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城管工作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设施,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几点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公路工程质量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投资收益与交通运输的安全。在当前我国不断加大交通基础实施建设的新形式下,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处理好工程质量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建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监理而言,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控制、一管理” ,即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事实上,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三控制”工作是彼此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从实践经验来看,没有质量,只有进度工程是“豆腐渣” 工程;没有进度,只顾质量的工程是“亏本”工程;而对于没有费用开支的工程,则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者而言,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带来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
(二)要不断地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不力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对于监督管理人员而言,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清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当前的最新技术和工艺,从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三)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应积极选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手段。此外,对于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而言,要长期的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测,建立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与信息反馈制度。只有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大日常监测管理力度,才能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水平与高效率。
除以上几点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外,还应当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到与时俱进。
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公路工程的建设进程可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包括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这三个方面已经可以基本涵盖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点,因此做好这三个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由于建设单位是整个公路建设工程的主角,因此,公路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对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定性是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如果由一个没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则后果不敢想象。因此,公路工程监督部门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质量监督申报材料,对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各方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看他们是否是按国家的规定建立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还要以合同的形式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出来,从而实现对公路工程质量的预监督。
(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作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主体环节,它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监督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其所立下的“军令状”,是对其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质量提供的保证书。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应对该体系的完整性进行认真的检查,看是否每一个环节都有工程质量责任的规定。在此体系中,应明确规定具体责任的承担者和后果。
第二,工程监理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督。公路工程监理就是工程施工现场的“主管”,他要基于工程合同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资金的运作进行控制。工程监理的工作是否做的到位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因此,工程监理的工作对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工程监理不但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的资质以及工人是否持证上岗进行严格的检查,而且还要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以免在此发生同类问题。因此,工程监理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公路工程的监理应掌握现代高新技术,逐步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除以上措施外,还应当加强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质量抽查。负责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走出去,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进展状况,对以往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位进行现场抽样检查。
(三)公路工程建设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经过建设前的资质检查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后,公路工程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成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最后一环。公路投入使用前的质量监管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关,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科学性,就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定的鉴定程序逐步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当经常对已经竣工的公路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并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要对具体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严厉杜绝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从而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业已竣工工程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竣工验收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从而确保公路竣工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要对工程缺陷责任期内遗留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一定要保证施工单位能够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语:总而言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会涉及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客观上加大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只有从实践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才能实现公路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星 付玉元. 关于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2]李松林.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 .科技资讯,2010(03).
[3]吴靖.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技术 ,2009.
[4]闵亚彬. 论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J] . 价值工程,2011(12).
今天,我们在县召开全市城管局长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增进友谊,交流情况,总结经验,谋求发展。刚才县城管局长作了先进典型发言,各县城管局长分别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同志们谈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建议。总的听下来,我有三点感受:
一是不容易。有人说“规划有权,房管有钱,城管讨人嫌”。全市城管工作者在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经费保障捉襟见肘、人手相对不足、执法环境低下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好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已难能可贵。这里面有在座各位局长的拼搏努力,有全体城管工作者的团结奋斗,也有委屈和汗水,甚至是鲜血。所以说,能取得今天的工作成绩——不容易。
二是不落伍。城市管理工作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应运而生的。的城市化进程尚属发轫阶段,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城管部门,面对缺钱办事和市民文明素质相对不高的现实,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领导放心、群众满意。从刚才各位局长的发言中,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各县市的城管工作理念和作业模式相对当前各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落伍。
三是不灰心。尽管我们城市管理工作像刚才同志们在发言中所谈的,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要坚信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城管的保障水平和执法环境将明显改善,城管体制机制将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特别是近来,北京、深圳等市在大部门改革中纷纷建立完善了“大城管”机制,这对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正像所说的“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说到底,就是要——不灰心。
结合多年城管工作实践和刚才同志们的发言,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管工作,推进城管工作向更高更好的目标发展,我再说五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做好城管工作的信心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推进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市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壮大发展城管自身事业的迫切需要。从我们现实来看,近十年是全市各地自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十年。在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后,必定有一个通过管理来实现和优化城市功能的内涵式发展过程。实践证明,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发挥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保障人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对于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各级党委、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的有利条件。市委蔡晓明书记、市政府董仚生市长、副市长经常对城管工作作出批示,并多次亲自调度和视察城管工作。面对领导的重视,肩负群众的希望,我们城管人一定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信心,增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不断推进城管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二、注重民生,强化服务,全力构建和谐文明新城管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立足民生,服务市民。如垃圾中转站、公厕、停车场、小游园、街头绿地、给排水排污管网、停车场、各类专业市场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的建设,各县市要以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为契机,科学根据城市片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市民的意愿,一次建设到位。同步加强清扫车、洒水车、执法车、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城市管理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工作,切实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城市管理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城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科学管理,阳光执法,文明服务,大力构建和谐文明城管,积极塑造城管系统新形象。
三、解放思想,创新创业,力促城市管理事业大发展
我们要围绕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体制机制为目标,探索建立“条块结合、职责分明、责任严格”的重心下移城管体制。重心下移不只是简单地下放事权就解决问题了,更重要的是要把城市管理的责任下移,大力提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街道(乡、镇)、居(村)委会的城市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推动市民自治,激发社会各个层面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在全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作业、管理、监督和执法全程高效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做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强力推行360度和360天的城市管理作业机制,真正实现“科学管理,长效惠民”的目标,把“由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突击式管理向长效化管理、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三个转变落到实处。
四、创建创优,争当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各县市要深入开展城管创建创优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和发动力度,强化领导,以创促干。各县市要继续深入开展以“五城同创”为主的城市创建活动,还要积极对照先进兄弟县市城管部门的工作业绩开展创优活动,细化分解创优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要向、广丰等先进县一样,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品牌,创优一批亮点精品工程,展示各地最新最好的发展和城管业绩。市里将对城管工作先进县市进行表彰和适当的政策倾斜,在我们系统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态势。
五、走得出去,沉得下去,努力探索城管工作新思路
搞好城市管理,关键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基层机构,其管理队伍是直接面向广大市民的一线管理者,因此,研究分析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人员的现状,对于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77个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队伍为例,以此来发现基层城管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如何提升队伍效能进行思考。
一、成都市中心城区街道办城管队伍概述
(一)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队伍的构成
成都市中心城区总面积为465平方公里,分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和高新区,共有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453个。各区均设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区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区局分别对辖区内的街道办事处派驻一个城管执法中队,与街道内设的城管科一起,构成了最基层的城市管理队伍。执法中队设中队长和副中队长各一名,由区城管执法局任命;城管科设科长和副科长各一名,由街道办事处任命。街道城管队伍分为正式在编人员和临聘人员,其中,正式在编人员又分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和事业编制三类。临时聘用人员年龄大多在20至40岁之间,来源大多为本辖区的未就业人员,主要从事城市管理劝导和辅工作,故称之为协管人员。城管队伍中,以金牛区抚琴街道办事处为例,男性约占三分之二,女性约占三分之一,正式在编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临聘人员学历以高中及以上为主。
(二)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队伍的职责
街道城管科主要负责辖区内单位、社区、街巷的爱国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除“四害”工作;组织辖区单位和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知识和科普知识;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城建监督、市容市貌管理;负责居民的修房、建房勘察初审和街道的三防工作;负责解决和回复居民反映的问题;承办街道党委、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执法中队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垃圾管理、夜景灯饰管理、户外广告设置及商招、店招设置管理、机动车冲洗管理、城区河道管理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噪声、烟尘、油烟扰民、污水排放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以及及时完成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上级交办等各项工作。
二、成都市中心城区街道办城管队伍现状
(一)城管力量与工作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街道办事处作为最基层的城市管理部门,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市民和最琐碎的事务,工作量巨大,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城市管理力量严重不足。以抚琴街道为例,城管执法中队和城管科作为街道城市管理的主要力量,正式在编的仅十来人,要管理10个社区,工作量较大。在基层街道办事处,各种评比、上级检查较多,加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如夏季对于夜间烧烤、夜间占道经营的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均须晚间加班,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工作量大。
(二)城管人员素质与市民期待有一定差距
执法中队和城管科在编人员由三种身份构成,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总体素质较高。协管员中有初中、高中、大专学历,由于学历和素质高低不齐,这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常工作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
街道城市管理工作是基层工作,容易激化矛盾。城管人员有时用语不文明,行为较粗鲁,精神状态不好,自身形象方面又欠佳。而市民期待的公务人员应该是衣着整齐,言语得体,文明执法,基层城管人员日常行为与市民的这一期待存在一定差距。
(三)装备需求与经费保障之间不够匹配
各区街道办事处之间的财政收入存在一些差异,因而投入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费各不相同且有限。城管执法经费与日益增加的执法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随着工作发展的需要,管理队伍日常的管理和执法装备需要及时地更新和补充,如取证设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服装等,这些都需要经费来保障。目前,街道这一级的城市管理装备还需进一步补充和升级,才能与日益繁重的城管工作相吻合。
(四)城管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成都市中心城区街道办事处虽然基本都建立起了城管队伍的日常管理制度,如责任分工制度、考核制度、会议制度、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但往往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冲击,没有精力将这些制度实施到位,执行力不够。尤其是队伍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城管队伍中有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但也有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欠佳的。如对于基层执法来说,大多数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取证、处罚,没收财物时按照规定上交。但也有少数人员在基层执法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操作不规范,言行欠妥。
(五)执法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不佳
城市管理工作折射着社会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更成为了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有的执法行为会引来小摊贩的反抗,加之社会群众往往偏向弱势群体,经常表现出对城管执法的不理解、不配合,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给城管执法造成了巨大阻力,执法环境十分艰难。社会舆论很多时候一边倒,给城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城管人员一方面背负着较大的舆论、思想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化解公众的不解,保证工作的开展。
(六)社会认同度和职业成就感不强
城市管理对象大多数是弱势群众,群众普遍对弱势群体抱以同情,而对城市管理人员抱以不满,整个社会对城管队伍的评价不高,对城管工作认可度不高。由于基层城管工作琐碎,往往做了工作却没有明显效果。一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另一方面工作成绩却不被公众认可。城管人员缺乏工作成就感,职业倦怠感十分强烈。
三、中心城区街道办城管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
以上的问题是成都市中心城区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下面将主要从制度建设到心理干预,对基层城市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加强队伍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各种制度,建立城管内部岗位交流、末位告诫、待岗培训等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考录制度,规范城管人员的进入流程,进一步提高基层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的普遍素质。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加强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等培训,建立竞争机制,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体现奖勤罚懒。
2.创新制度,加强监管
在总结现有监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城管队伍的监督考核机制,可以考虑建立一支城管风貌监督员队伍,将干部群众都充实到城管行风监督员队伍中,建立定期考察制度,通报监督考察情况。同时,要完善城管队伍考核办法,尽快统一城管待遇和考核机制,把社会评议、群众意见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城管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
3.统一标准,严格管理
制订完善城管协管员队伍准入、培训、考核、监督机制,以城管工作人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城管协管人员,并将其纳入日常督察内容,对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工作不力、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坚决予以辞退。
(二)营造良好氛围,提升素质形象
1.定期培训,提升素质
抓好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城管工作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要善于安排时间,在有限的空闲中挤出时间学习,不断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城市管理需要,着力塑造学习型队伍的新形象。
2.转变理念,创新方式
鼓励城管队员对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提出创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敢于破难、勇于创新的氛围,提升城管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一是坚持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把改善民生、疏导管理中的矛盾,作为做好城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二是要提升城管队伍的办案水平。对案件办理的情况和质量进行评析,分析原因,查找不足,督促改进。
3.搭建平台,全民参与
搭建与市民群众交流的平台,实现城管工作“四走进”,让城市管理工作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街知巷闻,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群众意见征询制度,发放工作联系卡,让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开展纠风行动,实行流动纠风检查,发动群众监督举报,监督城管队伍违纪违法行为等,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施心理干预,提高工作积极性
1.实施心理干预,确保心理健康
城管人员一线工作,经常面临不被理解甚至被辱骂、被殴打的事件以及暴力抗法的情况,在心理学上讲,这些都是创伤事件,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来处理愤怒、委屈、敌对等情绪。只有正确处理了这些情绪,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可以确定每周2~3个小时的时间,让城管人员相互交流、和心理咨询师交流,倾诉工作中的烦恼,排泄心里的压力,让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泄,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2.克服职业倦怠,激励工作热情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Job Burnout)。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职业倦怠,是人们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从而引起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会产生生理耗竭、才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攻击行为等不良特征。城管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不被认可,缺乏成就感,很容易造成职业倦怠,进而引起工作热情低落,生理疲倦,严重的还会因工作上的不顺心产生攻击行为。
城管执法队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会用科学辨证的思维方法全面地看问题。要坚信大部分群众是明白事理的,是肯定我们的工作的,是支持城市管理的,要相信今天的辛勤付出终究会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
消除队员的疑虑和担忧,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培养队员从事城管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
(四)保障专项经费,提高人员待遇
城管力量不足、队伍待遇偏低,这都跟经费保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议建立充足的财政经费,提高城管人员待遇,从根本上解决城管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城管经费投入保持与经济发展增幅相适应的增幅。经济在发展,城市也在发展,因而城市的管理费用应该相应地得到增长。二是建立城市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城市管理。三是合理提高城管人员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五)完善联动机制,提升执法效力
城市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城管一个部门,更多时候需要城管、建设、规划、工商、食品、卫生、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的联动。要提高执法成效,就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增强城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要增强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成效,就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三位一体”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形成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三位一体”的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新局面。在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暴力抗法等事故,强化城管执法的权威性,为一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执法秩序和环境。因此,要真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的积极联动,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各个部门的力量凝聚成城管工作的合力,增强城管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成效。
参考文献:
[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城市运行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顾永江.塑造高素质的城市管理队伍[J].城管前沿.2004(6).
对信息工作的见解,专家们早有深入的研究,这里,本人也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信息工作的认识。总得来说,包括三个部分:
一、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信息工作是一项扩展城管形象的重要内容,信息工作是政府工作的“耳目”,是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之一。
1、信息工作可以对领导的决策与管理工作起到参谋作用。一个决策的出台,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际调研,而信息的有效传达会大大节省领导者的信息收集过程,事半功倍,换一句话说,信息的流通与采集贯穿于任何一个决策形成的全部过程。
2、信息工作可以实现下情上达,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社情民意的反馈作用。信息已成为各级领导掌握下情和大趋势的“晴雨表”,管理者通过各种可用的信息,可以对辖区实际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做到更符合客观实际。
3、信息工作对政策落实和工作部署情况有监测作用。信息是沟通各级各部门工作情况的重要载体,信息是领导者掌握情况、指导工作、控制局势的有效手段。
4、通过信息报送,可以展示整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城管部门的工作水平,通过信息报送,可以起到推广经验的效果。
5、信息工作对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有超前预测作用,可以说,信息是领导处理问题的“预警器”。
6、信息工作还是领导者发现、培养本单位人才的有效载体。
二、信息工作的主要内容
从现行体制与实际工作出发,城管信息工作有以下几块内容:
1、对部门总体工作的宣传,这里主要包括城市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宣传。我们要管理一方百姓,就必须让百姓知道我们是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也就是说,应该让老百姓认识我们,我们也应该更贴近百姓,让“主人”详细地了解“仆人”,这是我们这些“仆人”的应尽义务。
2、有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宣传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让行政相对人更好地懂法、守法,从而减少违法事件的发生,堵住源头,总是解决问题的最省力的妙招。从××来看,现在所应用的法律法规规章还是比较全面的,应用得比较多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市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城市绿化条例》、《××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市河道管理条例》等等。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包括了规划、市容和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无照经营、城市公用、市政、环境保护和建筑施工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条款的宣传,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
3、运用社会力量,赢得一个全社会理解城管、支持城管的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从全国来看,虽然这一方面工作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但从实际来看,××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我们通过城管联系社区、推广城管义工制度等形式,大大扩大了城管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积极宣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起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起到用先进促后进的效果。
5、信息工作还包括对城市管理以及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办案人员应该对自身工作心得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总结,要加强理论文章的创作,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又用来指导实践,再进一步,实践也应该继续来验证和推动理论的发展。
6、应该加强对辖区内城管方面的重点、热点事件的追踪报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寻找新闻线索,及时反馈居民对城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信息工作成为联系城管与居民的桥梁。
三、城管信息工作的注意点
总体来说,信息工作要从信息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入手,重在保证质量,要本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开展工作,信息经过我们的手,必需保持原貌原样,报送必须及时快捷,要杜绝迟报、漏报、瞒报,任何歪曲、篡改都是信息工作人员的大忌。
首先,在反映事情时要做到实事求是,要言简意赅;其次,在信息报导中要着重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新经验;再次,要加强调查研究,反映情况和问题要力求公正全面;最后,在进行理论创作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挖掘事件的内在涵义。
四、城管信息工作的主要实现形式
城管信息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实现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这里列举一些常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探讨:
1、运用网络的力量,建设管理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站,及时更新内容,提高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和质量,增强影响力,使为数庞大的网民队伍在城管网站中对我们加深了解。
2、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扎实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宣传,通过与各媒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城管工作的一些典型事例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介与百姓见面,使城管工作深入人心。
3、利用户外大型广告和公用电子屏的力量,必要的公益性广告用语,大力进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宣传。
4、积极参与上级政府部门组织的服务活动,通过“社区服务日”等活动,把服务为民的理念推向实际,达到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社会影响,提高我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5、促进城管知识宣传上公交的活动,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在宣传中做到方便、快捷、有效。
一、借“东风”,治理“顽症”
借“东风”其实质就是要汇多方之源为我用。也就是“借东风”。由于街道财政紧张,盘子较小,用街道投入来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很小,难度很大。因此要善于借用上级政府的资金,依靠市、区两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辖区区域环境,多借上级整治的东风,为我街道城管工作所用。街道城管工作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市、区城管工作总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有更高的起点。同样的,只有全市、全区城管工作水平提高了,街道的城管工作才能水涨船高,有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街道应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思路,了解上级建设资金投入的方向和渠道,坦陈街道在区域环境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并表明积极配合上级政府整治的信心和决心。近几年来,区域环境变化明显。
以李家街道为例,这几年借市、区多项整治工作的东风,辖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福园、文园社区老旧小区整治,2万多户居民从中受益。去年来共计改造黄土车(人)行车步道2万余平方米,铺设楼院面黄土,地面8000余平方米,改造资金千余万元。整治后的老旧小区,绿化休闲等各类设施大为改善,治安环境也有较大改观。曾经凌乱的石桥街11组82号经过去年整体动迁改造,不仅企业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安装了暖气、上了有线电视。石门山棚户区的脏乱差是一个多年沉疴,也是各级领导和居民群众、周边单位极为关心的老大难问题。经过区街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多方协调,今年九月份开始的石门山棚户区动迁改造工作,市区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动迁了住户1347户3000余人,拆除临建3000余间,15800余平方米,使过去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和藏污纳垢的地方旧貌换了新颜。全市、全区各类整治工作的开展为街道城管工作的攻坚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作用。
在借“东风”过程中,要处理好“东风”与自立的关系,即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体现以我为主、借他人之力为我所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借“东风”始终只能作为宏观层次上的工作策略,从自身出发,结合工作实际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借“东风”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定位,找准位置。借“东风”不是不使力,借“东风”还需使全力。要通过我们自身工作,使借来的“东风”发挥最大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人本”,动用真情
人本,就是以人为本,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工作的最坚实的基石,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在思考每项工作过程中,坚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切实解决好人的问题。基层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工作对象、工作重点是基层的群众,要求我们在处理与群众相关的事情时,多一些群众观点,多一些换位思考,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才会有生命力。
拆除违章建筑是一项依法实施的工作,也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好事。但在工作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会成为恶化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催化剂。究其原因还是在工作上缺少一些人本思想。在治理石桥街和石门山棚户区工作过程中,也有一些违章建筑列入了拆除的日程。但我们并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事,而是真正地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切实的生活需要出发。由于临时建筑里居住人员复杂,有外来人口、有本地居民、有三世同堂,工作中我们因家而宜。对外来人口,除做好居主的思想工作,还对小孩、子女就学提供方便,帮助寻找居住房源。对本地居民则采取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方法,在动迁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力量满足他们居住上的要求,而不是“一刀切”。细致的思想工作,人性化的拆迁,使对临时建筑的拆除工作,做到了走的满意,拆的彻底,实现了“双赢”。我们还在清理居民饲养家禽和种植农作物的问题上,不忘人本原则,给予一定的补偿。清理无证占道商贩中,在坚持严管重罚的基础上,对一些照顾性摊点,实行了许可制,即在一定区域,允许一些特殊人群进行一些特许项目的经营活动。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人本原则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要处理好应该与可能的关系。也就是说,很多事情,虽然大家都明白该怎么做,但在现实的客观条件还未达成时,应该做的一时无法实现。对此,决不能等待观望,要主动创造条件,把握切入点,把能够做的事情先做起来,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办好各项实事。
三、抓“互动”,齐抓共管。
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和逐步完善,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对街道办事处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格局的地位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一级管理层面得到明确。“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创新,缓和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矛盾。
近年来,我区各街道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协调发展,对街道功能的更好发挥起了支撑作用。街道办事处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社会许多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相对于如此多的任务,街道办事处被授予下列权限:部分城区规划的参与权、分级管理权、综合协调权、属地管理权等,其职能已完全涵盖了一个区域性政府的全部职能,除了没有人大政协外,已经俨然是一级“准政府”。据了解,当前我区街道具体工作已达多项,而且近两年随着城市迅速建设发展,又有更多、更重的任务下放到街道,如去年开始实行税收“属地征管”以及即将实行“在地统计”等。
当前,在强调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和加快“两个率先”步伐的新形势下,街道工作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进一步改革。主要是街道日益重要、繁杂的功能、职责和街道被授予的权力、权限不相吻合,“责权”不统一,条块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产生,虽为一级行政主体,也存在很多管不了但又不能不管的尴尬局面。建议市政府以加强城市管理为主题,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大街道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确立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把街道办事处建设成为责权统一、行为规范,能够有效履行辖区综合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并以此带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社会环境。
二、城市管理情况
(一)城市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两年我区提出了“管好城内、提高城外、辐射社区”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执法分队、协管员、保洁员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切实落实好长效管理措施,努力服务城区经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第二十八届世遗会在我区顺利召开作出了贡献,在去年多次检查考核中获得七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我区的两名执法队员还荣获了03年度苏州市“十佳城管队员”称号。
1、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实行城市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与街道及有关部门签订《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目标责任书》,把长效管理和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健全日常管理体系,加强长效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管理措施上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加大了新村及农贸市场和个体疏导点的整治力度,将环境管理的重点向社区内部延伸。在城管、街道、环卫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市容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执法局和街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水平。去年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行政执法人员派驻到街道工作,真正落实了街道层面的执法队伍。目前街道层面的城市市容环境日常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已基本做到有机衔接和紧密结合,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加快组建协管员、保洁员队伍,探索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关于苏州市市区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82名协管员。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城市保洁机制的改革步伐,推进街巷新村保洁市场化运作,按照“抓重点、勤探索、出经验”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街道城管科、协管员、保洁员、社区居委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相互督促、共同努力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保洁市场化的新路子。
(二)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顺。城市管理局近两年才成立,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体制机制上的矛盾,责权不统一,有责无权,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如卫生问题,属于大城管的概念,但城管局不负责具体工作。又如负责社区环境卫生的有多支队伍:清扫路面的黄马甲、清理绿化带的绿马甲,还有清理乱涂乱贴的队伍,虽然分工明确,但效率低下。建议成立一支综合队伍,承包路段,这样省钱也便于管理。我区也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如最近要施行的“三位一体”的城管体制,即成立城市管理科(负责协调、敦促、检查)、城市管理执法中队(向街道派驻中队,以街道为块进行属地管理)、城市管理协管员中队(负责长效管理、店面管理)。
2、城市管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如新村中的无证摊点、疏导点,一直是城管工作的难点问题。但又有其存在的理由,给予居民群众购物的方便。建议在规划新村时要加强配套设施,如借鉴“邻里中心”,建立新村小商品市场、小型超市等,既提升了档次,满足了群众需求,又解决了环境问题。
3、缺乏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在我们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的事件屡有发生,城管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这方面的政策,如成立城管公安分局等,以切实保护城管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大执法力度,稳定工作队伍。
4、城管经费不足。目前,城管经费市区各承担一半。但市里承担的只是按人头费计算的一半,其他如装备费、城市管理的各项费用等均不含在内,因此实际上市里下拨的经费不足一半,使原本就比较拮据的经费更显不足。
5、城管工作人员人数与承担的职责不相协调。目前,我区经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区域面积已达3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和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达40万左右。区城管局机关有8人,在一线工作的16人,相对于所担负的众多职责而言,编制不够、人员缺乏。
6、媒体宣传教育不足、居民素质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市各大媒体应多多正面开展相关的报道,杜绝不公正报道的现象,要让群众理解城管、支持城管,为城管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7、着装问题。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所列出的经批准统一着装的部门中,并没有城管部门。而统一着装,其实行目的是作为一种执法工作服饰,方便执法。同时,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一种表现,体现了执法队伍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建议恢复统一着装。
三、市政建设情况
(一)我区市政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市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努力打造一个最佳人居和创业的城区。仅去年我区在市政方面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有:投资30万元改造和清理了群众呼声较大的22条道路和106座化粪池;投资60多万元进行了区内道路维护和下水道养护;投资525万元对我区的防汛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建设完成17个小游园,新增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实施完成了养蚕里新村一社区和37号街坊的老新村改造及我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线路上39块绿地的绿化工程。
在老新村改造方面,我们能充分考虑绿色生态、车位停放、健身活动、环境美化等多种因素,突出了以规划为龙头,“规划最优”的新概念,实现了景观与环境的协调。从改造效果来看,得到了居住地群众的认可。但受老新村改造条件所限,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区还分散存在的低洼地面积达680万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达29000多户;无地队占地面积达66万多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达1500多户;城中村占地面积达7.7万多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近500户。同时我区共建成小游园24个,总面积达到29000多平方米,在建还有6个,均需要日常维护,任务还非常艰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资金问题。目前我区的市政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区内企事业单位征收的一部分费用得不到落实,仅从绿化费及义务植树统筹费的征收来看:2002年不足6万元,2003年更不足5万元,很难适应目前市政建设发展的步伐,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市、区两级政府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只保障了我区市政建设的基本费用,也就是日常开支,如年内因城市整体需要,突发产生的工程,其经费就很难得到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拿绿化工作来讲,可能应为一级养护的就只能降为二级或三级了,对缺损的绿化也不能及时地补上。
对此,我们要努力实现资金链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在市政建设过程中构建资金链,可以考虑“三个一点”,即政府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企业让一点。出、筹、让的形式上,我们还要不断地创新、实践、总结,建议重点可以推行公用事业民营化,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可行合理地借助于市场效应,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和筹集资金;在形式上可以引用竞争机制,采用社会公开招标。以此培育一批能够从事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植原建设局系统下属的单位,帮助他们适应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我区逐步实现公用事业民营化。
2、技术问题。市政建设工作技术要求高,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所以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要高。目前从我区的市政建设队伍来看,除技术人员外,工程施工人员多数为外来民工,其技术水平低下,甚至出现野蛮施工等现象,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
对此,我们将加强技术培训,倡导终生学习的新理念,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对专业技术培训,可以委托有关专业单位进行,以此全面提高我区市政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3、管理问题。市政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往我们的管理基本以概念式管理和经验式管理为主,既要管理好日常工作,又要管理好突发事;既要顾及到完成政府的工作任务,又要照顾到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对此我们将逐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管理。市政建设的科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区内市政建设的整体性、统筹性和依法性。第一步是要对全区的市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数据处理,即通过对市政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整理、汇总、存档,通过电子信息化处理进行科学地分析比较,建设一整套评估体系,再结合我区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整体发展的规划。第二步就是统筹协调。目前我区的市政建设中一个项目就可能涉及到城建、交通、通信、水利等好多家部门,如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统筹协调是个难题,建议市政府建立工程协调的专门领导机构。第三步就是依法管理,保障科学规划的准确实施,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划中的要求和任务,保证体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通过依法管理,实现政府划拨资金、社会筹集资金、企业让利资金的落实到位,保障市政建设的适时开展。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一)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区当前的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已成为制约劳动保障工作和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瓶颈,亟待研究解决。
1、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主要原因是: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并轨工作加快推进,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的农村成为城镇,大量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存在着就业问题;苏州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来苏就业,加剧了就业压力;每年有大量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城区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与劳动力供给的不匹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劳动者就业空间相对狭小,分流难度加大,给我们城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难度。
2、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
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一直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难点之一,对于用人企业,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经营者的工作,鼓励他们为员工参保,完成社保扩面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从发展区域经济的大局出发,为企业加强服务,创造良好经营环境,保护经营者的积极性。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以发展推动社保扩面工作,实现扩面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但短时期内,每年一定数量的社保扩面指标,完成任务的难度较大。
3、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制、体制建设滞后
目前,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岗位上一般2人,经费由街道支付,社区还没有劳动保障协管员,由于人手少,经费少,街道劳动保障工作难以深入。随着劳动保障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因此,当前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已明显滞后于工作的需要,必须要有较大的改变。
(二)下阶段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些思考
我们认为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转变:
1、工作重点转变
做好新形势下的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城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要从生活保障转到就业保障上来,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我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抓好就业岗位的开发。把发展服务业和私营个体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帮助困难弱势人群再就业。二是抓再就业优惠证的落实。三是抓就业培训和服务。
2、服务载体要转变
要由传统的封闭式、机械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信息化服务。建设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的主要基础和载体。随着劳动者保障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劳动保障原有办公工作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网络平台建设,我区要努力推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建立开放式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
(一)近两年综治工作主要成果与基本经验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综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连续获得了省、市荣誉称号。
1、基层“创安”活动。已建安全文明小区115个(省级5个、市级40个),安全文明大院45个,小区内共有居民的45%。小区内呈现出案件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在特色街区开展创建“平安街区”活动,在居民住宅区开展技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电子防盗门实事工程。
2、群防群治活动。已建92支社区治安志愿者巡逻队、公民道德义务巡逻队共计2837人,34支社区义务消防队计973人,小区“四护”力量836人,治安信息员2700多人。
3、社区综治工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社区配备民警和外来人员协管员。社区“一组二会三室”工作网络健全,人员、经费、场所、制度落实。创“无毒社区”工作全面推开,社区法制教育机制不断健全,法律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正常,建立了68名优秀干警的社区法律顾问队伍。外来人员管理工作、境外人员及其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规范。“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正在启动,维护残疾人权益工作有力。
4、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和单位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区、街道调解中心,规范了民调和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对民调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维稳第一道防线”的效能进一步强化。以公安为主力,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治安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和居民骨干为基点,构建了全方位的信息网络,强化预警性信息的挖掘。
(二)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社会稳定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不稳定隐患产生和暴露出来。引发的原因主要是拆迁安置,当事人对补偿标准不满。当前的拆迁安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否出台一些补充政策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还应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拆迁,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拆迁规范、透明操作程序、提高拆迁队伍的素质。
2、外来人员管理工作。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每年要占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在外来人员管理方面,手段以打击整治和登记管理为主,缺乏其它明显有效的手段。今年,根据市委政法委的部署,各地开展外来人员集宿管理工作,但在古城区实施有较高难度,市委市政府能否针对城区特点出台一些办法措施帮助古城区落实这项工作。
3、治安辅助力量配备。目前治安辅助力量主要有三支队伍:外来人员协管员、公安联防、治安辅警,在维护治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外来人员协管员、公安联防经费不足、待遇较低。特别是与治安辅警队伍在待遇上的明显差距造成了队伍的不稳定。目前,区委政法委与劳动部门协商,为符合“4048”条件的协管员享受一些公益性政策。市有关方面能否出台一些公益性政策,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公益性优惠。另外,建议对这三支队伍进行调整,按照类似于城管执法局的模式,在适当减少人数的基础上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统一服装。
(一)调整软建网络,健全规章制度。今年年初局软建办对全市城管软环境建设的网络进行了及时的调整,进一步明确市局各直属单位和各县区城管局分管软环境建设的领导;修改完善了《城管系统软环境建设考核办法》;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还以文件的形式及时下发了,严格落实文明办公制度和严格执行新的上下班时间的通知。
(二)加强明查暗访,严格制度落实。根据年初与局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今年局软建办加强对市局组织和参加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纪律进行监督。共组织对市局参加市级重要会议督查5次,对参与市局活动的到勤率督查3次;对机关及直属单位上下班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5次督查;对文明办公五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2次检查。
局软建办对局系统范围内的行风、软建情况进行了一次突击暗访。通过暗访发现绝大多数职工能认真地执行有关规定、遵守上班时间、坚持文明办公,市区主干道清扫保洁到位,主要道路两侧基本上无摊点站道,对暗访到的问题我局以通报的形式告知相关单位,限期上报情况说明和处理意见。在暗访中,发现某处室个别人上班期间违反软环境建设的有关规定,按《城管系统软环境建设考核办法》严格执行,要求写出书面检查,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以文件的形式予以通报批评。这一举动有利地促进了我局的软环境建设,在今后多次明查、暗访中均未发现类似的事情。
(三)开展调研、服务企业活动。在全市开展第五、第六次全民创业调研活动暨第14次、第15次企业服务月活动中,局软建办协助局领导做好服务挂钩企业的相关工作,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局软建办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市软建办上报,并实行跟踪服务,将问题的处理情况向企业进行反馈,我们的服务态度受到企业的好评。
我局长期挂钩服务企业(万润通用机械厂)因想在自己的宿舍区建传达室和车篷,来局软建办咨询办理建筑许可证的手续。软建办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多方咨询,得到了确切的信息,立即告诉该厂办理建筑许可证需携带的证件和途径,并告之在办理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我们将极力予以帮助、协调,现在一切手续正在顺利地办理之中。
(四)认真办理件,加强与市软建办的沟通和联系。今年,局软建办在办理投诉件上,力求做到对当事人双方的情况掌握准确,按照处理程序和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投诉办理的情况及时向投诉人予以反馈,对一时无法处理的投诉件,我们也尽量作出全面的解释,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今年局软建办有幸承办由市人大朱杰代表提出的“关于规范城管执法处罚”的建议,接件后,我们立即与他取得联系,了解“建议”中当事人反映问题的线索,即刻以书面形式责成清浦区城管局负责调查处理。针对代表建议中反映的情况,我们还举一反三,采取3项改进城管执法处罚的措施,并以书面形式向朱杰代表进行答复和反馈。
局软建办还经常利用报送材料的机会,与市软建办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近期有关城管投诉的内容及数量,将问题带回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下发给相关部门予以整改,坚决做到有问题决不让其发展、扩大和延续。
由于日常工作做得细,件落得实,今年群众的来访和重复件与去年相比又有所减少,下降了38。今年局软建办共受理投诉件55件,其中市软建办交办30件,“行风热线”转办件2件,企业服务月活动交办件4件,本部门受理25件,办结率均达100。
(五)召开了软环境建设研讨会。4月27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城管系统软环境建设研讨会,会上就如何做好城管软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讨论。会议交流了各单位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抒己见,寻找解决办法。这次会议增进了全系统从事软环境建设同志之间的了解,也加强了城管系统各单位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全市城管的凝聚力,提高了城管系统的合力。
(六)加强事前监督,减少事后投诉。局软建办在软环境建设监管形式上敢于创新,将事后被动接受群众投诉变成事前提前介入,遇事主动协调。在广告处集中整治交通南路户外违章广告牌活动中,局软建办同志与广告处执法人员一道参与整治活动,全程跟踪监督执法队员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情况,在整个整治过程中未发现一例违反规定的事情,事后也没接到一个关于这次整治活动的投诉电话。
(七)做好对重要项目重点工作等落实情况的督查。按照局办公会议决定,局软建办今年对市局承担的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创卫迎检等工作进行督查。局软建办制定了督查工作计划和方案,制作了局领导集中检要项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登记表,各职能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日报表,及督查情况反馈表。将领导检查的情况和各职能部门完成任务日进度等情况进行汇总,及时向局领导上报,并以《督查简报》和“督查反馈整改”通知的形式印发给相关单位整改,并组织了多次整改回头看检查,有效地促进了城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重视年底软环境评议,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年中我局软环境评议排名偏后,根据各层次的打分情况,我局找准切入点对今年的500名服务对象进行全部更换。局软建 办在慎重、细致地挑选服务对象的情况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研究并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系。第二,加强与相关层面的联系,营造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认真做好服务对象这层的评议工作。主动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始终与服务对象保持联系,给他们寄送明信片,对他们对我局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二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加强与各评议层次的沟通和联系。三是加强与各县区城管局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到各县区城管局进行走访、调研,就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讨论。
明年工作打算:
1、继续针对群众评议的八个层面更加细心、扎实地做好走访、调研、沟通、协调工作。
2、积极、认真做好软环境建设的日常工作,保证在市软建办日常考核中不被扣分。
3、加强与各县区城管局和软建办的联系、沟通,调动各县区城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全市城管软环境建设合力。
4、在我市或我局有重大活动时,与交通文艺广播等新闻媒体联合策划城管走进直播室活动。
这里有他的一个临时办公室。《望东方周刊》记者注意到,四楼的房间里,只有熊文钊的这个房间始终敞开着门。他在这里的职务是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聘请的法制专务。
“我们是市城管局聘请的,然后下到大队来,这里面有一种层级监督的意思。”熊文钊解释说。
“我们不是法律顾问”
这是熊文钊担任法制专务的第三周,这三周里他基本上每周二都会过来,其他时间有空也会来。他给自己安排的第一项任务,是阅读十年来该大队几千份的执法卷宗,他和几个助手正在认真研究这些卷宗,希望能进行一些调查统计。
他的桌子上堆着厚厚的近百份卷宗,不过他今天主要是在阅读西城城管大队草拟中的关于户外广告的管理办法。
“他们用的是‘告诫’,我建议最好改为‘导则’,这样体现出是行政指导的一种形式,非强制的、引导式的。”熊文钊说。
“协助审查相关规章制度”正是市城管执法局授予“城管法制专务”的九项职权之一,其他职权还包括:
就城管执法机关拟作出的重大决策发表意见;参加案件审理委员会,就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的有关执法事项出具书面意见;指导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法制业务工作,为城管执法人员正确、合法办理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等。
对于之前有媒体报道称他们是城管的“法律顾问”,熊文钊颇有微词:“顾问就是收了钱,完全站在他们立场上说话的。我们的性质完全不同。简单地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监督、指导和提供咨询。”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首批聘请的“法制专务”共有三人,除了熊文钊之外,另外两名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和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毛铮铮。其中熊、湛二人都是行政法领域知名专家,曾参与《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
熊文钊对本刊记者表示,作为关注这个领域的学者,能到第一线来观察实际情况,是个难得的机会。“学者不能和社会大众、媒体一样跟着感觉走,凭感觉说话,简单地说一些取缔之类的话。”他说,“对搞社会科学的来说,社会就是我们的实验室,以前做调查许多内部资料拿不到,现在就不一样了。”
而身为律师的毛铮铮则告诉本刊记者,自己对城管依法履行职能也一直很关心。“作为市人大代表,我在市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严格依法治理违章建筑,促进社会和谐’的提案建议,后来市城管局的领导主动到东城区‘代表之家’来和我沟通,之后又邀请我到市城管局调研和座谈。我感觉他们还是有很强的意愿,想更规范、更和谐地执法,改变自身形象。所以后来他们邀请我来担任法制专务,我也很乐意。”
毛铮铮此次被派驻石景山区城管大队,她表示自己将重点观察城管的法制建设,“目前主要是在看他们的一些处理结果,也跟随观察了他们的执法工作,将来还要找机会暗访。”
放大镜下的城管
对于毛铮铮所说的城管“规范执法的意愿”,熊文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现在城管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在媒体的放大镜下,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我觉得他们规范执法的动力相对是比较大的。”
对于社会上对城管的种种批评乃至批判,熊文钊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城管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又往往是直接面对社会矛盾的焦点,既有管理的需求又有利益的冲突。这个队伍又比较年轻,体制上也确实有一些问题。”
他还认为,媒体对城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对街头游商的管理上,其实是一种放大。“治理游商只是城管工作的一部分,其他的诸如噪声扰民、黑车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像西城区这样的老城区,最突出的问题是清理违章建筑。”
他举了自己上周到现场观察的一个案例,“那里违章建筑的问题已经存在几十年了,涉及的户数也非常多,许多问题都是以前城市规划法制不健全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后来这方面的执法权划给了城管,但是实际执行起来也很困难。只能先调查和宣传。”
似乎是对熊这一判断的印证,就在本刊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一名城管工作人员带了一位老人找了过来。这位老人名叫袁有才,是什刹海地区的一位居民。一年多以前,他因为邻居违章搭建楼房影响其采光向区规划局反映,规划局确认了搭建的违法性质,按职能划分转交了西城区城管监察大队。
这名城管工作人员告诉熊文钊,城管对违章建筑进行调查了解后对当事人进行了约谈,违章建筑中的六名住户只来了一名,并且拒绝在笔录上签字,其他五人则一直躲避约谈。按照执法程序,当事人不在笔录上签字,无法作出处理决定,袁有才的案子就僵在了这里,一直僵持了一年多。最近,他在报纸上看到法学家到城管担任法制专务的报道,就特地找上门来,想请教授给他解答。
熊文钊仔细看了老人带来的材料后,向他建议说,既然城管执法存在困难,不妨按影响采光权民事纠纷直接向法院,最后可以通过法院来执行。
熊文钊耐心地向老人解释了近半个小时,但是老人似乎对熊带着许多“法言法语”的解释一直没听进去,始终强调“城管应该管这事”、“出事了怎么办”。最后熊文钊答应和大队法制科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在当事人不签字的情况下有什么处理的办法。
出了办公室,袁有才对记者表示:“其实我明白熊教授的意思,但是明摆着是违法的事城管为什么不管,非要推给我们自己?那些街头小贩东躲你管不了,这个事你也管不了?现在我们小孩子住的屋子根本就没光线,政府还有没有威信了?”
加强服务功能
虽然到城管任“专务”只有三周时间,熊文钊觉得对许多问题又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比如,对于城管“属地管理”的体制他就进行过研究。到西城城管后,他了解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发小广告的都喜欢在甘家口的天桥上活动,海淀城管来了就往东跑,西城城管来了就往西跑。而西城区和东城区交界的某条大街,由两个区的城管分“单双月”轮流执法。
“以前城管分队还是归街道管理的,现在统一由区大队管理了,但是区和区之间还是分割的,市城管执法局只能进行业务指导,协调起来也有问题。”他说。
熊文钊还曾经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一个想法:城管管理体制应该实行“局队分离”,把执法权和监察职能分开,监察队员只负责调查取证。“现在是执法和监察混在一起,监察队员要求跑得快,手脚灵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但是执法官也军事化,难免就会给人造成粗暴执法的印象。”
对于城管最为人诟病的“抓小贩”行为,熊文钊和毛铮铮都认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影响市容、卫生隐患外,流动摊贩也往往会造成扰民,附近的居民就会打电话投诉,不及时处理他们会有意见,处理不妥的话另一些人又有意见。”毛铮铮说。
而熊文钊认为,现在城管执法理念和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多的是采取劝说和引导的方式。”而一些城管大队也在尝试和小区合作,让小贩们按时定点进入小区摆摊。
一、20*年度工作总结:
(一)紧紧围绕“创卫”工作重心,持续开展市容综合整治,市容环卫质量整体提高
围绕省级卫生县城复查迎检与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的“双创”工作重心,*县城市管理办公室以巩固成果、提高标准、全面推进为目标,积极开展23项市容环境整治任务,使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呈现出新局面。
1、开展县城市中心区段市容专项整治,实现重点地段有序化管理。一是通过完善细化《摊位设置规划》,遵循“堵与疏”、“集中整治与长效巩固”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梯度式”摊位管理,建立了主次要道禁设、小街小巷控设、疏导路段允许设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枣园、新桥、河滨、朝阳、海滨路等五条无违章设摊管理示范路,建立了管理有序、设置规范的虹桥新村、一号地块夜市区。二是为方便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销售,有效减少流动摊位数量,降低管理难度,县城管办在对主次要道各类临时摊位进行调查与摸底的基础上,设置了13个季节性农副产品临时设摊点,设立摊位设置告示牌,实施规范管理。
2、开展勤俭路沿线景观立面改造综合整治,推动市容管理档次化。为全面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县城管办适时启动勤俭路沿线景观立面改造工程。通过拆违建、筑新墙,改立面、清占道,迁商店等方式,恢复原建筑物结构,统一规划勤俭路沿线景观立面,整合各类户外广告资源,从而达到视觉上的整体和谐。勤俭路整治共封堵破墙开店有15家,改造店面店招计400余户,拆除不符合规定的广告牌50余块。
3、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实现施工管理规范化。一是建立了“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以专业中队为主力,其他中队相协助管理机制,完善建筑工地车辆进出准运制,建立了建筑工地现场保洁制度,强制实施建筑工地道路硬化、出入口冲洗、沉淀池过滤等工作措施,建筑工地管理日趋规范。二是建立了“五个不开工”标准。县城管办联合县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适时制定了施工工地“五个不开工”标准(即手续不全不准开工,不签订管理协议不准开工,保洁员不到位不准开工,施工出口不硬化或未铺设防污材料不准开工,不设围墙不准开工)。三是实施错时巡查制。县城管办按照“层层递进,重点管控”的原则,24小时全天候加强对建筑工地、运输车辆的管理,加大了对污染城市道路的行为处罚,做到沿途无撒漏污染,通过设立建筑垃圾中转站、消纳站,为建筑施工、装修单位提供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有效减少建筑垃圾乱倾倒现象。
4、完善执法管理机制,实现市容管理长效化。一是统筹安排,突出成效,集中清理整治与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时的监控,加大了对新桥路、户外洗车行业、入城口的巡查与管理,加大对各类反弹和回潮现象管理与处罚。二是建立市容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县城管办全面推行“交流制度”,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形成了整治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良好局面,有效避免了破墙开店、违章经营等现象的死灰复燃。三是开展户外广告规范化管理。遵循规划先行,户外广告设置规范为技术依据为原则,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为指导,突出重点、条块结合,结合亮化工程的实施,对县城各主要道路户外广告设置进行细化管理,不同街道、不同建筑物体现不同的户外广告样式,努力实现户外广告与建筑物的有机统一,彻底改变户外广告设置“杂、滥、乱、差”的现状,形成设置有序、布局科学、管理规范的户外广告新局面。尝试临街建筑物商店招牌与建筑物立面设计相结合原则,店牌店招审批关前移,联合县建设部门,以规范化管理为目的,对县城各类申请建设商业用房的建设单位提出店招店牌设计方案,努力使店招店牌风格与建筑物相协调,改变目前店招尺寸凌乱、风格各异的现状。实行户外广告设置权公开拍卖制,按照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与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分批分次推出县城区域范围内的户外广告设置权公开拍卖,使城市公共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同时减轻户外广告管理压力。
5、提高环卫作业效率,扩大城乡保洁面积,提升环卫保洁质量。一是实行了道路保洁清扫与垃圾收集集中作业。县城管办实现整治和日常保洁相结合,有计划的安排好全县生活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扩大16小时道路保洁覆盖面,达到老城区道路16小时以上,保洁制总覆盖面达94%,对管辖区域内未纳入保洁范围的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纳入日常保洁,新增城中村保洁面积25279平方米上,提高整个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二是积极推行生活垃圾二次收集。通过拆除垃圾房、设置密闭加盖垃圾桶,每天实行早晚二次收集,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提升了小区的环境质量。城区90%的开放式小区实行了密封垃圾桶定时定点收集,共涉及楼房500余幢,城中村200余户。三是开展河道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县城管办二次对城区内的三条支流和四十五个池塘进行了全面清理,重点清除河面及河岸两侧的杂草和水生植物、白色污染及卫生死角,基本达到河清岸洁。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环卫工作的指导。极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制,通过每季一次的检查与暗访,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量。目前,我县农村保洁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共发放保洁桶5万余只,建有垃圾箱2044只,设有垃圾堆放点422处,聘用垃圾收集员314名,日收集处理垃圾120余吨,使农村环卫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立足民生,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积极打造和谐城管,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加大高效节能改造力度,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专项整治,实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工程。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管理现状,以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集中设置、规范经营为原则,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过程的无害化、有序化和规范化为目标,采用堵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整治工作。
通过设立11个再生资源集中设置点,引导各类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进入集中设置区,实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管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优化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整治工作共取缔无证经营户203户,引导65户进入集中设置区,并出台五统一的专项管理办法,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促进我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
2、关注民生,开展早点摊专项整治,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根据年初制定的县城区摊位设置区划,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餐车、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按市场规律经营实施“放心早餐”工程经营。制定“放心早餐”工程经营企业市场准入标准,根据有序竞争、择优扶持的原则,采取招标和评审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审核确定有实力、有品牌、信誉好的知名企业。共设立了47个定点、定时经营的早餐点。同时加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乱摆乱卖早餐摊点清理整顿力度,为“放心早餐”工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3、破难攻坚,建立沟通平台,打造和谐城管。县城管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城管为民的宗旨和理念,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长效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沟通平台,破解夜间小吃管理难题。县城管办开拓创新,通过座谈会等形式与经营者建立沟通平台,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探讨解决措施,达到双赢效果。同时坚持疏导结合,合理布点,采取综合整治,在与夜间小吃经营者达成管理协议的基础上,坚决取缔一些对周边居民影响大的小吃点;有效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二是实施摊位设置公示透明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和市民的实际需求,构建和谐城管,年初,县城管办组织召开城区摊位设置与管理民主恳谈会,邀请相关部门和市民代表参加恳谈会,积极听取与会人员摊位设置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并通过电视台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实现城市管理和谐与市容市貌整洁的双赢局面。
(三)立足长远,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措施,确保市容管理常态化
1、加大实施力度与对环卫设施的投入,细化岗位考核制,深化环卫基础工作。县城管办坚持现有的市场化操作加严格监督的科学化操作方式,不断地在细化、深化上下功夫。一是通过加大乱涂写整治力度,提升了立面洁化工程的实施规格。县城管办在总结新桥路、标准件工业城乱涂乱写专项整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操作的形式,以招标方式确定保洁单位,对城区12.0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立面实行24小时保洁制,做到“夜涂晨清、晨清日洁”的标准。同时与沿街店主、沿街企业签订限期清理乱涂写、乱张贴承诺书,保持了县城街道、建筑物的清洁。二是加大了对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县城管办及时进行环卫设施的更新与换代。今年以来已投资50余万元,购置电瓶三轮车11辆,和100L塑料密闭垃圾桶800只,对城区开放式小区实行密闭垃圾桶定时定点收集。投资33.8万元,购置5吨垃圾压缩车。投资20余万元购置了环保型果壳箱和垃圾桶,对城区的果壳箱、垃圾桶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增设。三是细化环卫岗位考核责任制。县城管办将作业形象、车辆停放等纳入了考核范围,开展环卫工人安全作业月活动,推出了道路保洁主动防御性作业措施,每辆保洁车上设置警示标志,贴上黄底红色感叹号和“保洁员正在作业中”的字样,并设有夜间反光的效果,切实加强安全作业。
2、承接规划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深化对违法建筑的监控与处理力度,提升城管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三大机制”,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着力推进违法建设管理。一是加大了对违法建筑的集中监控工作,完善以镇、区为主体的违法建设行为监控网络,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违法建设行为的集中监控,实现了各镇区与县级相关部门之间经常性的相互联动。一年来,累计一般程序立案85件,已结案48件,拆除违法建筑物6万余平方米。二是加大了违法建筑处理力度,逐步完善一周快速反应机制。县城管办切实提高违法案件及时处理率,努力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理一起。三是拓宽了建设执法的领域。县城管办加大了对建筑业管理的执法监督,加强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多个建设环节的监控。通过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全年立案查处40余起违法(章)案件,涉及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通过与建管部门的联系,立案查处8起,涉及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
3、深入拓展社区基础工作和星级评创、城管志愿者活动,巩固城管工作向社区的渗透力。一是进一步细化了“执法进社区、城管连成家”活动,建立了城管队员进社区责任制。今年以来,县城管办组织工作人员每周定期进社区开展“排忧解难”活动,开展城管工作宣传、咨询、投诉与文明劝导,营造良好的城管氛围,促进了城管部门与广大市民的双向互动。二是以日常巡查与年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创建了一批“市容环境星级达标单位”并予以授牌与电视、报纸公告,进一步优化了市容环境星级单位评创活动。三是进一步深化了城管志愿者活动,深化“城市管理、社会参与”的共创共建模式,吸收更多市民参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
(四)强化队伍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队伍工作效率
1、开展“弘扬城管精神,提高队伍素质”主题教育活动,巩固队伍建设成果,提升城管队伍形象。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开展“两年”与“两创”活动的要求,县城管办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的基本思路,开展“弘扬城管精神,提高队伍素质”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城管精神提炼学习活动,提升城管执法队伍形象。为提升城市管理队伍形象,县城管办以基层组织为单位开展座谈学习会20余次,广泛征集到意见建议227条,组织部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城管行风建设意见会,能过网络、电视台等公共媒体,广泛证求城管精神表述语,最终确定“众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通过“*城管精神”口号提炼、学习讨论、心得体会征文、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城管队员爱岗敬业、管理爱民、执法护民的意识,有效提高城管队伍整体素质与队伍形象。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岗位练兵,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县城管办切实加强城管队伍管理,着力引导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一是组织专题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为有效提高城管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力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县城管办共组织100多人参加了法律培训,60多人参加城管执法考试。二是注重提升城管队员相互协作与处理集中性事件的能力。县城管办在城管内部建立了监察大队与环卫、大队各中队之间的互动机制,合理配置力量,实施“双向告知”制与定期通报制,有效实现了相互协助与有效配合,提高了战斗力;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了城管与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互通,把握执法动态,密切配合,找准薄弱环节,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三是落实“请进来”的手段,邀请嘉兴警官学院的专家教授为队员讲授城管执法中的应急性对策,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