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古代文学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学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文学艺术

第1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一)梅雨特征描述的细致化

    到了宋代,由于南宋时期文化政治中心发生了南移,江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梅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记载。陆佃在《埤雅》中对于梅雨的地理范围、特征、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罗愿在《尔雅翼》中对梅雨的记载说其“连日不绝,衣物皆裛”,又说明了梅雨持续时间长、容易使衣物发霉的特征。地理环境能够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梅雨细密绵长的特征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敏感和消沉的情绪,而且梅雨天气一般伴随着高温、无风,会使人感觉到湿热、沉闷和压抑。文学作品中也对此有着很多的描写,如陆游在《枕上》中写道:“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商略明朝当少霁,南檐风佩已锵然。”写出了长时间的梅雨天气下空气湿度较大、万物容易发霉的特征。

    (二)梅雨内涵情感的丰富

    潮湿闷热的空气容易使人心情压抑、愁苦,而且淅沥绵长的雨丝往往会触动文人的愁情。比如王之道在《相山集》中写道,“昏沉浑似醉,憔悴不禁愁”,其中饱含了浓浓的愁思,还有刘敞和袁燮的两首《梅雨》诗,都写出了梅雨所蕴涵的这一感情特点。虽然梅雨的持续时间长,然而梅雨中农人们却可以借此时间暂将农事放下,享受一下难得的闲适和逍遥。宋代的文学作品里面有着很多这一类生活的描写,比如袁燮笔下有“小小闷人人莫厌,解教禾稼勃然兴”的诗句,表达了梅雨带给人们的悠闲惬意的感受。宋代文人经常赋予梅雨以“轻”“细”的特点,用“溟蒙”“处处”等词语来描写如烟如幕的梅雨景色,如李纲《梅雨》诗中写道:“小麦青青梅正黄,连山雾雨湿溪乡。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着重描写梅雨的缥缈、细密、轻柔的特征。还有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把梅雨时节描写得清新自然,富有自然和生活情趣。梅雨有着如烟如雾、丝丝缕缕的自然状态,与爱情的缠绵悱恻极为相似,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梅雨来比喻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思。如晏殊的《鹧鸪天》、程垓的《忆秦娥》、向子諲《鹧鸪天》等诗词,都抓住梅雨的缠绵、轻柔、无绪的特征,梅雨的这些特征像极了男女的离愁别恨,因此能够恰当地把男女感情表现出来。

    (三)梅雨意象和江南地域特征的联系

    由于江南地区在宋代成为文人墨客聚集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且描写梅雨的作品也大大增加,梅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文学意蕴和艺术美感的得到了突出,这也就使得梅雨的意象和江南的地域特征有了紧密的联系。梅雨落在江南的暮春时节,其自然有序的情境很容易引发文人的春愁和感叹。梅雨意象的文学和情感内涵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而且自宋代以后,梅雨和江南文学象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如“烟雨江南”这一种意象的固定表达。

    二、梅雨意象经典表述的形成

    (一)“烟雨江南”经典表述的形成

    自宋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梅雨似乎已成为江南的标志。在王琪《望江南》中有着“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的诗句,描述了江南的一川无边烟雨中,碧瓦、杨柳、红墙相互掩映、若隐若现的场景,这是江南梅雨时节的典型写照。元代《平江记事》中细致地描写了梅雨对吴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这说明在元代,梅雨已经成为江南地区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地理意义上看,说起“梅雨”,即令人首先想到江南。从美学上来看,梅雨意象的江南地域性在地域、心理和文化优势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强化,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上,“烟雨江南”即指的是梅雨季节的江南景色,如古诗中常用的“江南风物”“江南烟雨梅子肥”等词句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实际生活来看,梅雨和江南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茶叶出产自江南,而采茶的习俗和梅雨有着重要的关系,清代《续茶经》中关于梅茶的记载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作品中对于梅雨的描写大多和江南有关,比如“迷蒙”“烟雨”“溟蒙”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正是如烟似雾的梅雨的真实写照,这在雨的意象中是独特和别有韵味的。

    (二)苏州的“烟雨江南”意象

    明清以来,浙江、江苏等地由于其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不仅成为地理意义上的江南,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理认知中的江南,因此苏州也就逐渐成了烟雨江南意象的代表地。苏州地处江南,由于其地势较低,在梅雨的时节,池塘青草、树木、山峦、黛瓦粉墙在迷蒙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韵味。以清代王士祯的“诗地相肖”的文学理论来看,梅雨和苏州正是绝妙的搭配,宋代王仲甫也有“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的诗句。

    (三)明清时期“烟雨江南”表述的固化

    在明清时期,“梅雨”和“江南”的经典意象表述组合已经逐渐固化,梅雨有着迷蒙如雾的状貌特征,迷蒙的江南正是对梅雨意象之美的最好体现者。在明清时期,描写江南的诗句中无不是这一点的突出体现。明代高启的《梅雨》诗中有“江南烟雨苦冥蒙,梅实黄时正满空”一句,写出了梅雨江南迷蒙满空、婉约缠绵之美。而“烟雨江南”这种极富诗意和离愁别绪意味的表述方式又成为明清文人常用来抒怀的意象,无论是诗句还是书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明代《清河书画舫》《续书画题跋记》,清代《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画典籍中,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意象。

第2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在谈及文学艺术发展时,我们首先来对“文学艺术”和“进化论”两个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既包括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也包括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还包括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当然还有综合艺术,如电影、曲艺、戏曲、戏剧等等。关于进化,《辞海》对其的解释是:“进化,亦称‘演化’,旧称‘天演’。生物逐渐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而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进步”和“演化”两个词逐渐合并,最终人们习惯将其称为“进化”。由此认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的,实质就是肯定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整个漫长的人类文学艺术史中是不断演化和进步的。

关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还是退化抑或是非进步的问题一直是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当然,各种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例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从我们现在感悟到的身边的文学艺术的变化发展出发,笔者认为文学艺术发展的总趋势呈现进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艺术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性

中国的语言词汇中有“否极泰来”,“周而复始”,“生老病死”等等这样一些阐释事物发展规律的词语,实则蕴含着万事万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定的自然规律这样的道理,文学艺术也是一种事物、一种现象,不论文学艺术是为写实人生而服务,为娱乐大众而服务还是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文学艺术终究逃脱不了其由社会中的人创造的这样一个基础,既然由人创造,那么他的发展总趋势就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消亡势必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果依据安东尼·孔帕尼翁的说法,他认为艺术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种发展模式,即黑格尔哲学或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式。黑格尔哲学强调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灭亡这样的一个模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了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实际是一种不断进化。

二、文学艺术的发展在今天的地位和表现

1、文学艺术样式的创新

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距离古代的文学样式,虽然不能说是有所增加,比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论述文体各篇中,在篇名中提到的文体共有三十三类,如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笺、诔、碑、论、说等等,但是,文学艺术的样式却一直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创新和繁荣,除却大家熟知的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今的文学样式由于受到科技时代网络的冲击和影响,受到“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网络文学大行其道,博客、微博、各种网站论坛为现代人提供了尽情展示文学艺术特长的舞台,一句话就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者产生广泛共鸣的微博,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普通大众,特定的字数限制,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的新形式,涵盖众多的内容多半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再以中国为例,从19世纪晚清出现的报告文学[1](文学与新闻的综合体)到20世纪出现的革命文学[2](积极进取精神、批判现实主义与革命事业的直接关联)等等这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文学样式,都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之上的创新,不管其生存的时间长短,总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文学样式都取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为特定的时代服务过,甚至短时间内文学艺术对社会、对人生所产生的影响总有其相对积极的一面。此外,电影艺术的发展当称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从古代没有电影到早前的简单的黑白电影放映机再到如今的3d(4d)立体影院[3]的纷纷建立,电影无疑是文学艺术样式的一种新鲜样式,结合了科技和人类无限的创意,电影也是将纸质或者人类脑海中的文学艺术搬上荧屏与大众分享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文学艺术的样式。

2、文学艺术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扩展

古代文学艺术的传播由于受到交通、科技、阶级观念等的局限,传播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口口相授或者口口相传、书面记录是主要传播途径和方式,而今天我们来看被归为文学艺术范畴的一切内容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明显已经大大扩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相继出现,街头彩印、屏幕广告、杂志等等都为文学艺术开启了几乎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地涌向社会的大门,这就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受众的越来越广泛化提供了中间桥梁,也为文学艺术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条件。

3、文学艺术受众的广泛化

古代文学艺术完全不像今天这般,纵观世界亦是如此,文学艺术是贵族、宫廷等阶级的人所能享受的待遇,因此文学艺术自古似乎就被与“高雅”“博学”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蔓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也更为普通和广泛,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开始寻求知识的无国界化,地球村概念的推广更是加大了人类彼此了解的欲望,文化、文学艺术随之大量充斥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多媒体技术使得文学艺术在世界的很大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庞大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文学艺术不再是一部分人独有的专权,它走出了“小家碧玉”的束缚,显然开始全方位地接受世界“观众”的淘洗和品评。换言之,这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文学艺术的普及显而易见,比如媒体行业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蒸蒸日上,前几年流行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让文学艺术走进寻常百姓、走向通俗易懂、走向全民受教育的很好的例证。笔者自始至终认为,虽然媒体的发展背后,更多的利益冲击和虚假作业必不可少,也许“百家讲坛”的某些章节的理论水平和价值也有待商榷,但是,从文学艺术走进广大人民群众方面来讲,它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转贴于

4、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推广

从文化教育狭义的概念来讲,主要指学校教育,最早诞生的学校是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古埃及的这些学校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尊日神、忠国君、敬长官、孝双亲,以造就文士为重要目标,即训练继起的统治者和他们御用的爪牙,同时教授书写、词令。中国奴隶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从古至今,文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书写、辞令还有六艺,其实就是早期的文学艺术,它与现在的文学艺术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然都存在较大差距,当今学校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包含文学艺术的人文科学(学科)的重视,小学、中学、大学开设的众多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学科,文理分科产生的对文学艺术类考生的优势等等都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5、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的需求增长

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快节奏的生活和现代人的压力也使得人们常常感慨精神荒原的不断侵袭,不然,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的《荒原》如何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生活的空虚状态和人类面临的精神荒芜已经成为潜在的威胁和杀手。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认识到,文学艺术对填补人类精神荒原的重要作用,于是,哪怕闲暇时多读一本书,周末去看一场电影或者演唱会都可能使人身心愉悦,生活充实。由此可见,文学艺术在人类未来发展的历程中,将会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由此产生的反作用,也会越来越促进文学艺术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对进化概念中低级、高级的定义还不是非常清晰,对种类多与少等等的判断也未可知,但我们相信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着曲折和坎坷,在人类不断探索的实践下,文学艺术的发展终将继续朝着进化的方向踏步前行。

注释:

[1]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第3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更加重视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因性格刚直触及李陵事件,又因之遭遇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史记》,他在《报任安书》中述说自己遭受腐刑后“忽忽如狂”的悲愤心情和为完成一项伟大事业而忍辱含垢、发愤图强的精神,以及他高洁、刚直的人格力量无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逆境却独创豪放词派,历尽坎坷却笑对人生等等,这些都培养着大学生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自立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人文学科和古代文学课程建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及人文学科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设置和古代文学课程的建设。如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古代文学鉴赏、以及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课程的设置,并充分保证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以外,还要充分挖掘本学科的人文教育因素,将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文气息的陶冶。

(二)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感的特殊表达形式,艺术家将无形的内在情感通过文学作品,将其变成可供人鉴赏和感知的东西。所以,要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包括爱国情感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挫折教育等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带着真实情感,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课堂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采用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加强古代文学教学,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老师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新时期,老师应该根据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和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灵活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师生互换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更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加强古代文学作品方向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积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及它强大的美育功能,承载着这方面的重任。一般来说,老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和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应该从高校或相关的汉语言文学机构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作为本校古代文学作品方向课程的教师;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对古代文学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其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学气质,不断丰富和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学涵养,使老师更好地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后,学校还应制定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考核制度。

三、结束语:

第4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有: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2、能阅读所有现当代文献作品和一般古典文献文论。

3、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水平。

4、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5、英语达到三级水平。

6、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ppt、excel等。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第5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描写音乐演奏的场景

《长恨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是众多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诗歌中,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而在“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 李商隐也借用音乐来描写了非常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2.强调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广为人传诵的就是“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垂髫牧童的芦笛声,竟能使镇守边关的铁血将士整夜抬头回望故乡,音乐那强烈的感染力,在这十四个字里一览无余。李白的名作《听蜀僧睿弹琴》中,也有“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诗句,用自己听琴音入迷而忘记时间的表现来渲染蜀僧琴声的感染力。

3.借音乐抒发丰富的情感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虽然简单易懂,耳熟能详,但是这两句诗句所蕴涵的节奏感非常强,在无言绝句中属于佳品,将音乐节奏和文学性融合得很好。《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阅读时如果将重音落在“/吹芦管”“尽望乡”上,将“一夜”读得平缓,“征人”开始上升,“尽望乡”达到顶点,“尽”字更重,则可读出诗的韵味,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作流畅的感觉。而王维一向以精通音乐著称, 其《秋夜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夜半弹筝这一行为,抒发了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思念。

二、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

(一)唐诗声韵中的音乐美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二)比喻手法营造出音乐的意境美

除了遵守声韵规律使唐诗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之外,唐代诗人更注重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营造出充满音乐气息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几句诗词中,作者妙笔生花,将琴声描绘如急雨般沉重舒长,似“ 私语”般细促清幽,像“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类“银瓶乍破”“刀枪鸣”般的铿锵雄壮。大弦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将之比喻成急雨,比喻成私语,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种琴弦的美妙和各具特色。读者虽未身在现场听琵琶女演奏,却似身临其境。试想,要是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琵琶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极富音乐之美的享受,又怎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第6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原始歌舞、古代巫觋、楚国优孟、宫廷乐舞、西域传来、模仿傀儡等种种不同看法,在戏曲的形成问题上,则有元代说、宋代说、唐代说以及汉代说和先秦说等说法。我认为,从中国戏曲形成的历史来看,民间歌舞加进故事情节、滑稽戏加进歌舞、说唱艺术由叙事加进代言,这样逐渐融合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把歌唱、舞蹈、念白、表演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以“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态认识标准来看,“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综合吸收而形成的”,这是一个把歌舞、说唱戏剧化,把戏剧表演逐渐歌舞化的过程。纵观戏曲的生成发展史,便可发现:古代歌舞是戏曲最早的艺术源头,舞蹈与戏曲的关系历史最悠久,戏曲受歌舞的影响也最大。除此以外,滑稽戏、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等也与戏曲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渊源。

戏曲与滑稽戏的关系

滑稽戏由“弄参军”退化而来,而“弄参军”又由“优”发展而来。“优”是西周末年宫廷里专供帝王声色娱乐的职业艺人,也称“倡优”或“俳优”,一般由男子充任。他们大多能歌善舞,擅长模仿,以滑稽调笑为主,他们大都略有学识而口齿敏捷,往往假设一人或一事,借调笑之机讽刺统治者的某些昏庸之举,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优孟衣冠》。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优”的表演被称为“参军戏”或“弄参军”。此时调笑讽刺的对象由原来讽刺最高统治者变为被帝王讽刺臣下,表现形式上也由一个演员发展为两个演员,故事情节也更繁杂,有对话,有打斗。其中扮演官吏的是被戏弄的对象,叫做“参军”;另一个执行戏弄任务的演员,叫做“苍鹘”。到了唐代,“参军戏”进一步完善发展,已具备了完整的艺术形式,这种“打参军”的滑稽表演更偏重于讽刺和幽默的艺术特征,后世的相声由此而来。到晚唐时期发展为多人演出,更是出现了女演员;到唐末五代时改称“杂剧”;宋时,五个角色名目(戏头、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的出现,更是滑稽戏向戏曲不断进步的力证。

另外,据王国维《戏曲考源》记载:“此种滑稽戏,始于开元(周秦),盛于晚唐(至明尤未衰退)。依次与歌舞戏相比较,则一以歌舞为主,一以言语为主;一则演故事,一则讽时事;一为应节之舞蹈,一为随意之动作;一可永久演之,一则除一时一地外,不容施于他处:此其相异者也。而此二者之关纽,实在参军一戏。”“要之,唐五代之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此段将滑稽戏与歌舞戏的类比更可证明,滑稽戏与歌舞一样,是戏曲艺术的雏形之一和重要来源之一。

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关系

说唱艺术是由我国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如我国三大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都是由说唱艺人搜集汇总加工并依赖说唱表演得以流传下来的。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说唱艺术在叙事文学和音乐上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唐代的一种市民艺术,说唱艺术的兴起是有其根源可溯的。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诗经》到两汉的《史记》、《汉书》,再到南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此时的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等,都给唐代的叙事文学打下一定基础。唐代由于政治开放、经济发展,文学艺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各种市民艺术也应运而生。寺庙里出现了讲述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的僧人,他们边讲边唱的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讲唱的底本即所谓的“变文”。在说唱过程中,为突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效果上的逼真,说唱人常常分角色进行人物间对话和人物情态描摹,在散韵相间的叙述性文体中加强了代言体的成分,这对后来丰富戏剧内容和戏曲文学剧本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断定戏曲形成于宋代的宋杂剧代表剧目《目连救母》,其蓝本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俗讲《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被视为首本南戏的《赵贞女》也自然是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说唱”影响而来的;而代表戏曲成熟的元杂剧,其艺术成就最高的《西厢记》则是在《西厢记诸官调》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两汉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一类叙事诗如《白头吟》、《陌上桑》等,是配合管弦来歌唱故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一种以一只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音乐形式,被称为“大曲”。隋唐时代,大曲在舞蹈上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散板一慢板一快板一散板”的乐曲结构形式,为戏曲音乐的构成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材料和艺术经验。宋代,为了便于叙述故事,音乐上采取“摘遍”的形式。即摘取慢板和快板到尾声的若干遍来叙述一个故事,从而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因素,说唱音乐戏剧化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北宋时期,唐代出现的“变文”被“鼓子词”继承,“鼓子词”是以一段说的散文一段吟唱的韵文交替进行说唱长篇故事的艺术形式。由于其音乐比较单调,一支曲子反复演唱,不能满足不同的情绪表达,一种新的说唱音乐形式一一“诸宫调”产生了。它由北宋中叶艺人孔三传创立,在音乐上它不限用一支曲子,而是按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官调曲子,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不仅能表现故事情节的曲折,还能表达出故事中人物感情的复杂。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是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典型代表,它在剧本文学和音乐唱腔上对戏曲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说唱艺术中“鼓子词”和“诸宫调”这两种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最终孕育出了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体这两大戏曲音乐结构体系。

戏曲与古典小说的关系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具有情节 结构的叙事性文学体裁。我国汉代才有朦胧的小说概念出现,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小说”是“出于裨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的琐屑之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小说自魏晋南北朝才始露端倪。但此时的作者并非有意识地在做小说,而只是些十分短小的、随意摭拾、记事笔录式的文言文,且内容诡异,世称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家真正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感受与体验创作小说开始于唐代。唐传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我国短篇小说至此已基本成熟。

戏曲与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艺术,但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戏曲与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有着亲缘关系。从形成史来看,小说是戏曲形成的催化剂。当戏曲还是叙事性不强的宋杂剧时,小说就已经能有倾向性地将事将人捏合在一起,讲得栩栩如生,很有吸引力了。此时瓦肆、勾栏的产生给尚未成形的戏曲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时机,它与也已开始成熟的小说一同走入瓦肆,在竞争中相互影响,从而长足地增强了杂剧的故事性,加速了戏曲这一民族传统艺术的形成。戏曲在北宋宣和年问的东京瓦肆中正式诞生,其原因主要于此。从美学角度讲,戏曲受小说深层次的美学影响主要是在审美追求上的传奇性。中国小说发端于志怪小说,唐代小说即称“传奇”,后起的戏曲受其影响,明清的戏曲文学剧本也叫“传奇”。因此,古典小说与传奇剧本都是故事性强、情节密度大、人物行动性强、生动曲折、传奇色彩浓厚。“非奇不传”一直影响到现代小说、戏曲创作及艺术欣赏,这一基本特点,戏曲较之小说尤烈,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戏曲理论。

从内容上看,小说几乎是戏曲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戏曲犹如文学中的小说,小说犹如艺术中的戏曲。在浩瀚如海的古典、传统及现代戏曲作品中,追溯其源流,许多与小说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戏剧之取材,大率采自小说。”传奇小说就是故事,而戏曲就是在舞台上“以歌舞演故事”,通过戏中人物直观化的歌舞表演直接展示故事情节。三国戏、包公戏、施公案戏等自不必说,出自《三言》、《二拍》的戏如《杜十娘》、《玉堂春》等不胜枚举。不少杰作也取材于小说,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四梦”是最突出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以来,优秀现代沪剧《罗汉钱》、京剧《智取威虎山》、《骆驼祥子》、越剧《孔乙己》等也都取材于小说。

戏曲这种高度综合艺术的逐步形成阶段应在中唐至北宋,在此之前的众多歌舞优戏应是它漫长的孕育期,在此之后则是它的逐渐成熟期。综上所述,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是促进和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其他如诗歌、音乐、杂技、绘画等对于戏曲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林林总总的艺术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和相通的地方。正确认识和剖析戏曲与各种艺术的关系,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少波等主编(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卷下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王国维:《戏曲考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5.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第一版。

6.钮骠著:《中国戏曲史教程》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7.朱文相主编:《中国戏曲学概论》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8.徐城北著:《中国京剧》,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

第7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摘 要: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也是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意境,即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映,经过艺术加工后形成的一种虚实结合的境界。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熠熠闪耀,其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唐诗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期,名家辈出,本文以五言绝句为例,对唐诗中的意境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代文学;唐诗;五言绝句;意境

引言

我国文化深厚,历史悠远,古典诗词文章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古代诗歌中,很讲究含蓄美,通过各种手法创造诗歌文字之外的意境,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唐五言绝句篇幅短小,是一种简约的体现,是语言的高度凝练,“言尽意未尽”,以弦外之音烘衬出一种美的意境。在书画艺术中,有“留白”的说法,即以有限的内容创造出“无胜于有”的境界,使得诗文言简意深,荡气回肠。

1.意与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术语,意指的是诗人的主观思维,包括感觉和理性,对外界的感受和理解;境指的是客观世界或某些事物的形神状态,是诗人借以抒发感情而凝练的精神本质。两者互融,情景共存,达到一个浑然天成的完美境界,言尽意未尽,意在言之外,便是意境的基本特点。

意境的提出,最早见于唐朝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司空图在《诗品》中言道:境生于象外。到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此做了进一步探讨,“言有尽而意无穷”。至明清时候,“意境”成了诗格及美学的核心,关于意境的理论论述趋于成熟,从各个方面来剖析意境的概念和延伸、构成、创作及鉴赏,在理论逐渐完善的同时,也成为了对文学艺术内在本质的最高概括。

王国维对意境的研究鞭辟入里,他对意境做了严谨的规定,完善了关于意境说的理论,使其被自觉地运用于分析文学本质上。在之前,虽然意境说早已被提出,但与神韵、气质、格调等词都有所混淆,不少诗人所创造的意境其实只停留在技巧和形式上,而王国维将“意境”独立划分开来,并推崇其为最高美学标准。此外,王国维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说法,《人间词话》中描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可见,意境是在诗人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引起诗人和读者共鸣的一个纽带,通过这种意境,读者能够从中感受诗人的弦外之音,在其陶冶之下,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享受。意象和意境是不同的,意境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思考加工,它不能单独存在,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而意象则是这种载体,当某些意象刺激到作者的内心情感时,诗人的思维(即情)和意象(即景)猝然融通,达到“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境界,即为意境。所以,意境的产生,必须要有真实的情感,其次是形象思维,眼光敏锐,想象丰富,具备将抽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能力,然后与某些意象产生摩擦,灵感突显,从而生出意境。

在现代化社会,许多新元素不断出现,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应很好的继承传统诗歌,将其发扬光大。唐诗是传统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式优美,语言含蓄,韵律和谐,感情丰富,具有极强的精炼性和含蓄性,往往以小见大,叶落知秋,运用一定的手法,以虚衬实,以无生有,言虽尽,意无穷,使整篇的意境更上一层,欣赏诗歌中的意境,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章的美感,同时有利于提升审美修养和艺术水平。

2.唐诗五言绝句中的意境

诗歌的含蓄美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含蓄,即包含有一定的意境。五言绝句在唐诗中占据着很大部分,其中不乏名家大师。在此对其中几首较为著名的诗歌进行赏析。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是一首及其简练却又不是纯真可爱的诗,以白描手法、朴素无华的言语刻画了一对青年男女邂逅的场面,虽只短短的二十个字,其中蕴含的信息却相当丰富,给人联想的空间十分广阔。可将这首诗看作是问答诗,和民歌中的对唱相似。作者对两个主要人物并没有任何描写,外貌、衣着、身份等都没有费笔墨,只是简短的四句问话,却让人觉得一个无邪天真略带青涩的少女,一个纯朴善良的男子形象跃然纸上。故事没有开始,没有结尾,作者没有交代两人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也没有说两人对话后发生了什么事,只留下了四句话,留下了大量空间,让每个读者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一首很精致的五言诗,题目中是寻隐者,而隐者全篇都没有出现,也没有任何正面的描写,却给人印象极其深刻,将其清雅高逸的形象渲染出来。松下、采药,只用了两个词,却可以获知关于隐者的高雅性情,作者连续发问,却一直没得到肯定答复,最后的答复依然没有结果:云深不知处。作者没有描写为什么寻隐者,最终也没有寻到隐者,只是经过简短的问答,不但描绘出了一个隐者的形象,还将作者那份沉重的心情带入进来,表达了作者厌倦仕途想要归隐的志向。结尾以虚无飘渺的想象让读者在其中回味良久,感触颇多。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的意境更为深远,达到了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全篇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众”字和“孤”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飞鸟、闲云本身就给人一种飘渺、洒脱的感觉,众鸟飞尽,连一片闲云也飘向他处,剩下的只有清净,敬亭山,没有对山的任何描述,诗人与山对坐,那种惆怅、孤高的情绪便油然而生。山的高大和飞鸟闲云的渺小,近景和远景,寥寥二十个字,作者却创造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意境。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永恒,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通过意境使读者直接联想到许多,以引起共鸣。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同样是简单的二十个字,却以其巧妙地安排和合理的搭配给人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绿蚁、红炉、黑夜、白雪,作者选了几个颜色各异的物象,轻轻一笔带过,强烈的画面感随之而来,在大雪即将到来的冬天黄昏,诗人独身在农村木屋中煮酒,为排遣寂寞,邀请故人饮酒。前三句铺设画面,最后以疑问结尾,使得整首诗变得空灵摇曳,余音袅袅。作者没有说邀请谁、也没有说原因,只是问了一句“能饮一杯无”却溢满真情,在寒冷的冬夜多了份温暖,让人觉察到友谊的可贵。

3.结束语

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五言绝句篇幅比较短小,词语数量有限,但通过创造意境能够使诗歌的艺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意境描写随处可见,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国辉.启发想象,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J].都市家教,2012,,2(10):162-164

[2] 吴妙丽.浅探古诗的“意境教学”[J].时代青年,2012,28(6):215-217

第8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9-02

诸多同行专家们针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提出了许多建议,有教材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有教学模式方面的,其中不少建议付诸实践后,广大师生受益良多。笔者深感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比如,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其中一个弊端就是使用统一的教材,高校普遍使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就是那么几种。从统一的教材出发,科目考试又会有标准答案,这么一来,很明显,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而老师呢,既然有了合适的教材,上课更加省事,就照着教材上好了,何乐而不为呢?老师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这么做,是用理科的思维来套文学了,理科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对文学现象的讨论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教材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学生需要教材,需要参考书,通过对指定书籍的学习他们才有可能考上他们理想的高等学府去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说到底,是功利化的思想驱使的。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这里不再多谈,只是说出一点浅见而已。

古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本文从培养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师资的目的出发,谈谈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师修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认为课程设置应该进行改革,从教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且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试教的办法。

一、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都是相似的,古代文学是必修课程,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结合起来上的,一般会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分成四段或者三段来讲授,时间分配上相应分为四个学期或者三个学期。这些院校当中也包含高师院校。换句话说,高师院校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突出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和它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注重文学作品的讲授。虽然我们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来贯穿,将宏观的审视角度与微观的例子结合起来。但是,在课时量被压缩的情况下,老师们往往是梳理一遍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就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作家作品只能是稍稍提及,学生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名家名篇上。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注重作品,从作品出发,注重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掌握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教师们要做的是转变教学观念,牢记作品的重要性。

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际的课程设置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先作品后文史。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就是在三段式的文学史讲授课程之前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学生们在有一定文学作品知识的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比较容易和轻松了,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其次,开设选修课程。在古代文学必修课开展正常规范的教学基础之上,开设相关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互补融合,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当然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启发性,又要具有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依然用广西师范大学来做例子。广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文学院的古代文学专业,教学成果显著而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

广西师大的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以综合性系列选修课来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其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系列(开设课程有:古诗欣赏、戏曲欣赏、书画欣赏、乐舞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开设课程有:儒释道三教与文学、岁时节令与文学、礼俗与文学、民俗与文学)、分体文学研究系列(开设课程有:诗歌研究、宋词研究、散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作家作品系列(开设课程有:屈原研究、庄子研究、诗经研究、先秦诸子研究、三曹研究、《文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冯梦龙、《红楼梦》)、其他系列(开设课程有:诗词格律与写作、古代文学文献学基础知识、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

这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有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写作水平,有的着重培养学生坚实的国学基础、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有的为将来学生走上讲台后引导中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莫道才教授主讲的《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这一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高师院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也是培养优秀中学语文师资的有力措施。

二、加强教师修养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言教和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弘扬长期以来在师德建设中形成的好传统。在这个方面,我特别强调教师要有爱心。缺乏爱的教育是违背了教育的意义的,教师要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教师,如果自身不能汲取古代文学家、教育家诸如孔子、孟子、韩愈等的优秀品质,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其次,加强专业素养。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不能告诉学生这首诗好在哪里,不能让学生去理解感受,仅仅是说这首诗好,要么是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要么就是专业修养差。这个现象,也正如戴建业教授在《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中所讲,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读不进去”,其根源在于教师“讲不进去”。因此,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学识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加强教学能力。加强我们的教学基本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当前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材料,更好地服务教学。

另外,还需加强教育理论素养。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念。要接受和贯彻新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点。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做好了上述诸条,我们各方面的修养加强了,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得更好。

三、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

我们不仅要讲授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还应该贯彻引导、传授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美国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至技术层面。”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应该是引导者和管理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途径,做到“授人以渔”。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由学生来试教的环节。教学相长是原则,角色互换可作为实践方案。教师讲授作品的解读知识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走上讲台去分析和讲解一首诗词。笔者任教的基地班同学在学期初会领到这样的任务,轮流上讲台讲五到十分钟不等。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开了头,后面就容易了,到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胜利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觉得收获不少,不仅仅是古代文学知识方面的,还有角色调换之后带来的感受。这样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了学生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自我的过程。同时,由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隐藏着巨大的可能性,一位同学讲解分析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这样在交流中获得理解和进步。

当然也要注意节奏和频率,学生试教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而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试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借此清闲一点儿,恰恰相反,教师事先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在知识储备、学科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传授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试教等方法来突出高师院校培养高中语文师资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注重解读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

第9篇:古代文学艺术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理解能力

文言文属于高中语文学科中的一项基础学习内容。新课改已经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并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机会较少,在教学中无法将其与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精髓的领悟。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古典文学,通过文言文的学习逐渐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继承。

二是提高学生个人文化素养水平。对文言文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一个提高学生个体文化素养水平的过程,高中语文中的许多文言文作品,都是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而积累下来的,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语言美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自身审美情操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有效提高途径

1.反复朗读,领悟内涵

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朗读,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作品逐渐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对作品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教师日后教学打好基础,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文言文作品通常都讲究“抑扬顿挫”,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语感,对作品的脉络实现疏通。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朗读,还可以让同学听取专业的朗读课件,通过对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把握,使得学生能够初步构建起一幅苏轼的“月夜游玩图”,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全文内容大意的疏通。

2.背景介绍,增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仅仅对作品的字句进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作者的个人背景、时代政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实现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切实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例如,在教学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要对作者的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李白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做大事业,在进入朝廷之后却难以忍受对皇帝的阿谀奉承,最后辞官远游,自由生活,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在李白游至此地所创作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天姥山,还可以邀请去此地旅游过的同学谈谈感想,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去理解作品中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对比分析,开拓思维

对比分析法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实现字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异同比较分析,能够让学生对字句释义得到深入透彻的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例如,在《渔父》“渔父见而问之”一句中的“见”字是“看见”的意思,而在“是以见放”句中的“见”字则被解释为“被动”的意思,另外,在《陈情表》文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中的“见”又代表第一人称“我”的意思,通过对三个不同释义的对比,使学生对“见”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实现了全方位的把握,并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作品的理解当中,例如《鸿门宴》中“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中“为”字的不同释义。

4.体会情感,产生共鸣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不高的现状,其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无法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而也就无法理解到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因此,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必须以作品内容为核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祭十二郎文》一文时,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切实的体会到“内心负疚”之情、“家道败落”之感以及“人世无常”之痛,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感情变化做到有效的把握,特别是在作者接到十二郎去世噩耗时候的那种意外和震惊的心理情绪,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5.多媒体教学,营造氛围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对文言文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环境较为轻松;而且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够将文言文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进行录音和视频的播放,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读、看等多方面的感官,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物性格的心理变化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