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儒家思想的概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概况

第1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关键词:儒家;礼;祭祀;民俗;胶东花饽饽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56-01

中国是一个崇尚饮食的民族,近期风靡世界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许多人惊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且不论美酒珍馐的馥郁浓香和流光宝色,仅仅一个“形”字,已经足以让人一番惊叹。姑且仿古语附其风雅:其形既美,脱于香氛而独有其意;与色香同,则集一萃而入其境。此“境”既是千年艺术积累的略略一斑,又是大士饥餐之时的款款儒风。

孔子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追求美食是人的本能。中国人对食物的讲究已经完全超越了基本的果腹功能,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追求“乐感”的享受,不仅讲究基本的色香味,还要讲究“割不正不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已经成为了艺术和文化。

儒家自孔子开始对饮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孟子》记载,诊断饮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在寄予祝福和美好祝愿的食物中,追求极致的洁和美,亦是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凡人之啖饮,莫不是食其味、嗅其香、品其意。而在食物上做文章的艺术品,又多少有点诙谐和品味人生的禅意,充满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田园生活的纯美之乐。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中国的主导思想,直至今日,儒学思想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存在,儒家对饮食的讲究自然而然的影响历代中国人。尤其在北方的齐鲁大地,儒风盛行,历经千年熏陶,早已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八字主张,是针对祭祀的原则,“洁”和“美”的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诚”和“敬”,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儒家思想重生、重婚、重丧、重祭祖先等礼俗,随之所生的各种民俗礼教所用的祭祀食物就产生了,胶东花饽饽就是其中之一。

胶东地处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地区,故名胶东,三面环海,一面与胶莱平原接壤,秦始皇统一列国后在此设立了胶东郡。花饽饽的制作在汉代时期随着“粒食文化”到“粉食文化”的转变就已出现,是胶东地区的面食杰作,首先作为食物,其古法必用“引子”发面,千揉百按,于柴火大灶上蒸熟,由于北方天气干燥,往往能常温保存十天半月,冬天则可放置数十天,能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长久保存,充分风干后,可放置五年不会损坏。另外花饽饽从艺术欣赏角度上说,已经具有了雕塑和彩绘的特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胶东花饽饽”中许多造型都有祭祀的影子,有的供祖先,有的供神明,其中寓意多以谐音为主,或以吉祥之物指代,如圣鸡(升、吉),寿桃(长寿),双燕(双宿双飞)等等。摆放于家族宗庙或者祭天祭神,红白喜事的供奉等,都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崇敬与崇敬。花饽饽为儒家文化的“礼”而生,并保留至今,其不仅仅作为一种食物、民间艺术品存在,同时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盛器,一种民族认同感的存在。

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丹娜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现在形成并不断适应时代变革的饮食艺术,在满足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胃口之余,也承载着许多的文化的内涵,它的里面有各个时代和文化主题赋予它的形象和意义,无论何时,“花饽饽”和其他的无数民间艺术瑰宝,都能让我们想起那些古代享用它的文人雅士,那些古朴的香甜和鲜活的颜色,就如琴棋书画的伴侣,一起散发着那些儒风起处的文人雅士们,身畔的缕缕墨香……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蓝旭.孟子[M].上海:中华书局,2006.

[2]子思.李静注译.中庸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潘鲁生.以食为天[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9.

第2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丝织品的色彩应用概况

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以一号、三号墓为最多,保存完好的丝织品及服饰一百余件;三号汉墓丝织物出土数量甚多,但保存状况甚差,多己朽烂成残片,色彩也十分晦暗。一号汉墓出土丝织刺绣品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呈现出五彩并施,热烈斑斓的色彩特征。出土的丝织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纱、绢、罗、绮、锦、绦等。

纱是一种外观有明显方孔的平纹组织丝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素纱丝缕极细,重仅49克,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还有一件印花敷彩纱绵袍是印花与绘彩相结合的杰作,用色十分丰富,以朱红色绘出花穗,重墨点出花穗的子房,绘浅银灰色的叶、蓓蕾和纹点,暖灰色的叶和蓓蕾苞片等,所印花纹,线条流畅,层次分明。

绢是一种质地比较细薄的平纹丝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衣物中有68件用绢,一般用作衣物的里、缘、面。另外还有22卷单幅绢,其中绛红绢地绣残片,是在黄色绢地上用浅棕红、橄榄绿、紫灰、深绿等色丝线,以锁绣针法绣穗状变体云纹和花枝纹。黄绢地长寿绣残片主要用红棕、紫灰、橄榄绿、深绿等色丝线绣成。绣法主要是锁绣。深黄绢地信期绣夹袱是在深黄色绢地上用朱红、浅棕色、深绿、深蓝、黄色丝线绣出穗状流云纹和花草文。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单色提花丝织品。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绮较多,依织纹不同可分为菱纹绮和对鸟菱纹绮。其中出土的黄绮地乘云绣残片以朱红、黑、紫红、灰色丝线绣乘云纹。色彩对比强烈,清新明朗。这种乘云纹布局匀称,流转生韵,华丽精美,是汉代典型的图案。浅黄色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残片,底色为大面积的浅黄色,绣以小面积的朱红、浅棕红、橄榄绿、藏青等色变体云纹,色彩搭配清新、雅静,每组图案单元中有似眼状的如意云形纹,神秘浪漫。

锦是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提花的多彩织物,主要利用经纬色彩的变化来显现花纹。锦是汉代丝织物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其中绒圈锦,是三枚经线提花并起绒圈的经四重组织,花型层次分明,圈大小交替,纹样呈现立体效果,外观甚为华丽。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织造工艺高超,是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据统计,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物所使用的色谱,有浅棕红、朱红、桔红、绛红、绛紫、黄、金黄、土黄、墨绿、深绿、橄榄绿、草绿、紫灰、深蓝、棕、青黑、黑、深灰、银灰、银白、粉白、金等36种色彩,其中浸染色29种,涂染色7种。

色彩应用特点分析

从出土丝织品色彩应用的整体状况看,汉初色彩应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 色彩应用特征

(1) 红色为主

在出土的丝织物中,红色系色彩基本在所有的丝织品中都有使用,有以红色为主的朱红菱纹罗曲裾式丝绵袍、绛红绢地长寿绣残片,还有点缀于织品上的小面积红色纹样。

(2)“五正色”、“五间色”

出土丝织品的色彩整体遵循五色,广泛应用五正色—青、赤、白、黑、黄和五间色—红、绿、碧、紫、骝(淡黄色),并且对五色的邻近色棕色、墨绿、橄榄绿等色加以灵活运用,使得色调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

2. 色彩搭配特征

(1)浓艳与淡雅并举

出土丝织品的色彩搭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浓艳风格,如将深红色作底,纹样用朱红、深红、蓝黑、浅蓝、绿等色,一种则比较淡雅,底色用米黄色,同时用小面积的朱红色作点缀。

(2)色调统一和谐

大量运用邻近色和调和色,在绛红色调织品上搭配相近的朱红、浅棕色丝线织成的纹样或大面积的茶黄色调点缀浅棕红及深绿色的穗状流云、卷枝花草纹饰,使色彩杂而不乱,达到色调统一和谐的美感。

色彩形成原因分析

1. 楚文化的影响—尚赤

楚文化是中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刘汉王朝统治集团的楚文化背景,使得汉初整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以及色彩审美观念无不渗透着楚文化的影子。在楚文化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楚人尚赤,楚人自认高阳(即炎帝)之后,故特别重视红色。自汉高祖始,至汉武帝前期,无不尚赤。《尚书·尧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郑玄注:“三帛所以荐玉者。……帛必三者,高阳氏之后用赤缯,高辛氏之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绝大多数丝织品中,无论是服饰还是单幅丝织品,红色几乎在每一件中都有运用,或是整体色调为红色,或是纹样用红色丝线绣织而成,在黄绮地乘云绣绣片中,就有以朱红、绛红色丝线辫绣花纹;绛红色的绢地长寿绣。由于崇日尚红,楚文化中对于暖色,尤其是接近太阳色的棕红色,黄色,绛紫色也同样喜爱,这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的色系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丝织品的整体色调中,黄色调、棕红色调占相当大的比例。

2. 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色调统一和谐

汉初统治思想为“黄老无为”的道教思想,黄老之学萌生于战国末期,属于道家的一个特殊派别,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推行“无为而治”。道家在物质生活上强调“寡欲”和淡泊无为的思想,崇尚自然,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在色彩审美上,对黑色及雅静平淡的色彩搭配追求平淡和谐之美。庄子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作为汉初统治思想,其追求平淡和谐之美的色彩观,也必然影响汉初整个社会的色彩审美取向,表现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色运用方面就是邻近色和调和色的大量使用,以及追求古朴雅静的色彩搭配。在丝织品色彩运用方面,虽然涉及到的种类很多,但是按色系归类却并不多,如茶黄色地上用浅黄色、土黄色、草绿色等邻近色,绛红色地上用绛紫、紫灰、浅棕红等邻近色,充分运用邻近色将色彩的对比限制在一定的程度,显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些色调组合均给人以沉著、和谐、古朴、典雅的感觉。

3. 儒家思想的影响—五色

由于汉初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植,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儒家的色彩观也随之影响了汉初的社会文化生活。儒家推崇周礼,色彩也效仿周礼。《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儒家将五色与礼相结合,以色示五方,以色识尊卑。《周礼注疏·考工记》郑玄引黄侃语:“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旈黄是也。……”由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与重视,加之楚文化长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交流,总体说来,汉初的色彩意识并没有超离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仍承袭周礼五正色、五间色的色彩观;被视作正色的青、赤、白、黑、黄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两幅T形帛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处于上部的日、月分别绘以赤、白二色,日中之乌自然呈黑色,穿谷璧而沟通画面几个空间的两条龙分别敷以青、赤二色(三号汉墓T形帛画的四条龙分别着青、黄、朱、白色)其他另有赤豹、赤黄相间的天门、黑色的华盖、白色的羽人、白衣或青衣的帝阍形象,处处充斥着五色并置的秩序之美,另外在色彩运用方面,还呈现出灵活运用“五色”的特点,“五色”的邻近色土黄、浅棕、橄榄绿、深蓝、粉白、青黑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 结

第3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论文摘要:调解制度作为解决刘纷的一种方式,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别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渊源鱿在于儒家以“无祛,为主要内容的和谐观。主要论述儒家和谙观中的“无讼”思想,及在儒家和谐观指导之下的传统调解制度的发展和手段,旨在探讨“和谐”与“调解”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法文化存在极大差异,其中一个表现方面就在于解决纠纷的方式和机制不同。在西方,人们会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直至乐此不疲;而在中国,人们普遍厌讼、贱讼,更多地会选择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笔者以为,这并非是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不强所致,而是在自然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人们追求的并非完全是谁是谁非、权利或权力归谁所有这样明确的结果,而更注重追求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甚至是以牺牲人的权利为代价的。笔者更以为,这种解决纠纷方式的不同,无所谓谁优谁劣,完全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价值取向不同所致。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和谐观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调解制度。

一、儒家和谐观的源流

建立一个没有纷争的和谐社会,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一种必然的价值追求,从目前学界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史料和考古发掘出来的资料来看,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的司法官吏中已有“调人”一职,专门负责调解和处理人们之间的纠纷,如《周礼·地官司徒·调人》中记载:“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

鸟兽亦如之。……凡有斗而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当时的做法已是设置专门的职官尽量“谐和”人们之间的纠纷,只有当调解不成的时候才要“书之”上报官府。从中我们已可以初步看出古人追求“谐和”的端倪。《易经·讼卦》中也有这样来教导人们:“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易经》中《讼卦》这一部分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告诫人们,争讼是坏事,不争讼最好,争讼是有凶险的,劝导人们要放弃争讼。这样的内容在《讼卦》中随处可见。《讼卦》也不是教人如何争讼,而是告诫人们如何止息争讼,特别是它告诉人们,诉讼最终的结果不是矛盾纠纷得到处理,而是参与诉讼的人无论在诉讼中是胜是败,诉讼本身就会给他招致凶祸,因为即使官司打赢了,也只能是与人结怨,仍然是“凶”。那么,如果人们之间有了纠纷应该如何处理呢,《讼卦》中也说要“利见大人”,也就是找一个居正、能够明断是非曲直的人居中裁断。这里面所包含的思想,与《周礼》如出一辙。

如果说《周礼》和《易经》中以调解的方式止息争讼反映了上古社会的人们止息争端,人类和睦共处的美好理想的话,那么将这一理想理论化,具体提出止息争讼的方法,并向世人描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景象的是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在这一问题上,儒家的观点是鲜明并带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色的。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弟子也曾经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秦儒家始终以温文尔雅的治国理念行走天下,无论它的礼治、德治和人治思想有多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所追求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通过使用他们所倡导的治国方法,最终建立一个没有纷争的和谐社会。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和为贵,调纷止争,成为几社会的景象。首先,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所以孟子的这一蓝图是以土地为基础展开的。按照孟子的想法,这个社会应该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氮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其次,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宗族。即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据族而居,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家国一体,其组织系统、权力配置以至运行都是按照家长制的模式。于是,国成为家的外化,家是国的缩影。再次,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充满人伦精神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正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充满人伦精神的大家族,所以维持一种和谐才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以和为贵,才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君臣之情、夫妻之情和朋友之情。所以儒家学者认为,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和争议,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三、儒家和谐观指导下的传统调解制度

(一)我国传统调解制度发展概况

在和谐观的影响之下飞我国很早就已经建立了调解制度。如果追溯其源头的话,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虽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法律,但是也会有争端,解决争端的方式有和平的和暴力的两种。暴力自然是用武力来解决,但是也有大量的争端是当事人之间或者部落与部落首领之间以协商的方法解决的,这可以说是调解的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形式。

其后,从先秦到明清,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始终存在。从史料的记载来看,除了重大刑事案件以外,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几乎都要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如前所述,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调解的记载,已经出土的西周文物的铭文中有关于民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其中即有对调解制度的规定。此后,调解制度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平息争讼的事例,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宋元时期,调解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时在法典中专列“诉讼”篇,赋予调解以法律效力,规定凡是以调解的式结案,当事人不得重新。清朝时,调解制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将调解分为州县调处和民间调处两类。调解制度第一次以独立的民事诉讼法条文形式出现,是在政府于1953年颁布的第二部民事诉讼法中。该法明确规定了调解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调解事项、调解期日、调解组织、调解方式和调解结果等五部分内容。该法的颁布,标志着传统调解制度的近代化。(二)传统调解制度的手段

近年学界大多以主持调解者的身份为标准,将调解制度分为官府调解、民间自行调解、宗族调解等几种形式。但本文志不在此,笔者将打乱这种调解形式的划分,按在调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将传统调解制度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段。

1.调解者以其自身的威望、人格进行感召

这种调解手段既使用在官府调解中,也使用在民间自行调解和宗族调解中。使用这种调解手段的调解者本身,无论其身为州县府官吏,还是社会上有威望的名流、家族内的族长家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社会公认的崇高威望,可以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纠纷各方的尊重和信服,从而放弃争执,握手言和。如前文所述,舜以其崇高的社会威望和百姓对他的爱戴,成功调解了“历山之农者”以及“河滨之渔者”的争执。再如《后汉书·鲁恭传》载:“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2.调解者以道德教化进行感召

这是调解者以儒家所宣扬的道德教化一方民众,使其自觉、自省、自责,产生羞愧之心,蟠然悔悟,从而停止纷争。在中国古代,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也被认为是这一方民众的师长,所以如果百姓有纠纷过多,常常被认为是官吏教化不足,是其缺乏政绩的表现。西汉韩廷寿为冯诩太守时,“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韩廷寿认为这是他“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音夫、三老、孝弟受其耻”,遂“人卧传舍,闭阁思过……令垂音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冤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也正因为如此,主持调解者在调解过程并不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更注重的是双方的争执有无违反纲常道德,所以忽视其间的是非曲直,以理屈法、因德枉法的情况时有发生。

3.调解者以当事人之间的亲情感召

第4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0-02

1 引言

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是指在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对已知的事实和经验所提出的一种一般原则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原则。它既是心理健康服务经验的总结,也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依据[1]。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根据来源可分为3类:国外理论、本土化理论和本土理论。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在国内的应用存在着适应性等问题,加之目前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中的优秀成果,又要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是快捷、经济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的研究,阐释该领域目前研究发展概况,同时揭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措施。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2.2文献取样本文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节点(http://www1cnki1net/index1htm)作为数据源。选择“关键词”选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进行逻辑“或”的组配;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理论”进行逻辑“并且”的组配。检索中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按时间排序,在“精确”匹配方式下检索,取得全部统计数据。共获得相关文献1333篇。经过筛选,剔除部分不属于学术论文范畴的期刊年度目录、征文启事、年检报告、招生材料、人物介绍、会议报道、短篇新闻等。剔除之后尚余文献1197篇,对其进行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统计。对1197篇文献逐篇阅读,删去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章、只叙述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等一些泛泛而谈却没有提及理论的文章,剩余556篇文章,对剩余的556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所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指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来自国外,以此为基础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如认识领悟疗法、意象对话等心理疗法。

江光荣[2]指出,研究国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即以当代中国国情为背景,研究特定时期国人的心理问题。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解释国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表现及途径等方面,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我们研究方式可以多样化,即可继承古代的优秀思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方法,还可从观察开始。

钟友彬等[3-6],将引进的精神分析法进行了本土化,创立了认识领悟疗法。朱建军[6]结合国外的心理动力学思想和东方文化,创立了“意象对话技术”。郑日昌[7]把古代阴阳辩证思想和认知疗法结合,创立了“辩证认知辅导理论”。

3.2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的措施。第一,挖掘和传承:我国古代、近现代都有许多优秀的心理学思想,但被人知晓的并不多,应加强对其研究,挖掘精髓并世代传承。

我国国民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被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基于心理咨询遇到的问题,景怀斌[8]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的9个方面贡献:人生意义、应对、生死教育、哀伤辅导、心理调节、人际认知、社会生活技能、人格发展、心理咨询技术等。但我们从中也看到,对儒家思想的应用,特别是在心理咨询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发掘。另外,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研究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后,创立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理论。如在《颜氏家训》《家书》等书中就对家族子弟提出了教导,其实质就是行为取向的人格培养模式[9]。

第二,鉴与创新: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史已有一百多年。1976年,美国学者Parolff确定了130多种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到2005年其总数则已超过400种。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多数缺乏有力支持和有效性证实,但它们却展示了心理治疗师们的创造性劳动。国内学者也应该学习西方学者们的创造性精神,立足于我国实际,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第三,拓展与吸收:中国历来多教崇拜,影响较大的有儒、道、佛等。儒家讲求积极进取,而道家力主清静无为。道家与儒家理想的人格一阴一阳,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文人人格内在的矛盾统一。而儒家、道家所倡导的思想中不乏有与心理咨询相一致的观点。所以对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过程,必须得在拓展我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入外来的心理健康服务精髓。

4 讨论

当前,在我国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充分的基础理论支持,而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多集中于实体的理论层面,而对元理论、哲学和宏观层次的研究匮乏。

国内最为著名的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这种方法创立之初报道的文章较多,而如今也很少看到相关的实践报道。本土化的方法为什么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了呢?这与我们越来越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好像是背道而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原因。

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大多以思辩、探讨性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强调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也许在不带预定套路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操纵过程,切实提炼和概括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或许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4]。

总之,国内学者看到了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现状和不足,同时学者们反思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低的原因为:在心理健康课主要使用讲授法、单纯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化、专业人员擅长的方法有限、自编心理测量工具水平低、重复工作多等[10]。故我们得在今后的工作及治学中借鉴美国的“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和英国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在吸收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普及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知识。将心理健康服务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并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普及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培养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心理疾病易患病人群的追踪研究,并且在推广常用量表及经典量表的同时也积极编制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量表。相信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投入逐渐增加,我们可以想象经过理论探讨和服务理论吸收消化阶段后,实践研究将会越来越多,经过理论—实践—理论阶段后,我们将会真正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第5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关键词 面妆;香料;养生保健;道教思想

一、面妆

(一)、妆粉

妆粉,即妆面用的香粉。汉张衡《定情赋》中有文字“思在面而为铅华兮,患离神而无光。”因铅粉能使人容貌增辉生色,故又名“铅华”,此当是铅粉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汉代,铅粉的普遍使用与当时汉初肇始的炼丹术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铅粉通常由铅经化学处理后转化为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而铅在中国道教炼丹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铅和汞都可以化为“丹”,在汉代铅从凡药升格为仙药。自然形态的铅很罕见,古代使用的铅几乎都要经过熔炼而得,所以道教炼丹术为其大量生产提供了必要性和技术支持。

(二)、胭脂

胭脂传入以前,汉族妇女用朱砂饰唇,《释名》云:“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在汉代,丹砂也升格为仙药,“五石丹方”以丹砂为主。汉代《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药之首,谓其能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神通明不老。”此炼丹术信仰兴起后,受其影响的说法。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讫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药方,记载的矿物药有丹砂等二十一种,多用于疥疮、创伤等外科疾病,正因朱砂这一医学属性使之与道教养生观念不谋而合。

二、养肌护发美容品―香料

(一)、香汤沐浴

“香汤”即调配各种芬芳香料的温热洗澡水。不仅洗净身体,反过来对洁净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气自然清朗,利于养生。汉《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此处的“兰”并非兰科的兰花,而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兰草,其清香宜人,古人认为它可以“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和“生津止渴,润肌肉”,沐浴时用香的习惯利于健肤养发。

(二)、面脂

面脂即涂面润肤的香膏。将香料掺入化妆品,直接涂抹。《释名・饰首饰》载:“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三)、泽

泽也称“兰泽”、“香泽”等,是用以涂发的香膏。《释名・饰首饰》曰:“香泽,香入发恒枯悴,以此濡泽之也。”如藿香,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能抑制一些皮肤真菌的生长。古人重视保护肌肤毛发,不仅出于审美意识,也因受当时道教文化思想的影响。毛发是美的标志也是人体精华之一,是生命的重要象征。汉《淮南万毕术》有“理发灶前,妇安夫家”之说,有人认为“理”为“埋”之误。源于汉代纬书的“三尸”鬼神观念,使时人对头发既珍惜又敬畏,悉心爱护,唯恐有所不慎惊扰鬼神而招灾惹病。

对香料保健功能的认识正是基于医学的长足进步。道教祭天、通神、辟邪等仪式中都要用香,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香文化,其主要体现在道教斋蘸焚香、养生修行、用香神话等方面,以香汤沐浴可见道教的养生修行。道教中的“仙”是一种长生不老的信念,《释名》称老而不死叫仙,但要长生不老就需要修行。道教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修行方法,如服食则离不开香料,因此,香料在道教修行过程中必不可少,且有一些道教专用的香料,如陶隐居云:玄台香根黑而香,道教用以合香;香即杜蘅香,惟道家服之,令人身衣香;白茅香,今排草之类,道家用作浴汤合诸名香,……”正因前所述,香汤利于养生修炼,道教作道法之前,皆香汤沐浴,自有一定的道理。

三、结语

由上可见,秦汉医学的成果对早期道教的学说的影响。而反过来,道教文化对医学成果的吸收,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李芽.汉代化妆文化综述[J].戏剧艺术,2008(6).

[3]汪维玲,王定祥.中国古代妇女化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87.

[4]高志伟.考古资料所见赭石、朱砂、铅丹及其使用[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1).

[5]金正耀.略论道教外丹中的几种矿物金属(续完)[J].中国道教,1992(01).

[6]张刚峰.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丹砂与阴阳[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7]梁爱华.朱砂的毒性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

[8]魏金锋,尚伟芬,杨世林.朱砂药理学级毒理学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9,30(2).

[9]严小青,张涛.中国道教香文化[J].宗教学研究,2011(2).

[10]李华锋.中国古代面妆美容用品及制作工艺探析[D].郑州大学,2007.

[11]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11(1).

第6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民俗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深层记忆,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重庆潼南杨氏民宅建筑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代表性建筑之一。2006年,民宅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布局、民俗特色、雕刻艺术、装饰图案、数数运用的寓意等方面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关键词:

杨宅;建筑特色;民俗文化;传承

一、建筑概况

杨氏民宅位于重庆市潼南县西北10公里的双江古镇正街北端,坐西南,面东北,背依“微星坡”,前临“猴溪”,面向涪江,左右金龙山、银龙山环抱。后临绵壁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民宅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双江镇首富杨守鲁的家宅,因其宅基地原为广袤的桑园和良田,平旷如坝,故俗称“田坝大院”。大院主人杨守鲁,官名濬,字宣哲,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卒于民国7年(1918年),为清例贡生[1],以县丞指分江西试用,加布政使司理问[2]衔。因家事羁绊而未曾上任,捐叙五品顶戴,诰封朝议大夫,晋封资政大夫,在双江拥有田产1600多亩,并在涪江一带经营米、盐生意百余年,利用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老字号商号的影响,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商号[3],在重庆和成都沿线的商贾界颇有名气。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4],历时12年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落成,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房屋建成后又聘请工匠雕刻神龛等用工3年,前后工期长达15年之久。建国后,杨氏民宅被收归军产,一直常驻部队,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2002年,部队将杨氏民宅移交给潼南县人民政府,由县文物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宅为穿逗式、抬梁式组合式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平面呈立长方形,横列四进单元房舍,纵深跨院成复四合院,有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主要建筑分布于纵轴线上,有前院、中院、内院和后院四重院落(图一)。杨氏民宅坐西南面东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面阔七间,共四进,共有大、小房屋,厅、堂51间,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呈复四合院布局。每进均建天井、栏杆、回廊、花台。主建筑左侧另建附属建筑,有甬道相通。宅后建有对称的小花园,宅外另辟面积3亩的荷花池,总占地面积约10亩,房宅四周以方砖砌风火墙(图二),墙头呈驼峰形;建筑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空间开敞流通,层层递进,美观大方,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保存完好。是重庆市唯一的一处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院落,在整个巴蜀地区及国内都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连续剧《凌汤圆》、《故乡的足迹》、《雾都雾都》、《母亲母亲》等众多镜头都利用此建筑拍摄。

二、建筑特色

(一)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大院是双江古镇上规模最大的建筑。其布局与古镇传统建筑一致,临街道而建。主人在选址上十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大院背依“微星坡”,正面对着涪江岸边,右左有金龙山和银龙山相环抱,山上“金龙”和“银龙”两相对峙的古寺,四野铺展开阔,前面“猴溪”涓涓环流[5]。依据地形地势上“背山面水”,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择居观。巧妙地将建筑布局嵌入到优美的环境中,并利用地形地貌自然特点与建筑结合。

(二)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体现大院布局严谨,讲究对称,主次分明,卑尊有序,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科学合理,环境优美,通风、采光、排水性能都十分良好。除中轴线上的当心间为石板地坪外,余皆装有木板地楼及天花板(图三)。地楼与地平之间留有高50厘米的空间,并在前后的地栿之下,设置有多个对称的通风口,使空气对流,以保持一定的干燥度,能够有效地防止木质楼板受到地下湿气的浸蚀。如今,木质楼板已逾百年,依然保持如新。每进院落的中心设有天井,多处理为“天井三檐平”或“天井四檐平”[6]。天井的两侧设有地下水道,道口铺“古钱纹”地漏,有效阻止其他杂物进入水道,以保证排水的畅通。各院开侧门以通甬道,既可各自关闭与外隔绝自成院落,又可经甬道与各院相通,直至后花园。建筑造型轻巧典雅,空间开敞流通。装修精细,色彩内外迥异,对比强烈。

三、民俗文化传承

(一)儒家思想(礼制)的体现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对中华民族思想意识的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大院平面布局和建造模式都严格遵循清代礼制。对称性与轴线性观念强,是儒家思想“礼制”的规制,体现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房屋主人杨守鲁,清末和民国时期掌管着遂宁县团练、当地保甲及其地方公务,常调停民众纠纷,维护治安秩序,在官府及民众间颇有声望。杨氏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高低贵贱思想特别严重。佛教、道教将世间分为三界,儒家将人分为三等,即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于是在建房之时,杨守鲁将人的高贵、一般、低贱的三种等级分得十分仔细,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吸收儒学、佛教和道教形成的三教“理学”思想。第一列房屋前面建“一”字形“影壁”,又称“照壁”,民国初年,增修围墙与影壁相接,两侧安装加有铁箍的厚重木门,墙身砌有用于向外射击的枪孔,以抵御匪患(图四)。大院第一进房屋面阔多达七间,深达四进的形制与布局符合主人的身份与等级,主建筑采用清代常用的“四合五天井”形式。古时,按礼制将人分为四级,分别为天子、王侯、士大夫与庶人。因此,信守封建礼制的杨守鲁在修建田坝大院时进深取四进,又因其曾在清晚期晋封资政大夫,官阶是正二品,故能在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封建时代按照规定,建造面阔七间的深宅大院。该建筑地面所铺石板,第一块横向平铺,居中轴线上,然后在其左右以纵向铺设,形成明显的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分别设走道的格局。其左边的一列称为“东阶”,右边的一列称为“西阶”。主要建筑左侧的奴仆住处和厨房,既没有雕刻,也没有装饰,就连屋脊也以青瓦叠砌,十分简单。中国封建礼制规定,尊卑有序,辈份有秩,老少有别,不可逾越。按礼法,“东阶”与“西阶”平日里是供主人按辈份高低分别行走的专道。在迎接客人时,则是客人与主人分别行走的专道。其中间的道是专供特别尊贵的极有身份的贵宾等行走。在大院中轴线上第二进辟屋宇式门房后檐下有意设置了进入田坝大院的第三道大门。不仅设计十分考究,而且寓意十分深刻。在这里,封建等级制度和人的高贵、低贱程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第三道门就又有“中门”、“旁门”和“耳门”之分。这道“中门”,又常被称为“大门”。若两扇大门是在中间部位对合,即为“关闭大门,打开旁门”。若将“中门”打开则将“旁门”关闭,即为“打开大门,关闭旁门”。平时里,“中门”始终是关闭着的,旁边的“旁门”和这并未装门的“耳门”却始终是畅通无阻的。当贵人到来时,由主人推开中间的大门,将门顺推180°后,两侧“旁门”自然关闭,中间的大门洞开,主人便恭迎上等贵宾从中间的“大门”进入,即常言所谓“敞开大门迎贵客”。待贵宾进去之后,就由管家将两旁的“旁门”推开,作180°旋转将中门关闭,再请一般的客人从两侧“旁门”进入。对下等人,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容许从中门和两旁的旁门进出的,而只准从檐柱间形成的门洞,即通过“耳门”沿砖砌中门院墙建单坡式“超手廊”经甬道进出,直通中院正厅。对下等人进出只能通过“超手廊”,人们只可以站在正厅的前檐下,双臂平抬,两手相超。此时,您就会感觉到,其“超手廊”的建造形制与您的姿势是何等的相似,就犹如房屋主人正毕恭毕敬地站在正厅的前檐下,拱手施礼,迎接贵宾。宋代生活百科全书《事林广记》说:“凡为宫室(此指宅院),必辨内外,……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是封建家族礼义廉耻家规与尊卑贵贱的真实写照。

(二)雕刻艺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杨氏民宅仅中院大厅采用了抬梁式建造手法,余皆为穿斗式。其建筑平面柱网排列规范,柱顶石多为六棱或八棱形,分二至三重施浅浮雕各类花卉、人物、神兽等。门簪浮雕浮云、蝙蝠,房屋两檐墙装槅扇门及槛窗,其花心式样古朴典雅,新颖大方,纹饰繁多,各不雷同。花窗装成多棱形、小方格、菱花、卍字、冰裂纹等,各花窗框架间常用硬木浮雕成夸张变形的蝙蝠或写实的羊扣压联系,寓意“幸福”、“吉祥”;花窗中心安装的玻璃,或长方,或半圆,或透明,或浮白,窗后或糊窗纸,或挂薄纱,显得富贵高雅。裙版常浮雕瓶花、山水、盆景、仙灵鸟兽、吉祥文字以及缠交的动植物等。檐柱上的斜撑常为三角形厚木枋,多采用浮雕手法雕刻卷草、牡丹、云纹、花鸟等;圆柱式斜撑常常采用镂空透雕与线雕、浮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技艺更为精湛。尤其是“双狮解带”、“麒麟护子”、“双狮戏彩”、“龙凤呈祥”等古典雕刻题材,形象写实,自然谐和,生动有趣,雕琢细腻,工艺十分精湛(图五)。檐下的垂花柱末端,多镂空雕刻荷叶莲蕾、花瓣联珠等图案。驼峰、撑弓、垫木、飞罩等多用浅浮雕或高浮雕手法雕刻浮云、山水、神兽、花卉等,十分精致。屋面青瓦,每垄盖瓦均用扇形“瓦当”,沟瓦尽头用三角形“滴水”,滴水一角逐渐起翘,以将屋面雨水抛得更远,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木质构件的浸渗腐蚀。每重院落的屋面,在组成天井的角沟处,都用烧造有“王”字的虎头瓦当。屋脊用精美的彩色瓷片起线,做各种花纹图案,两端微微起翘。脊上安装陶制仙人及灵兽,中央雕花草、仙人,或饰仙山琼阁等。整座建筑及其雕刻艺术民俗特色浓厚。

(三)独具匠心的装饰艺术大院四进院落,规模宏大,装修精细。造型轻巧典雅,玲珑活泼,空间开敞流通。椽子、屋檩、斜撑饰以土红,板瓦粉白;檩以冷色为主调,青绿彩画,间描金色,余皆为沉重的黑色。色彩内外迥异,对比强烈。大院在建筑装饰题材体现“吉祥”的艺境,建筑用料考究,装饰精美,花窗隔扇图案精巧,式样繁多,琢工精湛。镂空雕刻荷叶莲蕾、花瓣联珠,以及浮雕瓶花、山水、盆景、仙灵鸟兽、吉祥文字等。特别是镂空透雕的“双狮解带”、“麒麟护子”、“双狮戏彩”、“龙凤呈祥”等装饰性古典题材,工艺水平高。其门楣与花窗上雕刻奋展双翼的蝙蝠(图六),撑弓雕刻撒蹄飞奔的野鹿,伫立青松的仙鹤,欢腾雀跃的喜狮,云托上蝙蝠、野鹿、仙鹤、喜狮图案,暗隐“福”、“禄”、“寿”、“禧”之意,与正堂屋大门上雕刻的"暗八仙"等图案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体现了装饰艺术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四)浓厚的民俗寓意宅院的主人或建造者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宅院的设计和建造者巧妙地将房屋建造日期隐刻其中,故杨宅修建是有准确历史根据的。将鸟兽图案所表达的内涵巧妙隐藏于建筑构件内,能够从动物的使用中理解寓意深刻的含意。前厅大门安装的门楣,浮雕五只从祥云中飞降而下的蝙蝠,寓意“五福临门”。在第三进院落檐廊下的云驼,四周浅雕饰祥云纹,正面中一圆圈的小方块里分别刻有:“庚寅年(1890年)建”日期。右边的云驼内正面圆圈雕刻有两只公鸡,背面雕饰“麒麟吐水”图案(图七);左边的云驼正面圆圈雕刻三只昂首的羊,背面雕饰一骟起羽翅雀鸟(图八)。两只公鸡“寓意公鸡打鸣,是好的一日开始”。麒麟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在民间生活中常常以它的珍贵祥瑞和灵异出现,寓意主人地位崇高,用麒麟的高洁祥瑞赞颂拥有者的高贵品质。在古代,“羊”又被当成瑞兽和吉祥物,在民俗文化生肖符号干支排在第八位即“未”。即使现代文明的今天,羊始终伴随着人类,所承载吉祥美好的象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杨守鲁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商号,在建筑云驼雕刻三只羊,继承与弘扬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的商号老字号,其寓意十分明显,即“三羊开泰,万事如意”。房宅正房两扇大门上分别刻双环一个篆体“寿”纹圈(图九),寓意太阳与月亮,希望他这座建筑吸收日月的精华,与天地共存。大门的腰华板刻有“暗八仙”图案。如:铁拐李的葫芦,蓝采和的提篮,吕洞宾的长剑(图一)、韩湘子的洞箫(图一一)等。显然房屋主人是希望得到道家神仙的护佑。

(五)体现民俗信仰的数数运用大院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大门的门栓插销都用铁器打制而成,其形如三国蜀汉大将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院中又辟大门108扇。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设计,有意安排。《七修类稿》(雕琢精美的云托)中说“扣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佛家认为“一百零八”是佛的象征,不论口念一百零八遍经文,拨动一百零八颗念珠,敲一百零八钟,建一百零八座寺庙,都是对佛的最大虔诚。《易经》上曾说,九有极高,吉祥之意。九的十二倍数便是一百零八,而十二便是一年的十二个月,同时,也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且水浒梁山又有一百零八位好汉。显而易见,杨守鲁的寓意是用佛教和道教的“护法神”关羽来守卫前后大门,门扇又设九的极高吉祥之数,置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来把守,以此希冀年年吉祥,岁岁平安。可谓寓意深刻,体现十分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四、结语

大院深深深几许。田坝大院里,凡居家所需的卧室、厅堂、绣楼、马厩、厨房、水井以及花园等无不完备,四周建高大的驼峰状风火墙。具有高雅清秀,美观大方,配套齐全,寓意深奥,幽静闲适等特点。建筑的布局、遵循礼制、设计、雕刻题材、装饰内容、数数的运用、浓厚的民俗寓意等无不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是体现我国民俗文化传承建筑的代表之作。杨氏民宅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好,设计最为规范,装修最为考究的清代民居建筑。早在时期,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考察双江民居,倍加赞赏,称其可与北京什刹海贝勒府第媲美。被参加全国第二届民居学术研讨会的代表誉为“难得一见的清代民居”。中科院院士齐康在考察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时说:“千万要把宝贝保护好”[7]。对双江古镇杨宅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寄予了深切厚望。

参考文献

[1]贡生,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贡生。

[2]布政使司理问:布政使司为一省的最高民政机构,于布政使署中设理问一人,掌勘核刑名,为从六品。

[3]丁艾著《爱我潼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202页。

[4]《重庆文史资料》,《重庆名人故居》,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65页。

[5]潼南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杨闇公故里双江镇》,1992年3月,65页。

[6]梁树英《潼南双江镇田坝大院建筑初探》,《南方建筑》2008年2期。

第7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关键词:教学观;学习方式;两个转变;有效教学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从教师角度看,学习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兴趣的需要,在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组织下,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能力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想得到好的熏陶、个性得以发展。本人认为进行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有效教学,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落实以人为本

1.教学目的落实培养“人”。着重培养人的价值、情感、道德与人格,造就既有理性人格力量,又有创新进取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

2.教学方式贯穿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个性地学习。”如教学中教师要把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历史知识具有时代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讨论时要关注学生不同的观点,倾听每一个学生发言,让问题在学生讨论中解决;然后,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观。通过师生间平等对话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使学生不盲从权威或固定的答案,喜欢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学习观念和终身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思想境界,师德修养,将其贯穿于教学中,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要自主探究合作反思,转变学习方式

新理念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经验与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观念更新基础上,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变传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发现主动探究式学习。

1.情景诱导,自主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注入新的学习理念,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如学习法国革命时,我提出:假如你是拿破仑,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做历史人物的代言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研讨教材,以各种方式搜集资料,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然后争先恐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当中,赋予历史知识以新的生命,让学生感觉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自主探究,个性学习。学习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航线时,我先让学生对照地图识记新航线开辟条件、路线、意义,然后就“哥伦布及航海的意义”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有人认为哥伦布给美洲大陆带来了文明,又有人认为他带来了灾难”,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作为开拓者,他开辟了新航线,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客观上为美洲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有人认为:哥伦布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是最早侵入美洲的殖民者,是传播殖民主义的帮手,应该全盘否定;也有人认为: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保留着对中世纪神权的信仰,但又执著地追求科学知识;还有人认为:他所从事的航海事业虽然是在封建生产方式的支配下完成的,但他的行动却得到了大商人资助,客观上更多地体现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最后得出:哥伦布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学会尊重,合作学习。学习《》时,围绕“是否可以避免”的问题,首先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前的中英两国概况;其次,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接着,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是否可以避免?最后,进行成果展示,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这样做既提供了师生间、生生间及学生与研究对象间的接触交流、协作的机会,又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成功或挫折,学会倾听、宽容与分享,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掌握良好的合作技能,养成尊重和关爱他人、乐于与人交往的良好品质。

4.体验感悟,反思学习。教师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生时常对学习情况反思,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引导学生:首先抓好课前预习后的反思。预习后引导学生反思,本节重难点是否清楚,哪些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不清楚?经过反思,有利于学生明确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次,抓好课堂上的反思。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学会自己整理构建本章节知识树,形成网络。最后,加强课后反思,巩固提高。每课或单元或专题学完后,及时引导学生:有哪些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何共性、差异?与其他专题有何联系?如必修三“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学后反思:孔孟、董仲舒、朱熹、黄宗羲代表了儒家思想演变中的哪个阶段?思想之间有何继承和发展?黄宗羲的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何异同?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己的学法,这样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了学习的效率,最终也提升了教学实效。

总之,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命等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走进新课程,用新课程的先进理念指导教学。实现两个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学历史、会学历史,更能在历史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关键词: 绍兴古民居斯宅,花窗,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Due to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such as weather and geography, most buildings adopted the paper cut for window decoration, while it is much more beatiful in the east areas. Sizai, as an ancient village, is located in Zhuji, Shaoxing city. It is situated in a canyon, faces to a liver and backs to a hill. The ancient civilian houses of this village are kept very well. In detail, its window decoration ha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exquisite sculpture, various materials, kinds of compositions, and all shapes and colors, has been an representative of this are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indow decoration of Sizai ancient hous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window decoration of Shaoxing area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nclude the causes that lead to such phenomenon.

Keywords: Shaoxing ancient dwellings Si Zhai, flower window, decorative arts

1.绍兴诸暨斯宅古民居概况

绍兴诸暨斯宅古民居地处东阳、嵊县、诸暨三地接壤处,藏于一个坐北朝南东西走向的小溪谷中。先祖斯氏于唐朝末年聚居于此,经过多个世纪的沉积,子孙斯元儒在清乾隆年间营建了这个古民居建筑群,形成了中国典型的合族聚居的村落氛围,也是江南地区大型的宗族建筑群。[[] 周迪清.江南巨宅千柱屋[M].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2]

斯宅古民居现有清代斯姓古民居建筑14处,保存完好的有千柱屋、发祥居和华国公别墅等,建筑以木雕、砖雕和石雕为特色,工艺超群,是民间雕刻艺术的殿堂,历经风霜的斯宅古民居现在仍居住着众多以传统农作为生的斯氏后裔[作者简介:

孙以栋,男,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高级工程师;

沈颖,1988,女,浙江宁波,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通讯方式:

]。

2.绍兴诸暨斯宅花窗的装饰艺术特征

2.1 斯宅花窗的主要类型

斯宅古民居的花窗主要有隔窗、支摘窗、开扇窗、漏窗等几种类型。

隔窗也称为“长窗”,应用于室内主要起到柱子与柱子之间的隔断作用,分隔室内室外空间,在宋代以后广泛发展。斯宅内宅院天井众多,因此隔扇得到大量采用。漏窗也称为镂空花窗,通常是指墙体开的花窗,是中国园林与中国传统古民居外立面或者围墙上采用较多的一种窗的形式。斯宅的发祥居与上新居外墙上多开此种漏窗,以石雕为主,精细入微。

支摘窗在南方也称为“合窗”,即上半部分可以支起,下半段可以摘下的窗户。[[] 楼庆西.户牖之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支摘窗在江浙地区并不普遍,在斯宅古民居内主要用于住宅的二层。斯盛居后的笔峰书屋采用的一长排支摘窗,在夏天可以取下,以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开扇窗在全国各地的民居中变化形式很多,在斯宅古民居内也同样主要应用与住宅的二层,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2.2 斯宅花窗的主要装饰材料

斯宅古民居的花窗主要由木材、石材、和青砖三种材料筑成。斯宅花窗木材的用料并不讲究,多采用当地出产的香榧木和板栗木,就地取材,方便工时和运输。同时绍兴地区盛产石材,工匠又擅长雕凿石材,因此石雕花窗也成为当地匠人装饰的偏好。斯宅的石雕花窗多采用青灰色石板雕刻,线条挺拔俊逸。砖也是历来古民居常用的建筑材料,砖比木材耐用且更加防火防腐,加上相对石材的雕刻更能省工省时,故得到广泛应用。斯宅的砖雕花窗选用优质的黏土,烧制成青砖后再进行工艺雕刻。

2.3 斯宅花窗装饰艺术的构图形式

斯宅古民居花窗的构图通常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分明,不留大块空白,富有东方文化的节奏和韵律美。斯宅花窗的构图形式主要有强调构图中心与不强调构图中心两种。

强调构图中心的花窗将主题放置于画面的突出位置,强化主题,适当扩大形体,缩小次要的物体比例,形成艺术的对比,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不强调构图中心的花窗不追求图案的鲜明,布局均衡,以几何形纹样为主,装饰符号较为简明。

2.4 斯宅花窗的装饰主题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历史发展久远,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和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形成,也是与人们生活结合最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花窗的装饰图案也在此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从早期简单的纹样演变到现今繁多的类别。斯宅的花窗装饰主题选材广泛,大体上可概括为动植物主题、几何主题、自然器物主题、人物主题还有吉祥文字等几个类别。

2.4.1 动植物主题纹样

植物纹样主要有卷草纹、松梅竹菊、还有各种花卉与瓜果等。松梅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寓高洁的品格,是常见的意象表述,斯盛居古民居其中一排隔扇就雕刻有梅兰竹菊图案。(如图1)卷草蔓藤类植物纹样姿态优美,连绵的缠绕象征着“万代长青”。花卉类纹样主要有牡丹、荷花、石榴等,代表着富贵、和谐和多子。

图1 植物图案 图2 蝙蝠图案 图3风采牡丹图案

(图片来源:作 者自摄)

古人也喜用蝙蝠、喜鹊、鹿、鲤鱼、凤凰(如图3)等有吉祥意味的动物来寄托招财、祈福、驱邪等愿望。蝙蝠音同“福”,人们将将雕刻在花窗上的蝙蝠的飞临解意成“进福”,希望幸福能够像蝙蝠那样从天而降(如图2)。斯宅笔峰书屋外墙上的两扇青石直棂漏窗就雕刻有蝙蝠纹样,周围带有“”字连续的几何纹,表示“万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民间传说鹊能报喜,由此喜鹊得名而来。在清代以前关于喜鹊的纹饰并不见多,在清代以后才得到流传,其中以喜鹊登梅的主题较为常见,象征着吉祥的到来。其他的如龙、凤、鱼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有所体现。

2.4.2 几何主题纹样

几何主题的纹样可分为直线型、曲线型和混合型几大类。在窗格装饰中出于木料易于加工的原因,直线型的几何纹样是最常见的。[[] 黄汉民.门窗艺术(上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条纹直线型的主要有直棂窗,这种古老的窗格形式也在斯宅的花窗中有所运用。盘长纹由横竖直线组成,形似中国结,意寓长久不断象征万寿无边,是人们惯用的吉祥图案。万字纹、回纹等连续图案也是斯宅花窗常用的几何纹样,其他几何纹样如圆纹、格子纹、方格纹则带有朴素的数学韵律美。(如图4)

图4 几何纹样槛窗(图片来源:作 者自摄)

2.4.3 自然器物主题纹样

自然的纹样主要有云纹、水纹。水云纹作为花窗的图案,是由于古时人们盼望自然灾害不要降临,以求得五谷丰登。同时云生水,水克火,水云纹也体现出斯宅人们对于火宅不要降临的愿望。

斯宅花窗的器物纹样主要包括家具、文房四宝、香炉盆景、琴弦乐器、瓶具果盘等杂物。琵琶等乐器纹样造型各异,多与植物或者瓜果等一起进行刻画,表达出吉祥喜庆的意味。斯宅花窗还雕刻有葫芦瓶、宝瓶等器物,是由于人们受到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人们深信这些器物能够达到降魔除妖、趋吉避凶的效果。

2.4.4 人物故事等主题纹样

传统的人物或者民间故事等题材也融入到花窗的装饰题材中。“渔樵耕读”、“福禄寿三星”、“二十四孝故事”、“刘海戏金蟾”(如图5)等刻画传神。人物类的如钟馗、十八罗汉、和合二仙等形象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更是封建礼教最生动的题材。还有一些描述社会风貌展现民俗风情的生活场景的刻画(如图6),为现代研究当时历史和民俗提供了一定的理据。另外如小老鼠偷灯油(如图7)、小老鼠摘葡萄等民间趣事也被刻画在花窗上。

图5 神话故事刘海戏金蟾 图6 生活刻画图7 小老鼠偷灯油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把汉字作为窗的一种装饰纹样,是中国独有的装饰纹样,除了取其形之外,更多的是对内容的注重。常用的有“寿、万、福、禄、寿、喜、和”等字,通过字体的变化和艺术的加工,将汉字的形态处理得更加美观,与其他几何纹样等融合,使得整体的花窗装饰图案协调统一但又突出中心。

绍兴诸暨斯宅花窗艺术特色形成的文化背景

3.1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义、廉、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绍兴人尊礼尚古,不但住宅空间的序位按照儒家传统古礼排列,而且将家族传统的思想融入到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中,花窗的装饰上的民间故事也体现出斯宅人崇尚礼仪,重视教育的思想,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忠孝节义”的道德标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具体故事的表述,使斯宅人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道德方面的教育,达到审美和教育的统一。

3.2 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是江南文化构成的主体,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其中绍兴诸暨曾作为越国古都又是越文化的发展中心,自然也展现出吴越文化的兼容并蓄。越人勇悍的气质和骨子里的冒险精神鼓励着人们向外开拓发展,这就是斯宅人们走出去的的想法根源。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越地艺术凸显出返璞归真的本质, 因此斯宅的花窗多有自然山水和生活器物的刻画。

3.3 东阳建筑文化的影响

斯氏祖先是从东阳迁移而来,而斯宅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此区域属于东阳帮的活动范围,因此在建筑装饰上自然带有东阳建筑文化的印记。东阳是工艺美术之乡,起源于唐代,并逐渐形成一支亦工亦农的以建筑木雕为主的行帮,本地人称为“东阳帮”,[[] 丁俊清.杨新平.浙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其结合石雕、砖雕堆雕等装饰艺术,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斯宅古民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阳建筑文化影响,追求装饰的雕刻艺术和其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

花窗是框格在墙体上的艺术品,是中国民间匠人的精巧心思。绍兴诸暨斯宅古民居的花窗装饰艺术更是沉积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以及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了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出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

但由于现代生活的需要,斯宅古民居的许多花窗正在遭到破坏和损毁,有些被拆除,有些被日常生活油烟熏黑,有些因为废弃而被侵蚀。作为建筑装饰重要构成的花窗正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如何追求现代生活下的古民居保护,取得现代与古代之间的平衡,延续古民居花窗的生命力,成为了现今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 周迪清.江南巨宅千柱屋[M].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2

[] 楼庆西.户牖之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第9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李洪建

曲阜是圣人之地,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到这里之后,受到环境的影响,我读了一些涉及国学方面的书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以及一些所见所感,跟大家交流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咱们一般意义上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佛道儒"这三家的学说或思想。这三家,又以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地位最为崇高,有着"以一号百"的影响力,因此有时候我们谈到国学,也专指儒家学说。今天,我主要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佛道儒"这三种思想学说的认识。

先说佛教,佛教最初的典籍非常多,数目很庞大,以《金刚经》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佛法的核心价值观。后来佛教发展到禅宗,讲究"心领神会、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著述就逐渐少了,佛教倡导"诸法皆空",就是电视剧里的和尚常挂在嘴边的"四大皆空".这里有一个故事:当初禅宗五祖弘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要求学生每人写一首偈子,然后择优录取(类似于今天的笔试)。在他众多的弟子中,名望最高的叫神秀,高到什么程度呢?因为他的存在,其他弟子都自觉自愿的退出了比赛,都弃权了。因为相处久了,大家都很佩服他,觉得不管是修为还是境界,都跟他差得太远,就都没写。实际上神秀的压力也很大,他被众人给予了厚望,万一考试"不及格"怎么办?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方式,他没有直接把偈子写到纸上呈交给老师,而是夜里在寺院的墙上题诗一首,就是大家熟知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写完没有署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他写的。神秀的本意是好的,把身体比做佛教的圣物——菩提树,也是智慧的象征,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功果的,把心比做明镜台,要时常反思自省,不要让私心杂念沾染了它们。结果弘忍大师看了不太满意,当时寺里还有一个刚从广东过来的僧人,还没有被"正式录用",因为他没有正式剃度,临时安排在厨房里打杂。他看了之后也是连连摇头,就说怎么看着这首诗里面全是错误呢?佛经里讲,要"不着于物"(这个"着"是"执着"的意思),而这首诗里的什么树啊,台啊,尘埃啊,全都是物,于是他求人(本人不会写字,只能求人),也在墙上题诗一首,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就体现了佛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仅所有的外物是空的,连你自己的身、心也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又怎么会惹上尘埃呢?最终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了这个新来的、还没转正的、正在打杂的而且还不会写字的和尚,他就是被后世称为"禅宗六祖"的慧能,弘忍把他看作"肉身菩萨",因为《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慧能就达到了这个境界。由此可见,佛家是很看重这个"空"字的。

我在长沙读研时,曾经到当地一座著名的寺院——开福寺游玩,该寺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长沙的"开福区"便是以此寺命名,现在寺中仍有一百多名僧侣(全是女尼),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修行。我当时在走廊的一对柱子上,发现了一幅对联,觉得很有意思,上联是:"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下联是:"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当时看到这幅对联,因为它没有标点,不好断句,站在那里想了很久,后来慢慢又品出一些滋味来:斋鱼和法钟都是常见的法器,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叫"打击乐器",斋鱼比较小巧,托在手里敲打,声音轻漂,"觉觉觉觉"一语双关,既是象声词,又是提醒僧侣在读经时不要死记,要参悟其中的道理;法钟敲起来声音雄浑,"空空空空"也是象声,同时也提醒他们要摒弃杂念,四大皆空。还有一层意思,斋鱼是夜里诵经时敲的,声音小,避免扰民,这边刚"敲落碧湖月",也就是读了一夜经,那边晨钟又响,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体现了修行的刻苦。概括起来,佛教是"以无为,为有为",是真正的超脱,真正的"无为".

再说道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留下来的经典是《道德经》,还有一位代表人物是庄子,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咱们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好几篇课文选自《庄子》这本书。与佛教相比,道教也主张"无为",比如说"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等,但是道教的无为是假无为,是为了"有为"采取的手段,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换句话说叫做"以无为,为有为".比较有名的一个词,叫"进道如退",比方说打人,必须先把手臂收回来,这样打出去才有力。历史上的典故,有汉代张良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之后,非常高兴,大赏有功之臣,像韩信、萧何、彭越等,都封侯拜相,封地甚广。当轮到张良时,刘邦怕他吃亏,提醒他选齐国,食三万户,张良坚决推辞,选择了"留"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沛县。选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封地,应该说张良还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第一,这个地方在秦时称"沛郡",是刘邦的故乡,也是刘邦发迹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刘邦曾被称为"沛公",他对这个地方是很有感情的;第二,这个地方也是刘邦初遇张良的地方,两个人在这里相识相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从此张良就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走向了"革命道路".因此,张良此举显示了自己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第三点非常关键,沛县这个地方物产并不丰富,地域非常狭小,跟齐国简直没法比,相当于现在说的"革命老区",显示自己安分守己,让刘邦放下了戒心。后来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刚才提到的那些开国功臣,比如韩信、萧何、彭越,还有范蠡、文仲等,或死或逃,结局凄惨,而唯独张良得以全身而退,后来人们都说张良成仙了(我倒觉得是成精了),这也是他以进为退的智慧使然。

最后再说说咱们的孔圣人,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是公认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一生都是忙碌的、操劳的。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还带着三千多个学生,仅"博士生"就带了七十二个,非常辛苦。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孔子有一些误解,觉得他周游列国,四面出击,都是在跑官,醉心仕途。其实不然,读了《论语》我有这样的体会,孔子的内心充满了仁爱,心系天下万民,怎样对天下、对百姓有利,他就怎样做,当官,只不过是想有更大的能量和空间"为人民服务"而已。我的这种观点有没有依据呢?孔子到底想不想当官?《论语》中有没有相关的记载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子贡与孔子之间的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贡不愧是一个商人,问问题也是拿做买卖来打比方,他问老师孔子"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了呢?"子贡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提出,作为一个人才应不应该出来从政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何许人也,一听就明白了,他是怎么回答的呢?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我这正等着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由此可见,孔子是希望做官的,那么,他是不是一个"官迷"呢?当然不是。因为孔子做官有一个原则,或者说底线,达不到这个条件,他就不去做官。这个原则就是"邦有道",也就是国家政治清明。《论语·宪问》中说: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里的"谷"指的是做官领取的俸禄,代指做官,也就是说,国家政治环境好,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也出来做官,就可耻。《论语·泰伯》中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说的也很清楚,天下太平,就可以出来做官,不太平,就当隐士,如果国家治理得很好,作为人才却生活得很清贫,说明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是可耻的。其实孔子做官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义",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没有道义的富贵,孔子是不屑一顾的。

所以孔子对待世事、时局,是持一个积极的态度的,也可以概况为"以有为,为有为",《论语》与 《道德经》相比,都是微言大义,富含智慧和哲理,但我个人觉得《论语》讲的是"阳谋",而《道德经》则属于"阴谋",当然我这里说的"阴"、"阳"指的是事物的性质,绝没有褒贬之意。孔凡勇老师在读书报告会上也说,《论语》好比《易经》中的乾卦,属阳;而《道德经》好比坤卦,属阴,我觉得也是这个意思。

咱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由于时间有限,涉猎有限,更主要的是个人的资质有限,所以只能抓取其中一些小小的片段,跟大家交流一下。

最后,我想以清嘉庆年状元姚文田的一副对联与大家共勉,上联是"世上几百年世家,无非积德",下联是"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谢谢大家!

201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