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普性知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儿童;科普;动画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科普动画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途径以声色并茂的活动图像直观地传达给公众。它是儿童最易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儿童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生活质量,对一个国家乃至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传播的特殊的大众化文化产品,其信息的图像化、动态化以及独特审美价值与市场前景已经为人们所认知。自2004年国家大力推进动画事业以来,中国动画片的年产量已由2004年的2万分钟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14万逾分钟,中国的动画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其题材涉及历史、童话、科幻、神话、教育、现实等。在这些众多的题材中,科普动画也占有一席之地,根据2004―2006年立项并获得审批的所有动画片的统计显示,科普动画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的科普动画在近50年的发展中,除了其在出品集数上屡创新高外,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科普动画呈现出低幼化、说教化的特点,缺乏趣味性,形式也比较单一,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定位不明等现象,与早期科普动画相比,从内容到内涵上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普观念意识淡薄
科学素养推动科普观念与意识的进步,民众的科普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其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以及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2003年和2007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增长缓慢,一直在1%~2%之间徘徊,而美国在2000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17%。民众素养低直接影响其对科学基本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对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认知,使他们漠视科普事业的发展,这是制约整个科普动画发展的原因之一。由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仅有3项上榜,其中有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这一数据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儿童在国际性知识竞赛类中通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却非常贫乏。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儿童身上的一种可贵素质,如果这一时期的好奇心没有被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爱护,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消失。而现在家长或老师在对儿童的素质培养中更侧重于音乐、美术的学习,而忽视对儿童进行科普意识的培养。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学校都十分关注儿童成长期科学素养的教育。在政策制定方面,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先由处于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先提出科技教育改革方向,然后与教育界配合共同制定教育改革方案。例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就坚定不移地提出并推进“2061计划”,意在强化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各类科技活动,为教师到科技馆、研究机构和大学接受培训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我国,科普发展从政策到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极大地滞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与同期美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相差45个百分点。国内科普教育的投入资金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成比例,最好的科普场馆的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现有大多数科技馆的科普宣传功能也多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在儿童科普教育方面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计划,没有推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在没有强大消费群体支撑和社会关注下的中国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是缺少内驱动力的。
二、儿童动画分级定位标准缺失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我国则是将14岁以下的孩子定义为儿童,通常将其划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儿童期四个时期,儿童时代是幼儿成长为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将动画进行分级定位就是按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设计相应的收看计划,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成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对动画片的需求有不同显著特点,例如: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期已经本能地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如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而0~6岁是儿童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无穷的潜在能力,这一时期外界的视听干预对于他们智力发育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在7岁以后,其大脑智力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据调查统计,现在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3个小时,其中又以动画片居多,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深远。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不恰当的年龄看某些类型的电视节目(动画片)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更容易诱发多动症(ADHD)和肥胖症。纯娱乐电视节目(动画片)将使孩子的学习能力、想象力等都受到大力削弱,并使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更富侵略性;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则会鼓励早期酒精使用、不安全的和其他危险活动。因此,对每个不同阶段儿童必须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这个年断层的动画片,例如,针对0~6岁儿童动画设计应该以教育内容为主,针对他们理解能力设计动画内容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他们智力发育,科学地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激发他们科学创造的思维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动画片制片人以及主流媒体都还没有认识到对动画片进行分级定位的重要性。就全国而言,由于对动画片与儿童成长需要及其影响的研究和认识还很欠缺,仅仅只是将儿童科普动画作为丰富儿童生活娱乐的简单层次。所以动画片无论是纯娱乐性质的还是科普教育类的都还没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的标准。2009年由杭州早教研究机构提出的“零六绿色动画”标准,首次对0~6岁儿童能够和需要观看的动画片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制作动画系列片《不一样的兔子》,这是国产动画最明确定位一次制作尝试,其最终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具有超强的可塑性,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启迪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科学意识的重要时期。将儿童动画进行严格的分级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标准才能确保各年龄层的儿童真正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动画。
三、科普动画缺少好的剧本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电影来”。因此,剧本对于一部片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动画这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影视制作,企图在制作过程中再去弥补影片内容或内涵的不足几乎是不可能的。
科普动画对于剧本的要求是具有特殊性的。因为传播科学知识是制作科普动画的首要目的,科学事实在一个时期只有一种说法,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度与严谨性是重中之重。其次,为儿童制作科普动画还必须具备简单易懂,轻松活泼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爱看想学,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科普动画的剧本创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儿童文学功底和高超的编剧能力。
目前我国儿童科普动画难有精品出现,正是因为具备这样专业水准的剧本创作者严重缺乏。存在典型问题如下,一是在动画中出现严重的科普知识错误,儿童时期好比一张白纸,一旦留下错误的印象在潜意识里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事物的判定。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在动画中向小观众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铁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它的备选答案是,“一个、两个”,“铁分子”为何物?真是闻所未闻,如此荒唐的错误公然出现在千万孩子面前,其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由此可见剧作人员的科普知识水平。鲁迅先生就曾呼吁中国科学家放低手眼写科普作品,可惜响应者寥寥。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术思想影响,认为搞不了学术的人才去从事科普,前沿的科学家们只把科普写作视作小儿科。而在西方,全世界公认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专为儿童创作《儿童科普三部曲》之一《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以鼓励孩子探索宇宙奥秘。
二是受众定位不清,缺少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儿童科普剧本,简单地将科普知识的概念进行罗列,对专业术语毫无避讳,没有摆脱填鸭式样的教育方法,如在《蓝猫淘气3000问》航天系列――奥茨玛来了这一节中就有长达2分钟的概念陈述,如,“宇宙中由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基本粒子构成宇宙大千世界。它们大都由原子的质子和围绕质子旋转的电子组成,最初是在弥散的状态下,然后它们的正负电荷形成的电流形成电场磁场,不断地吸引周围的物质逐渐形成云块状,最终形成球状并自发产生自身的旋转运动。宇宙中的星球就漂流在带电子的环流云层之中,在静电情况下,电荷不移动,电场为零,但如果电场不为零,电荷受作用力的影响”等。虽然在卡通角色对话的背景里有一些简单的三维模拟图像出现,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铺垫,即使是成年人,短时间内也只能是似懂非懂。这样的剧本是缺少创意的,显然不能真正吸引孩子观看,也不可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是把儿童简单地等同于低智商人群,剧本内容设计思维与现代儿童思维发展脱节。科协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在谈及我国科普创作的现状时,曾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为例,是五六十岁的创作,三四十岁的编辑,三十岁以下的阅读。老一辈科普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写作手段以及创作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少年儿童的要求。现代儿童成长于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思维和眼界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都更开阔,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老套的剧本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内容新颖、视角独特的科普动画才能为他们所喜爱。
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不仅仅影响一代儿童,而是会影响几代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科普动画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提高中国科普动画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第一流科学家的参与,为我们的儿童提供第一时间的科普介绍,也需要儿童教育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以及动画制作者们投入更多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奕.从儿童电视看我国儿童使用媒介权利的实现与满足[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吴欢.科教节目的故事化策略[D].清华大学,2006.
[4]沈丹丹.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观念和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莫扬,杨少莎.我国电视科普动画系列片现状研究[J].科普研究,2007(05).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能力;兴趣;培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作为21 世纪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1. 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初中教学模式与小学的教学模式相比大不相同。初中是由小学的手把手教学逐渐变为更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压力油然而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在必要时还要扩充课外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将教材的用途发挥到最大化,还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举例说明,在计算机基础性知识教学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到搜索引擎的乐趣、作用,并让学生了解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进而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2. 加强有效管理,追求共同进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最佳的听课时间是开课后的5 到20 分钟,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良好掌握,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保证教师在最佳时段内能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解决核心问题,然后在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学生间的自主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2.1 熟悉学生情况,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要了解全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基础以及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课程大纲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教授不同的知识。比如一些男孩子,不要只看他们调皮的一面,他们除了对电脑游戏沉迷,对计算机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授一些例如PPT自定义动画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等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生团结起来,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获得学生更多的信赖与支持。
2.2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有秩序而不失活泼,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运用演示、讲授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如今的教学理念,如果仍然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了,所以运用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竞争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好胜的特点,更将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带入到学习的大军中。
3. 加强过程研究,提供学习支撑
3.1 要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应该将课程内容的难度简化,运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学生动手机会和能力,只有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才会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教学生打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解一下打字的应用程序,包含哪些内容等,然后告诉学生打字的重要性,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就让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想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打字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用口头描述方法更深入学生内心。
在进行Excel 的教学时,知识点繁复杂乱,这种情况下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勉强学会方法,记忆力不深刻,也不会对Excel这门技术感兴趣。此时可以讲述一个空调销售的故事,再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利用Excel 处理了一组空调销售数据,同时显示出增长率与对比结果。这样的实例解析让学生印象极为深刻,也就被其中的Excel 功能吸引,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设计一项任务,比如用word 制作科普小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先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然后再向学生讲解Word 用法,最后布置一个任务,由学生自由命题,做一个科普小报。这样,整个课堂都会是学生热闹的讨论声,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尝到了乐趣。
3.2 益智游戏的合理利用 许多教师都反映,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因为可以玩一些小游戏,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将游戏删除。游戏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不能玩,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而且有一些益智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大脑的开发,帮助学生熟悉键盘的运用、练习指法。比如,单一的打字练习很枯燥无味,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打字游戏,这样不仅学生练习了指法还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3.3 教育学生健康上网
【关键词】中学地理 基础知识 联系性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78
地表的形态塑造了河流、山川、峡谷、平原等多种地理环境,导致气候环境、资源的分布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各个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不同地区、国家在宗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就使得地理学知识涉及的领域比较多,知识点比较繁杂,但各种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方面的知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联系性,使复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框架,使知识条理化,以基本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为基础,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
一、课前备课
地理知识在初级阶段开始比较科普系统的学习科目,到了较为高的阶段才作为必考科目。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老师的课前备课要充分考虑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的起点,以免出现学生不能准确获取老师教授的课堂内容的情况。备课必须以基础性知识和常识性的地理知识为重点,在此基础知识上根据教学目的适当延伸、拓展,必要时可以补充学习一些基础地理知识,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
当面临一批新学生,老师需要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刚刚开始授课时,一方面老师有必要降低课程的难度,教学内容要详细一些,让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能顺利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另一方面,课堂上要适当多提一些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问题的难度设置要体现出层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以教材为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之上适当联系实际生活,拉近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不可忽略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如何把课堂安排得逻辑井然有序,而且又活泼欢乐,这考验着老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素养,例如:课程安排循序渐进,逻辑思维清晰明了,语言组织简洁准确,板书工整清楚等,还有就是教师要加强个人魅力修养,当学生不理解有懈怠的时候,巧妙的比拟和轻松而富有深意的玩笑,这些机智的情景设置和淡淡幽默,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喜欢和认同老师,也理所当然对学科产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必要的地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抓住各种知识间的联系是学好地理的一个有效方法,首先,老师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一根主线,围绕这根主线引出相关的知识;其次,注意各个方面知识存在的联系和差异,将具有共性的知识点归类。初期老师要细致的讲解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并板书详细的内容,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可以逐渐转变成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点,利用资料书等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个性化的知识总结,初步培养构建知识框架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联系当前国际局势,认识不同地区、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和开展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三、作业设置
学习地理不仅要认真听讲,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必要的练习。为了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老师布置作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在做题时也要运用合理的方法。
首先,老师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但也不能总是填空、选择这些常见的题型,可以变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形式。例如,以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题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提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其次,学生在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总结经验,一方面不断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抓住问题的题眼,认真分析,联系多方面理论知识提高答案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利用好“病例”,老师批改作业不能简单的判别错误而已,而应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既可以是单独的辅导,也可以改变教学安排、改进教学方案,进一步强化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学生重视作业中的错误,先自己分析错误原因,然后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或向同学请教。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和答题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后,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题目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点,而且解题需要创新性应用知识。这一类型的题目不宜要求学生练习过多,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要在讲解这类题的时候注意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以一道题引出多个知识点,在提升知识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
作为老师,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的知识积累,吸纳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及时从学生的听课情况和作业反馈上总结教学的突破点,找到他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也只有在这种不断磨合中才能彼此默契配合,找到最有效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当然在这种相互融合中老师也能有效收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为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提供平台。
【关键词】《物理》课 中职生 教学质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中等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的意义。中职学校《物理》的学习是为了后续专业的教学作好铺垫。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目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越来越差,有的中职生初中都没毕业, 甚至只有小学水平,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动力不足,组织纪律涣散,学习习惯差,因而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上不求上进,课堂纪律差,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存在问题。
2.教材方面。目前,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物理教学的地位、目标,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导致各职业学校、各专业使用的物理教材各不相同。中职物理教材普遍与专业知识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缺乏生活实用性,让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知识较少。中职物理课具有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地位,应将科普知识和实用性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的特点。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学习情况,符合本校专业建设的校本教材。
3.实验设备方面。由于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中职学校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很多学校缺乏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实训设备,没有配套的实验设备。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无法结合,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自然也就丧失了学习热情。
4.教师方面。目前的中职学校,还有很多教师是由普通中学转行而来的,由于是“半路出家”,这一类教师对专业知识方面了解不足。中职物理教学是服务于后续专业,而物理教师自身在不熟悉专业的情况下,无法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不能很好地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不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后续发展服务。由于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限,这就导致物理教学形式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
1.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进校的中职生,他们对物理知识并不陌生。然而,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中职《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区别,让他们清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就是要介绍《物理》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作好专业课程及专业发展的前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关系给学生一个简单介绍,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动力使学生意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开发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有机的整合。在积累一定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所开专业的特点及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在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时,我们以实际生产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线,突出实践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满足专业学习需要、地域经济发展需求、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解决缺乏实验设备的问题。由于学校没有相应的物理实验设备,我们无法达到在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都有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实验录像等来解决我们缺乏实验设备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并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让物理课堂焕然一新,充满青春活力。
4.教师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要从提高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入手。学校要为物理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提供条件机会。有条件的情况下,让物理课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或是到培训单位进行专业进修。物理课教师也应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考察了解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物理课教师也要积极主动争取专业培训的机会,也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知识。
总之,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物理课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较高的专业操作技能。能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广告功能;定位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件商品都需要从包装设计上来引入市场概念,从而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作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广告功能,更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包装传播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入手,分析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对“物”的设计上升到“事”的概念层次上。
1 现代包装设计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从包装的概念来看,它是适应商品流通,以社会整体发展、综合需要为动力,以材料技术、加工技术、印刷技术和管理科学及艺术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发展、结合为条件的复杂系统。美国包装协会定义为“包装是为产品的运出和销售的准备行为”,日本包装词典解释为“包装是使用适当之材料、容器而施以技术,使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而包装设计是保证商品包装达到科学、合理、美观、适销等要求的必要条件和操作程序,我国在《包装术语基础》(GB4122.1.1996)给的定义为“对产品的包装进行选型、结构和装潢设计”。
包装设计在今天作为国际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提升产品和企业形象的载体,更具有战略意义。探讨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从包装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先进性和系统性,对于品牌战略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包装设计更加注重理念的先进性和系统性,如技术创新、材料创新、环境保护、信息技术、消费者利益保护、美学设计等构思,已经成为当前包装设计关注的焦点。二是从包装设计的技术上创新,如日本采用再生纸来加大资源的利用率,瑞士采用混合即用包装袋,利用干砂浆和水进行混合后形成匀质体包装杯,同时在包装设计上体现运输便携性指标,不仅提升了库存管理效率,还减少了包装成本,便于包装操作者、托运人使用。三是从包装设计上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消费者作为产品包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从包装的经济性、实用性、适销性、环保性上都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四是在包装设计的体现可持续性,环境问题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问题,越发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欧美率先开展的纤维包装业课更新资源的包装理念,将包装设计的可持续作为重要原则,以推进安全、合理地利用资源。
2 广告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定位
据考证,广告是“Advertsing”的英译名,源自拉丁语“Adverture”,其意义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具有诱导、通知、披露的意思。在现代信息传播机制下,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推销商品,还表现在宣传和传递相应信息的媒介。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包装具有大众传播的媒介作用,对于今天的产品包装来说几乎无处不在,其不仅是构架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更在社会生活中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影响,如对商家商标、地址的宣传,如山东的“龙口”粉丝系绿豆制品,台湾的粉丝是绿豆与土豆混制而成,两者在市场份额的占有和影响力是不同的,作为一种“无声的推销员”,其价值十分明显。二是具有产品的识别和指导消费功能,包装除了产品说明之外,还增加了提示性语言,如从产品的档次和品质上进行界定,并从安全性和企业信誉上传递重要信息,便于消费者能够从产品的差异化中区别商品,另外还可以实现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引导,如某些食品包装上“新鲜”“松软”等字样,可以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三是包装是广告重要的大众传媒,广告是传播者与消费者之间用来负载、传递特定符合的物质实体,其文字、图案、颜色等信息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些符号所蕴含的特定的商品属性及广告信息,是对商品的属性信息、企业信息、广告信息进行整合后来发挥传播作用的。
3 现代包装设计广告性分析
3.1 从视觉语言上来分析广告性
视觉表现是传递产品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视觉定位上,需要从产品包装设计手段上进行全面分析,凸显广告功能的实际效果,不仅局限于与众不同,更要从受众已有的观念与视觉元素进行连接,以达到正确传达视觉的战略和战术。在文字语言上,从产品名称、广告性用语、功能性说明及相关资料文字表述上,都需要关注视觉表现,如字体的设计、文字编排位置的确定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识别和针对性的处理;在色彩处理上,作为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对色彩的象征性、识别性以及传达能力都需要进行准确分析,尤其是关注受众视觉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对某些特殊信息,如商品的品名、广告语等要体现出色彩的鲜明和具体,从而引导消费者主动认识和接受商品;对于包装图形语言的设计上,作为包装画面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整个包装效果,从图形图案的运用上要明确吸引力,刺激消费者的重要性,并从图形在记忆里存留时间最长的研究中,凸显出特定图形结构的独特构思,如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主题,间接或直接的触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欲望;从造型、结构语言上来体现容装性、方便性、环保性,从而赋予包装更深入人心的功能,如可口可乐最初的包装瓶采用通用药剂包装方式,给产品的销售带来不便,而从产品包装设计上进行优化后的现代瓶装方式,其垂直条纹、中间突出的曲线,给人以流畅、柔和、爽快、甜美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更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3.2 从传播商品属性信息上分析广告性
产品包装离不开商品属性信息,而现代包装设计在体现商品属性信息时也应该体现广告性。从对于产品名称、主要成分、使用说明、保质期、相关资质认证及企业状况信息进行说明,并能够从广告角度来实现现代包装设计目标,如对于基本信息旨在让消费者了解和认识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获得产品属性知识,对于商品促销信息的传递也是广告性的直接诉求,如法国某品牌洗涤液,从外包装上增加了贴体收缩套标包设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直接收缩套标的设计需要,同时其别具匠心的预剪口以容纳壶式手柄,并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从包装设计的导向信息传播上,体现了科普性、环保性和价值观念,香烟是颇具争议性的特殊商品,其“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既是广告宣传语,还在于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其危害,实现科普。同时,在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时,创新包装设计也在方便生活的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尽管一次性塑料瓶装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其越来越多的塑料废弃物却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发达国家对玻璃瓶装水的坚持,以及对铺设饮用水网络系统的设想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需要从现实生活的物质层面来适应变化,还需要从精神层面上来传递观念和思想。因此,纵观全球知名品牌的包装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识别,而更是企业文化的表达、营销思想的传递、品牌价值与企业形象的缩影。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SWOT分析;战略
随着知识产权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价值和重要性逐渐凸显,自身也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上海应当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让其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1 知识产权服务业界定
目前国内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研究还很少,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知识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通过这些相关概念的研究,笔者认同,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传统专业服务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具有知识资本密集、高交互性、高集聚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其范畴除体现在原有的5大领域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教育、培训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服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金融、房地产、旅游、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现代物流方面的服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公共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服务,以及其他未列明的知识产权服务等都有可能逐步进入新兴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
2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的PEST分析
2.1 政策法规环境(Politics)
除了国家已颁布实施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规,上海市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颁布了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如《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与上海市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条例。
在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形成了包括专利管理、审查、研究、教育、执法、中介服务以及专利信息服务等组织机构在内的专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形成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机制。
上述国家和地方层面有关法律体系,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在制度层面保障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运作。
2.2 经济发展环境(Economy)
在GDP总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上海第二产业份额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在1999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成为主导产业并进入慢速增长的平台期,一直在50%GDP份额左右徘徊,如图1所示,预示着上海已经到了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临界点。
从产业结构看,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12年保持在50%以上;从就业结构看,至2010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56.5%;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投资比重为72.7%。无论从生产总值还是就业人数来看(57%,56.5%),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3%,34.7%),但远低于纽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平均水平(约80%,80%)。这表明一方面上海市经济发展在国内具有区域优势,起着引领全国的作用;另一方面反映出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还有较大潜力。而且,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金融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就业比重均低于同期的纽约、东京和新加坡,而酒店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大,折射出现阶段上海服务业发展层次低、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特点。
总体来看,尽管上海市服务业在规模和效率上与纽约、东京这样的成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注意到其快速的成长势头和可观的市场潜力,发展空间巨大,这使我们对知识产权服务业成为上海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抱有信心。
2.3 教育文化环境(Society)
至2010年末,上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6所;研究生培养机构54家,在学研究生11.17万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7所,在校学生近35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787所,注册生189.4万人次;高中阶段入学率超过98%,高考录取率超过85%。
同时,上海还不断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起以上海科技馆为引领、一批专题性科技场馆为主干、众多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为辅助的多元化、多类别的科普基础设施网络。2010年共举办科普活动约20000次,参加人数达570万人次,这些数据均高于同期国内其他城市。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市教育文化事业发达,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众多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常住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18.1%)居全国之首,这些因素都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
2.4 技术环境(Technology)
作为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环节,知识产权服务的业态定位于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化和专业化服务,专利申请和授予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程度。
如图2所示,自2002年以来,上海市发明专利中请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并在2009年超过其他两种专利的比重,达到35.4%,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2.2%),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占比重则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出近年来上海市加强自主创新的科技战略后,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专利申请结构得以优化。
从技术交易市场成交情况来看,如图3所示,近10年来上海技术交易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近年来还表现出跳跃性的特点。2005年交易额出现跳跃式增长,之后增长速度加快,至2010年交易额已经达到525.45亿元。在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构成中,技术开发和转让成交额在这一时期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增长速度缓慢,反映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没有随技术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步发展,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还不能满足技术交易市场的广泛需求,同时也意味着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3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优势是指知识产权服务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人才集聚和储备充足等。
3.1.1 国内优越的区位优势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起着引领全国、辐射“长三角”的龙头作用。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特征为其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
前国内最大的网上拍卖市场、人才招聘机构、网络游戏公司都位于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契机,对于很多相关产业都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关联意义。
3.1.2 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已相对集中,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上海是国内引进跨国公司总部最多的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内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金融业对外开放度远远大于国内其他城市;拥有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l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资本市场;上海作为我国“入世”后首批服务业对外开放试行区域,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的聚集度与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此外,创新的城市人文环境、完善的生活设施、发达的物流网络、国内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等因素,使上海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条件。
3.1.3 人才集聚和储备充足
从发展趋势上看,上海显示了良好的国际化势头。上海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国前三,对高端人才有良好的留驻效应。目前在上海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2万人,占全国的1/6,外国专家达到2.5万人,常驻外国人口超过10万人。规模以上的知识产权公司、专利事务所等有62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就业人数均居国内前列。
3.2 劣势(Weakness)
劣势是指知识产权服务业中存在的可能会阻碍其规模扩展和结构调整的因素。产业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弱、自然资源稀缺等因素是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2.1 产业规模偏小、服务层次低、国际竞争力弱
由于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总体规模还较小,缺乏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公司;产业内没有形成明确的市场分工和定位,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如专利、商标登记等价值链低端。就整体产业来说,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很多领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或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产业无法进入高速发展道路,缺乏国际竞争力。
3.2.2 自然资源稀缺导致商务成本大幅上升
上海是一个自然资源稀缺的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土地、能源等资源的约束和环境容量的限制日益明显。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高房价对高素质人才具有挤出效应,土地价格高涨导致写字楼高租金、交通拥堵、生活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在商务成本的大幅上升。这些因素将使上海以劳动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迫使其服务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
3.3 机会(Opportunities)
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外部环境中,有助于促进其发展的条件称为产业发展的机会。国家的战略支持、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引导、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良好契机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因素都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3.1 国家的战略支持与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引导
国务院在2009年4月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体现出国家对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和肯定;此外,上海市政府也颁布了《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结合上海服务业发展实际来支持和引导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3.2 面临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契机
随着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跨国公司把位于产业价值链顶端的、以高智力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产业服务业逐渐向“三流”高度富集、低成本高素质、高国际开放性的第三世界国家城市迁移,形成了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上海应做好准备来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契机。
3.3.3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
上海目前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2年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在国内处于比较领先地位。而且,上海科研机构众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在全国均处于前列,科技成果丰富,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旺盛,可以快速带动产业的发展。随着新一轮国际服务业的转移,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市场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产业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
3.4 威胁(Threats)
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外部环境中,也存在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如相关立法与标准化工作滞后、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等。
3.4.1 相关立法与标准化工作滞后
近年来,上海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颁布了一些地方性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条例在维护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竞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立法滞后仍然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罪名设置粗疏、保护范围过窄、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罪刑配置不当等状况。
3.4.2 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城市与上海展开激烈竞争
在服务业国际转移过程中,新加坡、日本横滨、印度班加罗尔、国内天津、深圳等城市与上海构成激烈的竞争关系,上海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承接地。目前,在国际办公业务向亚洲的转移过程中,印度已经成为最大的呼叫、后台外包基地;而菲律宾则成为全球最大的会计外包基地。
4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
本文认为,要实现“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上海要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契机,认识到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着重从4个方面人手,促进和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
4.1 继续推进知识产权立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根据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完善的法律规范是产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机制。当前,立法滞后仍然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需要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经验,根据上海市服务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4.2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建设
当前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尤以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严重,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为此迫切需要加快行业人才建设。重点培养从事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咨询、诉讼和专利检索等实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加快培养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尽快形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能与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4.3 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上海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依托,以上海专利交易中心和上海专利集市为基础,以上海知识产权园为基地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但是,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不论从规模、影响力,还是从运行体制、服务水平等方面,都离建设“四个中心”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因此,可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4.4 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为抓手,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上海要充分发挥大都市圈整体竞争优势和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为抓手,积极承接国际知识服务业的转移,鼓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推进高端服务业务,培育知名服务品牌。形成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业。(本文数据系根据历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及上海市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计算)
参考文献
[1]金雪军,毛捷,潘海波,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问题探析[J],软科学,2002,16(3):12-16。
[2]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33-41。
[3]匡佩远信息服务业:定义和统计框架[J],统计教育,2009(5):20-26。
[4]Miles I,Kastrinos N,Flanagan K,et al。Knowledge-Intenslve Bus-iness Services:Users,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 [R]Luxembourg:European Innovation Monitoing System,1995。
[5]金雪军,毛捷,何肖秋,知识服务产业刍议――知识服务产业定义、特征、功能及业务流程分析[J],商业研究,2003(20):64-67。
[6]郭民生,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一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92-193。
[7]李世雄,潘梅梅,于英川,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9(1):49-50。
[8]邵宇开,曾赛星,王浣尘国际服务业转移条件下上海服务业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6,26(3):431-433。
[9]吴晓隽,高汝熹,上海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5(4):45-52。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的一章,首先把这一章中的每一节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一章内容,找出各节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的典型例题,解答书后习题以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高效率地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教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要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教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深刻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及怎样才算真正地学好物理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述的是物体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的道理,是在对自然界和实验室内进行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许多概念(或物理量)、定律、公式和原理的,然后应用这些规律去解释和解决自然界及生活、生产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种基本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去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才算学好物理。因此,要学好物理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应掌握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方法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十分重视观察和实验,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有很多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大量观察自然现象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和事实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不要代替学生观察,不要把结果事先告诉学生。而是要交代观察的目的任务,教育学生要专心致志地细心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变化,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要有序地观察,要全面又有重点地观察,要注意动态与静态观察,对比观察,要用多种感官观察,要边观察边动脑,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工、推理,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笔者十分重视中学课本上著名物理实验的教学,教好这些实验对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和方法的指导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实验的介绍、学习及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独特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巧妙精确的实验设计。如介绍卢瑟夫α粒子的散射实验时强调当时卢瑟夫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如何做的,以及他苦心研究的精神和对科学的贡献,能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认真钻研的精神,还可学习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和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同时笔者也十分重视实验课教学,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必须明确这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并且安排好实验步骤,确保实验效果。如检查预习情况,对做不完实验的学生或实验中出问题的学生可以抽时间再来实验室完成实验。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社会教育中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一) 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
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补充形式。其内容很丰富,着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及学生技能或能力,以参观、访问、讲座、社会调查、实验等形式进行活动。
(二) 利用课外读物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在课余一般要阅读许多教学参考资料、科普文章,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等,这对学生创造力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离开了对已有的科技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创造,即使有什么创造性的想法,也无法变成现实。
(三)利用影视文化培养学生创造力
影视文化以娱乐的形式既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又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影视文化作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现代综合艺术,不但是“生活的教科书”,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些能力正是创造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利用社会教育设施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种类繁多社会教育设施:如国防园、科技馆、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馆等,对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中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会思考能力入手。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如何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即活到老,学到老,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质疑。”可见,任何一个成果的发明创造,动是从质疑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见问生疑,概念生疑,矛盾生疑,比较生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形成问题,从而印发学生兴趣,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思维要无阻畅通,外部环境一定要宽松,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无拘无束。
(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在学会运动的家庭和学校生活里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创新,积极参与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探索、小改革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
三、家庭教育中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学生创造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可以采用学校教育的方法外,还有几种是家庭教育中所特有的方法。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呢?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
作为父母,我们认为一定要留心观察自己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写作、音乐或画画等,应该鼓励,切忌禁止、封杀,应正确引导。
(二)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特点之一,是探索知识奥秘的动力。我们认为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探索”行为不能只是“堵”,而应该采取“疏”的教育方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解除孩子怕犯错误的恐惧心,使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三) 鼓励孩子动手动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呼吁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对培养创新意识大有益处。
(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孩子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充分培养发展孩子的独立性,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前提条件。
(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和交往能力。
我们认为: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作为父母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交往、多观察、少干涉,让他在逐渐的交往中学会适应、积累经验、学会交往,从小就上好“社会”这门课程。
总而言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智力的开发,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右脑潜能,以提高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且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美兰主编 《学校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 12-13
[2]、钱明辉、李跃、余明九 《研究性创新――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研究与方法》北京出版社 2009年 04-01
[3]、王改丽主编 《教育日报》 2010年 09-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直接运用的主要题型。我们都知道:“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值在高考英语部分占60分,是所有题型中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可见,做好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英语考试成功的关键。况且,阅读理解能力的高底还直接影响到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项填空等答题能力的提高。但是,现在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做了许多阅读理解,而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提高。所以作阅读理解题,不仅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一、迅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的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个词左右,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抓主题句,快速掌握文章大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段落的首句与末句,一般都是问题句,表达文章的主体和段落的中心思想,其段落及句子只起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申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搜索目标,找出文章及段落中心的主题句,理解它们的含义,顺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的相关信息,概括归纳。
二、先阅读题干,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文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及广告类文章的理解。
三、猜测推敲生词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同时应该清楚,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词,这时要沉着冷静,细心思考。首先要把整段、整篇文章看完,通过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就很有可能猜测出生词的大意。另外,还可以从含有生词句子的上下文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生词,以求获得真正含义。猜测生词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构词法推测。遇到生词后,可从构词法角度分析判断生词。例如:unluckily一词,其中词根为luck,含义是“幸运”,un前缀是“不”的意思,y是形容词后缀,因此可以猜知此词词义为“不幸运地”。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上下文来认识生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具备的能力,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能力。
四、利用常识解题
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知识,有利于阅读理解。如果对文章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读起文章一定既省时又省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应了解下列知识:1 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2 科普常识:尽量了解有关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计算机应用、诺贝尔奖等方面的知识;3 了解西方社会风土人情、社交活动、新年、圣诞节活动、宗教信仰、罢工斗争、失业现象、风俗习惯等;4 多看新闻联播,世界各地和各类英语讲座等节目;5 使用各种工具书,查阅各类名词、术语、重大事件,熟记常用的缩略词语。 转贴于
五、推理判断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和线索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推断该篇文章的写作目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的,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常见的提问方式|:
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e can infer that …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we dra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3)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4)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 … is …
六、持之以恒,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如:
"Would you like to do some shopping together with me? If you are free, please ring me back to tell me about it."
这个句子只要扫视核心词,其语义就基本上清楚了。
七、注意试题选项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