催化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课中要围绕核心知识内容精选有关的实验内容,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内容。学生科学探究中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以及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是制约着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因素。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标内容的一级主题,它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到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科学探究属于方法性内容、程序性知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长期以来没有作为狭义的知识出现,教材中也没有以文本形式体现,只是大量的具体探究实例。对于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在目前的纸笔测试中也无法全面的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学生喜欢实验却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并借鉴学生平时反馈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开设了一节科学探究中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复习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点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通过回归教材、总结归纳、尝试设计实验等环节层层深入,提炼出常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使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明朗化、显现化。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1)从学生分组实验中不同实验装置类似实验原理出发,激疑进而展开猜想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2)分析归纳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再次认识教材中的许多实验设计。为此,笔者一方面借助于分组实验,动手实践的切身体验,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了解常用实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实验设计;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自然、社会、生物等各个领域中的相关知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知识点的应用,努力折射出枯燥的实验设计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案例描述

1. 情景1

将班级学生分组,每六人一小组完成两个兴趣小实验。

实验1: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锥形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2:将小气球内的液体注入到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3: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集气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展示装置并描述装置发生的现象。

师:三套装置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它们的实验原理类似吗?

生:三套装置都是密闭的,由装置内压强减小引起装置中部分器材产生形变从而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师:哪些液体和气体能让装置产生这样的形变呢?

生:互相讨论后回答。(1)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2)水与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氯化氢气体;(3)水与氨气;(4)稀硫酸与氨气……

师:针对刚才老师的疑问,你们做出了猜想,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这就是一般进行科学探究的要素。

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装置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知道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能通过老师的实验设计明白其中的设计原理吗?(教师分步演示实验。见图2)

师:演示实验1、2、3步,此时能证明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可以,先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加入固体氢氧化钠,通过塑料瓶的变瘪程度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象这种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让隐性实验显现化。这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转换法。

师: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我们除了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伴随的明显现象外,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呢?

生:检验是否有新的生成物。

师:演示实验4。

师:在设计实验验证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时,不要忘记紧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后续实验检验有新的生成物或检验反应物消失(减少)也是途径之一。

学以致用:提供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让学生根据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分组汇报、评价实验方案、演示实验。

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用到了转换法?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生答:如分子运动看不见,可转换成可见的酚酞溶液的变红证明分子的运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宏观化。又如,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氧气的体积看不见也不易测量,可转换成水的体积进行观察,把间接的现象直观化。再如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可转化成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然后再加稀盐酸至红色突然褪去,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等等。

2. 情景2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组实验中,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导致部分装置发生形变可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仅通过密闭装置压强减小无法判断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如何用这样的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生:将刚才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即可。

师:很好!对比法也是我们常用的实验设计法之一。设计对比实验时关键要弄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分别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运用了这种方法?

生:互相讨论。

生答:⑴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⑵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⑶木炭、硫磺、铁丝等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⑷探究燃烧的条件;⑸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等等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见表3)。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纠错,深刻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及相同与不同的因素。

师:铁在潮湿的环境下会生锈,铜如果也置于潮湿的环境中是否也会生锈呢?

生:也会生锈,有铜绿生成。

学以致用:李明同学视力不好,戴了一副眼镜(铜制眼镜框),某日发现镜框上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俗称铜绿)。

【提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假设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 、 、 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与实验】

师:实物投影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科学探究不再茫然,对实验设计不再无助。实验设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现实生活和今后的学习中要针对不同实验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潜能挖掘出来,课堂才会有生命力。本节课通过分组实验步步设疑、创新实验设计激发思维、身边熟悉的变化层层剖析使得整节课上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

思维是课堂生成的前提和内核,启发学生进行思维不但可以是枯燥难解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更易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情,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需要和探索新的未知知识。

1. 注重情境创设,助推学生的认知行为

教学情境的功能不只是导课。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都具有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的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本节课选着学生分组实验“密闭容器中液体和气体混合”的情境,在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出现,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引入新课,激趣质疑;二是利用实验情境突出实验装置设计的巧妙性,引出了实验设计的方法――转换法;三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到另一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比法。一组兴趣实验的情境创设串起整节课的主干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形成感性认识,在剖析实验原理、归纳实验设计方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最终促进学生理性认知的发展。

2. 改进实验设计,彰显实验的方法功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科学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个无明显现象的重要反应。从各类教参资料及近几年中考实验命题来看,设计该实验一般采用对比的方法或直接检验生成物的方法。笔者重新设计实验:在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半瓶蒸馏水(在瓶口挂上装有片状氢氧化钠固体的塑料小药瓶)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倒置塑料瓶,让氢氧化钠与剩余的二氧化碳反应,观察现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将该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常见实验设计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认知难点。

优化整合的实验起到了构建新知、形成概念、运用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等多种功能。

3. 注重知识迁移,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将知识储存于大脑中,而是要将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把科学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