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用建筑统一技术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低温 地板辐射采暖初探
引言:在之前我国北方民用建筑冬季采暖一直沿用传统的暖气片散热方式,较高档的酒店、宾馆则采用中央空调。近年来,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节能、环保已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的主题,随之多种新型的采暖方式也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采暖一般可以分为集中供热暖气片采暖、地板辐射式采暖、电热膜采暖以及分户壁挂式燃气采暖等几种采暖方式,而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以其室内温度均匀性好,舒适性好,温度梯度小,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及不影响室内使用面积等优点,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广泛应用于别墅、住宅、宾馆大堂、游泳池馆等场所,尤其别墅和住宅使用更为普遍。
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简介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卫生条件和舒适标准都比较好的采暖方式,是一种减少建筑能耗、提高热舒适性的理想供暖方式。它是通过地面以对流、辐射的传热方式把热量传递至室内空气及物体,达到采暖效果。地面传播的总热量为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之和。其中辐射传热量比例占总传热量的60%以上。利用低温辐射供暖,主要以辐射方式传送热量,这种直接迅速的传送方式热量无须通过任何介质便可传给供暖对象,降低了传热成本,提高了热效率。因此地面供暖可以用较低的室内设计温度(16~20℃)达到较高室内设计温度(18~22℃)的对流散热的供暖效果。据有关资料报道,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1℃可节约燃料10%,低温辐射供暖其散热损失亦小于其他形式的供暖。
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暧的工作原理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的工作原理是以不高于60℃的低温水作为热媒,使科学分布于地面层下的热水管首先均匀辐射加热整个地面,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暖网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置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一般设计地表温度只有24℃-26℃。因为供热面积较大,所以室内热量分布均匀,空气中水分蒸发慢。热力由下往上进行热辐射,在室内形成从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符合人体足部血液循环较慢,头部血液循环较快的生理特点和我国传统医学“温足凉顶”的健身理论。
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优越性
散热器采暖是多年来建筑物内常见的一种采暖形式。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日益推广应用,这种传统采暖形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如热舒适性差能耗大耗钢材多不便于按热计量不能分户分室控温等等。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便是克服这些弊端的一种好的方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采用低于60℃的低温水作为热媒,通过直埋入建筑物地板内的交联铝塑复合管(PAP,XPAP)或交联聚乙烯管(PE-X)等盘管辐射而达到一种方便灵活的采暖形式。实践表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具有以下特点:
1、舒适卫生
由于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减少了四周表面对人体的冷辐射,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改变了散热器采暖室温上高下低的分布状况,给人以头凉脚暖的良好感觉,造成了真正符合人体散热及生理要求的热状态,符合我国传统医学“温足凉顶”的健身理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最佳的舒适感和保健功能。
2、高效节能
在建立同样舒适的前提下,因为辐射供暖方式较对流供暖方式热效率高,可节能约35%左右。所以室内设计温度可以比其他采暖方式降低2℃。
3、热稳定性好
由于地面层及混凝土层蓄热量大,热稳定性好,因此在间歇供暖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缓慢。
4、使用面积增加,方便装修
室内取消了散热器及其立支管,不但不占用建筑面积,而且房间可以任意分隔,根据实际测算,平均可以增加室内5%左右的使用面积,等于降低了房屋造价。而且使室内既美观,又便于装修和家具布置。
5、清洁卫生
地板采暖室内空气平均流速小,能有效减少因空气急剧流动而引起的尘埃飞扬,以及明装散热设备和管道积尘面受热挥发的异味,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四、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暧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安装要求
地暖施工应参照各地现行的《民用建筑给水供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用塑料管及铝塑管设计与施工验收暂行规定》及暖通专业有关技术标准。以及建设单位要求和设计提供的有关条件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求地面平整,无任何凹凸不平、沙石碎块及钢筋头等现象。施工流程:施工者先将地面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用水泥砂浆找平;有足够的施工做业面;封闭现场;铺设保温材料要做到平整无缝隙;平整铺设铝箔纸并用铝箔胶带固定;按图纸要求铺设地热盘管并有用卡具固定;端正牢固安装分水器及控制系统;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6MPa,十分钟内压降不超0.05MPa为合格。做膨胀缝及边角保温;带压铺设豆石混凝土并找平层。
在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安装过程中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污染塑料管道;地热塑料管材铺设前。检查管道内外是否粘有污垢和杂物;地板采暖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及成品或半成品,应有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安装人员应熟悉管材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操作要点;所有地板内的孔洞应在供暖管道铺设之前打好,避免任何铺设后的钻孔操作造成管线的破漏。
其中需注意的是:盘管间距的确定,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温度、平均水温以及地面传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照规程JGJ142―2004附录A确定,注意应校核地表面温度,确保不超过规程最高限值。另外,根据房间功能,合理分环,主要房间应设置主控制环路,方便实现分室控制温度。
2、热源要求
地暖最常用的热源形式是集中供热和天燃气户用壁挂炉。其中利用城市集中供热的低温热水地板采暖技术已经得到推广应用,占到目前各种地暖技术应用总置的90%。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应单独采用热源,供回水温度宜小于60℃。最大不超过70℃,供回水温差应小于10℃。系统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8MPa。笔者所在的东营市在新建住宅附近,单独设立了集中供热锅炉房,统一采用低温热水地暖,居民普遍反映地暖较使用暖气片的房子采暖更舒适、更温暖。
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运行调试要求
系统调试运行前,应首先对管道进行检查及冲洗,冲洗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异物进入系统中,同时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整。
向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供水,供水温度应由30℃低温渐渐升至55℃,不允许短时间骤然而温升。具体作法以30℃水温循环一天,然后日升温5℃之至55℃,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正常运行。
调试检查供暖热媒温度控制系统,确保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设计允许温度范围内工作。在非采暖期运行调整时,可用清洁水代替以检查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特性,待采暖开始重复上述调试工作。夏季可向系统内充满水进行养护。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为基本目标,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到年,通过在全县范围内推进质量强县战略,使全县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全县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目标是:
(一)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全县总体产品质量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品质量各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一般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达到100%,不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在省内保持领先水平。结合全省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实施新一轮“菜蓝子”工程,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巩固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活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获证率达到100%。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药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5%,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85%以上。
(二)工程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全县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狠抓大型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程、大型水利工程、住宅工程等质量安全管理。到年,建筑业企业通过QEO三体系认证达15家以上。创建省级优质工程2项以上。工程建设项目交验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达标实现全覆盖,新建住宅项目实现绿色低碳化。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建筑用能监管、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行业的标准体系,积极推行服务业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到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0%左右。其中旅游业游客接待500万人次以上,人均消费达到500元,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达到1家。
(四)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全县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达到Ⅲ类标准,全县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城区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三、工作任务
(一)深入实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到年,实施8个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培育4家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为质量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农产品、食品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磐安县出口相适应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启动对主要出口企业预警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大力推进以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县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到年,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项以上,地方标准5个。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4家,标准创新型企业1家,建设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以上,省、市农业标准化项目5个以上。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战略作为推进质量强县战略的主要抓手。围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工程领域,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品牌工程的培育与保护力度,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促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标志等地区品牌的发展。引导企业注重品牌质量,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品牌的意识和责任。到年,累计培育创建市名牌(商标)17只,省名牌(商标)7只,驰名商标1只。
(四)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各镇乡、各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突出抓好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确保资源开采、工程建设、食品药品、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建立和完善质量问题追溯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加大对农资、建材、食品、药品等涉及国计民生、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制度,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重大基础设施、大型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的原则,围绕我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力争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个保障公共安全、支撑重点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以适应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发挥其在质量检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和培育产业集群,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快速检测项目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配合与协作,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积极开展公证服务和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检验测试、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信用评价、工程和设备监理等方面的服务。在工业、农业、服务行业大力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六)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进、企业为主、社会评价为原则,把依法注册、依法纳税、公平买卖、财务管理、债务管理、资产管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质量认证和规章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信用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部门公信力,推动质量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围绕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制度、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及发生事故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质量诚信信息,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要加大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行业自律。
四、明确责任
质监部门要认真履行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协调统筹质量强县各项工作,广泛宣传关于做好质量工作的法规、政策,制订质量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牵头组织实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企业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等基础工作和全县技术机构发展规划、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质量强县工作取得实效。
环保部门要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类环境评价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做好环境质量监测监督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建设部门要建立勘察、设计、材料、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质量责任制,健全各环节质量标准体系。以创建省部级质量奖工程为目标,完善建筑业名牌示范工程评价机制。
发改部门要引导卫生、旅游、通信、金融、保险等部门开展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加强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名牌。
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质量强县工作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质量强县工作进程,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营造“质量强县、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对质量工作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机构建设投入,增加实施名牌战略、产品监督检查、标准制订等工作专项经费,及时足额落实政府质量奖励政策资金。
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加强职业学校质量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努力培养质量人才,服务质量事业的发展。
科技部门要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鼓励建设行业工程技术管理,并在科技经费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交通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完善交通运输业服务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质量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部门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推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养殖示范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及有机农产品认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依法及时查处无照经营及不正当市场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食品药品监管、盐业、烟草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对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食盐、烟草等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
统计部门要逐步把重要质量指标纳入全县统计范围,广泛收集质量信息数据,并会同质监部门积极探索建立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与相关质量监管部门的协同配合,严厉打击涉及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行业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科学技术协会、消费者协会等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其他有关部门要做好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质量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磐安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强县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强县工作。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作分别由质监局、建设局、发改局、环保局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推动质量强县的合力。把质量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建立质量强县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各镇乡和县有关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工作负总责,要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抓紧制定相应实施意见,明确质量强镇(乡)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把质量工作及质量现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加强政策保障。县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技术机构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组织重点质量问题攻关和质量改进等工作的财政支持。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县政府设立县政府质量奖,对在质量强县战略实施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企业或组织给予适当奖励。以政府质量奖为导向,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对获得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各级质量奖的企业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单位)给予奖励。对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市名牌产品要优先列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质量安全、民生计量等工作的财政投入,推动质量强县各项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