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

第1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课题:在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态度

形式:问卷调查封闭式,半封闭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

现状: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已经很不受学生欢迎,流行音乐以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领时代潮流而占据了学生音乐生活空间.

目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大学音乐欣赏课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起来,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调整课程的设置,使得音乐欣赏课真的能够学有所用。

研究背景:现在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消费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有效和广泛。在最近的几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等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孙燕姿、周杰伦、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对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我们的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还是占有大部分,所以很多学生慢慢的已经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了,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喜好,并且更加准确的定位上课的内容,所以我决定做这个问卷调查应有目的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环境结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在大学课堂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在艺术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选择流行歌曲,而选择交响乐、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学生则较少.

三、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1调查教师情况:谢惠迎,女 大学本科毕业,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文艺指导

2时间:2007年 9月

3地点:北京兴华大学(借助朋友的学校做的此项调查)

4对象:学生100名,平均年龄21岁

四、调查方法:

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具代表性,调查数据更具说服力,我们以不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校园问卷调查,派发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中男学生54名,女学生46名。

五、调查问卷:

1.你喜欢音乐吗?(a 100%)

a喜欢b 不喜欢

2.你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a 80%)

a流行b 怀旧c古典d戏剧

3.你认为大学中应该开音乐欣赏课程吗?

(a 92%)a是b否

4.音乐对你的影响大吗?(b 76%)

a大b一般c没感觉

5.你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听音乐?(e 64%)

a心情好的时候b心情不好的时候

c 睡觉前d吃饭时e 都有

6.音乐能变你的心情吗?(a 87%)

a能b不能

7.如果音乐欣赏课程完全是古典是否能接受(b 100%)a会b不会

8.如果音乐欣赏课程完全是流行歌曲是否能接受?(a100%)

a能b不能

9.你是否会选择到ktv唱歌释放心情?

(b 73%)a会b不会

10.如果让学生选择在音乐欣赏课上

(b 90%)a古典 b流行

六.实验过程:把问卷发给100名大学生,这100名大学生中有学音乐的,也有学其他学科的,但是都上音乐欣赏课程。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出这些问题,并且放一些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分别让他们欣赏,并同时写下听后的体会。其中百分之六十三的学生都不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听不懂。还有百分之七的同学说还可以,能接受。剩下就是能听懂的。但是对于流行音乐就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喜欢流行音乐的同学占了百分之九十。

七.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有偏爱。

八.调查结果:

转贴于

在调查结束后让每个同学写了一个个人体会其中:

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去听古典音乐,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放也没好好听过,通过今天的问卷和试听,我还渐渐的喜欢上古典音乐了。

乙:我喜欢流行音乐,既能听懂娱乐性很强。

丙: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都可以

丁:我是学音乐的,古典音乐听得多一些,但是有一些理解的不够,在音乐欣赏课上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可以更好的去听老师讲。

第2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做胎教音乐?一说到这个问题,

也许很多准妈妈马上会想到是选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

是选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其实,用古典或流行的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

正是准妈妈们常常出现的一个误区。

选择胎教音乐的三个标准

其实,胎教音乐的选择与古典还是现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胎教音乐的选择通常需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

音乐的节奏要与人的心跳频率接近。大约每分钟60 - 70 拍。节奏不能过快,太快的节奏会使胎儿紧张。但并不是说舒缓的音乐就好,过于平淡或单调的音乐也不好。摇篮曲或重复单调歌词的音乐,可能很快地让孕妇和孩子睡着,这样就不能达到胎教的目的了。

音乐的频率范围不能超过2000 赫兹。这是因为胎儿的脑部发育尚未完整,其脑神经之间的分隔也不完全,因此,过高本文由收集整理的音域会造成神经之间的刺激串联,使胎儿无法承担负荷,造成脑神经的损伤。轻则在出生后听不到高频范围的声音,重则有可能导致失聪。

音乐的节奏不能过于强烈,不应有突然的巨响。胎教音乐中不能使用较强节奏的架子鼓等打击乐器,因为架子鼓的“咚咚”声和子宫内的胎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不协调的杂乱无章的混乱节奏,会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刺激。另外,音乐中如果出现突然的巨响,会给胎儿造成惊吓。

根据这三项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民族音乐或是流行音乐,只要是不符合这三个标准的,都不能作为准妈妈的胎教音乐使用。

此外,胎教音乐不宜过长,五至十分钟的长度是较适合的,而且要让胎儿反复聆听,才能造成适当的刺激。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再听到这些音乐就有熟悉的感觉,能够令初生婴儿有待在母体内的安全感,对于安抚婴儿情绪相当有效。

优秀的胎教音乐

依照上面所说的三条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就会发现,其中古典音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古典音乐都适于胎教。一部分古典音乐(特别是巴洛克音乐)因为其节奏和母亲的心跳旋律相近,所以对胎儿和新生儿有启发和安抚的作用,巴

转贴于

赫《g 线上的旋律》、莫扎特《21号钢琴协奏曲》、韦作特《d 调广板吉他协奏曲》、舒伯特《鳟鱼》钢琴和提琴五重奏,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音乐胎教,快乐情绪最重要

第3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古典音乐

一、对于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简单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节奏也将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助,开始寻求心灵的净土。而音乐,因为其自身净化心灵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如今,人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选择一本好书、一杯好茶、一首舒缓的音乐,让自己的心灵小憩片刻,然后背起行囊再度出发。然而,正是因为人们对于音乐的不同需求,所以在我国的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不同种类的音乐类型,它们的风格迥异、各具特色[1]。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因“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曲高和寡无人识,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喜欢用一种澎湃激情的曲风,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对生活的一种张扬不羁的态度。可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却犹如一股清流,你在意不在意,它都在那里,不疾不徐,缓缓诉说着它的故事,自有一番风骨韵味。它像一首从没有停止吟唱的小诗,洗尽铅华,从五千年文明中走出,也必定会继续走下去。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主要是结合我国各个民族所具有的特色,采用各民族特有的固定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犹如一首行走的史诗,传达了同时代的风土人情和国家要事,它作为我国传统文明中光辉耀眼的明珠,对于我国文明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奈何,现代人急行向前,注重科学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却忽略了传统音乐文化在我国文明史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将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弘扬下去,薪火相传,让更多的人对于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有所认识,加深文化认同感,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我国各个民族特有风土人情,了解我国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促使华夏大地的悠久历史不断续写新的辉煌。“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的确,音乐是辛勤劳动的褒奖,是缓解压力的良方,是情感宣泄的出口。真正的音乐拥有属于它自身的灵魂,而经时间沉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箫鼓筝鸣,走出了发黄的线装书,走向了永恒,它们是祖先给后世的瑰宝。加强对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研究与传承,不但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二、我国古典音乐所处的地位和现状分析

现如今,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现代人大多趋向于流行音乐,以此来缓解紧绷的神经。虽然流行音乐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时过境迁后,这样的音乐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影响力会逐渐69下降,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历史的打磨。对于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而言,它们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滚滚而来,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磨难,最后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它们的持久度是毋庸置疑的。它们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被我们传承和弘扬,应该被我们铭记与感恩。然而,现实是,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在现代流行音乐和西方引进音乐的双重夹击中举步维艰,传统古典音乐几乎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活中,现代中国青年开始不理解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他们更趋近于去追逐一种时尚的音乐风格而选择冷落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现代人有一种从众心理,流行音乐代表的是一种时尚与潮流,因为很多人本着不想落后于时代、想要紧跟潮流的心态而去进一步地欣赏流行音乐,从而将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抛之脑后,使得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在我国实际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文明的延续;其次,现代生活,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因此在情绪上也需要一定的释放,而流行音乐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他们想要发泄的需求,他们可以根据对一些流行音乐的简单改编,诉说他们的内心,以达到放松精神的最终目的[2];最后,因为对于我国传统古典音乐认识的不足,缺乏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使得很多人对于我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使得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很难留有一席之位。很多人对于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认识是对我国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学习应该只属于专业音乐学习者,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了解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忽视对我国传统古典音乐教育,进而造成了我国传统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下降[3]。针对以上人们对我国古典音乐文化认识的偏差和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来改善当前所面临的状况。首先,要扭转人们对于我国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认知偏差,使得人们了解道,对于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并不仅仅是针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对于它的了解应该是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有权利去了解一些关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责任和义务去使得我国五千年来所保留的古老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只有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我们才有可能去改变人们的从众心理,才有可能改变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只有通过一些流行音乐才可以释放压力的生活方式。其次,加大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增加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熟悉度,只有增加传统音乐在现实生活中的曝光度,才能让人们不断发现和思考传统音乐的魅力。最后,教育课程中增加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让中国的下一解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中所隐藏的文化深意,增加文化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地位,推动我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

音乐的存在既看不见也摸不到,但在艺术中却最具有抽象性地存在,并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既能充塞身边而缥缈无形,又能深达人心并牵魂摄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时空流转中,经群体的历练,文化的整合,逐渐以其独特的气质、品格,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中华五千年沉淀的深厚,悠久、辉煌的中国音乐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梦想和追求。我们说,只有了解了中国音乐,才能了解中国的艺术精神;只有了解了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因此音乐教育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和弘扬作用。将传统音乐教育渗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过程中,能够使得人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社会风气以及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从而实现在教育中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增强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目标,进一步挖掘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内涵,拓展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鹏.音乐类“非遗”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以苏北丰县唢呐班音乐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4.

[2]李晓春.戏曲文化与人格塑造———论戏曲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杜元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价值———以“中州筝派”为例[J].时代文学,2009,(19):153-154.

[4]张教华.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承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优势和特色[J].艺术百家,2011(z2):363-365.

[5]李金鹏.音乐类“非遗”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以苏北丰县唢呐班音乐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4.

[6]于东.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J].新课程•小学,2015,(03):76-76.

[7]张颖,史晓光.试论音乐教育中如何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J].北方音乐,2016,36(15):130.

第4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流行音乐 公选课

目前,虽然普通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音乐公共选修课,但传统音乐选修课内容以音乐知识为中心,欣赏内容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流行音乐[1]。流行音乐在普通高校的开设,正如中国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一样,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它不能像音乐院校里的流行音乐专业那样系统与成熟,只能在音乐欣赏课或公共选修课中作为一部分授课内容出现[2]。可以说,传统的音乐选修课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学习的需要了。流行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成熟的大众化的文化现象,不应被排斥于学校音乐教育之外。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流行音乐课程,有着很大的挑战性与必要性。

一、普通高校开设流行音乐公选课程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大量国外、境外的流行音乐闯入了国门。面对这种不期而至的新的文化现象,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对其排斥和指责。有人认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尚且支持古典音乐,限制流行音乐,何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人认为流行音乐重在迎合,而非提高;重在娱乐,而非教育;因而认为“流行音乐不能作为教育的内容”[3]。然而,流行音乐从没有因为受到冲击而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从排斥到不上大雅之堂再到万人追捧的盛况,这样的过程只有短短的20余年。流行音乐在西方作为大众性文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它拥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及独特的听觉效果才生生不息流传下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着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发达,流行音乐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它的流行性和时尚性、较强的参与性及传播手段的科技性越来越显现其旺盛的生命力。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以瞬息万变的速度传递着流行音乐的讯息,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概念,而且最大限度地迎合、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欣赏审美心理,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形式。近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2.全方位音乐教育的需要。

如果还有人对流行音乐进课堂表示怀疑,那么反过来想,如果仅靠古典音乐能否独立担负起全民音乐教育的重任?结论是否定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文化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不同文化样式之间的接触在一定的文化冲突之后往往会表现出文化融合的趋势。“趣味无争辩”,承认审美趣味多样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音乐本无贵贱之分,不论哪种学说,都没有承认音乐一起源便有所谓的“高雅”、“通俗”之分。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不同特点的文艺体裁,没有不同等级的文艺体裁,而且文艺本体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力是不同的[4]。流行音乐是音乐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也是融合最多元素的音乐。流行音乐曾是高雅音乐的源头,“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众多舞曲原来是以通俗音乐的面孔走向世人的;理查德・克莱德曼也曾用流行音乐的风格来演绎古典钢琴曲。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更是亲密无间,曾经流行的西北风歌曲,大量借鉴陕北民歌的音调、粗犷的演唱风格,在气质上与民歌一脉相承[5]。而除了鲜明的通俗性、大众化的娱乐功能外,流行音乐轻松时尚的社交功能,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功能,却是其他音乐所不能完全代替的。我们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包含中国传统音乐、欧洲古典音乐及流行音乐等在内的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任何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认识和观念都是僵化的、错误的。在全球化的时代,音乐教育内容的全方位性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重视。就连一贯以保守著称的德国人,也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顺理成章地把流行音乐纳入了学生的音乐教学范畴。我们要承认和正视流行音乐所具有的开辟体制外音乐教育领域和“文化反哺”的功能,只有承认流行音乐所具有的这些积极的文化功能,我们才有可能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利用流行音乐的这些正面功能,为专业音乐教育甚至是整个社会素质教育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3.大学生受众群的需要。

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接受的是重分数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接受过连贯系统音乐教育的极少,对音乐的记忆大多停留在小学、初中,随着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至初二或高一以后就很少有人再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内心对音乐的向往与客观实际的极大反差,成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迫不及待选择音乐公选课的直接动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音乐已不可能成为学生获得音乐资源的垄断者,流行音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接触多元音乐的机会。

近年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体裁”的选项结果是:

(1)交响乐:35人;(2)艺术歌曲:94人;(3)民歌:78人;(4)歌剧:34人;(5)通俗歌曲:131人[6]。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湖北工业大学根据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开设了《流行歌曲演唱与录音制作》公选课,反响热烈,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像罗大佑的音乐影响了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成为一代人成长历程中的一部分。当前的大学生,也一样接受着社会上流行音乐的感染,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认识感受流行音乐[7]。至于一些被批为质量低下却传遍大街小巷的“口水歌”,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一现象恰好证明了“音乐教育在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并没有被重视与开展,因此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音乐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8]”。如果高校的音乐教育抓好了,青少年的音乐文化素质和音乐鉴赏趣味提高了,低档次的流行音乐的市场自然就会逐渐缩小,其负效应自然就会减弱。因此,“堵”不如“疏”,从这点上看,对大学生进行流行音乐教育是带有战略意义的。

二、普通高校开设流行音乐课程的可行性

1.良好的政策环境。

1997年5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做出了正确引导,也为流行音乐进入高校课堂提供了政策依据。各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陆续成立了艺术教研室,开设了音乐选修课程。在重点高校的带动下,大部分普通高校也相继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音乐公共选修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发展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而开发大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9]”。与此同时,众多版本的音乐公选课教材也先后出版,其中均有关于流行音乐的内容,说明“流行音乐是否可以进课堂”已经不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2.先进的教学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知识,也早已习惯通过网络寻求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与中小学相比,普通高校的教学条件要好很多,绝大部分都配备了计算机、音响设备和音像资料等新型教学工具和多媒体教室。这种新颖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使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10]。在新型教学工具的帮助下,不但“听”的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教师对乐曲旋律、和声、节奏、结构等分析从纸上的音乐知识变成了具体的可感受的视听艺术。另外,普通高校都配备了专职音乐教师,为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提供了师资保障。

3.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沈阳音乐学院于1993年率先设立通俗演唱专业后,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也先后开设了流行音乐演唱与演奏专业。中央音乐学院1994年成立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成立了现代器乐系、音乐工程系;与此同时,其他许多艺术院校、师范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流行音乐的相关系科。虽然,各高校院系名称各有不同,专业设置与名称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国高校中流行音乐学科的建制已经基本确立。在流行音乐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

三、对普通院校开设流行音乐课程的几点建议

1.在教学内容上以音乐鉴赏为主。

与专业音乐院校不同,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学生高超的音乐技能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目前大部分喜欢流行音乐的大学生当中,相当多的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肤浅的听觉感知和对歌词表面词义的理解上,不能对流行歌曲乃至流行音乐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及流行音乐的美学特点、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理性认识,无法从表层感官刺激构成的感性感知深入到深层次的内心审美感悟和理性思考中去,从而不能真正实现艺术欣赏对提高欣赏者自身音乐文化修养、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情操的艺术价值[11]。而这些却恰恰是需要音乐引导的。适当引入那些艺术价值相对高的流行音乐,教会他们正确地从节奏、旋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去分辨、欣赏流行音乐,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以增加其音乐修养,形成一种比较开放的、具有多元性质的流行音乐审美观,如《爱的奉献》、《红旗飘飘》、《从头再来》、《追寻》、《常回家看看》等。这些好歌无论从旋律上、情感内涵上、演唱技巧上、表现手法上都是值得推敲的作品,能给人一种美的熏陶和高尚的享受。虽然它们不像《喜唰唰》、《老鼠爱大米》那样窜红火爆,但其会经受历史沉淀的考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被认可度。

2.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对比教学为主。

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对比相似的、相近的、相联的、相反的等容易混淆的、比较模糊的、难以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进而分析、比较其可比点,即异同点、相关点,达到对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及准确和灵活的运用。对比教学是教育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曾经读过关于将流行歌曲《小芳》与陕北民歌《兰花花》作比较鉴赏的文章,受益匪浅。

3.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

由于高校流行音乐学科是从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体系分离出来的,而且任教的绝大部分教师都受过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结构还保留着固有的习惯模式。因此,普通高校在尽可能引进流行音乐教师的同时,原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也应该在掌握自己专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其它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参加有关流行音乐教育的培训,加深对流行音乐的了解与探究应成为每一个音乐选修课教师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总之,面对空前繁荣、多样的文化形态,我们对流行音乐的定位、内涵、作用和影响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将流行音乐纳入学校音乐的课堂的问题也应引起普通高校教务教学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晓晖.浅谈流行音乐鉴赏专题在音乐选修课中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08,(33):640.

[2]王敏琴.音乐新时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流行音乐不能作为教育内容.少年儿童研究,1992,(3).

[4]姚旭辉.谈将通俗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设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81-83.

[5]南利华.流行歌曲与传统民歌之比较[J].中国音乐,2001,(2):21-23.

[6]张雪梅.当前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21-122.

[7]金英哲.对普通高校开设流行音乐课程的思考[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6):52-53.

[8]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郭瑞.高等学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第5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流行音乐,特点,发展趋势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状态。

一、何谓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一词源于西方.广义指古典音乐中的通俗音乐、民间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样式:狭义的流行音乐仅指现代流行音乐。

现代流行音乐主要指的是60年代以后由爵士、摇滚演变来的与古典音乐相对的通俗歌曲,是“具有规范的明星签约制、经纪人制、版权制等现代化操作模式,以现代科技手段为物质载体,重情感表现,形式丰富多变,是一种存在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多重关系之中,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形态。”其基本是以歌曲为主,内容9O%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所以内容单一。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的不断更新迎合了听众的需求。

二、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在当今乐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流行音乐,这与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大众化

流行音乐受大众喜爱是因为它的艺术来源于大众,歌词通俗,曲调优美易记,唱的时候不过于注重发音,但注重情感真实。可以说,它是一种大众音乐文化。

流行音乐使人们获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趋向于大众平民化,这种审美品格是一种与高雅音乐和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的。流行音乐颠覆权威,愉悦大众,以朴实的情感、执著的追求和真诚的关爱自身赢来了众多的喜爱者。

流行音乐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和歌词等,都符合大众的传统审美习惯,流行歌曲得以如此流行也得益于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流行音乐流行于大街小巷,可以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广泛视听和传唱,这些都无不体现了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正是迎合了人们大众化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习惯,流行音乐才如此流行不衰。

(二)时代性

众所周知,从流行音乐出现到现在,流行音乐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顺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因此,不同时代,其流行的音乐也是不同的。如果研究其发展道路就会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歌曲,其曲调和歌词内容都是那个时期的缩影。

如2010年春晚旭日阳刚唱的《春天里》,其歌词很有生活意境,体现了当下的一种民工精神,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则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可见,流行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这种时代性,便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旦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风格的作品,流行音乐市场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因此,流行音乐是合乎时展规律的。它顺应时代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成为一种潮流。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的发展展现出百花争鸣的繁荣局面,与上世纪末相比,本世纪以来的流行音乐发展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一)眷顾传统文化

眷顾传统文化是当今流行音乐表现出的发展趋势之一,即关注民族传统文化或被国人广泛接受的西方传统文化,并将其注入流行音乐的创作中。

新世纪以来,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发展开始变得不景气,有影响的歌手减少。与此同时,长期与大陆的隔绝致使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呈现出一种挖掘传统文化的“寻根”意识。而大陆的流行音乐文化水平在与港台流行音乐交流中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关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兴的流行音乐文化产业,以提高具有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化”就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林俊杰的《江南》《醉赤壁》等歌曲,也体现出不同特色的“传统化”倾向。在音乐创作上,林俊杰不会直接运用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而是采取一种“传统化”的思想,将其作为一种理念来创作具有东方韵味的流行音乐。可见,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已经呈现出挖掘传统,强调中国特色的眷顾传统文化趋势。

(二)蕴含中国元素

当今流行乐坛已经渐渐步人中国化,中国流行音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迈向国际化行列。但是中国流行音乐要想在国际市场获得长久的发展,还得将自己独特的民族元素加入到音乐创作中,这样才能在世界乐坛取得一席之地。

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流行乐坛便出现了很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歌曲形式、创意、内容都不同,使得中国流行音乐迅猛发展。尤其是在以王力宏、周杰伦等实力派歌手的带领下,分别以各自的曲风极力地运用中国化民族化的音乐元素,大力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这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当下流行的“中国风”音乐,其歌词或曲调都结合了中国民族的音乐元素和中国古典元素,从而听起来有一种独特的民族韵味,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如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也正是运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全部的歌词。这些都歌曲都极富中国古典韵味和特色。

第6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中阶段;音乐课堂;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49-01

高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爱,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我国对教育的改革,高中音乐教育也推出了新的课堂标准:“学生音乐的兴趣和关心,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同时,我国对高中音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在视觉以及开放领域中的学习,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音乐的学习和理解,打造学生的世界价值观。”在这一科学的想指导思想下,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做到通过实践,将具有健康、优秀、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目标。那么,在目前我国高中的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应当具有两方面作用。

一、专题鉴赏

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为基础,教师应该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专题鉴赏。新课程改革已经将流行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设置。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师可以设计三到五分钟来指导学生的特别欣赏。高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紧跟时尚的脚步,并强烈的渴望知识,只是听几首歌,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因此高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与教学目的想结合,通过选择社会上相对积极向上的优秀流行音乐作为教材,进而引导学生们对进行赏析以及学习。例如,笔者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一课程是美国流行爵士音乐赏析,学生们根据播放的美国爵士音乐来了解美国音乐的旋律以及节奏等特征,笔者发现,学生们对美国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美国流行的爵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也就更佳良好。

根据相关音乐专家调查结果表明,在高中时期,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与欣赏中,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其他音乐,诸如古典音乐等音乐放到同一平行线上。流行音乐部分可根据社会上的流行因素进行相关调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符合流行音乐所具有的时代性。对流行音乐进行特别的专业欣赏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课程,不仅让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作品,了解相关教学知识,更是对学生们音乐伤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的提升。

二、拓宽视野

除了在流行音乐赏析课堂外,还可以在其他音乐教学与伤心过程中,在保证相关教学目的主旨下,还可以适当将流行音乐融入其中。

除上述以专题为标准的课程以外,其他内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选择遵守课堂主题的前提下,用经典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加入流行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学生欣赏视角的开拓。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欣赏,也对教学氛围的调节有显著作用。例如,在教材中的《爵士乐》课的鉴赏之中,也可以恰当的播放相应的流行歌曲。如播放美国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尤其是歌曲中的MV部分,这首歌的寓意非常深刻,通过将杰克逊富有传染性的歌声以及MV中令人深思的画面相结合,深深震撼每一个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另一个例子是,在李斯特的钢琴“钟”这一课程之中,虽然这是一首古典音乐,但是为了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可播放根据“钟”改编而来的“我不会唱歌”这首歌曲,学生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也对古典钢琴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明白音乐没有国界,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具有突出的辅助作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是以附加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之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丰富音乐教学的手段。笔者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学关系最密切的流行音乐联系在一起,用最好的选择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进行主体的升华。另外,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都应当将音乐教材部分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将“新课程”作为教学准绳,在保证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选取流行音乐作为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识别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合理处理,从而在音乐教学中感受音乐的真、善、美。

艺术需要共同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在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的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的赏析水平。可以说,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是今后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趋势。本文根据我国新课标的要求对当今高中音乐教学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教学方法对流行音乐在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给与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本文的探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真正做到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 汪 霓.全面参与 学会创造――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 中国音乐教育 1999(06).

[2] 刘 桦.一节特殊的音乐课[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8(01).

[3] 晏 敏.流行音乐:让音乐课堂更加丰富美丽[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05).

第7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买一张古典音乐的正版唱片这种一度是发烧友们极具仪式感的行为,已经开始在网络下载的方式中得以延续,甚至在一种圈子化的选择中成为人们乐意尝试的新的生活仪式。

常识告诉我们,古典音乐从来就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而最近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却告诉我们,事实上,古典音乐的发展现状要比你想象的好得多――在去年各种流派音乐的销量(网络和现实销售)都下降了5%的情况下,古典音乐的销量却奇迹般地上升了22%。“当我跟这(古典乐)行的人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人人都在赚钱。”总部设在香港的世界最大独立古典音乐公司,Naxos的主席Klaus Heymann这样说道。

是什么力量让阳春白雪得以拥抱春天?答案简单得有些庸俗:互联网。古典音乐零售商开始尝到了网络经济的甜头――据统计,目前最大的几家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的销量占据了所有数码音乐销量的20%,这个数字是有些音乐种类的两倍甚至三倍。

许多其他音乐流派在推销唱片时仍旧追求传统的利益“大头”所在――坚信“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销售”――于是大多数唱片公司总是花尽心思力捧少数几位特别赚钱的艺术家。

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和人们的音乐收听方式的变化有关。当年索尼WALK~{AN的出现,第一次使随身听成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方式。但这种解放人与机器关系的方式,还只是革命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变化发生在对人与音乐的关系上,这就是MP3的出现。

随着MP3的出现,人们开始在一种不受人与机器关系制约、也不受音像制品给定性束缚的自由状态中,将生活和音乐缝合到了一起。他们不喜欢买CD,而是喜欢到网上去下载音乐,并且按照自己的口味和习惯,通过“播放列表”等非常简单的数字化方式,对自己喜欢却又散见于各个不同专辑中的音乐进行编辑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库。

当然,情况在遭遇古典乐时就会变得微妙起来 喜爱或者懂得鉴赏古典乐的顾客们大都各有品鉴,他们往往热衷于根据个人的口味来探求小众唱片、搜集同一曲目的不同版本,追买各种名曲的罕见版本 总之他们有着分散的欣赏趣味以及随之而来的购买欲望。从独立古典音乐公司Naxos网站上的情况来看,网站所提供的14万余首曲目中约有半数只被下载了大概10次或者更少。尽管是这样看似微弱的购买量就已构成公司2006年8亿2千万美元收入的四分之一。

不难理解,互联网经济的长尾理论在此再次发生重大作用,而目前古典音乐在网络销量上的利好消息也多数是利用了网络经济的长尾效应――凭借大批量的少量购买,配合低成本的网络分销渠道――而成就的销售奇迹。“网络带来的销售新前景弥补了现实音乐商店的不济状况,”Naxos公司的一名创始人甚至发话说,“就算我们自此再也不卖CD,也照样可以活得很滋润。”而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universal所属Decca Label集团的数码音乐销售也已经占到公司业务的五分之一。

立马会有人担心开放式的环境下如何保证网络音乐经营商的利益,因为众所周知许多提供“点对点文件共享”服务的网站已经给流行音乐的数码化销售带来了摧毁性的打击(而在人们习惯了在网络上获得免费的音乐的中国,情况就被更为极端化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当然有部分还是要归功于“点对点文件共享”机制并没有“染指”的古典乐领域。

古典音乐唱片演奏和录制的复杂与微妙使得它们难以被盗版,远超过一般流行歌曲的乐曲长度使得古典音乐在网络上的流传变得不如流行歌曲般可行。另一方面,古典音乐的听众也往往具有较高的鉴定能力和更为忠实的购买习惯,相对于从网上扒一两首免费的曲子,痴情的古典乐粉丝往往愿意掏钱购买整套的专辑,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找寻一些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背景资料、唱片灌录地点等相关信息的好地方。

当然,总的来看,古典音乐销量目前还只是乡村音乐销量的四分之一,仅仅是摇滚乐的十分之一。如果要真正迎接到来中的网络销售热潮,人们还要面对更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如何让网络平台的搜索功能更接近传统乐迷那些浩瀚却又分类整齐的CD架呢?数码时代的来临让偏爱便携式柴可科夫斯基音乐的消费者或多或少处于劣势 通俗音乐的知名下载网站如Napster,雅虎的Musicmatch,还有微软的MSN Music提供的下载内容当中只有2%―10%是古典音乐,如果还要在这当中找到某首特定的乐曲更是难上加难,何况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往往都各具慧眼。

就算古典乐迷幸运地在网上找到了他们想找的曲目,想要将其在个人音乐播放器(如MP3中)归类存放也并不容易。一般说来,电脑软件和数码音乐播放器都是根据数码音乐上包含的艺术家、唱片名称、歌曲名称和排号等文字信息来归类音乐。这在存放流行音乐时毫无问题,因为只要简单地根据原创者即可解决。但如果是一首古典乐曲,例如贝多芬交响曲,任一首都会有不同指挥和乐队演奏、灌录而成的众多版本,这就超过了为大众需求而生产的个人音乐播放器对于作品路径信息的分类显示能力。如此种种都表明,大众消费社会里,并没有为古典乐预留太宽的绿色通道。

不愿错过网络时代福利的职业打击乐手爱口这样解决这个普遍存在于新式古典乐迷生活中的问题――她在自己的iPod播放器里放弃罗列具体的演奏者名单,只显示作曲家和作品名称。“这样我会凭记忆去留心这是费城交响乐团的版本,那个则是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奏……听多了还是会有一些感觉。”费城交响乐团的首席打击乐手Don Liuzzi的意见则显得折衷一些,他的意见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也能够上网听音乐了,这是值得高兴的。就算在一些并不发达的地区,年轻的乐迷们更偏向于使用网络来获得免费的音乐

如果音乐让他们快乐,或者说他们真的享受古典乐,这不也很好吗?”

如此说来,就真不知道是我们在享受古典乐还是古典乐正在享受这个时代了。郎朗的成功营销即是一例。iTunes主页曾一度成为他的新专辑最有力的宣传品,随着他的《贝多芬第一、第四钢琴协奏曲》登上iTunes综合音乐排行榜的前15名,郎朗很快在全球网友的点击之下在5月中旬荣登榜首。“当你看到跟郎朗并排的名字还有TobyKeith或者是50 Cents时,所有的艺术家都享有平等面对听众的机会了!”Decca公司的主席,也就是郎朗热销唱片的制作上Christopher Roberts很是热情洋溢。

iPod时代,打自己的榜

马里甲

将音乐播放列表理解为一种新功能是不够的,它是一种生活态度。

两年前,当《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总统的随身物件中又多了一件新宠――iPod音乐播放器的时候,白宫新闻办及时地公布了布什的iPod音乐播放器刚刚存储的250首曲目。人们注意到这个曲目在很

大程度上印证了布什公众形象的某些特点,比如曲目中没有古典音乐,而传统乡村歌手的作品占了大部分,其中范莫里森的《褐眼女孩》是这位“牛仔总统”的最爱。但白宫人士拒绝透露总统iPod中音乐“播放列表”中的曲目,因为这会透露生活中的一些更为私密的东西,而他的对手或敌人可能根据这些近期总统常听的曲目,去搜索他的心情甚至对公共要物可能作出的反映。

iPod的圈子里有句名言――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iPod的人,和即将有iPod的人。随着前一种人的数量已经过亿,他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每天,他们除了把电脑里储存的各种流派的曲目一股脑儿倒进这个白色的小玩意之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还需要从网上尽可能多地搜罗想要的音乐,然后,都要在睡前花一些时间来仔细研究音乐的种类、年代和演唱者以进行筛选,然后编排组合出自己的播放列表。

从2001年连同iTunes网络音乐商店一起推出以来,“iPod”这个美式自造词已在短短几年内全面超越并取代了它的老前辈――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MP3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享受一种不受人与机器关系制约、也不受音像制品束缚的“全天候”自由状态,从而将生活和音乐缝合到一起。而iPod则吸引了更多原先对MP3持有偏见的音乐发烧友――这些迷恋音响器材、固执地认为音乐只能安静地坐在环绕立体声的客厅里欣赏的技术派和嫌CD都过于数码音质的怀旧派们出于更强的自我意识,开始尝试用iPod来连接音乐 因为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口味和习惯,把一段时间内喜欢的音乐通过“播放列表”非常简单的数字化方式,将散见于各个不同专辑中的音乐按照个人的理解和口味进行组合,甚至按照特定场合气氛来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库。

最新的时髦是,使用iPod的iTunes来创建不同的播放列表,从而与音乐的聆听者的内心节奏建立一种同步对应关系。按照某些iPod玩家的建议,如果你是一个古典迷,那么每一个早晨从莫扎特开始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尤其是莫扎特13首夜曲中的小步舞曲,这比那些电视韵律操高雅多了。上班途中一般来说听咏叹调会比较提劲,而碰巧这是个黑色星期一,则可以考虑加大力度,事先多编排点歌剧序曲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合下班心情的曲子太多了,人们可以根据晚间的去向,在各种风格的音乐之间切换,以便有效地通过音乐来调整心情。至于睡觉前有来一杯红酒听一段小曲助眠的中产式习惯的人,巴赫或者肖邦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上面方式同样适合流行乐或者摇滚乐的爱好者,早晨在自己定制的《起床歌》响起之后,用“on the Way”调整出一天的力量,然后在Rock&Roll或者跟随许巍“时光漫步”踏上上班路,工作间隙时用I Could Be The One来励志鼓劲,下班时用Life Goes On来解压,最后在班德瑞或者神秘园的自然狂想中沉入梦乡。但千万别让那个萨克司老油条肯尼基来陪你,因为他那首在酒吧或者星级酒店厕所里看门乐曲《回家》的熟悉旋律,总会给人一些不雅的联想。

第8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青少年 西洋古典音乐 教育普及途径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西洋古典音乐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作为音乐学的研究生,我们希望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它对河北省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

一、学习音乐的目的

目前,我省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目的存在着错误的理念:(1)在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多一门特长多一份竞争力;(2)中考、高考时享受加分的优势;(3)为未来准备一份体面而实惠的“饭碗”。音乐成了主宰未来生存竞争的拼搏手段,忽略了其内部所蕴含的巨大人文精神和力量。

问卷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在学习音乐的目的上,孩子与父母有着截然不同想法:51%的孩子学习音乐是为了获得快乐,而考虑到孩子能在音乐中体会快乐感受的家长仅为14%50%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参加考级是为了今后考学时能够“加分”,考虑到这个目的而学习音乐的孩子只有4%;我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不在于使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健全人格;通过音乐的影响力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耐性,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培养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心态。

二、西洋古典音乐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注意到音乐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感受力、记忆力、表现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对人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之大也是无可比拟的。

(一)西洋古典音乐对人智商的提高

81.9%的家长认为西洋古典音乐的胎教对孩子是有积极意义;80.3%-的家长认为孩子在0~3岁期间多欣赏西洋古典音乐,对音乐感的培养是相当重要;78.6%的家长认为0~3岁时所欣赏的西洋古典音乐音乐对孩子以后的音乐学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在161份琴童家长问卷中,人们对音乐开发孩子智商的作用是普遍持肯定态度的。问卷数据显示,家长们最为认可器乐练习对手脑配合灵活性的提高作用,比例高达91.8%;80.3%家长认为通过对乐谱中音高、节奏、力度等方面的记忆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提高了,反映速度也加快了;80%的家长表示孩子因为有了艺术特长而更受老师、长辈和同学的欢迎,进而自信心也有所增强;65%的家长表示学习音乐后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59%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音乐后成绩确有提升。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认为,音乐培训对儿童智力提高确有帮助t但不意味着像一些商家所宣称的那样儿童会因此成为天才。音乐教育加强了青少年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训练,使整个大脑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二)西洋古典音乐的美育功能

96%的人认为西洋古典音乐最能陶冶人的美好情操。但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化和功利化趋向,把音乐当成唱歌、跳舞和演奏的一门技术。而音乐教育绝不是实用的、功利的而是审美的,使青少年在接触、感受优美乐音时完成娱乐、益智、辅德等功能;使孩子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理解、尊重、合作的意识。

(三)音乐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积极作用

情绪对人的行为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好的时候,主往会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反之,会偏执于消极方面。音乐通过流动的定律塑造形象,引起人们轻松、欢快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从而达到调节控制情绪情感的作用。

哪种类型的音乐更有利于情绪的健康呢?在家长问卷中,95%的人认为西洋古典音乐能缓解压力;67%的人会以欣赏西洋古典音乐形式放松疲考。古典音乐合理地安排了不同力度音和节奏的比重,对情绪具有最显著内调和、镇定作用。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遇事好冲动。音乐教育有助于调节少年儿童大脑皮质细胞的机能和脑神经活动机能,增虽其对情感意志的自我控制,克服遇事容易盲目冲动的缺点;释放他们激烈的情绪、减缓压力、提高情商,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推广西洋古典音乐的有效途径

在问及“影响人们了解、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因素”时,位列榜首的是电视节目占64%,其次是西洋古典音乐广播占52%,再而依次是公众喜好西洋古典音乐的程度是47%、精神文明程度23%和公众文化生活取向7%。随着人们精神文明更高层次的需求,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推崇与重既。但西洋古典音乐教育的普及仍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够顺利实现。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加强

“家庭音乐教育”是指父母(长辈)充当教育者在家庭中(生活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性活动的总称。儿童接触音乐的随意性、自觉性,使其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就像做一件最自然的事。家长应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

我省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音乐理所当然是在学校或青少年宫由音乐专职老师来承担。而儿童四岁开始就要进行音乐教育,家长要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承担听觉训练、欣赏等音乐教育职能。调查中,50%的青少年会因为家长对古典音乐的喜爱态度或亲戚朋友从事、学习西洋古典音乐而喜欢并选择学习古典音乐;35%的青少年表示,西洋古典音乐的书籍及音像资料会增进他们对西洋古典音乐的了解及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中,不一定要求父母要懂音乐,而需要父母有耐心、有兴趣地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能接受艺术熏陶的环境,并在父母的引导下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通过问卷数据的类比,我发现来自音乐世家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小部分孩子,在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喜爱和掌握的程度上远远高于平均值。

(二)学校音乐教育的改进

青少年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途径:第一为家庭音乐教育58,8%;第二为专业音乐家教52.9%;第三为业余音乐学校47.1%;最后为学校音乐课仅41.2%。当问及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认识时:50%学生强烈要求多了解一些西洋古典音乐知识;53%学生认为业余音乐辅导学校比学校音乐课更能学习到西洋古典音乐知识;42%学生会因为业余音乐学校水平高低影响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兴趣。以上问卷数据说明,学校音乐教育在讲授西洋古典音乐知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

64%的学生很喜欢音乐课本歌曲;57%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71%的学生最喜欢流行音乐,但许多流行音乐的内容并不适合青少年接触。为什么喜欢西洋古典音乐的青少年是最少的呢?首要原因是47%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呆板、深奥而无法理解,但事实并非如此!使学生形成这种错误印象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忽视了音乐欣赏的作用。

5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西洋古典音乐课;64%的学生希望把枯燥铃声改为西洋古典音乐;42.8%的学生会因为音乐教师素质高低影响音乐兴趣,并希望学校多播放一些西洋古典音乐乐曲;28%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文艺传统是影响他们对音乐活动兴趣的一个原因,如果学校能多组织文艺活动和比赛他们会更多的关注音乐;50%的学生表示如果学校组织了音乐活动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可见。青少年喜欢西洋古典音乐,欢迎各种音乐活动。但由于师资、器材不足,学校对音乐的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积极性。

2.音乐欣赏应选用的音乐类型

“标题音乐”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使听众欣赏及理解音乐作品时,有了一定依据。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应首选标题音乐。这组数据清楚地表现出青少年喜欢的西洋古典音乐类型:欢乐82%,抒情58%,悲伤5%;大型11%,小型70%;简单58%,复杂29%;熟悉64%,陌生17%。学生对熟悉的乐曲产生积极的反应,更易于感知理解相对句单的旋律性强的音乐。所以,音乐欣赏播放的曲子应是一些优美、高雅的经典性世界名曲,选择那些短小精悍,感情深厚,意境盎然,形象鲜明,易于记忆的音乐,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聆听古典音乐,使学生在感受西洋古典名曲音乐语言美的同时,从教师剖析中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从中感受音乐的哲理美。

(三)社会媒体的支持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总结了四种青少年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途径:第一网络64.7%,第二电视47%;第三课外音乐辅导41%;第四音乐课仅有23%。这说明大众传煤对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冲击是迅速且深远的。

我发现青少年熟悉的音乐家前三甲为:贝多芬、莫扎特和朗朗。朗朗作为中国近年来蜚声国际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是中国大地“钢琴热。’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琴童杰出代表。媒体对他的密切关注和大力宣传,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众多知名音乐家成为最为中国孩子了解的演奏家的重要原因。并且随着朗朗、李云迪等一批青年钢琴家蜚声国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学习钢琴。

(四)国家政府的支持

第9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流行音乐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纵观当前高职流行音乐教学不难看出,教师同学生对于教育的理解并不统一,这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清晰。从学生层面来讲,由于他们追逐潮流、对流行音乐较为推崇,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解力以及较高的接受度。然而,从高职学校教师层面来说,他们通常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成长,学习形式多为传统声乐模式,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育内容无法同学生形成强烈的共鸣,通常会出现沟通中的代沟,进而形成了教师无法正确把握流行音乐教学目标的问题。例如,高职院校中设置流行音乐教育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等,这些问题无法搞清楚,主要成因在于教学目标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

流行音乐来源大众,因此风格与表现形式同古典音乐截然不同。后者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且较为固定,因此一旦音乐明确情感内容后,风格需要按照统一标准制定,即便演唱者不同,演绎相同的经典名曲也需要依照创作者的原本要求进行,不能随意变化风格。相反,流行音乐大不相同,虽然创作者也要阐述想表达的内容,然而演唱者可通过不同的诠释方法演绎出不同的风格,一首经典流行音乐可变化出几十种版本,这恰恰是流行音乐不的魅力所在。然而目前,较多教师在组织流行音乐教学环节中却按照古典音乐的模式进行,导致流行音乐演绎出现了统一、呆板的弊端。事实上,流行音乐需要教师为学生开自由、广阔的发挥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表演形式。

(三)欠缺有效评价

目前,我国高职学校流行音乐教育中多数教师来自于传统声乐学习背景,虽然教育经验丰富,可对流行音乐教学形成有利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流行音乐的独特形式,唯有真正明确其内涵方能组织好实践教学。然而,目前较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眼光审视这一学科,无法领会真谛,因此不能全面激发流行音乐特征。这也体现于对流行音乐教育的评价环节,由于欠缺有效的评价分析方法,单纯借助评价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无法促进高职学校流行音乐教育的持久长效发展。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育目标

通常来讲,流行音乐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转换不同演绎风格,这恰恰由流行音乐风格多样变化的特征决定,学生要在掌握扎实功底的基础上,依照音乐特征灵活选择演绎形式。另外,流行音乐需要建立属于自身的理论体系,促进学生提升理论研究技能,进而可在从事音乐事业过程中更好的应用理论知识应对处理问题。具体来讲,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演唱技巧,巩固声乐基础。另外,音乐需要硬件工具的有效支撑,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应用音乐硬件的技巧,例如剪辑制作、调试印象等。音响是影响演绎水平的重要硬件,因此掌握操作技巧尤为重要。另外,制作音频不但是音乐行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对教育教学也极为有利。

(二)科学选择教育内容

音乐教学环节中歌曲即是教材内容之一,在选择歌曲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核心特征有目标选择,循序渐进提升教学难度。例如,针对一、二年级高职学生,可为他们选择一些难度较低、音域变化不大、情感跌宕不明显、节奏相对简单的音乐。而对于三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控制声音能力,且音域较宽,可较好的把握音乐感情变化,因此可为他们选择一些具有难度的歌曲。对于四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掌握了扎实的延长技巧,台风体现了张丽,表现力持续提升,因此教师可为他们选择更高难度的歌曲,例如音乐剧等等。

(三)有效应用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音乐教育资源与现实条件,我们明确,高职音乐教育适用小班授课模式,即每堂课学生不应超过五人,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可良好互动,并可快速解决发现的问题。演绎流行歌曲离不开大量的练习,采用小班授课模式,学生可通过个人、组合方式更多的练习演唱,并接受老师的及时纠正,更好的把握合作、和声以及舞蹈技巧。另外,在小班授课过程中学生可更好的观察其他同学表现,进而提升自身应对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有效的学习流行音乐打下坚实基础。

(四)明确评价目标与实践方式

我国高职院校流行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涵盖评价方、评价对象与评价方式。为提升教学评价有效性,应设定明确的评价目标,也就是我们为何组织开展评价,待明确这一目标后,进行的教学评价方能把握科学的方向,选择更有效的途径,而后方能勾勒出组织教学评价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开展模型。我们认为,高职学校音乐教学评价管理模式应涵盖评价的系统框架、工作指标、采用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数据等。构建评价框架过程中应充分考量高职教育的各个层面,创建评价模式应衡量各个层面关系,例如短期教育目标以及最终达成的目标、教学激励以及教学评价、教育人员以及教育学生或群体的关系、所学专业知识以及灵活应用关系等。唯有透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管理模式,方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流行音乐教学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伴随高职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开设流行音乐教学十分必要。本文就高职院校组织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对策,即明确教育目标、科学选择教育内容、有效应用教学方法、明确评价目标与实践方法,进而真正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兰.高校流行演唱教学现状浅析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1).

[2]晁岱健.流行音乐与市场分析研究[J].艺术百家,2007,(1).

[3]王新娇,葛朝晖.流行音乐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J].科教文汇,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