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

第1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礼仪教育 意义 实施策略

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领会十精神,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礼仪教育即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可见,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中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应该承担起“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历史重任。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历史意义

“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在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礼仪教育还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大学生头脑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说教起不到作用,只有采取深入人心的教育方式才能被人接受,从而在大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证明,礼仪教育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故而,通过礼仪教育这个载体,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不明确、不正确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法治国”固然重要,“以德治国”也必不可少。中国经济近三十年虽然快速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的缺失、美丑的颠倒、不守秩序、廉耻观念淡薄等;“飞机上群殴事件”“大学生毒害同学”屡屡曝出;“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成为女大学生的口头禅;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民国际形象不佳的事实存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贬斥假丑恶……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文明行为规范和高尚道德标准。礼仪的核心是“敬”,如果相互交往中以尊重为前提,人人和睦相处,事事顺畅而行,社会必然和谐安定。通过普及礼仪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德,养成文明习惯,必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从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国家文明程度。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公设月制礼”,中国产生礼仪文化。礼仪的产生让人们有了“廉耻荣辱”之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进一步弘扬发展了礼仪文化,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礼仪文化的传承一度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他们对西方节日的礼仪文化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文化。丢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导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在国家,是与中国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使“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

十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赋予了礼仪教育新的使命,普及礼仪教育是构建传承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5%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88%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培训,96.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开设礼仪课。调查结果证明,现在高职院校还没有把礼仪教育提上日程,而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可见,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既然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扩大礼仪课程开设范围,完善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在某个专业开设,无法实现普及的目的。若要普及礼仪教育,必须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就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样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且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达标考核,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大学生的参照之一,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的评优与毕业挂钩,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二)丰富礼仪教育形式,营造礼仪文化氛围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理论学习能力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仪式、环境文化宣传来营造一个大礼仪文化氛围。

“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单纯的课堂教学避免不了流于枯燥的说教,只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礼仪专家定期为大学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不但可以让学生吸收礼仪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此外,学校可以在不同阶段为学生举办一些大型的仪式,如 “军训阅兵式”“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升旗仪式”“捐赠仪式”等,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感受仪式的庄严感。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践行礼仪规范,如形象礼仪比赛、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这样可以大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强化礼仪教育的实践环节,活跃礼仪学习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礼仪素养测试,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乘坐电梯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交换名片礼仪”“西餐礼仪”等,强化学生的礼仪修养。除此之外,学校可通过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营造时时礼仪、处处礼仪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三)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途径。古代礼仪教育渗透到了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话要“穆穆皇皇”,即语言的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仪态方面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仪表方面要“衣贵洁,不贵华,冠必正,纽必结”;卫生方面要“晨必浴,兼漱口”。此外,古代礼仪还主张对儿童要“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礼,爱亲,敬长,尊师,亲友之道”。这些优良的传统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且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礼仪教育的难点不是掌握礼仪规范,而是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尽管开设礼仪课,学生也明白礼仪规范,但生活中仍有学生说话不讲文明、对人不讲礼貌、行为缺乏教养,这与学校日常管理缺乏引导有关。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里大部分强调的是纪律,而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缺乏有力的监督。对于学校来说,纪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礼仪管理制度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并且落到实处,必然对养成学生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技兴国离不开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普及礼仪教育的力度,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从而推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宏伟目标的实现。

课题编号:SZ123074。

参考文献:

[1]杨狄.社交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建营,熊诗华,张明如.大学礼仪教程.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

第2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1.礼仪文化教育可以缓解社会的流变性给人们带来的危机感,帮助人们确立和谐社会认同感

尽管人们都相信人是大写的,具有无限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人又是渺小和无力的,离开了群体,人将一无是处。确实,人天然就必须是社会人,他害怕孤独,需要朋友,对自己隶属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视其为自己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态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稳定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变特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成为过去时,人与乡土之间的纽带逐渐削弱,人们的家庭血缘因社会的流动性日益稀释;规则和习俗的继承性随之减弱,原来那种以血缘和乡土为依凭的礼仪文化和认同模式发生蜕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人们不自觉地表现为文化上的焦虑和困惑:我们应该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方能使之与我们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这是个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追求的问题。基于惯性,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和礼仪。尽管我们提倡和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但如果不能确定一种文化为主流文化的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那些自主选择文化和礼仪的人中,将有不少人因为选择与他人选择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处于困惑中。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上说,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显得极为迫切。也就是说,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社会认同,就成为迫切的取向。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礼仪文化教育不仅通过弘扬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礼仪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及明确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礼仪文化教育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被视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认同手段来使用了。以“礼”治国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质。由于持续地教化与推行,“礼”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成为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以后,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出重振礼仪文化与社会认同问题,在当时这意示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当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对民族身份的需要异常迫切,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再一次突现出来。强化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认同。通过参与其中,在讨论与有意识的努力中,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可以进一步建构本民族的礼仪文化。所以,采取参与式的建构性认同方式,大力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一些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消除因为流变性造成的恐惧感、不安定感和无归属感,消除因为文化矛盾与冲突造成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国人自觉地维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创造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2.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不与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礼仪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会陷入亡种的境地。在当今这样全球化的时代,孤芳自赏将误国误民。应该看到,社会认同是以异质社会为自身的镜子的,礼仪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许特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与异质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种社会和文化接触到异质社会时,它才开始意识到社会认同问题,才开始关注社会认同,并以社会认同为基础来实现民族精神或国家凝聚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接触到异质社会及其文化时,民众的文化感情———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会迸发。其实,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对自身社会的认同,不可能突然长成,它是长期礼仪文化教育的结果,是长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认同。人们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感情是相协调的,人们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开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人的认同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的文化感情同样也在起着变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人们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动。如果两种相交融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没有较大的对立,那么这种交融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感情波动不大,反之则波动大。这是文化对于人们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感情也会影响到文化交融的进程,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

在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明了礼仪文化的普世性意义必须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礼仪视作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礼仪,中华礼仪文化的发展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吸取这种普世性的西方礼仪,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礼仪来看待,越是独特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大浪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来,显出其普世性的意义来。所以,礼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民族礼仪的文化认同要固守传统,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着要在礼仪的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使和谐社会的发展既承继礼仪文化的传统,又带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因此,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旋律,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作为补充,以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的渴求。

二、礼仪文化教育推进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1.从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从类型上看,有言谈礼仪、举止礼仪、信函礼仪、公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对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礼仪、待客礼仪、馈赠礼仪、交谈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有中国礼仪和外国礼仪的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有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教育。在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内容都必须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对礼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社会产生真正的认同。可是,面对如此之巨内容,如果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礼仪教育的深层内核———文化展开,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着科学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及有效价值原则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文化体系内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证文化的权威,给人们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满足人们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并最终获得高度的认同。总之,在礼仪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点,即文化认同是人们的主观行为,礼仪文化教育要契合人们的价值标准、适应人的思维模式、反映人们的利益、迎合人们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们自觉奉行文化的价值原则、遵守其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谐社会认同度,增强文化的权威性,并使这种权威性通过社会舆论等形式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服从文化体系的规范。

2.从礼仪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礼仪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各级院校苦口婆心,尝试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然而社会礼仪文化教育却相对滞后,社会中泛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尘渣,慢慢便将学校的各种努力化为灰烬。因而,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创造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个体掌握礼仪文化的起点,它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图画,只要家庭礼仪文化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便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各级院校教育是个体各种礼仪知识的主要养成所,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中坚场所。当然,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实验场所或中转站,最终,所有个体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各种礼仪文化教育最终都得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可见,社会实质上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实效的基地。所以,我们必须以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民性的礼仪文化教育。以和谐社会认同为目标,动员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及时概括和提升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新礼仪、新文化,树立适于当前形势下的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同时,在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之时,尤其要分析礼仪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缝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裂痕,使之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在长期的努力中净化社会风气,养成自觉的“八荣八耻”意识,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3.从礼仪文化教育的进程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古代历经近代而进入当代,其礼仪文化也在历史流变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烙上时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等传统。在近代,随着儒家传统的衰微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侵入,进步、爱国、科学、民主等价值观念构成了宝贵的近代文化传统。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新的文化脉络。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所掌握的礼仪文化知识应是不同的。在儿童时代,礼仪主要模仿他人行为规范或遵守制度规定;在少年时代,主要是了解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的礼仪文化;在成年时期,要运用乃至创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礼仪文化。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礼仪文化会有不同要求,因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动态的,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大体协同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仪文化教育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机组合的。内容是通过渠道实现的,内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内容的渠道,进程也是内容与渠道的进程。

三、结语

第3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以服务礼仪为代表的专门礼仪研究蓬勃兴起,公民礼仪学研究作为礼仪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开放进取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在呼唤与大国形象相称的当代公民礼仪学研究。专门礼仪研究的蓬勃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公民礼仪的概念和特点

在当代汉语语境下,“礼仪”往往指代“礼仪行为”而不涉及典章制度等传统内涵,确切地说,当代行业礼仪学的研究还都只止于礼仪行为的研究层面,应该称为行业礼仪行为学,如服务礼仪行为学、外交礼仪行为学等等。沿袭这一语境习惯,礼仪的概念可表述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随着人类社交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约定俗成的社交规范。礼仪行为的本质是社交规范,礼仪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一)公民礼仪的界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与当代“人民”的概念相比较,“公民”更多地关照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从语词上讲,公民礼仪即公民必须遵从的礼仪规范,其研究与行业礼仪、涉外礼仪、传统民俗礼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公民礼仪与行业礼仪。行业礼仪是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行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如餐饮服务礼仪、军队礼仪、银行商务礼仪等等。在礼仪学学科体系中,公民礼仪是基础礼仪学研究的主体,是行业礼仪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行业礼仪相比公民礼仪具有全体性和随时性,即:公民礼仪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行的,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公民礼仪的要求是随时的,不分工作与否,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段的行为。

公民礼仪与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遵行的礼仪惯例,就其本质和行为个体而言是国际公民礼仪;而公民礼仪则是本国内部的礼仪惯例。显然,国际礼仪惯例(涉外礼仪)与国内礼仪惯例(公民礼仪)在确立的过程上无本质差异,但在适用范围上则有大小之别。可以预言,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礼仪必将弥合国界内外的差异,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

当代公民礼仪与传统民俗礼仪。传统民俗礼仪是当代公民礼仪最重要的渊源,礼仪约定俗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礼仪形式都不可能是纯粹人为地凭空杜撰,都只能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改造和重建。建构全民性的当代公民礼仪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传统民俗礼仪所提供的丰富文化营养。

结合以上分析,公民礼仪的概念表述为:

公民礼仪又称基础礼仪,是在约定俗成的前提下,经国家意志提炼、规定和教化逐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行的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二)公民礼仪的特点

1、约定俗成性。民间礼仪具有毫无争议的约定俗成性,公民礼仪体系的建构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为基础的,尽管期间有国家意志的介入,但在建构过程中国家意志的作用是甄别、提炼前提下的规定和教化,而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换句话讲,公民礼仪是国家意志甄别和提炼出的民间礼仪,究其根本是约定俗成的。

2、德礼一体性。任何时代的任何礼仪都有其特有的道德内涵,礼仪行为与其道德内涵互为表里,德礼一体。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内涵,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3、差异共融性。当代公民礼仪的建构受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国别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在当今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民礼仪必将在差异的碰撞中走向共融和大同。

4、审美向善性。作为全体公民遵行的社会行为符号系统,公民礼仪行为的规定具有审美和向善的倾向性要求,如“坐立行”的规定中对腰部挺直的要求既符合人类行为审美的规律又关照了有益身体健康这一善的诉求。

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行业礼仪研究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以窗口服务行业领军、以金正昆《礼仪金说》等为代表的行业礼仪研究应运而生。行业礼仪研究的触角广泛地触及到了服务、商务、家庭、旅游、社交、外事、教育、军队、司法等诸多领域,其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的精辟观点。三十年行业礼仪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探索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诸多模式,为公民礼仪的确立奠定了丰厚的标本基础。其二,廓清了当代礼仪行为的基本范畴。其三,端正了社会心理对礼仪的认识,提升了今后公民礼仪规范推广的民意认可度。

(二)西方礼仪登陆和中国传统礼仪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境外资本、先进技术一道,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情人节等等当代西方人文元素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等社会集体心理的影响下,作为西方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礼仪制度被广泛的介绍、引进和接受,吃西餐、穿西装、行洋礼、过洋节一时成为人们效仿和追逐的时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体内的“排异反应”渐次显现,加之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倡导“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礼乐文明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孔大典”、诵读儒学经典、倡导孝道文化等多种形式悄然回归。无论是西方礼仪的影响和渗透,还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回归都为当代公民礼仪的确立开拓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三)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十年来,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竞技比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中国展现新风貌新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与国家硬实力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晓辉为“奥运礼仪工程”编著的《2008公民礼仪手册》,作为应对具体活动的急就之章虽然解了一时燃眉,但反映出的却是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本不该有的贫乏和缺失,其深层的话语已十分嘹亮,即:中国公民礼仪已到了不得不全方位建构的时刻。显然,提升综合国力、改新国际形象的国家诉求已成为确立当代公民礼仪的强力推手。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颁行。

第4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与此同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承载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功能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人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国家的这一举措究竟意义何在?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要彰显怎样的精神价值?怎样才能真正彰显这些价值?

的确,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只需要国家的一纸规定便可施行天下,然而,如何使这些传统节日不是徒有其名,而是真正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植根于人们心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却并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完成的,需要人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与积极深入的思考。

本文从清明祭祀文化建设角度探讨传统节日的现代化问题。希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探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一、当前清明祭祀活动中的种种问题

清明节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内涵也十分丰富,节日的民俗活动包括祭祖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活动。

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清明祭祖的传统,有一个演变过程,到唐代,清明祭祀才逐渐形成定制。到宋代,朝廷做出了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规定,在寒食、清明的三日内,各地均须祭扫陵墓。届时无论官员士庶,都出城祭扫。此后,清明祭祖活动便世代传衍,相沿成俗。即使是在上个世纪,在主流意识形态对清明祭祀活动高调排斥、大加挞伐的非常时期内,民间的清明祭祀活动仍然不绝如缕,可见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清明祭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近三十年来,清明祭祀活动从逐渐在民间恢复到广泛盛行,并形成了官方、民间相互呼应之势。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就是国家对民间呼吁的积极回应,而近年来各地政府竞相举行的各种隆重的祭典更使这一活动成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引人瞩目的大事。

应该说,近年来清明祭祀活动的盛行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传统的重视,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对近年来各种清明祭祀活动细加考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各地官方举办的盛大祀典,还是民间的祭祀活动,都存在不少值得人们反思的地方。

从内容方面看,没有真正把握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彰显清明祭祀的文化价值。一些地方政府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把举办清明祭典作为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当地往往在祭祀活动过后喜不自禁地向新闻媒体夸耀招商引资的成果;一些人把清明祭祀作为炫富的机会,墓园追求豪华,互相攀比,祭品则日渐奢华甚至近于荒诞,纸扎的“小姐”也成为祭祀先祖的贡品;在一些乡村,清明祭祀甚至成为强化狭隘的宗族意识、挑动宗族对抗的契机,从而造成族群分裂,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在祭祀礼仪方面,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有礼乐文明的深厚积淀,却没有一套符合现代需求、基本达成共识的祭祀礼仪,也没有普遍接受的祭祀音乐,往往是各地、各家甚至各人自行其是。家庭的祭祀活动中有的跪拜磕头,有的鞠躬致意。即使是官方举办的盛大祀典,参加者的服装也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

此外,祭祀方式的问题困扰着人们:随着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加大,许多人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亲临先祖坟茔祭扫,在清明时节应该采用什么祭祀方式?殡葬改革后,许多人已经不用墓地,甚至也不存留骨灰,后人如何祭祀?

对以上现象的关注,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传统的清明祭祀活动是否已经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抑或仍然还只是一场定期推出的传统民俗表演?在现代生活环境中,人们究竟是如何理解清明祭祀的内涵的?这种理解是否符合清明祭祀的本来意义?传统文化普遍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传统的祭祀活动如何解决自身现代化的难题?传统的祭祀活动有哪些核心的内容需要坚守不失,有哪些地方需要因时通变、革故鼎新?

二、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

把握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明t清明祭祀的意义,理解祭祀活动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的起点。

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被认为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地位十分重要。《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之说不仅反映先秦时期的事实,也影响了此后历代人们对祭祀的看法,形成了重视祭祀的传统。在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先哲对祭祀功能、地位的论述与强调。《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法》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在清明节中纳入祭祀的内容而逐渐形成盛行不衰的清明祭祖习俗,其思想基础正是中国宗法社会中对祭祀高度重视的观念。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祭祖活动,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相伴随,构成了民族精神生活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此可见,在清明祭祖的各种仪式、活动的背后,承载了深刻的价值理念,相对于祭祀的各种的仪式、活动这些表面的形式而言,这些价值理念才是清明祭祖的灵魂。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缅怀祖先创辟的艰苦与奠基的辛劳,将自己纳入家族历史的链环,激发自己承先启后、不忘先祖的教诲、光大先辈功德的使命感。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追忆先辈的音容笑貌,感念先辈养育的恩情,将自己置身于生生不息的生命序列之中,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后辈的责任。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重温先祖的事迹,崇仰敬慕先祖的人格,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后人。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家族成员同祖共宗、血脉贯通,强化对亲情的认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由祭祖推衍而来的对于人文始祖、先贤先烈的祭祀,更是可以让人们在追思、缅怀的过程中体认人文始祖筚路蓝缕、肇启文明的丰功伟绩,体认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曲折艰难,体认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营造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激励人们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简略地归结为八个字:感恩思源,继往开来。我认为这就是清明祭祀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公祭还是私祭,清明祭祀如果缺乏这些内容,就只是缺少灵魂的空洞的礼仪形式,甚至可能只是借清明祭祀之名上演的种种闹剧。

三、清明祭祀礼仪的建设

祭祀必须以内心的诚敬为基础。《礼记・祭统》说:“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祭祀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张岂之先生主张“心祭重于形祭”。

当然,强调“心祭”并不是因此就否定“形祭”的必要。事实上,一定的仪式以及这些仪式所营造的氛围、场景可以增强祭祀活动的效果,相反,没有仪式作为表征,活动就容易淡忘。因此可以说,对于祭祀活动来说,礼仪是不可缺少的,礼仪建设是现代清明祭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来,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相当完备的祭祀礼仪制度。因为在当时,礼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不学礼,无以立”,离开礼就会在社会生活中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人们高度重视祭祀活动,祭祀礼仪也相当发达完备。但是世易时移,在历史的沧桑变幻之后,曾经指导、规范古人的那一套礼仪制度在今天的生活中几乎荡然无存,而新的符合社会需要,体现时代特点的礼仪规范却并未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虽然号称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当今中国还存在诸多礼仪缺失。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常常不知如何相互称呼的问题尚且没有解决,以致使人不时遭遇尴尬,那么在清明祭祀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就必须着手解决祭祀礼仪缺失的问题,建设新的祭祀礼仪。应该看到的是,制礼作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熟悉古代礼典礼制,通晓古人制礼作乐之意,然后通情达变,斟酌去取,所谓“坐集千古之智,吾得以折中其间”;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使之体现于新的礼仪之中。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即使仅仅完成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也绝非易事。

显然,制礼作乐的工作并不是某一个人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众多学者共同的长时期的努力。张岂之先生在《心祭重于形祭》一文中曾经建议有关专家从不同方面人手加以研究,弥补目前黄帝祀典中音乐、服装方面的缺失。我认为这一建议是可行的。有了不同方面专家的努力,加之以时间积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祭祀礼仪是能够建立起来的。

我们知道,八百多年前,宋代大儒朱熹有鉴于当时社会礼仪出现的一些弊端,决意加以整顿。他在反思、吸收前人以及同时代学者礼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勇于创新,撰修了《家礼》。朱熹《家礼》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明清时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深远。不仅如此,其影响还波及朝鲜、日本。今天,我们期望能够比肩《家礼》的新礼书能够早日出现。

四、清明祭祀的对象和祭祀方式

在历史上,清明祭祀的对象最初主要是血缘意义上的家族先祖,尔后扩大到公祭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先祖以及历代的先贤先烈。

清明祭祀对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人们视界不断拓宽与突破。事实上,儒家对于祭祀对象的确定持相当开明的态度。《礼记》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只要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对文明的推进做出了贡献的人物,都可以祭祀。基于这一原则,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更多的公众人物(比如说历代民族英雄、各地抗日烈士等等)纳入国家、地方的祭祀对象中,每年清明由政府出面组织公祭呢?

祭祀对象的选择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以此突出、彰显某种理念,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由各级政府公祭那些对国家、民族、社会做出牺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让人们纪念、铭记、感恩、景仰、追慕,见贤思齐,实际上是以此方式倡扬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念,其社会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这应该是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方式,清明祭祀在保留家族私祭为主特点的同时,也可以容纳更多的现代公共生活的内容,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

此外,还要谈谈祭祀方式的更新问题。

第5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高职学生人学分数线较低,起点低、底子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欠缺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考取各种证书,学生和老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实际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大部分家长、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智商高、情商低。前段时间出现的南京中学生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由此还牵出更多中国游客在敦煌、故宫、帕劳、泰国等国内外旅游胜地的不雅行为。这些问题警示着我们应该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

2礼仪教学的现状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礼仪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3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4如何在礼仪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寰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5结语

第6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0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是新时代精神和要求的体现。如何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三个倡导”重要理念,把抽象的核心r值观内容转化为孩子“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已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对此,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以下简称“金城五小”)以“立德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工作思路,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知行”系列教育活动融入学校“大美教育”全过程,坚持“落细、落小、落实”,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知、领悟、践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风貌,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最高层次的追求。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精神文化中,金城五小构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以“大美教育”为核心的品牌理念(MIS)及品牌形象(VIS)管理体系,巧妙地在精神文化中贯彻和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

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校园精神文化离开校园物质文化就将无所依附,校园物质文化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就将迷失方向。为此,金城五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来设计、规划、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学校建设了校史长廊、主题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廊等人文景观,打造了独具“大美教育”特色廉政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人际文化等,让学生在求真、崇善、尚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和教育。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金城五小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体系之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形成“三爱三节”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还积极开发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强化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社会主义精髓

优秀民族文化一旦进入课本和课堂,进入成千上万儿童少年的心灵,这种文化必定获得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因此,金城五小坚持“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发挥“第一课堂”教育的内化培育功能,结合河池区域特色文化,开发了“传承河池民族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校本课程,编写了《最美河池》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在各年级全面开设民族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将优秀的传统河池民族文化带进课堂,采取“课堂教学、学科整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传统节庆日及校园节庆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我传承”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学习一种民族语言、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歌舞、学做一个民族艺术作品、学练一个民族体育项目、了解一个民族风俗”的“六个一”工程,以弘扬、传承河池区域优秀民族文化为切入口,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正义、担当、明辨是非、自强不息”等道德元素,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二)文明礼仪传播社会主义风尚

金城五小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开发实施了“尚美礼仪”“大美教育”校本课程,从“仪表与言谈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基础教育,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有礼我知行”系列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融入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建队仪式、毕业仪式教育、“一日行为规范”及“洒扫应对”等活动中。学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携手家庭、社区、各部门开展行走礼仪、游览礼仪、观赏礼仪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构建“道德自律”,使文明礼仪、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带动家庭、社区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

(三)国学经典传送社会主义美德

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可以培养道德自信、道德素养和道德规范。金城五小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把诵读国学经典作为一项学校常规性工作来落实,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按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校本教材《榕声琅琅》的编排,让“晨诵午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外,学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学经典我弘扬”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将诵读国学经典与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日行一善、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主题教育;与写字课结合,开展了古诗词书法比赛;与计算机整合,设计国学经典电脑小报;与美术结合,开展国学经典配画活动;与音乐相结合,唱响古诗词等,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实践活动载体、活跃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实践活动内涵,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社会实践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创新、自我教育,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一是让学生在唱、诵、说、写、画、演、做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唱,就是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他人”等歌曲传唱;诵,就是诵国学经典、价值观童谣;说,就是开设“道德讲堂”“广播讲堂”“校园论坛”,让学生讲述身边榜样人物、典型事迹,传递道德正能量;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为主题的征文、童谣创编、代言词征集等比赛;画,就是动手画出发现的文明新L;演,就是以“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为主题,以演的形式,亮出身边最美人物的凡人善举,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指南;做,就是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代言人。

二是在《学生守则》的“学与做”中开展践行活动。学校把《学生守则》中的“学与做”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守则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学生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学生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基本道德规范评比。

三是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在活动中植入“感恩・责任”“忠诚・和睦”“孝老・爱亲”“成长・梦想”“诚信・友善”“乐学・敬业”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开展自我教育、公民训练,提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外化践行功能,坚持德育“六化”(制度化、系列化、常规化、科研化、特色化、多元化)工作机制,以突出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围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爱与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大”主题教育,定期开展明礼诚信、学会感恩等主题月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完善人格养成。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文化

金城五小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文化。学校积极实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加“自我教育”的“3+1”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强化引领功能,构建“立足学校,带入家庭,辐射社会”的推进格局;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以党风促政风带校风,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学校把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相关培训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力度;学校开展“感动校园人物”“尚美教师”“善行义举榜”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提升正能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制度文化

学生自我管理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紧密联系,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需要思想引领、理念引导、文化熏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建立内在的长效机制。

第7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1]由此可见礼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遗憾的是,部分大学生礼仪素质水平较低,依然存在着不知礼,不守礼的现象。“大学生公交车不让座案”、“课堂侮辱老师案”、“老人摔倒不扶案”等案例的出现让我们感到诧异的同时也感到难过,然而这些并不是偶然事件,大学生在学校里迟到旷课;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在公共场合里大喊大叫、不排队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一、传统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并不完善,较为笼统和粗糙;夏商时期进一步发展,夏礼的忠孝之道已基本形成,并较多的出现在文字记载中;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成型,经过周公、孔子、荀子等人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对礼仪的系统化阐述逐渐成熟,形成“以礼治国”的理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仪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发展迅速;唐朝时期,编制礼仪和制礼活动达到;元明清时期是礼仪文化发展的衰弱期,“礼”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暴露出、残暴的缺点。传统礼仪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了属于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一)传统礼仪的内涵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2]这里的礼仪主要指的是行礼的仪式。而真正对礼仪的内涵下定义则是在《礼记・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在这里,“礼仪”[3]是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定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的疑难问题,辨别人与人的异同差别,判断事情正确与否的准则,这与我们现代对礼仪的理解差别不大。当代学者对于传统礼仪的内涵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4]陈戍国认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李安宅认为“‘礼’是人类学上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5]杨志刚认为“‘礼’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学等诸方面内容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丛林。”[6]

(二)传统礼仪的外延

微观来讲,在文化层面上,礼仪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制度文化体现在礼仪文化在规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体现在礼仪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价值,包括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操等;行为文化体现在外在的礼仪形式。从礼仪文化所涉及的不同内容看,礼文化的结构包括礼仪文化、礼乐文化、礼治思想、礼法观念等。[7]宏观来看礼仪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外在的礼仪和内在的礼义,礼仪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规范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秩序等,礼义则是礼仪文化思想意蕴的体现。

二、 传统礼仪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

传统礼仪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资源以丰富教育内容,提供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效果,提供浓厚的礼仪氛围以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库的作用。除此以外,也起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这些内容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政治公共课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方法也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活跃,这种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手段。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性,还应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大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德育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可以将传统礼仪教育与道德观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对待长者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礼仪文化中对待同辈和幼辈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团结同学、爱护幼者有重要价值。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所以说,良好的礼仪行为要求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这对于大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可以摆脱传统的理论说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生动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课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者借助政治公共课进行“满堂灌”,让当前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明显脱节。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实践性的内容,能够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生活脱节的弊病。大学生在学习了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后,在思想上会形成一个大体的礼仪文明标准,并自觉的将这一标准与日常生活的事情相对应,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和延续,会不断完善和加固大学生头脑中的礼仪文明标准,进而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思想和观念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优化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

首先,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的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网络高科技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而礼仪文化则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为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创造条件。[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传统礼仪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主张“和而不同”,在差异中找到相同点,以此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也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

其次,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校园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起积极的作用,提供正确的人生引导。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校园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礼仪文化活动的全员参与。高校举办成人礼、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有利于带动这个学校的礼仪文明之风,使每位同学都能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2.“礼”的建筑、雕塑、名言等实物展示。“礼”的雕塑或者名言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展示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校园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建设要构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前阶段乃至以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不断受到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国外的一些流行时尚、礼仪盲目追求,认为就餐拿刀拿叉就是时尚,用拥抱代替鞠躬。高校应该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礼仪和良好道德修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而礼仪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也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以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崇高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 传统礼仪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礼仪教育“缺位”的现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可行措施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礼仪素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也提到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是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被大学生所观察和学习,必然有助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礼仪素养;[11]另一方面,礼仪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体现人的尊严,高校教师礼仪素养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礼仪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所以作为高校大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校礼仪教育中的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素养。这具体包括两方面的措施:(1)主动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与规范,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就要先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自律意识,具备“慎独”精神。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空间如何变化,都要恪守礼仪规范,并自觉践行。

(二)知行合一,改进课程体系

知与行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者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进。由于礼仪文化的理论与形式的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为讲究,可遵循礼仪文化思想并重和促进礼仪行为养成与道德修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排:(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矫正礼仪失范行为。多增加礼仪文明意识、具体行为规范的践行方面的教育内容。(2) 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一方面要选择有利于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个人礼仪行为培养的礼仪文化内容和形式安排教学活动,起到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的效果。比如参加曲阜祭孔大典活动,学生身处祭孔大典的情境中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目睹祭孔的礼仪流程,并自觉接受儒家礼仪文化的熏陶,从而起到了增强教育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多样,大学生对于礼仪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实用性,交通礼仪、面试礼仪应运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传统的礼仪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入实用性的礼仪教育,寻找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三)教导有方,革新礼仪教育方法

礼仪文化课程是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礼仪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特点,因此要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方面,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单一的理论灌输。具体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理解,变难点为易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2],其大意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给予他解答,而是启发他主动思考。因此,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适时给予他们启发;在课程的考核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外,还要增加实际操作的考试。因为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外化是礼仪教育的理想效果,这也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良好效果。

(四)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这句话阐明了人与环境具有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除了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传统礼仪教育要想真正走进高校,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礼仪教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在整个外部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淘汰老旧教学设备,完善图书馆馆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学校广播电台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也可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视频、音频进行礼仪教育。但这个过程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力而行,避免学校大改大建,华而不实。另一方面,塑造校园精神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和道德素质进行影响。精神环境的营造方式主要包括:普及校歌、校训,使人人都会唱校歌,人人都会说校训;在学习和生活场所悬挂名人名言,礼仪文明标准示范图;善于利用成人礼,升旗仪式等仪式活动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开展关于礼仪文化的校园活动,寓教于乐。

(五)与时俱进,创新传统礼仪文化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理念。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推动礼仪文化的创新,要秉承以下几个原则:(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敬老之礼、尊师之礼、人生礼仪等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有着引导当代大学生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属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礼仪文化诞生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传统礼仪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例如传统礼仪中的三纲五常,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自由平等。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糟粕。(2)相融相通的原则。这里的相融相通主要是将优秀的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通。传统礼仪文化产生于主张天人合一的农耕时代,这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背景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寻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切合点,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3)洋为中用原则。一方面,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礼仪文化强调简单实用性原则,由此产生了面试礼仪、餐桌礼仪、交通礼仪等,这些礼仪能够与时俱进,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西方礼仪重视人的平等和自由,尊重妇女,这与我国的传统礼仪有着很多不同,需要我们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礼仪的优点。另一方面以韩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传统礼仪十分重视。以韩国的祭孔大典为例,韩国每年举行两次祭孔大典,是韩国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规格最高的祭孔仪式,举办地点除了韩国成均馆以外,还在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而且韩国也筹划为“祭孔大典”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祭孔大典”是起源于我国的古代社会,但是韩国全民重礼的态度和为此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个人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尽管当前高校存在着传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但是只要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联动起来,为优秀传统礼仪教育提供足够的土壤,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一定能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荀况.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

[2]孔丘.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

[3]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25.

[4]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3.

[6]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7]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17.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9]张自慧.古礼“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2009(7):3.

[10]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1.

[11]党贵平.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考[J].黑河学刊,2003(11):113

[12]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第8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

1.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也很多见。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

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而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西方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4.从座位安排角度对比。

中西方都对宴请活动过程中的座位排序极为重视,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中,对八仙桌极为喜爱。在宴请中,年纪大的长者或是主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坐到主要位置,其他客人会按顺序入座;而西方国家在宴请客人中,习惯用长桌,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则按照次序入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幸福圆满的感觉,所以选择圆形的桌子。

5.从餐桌礼仪禁忌角度对比。

与中国的传统家庭一起用餐,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在用餐时犯了禁忌会带来厄运。比如说吃鱼,当吃完一面鱼身,需要用筷子翻转到另一面时,通常开车的人是不会动筷子去翻的。他们认为:如果翻了鱼身,那么驾车的时候就会翻车。

在西方餐桌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等。

二、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受不同文化底蕴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思维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

2.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对的西方人的思想中个人主义占主要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来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共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自我和个性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的意义深远,不仅在心灵思想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体系。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西方交往之前,对对方的餐桌礼仪了解十分必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了解到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也就突显了餐桌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交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芳.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2]w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第9篇: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范文

一、上古时期:

婚姻礼仪的起源在传说时代,伏羲氏创造了最早的中国婚姻礼仪。在伏羲氏时代,人们重视渔猎,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作为“俪皮为礼”,完成仪式。进入血缘氏族社会后,逐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婚姻关系,甚至产生不牢固的个体婚姻。随后,两性婚姻禁忌也开始被提出来。从群婚到族外婚,婚姻禁忌体现了婚姻礼仪的进步。在“俪皮之礼”之后,婚姻礼仪的形式也不断发展,伦理性特点更加明显。到了周朝,“六礼”出现。自此,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形成,流传后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婚姻文化。

二、周制婚礼:

礼之本,敦人伦完整的婚姻嫁娶之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部分。在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由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组成的婚前礼——“六礼”,是历代婚姻礼仪的主导,甚至影响到当代。“六礼”形成于周代,完备于汉代。纳采是整个婚姻仪式的开始,通俗而言,就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问名是第二步。纳采相看之后,如果双方有意,媒人再次带着礼物到女方家,询问女子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有时候三代的情况和官职都要包括在内。问名之后,男方会请人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判断婚姻吉凶。如果得到吉兆,男方媒人要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报告结果,称为纳吉。接下来是纳征,即下聘礼。

经过了纳征,婚姻正式进入准备阶段。第五步是请期,男方定好结婚日子,到女方家征得同意。由于结婚日子素来为人们所看重,男方会请人占卜,求得吉祥的迎娶日子,派人告知女方并求得统一。前面“五礼”的参与人员是十分有限的,只在男女双方家长和媒人之间进行,而在“亲迎”的环节,缔结婚约的双方和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都会到场,一起参与盛大隆重的仪式。亲迎正式向社会宣布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成立。亲迎礼结束后,就是正婚礼,包括沃盥、酒筵、合卺、闹房。新妇到男方家后,先净手,保持洁身,即沃盥。接下来入酒筵,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喝喜酒。新人在婚筵上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礼规食用饭菜酒食。合卺可以说是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仪式。

新妇新婿将葫芦一分为二,表示新人以体相连,婚姻将二人连在一起。新人各持一半葫芦,相对饮酒。同时,亲人表达对新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祝福。最后一步是闹洞房。婚后礼,就是在新婚后,为了表明新妇已经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要进行妇见舅姑(新妇见公婆),妇馈舅姑(新妇为公婆准备孝敬酒宴),舅姑飨妇(公婆正式招待媳妇),舅飨送者、姑飨送者(公公婆婆分别招待新妇家送妇、送亲的人),回门(新妇与丈夫第一次回娘家探亲)的礼仪。经历了这些,一场婚礼才完整结束。

三、婚礼的发展:

传承与流变随着社会习俗的发展,婚礼仪式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清末,西风渐进,新婚俗开始出现。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现象也开始被接受。民国时期,新式婚姻和婚礼渐兴,从自由恋爱的风尚开始,影响到结婚仪式。新式婚礼中,新郎新娘在结婚典礼上互换戒指,举办仪式的地点,也由传统婚礼中在家设宴,转移到教堂、饭店或者礼堂。从新人的相识到婚礼仪式,文明婚礼更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带上了现代色彩。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变快,各种思想在人们心中碰撞,中国的传统也发生很大变化。西式婚俗影响全国,西式婚礼、中西合璧婚礼以及改良后的中式传统婚礼以各种面貌出现。到后来,现代中式婚礼形成。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新人拜堂;晚上摆喜宴,宴请客人并敬酒。喜宴结束,新人立于门口送客;整场婚礼在闹洞房后结束。

四、婚姻礼仪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和呈现

婚姻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结婚从民俗上升为仪式,在不同时期的规范和呈现跟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两性结合是因为生理需求,是人类作为生物发生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蒙昧时代的特点。在强调伦理和等级的封建社会,礼法束缚着人的言行和思想,未婚青年男女没有恋爱的自由和条件。即使产生了爱慕之情,若不能得到家族成员的支持和认可,也往往会造成悲剧的结局。古代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产生并非建立在男女之爱的基础上,充分说明婚姻是服从于家族功能需要的。在传统婚姻礼俗中可以看到,对新人的祝福是祈愿两人早生贵子、为家族繁衍和发展做贡献,而不是基于夫妇相爱。

在家族维系和生育职责面前,夫妻双方是否相互爱慕、志趣相投都不重要。男女双方的结合是为了满足家族发展的需要,这是封建宗法婚姻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意识和礼法特点。在周制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都需要媒人出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在纳吉中,男方需要通过占卜双方生辰八字来判断婚姻凶吉,可以看出浓厚的封建文化色彩。婚礼发展到后来,聘礼越重,女方身价越高,婚礼体现出经济性。在思想层面,传统婚礼体现出浓厚的家文化特点。结婚对象的选定、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来完成,父母之命起主导作用,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婚姻仪式的重视。在婚姻礼仪中,不乏教导新妇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的仪式,体现了对新人的教化和培育功能。

相比之下,现代婚礼体现出更多“以人为本”的思想特点。男女双方大多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父母的态度较之前人开明。其次,缔结婚约更注重当事人的意向和自由,服务于个体生活质量,家族责任不再是束缚世人的铁律。“不婚主义者”、“丁克家庭”屡见不鲜,人们有更多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三,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始淡化。传统婚礼中,如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不合,是不可能结为夫妇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现代婚礼中,占卜已经不是主导习俗。第四,现代婚礼删减了传统婚礼很多繁琐的仪式。婚礼仪式可以根据情况简省和变通,一张结婚证就可以证明夫妻关系成立。

现如今,“闪婚”和“闪离”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对待婚姻的严肃和谨慎态度普遍不及从前。最后,现代婚礼弱化了仪式的教育作用。古代的礼仪,如诞生礼、成人礼、婚礼等,都具有教化和个体品德培育的功能。现代婚礼的意义更多是向社会宣告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教化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被简化或者省略。中国古代婚礼文明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思想已经没有传承下来,这是在礼仪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礼仪的内容和仪式是对社会文化的反应,婚姻礼仪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今天,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