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

第1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发展;重要作用;概念意义

1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分析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全面加强文化艺术的管理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只有进行管理活动才能够保证各项事情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否则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本身对于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文化艺术管理与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文化艺术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是其他的管理活动往往是以获利为目标。当然,文化艺术产品要想营利就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对设备资金等进行有效的运用,保证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一定的效果。为了实现文化艺术产品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要采取科学的途径,借助一些资本的力量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艺术管理是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理念。艺术管理的关键是,管理者如何把一个很好的艺术品介绍给观众。“它不是一般管理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对艺术品创作、生产传播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2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文化产业是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以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一种经营性行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艺术管理区别于其他的生产管理工作。文化艺术管理主要是对艺术作品以及艺术产品进行管理、规划,要保证反映出我国不同的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方面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艺术管理的范畴相对较为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当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不仅出现了图书、报刊、影像、资料等文化产业,而且也有了针对娱乐戏剧等的文化服务,这些都属于文化艺术管理的范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也进一步衍生了文化旅游行业,所以只要是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娱乐相关活动的都属于文化产业。其次,文化艺术管理也逐渐向营利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各种文化思潮层出不穷,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之下,文化产业也逐渐向营利化产业方向推进,但是与其他的工业产品和物质产品之间依然存在差别,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消费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区别于工业上的加工流水而形成的利益。因此,文化艺术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针对文化艺术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文化扭曲的现象。最后,有必要增强我国文化艺术管理的实际效果。结合当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情况,在进行文化艺术管理时也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文化体制,将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企业单位,进而增强文化创造力,保证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艺术管理的办法,改进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增强文化艺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对文化产业进行强有力的管理,而不会被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所束缚,但是也要推进文化艺术管理的市场化发展。比如当下的很多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等也属于文化艺术管理的范畴,是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结晶。在进行管理时,既要体现艺术品的独特审美,也应该加强管理,保证创作出更多的文化精品,通过加强艺术管理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尤其是当下韩剧备受推崇,这与文化艺术管理也有直接的关联。为了保证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避免受众崇洋媚外,需要加强艺术管理工作,以积极的策划促进文化产业走得更远。

第2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文化资源;产业链发展融合

一、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与发展模式

1.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产生的集聚现象。产业会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产生集聚效应,并呈现集群式发展趋势,进而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又称之为“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则指众多的文化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的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①

2.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1)艺术创作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由民间艺术创作者自发产生集聚。在文化产品生产初期,艺术创作者通常会选择在租金低廉地带开设工作室,久而久之带动更多艺术家入驻,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②

但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比较受限。一方面,集聚区发展规模受限。集聚区一旦需要扩张,其房租地租便开始不断增长,商业气息愈加浓重,造成艺术家群体不得不撤离该原驻集聚区,而去寻找新的集聚区。这种自发集聚形成的集聚区发展模式,暴露出商业利益与原创艺术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集聚区产业化发展受限。由于作品的生产过程与交易过程大多数依靠创作者个人完成,集聚区内部的产业转化程度较低,很难形成产业链。

北京798艺术集聚区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例。集聚区形成初期,一大批艺术家曾聚集于此进行原创作品制作与展示,在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同时,带动了该集聚区文化旅游与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798艺术区,造成798艺术区房租飞涨,商业气息日益浓厚,迫使艺术品原创作者不得不选择主动离开,798艺术区也随之演变成一个以文化旅游和娱乐休闲为主的消费区。

(2)“代工”生产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为传统制造企业集聚区,采用流水线方式生产文化产品,文化企业之间合作分工比较明确,相对能够形成从产品生产到市场流通的文化产业链环节,集聚区产业转化能力较高。但此类集聚区仅限于文化产品生产层次,对文化产品的创意性要求不高。

大芬村油画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代表。作为具有20多年发展经验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芬村基本形成了“市场订货-画师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的运营模式,产业链两端都在国外,而画师则负责在国内按照程式要求制作艺术产品。③

(3)科技创新模式

这类集聚区的特点主要是文化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开发与运用,催生出如动漫、网游等数字娱乐产业。但此类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资金投入不高,对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与产业扶持的依赖性较大。

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典型。该产业集聚区全面整合了包括常州软件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环球恐龙城等城市发展资源,打造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区重点发展中韩游戏产业,形成网游、动漫、软件、设计、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集群,集聚的规模为全国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首列。

(4)品牌带动模式

这类集聚区多具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比较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的带动下,集聚区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相关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产生集聚,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西安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典型。依托其自然条件,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已经发展成“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节庆活动等形式,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强调和扩大“大唐”文化符号。

(5)文化消费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如娱乐休闲等。集聚区内大量聚集演艺中心、展览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文化企业。

上海田子坊即是由商业画廊和工艺美术等设计类的设计办公区发展为创意工艺品文化消费区。集聚区内集聚了首饰、服饰等创意商业,同时辅以酒吧等特色餐饮业态,满足了旅游者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徐州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徐州比较知名的11家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同质化、地产化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1)集聚区建设同质化

北京及国内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于北京798艺术区(以下简称“798”)等需要转型的老旧工厂。当时转型成功的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家集聚区,开创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然而这引起了徐州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效仿。徐州创意68产业园同样以老旧工厂为基础改造,却有别于798,定位为广告设计主题。然而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工厂就可以改造成文化集聚区。由于艺术家是有限的,大师也是有数的,他们不会长期工作在二线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知名的大城市。所以,一些伪专家们不经过实际操作,只是略加分析北京、上海等集聚区的外在形成状况,就盲目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复制。因此造成了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同质化现象。

(2)集聚区经营地产化

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对企业准入没有限制,故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由此造成文化产业集聚区亏损。现在徐州市大多数集聚区运营商,并没有合理制定企业入驻标准,不注重集聚区运营管理。而是进行圈地,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3)集聚区投资资金短缺

目前,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内文化企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④因为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文化产业集聚区并没有发挥其集聚功能,仅仅作为文化企业个人的地理集聚区,因而缺少雄厚的资本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资金短板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此外集聚区企业开发资金主要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没有充分的资本积累,不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运作。

2.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方面,各文化产业集聚区没有统一发展目标,造成目标分散。另一方面,由于集聚区内没有科学的规划,文化企业准入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无法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进行集聚,转而以租金高低为标准进行集聚,从而难以形成特色的产业定位和城市定位。

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原定位为以广告设计、平台建设、新媒体广告研发、创意设计等为主要业态。目前入驻的企业共有90家,其中艺术家工作室占总比14%,设计策划类企业占总比18%,文化休闲类企业占总比40%,创意培训类企业占总比18%,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占总比10%。实际上文化休闲类企业入驻比重大于设计策划类企业入驻比重,表明创意68产业园已经开始背离发展初衷,向文化消费类集聚区产业模式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当前各集聚区普遍将一些毫无关联的文化企业甚至非文化企业僵硬地聚集,有的卖字画,有的做动漫,有的做设计,企业与企业、集聚区与集聚区之间产业分离,无法形成产业链,更无法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各文化企业的运营资本,同时对集聚区空间造成浪费,没有达到产业集群的效果。

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目前入驻的90家文化企业中,包括艺术家工作室、设计策划类企业、文化休闲类企业和创意培训类企业,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相对独立,无法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而使集聚区无法统筹发展。

(3)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

在运营方面,除了集聚区运营商之外,参与集聚区管理的各级负责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难以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甚至可能造成无人管理的情况。由于管理缺位,很多集聚区在资金投入方面陷入“无人管理--投资无门--不景气--懒于管理”的恶性循环。

(4)集聚区创意创新能力不够足

徐州虽然打出“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的口号,但是在旅游者心中,徐州并非一个旅游胜地,而是一个工业基地或交通枢纽。这是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缺乏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在集聚区建设完成后不再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动,城市品牌缺失,城市知名度不足。从而造成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徐州的城市形象不鲜明,进而产生集聚区与旅游业融合不紧密的现象。

三、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开发文化资源,明确发展定位

依托徐州厚重的文化基础,充分挖掘徐州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使得徐州厚重的历史符号能够活跃在现代化文化旅游平台上,使其成为可阅读、可感受、可消费的文化产品;通过准确定位,确定徐州文化产业主导发展方向,形成主次分明、特色各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应当将培育“城市文化名片”作为统一目标,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将徐州汉文化作为突出文化资源发展,通过报纸、杂志、海报、喷绘广告等传统媒介加大“汉代三绝”宣传力度和徐州城市品牌推广,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

2.明晰发展内容,完善产业体系

主管部门应该依托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资源,结合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特性,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培育。而文化资源与文化特性即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内容。只有明晰其发展内容,加强内容建设,才能完善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指导。依据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产业链,从而形成完善、优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3.提高经营理念,优化管理模式

首先,在经营模式方面,政府和各个文化企业要积极提升经营理念,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借鉴优秀文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经验,以文化为核心,带动旅游业以及城市服务业发展;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运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人文旅游产品。

其次,在集聚区管理方面,文化产业集聚区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而管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

最后,在人力管理方面,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健全人才建立与管理体系,招揽外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盘活现有人才。

4.重视发展融合,鼓励技术创新

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业态结合。让文化与各业态进行发展融合,建立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现代商业、演艺休闲、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在徐州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下,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文化项目建设,才能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聚集。

注释:

①王国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理念探析--以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为例.第73页.

②贾佳葛,夏欢主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第29页.

③顾江,胡慧佳.文化产业集聚区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第53页.

④王天铮.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19页.

参考文献:

[1]贾佳,葛夏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版,第29,30页.

[2]顾江,胡慧源.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第51,55页.

[3]查华超,乔刚.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安徽电子讯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版,第106页.

[4]黄晓莉,杨利平.西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版(111).

第3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产业;视觉艺术

一、视觉艺术概述及文化产业的前景

视觉艺术(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传统的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与产品、织物等设计。视觉造型采用手工或以手工为主、机器设备为辅的工艺手段。

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与20世纪中期电视媒体的出现,拓宽了视觉艺术的表现领域,视觉艺术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和四维(时间、空间)。20世纪下半叶,数字软硬件不断发展更新,网络技术与设备应用得到普及,数码艺术与设计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视觉艺术的语汇,新的视觉艺术形态层出不穷:数字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数字游戏、数字影视、虚拟现实、数字出版物、网页程序界面、数字形象系统、数字广告、数字效果图、数码画、彩信……视觉艺术由传统形态上的实体化、静态化、单向化,开始逐渐向虚拟化、动态化、交互化方向转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文化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尽管各国依据不同的视角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文化产业政策不尽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国际间的普遍重视和认可。近年来,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文化由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扩大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一国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此背景下,我国陆续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旨在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全面振兴。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在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担任重要角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列为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从政策上界定了发展重心。视觉艺术的触角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等环节,视觉艺术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要素。“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战略先导型国家支柱产业后,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培养文化产业上市企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巨大,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视觉艺术产业的定义及其发展

视觉艺术产业是以视知觉为主要满足对象,在唯美主义的意识支配下,使作品呈现表层上的、完全以娱乐视觉为目的继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满足以致产生商业行为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产业。视觉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业等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视觉艺术产业是融合了视觉艺术、数字技术、创意设计、工业生产和商品营销等的新型文化产业;也是信息化社会新型产业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视觉艺术产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其市场运作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生产、销售等环节必须有可操作性。

视觉艺术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属性:一方面视觉艺术产品是以艺术手段创作出的视觉形式,无论视觉艺术产品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交互的,都具有视觉美学价值,能够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它必须遵循商品经济规则,以市场动态为导向,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生产和销售;再一方面,视觉艺术产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承担着“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的重要任务。视觉艺术产品的设计生产需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指导。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产品得以大批量生产和复制,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个人手持移动终端的普及与4G网络覆盖,中国手机用户与网民人数跃居世界首位;3D电视频道开通与3D电视机、3D摄像机等硬件设备投入市场,使人们选择更多地在家中欣赏影视节目;数字办公、电子商务、虚拟社交、沉浸式娱乐、碎片化阅读等体现了数字化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方式,视觉艺术产品的存在越来越具有广泛性,消费成本越来越低廉、消费方式越来越便捷,视觉艺术产业消费主体呈全民性、大众化趋势,设计范畴涉及数字时代的每一个比特。视觉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

与发展速度和广度不相吻合的是视觉艺术产业化整体停留在摸索阶段,配套管理滞后,视觉艺术产业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普遍存在总量偏少、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资金匮乏等问题;视觉艺术产业缺乏管理运营经验,项目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划与有效的营销,以及贯穿始终的良好管理与资本运作。造成一些项目因资金断链而夭折或销路不畅,造成“有行业无产业”的情况;视觉艺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产权交易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浪费。视觉艺术产业在数字技术与手绘能力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脚本、情节设计与视觉形象等内容上缺乏原创,一些中小企业沦为为国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劳动赚取低廉的报酬。视觉艺术产业各行业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缺少管理、策划、创意、营销的高端专业人才。而每年艺术设计类高校的大量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供与求发展不平衡。

三、视觉艺术发展中存在问题之解决路径

视觉艺术的发展不仅仅事关经济生活,还需要从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予以重视。在现代社会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都离不开视觉艺术产业。健康良性的视觉艺术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力,其文化力甚至超过经济效益,对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影响力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化产业的视域下,思考当前视觉艺术发展中存在问题,主要解决路径包括:

第一、建立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完善产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提升视觉艺术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引进竞争机制,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在修造建筑与设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贷款、产权交易、创业孵化等提供大力支持与有效指导,为优秀视觉艺术产品提供畅通的销售、传播渠道。统筹政府资金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帮助视觉艺术产业发展走出困境。

第二、培养行业人才。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改变依靠经验、盲目摸索的现象,提升视觉艺术产业化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培养文化素养、专业业务和市场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引入艺术经纪人机制,以经纪人为中间机构构建文化市场和视觉艺术创作、生产的桥梁,整合设计、创意、生产、销售、推广等各个要素,实现视觉艺术产品的经济价值并提升视觉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其它附加价值。

第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创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创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产业发展,发展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产业和品牌,鼓励视觉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和优越性。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取缔网络和手机等传播渠道上的文化垃圾,创建绿色清新的行业环境。

第四、以文化为本,创造高品质视觉艺术产品和品牌。中国有着历史悠久而丰富绚烂的文化与艺术,为视觉艺术产品内容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视觉艺术产业的策划、设计人员应立足本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表现优势,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为基础突破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艺术特色与文化意蕴、具有时代精神与新鲜面貌的视觉艺术产品。

第五、产学研结合,将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的暑期实践、毕业实习与视觉艺术企业的项目相结合, 教师与企业策划师、设计师、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培养建设视觉艺术产业的创新人才,实现中国视觉艺术产业的腾飞。

四、结 语

第4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产业改革和文化产业政策,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在教育部直属和一些“985”、“211”工程的知名高校设立艺术管理专业或方向已近十年,培养了一批服务于艺术产业发展的人才。但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地方性高校还较少,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源、市场等因素影响,地方院校应当培养适应地方艺术产业发展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并且非常急迫。

关键词:艺术管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必要性

前 言

艺术管理专业(Arts Management)是一门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的应用性很强的战略新兴专业,具有跨学科性质。艺术管理专业是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对艺术品和艺术机构进行操控,以达到体现艺术内涵、功能价值和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作用。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名词,艺术管理专业在近年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艺术管理在欧美国家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十年在国内以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设立艺术管理专业并下设商务、传媒、评论等方向,而后一批艺术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相继设立艺术管理或相近艺术管理专业,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达到40所以上,生源充沛,前景广阔。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究和人才培养实践,正逐渐走向成型。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下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艺术管理作为其子学科必将获得更大发展。

一、地方院校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战略,为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我们国家并不缺少演出资源,更不缺少演出市场,相反是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快速提高,而显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的匮乏和单一。发达地区和城市由于自身的吸引力,云集了大量艺术运作和艺术表演人才,文化市场和艺术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地方城市由于缺乏吸引力、缺乏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本土文化开发与管理人才,而与国家层面、发达地区、发达城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因而地方院校设立艺术管理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使得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空间巨大,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深圳等,其背后无不有一批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艺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端艺术管理人才。

(二)河南省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需要

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的历史之久远令人膛目、其文化灿烂令人惊叹!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据数据显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却处在较落后的状态,这与河南省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艺术管理人才就更加匮乏,目前河南省高校还没有一所高校设立艺术管理方向,而在发达城市高校中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管理方向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培养大批艺术策划、管理、营销、推广、培训、服务等艺术管理人才,并已活跃在社会各类文化活动中,很好的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省正处在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一批既懂专业又熟知艺术市场规律的经营与管理人才,以顺利实现河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目标。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管理方向不仅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同时还具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洛阳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需要

在拥有5千年悠久历史的洛阳,有着大量宝贵的艺术种类、艺术形式和文化题材可供发掘。同时,洛阳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游客数量众多。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游客已不能仅满足于景点游览,而对地方文化、民俗、民情的了解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因此,文化旅游产业在洛阳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会带动相关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共同良性发展,为洛阳经济建设和提升城市品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洛阳地区目前文化旅游产业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与一些发达旅游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与洛阳不够重视对本地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具有地方特色、发现和挖掘地方文化是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根基,而相关策划与管理人才必须对洛阳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必须进行定向培养,这是成功的前提。

二、地方高校建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条件

地方性高校建设艺术管理专业必须是要有选择性和前期积累的。洛阳师范学院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09〕51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教发规〔2009〕189号)文件精神,2010年成功申报为“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演艺策划管理方向的学生,是目前河南省演艺策划管理人才培养的唯一基地,担负着河南省演艺策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第5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 音乐学;综合艺术;实践教学;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20-04

前言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见,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愈益凸显。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于培养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它包括相关学科、专业所要求的技术能力;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学科理论、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文化市场的特点,整合各艺术实践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作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音乐学专业教学领域对实践课程的体系建设,越来越注重将音乐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融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具体在实践课程的开展中,该专业已逐步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课程内容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旨在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及学生的专业水准。总体而言,合理、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教学来使学生建立起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及全方位的知识架构,是该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意义所在。

一、发挥区域优势 整合教学资源

在我国,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是文化性与商品性的集合体。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国内的文化产业已踏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带动我国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也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通常包括音乐生产的管理机构、音乐研究教育培养部门、音乐人和社团、生产发行购销部门、宣传咨询部门、售卖部门等。管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空前繁荣,音乐产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自由和创新的空间、缺乏高素质的音乐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保护机制等。而如何使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得到更良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已获批的国家级音乐文化产业基地为参照比较,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论是产业链条的构建方面,还是文化资源的高度集成化,它们在全国均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因此其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也较为成熟。而像广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方经济欠发达,但因其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而实存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在广西这片美丽的八桂之地,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多个民族,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极富特色的民族音乐资源都将成为广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原动力。除此之外,广西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也使其近几年来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接口”,开拓着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壮大着艺术演出业、文化信息业、电影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节庆会展业5个产业集群,并在全力做大做强以《八桂大歌》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等文化事业。

目前,广西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虽已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它在产业规模、产业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是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制约广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体现为专业人才的缺乏。音乐文化产业人才应具备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其不仅要掌握音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有一般产业管理的综合应用素质。而现今,广西从事音乐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尚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及战略眼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音乐文化产业的推进。因此,为促进广西音乐文化产业的建设与深化,我们必须积极地去培养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广西艺术学院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省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以及广西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和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校至今已有70余年。学科下设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和影视学院等多个专业教学实体。除此之外,在教学设施的硬件方面,学院不仅拥有各类专业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乐制作室等多种教学实验室,还拥有技术条件较先进的音乐厅、汇演中心及美术作品展览馆等公共展演厅和教学实践平台。合理运用广西艺术学院的综合教学资源,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将多元化的艺术理论融入到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学习中去,不仅可以使其综合能力成为今后个人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其本人也可能成为未来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设者。

二、实施市场调研 确立培养目标

立足于学科专业属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全面培养目标的实现。广西艺术类高校的综合实践教学建设,将对培养广西本土高等艺术人才和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艺术文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同时对服务于泛北部湾区域及东盟各国与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注重分析、研究国家关于西部、北部湾区域、东盟经济圈、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文化、教育、就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结合广西文化市场及相关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充分考虑音乐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区内相关高校历年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及就业数据、市场分析报告等,对形成系统性、实用性、指导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2004年始,广西艺术学院于音乐学院开设了“民族音乐学、音乐史论、音乐传播学”及人文学院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商务、媒体创意”等各音乐学专业方向。虽然这些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但广西艺术学院所拥有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均成为培养实践、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有利支持。

2009年,即广西艺术学院第一届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就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相关人才需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艺术类人才整体素质要求”,项目涉及艺术修养、专业技能、组织策划能力;二、“艺术类人才理论修养要求”,项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与评论、中外现当代文化、政治理论修养;三、“艺术管理类人才专业技能要求”,项目涉及声乐、器乐、设计、美术、影视制作、网页设计;四、“艺术管理类人才综合能力要求”,项目涉及文案写作、营销管理、人际公关、市场分析等能力。

通过统计、分析反馈信息得出以下数据显示:人才整体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具有组织策划能力的占40%,艺术专业技能的占35%,学术修养的占20%;理论修养程度方面,用人单位对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现当代文化、艺术作品鉴赏与评论、政治理论修养的要求基本持平于20%以上;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用人单位尤其需要学生掌握平面设计或音乐工程操控技能的占28%,有音乐(MIDI)、影视制作技能的占22%,网页平台设计的占18%;综合能力要求方面,用人单位对各项能力的要求也是基本趋于平衡,按关注程度依次排序为人际公关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等。(以上数据材料整理自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人文学院2009年人才需求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音乐学专业是以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论修养和音乐综合素质,应用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具体而言,一方面体现于能进行独立研究和写作,适应艺术科研机构和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要求,是从事艺术评论、写作、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另一方面体现于熟悉艺术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较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艺术鉴赏素养。能紧扣当今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具备有管理、策划、经营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部门,艺术活动团体,群众文化、企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部门从事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构建课程体系 完善科目设置

鉴于以上分析,音乐学院和人文学院在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时,根据音乐学的专业特性及其教学规律,在结合文化市场人才需求和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学习借鉴区外高校同类专业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分别设置了以下两套课程科目。

(一)“民族音乐学、音乐史论、音乐传播学”方向

1、专业理论课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评论》、《音乐美学史》、《音乐名作欣赏》、《民族音乐学概论》、《音乐文化传播学》等。

2、专业选修课

《流行音乐概论》、《音乐社会学》、《20世纪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市场营销》、《音乐史料研读》、《中外歌曲赏析》、《音乐源流学》等。

3、综合技能课

《演讲与口才》、《专业论文写作》、《钢琴基础》、《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旋律写作》、《电子琴演奏基础》、《计算机音乐制作》、《合唱指挥》等。

4、音乐理论课

《乐理》、《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等。

5、专业实践课

《田野调查》、《艺术展演》、《教学实习》、《文案策划》、《毕业论文》等。

(二)“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商务、媒体创意”方向

1、专业理论课

《文化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财务管理基础》、《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文化产业概论》、《艺术批评导论》、《广告学》、《传播学概论》等。

2、人文通识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艺术批评(音乐、戏剧、影视鉴赏与评论)》、《文化艺术政策与法规》等。

3、综合技能课

《写作基础训练》、《演讲与口才》、《网页设计制作》、《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非线性编辑》、《论文写作》等。

4、音乐必修课

《中外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合唱训练》等。

5、应用任选课

《播音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摄影基础》、《出版策划》、《戏剧表演》、《国际商法》、《影视制片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可见,以上课程的设置目的,一是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与艺术专业基础相结合,在掌握好音乐学、传播学、营销学等学科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文化艺术项目创意策划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运用;二是通过综合技能课程群的教学,使学生能具备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文字功底以及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独立策划、经营管理文化艺术项目的综合能力;三是通过对人文通识课程群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并兼具一定的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四是通过对音乐技能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及表演水平。

四、搭建实践平台 拓展创意空间

如何合理、有效地实施音乐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并构建学科体系,“拓展实践平台。打造创意基地”是其中重要的建设环节。

广西艺术学院自2004年设置音乐学专业以来,以紧密贯穿对“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为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的教学目的及核心理念。在艺术实践方面,一是学院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意比赛。多年来,在广西区内高校成功打造了“艺苑杯”——专业技能比赛的校园文化品牌。创意比赛不仅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意识。二是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意策划赛事及专业性学术活动。近年来,实践教学的显著成效促使学生参赛频获佳绩,并逐步在业内领域崭露头角。总之,通过参加比赛及互动交流,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不断提高,且历练出一批又一批艺术领域里具有策划制作与经营管理能力的后备人才。三是努力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以拓展创意空间,将概念走向实践。学院致力于为怀揣“艺术之梦”的大学生提供艺术成材的社会项目,特别是在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得就业或创业的机会。校外基地的实践优势首先体现于信息共享,使创意商品化,形成创意活力。实践基地同时兼具一定的产业功能,它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艺术产品的集散中心,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

总之,“实践平台”和“创意空间”的构建应基于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及较全面了解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能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转换应用来参与和践行文化事业的新发展。此外“构建”也为广西高校培养服务于文化产业建设的专门人才进行有效地探索。

第6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一、文化产业园出场的语境

所谓文化产业园是指从事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游戏、文化会展、文化旅游、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艺术创意和设计、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配套服务等文化产业门类集聚和业态融合的场所。它作为文化企业及配套服务和相关机构的聚集,是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传播、、技术平台的搭建者,亦是落实政府扶持政策的有效载体。文化产业园通常是生活和工作地相结合,文化生产和消费地相结合,有着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风格与国际性表达形式,并与世界各地发生广泛联系。严格意义上说,文化产业园有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复兴背景,并受两种逻辑支配。一是文化逻辑:伴随西方普遍进入消费社会,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空间凸显,文化观念的变迁与文化新业态的生成,文化存在及其增长方式发生变化;二是经济逻辑:经济、文化相互交融,非物质的符号经济和心理体验消费凸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市场的拓展,使文化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和新引擎。这两种逻辑在不同的时空交错中,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些由艺术家、文化工作者群集形成的特色区域,这些特色区域被称为文化艺术园,如伦敦南岸区、纽约苏荷区、巴黎左岸区、德国鲁尔区、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等,这些文化艺术园作为城市复兴的发动机聚拢了人气、吸引了人流,以艺术特色被瞩目,城市政府为了活化因产业结构调整而衰败的城区、降低失业率、解决城市病,纷纷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振兴再生政策的着力点,由此催生了一批文化产业园。

从国际背景看,20世纪70年达国家普遍进人后工业社会,曾经辉煌的工业中心经历转型期的低潮,一些工业区渐趋沉寂,一些支柱产业开始衰落,“城市病”开始蔓延。但人们发现,在工业遗迹的废弃厂房中自发出现了以绘画、表演、音乐、动漫制作为特色的艺术集聚区,它们不仅成为都市艺术名片和新的文化地标,还成了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文化资本通过“关注度”,被注意力经济兑换为经济资本。从文化生成性视角看,自由、开放、包容的国际都市氛围吸引了全世界艺术家的汇聚,同时,艺术家的汇聚进一步强化了惬意的文化环境以及浓郁的创意氛围。而艺术集聚所带来的创意能量,一方面可以内化为经济创新的引擎,同时也成为吸引资本流入的核心魅力。(魏鹏举:《艺术集聚区与中国当代文化生态》,《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这种前景给城市管理者思考如何走出城市困境带来启发和灵感。这与国内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发展文化产业的语境不同,虽然国内某些文化园也和旧城改造特别是闲置的旧厂房相关,同样有城市化背景和城市品位与活力的提升,其中政府的主导、规划和政策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文化创意产业浪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产业园的兴起既是全球化的一个表征,是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即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方式转变的应合;也体现了政府文化意志和文化体制的宽松,有着文化自觉意味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诉求。因此,在管理上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政府主导的文化园,都被各级政府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同于国际知名的文化艺术区,国内大多数文化产业园主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价值诉求,受到资本的追捧和政府的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市场的不断成熟,由企业组织、政府推动形成的文化产业园会大量涌现,这些园区多偏重经济功能遵循商业模式运营,为获得政府资金和财税的支持,正积极主动地纳入政府文化产业园的管理体制中。

基于国情和文化传统,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处于外延数量扩张阶段,需要大量投入才能支撑其发展,但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强。就此有学者指出,广义文化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所受到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中国广义文化业适合采取主动发展的模式,即通过主动发展广义文化业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而不是等国民经济发展后来拉动广义文化业发展。(杨玉英等:《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这一结论大体上符合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就是说,当前文化产业处于价格驱动、政府引导、投资拉动状态,在发展形态上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质量效益驱动、市场引导和消费拉动。所以采取积极措施和途径加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势所必然,在此阶段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导向很关键。历经大浪淘沙,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外推型向内涵式跃升,由无序向有序化递进,由单一型向混合型、复杂型产业园的迈进。其中,政府能否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上进行持续创新,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政府的“作为”决定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和未来。应该说,政府是产业发展的指导者和宏观调控者,不是执行者,原则上不应该“赤膊上阵”。

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小、发展潜力大,符合当前国家调结构、扩内需、转方式的要求。但因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对文化产业的认知不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粗放型,规模小;同时,又出现虚热、过热现象。有人概括为:一是越往上越热、越往下越冷,政府热、媒体热而企业冷;一是宣传部门热、相关综合部门冷。总体上说,文化产业园虽数量众多,仅国家级就有数百个,但规模偏小,专业化、集约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行为和政策导向存在误区,同质化竞争、过度竞争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文化产业园遍地开花,但缺乏知名文化品牌,原创产品中民族文化内涵匮乏,缺少核心竞争力。

从文化产业园名称来说,有基地、园区、示范区、集聚区、实验区,可谓五花八门。从经济规律看,以园区形式在一定地理空间把科技、文化、人才、创意等各种要素有效集中,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协作成本,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产业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当下的园区发展模式主要有自发的文化资源集聚模式、政府引导的依托原有资源模式以及政府规划的全新建设模式,现阶段宜采取开放性宽泛的思路去定位文化产业园。出于功能和便利性考虑,文化产业园多选在城市的某些特定区域,依托周边区域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文化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文化消费者

和策划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机构和团体,体现了消费与生产的结合,产业园区与社区的融合,越来越成为综合性的区域概念,不断打破以艺术业为主的单一格局,突出文化与科技、旅游、会展、娱乐、休闲、特色餐饮等行业的融合,基本依据改建与新建并重、充分利用闲置存量资源的原则。

二、深化对文化产业园的认知

随着产业的下游化和人的需求的上游化,以及新的社会形态的来临,文化创意作为经济驱动要素的集聚,使内生性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凸显,文化产业园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理论探索中人们认识到:文化产业不是一般的经济门类,它以文化创意和版权为核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包括区域经济实力、文化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的配套资源等。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更不是随便划块地就能建文化产业园。当前,许多影视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主题公园、实景演出等,因政府和企业盲目跟风,既没经济效益也没社会效益,导致有些文化产业园出现空壳化、候鸟化乱象。

只有找准比较优势,在适合本区域、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率先突破,才能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群。实践表明,自发型的市场集聚往往更有生命力。

建文化产业园,对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对高科技产业园或工业园的借鉴。中国经济崛起的经验表明,制造业在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地方,总是存在着一定形态的产业集群,如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形成了充满活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集群。在竞争优势中地点扮演重要角色,形成了始自地方又超越地方的品牌,即使全球化弱化了昔日产业集群形成的理由,在产业集群竞争日趋复杂化和动态化中,地方性也很重要。问题是不同产业集群各有其规律和作用机理,文化产业园建设如何借鉴工业园模式?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和文化园的文化植入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园建设要着重考虑区域内文化资源禀赋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主导产业与区域文化资源和要素以及市场发育开发状况是否一致等问题。凡文化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必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分布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辐射力、产业链的完善度,选择最佳的产业突破口和联结点,立足地方性培育优势文化产业。譬如,杭州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文化资源特点和现实机遇,着力培育数字电视、动漫游戏、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全市的支柱性产业。再如,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的产业联结点的科学选择。基于桂林阳朔的县域特点,不能搞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研发业、传媒业、制造业、影视业等,而是发挥旅游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使古老的景区获得不断更新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漓江山水打造全景剧场,以“印象・刘三姐”拉动周边旅游业,包括旅游、餐饮、宾馆、房地产和运输业等,旅游业反过来给“印象・刘三姐”带来滚滚客源,在相互拉动中实现双赢,使之成为全球第一个山水实景常年演出基地。可见,文化产业园是发展文化产业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着力点,它有利于产业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

文化是有个性的,成功的文化产业园是有特色的,一定意义上其管理和运营模式不可复制。就此而言,无论是北京的798、宋庄原创艺术区还是深圳大芬村以及西安的“曲江新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都已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正成为国内产业园发展的领跑者。其特点是立足本地文化资源,通过全民参与形成文化生产和消费高地,兼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不但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和“会客厅”,还使当地人经济上受益,并提升了文化素质和身份认同感。一定程度上,纠偏了文化产业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和追求GDP,很少关注文化产业对增强区域身份认同的价值。因此,必须把文化产业园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中去定位,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对当地的多重效应。设立文化产业园,不仅有区域文化经济整合的意味,还契合了文化经济内在的地理维度,成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一些知名的文化产业园越来越有专业化的地理识别度,这种文化艺术的地方性集聚不仅有利于形成本土化风格和区域文化中心,还因全球化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使文化艺术的本土化越来越有国际色彩。这种新的文化艺术生成方式不仅改写了国内文化发展格局,还有力地影响了国际文化秩序,更以文化力、经济力参与全球文化贸易体系的建构,而成为全球文化“软实力”博弈的一个支撑点。

当前,在地方政府文化产业业绩冲动和一些学者对园区的片面鼓吹作用下,很多地方以所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发展”模式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建设,通过政策和财政扶持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套设施等要素在园区集聚,凭着优惠政策招商建园,而不是市场力量自发驱动,也不是依靠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自发形成,之所以还能运转,是因政府力量支撑着,否则有的园区早已“空壳化”。如同很多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不是在市场中“做强”,而是依靠行政力量“做大”一样,其实不少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外强中干,难以经受住市场的风浪。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因市场上缺乏成熟的文化企业,一些政府竞相开出优惠条件吸引外来企业,效果并不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遵循其规律,通过环境改造和体制建设来扶持和培育市场主体。这需要持续积累、孵化、培育,需要人才培养和创意经验的积淀。因此,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产业园的孵化功能,切忌功利化的短期做法;同时,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必要的考核、监督,使投资真正通过文化增值获得收益。当下政府主导型园区靠权力推手推出了一些虚假的泡沫,政府的先入为主和强势介入,往往与实际运行在着力点和发展方向上有偏差,说到底,政府应该做环境和政策,产业园的运行和发展应交由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灵验的功能。

三、文化产业园发展要步入正轨

文化产业园建设应事先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从文化发展和资源利用上,当前的很多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和设计未能妥善处理文化资源的空间特点及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交融,并配合相关政策使园区实现文化资源保护、活化和城市复兴的目标,多数显示出“就园区而园区”的特点,错失了保护、盘活和转化文化资源优势的机遇。文化产业园关涉城市发展和旧城改造,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历史文化定位,做到建园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统一,使其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既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也要尊重现代已形成的产业格局,并对土地级差状态作评估,对居民生活现状有所考量。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才会避免拆掉有价值的历史街区的极端失误,也避免只讲保护而漠视当地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

文化产业园建设一定要落实管理和运营主体。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需求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有些跨

媒体、跨部门的项目因没有主体来负责和统筹而陷入困境。有些交叉园区或重点项目,应由政府派出的专门管理机构还是由开发区管委会管理,或者具体企业负责,存在着实践主体模糊的现象。作为各种机缘和合力推动的文化产业虽成为社会关注点,但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积累和生产要素的积聚能力有较大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展开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取决于实践主体。从各地实际看,主导产业选择同构、内容雷同、候鸟现象、空壳化现象、运动式发展等乱象,皆因未能明确企业是文化产业的真正市场主体所致。

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飞地”要担负政策创新的功能。文化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相对有限,而创意产品风险高,银行很难评估其价值,以版权等无形资产作抵押难以申请银行贷款。虽然文化企业在创意方面有能力和经验,但大多缺乏为创意生产融资和进行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文化产业的风险和收益评估缺乏深刻认知,直接制约了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如在财政、税收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营造包括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配套机制,把政策之“大”与企业之“小”无缝对接,政策扶持要落地。在市场灵验之外,为弥补市场失灵而设立文化艺术保护基金,对民族文化内容的传承、保护和内容创新要给予扶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的方式扶持民族文化内容创新,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国际化的通行方式,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文化产业园可在此方面结合国情和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探索,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间接资助与管理机制的引入,来遏制文化发展的无序现象和“三俗”文化的蔓延,部分地解决当前国家对民间和社会艺术人才管理和资助的“缺位”问题,引导体制内外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

第7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舞蹈;舞蹈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59-01

在这个大经济时代,舞蹈等艺术形式已经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既然是文化产业,便脱离不了市场,关于舞蹈作品目前存在着分歧:舞蹈究竟应不应该商品化。笔者认为,舞蹈虽然不是商品却有着商品的属性,这也是舞蹈发展的必经之路。市场化并不代表舞蹈就失去了艺术性,艺术性和商品性两者可以结合。面对国际竞争,我们更应该好好考虑本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舞蹈文化产业的概念,舞蹈文化产业是指从事舞蹈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舞蹈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舞蹈文化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生力量,它既属于第三产业又属于商业,兼备了文化与产业的二重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体产业,比如服装租赁、舞蹈用品经营店及及一些文艺活动的策划公司、舞蹈艺术教育、演出的个人或团体,剧团、剧场及演出公司等。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舞蹈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舞蹈艺术不再是一个国家孤立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跨国交流。现如今,各大舞蹈类电视节目也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当中不乏有我们的传统舞蹈。杨丽萍让大家知道了傣族孔雀舞,《云南印象》《孔雀》的演出,对推广舞蹈艺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做了巨大贡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推动了整个中国舞蹈产业向前发展。在深山里少数民族的寨子里、人烟稀少的古镇里,有很多未被广大民众所熟知的舞蹈,在大力发展舞蹈文化产业的同时把传统舞蹈融入进去,舞蹈文化产业需要发展,传统舞蹈更需要传承。传承之后再发展,让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舞蹈走出国门,并让所有人记住,打造出自己的舞蹈品牌。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门的舞蹈企业较少,舞蹈艺术得不到专门的发展,我们不缺少优秀的舞蹈家,而是缺少能够施展拳脚的平台,能打开平台的文化企业不够,很多专业舞团等机构发展水平较低,一直徘徊在解决内部人员生计等问题上,缺少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舞蹈文化企业少之又少,是因为没有专门化的人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弱,舞蹈文化相比于其他文化产业更加缓慢,创新力也不足。由于整个文化产业不规范,导致盗版畅行等问题都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管理的规范、品牌文化企业以及管理、创作、开拓市场等工作的专门性人才。

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

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二者结合起来。我们除了要解决已经发现的一些问题之外,更要有创新精神。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扬及和传承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

(一)群众是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从现在盛行的广场舞文化不难看出,群众非常接受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我们的舞蹈艺术也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着,将舞蹈品牌建立起来,将其品牌效益发挥到最大。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钱看电影、看演唱会,而不愿意花钱观看舞剧,这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要突出地域特色,发展本土舞蹈文化,湖南省一年一度的“欢乐潇湘”大型文艺汇演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舞蹈文化的手段,做到了全民关注,利用好这种平台将传统舞蹈呈现出来,不仅可以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

(二)健全的市场体系,结合相关艺术内容。目前中国的舞蹈市场商业化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作者在创作初期也需要考虑到后期作品进入市场时是不是能够得到大众的接受,分析市场所需,当每一部分的主体人都可以看懂市场需求,舞蹈产业的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与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学和音乐相辅相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正是结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服饰等相关内容,让舞蹈叙述起来不单调,具有深远的历史含义。

四、结语

笔者作为高校的一名舞蹈教师,希望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可以蓬勃发展,也希望我们的传统舞蹈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接下来会继续深入研究,为此做出努力。中国舞蹈博大精深,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是值得我们新一代舞蹈人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杨凯.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发展创新[D].临沂:山东师范大学,2009.

[2]赵岚.湖南舞蹈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4,(20):78-79.

第8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关键词:观念;创新;发展

一、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

例如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上,要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力争双赢,过去过分强调文化经营单位的事业性质及公益性质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性质,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思想障碍。

历来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双重定位,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是文化产业要完全市场化,取消其意识形态功能;二要走出绝对对立的误区,坚持两者结合,真正好的文化产品不仅社会影响好,而且经济效益也必须可观,两者相互促进势必实现文化产业的腾飞和崛起;三要走出“自然论”误区,不能以为我们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就必然发达,在文化消费与文化意识的关系上,培育国民的文化意识,克服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满足一般生存,忽视文化情操等种种惯性思维。

二、文化体制和改革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

近年来文化体制和机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相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言明显滞后。

首先,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其次,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改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文化事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再次是按照政企、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造,建立文化单位注册登记制度,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公益性单位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竞争性单位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但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弱质文化产业的现状,也应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给予优惠。

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既要确立文化产业优先次序和主导结构,又要对文化产业的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国家过度垄断局面,进一步理顺产权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作战略性调整,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现阶段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应是培育“文化产业市场”和“文化产业组建”,从基础建设抓起,以实现文化的真正“市场化”和“产业化”。

四是发展文化产业,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民族文化要大胆地“走出去”,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交流就是有进有出,如果在国内文化市场上满眼都是异国“风景”,大人小孩只是简单模仿“泊来品”文化;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造”却寥若晨星,岂能说我们的文化是安全的,文化产业是壮大的?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已经是中国文化产业直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举措,为此要借鉴我国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大胆放宽文化产业、产品的出口审批权,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和中介服务,鼓励国内文化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加大中文输出力度,促进中文语言的国际传播,以此作为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民族文化标志性的景观;办出高质量的国际一流大学,使之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扩大和推销中国文化输出等。

五是科技和人才是文化产业腾飞的两只翅膀,“科学的发展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要从投资、财税、准入许可,文化产品流通诸多方面给予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的政策优惠,鼓励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数码影视技术和照排技术、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提高文化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为此,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并通过美育教育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和文化市场。

第9篇: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范文

作者:彭江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造成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政府垄断的行业,也是政府重点支持的行业,由于有政策门槛的限制,制约了竞争者的进入,使这些行业能够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进行市场开拓。这种非市场化的经营行为对文化市场的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小视。二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受政策的限制难以进入传统文化市场,而新兴文化产业都是资金密集、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并且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才储备和现代高科技支撑。对刚刚起步的甘肃民营文化企业来讲,虽然政府在政策上给与了一定的支持,但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短板仍然严重制约其做大做强,在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企业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文化市场地区发展不平衡根据甘肃统计局公布的资料,甘肃省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情况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白银市的发展情况较好,这也反映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理念等有着较强的高度依存关系。文化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依托和基础,是文化市场的供给者和主体。

如同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应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配套企业为节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相互交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才能将分散的资源有效配置起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如湖南广电、上海广电就是成功的范例。但甘肃省文化产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为主,除了读者集团以外,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是因为甘肃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导致企业只能以自筹资金为主,从而形成如今甘肃文化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且经营主要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销售等文化产业链的低端领域。虽然也有个别民营企业参与文化领域的投资,建设了一些文化产业项目,但实际上多是炒作概念,没有形成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经营业态。缺少了有效的资本市场支撑,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必然导致企业规模弱小,经营层次低下,从而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同时,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核心竞争力,文化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造成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这些现象在民营文化企业中更加突出,2009年甘肃各类民营文化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分别占甘肃省文化产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的66.87%和56.1%,但是资产和增加值只占到甘肃省文化产业资产和增加值的14.2%和29.2%,表明这些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且布局分散,还未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发展整体,只能在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还不具备扩张和竞争的优势,层次和规模需要提升。市场营销不到位文化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也是一种商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要占据一席之地,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其文化内涵和品质的基础上,针对细分的消费群体,采取必要且合理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企业营销渠道和手段可选的余地很大,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都是广告营销的重要渠道,文化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展示宣传自己的产品;也可借助央视青歌赛、民歌大赛等主流媒体平台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的知名度;同样也可借鉴广西《印象刘三姐》,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打造自己产品的品牌。在文化产品营销方面,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借鉴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营销甘肃文化产业。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任何文化企业都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艺术家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是企业经营产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通常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独立于任何组织和企业,特别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领域。而将艺术家创作的艺术通过企业进行再生产、再加工并且作为文化产品进行成功营销的本身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就需要具备文化艺术产品生产营销知识和经验的专业管理者来完成由艺术品到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嬗变过程。就艺术家而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拥有一大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在当时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但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满足教条死板管理体制的艺术家们纷纷东南飞去,而具有专业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文化企业的经营者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专业文化艺术经营专才,艺术作品就很难转化为商品行销于市场。甘肃文化企业现在所面临的正是既缺少有创意头脑的艺术家,更缺少有丰富文化艺术生产和营销的管理人才的尴尬局面,而在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产业领域,人才奇缺问题更加严重。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开拓中还存在诸如管理体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民营文化企业成长缓慢、品牌建设及推广不力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未来通过政府对文化管理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并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企业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从而达到繁荣文化市场,实现文化产业作为甘肃经济支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