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时代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1)整体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述八种智能,而且各种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且智能经过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这八种智能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智能体系,因而这八种智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智能的发挥都有重要的作用。2)差异性。多元智能理论在强调八种智能的整体性的同时,也承认这八种智能的差异性。加德纳认为,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3)发展性。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这八种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极大的可发展性的,每个人都具有将这八种智能发展到极高水平的可能性,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而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而当代的教育的宗旨正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4)实践性。加德纳教授修认为智能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智能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智能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不难看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智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其实践性。5)人文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一个人的智能的形成、发展和实现总和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的智能也必然会体现出各自的人文特征,具有明显的人文性。
2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涵义及特点
2.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涵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software),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的教学软件。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它的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能很好地激发广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教学软件,既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又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特有的优势和特殊的教学效果无疑会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2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特点1)集成性。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可以以结点为基本信息单元,通过链和网格的形式把文本、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体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供学生和教师使用。这样不但可以使软件图文并茂、声形辉映,教学内容生动逼真,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而且也可以利用集成的多种媒体信息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较好地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整体特征。2)灵活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做出反应,适应个性差异,照顾个体已有知识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它可以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它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当前的知识水平为其提供难易适度的学习内容;它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学习风格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它也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智能强势和弱势选择最适合自己进行学习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性特征。3)动态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具有极大的动态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动态发展的,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动态维护更新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动态的展现事物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不但系统的掌握事物发展规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各种智能,从而较好的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特征。4)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极大地实现了师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它能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实际变化的需要,把各个知识点及其场景及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够根据情节变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反复调用、反复播放、反复操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和片断进行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特征。5)时代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当今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先进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就必然会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当代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实社会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就应该体现时代特征,以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展现一个社会的时代特色和人文背景,以利于培养学生与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多元智能,从而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文特征。
3多元智能理论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启示
3.1软件目标多元化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全面、协调发展为宗旨的,与此相适应,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目标也应是多元的。应改革传统软件以提高教学质量获取高分为唯一目标的思想,在设计软件时,既要注重语言知识和数学逻辑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视觉空间、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身体运动、音乐节奏等智能的培养。既强调软件的学习助手地位、更应认识到软件作为学生成长伙伴的作用。
3.2软件内容丰富化为了能实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软件内容单一化的不足,丰富软件内容。在传统的软件中,往往以单个知识点为主要内容,从而导致软件内容单调,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软件内容丰富化,不仅要求软件的知识点应丰富多样,而且要求展现知识点的媒体信息必须多样,即有文本描述,又有声音讲解,即有静态画面展示,又有动态影像播放。软件内容多样化还要求软件知识的呈现模式应该多样化,即要线性展示,又能随机点播,即有自主探索,又有协作学习。从而在内容上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足够的素材和手段。
3.3软件开发多员化传统的软件开发一般由专业人员进行,然后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即使教师业余自制一些临时软件,往往也仅仅是教材的电子版本。在这种传统的开发模式下,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智能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来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这就提示我们在开发软件的时候,应集中专业人员、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智慧,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让他们都参与到软件的开发活动中来,做到软件开发的多员化。
3.4软件应用情景化加德纳认为智能在本质上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软件在应用时往往被教师生硬地搬到课堂上,仅仅作为电子黑板来使用,缺少一定的铺垫和相应的情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发挥软件应有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学生的各种智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培养和强化的,因而要达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就必须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时创造相应的情景,在合适的氛围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和学习,并尽量在软件中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情景。
3.5软件评价过程化传统评价观点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以最终结果论英雄。然而,学生的成长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其成长过程中的评价不但能使其反省过去,更重要的是能激励其面对未来。因而,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的过程化,在学生利用软件学习的过程中对其每一步、每一阶段、每一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保证对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
关键词:智能视频监控;功能;实现方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TP277
数据化时代影响当代的生活以及技术,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在数据化时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遥感技术,就能够极大的提升智能监测系统的警戒性,通过传感器的反应组织恶劣天气或者人为的恶意损坏,再比如脸谱识别系统,这一系统现在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在普通的道路智能视频监测系统中,但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商业以及科技侦查的领域当中,通过脸谱识别,能够迅速的区分目标人群加强检测性,因此本文基于这一形式,对智能视频的监测功能、实现方式、系统模式进行分析。
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
1.1 周界警戒及入侵检测。这是利用GPS定位技术以及传感器遥感技术进行的数字化感应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雾霾、冷空气、湿气、低温等恶劣自然天气对智能视频系统的影响,同时能够增强智能视频的自身感应能力,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并且通过传感系统,能够随时随地的检测到智能监控系统的自身机械运行效果,防范故障发生。
1.2 物品被盗或移动检测。移动监测系统是现代化智能视频的重点监测方式,通过脸谱化识别以及随时捕捉的人物景象,能够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对抓拍事物进行拍摄,保证高度清晰,因此大规模的运用在商业、金融等领域,但是这一系统造价较为昂贵,不能普及。
1.3 遗留、遗弃物品检测。智能化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抓拍以及警戒,同时带有记忆芯片,对现场遗留物品做图像还原,并记录当时的具体情况,同时对遗留人进行脸谱识别,帮助遗留、遗弃物品物归原主。
1.4 流量统计。智能化视频的强大记忆功能配合流量监控系统,能够对现场人流量做出警示,比如在某防火通道内人流量过于集中,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戒,警示工作人员尽快对拥堵人流进行疏散;再比如在工厂内,物品大规模堆积,此时监测视频会进行境界,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对此进行梳理。
1.5 拥挤检测。拥挤监测是建立在流量监测的基础上,通过流量分析,对当时当地的拥挤度进行分析,这主要归功于前期的数据建模系统,编程人员根据当地的空间以及日常人流情况进行编模建模,随后通过智能视频的运行,就能够对拥挤情况进行分析,这种视频监测系统大多运用在物流产业链上。
1.6 PTZ跟踪。PTZ又称为全方位变焦控制,是跟踪型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常常被运用在PC移动端,能够不间断的、高清晰的对被跟踪的事物进行捕捉拍摄。
1.7 人体行为分析。这是智能视频的高端发展,对人体的肢体行为进行预判分析,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恐防暴,但是这一系统至今还未完善,因人体的肢体语言复杂多变,不能够进行系统的建模,但是能够初步做到依据金属物质进行初步识别判断,识别危险物品以及捕捉人体语言。
1.8 车辆识别。车辆识别是PTZ跟踪的升级,这种系统的优点是能够集中性的识别人物以及车牌号码,清晰的记录车的运行轨迹。
1.9 智能化监测追踪。这是智能视频的全新理念,通过网络连接,智能视频能够对当时捕捉的事物进行危险吻戏,同时进行报警,然后根据捕捉点进行联网追踪,即智能视频之间能够形成网络联系,将捕捉的记忆点进行细化处理,时每一个监控视频都对这个记忆点进行检测。形成360°全方位的智能监控系统,防止点化监控所带来的不足。
2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依托数据位基础,依靠网络传播方式为链接理念,依靠建构数据模型为分析策略,的监控装置整合,也就是将网络、监控、感应装置、传统的视频监测系统、以及智能分析装置进行整合。因此整个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即前端监测装置,中端传输装置、后端分析装置,如前端监视装置上就包括录像、抓拍、镜头跟踪,然后在通过中端的传输数据带,通过数字模式传递到后端分析系统当中,智能视频的压力更为均衡地分布在前端的网络视频设备和后端的管理服务器上,各个设备各尽其职,系统架构更为合理。在目前前端DSP处理芯片能力还无法支撑完整的智能分析业务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良好的方式。后端处理的方式是集约化数字处理,也是分析系统的建立,其中的难点在于对数字模型的变成,目前市场上能够应用并且已经实现成熟监测的后端系统,仅仅止步于视频拍摄以及记录抓拍,因此后端处理的实现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特征
3.1 提高报警的准确度。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图像画面中利用“智能分析技术”的提取的物体特性、特征,正确识别出不同物体及其运动轨迹规律,它可以明确地区分出人、车或其它物体,并过滤掉类似水波、光影等背景干扰和光线变化影响,一旦发现监控画面中“关键目标”出现时,系统能够以最快、最佳的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或告警并及时得到处理,有效地提高报警的精确度,同时拓展了视频报警的应用范围。
3.2 提供新的监视方式。随着视频监控需求的日益高涨和前端摄像机价格的合理化,一个系统的摄像机安装数量也在成倍增加,超大视频路数及大规模监视中心给控制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要求监视人员随时注视几十上百路图像并判断画面中是否存在异常状况是不现实的,这将大大降低监控系统的安全有效性和实际操作管理能力。因此,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可使用户更加精确地定义安全威胁的特征,可以在图像监视范围内设定多个虚拟警戒线或警戒区域,可以分时段地设定、分析不同的重要对象,真正做到只有违犯警戒规则的行为才产生报警的高效监控。
3.3 做到“事前预防”能力。智能视频分析监控系统的“遗留物品判别”、“区域逗留提示”、“运动方向判别”等功能将能使安全人员提前感知异常行为并关注相应监控领域、尽可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威胁并做出应对策略,例如:有人在公共场所遗留了可疑物体或者有人在敏感区域附近长时间徘徊、逗留,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将可以识别这种行为、提示给保安人员,实现对可能产生的犯罪或违规行为进行预警。
3.4 有效扩展视频资源用途。对用于安防系统的智能视频分析结果还可以用来联动高速球型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或者对联动平台进行相关的智能业务,当可疑目标触及多个摄像机的多个智能视频分析区域时,系统将能够驱动高速球型摄像机对可疑目标连续追踪,在遇到多个可疑目标共同出现时,也可以分别捕捉其各自的活动图像,使监控系统更具智能优势。
4 结束语
智能系统并非是指操作智能,而是实现单独的个体智能,即针对监测视频,在视频的本身今生改造,比如感应装置、抓拍装置、锁定装置等等,将视频监测改造成能够独立完成并能够建立数据模型的装置系统,同时作者认为,智能视频监测系统还能够实现报警、预防等手段,对道路、大型商场、住宅小区、住宅范围进行监控,同时对这些地方进行数据分析。未来的检测视频不仅仅是智能监测,而是要辅助管理人员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瑞霞,吴运新,宋跃辉.智能跟踪视频监视系统研究[J].电视技术,2006.
[2]郑世宝.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与应用[J].安防科技,2009.
[3]王素玉,沈兰荪.智能视觉监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7.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11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能源枯竭的威胁。在能源匮乏的时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智能电网技术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它决定着电力事业在未来的运营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利用智能电网技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电力故障处理的方法,节省人力财力;利用智能电网技术,我们还可以提升电网规划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配置煤矿等生产资源。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所谓的智能电网主要以两种技术为载体,具体来讲就是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当然仅仅具备这两种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以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与此同时,配置先进、专业的软硬件设施,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熟练掌握所涉及的所有技术,以此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控制的电网应用。,使电网智能化。智能电网提高了电网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资源的经济效益。智能电网的优点包括:能够自愈、激励和自动抵御攻击;兼容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用电要求和需要,不断优化电力市场等,只要这样才能确保其长期出去高速、稳定、可持续的运转状态。
2 智能电网的特征
智能电网的特征包括自愈、坚强、集成和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对这些特征进行一一的论述。
2.1 自愈
电力供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实中,众所周知,电力供给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种特质直接导致了电力技术和电网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智能电网所具备的“自愈性”特征会使其在出现问题,及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干预下,自动将问题原件筛选和隔离出来,并加以修复,最终使得电网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状态,智能电网的优势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它在自愈的过程中,还不会出现供电服务中断的情况。所以从根本上说,智能电网的自愈能力为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免疫力,它是智能电网中最重要的特点。智能电网拥有强大的故障预警系统,在故障发生后,能够自动的进行故障分析、系统修复以及故障隔离。
2.2 坚强
在现实中,电网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攻击,比如来自大自然的攻击或者是人为的物力影响和攻击等,这些都会致使电网陷入瘫痪状态。有了智能电网,这种危害会得到缓解。在面对干扰时,智能电网能够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停电事故;智能电网还可以有效防御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保障电力信息安全;不仅如此,智能电网在具有自愈功能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对攻击者发起反攻。智能电网能够在电力技术以及电力系统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它的抗攻击和反击的能力。
2.3 集成
电力系统贯穿所有电力等级,是发电、变电、配电、输电及其用电等各个环节的集成,有效实现了“业务流”、“信息流”和“电力流”的高度一体化。智能电网为电力使用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保证了电网精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电网信息的共享和集成。
2.4 优化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优化调整电网资产管理与运行,保证用最低的投资成本达到最优的目标和效果,符合经济效益。职能电网可以充分的发挥动态评估技术的功效,保证资产的使用能力,使资产在更大的负荷中稳定运行。
3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3.1 建立智能电网信息模型
对智能电网系统进行管理,不仅包括对电力系统固有的生产属性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而且要理清数据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因此,智能电网信息模型既包含了空间图形信息,又包含了生产属性信息。空间图形信息可以准确的描述各个电力空间的位置,它在GIS技术中通过坐标(X,Y)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示;电力的生产属性信息采集了大量的物理特征和各种各样的电力设备,所以数据量非常庞大,不仅可以全面的监控电力系统中的固定设施,还能对生产设备实施信息化操作,并且把这个过程反映在几何数据模型当中。它们都是点、线、面对象的集合,并且通过这些地物可以组成电力系统环境下所有的地物,并分别体现出各自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在电力网络的处理中,电力技术的生产过程和过程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对于过程数据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来建模,它主要表现:用托肯的建模方式对过程实力进行建模。要使得智能信息工作网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必须遵循模型演进规则。
3.2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利用洁净的、新型的和可持续的资源进行发电,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即自动检查、自动寻找、自动求解和自动执行。
3.3 数据库的连续自动化更新
在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电网数据库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实行统一的模式管理。首先,通过电网特殊元件自动采集本地数据库的实时记录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其次,及时在服务器端建立缓冲区,大力存储常用数据,提高服务器的操作效率提升工作流网络的性能。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总结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将智能电网的相关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来,有利于很好的控制电力技术成本,求得电力规划管理的最优化解,也有利于降低电力企业管理难度。因此,我们要做到事前规划、预先处理、提前排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断探索新型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全面加强电力系统规划与煤电技术的应用,确保电力系统规划零故障目标的实现,促进电力系统规划作业更加安全稳定的进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许多新名词不断涌现,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纪元。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各大券商也相继开始了人工智能项目的研发,将券商业务与AI相融合,已经成为时下的一门热点话题。从现阶段部分证券公司推出的一些APP来看,人工智能主要在智能服务、量化交易、精准分析等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在证券领域的应用研究,目的在于人以大数据、物联网为依托,进一步提高“智慧证券”的成熟度,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精准化预测等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大数据时代券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1]。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1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海量化特征,导致有效数据的筛选和提取难度增加。AI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人工设置筛选条件的方式,以极高的速度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过滤,其中符合筛选标准的数据会被留下来,存储在数据库的一个独立单元内,而其他不符合使用需求的,则被视为无效数据被清除。这样既可以释放更多的存储空间,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有效数据密度,为下一步数据的整合、利用奠定了基础。AI还具有自主学习功能,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应用领域的扩展,智能化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在支持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技术人员可以深化AI研究与开发,利用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增强券商风险防控能力上,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智能建筑设计;管理;结构设计;屋顶设计;节能设计
前言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1.智能建筑的功能与价值分析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时代,使人们对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特征,建筑物智能化程度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在一个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最长,而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5~7年的生命周期,有的自动化系统仅有两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大厦系统做成开放式系统,它就能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随着可以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科学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智能建筑不仅需要计算机控制,也需要相应功能的智能建材的配合。智能建筑是为了支持建筑内的所有活动,增强对使用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保证建筑空间的安全,健康和节能,智能建筑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于结合每一个具体建筑的特征和性能,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提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入到特定细节的设计。
2.设计智能建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设计智能建筑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智能建筑的功能与系统特点,要以统筹兼顾的原则为出发点,平衡智能建筑各功能和各系统的关系,取得最佳的智能功能,做到对智能建筑优势和长处有效发挥的保证。在设计过程中要从下述几个重点问题入手。
2.1做好智能建筑设计的过程管理
一是,在智能建筑设计前,应该明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内容和内涵,使《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硬性规范部分得以遵守,进而做到对智能建筑设计质量的保证,为智能建筑经济性、实用性提供保障。
二是,要建立智能建筑设计的管理目标,要将智能建筑的舒适度,智能建筑的环境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温度、空气、湿度、光线、噪音等方的调控能力和控制水平评价,为智能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规范。加强对智能建筑结构设计的管理,要从智能建筑的结构形式、智能建筑的层高、智能建筑的力学结构特点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以做到对智能建筑结构隐患的有效控制。要从智能建筑的功能体现入手,严格审查智能建筑空调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的功能,避免出现功能上的死角,确保智能建筑的功能稳定与完整。
2.2做好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
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从墙面、地面与天花板三个个重点环节入手,地面设计中应该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选用架空的方式,这样可以扩大地面下空间,使弱电系统和强电系统能够做到物理隔离,不但方便施工,而且也有利于建筑改造。墙面设计中应该考虑智能建筑中各功能设备的接口和位置,一般采用外接方式,在墙面上设计出设备的接线口、位置,以利于传感器和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准确控制。设计天花板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暖通、消防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设计出相关系统的走线、出口,以实现智能建筑的通风、供暖、消防、照明等各项功能。
2.3改进智能建筑的屋顶设计
屋顶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屋顶是智能建筑与大气和环境敞开和交换的重要部位,很容易产生热能的交换和积累,进而影响到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同时屋顶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设备的主要布设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热水器、通信基站、风能设备在楼顶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楼顶空间资源和电磁资源的紧张。应该在智能建筑屋顶的设计中积极考虑保温隔热处理,阻断智能建筑屋顶产生热交换的可能。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屋顶功能设备的布置,优化屋顶空间资源,降低楼顶设备产生噪声、震动和电子辐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2.4加强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应该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节能工作,通过节能器具、系统的设计,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标准,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费,综合而全面地节约智能建筑运行的能源成本,实现智能建筑在节能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智能建筑是应用信息技术,集成智能设备而形成的新型建筑类型,从历史的角度看智能建筑的出现是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使人们生活环境、交往条件和居住空间得到了重新优化。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应该把握科技与建筑发展的方向,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全面解读出发,控制智能建筑的关键环节与要点,积极进行智能建筑设计的创新,在不断研究和不断实践的前提下,创建智能建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莹.现代智能建筑中的空调设备自控系统【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7).
[2]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改善对策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9(9).
[3]陆伟良.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特征及实施【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11).
关键词 工业4.0;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6-0029-05
以智能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4.0”时代,大数据和物联网(传感器)融合系统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制造业的生产模式随之发生全新变革,势必要求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体系,只有在厘清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内涵和能力特征的基础上,完善或者重构其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工业4.0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及演变
自工业社会产生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制造业历经了机械化的“工业1.0”、电气化的“工业2.0”和自动化的“工业3.0”三个时代,现在正在走向智能化的“工业4.0”时代。相应的,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嬗变,先后出现了四种主要形式:单件生产、大量流水线生产(福特制)、精益化生产(丰田制)和工业4.0时代的智能化分布式生产。不同的生产方式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统称,是一个伴随着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概念。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英文是“Technology”(技术)一词,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是古希腊文“lichen”(工艺技能)与“logos”(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早期的技术仅指应用技艺。20世纪初,技术的含义逐步扩大至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过程”。现代社会中,技术不仅指工艺和技能,还包括运用科学知识,凭借可以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手段[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演进、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尤其是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产生,人们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又对技术进行了细分。将科学原理演变为产品(或工程)设计、工作计划、运行决策等所需要的技术称为工程技术,对应的人才为“工程型人才”;将设计、工作计划、运行决策等理念付诸实践从而转化为产品、工程等物质形态的人才统称为“技能型人才”,他们以掌握经验技术为主,工作特征主要表现为显性的动作技能;而介于“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即现在通常所说的“技术型人才”,他们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既要掌握理论技术,也要了解经验技术,工作特征主要表现为隐形的智慧技能,属于智力活动的一部分[2]。
(一)1.0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此人类社会进入工业1.0时代。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早期的工厂制度,但是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为主,主要采取单件生产方式(Craft Production)。劳动者没有分工,每个人都是全能工。他们根据顾客的需求,使用半机械化的设备,或者简单、通用、低效的手工劳动工具,独立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生产产品的数量、质量完全取决于生产者个人。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保证,但能够满足市场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单件生产方式下,没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划分,所有劳动者都是全能的生产经营者,拥有工业价值链再造需要的全部职业能力,包括原材料相关的知识、产品设计、生产操作、质量控制以及和顾客打交道的能力等。
(二)2.0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电力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制造业生产方式呈现分工明确、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特征,标志着工业2.0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期,制造业主要采取大批量流水线生产(Mass Production)。生产组织在劳动内容(水平方向)和劳动管理(垂直方向)这两个维度上划分成细致的条块和森严的层级[3]。在劳动内容方面,复杂、完整的劳动内容被分割为零碎、简单重复的工位操作,每个工人负责一个工位的操作;在劳动管理方面,生产过程中原本统一的计划和实施、动脑和动手被分离开来,设置繁多的中间管理层级,做什么和怎么做都由上级计划安排好,下级服从并执行。这种大量生产的方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但不能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在大量生产方式下,劳动分工明确,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严格划分,一线技术工人指的是技能型工人,他们只需接受指令,拥有简单的生产基础知识和机械的单工种操作技能,不需要完整的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三)3.0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0世纪下半叶,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和服务型制造,标志着工业3.0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主要采取多品N、小批量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这种生产方式,在劳动内容方面,取消了过细分工,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劳动内容的完整性;在劳动管理方面,精简中间管理层级,将生产的决策、计划等原来属于管理层的工作下放到生产小组中,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个生产模块,又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劳动过程的统一性。精益生产方式综合了单件生产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低质量,又避免了后者品种单一、不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不足。精益化生产方式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呈现融合趋势,他们需掌握大工种(例如从单一的车削工、铣削工、磨削工等转变为复合的机床切削工)、跨专业(例如机和电、技术与经济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需拥有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自我负责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质量意识,有面对不断变化的生产任务所需的灵活性以及自我组织、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等[4]。
(四)工业4.0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进入本世纪以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迅速发展,快速进入制造业并与自动化技术深度交织,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形成智能制造技术,建立在智能制造技术基础上的智能化生产,标志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
1.工业4.0时代企业的生产特征
工业4.0时代,互联网从“虚”的服务业大规模进入“实”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对话,从而实现“智能”生产、柔性制造和互联制造[5]。工业4.0时代,受个性化需求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双重推动,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必然朝着分散、分布式制造发展,即企业的生产系统更像单元化的工厂,形成所谓的“社会机器”,以类似于社交网络的方式运转,它们自动连接到云平台搜索合适订单,并上传与生产相关的问题,征求专家的处理意见。专家将通过集成的知识平台、移动设备,更有效地进行远程维护和服务[6]。分布式生产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工业 4.0时代,制造过程是个性化定制的过程,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编织在一起的智能网络,消费者只需手机下单,智能工厂就能自动获取订单和产品的个性要求信息,进而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交付给消费者。工业4.0时代,为了对市场个性化需求(包括新产品或增值服务)作出快速响应,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企业间势必建构动态联盟,实现区域内的、跨企业的社会资源整合,使得劳动分工由企业内延伸到企业外,呈现动态化组合趋势,即工业4.0时代的劳动组织体现为供应链范围内(跨企业)的扁平网络结构[7]。
2.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劳动内容及内涵
工业4.0时代企业的生产特征,决定了一线技术工人的劳动任务是操作和管理智能化、一体化的生产系统[8],具体劳动内容包括:执行带有参数的操作流程任务,进行设备调试,确保生产工艺过程优化,分析、整合和记录生产数据,分析、监控、优化和改进生产网络和系统,使用和共同设计IT支持下的帮助和诊断系统,理解和优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设备故障排除、维护等。为了完成这些劳动任务,一线技术工人应该拥有:综合任务的察觉能力;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知识、软件结构知识;创建用户友好界面、共同开发软件的能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知识,能根据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计划、进行系统优化和独立决策的能力;具备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和维修能力;能正确读取和评价机器数据并对机器进行干预;具备通过互联网、手册、数据表和知识论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9]。总之,工业4.0时代,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必须是知识型工人,他们应该是融技术、技能于一身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纯粹的以隐性智慧技能为特征的单一技术型人才、以显性动作技能为特征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将不存在。
纵观人类工业化进程(工业1.0―工业4.0),可以将不同时代生产方式、劳动分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工作岗位劳动特征总结如表1所示。
二、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特征
为了有效培养工业4.0需要的融技术、技能于一身的知识工人,便于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建构和确立,从本文界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出发,借鉴 KOMET[10](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结构,我们可以建构面向工业4.0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它划分为三个维度,职业专业维度、职业素养维度和职业行动维度。
职业专业维度,包括通识知识、智能化的知识技术、工业生产链知识(理论与实践)、职业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四个领域。它们既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范围,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测试开发的题目来源。
职业素养维度,包括职业操守、决策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交能力。首先,敬业、有职业操守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其次,工业4.0时代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生产组织的分布式、制造过程的个性定制化,势必引发生产流程再造、价值链重组、生产过程知识技术的密集性等特征,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敬业、有职业操守,还要具有决策、终身学习及不断创新与接受创新的能力;最后,工业4.0时代劳动组织的扁平网络化,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作态度趋于合作性、效率感,拥有与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阶层人群合作的涵养与技巧,有契约精神与时间观念等。
职业行动维度,包括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六个方面,它们构成完成“生产任务”的完整的行动模式。完整行动模式是职业工作的实际运作规律,也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应遵循的逻辑规律。是否遵循完整的行动模式,极大影响着学习者工作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11]。
三、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满足工业4.0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要在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
(一)构建一贯制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工I4.0需要的是融技术、技能于一身、从事智能化生产的知识型工人。目前我国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强调培养学生跨专业、大工种的综合职业技能,无法满足工业4.0对一线工人能力需求层次整体上移的要求。为此,必须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打通从中职、高职、本科至研究生的一贯制培养通道。整合各学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其整体效应。其次,要在系统论的视域下组织和协调一贯制培养体系的运转,明确界定各个学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保证各学段在人才能力培养上有所侧重,又要实现人才能力的持续积累与系统构建[12]。第三,各学段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要明确自身在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根据工业4.0的要求,开发规范的人才能力标准,并依据标准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考核,以保证面向工业4.0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目标的实现。
(二)建校企双主体的合作办学模式
根据面向工业4.0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模型,工业4.0需要的是具有职业行动能力的知识工人。而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深度介入,企业参与与否、参与程度直接关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否满足工业4.0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壁炉现象”,这种现象已成为目前制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所谓“壁炉现象”是指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表现积极主动,试图与相关企业合作,希望企业为职业学校学生、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和环境以及建立相关实训基地等,而企业一方表现比较消极被动,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不愿为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和条件。由此形成了“一面热,一面冷”现象。究其原因,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中,忽视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破解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过不同的对策和建议。例如,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呼吁制定对企业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譬如通过政府减免企业一定税收或给予一定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但实践效果都不佳,前者由于缺乏企业利益保障机制,影响到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后者则由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趋利性,以及在校企合作监管过程中过大的交易成本,缺乏可行性[13]。
鉴于此,为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妨尝试“企业作为第一主体”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比如,在工信部2015年和2016年启动的100多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中,选择条件比较成熟企业,采取“企业先招工,职校再招生”的管理方式,明晰企业对“准员工”的管理及劳动力支配权等,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行为的撬动作用,重视企业的利益诉求,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建构“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课程模式
工业 4.0 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操作管理能力、动态变化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之相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两个层面进行适应性重构。课程结构层面,应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添智能化、信息化、网络领域的某些知识,作为通识课程。例如增加《测试与传感技术导论》《数字接口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导论》和《数据库与云计算术》等课程,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测试与传感技术,为学生以后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大网络数据平台进行生产打下扎实基础。课程内容层面,传统课程领域(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要进行知识更新和现代化;专业课程,不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建构典型职业情境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因为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智能设备运转进行决策、控制和协调,对虚拟网络与真实机器进行组织协调,对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间交互作用进行协调,也就是说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具体客户的需求,用知识、信息进行生产规划、协调、评估和决策,即他们的职业行动具有强情境导向的动态化特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最好是典型职业情境经过教学论处理后的学习领域,以确保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以及能力的可迁移性。
(四)建构“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
职业行动能力是人类在职业情境中,合理思考,从事职业化的工作和对社会负责的行动能力和意愿。工业4.0时代,职业院校尤其要把培育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重点,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有效模式。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或者“有使用价值的行动成果”,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即“行动”来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强调在“做”的过程中思考及总结经验。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任务(或者项目)尽可能来源于真实的典型职业情境,要完整且具有适当的问题成分,所反映的职业工作过程应该清晰透明。第二,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第三,包含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最后,学习任务应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 考 文 献
[1]裴云. 技术、技术性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0):37-38.
[2]马振华.我国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胡隆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
[4]徐朔.企业劳动组织转变与高职教育的“灰领”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91-100.
[5]李茂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57-65.
[6]陈志文.“工业 4.0”在德国:从概念走向现实[J].世界科学,2014(5):6-13.
[7]马光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5-57.
[8]陈树公,陈俐俐.制造业生产方式演变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及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10-14.
[9]vgl.Ahrens, D.; Sp?ttl, G. Industrie 4.0 und Herausforderungen für die Qualifizierung von Fachkr?ften. In: Hirsch-Kreinsen, H.; Ittermann, P.; Niehaus, J. (Hrsg.): Digitalisierung industrieller Arbeit. Baden-Baden: edition sigma,S. 2015:185-204.
[10][德]M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 的理论基础与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8.
[11]Jank,W.,Meyer,H.Didaktische Modelle.Neue Lektion: Handlungsorientierte Unterricht[M].Frankfurt am Main: Cornelsen Scriptor.1991:337-374.
[12]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13]王为民,俞启定. 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54-62.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mode, distribute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customize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layering labor organization in industry 4.0 era give frontline technical workers new meaning of labor contents and labor forms and ask workers to be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technology and ability. Referring to the KOMET model, skilled talents in industry 4.0 era is composed of thre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ction of vocation. From this point,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in industry 4.0 era needs integ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dual-subject school-enterprise education mode and professional action ability oriented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mode.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门,它采用二维码识别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约定协议,将物联网和任何五篇连接在一起就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实现智能化网络系统对物品的识别、定位、监控以及管理等操作的一种现代化信息网络。通常情况下我们称之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产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并得打迅速发展,现在物联网技术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得到很大的改观,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技术,人们的生活追求也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健康舒适、安全方便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物联网时代下智能化的物业管理受到人们的欢迎。物联网在现代被看作是互联网的拓展,物联网兼具互联网的特征、识别和通信特征以及智能化特征。互联额昂特征表现在对需要联网的物实现了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识别通信特征表现在被纳入物联网的“物”具备自动哈斯别和进行物物通信的功能;智能化特征表现在网络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控制。
2.现代城市小区的物业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逐渐增多,随之城市的住房建筑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列的花园小区住宅以及别墅住宅等。为了保证小区住宅各项工作和事件的顺利进行需要对这些住宅小区进行管理,由此便成立了而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物业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每个住宅小区中都有其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但是这些公司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小区管理的不合理化。另外,住宅小区中由于保安人员偏少和保安措施不到位,给小区的安全管理带来威胁,市场会出现偷盗或公共设施损坏现象。而有些住宅小区随配置了较多的保安人员,但是这些保安人员的年龄偏大、工资待遇差,很难留住人。若是针对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涉及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只需聘用较少的人员便能够完成小区内的物业管理工作,同时还实现了对小区情况的实时监控,不但减少了小区误了管理的人力投入还提高了小区物业管理的智能性和安全性。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不但给物业公司带来很大的方便,还解决了物业公司扩大物业范围而缺乏人力的问题。因此,在物联网时代下,针对小区的物业管理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效益。
3.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型的建立
3.1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型的提出
纵观现代的物业管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物联网时代下,热门的生活正向智能化发展,因此针对物业管理需要设计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对小区物业进行规范化的噶努力。这里我们通过分析目前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此智能化管理模型由一个中央控制室控制,因此,还需要建立一个中央控制室来实现物业的智能化管理。此模型的建立主要以小区业主身份和物业车辆的识别、小区环境的监控、安全监控以及与无助家庭只能终端设备为基础。此智能化管理模型使用了Wi-Fi、2G/3G网络,以保证系统数据的顺利传输。
3.2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型中的分系统
此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型是由多个分系统组成,其分系统共分为四层,分别是应用层、平台服务器、网络层和感知层。首先,该网络系统通过感知层设备识别人脸、图像、温度等数据,然后将读取的数据通过网络层传输给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将数据进行储存,同时将需要传输到应用层的传输至应用层的设备上。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此智能物业管理模型的各分系统。
3.2.1业主识别系统模型
此智能化系统中设计业主识别系统是为了小区安全而设计的一个分系统,要实现业主识别功能需要在小区出入通道口装设识别感应器,以对每位进入下去的业主进行面部图像扫描,待图像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信息传输至应用平台上,并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相关工作人员,若是小区内发生其他异常情况是,还可以将小区出入的人员情况一一调出进行排查,实现小区的防盗。
3.2.2车辆识别系统模型
此分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小区的车辆管理,车辆识别的实现是通过安装图像识别器和车牌感应器来是实现,通过识别设备的扫面将信息传输至数据库进行比对,然后对车辆作出判断,并将判断结果传输至工作人员,这样便于小区内车辆的管理,同时还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此外,通过车辆识别能够组织非法车辆进入小区,为小区的安全提供保障。
3.2.3小区环境监控识别系统模型
针对此分系统模型在建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此监控系统需要监控小区内的物体、声音、温度、数量等数据,因此对于传感器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此感应器设备能够监控到小区内的仪器情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送至业主的智能终端,向业主提供天气情况和企业异常情况。此外,为了保证小区休闲区域活动器材的完好,也需啊哟设置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3.2.4防盗监控系统模型
针对小区安全问题,该系统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此系统除了房子外来非法人员进入小区,若是有人向通过攀爬建设物进入小区,此时还尅在高层建筑物上装置感应器,通过此设备判断是否有外来人员进入小区。这些系统除了具有识别功能外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储存,方便日后的数据查询。
4.结束语
过去的一年里,AlphaGo与李世石的大战硝烟未平,它的升级版Master就在围棋网络对战中创下了连胜60局,打败+几位世界冠军的新纪录:阿里云小Ai成功预测了《我是歌手》总冠军:“最强大脑”王昱珩惜败百度小度……人工智能以一代网红的形象迅速而直观地走进公众视野。
这不过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冰山一角。本届两会上,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谈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随着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些信息新环境的延展,人工智能已经告别略显笨拙的1.0时代,在性能升级、应用深入的道路上,跑向2.0时代(AI2.0)。
AI20的技术特征是什么?
当下看来,它体现在4个方面:从传统知识表达技术到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转向大数据驱动和知识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从分类型处理视觉、听觉、文字等多媒体数据,迈向跨媒体认知、学习和推理的新水平: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协同融合,走向混合型增强智能的新计算形态:从聚焦研究“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络的群体智能,形成在网上激发组织群体智能的技术与平台等。
到了AI2.0时代,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农业和智能国防5个重点领域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才是一个国家将要面临的新一轮挑战。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甚至会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新生产要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国家应把人工智能上升到战略层面,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加速布局,抢抓全球产业制高点。
事实上,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人工智能已经是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2015年7月,人工智能就被写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3月,又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人工智能在我国逐渐迈开了步伐。
说的再通俗一些,物联网就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2014年智能设备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物联网的生态环境越发的成熟。物联网中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是关键要点,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智能产品通过传感器、应用程序和WIFI连接,让这些智能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随着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成本的降低,Gartner预测未来物联网将有1.9万亿美元的市场,并且根据Gartner’s 2014 Hype Cycle所说,今年物联网将达到顶峰,未来5-10年必将成为主流。
正如Gartner的研究主管Fabrizio Biscotti所讲,“物联网的部署将生成大量数据需要我们去实时处理和分析,实时处理大量的物联网数据将增加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同时让供应商面临新的安全和分析能力。”作为一种生活趋势,那么物联网对于营销人员的机会在哪里呢?
真正做到个性化的一对一体验
目前的营销很难做到真正的一对一体验,虽然企业和营销人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填写表单等途径获得用户海量用户信息,但在营销的匹配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误差,不能做到精准和一对一的个性化体验。
物联网时代下,当智能设备和客户发生连接后,客户的相关行为数据都会被智能设备所收集、检测和分析,未来的互联网将会很个性化,营销人员和企业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客户行为数据为每一个客户做不同使用体验。正是因为如此,产品营销和服务将被彻底颠覆,一对一个性化体验会真正的落到客户身上。
客户数据将更加准确利于使用
以往我们在做用户数据分析的时候可供参考的数据源比较单一,基本是性别、地理位置和简单的行为数据,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增加,营销人员和企业可收集的用户数据将更加广泛,使得客户画像更加准确。
在刚过去的CES 2015上我们看到的智能台灯、智能门锁、智能水壶等等产品,利用这些设备收集到的客户数据信息将更加完善和精准,客户的更多行为特征将被描述出来。例如目标客户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特点,通过这样的数据,方便企业和营销人员进行客户管理,对营销人员来说,这些数据比之前的数据更加容易分析出客户特征。
广告效果的关联性更加精准
目前很多企业和营销人员都在感慨营销越来越难做,什么Banner广告、弹窗、EDM推送、发传单等等,就算把广告投放出去,企业也不知道效果如何?这些用户是否真正关注品牌、是否是我们的忠实用户等等,除了知道卖的多还是卖的少之外,并不清楚是为什么卖的好与坏,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在广告投放时有一半钱不知道效果如何。
相反的是物联网时代下,企业将知道自己的营销广告是否有效并且将和用户关系连接的更加紧密。利用智能设备得到的信息数据通过技术分析能够了解用户的属性画像,利用这些结果可以做个性化的内容推送,而不是生硬和用户无关系的内容,这样能够在用户的有限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让广告推送更加精准和节省成本。
个性化服务将更加适合用户
2014年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太多智能可穿戴的设备上市,一时间很多人都开始选购相关产品,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体重秤等等,这些智能设备能够很好的检测我们身体的运动情况、血压等等各种身体机能的情况,或许未来当我们要做某件事件的时候我们的智能设备就会帮我们约好时间或者做好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