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能源管理系统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管理系统优势

第1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关键字:地铁;能源管理系统;节能

Abstract This paper carried out by comparing the one or two Shenzhen subway project of energy management, reveals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finishing the setting points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system detection range, measuring loop setting and monitoring function design.

Key words: Subway;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 U23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大运量运输系统,能源消耗量大,特别是电能消耗,是国家重点用能单位。深圳地铁一直都把节约能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由技术部、维修部和车务部等组成节能工作组,从一期工程的节能管理制定与落实,到二期工程建设能源管理系统全面开展,从粗放的能源统计到分项计量、节能诊断和优化的发展过程,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节能管理措施。

一期工程能源管理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宝线,选型使用节能型产品和后期管理模式的优化来落实节能。

1.1技术选型

地铁电能主要消耗在牵引用电和机电用电。牵引用电节能重点在于列车选型、行车密度以及列车速度,本文不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机电类负荷。通过选择高效节能型产品来达到节能目的,主要有照明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电扶梯采用变频运行模式。

1.2管理模式

节能需要调整管理模式配合落实,体现在集中照明和环控系统的人为控制。照明系统,公共区根据客流大小启用不同的模式,设备区除值班室外为开启事故照明。空调系统,空调根据气温调节冷水机组的负荷,对U/O风机运营期间停止运营,仅在运营结束后区间施工作业时提供通风换气1。

1.3 监测手段

以月为单位,人工统计,统计牵高压引变电所表计和低压400V低压柜进线表计。

1.4 节能效果和优缺点分析

从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下功夫,取得了一定节能效果。但是作为一种粗放的能源管理方式,它的数据采集来源人工抄表,所得数据由于抄表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差生误差。以月为单位的统计周期过长,无法及时发现节能措施执行情况松懈的情况,从而弱化了考核节能目标。

二期工程能源管理

深圳地铁二期工程蛇口线,在高低压侧设置智能表计,汇成了能源管理系统。

2.1监测范围

监测主变电所,牵引负荷用电和各车站低压负荷。

2.1.1高压监测设置

高压表计在110KV主变电所、35KV牵引变所保护仪表的测量功能,含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电量等测量及计量功能。

2.1.2低压监测设置

根据低压计量的要求,有计费和考核两大类,考核由于进线和分回路的检测具体功能不同分为考核I型和考核II型。计费型采用带远传功能的机械表,计量精度0.5级,含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电量等测量及计量功能。考核I型,计量精度1级,含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功率因数等测量及计量功能。考核II型表计,计量精度1级,电流、电压、 有功/无功功率、有功/无功电量等测量及计量功能。

低压负荷种类繁多,涉及进线,环控,照明,信号,广告,商铺等。根据商业计费和计量考核的节能潜力,以及大负荷统计的需要等原则,对能源管理需要统计回路进行选取。

对于低压总进线、环控进线、三级负荷、母联等总线回路,开关状态监视的需要采用考核I型表计。

对于环控系统(环控三级负荷,VRV机组)和冷水机组,功率大,运行时间长,耗电量大,是节能潜力大,采用考核II型表计。

商用负荷中公众通讯、警用通讯、广告照明、商铺照明等涉及电费收取,采用计费型表计。

对于照明类负荷,在车站分为工作照明、节电照明、应急照明等。工作照明及节电照明节能潜力较大,采用考核II型表计。应急照明,长明灯,节能潜力小,设置就地显示的电流表。

弱电系统用电,多从设备本身的节能着手釆购节能型产品,运营后期的节能挖掘潜力不大,设置就地显示的电流表。

电梯扶梯类负荷,扶梯均采用了变频技术,后期管理节能空间小,设置就地显示的电流表。

水泵类负荷,均采用自动控制按需运行,节能潜力不大,设置就地显示的电流表。

根据以上原则,形成标准站的计量回路。为了更好监测车站各类负荷能耗比重,选取湾厦站、后海站、大剧院站为全回路站,涵盖车站所有负荷回路统计。

由于地铁用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且分散在各设备房,不宜用分散采集,因为分散计量需要从末端设备处敷设大量数据采集管线至能源管理系统,所以计量装置宜集中设置在地铁变电所、环控电控室内,以便于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人工校对以及计量表计的测试和维护2。

2.2系统结构

前端智能表计完成数据采集,低压侧的计费型表计和考核II性表计在能源管理通信器集成后通过光纤传输到能源管理服务器,低压考核I型表计和高压表计由SCADA系统完成汇总传输到能源管理服务器,能源管理系统功能集成。在车站和调度中心设置工作站,在监控中心设置服务器。

2.3监测功能

能源管理的用户主要有维修高\低压技术人员、车务部站务人员、技术部管理人员、调度中心监控人员等,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查询用户,管理员等几类用户权限,分别对应对数据查询,报警处理,仪表维护等功能,具体的功能有:

1) 实时显示监控表计的数据。累积电能的实时值,功率因素等。

2) 趋势功能:各类负荷能耗趋势曲线图,时间间隔从5秒至1小时可调。

3) 数据查询和存档功能:根据负荷分类,可按车站、系统、时间等原则分类查询。

4) 报表功能,主要根据负荷分类,统计形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的数据报表和图形报表。

5) 数据接口。与外部OA网络提供数据接口,可通过网页等模式浏览监控数据。

2.4节能效果和优势

能源管理系统作为综合监控系统的子系统,蛇口线开通后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做到实时收集数据,趋势告警等功能。为了对比节能效果,选取蛇口线初期工程(含12车站和1个车辆段)的低压能耗作比较,2011年全年电耗4085.08万千瓦时和能源管理系统全面投入的2012年全年电耗3469.18 万千瓦时,同比下降了15%,取得显著节能效果。

能源管理系统做到分项统计和实时监测,对节能措施的落实和设备运行情况,有了清晰反馈,为节能考核提供详尽可靠数据依据。

3.关键技术

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既可能是来自对现有高低压开关柜更新改造功能,也可能是全新工程建设,把握其中关键技术,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底层智能表计选型和回路设计。对重点回路的选取,在表计选型中坚持种类的尽可能统一,简化接口,减少维护量。

3.2网络编程技术和通信总线协议的选取和转换,以及系统集成技术。能源管系统涉及多层的网络,需要可靠协议转换。

3.3海量数据处理和并行计算技术,研究数据库的存储和访问。地铁车站数在30个左右,车站统计回路不少于80个,实时并行数据处理量大。

4.展望

地铁能源管理的节能从粗放、滞后能耗统计,到分项计量能耗监视,再到能源监控和优化。能源管理系统与智能配电技术结合,做到实时监视,能耗自动分析,预警和节能措施建议,实现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第2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智能电表行业龙头

进入能源管理业务

今日股价:21.80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公司是由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用电管理系统、电子式电能表、标准仪器仪表及软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公司是国内高端电能表业的开拓者,也是国内领先的电力设备与软件制造商。公司将长期受益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智能电表方面的招标具有领先优势。

业绩实现高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8491万元,同比增长99.9%;净利润5081万元,同比增长93.8%,略好于我们的预期。这是自2008年以来,公司首次出现业绩高增长。

从细分产品看,总体表现优异。其中,电力自动化产品(包含电力自动化、电源和变频器等)实现收入12911万元,增长156%,毛利率提高12.2个百分点;电工仪器仪表(包含标准仪器仪表和电子式电能表等)实现收入15320万元,增长87%,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电力自动化产品中,电源业务实现收入649万元;同比下降15%;变频器业务实现收入1721万元,增长17.3倍。简单测算,电力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0541万元,增长152%。增速超出了市场预期,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速可期。

相对而言,收入占比最大的电工仪器仪表业务的快速增长比较容易理解。2009年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智能电表市场在下半年才陆续启动,公司在2009年12月底的招标中,共中5个包,中标总价为4362.4万元。2010年5月,公司再次中标19个包,总价为1.84亿元。按照3-6个月的合同周期计算,2009年底的中标在2010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得到了体现,而总价为1.84亿元的中标将在下半年实现收入。从毛利率看,仪器仪表有4个百分点的下降,与产品价格的下降有关。依据招标数据,单相和三相电表的产品价格下降达到20%以上,同时也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具有较强能力,预计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智能电表招标大赢家

国家电网公司今年6月份正式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明确指出智能电网将主要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六大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进行建设,全面覆盖传统电力系统的所有领域,这将为电力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公司在智能电表行业的龙头地位将使公司能长期受益于电网建设,未来的业绩将持续增长。

根据国网计划,智能电网将在2011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智能电网的结构中,需要建立“全覆盖、全采集”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通过智能电表执行用电端的双向实时通信,达到电网和用电终端的互动。国网目前正在加速智能电表的更换,到2011年实现互动用电试点,预计10KV以上,工商业用户全部安装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普及度超过30%,用户数超过6000万;到2015年互动用电体系覆盖主要城市,用户数超过1.4亿。2010-2015年将是智能电表的核心更换时期,公司也将持续受益。

在2010年国网电表的第一次招标中,公司是最大的赢家。在第一次招标中,根据国网招标公告显示,科陆电子单相电表中标103.42万只,占总量的8.08%;三相电表中标95129只,占总量的10.95%。而从下半年7月20日公布的国网电表第二批中标公告来看,公司三相电表中标20127只,点总量的1.55%,较第一次中标量有较大的下降,而其单相电表在第二次国网招标中竟无一中标。由此看,公司下半年业绩将会出现一定的放缓,但随着智髓电网建设的深入以及公司在电表方面的优势,未来两年内,公司仍将保持高增长。

电力自动化产品仍是未来业绩的保障

公司电力自动化产品主要是用电管理系统,2010年中期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155.83%。智能电网建设可能带动用电管理系统的更新换代,预计未来可能有相关标准出台,公司业绩将显著受益于此。科陆电子在用电管理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仅次于长沙威胜集团,近几年该业务增长出现了停滞。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的推车,电网信息化管理又面临一次更新换代,将有一次进入投资高峰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该业务将再次进入高成长通道。

2010年上半年变频器实现营业收入1720.89万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17倍,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6%,成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实现营业利润559,305.18元,实现净利润562,188.72元,正式开始贡献利润。国家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国内高压电动机应用高压变频器节电可达30%,中国变频器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预计2009年至2012年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40%以上,公司作为新进入者基数较低,未来几年的增速可能远高于行业平均。此外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从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将发挥公司在变频器、用电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预计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巨资进入能源管理业务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进一步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科陆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监测、能源管理、设备维护服务及EMC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盈利和滚动发展。据统计,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项目的节能率一般可保持在10-40%,最高可达50%。

据悉,在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2008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增长到417.3亿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年节能能力达569.2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67.18万吨碳。同时,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会员已从最初的59家增加到了2008年的317家。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介绍,合同能源管理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节能投资500亿元,年产值320亿元。

第3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控制为手段,管理为目的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的优化,具体来说,系统可帮助企业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能源监测计量,可从现场的二次仪表直接采集数据(包括RS485串口协议和标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信号传输途径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数据最终上传到上位机DCS监测系统。高信数据采集二次仪表选型标准为“一表多用”,即同一块二次仪表可同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多种信号,为客户大大节约了成本。

能源统计分析,系统在现场监测计量的基础上,用一整套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并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资源,流转、消费以及能源系统运动过程及其数量关系,完成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能源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能源生产、供应动态平衡系统动态调度、能源消耗计划、核算管理、监测和计量自动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源管理和考核、能源供需实绩分析、能源质量管理、报警管理、事故预案与分析、能源审计、运行优化及闭环控制等。

对标预警,帮助节能管理部门乃至企业实现能耗数据的对标分析和同比分析,实现标准预警和历史对比预警,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充分实现高效节能、高效发展的目的。

预测优化,系统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耗的统计分析数据,采用一些现代新的预测理论及技术来对企业未来能耗状况进行较精确的预测,对不合理的能耗状况进行优化,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用能状况,为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掌握、分析信息和研究节能改造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平台。

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的王敏在参观此套系统后说道,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节能监控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和产品积淀,而且他们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展现的敬业精神和技术水平也确实令我们满意,希望他们能够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带去节能福音。

第4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管理节能是对技术节能的补充,智能技能和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性也是有效办法。

新动向一:管理节能

节能可以是一种技术,也可以是一种管理。

《中国连锁》记者采访ibm相关人士时,他表示,你要进行节能改造,首先要明白,你的能耗是否合理,与同行要进行对比、分析,看是否需要改造。

“不仅如此,我们和商家合作时,主要是先在他的某个区域打造一个样板间,进行测算,然后据此确定分成比例,以及付费的方式。”

打造样板间的模式应该为连锁企业借鉴,这样做可以准确预测节能改造的产出比。

其实很多的企业有节能改造的需求,但在操作上却有顾虑,那就是无法知道成本和收益,即便采用emc模式他们也有顾虑。

“很多连锁超市企业想采用emc的模式进行节能改造,以零投资实现节能目标,但由于节能前后的节能量无法考核而放弃。”惠广万合渠道总监李卫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大多数连锁超市的各个用电系统无法实现单独地用电计量,当多个节能产品或节能技术应用在多个用电系统中时,无法得知单个用电系统的节能量,如果其中一个节能产品或节能技术并未实现节能效果或适得其反,也无从考证,只能从总的用电量中得知整个商超总的节能量。

 

“归根结底,现在商场和超市都无法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确管理。所以emc的模式面临着挑战。”惠广万合李卫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现在,技术的发展正在补上这块断裂的链条。

做节能改造,关键是要知道哪些是需要改造的地方,因为有些点需要改造,有些点根本无需改造。而能源管理系统就起到这种作用,相当于能管理erp的平台正让连锁企业的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是合理的。通过在每个终端上安装监测点,或每个支路都安装监测点,分析每个终端设备的能源消耗。这样的能源管理平台和emc平台进行融合,能解决主要矛盾,这就相当于连锁企业的能源erp系统。

 

单纯用emc会很盲目,尤其是上万平米的商场,到底哪里需要多少能源,如果仅凭拍脑袋有时并不准确,这是需要定量分析的,而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和前面所安装温控设备和红外探测设备结合,监测人流,当这些数据反馈到平台,就能发现哪一块的空调需要调,或者调高温度或者调低温度。

 

emc是技术节能,能源管理平台是管理节能,二者相融合能事半功倍。“我们的平台能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支持,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造,改造后到底节省了多少电,效果如何。也可以进行行业内的对标,让商家知道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如何?”

 

“我们正在和emc的公司谈,以把我们的系统融入他们的解决方案中去,以进行有效的节能改造。现在emc一般的分润期是5年,而5年后是否还能达到之前的节能效果是不一定的,而原因在哪里,可能又不知道,而能源管理平台就可以把这些年的数据全部提取出来,分析原因,以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持节能效果。”

 

新动向二:智能节能

为了解决由于电力波峰波谷负载不同而产生的电网压力和电力资源浪费等问题,美国智能电网计划在每个用户家中都安装了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时代不同时间段的用电价格是不一样的,通过智能电表,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段用电。

 

类似的项目在日本也在推行。

日本北九州市目前正在推进智能社区实证项目。作为其中一环,其在积极致力于削减白天最大用电量。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作为实证项目对象,能源使用量约占八幡东区东田地区3成的购物中心。

 

北九州市在智能社区中采用了根据电力供求情况改变电价的“动态定价”。通过地区能源管理系统(cems),将供求情况及电价等信息传达给购物中心。当电力供求紧张时,购物中心会作为指挥塔,向租户店铺提出节电要求。

 

购物中心将通过大厦能源管理系统(bems),管理整个设施的能源使用量。并与地区能源管理系统共享信息,力争优化整个地区的能源利用。

北九州市从将今年7月开始,通过地区能源管理系统预测地区电力需求及发电量。实施在前一天制定削峰计划并通知购物中心等实证实验。

购物中心将利用智能电表测量每个店铺的空调及照明等的用电量。并分发平板电脑,以使租户能够掌握实际用电状况。在电力需求达到峰值的时段,各店铺将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节电。

 

智能电表可以说是一种通过利益驱动实现节能的一种方法,目前中国也在积极布局。而更多的企业在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节能,节能改造越来越和其他技术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相结合走向了智能化节能。

 

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智能照明。abb等公司的智能照明系统在连锁行业中已在应用,如北京的五棵松商场和祥云商场等。智能照明可以实现分散和集中控制,精准控制哪块亮,哪块不亮,不像以前,一开全部打开,浪费能源。比较先进的智能照明系统还能感受到人群的进出,从而对照明进行定时,延时控制,从而节约能源。

 

rfid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节能领域。“我们操作的项目,在原来节能的基础上正在实现进一步节能,原因就是应用了无线射频技术,从而实现了能源的精确化管控,比如可以通过rfid技术计算来了多少人,需要多少新风。这就实现了节能。”××说。

 

云计算是把计算资源放在网络里,将网络里的计算机虚拟成一台前所未有的“超级计算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享受由其提供的强大信息服务。这样的高端技术,其实在建筑节能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记者在某论坛现场展区看到,来自北京的朗德华公司演示了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发的“智慧能源云管控平台”,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轻点虚拟开关,就可管控模型上的灯光、空调、消防等系统。朗德华公司总经理姜永东表示,普通的能源优化、管理软件平台,只能像“节能医生”一样,“望、闻、问、切”,查出建筑内的能源用在哪些地方;然后再做出节能分析诊断,告知建筑使用者如何节能。而智慧建筑及智慧建筑群落,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搭建的“智慧能源云管控平台”,对一栋建筑乃至一个小区的建筑群进行建筑能耗的优化和管理,能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无需对建筑做结构上的节能改造。

 

这也代表了一种趋势,节能改造的技术门槛正在提高,所以很多不具有技术优势的小公司将被挤出市场。

新动向三: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

“白天电比较贵,可以烧油,晚上再改成用电。总之要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ibm相关人士在某次峰会上讲述了这一观点。而目前日本的购物中心正在实施这一想法。

永旺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开发环保型店铺,在2012年度之前已启动了12家店铺。而“智能永旺”将以往主要在单个店铺采取的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削减塑料购物袋等措施,扩大到了整个城市建设及社区建设中。永旺计划以梦乐城八幡东购物中心为开端,在2013年度内,首先启动4家“智能永旺”购物中心。

 

计划今年夏季在大阪市开业的“永旺梦乐城大阪dome city”也是其中之一。该购物中心采用的代表性设备就是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它将配备2台发电输出功率为815千瓦的设备,可满足购物中心三分之一的用电量,废热将用作地区冷暖气系统的热源。

 

因发生灾害而停电时,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可作为应急电源,向食品卖场、防灾中心及会计室等购物中心主要区域供电。

第5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节能减排信息化现状

各级政府是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应用的主导力量,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借两化融合之机,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2011年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推荐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的通知》,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西柳州组织召开了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为节能减排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理清了想法和思路。

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引导和自身节能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也开始探索性地开展了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北京市在2008年出台了《北京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并编制了《北京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汇编》(第一批),重点推进了以行业制造执行系统(MES)、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DCS)、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技术、企业能源管理及调度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LED光源等技术和系统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同时继续完善节能减排监测和监控信息平台的建设。

在企业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应用方面,目前企业主要通过建立能源监控或综合管理系统来实现节能减排责任目标或能耗指标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掌握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跟踪主要耗能环节、掌握能源结构信息和能源基础数据及报告的评估分析,完成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完成情况的汇总及评估等。

例如,宝钢的能源中心实施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在原日本引进的能源中心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覆盖宝钢一、二、三期工程个单元的全局性能源管理系统。宝钢的能源中心覆盖了基础自动化、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层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对供配电、给排水、动力和环保等有关能源子系统的自动控制及检测,作为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采集、数据的海量储存和二次加工等。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利用管理信息化减排;二,利用装备信息化减排;三,利用生产过程管控和工艺流程优化减排;四利用能源管理和能耗及排放在线检测减排。

节能减排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形势日趋紧迫,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全面促进和提升节能减排监控、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现在满足拓展领域、深化应用、提高水平、落实保障等发展需求上,从而全面提升为政府决策和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能力。

目前,两化融合不断深化,节能减排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亟需通过顶层设计确立统一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进而提出统一的技术规范,突破行业间的信息隔离状态,构筑跨行业、跨领域的社会节能减排信息大平台、大体系,建立多部门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出现,全面提升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应用水平。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由以工业为重心向多行业、多领域全面推进,就要求信息化应用迅速跟进,在应用范围上进一步拓展,并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做出针对性调整。

此外,对信息化体系功能上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简单的数据收集、统计、显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形式的要求,未来对大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将形成有效的能耗预警和管控机制,另外信息技术通过与管理科学良性互动,可以辅助节能减排目标制定、指标分配与成效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技术上,为突破旧有技术瓶颈,实现功能跨越,需要以物联网,与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信息化体系中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从而大大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时效性和工作效率。

例如,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高端软件等新兴技术,实现对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控、实时管理,以及实现图形化、可视化展示,预测、预警,乃至解决方案制定和成效模拟等功能。

为确保节能减排信息化的推进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实施,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有力的保障措施。必须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作用相关知识、推进新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此外,还需要建立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从人才培养到技术研发再到推广应用的良性模式。

节能减排信息化构架

基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节能减排信息化总体构架可以分为四层,分别是基础设施层、信息集成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展示层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节能减排信息化体系中的最终用户端,基于数据采集层、信息集成层和应用层之上且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政务与互联网入口、信息显示界面、管理和操作界面。

根据服务功能的不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节能减排信息化体系包括监管信息平台和管理信息平台两大面向用户的系统平台。其中,监管信息平台主要实现对被检测单位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节能减排指标的监测,主要面向政府主管单位和被监管单位。

管理信息平台主要掌握各个用能和排放单元的能源利用效率、跟踪主要耗能和排放环节、掌握能源结构信息和用能与排放基础数据,节能减排管理信息系统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等众多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其展示平台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不同。

以云计算、新型显示技术、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展示层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器)、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以及基于IPv6和4G等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移动显示终端具有轻薄便携的和高通量移动信息交互的特性,应用于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将使管理工作更为便捷、高效。

同时采取云协同的概念发展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客户端交互信息在多平台终端间的数据同步,大大提高了能效管理的泛在化;此外,在家庭和商业建筑节能管理领域,借助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一体化的三网融合技术,也为展示层的数据传输模式和展现形式提供了新的载体。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节能减排信息化体系的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功能模块和应用系统,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总量控制、用能填报、在线监测、统计查询、分析决策、信息公开、平台管理、过程控制及优化等,基于这些功能模块和应用系统,可以实现政府部门的节能减排监管、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生产流程控制和优化、企业能源管理和家庭能源管理等。

总量控制模块主要通过一体化系统的监控,实现对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对能耗总量、某种能源的消耗总量或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监测和控制管理。

用能填报模块主要用于用能单位定期在线填报本单位的用能数据,主要包括能源手指平衡信息、产品能耗信息、产值能耗信息等;在线监测模块主要用于政府用能监管部门实时监测用能单位当前数据,以及用能单位对自身能耗情况的实时管理和监测。

统计查询模块主要支持政府用能监管部门基于平台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时间范围对用能单位、行业或地域的用能指标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以图形、表格的形式展现统计结果。

分析决策模块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节能减排综合平衡状况、能源消费构成、能源流转、能源加工深度、能源储存、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利用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和推理,而基于新型显示技术的可视化应用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形象化显示和分析决策的可视化和管理,信息公开模块由用能监管或检测部门进行管理,主要介绍关于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与规划、行业标准规范、指标体系和对标结果公示等,以及平台能耗与排放信息;平台管理模块主要由平台管理员进行配置管理,提供定义基础数据的功能,包括用户的定义、用户角色权限定义、后台数据管理等,以支撑平台其他业务功能的应用。

节能减排信息化的典型应用

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作为促进地区、政府、企业间顺利开展节能工作的重要平台,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到了逐步发展,特别是在国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示范和应用工作。

比如美国能源信息局构建了国家能源数据系统,该系统可提供近几十年不同能源的消费数据、支出数据、能源价格和排名数据,以及依据数据行程的文本报告,供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制定用能计划和决策使用。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能源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工业、建筑等重点能耗领域构建了注入建筑节能监测系统和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等平台,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作为推动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仍需要继续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推进平台建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从政策方面看,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政策力度日益加强。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以来,中国节能减排工作日益深化,政府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节能执法监督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201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司的《关于建设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的通知》指出,为及时跟踪了解工业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准确把握和分析发展趋势,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建设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并明确了建设目标、主要功能和相关要求。

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节能减排信息监测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分析节能减排形势、研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建设由中央政府各相关部委牵头推动,由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建设,由各地区用能企业、机构、实体配合实施,自上而下覆盖多级管理机构和监管对象。其中用能部门是平台监管对象,涵盖了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四大重点用能领域。平台管理对象为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是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的直接使用者,其职责是获取监控对象的用能数据,保证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将数据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是指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上级行政管理单位。

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框架可以定义为四层两体系,其中四层为: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和基础设施层,两体系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综合看来,我国节能减排监管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功能单一,以检测为主,不分项目还不具备预警功能,对监控和用能单位上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服务和决策作用。但整个平台的建设与实施正处在高速的建设与不断的进步中。

(本文摘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关链接

信息化节能减排的企业应用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

能源问题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全上,成为掣肘一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尤其是在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而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国家已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国策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一系列行政和经济手段,来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在企业和区域持续深入。

这一重大决策势必将引导行业拉开整合的大幕,抓住机遇的优势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契机。

节能减排是一个概念里面衍生出来的两种行为。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物品移动消耗的能源;加热、制冷消耗的能源;用电设备消耗的能源。

所以节约能源措施分为三类:减少物品移动转运;减少加热、制冷环节的消耗,主要是锅炉等;减少设备用电消耗。企业的能源排放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后排放;原料加工过程副产品排放;清洗、消毒等过程的排放。

所以减少排放措施分为三类:提高燃烧效率;提高加工过程效率,加强污染处理;实现循环应用,加强污染物的处理。

想要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就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方法有:

1、利用管理信息化减排。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 ERP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是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具体到节能减排,支持能动的对节能减排值班表的监控能力,提高节能减排绩效。

2、利用装备信息化减排。制造企业的装备落后成为制造业节能减道路上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通过把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不仅可以有效监控设备本身的消耗,还能监控设备消耗的能源排放,从而使节能减排做到有据可依。

3、利用生产过程管控和工艺流程优化减排。企业通过MES系统达到对生产控制的目的以促进工艺优化、能耗降低、产量质量提升,助力节能减排。

4、利用能源管理和能耗及排放在线检测减排。

第6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关键词】能源审计工作;节能改进;建议;方法

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从国家标准对能源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能源审计不仅可以使企业优化管理,而且也是促进企业发现问题、正确评价、提高与改进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能源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企业对能源审计的认识尚浅

能源审计的目的是使能耗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工作的开展,及时了解本企业当前的能源管理水平,掌握企业实际的能耗指标,找到存在的问题,查明问题的根源,提出节能技术改造的合理化建议,找到节能技术改造的突破口,进行能耗节约挖潜,从而从深层次上提高能源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强用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很多企业的领导对此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企业的能源管理负责人对此也概念模糊,造成了为审计而审计的局面,这是和能源审计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细致耐心地做讲解工作。

(二)企业配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的能源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节能培训,对能源统计工作比较陌生,还有的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做好前期的动员工作,要手把手地教会企业的配合人员如何填报各种表格,这对能否做好能源审计工作非常关键。

(三)个别企业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针对目前各个企业的情况,个别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部门,而且在企业内部没有使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能源使用信息与管理信息分散,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体,而各自为战的局面又导致很多数据收集困难。由于企业长期以来的节能意识较差,存在严重的重效益、轻节约的思想,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计量器具的完好率、配置率不达标、设备运转效率低等,导致部分能源的消耗计量不准确或计量困难,从而也必然会影响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

上述提到的企业能源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得到有效解决,需要节能主管部门、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单位共同努力,根据各自具有的优势与肩负的责任,制定各自能源节约的规划与目标,落实可实行的节能措施及实现相应目标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

二、解决企业能源审计问题的措施

解决企业能源审计问题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节能主管部门、企业以及能源审计服务单位的密切配合上。

(一)节能主管部门

节能主管部门作为政府主导推动能源审计的推动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严格地执行国家的各项节能规范与规定,并借鉴国外(如日本、荷兰、英国等)开展能源审计的有效经验,积极宣传并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从而探索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源审计制度与方法,以有效地指导能源企业日常的节能管理,从而提高能源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首先,能源审计工作,不仅可以使节能主管部门从宏观上对所有能源企业的能耗情况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而且可以使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消耗的定量配给更加合理、科学,使能源配给、利用达到最优化。其次,能源审计工作,可以使节能主管部门对能耗企业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考核,使能耗企业发现问题,制订改进的节能规划,从而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指导能耗企业的节能工作全面提高。最后,能源审计工作,可以使节能主管部门更好地加强能耗企业对国家的能源方针、政策、法令、标准情况与实施效果的了解,加强对能耗企业节能活动的监管,使国家的节能法令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得到落实。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能源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与国际接轨,企业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市场化,能源审计工作可以更好地使能源企业节能工作法制化。

(二)企业

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充分调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意义,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1)通过能源审计,可以全面促使能源企业整顿并提高原有的能源管理工作,使能源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2)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促使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能源标准,如能源质量标准,能源消耗标准,节能技术标准,合理的用水、用电、用热标准等;(3)通过能源审计,可以进一步促进能源企业重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使分散在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的零散信息有效集结与共享,减少企业能源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4)通过能源审计,根据测算的耗能指标,可以促使能源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状况,明确节能技改的方向与重点,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5)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促使能源企业更好地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法令与标准,使企业发展更规范,更长久。

(三) 能源审计服务单位

作为能源审计服务单位,应在遵循国家的各项法规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能耗状况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把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作为工作重点。举例如下:

烟台市清洁能源检测中心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份对烟台市34家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能改进建议。改进建议是在充分与企业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建议从废弃能的回收利用、能源和原辅材料的改进、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设备的先进性、改进过程控制、产品的性质等方面入手,通过运用专业知识、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咨询行业专家等各种渠道全面地提出。

本次审计共发现节能潜力64061.96吨标准煤,提出的节能技改项目预计节能38113.56吨标准煤,全部技改完成将实现效益3995.98万元,实现CO2减排量为95195.20吨。

节能潜力汇总表详见表1。

因此,通过能源审计的方法挖掘节能潜力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节能主管部门、企业、能源审计服务单位的通力合作,默契发展,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第7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数据“大”有道理

2009年,华新水泥投资了将近2000万元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这在水泥行业中如此规模的数据中心尚属罕见,当时这一举动引发了水泥行业该不该建如此规模数据中心的讨论,从那时起华新水泥一直坚持自己对数据的看法并沿用至今。刘胜说:“事实证明,华新水泥对于数据管理的重视是正确的。”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升温,数据价值更是成为行业信息化的又一重点。而华新水泥也在实现自身两化融合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据价值的理解。刘胜介绍,早期华新水泥对于数据中心的应用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出发的,而到今天大数据的应用和数据价值的挖掘实际上应该要超越企业内部的业务范围了,也就是说企业自己的数据仅仅是“大”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相关数据的有效汇集与整合才能称得上是“大”数据,这部分数据价值的挖掘有赖于产业链中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提供真实及时的数据共享,建立有效科学的分析模型,实现对整体数据价值的分析挖掘,并为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对生产业务的理性化调整。

他进一步解释,企业的生存环境是由产业链和市场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十分重要,通过数据共享挖掘自己所需的数据价值从而指导生产,是工业生产信息与经营信息的结合,这是智能化工业生产所要求的,同时也是两化融合的真谛。

从企业内部来说,2011年底,为了践行企业两化融合的目标,华新水泥能源管理系统项目正式立项实施,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采集,不同业务部门按其所需对数据进行合理调用。目前集团中几乎所有的水泥分子公司,包括生产原料、能源消耗、产成品等相关数据已基本收集完毕。数据分析的结果将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依据供不同部门应用。

而在外部来说,想要对供应商、客户等外部信息实现掌握并管理首先要打通过去外部信息的渠道。例如利用CRM系统实现供应商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刘胜评价:信息化指导生产在企业内部尚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涉及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数据更是超出自己的范围,这就为共享数据的企业提出要求,要求数据必须真实、及时、便捷获取。简单来说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基础要好。有些企业处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不愿意共享自己的数据,但事实上只要关键业务数据保密好,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共享数据是十分有利的,保密仅是信息安全的部分而绝不等于划等号。

市场驱动融合

两化融合对于企业的作用各不相同,刘胜坦言:华新水泥实现企业两化融合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他说:

“从行业内规模类似的企业来看大家生产的水平都差不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或保持住优势地位,就要依靠企业自身具备的不可替代元素,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介绍了2013年工信部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方面的四个重点方向:即推动智能工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模式的建立;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来统筹信息安全与发展。

从信息化支撑企业发展到全面推进智能工业发展战略,随着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等全过程的逐步渗透,华新水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覆盖面也在不断提升。“今天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标准并不是用了什么系统,而是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工效。”刘胜说,“开头提起的能源管理系统是2011底年开始实施的,计划通过3年时间到2014年能够让系统全面服务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系统的个性化开发,目的是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为了有效的推动企业的智能化工业生产,建议行业中具有信息化建设优势的企业着手建立行业云模型,共同商讨出合适的商业模型,让中小企业能够免去自行开发的投入和风险。这是实现行业数据共享的有效途径。”

第8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关键词】冶金行业;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

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制造业等行业中。在生产钢铁的工艺中,我们不再为外国先进技术而担忧,而是建立了以国有化为基础的自动化体系,使得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逐渐投入到市场中。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在国内许多钢铁领域中。而且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在经济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篇文章就是对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究。

一、物联网技术与冶金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孕育而生。物联网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高效利用,为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可是当前对物联网技术的探究也只是出于概念阶段。许多企业甚至没有物联网的概念。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虽然物联网技术在冶金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传感器的研制与生产。所谓工业传感器是指可以对物体的状态和转变进行感知,并且将得到的感知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读懂的电子信号。研制与生产工业传感器要以工业自动管理与自动控制为前提,才可以保证工业设备和机器的正常运行,同时使产品获得最好的质量。工业传感器就是对不同参数进行查看和管理。因此,生产物美价廉的工业传感器有利于现代化冶金工业的发展。另一个是构建工厂传感网。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将传感器技术、现代化的无线网络通信手段、嵌入式的计算技术以及分布式的信息处理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工厂传感器网是由很多随机分布的、能够进行实时感应和自动组织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在冶金工业领域中的运用是现代化工业的一大突破,能够将工业领域的检测费用降到很低,同时又可以使工业领域的运用范围得到最大程度地扩大。可以说,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是国内外相关领域非常重视的技术。

二、数学模型与冶金工业自动化

要知道,冶金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状况与过程数学模型的运用程度有很大的联系。要是能够把数学模型这个技术运用得很熟练,那么就可以增加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可能性。所以,为了可以满足我们国家对钢铁产品的需要,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务必要提高冶金工业自动化的水平。我们知道,一些欧美国家冶金工业的自动化水平很高,可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不愿意或是不肯将这种自动化技术与其他国家分享,他们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技术转让的产品大部分是落后的或是有较大缺陷的产品。不过如今,我们国家的自动化水平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领域,实现冶金高度自动化数学模型的创新具有较为成熟的条件,可以较为广泛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就是,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组织,从而为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要将数学模型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工艺水平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数学模型的优势之处。可以看出,数学模型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关键技术。我们国家钢铁企业为了可以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钢铁材料与品种,就构建了实用性和准确性很高的数学模型。实用性和准确性很高的数学模型可以从本质上保证钢铁产品的质量和节约能源的效果,从而推进钢铁产品的长久性发展。

三、把国产的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作为自动化系统的中心

当前,我们国家冶金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仍然处于局部闭环控制或者是开环控制的领域。但是我们知道,要实现本质的集成与创新就要构建一个完全闭环的自动化系统。不过,这需要相关的实施部门、检查部门等的配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其中心是国产的技术,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和产品,来确保自动化系统的质量。如果自动化系统仍然处于开环或是部分闭环的控制阶段,那么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集成与创新。在管理系统、控制工程设计、工业通信体系、实施软件、组态软件等的基础上,以国产化的产品为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其集成和创新能够保证真正的生产管理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化建设。

四、能源管理控制一体化的构建

我们知道,冶金行业是一个耗费资源和能源较多的行业,耗费的这些能源和资源会严重阻碍到冶金工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冶金工业逐渐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转化为精细型的生产模式,用耗费的能源和资源作为核定产能的标准在未来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能源的节约与利用对冶金工业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中自动化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广泛运用,可以为节能减耗、低碳减排做出很大的贡献。冶金行业的能源管理控制一体化的构建,要是只处于数据采集阶段的话,那么作用并不大,但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冶金工业在能源管理控制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耗费大量的能源与资源以及在冶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我们将能源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建设能源控制与管理中心。能源控制与管理中心主要是以控制模型与管理模型的建立为基础。可以看出,能源控制与管理的工作重点是能源运用的合理化、二次能源运用得合理化、多种能源介质共同运行、转变过去的能源计算方式以及能源安全警告等内容。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面对冶金工业如此庞大的生产体系,技术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运用可以使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产品质量也会更高。一些冶金企业越来越追求高回报低消耗的发展目标,所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成为冶金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冶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前途决定了冶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果没有了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生产钢铁就没办法高效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宏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铝加工,2011(03)

[2]基于物联网的渔船航迹暨油料管理系统[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0(03)

第9篇:能源管理系统优势范文

起点低、速度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特征。在1980年~2013年期间,中国常住城镇人口从1.9亿人增加到7.3亿人,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人口移入城镇年均1600万;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在快速发展中,旧模式的城镇化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差距加大、东中西部城镇差异拉大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是重质量轻速度、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结构合理和城市群体系趋于成熟等。能源总消耗量的大规模上升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一个农业人口转移进入城市,其生活用能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及以上。而城镇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由直接用能量和间接用能量两部分构成。居民的间接用能量远远大于直接用能量,前者又是后者的2倍~3倍以上。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数据,中国在1980至2012年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直接用能量都呈现增长态势,但城市人均生活用能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消费量,过去33年间城乡差值在93千克~272千克标准煤。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同时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总量将进一步增长,且间接用能量增速也高于直接用能量。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所引起的居民生活用能量的增加量取决于城乡居民生活用能量的差值。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表明,当其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其人均能源消耗量不低于4000千克标准煤,人均直接生活用能量大都在1000千克~1800千克标准煤之间。根据十报告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届时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按国家发展目标,中国将在2050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单位用能消耗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15倍~20倍,届时即使中国人均能效达到目前能效水平最高的日本的水平,能源需求也将接近77亿吨标准煤。如此高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需要改变当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寻找开发新能源之路,实现社会持续发展。

二、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源问题

自中国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能源主要受三方面约束:化石能源国内供应有限,能源效率较低;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高强度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产能和用能中心在地理上布局不均衡。能源是支撑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当前面临的常规能源有限供应能力挑战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亦是当前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能源问题。

1.能源效率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能源的效率比较低。每生产1000美元GDP,中国需要消耗273千克油当量,而美国仅需要171千克,韩国为184千克,日本则为125千克。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在30%~60%之间时,是这个国家城镇化加快阶段,而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城市能源需求两者关联密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等一次性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分别为17.8%、5.1%、67.5%、0.9%、7.2%、1.5%。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旧处于主导的地位。2013年中国能源总体消费情况,总能耗是34.2亿吨标煤(电热当量计算法),能源集中生产和供应中上述标煤41.7%用于发电、4.7%用于供热、14.9%用于炼油,其他用途9.1%、损失29.6%,而发电使用效率34.6%、供热使用效率74.5%炼油使用效率97.9%。煤炭作为主要的化石能源,通过火车、汽车、船运送到城市去,其中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就占到了总能耗的20%以上,能源的集中式生产以发电、供热、炼油为主,但集中式发电、供热效率非常低。如热电厂,要划分一个供热半径,以供热半径内的最高负荷来建热电站,但是供热范围内的用户不可能同时开启所有的用能设备,所以其整体的供电供热效益在40%左右,而且终端用户在建筑、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至少20%左右。

2.废水、垃圾处理难和空气污染重。

废水、垃圾处理和空气污染是城镇化建设中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另外两方面。中国目前城市环境矛盾凸显,600多座大中小城市中,有70%被废水、垃圾所包围,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许多城市和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7亿吨,比2011年增加4.2%;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比2011年增加8.1%,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总量将达到4.09亿吨,城市废水、垃圾总量增速堪比当前国家GDP增长速度。而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的31个主要城市2012年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这些城市年均二氧化硫排放11.19万吨,氧氮化物14.36万吨,烟尘5.28万吨。而同年北京的上述三种废弃污染物排放分别为9.38万吨、17.75万吨和6.68万吨,PM10年均值每立方109微克,2013年北京PM2.5年均值是每立方90微克。根据2012年国家颁布的空气质量新标准,PM2.5年均值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才算二级良好水平。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解决上述影响城市发展的能源问题,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生产和利用模式方展方向,是解决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利用能源互联网,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

能源互联网是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提出的愿景。他的书中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蒸汽产生动力带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产生电力带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二十一世纪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否利用互联网形成新的一次工业和产业革命?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项目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传输与管理系统中明确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这一学术概念。

1.能源互联网定义界定。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构建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分布式能源采集和储存等装置,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能源管理技术,将多能源网络和信息互联网结合起来新型电网结构,实现能源和信息双向流动的交换与共享网络。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基础,常规化石能源为重要补充对能源互联网络进行构建,通过云计算智能网管理系统实现实时、高速、双向的电力数据读取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该网络具有能源种类多样化、能源来源的区域分布广、多种类能源互联、能源网络共享、系统自愈功能、运行高效、绿色环保等特点。

2.能源互联网核心技术构成。

能源互联网由若干个能源局域网相互连接构成。能源局域网由能源路由器、发电设备、储能设备、交直流负载组成,可并网工作,也可脱网独立运行。能源路由器由固态变压器和智能能源控制系统组成;智能能源控制系统根据收集的能源局域网中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和负载等信息做出能量控制决策,然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固态变压器执行,即智能能源控制系统管理信息流,固态变压器控制能源流。为保证能源互联网的可靠安全工作,能源局域网的上一级干线具有智能故障管理功能,提供能源互联网故障的实时检测,快速隔离等自愈功能。

3.能源互联网面临的技术挑战。

发展能源互联网需要技术跟进,现有技术面临更大的挑战。首先,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多能源网络架构和云计算信息融合机制。能源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的核心,但能源的路由比信息要复杂得多,如何对多种能源收集、储存和控制管理;其次,要实现能源互联网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是主要手段,根据居民用能的实际需求以指定电压和频率控制电力的传输是技术关键和难点,电力电子变压器比传统变压器效率高,但其容量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是分散协同式的能源控制管理,传统的能源管理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管理最终在能源互联网的平台上通过云计算智能网实现统一的多种类能源生产、收集、储存和传输等信息实时采集、处理、分析与决策的产能用能,国家和企业对如何促使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结合,信息能源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是互联网时代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变革的新挑战。

四、能源互联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实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8.7%提高到2020年的13%,能源种类多样化、安全化、高效使用,推进新能源示范城镇建设以及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提高居民和企业用能的智能管理。

1.平衡能源结构及供应。

目前,化石能源,比如天然气,其供应稳定、存储方便,但其使用将会产生碳排放,同时化石能源的存储量在急剧的减少;而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及低运营成本的优势,但其断续和生产的不确定性又将影响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如光伏到了晚上就不能发电,影响供能可靠性。采用两者优势互补的原则来综合的利用。同时,生产生活过程中会产生的废弃物垃圾、污水、污泥、废热和生物质废料充分的回收利用并转化成能源作为补充,利用循环的理念来减少化石能源的需求。

2.技术实践体系。

同时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集中式能源供应和分布式能源系统两种能源结构。具体做法:多元能源结构,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为支撑;供应模式: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最后实现能源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平衡用能方式。首先,在应用端,每个客户在用能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产能者,利用节能技术在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充分回收不同用能单元在用能过程中所产生的余能、废能。其次,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生产结合的方式,利用以分布式发电机组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站,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不足部分再由集中式能源补充,贴近用户,根据用户对能量的品质和数量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匹配的能源和能量。在控制层面,以智能能量管理作为核心形成分布式能源控制网络,充分借助人的智慧对能源系统进行整体的优化和控制,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的能源效率。最后,以云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多种能源运营管理系统,将能源的生产商、服务商、运营商、用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多能源的协同调度、监管、交易和智能化服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能源互联网的交换和多方共赢。

3.物理布局在区域内如何实现。

从物理布局上来看,在一个小型区域内,以四环节循环生产形成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终端用户尽量利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需求,再利用分布式能源站来匹配他们的冷、热、电、气、生活用水等多能源需求,同时利用不同能源的存储,回收垃圾、余热、废热、废气及终端用户的工业余能,可实现季节、昼夜能源峰谷的调节,来降低能源的投资和运营费用。以一个小型的区域为示例,实践中在主干网上会有多个区域,它们都挂在主干网络之下,由现有的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来负责主干网的运营,通过这多各区域之间进行多能源的互补和匹配供应,来减少能源的主干网络昼夜、季节的峰谷压力,降低能源峰谷之间的差距(夏季供冷所需的电负荷非常大,而燃气在夏天基本只是用来做饭做菜,但冬季则相反,燃气供暖消耗的负荷急速增长,国家电网或者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作为单一的运营商只能提供单一的电或者是单一的燃气是无法解决多能源季节峰谷调节问题)。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