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题启发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是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所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具有获得知识技能的强烈要求和独立发展自己意识的迫切 愿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也是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实际问题,数学应用,学习兴趣。
我们教育者都知道: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保持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以“问题”为主线,盘活启发式教学?
首先、将导入问题化,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以顺利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采取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对学习内容可以产生很大兴趣。
1、预设启境。只有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知识产生的时候是鲜活而生动的,而象征知识的符号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将知识的内涵生动的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景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2、捕捉启发时机。在授课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开动,课堂气氛会不断活跃,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
例如:我在传授三角形全等知识时,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就有学生提出,那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我首先对这名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然后拿出教学用的一副三角板,让学生也拿出他们用的一副小三角板,进行互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同时告诉大家,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其次、将知识生活化,应用数学,带着问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中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诱起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一些教师只知结合教材,判断课后哪些是同类项,哪些不是,再怎么样合并同类项。实际上,我们在讲完同类项知识时,可这样提问启发: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情形?教师再提这样的问题:50人与30元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元与30元为什么能够相加?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处理教材,使例题生活化,易学易懂。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应用教材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第三、将训练多样化,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1、游戏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将事先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组成这个多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2、变式训练,将知识延伸并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改背景下,题海战术已经被广大教师摒弃,因此变式训练的功用显得十分突出。变式训练就是多角度、多思路地从不同的方面改变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则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理解其最本质的东西。它是基于学生熟悉问题的背景,是对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共同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层次化、灵活化、巧妙化、多样化。因此变式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0cm(A、B两点分别是圆柱最大矩形截面两角上的点),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沿过点A的一条母线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就是圆柱侧面展开图中线段AB的长度,待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将习题进行变式,提出下列问题:
(1) 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时为什么要将圆柱展开?
(2) 如果半径和高均为6cm,最短路程又是多少?
(3) 如果将点B移到点A的正上方,最短路线是哪一条?
(4) 如果从点A绕圆柱表面一周建一悬梯到达点B,则悬梯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5) 在(4)中,为了减小坡度,点A需绕圆柱两周到达点B,则悬梯的最短长度又是多少?
这样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使问题层递拔高,学生要想正确解答出来,必然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正确地空间想象以及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问题(4)、(5)虽然较难,但问题(4)可仿照原题的思路解出,而问题(5)可以将其转化为问题(4)来解决。
第四、将数学应用化,适应社会,享受学习乐趣。
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因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开展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相似的例子,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多,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来解决生活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解决,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这样学生培养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数学应用在其它学科之中,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和其他各种文化是相互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正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汲取。因此,我将其它学科与数学结合起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
艺术课参与教学,使数学课堂更精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与黄金分割、黄金比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赞叹《蒙娜丽莎》之美的同时,深深感到这美却来之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联系方差等知识决定射击选手谁参加比赛。物理中的电功率问题、压力、压强、速度问题、密度问题和杠杆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结合起来。化学中溶液配制问题也是数学问题。真的可以说,在数学中,科学身影无处不在。从以上来看,学科综合不仅开辟了数学新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数学与其他学科综合是大势所趋,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启发的原型
所谓启发原型,就是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待学知识的生长点。我们知道,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内化、领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新的教学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材料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必须分清哪些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新知识的相关材料(即启发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学。
比如概念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教材抽象概括而成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从这些学生已知的实际事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入手,去其表象、存其精髓,逐步形成概念。如平行线的概念,可先例举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中诸多不相交线的实例,找出它们的共性,使学生形成初步映象后,再抽象成两条直线,由相交时逐渐移动一直线变成不相交,从而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
再如解题教学中,由于其关键是解(证)题思路的探寻过程,而思路的寻求过程经常表现为:“从已知、结论或是图形方面看,过去有没有做命题?”等。这里的“类似的题目”、“更容易、更直观的命题”就是此时的启发原型,教师要善于把待解(证)之题与这些启发原型沟通起来。这样,解题思路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由分散到聚合的过程,思路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定理时(新教材已改为公理),教材中的证法是:如图所示,把ABC拼在AˊBˊCˊ上,使最长的边BC和BˊCˊ重合,并且使点A和Aˊ在BˊCˊ边的两旁,连结AˊA,……(下略)如果教师如上机械讲解,学生会问:“为什么要拼在一起,为什么连结AˊA?教师是怎样想到的?”这些正是学生的困惑所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充其量只学会了本题的具体解法,而不会举一反三,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好机会。而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两次原型启发,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其过程如下:
(1)第一次抽取原型
教师:过去学过如此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它们与本题的已知条件有何不同?
学生:学过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等。它们的条件中均有一个或二个角相等,而本题条件是三边对应相等。……噢!应先证角相等。(通过原型启发。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
(2)第二次抽取原型
教师:如何证角相等呢?过去学过什么方法?
学生:利用平行线;利用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
教师:本题应该用哪种方法呢?
(学生思考后,容易排除平行线法。经过教师点拨,亦可排除全等三角形法,最终将思路集中在“利用等腰三角形”上。)
教师:图形中并没有等腰三角形,怎么办呢?……,要找等腰三角形,应应有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两条相等的线段(腰),而本题条件中相等线段却分散在两个三角形中,……。
(至此,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想到将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教师只要通过指导,使其思路更加完善即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说启发是成功的;如果此时学生还不能自己得出“拼图”的思路,而是由教师自己给出拼法,也应该说达到了启发的目的。因为经过这样的安排,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领悟的过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拼”,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要“拼”,做到了知其法、明其理,这也正是启发式的目的之所在。)
二、启发的时机
关于启发的时机,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意思是说,只有在学生思考不出而产生烦闷心情时,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教师才予以启发。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把握时机。如上例证明边边边定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当学生虽明白题意而又不知如何下手时,抽取第一个启发原型,从而把思路定向为“证角相等”;当学生在分析中不知用何法证角相等,出现第二次思维困惑时,再次抽取启发原型。将思路定向为“利用等腰三角形”;当学生不知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出现等三次思维障碍时,教师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时诱导、点拨,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拼在一块”上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创造时机。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在启发原型的基础上,及时创设愤悱情境,营造良好的启发态势,使学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去。
如在讲授“拆添项法分解因式”时,先出示一题x6-1,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得到两种结果:
x6-1=(x3)2-1=(x-1)(x+1)=(x2-x+1)(x2+x+1)
x6-1=(x3)2-1=(x-1)(x+1)(x4+x2+1)
教师有意安排两名不同解法的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同学公式的运用都准确无误,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由于学生都亲自解答过,此时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焦点立刻集中在“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上,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愤悱心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启发契机。
三、启发的力度
关于启发的力度,古人也早论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示之始而正之于终”,意思就是: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压力;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教学的一开始,教师诱导、提示,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教师再予以指正。
【关键词】小语;启发;模式;实施;探究
自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之后,几千年来,启发教学一直活跃在课堂上,在现代教学中,启发已经有了更广的含义,它不再受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启发教学更应该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把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始终积极思维。
一、对启发教学的认识
启发式教学体现了一种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有利于遵循学生学习、认识的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和实践,做知识和技术的主人,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启发教学的本质。表面看来,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简单、机械移位过程,就是老师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移至给学生,必须经过一番加工处理,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才行。学生接受这种“移”时,也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经过编码处理以后才行。这里老师的移位处理说是启发,学生的接受处理说是思维。因此看来,启发教学的本质说是如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而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思维是从问题发出的,并围绕问题展开,最后问题得到解决而结束的。启发与思维的关系可列为如下流程:
问题――思维――问题解决――认识深化
在这一流程中,问题是思维的前提,思维是启发的核心,问题解决是思维的结果,认识深化是思维的目的。
2.启发教学是个过程。在启发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既有侧重,又有配合,共同促进过程的发展,其中在问题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老师的活动,就是老师提出各种问题交给学生。但有时学生也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被老师采纳后作为教学启发的问题,又交给学生。因此,从本质上说,在问题这一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在思维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学生,由学生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学生的思考必须伴之老师的讲解与指导。因此,这一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积极有效的活动。
3.启发教学是一种氛围。在启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自始至终地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学生要积极思维,教师是思维的振荡源,学生是振荡的加速器,师生思维震荡的叠加,产生共振,思维振荡波弥漫于整个空间。启发氛围一旦形成,所有学生都必将积极思维,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就会相继解决。可以说,启发教学是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启发教学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好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两式,即启发式与讨论式。启发强调了老师的“导”,讨论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而学生的有效的参与、讨论,必须处在积极思维状态中,教师有效指导,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反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无的放矢,成为放羊式教学,一堂课中,学生又能有多大收益呢?
进行启发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件事:
1.出好问题。问题是启发的出发点,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凭借和依据。因此,出好问题是搞好启发的前提。教学中对启发的问题要周密思考,构成网络,哪些问题是顺延的,哪些问题是逆行的,哪些问题是枝杈的,哪些问题是要特别注意的,哪些是防止和纠正的,哪些是设问的,哪些是他问的,哪些是串联的,哪些是深入的,一个个、一层层,必须排列成序,串联、编织构成问题链。如教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要想便于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中心,认识到船长舍己救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高大形象,教师可有目的地设置以下问题链:
(1)船长有没有逃生的机会?他为什么要随着轮船一起沉没而不想法逃出来?(有;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当作船的一部分。)
(2)当他一开始指挥大家逃生时,就没有把自己算在数内,到底是为什么?(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己救人、镇定自若、临危不惧。)
(3)你体会到什么?
这样,学生思维顺着问题链的轨道,有血有肉的体会就自然显现于脑海。
2.加强控制。有时课前老师做了充分准备,但实际教学中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技巧,加强控制,使启发达到理想效果。控制应把握两点:(1)当启而不发时怎么办?这可能是教师所提问题太笼统或太大所致,这时教师应将问题分解,由粗变细,由大变小,采取逐渐接近的办法启发,就会解决。(2)学生思维走斜分叉。在思考时总是徘徊在问题的边缘,接触不到问题的实质。这说明教师所提问题限制性不够。提问要有启发性、导向性、示范性。如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打赌》一课时,在解决从“打赌”的结果看,是不是值这一问题时,学生可能浅显地争执回答为值或不值。这时,如果教师将问题分解为:
a.“我”和“爸爸”原先各有什么不良习惯?现在怎么样了?
b.“我”和“爸爸”的不良习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这样,学生在判断问题时就会有理有据,问题便迎刃而解。
3.多法并用。启发一定要思路清楚,目的明确,得当地启发可使学生愤然,使学生始终积极思维。当学生处于茫然状态时,不妨变换一种发问方式或引导方式。多种启发方法并用,注意变换,才能使课堂更为活跃。
一、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
1、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问题启发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代表是构建主义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激励学生去测验和评估自己学到什么和知道什么,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帮助学生增强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的调整适应和学习能力。
2、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质
(一)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
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而问题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重要。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渴望性,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再是传动的死记硬背,而是快速整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获得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变化
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塑造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也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但是他们把这种教育目标渗透到每一节课、抛出的每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在校学习的阶段,而且还会引申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室也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学生和导师无论何时在校园内外都可以学习、交流;教学内容不再是教授学生一些概念和要领,而是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学习的观念,通过逼真的实践案例训练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再给学生抛出问题,营造自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单纯的由学生提交作业,教室批改得分那么简单,而是由投入程度和解释技巧、自我评估、同学评估、反思日志、理解测试综合得分,学生每日都会得到教师的口头反馈、客观综合性的等级以及书面形式的反馈。由此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施
共和理工学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一天一问题"的形式实施的。学院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共6个学期,需修30个学科,每学期修5科。一学期学习时间为15周,一周5天学习日,共学习5个科目,每个科目学习的时间为一整天,即全天6节课。一个学科共15个问题,每周一天的时间解决1个学科问题,即1周解决5个学科的5个问题,由课程专任老师指导,到学期末解决完所有的学科问题。每个班级共25人,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每天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解决一个问题。为锻炼每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组的组长、记录员等职位每日轮流进行,从而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
1、抛出问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做好准备工作,甄选出一个合适的设计案例,例如某一服装品牌的标志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做服装品牌的背景解析,提供相关标志的背景材料,例如:品牌名称、所在地、营销理念、针对目标消费群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等。针对品牌设计中的某环节,教师将要解决的问题抛出,使学生再接下来的阶段可以把握问题的主旨,解决问题。其优点在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2、小组研讨
在小组研讨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会议与自由讨论结合的方式推进教学。先召开会议,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学生制定计划,导师提供相关资料;准备充分后开始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探讨分享资料,搜寻和阅读资料,开始构建初步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当设计方案初步形成,导师介入了解进程,解决学生的问题、难题。老师协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该阶段快结束时,老师选派1~2组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若遇到异议时,由同学们投票解决异议;方案进一步深化阶段,学生取得共识,制定更精细的方案,准备进行设计演示(演示可以是ppt、设计草图等);在学生演示完成之后,让学生提建设性批评意见,并进行答辩,最后有导师给出建议和评价。
3、课后辅导答疑
传统教学中,课后辅导形式单一,效果不够显著。设计学科灵活性强,设计方案有时候更需要机动的时间来研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新想法,设计构思和设计进度反应给导师,导师再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会据此调整自己设计进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
1、问题的甄选
对教师来讲,问题的甄选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问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问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以是经典设计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师实例资料自行汇编或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编成,或是系工作室承接实际设计项目的案例 ,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阶段来挑选问题。
2、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职的艺术设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除一些史论课外,高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手段,教师也比较习惯和擅长"一对一"教学这种模式。但若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注意整个教学的组织和领导,因为它事关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可以事先将准备的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好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下来可采用提问或反问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把讨论引向深入。
3、教学评价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是通过大量设计作品的展览来体现,同样,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学效果的评价。但对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复杂,除了设计作品之外,还应该对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报告,以及学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另外,学生在分析问题及讲解设计作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虽然并不普及,也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指导思想是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的,也是一种新的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径。只要我们把它的精神实质贯穿于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定能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茜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3)
[2] 陈慧《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艺生活 2011(12)
[关键词]问题 问题启发式 问题设计
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曾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思维在参与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会得到逐步培养、发展”。当今的教育改革也正是要改变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由原来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积极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下面就以FLASH教学为例,谈谈我对问题导向学习中的“问题设计”的一些见解。
一、问题的选择
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必须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及学习的设计,决定用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哪些技能。教师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经验、全班同学的需求、课程的相关内容、课程的框架等因素。教师可先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的事物来作为活动的主题开端,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有高度的兴趣及学习动机。
例如,在学习FLASH中的形状变形和运动渐变这一知识时,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选择问题,如,制作水滴,制作下雨天的湖面等。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这些现象,了解了水从试管中滴出时的形状变化,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再完成这些观察后,再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并能在观察中产生新的问题,如水滴落在水面上,又会怎样呢?落在地面上,又是如何呢?这又成为下一个学习点―影片的制作。学生从一个简单的问题,联想出若干个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
二、问题的情境
问题设计刚开始时,就要考虑学生将面对的问题情境。就如蓝柏斯(Lambros)提出的建议:“刚开始就要确定问题情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人有所不同,老师要敏锐地观察,才容易贴近学生世界,吸引其注意,引发学习动机。要设定与学生的世界相关、他们有兴趣、具有了解能力的情境。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能引导学生达到想要的学习目标,因此所设计的的问题情境要能够吸引学生、包含足够的资源、朝向学习目标的探究过程。
三、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
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程度,教师要为学生准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行解决,而是在一定的知识支撑下去完成的。通过直接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所需掌握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就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例如:学生在观察完水滴现象,就要利用FLASH软件,制作水滴动画。如果学生根本就不了解FLASH中的形状变形和运动渐变,那就会失去信心,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在学生所观察完水滴现象后,直接讲授形状变形和运动渐变是如何操作的,然后,再由学生结合所观察到的水滴现象进行动画制作。
四、问题的特征
1.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2.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真实的,比如水滴问题。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这有以下好处: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相似性,这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进学习在新问题中的迁移;另外,先前学习的实例可以应用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解决中。
3.问题需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
4.一个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
一、法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应“试”的学习策略
虽然高校法语教学大纲对法语的教学目的阐述得非常明确,各校法语专业也在课程选排、教材挑选、教学精心组织等方面作了不少尝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法语的语言知识点为主,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完这些知识点已经让教师很吃力了,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其它语言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譬如有些高校法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基础法语课,因法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任务重,有时候不得不将口语课程时间也用来学习基础法语的语法知识,以应对二年级末的法语专业四级考试。然而这样往往造成了低年级的法语专业学生开口的机会少,法语口语交际能力不强的局面。进入高年级的法语课程学习后,课程内容进一步加深,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是学生可能为了顺利通过法语专业四级考试而倾注了全部心血于法语语言知识点的识读和诵记,错失了法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黄金时间,愈加在法语交际时显得焦虑不安和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什么部分学生高年级阶段法语交际能力不强的原因,没有金刚钻怎揽得了瓷器活,最终造成部分学生将来毕业也即失业的局面。
二、提问式教学法与学生法语实践能力培养
(一)提问式教学法有益于提高学生法语学习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大学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模式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正如卡伯莱所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校就是工厂。原始产品被造就成成品,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20世纪的文明对产品制造的规则提出了要求,根据规格的规定来塑造学生是学校的职责。”[2]通过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进而提高生产的效率。毋庸置疑,班级授课模式对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其缺陷与优点一样突出,即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班级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度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就像“教育生产流水线”上一个个待灌装的容器,教师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将各种“知识”灌装进容器里,学生缺乏学习法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问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入,能够将信息的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交流,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问式教学法能够创设丰富的法语学习情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有四个方面的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 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 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传统的法语课堂教学以书本为蓝本,这些书本几乎都有十余年甚至更长的历史,过时的语言词汇,陈旧的课文内容,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法语学习“情境”。提问式教学法有效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听说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来诱导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情境,将死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立体化、生动化的沟通情景,使枯燥、单一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提问式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法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法语教学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主要表现在,将语言习得这一完整的过程硬生生的拆解成一道道标准的流程:发音单词语法句型阅读翻译写作等等,学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意的焦点全放在了这些“知识”上了,无法将其全面综合起来应用。提问式教学法使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法语课堂时间,以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为主,是一种以语言实践为手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模拟一些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应对纷繁芜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法语教学改革建议
中国高校法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法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总体要求:法语专业教师应在教授法语专业学生法语语言知识、培养法语专业学生法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重点以培养法语专业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的。傅荣认为法语教学方法演变遵循着如下规律:“外语教学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直接法,再到视听说法,直至今天的交际法”[4]。针对目前大学法语教学的现实,要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培养听、说、读、写、 译全能型外语人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总体而言,要把应“试”教育改革成应“市”教育,引导教师在法语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提问式教学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提问式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在法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是指改变传统的仅仅依赖文本和语音的视听说教学模式,采用图像、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创造情境学习的空间,加强学生的视、听感受和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利用电视、电影、网络、广播、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知识的自我学习比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信息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大大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二)突出教学理念。突出教学理念是指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不仅指学生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加大知识的自我习得力度,还包括学生通过自我调控、自我检测等方式来提高自我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来展开的,也包括在学习小组内来实现的自主学习。
(三)明晰教学阶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不同阶段能力培养的方向、目标、具体方法和量化手段,同时逐步建立起与学生各阶段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的文本和语音语料库。教学阶段的明晰化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教学的计划性和教与学的循序渐进性。
(四)构建立体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立体化是指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多元化和层次化。也就是说,针对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同一教学材料,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水平差异,采用由浅及深、由易到难、从低到高的提问或其它课堂互动方式。这样可以借助同一教学材料,让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上得到不同层面的练习,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对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效果、避免随着学习的推进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问题教学法;工程意识;职业规划;就业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全球视野”下,通过类似“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等主流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多年实践,我国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在由“技术型工程师”向“工程型工程师”转变,即淡化专业技术细节培训,注重眼界常识拓展,倡导人文情怀酝酿,以期满足社会对 “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1]。但来自国家经济建设一线的反馈和工科学生的切身感受都并不令人乐观。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现在的工科大学生“眼不高,手更低”,对专业技术问题和行业发展认识肤浅;而在校工科学生则普遍缺乏专业兴趣或就业信心,不少学生加入考研大军以逃避就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一些主流教学理念不易具体落实有关,对于广大的工科专业来说尤其如此。比如在低年级阶段增设的许多新课程,大多难以兼顾学科基础的系统性和专业内容的扩展性,易“宽”难“厚”;而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教学内容被大幅度增删、拼盘或调整,严重脱离企业常规生产和行业发展背景,与所谓科研前沿也没有实质关联,似“高”难“强”。
显然,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需要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点一滴地去努力(当然也不妨高屋建瓴地做文章)。为此,我们在尊重现有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完成正常学业前提下,利用学校、企业、网络资源和学生自身需求和特长,改良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定期解决专门设计的具有普适性、开放性与广延性的工程问题(详见后文),使一部分高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工程认知达到应有的高度,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与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规划、设计、建设及营销等相关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这便是工程问题教学法(Engineering Problem Teaching,以下简称“EPT”)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组织有效的EPT学习团队
EPT是一种团队型工程教学方法——学习团队为解决既定工程问题而开展的有目的的知识组织和知识运用。教师和团队学生共同构成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中后者既是学习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学习的最活跃因素。团队每个成员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做事能力和就业态度(或职业期许)等皆对EPT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此,EPT要求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尽快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遴选和组建有效的学习团队。其中尤其要对学生的职业期许有充分的了解,以优先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工程训练的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
当前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进入企业,人数较多;二是考入机关,人数有限;三是继续学习,人数因专业不同差别很大。显然,除第三类学生外,他们均需要扎扎实实的工程意识培养和训练,因为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多数工作岗位均需要任职者有大局观念、整体意识、系统思想。教师可以通过诚挚的努力赢得学生信赖,了解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发现学生的差异和学习预期
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科学与人文常识、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等,往往因人而异,差别很大,并构成了实施EPT的重要前提。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与课间交流中,有意无意地唤醒学生那些早已沉睡的知识和兴趣,并对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开始有所认识和记录。但无需过分强调这种差异性,更要避免先入为主,而要在教学活动后期尽量告知学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客观原因。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学习预期,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作业或课程考试做进一步的了解。
(三)相信学生的动手能力
事实上,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超乎我们的想象,教师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如何调动学生动手的意愿。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以多媒体方式提供国内外相关专业大学生DIY作品范例;对教学条件成熟的学校,则可通过固定场所展示往届学生作品,并组织在校学生定期参观或在此举办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主持的专题讨论会。当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一些简单多样的动手条件,绝大多数学生会都会愿意积极参与。
(四)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学习能力首先应该表现为一定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差别并不宜用通常习见的带不带书包、做不做笔记、听不听讲课、开不开小差等等来评价,而是看人们对新知识是否表现出起码的好奇心和自学习响应。教师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做短暂和有针对性的了解,以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EPT实践,扩大受益人群。
通过以上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教师即可大致确定在自己的教学班级建立多大规模的EPT学习团队,进而可以修订往届的教学题目(可邀请少数应届学生参与),着手开展新一轮的EPT教学实践。
二、设计典型的EPT教学用工程问题
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科学、人文、工程知识和生活常识以及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结合教师对本专业的认知、工程经验和专业现状来设计合适的EPT教学用工程问题(以下简称“EPT问题”),是EPT的核心。由于实际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迁就一时一地甚至一人的特殊要求,加之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长期脱节,因此, EPT一般不主张直接引入已经投入使用或规划建设中的实际工程项目。需要设计的EPT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问题目标(功用或效能)、问题构成(设计条件和系统组成)、问题解决程序(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与评价办法(价值观及成就感)等。
(一)设计:EPT问题的特性设计
一个典型的EPT问题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
1. 普适性。要求EPT问题应为在很多行业获得应用的典型工程(如工业烟囱、干燥装置、除尘系统、多跨厂房设计等),而问题的核心内容(原理、结构或组成)在知识构成或求解程序上相似。
2. 开放性。EPT问题应具有跨学科构成和跨专业应用的属性(如前述各例),也必然包含一些本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未直接讲授的知识。通过对未知知识领域目标明确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工程意识的建立首先意味着要淡化专业观念,开阔专业视野, 注重学习方法。
3. 广延性。要求EPT问题的功能(或结构)应具有多方面开发延伸的可能(上述各例之外,又如破碎-粉碎机组、材料成型工艺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工程资料和工程经验的积累,有效克服学习中的时效性习惯(即应试性学习),同时懂得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妙处,正确理解创新不能无中生有,而是可否更好,能否他用,宜否广谱。
4.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EPT问题设计条件的不完备性和目标的多值性规定。前者亦可称“非良构性”[2],目的是让学生暂时忽略或简化一些未知、不确定或较深奥的影响因素,同时留下足够的疑问和思考空间;后者则是实际工程项目建议上马和建成验收的一种常见情况,即可以按不同指标体系评价项目的优劣。
(二)实施:注意培养全局观念和规范意识
在完成EPT问题设计及确定学生分工之后,可以先从基础资料检索出发,根据设计条件和实际工程案例,在学生现有知识范围初步确定解决方案;在进一步了解问题的目标、意义和具体功能后,学习并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分工协作完成各项工作——分析、设计、计算、绘图、施工规划、工程概预算等。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包括制作、装配、建设施工等工作。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牢固树立全局观,随时注意各实施环节对总体目标的影响,及时沟通、协调或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二,尽快养成规范意识,明白细节处处有来历的意义,不可存创新意图,行杜撰之实。对任何非常规作法,要能从基础科学原理及相关专业常识迅速判定其合理性或有无继续尝试的必要,进而寻找取舍或替代的客观依据。
(三)评价:没有最好,也不一定需要更好
EPT问题由于上述特征,其涉及的知识领域必然较为广泛,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也会比较具体,因此,对学习成绩的评定不宜设置标准答案或预先公布所谓参考答案,而应基于“适合的最好”的理念进行评判,没有唯一正确,没有最好,也不一定需要更好。另外,EPT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完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尽量做到客观、透明、规范、合理。
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问题(例如烟囱设计),其完成的优劣既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图文的规范性,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性及项目的多种应用可能,适当放宽设计条件,鼓励学生给出尽可能科学的自圆其说。
以普适性为主要特征的问题(如厂房设计),一般可以将评价体系建立在实际工程考核的指标之上。也可以让学生作为第三方(使用者、验收者、供货者等)换位思考,以某种人为指标(如施工难易、能耗高低、周期长短、影响大小、外观美丑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
三、EPT的实践特点与教学效果
EPT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模式与风行欧美数十年的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专题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任务学习(Task-Based Learning, T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等教育理论[2-3] 有些相似,但在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扩展、学习效果评价以及对学生知识构成需求和对教师的隐性要求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是一种基于工程观、系统观、发展观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工程教学方法。此外,EPT既强调如何学,更注重如何教,因此与时下流行的CDIO模式也有明显差别[4]。
例如,在问题设计上,EPT的内涵远比个案、专题或是任务更丰富,更具普适性、开放性、广延性和不确定性,加之不生硬引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教学适应性、知识构建性和应用扩展性,便于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并能够很好地克服“比葫芦画瓢”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容易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实施策略和成绩评价方面,EPT要求师生从教学活动一开始即在规划层面、设计层面、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并重地构建和评估学生的工程经历,并在各主要环节皆设置专题讨论和考评制度,因而教学视野、知识构成和知识运用更加开阔、灵活、深入和系统化,学生经常参与教学活动即可实实在在地获得工程历练,增强就业信心与就业能力。
因EPT项目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常识(由问题的普适性决定),并能最大限度地应用于较广泛的行业领域(由问题的开放性和广延性决定),因此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意愿,积极开展相关信息的辨识、理解、收集和整理加工,并有利于在学习、讨论和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形成共识,让学生顺利地进入交流与协作状态,从而可以使学生因从专业角度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而逐渐获得专业知识学习的乐趣。
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解决EPT问题,在建立专业兴趣和一定成就感的同时,知识结构的拓展与丰富,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巩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增强和实践,团队协作和多专业协调工作方法的形成等问题,也将会得到经常性的提示和习练。进而打通各专业课程乃至不同专业课程的界限,习惯地从工程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工作、学习、生活中较复杂或历时较长的各种问题),主动获取、组织与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乐地体会:学习即生活,生活即系统,系统即工程,工程即未来。
参考文献:
[1]涂善东.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从国际化公司的吁求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05, 25(1)
[2]H. S. Barrows, Problem-Based Learning [M]. Berlin: Springer- Verlag, 1980. 3-12
关键词: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18-02
一、问题解决
问题是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因此,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涉及的是知道在情境中做什么而不是仅仅知道做什么。学生应该意识到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并且知道这些策略的优势,从而完全理解这些策略,并从中选择合适的策略。Sherman,Richardson和Yard提出了一个可以在课堂中使用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详细描述如下:①通过设置问题解决的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②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教学,如在图表中组织数据,这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类似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新的问题。③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让学生很容易快速地解决一个问题,并增强学生的信心。④在学生一步步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不断用语言鼓励,并给予积极反馈。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或建议来帮助他们。⑤收集记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能帮到学生的策略。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⑦引导学生将给定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简化。⑧帮助学生减少阅读困难。
二、问题解决教学应用的案例
【案例介绍】
案例内容是巴基斯坦8年级普通科学课第3单元液体的压强,运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这个课将有两个课时完成,每课时35分钟。
本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这节课,学生将能:①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阶思维;②解决不同的科学问题;
③评估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④推出一个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具体目标是:学生将能够:①描述术语“液体的压强”;②解释在“不同深度的压强”现象;③“液体压强”的状态属性。
本课所需材料有:①一个孔在不同高度的罐子;②一个孔在相等深度的罐子;③一个U形管,中间有阀门,两边呈直筒状(连通器)。
【教学过程】
1.头脑风暴(10分钟)。
教师会问以下几个问题(questions)让学生思考问题(problem)和功课,即:①你可能已经看到,在重型车辆(卡车等)的实验后面写着“去掉力后,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这是为什么?②一个空桶和一个装满水的桶哪个比较重,为什么?③如果你从一桶水中拿出一杯水,水中不会出现一个孔。为什么?
2.陈述问题(5分钟)。
在学生认识液体压强之前,教师会提下面的问题。
3.问题:阿什法克去他的朋友家用了洗手间。他注意到自来水水压很好。他想,为什么我家的自来水水压不是很好呢?你怎么为他解释这种现象。
4.适当的背景知识(20分钟)。
记下学生提出的不同解释后,老师再公布今天的主题是“液体压强”,并且与学生一起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科学教科书第85-86页),其中包括以下内容:①液体中的压强;②液体中不同深度的压强;③水保持表面水平;④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老师会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来理解文本内容。步骤5到9的时间是15分钟。
5.确定目标。
老师会问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我家的自来水水压不是很好呢?)
6.问题的起始条件。
安排以下活动,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以及它的属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①关于“液体中不同深度的压强”的活动。②关于“水保持表面水平”的活动。③关于“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的活动。
7.探究解决方案。
探究解决方案包括学生讨论分析之前在问题情境中他们提出的每一个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全班学生都参加,依据背景知识得到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8.制定一项能达到目标的行动计划。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陈述液体的压强及其属性。
9.实施解决方案。
在这一步中,老师要求学生分析选定的解决方案,并检查其适用性。
10.评估结果(10分钟)。
最后,老师要求学生思考,他们赞同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正确的。
(步骤11和12的时间是10分钟)
11.基于目标的评估。
老师会问这样的问题来评估学生对本课的理解:①为什么液体有压强?②液体压强的属性是什么?③通过一个活动,解释在同一深度,水在各个方向上压强相等。
12.家庭作业。
为了长远的目的,并且这个内容可能联系到其他科目,教师将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教课书以外的日常生活例子,说明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可以与父母或亲戚讨论这件事。
【总结分析】
总结分析该问题解决教学应用的案例,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性。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这些现象学生已经非常熟悉。教师适时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猜想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该案例中不论是头脑风暴环节设计的题目,还是用于引入新课而提出的问题,都是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容易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触发探究欲望。由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问题开始,再结合文本内容的学习,就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此,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是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关键一步。
2.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建构式的科学教育更加强调的是探究问题,而不仅是了解问题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是记忆;是在情境中理解,而不仅是获得些许信息;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互动和分享思想和信息,而不是无益的竞争。所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在该案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教师提问到之后教师列出本节课将要学习主题,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来理解文本内容,都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老师提问到学生提问,提问主体的变化不仅让课堂的互动形式从单向变成双向,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的过程又恰好是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分享思想和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因此,师生间、生生间的良好互动可以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3.实践性。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能建构知识,又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该案例中,教师安排了三个有关液体的实验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了解液体压强及它的属性,并得出的结论,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习惯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现场的调查、实验等探究活动来理解物理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构建起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物理中探究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重视让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4.自主性。当今时代知识爆炸,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科学知识,但他们必须理解科学中诸如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事实、假说、理论和定律等精华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所以,作为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课程中的教育目标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在该案例中,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来理解文本内容,到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活动,都体现出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让学生主动思考行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在对解决方案的评估阶段,教师不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实施的基础上自己进行评价,这样的自我评价过程能让学生对该方案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三、启示
该案例的内容可以对应我国中学物理九年级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本文介绍的教案从一开始就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定位在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知识上,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将书本上静止的文本知识转化为能解决生活情境中实际问题的工具,这也与课标中“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另外,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价,也符合课标中提倡的评价体系多元化。
将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是践行现代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但是反思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在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给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多流于形式等。
结合这个案例,笔者认为,我国的中学物理教育在结合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上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
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为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情境。物理是对现实生活的探究,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应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不但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课堂学习的物理原理应用到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现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人们有合作的精神,在物理的前沿研究中每一项研究成果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合作。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与科学家们的试验探究过程一样,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一起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主动交流,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分享思想和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3.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课中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实施实验,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起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结构,真正理解物理学中探究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从教师引导解决问题成长到能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0.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66.
[关键词]众筹出版;学术期刊;办刊理念;办刊模式;营销方案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30 ― 02
引言
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学术期刊改革相关意见,在期刊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众说纷纭,对改革支持者有之,然而大多数仍然是坚持原体制办刊的声音。时至今日,改革的声音已日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则是“互联网+”、新媒体、众筹出版等新的概念,开始伸向传统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学界如今讨论更多的则是传统媒介如何与新技术、新手段融合,从而突破传统出版模式下的种种弊病。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路径正是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自然促成的一个转变,是很自然的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笔者拟从众筹出版的视角来探讨传统学术期刊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以求教于方家。
一、众筹出版的概念
众筹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2009年成立的kickstarter众筹网站。经过几年时间,众筹商业模式获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众筹模式也以众筹网站的形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许多出版社和民营公司也纷纷引入众筹模式。预计到2025年,中国众筹规模将达到460亿~ 500亿美元,全球众筹规模将达到960亿美元〔1〕。
众筹即众人筹资,就是项目发起人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向公众直接募集项目启动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而众筹出版,则是指发起人通过众筹平台将众人的资金或智力集合起来进行作品创作和出版的活动。
二、众筹出版的特点
(一)融资速度快、效率高。一些具备出版价值,且创意极佳的出版项目一经,很容易得到广大读者或支持者的认可,融资效率也高于传统融资渠道的融资效率。
(二)有利于冷门图书出版。冷门图书一般是许多出版社不愿涉及的出版物,因为这类书籍的研究、写作过程是存在客观门槛的,它们在出版之前往往鲜为人知或较少有人关注,这样受众或读者也就无法通过出版社获得相关信息,从而阻碍了这类图书的出版。而众筹模式则为作者和项目支持者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项目支持者通过充分了解该项目的价值或前景,从而做出决策。对推动冷门图书或项目的出版具有重要贡献。
(三)推广营销效率高。通过众筹模式的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就已经在不断进行推广与营销工作,当该出版物取得众多的筹资者支持的时候,就说明推广营销工作已经产生很大效益。相比传统出版模式而言更具有渗透性和传播性。〔2〕。
三、期刊众筹出版与传统出版比较的优势
(一)办刊理念。大部分传统学术期刊“小而散、大而全”的办刊理念很难聚焦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的系统性研究,从而导致期刊受众小而散,只能囿于自己的半亩田上耕耘,无法获得更多读者的支持。而在众筹出版下,某一项目或主题的关注者往往是某个或某些领域内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的人群,他们拥有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点,更看重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就这一点来,说众筹出版给传统学术期刊带来的将是结构性的变革。另一方面,传统学术期刊的“衙门作风”在众筹模式下也将成为历史。传统模式下,学术期刊独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在众筹模式下,满足读者或支持者的需求,加强与作者的互动,增强服务意识,则是众筹模式下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3〕。
(二)办刊模式。传统学术期刊出版通过集合优质资源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而在众筹出版中,内容不再是决定出版活动是否得以进行的唯一标准,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还有办刊理念、营销手段和模式等因素。最关键的是出版活动是否能达到参与者的认可。另外,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什么、如何出版都是由编辑部来决定的,文章是否出版往往取决于专家学者、编辑个人的判断和喜好。而在众筹出版中参与者或者支持者或者是众筹平台中筹集的集体智慧则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什么、如何出版最重要的考量因素〔4〕。
(三)营销模式。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往往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办刊经费不足,经济效益不佳,这严重束缚学术期刊的发展,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快速传播。而众筹出版可以弥补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及开放出版在盈利模式上的不足之处,提升学术期刊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调动读者在期刊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支持者,从而达到扩大期刊影响力、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的目的。〔5〕。
四、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发展策略
(一)构建有影响力的众筹平台。学术期刊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众筹平台。可以借助各类众筹平台进行学术期刊出版的众筹。有条件的出版机构可以建立学术期刊专门性众筹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众筹出版。同时,进一步加大办刊的开放度,让尽可能多的读者、作者都参与到学术期刊发展的整个流程。一方面通过平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融合某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智慧和思想,达到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目的〔6〕。
(二)调整办刊宗旨,精确办刊,精确服务。好的办刊理念能够准确地把握期刊出版的特性与规律,能够从供给方的视角考量作者和读者的具体需求,做到知己知彼、精准服务,从而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使期刊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必然会对优质的人力资本以及稿源形成吸附力。而要做到精准服务,必须了解每位受众的需求和偏好,这就需要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大期刊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了解其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办刊宗旨,使其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和科学发展规律。
(三)策划众筹出版营销方案。良好的营销方案是众筹出版获取资金青睐并成功募集的关键。众筹出版项目的推广营销无论是前期的宣传、中期的筹资还是后期的服务,在营销策略中更应注重于社交网络的宣传和推广,尤其是新媒体网络的运用。如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始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术推荐,受到不错的效果。鉴于众筹出版的传播具有立体、多角度、全方位、病毒式的传播特点,学术期刊还可以号召目标读者和潜在读者参与期刊创作及推广,并帮助期刊进行相关营销活动,提升营销的效果,提前了营销的时间,延长了营销的影响周期。学术期刊编辑应当与作者以及目标读者进行良好的互动,提高策划能力,让营销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参 考 文 献〕
〔1〕马瑞洁.众筹能否出版?――关于众筹出版的价值反思〔J〕.编辑学刊,2015,(03):16-20.
〔2〕周雪卉,等.出版众筹投资参与者回报方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06):25-29.
〔3〕李婷,杨海平.众筹出版新模式研究〔J〕.中国编辑, 2015,(4):30-33.
〔4〕王雯,许洁,李阳雪.论众筹出版的三个功能〔J〕.出版科学,2015,(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