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1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

一、引言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learning,SEL)是当今国际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内在质量提升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活动。以美国为例,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1]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种学校教育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能力的两种教育理论和实践,两者总是被一同提及。社会情感学习最早诞生于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美国,这一概念于1994年由学业与社会情绪学习联合会确定,并在后来的多个项目中逐步展开,其中包括伊利诺伊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纽约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2]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涌现出很多课程,如“第二步”(SecondStep)课程、强壮儿童(StrongKids)、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PATHS)、高效率解决冲突(ProductiveConflictResolution)等,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英国一些地区采用了个人和社会发展(personalandsocialdevelopment)以及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心理健康与情感健康(mentalhealthandemotionalwellbeing)的名称来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英国行政院组织编写的七个主题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教材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该教材被我国引入。我国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闫温乐[3]对英国中小学“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进行了评述,认为“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在缓解儿童与青少年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和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孙二军[4]认为美国社会与情绪学习在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从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以及我国学者对它的评价可见,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很高,而其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本理念、实施方法、关注人群等方面看,二者在理论与政策层面上互相交织,关注了同样的人群与其能力发展,并且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可统合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

二、互相交织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无法割裂开来,二者互相交织,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相交织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社会情感学习最早源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两个理论分属心理学中“情绪”与“智力”的研究领域,这两个理论也同样衍生出心理健康教育中“认识情绪”“情绪管理”“认识智力”等相关内容。我国本土化的社会情感学习结合各国经验提出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集体管理在内的六个维度,既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等,又包含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独特内容,如集体管理中的领导力和遵守规范等。在政策层面上,近年来,教育部在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提高的方向是一致的。201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这一提法既包括了情绪的内容(情绪调适等),又包括了情感的内容(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则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制定了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它指出“情绪行为调控”(即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与排解、对行为的自我约束情况,应对和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态度和表现情况)是评价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共同关注

(一)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针对性地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提出了预防学生情感和行为问题的三级干预系统,初级干预针对全体学生的预防和提高体系、二级干预面向“处境危险”学生的早期干预体系、三级干预面向问题学生的治疗体系。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门的量表得分区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咨询与治疗是一致的。

(二)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注了那些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的问题,力求实现“全人”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就曾指出“社会情绪”是一种核心素养,并为后来各国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提供了参考。而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情绪情感、人格的相关内容同样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国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既包含了“社会责任”“情绪与行为调控”等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又包含了“兴趣”“人际沟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互为补充

(一)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互相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涉及情绪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理性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建合理信念,如情绪ABC理论;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则强调理解情绪、调节和管理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等的专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方向,囊括了社会情感学习中的大部分内容,如吴增强和蒋薇美[5]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辅导包含了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关系几个板块。除此之外,社会情感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如社会责任、领导力等,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发展内容的总体方向,社会情感学习是心理健康教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二)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互相补充

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感学习也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社会情感学习带有“学习”二字,暗示了社会情感素养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非简单依靠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实现。根据发达国家社会情感学习的实施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社会情感技能,还应扩展到家庭、社区,实行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既可以是单独的课程,又可以进行学科渗透,还能通过学校氛围、家庭活动、家校社区合作来实现学习,既强调显性课程,又重视隐性课程,而针对大多数人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则略显单一,社会情感学习扩充和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从细处着眼,心理健康教育以其成熟的方法体系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支持,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教育服务个体的理念。社会情感学习所采用的圆圈游戏、黄金时间,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中所使用的角色扮演、象征性游戏、投射活动及其对教师基本行为的规范等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使用密切相关。社会情感学习中的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可被认为是广义的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

五、统合视野下的综合模式

从部分来看,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包含关系,二者互相交织,关注共同的基础教育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而以统合的视角来看,二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情感学习是普适性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专业性的。在学校中既需要适用于各个教育环节、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的教育模式,又要将具有专业性的教育理论用于支持普适性的教育模型。而要完善社会情感学习中的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予以支撑。社会情感学习是框架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方法式的。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体系将学校全员都纳入其中,将氛围建设、制度建设等都囊括在内,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参与者的教育素养并促进各项工作的实施,使框架中的结构更稳定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情感学习以其灵活多样的实施方法抓大放小,直接指向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小见大,从细处着眼。社会情感学习侧重学校管理,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服务理念。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强调多种形式结合,多股力量、多个部门、多方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社会情感学习,这使社会情感学习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侧重学校管理模式。心理健康则更侧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其关注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提升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法体现出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理念。[6]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体现了普适性和专业性、框架式和方法式、学校管理与服务理念的结合,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这样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综合、互相补充和促进的系统,避免分散、零碎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交织、互为补充、共同关注,框架式和服务式的教育模式,可以统合成一个综合的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为依托,以社会情感学习的普适性、框架性和管理性为主导。而如何统合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之付诸实践中,其实施方案、步骤、原则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温乐.英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32-37.

[2]孙二军.美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开发的现状及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3(5):91-96.

[3]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第2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第3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兼容并蓄科学发展

我校“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发人的潜能。因学区内商贩及低收入家庭子女较多,新生生源素质良莠不齐、总体水平不高,家长科学教育水平有待加强。因而提出了学校“全人教育”理念及代表学校发展方向的“一训三风”。“全人教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教育方向。我校“全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二、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核心,文化立校特色强校

在践行“全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校通过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途径,致力于师生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一)全人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我校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目标,重视校园物态文化建设,打造精品文化校园。建立了“凸显特色弘扬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注重“内蕴型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各楼层设立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文化长廊,使校园成为立体“教科书”。翰墨润灵、书香氤氲、个性飞扬的校园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浸润着师生的心田,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素养。

(二)全人教育理念为核心,“激能”评价科学管理

1 推行“能本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益。学校找准目标,人本为基,推行“能本管理”:一是建立能力型、学习型组织;二是岗尽其能,形成良好的岗位竞争和激励机制。以“能力为本”建构学校的管理机制,依托科学的管理网络,实现能本管理的高效率;依托校务公开制,促进能本管理的公信力;依托绩效考评制,实现能本管理的激励性。形成了走动式管理制度、带级调研制度、干部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生家长评教等制度,使学校创建了以人为本、和谐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2 多元智能评价提升学生个性素养。我校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推出校园“多元智能星”、“校园四美”评选活动,并利用“科技节”、“心理健康节”、“艺术节”、校运会等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发掘学生潜能,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各层次的学生找到成长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全人教育为核心,“塑能”课程熔铸特色

秉承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我校树立了让每一个学生“阳光自信、快乐成长”的学校课程理念,架构“尚美、雅行、求真”的学校课程体系:“尚美”课程以艺养德、以艺促德,是以创意空间特色选修为载体的艺术素养类课程;“雅行”课程涵盖《心育》、“浸润式德育”等培养生活情趣、修养品行的课程:“求真”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的实践类课程。由此,形成多元化的校本“塑能”课程――以阿福童课程为核心的“幸福公民”教育、“润泽心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以书法、扁鼓为代表的“尚美艺术”等二十余类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平等、开放的课程超市,为一些特困生、学困生提供了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机会。

阿福童课程:培养未来的“幸福公民”

2011年3月,我校作为青岛市首家学校引进源自荷兰的国际一流的儿童社会与理财教育课程――“阿福童”课程,培养富有使命感的未来幸福公民。经历了发展四部曲,即:青大师院志愿者团队授课-成立研发组,培训师资-研发策略,拓展授课领域-牵引扶放,逐步将此门课程与学校研究性学习、浸润式德育品牌相结合,将培养“幸福公民”作为该课程的主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尚美艺术:培植传统文化根基

以书法和扁鼓为龙头的学校尚美艺术教育,采用学校课程必修和全员创意空间特色选修课程同步发展的模式,通过“塑能”四环节,即:成立课程专家团、制度保障课程实施、搭台培能展现风采、活动牵引形成氛围,让学生人人亲近艺术,感受艺术,研习艺术。“翰墨飘香”书法教育和“鼓韵”扁鼓教育特别培养了学生亲近传统文化,传承国粹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心育导航: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作为山东省心理健康先进单位、市北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日趋成熟,形成体系。研究专家团保障实施的专业化;《心育》学校课程,实现心理教育的普及性;课题研究导引导,挖掘心育内涵;心理健康节、心理阳光Bar等活动引领,牵引学科渗透;调整家教方法,指引学生阳光成长。

浸润式德育: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学校基于学生成长内需,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开展融“常规、主题、特色”为一体、“三轨合一”的“浸润式”德育活动。开发学生潜能,倡导“体验践行”,追求享受成功愉悦的“无痕德育”。即:学会尽责,享受尊严;学会学习,享受成长;学会沟通,享受合作;学会欣赏,享受生活。“我是创城小主人”“社区巡查”“环保创意赛”“粽寄真情”等主题活动,拓展学生认知空间,历练品行,提升素养。

(四)全人教育为核心,倡导“竞合”研修文化

第4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那什么是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共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18个具体要点。其中,文化基础中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在人文底蕴中又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这些素养的培育只能在艺术教育中实现。其中美术课承担着很大的重任。

那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阵地。

(一)课前备课一定要找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点

美术课堂看似枯燥,但是里面蕴含着很多美的元素。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美的欣赏,美的创作。要多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来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要让学生放宽眼界寻找课堂外面美的东西,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来发现美。教师在进行指导创作的时候,不是单纯教给学生创作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去想像,自由去创作,让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欲望,这种创作的欲望就是一种表达美的欲望,只有学生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学生才能够真正感觉到美的存在。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评价美。要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不都是美的还有一些不美的东西存在,但是,我们要学会辨别,学会审美,用自己的笔来表现美,来宣传美。在评价美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审美能力。有了正确的评价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美的存在。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美好。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要建立在扎实的技能基础上

美术教师一定要大练基本功,一定有过硬的课堂艺术和教学方法,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美,懂得创作美的方法。审美情趣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心中有美的存在,学会审美,主动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学生心灵才是美的。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具有审美情趣,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努力去探索,特别是要抓住核心素养的学习,用正确思想来武装头脑,在课堂中不断实践,不断研究和探索,针对学科的特点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想抓住了核心素养的本质,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会形成,就一定会为未来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一)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美术,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沟通,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引起共鸣。通过美术教学过程和学生坦诚地进行情感的沟通。让他们在作品中自由地宣泄情感,不要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过多地去束缚和限制他们。比如,同样的风景,在某同学的画中体现出来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在另一个同学眼里,则有可能是乌云密布,荒凉一片。这样,让他们把平日里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都在美术作品中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负面消极的不良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兴趣而言,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有的迷恋美术,有的倾心文学;所以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批评、指责和埋怨,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心里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会在负面爆发,引起学习差、纪律差、思想道德败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就要在文化学科不见起色的成绩上去耗尽他们的精力,去伤害他们的自尊。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教学中多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真棒!”“你画的真好!”“没问题,你肯定行!”。并同时和学生建立多些联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四)训练学生的自控能力

第5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 高职 能力探析

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心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升高职院校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主要对现今我国高职心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教学专业标准,以此来提升高职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1]

一、高职心理教师存在的问题

1.心理教学专业标准缺乏实践性

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我国的中小学以及中职教师的教学专业标准都已经出台,而且很多院校都开始了对于高职教师教学专业标准的开发。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因此还没有相对完整的专业标准。相关学者提出,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仅仅是依靠一些理论性的原则,缺乏实践性,同时也没有对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分科研究。所以在研究时十分困难,没有目标。另外,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必须要能够依照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来制定。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学而言,其专业标准的制定一定要能够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性以及职业性为主要核心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教师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二者结合,从而来提升高职心理教师的心理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标准的内容不具备阶段性,在国外的很多国家,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教师自身的能力而定,会根据不同的教师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从最初的阶段一直到最后的成熟阶段。但是对于我国来说,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缺乏相应的阶段性,并且其内容主要是停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部,没有在整体上进行思考,最终导致制定的标准缺乏阶段性。教师教学标准缺乏职业性是我国现今主要存在的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对于教师教学标准的开发有很多方式,并且主要是利用一些方式对各个专业的教师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适应其教学的标准。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却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查了解,对各个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没有一个完整的头绪,最终导致了制定的教学标准不适合一些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心理学这门十分复杂高深的学科,必须要有其专业的教学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在这一点上,具有很大的缺乏性。[2]

2.高职心理教师培训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其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心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加大。现今各大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对心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仅仅是重知识、轻态度。首先,在进行培训时,仅仅是注重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培训,从而忽视了对于心理教师教学个性化以及价值观的培训,最终导致了高职心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并且,有些培训虽然起到了效果,但是仅仅是表面性的、暂时性的培训。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时,仅仅是注重共性培训,缺乏个性化的培训,各大高职院校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根据相应的课程内容,来实行统一培训,没有注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没有针对各个教师具体的指导方案,导致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没有得到挖掘,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最后,各大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缺乏了相应的系统性以及连续性。高职院校没有对培训进行完整的组织,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最终导致了培训持续性很短,心理教师的工作能力没有很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很低。

3.心理教师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生动性

现今,对于一些心理教师而言,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心理是一门十分复杂并且博大精深的科目,主要是对人们的心理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对于现今的高职心理教师而言,在教科时,十分的单调枯燥,无法提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最终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教师无法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不了解学生心中对学习的看法,这样会导致教师无法设计出适应学生们的教学方案以及计划。同时日常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少,导致了学生对教师态度的冷淡,在心理上反对心理学科。高职心理教师在进行教课时,没有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设施,无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低。

二、增强高职心理教师教育能力的措施

1.制定合理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标准

高职院校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心理教学标准,一定要以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以及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基础,在追求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心理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能够根据心理学的教学特色,对高职心理学教师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心理学教学标准。对于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阶段,追求个性发展,以心理健康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教学与考核形式,利用团队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并且要进行阶段性过程考核;师资力量,加强心理教师能力的培养,引进校外专业的心理学家,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另外,对于高职心理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制定,必须要能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情怀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心理教学的职业性、发展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进行全面周全的考虑,从而促进高职心理教学制度的改革,使教学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从专业知识方面来讲,主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这些知识能够与课外相互联系,掌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必须要能够掌握心理沟通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技巧,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对于专业技能来说,主要是对于一些教学活动的管理,以及相应教学设计的策划,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注重整体,尊重个体,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也需要设置一些比较温馨的环境,健康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的专业情怀主要是指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自身的人格素养,以及自身的职业道德等,心理学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导。

2.高职院校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培训

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心理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首先,必须要做好培训需求的分析,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其状况是否真正满足标准,同时也要以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为主要基础,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不同培训计划的制定。其次,高职院校必须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不同,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师设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挖掘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从而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然后,各大高职院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培训方式影响培训结果,因此必须要根据不同素质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践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来增强培训的效果。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组织一些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培训的质量,使心理教师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心理知识的印象逐渐加深,并且可以引导教师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同时教师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自身的信心,增强自身教学的质量。

3.心理教师要能够丰富自己的课堂

高职心理教师在进行教课时,必须要能够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设施,来增强自身教课的丰富多彩性,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心理学科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事例来为学生讲解心理问题,并且,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从而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课下,教师要经常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从而针对学生的想法,制定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经常性的与学生沟通,可以有效的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以及尊敬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喜欢上心理学科,教师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结语:

高职院校要加强心理学教师教育能力的培训,并且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核心。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心理学教师的胜任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银.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基于国际案例的视角[D].博士论文,2010.

第6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可行,又该从哪些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自身的积极构建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应强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反映了当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1]。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师生发展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通过音乐,为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并缓解心理困惑,对自身的身心问题达到很好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并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2]。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中音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医学中的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脑的机能。大脑是神经活动的高级控制中枢,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且左右两个半球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的控制之下。而音乐又对右半球有着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大脑右半球的神经机构受到它的影响,使人的情绪得以调节,进而通过情绪影响人的知、意、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人的身心变化。所以,音乐能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课程本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赏析和音乐表现,其中音乐赏析中的音乐作品,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引发赏析者发生特定的心理反应。

首先,音乐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音乐课上,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束缚,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联想、想象。所以,良好的音乐作品和教师积极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音乐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学生在欣赏音乐这一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第三、音乐课程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课堂的氛围一般都较为轻松愉悦。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信息接收、知识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活动,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音乐在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音乐课程本身有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都为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上渗透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到,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所以在具体的学科渗透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科本身的心理学资源,例如,在上《国歌》这一课时,就可以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设置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渗透

音乐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作品、音乐语言和音乐情景,而这三者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如果能做到精选音乐作品、巧用音乐语言、精设音乐情景,就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中,不仅需要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作品的乐理知识中,还需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中,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所以,巧妙的运用音乐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音乐情景的创设中,除了音乐作品本身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器具的摆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所上的课程呈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直接从感官中获得音乐的气息。这样既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教学过程上渗透

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层面来看,它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上的渗透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和课堂管理模式的民主化上。

具体到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采取平等积极的态度,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积极地组织教材,将课堂的上需要赏析的音乐作品和作品的背景资料相结合;创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等。

(四)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中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多的注重个体性。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不仅从学生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技能的表现和乐器的使用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考察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也应确立课程评价的心理指数,考察教师是否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要素,是否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如果能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绿色心态环境,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曾忠民.中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第7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是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往往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消极的价值取向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忽视学生的成长潜能和主体能动性[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逐渐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而音乐可以令学生精神振奋,使学生具有责任意识,最终成为具备一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富有同情心的有用人才。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重点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是一种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潜能,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美的愉悦,获得情感陶冶,进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完全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种更宽泛的视野,重新整合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毕竟,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只有把各学科、各要素有机结合,互补与重组,才能发挥心理教育的最大功能[2]。从这个意义上看,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

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音乐教育中,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感悟、探究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是一句空话。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提供机会或舞台让学生表达内心感受。要通过音乐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就需要学生通过“说”“唱”“写”等形式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音乐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各种联想,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佳,“说”与“写”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这样,音乐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学生丰富自我情感、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例如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大家,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是抓手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是否得到发展、获得进步为基本标准,给予学生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心理发展的现状,从而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领悟与表现音乐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例如,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情、举止、发声、节奏及与他人的配合等,及时表扬表现较好的学生,鼓励存在问题的学生。其次,教师要提供适合的机会让学生展示才能。能说的让其多说,能唱的让其多唱,能跳的让其多跳。总之,在评价时,教师应注意三点:一是看各种音乐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是否清晰、恰当;二是看音乐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别学生;三是看氛围是否和谐,师生是否存在“有效对话”,学生是否存在“有效合作”。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保证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是一种心灵感悟的过程,它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桥梁。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面带微笑,学生就会如沐春风。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可有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对高雅音乐的陌生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勇气。如果没有师生之间愉悦、轻松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在心里设防,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样一来,音乐活动对学生心理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师生才能相互支持、互相理解;学生才能渐渐学会表达情感、与人合作,慢慢改变自我封闭的状态。

在音乐教育中,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教师的道德,二是教师的音乐素养,三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其中,教师的道德是核心。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引导学生。教师的音乐素养是重要条件。音乐素养好的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与情感共鸣。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无论懂得多少音乐知识,不管音乐表现能力如何,都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个体。只有教师关注学生,才能使学生享受音乐和体验快乐。

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根本

“积极心理学”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幸福、满足、满意、希望和快乐。音乐形象新颖而富于变化、鲜活而充满创意,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情绪体验。因此,音乐教育要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价值,无论是目标、内容,还是手段,都要贴近学生。

首先,目标贴近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就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丰富学生的体验,健全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为此,教师要选择圣洁、高贵的音乐引导学生。当学生读书需要平和的心态时,教师就用速度缓慢的音乐使学生的心态趋于平和。当学生的学习需要热情时,教师就选择大乐团演奏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产生力量且成为真正的育人活动,而融入生活的育人活动必然具有真实、自然的品格[3]。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完全可把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流行歌曲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现实,体验生活。

最后,方法贴近学生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此,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音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因为音乐教育是将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得到相应的感化与感悟[4]。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重视学生个体成长的经验,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与评价,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尊重、懂得分享、充分感悟和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2]崔景贵.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5(2).

[3]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实与自然——兼评学科课程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第8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校园音响系统;校园广播;背景音乐。

音乐,是我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从小培养学生好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驾驭学生正确健康的音乐审美取向,是我们校园美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学校是利用校园音响系统播放校园背景音乐。散学时分,放松的音乐伴着孩子们依依惜别校园。设置的上下课铃声摈弃了刺耳的闹铃声,欢快活泼的下课铃声告诉我们完全放松的课间休息时间来了,孩子们听着音乐从一节课中的紧张状态舒缓下来,暂时休息,为下一节课养好更充裕的精力。所谓背景音乐,主要是指在校园的午间节目穿插播出的,起到调节节目节奏、烘托节目内容、改变节目组成等作用的有歌词或无歌词的音乐作品。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对生活保有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期待。有些学生的生活态度比较消级,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学生对未来信心不足,非常需要心理辅导。不过,学生们普遍喜欢音乐,午间校园广播不但起到新闻报道、宣传学校教育方针的作用,而且是极好的音乐心理调养的机会,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巨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是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往往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消极的价值取向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忽视学生的成长潜能和主体能动性[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逐渐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而音乐可以令学生精神振奋,使学生具有责任意识,最终成为具备一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富有同情心的有用人才。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重点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是一种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潜能,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美的愉悦,获得情感陶冶,进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完全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种更宽泛的视野,重新整合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毕竟,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只有把各学科、各要素有机结合,互补与重组,才能发挥心理教育的最大功能[2]。从这个意义上看,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

二、作品贴近学生是关键

“积极心理学”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幸福、满足、满意、希望和快乐。音乐形象新颖而富于变化、鲜活而充满创意,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情绪体验。因此,背景音乐要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价值,无论是目标、内容,还是手段,都要贴近学生。

首先,目标贴近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就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丰富学生的体验,健全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为此,教师要选择圣洁、高贵的音乐引导学生。当学生读书需要平和的心态时,教师就用速度缓慢的音乐使学生的心态趋于平和。当学生的学习需要热情时,教师就选择大乐团演奏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产生力量且成为真正的育人活动,而融入生活的育人活动必然具有真实、自然的品格[3]。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完全可把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流行歌曲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现实,体验生活。

最后,方法贴近学生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此,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音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因为音乐教育是将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得到相应的感化与感悟。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重视学生个体成长的经验,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与评价,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尊重、懂得分享、充分感悟和享受快乐。

三、适合当下情境是重点

经过比较与思考,我们大体上把校园广播的背景音乐氛围四种:

1.恢弘大气、沉郁顿挫:这样的音乐大多很有气势,有有助于振奋士气,更好的帮助播音传达撰稿人的感情,也更有利于唤起听着的共鸣。例如《火之战车》、电影《珍珠港》主题曲等。

2.温婉细腻、娓娓道来:偏向于叙事类小说及访谈类节目,在传递感情方面,用音乐说话的效果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助于把听众带到一种意境,例如:音乐小说《只能谈情,不能说爱》的组曲。

3.轻快明朗、阳光向上:这种音乐适合放在节目的开头,能给人平易近人之感,具体到节目,更适合服务于访谈类节目。例如《Flowers in the river》。

4.节奏感强,热情奔放:这类背景音乐是很适合在体育类或娱乐类节目中播放的,可以激发感情、鼓舞斗志,至于娱乐性质的广播,就更需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校园背景音乐一定要选好曲目。在好多中小学校园文艺汇演中,有些孩子演唱的是通俗的成人歌曲、网络歌曲,还有演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哈韩”街舞,“RAP”(说唱)。一些浅俗的歌曲对孩子将来的音乐审美取向起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适当的时间播放适当的背景音乐很重要。早晨,可放旋律轻柔,清新舒缓的世界名曲,如《蓝色多瑙河》、《月光奏鸣曲》以及中国民乐,如古筝、葫芦丝、琵琶、二胡等演奏的纯音乐。课间较长的休息时间可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争当四好少年》、《诚信歌》、《礼仪歌》等歌曲,把我们需要大力推广的主旋律音乐当作背景音乐,孩子听来听去,耳熟能详,久而久之就会传唱了。劳动的时候可以播放我们熟悉又活泼的《劳动最光荣》,游戏的时候可以播放《春晓》、《跟彩虹一起成长》等优秀儿童歌曲。

四、播放技巧也不容忽视

第9篇:心理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强烈的爱心、责任心与事业心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具体表现为爱心、责任心与事业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具有爱心,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爱自己的同事,更爱自己的学生。爱心是力量的源泉,拥有这个力量之源,就会全身心地融入到职业工作中,就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责任心是师德的基础。责任心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知难而进,不断进取,这些都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一个人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务实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相反,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敷衍了事,消极被动,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苦差事”,那么“教书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话。事业心是更高层次的师德要求。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一个人有了事业心。就会把日常的具体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有了自觉事业心的人,就会完全融入他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自觉地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把工作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从事业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二、深厚的专业知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专业性教育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一个教师具有了渊博的普通文化知识,个人的文化素养才会显得更加丰满。具备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透彻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理念等内容,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的深浅多寡对教学的有效性程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丰富的学科知识是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也包括学科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知识,以及富于时代特点的前沿思想和最新科技信息等知识。具备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才有可能不断反思、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基础,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视野,并能够用教育教学理论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三、精湛的教学技能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所需的实际本领,是教师以优良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职业活动的能力,它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总体,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具备各种教学技能的教师,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决定方向。一个优秀的教师与一个平庸的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指导教育教学的灯塔,是一位教师不断开拓创新、走向成功,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备素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体系在继承中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才能有效实施,教学的有效性才会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才会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才会成为可能。

五、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载德、智、能之舟。健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其一,教师的工作复杂艰辛,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就很难保证正常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若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教师的优良品德、美好愿望、学识才气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