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运用 方法
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习美术课,美术课可以让即将成人的高中生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不断创造美,体验美。可见,培养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美术课不仅能修身养性,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和“三观”,还能够缓解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压力。虽然每个高中学校都开设了美术课,但是美术课并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运用全新方法——鉴赏教学法,让美术课找回往日的风采。
一、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新课改”的进程很快,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比如美术教师讲课的热情更加饱满、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但是,课堂上仍有很多学生对美术知识表现出漠然、困惑的表情,对美术教师的讲解没有反应,甚至是讨厌美术课,扰乱教师的讲课。我相信这样的现象很常见,这些学生脑海里只有高考,只为高考而奋斗,而不注重其他“小科”的学习。虽然学校和教师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甚微,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的这种思想。教师有苦,认为美术课不好上,学生也有苦,认为美术课不重要,没有意义。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有哪些
针对上面的状况,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有必要让美术鉴赏方法进入美术课堂中,让高中美术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具体的方法有:
(一)比较欣赏法
这一鉴赏方法要求高中生在美术课上从时空的维度去欣赏、比较美术作品,所谓“时空”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即古今和中外。此方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通过相互间的对比,总结出不一样的特点和感受。它可以指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从而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意见和感受。同时,比较欣赏法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那就是分析与综合的思想。
(二)四阶段分析法
这一教学方法最先由美国的费德门提出,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四阶段分析法顾名思义,有四个鉴赏阶段,包括理解、分析、描述、评价四个环节。对于高中生学习美术课而言,很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容,对学习美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理解,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了高中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分析,是指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特色,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对美提出自己的见解;描述,是指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美术作品后的第一感受,从而深入到总体感受中去,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评价,指的是综合前三个阶段,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我认为,这一方法是比较全面系统的,也容易在具体的高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它比较注重基础,通过一点一滴,调动高中生学习美术的情趣,教会他们基本的鉴赏方法。
(三)八字教学法
对于高中美术教师而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比如,上海市某学校的一位美术教师就根据他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新出路—八字教学法。都有哪八个字呢?有讲述、理解、感悟和评价,并分别对应语文常用的四种文体——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及评论。这一方法使得高中美术课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同时,八字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那就是“设问教学”,给学生先提出问题,在思考过后,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做出答案,使美术鉴赏教学更有意义。
(四)三层切入法
这一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主要从三个层次指导高中美术教学,有个人情感、个人审美、个人思维。个人情感层包含学生的美术情结和美术领悟;个人审美层包含学生知晓作品风格、美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的能力;个人思维层包含学生个人信念和个人气质。这三个层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在美术课积极思考的习惯,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牢记这一美术鉴赏方法,把握其中的要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最适用的方法当属四阶段分析法,因为它比较全面,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也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鉴赏方法。当然了,其他三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也适用于具体的教学当中,美术教师应该有所选择,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鉴赏方法,使自己和学生都有进步和提高。
总结
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高中的美术课有浓厚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只有教师将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真正运用到美术课堂上去,才能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鉴赏能力,才能体现高中美术课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美术课的教育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理想,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高中美术教育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采用有效的美术鉴赏方法并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发挥其中的价值,让高中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一、教材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现阶段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较注重技巧训练,无视学生主体性、差异性,使学生学习被动,造成呆板、缺乏新意的学习模式。而新的教材有以下几个新的优势,为美术教育带来生机:
具有创新意识:新教材为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交流摆脱了座位的固定,更多地强调合作精神;或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内容贴近生活:过去的学生学习美术为了纯粹的作业而画,由于缺乏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他们没能主动观察、感受生活,造成创新意识差、想象贫乏的结果。新教材突出了生活化,强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所学的知识点缀生活、美化生活,因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培养注重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多样化,强调以人为本,新教材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际操作、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乐于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因此,学生的个性一旦得到尊重,自然就乐学、好学,真正地做到了从玩中学,从做中悟,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现在高中美术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涉及到欣赏、剪纸、国画、水粉、版画、设计、包装、摄影等等。有些内容需要准备大量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异,难免有部分学生无法准备用做绘画的材料,这势必会影响到一些课程的开设和课堂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教学内容,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本土教材(如同里风景优美,可多开设外出写生课;盛泽厂家较多,丝绸印花具有特色,可多开设丝绸图案和厂标设计课程)。另外,可适当增加卡通画的课程,因为我发现中学生对卡通可称得上是情有独钟了,这可能是卡通剧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惟妙惟肖的心态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较相符合的原因吧!
三、教学方法
在现实美术教学当中,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的讲课,把本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控”得很干巴、枯燥、无味,长久下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淡,直至讨厌美术课;还有一些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己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就称为“图画课”,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使学生的兴趣难以持续。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方法必须依据学习方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师 教师置换培训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5-02
河北师范大学于2010年承接了“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简称教师置换培训),参与美术学科培训的主要是河北省县域内的初中美术教师,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希望能够促使新一轮的培训更有针对性、时效性,从而有效促进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重点调查了邢台、邯郸、秦皇岛、衡水四个城市的初中美术教师,其中在邢台市的隆尧县和宁晋县、邯郸市的临漳县、衡水市的饶阳县做了全面调查。另外还对石家庄、承德、廊坊、沙河等城市的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做了随机的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33份,收回126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35位县城初中美术教师,91位乡镇初中美术教师。从收回的问卷中统计出共计调查了102所中学,其中有25个县城中学,77个乡镇中学。
(二)调查方法与程序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咨询专家和一些初中美术教师的意见,编制成《河北省教师置换培训中初中美术教师培训需求调查表》,主要涉及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学现状、对培训的需求等内容。然后采取典型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将调查问卷(包括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发给县域内的初中美术教师进行调查。之后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采用EXCEL软件统计出各种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师资结构
1.性别结构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以女性居多,所占比例为79%,男性教师的比例为21%,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还是比较严重的。
2.学历结构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初始学历主要是:中专为39%,大专学历为33%,本科学历26%。通过继续教育大部分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学历已经提升为本科占83%,还有一部分美术教师的学历为大专占15%。
3.学科结构和教师身份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是美术专业出身的为63%,37%的初中美术教师最初所学并非是美术专业,后来由于学校所需担任了美术课,这些教师几乎全是乡镇教师。有52.4%的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为在编专职教师,40.5%为在编兼职教师,7.1%是特岗教师和农村硕士,他们之中有的也是兼职教师。县城初中美术教师大部分是在编专职教师,乡镇初中美术教师大都是兼职教师,尽管有的兼职教师所学专业是美术,但也应学校所需,兼带教语文、数学、外语、政治、音乐等学科中的一、两门课程。可见,在县域内县城和乡镇的初中美术教师资源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4.职称与教龄结构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的职称以中学二级居多占67%,中学一级为23%,中学高级职称的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凤毛麟角,为4%。教龄为11―20年的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为43%,10年以下教龄的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为42%(其中5年以下为23%,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19%),21―30年教龄的为13%。可见,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还是很多的。
(二)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1.教材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材主要有三个版本,以冀教版美术教材居多为76%,其次是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为11%,湘教版的美术教材为10%,还有少量的其他版本的美术教材。
2.周课时
美术课周课时基本为每班每周1课时,教师上课时数的多少视班级数量多少和兼职状况而定。一位初中美术教师每周美术课时达到2―10节课时的有42%,10―20节的为55%,还有些教师教学工作量很大,达到20―40节课时的有3%。当然,课时多的未必都是美术课时。有的学校美术课时不固定,会利用自习课做美术基础绘画培训。另外,据一些美术教师反映,虽然学校有专职美术教师,但因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经常被别的学科所占用。
3.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由图1可知,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不多,只有19%,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配备多媒体;运用讲授法并结合演示、欣赏、示范等方法的初中美术教师占据多数,有48%;能够运用启发、合作学习、并注重互动的初中美术教师有22%;还有少数的美术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临摹、写生或者画简笔画。可见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学业游戏等方法运用较少。
4.常用的评价方式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是以口头语言鼓励、表扬为主,有41%;以等级、分数评价学生作品的有35%;能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作品展览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的有24%。
5.自我教学满意度
河北省县域内初中美术教师有44%对自己的教学持满意态度,有25%的美术教师认为一般,有31%的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他们希望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出好课。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局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幻灯片、多媒体等相继进入了课堂,其中多媒体教学深受教师的喜爱,因为多媒体教学是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诸多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本堂课用的各种资料,如图片、视频和音乐,并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如在教学《家乡的桥和塔》时,让学生画出不同的桥和塔,学生一般只会画出构造简单的,如果想画出更多形象生动的桥和塔,光靠教师说是不够的,这时就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播放有关桥和塔的图片或影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切实感受家乡桥和塔的外形和颜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
道具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产生创作灵感,如在教《巧巧手》一课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小石头、木棍儿和树叶等,并将它们制作成各式各样的作品,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打破材料的原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和创作,制作构思巧妙、造型美观的作品。
很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就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能共同陶冶人们的情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让人们更多地挖掘、发现并且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使人变得乐观向上。在美术课堂中向学生导入音乐的元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力。音乐中那些轻松明快的旋律,可以改变美术课堂的沉闷气氛,而美术清晰的画面也使一些抽象的音乐语言变得立体。所以,在美术课程中使用音乐创设情境,借助于通感效应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式。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想象和运用游戏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课堂上应多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三角形,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组合。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巧妙进行组合,有的学生把两个三角形画成猫的耳朵,有的画成房顶,有的画成冰激凌,有的画成切好的西瓜……学生们的作品千姿百态、新颖别致,一个个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这样完全打破学生自己心目中的概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可以带给学生快乐,也可以使学生认识新的事物,在课堂中引入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乐于学习,更会使学生变得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在美术课堂中,我有意识地寓绘画于游戏之中,以此促进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如在《办年货》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买年货”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给第一组发一些年货的教具,让第二组学生去第一组学生那自由买东西,然后让学生进行室内环境布置来模拟过年的情景。学生在游戏中非常活跃,轻松完成本课。
四、采用鼓励教学法
关键词:新课程 自身素质 角色转变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给美术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顿时要变了。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自身素质、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做出必要的调整。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课程,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又怎么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呢?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这不是误人子第吗?所以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大家一直都在谈: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是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可往往在课堂中难以人为,于是苦思冥想,最后不了了之。那究竟怎么转换呢?
1.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2.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三、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新课程的实施不得不改变一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不过适应不了这个前进的社会。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节奏。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眼光”。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2、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A,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传统的美术教育对此还重视的不够。B,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良好的行为,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4、用热情、肯定的语言评价学生
美术欣赏课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现阶段农村美术欣赏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想出一个能解决美术欣赏难题的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在美术中开展欣赏教学十分必要。
1.农村小学欣赏课的问题现状
由于工作需要,有幸到大竹的一所偏远农村小学任教,在美术教学中,深感到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由于家长认识程度不同,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学校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同,致使美术教学有着不一样的结果。
1.1 不受重视,被认为可有可无。学校、部分教师、家长的不重视:在学生们的眼里这是一门副的不能再副的课,在我们学校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还专门为其取名为"豆芽课"。 在他们看来这又不参加考试,还是多学点考试用的来得更加实际一点,这样更实惠些。
1.2 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普遍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在农村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由于条件多方面的限制、设施的不齐全和师资的缺乏,有些学校一个美术教师就承担了全校的美术课,这种跨班级、跨年级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心有余力而不足的教学状态。就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被充分的重视起来,从课程安排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目前小学美术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节,美术课还包括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综合探索领域等其他内容,可想而知,欣赏课所占的比例相当可怜。
1.3 从现实上几乎很难改变乡村学生对欣赏课的认识。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美术欣赏课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说的和做的却大不同,又特别是在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如何根据当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改革农村小学目前的美术教学现状,这是一个难题,同样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村小学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及其尝试
2.1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小学生上美术课面对着一幅美术绘画作品时,该如何欣赏?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大胆的想象?这都是在教学中的重要的问题,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及专业美术教师的缺乏,农村小学的学生接触的美术知识面的渠道非常窄,造就了教师教授的时间很多,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有时候也可能是一整节课的时间讲授,学生学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这样一来不仅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接受起来也更累,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这样上课也往往是事半功倍。
2.2 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几点尝试。上课时出示欣赏作品后,老师不立即进行讲解,可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导入方法新颖多变: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还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创设情景,从中品味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媒体语言:我们通常会借助媒体语言,其中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宽"一点。对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如: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 你真棒!""你的构图真准确!"、"这次大有进步了哦!"诸如此类,都可能使学生增加对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也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为后面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3 鼓励欣赏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
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在我平时的课堂中欣赏大师作品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欣赏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后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我从来不要求美术欣赏课让学生依照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做?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因地、因时制宜、走出课堂、描绘自然、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农村当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无拘无束地感受美、绘画美、塑造美。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3.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3.1 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对于身处农村的孩子来说,感受到美术课的生动有趣,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坚定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得出:必须要有"心":留"心"与细"心"。这样才能处处发现美术教学的资源美,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周边环境采取因地制宜,自制教具来上好美术课,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我,在平时的课程中也会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使农村儿童参与到美术实践中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3.2 留心生活,让农村孩子参与美术实践。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有很多很多,比如:大山里的树木、地里的蔬菜瓜果、田里的庄稼和农作物、正在劳作的农民伯伯、还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塑料瓶和易拉罐)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
4.感知生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素材、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了这些图画以后的心理感受,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乘机简单地介绍了相关的人文历史与传统,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能使一堂美术课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了他们的审美思路。
5.改变美术欣赏的授课方式
5.1 情境导入教学。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反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美术课中将其结合起来,能达到音图并茂,声色俱全的教学效果,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让学生观察画面,放上一曲蛙声和山泉流水混杂的声音,这时候学生就开始自觉的"设身处地"进入想象当中的场景,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观察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专项审美的态度,摆脱对外界的干扰。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去认识作品,把我作者的思想意图。
5.2 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课前制定预习任务,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与欣赏内容的内容差距,产生直接的兴趣。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初步感觉。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等方面观察。小组合作欣赏和评价作品。
5.3 采用比较欣赏法教学。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面的影响,对于作品的欣赏习惯的只是问作品美不美,当问到虚与实、细腻和豪放…此时学生便不知道回答什么为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前准备几幅风格不异的作品让学生体味和感悟,理解什么是作品的美、丑、虚、实。
中国与西方作品的比较:中西方美术的比较在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特色,都带有浓厚的名族色彩,无论从哲学、美学、时代风貌、地理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制约。在课堂中进行有机的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
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绘画作品。美术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将学生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相信和肯定自己是可以的。在上课时候利用互评让学生之间互写评语和鼓励的话,其实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多了一此学习的机会,另外同学间看到勉励的话也增强了友情和合作精神。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欣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学过程,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可以制作造型奇特、多做夸张、形象鲜明的动画投影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堂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学生现有知识点出发。很多时候受学生表述能力发展的限制,小学生说出的观感并不能准确的代表所有主管感受,同样一幅作品两个学生评价说"很美",而实际上他们认为的美也许大相径庭,只是他们难以将这分别的洞天表述出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纯真、自然的本性,就能够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抛弃过去的那种画画只求“形”似,只求“干净、整洁”,只求按老师指定的所谓的“样板”画做为好的标准,而应采取捕捉学生闪光点的作法。学生的画,哪怕是比例不协调、颜色搭配不当,只要是童心的萌发,只要是对生活的感受,只要是感情真挚的流露,都应给予肯定。这样,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美术天赋,都会体会到一种创作的成功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强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因此,要在课堂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平台,使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的全过程,能大胆“想”、充分“说”、快乐“动”、尽情“画”,积极想象,充分交流,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如以“桥”为题,先让学生去参观各种各样的桥,观察它的构造、形状、建筑风格、选用的材料等,接着让学生去收集材料、图片,然后让他们讨论,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学习构图的相关知识,最后让学生创作,创作完后在教室展出,大家互相参观、议论。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人格。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它可以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形式。在课堂内,应抓住美术作品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教师应利用欣赏课让学生接触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我国的敦煌壁画和古希腊的陶器彩画,要选择人类美术的精品,这些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理性,和谐秀美,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作品,讨论、交流、评述作品,探索发现作品采用的材料与技法及其表现风格、文化背景、作家个性以及作品的特色等,全面地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品味作品的文化精髓。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培养学生多种知识及多元化文化融合能力
要有创新精神,首先应具有对各种知识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有对多元化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新课程提出综合与探索学习的新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互相包容、融为一体,把过去单纯的美术分科的教学习惯,变为各学科合作的桥梁。使学生在广泛研讨和探究中培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愉悦感和成功感,从而养成喜爱美术、关注生活、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我还把学生熟悉的写生对象倒置、斜置,让学生做写生练习,做连环画接龙练习;让学生触摸质感不同的各种人物石膏和静物,把这些物体的线条节奏、冷暖感觉等用线条、明暗或色彩等手法表现出来。通过不断选择学生觉得充满新鲜感的方式进行训练,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发挥想象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创作,除了探索水彩、蜡笔、油画棒等常用的表现方法外,还可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尝试单种和多种材料结合进行创作表现,如用碎蛋壳、旧挂历、吹塑纸等制作剪贴画、立体工艺品、精美的小书签等。由于学生在创作中力求有新发现,因而作品便充满着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风格。
3、培养学生把新观念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美术欣赏 思考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目的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能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
但是事实上,往往在美术欣赏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在当今追求高升学率压力下,缺少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即使对美术欣赏课有兴趣兴趣也是很难长久保持,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术欣赏涉及面很广,又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以至于让人感到不知道如何去鉴赏美术作品,也感觉很枯燥。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同样,也困扰着教师。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去上好每堂美术欣赏课呢?
通常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常用的有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自由型(学生在课堂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等教学类型。其中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类型最常见。以教师讲解为主,满堂灌形式。教师讲的很辛苦,学生听的也很枯燥。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好一些。自由型的欣赏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学生个体有差异,会导致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学生欣赏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认识,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或是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收集、整理并研究。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赏析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其次,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欣赏无定法”,这也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相传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提高了书艺,同样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他们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问题对策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提高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成为备受美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课程教学,对于小学学术教学而言,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小学美术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对小学美术教学不够重视
虽然小学美术课程成为小学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把重要的精力放在语文、数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比较看重孩子的语数外等学科的成绩,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缺少应有的认识。其实美术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必须首先彻底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2.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的教学质量。目前小学美术课的教材主要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究”四个方面。很多美术教学反映教材内容偏杂、偏难,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小学美术教材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都比较少,有些经验欠缺的教师就照本宣科,没有主动拓展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方面。小学美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演示法,等等。笔者对我市小学美术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80%的教师都主要采用讲授法,只有10%的教师并用讲授法与讨论法,还有10%左右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一课,有的教师讲述了作者、作品内容、艺术特色,然后让学生讨论这幅厕,小学生既听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切题讨论。
(3)教学手段方面。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小学美术课需要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挂图、电视机、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美术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不能熟练驾驭未能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很多教师嫌麻烦而不愿意使用。
3.小学美术教学没有贴近现实生活
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而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更离不开生活。只有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才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从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偏离太远。有的美术教师错误的认为给学生介绍些世界级的美术作品能够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其实,帮助学生发掘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大讲堂中去感受美、体会美,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工具和手段增强美术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1.美术教师要不断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自制能力不强,好奇心很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游戏教学、郊外写生等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色彩的和谐”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带领学生们做游戏:准备多支试管,然后选用三个基色――红、绿、蓝,进行现场的颜色调配,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呈现的不同美丽色彩,就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制自己喜欢的颜色,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加深对于色彩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罗斯科的《红黄橙》,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色块的调配。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色彩的调制,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教师要增强美术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想讲好一堂课,就需要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该深入的研究教学大纲,明确美术教学的课程要求,然后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制定教学内容。美术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凌乱,这需要教师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于知识点进行拓展,并且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做好充足准备之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积极引导,发掘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例如,在讲述“鸟语花香”课程时,教师要搜集各种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和绘画作品,播放优美的、具有意境的音乐,使学生头脑中构设出美好图景,然后教师通过艺术作品,给予学生讲述作者是采用何种手段勾勒出如此美丽的画卷的,这样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美术的艺术气息。
3.进行美术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与优化
新课改自从实施以来,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然而,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有限,而教师不能够真切感受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师生间缺少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眼中的艺术品不能够真正熏陶和感染学生,这就需要调整教学方式,教师要变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世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艺术欣赏和剖析,使学生的艺术情感得以激发。
4.采用综合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引用综合的教学评价模式,实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模式。在进行学生作品展示的时候,要尽可能进行全面的展示,不能只展示某些学生的作品,这样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体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作品通常是学生思维的展示,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作品,并且通过不同的评价模式对于作品进行合理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了解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地思考,聚精会神致力于提高小学美术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芳.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1,(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