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范文

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

第1篇: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三届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树立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理念,以建设“最美湖湾新城”为目标,以实施城市管理“网格化”、“数字化”、“属地化”为导向,以城市管理绩效考评为抓手,进一步调优体制机制、强化整治攻坚、实施重点项目、提升综合管护,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管理对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着力打造强富美高、宜居宜业的“湖湾新城”。

二、目标任务

(一)“三化”指标:全面落实“网格化”、“数字化”、“属地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网格人员“在岗率”、第三方信息采集问题“办结率”、“整改巩固率”以及“市容问题增减率”(简称“四率”)。

(二)综治指标:大力开展城市区域“四整”工作,完成9个市容热点难点整治;拆除违法建设2万平方米,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综合整治任务。

(三)改造指标:完成9条背街小巷改造整治、9条道路街景改造维护、9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建设、15座公厕改造(其中区管公厕5座、镇街管公厕10座);完成111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公共绿地;完成50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任务。

(四)创优指标:积极开展省、市“城市管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完成27个区“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示范社区”创建任务,力争城市管理绩效考评位于全市前列。

三、重点工作

(一)调优体制机制,全面实施“三化”模式

全面实施城市管理“网格化”、“数字化”、“属地化”新模式。

一是提升网格管理实效。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元”四级城市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社区网格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对网格人员“在岗率”的考核通报。

二是优化“数字城管”运行。进一步优化完善区、镇(街道)两级“数字城管”平台建设,稳步实现与市“数字城管”平台的有序对接。充分依托“数字城管”统计评价系统,加强对第三方信息采集问题“办结率”、“整改巩固率”以及“市容问题增减率”的考核通报;适当增配“数字城管”移动终端设备,提高一线城管队员、执法人员、社区网格管理人员等的移动终端配备率和使用频率;结合实际需要,在重要点位适当增设监控探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现有监控资源进行联网共享,强化“数字城管”全方位循环监控能力。

三是配强属地管理力量。积极探索推进行政执法权下移,调整完善区城管执法大队人员配置,结合实际需要向各镇、开发区、街道增派执法人员,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基层执法能力。进一步配齐配强城管协管员队伍,各镇、开发区、街道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不少于40人”的标准,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力量,并向辖区各村(社区)派驻1-2名城管协管员,强化基层自主巡查整治能力。切实加强各级城管执法队伍、协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考核,继续举办全区城管队伍封闭式集训,落实全区城管队伍纪律检查和工作业绩考核,执法队员考核成绩与工作岗位挂钩、协管员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逐年淘汰不合格协管员,不断加强城管队伍规范化管理,提升城管队伍作风效能。

(二)强化整治攻坚,有效遏制市容顽症

围绕“整治、整洁、整理、整改”的“四整”工作要求,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大力开展各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市容热点难点整治。以各镇(街道)为主体,强化区级执法管理力量的统筹配合,按照“每周2-3次”的频率,对辖区内各类市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常态化整治。针对辖区内9个问题突出地段(区域),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以“根治”为目标,明确相关整治、规范、疏导措施,细化相关方法、步骤,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大各类突击整治、联合整治的频率和强度,全面落实整治后的长效管理措施,确保各类市容顽症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开展违法建设整治。健全违建管控网络,坚持违建周报制度,强化属地单位的违建巡查和防控责任,加强同社区、物业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做好违建防控宣传工作;建立前期审批与后期监管的联动机制,完善重大违建问题协调处置机制,切实加强规划、国土、城管、住建、消防、公安等部门与各镇(街道)之间的工作配合,加大违建监管力度;继续保持违建整治的高压态势,全面遏制新增违建,逐步消减历史违建,重点整治别墅区违建、非住宅违建。

三是开展违章偷倒整治。加大对违章偷倒问题的整治查处力度,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定期开展车辆临检、伏击整治,借助路网监控实施偷倒追责,对查获的偷倒车辆一律从严处罚,切实遏制违章偷倒的嚣张势头。强化源头管控,推进住宅小区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点建设,全面实行装潢垃圾统一收集转运、运输企业统一资质准入、运输车辆统一备案监管等制度,不断规范装潢垃圾收运管理工作。明确清运队伍,落实清运经费,对道路沿线各类无主垃圾、暴露垃圾开展集中清理,并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废弃道口,统一设立路边挡土墙,改造提升空置围挡,确保各主次干道沿线干净整洁、协调美观。

四是开展道板违停、毁绿违停整治。严控主次干道特别是严管路段的道板违停、毁绿违停问题,加强日常管理、整治和查处;对辖区内违停问题突出路段,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确保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秩序。

(三)实施重点项目,继续增添城市亮点

一是实施道路包装出新和背街小巷改造。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对辖区9条主次干道、9条背街小巷,有针对性地实施店招、立面、市政、绿化、亮化等多方面的改造维护,提升道路景观。同时,对近年来所有的已改造道路、背街小巷进行“回头看”,落实后续管护措施,全面维护改造成果。

二是实施公厕改造提升。对15座公厕实施改造提升,其中区管公厕5座、镇(街道)管公厕10座,通过更新公厕破损设施,落实公厕保洁管理,切实改善公厕设施环境。

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辖区内9个住宅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四是实施新改建项目广告规划论证。规范重点道路、城市综合体等窗口区域的户外广告设置,全面落实新建、改建项目户外广告方案编制论证,完善全区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

五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利用政府性公共资源,合理设置公共停车泊位,有效缓解部分地段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年内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个,做好对已设置公共停车泊位的规范管理工作。

六是推进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继续开展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加强村容村貌、社区环境卫生等常态化管理,确保完成27个“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示范社区”创建任务,积极开展省、市“城市管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四)提升综合管护,不断优化道路风貌

按照“市、区管理主次干道、镇(街道)管理辖区非主次干道”的原则,分类加强各级城市道路环卫、市政、绿化综合管护工作,切实加强和规范街景亮化管理。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区管招标道路环卫作业质量,加大镇(街道)环卫经费投入,确保背街小巷环卫专业化保洁全覆盖。加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后续管理,做好垃圾收集桶清洗、消杀、维护等工作。完善建筑装潢垃圾“集中堆放、统一收运、规范监管”的收运处置模式,确保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点布点到位并规范运营。

二是加强市政道桥管理。加强各级城市道路、桥梁的巡查监管工作,及时修复各类破损市政设施,结合实际对辖区部分重点道路实施大中修工程,落实镇(街道)管护道路市政养护专业队伍;按照“六年一次”的标准,落实桥梁结构监测制度,全面排查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桥梁,全面清理桥洞占用问题;加强管护作业设备更新,提高管护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防汛防台、防雪抗冻等应急物资、设备储备,提高城市道路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加强各级城市道路绿化管养工作,提升区管道路绿化品质,落实镇(街道)管护道路绿化养护专业队伍;继续增加城市绿化总量,确保完成新增公共绿地111万平方米;提升老新村、自然村、安置房小区等绿化管理水平,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旧住宅区树木阳光修剪、空秃地补绿以及小游园、垂直绿化、生态停车场等改造建设工程;完成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任务。

四是加强街景亮化管理。规范亮化设置预审工作,对主次干道两侧、窗口区域等亮化实行设置前方案预审指导,合理统筹辖区内各类城市亮化的设置规模和设计风格;继续加强城市亮化管理维护工作,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日常管护责任,大力推广亮化设施维护管理专业外包,确保日常亮灯率90%以上,重要节日亮灯率100%。

(五)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及流程,做好21项城市管理行政许可、232项行政处罚、11项行政强制等工作,规范燃气行业监管。

一是规范行政许可。加强区行政审批中心城管窗口规范化建设,优化城市管理行政许可服务,落实重大项目审批联合会审机制,继续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风险点监督,加强对已审批项目的事后跟踪监管工作。继续做好22条试点道路门头店招许可规范工作,确保许可率、规范率达标。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及流程,认真做好工作。规范办案流程和文书制作,加强执法人员法制培训、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实行行政执法案件终身负责制和纠错问责制;建立健全案卷审核机制,完善“网上办案云平台”系统,落实一般程序处罚案件分级案审制度和行政处罚月报等制度;加大法制人才培育力度,健全城市管理法律咨询服务网络,依法开展维权、应诉工作。

三是规范燃气监管。建立健全燃气行业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持证燃气供应企业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燃气供应企业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依法严肃查处非法经营瓶装燃气、倒灌燃气和其他违法、违规使用燃气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燃气应急救援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准确把握城市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目标任务,努力增强城市管理工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区城管委及其办公室的高位统筹,加大工作指导和推进力度;加强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对各类市容问题的联动整治和协调处置;落实各镇(街道)、村(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基层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联系,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把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二)强化经费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的经费投入力度。区财政在保障区级项目投入的基础上,继续设立城市管理重点工作专项经费,对列入年度实施的道路包装出新、背街小巷改造、公厕改造等实事工程类项目,按照改造经费总额的30%进行补贴;对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以及上年度完成的重点项目适度安排长效管理经费;执法管理装备、环卫、市政、绿化作业装备提升适当安排引导资金;对“数字化城管”、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及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等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筑装潢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等落实引导及补贴资金。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专户,足额保障城市管理人员经费、日常工作经费、装备更新经费及年度重点工作经费,并根据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形成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工作高效有力开展。

第2篇: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经济发展实际,贯彻落实好省《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9]28号)和市《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示范带动、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及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行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竞争力,实现产业发展数字化,民生服务智慧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为加快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助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工业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惠民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基本建立。

到2025年,先进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交通、教育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高效便捷的信息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化监管机制发挥巨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三、重点任务

为扎实做好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工作,结合实际,将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24项具体工作。

(一)实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督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电信运营企业按照省、市公司统一规划部署,优化网络结构,增加网间互联带宽,促进LTE增强、5G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结合本县实际科学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并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提升本地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机房建设,统筹协调5G通讯设施的需求,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2020年底,完成县政府、县医院、轴承工业园区等15个5G网络站址覆盖。(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二是在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推动建设和完善企业IT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支持信息化集成度高的企业开展基于IPv6的改造升级,支持IPv4/IPv6双栈运行,在新建IT网络全面部署IPv6;鼓励企业结合IT/OT有线网络,科学部署和应用无线网络,支撑工业生产全流程的网络覆盖和信息采集;加强5G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融合应用,带动物联网、VR/AR、车联网及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光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广新体和旅游局、县交通局)三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加快以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的低压配电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低压配电网故障研判、拓扑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等应用成效;配合省、市推进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推动汽车客运站等交通场站多家宽带运营商网络覆盖;配合市相关部门推进矿用水资源保护与水害防治微震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国网供电分公司)

(二)实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工程。一是支持“找轴网”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构建面向轴承产业集群,提供全供应链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构建基于云架构、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动国内外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布局,加强平台企业、制造企业、电信运营企业、第三方开发者的跨界合作;积极推动智能电网、机器视觉、远程控制、缺陷检测、AR辅助、VR装配、远程控制、AGV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技术的推广。推动轴承工业园区,在可视化指挥调度、一体化物业管理、全方位园区安防等方面实现智慧园区建设。到2022年,力争培育1个面向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轴承工业园区、运河工业园区、东留善固园区)二是围绕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步伐;在中伟、诚为等重点企业中探索建设“工业大脑”,打造一批信息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的试点示范企业;推动“轴承+互联网”,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供应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新模式;推动企业上云,以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设备产品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为重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普及应用;完善工控安全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工控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推动工控产业发展,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三是实施“大智移云”应用科技专项,推动新兴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围绕工业企业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综合集成应用服务,打造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大力支持“找轴网”开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全链条新型服务,促进轴承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

(三)实施服务业和民生领域数字化发展工程。一是整合全县交通运输全要素信息资源,配合市直相关单位构架建养管运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全县域、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提升交通网络的基础建设、运营监测、路网养护、综合调度等能力;积极支持在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运行监测、教据分析等方面参与建设,重点聚焦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5G及信息化应用建设。(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工信部门、县公安局)二是支持对运河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挖掘,积极融入市直相关部门建设的旅游云数据中心、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和智慧营销平台;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步伐,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对玉兰纪念馆、四二九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智慧化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三是支持“找轴网”、“轴承联盟”等轴承产业平台扩大知名度,完善服务功能,推进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五邦同城电子商务平台”、“微同城”、“供销e家”等O2O电商模式的发展壮大;加快“闲来先得”农特产品和“好乡亲365”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本县特色食品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上规模的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责任单位:县商务部门、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四是积极融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开展5G+VR教学等5G联合教学应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的信息基础设施100%覆盖;实施联网攻坚行动,到2020年各类学校(含教学点)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2022年各类学校校园网络全面覆盖,所有教学班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校园无线网络逐步普及,发展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空中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及在线教育等教育服务;深化与清华大学慕华成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慕华成志旗下“爱学堂”的基础教育在线资源,引进清华附属学校优质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建立清华附小互联网联盟学校;提升县实验中学与北京101网校联合办学效果,推动全县高中教育提升;加强教育云平台及优质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大力推进STEMA教育,中小学阶段开展教育机器人、智能开发板、智能创客等教育课程研究。到2023年,在中小学阶段普及scratch、python、C++等编程课。(责任单位:县教育局)五是依托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县级全员人口、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扶贫等数据库;通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类业务应用系统,自下而上采集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服务信息,实现各级各类数据共享。以县三院“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为引领,鼓励全县医疗机构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进移动医疗应用。配合市直相关单位建设市、县两级远程医疗综合管理和运营监管系统,做好与省系统的对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县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加快“咱家健康”手机APP家医签约移动平台建设及推广,同时提升“家庭医生”数量与质量,争取实现全县覆盖。(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六是推进互联网与社会保障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全覆盖,重点推动“老来网”APP的应用,实现社会服务网络化,推进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方面数字化。融入市级建立面向居家、空巢老人服务的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逐步提高县域数字化养老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医疗保障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七是在粮食、畜牧、蔬菜等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培育1-2个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态农业新模式。积极推动本县产品生产企业融入省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完善数字农业服务体系,提升种养环节的监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创新推进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站建设,到2020年,力争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站覆盖率达70%。依托全省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部门间扶贫开发相关数据的跨地区、夸部门交换共享,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网信办、县商务部门、县扶贫办)八是引导企业依托现有生产能力、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提供个性化、柔性化、分布式服务,建立网络化协同共享体系。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新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具有深度感知功能的消费平台、融资平台。加快找轴网、轴承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等建设,为轴承企业发展提供轴承产业政策研究、质量监督检测、信息咨询、展览展示、网络宣传、产品研发、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生产技术、销售信息、金融、仓储物流等系列服务,助力轴承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委网信办、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轴承产业管理服务中心)

(四)实施政府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工程。一是加快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积极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形成数据需求清单;主动对接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建设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目录,逐步推动政府部门数据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在移动执法、应急响应、立体安防、智慧环保、城市人口大数据、电子政务等方面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运营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政务应用示范。(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行政审批局)二是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整合登记备案、质量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竞争执法、消费维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涉企信息数据,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建设大数据平台,推进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对市场环境强化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市场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推进“冀时办”政务服务软件的推广应用,实现各项审批事务的手机网上办理;配合市直部门建立健全全市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数字化系统,加强对县域内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及重点领域的实施监测和动态分析;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积极高效推进智慧河长管理平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建设及应用,实现河库水质状况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力争到2020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保监测数据100%上网,积极争创5G+智慧环保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三是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打造全县城市管理一张图,构建全时段、全方位、全市域的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园林、智慧环卫、智慧照明等系统建设,纳入智慧城管中心统一管理,实现对人员、车辆、设施的高效、智能化管理,提升数字城管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功能;积极推动农村管理服务转型,构建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加快“综治云”平安建设,重点实施以公安“天网”平台为基础建设的“雪亮工程”,与市级平台实现联通,构建市、县两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公安实战平台,提升精准打击、整体作战能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推进退役军人信息管理服务及视频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住建局)四是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服务开发与应用,鼓励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建设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征信系统二代升级工作,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人行)

(五)实施数字产业支撑和创新能力增强工程。一是鼓励找轴网、轴研院、等建立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整合、存储系统,逐步推动数据采集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引导并推动相关企业、机构、协会等围绕决策保障、跨域协作、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应用深化。(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金融办等县直有关部门)二是鼓励有发展意向的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发展本县的信息安全产业;积极利用本地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引进建设1-2个支撑本地数字经济发展的研发机构、孵化机构。(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委网信办、县交通局)三是贯彻落实《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可视化、边缘计算、认知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推动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算法、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支持数字工厂、数字家庭、数字化医疗等新产业发展;支持区块链技术研发及试验,培育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技术产业化进程,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扶贫、农产品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委网信办、县科协)四是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在主导产业中的重点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两化技术的融合。(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五是支持重点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主导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鼓励富恒、恒运、东方等机床生产企业加大对智能高端数控机床的的研发,实现产业化生产。(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科协)六是鼓励工业、农业、服务业、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等领域的积极推进专业软件的应用,重点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定制和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交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新型市场主体引育。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培育一批以开展数字经济业务主体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引进和承接市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成果来转移转化,实现本地企业与县外优势企业、机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推进技术交流与战略合作。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平台资源整合,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检验检测、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创业孵化、跨界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一体化服务。(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商务部门)

(二)加大域外人才智力引进。立足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在职称评定、科研服务、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待遇,吸引一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来临发展,重点吸引一批籍人才返乡创业;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指导本县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参加域外大型人才交流活动,适时开展科技招才引智;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提高落实待遇,畅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提高基层职称申报评审比例;鼓励县职教中心与民营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将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实训资源有机结合,为民营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搭建良好平台。(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医保局)

(三)支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动建设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光明生猪实施生猪养殖大数据农业应用示范项目,支持光明九道菇公司实施节能型智能化高效无菌植物工厂项目,支持中伟、诚为等重点企业推进工业智能制造支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省各类引导基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或发行债券融资。(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金融办、县人行)

(四)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统计监测和监管。严格执行省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做好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评估。严格执行市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发展监管方式,做好合理划分权责边界,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建立工作。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监管体制,推动政企联动、行业联动的信用共享共治。引导互联网内部管理和安全保障,严格规范经营。(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发改局、县委网信办、县工信部门、县市场监管局)

第3篇: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出版;主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86-03

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与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相结合衍生出的新型出版业态。当前,云计算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形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革新的第三次浪潮。以云计算进一步拓展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空间,其中的机遇和问题都值得思考。

一、云计算的内涵及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2011版)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 IT 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 Internet 和企业内部网 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云计算的运行。云计算的服务商将云计算系统资源汇聚,以各种租户模式为用户服务。用户通过网络进行计算能力的申请和调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服务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增减相应的 IT 资源(包括 CPU、存储、带宽和软件应用等),使得 IT 资源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用户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访问云计算中心使用计算资源。云计算中心的服务系统设计了独特的计量方式,用户以使用云资源的时间长短、方式和多少缴纳费用。

我们国家政府和很多行业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指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2010年9月北京市发改委了《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确立云计算作为“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正式启动祥云工程。北京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云计算通用支撑平台等,推动传统产业升级。2010年7月,上海市经信委提出培育十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成十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

目前,云计算在中国政府及公共事业建立了“政务云”“公共服务云”计算平台;在制造业、电信业、金融业和能源业建立了软件开发、基础资源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整合的应用。未来几年云计算将在更多领域内得到广泛运用。

二、云计算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运用

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十年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十年,未来产业发展依然还要走技术创新的路线。一些著名的数字出版技术商已经探索云计算的应用之路。

1.方正集团建立云计算平台。2011年6月北大方正集团所属阿帕比公司提出了“共建云平台、同享云服务”的理念,启动了“云出版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出版商可以建立数字资源的自主授权渠道、自主选择商业模式、安全发行和透明结算系统;渠道商可以快速搭建数字资源运营平台,及时获取正版资源并实现为读者提供多终端、跨媒体阅读服务。目前,一些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等出版单位,汉王、永正图书和北发网数字内容运营商加入了这一平台。赫思佳在《方正Apabi全新数字出版解决方案》中指出:数字出版的新技术包括:全文检索、数据挖掘、语义网络等;跨资源类型(书、报、刊、图片、多媒体)的综合检索、内容关联;个性化出版/发行;Web 2.0技术;Ajax、标签Tag、推荐Digg、RSS、IM;跨多种平台和设备的阅读技术。这些技术与云计算结合,不但为云计算增添了针对性极强的服务项目,也在为技术自身的发展提升了空间。

2.中国知网建立云计算平台。张宏伟在《云出版与数字出版产业化》中指出:CNKI云出版平台与业务运行模式,首创了“云出版+云数图” 独特数字出版模式,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研制的一套服务于数字出版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平台。对出版者是低门槛、高效率的集约化虚拟数字出版环境和可信发行平台。在自主出版方面,自主经营或委托超市销售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和需求的数字出版制品或有条件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在发行方面,可建自主加密与安全发行保障系统;在结算方面,建立了电子商务、统计分析和需求调研系统。

3.天津市建立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2011年建立的云计算中心就是数字出版的云服务提供商。云计算中心的设计与部署采用了集中管理、分布式服务的模式。IaaS运营管理平台负责统一运营管理和调度,各业务则承载在IaaS管理的资源节点上。计算中心为数字出版企业提供专业化宽带接入、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等业务的同时,还向企业提供综合信息业务、资源共享、虚拟社区和多重安全等增值业务。

数字出版企业通过租赁方式使用计算中心的各类创意工具库。使用终端设备和软件,加工高效率的数字出版产品,实现低成本,无视地域限制的虚拟协同代工。云计算可以实现弹性存储,支撑难预期、复杂性高、波动性大的数字版权交易。云计算还可以完成数字产品版权的发行,实现高智能的管道管理,创新版权交易的多种商业模式。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的定义,数字出版产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这些新的出版业态需要高性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支撑。云计算就是建立了可以满足数字出版高数据量需求的,这样一个自动化和自助化的高性能的平台。这也是云计算得以应用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原因所在。

三、云计算应用于数字出版的突出问题

1.云计算是否侵犯了版权制度存在着争议。罗昕认为,“版权保护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基于云的内容的去中央化对数字版权保护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即将生活在计算机存储去中央化的转型期。”王自强认为,“不管是云计算,还是数字化,都是技术。技术的发展没有颠覆版权的基本原则,即创作产生权利;使用权利要经过许可,这就是版权保护最基本的原则。技术发展并没有对版权制度的设计带来颠覆性的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授权渠道不够流畅,也正因这种形势,就需要法律能够跟上。”云计算是否侵犯了版权制度存在着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说云计算机有可能侵犯版权。

2.云计算存在着数据安全保存问题。《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是数据和数据安全问题:包括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数据隐私、数据、身份认证等问题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是阻碍当前云计算应用的关键障碍之一。原因正如阿飞所说,把数据存储在基于云计算的系统上、通过互联网来访问数据会对赋予的任何法律保护带来影响。比方说,行业机密和律师客户方面的特权信息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时得到的保护级别与它们存储在企业内部时得到的保护级别可能不一样。

3.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障碍,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参与者尚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具体表现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 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这里的深层次原因是,我们目前还处在云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相互交叉。特别是私有云,比如方正国际、中国知网都要建设自己的云计算系统,画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会形成各自的技术标准。标准不同是经济利益不同。

四、以云计算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云计算以信息转移的便捷性、运行成本的低廉性、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数字出版的技术商、内容生产商、销售商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市场机会;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双翼;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云计算在数字出版产业的应用。但是,应该注意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1.我们应该在国家层面发展数字出版的云计算系统。我们国家的云产业还处在起飞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应该把云计算和国家数字出版的重大公共建设工程结合起来。新闻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具体措施是“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平台,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这一举措非常必要;但是,应用的领域还是过窄。我们还是应该以更宽的视角、更高的位置看问题,把云计算推动国家数字产业发展上升为一个整体性的政策来对待。总署会商工信部和国家科技部,协调云计算产业推动国家数字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特别是在现有的九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建设基地上,实施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问题。以项目为载体,重点解决数据安全的保存问题、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的统一问题。使得限制云计算运用的障碍性问题得以妥善的解决。因为只有国家级的“公有云”(也称外部云是指通过因特网动态地、灵活地以自助方式获取资源)建设,才符合“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打破技术壁垒,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互联互通后形成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体系,使数字出版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2.我们还应该深入追踪研究大型数字出版技术服务企业的云计算建设情况。像方正集团、中国知网都在建设自己的云计算数字出版系统。他们是如何为数字出版企业包括出版社、报社和大型数字出版公司解决数据安全存储问题的?他们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他们会不会形成垄断反而妨碍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比如中国知网的利益链条中,就有忽视了原作者的权益问题。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出台有利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3.我们应该研究云计算对中小出版社的帮助问题。中小型出版社在数字转型期遇见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有很多技术问题难以逾越,资金问题也限制了发展。云计算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中小出版社搭桥牵线,让云计算企业为其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尤其要保护其权益。在国家建设云计算数字出版系统时,要考虑如何让中小型出版社受益,为其寻找有效的云计算商业模式,帮助中小型出版社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2011 版[EB/OL]..

[2] 共建云出版平台 同享云出版服务[EB/OL]..

第4篇: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发展趋势

一、 引言

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将带来许多新的服务需求和挑战,包括:环境质量、交通管理、治安监控、饮水安全、就业市场、经济发展、教育机会等等。同时,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并逐渐转移到核心城市,城市在技术、企业、政府、资源消耗及生活质量等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及影响力越来越重要。因此,近年来"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互联网创造全新的智能型城市,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并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回顾全球开展智慧城市实践的相关文献及案例,从探讨智慧城市的内涵入手,继而分析其建设模式和典型案例,并探析可能的发展趋势,以供智慧城市建设者参考。

二、 何谓智慧城市

1. 智慧城市的概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美国IBM公司在其年度论坛活动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新理念,旨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构新的世界运行模式,并提出智慧城市需高度感知化(Instrumented)、互联化(Interconnected)、智慧化(Intelligent)能力,透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城市高效管理。这一创新理念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但何谓“智慧城市”仍缺乏统一的定义。在讨论“智慧城市”的内涵时,常因城市目标、经济形态、专业领域和地区特性等差异而存在不同的诠释。

综合而言,智慧城市是运用智能化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政府、企业、居民,建立政府治理能力更为完善、城市运营更为高效、城市发展更为绿色低碳、城市生活更为方便宜居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

2. 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具备两层内涵:一是以人为本,打造良好人居环境;二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感知能力、城市运作的协同能力、城市管理的反应能力、城市政府的服务能力、城市的经济和产业转型能力、城市资源智能化配置和共享能力,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项目能力。此外,智慧城市建设除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外,也应不断减轻环境负担,保持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是颠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革新生活理念,重塑以科技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化生活。其本质是以科技和通信技术为基础,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不便、不合理之处。智慧城市并非是使城市变成各种新技术的试验场,而是利用技术去满足城市居民需求,从而创造整体的价值。其核心驱动力是通过深度的城市信息化来满足城市发展转型和管理方式转变的需求

三、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综观各国智慧城市发展,从城市类型的角度,智慧城市包含“新建城市”和“建成城市”,从建设主导方的视角,又可划分为“国有部门推动”和“私有部门推动”。本文进而将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划分为“职能升级型”、“国家主导型”、“大企业驱动型”、“公司参与型”和“公众参与型”5种类型。这5种类型仅作为大致区分,并非互斥,且每一种智慧城市项目可能包含数种建设模式类型。

1. 职能升级型。智慧城市发展不仅针对新建城市,对于建成城市的转型升级,如改善交通、提升政府服务、城市更新、节能减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城市转型过程中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升级。职能升级型多为政府部门推动,主要针对建成城市转型升级,比较著名的案例有:比利时科尔特赖克智慧城市实践项目、荷兰阿姆斯特丹Citynet项目、美国旧金山Tech Connect项目、纽约城区联盟计划、加拿大多伦多数字城市、我国天津生态城、无锡生态城等。

以比利时智慧城市建设为例,比利时科尔特赖克市政府从智能化政府观点来定义智慧城市,并于2011年成立ICT部门,通过一系列智慧城市实践方案,如:智慧城市试点1777方案,推出市民专线服务;智慧城市试点无线网络连接方案,将城市网络与3个高校校园网络连接起来,并提供无线网络热点服务;智慧城市试点门户框架方案,建立城市入口网站提供快速、有效、便利的关键公共服务,并公开地理信息系统,达到联结市民、地方政府以及访客服务;2014年科尔特赖克市政府再度推出即停即走(Park&Go)智能停车感应方案,获得比利时智慧城市奖。

日本的住宅能源管理系统(HEMS)和大楼能源管理系统(BEMS)也是职能升级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基于确保能源安定供给、环境适合性、活动市场机制的能源政策原则,日本政府于2002年研究制定《能源基本计划》,作为日本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在社区能源管理中,一方面运用以家用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注重节能的同时必须无损生活的舒适性。住宅能源管理系统(HEMS)能有效根据能源供需状况、供能设备、蓄电设备与家电等能源需求设备,实现能源供需的最适平衡。与此同时,住户可以通过HEMS的显示器,查看“可视化”的能源消费进度,直观感受能源使用量、价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节能减碳的意识,营造新形态的生活。大楼能源管理系统(BEMS)的概念与BEMS相似。根据日本《能源白皮书》,商用大楼的能源消耗位列前四的分别为办公室、旅馆、包括超市及便利店在内的零售商店、医院。然而商用大楼的能源消耗依据用途的不同而有着差异化的能源需求形态。因此,能源控制的手段和对象须针对不同类别特性、不同应用层面开展,并根据能源需求侧的需求,构建商业模式。例如在有经济诱因的间接调控方面,实践案例有京阪奈地区的中小大楼群管理系统、北九州地区的从业人员参与型节能系统、横滨市的超市模式、京阪奈地区的旅馆模式;在无经济诱因的直接调控方面,实践案例包括横滨市的活用既有基础设施模式、活动车载蓄电池模式、北九州地区的运用浮动电价的大楼调控、医院模式等。

2. 国家主导型。智慧城市需要导入大量技术及标准,多数甚至是高新技术及产业标准,其所带来的庞大基础建设商机,都与未来各国产业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主要国家及经济体都以国家战略层次来主导相关实施方案的推动。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将IBM“智慧地球”视为国家战略,投入大量资源在信息化医疗看护项目之上;再如欧盟以国家力量推动针对生活环境及服务的智慧产业发展计划,以及21世纪以来亚洲各国所提出的国家主导型建设项目,包括日本u-Japan计划、韩国u-Korea、u-Seoul计划、阿联酋玛斯达尔计划、我国智慧武汉、智慧深圳,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e-Taiwan、m-Taiwan、u-Taiwan计划等。本文以欧盟欧洲智慧城市倡议项目、阿联酋的玛斯达尔计划、韩国u-Seoul计划为例进行说明。

在欧洲,由欧盟主导推动的智慧城市项目,包括:第一,“欧洲智慧城市倡议”将城市智能化转型着重在建筑、加热与冷却、电力及交通运输等4个基本应用领域,项目出4个领域的大型示范运用期限与目标,让技术通过示范应用的实际成效验证,被欧洲各城市采纳;第二,“智慧城市与社区欧盟创新伙伴计划”聚焦于产业主导的创新,通过强化新型能源、交通及通讯服务等模式,解决需求侧的问题。同时,也协助与建立未来所需要的规范与标准。

中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推动的玛斯达尔计划于2008年动工,计划中的玛斯达尔城坐落在阿布扎比东南,面积约6平方公里,预定于2020年~2025年完成,总投资额超过180亿美元。整座城市预计可容纳1 500家厂商、5万居民及6万名通勤者。玛斯达尔计划由国家主导,目标为打造全球首座绿色能源智慧城市,城市区域内将完全实现零碳排放量、零废弃物,并采用以再生及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无污染汽车,垃圾及废水均可回收再利用,区内饮用水将由太阳能发电站供电的海水淡化厂提供。该建设方案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的方式,提供免税优惠,吸引世界环保企业创立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期望未来发展成为世界新能源技术领先者及输出国。

韩国政府认为宽带信息产业将是下一波产业发展重点,韩国必须在u-City的各项宽带信息服务占有领导地位,同时促使城市更具国际竞争力,因此提出u-Seoul计划。该计划目标为建立一个让民众拥有高质量生活以及干净且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具体包括4项推动策略:即时服务、客制服务、智慧服务及整合服务。即时服务主要内容为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市民行动信息服务、幼童定位等服务;客制服务为依据旅客或民众个人需求,提供例如首尔市观光与文化、远距医疗、教育服务等信息;智慧服务主要为提供民众智能交通系统、污染自动监测、先进的街灯等服务等服务;整合服务主要内容为提供城市整合观测系统、公共设施管理系统等。

3. 大企业驱动型。智慧城市所带来的庞大基础建设商机,让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积极布局,宣传充满高科技基础建设及服务的智慧城市形态,获得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全球信息科技公司及政府支持,试图从零打造充满高科技基础建设及服务的都市。本文以思科、日本电器公司(NEC)、日立集团为例进行说明。

网络设备公司思科认为智慧城市能够智慧运转,其关键在于让各种设备、设施能够联网并传回感测信息进行分析。因此,网络平台是智慧城市重要基础。思科提出智慧城市万物联网架构及雾运算,疏解M2M(Machine to Machine)物联网络产生的大量数据及云端运算压力。思科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已应用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荷兰阿姆斯特丹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此外,思科还成立了“智慧+互联城市组织”,邀请包括旧金山、阿姆斯特丹、首尔、伯明翰、汉堡、马德里等众多城市参与。

日本电器公司(NEC)认为城市的建设分为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重构阶段,NEC提供五大主要技术:感应、认证、监测、控制与云端运算,将人、交通、信息、能源等四层的网络层数据加以整合,通过分析,正确预测出未来城市的变化,对城市的进化与居民生活提供最完善的保障。NEC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日本筑波市以及南非民政事务总署的电子化政府等。

日本日立集团关于智慧城市的基本观点为利用信息科技,衔接能源、水、交通及医疗等城市基础环境,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包括没有能源?费的环保生产、提供恰到好处的居家生活、帮助不同年龄人群相互学习,以及顺畅的高效移动模式,让生活充满喜悦。日立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日本千叶市和冲绳、美国夏威夷智慧电网、我国的天津生态城等。

4. 公司参与型。企业以单独或联盟方式参与协助各国政府探索及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亦颇为常见,如IBM研究院协助美国迪比克市发展智慧可持续计划、葡萄牙Living Plan IT公司推动Plan IT Valley计划、我国天一众合协助发展智慧佛山计划、SAM投资兴建阿联酋迪拜网络城市等都是著名的实践案例。本文以美国迪比克市发展智慧可持续计划、葡萄牙Plan IT Valley项目为例说明。

美国迪比克市于2008年被命名为“最适宜居小城市”,总人口约6万。该市2009年9月与IBM研究院合作,发展“智慧可持续迪比克市”,共同打造美国首个智慧城市,运用网络、分析软件和数据传递装置等高新技术让市政府和市民实时监测和调整用水、用电天然气、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信息,以打造节能、可持续发展城市。

葡萄牙Living Plan IT公司于2011年提出并主导Plan IT Valley项目,试图打造一个生态智慧城市。Plan IT Valley项目试图通过模块化建筑技术?低感测网络的安装成本,并借由工程与运营流程的创新,建设成本较传统方法节省30%,工期提早30%。该项目获颁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科技先驱奖。

5. 公众参与型。城市由政府、企业与民众组成,因此,以人为本,纳入开放数据、信息分享以及公众力量开始受到重视,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各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信息共享模式,由政府提供城市各项运作信息,再由民间、产业发掘需求,创造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潜在商机,成为另一股提升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力量,例如:美国纽约市政府举办手机应用程序Big Apps竞赛、波士顿推出手机应用程序APP让公众参与治理、巴西发展群众通报城市中无障碍空间问题工具、联合国与IBM合作开发公众参与工具等。

美国纽约市政府在2010年利用2万美金总奖金,举办纽约市手机应用程序大赛,吸引多达85组队伍参加,更有效率地使用纽约市数据库,3年内创造235套公共服务应用程序,合计60处官方及民间单位参与,并成功促使纽约市民及旅客运用政府数据资源。

波士顿市政府认为城市最大的传感器来源是每位市民的手机。因此,波士顿市积极设计推出各种手机应用程序,让市民能够参与城市治理,例如:2009年推出“市民连接(Citizens Connect)”就是让每位市民能够将在城市所看到的问题(如街头涂鸦、路面坑洞等)拍照上传至相关政府部门,让问题获得最有效的解决。

四、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国际调查机构IDC的报告指出,全球已经启动或兴建中的智慧城市达一千个,未来每年将会以复合增长率20%的速度成长,而在2025年之前,全球经济重要城市将会有大幅度的调整,预期2010年~2025年间,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均名列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中,合计对全球经济成长贡献将提升28%,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新兴发展地区。

本文借由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探析世界脉动与未来发展方向:

1. 借由公私合营(PPP)模式,高度提升行政服务效率。美国佐治亚州的桑迪斯普林斯市借由公私合营(PPP)的方式,将行政业务,大量外包给民间企业,当地政府聘雇5名公务人员,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掌握外包质量,提升市政操作效率。

2. 基于医疗、健康与自然共生等层面,提供舒适居住环境。我国海南省利用东岸万泉河中洲上的乐岛,建设成长期疗养观光地区,同时出于环境问题的考虑,规定在中州及河川两岸区域只能行驶电动车,以及通过太阳能发电或电力发电系统创造的再生能源,以建设一个适合市民居住的宜居新城镇。

3. 提供社群层级而非个人化的服务。行政服务主要是以社群为单位,但随着能源、交通运输、健康医疗等各种服务平台的扁平化,今后各种服务可能延伸发展出结合新产业的新服务系统与新生活方式。

通过上述的趋势可以了解到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会朝向多元尺度、多样层面的方向进行,而借由引入数字化神经系统,引领城市通过各接口了解多元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并回馈应用于城市建设,由单一的个体衍生至群体,达到有效协调系统间的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五、 结论与建议

纵观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已经完成城市基础互联网络设施的建造,正从数字科技网络的链接功能,迈向智能环境的创新应用阶段。借由这些创新应用让使用者体验“智慧城市”优质的生活模式,以创造新的生活文化风貌。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标准缺乏核心竞争力,城市项目与标准体系建设不同步,业务系统兼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与企业、学界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创新开发模式和产品模式,积极推进建立技术更新,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28-32.

[2] 马臻.智慧城市建设要点问题的思考[J].房地产导刊,2015,(3).

[3] 徐静,陈秀万.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1):13-15.

[4] 王广斌,范美燕,王捷,等.“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项目创新[J].上海城市项目,2013,(2):11-14.

[5] 汪玉凯.智慧城市要有顶层设计[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2):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