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西餐文化与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餐文化与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餐文化与礼仪

第1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第2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一、创设多元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陈鹤琴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为幼儿营造多元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民族、多国家不同文化的熏陶,从而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景观、风俗、礼仪、文化等,形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及对国外文化的认同感。

1.公共环境的多元文化的创设

例如:一入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超大的世界地图,世界各民族娃娃、各国国旗等,让幼儿一下子有了世界是个大家庭的感觉;在醒目位置摆上世界各地的时区表,让幼儿知道别的国家的时间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学校的走廊挂上世界名画,给幼儿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感受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艺术文化,这些都是为孩子营造一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从中受到熏陶。

2.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

每个班级可以选择适宜本年龄段的多元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如:小班幼儿开展“美食吃透透”的主题活动,墙面可以贴上各种本土美食和国外特色美食的图片介绍,活动室可以创设有关于本土小吃的“闽南小吃街”、国外美食的”西餐厅”等;中班幼儿开展的“多国建筑”中,向幼儿展示的是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如巴黎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等等,让幼儿感受到世界建筑的辉煌和伟大,同时也展示了闽南燕尾屋、红砖古厝等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让幼儿同样体验到民间传统建筑的美。

3.各种游戏区的创设

在创设各种游戏区时,也可以融入多元文化在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如:在角色游戏区中,可以开设“好清香闽南风味小吃店”、“豪客来牛排馆”、“多桑日本料理店”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去体验多国美食文化;表演游戏区中,创设小舞台、小戏台,幼儿可以自由表现各国的舞蹈和戏曲,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元的表演素材,如国外经典故事“小红帽”、“国王的新装”等等,让幼儿把所学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故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以节日为载体,开展多元文化实践活动

各国、各名族的多元文化如何体现,节日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节日时,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而这些庆祝活动刚好融入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抓住节日的教育契机,开展多元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切身去体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可以让幼儿感受更加直观,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1.感受外来文化

通过世界性的节日和国外的节日活动开展,介绍世界的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让幼儿感知体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达到对幼儿进行多元化教育的目的。如:圣诞节到了,让幼儿了解了有关于圣诞节的由来,相关故事等等之后,就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活动,如制作环保创意圣诞树,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圣诞树,并亲手制作装饰物装饰圣诞树;还可以开展制作圣诞卡,互赠圣诞礼物的活动,当孩子们收到同伴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时,一定会无比的惊喜;再如,万圣节来临,在了解了万圣节的传说之后,孩子们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服装道具自由装扮成女巫、仙女、童话中的主角等角色,进行讨糖果的游戏,充分体验西方民族的幽默乐趣。

2.传承民族文化

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中也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也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元宵节,可以开展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品汤圆的活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花灯,提着花灯到社区去观灯赏灯,猜灯谜,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汤圆,品尝甜甜的汤圆,体会团圆的意义,别有一番乐趣,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得以传承。

三、以社会、社区、家长为资源,挖掘多元文化教育契机

幼儿学习的空间是多元的,并不仅局限于学校,而是指向更广阔的空间。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可以打破封闭性,在空间与时间上充分的开放,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的多元化,使幼儿能够尽情的去探索和体验。

第3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情景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最真实的态度体验,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态都得到了发展。情景教学包括:课堂游戏、才艺展示、角色表演、游览观光等。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

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 情景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创设情境、实践体验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章节是关于西方节日与文化的,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学生来说一定对这些文化习俗很好奇,他们也希望能够过上西方的节日,切身体会到当中的快乐,教师在讲解到这些章节时,可以创设一个节日课堂,让同学们参与其中。

拿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为例,教师最好把这节课的讲解安排到晚上,因为根据这个节日的风俗,晚上的气氛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掌握书本知识。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并把在这个节日中将要学习的生词教授给学生,学生首先能记住单词,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掌握。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南瓜面具和一些水果作为礼物,再把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家庭,不同的组分别准备各自的水果,根据水果的不同给自己的家园命名,比如apple house, grape garden, orange box等,每个家庭选出一名代表戴上南瓜面具,把教室里的灯关掉,走向其他各个家庭,叩开房门,说出“treat or trick”, 要求学生用英语和对方展开对话,进行激烈的劝服工作,争取对方心甘情愿地拿出水果,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学生尽量应用这一课所学的单词和语法,比如,动名词的使用。最后进行评比,看哪一组得到的水果样式最全,数量最多,教师可以对最后的获胜者进行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应用课本知识,而且也对万圣节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2. 角色表演,切身体会

角色表演也是情景教学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说英语台词,深入角色的诠释,会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比如,在讲到music和movie这些章节时,不妨让学生走向表演的舞台,鼓励学生唱经典英文歌曲,或者在讲到Magee’s present(麦琪的礼物)这一课时,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麦琪和他的丈夫。这样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熟练的掌握,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深刻、透彻。

3. 课堂游戏,奖惩激励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书本讲解,学生在下面一边听,一边抄笔记,这样的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毫无生气。为了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小游戏,并形成游戏分组竞争的制度,对于落后的小组,用才艺展示的方式进行惩罚。

比如,在manners(礼仪)这一课,可以先把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围绕桌子坐下来,成一个圆圈,每名学生手持一副西方餐具:刀、叉等,再在桌上摆上真实的西餐,把课堂真实地拟造成一个西餐盛宴,这时候教师可以开始讲解课文中的礼仪内容,用英语逐一讲述每个礼仪细节,并且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追随去做,如果哪个学生做错了,就让他站起来仔细阅读课本,重新为同学讲解,对于连续三次做错的学生,要求他背课文,或者抄写英文句子,以此来加深他的记忆。

4. 借助网络,形象展示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于英语教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某些无法身临其境的活动,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图片或视频来得以体验。

比如,讲到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这一课时,我们无法真正地带领学生出去旅游,但是,可以组织学生集体上网,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事先设计好图片或者视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把要学的生词或短语加入其中,比如,对于各地风俗习惯的解释,各地名胜古迹的名字都要用英文标注。在老师带领同学们游览完世界各地之后,要求同学们针对某一地区作英语报告,用英语描述当地的景色,所见所闻,说出都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游览胜地,对比当地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运用生词,还饱览了当地的风土民情,对西方或国外的风俗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三、 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情景教学课堂中确实尝试了新意,体会了快乐,但是,高中应试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学生学会基本的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任务分配,以及加强作业检查力度,防止学生只注重陶醉在游戏中,却忽视了学习任务的完成。

第4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关键词] 《喜福会》;中美文化,冲突

《喜福会》讲述的是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之间的故事。小说的题目《喜福会》原是母亲们打麻将的聚会。这些妇女移居美国已有几十年,但她们仍念念不忘从小受过的传统教育,恪守着中国几千年来渗透于妇女血液之中、几乎已成为天性的封建男权的思想。而她们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则与她们的母亲上演了一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

一、《喜福会》中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中美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部影片有两个片段描写中美饮食文化的不同,影片中以吴晶美将要去中国与双胞胎姐姐见面前的一次聚会开始展开了关于美食的描写,影片反映了在吃中餐时热闹的氛围,体现出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与西方差异;龚琳达的女儿魏芙丽的美国男友瑞奇去准丈母娘家拜访的镜头中,龚琳达做了一大桌子菜来款待瑞奇,瑞奇作为美国人深感惊喜,影片中的这两个片段深刻地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一是体现了中西饮食的方式不同。在中国,宴席都只是一种形式,即筵席要用圆桌,主人和客人围坐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在用餐的过程中,主人与客人会互相夹菜、劝菜,互相敬酒,体现了中国人的“和”,然而西方人的筵席,酒和菜都是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情况下,通过与邻座客人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二是体现了中西方人在饮食时的餐桌礼仪的差异。瑞奇到琳达家做客时做出了许多与中国饮食文化不相符的举动,在用餐的时候,他用筷子夹菜不小心把汤汁滴到白衬衫上,而且还没有等到长辈先夹菜,自己就迫不及待开始大吃起来。在中国,餐桌上的座次、吃饭的规矩体现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地位,以左为尊,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时候,会把地位最尊敬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位,然后再依次安排,西方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女宾客比男宾客的席位要稍高。在就餐时,要等长辈先说可以吃饭了或者先夹菜,其他的晚辈才可以用餐,喝酒的时候,瑞奇不知道规矩把长辈提的酒一口就喝光了,在中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晚辈喝一小口,表示尊敬。

(二)中美朋友观的不同

中国人一向主张以己推人、将心比心、以诚待人、表里如一、设身处地,交朋友也以心相交。一旦成为彼此的朋友就会一生往来不断。《喜福会》里所体现的四位美籍华裔女性,每个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共进晚宴,分享着彼此的欢乐与悲伤。而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她们的孩子,因为母亲的关系而成为朋友,然而她们的“朋友”关系却似乎少了点什么。君说魏芙丽:“有些顾客自认为是朋友往往会占便宜不付钱,这是不道德的。”魏芙丽认为君的广告方案不合格,也不给予改正的机会,她说:“大公司需要的是那些了解公司风格的人。”英美人的交友观比较实际,两个人见过几次面,在情趣爱好方面投缘,能够聊得来,他们就会成为朋友,在共同爱好的主导下他们的友情可能是连续的、密切的或真诚的。但是,时过境迁,分歧产生,就化为泡影了。他们对朋友的界定并不严格,对朋友和友谊的标准也没有中国式的愿为知己者死的信念。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朋友关系不愿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义务,所以友情一般很淡。

(三)中美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

中国父母一直崇尚读书,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中国父母的目标定清楚了,那么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来让孩子在学习上实现这个目标。在美国教育中,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决定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在《喜福会》中有多处体现了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林多母女俩,女儿林多小时候精于西洋棋,总是奕棋冠军,她非常有自信,但是,她第一次跟母亲强烈的对峙,就是为了弈棋。得到冠军后母亲总是拿这件事到处去炫耀,她觉得母亲这种炫耀让她感到很难过。她质问母亲:“若你这么喜欢炫耀,那么为何不是你去弈棋呢?”最后她还挣脱了母亲的手跑走了,那天很晚才回家;她的母亲对她的离家出走表示出完全的不关心,甚至一点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因此她拿出自以为是的杀手锏,郑重地向母亲说:“我以后再也不去弈棋了。”母亲根本就没有把她的威胁当做一回事。然后她不再弈棋后,自己感到茫然失措,她的内心是很希望母亲求她再去弈棋,事与愿违,母亲并不想在这个事情上与她妥协,过去几个月后,她最终向她母亲认错,表达了她要再去弈棋的想法,原以为母亲会称赞她、支持她、认同她,然后,母亲冷冷地说:“一下要,一下不要,你难道真的以为奕棋这么简单?以后不会再这么简单了?”母亲的话语让她彻底失去了对奕棋的自信,冠军也与她失之交臂。她的母亲成为她生命的掌控者,她的选择都受到母亲的影响,彻底活在母亲的眼光中,母亲赞成与否、欣不欣赏,主宰了她的成长。她的成长史,就是在努力试图摆脱母亲的控制,事与愿违,她依然在母亲的目光中成长。美国父母更侧重于自己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有健康的人格、性格以及值得拥有的童年时光,孩子的未来他们并不参与,让孩子去寻找和开创,侧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复杂和不同环境的生存强者,具有独立能力生存的公民,美国父母不是孩子的依靠,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四)中美婚姻观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的核心是传宗接代,在婚姻中更期盼百年好合、相濡以沫。西方人的婚姻观念主张:婚姻是男女之间牢不可破的契约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情,不涉及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必要干涉。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权力是国家法律赋予他们的,当然,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不道德、残忍,甚至是违背社会法律的行为。《喜福会》中露丝的婚姻观就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婚姻观,露丝还在恋爱时,男方家人就已经因为她是东方人瞧不起她,中美文化地域差异依然是社会融合的羁绊。瑞奇正义凛然地斥责了他母亲的行为,表现出对她的爱与尊重,同时,她是在他的爱与尊重下,嫁进了豪门,然而嫁过去后,丈夫立刻陷入忙乱的家族企业中,很少有时间来陪陪妻子,露丝作为称职的妻子,像大多数中国妇女一样,相夫教子,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前途和思想,甚至是自我的迷失。不久之后,露丝发现她与丈夫之间的婚姻已经陷入了危机,她的丈夫有了外遇,生活上的不称心,让她再一次迷失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面对这一切。

二、文化、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或文明,从民族学意义分析,包括知识、道德、信仰、艺术、习俗、法律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曾经有人说过:语言决定着种群的划分,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进一步理解,语言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任何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关联,相互影响,语言的形成受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又受到语言的推动。语言与文化二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殊语法使用、特殊词汇的指代以及声音的形成,都存在文化对其影响的烙印,这种烙印伴随不同种族的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喜福会》通过语言、通过影像展现了两种不同文化交际下的文化发展状态,尤其是中美两国在语言上的差异,导致在文化心理上的区别,这种差异通过故事展现出了人们在不同文化影响下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

中美两国从语言到文化差异巨大,但是两个族群的人却因为其他因素走到一起,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就会变得清晰,不同种族的人在接受另外一种文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通过不同场景的碰撞也展现给了观众。

三、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长时间以来,外语教学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局限性,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的导入缺少自觉性、规范性。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和考试技巧,即能够造出一些意义正确、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现实中,仅有这种能力不足以保证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尤其是国际化浪潮已经深深地把中国拖向国际舞台,学生掌握英语沟通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如果对所学语言的相关风土人情、背景知识、社会价值观等知之甚少,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更谈不上用它来进行有效的交际了。在《喜福会》上,龚琳达为了表示对瑞奇的欢迎、尊重和关心,也为了显示她的热情和好客,给瑞奇夹菜,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但是,在国外却未必也是这种认识,因为你所夹的菜不一定是客人喜欢吃的。中国的餐桌上最讲究的就是吃饭热闹,敬酒、劝酒是常见的事。西方的餐桌上却不能劝酒,如果强迫别人喝酒,则是对对方的不尊敬。西方用餐时,注意的是当侍者一次为客人上菜时,走到你的左边,才轮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的右边,就不要取,那是轮到你右边的客人取菜,取菜时,最好每样菜都取点,这样主人会高兴。

大学英语的课堂中,在讲授西餐的相关用语和单词的时候,不告诉学生西方用餐时候的礼仪及中西文化差异,那么就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只重视认知原则而忽视文化原则的情况。再比如说,《喜福会》中体现的中西交友观的差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差异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不会再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把中国人的交友观强加给对方,造成彼此的误解。通过把文化等观念植入教学中,让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在教学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及生活习惯。

词语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词汇结构、语义结构和搭配无不打上该语言民族文化的烙印。语言不是处在真空中,而是社会的产物,交际也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因此,外语教师应该记住这一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应与他们的文化能力发展齐头并进。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只重视认知原则而忽视文化原则的情况。既要发现一些外来词语与汉语言的异曲同工之妙,又要找出并理解某些类似表达之下隐藏的不同文化底蕴,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戎林海.跨越文化障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第5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一、对比汉语,提示内涵

文化的不同表现为语言表达也会有所不同,受各自社会风貌、民情风俗、传统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借助对比的方式来活化英语教学,能使得学生在深入把握相关内涵意义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印象。将英语表达和汉语运用予以对比,能使得学生在不断梳理知识体系和语言表达内容的前提下获得更为丰富的感知体验,形成更为敏锐的语感。

对比汉语,能使英语教学更有现实意义。如,一些在词汇意义上的表达差异更是值得研究,像,中国对“红色”是情有独钟,多与“喜悦、高兴”的事情连在一起,像“办红事”“红火”等,多表示讨彩头、吉庆的意识。不过,在英美国家则有着天壤之别,多用red表示“气愤”“罪行”,如see red(发怒),red-handed(正在犯罪的)等。通过对比汉语,学生对“Why do the people greet the others with a kiss?”等会有更为深刻的感知,能能通过相应的阅读引导知晓在地中海国家,人们以相互吻面的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好感,表示自己的喜欢之情;明白“法国人深吻冠全球”和其是深吻的发源地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对比,使得学生对文化与时展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更为准确理解。

运用对比汉语来揭示文化的内在意义,能使得学生在触类旁通和全面对比的过程中掌握文化的不同,便于他们从深层次挖掘其原因。通过找出异同的方式引领学生主动深入对比,帮助他们在综合分析各种文化元素中梳理和总结归纳,能使得文化教学更有导向性和趣味性,更能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提高学生跨文化探究意识。

二、联系背景,注重语境

英语作为交际语言,其情境性、文化性和语义性都不可忽视,都应该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积淀深厚知识和文化底蕴。从文化背景中探寻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内容,使得学生不仅知其然,更使他们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知识要点,促进知识技能生成发展。联系背景,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单一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的过程中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情境知识,有利于他们在不断梳理知识体系中开阔视野。

联系背景的过程就是学生整体理解感知不断深入和丰富的过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5“Let’s celebrate!”的“ReadingHalloween”教学中,不妨围绕“The culture and celebrations Halloween”表达主题,要求学生从万圣节的由来、庆祝方式、社会价值意义等角度深入剖析,帮助学生从中寻找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学习背景。学生通过查阅互联网、报纸杂志等方式,就万圣节的相关知识予以全面了解。通过联系背景,能使得学生对Halloween万圣节前夕(为“All Hallows'Eve”的缩写)有了更多的整体认知。让学生在了解每年的10月31日,西方很多国家为庆祝类似于中国清明的节日而举行的一种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万圣是祈福的基础上,主动与中方相关节日进行对比。再结合万圣节前夕的节日习俗,像制作南瓜灯、不给糖就捣乱(Trick or treat)等,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从故事传说方面找到其中相应的内容,帮助学生由此产生主动探学的激情。教师还可搜集万圣节的背景资料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丰富整体理解感知。

联系文化背景,主动帮助学生梳理相应的文化素材和内容,能使得他们在知晓运用范围和情境中主动深入运用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相应的背景中挖掘值得关注的文化元素和丰富内容,更能使得学生从文化的整体运用上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帮助他们在主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收集相应的素材。引导学生从相关的语境中把握文化的运用,鼓励他们在深入语境中获得正确运用规则和方法。

三、挖掘信息,拓宽视野

文化是人们建立在劳动和生活基础上一种信息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祈盼、祝愿的意思。挖掘其中信息,能使得学生在不断丰富认知视野的过程中形成深厚的文化认知素养。挖掘信息,能使得学生在不断深入了解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挖掘其中的信息,能使得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探知的良好习惯。

挖掘信息,能使得学生能主动融入学习探知中深化理解感悟。如,在七年上册的Unit6“Food and lifestyle”的“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引导中,根据“All kinds of food”表达主题,可引导学生在“餐饮文化”上挖掘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中西方用餐文明礼仪宣传片,让学生从西方运用刀叉、餐桌文化习俗等进行比较,可建议模拟宣传片中的相关情景进行交流。透过这些文化剖析相应的运用情境氛围,能使得学生在主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语言信息知识。有的学生借助怎样吃西餐的相关主题,从礼服选择、刀叉使用、红酒品尝等方面来梳理整理相应的知识要点,帮助他们在深入理解感知过程中积淀丰富知识。建议学生根据挖掘的相关信息,就“How to introduce the culture of having food?”等进行书面表达,让他们在主动整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学习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文化背后的相关事例进行深入探究,找出其中有效信息点,能使得学生在深入挖掘中获得丰富语言文化知识。透过文化信息,引导学生整理拓展相应的内容,能使得他们在不断优化认知体系和生成丰富知识中深度拓展。

四、辨别语法,深化思维

中国式英语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学生对英语语法运用掌握不够牢固,往往下意识借助汉语表达来拓展运用,产生一定的错误运用思维方法。这些语法错误运用,不仅能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紊乱,更不利于他们在自觉探索中形成深厚语言文化素养。

英语的语法体系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如,由文化差异来分析语法运用,学生能从相应的英语词汇运用中发现,少数词汇在运用上不大符合表达习惯,在语法运用上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应该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自觉调整。像,请到休息室去喝杯咖啡。Please go to the restroom to have a cup of coffee.不能将restroom翻译为“休息室”,因为在西方,restroom常被人们称之为“洗手间、方便的地方”。根据这些语法运用规则,引导学生从表达习惯的逻辑思维中摘录相应的内容,能使得学生在有所发现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感知体验。

紧扣英语表达的语法运用,多从相应的运用范围和实际效果中筛选有价值信息,更能使得学生在主动灵活运用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表达,帮助他们从相应的理解运用中找出有效知识。

第6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10-02一、前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就提出这一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但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需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新的《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目前我国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丝毫不感兴趣。他们的文化意识淡薄,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礼节常识的了解匮乏,更谈不上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师生没有意识到中职英语教学中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中职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笔者在中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的内容的,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思想内涵,因此也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在正式进入课本的学习之前,笔者一般教给他们: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联合国的日常工作语言之一。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共有近4亿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10人中就有1人讲英语。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人接触、使用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不懂英语就很难和外界沟通,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样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2.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英语课外知识的导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教学生英语要先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12 Festivals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快乐丰富的西方节日。复活节(Easter Day):在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有着兔子会下蛋的传说。孩子们玩着寻找涂有颜料的复活蛋(Easter egg)的游戏。Halloween(万圣节):万圣节前夕,l0月31日,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jackOlantern),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骨骼面具(mask),纵情玩闹。他们挨家挨户地转,嘴里说着“Trick of treat”,而后拿了糖果(Candy)和点心就走。这些自然能引起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向往,提高学英语的兴趣。

3.有利于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的生活习惯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恰到好处地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与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

如在学习《英语1》(基础模块)的Unit 3 How Much Is It?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商店购物,中国店员常会对顾客说“请问您要些什么?”这句话对西方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习惯说“Can I help you?”或 “What can I do for you?”。而“Hello.How are you?”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It’s a fine day,isn’t it?”等关于天气的话题是比较适宜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教育和导入是有必要的,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比较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有助于学生记单词

如汉堡包(hamburger)、圣诞节(Christmas Day)单词都比较长,不好记。如果教师讲一讲文化背景,如汉堡包是以人名命名的,是一个赌徒因赌博不回家,让妻子把准备的饭菜夹在两片面包中间送过来因而得名的。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礼物等,则能引起学生兴趣,变学英语为快乐学习,有助于记住这些单词。

・教学教法・拓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中职英语教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拓展的实践

1.把握教材,课堂上适当延伸

新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新颖广泛。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结合课文内容,再引入一些适当的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英语1(基础模块)》Unit 3 How Much Is It? 在学习本单元前,可先介绍一下Supermarket 的由来以及广东省一些著名的连锁超市(chain supermarket)如WalMart(沃尔玛)、Jusco(吉之岛)、Carrefour(家乐福)、CRVanguard(华润万家)、RTMart(大润发)等。学习完本单元后,再向学生介绍一些购物小常识和技巧等。

由于以上课外知识都切合生活实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豁然开朗,学有所获,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课堂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久而久之,学生对每一次英语课堂都有所期待。

2.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单纯靠课堂45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效果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应更多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并结合学校实际,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1)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让学生观赏外国影视或音乐。如在学完《英语1(基础模块)》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后,可以播放一部由Julia Roberts和Richard Gere主演的著名影片《漂亮女人》(Pretty Woman)给学生看,其中的Vivian要与Edward Lewis约会,大酒店的管家非常友好地教她淑女的西餐礼仪。通过观看影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认识、学习西方的餐桌礼仪,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把语言学习贯穿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

(2)结合一些西方重要的假日(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举办一些晚会和活动,让学生们去亲身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

以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起到课堂达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还有助于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更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真正的交际场合进行有实际内容、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外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这种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同时,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也要注意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不能成为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同时英语背景知识要有趣、实用。

英语是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它凝聚着英语国家的民族思想、文化和情感,鉴于英语学科的这种特性和功能,中职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实践证明,丰富学生的英语背景知识,对于学生学英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

参考文献:

[1]谢庆钢.浅析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英语教学,2003(1).

[2]黎炯,王瑾红.谈英语国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21).

第7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关键词】美国瑶族;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作 者】玉时阶,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3-0132-005

American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Yu Shijie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American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s about them.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Ya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average American and other ethnic identity on development process. American Yao’s identity process did not follow the law development likes “cultur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but from national identity to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American Yao;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跨境民族。20世纪70年代,一部分东南亚瑶族因避战乱,被联合国难民署作为难民安置到美国居住生活,并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但和许多美国人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不同,美国瑶族人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国籍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却表现为一种多元的文化认同,它既有美国的主流文化内涵,又有瑶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一、 认同的理论视角

“认同”一词来源于英语“identity”,用于表示身份、属性等方面的确认或同一性,其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后来,经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的引入,成为心理学中分析自我同一性的核心范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个体对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指对某个群体的理智和特征的内心趋同等。[1]认同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后,常被用于表示某个特定主体与特定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中,“认同”一词一般用来表示个体对自己与特定的群体、组织或政治单位之间同一性或一致性的确认。[2]

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发展变异,人们不得不思考自己是谁及自己属于什么群体的问题,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难题。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同样,民族认同也可以在这个定义框架中得到演绎。[3]而文化认同则是指民族群体或个体对本民族价值的笃信,对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族群关系的认识等。[4]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和某一特定的国家。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文化认同先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一个国家的原住民族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国家的移民,特别是移民中的难民来说,究竟是文化认同促进了国家认同,还是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却很少有人研究,特别是像美国瑶族这样一个从东南亚逃难到美国的族群,他们对美国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应和别的民族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 生存第一――美国瑶族的国家认同

20世纪70年代,由于老挝政局动乱,大批瑶族人“逃离老挝,翻山越岭,穿过湄公河,来到泰国不断壮大的难民营。”[5]后来,这些瑶族人被联合国难民署分期、分批安置于欧美的一些国家。被安置于美国的瑶族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2002年约有3万人;其余的分布在蒙大拿、阿肯色、伊利诺伊、德克萨斯、亚拉巴马、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2002年约有5000余人,形成“大分散、小杂居”的分布格局。

一般说来,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先于国家认同,但美国瑶族作为从东南亚迁入美国的难民,其对美国的国家认同却先于文化认同。最初,瑶族人从东南亚迁入美国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他们既不再是老挝人,也不是美国人,他们是难民,是为了生存而逃难到美国的难民。所以,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即必须尽快获得绿卡,得到美国国家(或政府)的认同,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美国政府将他们安置于难民营中暂时居住、生活时,派人到难民营中教他们学习英语与生产技能,介绍美国的国情、社会,让他们尽快地了解美国、熟悉美国、认可美国。经过难民营的学习培训,绝大部分瑶族人都学会了英语和一门劳动技能,对美国有了一定的了解,找到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获得了绿卡,成为了美国公民,完成了“东南亚难民”向“美国公民”的转变过程。这意味着美国瑶族人已确认自己属于这个国家,已与美国这个国家形成一种契约,即作为美国公民,他们既可享受美国公民应有的权利,亦应承担美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其国家认同的过程通过国籍的认同得以实现。对于他们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难民来说,“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与首要标志是“国籍认同”,没有国籍认同,也就没法实现国家认同。所以,东南亚瑶族难民取得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既是他们对美国“国家认同”过程的开始,也是他们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继续。经过30余年的努力,现在的美国瑶族人不仅加入了美国国籍、获得了绿卡,成为美国公民,而且都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生活方式已经接近当地的主流社会。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改信了基督教,一部分青年人开始与当地人通婚,为了生存,他们已经放弃了对原住国的认同。据美国瑶族协会负责人赵富明、赵召山、赵贵财等人介绍,瑶族刚进入美国时,多从事一些以出卖体力为主的工作,如超市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加油站工人、农场工人、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勤杂人员,少数人受雇于政府机构的管理部门工作。现在,除有部分中年人仍在各种工厂、农场、公司、服务行业从事体力劳动外,许多年轻人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成为政府公务员、教师、律师、医生等,部分人还自己注册公司,创办企业,成为小业主。这些企业多为旅店、洗衣店、餐馆、加油站、农场、超市、汽车维修点。如李文凤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经营一家超市,同时还担任美国西部瑶族华文学校的董事长。赵有财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经营一家旅馆,并投资音像业。赵召山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经营一个银行储蓄所、一家汽车旅馆、两个汽车加油站。赵富明在俄勒冈州政府担任公务员,盘文凯在萨克拉门托市任公务员,邓有官在西雅图当小学教师,邓金田在西雅图市任公务员。对于许多美国瑶族人来说,老挝只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国家,是他们千百年来迁徙过程中的一个驿站,他们不会忘记她,但他们不会再回去,因为他们已经是美国人了。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对优勉瑶人文化很感兴趣,但我知道它对我没什么益处;我必须去学习和懂得美国文化,否则将一事无成,因为我生活在美国。”[6]波特兰市赵金先林对笔者说;“战争迫使我们逃离老挝,是美国收留了我们,除了美国,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不加入美国你怎么办?”费•芬•萨乔也说:“我认为我的生活是属于这里的,老挝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怀念我的国家,但我不想回去,在老挝工作太辛苦了,不像在这里,我真的喜欢美国。”[7]莱•普•萨利亦说:“我于1979年来到美国……我很怀念老挝,但我现在也在这里住了好多年,我不想回去了……这个国家非常好,非常的美丽。”[8]不仅一般的美国瑶族人这样说,就连像赵富明这些美国瑶族的精英也认为:我们已经是美国人了,所以,我们就得按美国的规矩去做事。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国作为他们的“家”。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他们不仅已经成为美国公民,而且开始在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中逐渐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瑶族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据萨克拉门托市瑶族协会主席盘文凯先生说:该市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州共有亚裔人成立的民间社会组织3000多个。2002年,加州政府通过媒体和社会对这3000多个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根据各个社会组织的业绩和作用,从中推出5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为加州社会组织的精英,结果,加州萨克拉门托市瑶族协会主席盘文凯先生被推选为加州社会组织精英之一。在萨克拉门托市瑶族人为笔者等人举行的宴会上,我们看到了盘文凯先生所获得的证书及奖杯。波特兰市的赵富明先生担任全美瑶族协会主席期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多次邀请中国国家民委和中国瑶族组团访美,并就增强中美瑶族文化交流问题撰写文章,发表于华盛顿大学学报上。赵召山先生在里土满市难民安置指导中心工作期间,深入瑶族社区调查,撰写了“在美国再定居的瑶人的影响”一文,参加在越南召开的“国际瑶族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该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瑶族社会及文化的发展:现在与未来》。这部分瑶族精英的出现及他们在美国与世界各国所做的贡献,不仅提高了美国瑶族的地位和形象,为美国政府赢得了荣誉,而且也改变了美国社会对瑶族的看法,客观上强化了美国瑶族人的国家观念,推动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的认同。

三、“半个优勉人和半个美国人”――迷茫的美国瑶族文化认同

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为了生存下去,首先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但国家认同并不等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虽然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但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其变化的速度与程度历来落于政治、经济之后,故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历程也比国家认同的历程要艰难。

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跨境民族。明清之后,一部分瑶族人就开始离开中国,进入东南亚国家居住生活,但他们一直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基本上与中国瑶族相差不大。[9]30多年前,一批瑶族人又以难民的身份从东南亚移民美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成功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实现了对美国的国家认同。但对他们来说,美国毕竟是个新的国家,许多事情完全是陌生的新鲜事物。他们在从难民向公民,山地民族向都市民族,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在西方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从而使其文化认同难以一朝完成,西方文化的传播与移入遭到了瑶族传统文化的顽强抵抗,从而使其文化认同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自称是个政治民主、自由的国家,所以,瑶族从东南亚移民美国后,“总是尝试接受美国文化的神话,这个神话相信所有人都拥有完全的自由和民主,我们可以干任何我们想要做的事,可以成名、可以变富。”[10]但正如美国瑶人福•乔伊所说:“美国的生活就像年轻一代的梦想,在他们心中就像到了‘天堂’似的。他们都说美国是一个充满自由与机会的国度。但与此同时,许多人在这里却难以找到属于他们的社会感情世界。”[11]即使是年轻一代的美国瑶人,他们也“总是迷失在两种文化之间,他们想要融入美国的青少年族群当中,但却力不从心;有许多远大的理想,他们追逐财富与名利,但是他们对美国社会的观点却是不完全理解和不现实的。”[12]他们既追求美国的现代文化与民主自由,但又怀念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信仰;他们既不可能保持瑶族的传统文化,又不能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认为自己是半个优勉人,半个美国人。我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文化里,我称其为过渡文化。我感觉在两个文化之间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因此我要保留我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学习新文化――美国文化。”[13]这种文化的迷茫主要表现为:

1、语言认同的差异。瑶族从东南亚进入美国后,经过在美国难民营的强化学习及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绝大部分人都学会了英语,不会说英语的美国瑶族人微乎其微。特别是在美国出生的瑶族人,不仅会说英语,不少的人甚至已不会说瑶语。这种语言文化认同的英语化趋势使美国瑶族社会中的老人和精英深感不安。历史上,瑶族是个迁徙不定的山地游耕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他们曾借用汉字及其模仿汉字发明的土俗字来记载历代祖先曾定居过的地方或历史,沟通感情,抄写经书,瑶族中长期流传的《祖图》、《信歌》、《家先单》、《盘王大歌》、《过山榜》等,都是用汉字和瑶族土俗字抄写的,然后用瑶语喃念。如果不会瑶语和中文,就不会读这些民间传统古籍,就不懂瑶族的传统文化。于是,全美瑶族协会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瑶族人在家里和民族节日聚会时必须说瑶语,并且与中国瑶族及有关专家联系,将中国瑶族地区试行的瑶文引入美国瑶族社会,在瑶族地区开办瑶文培训班,编印瑶文课本,教美国瑶族人学瑶文、讲瑶话。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广播电台还为美国瑶族人创办瑶语节目,每周安排15分钟的瑶语广播栏目。即使是已改信基督教的美国瑶族人,亦可用瑶语在教堂中念圣经,做祷告。现在美国瑶族社会中瑶语和英语并存,美国瑶族人在与主流社会交流时,用的是英语;在本民族社会内部和家庭中则用瑶语。正如桑•科埃•萨乔说:“我对生活在Halsey Sguare 感到很满意,因为我有机会与周围生活的优勉瑶人讲同一种语言。我认为让年轻人生活在自己民族的文化里,讲自己的语言是一件很好的事。”[14]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来看,英语在美国瑶族社会中的传播与普及,增加了美国瑶族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但在英语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又使美国瑶族人不断感受到瑶语濒临失传的危机,从而产生对外来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抵抗情绪。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力图把自己的语言文化在尽可能广泛的意义上传输给全体美国公民,企图实现全体国民的文化认同,但这种理想在中央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边缘地区或弱势族群中却是那样难以实现。

2、的差异。历史上瑶族主要信仰自然宗教与道教。瑶族在东南亚国家居住时,亦有极少数信基督教。[15]但自从进入美国后,受美国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瑶族人改信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瑶族人的家庭中不再设祖先神龛,改贴耶稣画像;有瑶族经书、神像、法器的人家,均将其送人或烧毁,逢星期天到教堂念圣经、做祷告。而大部分美国瑶族仍保持传统,祭祖先,敬盘王,崇敬三请三元等道教神;家中厅堂仍设有神龛,加州奥克兰市的瑶族协会还购置土地建盘王庙,供全美瑶族人每年到此祭盘王。平时的小型祭祀活动有架桥、解煞、续魂、送堆、做秋、收惊等,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有还盘王愿、度戒、挂灯、发童、祈保丰收、祈保人丁等。[16]笔者在访美期间,曾参加过加州瑶族的解煞、续魂和为死者超度灵魂的宗教祭祀活动。在许多美国瑶族人的心目中,虽然他们已经是美国人,在美国居住生活,但死以后还是要回到“扬州”去与祖先团聚的,而不是到天堂去见上帝。所以,死者的后裔要为死者做道场,请师公念经,祭神,超度死者亡灵,让他早日到祖先的身旁。道场做得越热闹的越好,如家庭经济一时不允许,也可以以后补做。正如桑•科埃•萨乔所说:“我们有宗教仪式,那对我们的族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几个月前,我们举行了挂灯(实际是男孩的成丁礼)。我父亲已去世很久。我们认为,如果我们不举行这种仪式,我已故的父亲在天国神灵世界就会生活不如别人。这个仪式就是为了让我父亲在天国有着受人尊敬的地位。”[17]这种对宗教文化的认同差异,不仅反映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主流宗教文化的认同差异,而且也反映了美国瑶族人对美国文化认同的差别。

3、生活习俗文化认同的差异。瑶族人到美国后,受美国生活习俗的影响,也开始吃西餐,穿时装,部分瑶族,特别是青少年喜欢唱流行歌曲,跳现代舞蹈,过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基督教信徒还过复活节、圣诞节。他们正在逐渐适应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文化。但大部分瑶族人仍保留传统生活习俗,他们虽然也喝牛奶、吃面包,但平常主要还是吃大米饭,肉、菜或煮或炒。除过西方节日外,还过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盘王节,每逢传统节日,各家各户亲人团聚,备办酒肉,请师公喃诵经文,祭祀祖先,然后共同聚餐。特别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的盘王节,各州、市的瑶族聚集在一起,穿瑶族传统服饰,唱瑶歌,跳瑶舞;请师公设坛请圣,奉供品,祭盘王。尽管已有少数青年男女与外族人恋爱,但传统的民族内婚习俗仍对美国瑶族人有很大的限制,通婚范围仍限定在本民族内部。除信仰基督教的瑶族人按基督教礼仪到教堂举行婚礼外,大部分男女青年相爱后,仍须托媒求亲、合八字,如命不相克,方能订婚下聘礼。成亲之日,男方家要派接亲队伍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入门时要请师公举行祭仪,然后才拜堂、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婚后生育子女,凡满月、对岁都要宴请亲友。10岁以上的男孩要举行挂灯仪式,成年后要依传统习俗进行度戒。正如福•乔伊•萨利所说:“保留我们民族的特征,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和亲戚之间的亲密联系。这是我们保留文化传统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们的子孙太过于美国化,他们不会关心自己是谁,也不会关心亲戚间的联系,这样,将来我们可能会完全迷失自己。我们会成为美国人,但我们的肤色不会改变。我们不属于美国。假如我们不属于优勉瑶族,那我们什么也不是。”[18]

四、余 论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自身认同和集体认同问题都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所有的认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中人们历史活动的过程和产物。”[19]时代变了,人们的生存境遇变了,人的认同也会随之变化。

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早在现代民族国家诞生,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建立之前,人类社会就已经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共同体最稳固而长久的黏合剂。在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原始的氏族、部落认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民族国家认同”。[20]大多数人与民族都经历了这种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认同发展过程。但这种发展过程并不是唯一的。从美国瑶族人的认同发展过程来看,当瑶族从东南亚作为难民进入美国时,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美国国籍的问题,即国家认同问题。在国家认同问题获得解决后,在国家认同的推动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美国瑶族人的传统文化发生变异,形成新的多元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美〕简•卢文格著,李维译.自我的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

[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3]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4]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5][6][7][8][10][11][12][13][14][17]〔美〕艾•乔伊•萨利(大卫•特•李)等著,李筱文、盘小梅译.移动的山岭――美国优勉瑶人的迁徙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6.60.74.71.13.12.13.62.60.62.

[9]玉时阶.明清时期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的迁徙[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3);玉时阶.中泰瑶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J].首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广西民族学院赴泰国瑶族考察组编著.泰国瑶族考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294-295.

[16]黄钰、黄方平.国际瑶族概述[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366.

[18]〔美〕艾•乔伊•萨利(大卫•特•李)等著,李筱文、盘小梅译.移动的山岭――美国优勉瑶人的迁徙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5.

第8篇:西餐文化与礼仪范文

关键词:草根情怀教育;校本课程;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30-05

上世纪30年代,太仓市实验小学便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实践为基础开展了“整个教育”的实践研究,培养全面发展的“整个人”奠定了学校创新性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十五”期间,学校以“草根化”校本研究为抓手,“自下而上”、“人人参与”的校本研究锻造了一支优秀的骨干队伍,“坚韧、质朴、灵动、舒展”的草根精神也逐渐成为学校“草根文化”的核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在科技与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一种教育实践。太仓市实验小学在着力深化学校“草根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把目光指向具有国际视野的“草根情怀教育”,并努力使全球化、草根化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1]

一、草根情怀教育:基本内涵与价值分析

全球化视野中的“草根情怀教育”,是以“草根文化”精神为基础,在全球化视野和价值观照下对学校教育进行的整体建构,重构学校育人目标和实践模式,把民族情怀的养成作为学校参与国际生活、开展对外交流的基本前提,将民族认同和文化坚守作为草根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把草根情怀教育作为当代小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样式去开展实践探索和行动研究。

具体而言,我们把“草根情怀”理解为“基于草根的物质特点和一般寓意所开展的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建构”。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从事物隐喻的层面上看,强调了草根的坚韧质朴和绵延不绝,强调了草根平凡朴素却又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体现了一种生命之源的表征意义;二是从文化内涵的层面上看,体现的是一种故土情怀,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坚守;三是从社会学意义的层面上看,主要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应的平民情怀,一种对与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的尊重和认同的民主情怀。

由此,我们得出了关于“草根情怀教育”的校本理解:依据小学阶段教育特点,结合“草根情怀教育”的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一种素质教育的校本实践。其核心理念是“自由成长和社会责任相伴、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挖掘草根的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价值,是一种自由精神教育;二是挖掘草根的文化意义,尊重多元文化,是一种民族情感与国际理解相融通的教育;三是挖掘草根的社会意义,尊重社会进步,是一种人格完善与智能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2]

草根情怀教育作为校本素质教育的探索,更强调了以地方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国际交流活动为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及学校文化的整体建构。草根情怀教育的草根性,在于学校对草根文化的长期坚守,这样一种长期的探索奠定了草根情怀教育的实践基础,推动了学校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草根情怀教育:聚焦三个核心关键

草根情怀教育,是一种培养本土情怀与国际理解的自由教育,是由草根文化所生发出的一种教育价值的追求。草根的自然生长、生命蓬勃化作学校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教育;草根的扎根泥土,化作学校教育中滋养生命的本土文化的教育。草根的本土文化与国际理解形成鲜明的对照,草根作为广泛的、普遍的形象,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全面教育,同时也直接指向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自由精神、本土情怀、国际理解成为我们所追求的草根情怀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草根情怀的核心要素是自由精神。因为草根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它坚韧质朴而绵延不绝,它平凡朴素又生生不息,草根的形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发展。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信念与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健全的人格都是以个体性发展为前提的。可见,生命的成长,需要得到一种自由的发展,自由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彰显。

彰显自由精神,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它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这也正是草根情怀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彰显自由精神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培养社会人,而是要让学生在保持个性与独立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多选择课程的权利与机会,支持学生主动计划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自主地学习”,保障其思维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交往的自由,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人的目的。草根“灵动、舒展”的精神特质契合学校自由教育的目标追求。

草根情怀其实质是一种本土情怀。一般而言,从人的需要角度出发,基本的安全生存以外,我们更需要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需要被人理解,需要有爱、有鼓励,更需要被人尊重。人一定得属于一个群体,这种群体归属感说到底就是一种民族归属感、国家归属感以及文化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我们眼中的“本土情怀”,也可以称之为“家国情怀”。

从文化内涵的层面看,我们认为草根情怀所强调的本土情怀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坚守。本土文化犹如草根的根基,根脉繁复、错杂,它的范围大到民族的文化、地方的和乡土的文化,小到学校和家庭的文化。本土文化影响着人的习惯、性格、价值观的形成。草根情怀教育将本土文化作为隐性或显性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心中播撒本土文化,通过本土文化的滋养,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行为规范和共同的基本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增进民族感情,为培养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奠定根基。

从文化内涵层面说,草根精神中“坚韧、质朴”首先是一种充满文化积淀的本土情怀,是太仓实小独特的“草根情怀”。

全球化视野中的“草根情怀”需要“国际理解”的理念支撑。

首先,国际理解可以推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面对“全球化”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不同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会产生对比、碰撞,可以让人清楚地感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并在这种对比中逐渐完善民族文化并推动国家进步。

其次,国际理解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资源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目的更加贴近人的发展,推动了人对自身的认识,追求权利、自由,发展个性, 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解放;知识文化的学习范围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学习各种文化,了解不同艺术、人生哲学、发展理念、审美观等,不断开阔视野,丰富心灵世界,充实和提高认知、艺术、审美等的全方位能力。教育过程中的国际理解促进了学生成为适应世界发展的“全球性”的人。

时代要求未来的学生是“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的人”,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中国人和真正的国际人。一方面,学生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国爱家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另一方面,学生学会用全球的眼光看世界,关注全球性问题,善于理解和汲取各国文化的精华,外语基础好,能进行国际交流,具有国际意识。太仓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目标――“培养有教养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让以往相对单一的学校教育包含儿童对多元文化理解的教育,为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成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草根的教育情怀。

三、草根情怀教育:基于课程开发与实践创新的视角

儿童的成长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为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切的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旨。因此,太仓市实验小学通过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系统整合,进一步完善学校“草根情怀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我们把这一课程体系称为“三味”课程,这里的“三味”是指“真味”、“玩味”和“情味”。

“真味”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强调科学、规范、基础前提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玩味”课程则更多体现儿童快乐、游戏的天性,他们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应该是自主的、好玩的且具有合作性;“情味”课程更多体现了儿童的个性化、创造性和开放度,根据儿童个人喜好和充满趣味的情味课程与“草根情怀”所倡导的生命情怀、民族情怀和平民情怀有着更好的关联。[3]

(一)自由精神: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

自由是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自由学习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成为教学活动的自觉追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强调让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独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了彰显学生的自由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做了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是一以贯之的,既包括国家课程,也包括我校开发的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相应的变化,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个性的协同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儿童“整个的”发展。

彰显自由精神的课堂,孩子们必然能够开展一种自由的学习。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自由学习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的自由,二是表达的自由,三是交往的自由。同时,赋予儿童自由学习的权利,不是“放任”,也不是“由己”;所谓的“自由学习”,是有一定的规定性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围绕“自由精神”这一核心,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反复研讨中,逐步修订了“彰显学生自由精神的课堂教学实践表征及分析要点”。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自由课堂必须贯彻落实“关怀理念”,必须具有“全员视域”,必须力求“常规新颖”,必须强调“活动自主”,必须凸显“思维灵动”,必须融入“快乐情态”。基于上述教学实践表征前提下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凸显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主。

比如,我们开展了儿童学习起点的系列研究。基于起点的教学尊重了儿童自然生长的内需性,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的最为朴实的研究,它的过程不花哨,技术并不难,只要去真切地了解学生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让教学站在“地面”。[4]

又如,我们尝试为儿童设计学习程序。它是指教师为学生开展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而提供的学习步骤。它不对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干预与控制,而是给学生的开放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策略、合理的次序和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潜能。设计程序,让自由有了“规则”。[5]

再如,我们开展了以激发好奇心为目标的专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或问题情境,能使儿童的大脑变得积极活跃,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与渴望,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激发好奇心,促进了学生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轻松,同时又在教师的适度“补位”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体现了学生灵动而舒展的姿态。

(二)文化融合:“草根情怀教育”学科主题课程

“草根情怀教育”主题课程是学校“草根情怀教育” 特色课程之一,是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将散落在各科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教学资源糅合在一起,实现了以“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为目标的课程单元统整,其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板块:(1)尊重生命情怀,弘扬自由精神;(2)融合传统元素,弘扬民族精神;(3)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探究精神;(4)吸纳多元文化,弘扬国际精神。每学科每学期依照上述板块要求确定主题开发约六课时的单元课程。

在主题确定和资源运用上,我们强调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例如:我们开发了语文学科的“中外创世纪从伊甸园到开天”课程,数学学科的“从算盘到计算器”、“中外巧算方法大比拼”、“世界各国钱币”等课程,音乐学科的“各国经典名曲欣赏”,研究性学习的“从郑和到哥伦布”,美术学科的“世界名画欣赏”等课程。

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出发,我们实现了从“讲授课堂”到“活动课堂”,从“知识传播课堂”到“对话思辨课堂”,从“线性课堂”到“板块式课堂”的转变。以二年级语文主题课程“种子,种子在发芽”为例:我们设计了种子的故事、多样的种子、种子的旅行、种子的用途、播种种子、你还认识我吗、种子的歌谣、种子的成长故事等八课时。[6]通过阅读、记录、交流等语文学科活动,融合科学的观察、数学的分类与测量、美术的种子画创作等,让学生整体感悟生命的伟大。

(三)陌生体验:“草根娃”国际游学课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变平的地球不仅为游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而且使之成为教育的必需。我们将游学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在研学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扩大眼界,培植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开拓学生视野,理解、尊重、接纳多元文化,从而使其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现代小公民”。

作为一种体验性学习,游学课程特别强调课程主体的主动参与、深度参与。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情境中学习。如在音乐课上学习演奏新加坡民族乐器“安格隆”; 可以对比文化元素差异,如认识、试穿马来族、朝鲜族、汉族民族服饰;可以接受专题学习,如开展“用餐礼仪”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西方礼仪,加深对西餐文化的理解;可以共同生活,如一起准备早饭,相互适应,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上述途径在陌生体验中实现国际理解教育。

游学课程具体由四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跨校体验 城乡浸润学习”课程;第二板块是“扎根本土 娄东文化寻根”课程;第三板块是“家在苏州 日行一善行动”课程;第四板块是“放眼世界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以“国际理解教育”板块的“太仓实小――新加坡德义小学”国际交流项目为例,按游前、游中、游后三个阶段整合资源并形成系统的微课程。游前,我们设计了学科指导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家长义工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课程;游中,我们设计了游学手册设计课程和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户外游戏系列课程等;游后,我们设计了游学成果展示课程,小导游巡讲课程等。这些专题活动,通过陌生化体验,文化元素比较,实现学生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游学课程让学生从单一的学校情景走向多元的社会情景,游学多方位视野的拓展、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四)生命寻根:娄东文化校本课程

全球化,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全球化。因此,民族文化更显出其重要性,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草根情怀教育,就是在放眼国际的同时更注重故土情怀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带有娄东文化烙印,具有民族精神的有根的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个世界大融通的社会,各种地方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娄东文化作为太仓的地方文化,也同样面临着被遗忘的绝境。娄东文化需要传承,娄东少年传承娄东文化是一种使命。因此,我们开设“娄东文化”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丰厚自己的本土文化储备,从而提升自身修养。

我们根据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兴趣点,由简到难设计了六门主题课程:娄东方言拾趣、娄东民间传说、娄东民风民俗、娄东名人荟萃、娄东画派名作、娄东诗韵赏析。娄东文化校本课程通过课堂学习、聆听讲座、自我探究、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娄东文化,感受娄东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实现民族情怀的滋养。

利用娄东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的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挖掘娄东文化的内涵特质,对学生进行娄东特质培养,增强学生民族情怀,从新加坡砸逍У饺毡尽澳大利亚、英国的学校,学生以娄东文化为背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交流。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对比、碰撞中理解、尊重、接纳差异,并以陌生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进而深层次理解本土文化,激发自豪感,培养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草根情怀教育,是太仓市实验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化实践与探索,其目标直接指向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和多元发展,这既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又是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需要。草根情怀教育,是太仓市实验小学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从学校课程的系统建构与创新实践的视角出发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正对应着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更体现了每一个实小人的草根情怀。

参考文献:

[1][2]张勤坚.草根:永远的教育情怀[J].江苏教育,2015(10).

[3]巳嗽.让儿童以舒展的姿态成长[J].江苏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