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能源考核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0 引言
现如今,因为受到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促使其价格逐渐上涨,并且燃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存在于国际上日渐匮乏的能源中。在企业生产用车技术经济管理中,燃油消耗管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并且在企业生产用车的运营成本中,占有比值最大的就是燃料费用,所以加强燃油消耗考核管理,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的推进和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还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具有紧迫且现实性的意义。
1 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考核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实际上,在暖季或者是冷季每个月所消耗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尽管同一辆车是通过同样的人,在相同的行驶线上行驶,定额值和消耗有着比较大的幅度差异。除此之外,对操作者使用情况以及对车辆技术性能,进行跟踪的基本依据,就是因为燃油消耗定额。过低的定额水平,就可能促使车辆机件设备的损坏或者是致使服务质量的下降,从而致使考核难以进行;而过高的定额水平,就容易促使燃油消耗的浪费和升高,有着较松的考核标准。对消耗定额的制定,还需要依据以前定额完成情况的核计资料,按照车辆的运行要求和技术特点,将各种情况历史消耗量的数据资料广泛的收集起来,从而提出参考依据以及对定额的制定,使其具有充足的准确性。如此,定额的制定应该降低定额制定中的主观成分,采用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定额的科学性。
2 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
2.1 燃油降耗考核
营运车辆当月的百公里燃油消耗总量,相较于额定的指标对比降耗的,需设置驾驶员的油耗考核奖励标准是每个月200元,对相关的驾驶员进行下述考核:
①对驾驶该车的驾驶员,依据奖励标准的百分之百进行奖励的,就是当车辆的降耗在1升/百公里以上的,而且需要按照降耗的燃油升数占比,参照全体驾驶员的油耗奖励余额,来确定降耗车的奖励总额,还需要结合起此营运车辆的驾驶员行驶里程按照比例进行奖励;
②当车辆的降耗在1升/百公里(含)以内的,依据奖励标准的百分之百进行奖励。
2.2 燃油超耗考核
营运车辆当月的百公里燃油消耗总量,相较于额定的指标对比超耗的,需设置驾驶员的油耗考核奖励标准是每个月200元,对相关的驾驶员?M行下述考核:
①需要按照超耗3升/百公里以上的燃油升数,依据1元/升减发相关驾驶员的绩效工资,这是伴随着取消驾驶该车的驾驶员的基础上所减发的金额,通过当月驾驶此营运车辆的司机,依据行驶里程进行按比例承担,当车辆超耗3升/百公里(含)以上的时候;
②车辆超耗1-3升/百公里的,驾驶该车的驾驶员取消奖励;车辆超耗1升/百公里(含)以内的,驾驶该车的驾驶员依据标准的百分之五十进行奖励。
2.3 燃油消耗考核管理办法之制定每月油耗考核指标
对于燃油消耗考核管理办法之下所制定的每月油耗考核指标,应该参照企业类似的兄弟企业,每一个运营车型燃油消耗定额指标,对应线路系数的设置,就应该按照企业不同站点的设置、不同营运线路的载客量以及行驶路面的属性等因素设置;还需要确定企业每月度的一个百公里的油耗基本值,对应一些情况设置相应的车型系数,需要按照不同的主减速比、不同类型的发动机以及轮胎型号和变速箱型号等情况设置,从而将企业每月度的车辆燃油百公里的消耗考核指标制定。
3 加强日常监督,实行定额管理
3.1 实施油箱计量显示,加强日常监督
现有的车辆油箱是封闭式的,没有办法显示油箱的燃油即时存量,油箱中剩余油量不断累计,就给流失创造了机会。所以,改造原有油箱,加装油箱计量的显示装置,促使管理人员对当前的油箱存量一目了然。按照现在的运输任务给定油量以及存量,提升监督力度,也是加强燃油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3.2 需将油料消耗标准制定
在运输环境、运输路线、各式运输任务以及运输渠道进行分类,把汽车运输中每一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分析每一个燃油的使用情况,保证每一项运输在标准规范下进行,确立燃油消耗标准。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要在分析之后及时的修改,及时的继续进行标准评估。
3.3 实行日清月结,加强加油单据管理
加油单据所可能形成的流失储备以及暗中交易,并且已经具备的流通的可能,是因为燃油所具有的非常强的流动性。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就应该将之前的粗放模式进行改变。
①明确运输任务及车辆和票据的对应,严格票据专用性。
②建立台账,建立严格的加油票据领放使用流程和规定,核算单据回收。
③严格控制票据的有效时间,避免形成流失储备。
④防止涂改和伪造所印制的专用票据。
⑤防止漏油现象的发生,实行日清月结。
3.4 定量加油需按标准进行
先计算此车次的运行路单,再将定量的加油数得出,按照管理部门实际测定的标准吨公里油耗以及标准车公里油耗,这就是定量加油。定量加油数,需驾驶员依据路单上的数据进行加油,还需要由车辆车队的调度员先进行计算,之后再在路单上填写,等到行车路单返回之后,就可以由计算机操作人员输入计算机系统,或者及时的传递到统计部门进行统计,就可以得到每个工作日的实际油耗,可以将加油数逐日的累计起来。并且通过实际的检测,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管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这样的“定量加油法”。非常适合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市场化管理,解决了吃大锅饭以及单纯个人承包这两种管理办法的弊端。在实行定量加油的初期,有着较大阻力的,就是对传统统计办法以及加油办法的改变,就很有可能会发生,驾驶员故意将车停在离车队不远的地区却没油了,以及在回来之后,所反映的油不够用的情况。而驾驶员故意出难题、干私活或者超载以及开快车或者是技术差,都是其原因。为了防止万一,就应该先一次性的预给30L油料,在实行“定量加油法”那天,之后再从节油中扣除。那么实行定量加油,不仅可以导致驾驶员因为油料而提升自身的开车技术,在出车前预先控制行车用油,达到杜绝超油车辆的目的;还可以促进驾驶员在经济车速下行驶,不仅可以避开因为开快车所造成的事故,还能够节油,可以提升车节油率,在管理上控制驾驶员节油。对于那些条件比较好的单位,可以将单车的所有经济考核指标,都一个一个的编制出程序,利用微机计算定量加油数,从而输入微机,促使每一个驾驶员在拿到自身当天路单的时候,均能够对自己完成的利润、各种消耗以及产值清楚明了,需要将每天以及每月累计生产的消耗情况,在每天的行车路单上打印出来,从而促使定量加油始终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
1 目前社会上人们的节能意识薄弱。在节能技术开发和投入不够,节能意识还需要加强,人们普遍对节能降耗的认识不够深,没有深刻地领会到节能降耗在当前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缺少创新意识,节能工作只安于表面、不动脑筋,不重视节能技术创新,在生活工作中不注意总结节能降耗方面的好做法、好想法。
3 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在节能项目融资,税收等方面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设立节能专项扶持资金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4 节能降耗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但人员配备较少,任务较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能源监测设备,仪器等。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与节能形势发展尚有一定差距。管理经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不准确、节能管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5 节能评估工作价需加以规范。为了从源头上把好节能关。各地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出台《节能评估审查监督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对新上和攻扩建项目实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制度。但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新上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伪造现象。
6 对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认识不到位。部分机关单位,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对招商引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节能工作的开展影响招商引资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有抵触情绪,不能正确对待节能工作,甚至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逃避节能审计,节能评估及节能执法。目前,各地招商引资应从长远利益考虑。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发展的快速膨胀阶段,新上项目尤其是招商引资的项目中,高能耗、高排放、科技含量低的项目所占比重较高,且随着发展仍有逐步抬高的势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同时,这种现象将直接影响下一步超能耗加价收费、能耗等量淘汰等能耗管理制度的推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进一步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
1 扎实开展能源审计,按照《国家相关能源审计管理办法》等的要求,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编制节能规划并组织实施;
2 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健全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扎实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3 引导督促重点用能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以及宣传培训等,促进企业实现节能降耗。
4 加强节能督查考核。切实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强化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地方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细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考核力度。
5 搞好项目备选和示范节能项目争取工作。积极推荐企业参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专项项目的筛选、论证和申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扶持计划。
6 深入开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现场监督管理,按期组织对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复审,帮助企业落实好减免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膨胀壮大。
7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完善节能管理机制,积极推广节能设备和技术,提倡循环生产,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8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与资源供应相联系的价格联动机制。按照鼓励低消耗、约束高消耗的原则,对重点能源节约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黑色产业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以建设“产业耦合、资源利用、闭路循环、吃干榨尽”的低碳循环经济园区为目标,着力构建“以煤为主、煤电结合、循环集群、多元驱动、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工业格局,努力实现产业低耗能,废物零排放,固废再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现将2020年主要节能环保工作情况和2021年节能环保工作的基本思路等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2020年度节能环保指标完成情况
(一)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基本完成了预期节能环保工作目标。2020年总能源消费量为19.88万吨标煤,同比下降了2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4883tce/万元,同比下降1.4%,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为3.5688kgce/t,供电煤耗为426克标煤/kwh,二氧化硫排放量2554.4t,COD和NH3-N排放量为0t,NOX排放量为554.56t,未发生任何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其中供电煤耗未达到指标要求值,原因为第四季度xxx电厂不再添加助燃剂,因此入炉煤量发热量有所增加,致使全年供电煤耗上升到426gce/kwh。
(二)其他指标完成情况
万元增加值能耗(现价)0.9758tce/万元,万元增加值能耗(可比价)1.1163tce/万元,采区回采率为72.2%,原煤入洗率43.32%,煤矸石综合利用率85%,矿井水综合利用率70.6%,废水综合利用率100%,煤矿塌陷土地治理率78%。
二、2020年基础管理工作情况
(一)组织机构人员情况
建立健全了节能环保管理领导组和节能环保管理工作组。成立了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节能管理领导组,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定期研究部署节能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节能环保部,专职人员3人,负责节能减排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能源统计、汇总、分析工作。下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组和办公室,组长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专管节能的副经理担任副组长。
(二)计量、监测、统计情况
公司根据行业分布、用能品种、方式、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等不同特点,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15)要求,编制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对主要耗能设备的计量器具进行了合理的配备和管理。目前,能源计量器具综合配备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一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二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98%,三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83%,基本满足了对各用能环节消耗的煤炭、电力、蒸汽、汽柴油、水等能源种类计量的需要,为开展能源统计工作提供了准确的计量依据。
公司主要设备(装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燃煤装备,包括电站锅炉、煤矿工业锅炉、热风炉等;第二类为用电设备,包括风机、水泵、油泵、皮带机、破碎机、照明灯具、矿热炉等;第三为用油装备,主要包括各类车辆。从今年节能监测和污染物监测整体情况上各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均在达标范围内,用电设备也基本正常,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煤矿工业锅炉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装置配备不齐全,个别监测装置已经损坏而未及时维护,下一步将重点解决。
公司制定了《XXX公司统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分部门、分单位负责管理。企业管理部统计组负责公司各项统计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定期对各二级企业报送的统计报表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汇总、分析、上报。各二级单位均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工作。
(三)考核奖惩情况
根据年度与各二级单位签订的责任书,参照《节能考核实施细则》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进行奖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公司2020年考核情况如下:
1、XXX煤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465tce/万元,原煤生产单位综合能耗2.58kgce/t,采取回采率为72.6%,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在省内考核控制范围内,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完成率94%,未取得环评批复,没有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
考核意见:xxx煤矿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均已完成,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完成情况优秀,但未能及时取得环评批复,此项自动列入2020年考核责任目标中,考核结果:良好。
2、XX煤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605tce/万元,原煤生产单位综合能耗3.55kgce/t,采区回采率为65%,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在省内考核控制范围内,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完成率98%,已取得环评批复,没有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
考核意见:XX煤矿各项责任目标均已完成,考核结果:优秀。
3、XXX煤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518tce/万元,原煤生产单位综合能耗3.37kgce/t,采区回采率为76%,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在省内考核控制范围内,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完成率97%,已取得环评批复,没有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
考核意见:XX煤矿各项责任目标均已完成,考核结果:优秀。
4、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取得环保手续和排污许可证,考核结果:优秀。
5、XX中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6488tce/万元,洗煤单耗29.32kgce/t,金龙输煤专线项目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并取得了排污许可证,没有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
考核意见:洗运中心由于洗煤厂改扩建,各环保手续需要重新故此项自动列入2020年责任目标中,考核结果:优秀。
6、XX电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5.476tce/万元,供电煤耗426gce/kwh,厂用电率11.9%,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在省内考核控制范围内,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完成率90%,没有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
考核意见:xxx电厂供电煤耗没有完成年初考核指标,公司考虑由于xxx电厂在考核期内入炉煤及助燃剂发生变化,故给予考核结果为合格。
三、2020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公司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抓节能环保责任目标落实入手,确保完成了国家和省市下达节能减排目标。2020年初,省市联合组织的节能工作目标评估考核组对公司执行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健全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情况、能源消耗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实施重点节能工程项目情况和节能量完成等情况,开展了评价考核。通过综合考评,公司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和2019年度节能量目标任务。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对公司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从强化节能环保基础工作入手,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管理水平。结合集团公司“质量年”和建设“绿色xxx”活动的开展,通过认真调研,先后修订完善了《节能考核实施细则》、《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节能工作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能源统计管理办法》等六个节能环保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的修订,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用能管理,完善了企业节能环保管理体系,保证了企业节能环保有章可循,规范了企业节能环保实际操作程序。
(三)从抓节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入手,推动节能环保审批手续的完备,不断提高项目的合法合规水平。集团公司下达环保整改问题完成情况:
已经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
1、XX电厂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2、XX电厂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
3、XXX洗煤一厂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
4、XX输煤专线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5、由于XX输煤归入洗运中心,经省环保厅同意,已经与洗运中心排污许可证合并,现只需一个排污许可证即可,已经下发;
6、XX中心第二洗煤厂改扩建项目,已经取得环评批复;
7、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
8、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9、公司环保管理人员已经补充完毕;
10、公司已经制定环保考核、环保设施运行等方面的专项管理制度;
11、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补充完毕;
12、XX煤业有限公司已经取得环评批复;
13、台XX煤业有限公司已经取得环评批复;
14、XX煤业有限公司已经取得环评批复;
15、XX煤业有限公司已经取得环评批复;
未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
1、XX中心第二洗煤厂项目,由于改扩建,需重新办理手续,预计在年底前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并取得排污许可证;
2、XX矿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已核定下发,正在办理环评批复;
3、XX矿拟改露天开采,环评需重新做;
4、XX矿拟改露天开采,环评需重新做;
5、XX矿拟改露天开采,环评需重新做。
(四)从抓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入手,推动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的实施。公司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经过中期调整后为18项,计划投资3527.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173.8万元,投资完成率为90%。其中节能项目7项,计划投资753.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84.2万元,投资完成率78%;环保项目3项,计划投资114.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4.6万元,投资完成率74%;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项目8项,计划投资265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505万元,投资完成率为95%。
(五)进一步推动我公司地面企业技术管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公司领导指示,我部门先后对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和电厂生产经营状况级能源管理状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并聘请专家组对目前两家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运行现状进行了一次详细透彻的诊断,就诊断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六)根据集团对公司节能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为准确掌握公司用能情况,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圆满完成“xxx”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先后对XX中心、XX电厂、新型墙体材料公司、XXX煤业、XX煤业、XX煤业等六家企业开展了节能诊断与评价工作。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深入的开展,公司节能环保工作的形势更加严竣,特别是节能减排与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及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矛盾更加突出,节能环保工作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同时公司节能环保工作与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对节能环保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个别企业负责人思想观念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发展和节能环保之间的关系,至今对节能环保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部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节能环保审批手续滞后,集团公司要求整改的突出环保问题,部分问题没有按期完成整改。三是企业节能环保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成为当前制约节能环保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尤其是节能管理基础工作严重滞后,基层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匮乏,专业知识水平亟待提高,能源统计指标不规范,统计监测体系不健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善等等;四是节能环保资本支出计划项目实施工作滞后,国家和省市给予的扶持政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等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并加以解决。
四、2021年节能环保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节能环保工作按照“xxx”节能环保规划总体部署,结合我公司实际,圆满完成xxx集团公司和省市下达的全年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使节能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再上新水平。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黑色产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以建设“产业耦合、资源利用、闭路循环、吃干榨净”的低碳循环经济园区为目标,着力构建“以煤为主、煤电结合、循环集群、多元驱动、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工业格局,实现产业低能耗,推进工业废物低排放,零排放,全力为把公司打造成xxx集团航母级旗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总体目标。力争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不高于0.574tce/万元;原煤生产单位综合能耗低于3.57kgce/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高于337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2305吨以内;化学需氧量继续保持零排放;氨氮排放量达到零排放。严格按照公司《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要求,用好用足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杜绝重大节能环保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节能环保管理体系和各类规章制度,圆满完成集团公司和省市下达的各项节能环保目标任务。
按照节能环保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2013年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全力确保2013年全年节能环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各企业对节能环保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节能环保工作,明确职责,将节能环保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工队)和个人;建立节能环保目标责任长效机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考核奖惩,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常抓不懈;加快完善节能环保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科学合理调整各项节能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节能环保指标的考核;节能环保目标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挂钩,实行节能环保目标“一票否决”和严格的问责制。
2、继续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不断推进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以最低的环境代价谋求最好的发展质量。公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实现资源投入最小化和最少的废弃物排放。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建设发电、共伴生资源利用、固废利用及矿井水综合利用产业,全面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的质量和层次,优化产业链结构,促进工艺革新、产品升级、物料替代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使企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3、2021年要进一步加强公司生态恢复和建设,强化环境安全防范意识。以土地生态系统和地表水系统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重点,通过评估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用好用足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为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明年开始建立矿区资源档案,及时掌握矿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制定矿区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方案,为编制矿区资源规划,确定开发利用目标和保护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加强环境风险识别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高度重视可能存在溃坝溃堤危险的废水池(库)、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废水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尤其要落实洗煤废水、矸石堆放处置的风险防范措施。
4、加强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和应用,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两轮驱动,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加大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形成研发与引进推广并重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工艺革新、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固废和余热余压等,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5、加快解决现有及新出现的节能环保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严格规范项目审批手续,力争做到新建、在建和扩建项目节能环保手续合法合规。
Abstract:Petroleum policing method's issuing and executing, entrusted with the new content for our country's Oil play's 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further deepened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was clear about "Means" an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relations, the search 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deepening.
关键词:石油企业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
Key words:The Oil play petroleum price policing method
作者简介:宋平,1974年生,男、甘肃静宁人。大学专科学历,助理安全工程师;郝福君:1971年生,男、甘肃张掖人、大专学历、炼油助理工程师;白鹏全:1970.7、男、汉族、宁夏隆德人、大学本科学历,技术员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61-01
一、《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国际原油价格在经历2007至2008年剧烈震荡之后,受股市上涨以及对全球经济提前复苏的乐观预期鼓舞,国际油价近日持续上扬,这也增加了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为进一步规范石油价格管理行为,发改委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办法》主要内容摘要:
1、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
2、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3、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二、《办法》与石油企业节能管理的关系
1.价格机制与节能管理
根据新的价格机制,国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随着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以及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最终将由市场竞争形成,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在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保障之时,低成本战略是一种防守状态,它是企业试图从企业内部深挖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各种途径,将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将相同的外部市场条件通过与自身经营管理的结合内化为企业独有的竞争力,以低成本求相对高的利润空间,而节能管理恰是与“低成本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是企业低成本战略的主要内容。
2.价格水平与节能管理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我国油价过高,与国际油价涨跌趋势不符,其实不然,我国汽、柴油含税价格与中东产油国和美国部分城市的价格相比,油价水平是要高一些,但是与印度、蒙古、阿富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油价水平在石油进口国中处于较低水平。较低水平的油品价格和发展中国家较高的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产出消耗的能源量)是相适应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美国的4倍多,是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这已经关涉到国家的能源安全,所以作为产能的石油企业,更应该将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作为一项长久战略。
3.社会责任与节能管理
国内成品油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以80和130美元为线,执行不同政策以协调国内各方面利益关系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这凸显了石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特使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开采成本逐年上升,如果按照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该原则执行,那么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将受到压缩甚至为零,因此国内石油企业必须切实从节约资源出发、节能降耗、从企业内部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实施低成本战略以应对风险,在盈利空间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
三、石油企业节能管理应深化的几个认识
1. 深化科学发展观念,做好节能基础性工作
价格脱离行政干预而与国际接轨,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国际油价调高,将给国内市场带来乐观的盈利预期,石油企业要转变这种观念,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制定和现行生产管理体系相配套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制度和问责制等基础性工作。
2进一步强化企业低成本战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国内油品价格虽然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但其主导因素还是国内的平均加工成本,所以控制经营成本仍是石油企业重中之重,企业应重点加强对耗能设备及工艺的节能降耗管理,改善生产工艺流程,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降低企业能耗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 优化管理,改进节能管理方式与思路
企业大力推行降低能源消耗,既要及时跟上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及时学习、引进、推广,同时也要自己开发一些节能技术,可以是新技术,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新理念的新应用,同时从降低能耗、优化管理新思路的角度进行认真研究改进管理方式。
4.增强企业上下节能意识,营造节能氛围。
长期以来,作为生产能源的石油企业,更容易忽略能源的节约,能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所以企业应注重将节能工作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加以执行,要求各部门、各岗位都要制定节约计划,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做起,将节能紧迫感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同时总结普及节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各种先进典型,并给予奖励鼓舞,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培养和增强全企业节能意识。
5. 深化社会责任意识促企业节能管理
石油企业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如保证国内原油供应,维持国内油价稳定等,从《办法》来看,发改委推出的定价机制并非让油价只涨不跌,事实上油价体系是以一个油价波动22天为条件的不固定周期变量,这是国家在平衡强势与弱势利益方面所做的政策性努力,在这一点上是与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不谋而合的。基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紧张与短缺已成定局之形式,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节能管理仍将是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战略保障。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就《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09-05-11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按照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并举的方针,近期与长期相结合,自觉节能与管理节能相结合,强化目标责任,增强节能意识,逐步改变用能方式,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目标:以年能源消耗为基数,到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下降15%(平均每年下降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平均每年下降2.4%)。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政府办。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要相应成立公共机构节能领导机构,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实际情况,完善节能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和联络员制度,全面形成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网络体系。
三、建立健全制度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现状,尽快制定节能实施细则。
(二)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按照节能考核办法,完善考核程序和内容,组织对本级公共机构和下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进行考核。
(三)完善公共机构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公共机构能耗限额、用能管理、能源审计等标准,规范用能行为。
四、实行节能考核
(一)分解节能目标。根据国家、省和市节能目标责任的要求,逐级分解全市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目标。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将节能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所属公共机构。
(二)考核节能目标责任。根据节能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和公共机构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节能调控机制。加强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实行定期分析制度,全面分析半年、全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制定调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加强能耗统计
各公共机构要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能耗统计工作、一名工作人员为能源能耗统计联络员。要将及时、准确、规范能耗统计工作作为“十二五”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的工作重点,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强化统计分析,为节能主管部门指导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部门单位要抓好所属部门单位的能耗统计工作,并按时向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能耗统计数据。
六、开展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要在继续开展市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推进。根据审计结果建立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情况信息库,公示能耗指标。将能源审计、节能技改和合同能源管理紧密结合,对用能系统进行全面诊断,落实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改造,挖掘节能潜力。
七、加强监督检查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的要求,督促公共机构建立能源管理岗位和用能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监督检查。
八、实施节能工程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引导、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积极组织公共机构开展节能示范单位建设。要重点组织实施以下工程:
(一)能耗监测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监测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表、分单位计量。到“十二五”中期,全面实现能耗监测分表、分单位计量。
(二)用能系统节能改造工程。通过开展能源审计,对用能系统进行诊断和节能综合效益分析,并组织实施节能改造。推行利用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饮用水系统,推广使用节能型灶具,使用太阳能改造园区路灯、绿地灯。空调系统积极采用变风量、变流量变频控制系统、高效冷却塔和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新技术、新设备,鼓励采用非电空调等高效节能技术,加强维护保养;供水系统进行恒压控制改造;电梯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改造;供配电系统进行综合电效改造,改善供电质量。
(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对全市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调研,制定详细改造方案和措施,鼓励用能单位按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运用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对外墙、屋面及外门窗进行改造,提高围护结构节能效果。
(四)绿色照明工程。加大高效节能灯推广力度,在各级政府机关全面推行使用高效节能灯的同时,重点加强教育、卫生系统及乡镇公共机构高效节能灯的推广使用,积极开展节能灯进校园、进医院活动。
(五)用水系统节水改造工程。将不符合节水标准的龙头、冲洗阀、水箱等用水器具全部改造更换为节水器具,加强维护,避免长流水,防止“跑冒滴漏”。开展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试点工作,推广节水灌溉绿地方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九、加强投资审查
各公共机构新建项目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节水、节材和利用新能源的绿色建筑。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要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
十、加强采购管理
各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十一、抓好公车节能
(一)加强公务车辆定编管理。实施公务用车改革,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逐步压缩公务车辆配置;购置公务车要优先选用小排量、低油耗和低排放节能环保车型。
(二)完善公务车辆用油管理。制定和完善公共机构公务车辆定点加油和维修管理办法,选择定点加油和维修企业,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科学核定单车燃油消耗定额,控制费用支出。
(三)提倡低碳出行。公务用车要科学合理调度,减少车辆空驶里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鼓励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今年,继连续4年单位GDP能耗呈逐年加快下降的趋势后,一季度单位GDP能耗转降为升。全国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上升3.2%,“十一五”节能形势在最后一年年初出现不利态势。2010年5月4日国务院及时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10〕12号),并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地方、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坚决贯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纷纷制定节能减排应急预案,采取更强化的措施。例如:山东省率先成立了“节能减排指挥部”,把节能减排作为最后的攻坚战役来打;山西等省将2010年节能目标不仅分解到地市,还分解到各政府部门;海南等省细化控制能源消费增量措施,保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第二季度节能形势略显起色。但总体来看,预计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为持平或微弱下降,节能形势异常严峻。主要依据如下:
(一)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出现了“十一五”以来最快速增长
今年1―5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8.5%,高于“十一五”前4年最高的2007年0.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0.5%,也高于最高年2007年同期1.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幅差距也是近4年来最大的,重工业高于轻工业增速6.5个百分点,比增幅差距最大的2008年同期还高3.1个百分点。
(二)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迅猛
今年1―5月份年耗能万吨以上企业统计的主要工业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为17.33%,其中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和冶金等高耗能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同比增长30.7%、21.1%、19.0%和18.5%,明显高于全国工业行业平均水平。
(三)高附加值行业增速回落,结构节能呈现副效应
今年1―4月,主要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加快(见表2),而同期高附加值行业增加值增速尽管较快,但与2009年同期增速相比,在12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增速回落(见表1),意味着今年前4个月在高耗能行业强劲增长的同时,高附加值行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减弱,结构节能为负值。
(四)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出现小幅回落
今年1―5月,钢铁、化工、电力、建材、有色和石油加工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8.4%,略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8.5%的增速。5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火力发电、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焦炭、烧碱产量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4%、7.9%、3%、11%和1.5%;在31个地区中,有24个地区高耗能行业增速较上月回落。但高耗能行业总体上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仍强劲(见表2)。
(五)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持续下降
今年1―5月,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53个单位产品能耗中,有41个下降。例如:水泥综合能耗下降7.84%,吨钢综合能耗下降2.7%,火力发电煤耗下降1.9%,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4.18%,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7.66%,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了3.37%。
二、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将影响“十二五”节能工作
去年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明显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和第三产业,但今年1―5月投资分布已改变趋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高附加值行业的增速普遍慢于全国水平,更慢于主要高耗能行业(见表3)增速。这一变化趋势既不利于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也将给“十二五”节能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二)出现了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由加快扩张高耗能产能规模的现象
淘汰落后产能目前采取的“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的做法,易成为地方政府追求高GDP增速和拥有落后产能企业求生存的“救命稻草”。在具体操作和审批项目时,一些地方政府不考虑市场是否有需求,都要“等量淘汰”甚至增大新上产能的规模,一方面造成了高耗能行业产能的加量扩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为满足新上能力建设需要,水泥、钢材等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的假象。错误的市场信号也造成错误的投资吸引,加大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难度。
(三)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应急预案不是根本改善我国能源效率水平的手段
为保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应急预案,将适时要求本地高耗能企业限产或停产。这种做法是为了严格完成指标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如果普遍采取这种办法,即使完成节能目标,也仅是把节能压力转移到“十二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不能有效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也不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水平的有效手段,更不利于在国际上树立我国作为节能减排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三、建议
(一)实事求是面对挑战,打好攻坚战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建立节能长效机制,利用价格、税收等手段鼓励和限制全社会合理使用能源,落实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定惩罚性价格政策实施办法,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范围的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评估办法,加快研究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加快完善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建筑能耗标准等。
(二)严格控制高耗能产能扩张
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核查,严格审批、核准和备案新的投资项目;切实以不予批准新增用地、依法停电、停水、停贷款等手段保证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年内不再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采取提高出口关税等手段,严格控制“两高”产品出口。
(三)积极稳妥组织开展节能督察和考核工作
坚决防止出现节能监察审计、“拉网式排查”、预考核工作“走过场”的现象,脚踏实地、追求实效地开展各项节能督察、监察、考核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节能、依据执法、执法有效。
(四)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加快研究中央地方税制改革方案,改进以GDP规模和增速为核心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以节能促发展、以发展带节能的思想,真正发挥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抓手的作用。
(五)加强地方、部门“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工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为“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工作目标
(一)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二)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重点项目12项以上。
(三)淘汰落后腾出用能空间6000吨标煤以上。
(四)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6家以上。
(五)创建省、市级绿色企业1—2家,县级绿色企业6家以上。
(六)能源利用监测、监察企业5家。
(七)水泥散装率达到77%以上。
(八)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78%。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节能目标考核。继续把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重点用能企业。县政府将与各乡镇(开发区)、各重点用能企业和非工业用电大户签订年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对节能目标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乡镇,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对超标100吨标准煤以上的按每吨标准煤20元缴纳节能目标转移金。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重点用能企业和非工业用电大户,该企业当年不得参与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对其新建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从严控制,并不得享受次年政府各项优惠政策。
(二)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和《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控制新增能耗。强化服务,鼓励企业投资新建能耗低、污染小、产出大的项目,对低能耗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坚决不再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对已建成的高耗能项目,进一步分析项目能耗强度以及对全县GDP能耗的影响,尽早采取对策措施。对确需新建能耗强度高于全县平均值的项目,所在乡镇应落实等量替代方案。
(三)着力抓好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建材、造纸、印染、化工、磁性材料、金属压延加工、纺织等行业的节能技改工作,突出抓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业炉窑改造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快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强化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除县政府奖励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
(四)加快光伏等新源推广应用。根据“1321”新能源推广计划,年,我县将完成6000平方米太阳能屋顶发电、1.3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和3500平方米地源(水源)热泵空调任务。在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服务等方面要做好工作,确保完成推广任务。
(五)建立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网络,强化节能基础工作,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联系机制,强化跟踪、指导和监督。每月15日前,对高能耗行业、企业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密切关注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六)加大节能监察和执法力度。依法对全县重点用能企业、非工业用电大户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监察。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耗能、主要耗能工艺有无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主要产品能耗限额、主要耗能设备能效等情况。对达不到节能标准和要求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超能耗限额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对不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工艺、设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和予以关闭;强化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能量、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的监测,对人均用能量超标的部门予以通报,督促其尽快采取节能措施。
《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六年,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节能形势,需尽快修订完善。节能奖励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重庆市市级节能项目奖励资金额度明显低于国家奖励额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积极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待优化,目标的下达必须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节能目标进行分解,才能使企业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节能监察监测有待强化,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制定修订。
2重庆市工业节能的总体途径
2.1强化分类指导的节能途径
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及资源禀赋,科学分解节能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分解节能指标要考虑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作为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要督促其通过转型升级,降低区域内能源消耗。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生态涵养和保护的核心区,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量,明确限制发展的产业。
2.2完善统计监测预警的节能途径
依托重庆市云计算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用能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预警预测,定期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并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2.3健全工业节能的市场化途径
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在火力发电、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及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试点工作。开展节能自愿协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自愿协议的认识。深入研究基于节能量交易的许可制度、能效证书制度等指标分配机制,探索开展重庆市节能量交易工作。
2.4完善法律监督和标准体系
加快制(修)订《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重庆市循环经济条例》等地方法规和《重庆节能监察办法》、《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等办法。继续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扩大标准覆盖的产品范围,及时修订提高标准技术指标。开展节能服务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节能服务标准。
3加快推动重庆市工业节能的几点建议
3.1继续实施工业节能重点工程
以锅炉(窑炉)节能提升工程、电机能效提升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污染严重企业环保搬迁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示范工程、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工程、节水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十大工程为重点,继续开展工业领域节能工作。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3积极推进能源替代工作
研究制定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产能过剩行业耗煤项目实现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大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合理规划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秸秆、林木废弃物集中的区县布局一批生物质能发电工程。
3.4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
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准入,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水平未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一律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强化能评在控制能耗增量方面的约束作用,将节能评估文件和审查意见作为前置性条件,未经节能评估审查和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准开工建设;对建成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加强能评后期监管,对已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能耗、能效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3.5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节能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过程监管,对完成目标困难的区县(自治县)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未完成节能目标区县的有关负责人不得评优树先和提拔重用,暂停对该区县(自治县)新建高耗能项目核准和审批,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3.6完善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协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完善市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政策,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年度奖励资金额度。结合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探索建立财政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取得节能、节电、节水显著效果和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单位,依法依规给予税收优惠。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7拓宽节能项目融资渠道
工程部要确保酒店动力正常运行,要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护运行管理,加强计划检修保养,设备巡检,保证好热泵,电梯,配电,中央空调,供水系统,厨房设施等正常运行,特别要提高客房,餐厅,娱乐部设施的完好率和舒适度。进一步加大能源管理力度,加强成本意识,完善物耗材料管理,设施备件定置管理,大力抓好挖潜和修旧利废工作。
加强人员培训,服务意识培训,服务技能培训,争取人员一专多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控制人员总数,实施末位淘汰,改善服务,改善后台形象,促使工作质量更上台阶。
二、工程部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狠抓工程部员工的培训考核工作,从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服务程序、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到提高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形象,做到一专多能,培养和招聘综合型技工,如电工一定要从强电维修到配电,电梯等方面技术综合化。对工程部技工实行优胜劣汰,技能比武考核。留用优秀骨干员工,针对有的老员工疲沓情绪,注入新活力,人员任用上不搞一潭死水,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常言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只有在人员聘用上采取能者勤者留用,惰者、庸者淘汰的办法,才能使整个团体随时有竞争,有活力。希望通过培训、考核,使工程部后勤员工都以满怀热情,去创建舒适的硬件环境,为客人提供舒适的服务产品,要彻底改变游击队,救火队,油子兵形象,使后台服务也充满浓郁的酒店氛围。
2、改进工作服务程序,加强主动性,协调性,协调好与各部门之间特别前后台部门间,班组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及时性,有效性,不推诿,多做事。每个班组加强对设施的日常巡检,按标准路线巡查,责任分区,责任到人。并且由维修班组定期对前线使用人员讲述使用保养知识,杜绝野蛮操作。
3、按照检修保养制度,抓好对大型关键设备的计划检修保养,做好电梯、中央空调、热泵、配电、供水系统的换季检修,日常维护,特别是对中央空调主机及其配套冷却塔、水泵,末端风机盘管、风柜的清洗保养,精心调试,确保中央空调顺利运转安全度夏。加强对客房、卡拉ok包房内电器、装饰、水暖等各种设施,厨房设备、餐厅设备的周期保养巡检。保养必须经使用部门确认到位与否,作为对各班组考核的依据。
4、树立成本经济概念,发挥利润中心作用,健全并按照能源、物料、修旧利废管理制度和办法,控制降低物耗,能耗成本,加强修旧利废,争取更进一步降低万元收入电费比,控制万元收入水费比,降低万元收入物耗比。
(1)把握工程配件质量关,对重大配件材料挂牌登记使用日期,跟踪使用质量和寿命。加强对配件价格的市场调查,包括对用于装修改造的装饰工程材料的价格调查控制。
(2)修旧利废加强考核统计,每月检查通报每个班组的修旧利废情况,工作优秀者可给予适当奖励,坚决杜绝只管更换不管精心维修的不良工作作风。
(3)合理调控设备经济运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贯彻落实能源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点水、电能源使用检查,每天抄水电表并进行对比,水电表计量的使用量每月通报各使用部门,便于使用部门成本控制。
(5)加强材料,设备配件定置管理。建立好设备备件台帐,详细各配件材料价格,便于控制。
(6)严格控制外委项目,水、电安装能自行解决者自行安装。设备维修严格控制外委,尽量控制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