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能源管理导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

第1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关键词: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求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日益突出的能源瓶颈更加凸显出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工业企业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其能源消耗量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70%。因此加强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不仅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靠保证,是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依据

我国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总目标。 在众多的能源管理措施中,能源计量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工业生产领域,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因此,能源计量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节能量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节能型企业的重要措施。

1、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ISO9000族标准中对管理体系的定义为: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BS7799/ISO27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等等。这些管理体系是社会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的产物,往往以“标准”的方式规定不同方面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能源计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为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而持续控制和管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

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这里所说的用能对象可以是系统、设备、过程,甚至是微元;也可以是国家、地区、企业等行政区划或法人单位。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可以是设备效率、能效比,也可以是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能耗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弹性系数。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是能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计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属于工业计量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在《节约能源法》别强调了加强能源计量的要求;作为《节约能源法》的配套法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国家先后制、修订了一批能源计量与监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以指导能源计量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国各省市对能源计量工作也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许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并加紧对能源计量管理及技术的研究。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在于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计量法》,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水平,推动企业节能降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管理层面上看,采取强有力的节约能源措施势在必行,而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计量。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贯穿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基础工作包括建立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和能源计量队伍的建设等。要提倡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量化跟踪和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技术潜力和管理漏洞,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促进技术进步,把节能挖潜落到实处。

从技术层面上看,能源计量涉及热工、化学、力学、电学、光学等专业,几乎涵盖了现有计量学的各个学科,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熵增原理来测量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用能情况。能源计量的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很多情况下能源计量属于现场工业计量,其计量对象多是动态的、多因素的,能源形式又是多样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能源计量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计量器具的种类不断增加,能源计量器具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也不断提高,能源测试要求亦愈来愈高,对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可见,作为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能源计量充分体现出技术上的发展和管理上的创新。

2、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对于能源计量工作,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且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还在不断完善。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主要依据如下:

《节约能源法》、《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GB/T 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dt ISO 10012)、GB/T 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661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 17471《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GB/T 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SH/T3104《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JJF 1112《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等。

二、工业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文力求提供一个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模式,强调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用能有关的活动进行计量控制,以完整的系统管理的方法将能源计量各项工作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的的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达到以最小的管理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1、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

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①确立能源计量方针和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方针和节能目标,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结合国家能源政策、计量工作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确定可测量的、分级的能源计量方针和目标。

②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和工作机构,可以专门设立或与其他职能部门合并设立,但应有企业领导负责,设立专职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责,并下达正式文件明确其职责范围。

管理职责可主要包括:企业领导管理职责,能源计量管理职能部门职责,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技术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检定,校准及维护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统计分析人员岗位职责等。

2、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制度(或程序文件)

企业应齐备有关能源法规和标准文本,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部门职责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罚等制度);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

能源计量制度(或程序文件)可主要包括:能源计量人员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培训教育制度,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计量管理检查和评价制度,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等。

3、人力资源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实施能源计量管理所必要的人力资源。应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以保证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将培训要素贯穿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规定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能力要求。配备的能源计量人员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①能源计量的策划和控制工作;

②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保养、报废等工作;

③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汇总、统计、分析工作;

④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检查、管理评审工作;

⑤能源计量评价及改进工作。

4、文件和记录

企业应识别、收集、编制和控制能源计量管理所需要的所有文件(包括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的),如有关能源的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能源生产转换等的技术规范、指导书等。企业对以上文件和资料应进行有效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能源计量管理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记录应清晰、完整并规定适当的保存期限。

5、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满足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对于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冶金、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还应分别满足GB/T 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企业通过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控制应满足GB/T 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dt ISO 10012)规定的计量要求。

企业应编制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内部设备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目前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检定/校准有效期限和量值溯源方式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编制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

企业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实行分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检定或校准证书、维修记录、其他相关信息。

企业应制定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对能源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校准,确保计量器具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因无法拆卸或检定安排受生产装置的检修时间牵制的计量器具,应制定核查等方法对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可靠性进行评定,并制订检定/校准计划。

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有相应的标识可反映其检定/校准状态,并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相对应;对影响其计量性能的调整装置应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

企业应按JJF1112《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要求做好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监视工作,及时识别不合格计量器具,防止不合格计量器具的使用。

6、能源计量点的设计与控制

能源计量器具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和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并对用能设备进行能源效率监测。

企业应正确识别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或主要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合理确定能源计量点。依据设计规范、使用说明书等内容确定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使用条件以及计量人员、计量方法、环境控制、计量数据采集、计量数据转换等要求,并形成相应文件。应建立能源计量网络图。能源计量网络图应能清楚反映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准确度等级和能源数据链的流向等内容。

7、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企业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必须能够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采用规范的记录格式,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并满足统计和能源管理部门的要求。

能源计量数据应如实读取并准确记录,应记录读取量值的时间和人员。能源计量数据应分级采集,按级统计,避免遗漏和重复。能源计量数据应统一归档,保证数据来源和流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的核查和分析制度,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分层次计量结果的比对或平衡分析,确保计量数据采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2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指标;导则;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

绿色建筑,也被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是唐山湾生态城项目建设标准的指南针。本着适用本土、系统完备、操作性强、可以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唐山湾生态城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该套评价体系力求与每个项目建设过程密切契合,即针对选址、土地利用开发、开发建设控制、施工管理、验收评价等全过程。在各个时序阶段通过科学具体的引导体系、评价指标及管理机制,确保打造一座百分之百绿色建筑的生态城。

2指标选取原则

“绿色建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与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优劣变化。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用原则与方法和唐山湾生态城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为绿色建筑规划导引指标体系设定了指标的选用原则:

(1)适用性原则:符合唐山湾生态城地方特色,适合当地发展需要。

(2)系统性和相对完备性原则:绿色建筑和建筑业倡导全方面、全过程控制,所取指标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引导。

(3)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建设单位实施和推广。

(4)可评价性原则: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评价,有助于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评价和管理,增加控制引导的可实施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终极目标。建筑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3控制引导框架

本框架结构设计按照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和评价验收阶段三个时序,对能、水、地、气、物、管理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地块资源与环境、绿色建筑星级和绿色建筑三个方面的指标对地块及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控制引导和控制。

图1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控制引导框架示意图

4设计导则

4.1规划阶段导则

在建筑地块规划阶段,提出以下4大项指标11小项规划地块资源与环境控制指标,此绿色技术专项指标将在地块设计图则中予以明确提出。

(1)地块基本指标:传统的地块控制的基本指标,包括地块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停车场(位)等多项指标内容。

(2)地块绿色建筑指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建筑使用空间。

(3)地块资源指标:主要包括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建筑节能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比例、地下室一层自然采光比例、综合径流指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及全装修成品房比例等7个方面进行控制。

(4)地块环境指标:主要从乡土植物比例、绿地中乔木覆盖率以及屋顶绿化率3个方面进行控制。

4.2设计阶段导则

在详细设计和开发建设阶段,提出以下6大项设计方案:

(1)节地与室外环境:可采取的技术和措施包括建筑功能分析、合理规划布局;场地热岛、日照通风、绿色交通设计、地下空间开发等。

(2)节能与能源利用:包括建筑本体设计;节能维护结构;建筑遮阳设计;高效建筑用能和功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应用方式等。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包括水系统规划方案,对水系统进行统筹利用。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包括采用本地建筑材料,可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等绿色建材;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等。

(5)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光环境设计;室内声环境设计;室内自然通风设计;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的优化设计措施等。

(6)运营管理: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处理方面的控制措施,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及功能合理;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合理,建筑系统高效运营等控制措施。

4.3验收阶段导则

为保证绿色效果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在建筑建设进行和建设完成的过程中,对建筑及建筑所在地块进行验收管理。验收管理阶段主要包括以下7个导则:

(1)地块资源与环境:场地绿色建筑等级验收、场地建筑节能率验收、居住建筑全装修比例验收、屋顶绿化率等验收。

(2)室外工程:场地建筑总体布局验收、场地服务设施验收、场地物理环境验收、场地公共交通网络验收、场地地面铺装验收。

(3)土建工程:建筑、建筑构件、室内物理环境、无障碍设施、建筑抗震性能、运营管理等验收。

(4)装修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室内污染物浓度、垃圾收集等验收。

(5)给排水工程:水系统规划方案验收、节水器具验收、非传统水源利用比例等验收。

(6)暖通空调工程:采暖空调风系统性能验收、采暖空调末端设备验收、分布式供能系统等验收。

(7)电气照明工程:照明系统验收、照明器具验收、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验收、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验收。

(8)可再生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验收、天然采光验收等。

5主要指标

5.1建筑星级评价指标

地块绿色建筑星级确定标准主要从用地性质、区位条件、示范效应、投资主体等方面考虑,对各地块进行评价并赋值。评价目标标准:得分为2-8 分为一星级,9-12 分为二星级,13-18 分为三星级;

表1地块建筑星级评定表

5.2地块资源与环境控制评价指标

将规划地块与资源环境控制指标100%达标作为进行建筑绿色评价的前置条件。

表2 用地与地块资源、环境指标

6结语

唐山湾生态城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评价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扩充到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后期管理的全过程。希望此套指标体系能通过实践不断的得到完善,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曹妃甸新区管委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2 车乐.2010上海生态世博规划导引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3 吴人坚,王祥荣,戴流芳. 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和发展[ M ]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 张通,章春,王越,秦拓.曹妃甸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实践—生态节能展示中心与万年丽海花城[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作者简介

第3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5-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5-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第4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浙江经济总量大而资源禀赋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浙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严重,特别是土地、水、能源、环境容量等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瓶颈——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郾46亩,未来需求满足率不到5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未来保证率不到二分之一;一次性能源几乎全部进口,未来缺口不断扩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一次颗粒物、氨氮、氮氧化物等减排任务艰巨,环境容量进一步下降。推进建筑工程低碳化、生态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近年来,特别是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之后,浙江适应低碳发展潮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健全体系、开展科技研究、严把设计关、推进绿色改造和标识认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体全国领先。

一是绿色建筑发展已有明显起色。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和《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目前,我省累计设计节能建筑4?郾1亿平方米,建成节能建筑2?郾2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495万吨的能力。今年,我省还启动了推进工业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永康市哈尔斯真空器皿厂房成为我省第一个工业绿色建筑。

二是绿色建筑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我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文件,颁布实施《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强化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民用建筑项目竣工能效测评和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四项建筑节能监管制度;实施《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绿色建筑工程发展方向。2012年,通过《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的法定职责。

三是绿色建筑标准技术研发不断推进。浙江十分重视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大批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完成《推动建筑节能及建筑新材料应用》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工程示范》省级重大研究课题和省科技专项《浙江省公共建筑能源高效利用集成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组织开展了《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钢结构住宅LCA全生命周期及绿色建筑体系性能评价研究》等近50项有关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类项目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但是,与国家新要求相比,与广东、上海等先进省市相比,我省绿色建筑还存在一些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建设粗放模式仍未明显转变,绿色建筑方面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比较突出;绿色建筑特别是高等级建筑占比较少,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2012年7月,国家住建部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首次将绿色建筑等作为约束性条件纳入区域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特大城市执行更高水平的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或接近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水平。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要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我省应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城乡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现念,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由个体问题到系统工程、由建筑设计到环境评估的转变,显著提升浙江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美丽浙江”建设。

一是增强全社会的“绿色建筑”意识。当前,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关注点主要在工业领域,对其他方面特别是建筑领域重视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让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参与建筑节能、建筑节水、建筑节材、建筑节地的良好氛围。可以仿效国内外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把推进绿色建筑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结合起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整体谋划城市节能问题,系统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工作。

二是不断提升绿色建筑标准水平。总的来看,我国以及我省现行绿色认证标准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多基于LEED等第一代认证系统,在操作上主要是逐项评分,导致项目简单叠加,增加了实际建造和运营成本,最后反而增加了能耗;另一方面,标准订立时间较早,与当前技术进步、思维变化以及新近设定目标匹配程度减弱。建议成立由发改、建设、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方面专家组成的绿色建筑审核专家委员会,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适合我省不同地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点完善住宅、办公楼、商场、宾馆、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等建筑的评价标准。尽快制(修)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

第5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本刊讯)近日,云南泰兴隆地产举行了“上东城数字社区演示会”。上东城“数字社区”合作方之一――昆明锦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现场为大家做了生动而形象的数字社区技术演示,整个演示过程全真呈现了上东城科技、人文、绿色社区的舒适主义生活。

会演示了单位触摸系统、TCL全数字对讲系统、家庭媒体中心、异地控制等一系列智能化生活平台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随时获知家庭财产安全,方便对老人和小孩更好的监护,实现安防、娱乐、信息获取等全方位智能家居功能。

将“智能化生活”引入上东城,这在云南尚属首次,那么,上东城投资数千万来打造“数字社区”,会否将这一成本摊算到房价中?对此,上东城项目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数字社区”作为上东城的品质提升的一项内容,是免费给客户安装的,并不计入房款之中。市民只需进入上东城售楼部,即可亲身体验“数字社区”带来的各项便利功能。

海尔智能家电携“U-home技术”亮相成都安博会

(本刊讯)日前,第九届成都安博会顺利举行,海尔首次在本次展会上亮相,展出美好住居解决方案――海尔U-home,该方案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相结合,将“家庭小网”联向“社区中网”,并最终与“世界大网”互联网相联,实现3C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海尔U-home的展台被布置的极为紧凑条理,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酒店等几大板块展示出U-home的全套智能化产品。最为引人眼球的智能家居体验间里包含了智能影音屋,选择了影音模式后:体验间灯光渐渐暗下来,窗帘缓缓合拢,用作播放电影的幕布徐徐落下,幻灯进入了工作状态,从网上直播的高清大片透过幻灯,投放在幕布上,现场顿时响起了震撼的音响效果。像这样舒适娱乐的生活顿时成了现场参观者的向往,智能化在这样的演示中改变了人们心目中硬梆梆的感觉。而正在电影播放过程中,画面突然一转,屏幕上出现展会现场的影像,工作人员解释说,U-home技术能够实现电视屏幕与户外监控相连,业主可以直接在电视上看到车库等关键位置,确保户外财产的安全。

除了众多智能化解决方案,海尔U-home的展品里还包含了可通过短信、电话、网络控制的家电、煤气阀等通用设备,厨房电视、卫浴电视等影音设备和楼宇对讲等安防设备。展品全、技术含量高、演示手段新颖成为展会之最。

思科打造人性化居住空间

(本刊讯)鉴于休闲旅游产业的产值持续攀升,思科推出整合行动通讯技术的智能型建筑解决方案,协助旅馆与建筑业者有效运用科技开发出的各种网络应用。

思科智能型建筑解决方案提供一个可整合数据、语音与视讯的IP网络平台,协助业者改造管理与服务流程,并搭配行动通讯技术,让手持式装置可与房间服务系统、电话闹铃、窗帘与空调等旅馆设施进行连结,打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另外,思科也推出新一代的物业管理解决方案,让旅馆得以将在不同的大楼系统中,以独立网络运作的控制设备,将包括照明、电梯、空调系统、火灾预警、能源管理、影像监视和其它安控系统等,整合到单一IP网路,以强化管理与控制性。

澳斯迪家用中央音响形象店布局迅速

(本刊讯)为了加快市场建设,澳斯迪通过引进优秀的营销人才,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坚持走家电市场策略,通过样板市场、样板工程、专卖店、体验中心等各种形式,让市场尽快熟悉这个行业和产品,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直接体验家用中央音响带来的生活感受,为整个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9年澳斯迪公司更是看准市场契机,大力发展体验中心建设,产品已经进入苏宁卖场,成为国内首个进驻大型卖场的家用中央音响品牌。总部与邦家家居签订全国战略合作协议,将作为家用中央音响唯一品牌进驻邦家全国家居卖场。

此后,产品推广会还将在山西、河南、宁夏等地陆续举办。

LONMARK协会发起智能照明标准

(本刊讯)2009年5月5日,LONMARK国际协会成立照明咨询委员会,为照明系统提供开放式网络技术。委员会由国际室内、室外照明系统先进的的开发商、设计公司和重要用户的代表组成,包括美国BetaLED公司、加州能源委员会、加州照明技术中心、美国Echelon公司、美国大华府贸易局、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飞利浦照明公司和ROMlight国际公司等。

LONMARK国际协会的执行主席罗恩-伯恩斯坦先生说:“开放性的标准是任何一种网络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了标准就能为生产商开拓更大的市场,为系统集成商节约更多的成本,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丰富的功能。我们相信,如果遵照ISO/IEC 14908标准的要求,按照LONMARK国际协会制定的规范开展工作,一定会提高和加快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物和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给投资人带来新的机遇,而且能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好处”。

家电智能控制研究所落户珠海

(本刊讯)日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及珠海中家微电子有限公司在珠海正式成立。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邴旭卫介绍,目前,智能控制研究所已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及著名芯片厂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变频空调控制器、智能家电控制器、变频冰箱控制器、芯片国产化及RFID无线射频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智能控制研究所所长陈建民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业给外界的形象都是“制造大国,技术小国”。中国家电行业产量虽大,但关键的控制技术和芯片都只能从国外进口。智能控制研究所将致力于提升中国家电业的技术水平,争取将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向各家电企业推广,改变关键技术完全依赖国外厂家的被动局面。

目前,该所已经和行业内一线厂商达成了合作意向,相关的产品及技术方案将很快付诸实施。

套餐式服务促智能家居平民化

(本刊讯)2009年4月10日,名艺廊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家・天美在国贸大厦大堂内举行了主题为“让老百姓都能拥有智能家居”的大型“智能家居”新型装饰会。其智能化装修的样板房也同时亮相,向公众展示。其推出了一套只要38800元的智能化装修套餐,让普通老百姓享受有钱人才能享受的智能家居生活。

为了迎合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家・天美共推出的智能化装修套餐分为三类,经济型、时尚型、星级型,装修和材料全包。

此次波创与家・天美的合作也为同行业的其他智能家居厂商和装饰设计公司树立了一个榜样,在金融危机和房地产低迷的情况下,家装企业积极寻求新的商机,与智能家居厂商共同开展智能化装修业务,不仅为家装企业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也为智能家居厂商提供了销售新渠道,更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了解智能家居、使用智能家居、享受智能家居的途径。

索博智能家居启用品牌代言人

(本刊讯)近日,对市场敏感的索博与上海某著名广告公司合作,在全球范围寻找合适的品牌代言人,经过多方策划,最终决定在2009年为大家提供了一套美丽的视觉盛宴。

索博预言在未来10年,除了金字塔尖的客户之外,中产阶级将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消费主流,为了培养与教育这个未来市场,索博针对这个比较稳重、时尚,消费提倡物有所值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特别启动“成就了事业,不能将就生活”智能生活体验的宣传计划,通过品牌代言人的智能生活方式的真实演绎,来吸引更多中产阶级关注智能家居,关注未来时尚科技生活方式;索博希望通过这样的目标群体市场定位宣传,引爆这个新兴市场。

此次品牌代言宣传广告,主要以索博高端PLCBUS水晶系列和Pt铂金系列智能家居产品为重点,通过代言人对智能照明与智能电器功能的演绎,主要展现了高贵的未来智能生活方式,很好的表现了智能生活的本质意义――节能、环保、舒适、高贵、智能的生活。

五项举措促集电产业走出低谷

(本刊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将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最为困难的一年,何时走出低谷,要看市场是否持续景气。为此,我们要依托政府出台的政策,认真解读和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靠自身力量,奋力冲出低谷。

《规划》第三部分将“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支持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艺升级。国家将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让具有优势的、有一定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

二是要继续引导和支持国际芯片制造企业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增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三是要“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依靠整机升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支持设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目前上海华虹集团和上海宏力半导体先行了一步,在芯片制造上强强联合筹建12英寸生产线,成为“909”升级改造项目;上海贝岭则把芯片设计作为主业,把芯片制造划出成为子公司,逐步组建一个芯片设计大公司,以提高我国及本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水平,从而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

四是将促成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与国家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的有机结合,并有重点地取得突破,如重点支持设备、仪器、原材料等产业,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

五是提出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合作,统筹资源,合理布局,形成较为先进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没有先进的封装测试业,也就不能实现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我国先进的封装测试技术攻关已列入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与科技重大专项,并将促进和带动与封测业相关的专用设备业、专用材料业的发展。

研华携手伙伴 成就绿建与节能

(本刊讯)2009年5月21日,研华邀请楼宇自控与节能行业伙伴一起,齐聚北京研华大楼,共同探讨“绿色建筑与节能”的话题,并分享研华的应用经验,北京研华大楼的节能改造成果也同场展示。研华中国区总经理,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全球总经理,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以及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沈龙海先生作为嘉宾一同参与本次会议。

研华科技自1983年创立以来,致力于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其旗下第一大业务集团――研华自动化,凭借多年自动化市场的应用经验,不断深耕垂直行业,并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如何成就绿色产业,研华很早就将目光放在新能源领域里面,利用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分别提出在风能、太阳能、核电、节能等领域的现状和机会。紧跟市场的变化,研华自动化已拥有自主开发的基于WEB的智能楼宇自控系统,顺应了系统对开放性及网络化的需求;伴随“节能降耗”理念的深入人心,研华开发出BEMS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并完全符合建设部相关导则的要求。

在会场最后环节北京大楼节能改造工程的展示上,研华楼宇行业经理远程登录能源管理系统,在线演示基于WEB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其中实时能耗数据采集系统、如何建立能源成本报表及能源折标系统等内容,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兴趣。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获詹天佑奖

(本刊讯)由北京北辰会展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泰豪智能工程公司承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继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后,日前又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建设部认定,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的工程大奖。该奖项设立于1999年,是涵盖建筑、桥梁、铁道、市政等土木工程各领域的重要奖项。

2008年第八届詹天佑奖在全国共遴选出31项精品工程,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位列其中。该项目以其在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在同类工程建设中的领先水平,经过资格审核、专业预评、评委评审、核定及公示等程序,最终获此殊荣。

智能家居设计师:入行不易转行难

近日,记者通过寻访几位香港以及深圳的智能家居设计师了解到:智能家居设计师大多与房地产公司联系紧密。房地产商经常召开研讨会或在旅游度假区举行联谊活动,把智能家居设计师们聚集在一起。但事实上,招聘一名智能家居设计师并不难,也不太容易。以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为例,招聘智能家居设计师的要求要满足:相关经验10年以上,有在房地产公司或大型甲级设计研究院工作的经验。

从业十多年的香港智能家居设计师林剑雄,承接过众多大型设计项目,如香港东华三院、仁安医院等,据林剑雄介绍,香港智能家居设计师很少。林剑雄原来是室内设计师,2007年末,他帮一个客户设计豪宅,而且要成为电视节目的样板房。因此,林剑雄费了很大心血,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绩单,把豪宅设计成了一个智能化豪宅的典范。从中他窥视到智能化的巨大魅力,深信这一潮流将在不久的将来风靡市场,于是,纵身跃入智能家居设计师行列。

智能家居设计师除了对室内设计要谙熟之外,还要懂IT、电路及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很少有家装设计师能达到这一要求。从室内设计师到智能家居设计师,林剑雄说实现这种转变并不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最怕你没有梦想”。林剑雄自信地说:“真正的设计是由零到有”。

声音点评:智能家居设计师这一概念从专业的角度看,主要指的是电气工程师。设计是无限的,问题在于设计师们如何思考。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智能家居将逐步进入到普通人家中。

安防产品设计:细节成就差异化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的高速发展,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也随时加入到市场中来,那种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很难再现。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安防行业同样也不例外,日前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张达勇总工程师撰文指出,细节在安防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

如何创造出客户认可的差异化,如何用“差异化”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并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张总工认为这涉及到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市场推广,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等等。每个环节都能“设计”出自己的差异化,都能创造出差异的价值,这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从而使整个企业从决策到每一个工序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可见一个粗放型管理的企业是难以产生出有核心价值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

以安防产品设计为例,早期的使用人员都要接受比较专业的培训才能够正确的操作。然而随着安防产品民用化的普及,安防产品的使用和操作已面向各种文化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因此,其操作的人性化、简单化,已成为安防产品设计的重要课题,如图标菜单、一键操作、语音提示、自动纠错等细节上有着广阔的发挥余地。在产品外观结构设计上,不同安装环境、不同安装方式的需求,以及不同外观、色彩的搭配,甚至细到每个接插件,每个按键的尺寸和手感等都有提升的空间。在产品功能设计上,既要满足大多数客户的常规需求,也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则模块化产品结构的设计是兼顾二者需求的有效途径。

声音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际安防工程中,厂家已经注重“差异化”战略,并取得到较好的效果。要在细节中追求差异化竞争的价值,除了有全面的战略调整、管理方法,还必须具有优秀的执行力、科学合理的过程监督和评估。

业界首款可为RF遥控技术

提供软硬件的解决方案

(本刊编译)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面向射频(RF)遥控领域的最新标准化ZigBee RF4CE规范推出业界首款同时包含软件与硬件的完整网络协议。RemoTI网络协议是一款功能丰富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包含TI业界最佳的CC2530 IEEE/802.15.4片上系统与软件协议栈。TI的综合开发套件可提供评估、开发、测试以及调试符合 RF4CE 标准的产品所需的全部软硬件及工具,从而可帮助设计人员加速RF遥控产品的上市进程。

主要特性与优势方面,ZigBee RF4CE规范建立在采用2.4 GHz无许可限制频带的IEEE 802.15.4. MAC/PHY无线电广播技术基础之上,可充分满足电视与机顶盒等各种遥控音频/视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

RF遥控产品更加快捷可靠,提供只有通过RF技术方能实现的增强型功能,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可从更远距离操控设备的更高自由度,从而消除了目前红外(IR)遥控产品的视线障碍。

RemoTI开发套件提供了一个直观易用的软件架构框架以及能够以最低成本加速符合ZigBee RF4CE标准产品上市进程的所有必要工具与支持。

全面的ZigBee RF4CE协议栈可提供样片应用代码、具备目标板的便捷遥控套件、简单的API或可选的直接RF4CE接口以及参照设计。

Vishay上市2万9700mcd的白色LED

(本刊编译)美国Vishay Intertechnology上市了光输出功率为1W的“VLMW711U2U3XV”表面安装型白色LED。输入350mA电流时,亮度达到标准2万9700mcd,光通量达标准90lm。热电阻仅为10K/W。除了路灯、建筑照明灯、装饰照明灯之外,还可用于汽车日间行照明、雾灯及内饰灯等。

最大顺向电流为350mA,最大顺向电压为4V。输入350mA电流时,光通量为87.4~113.6lm。放射光的半值角为60度。符合车载部件可靠性标准“AEC-Q101”。ESD(静电放电)耐压符合美国JEDEC的“JESD22-A114-B”标准,最大为2kV。

传感器销售形态由提供单品变为系统销售

(本刊编译)触摸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逐渐成为设备上不可缺少的部件。日前,三洋电机了使用两个陀螺仪传感器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来提高位置检测精度的简易型车载导航仪(PND)“Gorilla”,而索尼则了配备触摸面板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Walkman”。这些产品都利用传感器实现了不同于其他公司产品的特色。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指出,与其他电子部件相比,传感器很难灵活使用。其原因是,电容器等电子部件购买后可直接使用,而传感器则需要开发各种驱动软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村田制作所推出了提供传感器采用的新服务。与村田电子共同开发了装有村田制作所传感器的演示套件“SysCube”,目前已开始提供。村田制作所此前一直销售传感器单品,今后将提供装有软件等的系统。安装的软件具有输入控制等固定功能。实际上,设备厂商在投产装有传感器的设备时,多数情况下会自己开发应用软件,使用SysCube,可缩短最初计划的开发时间。

立邦涂料开发太阳能电池涂料

提高背板反射率

(本刊编译)日本立邦涂料(Nippon Paint)将积累的涂料技术,用来强化太阳能电池涂料的开发。目前已开发出提高背板反射率的“薄膜用高白色涂料”和防止玻璃附着脏物的“Nippe Clystacoat”。

第6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的课题是如何节约能源,而建筑节能是有效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建筑节能;问题;途径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the energy crisi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So the energy consuption for China achieving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be huge. How to rationally use and save energy is the subject we must study, among which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one important way.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problem; way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时在规范、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建造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用能效率,以及利用光、温等气候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能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一、 建筑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1.建筑节能未得到重视,宣传不深入建筑节能虽是节能的重要领域,但未得到执行者的深刻领会,未被摆上议事日程,未能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它是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另外,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广大人民群众节能观念淡薄、不理解、不认识,使得建筑节能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第7篇: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规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11206

气候变化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快速增加,成为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因此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低碳约束下寻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一、低碳经济与政府环境规制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即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为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为先进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创造新的商业及就业机会提供了契机。之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都包含了共同的内涵:低碳经济是在保证社会成员福利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能源技术改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达到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保证社会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是一种典型的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力量,由私人经济主体提供和生产,部分社会成员经过权衡之后,无须缴纳任何费用便可以享用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免费搭车者,而免费搭车者的存在使得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难以通过定价的方式予以收回。另外,大气环境容量具有天然的产权模糊性,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有着明显的外部性。某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过量会产生负的外部性,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控制行为则会产生正的外部性[1]。当存在外部性时,自由市场难以界定外部环境成本或外部环境收益的归属。所以自由市场经济在温室气体减排中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由于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在引导节能减排和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在制定减排政策、选择减排工具方面需承担重要责任。

(二)环境规制的内涵

规制是指规制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对被规制者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通常可以将规制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种类型。经济性规制是在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需要者的公平利用为主要目的,通过许可和认证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限制。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各项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2]。

政府环境规制是社会性规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政府及相关机构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法律以及采取其他措施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行为进行控制和干预的过程,从而解决环境保护中因存在公共产品以及外部性等因素带来的市场失灵,以达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环境规制的类型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20世纪70年代以前,环境规制主要以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为主。随着人们对外部性认识的逐步深入,建立在外部性理论基础上的环境规制工具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除了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以外,激励型环境规制开始成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重要补充。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类型的环境规制鼓励公众的参与,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减排效果[3]。

二、政府环境规制的类型及效应比较

(一)环境规制的类型

环境规制的类型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制度的方式规定环境表现的一定水平及方式,直接控制排放者的污染排放数量,从而达到限制环境污染的程度,实现环境目标的目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环境标准、投入品标准、排放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其他形式的规章制度等。环境标准通过设定污染减排要求来限制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投入品标准从输入端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排放标准是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或比例所做的限量规定,技术标准是对生产中使用特定工艺或生产技术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范[4]。

激励型环境规制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措施,利用环境经济手段引导排污者的行为,鼓励减排技术手段的创新,从而以较低的减排成本实现特定数量的污染减排,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收费(税)制度、补贴以及押金返还制度等。排污权交易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允许排放额在排污源内部之间进行交易。排污收费(税)是排污者为其排放的污染物支付费用(税)的制度。补贴是指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技术支持等手段对企业实行的补助。押金返还政策是排污者在购买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商品时先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使用结束后把商品交还到相关部门加以回收时,再将押金返还的制度。

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是建立在自愿参与实施的基础之上的,一般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工具包括环境认证、公众参与、生态标签和自愿协议等。环境认证是对企业或组织制定、实施、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操作程序、过程和资源进行的认证。公众参与是指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化、环境决策民主化和环境诉讼程序化。生态标签由政府部门或独立机构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申请者颁发的一种特定标志,获得者可将它贴在商品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生产、使用、处理等整个过程或其中某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自愿协议是指政府和企业或其他组织签订的非法定的自愿性协议,以自我约束的方式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比较

从规制成本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要求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掌握大量充分的信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规制标准,而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这就意味着政府部门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花费巨大的成本,导致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低效率。激励型环境规制以市场为基础,对企业实施收费、税收、补贴以及排放权交易等措施,实现排污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避免了政府制定行政命令所需花费的大量行政成本和信息搜集成本。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鼓励公众自愿参与环境保护,因此,在运行成本方面能降低纠正外部性的交易费用,以较低的规制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从激励作用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产生激励作用。激励型环境规制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则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排放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都比较高。

从规制效果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虽然运行成本较高,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较低, 但环境改善效果最为显著。而激励型环境规制和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环境改善效果是不确定的,如表1所示。

三、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应用

(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应用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在我国的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我国在政府环境规制的各种工具手段中使用最多的方式。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促进节能、节水、节电、节油等各项直接控制排污者排放数量的法律、规章、规划方案以及各项标准。表2列出了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手段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表2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我国的应用政策工具1政策名称及颁布年份法律1《环境保护法》(1989),《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煤炭法》(1996),《节约能源法》(1997年颁布,2007年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可再生能源法》(2005),《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规章1《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1999),《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1999),《交通行业实施节能法细则》(2000),《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0),《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2),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2004),《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2006),《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2007),《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2008),《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9),《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管理规定》(2010),《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20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规划及方案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5),《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2006),《核电中长期规划》(2007),《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07),《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200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2012),《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2012)标准1包括《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01),《核设施退役安全要求》(2005),《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2007),《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2008),《环境标志和声明》(2009),《产品生态设计通则》(2009),《通信产品节能分级导则》(201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在内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共计340余项(二)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投入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几种形式。

1财政投入政策

财政投入政策由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多项措施构成。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节能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诸如激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主要污染物减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等特定事项;财政补贴主要是对消费节能产品进行补贴、对于提高能效的工程项目提供投资补贴以及投资能效项目的财政贴息等;政府采购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进行采购活动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表3列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财政资金投入情况[5]。

2能效标识

能效标识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信息工具。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我国于2005年5月31日正式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办法。截至2013年2月,共了10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包括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动洗衣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自镇流荧光灯、高压钠灯、中小型三相异动电动机、冷水机组、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储水式电热水器、家用电磁灶、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自动电饭锅、交流电风扇、交流接触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电力变压器、通风机、平板电视、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打印机、传真机、数字电视接收器、远置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等28类产品。

3低碳宣传教育

开展低碳宣传、教育、示范、培训等活动可以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改变公众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分别于1996年12月和2011年5月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强调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建立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另外,我国开展低碳试点的各省市也积极推进低碳概念和低碳知识的科普宣传,开展低碳主题示范活动,鼓励公众体验低碳生活。

4环境认证

我国的环境认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和环境产品标志认证(ISO14020和ISO14024)。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的管理机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1994年7月,中国环境标志正式开始运行。1996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同年8月,第一批5家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1997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实施工作。通过进行环境认证,可以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负荷,加强环境管理。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完善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政府环境规制是由具有不同特点的规制工具手段构成的政策体系,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成本较高、缺乏激励效应,但政策效果最为显著,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和信息披露型规制工具成本较低,激励作用较强,但规制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相互协调与相互补充十分重要。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制主要以命令控制型规制为主,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使用范围相对有限,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的运用还处于尝试阶段,今后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上,应优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发挥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运用激励型环境规制,扩大并强化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提高环境规制的效率,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

第一,构建完善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是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目前我国低碳立法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基本体系,但还缺少能够全面体现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的综合性法律,另外部分法律内容已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健全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空缺法规的立法工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进行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订,完善辅法规及实施细则,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构建一个层次清晰、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标准限制。加快包括环境标准、投入品标准、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在内的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程序,对标准实行动态化管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鼓励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生产方式,引导低碳的消费需求。

(二)充分运用激励型环境规制

第一,确保财政投入,完善环境税制。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投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在逐年增加,但环保资金投入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所在的比重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环境保护经费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建立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等工具手段的运用,鼓励低碳科技研发,支持节能减排,同时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6]。我国税制中目前尚无独立的环境税税种,在未来环境税制的构建中通过设计新的独立环境税税种,重构现有的税种,完善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政策,构建起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基本架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7]。

第二,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从目前世界范围的碳交易市场情况来看,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各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尚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因此,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应采取稳健推进的策略,制定碳交易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设计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特点的碳交易制度,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强化监管机制和评估机制,累积一定的试点经验后再逐渐推广,从而保证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稳步有序发展[8]。

(三)扩大并强化信息披露型环境规制

加强低碳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低碳信息平台,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公众参与的渠道畅通。扩大自愿协议、环境认证、能效标识等信息工具的应用范围,鼓励企业生产和销售低碳产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引导和信息传播作用,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进程[9]。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柯赞贤,张翼论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市场失灵[J]当代财经,2013,(1):12-15

[2]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2

[3]赵玉民,朱方明,贺立龙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89-90

[4]彼得·伯克,格洛丽亚·赫尔方环境经济学[M]吴江,贾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47-248

[5]齐晔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63

[6]张松波,宋华企业绿色采购制约因素内部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2,(12):119-127

[7]寇铁军,高巍资源税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及未来政策构想[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6):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