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数字化音乐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音乐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音乐教育

第1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动画音乐 教学实践

自从上个世纪电影动画艺术进入我国以来,动画音乐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随之成为国内歌迷喜爱的新宠。作为动画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动画背景音乐有助于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效果。然而动画音乐的选择和制作过程往往需要具备专业的和完善的音乐知识。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动画音乐这门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以动画专业学生为主,旨在培养具有专业音乐知识背景的动画制作人才。在动画音乐教学方面,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技术被逐渐应用到高校动画音乐的教学实践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校动画音乐教学方法

数字化技术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数字化音乐则是依靠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借助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支持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所得到的一种音乐形式,也称“电子音乐”或“MIDI音乐”。数字化音乐的制作过程主要依赖于包括计算机设备、声卡、合成器等外接设备以及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以及数码录音机等硬件设备在内的多媒体系统,具有易修改、音质优良以及宽动态等诸多优势。在动画音乐教学中,则主要借助相关设备器材完成练习作曲、和声以及视唱练耳等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各项内容的即时修改以及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在传统的以电脑为教具进行动画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教学呆板、固定音乐和动画结合效果差等问题,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教师能够实现对事先制作好的音乐、动效、音效等进行即时的编辑、剪切和替换,还能够根据学生制作动画的要求快速修改定型的音乐和音效等,从而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效果,不仅提高了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容易得到一种包含不同风格、更贴近动画动效的音乐效果。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进行动画音乐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的音乐作品,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音乐感知,在拓展学生动画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更早适应动画音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下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实践改革对策

传统动画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取的是首先对各种音乐风格进行讲授和介绍,然后组织不同风格音乐的听练,最后再结合动画配乐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其无法解决的弊病。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课堂中所应用的动画音乐主要是一些已经事先存在的音乐或音效,这与数字化音乐背景下动画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相矛盾,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动画音乐教学要求,最终导致动画音乐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画编配音乐时间能力差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动画音乐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以美术动画专业学生为主,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传统的先讲授音乐基础风格再进行配乐实践的方式对缺乏专业音乐基础的美术动画专业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下,为了适应多媒体系统教学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在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动画音乐多元化、专业化的要求。具体来说,高校动画音乐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应尽快制定和严格实施新的动画音乐课程标准,新的动画音乐课程标准有利于规范当前国内不同层次水平的音乐教育,改善基础音乐教育水平和现状,在选用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置配置以及不同层次学生音乐教学活动安排中严格遵守新课程教学标准,从而提高动画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注重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教育,提高动画音乐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是提高动画音乐教学水平的根本,也是具体应用数字化技术教学的主体。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应不断加强在职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教育,通过多种培训渠道,打造一支专业知识一流、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师资队伍,真正发挥数字化音乐教学在高校动画音乐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三)以多媒体系统为辅助,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互动,应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教师范唱、弹奏等必要的教学手段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基本功。

三、结语

动画音乐是影视动画作品的灵魂,在进行影视动画配乐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动画作品修改动画配乐,而仅是沿用固定的音乐、声效和动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我国影视动画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快速发展,在数字化音乐背景下,充分利用电脑音乐和动画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动画音乐教学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和改善高校动画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动画音乐教学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升华,利用多媒体系统实现动画音乐课程的交互式教学,不仅丰富了动画音乐教学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动画音乐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包文瑞.浅析动画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09).

第2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更多高校购买了各种先进的音乐教学设备、器材,如合成器、电钢琴等。有的建立了录音棚、音乐工作站,有的建立了电脑音乐示范中心,有的建立了数码钢琴示范中心,有的成立了数字录音及MIDI制作中心。数字化音乐教育不仅在全国艺术音乐院系,而且还在综合大学艺术教育领域形成热潮。把数字化音乐设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数字化音乐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并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实现高校院校音乐教育现代化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数字化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数字化音乐与视唱练耳、乐理教学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赵易山、付妮在《实用音乐听觉训练与乐理》上提出“电脑网络时代视唱练耳、乐理教学”的新模式由三部分组合构成:第一,建立网上全国视唱练耳、乐理信息储备中心(全国题库)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全国各校之间资源共享;第二,建立教师电脑备课系统;第三,建立学生配有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软件的听力教室。在电脑技术引入之后,教师使用备课软件MW3,在课堂上电脑的信息处理、储存量、编辑功能、现场改编能力足以使教师的备课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用MW3制作传统视唱练耳单声部听写条目,用电脑中的MIDI播放器播放,绝对准确。使用MW3制作多声部听写中较复杂的声部对位,用电脑演奏绝无误差。同一曲目用MW3可以将其转调、部分移调、倒影、模进、改换速度、拍子等方法,达到不同的效果。电脑丰富的可变参数使今天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随心所欲。在课下学生任意时间到听力教室自修,借助电脑的视唱练耳教学软件中音程与音阶、和弦、节奏、音高与旋律几个部分的相关功能,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加强知识技能。这种高效率的主动自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外学习有了完整、正确、科学的进度标准。2004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推出由舒泽池、谢秀珍编著,北京蓝色梦幻音乐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的《乐理新思路》教程,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脑多媒体乐理教程。该教程包含书面教程与软件教程。其软件教程融合了乐理学习和听觉训练,涵盖了高校乐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每课均分为“体验”和“实践”两个部分:“体验”部分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实践”部分有智能、互动的新型习题。软件突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交互性的独特优势,既可以成为教师课程教学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能教师”。将MIDI电脑音乐制作纳入正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中,已逐渐成为当代音乐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之一。初步的实践表明,同过去那种教师的弹奏,CD、VCD、DVD播放等一系列不可改变实质操作内容的方式相比,将电脑技术引入音乐教学,不仅大大发展并延伸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精华部分,而且使视唱练耳教学形成新的模式和质的飞跃。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教学的整合,真正体现了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意义都是不言而自明的。

2.数字化音乐与专业音乐技术理论课(和声、配器等)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堂,对师范音乐专业教学尤其是对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在数字化音乐技术引进后,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帮助,课前就可以在相应的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器软件等)上,制作好所有上课需要的谱例。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不仅可以随时反复演示、播放课前制作的各种谱例音响,让学生看到有关谱例就能实时听到该谱例的实际音响;而且教师通过相应软件的帮助,可随意地向学生演示分解、组合一部复杂音乐范例的操作过程。在教师的控制下,在电脑上还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把音乐对学生作一个综合分析。总之,对于和声、曲式、配器、复调等专业理论课来说,电脑音乐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让我们告别了过去传统教育那种学“哑巴和声”、作“无声音乐游戏”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学形式。数字化音乐技术作为音乐教学的新手段,将对音乐教育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数字化音乐与钢琴教学

一般来说,为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建议在“SectionStatus”中选择“EntireSong”,学习一个完整的课程。目前,不少院系已经建立数码钢琴教室,并利用各种电脑钢琴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数码钢琴教室主要提供非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上钢琴演奏共同课,或是演奏专业的即兴演奏课或键盘和声课使用。一般需要配备一台档次高一点的教师用数码钢琴,十多台学生用普通数码钢琴,每台琴各配普通耳机一只。还要配备电脑辅助教学系统一套,包括教师用电脑一台(条件许可每台学生用琴也配备电脑),安装有各种钢琴教学与音乐教学软件、钢琴教材曲库。视频辅助系统一套,需配摄像机或电脑摄像头一只,学生用琴每台配备显示器一台。学生坐在自己的琴前就可以看到老师的演示;教师在讲台上也可以监听每个学生演奏状况。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齐奏、分声部合奏、伴奏等丰富灵活的课堂演奏形式,同学间相互激励,随时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多声部听觉能力、视奏能力、配合能力等实用键盘技术和心理素质。

4.数字化音乐与音乐欣赏教学

传统音乐欣赏课只有将录音机、幻灯机等带“电”的仪器设备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数字化音乐欣赏是将电脑、DVD播放机、投影仪等数字设备逐渐加入到音乐教学中,欣赏效果随着“视听结合形式”的成熟而明显提高。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感知与体验、分析与理解。利用多媒体演示很生动、具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国内已有多家公司针对学校音乐教育的需要推出音乐教育软件,如《震撼》由北京金洪恩电脑公司制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名家名曲欣赏》由北京银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多媒体音乐教师》河南先博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制作、河南音像出版社出版,《世界名家名曲鉴赏》由北京清华正方软件开发公司制作、北京伟地电子出版社出版等。虽然这些音乐教学软件还并不成熟,但利用这类软件进行音乐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音乐多媒体光盘《震撼》是一张适合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名作的交互性良好的优秀教育软件。《震撼》有五大特点:中西合璧的391首绝世名曲、246位著名音乐大师、精细的美工和优美的音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包罗万象的音乐知识。创作组从策划、文字、美工、三维、到程序、录音、音乐制作等,都有出色的表现。这张多媒体光盘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内容与音乐训练、音乐欣赏融为一体。欣赏课中时常要单独或反复聆听某一段,多媒体电脑的MIDI和音频功能应用在这些方面的优点十分明显,MIDI音乐可以选取任意一小节的任意一拍开始,音频文件可以选取任意某一分钟任意某一秒开始,并且每次的速度不会有区别;电脑还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快速设置音乐、影像中的某一段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中有些乐器或声部需要强调,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模唱或用钢琴演奏,但效果不好。在MIDI文件中可以随时设置某一个或几个声部独奏,让学生聆听后,再全部播放进行比较。学生在欣赏课后的复习中,还可以将教学内容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随时可以进行练习,大量的音乐文件可以方便地传播、交换,也为音乐欣赏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数字化技术的操作界面简洁,功能设置合理,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欣赏环境,更能有效地促进发展了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多媒体的优势为音乐欣赏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综合方面去欣赏音乐,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字化音乐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第3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钢琴音乐教学 数字化教学模式 探索

前言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能够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和极大的进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钢琴音乐教学也应适应时展的步伐,及时将数字化科技与钢琴音乐教学相结合,不断改善钢琴音乐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一、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学模式中也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采用,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及时顺应时展趋势,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体现我国的音乐教育特色、有助于达到我国钢琴培养的目标。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化能够将数字、语音、和图像等各种信息以图文形象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

1.丰富钢琴音乐教学内容

数字化教学模式能够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多媒体软件、更多的教学软件,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往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也始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学内容上,也过度重视理论,使得教学内容单一且乏味。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始终只重视个人技巧的学习。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人才的全面培养,不仅能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实践技能。因此,我国的钢琴音乐教学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以数字化为主导教学模式,从教学设备、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上,都进行了很大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国的钢琴音乐培养目标是能够培养出复合型钢琴音乐人才。在以往的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单一,发展空间偏窄。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通过发达的网络,将数字、文字、图像和语音等都通过简单的操作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呈现出来,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关于钢琴的教学法、伴奏、即兴编配和钢琴艺术发展史等内容,课堂内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丰富而且生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出综合性人才,钢琴音乐的培养不再是独奏人才的培养,而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丰富的课堂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人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到锻炼,还能够了解丰富的钢琴艺术发展史,学生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更有助于将来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在传统的钢琴音乐教学模式中,一般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常只重视弹奏过程中技能的训练,完全脱离了钢琴基础知识,钢琴艺术的来源和发展,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技术与学科知识严重的脱离。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钢琴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钢琴音乐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教师的工作,为我国音乐教学增强师资力量。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吸收大量的音乐知识,培养自身素质。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给钢琴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钢琴教学中独立开发的教育网站,使钢琴学习从单一的技术练习转变成了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和参考,还有远程网络钢琴教学的开发,都极大的增加了钢琴音乐学生的学习内容,在钢琴音乐教学中效利用数字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习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钢琴知识,非常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钢琴综合型人才。

二、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的三大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不断适应时展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将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入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实践和摸索,总结出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的三大教学模式。

1.多媒体软件与智能钢琴系统交互使用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这一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模式下,多媒体软件是指在钢琴音乐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电脑软件,对学生进行钢琴弹奏技巧教育和钢琴文化艺术的教育。在当今的技术水平下,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装好一个钢琴教学软件,然后将一个MIDI键盘连接到电脑声卡上,或者还可以将电脑与数码钢琴相连接,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轻松高效率的学习钢琴弹奏知识了。例如,作为一个交互式的教学软件,Musicware Piano可以将钢琴知识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和学会使用键盘类的乐器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学会的技巧。而智能钢琴系统的研发,就是由数码钢琴键盘、所需软件和互联网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来供钢琴学习者在家里利用电脑自由的且有规划的进行钢琴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钢琴也经过了革新,第二代智能钢琴已经变成了一个既可以作为电脑也可以作为钢琴使用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这种产品还能够演奏和学习百余种乐器,是集娱乐和学习、消遣、编辑、音乐制作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这一数字化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对钢琴音乐学习者来说,功能非常强大。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交流音乐室的组建,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交流与沟通。多媒体钢琴教学软件和智能钢琴系统的研发,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积极利用这些数字化产品进行自主的学习,并且可以加强沟通和交流,让钢琴音乐学习既有乐趣,又丰富。

2.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是指在数码钢琴教室和一个相应的系统平台上进行集体授课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钢琴教学的软件在主机上进行授课,这改变了以往钢琴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数码音乐钢琴教学软件、音频系统、音乐电脑制作系统及钢琴曲库等一系列相关数字软件的基础上的。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钢琴音乐教室开始重视钢琴集体课的开发,因为钢琴集体课能够给学生无论是演奏技术上还是钢琴艺术知识上都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空间,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是:

2.1实现“一对多”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钢琴教学“一对一”模式相比,实现了“一对多”的教学形式,教师能够针对钢琴基础知识对多人进行讲解,扩大了钢琴授课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重视钢琴演练技巧的练习模式,节省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时间。在多媒体视频软件的帮助下,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大屏幕上近距离拍摄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和学习,要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学生们在下边自主的练习也能够通过数字化系统第一时间传递到教师的主控台上,方便教师及时纠正和对学生进行指导。

2.2能够实现多学科结合,扩大学生知识面

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运用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的讲解和技术的指导,同时数码钢琴集体课程中,更多的关于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被展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的同时,可以增加伴奏的知识内容,实现多学科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加深记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远程钢琴音乐教学模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远程钢琴教学的发展,远程教学,给人们提供了学习高端技术的可能,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和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目标。远程教学,能够为钢琴专业学生提供更专业更高层次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性因素,真正实现了跨时空的学习。例如,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就曾举办过“周广仁教授钢琴教学大师班”这一远程教学,为广大钢琴学生讲解了世界各国钢琴教学模式的状况和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级的作品风格。远程教学使钢琴音乐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结论

在我国钢琴音乐教育中引入数字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传统钢琴音乐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单一的弊端,对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促进了我国钢琴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综合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连苹. 中国钢琴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力――数字化钢琴音乐教学新模式[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3:42-45.

[2]李虹. 高等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6.

[3]曾强. 基于数码科技的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144-145.

[4]吴晓娜. 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1:182-185+195.

[5]王军锋.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调查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第4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音乐环境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 多媒体系统 应用 高校 视唱练耳教学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历史赋予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全世界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利用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此时,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它们的应用不仅关系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甚至对我国音乐教育思维也将产生根本的改变。

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需要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指利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的技术。多媒体系统包括计算机本身机体和外接设备如:声卡、合成器(或MIDI键盘)、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和MIDI连接线 、投影仪等。计算机可以将来源于音源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入硬盘, 然后用制作软件对每个轨道的音乐进行节奏、旋律、音色、像位、混响、延时等方面的编辑处理,再通过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录制为磁带或CD 等声音载体。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中国已经为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所拥戴。因为其有多方面的应用,在现代音乐制作上,它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论是影视舞台音乐还是广告音乐,计算机音乐事实上占据了主要地位。 其优势在于:易修改性,具有传统乐器及乐队无法达到的声效,具有优良的音质和宽动态等特点。数字化音乐环境及计算机音乐随着计算机和英特网的发展而产生,我们认识到,它们还可以应用于音乐教学中。通过相关软件的支持(如:CAKEWAIK8.0\9.0 、SONAR1.0\2.0 、 MW3.0、 JAMMER4.0、BAND-IN-A-BOX9.0\10\11等)利用相关设备器材学习作曲、和声、视唱练耳、制作打印乐谱。可以制作各类型音乐,具有即时修改各项内容的功能。当现代科技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呢?在教学中我们即时可以听到所需音响效果,是否比空洞的纸上谈兵先进呢?“技术就是生产力” ,充分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革新高校基础课教学新模式,势必为高校音乐教学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二、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如何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的发展

1,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是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及音乐工作者的基本音乐能力训练。但是,在教学中一直困扰着教师是:怎样合理安排教学结构?运用什么手段?如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音乐文化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学生的吸收能力已远远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在以钢琴作为辅助工具的学习环境中,课堂音响来源多为钢琴音色,传统的单一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听觉技术训练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被动,使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学生实际需掌握的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保证。因为以钢琴为音色主体、伴奏主体的视唱训练和以其为打击乐器使用的练耳训练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磁带、CD、MP3等载体承载的多元化音乐现象往往会使他们迷失。摆在他们面前的音乐千变万化,数字化程度太高!从音色上来讲有:弦乐音色、木管铜管音色、打击乐音色、电子乐器音色、合成音色;从节奏上来讲有迪斯科、华尔兹、伦巴、探戈、摇摆、摇滚等;从音乐风格来讲有:古典、民谣、乡村、爵士、蓝草、拉丁风格、非洲风格、新纪元风格等。在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现象面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听觉究尽应该如何来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

学生面前的困惑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传统模式教学与当代音乐环境脱节的现实。如今随着高级音色采样技术和电子合成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乐器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的不断完善、音序软件的不断更新使改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已成为现实,将它们结合运用到教学中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即与当代音乐文化接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存储量、编辑能力及现场改编能力足以使教师的备课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的内容空间得到极至扩展。人机交互、反馈及时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可以通过多感官进行,而用多媒体表达的信息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计算机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时,可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能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接近自然和科学。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运用的数字化环境中,视唱练耳教学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2, 数字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严肃地应用到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已渐渐成为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并且对其它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的辅助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视唱与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此项教学时,教师一定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难题。教师可以事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训练内容如: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上课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对视唱曲与练耳内容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得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在视唱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只要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以视唱伴奏为例,教师在若干视唱曲目中挑出部分曲目,课前制作好音乐伴奏,其中即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数百种音色,还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穿插不同类型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在制作的音乐伴奏下,一方面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同时对不同声部可以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对每个声部有清晰听辨,这样的听觉训练即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的立体的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竟争力。这样的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新的音色,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视唱练耳课作为基础课的目的是什么?过去由于设备的落后,多着重训练音乐的基本属性即音高、音强、音值。如今有了先进的数字化音乐手段,有高科技色备和软件所提供的大信息量,使得基础课也完全有能力承担音色感、音乐的情感属性及多元化节奏感等音乐本质的训练。

素有“音乐灵魂”之称的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最具有训练难度的。因为节奏训练要求精确性的掌握和不同风格的把握。电脑音乐系统内具备全人类发明的几乎所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统称“鼓机”功能。它不仅音真,而且表现力度具有手感,从全套爵士鼓到木鱼,从拉丁鼓到梆子等百余种打击乐器都能从合成器的键盘上或音源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每一种打击乐器又可以任意编成节奏型,可以即时播放,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即时改变速度、力度,与传统日常节奏训练时教师用跺脚拍掌、用嘴干喊“哒哒哒”进行教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效果和效率有天壤之别,。

3、优秀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合理运用优秀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也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澳大利亚RISING公司以其优秀的《Auralia》进入视唱练耳软件领域。《Auralia》包含26课分属于4个主要课题: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①音程与音阶中包括:音程的比较、音程的听辨、音程的视唱、音阶的听辨、音阶的视唱、复杂的音阶、复杂的音阶视唱。②和弦部分包括:终止式的听辨、和弦的听辨、和弦的视唱、和弦进行的听辨、复杂进行的听辨、音块的听辨、爵士和弦的听辨、爵士和弦听辨视唱、爵士和弦进行的听辨。③节奏部分包括:拍号的听辨、节奏的听写、基本节奏型的听辨、基本节奏型的听写、节奏模仿、节奏风格的听辨。④音高和旋律部分包括:对位视唱、旋律听写、音符听辨。其中各部分由易到难分不同的级别,有大量的习题供选择,并伴随正确答案。

《Auralia》提供了大量在线帮助,每一课都有相关的理论背景和交互式教程,以及教程的使用方法。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以自定的选择,虽然不能增加新的课题,但是可以加进新的和弦类型,编辑现有的和弦类型,改变某些术语。用它作测验非常简单。可以从菜单进入,让学习者为一次测验命名,决定哪一个课题和级别,题目的数量和允许出错的次数。学生登录以后程序就会通知他有一个测验,让其选择题目同时显示其过去的测验成绩。有的学生更希望能够增加课题。检测音高的功能给程序增加了趣味。在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室中《Auralia》也能够连成大的网络,供更多学生同时使用。这是一款卓有成效的练耳软件,适用于多种程度的学生。它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软件的辅助下学习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软件能够对学生的练习给以评判。据悉中音公司已完成该软件的汉化工作,这无疑对其推广和应用起很大帮助。

《EarMaster Professional》(可译为“练耳大师”)是另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听辨;原位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听辨;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四声部和声进行听辨;数十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十多种拍子类型,1-6小节长度的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对比练习;4-12小节不等的旋律听记等十项训练内容。每一项训练内容又根据不同的练习难度分别设定为10-60课不等。

《EarMaster Professional》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例如:(一)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或是上下行交替出现。(二)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是否显示调号、是否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域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是单音或是调内和声进行等等。(三)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是上行或是下行。不但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内的各种和弦材料(可以选择只听自然音三和弦、七和弦、甚至只听各种增六和弦),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现代和声的和弦材料进行听辨。(四)其余各项练习内容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如果学习者真正能够按照教师或程序设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学完各项内容的所有课程,其听觉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必然会大大超过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同时单一的听觉技术训练和音乐本体得以完美结合。

4,数字化音乐实验室的建立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字化音乐实验室,即可以进行音乐制作课程教学,同时该实验室还可以作为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室。利用电脑安装训练软件,使学生的课外学习在无教师指导下既不用求助同伴,又有了完整正确且科学的进度标准。学生在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室里,不但可听辨上千条不同的听觉曲目(其中许多内容是我们目前课程中未能涉及到的领域,如:各时期的音阶、和声连接、节奏等内容;从中古调式一直到爵士音阶;从传统和声连接到爵士、蓝调和声进行、从传统节奏组合到近现代节奏安排等),并且还可以做构唱、视唱练习。学生可在任意的时间,通过计算机中的学习软件来巩固、加强自己的学习,并可获得许多额外的收获,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在非常愉快的形式下完成的。这种形式的采用克服了以往学生训练的盲目性和枯燥性,同时丰富的训练内容和科学的检测方式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室的建立和使用,为全国有能力建立数字化音乐实验室的院校作出了样板,并且领导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全国各院校视唱练耳教学。

5,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如:window98\2000\XP系统),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技巧(如对音乐制作软件CAKEWAIK8.0\9.0 、SONAR1.0\2.0 、 MW3.0 风格软件JAMMER4.0、BAND-IN-A-BOX9.0\10\11等的熟练操作)和相关硬件设备(如MIDI接口、音源、功放、调音台,合成器)的操作。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了解熟悉国外优秀的练耳软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事实上,要运用好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合理的知识体系。一堂质量差的多媒体音乐课或许比传统方式教学还要糟糕。但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中多媒体所带来的崭新知识传输方式,广博的信息量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所以作者本人认为各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应该尽早掌握这一先进数字化教学技术,为教学服务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 利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培养更多优秀音乐人才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扩展并延伸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感性、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我们确信,随着一切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推广应用,这一切必将使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所有的一切,对于深化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

时代赋予了高等音乐教育新的模式,新的发展契机,也让教育者背负了新的技术负担。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终身学习成为必须!21世纪,高等音乐院校视唱练耳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站在传统音乐教学所铺垫的基石上,面向未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易山、付妮 《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

2,王瑞年 《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王小龙 《数字化音乐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第5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背景;音乐教育;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学校对于音乐教育的改革工作提高重视度,并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复杂性特点,完善音乐课程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在促进音乐教育信息化时代协同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的现状

第一,缺乏对信息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且教学观念有待创新。现阶段,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很多高校音乐教育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依然以落后的教育和评价模式为主,没有根据信息化教育时代的相关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让音乐教育工作信息化时展同步进行。多数学校在音乐教育中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未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学习背景下,出现课堂参与感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状。同时,部分学校在音乐教学当中,对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工作目标,缺乏合理设计,未能采用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音乐能力,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内容的系统性训练,在发展学生音乐信息化素养和音乐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第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需要构建智能化教学课堂,加大对各种智能化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进而才能不断解决传统课堂教学问题,降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负担。目前,音乐教育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还面临智能化教学课堂体系构建不完善的工作问题。学校在加大音乐教育信息化设备投入力度方面有待提升,未能根据音乐教育特殊性和教育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完善相应的音乐教育设施和设备,对于音乐教育的信息化设备和资源配置不足,进而使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较低,没有有效发挥音乐信息化教学优势,推动音乐教育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比如,缺少计算机、录音设备等等,极大的制约和影响教学的进度,导致音乐教学效率降低。第三,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工作,还面临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的困境。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和讲授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复杂多样的音乐教育内容和理论知识,未能结合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需求,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培养。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发言和参与点评的机会较少,未能采用分组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同时,在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技术,构建音乐教育教学平台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通过创建属于班级信息交流平台的方式,实现音乐教育教学中与学生的网络互动。第四,开展立体化教学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当前音乐教育在开展中,未能根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开展基于音乐教育资源和音乐教育平台的一体化教学活动,而且在新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影响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对于促进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并且能够结合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极大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等等。在音乐教育实践创新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并通过营造良好网络育人环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音乐鉴赏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打破传统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结合信息化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进行探索学习和自主学习,并根据智能化的网络资源,对音乐音像、图片、相关文本等资料进行有效使用,拓展学生学习和获取资料的渠道,让学生能够在数字化的音乐学习中,更加直观的了解音乐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立体化学习,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视觉信息和学习环境下,强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策略

(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必须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要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情操的培养需求,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和功能。首先,在转变教学观念中,需要积极注重教学思想的转变,同时,教师还要结合音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现状,对信息化的音乐教育知识进行学习,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认知。同时,音乐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透彻地对信息技术进行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在未来音乐教育中,结合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合理制作课堂教学课件和活动设计等。其次,信息化环境背景下,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云储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共享,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要合理通过信息技术和云储存技术,探索与挖掘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音乐教育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音乐平台,为学生收集带有图像、声音、文字的表现教学信息或音乐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魅力。最后,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需要加强对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现阶段,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网络数字资源的使用能力,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教案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将音乐教育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智能化教学课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具有开放性、智能化、多样化的特点,所以需要音乐教育构建智能化教学课堂,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完善音乐教学课堂氛围和环境。一方面,在智能化教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并且通过健全的录音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实现智能化教学课堂体系的构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正确认知。同时,在构建智能化教学课堂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和视听能力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流行音乐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或者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历史背景等知识分享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期间,也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创作、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音乐教育资源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音乐交流,帮助学生通过云储存技术和信息技术了解更多音乐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并且在平台的教学中构建视频公开课、系统专业理论与技法知识教学等课程,通过良好的信息化和开放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课堂教育资源的融合。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时展过程中,运用多样化教育模式,可以为传统音乐教育课堂的改革工作提出新思路。并且在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实现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更好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合理制作网络化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视频,向学生传播音乐教学知识和内容,同时,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视频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实践应用,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另外,在多样化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定期通过公众号向学生分享音乐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并且积极搜索和挖掘网络音乐视频公开课程的教育资源,然后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完善学生音乐学习的方法,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四)开展立体化教学活动信息化教育方式,可以为开展立体化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和基础。在开展立体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音乐会、网络音乐制作、网络音乐讨论等活动,并且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网络音乐会和网络音乐制作中,提升音乐素养和审美素养。同时,在音乐教育的视唱练习方面,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还需要通过开展网络视唱练习活动、音乐表演活动等,加强学生艺术情操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平板计算机和智能型手机,对网络化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并结合各种音乐教学设备和软件,提升音乐市场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在适当的音乐表演活动和自主学习中,调节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自身的良好发展。另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可以采用开展声乐活动和乐团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还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和现代元素,以网络线上课程为主,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和音乐修养。

第6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音乐环境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 多媒体系统 应用 高校 视唱练耳教学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历史赋予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全世界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利用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此时,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它们的应用不仅关系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甚至对我国音乐教育思维也将产生根本的改变。

    

     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需要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指利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的技术。多媒体系统包括计算机本身机体和外接设备如:声卡、合成器(或MIDI键盘)、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和MIDI连接线 、投影仪等。计算机可以将来源于音源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入硬盘, 然后用制作软件对每个轨道的音乐进行节奏、旋律、音色、像位、混响、延时等方面的编辑处理,再通过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录制为磁带或CD 等声音载体。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中国已经为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所拥戴。因为其有多方面的应用,在现代音乐制作上,它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论是影视舞台音乐还是广告音乐,计算机音乐事实上占据了主要地位。 其优势在于:易修改性,具有传统乐器及乐队无法达到的声效,具有优良的音质和宽动态等特点。数字化音乐环境及计算机音乐随着计算机和英特网的发展而产生,我们认识到,它们还可以应用于音乐教学中。通过相关软件的支持(如:CAKEWAIK8.0\9.0 、SONAR1.0.0 、 MW3.0、 JAMMER4.0、BAND-IN-A-BOX9.0 等)利用相关设备器材学习作曲、和声、视唱练耳、制作打印乐谱。可以制作各类型音乐,具有即时修改各项内容的功能。当现代科技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呢?在教学中我们即时可以听到所需音响效果,是否比空洞的纸上谈兵先进呢?“技术就是生产力” ,充分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革新高校基础课教学新模式,势必为高校音乐教学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二、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如何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的发展

     1,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是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及音乐工作者的基本音乐能力训练。但是,在教学中一直困扰着教师是:怎样合理安排教学结构?运用什么手段?如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成效不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音乐文化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学生的吸收能力已远远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在以钢琴作为辅助工具的学习环境中,课堂音响来源多为钢琴音色,传统的单一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听觉技术训练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教学进度迟缓、学生学习被动,使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学生实际需掌握的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保证。因为以钢琴为音色主体、伴奏主体的视唱训练和以其为打击乐器使用的练耳训练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磁带、CD、MP3等载体承载的多元化音乐现象往往会使他们迷失。摆在他们面前的音乐千变万化,数字化程度太高!从音色上来讲有:弦乐音色、木管铜管音色、打击乐音色、电子乐器音色、合成音色;从节奏上来讲有迪斯科、华尔兹、伦巴、探戈、摇摆、摇滚等;从音乐风格来讲有:古典、民谣、乡村、爵士、蓝草、拉丁风格、非洲风格、新纪元风格等。在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现象面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听觉究尽应该如何来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

     学生面前的困惑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传统模式教学与当代音乐环境脱节的现实。如今随着高级音色采样技术和电子合成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乐器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的不断完善、音序软件的不断更新使改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已成为现实,将它们结合运用到教学中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即与当代音乐文化接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存储量、编辑能力及现场改编能力足以使教师的备课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的内容空间得到极至扩展。人机交互、反馈及时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可以通过多感官进行,而用多媒体表达的信息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计算机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时,可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能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接近自然和科学。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运用的数字化环境中,视唱练耳教学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2, 数字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严肃地应用到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已渐渐成为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并且对其它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的辅助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视唱与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此项教学时,教师一定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难题。教师可以事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训练内容如: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上课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对视唱曲与练耳内容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得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在视唱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只要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以视唱伴奏为例,教师在若干视唱曲目中挑出部分曲目,课前制作好音乐伴奏,其中即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数百种音色,还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穿插不同类型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在制作的音乐伴奏下,一方面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同时对不同声部可以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对每个声部有清晰听辨,这样的听觉训练即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的立体的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竟争力。这样的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新的音色,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视唱练耳课作为基础课的目的是什么?过去由于设备的落后,多着重训练音乐的基本属性即音高、音强、音值。如今有了先进的数字化音乐手段,有高科技色备和软件所提供的大信息量,使得基础课也完全有能力承担音色感、音乐的情感属性及多元化节奏感等音乐本质的训练。

     素有“音乐灵魂”之称的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最具有训练难度的。因为节奏训练要求精确性的掌握和不同风格的把握。电脑音乐系统内具备全人类发明的几乎所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统称“鼓机”功能。它不仅音真,而且表现力度具有手感,从全套爵士鼓到木鱼,从拉丁鼓到梆子等百余种打击乐器都能从合成器的键盘上或音源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每一种打击乐器又可以任意编成节奏型,可以即时播放,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即时改变速度、力度,与传统日常节奏训练时教师用跺脚拍掌、用嘴干喊“哒哒哒”进行教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效果和效率有天壤之别,。

    

     3、优秀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合理运用优秀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也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澳大利亚RISING公司以其优秀的《Auralia》进入视唱练耳软件领域。《Auralia》包含26课分属于4个主要课题: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①音程与音阶中包括:音程的比较、音程的听辨、音程的视唱、音阶的听辨、音阶的视唱、复杂的音阶、复杂的音阶视唱。②和弦部分包括:终止式的听辨、和弦的听辨、和弦的视唱、和弦进行的听辨、复杂进行的听辨、音块的听辨、爵士和弦的听辨、爵士和弦听辨视唱、爵士和弦进行的听辨。③节奏部分包括:拍号的听辨、节奏的听写、基本节奏型的听辨、基本节奏型的听写、节奏模仿、节奏风格的听辨。④音高和旋律部分包括:对位视唱、旋律听写、音符听辨。其中各部分由易到难分不同的级别,有大量的习题供选择,并伴随正确答案。

     《Auralia》提供了大量在线帮助,每一课都有相关的理论背景和交互式教程,以及教程的使用方法。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以自定的选择,虽然不能增加新的课题,但是可以加进新的和弦类型,编辑现有的和弦类型,改变某些术语。用它作测验非常简单。可以从菜单进入,让学习者为一次测验命名,决定哪一个课题和级别,题目的数量和允许出错的次数。学生登录以后程序就会通知他有一个测验,让其选择题目同时显示其过去的测验成绩。有的学生更希望能够增加课题。检测音高的功能给程序增加了趣味。在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室中《Auralia》也能够连成大的网络,供更多学生同时使用。这是一款卓有成效的练耳软件,适用于多种程度的学生。它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软件的辅助下学习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软件能够对学生的练习给以评判。据悉中音公司已完成该软件的汉化工作,这无疑对其推广和应用起很大帮助。

     《EarMaster Professional》(可译为“练耳大师”)是另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听辨;原位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听辨;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四声部和声进行听辨;数十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十多种拍子类型,1-6小节长度的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对比练习;4-12小节不等的旋律听记等十项训练内容。每一项训练内容又根据不同的练习难度分别设定为10-60课不等。

     《EarMaster Professional》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例如:(一)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或是上下行交替出现。(二)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是否显示调号、是否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域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是单音或是调内和声进行等等。(三)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是上行或是下行。不但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内的各种和弦材料(可以选择只听自然音三和弦、七和弦、甚至只听各种增六和弦),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现代和声的和弦材料进行听辨。(四)其余各项练习内容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如果学习者真正能够按照教师或程序设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学完各项内容的所有课程,其听觉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必然会大大超过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同时单一的听觉技术训练和音乐本体得以完美结合。

    

第7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 光学乐谱识别,数字化,数字音乐图书馆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数字化时代。现代计算机科学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音乐,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一次革命,而且给人类的音乐活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人们对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播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一跃而为高科技方式。

乐谱的发明是人类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一个相对标准的平台上进行音乐的交流和传承。古往今来的优秀音乐作品大都以纸质乐谱的形式保留下来,直至今天,纸质乐谱仍是表达和描述音乐作品的主要载体。

基于以上的时代背景与事实,那些长期涉足于计算机音乐的人士便迫切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纸质乐谱进入计算机,计算机读懂乐谱”,能够实现吗?

在计算机音乐发展的近几十年中,各种音序编辑软件层出不穷,如Encore、Cakewalk等,这类软件的出现告诉人们,“乐谱进入计算机”已经不成为问题。然而,利用音序编辑软件进行乐谱数字化是一种纯手工人的方式,即手工录入——校对——修改的方法,录入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而且输入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在纸质乐谱数字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低速的音乐信息输入与高速信息处理之间的矛盾。于是,一些计算机学者和专家们开始寻求一条纸质乐谱数字化的新途径,力图突破纯手工的乐谱数字化瓶颈,自动完成乐谱向数字音乐的智能转化,即实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读懂乐谱”。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光学乐谱识别(Optical Music Recognition,以下简称OMR)技术应运而生。

2 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的应用

OMR技术是将纸质乐谱由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经过处理,把乐谱图像自动转化为计算机能“读懂”的数字音乐--标准音乐格式文件(如MIDI格式)。这数字音乐文件与采集声音数据的音频文件(如WAV格式)不同,它的原理是“记谱”,记录的正是乐谱所表达的音乐内容。在计算机软、硬件强大功能的配合下,人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编辑、加工、打印、传播或实时演奏。OMR技术为纸质乐谱数字化提供了一个智能、高效的新途径,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我们重点从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和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两方面介绍OMR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1)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电脑音乐走进课堂已成为时展和音乐教育的需要。一台集成OMR系统、MIDI音乐系统的多媒体电脑即可代替传统的“课本+黑板+钢琴”音乐教学模式。通常,音乐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音响的听觉联想,而钢琴上弹出的声音转瞬即逝。借助OMR系统,教师则可在课堂上即时地将课本上的谱例生成MIDI文件,利用其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以及实时性、动态性的特点,将谱例与实践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奏或演奏乐谱中的任一片断,使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形象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字音乐图书馆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数字音乐图书馆也悄然兴起。如同音乐文献资源建设是传统音乐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工作一样,获取大量的数字化音乐内容是建设数字化音乐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已有音乐资源的数字化问题。传统音乐资源最主要的对象是印刷型纸介质乐谱,快速准确地将传统图书馆保存的纸质乐谱资源数字化便成为建设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纸质乐谱的数字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光学扫描压缩存贮乐谱图像,存贮格式有TIFF、JPEG、GIF等多种。另一种是根据乐谱描述的音乐内容将其转化成数字化音乐文件,如MIDI文件。同样作为数据资源,数字化音乐文件具有存贮空间小、表现方式灵活、检索方便快速等许多图像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数字音乐图书馆在Internet环境下理想的数据载体。

音乐图书馆所藏的乐谱数以万计,如此浩大的电子化工程,若单纯靠传统的人工录入,将是漫长和繁重的工作,既费时又昂贵。所以,建立一个快速准确、重码率低的乐谱输入方案,是进行大批量乐谱数字化的关键。OMR技术正为数字音乐图书馆解决乐谱数字化难题提供一套完整便捷的解决方案。国内外,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简称OM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文献录入的应用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在数字音乐图书馆领域,OMR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价值。

国外已经意识到OMR对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潜在的巨大作用。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1998年,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人文学资助会(NEH)等机构联合资助数字图书馆倡议第二阶段。在中标的47个项目中有3项是关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4],其中以OMR为技术支持的研究项目有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连机音乐识别和查询系统(OMRAS),琼斯·霍普金斯大学的Lester S. Levy数字化活页乐谱藏品录入与查询系统。此外,在新西兰,瓦卡托大学为新西兰数字图书馆开发了乐谱联机识别系统和基于音乐内容检索的查询系统(MELody inDEX)。值得关注的是,以上系统的乐谱录入方案均采用的是OMR技术。

由于国内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见到OMR应用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文献和报道。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早日研究和开发出国内自己的OMR系统,不仅对于我国未来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和推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势在必行。转贴于

3 国内外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OMR的研究起始于60年代后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所研究的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到了70年代,随着光学扫描仪的出现和机器性能的提升,OMR才真正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注意。进入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其研究成果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已经出台的商品化OMR软件系统有:OMeR、MidiScan、SmartScore、SharpEye Music Reader、PhotoScore等。对于常见的印刷体五线谱乐谱,它们的识别率均在90%以上,同时提供强大的后期编辑、打印功能,最终识别结果可导出为Midi、Niff、Music XML等数字音乐文件。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计算机音乐发展起步晚,计算机音乐只是少数音乐工作者的“专利”,社会缺乏计算机识别乐谱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高校的学科设置综合化程度、学科交叉的跨度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音乐研究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因此,OMR技术在国内的系统研究和实践工作几乎为空白。目前,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音乐学院合作正在开展印刷体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的研究。随着我国大规模传统资源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化音乐教育与图书馆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与扩大,OMR技术必将逐步受到国内学者与研究机构的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OMR技术将在我国数字化音乐教育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缩小我国计算机音乐在应用高新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4 光学乐谱识别技术原理简介

OMR是一项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音乐理论等多门相关学科的交叉技术,其目的就是要让计算机“读懂” 乐谱。一个完整OMR系统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乐谱扫描输入与预处理、谱线定位与删除、音符基元识别、音符基元重组及语义理解,其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OMR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

(1) 乐谱扫描输入与预处理

将纸质乐谱经扫描仪输入计算机生成乐谱图像,并对扫描图像中的噪声、局部变形等缺陷进行消除和弥补。

(2) 谱线定位与删除

针对乐谱图像绝大多数符号和标记都叠加在谱线上这一特征,在提取和识别音符对象前首先对谱线进行定位和删除,这样可将各种音乐符号从谱线中分离出来,以排除谱线在识别音符过程中造成的巨大干扰。

(3) 音符基元识别

谱线删除后的乐谱图像可视作一幅仅由音符基元组成的图集。所谓音符基元就是由各种音乐符号分解得到的最小符号图形,它们通常是符头、符干、符尾、升降号、谱号、休止符等,这些图形的有效组合即构成了具有音乐语义的音符对象。识别音符基元的目的就是经过计算机的模式识别处理,使计算机能“认识和区分”这些最小音乐符号。

(4) 音符基元重组

利用乐谱知识规则将音符基元重新组合成特征音符对象。其功能是通过基于知识的意愿重组技术,将人所具备的音乐知识“传授”给计算机,使计算机能模拟“识谱”这样一个人为学习过程。

(5) 音符语义理解

第8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技术 声乐教学 应用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音乐教育教学手段、数字音乐制作手段和网络音乐教育教学手段等三大领域。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

一、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弊端

声乐教学中发声器官的内部活动状态、气息运动的方向、气息对声音的支撑、共鸣腔体的位置及运用、发声位置的控制等并不具有直观性。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讲解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和歌唱肌体活动状态时,大多利用挂图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在歌唱时表现的各种状态及音响来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其在声乐技能技巧、咬字吐字、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具体的指导。传统的声乐教学通常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教师借助钢琴伴奏给学生上课。学生缺少大量的登台锻炼机会,在演出比赛时容易紧张,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且对于自己台上的表现没有客观的印象。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现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受到较大限制。

二、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

数字化声乐教学手段的实施为现代声乐课提供了空间,利用动画和视频资料展示歌唱中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可增强学生对声乐生理知识的理解。在声乐教学模式上采用“一对多”的方式,可以几个学生同时接受辅导,为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看、听、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保证。同时,使“教”与“学”的双方能自由交流,学生占有很大的主动性。还可以迅速及时的进行课堂讨论,使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1.对声音的认识

在电脑中有“Cake Walk”这样一款软件,它强大的录音功能主要体现在录声音时不会失真太多。在上声乐课时,只需要在学习的教室设置好一台电脑便可实现录音功能,教师在练声时将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回放,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声音,老师进行演示,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并且将声音也录下来,让学生对两种声音进行对比,自然就找到了不同点,“Cake Walk”同时提供强大的音频处理功能,在实际声乐运用中,只需给学生展示它的波形显示功能,学生可通过这个形象的界面认识到声音的样子,好的声音和不好的声音之间的形状特点,这样让学生对声音达到深刻的印象,达到直观了解声音的目的。

2.对歌曲中节奏的训练

传统的音准和节奏训练一般是在视唱练耳课中借助钢琴来训练。在声乐课堂上配置上电脑,唱歌时在有节奏的配音下,学生会有准确节奏的概念,能够更好的表达声乐作品的内涵。仅仅需要一台电脑,有着简单的声卡和音箱,可以让声乐课堂的教学得到巨大的改善,电脑中的音序软件功能齐全,在实际教学中,电脑为声乐老师提供制作伴奏的功能,教师只需要简单的MIDI知识就可花少量的时间预先制作好歌曲的乐队伴奏,教师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强调风格与节奏训练,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

3.对歌唱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声乐课堂中配置一台电脑,利用电脑的伴奏功能和录像功能,可在某些声乐大课上制造演出的机会。上课时刻把电脑的声卡和镜头调整好,让学生单独进行演唱,录下来,学生在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唱歌状态后,对自己的不足也看得更清楚,改正起来针对性更强,速度也就快了。这样反复实践,然后多次观看,再多次纠正后,学生可逐步固定歌唱状态,在考试或是上台演出的时候不会怯场,建立自信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

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之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发声练习时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较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有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种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各发声器官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及音色的记忆。

2.咬字、吐字的纠正

在数字化声乐教学中,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还要便捷,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会有所提高。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纠正咬字、吐字的问题。

3.音准的纠正

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因声音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唱者难以察觉。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进一步解决音准问题。

4.音乐感觉的培养

教师在完成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声乐教学手段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也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然后录音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标记,以帮助学生找出换气位置。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声音为参照,对声音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音乐感觉的培养。

由此可见,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将为声乐教学带来新局面,尽快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声乐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发展的新思考.人民音乐.2012年1月

第9篇:数字化音乐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资源 素质教育 音乐素养

高校教育中音乐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音乐教育应实现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走向灵活、多渠道、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中。1986年成立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在调查研究、学术交流、编撰教材等方面都起到的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于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实践的探索是此前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学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发校内外音乐课程资源这两大问题已经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不得不关注的方向。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之上,追求大学生人格平衡发展、以审美为核心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是音乐教育要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就不能只将教育体现在课堂上,而应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着重就校内课程资源来进行论述。

传统教学中教师依赖教材,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处于低水平状态,而新形势下多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颇感兴趣,并相信课程资源的利用对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校本文化课程和资源的开发能力。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整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出所需的教法和学法。因此,通过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资源就其本质意义来说是某种物质的天然来源,课程资源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是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现有资源,即校内音乐课程资源。提到校内音乐课程资源,首先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了校内音乐课程资源的形式、性质、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等等。校内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校内的各种设施和环境。校内硬件设施如:教室实验室、音响设备、乐器乐团、网络信息等。还有相关场所如:校广播站,图书馆等,一些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开展特色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此外,学校的学生团体、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体育竞赛、校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也可以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契机。

现代网络资源的运用正在突破时空限制,这使得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成为一种可能。各高校都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其中音响、图片、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和下载,并将这些资料渗透于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网络中丰富的资源如:图像、视频、音响、谱例等制成教学所用的Powerpoint,使公共音乐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从而快速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园网,设立专门的校内音乐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向广大学生介绍音乐知识、分享音乐信息,传播音乐文化,创建独特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高校中校广播电台、学报等媒体资源也可以成为宣传音乐文化、实施课外音乐教学的平台。音乐教师可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以校广播电台为平台来报道校内外关于音乐活动的热点新闻,还可以开办一些专题栏目,如:每日一歌、每周一曲、趣味音乐知识专题讲座等,鼓励学生撰写音乐评论,并在校广播电台、画廊、校报上发表,在学校内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延伸至整个校园,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地陶冶。同时在公共音乐课上播放一些经典的艺术歌曲或富有内涵的音乐剧,并配以专业化的讲解,也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利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并产生更高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资源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外音乐活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爱好音乐的师生集中起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合唱团、舞蹈团、小乐团等课外实操活动,进行教学、训练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演出、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给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发展个性的平台。另外,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大型文艺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教师节等,组织学校规模的文艺演出活动,不仅锻炼师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和舞台表现能力,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建立起新型的、灵活的评价策略。过去生硬的终结性评价过于看重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促进、反思和激励功能。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采用发展性评价,在学生群体发展过程中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这样不仅形成了正确的余论导向,也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通过评价方式形成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资源,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激励信息。

总之,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高校有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学周边的教育资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高等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更多角度、更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好音乐课程资源对于提高高等学校音乐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彦,多媒体电脑音乐系统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技术,(2001,02)。

[2]石娜,数字化音乐教育技术探讨 [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术(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