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元宵节的礼仪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元宵节的礼仪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元宵节的礼仪文化

第1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得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第2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词:山东威海 面灯 造型 符号 意蕴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海岸线一千多公里,三面临海,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以海为伴,主要以发展渔业为生计。在过去,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不能能摆脱大自然带来的自然灾害灾,也不能征服。面对既带来福,又带来灾祸的大海,无奈之下,只好祈求神灵。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具有沿海渔民特色的风俗。

一、 威海面灯文化

威海的面灯源于时岁礼仪中的――元宵节(中元节)。元宵节时值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与春节相接,一直是民间较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威海人十分重视元宵节。渔家人在元宵节这一天通过点面灯,表达对苍天的祈求,希望各位神灵能够显灵,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继而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富足平安。

威海人认为张灯习俗与佛祖释迦摩尼变日有关。正月十五原来是祭祀主管阴阳变化和农业丰歉的太阳神。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教义把火光比作佛的神威,所谓“无量火”,照“无极”,因此,佛教视灯为光明。同时佛教中的燃灯佛,是授记释迦摩尼的老师,释迦摩尼前世为菩萨时,就预言释迦摩尼会成佛。而释迦摩尼示现神变时,又恰恰是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人们便在这一天举行燃灯法会,正月十五捏面灯的习俗也随之而来,故元宵节称为灯节。

威海面灯在旧时,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面灯传统的制作材料是用黄豆面,又称豆面灯。近年来面灯的材料改为麦面,样子更加好看。捏面灯的工具有:刀、剪刀、木梳子、针。刀切面,剪子剪动物的毛,木梳子用来押一押动物的耳朵,针用来押鼻子、面灯属相的鼻孔,等等。属相一律用三种豆子“点睛”:眉豆、大黄豆、绿豆。依属相大小而选豆点睛。每一个面灯上属相的嘴中都必须含有一小块用剪刀剪的大枣的果肉,象征着动物的舌头。捏面灯所用的面不可充分发酵,否则,蒸熟后易变形。

面灯种类有“祭品灯”、“散灯”、“生肖灯”。“祭品灯”当地人也称“恭儿”。有“元宝灯”“牛灯”(当地人称牛为耦ou)、“天灯”。通过对上天的供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灯”也称“吉祥灯”。主要有“蛤蟆灯”、“猴灯”、“鸡灯”、“刺猬灯”、“钝”、“鱼灯”等。

二、 面灯的造型与寓意符号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和群体都以自己独特的民俗符号作为交流和沟通的手段,传递着各自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观念和传统。威海面灯就是威海民俗符号代表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象征内蕴与符号意义。

从面灯的外表来看,面灯以物质造型的形式存在,在背后确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内涵。面灯不是民间随意创作,其符号是指向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既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符号色彩和独特的风格。面灯本身就运用象征、表号、谐音等手段深刻的表达面灯造型符号的民俗寓意。

在威海,正月十五点面灯(俗称“散灯”)点亮的“鸡灯”放在床上,据说可以去除床上不干净的小虫;仿照鱼的形状,做一对连体的面鱼灯,水缸内放置一个可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盆或小碗,将“鱼灯”放置小盆或小碗内,漂浮在水缸里,象征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象征家畜兴旺;“钝”(dun读四声)上面象征性的做了粮食袋、生产的工具等,放在粮食囤上,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猴灯”放在大门口,以示守家中平安;“驼钱龟”(蛤蟆),背上制作多个元宝象征来年家中财源滚滚;“刺猬灯”放厢房门口,以保护厢房的粮食。在点灯中“生肖灯”是主角,即按十二生肖属相捏成的面灯,当地人俗称“属儿”。在元宵节节前,根据家中所有人的属相做出生肖灯。生肖灯由一个近似圆柱形的底座和上面放置生肖所构成。每一个生肖背上都捏着一个元宝,底座边上有十二个褶,象征一年四季平安。散灯时,在每一个生肖灯旁分别点一支小蜡烛,据说谁的灯最亮谁就会健康长寿。

威海面灯的制作风格或粗狂夸张,或细腻精巧,形神兼备、活泼可爱,表达了威海人们特定的文化信仰内涵、民俗符号指向。在制作面灯的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抛弃具体物质形象。面灯通过变形、象征、夸张、寓意等为语言表达方式,表现出了人们对上天虔诚的祈求,而威海面灯文化的独特的民俗符号特点也成就了威海面灯文化流传至今。

三、 面灯造型透视民俗生活理想

通过对威海面灯文化的感觉与思考,深深地了解威海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情感、理想世界和观念。威海面灯文化不仅仅是传统工艺,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地的祈求。威海是海滨城市,威海面灯文化一部分与大海有关,重点突出的是祈福,所做的面灯代表了当地人对天气旱涝、五谷丰登、每人当年时运的祈祷。正月十五元宵节所做的面灯种类丰富,有个人属相、家畜、瑞兽等,表达了对天地的祈福,又表达了对海神龙王的祈福。面灯上的各种瑞兽、小动物等,身上都模仿现实动物剪有毛发,背上安有象征元宝形状的小面块儿,寓意富贵吉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庄稼能够获得丰收,人畜平安,也希望渔业能够有丰硕的收获。威海面灯文化外在的物质造型符号方面和内在的象征意蕴方面都反映了它独特的地方韵味民俗符号特点。

四、 威海面灯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的、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众生活成就了民俗文化,造就了民间美术。威海面灯文化具有地方性、根源性、丰富性,是反映地方特色的一个优秀代表之一,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威海的面灯中各式各样的面灯作品,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民俗活动,表达一定的民俗文化观念,在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目的都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威海面灯艺术丰富了民俗活动,记录和传播了民俗文化,面灯中的各种小面塑承载了威海人们对上天赐予福佑的祈求、对美好生活向往内涵的寓意符号。这种寓意符号具有威海的地域特性、传承性、集体性。

旧时元宵节,早上渔村家家户户放鞭炮,以求日子红红火火,大吉大利。接着去庙会祭祀神灵,以求庇护,同时采购生产资料做好新一年的生产准备。男女老少或是相互串门,或是走出家门去听大戏,非常隆重热闹。到傍晚先去坟地祭祖,待月升之时,家中一齐点面灯。谓之“添灯”。其欢乐热闹的气氛,堪舆除夕之夜媲美。但是今天威海面灯文化也仅在威海周边的一些农村地区得以保留,面灯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令人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现代化,导致了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面灯的制作也慢慢脱离了祖辈们留下来的制作工艺和面灯形象。而是融入更多的现代因素,寻求简单大方省时省力。这就造成了面灯文化原来的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文化表达方式严重欠缺,缺少传统元宵节那种典型的节日意识形态。

结语:

威海我美丽的故乡,渤海之滨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大海铸就了它独特的文化语言,威海面灯文化展示了威海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象征寓意,威海面灯文化源于民间,传承民间文化,展示了威海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于这仅在威海周边一些农村地区得以保留的面灯文化,我们应该加以重视,采取保护措施,让面灯文化能够世代相承、相沿成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威海的面灯文化,让这一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的更加灿烂美好。

参考文献:

[1]胡正 编著 《几度元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威海志》

第3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为丰富中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孝敬、节俭、诚信等中华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将我校本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做如下总结:

1、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春节、元宵节来临之际,我校在全体学生中的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就春节、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传统等知识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节日的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我校在寒假期间开展学生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创作一幅精美的年画、搜集十条祝福的春联,开学后我校第一周进行了学生的“手工制作、年画春联”评选。学生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一幅幅精美年画展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为学生的快乐寒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了学生的寒假生活。

3、学生寒假利用压岁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一本图书,利用假期时间进行阅读,并记录读书笔记。根据区教育局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假期中学生进行古诗文的积累背诵,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每生在10首以上效果良好,达到学校的预期目标。

4、学生自己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重在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使学生过一个有规律的寒假。

5、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有5个班获得小制作、年画展评优秀班级,15名制作小能手,25名年画小画家,170名学生获得诗文积累标兵。

6、经典诵读比赛收获很多。经典诵读的教材不仅言语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但从文字表达和学生的常规学习任务来讲,再多记忆一些诗词歌赋确实存在一定困难。而把这些经典以朗诵表演、歌舞编排的形式来展现,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一到表演时间,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根据老师的指导去做动作,揣摩朗诵时的情感。更有学生在轮到他的休息时间总是学着别人的诗句、动作,或者帮助一些动作不到位的同学纠正,情愿再演也不要休息。我想,这就是乐于学习的一种表现。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把组诗全部记牢,而且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中明白了诗意,体会到了诗情。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既提高了我们老师的文化底蕴,也全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了确保节目的科学性,我们查阅字典,百度搜索,老师和学生一起吟诵、表演、探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提高了,形成了良好的诵读氛围。通过再现故事,孩子们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诗前幕后。而各种形式的表演扎扎实实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此次活动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也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二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活跃节日期间学生文化氛围,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读书活动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主动组织学生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让父母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父母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父母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校会。在校会上学校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少先队组织向全体队员发出“阳光寒假”的倡议,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春节”,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我眼中的春节”为主题,学校在三年级以上教室进行手抄报作品创作,开学初以教室为单位上交到学校,由少先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开展主题班会,深化活动。开学初,各班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才艺展示等方法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学校号召的“节日感恩活动”实施情况等。辅导员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汇报情况进行活动总结,引导学生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些春节习俗,有判断的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次活动意义显著,它丰富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活动,不断掀起活动的。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三为营造春节、元宵节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 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

第4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校会。在校会上学校以“我们的节日 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春节”,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学校在四年级以上班级进行手抄报作品创作,制作花灯,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学校,由少先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

4、开展“学会感恩 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5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元宵节祝福语<一>

1、喜庆元宵佳节,我祝你:日圆,月圆,圆圆如意。官源、财源,源源不断。人缘、福缘,缘缘于手。情愿、心愿,愿愿成真!元宵节快乐!

2、元宵节来临,送你一盏美丽的彩灯,祝愿你的生活五彩缤纷;送你一碗甜甜的汤圆,祝愿你的爱情甜蜜美满;送你一声真挚的祝福,祝愿你的日子开心快乐。

3、带上诚挚的祝福,愿你开心大本营,开心总动员,开心大风车,开心每一年,开心每一月,开心每一天,开心每一刻,开心,开心,元宵节开心。

4、海天一色庆元宵,想念时刻静悄悄,祝福缓缓起浪涛,给你问候荡,且把关怀挂树梢,但求幸福为你俏,元宵到,衷心祝愿你节日快乐,前途看好。

5、把一颗颗幸福圆满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6、你不是饺子却有陷儿。你不是馄沌却也有汤。你不是糖果却也很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来吧我的汤圆!来吧我亲爱的元宵节!

7、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元宵佳节,春风熏陶着沉醉的夜晚,我用心叠一只纸鹤,装上我满满的祝愿,飞翔在天边,飘落你身前,祝你元宵节愉快。

8、我在这里,你在那头。我望着窗外,伴随着无尽的思念仿佛看见你忙碌的身影,月儿圆盼团圆,好想对你说:亲爱的,我下班了,麻溜煮汤圆!

9、平平淡淡如一杯清水,普普通通是一介白丁。但善良是我的品格,热情是我的天性,真诚是我的原则,祝福是我的习惯。正月十五将临,祝你及家人开心健康!鸿福无疆!

10、明月当空高高照,元宵祝福在微笑,十五汤圆别样甜,快乐常伴你身边,温馨短信给你发,此后你将大发达,正逢佳节,祝愿你心想事成,顺心如意。

11、过年好,元宵到,幸幸福福一年绕;过年好,元宵到,开开心心四季妙;过年好,元宵到,顺顺利利全家好;过年好,元宵到,团团圆圆过元宵。

12、元宵到,祝福短信到,愿你一年都不会删掉;祝福电话到,愿你四季都不会挂掉;祝福的欢语到,愿你一生都不会忘掉;祝福心意到,愿你一世都不会抹掉。

13、元宵节到了,祝你今后的日子像黑芝麻元宵般健康,像桂花元宵般香甜,像五仁元宵般丰富,像豆沙元宵般细腻延绵。吃下这碗元宵你将永远幸福!

14、元宵到,送你一个彩灯,红色代表开心,绿色代表幸福,黄色代表梦想,蓝色代表思念,橙色代表寄托,紫色代表希望,青色代表吉祥,愿绘出你四季的安康!

15、带着诚挚的祝福,祝福你元宵佳节好事如正月十五的月儿一样圆,好运如汤圆一样圆又圆,好日子如彩灯一样五彩缤纷,祝你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手抄报文字资料<二>

节日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元宵节早在20xx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1]。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

元宵节美食——元宵

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节日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节日传说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第6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让我们把镜头回放到班级的事发现场。在学校里,各班级办黑板报是件家常事,这不,今天课间广播又通知全校学生办黑板报了,要求必须在“元霄节”、“圣诞节”两个节日里选板报主题。我们四、四班教室里很快以王嘉晨和杨佳乐这两个男生为首形成了两个组,激烈地展开争论:这期黑板报的主题:究竟选“元霄节”还是“圣诞节”?

杨佳乐:“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圣诞夜这一天有圣诞老人放在袜子内的圣诞礼物。有礼物、有圣诞树、有圣诞帽、有圣诞老人……我们选圣诞节!”“对,我们选圣诞节!”杨佳乐组群声激昂地附和着。

王嘉晨:“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传统节日众多,元霄节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赏月、燃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我们选元霄节!中国人就过中国节!”“对,我们选元霄节!中国人过中国节!”我们组也毫不示弱地大声附和着。

近几年,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尤其是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越来越受人追捧。这不,我们班上赞同元霄节和圣诞节的同学比例是一小半对一多半。喜欢中国传统节日的同学明显比喜欢外国节日圣诞节的人少。外国文化的影响力还真不小。看看吧,赞同元霄节的王嘉晨和力举圣诞节的杨佳乐两人争论的势同水火,竟然升级到了动手,一阵火力拳脚之后,两人各有负伤,都哭了。黑板报主题直到上课铃声都响了,也还没有个结果。

最后,板报主题还是班主任张老师拍了板:“应该办元霄节。学校给你们元宵节放假,圣诞节还放不放假了?所以说,要办元霄节。”

第7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新疆汉民族饮食文化变迁的状况分析

(一)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熟悉程度

调查表明,对本民族饮食文化非常了解的占4.1%;比较了解的占38.4%;了解一点的占53.4%;不了解的占4.1%。从年龄段来看,18~44岁人群对于汉民族饮食文化的熟悉程度要大于45~59岁的人群。此外,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人们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并不是对应的。

(二)进餐基本仪式讲究程度

中国人在宴席中十分讲究礼仪。宴席中的规矩很多,各地的情形不尽一致。从总体上看,汉民族对进餐的基本仪式还是比较讲究的,但是这种讲究正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据调查,十分讲究的只占8.2%;只有重要场合才讲究的占到了一半以上,达65.8%;不怎么讲究和很随便的占26%。说明对进餐基本仪式的讲究程度在一些重要场合越来越突出,其他场合进餐的基本仪式已经渐渐地弱化。究其原因,一方面,乡村地区由于汉民族传统的文化还比较浓厚,因此对于进餐的基本仪式还是比较讲究的,尤其是乡村老一辈的人们。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逐渐走向了城市化的道路,人们对于进餐的基本仪式逐渐简化,逐渐发展到只有重要场合才讲究进餐的基本礼仪。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逐渐简化了进餐的基本礼仪,但一些基本的礼仪并没有弱化。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因此四面八方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新疆汇聚,或许由于脱离了原先的生活环境,不受原先文化环境的束缚,人们逐渐简化了本民族进餐的基本礼仪。

(三)饮食地点的变迁

汉民族的饮食地点选在家中的居多,达到了43.9%,其后依次是汉餐厅、民餐厅、快餐厅、西餐厅。这和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的中心、多元文化的交汇以及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依据下表,喜欢炒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其次是喜欢烧烤炙炮、煮、蒸、涮。从中可以看出,炒依然是汉民族喜爱的烹饪方式,煮也是我国最早的烹饪方法之一,它成为基本的烹饪方法是在陶器出现以后,因此炒和煮是汉民族基本的烹饪方法。烧烤炙炮的烹饪方法是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它源自于火的使用,但随着其他烹饪方法的出现,喜欢烧烤炙炮的逐渐下降,但依然是汉民族喜爱的烹饪方法之一。而蒸是在煮的方法上演化而来的,因此喜爱蒸的比例较炒和煮少。涮法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地区,但新疆是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因此涮法在新疆汉民族饮食中也较为普遍。

(五)对新疆美食的喜爱程度

由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原来新疆的饮食应以肉类为主,但随着汉民族的融入,带来的农耕文化改变了新疆固有的饮食结构。依据上表,表中的26种菜肴是目前新疆的特色美食,肉类食品占到一半以上,这和新疆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是分不开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面类食品依然是新疆汉民族喜爱的食品之一,例如选择拉面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8.9%,再比如馕、汤面、炒面等分别占41.1%、34.2%、41.1%。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面中融入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馕是维吾尔族的食品,凉皮黄面中的烤肉也是民族特色,薄皮包子、烤包子、烤全羊、油塔子、汤面、抓饭、粉汤、大盘鸡、烧烤类食品、清炖羊肉、羊羔肉、羊蹄、熏肉马肠子等也是新疆少数民族喜爱的食品。可见,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对汉民族的饮食结构有着深厚的影响。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新疆汉民族的饮食已经打上了少数民族的印记,有许多少数民族饮食已经受到大多数汉民族的喜爱,有的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

(六)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习俗变迁情况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汉民族的10个传统节日来考察节日饮食的变迁。以下是通过对上述汉民族主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所做的前后对比分析,主要从有很大变化、变化很小、没有变化、不清楚4个维度来考察新疆汉民族传统节日饮食习俗的变化情况。调查对象在表中提到的10个主要的汉民族传统节日中,认为春节、七夕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这6个传统节日发生很大变化的比例最高。而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和送灶节则变化较小,可见新疆汉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饮食习俗与过去相比,总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人们认为民族交往引起了新疆汉民族节日饮食习俗的变迁,这种民族交往不仅包括与新疆当地少数民族间的交往,还包括来自内地省份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当然,认为这些节日没有什么变化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大体在6.3%~15.5%)。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认为没有发生变化情况统计中,刚好与发生很大变化的维度相吻合。在发生很大变化的维度中,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此维度中呈现上升趋势。从表中可以发现,春节、七夕、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这6个节日的饮食习俗与过去相比没有变化的比例较小,反向证明了它们发生很大变化的比例较高。而没有变化的比例或变化较小、较不明显的依然是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和送灶节。由此可以认定,汉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习俗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新疆汉民族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是否有变化,认为不清楚的,送灶节占34%、重阳节占18%、腊八节占16%、七夕占10%、冬至占7%、元宵节和端午节都占4%、清明节占3%、中秋节和春节都占2%。不清楚汉民族节日饮食变化的统计情况,刚好证明了上述变化情况中的不同现象。例如,在这个维度中,送灶节、重阳节、腊八节和七夕节不清楚其饮食情况的人数偏多,这就对人们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从表中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不清楚的比例较低,反映了新疆汉民族对于本民族节日的饮食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调查结果的质量。

新疆汉民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

饮食文化的变迁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地理环境又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自然地理环境制约该地区植物的类别从而影响食物的特色;(2)气候的干、冷、湿、热以及不同的土质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3)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具有保护作用。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寒冷,这一地理环境决定了迁入新疆的汉族居民必须逐步适应当地的饮食结构,否则将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新疆交汇、碰撞和交融,导致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与过去相比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接受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特殊的汉民族饮食文化。

第8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阐述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语曰:“礼也者,理也。”孔子时代的礼实际指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在饮食活动中的食礼指的就是饮食规范。这规范当然是超出个体行为的社会规范,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共同遵守。“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讲人类的饮食活动之初,食礼便开始逐渐形成。食礼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君臣老少的饮宴中显得井井有条。食礼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饮宴活动贯串于几乎所有的礼仪活动。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最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周礼受到孔子的称赞,食礼作为周礼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也是身体力行的。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逆食之礼,左肴右哉,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更有详细的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食礼要求。《礼记・曲礼》中就详细谈到: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渴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腌渍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候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如果是与长者一起吃饭,则更要注意规矩,要先奉尊长,然后自己再吃,要等尊长吃完了才可以停止,不要落得满桌是饭,流得满桌是汤,要小口地吃,快点吞下,咀嚼要快,不要把饭留在颊间咀嚼。同时还要注意:“羹之有菜者用木夹,其无菜者不用木夹”。如果是君臣之间,则要讲究揖让周旋之礼,通常都是主人先祭,客人后祭。如果是君赐臣食,臣可以不祭,君以客礼待臣,臣就要祭了,但也得先奉君命,然后才祭。上菜以后,待食的臣子,要遍尝各味,然后停下来喝饮料,等国君先开始,才能吃。吃菜时要先用近处的菜,由近处开始,然后才渐及远处,以免贪多之嫌。我国的一整套饮食礼仪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敬”的精神,它要求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遵照礼的规定有秩序地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这套饮食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日常生活和交际的需要,饮食生活中的礼仪进一步固定下来,至今仍在沿袭。

第9篇:元宵节的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字】张掖 春节民俗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95-02

一 张掖传统春节民俗考察

春节由虞舜兴起,传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大家一起祭祀祖先、欢庆和品尝一年的收获,期待来年的丰收,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掖地区的春节从腊八节开始,直到正月二十结束,时间跨度长,讲究众多。笔者对多位老人进行了采访,按时间顺序整理了张掖市甘州区的春节习俗。

腊八粥。阴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风俗历史悠久,“腊”是古代十二月的祭名,从周朝开始,就把十二月初八视为释迦牟尼成道日,佛教徒常在这一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以后便在民间沿袭成俗,到阴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寺院和各家各户都煮腊八粥吃。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扫尘。扫尘是春节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实际就是迎接新年的一次彻底大扫除。要赶在送灶那天做完,因为要让灶王没有可挑的毛病,“上天言好事”。

送灶。首先是腊月二十三的“送灶”,“送灶”又称“辞灶”、“祭灶”。据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一年中,全家的是非善恶,他都看在眼里,灶王爷到了年底要向玉皇大帝报告,所以送灶时,家家都要备一副香烛和一碟灶糖,请求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老人口述俗语)。

年夜饭。除夕这一天,要“除旧布新”,庭院内外要整洁一新,贴春联、门神、窗花等,太阳一落山,先要祭祖,给祖先烧纸钱,俗称“烧纸”。然后,迎接灶王爷回家。做完这些才可以吃年夜饭(也叫“年饭”)。年夜饭,一般有冷盘、热炒、点心,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张掖人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老人口述俗语),除夕要大吃,初一要全穿新。

守岁。年夜饭后,全家聚在一起,就开始辞年了。进入新的一年,堂屋里灯火通明,香炉里点上万寿香,合家依次三跪九叩首,礼毕,长辈们得给小辈红包,谓之“压岁钱”,之后更换新衣、新裤、新帽、新鞋、新袜。

“除夕饺子初一盘”,这其中的“盘”,是“盘菜”,就是猪肉、大白菜、菠菜、粉皮、粉条、面筋炒在一起的菜。从前人们家里不太宽裕,过年也是一定要炒这样一盘菜的。“初二馄饨元宝汤,初三菜盒子团团转”(老人口述俗语)。

破五。初五破五,“扫穷”(大扫除)。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大节,颇为重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月”的十五日“宵”而来,因为其逛灯的风俗也叫“灯节”、“灯夕”。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当日要吃汤圆,还要聚集起来搞社火秧歌、舞龙耍狮、踩高跷等活动。

吃煎饼。是正月二十吃来“补天”的。淀粉加水成糊,再加入鸡蛋拌匀,有些人家再放些葱花等,有些人家放些韭菜末,锅底抹油,一张张摊上去,就摊成了补天的煎饼。因为过年而奢侈了一个月余,剩下的日子要节俭着过了,所以煎饼要摊得很薄,呈半透明状,沾着蒜醋汁吃。

另外,社火也是张掖春节民俗的重要方面。

张掖的社火种类有秧羔子、舞狮、耍龙灯、旱船、高跷、铁芯子、地蹦子,还有八仙子、霸王鞭、倒羊角等。秧羔子是张掖社火的核心和主体,每个社火队必有秧羔子。秧羔子是一种以打击乐伴奏的跑跳集体舞。领舞者为指挥,此角色一般由善于言辞又灵活多变者扮演。在舞蹈进行的间歇时,由他插一段类似戏剧噱头的“杂话”,俗称“卖膏药”,因此,又叫他“膏药匠”。

民乐县倒羊角、膏药灯与秧羔子大同小异,基本一样,实质上是秧羔子的不同流派。太平鼓是社火队又一大支柱。鼓槌上彩绸飘舞,舞者身姿整齐划一,鼓声震天,场面宏大,深受群众喜爱。

临泽县吊钱、门神与对联是春节时门户上必不可少的年俗,吊钱上的图案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裕固族自治县,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1个民族。年夜饭主要有抓肉、油果、馓子、奶茶等食品。正月从初一到十五,是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里要举办酥油花展,僧人们头戴牛头马面的面具跳“昌术”(护法)舞,边跳边吟唱经文,场面十分隆重。这些都与汉族春节习俗有很大的区别,民族色彩浓厚。

二 张掖地区的春节民俗的历史变迁

张掖传统春节变化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缩短了。过去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在乡村甚至到二月二。现在从祭灶到初五,不过十多天,最多到元宵节。所以,我们说元宵节几乎成了过年的“尾巴”。二是程序简化了。如腊八、祭灶等一些祭祀礼仪程式,几乎不再延续,许多禁忌也被现代人遗忘。三是由传统的祭祀性转向娱乐性。现在,从除夕春晚开始,有不少人举家出行旅游,去度春节黄金周。四是由家庭为主体转向对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视。现在的春节期间,部分家庭不仅把过去传统的走亲访友演变为相约朋友、同学、同事聚会,就连除夕团聚的年夜饭,由于单亲家庭和老龄化“空巢”家庭的增多,在张掖也出现了几家人聚集起来“拼年饭”的现象。

植根于张掖传统农耕历史的春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张掖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使生活节奏加快;西方文化的传入和西方节日日渐受到“宠爱”;独生子女政策在张掖的落实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张掖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收入差距拉大,思想观念及娱乐方式多元化,导致春节本身庆祝一年丰收等含义被忽视,旧的习俗和心愿被弱化。有些人说要对春节内容进行扬弃,缩短春节过节时间,简化过节习俗和步骤。但是,就春节本身的目的和含义来说,这些“旧的”东西就不再是糟粕。况且,抛弃传统未必就能重构新的文化。因此,沿袭春节习俗,恢复春节地位,就显得非常合理和重要。

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春节,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在伦理观念、人生价值、道德情操发生着剧烈变化的时代,传统春节文化习俗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因此对传统节日尤其是中华节日之最的“春节”,应该重视和发扬。

参考文献

[1]http:///view/72617.htm

[2]http:///view/1369720.htm

[3]http:///view/1768007.htm

[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清〕钟赓起.甘州府志(张志纯等校点)[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7]黄怀信撰.鹖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南朝〕萧统编、李善注.文选李善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