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声乐教育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乐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声乐教育专业

第1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知识性方面指的是音乐的一般基础训练,包括音乐操作技能的训练,音乐的综合感觉,从拍子到节奏以及节奏的变化,从五线谱、音程到各个唱名、音名、调号、以及调式等等;同时包括音乐的理论部分,如曲式分析、音乐术语以及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音乐的相关常识及各个乐派的音乐史及风格的掌握。世界各民族歌曲一般都是经过岁月洗礼而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因具有朗朗上口的歌词,鲜明的节奏,旋律充满民族生活特色的风格,所以,演唱民歌时是最能直接感受到音乐性的特征。

二、审美教育

对于音乐的审美包含了对音乐审美的美学范畴,也就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与敏感度,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民歌的创作主题一般是描写大自然与人类的爱情、以及劳动人民生活劳动场景,演唱者在演唱当中会很快的和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心理学家通常称之为的“联觉”,通过这样的过程,学习者往往会很直接的体验到音乐的“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受力。

三、品格修养方面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是放在首位的,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而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行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性,因为有了民族性学生才具有爱国情操,由于民族歌曲本身具备强烈的民族性特征,所以,在学习的同时就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现结合我国高等音乐学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我国高校中的音乐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主修声乐专业的学生,另外一种是辅修声乐的学生,上课的过程一般是“一对一”,上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演唱中的一些发声的基本技术问题以及学习演唱一些经典的美声教学曲目;除此之外,学校设有“民族民间音乐”的公共课,上课的内容一般是我国各地方的一些民族民间歌曲,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觉得学习声乐应该是声乐专业的学生的事情,辅修声乐只是走个过场,考试要个成绩,这完全违背了柯达伊音乐教育理论的思想。

2、声乐教材资源的缺乏,无论是音乐学声乐专业的教学,还是辅修声乐的教学,所选教材应区别于声乐表演,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可选性。

第2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师;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17-01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学科。高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应交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在高等师范音乐学科中。声乐教育历来都是高师音乐教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相对于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高精尖”,师范类声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既有演唱能力和声乐知识,而且还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范生。

如何做到以上的要求,笔者认为高师学校应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师范教育”为主,我们对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计

师范类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要突出师范性,改进高校的课程设计。师范教育要以教书育人为基础,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形成各自的重点、但是又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要在保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避免课堂学习和就业脱节,培养出更针对中小学需要的音乐人才。

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音乐的教学教法课程只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这种课程安排不符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我们改革高校课程设计的重点就是更为合理安排教学教法课程,避免声乐专业机器和知识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声乐教学脱节。

二、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范类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高师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要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参与演出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得讲台、登得舞台”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借助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探索学演练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平台通过学校内部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形成逐层的教育实践设计,主要有“试讲与教学观摩”、“学术讲座”’、“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等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平台是通过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以保证地方高校的教育不与之脱节,也能为毕业生提供教育实习的场所。

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以及实习基地的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师范类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师范类应用型音乐人才要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第二课堂及实习基地的锻炼,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以做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坚持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培养服务于本地文化建设的应用型音乐人才

发挥当地各级教育主管和一线教师的引导作用。任课教师要坚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实际,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服务于本地文化建设服务,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本科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声乐教学对于音乐专业教学来说是一项主要课程,如何拓展他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学生的特点,在音乐基础、专业技巧和培养塑造等各个方面,下功夫研究,考虑出最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这些相对复杂的因素使得声乐教育不得不进行积极改革,来使我们适应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目前的社会要求的“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不仅仅能弹、能唱、能跳舞,还要能上讲台讲课,还能组织校内文艺活动的优秀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不是要培养出色的歌唱家,而是要培养更多适应于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为此我们不仅仅要通过科学的办法充分提高高师声乐教学的质量,还要更多的顾忌其师范性的特点,如果我们要进行的声乐教学改革,尤其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是一项很复杂的多样性系统工程,它很需要大家的努力,这个努力不仅仅是各位一线的教师,还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我们不仅理论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发展,还要实践中摸索的进行创新,把科学的理论知识与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充分地结合,培养出合格的青年教师。

课题名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SQ147022。

参考文献:

[1]钟丽娜,王志凌,王恒.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11).

[2]蔡忠兵,罗三桂,郭碧乃.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

[3]张艳军.琼州学院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研究――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J].黄河之声,2013(02).

第3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98-01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前教育学生能否胜任幼儿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但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要树立正确的声乐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有别于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声乐专业人才,而是培养能够适应幼儿音乐教学的幼儿教师。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按照传统的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对一线的幼儿教学接触很少,对幼儿教师的音乐需求也不了解,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延续了音乐学院式的声乐教学方法,过于专业化,脱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所教学生的“师范性”,不能一味的追求声乐教学的技能技巧,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教”,要关注到学生就业实际的需求,学前教育学生声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合理安排声乐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在选择声乐教学内容上,也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选曲中,美声歌曲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民族歌曲、流行歌曲比例很少,儿歌的教学也非常欠缺。这样就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声乐的学习中,不光要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具有幼儿歌曲演唱和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在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合理和多样化,可以通过加入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丰富声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儿童歌曲的学习以及儿童声音特点的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学到的声乐演唱技巧服务于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教学,让声乐教学能与幼儿音乐活动有机的结合。

三、科学的安排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多采用集体课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声乐课的教学是不利的,集体课一般以班为单位50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声乐实际学习情况,更不利于因材施教。这就需要在声乐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声乐教学,比如:采用以集体教学为主,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1.集体教学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声乐理论课的教学和声乐基本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歌唱的共性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单独学习声乐的技巧难度较大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在集体中发展自我的歌唱能力。2.声乐分组教学对于集体课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嗓音上和音乐基础上有很大的差异,分组教学可以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分组教学可以更加实际的把握教学的难度和内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声乐学习。3.个别辅导教学能对一些有声乐演唱天赋的学生进行强化,很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可以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上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更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理清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合幼儿声乐教育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蒋艳琦.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幼师专业声乐教学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陈萌.试论如何在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J].现代阅读,2012(04).

[3]刘莉红.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艺术教育,2013(10).

第4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声乐教学;即兴伴奏;弹唱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思考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音乐基础较差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钢琴、声乐、即兴伴奏、弹唱课时分配不合理,课程安排就会缺乏连续性;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缺乏音乐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另外,只注重学生的单科学习,忽略了音乐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

3.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4.教材缺乏系统的、针对性强的教材

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

(2)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一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

(3)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4)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

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20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

(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像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

(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 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创造一个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讨论的生动活泼而富有刺激性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学前声乐教学特点。声乐集体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前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思路,还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5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一)学生入学时音乐“零”基础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需要对单独学科内容精通,所以入学前没有音乐特长加试,属于无门槛入学,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声乐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存在音准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存在五音不全的现象,集体演唱时更是各唱各的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更谈不上热爱学前教育,之所以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将来就业比较容易,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对歌曲的把握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厌学等现象。

(二)授课时数严重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人数普遍在30~35人之间,声乐课每周安排2节,一个班级一分为二,由两名教师负责授课,名为小组课,可因为人数多,授课方式也只能采取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每周短短2节课要完成教学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只能是点到为止,而能达到教师要求的也只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在授课中往往无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进行分组训练,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有选择性地针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练习、分析与指导。

(三)课程设置没有以实用性为主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幼儿歌曲的学习时间所占比重较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教学计划要求,75%的时间都在教授艺术歌曲,而没有从幼儿教学的特点出发,弱化学习的专业性,强化学习的实用性,从而造成学生美声、民族唱法不精,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也未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安排与实际需要相脱节。

(四)教材过于单一,创新性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数都在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旦卓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之声乐教材丛书,此书出版于2006年6月,虽然编录了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艺术歌曲,但时过7年,现今未编入当下传唱度较高、较新的歌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了学习兴趣。

(五)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

目前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来自音乐学院,从校门进校门,虽然在音乐学院接受的是声乐课程的专业学习,但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尽管许多教师对艺术歌曲的把握能力很强,但对幼儿园的实际却知之甚少,更没有在幼儿园实践和工作的经验,导致在教学中所用方式仅局限在音乐学院所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教行业培养不同类型的幼儿教育人才的专业,其专业定位明确,就是不定期地为各幼教机构输送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的优质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类的专业人才。所以,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就不能模仿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不需要过分强调专业演唱标准,更不需要用专业演唱标准的好与坏来衡量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要结合幼儿年龄段的接受能力,采取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传授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围绕幼儿园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现状,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贴合实际需要,体现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启蒙性、教育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情况和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教学重点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幼教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实际合理化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来。

(三)加大儿童歌曲的教学比重

学前教育是为幼儿教育工作定向培养师资的专业,其综合性及实用性非常强。由于学生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学龄前儿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选择一些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儿童歌曲来学习。而在教材选择上,也应注意内容选取的广泛性,同时也应有一定的侧重点,除学校使用的教材外,还应适当加入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从现阶段幼儿的喜好、流行性及实用性等角度出发,选取一些幼儿感兴趣、社会传唱度高的歌曲。

(四)强化儿童歌曲教学的范唱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专业性较强的音乐院校,学习内容都采用正统的美声、民族的发声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专业性、技巧性很强,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并不是很适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幼儿园、早教培训机构为主,所以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除应掌握专业的发声方法,还应掌握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教师先从自身增强儿童歌曲的范唱能力入手,使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明确艺术歌曲与儿童歌曲演唱时所采用的不同的发声方法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使之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符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要求。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中由于受到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将声乐教学中一些未完善的内容延展到第二课堂中进行,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声乐讲座,安排本专业教师轮流试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教师的讲授从中汲取精华,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此外,还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也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六)强化教师的调研和实践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教师,除对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应掌握扎实外,更需要了解本专业的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平时应抽出适当的时间下到幼儿园中去,与幼儿园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调研活动和亲身实践,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利用互联网、书籍、学术期刊等相关信息和资料,多关注和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科的教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关的最新情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把最新、最实用的教学内容和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后能够学以致用。

(七)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教育团队。这就需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专职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去学习、观摩,把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带回课堂进行尝试。还可以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活动,让教师能够直接与专家进行零距离沟通与交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第6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使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音乐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

在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地方教育差异和个体差异,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都不相同,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前,并没有真正的接受过声乐教育,导致声乐方面的基本功比较差,在进入高校以后,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大不相同。

(二)教师团队综合素养不强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扮演好两个角色,演唱者和教学者。作为演唱者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足够优秀,作为教学者而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非常高。但是,在当前阶段,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内缺乏艺术条件和艺术氛围的保障,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是很强。另一方面,教师团队年龄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都是年龄较大的教授,年轻教师比较少,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声乐教学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三)声乐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研究,仅仅只是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素质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果教师长期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教学,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逐渐降低,以至于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

(四)声乐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学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非常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演唱技能。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依据比较传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进行对应的模仿练习,进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演唱技能的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最表层,并不能真正明白和了解演唱的技巧;其次,教师缺乏对学生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声乐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声乐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一方面,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仍然按照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而且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极为不利;另一方面,评价的方式也过于单一,教师单纯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基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导致评价失去了科学性和合理性[1]。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声乐教师队伍方面的重视和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对声乐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院校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强化声乐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提高声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素质;另一方面,院校要注重培养年轻骨干教师,通过定向培养或者聘任等渠道,使教师团队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为声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院校还可以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励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我。

(二)优化声乐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不足,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将一些比较先进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和表演的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形象、直观的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歌剧表演等,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核和鉴赏能力[2]。

(三)创新声乐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职业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等。合作学习是当下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一人力量有限,通过合作学习,团队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很好的带动团队的学习能力,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探究学习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综合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结合。

(四)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也是衡量专业人才素养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也会产生非常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堂汇报演出课,整个课程的设计、方案、以及落实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负责在适当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实际运用到实践演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从音乐教育专业的层面来看,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舞台演唱实践过程中,舞台实践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声乐学习的效果,以及声乐学习的实践技能和舞台适应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比较多样,比如:汇报演出、歌唱比赛、以及声乐协会活动等,学生在表演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用都会在无形中得到不断提升[3]。

第7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总体设计的针对性

目前高师声乐教育的教师存在声乐教学认知能力较差的现象,对受教育者并未做到真正的声乐教育,而且高师声乐教育专业中,受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间较短、传统声乐教育模式的固定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声乐教育和现实需求之间断裂。现实需求属于外因,而声乐教学的理念及模式是内因,内因无法彻底转变,则外因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需设计一套专业性强、针对性的声乐教学总体教学设计。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需了解各中小学所需的声乐人才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以迎合社会的需求。中小学生获取人文知识和素养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在解读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更青睐于配有歌词且语义清晰的声乐作品。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解读出不同民族、风格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对不同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多元性有一定了解,以开阔学生视野。在获取实践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表演、课外演出和校内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不但能将审美体验直接渗入人文知识和实践知识中,而且能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和美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三者的互动中取得平衡,使抽象的音乐教育更加生动化、具体化。因此,在高师教育阶段需具备相关的知识,并接受音乐美的训练,同时高师阶段声乐教学需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式的音乐教育和素质培养。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属于声乐学习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技术训练、音乐作品理解、人文知识普及、艺术家演唱观摩、曲目选择及检验教学成果等内容,故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所有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一)人文知识普及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需加大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普及,从声乐作品中获取人文知识。但声乐作品内的人文知识比较复杂多样,仅靠声乐教师传授,学生无法领略到人文知识的全部内涵,因此,可通过中西音乐史、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等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人文知识。同时音乐教师需减少音乐技术类训练,增加音乐的综合素养知识教学,以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曲目选择

对于声乐教学的教学曲目选择,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母语作品的主导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曲目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发挥出“母语”传承我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中国作品曲目的体裁需突出戏曲和中国民族歌剧等,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二是小组课曲目选择的可行性:小组课是高师声乐教学中比较灵活的上课形式,在小组课上,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曲目,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演唱或小合唱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需在不限曲目、不限演唱方式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发挥,使其能展现阶段性声乐学习优势。声乐教学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采取独唱、二人合唱和多人分声部演唱等,调动学生多元化考核的思维,将考核当作个人才艺的展示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锻炼的多元性

(一)舞台实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角色。因此,高师院校需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除了校园演唱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如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声乐大赛、电台传媒、节目录制、重大节日演出等,让学生积累演出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舞台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基地实践

教学基地实践是考验和锻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功底、综合声乐素养、歌唱技能等的场地。在直接参加课堂互动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声乐教学模式、课外舞台实践经验等进行有序整合,还可在音乐世界中尽情表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展现自身才华。同时在教学基地实践课程中,带队教师需不间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听课、课外指导等方式,全面观摩每位学生的实践状况,发现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第8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对地方音乐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声乐是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音乐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当前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存在一些误区,通过实践总结如下:

一、关于择师的误区

现在部分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已经采取了“老师选学生,学生选老师”这种较为自由的模式,所以学生在择师的问题上有了一定误区。这个问题也经常困扰着许多学生。有些学生认为唱得好、名气大的老师就是位好老师。有的学生则认为唱高音的老师只能教高音的学生、唱低音的老师只能教低音的学生、男老师只能教男声、女老师只能教女声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一个优秀声乐老师的所应具备的素质不了解所造成的。

毫无疑问,选择一个好老师是学好声乐的关键。首先,作为优秀的声乐老师必须有很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出色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有所把握。在业务上,一个优秀的声乐老师必须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对音乐的把握和处理能准确、教学方法灵活有效。

当然,声乐课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课,每位声乐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课风格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声乐老师如果能让一个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在音色、音域上有较快的发展,说明在方法上是比较适合的。反之,如果在上课后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学生的声乐技术基本迟缓甚至出现退步情况,则说明老师的方法不是很适合。

二、关于声部选择的误区

在从教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问的问题就是:“老师我是什么声部,我能唱什么声部?”对于初学者来说,扎实的中声区是最重要的,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和喜欢来确定自己的声部,也不能认为唱得越高越好,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唱高音很困难,就只能唱中音。这都是对发声的原理不了解产生的错误想法。

其实,声部的划分是根据音色来划分的。不能说低音只能唱低音或者高音声部只能唱高音。音域并不是划分声部的标准。许多中音、低音的优秀歌唱家的音域也能达到c3以上,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唱高音声部呢?原因就在于音色,这些歌唱家在低音或者中音的音色是最好的。声部由此而划分。

另外,人一生嗓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断变化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一个老人的声音和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差别是非常的大的。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年轻的时候是唱男中音的,后来因为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现自己有唱男高音的潜质,而后经过勤学苦练才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戏剧男高音。这种例子在声乐界里面数不胜数。

三、关于声音“效果”的误区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能接触到的、收集到的材料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使声乐学习者能够聆听各种各样的演唱风格;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弊端,即听得太多,过分地追求音像资料里的声音“效果”。

刚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很多学生常常会觉得应该用很大的气息力量来唱。而且都很注重所谓的“效果”。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多初学者没有良好的分辨力。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被歌唱家华丽音色和巨大音量所吸引。并且发现大部分歌唱家的音色都是很“厚”。而且唱到高音是依然能保持这种厚度还有音量。因此认为“厚”和声音大就是声音的特点。但是歌唱家的“厚”和音量是怎么来的呢?是依靠良好的共鸣和发声能力。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可能达到的。

因此,初学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听觉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声乐老师应该在教学时给学生建立这种概念。人在歌唱,是歌唱器官产生的音波经空气传导进入欣赏者的耳中,而歌唱者听到的声音大多却是经过颅骨直接传导到内耳。由于传导的途径不同,就非常容易出现声音概念的偏差。因此,歌者听到的声音通常已经是减弱的声音。当自己觉得唱得很美、很过瘾,别人听起来却;自己觉得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唱高音时,自我感觉不是很响,别人却大加赞赏,这就是歌唱的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的矛盾的具体反映。初学者在听歌唱家演唱时应该知道自己唱出来的音量和亮度只能有音像资料的一半,而如果听起来跟音像资料里的一样,那么此时自己肯定用了过大的力量演唱,声音效果必然不好。

四、关于方法的误区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某个老师的方法很好,声音洪亮有力,认为自己换一种方法,换一个老师就能唱好歌。其实,歌唱永远不要迷信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就有这种现象,很多人发现自己对方法已经非常明白了,但却怎么也做不到想像中的声音效果。那是因为很多人明白了方法,但却没有足够能力来驾驭。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只是,学生对方法的认知应该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所谓方法,是一种正确发声思路,一个最终的声音目标。我们必须清楚歌唱永远没有捷径,只有经过勤学苦练,才拥有足够的能力,并使歌唱方法变成身体一种反射。有能力支持,方法才能得以实现。

第9篇:声乐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教学方式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课程。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要完成它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强化声乐学习和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教育方式。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授课,虽然比起音乐教育专业以个人为单位授课,集体课的教学方式确实有一些局限性。但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一、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学前教育的很多学生在选择这一专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声乐课程学习,对声乐教学也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学科开设声乐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其教学目标,明白声乐学习并不是枯燥和艰难,只要认真努力学习和训练,每个人都能获得应有的进步与提高,使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师面带笑容,亲切自然的面对学生,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达到融洽课堂气氛、便于师生沟通的功效。只有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才能体验学习和掌握声乐技能的乐趣,从而树立学习声乐的兴趣和信心;再次,要引导学生对声乐知识和技能进行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攻克难关,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有进步时多表扬,不尽如人意时则多鼓励,让学生信任老师并建立自信心,保持稳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最后,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对症下药,促使学生对声乐学习充满热情,从敢于唱歌到喜欢唱歌,再到富有激情和表达欲望的演唱。一步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以在学习中我们不但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各种技巧,还要掌握儿童歌曲的发声方法和童声演唱的风格与特点。大一时,可以选择一些篇幅不长,节奏相对容易把握,演唱难度较小的艺术作品进行训练,例如《摇篮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花非花》等等,并着重训练气息的运用和声乐的发声方法;二年级及以后的课程里,应该逐渐选择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如《我爱你,塞北的雪》《长江之歌》《共和国之恋》等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发声技巧以及加强气息的运用。同时,还要加入儿童歌曲的演唱训练。在演唱儿童声乐作品时,并注重让同学学会分辨和控制音色,区分成人演唱和儿歌演唱的差异,准确把握儿童歌曲的演唱风格。例如《小毛驴》这首作品描述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的小朋友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赶集的场景,充满了童真童趣,让学生演唱这首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演唱的特色与作品的情绪,不能一味追求声乐的发声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让学生由简单的声乐训练作品向较为困难的声乐作品有计划的过渡和提高。

三、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仿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形式,老师的范唱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听到规范的、正确的声乐技巧,通过学生认真地聆听、领悟以及模仿,就可以更容易、更直观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声乐集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做示范,学生要认真而不厌其烦地进行模仿训练。很多学生提出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唱歌时感觉很好,但是自己单独演唱时就找不到感觉了,这是因为在声乐课中,同学们一起唱歌时,很难针对每个同学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这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的局限性。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每节课都让一部分学生进行单独回课,针对学生的歌曲演唱情况和特点给予点评和记录,指出问题所在。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闪光点,再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或示范,这样,回课的同学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和老师交流,老师也能非常直观地发现并指出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更准确的把握,同时其它学生也能够清晰的、直观的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进行反复练习,逐渐规范自己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明确自身在技术上问题。二年级以后,随着声乐技巧掌握的程度的不同,学生学习的进度也不尽相同,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同,就形成了不统一的歌唱状态,我们可以把歌唱状态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把问题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辅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获得进步和提高。就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来说,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了声乐大班课的局限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

四、发挥教学资源作用,强化实践

在声乐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中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使以自身为参照,对照检查,就会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也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续,学生可按自己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再如,为强化声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就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五、结语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借鉴更科学,有效的、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加声乐学习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综合演唱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力刚.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