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话时特别提到:要读好书善读书,特别谈到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理国家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辉煌灿烂文化、经典,是国家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被世界有识之士公认为人类瑰宝,是举世绝伦的文化精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积淀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传承经典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迫切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有幸参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中国儒家德育思想在学校品德教育中的现代转化研究》,觉得很欣慰。尤其是结识了国家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课题组负责人――北京的张秀云和梁传大院长,得到了专家指导,学习了大量相关文件和资料,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渊源、发展、转化、融合、提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从而更加坚定以传统文化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心。
一、《弟子规》中儒家道德思想及学校德育的转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文化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的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三十年市场经济对儒家文化冲击很大,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渐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大到贪污腐化、生活堕落,小到言谈举止不文明等,我们必须重建社会道德体系。重拾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小学德育中倡导“学儒”,将对整个社会起到教化作用,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从小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播,才会使小学生从小修心养性,形成道德目标。《弟子规》“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生活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
二、从《弟子规》看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提升
分析《弟子规》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德育过程是一种规范教育的过程,这种规范性教育与其创造性的发展不相矛盾,真正的创造是要有规范性的前提的,脱离其发展基础,其发展方向就会有所偏离。由于《弟子规》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因此在当前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时要始终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本译本要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在不改变具体形式下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2.遵循阶段性、顺序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体的人,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就是要针对这个发展任务有目的地进行,体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先后顺序。
3.要遵循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言传注重知识的传授,身教注重行为的习得,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行为的养成。因此身教更为重要。尤其在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模仿习得的,这是与其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的。作为教育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时要做好榜样,要言行一致,教育效果才会显著。如果言行不一致就很容易使受教育者认知紊乱,导致不良认知形成不良习惯。另外,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儿童的记忆仍以动作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身教更容易被感知与记忆。
4.注重躬行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是道德标准的灌输,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道德实践中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能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
三、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落实。
2.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召开动员大会,组织讨论,明确目标,组织骨干培养,专家讲座,观看视频,派代表参加各级各类的有关幸福人生的讲堂。
3.宣传教育力度到位。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讯通、LED宣传栏,在班级学习园地、公布栏、手抄报等宣传有关知识,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4.编写《弟子规》校本教材。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每周一节校本课堂认真讲授《弟子规》。
5.请专家来校做感恩励志报告会。我们先后请北京张秀云教师、厦门行之张云栋来校做有关让世界充满爱、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
6.通过少年宫活动推动经典诵读的全面开展。学校利用每周二、四和周日的少年宫活动时间,设立经典诵读班、口才演讲班、每年的校园艺术节诵读比赛,推普周等节日、假期对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渗透《弟子规》的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7.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家委会、家长会、课堂开放教育周、家教讲座、亲子活动等,积极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实现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8.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性发展。每年参加春秋游、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小记者采风及市区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比赛,充分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成长。
[关键词]儒家思想; 孝道思想;佛教文化;《父母恩重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36-02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宋代《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立轴,高182厘米,宽127厘米,于甘肃敦煌千佛洞出土。画中心绘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并坐说法,上部绘“七佛”、“七宝”及仙山楼阁等。下部有十弟子、十二菩萨分列两侧供养。画轴绢地敷彩,绘佛、菩萨和僧俗人众等110多人。人物形象生动,经变故事分列在说法图两侧,以经变画常用的连环画形式展开,一个情节一幅图,共有15幅图。它们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用山石分隔,每幅画的右侧或左侧都有墨书榜题,说明所画内容。《报父母恩重经变》是国内现存幅面较大且有纪年的一帧绢本佛教故事画,由敦煌《父母恩重经》经文演变而来。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父母哺乳养育之恩深重,子女仅以无怨心报之是不够的; 其二,子女报父母之恩,就是要让他们去除愚昧、悭贪,增长智慧和乐善好施的佛性,使父母得到善报和解脱; 其三,一切信众,僧徒诸子,都应奉行这种法教,造作福田。
佛教认为,父母对儿女有十大恩德,分别为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尽恩、为造恶业恩、运行忆念恩和究竟怜悯恩。通过讲说父母的这些大恩大德,倡导众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恪尽孝道。内容多有佛教色彩,但却有一定的现实教化意义。
儒家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前提。儒家经典《孝经》中有一句话:“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观念,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儒家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父子之道,天性。”而且,儒家的孝道思想,最终是要为政治服务的:“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故不孝是绝对不能为中国统治者所容的。为了消解人们对佛教缺乏孝道的攻击,佛教僧徒便努力在佛教经典里挖掘阐述孝道的思想资源,如西晋时期的《盂兰盆经》,就极力宣扬应该全力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但是,佛教毕竟没有系统论述孝道的经典,中土僧人只好通过伪造经典来阐释孝道学说,以向世人表明佛教也重人伦、讲孝道。《父母恩重经》就是佛教自身努力调和儒、佛思想,特别是自觉与儒家孝道思想融合的产物。其中“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父母之恩,昊天罔极”的思想,显然与儒家的孝道达到了一致。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并没有很快获得迅速传播。到了魏晋时期,开始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直至南北朝、隋唐时期,才真正获得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面临着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和调适结果,关系到其在中国的生死存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僧人,对这一矛盾冲突具有明确的认识,于是开始变通,结合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自觉改造佛教学说,尽力争取统治者的支持和认可。
佛教要真正生存并取得发展,首先要取得皇权的支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刚开始对佛教的传播保持警惕态度,如北魏初期的统治者就对佛教传播的影响每每心存顾虑:“魏氏之王天下也,每疑沙门为贼。”面对如此现实的强硬政治阻力,佛教高僧总以佛法和儒学具有内在统一性来极力说服最高统治者。史载:“孙皓即政,法令苛虐,废弃祀,乃及佛寺,并欲毁坏。皓曰:‘此由何而兴? 若其教真正与圣典相应者,当存奉其道。如其无实,皆悉焚之。’”意即如果佛教宣扬的道义和儒家思想不一致,就要焚毁佛经、取缔佛教。在这危急时刻,康僧会对曰:“夫明主以孝慈训世,则赤乌翔而老人见;仁德育物,则醴泉涌而嘉苗出。善既有瑞,恶亦如之。故为恶于隐,鬼得而诛之;为恶于显,人得而诛之。《易》称积善余庆,《诗》咏求福不回。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这才去除了孙皓对佛教的顾虑,从而使佛教获得合法生存地位。
《父母恩重经》的出现,与当时的文化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与唐朝前期帝王对《孝经》的提倡直接关联。唐朝前期,统治者大体上执行儒、释、道三教并举,佛、道二教并行提倡的宗教政策,但不同皇帝在位时期,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又存在一些轻微的差异。唐太宗对佛、道二教基本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既提倡佛教,也尊崇老子和道教。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佛教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佛教徒也通过伪造《大云经》神化武则天而受到赏识,于是,武则天极力提倡佛教。唐玄宗时期,对儒、释、道三教都加强了提倡力度,其中最突出的则是对儒学和道教的偏重,对《孝经》一书的提倡,更成为唐玄宗时期文化政策方面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无我、无常,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的,为了抛掉这种痛苦,就必须放弃世俗生活,进行修行。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也重天命,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在道德理想方面,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这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儒家所追求的是成为圣贤君子,而圣贤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的。
当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就不得不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当时的统治需要。《父母恩重经》宣扬的子女应该践行孝道、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特别是《论语》、《孝经》所提倡的孝和孝道伦理是一致的。《父母恩重经》的出现,也是佛教自觉调和与儒学思想的矛盾、努力融入中国文化的产物。《父母恩重经》是对佛的信仰,是虔诚而纯洁的,它的内容是庄严的,表现的墨痕是心灵轨迹的流露。佛理禅法主张破除妄想, 遗荡一切诸相,罪福并舍,空有兼忘,众生们神游于佛的神圣、冲虚幻的境界中,《父母恩重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它也反映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种趋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总之,《父母恩重经》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精神,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读。它在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的有着重要地位。这是一部沟通儒、释的佛教经典,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它见证了佛教一步步融入中国、为更广大民众所接受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传军,金霞.《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J].孔子研究,2008,(3).
[2]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4]庞卫花.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出行风俗[J].鸡西大学学报,2010,(6).
[5]公维军.大英博物馆藏北宋时期父母恩重经变相画绢画研究[J].大江周刊,2013,(8).
[6]胡发强,刘再聪.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J].大学学报,2008,(2).
[7]秦明智.北宋《报父母恩重经变》画[J].文物, 1982,(12).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学者开始对这个古老的研究领域给予新的重视,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以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有二个方向,一是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选择的希望通过发展社会养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是希望健全现有的家庭养老体系,辅助以社会养老体系,中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主要希望发扬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思想来促进家庭养老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方面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有萧振禹主编的《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等,张怀承主编的《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他们提倡目前中国应继续以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来达到家庭养老的健康发展。
选题的依据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不太现实。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则与现代家庭养老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汉生:《中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萧振禹主编:《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编:《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吕平主编:《孝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人口报》,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张怀承主编:《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鸢主编:《中国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杂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等有关中国哲学、儒学网站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一、儒家生命哲学概述
自儒家学说创立以来,其中蕴含的生命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与生活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人之生命的珍贵性、人之处事哲学及生命意义等问题,儒家思想都有这方面的丰富内容。
(一)天地之间人为贵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这充分阐明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天地人之统一体中“人”存在的重要性和生命的珍贵性。而人之所以“贵”,在于“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这说明了人与其他万物的区别和联系,即人是万物之灵。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也就承认了人在天地间的独特地位。所谓“人者,天地之心也;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篇》)这句话也直接说明了人是一个有感性、有道德、有创造能力的生灵。人区别于草木鸟兽的地方,在于人能够调和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把天地万物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可以说,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生命观,应是以重视人的存在价值、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为特点的,这一点可以从其对待孝道、殉葬制度、战争等方面的态度加以验证。
孝道是维持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纽带,孝道思想展现了人们珍爱生命的态度。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保持身体的康健,使父母不为之担忧。儒家思想将珍爱生命与社会最看重的孝道联系在一起,凸显了珍爱生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人殉制度方面,孔子曾这样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 梁惠王上》)强烈批判了统治者对下层人民生命的践踏。
由于孔子生活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故他对战争的反对态度无疑是明确的,因为战争必然伤及无辜百姓。《论语》曾记载卫灵公请教孔子战争一事,孔子反感地拒绝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并且立即离开了卫国。从这里可看出,儒家反对战争,尤其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提倡保护民众、体恤民众。即使必须要发动战争,也要最大限度地不伤及无辜,不破坏民生。不仅理论上强调珍视生命,而且在实践中更是身体力行。如《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面对突发的马厩焚烧事件,孔子只问人员伤亡情况,不问马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爱程度。
总的来看,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开始,“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是其理论的起点,其他思想都是在“珍惜生命”的观念上衍伸而来。在当时落后的社会观念中,孔子能注重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危,提倡孝道,反对无谓的战争,反对人殉制度,同时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支持着自己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舍生取义,死而后已
儒家对个体生命颇为重视,其生命意识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儒家极其重视人的可贵生命,但在某些不得已的情况下,儒家主张人们应为实现道义而献出生命,即“舍生取?x”,以自己珍贵的生命践行“仁义”等道德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已然将人的生命划分为两个层面,即“肉体生命”和“道德生命”。“在儒家看来,肉体的生命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道德属性才是人的基本属性”[1]。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物种,在于人有道德,讲道义。当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道德底线,从而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和原则的时候,他也就沦为了“小人”。
先秦诸子对生命两重维度的关系有着精辟的解释。从孔子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二者无一不体现了在对待生死与大义的问题上,儒家选择赴死就义,只因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类之所以高于水火、植物、动物等物种的原因在于人类有其他物种不具备的属性――“义”。“义”是人类的独特价值,是“人最为天下贵”的根由。“义”实际上就是道德生命的支撑点。
由上可见,儒家学者流露出的是“道德生命高于肉体生命”的强烈观念。儒家的最高理想追求不是肉体生命的万寿无疆,而更在于道德生命的永垂不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在儒家思想中,人的本质不是他的物质生命,而是他的道德生命。一直以来,追求大义凛然的崇高道德境界在我国传统生命观中居于显要位置,这与儒家对道德生命的推崇和后世对儒家思想的尊崇有密切的关系。
(三)死生有命,乐以忘忧
当“义”与“生”无任何冲突的时候,即当个人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儒家提倡死生有命,不必过分关心死亡问题;而当个人遇到不幸事件时,儒家提倡要时刻铭记生命的珍贵性,乐观地生活下去。
对待死亡,孔子秉持顺其自然、顺从天命的态度。如关于鬼神和死亡问题,孔子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的经典表达。在这句话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于鬼神和死亡问题的回避态度。而孔子之所以采取回避态度,主要在于其重视现实生活而不愿探讨死亡的积极入世思想。从儒家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可看出,自孔子开始,经历代儒者的传承,生与死应顺其自然的思想已深入百姓的心中。
不过即使能够自然地对待生死问题,但生命终究是短暂的。孔子也曾感慨时光流逝,光阴不再的残酷事实。面对滔滔东去的江水,孔子不由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面对短暂的生与瞬间的死,宋朝大儒张载也在其《西铭》中这样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的时候,一个人努力做好分内的事情,积极负起责任,即使有一天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是安宁的。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那么,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应该乐天知命,努力奋斗,寻找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本人也是这样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处世哲学的,可以说,他就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他“一生唯以天下大事、万世功业为念,奔走列国、授徒编书,人生态度积极至极,树立了儒家阳刚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身教典范”[2]。作为一个普通人,孔子是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曾鼓励人们:“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仁爱之心、智慧头脑、坚强意志等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胸怀宽广、心地善良,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对于孔子来说,积极奋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给予了他无限乐趣和智慧,其痴迷的程度甚至已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地步。
总的来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时,人们对于鬼神的看法莫衷一是,对死后之事存在妄想推测,孔子的见解和作法无异于一种理性实用主义态度。这种儒家思想激励人们重视现实生活的改变,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忧虑和困境。
二、现代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我国,生命教育属于舶来品。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晚,目前仍仅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内地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已经相继推出了生命教育的实施纲要和课程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教育实践领域对于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视。结合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一般认为,“生命教育以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为核心,它的起点是保全生命并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3]。生命教育无疑更好贴近了教育的本质与主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教育的终极价值“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4]。然而,一直以来,教育者从社会本位的视野中去考察个体的作用和价值,这往往会造成对个体生命质量的漠视。生命教育则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它直面个体的生命,进一步关注生命,力图提高生命的质量。
(一)生命整全
在传统教育的视角下,功利性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产生迷失、困惑、焦虑等生命困境。针对这种情况,生命教育倡导者以“个体生命的整全性”为基本出发点,即个体的生命应完整地包含着两个维度――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这两个维度是整全统一的,偏离了任何一个维度都会使生命个体丧失生命的平衡感,甚至引发不堪设想的教育悲剧。
第一个维度是自然生命。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命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是一种肉体性的自然存在。人虽然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他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生命与其他动物有着很大的共性,但是人的自然生命又有着本质的特殊性,这就是人的自然生命的非特定化和可塑性,它使得人能够超越束缚,达到其他动物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由于人所具有的自然生命的基础性,生命教育理念认为,教育首先必须保全人的身体。因此,学校教育中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按照学生的身体规律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伤害学生的身体、戕害学生的生理发展。对于学生的肉体的不正当惩罚或鞭打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而漠视学生身体发育的教育模式也应受指责。
第二个维度是社会生命。人在自然生命上是未定化的,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而人在精神上的超越性更加显著。人是有精神、有心灵、有情感、有记忆、有认知的社会生命。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不是动物式的肉体生存,而是具有知识、道德和精神的社会式生存。
生命整全理念强调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保护和培育学生的身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品格。因此,生命教育者倡导在保护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命。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智力、健全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完善的品格,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整全的人”,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二)生命自由
如果说,生命教育奠基于生命整全理念,那么追求生命自由、个性独立就是生命教育最响亮的口号,因为要想学生身体健康,精神舒畅,就得给他们一个自由舒适的教育环境,给他们的自由个性以合理的承认。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地方在于自由自觉的劳动,若非如此,人就会被异化。因此,只有自由的学习才是真正属于人类的学习,强迫式的学习和教育是教育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诚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自由也会使我们犯错误,但自由同时赋予了人们最大限度地纠正错误的可能,而强制或压迫学生则无助于他们获得新知和纠正错误。
生命教育思想倡导个性解放、生命自由。生命教育对于自由的追求,首先就是把儿童从成人的控制之中解放出来,让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获得自由的教育环境。20世纪初,由杜威引领的进步主义教育活动,就是在批判传统的教师中心、成人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主张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解放儿童的心灵和手脚,回归生命的自由和个性的自由。
生命教育表?F在对生命自由的重视和追求,也表现在对学生人格尊严和自然天性的尊重。生命教育不是用成年人的价值观来控制和约束儿童或青少年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学习自主选择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当中获得生命的自由、个性的自由和选择的自由。最?K,使整个教育活动凸显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
在个人身心和谐的基础上,儒家思想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即所谓“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5] 246。从学生教育的角度来看,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学生活跃于各种媒介传播体系中,这种交互机制给予学生以极大的自由,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导致个体意识极度膨胀,从而给教育带来了难题。这种宣扬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的做法充斥于西方生命教育思想中,然而在我国,应当考虑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模式。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影响。儒家和谐思想在于传递这样一个观念,即个人不能因鼓吹个性自由而忽视社会影响,也不能在起伏不定的社会潮流中失去自我。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应当是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发挥生命价值的一条重要规律。我们也提倡“不同”,但一定是在个人与社会“和”的基础上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
所以说,在儒家生命哲学的视角下,自由是建立在群体关系的和谐相处基础之上的,这种和谐来源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而在现代生命教育中,儒家生命和谐理念既符合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又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并解决当代社会生命危机问题。
(三)设定人格范型,引导受教育者对生命整全的追求
自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其关于生命个体的终极价值追求就离不开“成人”二字,即成为一个理想的、完善的人,这与现代西方生命教育的追求――“整全的人”不谋二合。不过,与西方不同的是,儒家思想为“成人”设立了“君子”“圣人”等具体化、差异化的理想人格,这是我国当代生命教育可以借鉴的理念。
从儒家经典作品中可以看出,儒者追求的最高理想人格集中于四个字,即“内圣外王”――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一致与和谐。然而,由于圣人的境界难以达到,因此在?F实中,他们追求的理想人格范型则集中在“君子”身上。君子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为途径,先实现“成己”,再达到“成人”的目标,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追求着“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从而最终促成生命的精神性超越。对于儒者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就卓越的完美人格,进而实现对社会的责任”[6]。
君子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范型,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人格范型在传统社会中起到的示范作用。因为在君子身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所有人类美好的品格,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向其靠近,引导受教育者对生命整全的追求。虽然“在儒家信奉者那里,理想人格是植根在心灵中的偶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权威”[7]。然而事实上,士人在进行理想人格选择时,并非仅仅依据理论上的抽象标准,而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与自身的需要相结合的情况来选定的。例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士人对儒家理想人格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应用。这种应用也成为士大夫人生哲学的核心所在,为后世众多民众所笃信不疑。
因此,在我国的生命教育领域中,应完善“君子”等理想人格的现实社会意义,并加深学生对于“君子”概念的认知,使其引导学生对生命整全的追求。这样做,就更好地为不同生命状态、不同生命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理想人格选择,或可激励他们斗志昂扬,或使他们保持达观的心态,从而促使其更积极地面对生命困境。
四、结语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工作;传统文化;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关系
(一)儒家思想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共同之处:首先,两者最终目的都是让老年人能够保持独立性,有更好的发展、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其次,儒家思想和老年社会工作都看到了老年个体自身、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中的“长幼有序”、“尊尊”和老年社会工作中的面向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内容都体现了两者在这一方面的相同点。
(二)儒家思想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区别:儒家思想中充分肯定和强调了老年人的重要社会地位,老年人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是社会的财富,家庭及社会对待老人的态度亦是促进人文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孝”、“仁”还是“礼”对当今老年社会工作均有着环环相扣的影响,深远且重大。而当今的老年社会工作是在现实基础上,希望通过发掘老年人个体自身资源和整合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有利于个体独立发展的生活,对不同状况的老年个体有不同的操作性强的实际方法。
二、儒家传统文化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当代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仅需要依靠法制的强制作用, 更需要发挥礼教的作用。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中与老年社会工作相关联的内容主要有三点:
(一)儒家孝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1)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孝是包含在仁之中的,《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孝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当今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套社会道德体系,孝思想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者在整合调动社会资源时,可以充分利用孝思想在中国人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我国家庭中,老年人一般是家庭成员关注的重点,赡养老人、孝顺老人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家庭养老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孝道也为解决我国社会普遍面临的老年人自我认知水平低以及赡养问题提供了参考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时的压力,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基础和人员上面的精神支持。
(二)儒家仁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1)仁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作为儒家的中心思想,是贯穿其始终的。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仁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老年社会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并适时给予老年人所需的资源,让老年人在晚年在精神世界仍然有所追求。“仁”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指人生观中的德行,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即为互助、互爱、互存。“仁”是人类最高的、超越的完美,孔子说从来没有看到它完全被体现过。社会工作者本就是助人自助、是需要爱心和奉献的职业,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更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仁”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特别是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中应该有所体现。
(三)儒家礼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1)礼思想的主要内涵。“礼,孝之始也”、“志于道,据于礼,依于仁”都是说“礼”是“仁”一种外化表现,行据于礼,方才能成仁。(2)礼思想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当前,国家从政策上和道德规范上就已经开始向老年人倾斜,制定了很多优待老年人的特殊政策。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礼思想的传播者,长幼有序、敬老尊老的价值观的树立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年人的家庭问题。孔子把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从而使“礼”由外在的约束变为人的内在情感需求,从而使礼取得了内在的心理依据而人性化,具有了更普遍的可接受性和付诸实践的有效性。
三、后续思考
笔者在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查阅时发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具体如何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等相关的论述较少;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作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儒式”价值观,以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与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相结合,也许能以另一种方式促进老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孝道教育;历史课;渗透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同时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这就使传统的孝道观念逐渐淡化了。很多青少年开始漠视亲情,将传统的孝道抛在脑后,孝道的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孝道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只有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教学才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体现历史特点的原则。我国的传统孝道源远流长,涉及很多的人物或者是内容以及事件都很久远,从时间上说是很久远的,从空间上看是不可接近的,而且这些历史事件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其次,要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孝道是适应宗法制的封建制度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孝道中的很多内容都必须跟随时代的节拍赋予新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内容,要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孝道,吸收传统孝道中的精华部分,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时展的要求;最后,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孝道教育的对象是高中生,其目的是通过孝道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有孝行、有孝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和理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孝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材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凭借,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教材,渗透孝道。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整册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理念。同时要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课的内容教师要认真深入地挖掘。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文化”这一单元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中国古代灿烂的中华文化,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引导学生理解儒家的思想,理解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入理解儒家文化;其次,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课本,自己做相关的汇报讲解。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不只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思想对人的成长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我们该如何继承并实践这一精髓?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理解孝道的内涵并能够积极付诸行动。
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体悟孝道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立足于历史教材,将学生的视野局限在历史教材内,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不利于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孝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除了利用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历史遗迹、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相关的历史遗迹现场,亲身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体验中将传统的孝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遗传因素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对相同的知识或者是场景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悟孝道。
四、合理进行评价,延续孝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孝道,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延续孝道。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实际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可以采用书面评价和观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合理的评价作用下,延续孝道。就学生的思想道德而言,教师可以出相关的命题作文,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的习作中看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看学生的行为与其思想是否相符,进而全面整体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中华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其本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通过在教学中遵循孝道教育的原则、挖掘历史教材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合理进行评价等科学的方法将孝道渗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儒家思想;医疗保健;伦理决策;访谈;定性分析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由于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中国社会经历了根本的改变。在这些变化的影响下,儒家思想为家庭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日常行为提供了哲学基础[1]。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郭照江[2]指出,儒家的道德观念,比如仁义,博爱和孝顺,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伦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范瑞平[3]指出,医疗领域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某种延伸。
本项研究调查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伦理困境,以及儒家思想是如何影响医生和护士的伦理决策。山东是儒学发源、延展和研究的重阵,且相关的研究人员可以组织当地的医务工作者进行访谈,所以我们选择在山东省进行调研。研究在中国山东省的两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章丘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小组访谈(医生11人,护士13人)。
二、分析和发现
以下5个从访谈分析中得出的主题反映了儒家价值观在相关领域的影响:1.病人的经济条件,2.家庭因素,3.儒家文化的影响,4.伦理决策过程,和5.伦理教育(见图1)。
1.病人的经济条件
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到了躯体的痛苦,还会带来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痛苦。社会层面的痛苦可以用疾病经济负担来表示,包括直接的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的经济负担,以及无形的经济负担等。本研究的第一个主题是有关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对治疗的影响,也就是疾病经济负担造成的伦理问题。小组访谈中,病人经济承受能力经常被医生和护士提到,并且将之视为最紧迫的一个伦理问题(占15.2%的访谈内容)。鉴于过去三十年的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改革,原本对城乡居民免费的医疗服务不再由政府全部负担结果,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选择什么样子的治疗完全依赖于他们的支付能力。因此,经济条件在医疗卫生系统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和护士的相关伦理决策。在研究中,医务工作者提到的伦理难题包括:是否给病人昂贵的治疗,是否继续治疗(在病人无法负担治疗费用的情况下),如何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计划,以及在病人由于无法负担相关费用而要求终止治疗时该如何去做等等。被访医生做出了如下描述:
在肾脏科,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老年人。主要的问题是患者的经济条件。对于那些绝症患者,比如说,当没有办法完全治愈时,我们会告诉病人家属实情,由家属对是否继续治疗来做最终的决定。因此,最终决定是由家属来决定而不是由患者。许多患者会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放弃治疗。如果患者选择继续治疗,他们家属的生活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一点不仅提到了相应的经济因素,同时也提到了儒家观念的照顾病人与医院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之间的紧张关系。
2.儒家文化影响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这个文化资源和伦理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研究的第二个主题是儒家文化对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影响。在访谈中,13.5%的参与者提到文化和宗教因素对于他们的伦理决策有着不小的影响。根据儒家思想在中国医学伦理中的角色,医生和护士应该遵守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访谈的医务人员做了如下说明:
在山东省,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医生们大部分的伦理决策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化背景。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儒家思想是主要的道德观,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医疗卫生系统,同时也在其他的社会领域,例如商业,政治以及教育等等。儒家道德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互动。例如,儒家思想决定了医务从业人员的伦理观,而他们的伦理观又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有趣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道德观与功利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并且直接导致了医务工作者的相关伦理困境。
3.家庭因素
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个以家为核心的有机个人,社会是一个以家为核心的有机体。家庭不仅提供经济支持,而且提供情感支持,不仅承载人的成长和人的再生产等基本职能,更是一个神圣的伦理实体。在生命伦理视阈下,家庭具有关心成长、呵护健康的职责,具有共同负担医疗费用、共同承受医疗后果的功能。本研究的第三个主题是有关病人的家庭因素。在小组访谈中,有大约20.3%的讨论涉及到了这点。医生和护士将患者家属的态度或者是相关的家庭因素视为他们所遇到的一种伦理问题。特别地,家庭因素影响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及他们对病情的接受程度,这两点在西方的医疗系统中是很基本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是由患者家属作出最后的决定:是否继续治疗或者接受何种程度的医疗方案,医务工作者将遵从患者家属们的决定。在中国,通常情况下医生和护士是不会直接告诉病人们的病情,特别是那些绝症患者,但是他们却会和病人家属讨论病情。本调查的医务人员与护士提供了以下信息:
将真实病情告诉病人,这确实是个问题。比如说,在临床中,对于癌症,医生一般是不会告诉患者实情的。在中国,普遍来说,癌症患者都难以承受这些(实情),特别是对于那些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患者。通常来说,对于病情很严重的病人,我们是不会告诉他实际病情的。
4.伦理决策过程
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经常会碰到伦理冲突,需要在道德规范之间、效果之间、规范与效果之间的进行权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是进行伦理决策,本研究的第四个主题是有关医务工作者的伦理决策过程以及医生和护士们用来解决这些伦理难题的相关方法。在研究中,有13.5%的访谈内容是有关这一点的。当遇到伦理难题时,受访的医生和护士谈到,他们会向他们的上级主管或者所在医院去报告这个问题,或者与自己的同事进行讨论,而不是根据已有的道德规范或者特别的解决方法来独自作出判断和决定。从访谈中可以看出,相关决定的作出是取决于医院内的等级制度,而非医生或者护士个人,这一点也与儒家思想中的等级观是一致的。
被访医生作出了如下描述:
有时侯,病人是在很紧急的情况下被送到医院的。如果病人并没有钱,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作出决定。我们会把情况汇报给医院领导,如果他们签字,我们就会继续给病人治疗。有时,当我们面对这类的困境或者难题时,我们会和主管或者同事来讨论。如果科室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会把情况反映到更高一级的领导,一般来说也就是医院的管理部门。我们会和他们讨论这个案子,不然的话,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对此主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传统的儒家思维模式。一般来说,相关决策的作出,是由于儒家的管理等级观所致。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儒家思想倡导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都建立相关的等级制度[4]。而对于中国医院管理的等级制度来说,是遵从基层医生或者护士,到他们的主管,到科室主任,再到医院的领导这样一个顺序。因此,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在解决相应的伦理问题时,都要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通常来讲,医院的管理层是最终的决策人。有时候,如果问题非常棘手,更高层级的主管部门会作出最终的裁决[2]。另外,服从上级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在本研究中,医务工作者的伦理决策过程反映了传统的内在的儒家价值观,特别是有关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服从的方面。
5.伦理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医学伦理教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最后一个主题是有关医生和护士所接受到的伦理道德教育。在小组访谈中,有大约7.6%的内容提到了这一点。在(1966-1976)以前,中国并没有系统的生物医学伦理教育,所有的道德教育都是与儒家思想有关。在之后,特别是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儒家的价值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复兴,尤其是通过媒体(例如很多公共论坛,教育节目,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的演讲都在讨论相关的伦理问题。)特别地,在中国的医学院里,虽然提供了一些伦理道德教育,但是却非常的空泛,并且这些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获得相关的专业认证的条件而已(范瑞平,2006)。另外,在访谈中,医生和护士都提到,在他们毕业之后,在工作单位中,接受到后续的相关伦理道德教育不是很系统。受访医生谈到了以下内容:
如果医生是在很久以前毕业的,那么在当时是没有相关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的。而且,在医院里,也很少有相关的伦理道德培训。
实施医学伦理教育不仅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务人员解决医学难题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因此需要加强医院医生的继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
三、结论
从1978年以来,由于大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这些改革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医疗系统,并且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也将面临许多新的伦理困境或者伦理问题。除了经济快速发展这个因素外,传统的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继续极大影响着中国医疗从业人员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本项研究的结论并不能推广到所有的医生和护士,但它却揭示出一些有趣的观点。第一,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方案并且直接影响着患者家属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治疗方案的意见。第二,儒家的道德观,例如仁义,礼和孝道,影响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观念和行为。由此,本项研究揭示了山东省医疗从业人员间的某些哲学关系。
下一步的研究可以在中国的其他省份展开,也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由大样本调查问卷所采集的数据,分析出的结果会更具有代表性。同时,我们也可以就中国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为基础,来调研各省医务工作者所遇到的伦理问题有何不同,以及他们是如何来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参考文献:
[1] Bowman,K.W,Hui,E.C.(2000).Bioethics for clinicians:20.Chinese bioethics.Journal of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163,1481-1485.
[2]范瑞平(2006).儒家的孝顺思想和对年长父母的长期照顾.医保伦理委员会讨论会18,1-17
[3]郭照江(1995).中国儒家文化和医疗道德传统.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1,239-246.
关键词:红楼梦,经学
红楼梦自面世以来,经多家解说,多家诠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做红学,红学有新、旧红学之分,旧红学主要有评说派,其代表为周春、徐凤仪、陈毓罴等;有索隐派,其代表为王梦阮、等;有考证派,其代表为、俞平伯、周汝昌等;还有文学思想派,其中以索引派和考证派影响较大。现在,红学研究的内容愈来愈广泛,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现学”“脂学”“版本学”还有“探佚学”,被称为红学的“四大支柱”。还有红学家把红学分为“曹学(外学)”和“红学(内学)”。
评论家一致认为《红楼梦》包含了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儒、佛、道思想都有所体现,“单是命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①一个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必定是齐各家之精华。曹雪芹,正是集各家先进思想于一身的作家。曹雪芹与中国古代众多文人一样,儒家经学思想在他的思想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一. 红楼诗词中的经学意识
《红楼梦》主题曲《好了歌》,很多评论家认为《好了歌》反映的是道家虚无主义思想:人们热衷追求功名利禄、妻贤子孝的理想,都是空幻捉摸不定的,人类的欲望、悲欢、荣辱兴衰都是毫无意义的。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佛家思想的反映,认为“了”,出家及出路。我认为,这是儒家思想的脚注,《好了歌》是曹雪芹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看似消极的批判,实际上却深刻的反应出作者的期望,具有它的真正价值。《好了歌》是一首批判现实社会堕落的悲歌、是一首慨叹伦理道德文明的挽歌。
《好了歌》第一二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众多追求功名利禄者的真实写照,这与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思想不谋而合。
《好了歌》体现出了儒家经学思想之孝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从这几句诗中作者对世人无以为报父母之心的质问?可以看到作者赞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顺。在中国对孝最为推崇,在汉代,国家官员是通过“举孝廉”的方法来选拔的。到清代时,对考取的举人,仍用孝廉公称呼,这是沿用汉代的习俗。
二.红楼梦名物中的经学意识
《红楼梦》出现了女娲石,石上有偈语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②这块顽石就是书中的贾宝玉,也是生活中的曹雪芹,他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的趣味,在全书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迷离倘恍的寓言世界,借人们都烂熟于心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出一块顽石幻化入人世间的故事。当作者在人生的旅途已走过大半之时、从“温柔富贵之乡,烟柳繁华之地”走向“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③的地步以及自己对这个家族深感绝望“补天无力”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已涌动着一股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兼济天下,只能独善其身,这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
贾雨村在进京前吟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④这是比喻美好的东西没有被发现。其中的“善价”、“时机”是当官做宰的代名词,这和中国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不谋而合。这种思想曾被批判为“孔老二的读书做官论”,由此也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作者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刻的。
《红楼梦》中人物、事物名称,富含深意,作者精心安排的。书中采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名物是一种隐喻,如太虚仙境茶是“千红一窟”,酒是“万艳同杯”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同名词,暗喻《红楼梦》中的好女儿悲惨的命运。
“谶”是一种隐秘的语言,是假托神人之意,预决吉凶,告知政事。谶书是占验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⑤《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一回中,元春差人送来灯谜,谜面: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身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迎春作算盘,探春作风筝,惜春所作海灯。“贾政内心便是一沉,大元宵佳节的,都作些不祥之物,令人心里怎么也不痛快。”⑥殊不知这些都预示了贾家四位小姐的命运,贾元春像爆竹一样散了,迎春与家人阴阳两隔,探春远嫁他乡,惜春独卧青灯古佛旁。作者运用谶语的这种写法,多多少少的反映出作者受经学的影响。
三. 红楼梦言语思想中的经学意识
《红楼梦》内容所透露出来的经学意识比比皆是。经学思想是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写到,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顽石,一僧一道答应它道:“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⑦一句“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就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原来“诗礼,即圣门文教的简词,此指曹氏宗族门风的文化品格。
《红楼梦》第三回写到: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而本回稍后内容,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则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⑧短短的时间内,黛玉的回答截然不同。评论家把黛玉的前后回答解说成是黛玉寄人篱下,不得不委曲求全。这也表现出贾母的思想取向,贾母的思想是占统治思想地位的儒家正统思想,统治阶级要求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一言一行,都遵照规矩行事。而贾母在这的话语则是表现出她要求自家的女孩内敛含蓄,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大部分女性都失去了自我,这样的个性积累下来,就形成了我们民族内敛的性格。黛玉可谓聪颖机灵,很会看眼色,真是孺子可教。贾母对黛玉当然不薄了。
而贾政对待儒家文化则是提倡“经世致用”,第九回说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⑨表明贾政强调学会儒家的为人处世最要紧的。
总之,《红楼梦》从方方面面透露出经学思想的气息。《红楼梦》中的人名,事物名,诗词,娱乐项目等,都带有经学观念的印记。只要细心体会,都能看到《红楼梦》中的经学思想。我是一个《红楼梦》迷,却不能领悟《红楼梦》的精髓,只是鹦鹉学舌而已。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指正。
注解:
① 鲁迅《集外集拾遗? 绛洞花主》小引,第1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② 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页。
③ 《挽曹雪芹诗》敦诚。
④ 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3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总纂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出版。
⑥ 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69页。
⑦ 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4页。
⑧ 《红楼梦》清?曹雪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第10页。
关键词:论语 孝道 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现代很多人并不会真正的学习,现在当今社会的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这种感觉:当学到的知识增多,读完的书慢慢堆满自己的箱子时,却发现其实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读过很多的书,见过很多的人,但是读完的书就如同见过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思考就会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学而时习之”。真正的学习,是要如上《论语》中所说,要学思并重,勤学好问,多向他人请教等,只有做到了上述孔子所说的学习方法,那么才是真正领悟、真正学会了学习。另外,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学习只是在学校里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才应该去好好学习,等到长大了,从学校中毕业了,学习就和自身无关了,从此就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了。或者说一个人的仁义道德与学习无关,没有学习照样可以拥有仁义道德。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此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所以,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终身所有的,如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仁义道德受到他人尊重,必须要同学习并重才可以,因为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没有学,则没有仁,我们要在一生中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有一句名言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很大,这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所以,对于学习生活的启示,论语给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也有深刻的反思。综上所述,在学习方面,孔子也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对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真正的学习,去终身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三.《论语》对当代人对于中庸之道的启示
对中庸之道的启示,也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论语》中所说的中庸,不是贬义的那重含义。而是指褒义的方面,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笔者认为,还可以推而广之,将中庸解释为:不走极端,寻找矛盾双方之间的平衡点。应该说,这是贯穿整部《论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到优秀,就需要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应该可以是我们学习的真理。所以,孔子的中庸之道,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不要去走极端,不要太过度,要适中才好 要有中庸之道,这样一个人才会慢慢进步,不会在生活中遇到太大的挫折。在现在社会科技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天天都处于忙碌之中,心中所想只是能更多的追求自己的欲望,得到了一些还想要得到很多,欲望无限的增大、增多,所以,很多人因此最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事后才会后悔。所以孔子的儒家中庸之道,给予了我们很深刻的思想,做事适可而止,满足一定程度就好,不可走极端,矛盾不可太深,要有适度原则,否则会过犹不及,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这种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不可太过分,要有适度原则,这样才可以避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之事,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比他人更加的快乐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