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中西方礼仪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礼仪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礼仪文化

第1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

1.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也很多见。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

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而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西方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4.从座位安排角度对比。

中西方都对宴请活动过程中的座位排序极为重视,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中,对八仙桌极为喜爱。在宴请中,年纪大的长者或是主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坐到主要位置,其他客人会按顺序入座;而西方国家在宴请客人中,习惯用长桌,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则按照次序入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幸福圆满的感觉,所以选择圆形的桌子。

5.从餐桌礼仪禁忌角度对比。

与中国的传统家庭一起用餐,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在用餐时犯了禁忌会带来厄运。比如说吃鱼,当吃完一面鱼身,需要用筷子翻转到另一面时,通常开车的人是不会动筷子去翻的。他们认为:如果翻了鱼身,那么驾车的时候就会翻车。

在西方餐桌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等。

二、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受不同文化底蕴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思维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

2.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对的西方人的思想中个人主义占主要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来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共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自我和个性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的意义深远,不仅在心灵思想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体系。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西方交往之前,对对方的餐桌礼仪了解十分必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了解到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也就突显了餐桌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交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芳.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2]w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第2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第3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送礼 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24-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以及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各国政府间的交往不断深入,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突出特征。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2012)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出现,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时会产生文化冲突。送礼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送礼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物不仅能够有效化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所产生的误解、摩擦,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但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国家礼品馈赠习俗不尽相同。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着手,对比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四大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差异对比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送礼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送礼文化。本节从四个方面论述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分别为送礼内容、目的、方式以及禁忌。

(一)送礼内容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多数中国人不善于在公共场表达情感,所以礼物自然而然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礼物是一种表达某种特殊愿望、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方式。谈到送礼,中国人非常讲究礼物的价值,重视礼物的档次。通常来说,礼物越贵重就说明越尊重以及喜爱对方。逢年过节,各式包装精美的礼品成为人们送礼的首选。“拿不出手”这四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礼品的价值远远不及礼品所包含的意义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对英美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林大津,1996)送给对方太贵重的礼物,有贿赂之嫌,往往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在美国,旅游时购买的一面小国旗或者鲜花都是备受青睐的礼物。在法国,鲜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是友谊的象征。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礼、新生婴儿满月等活动,以金钱作为礼物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是很少见的。

(二)送礼目的

中西方国家在送礼目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送礼的目的性要比西方国家强。朋友间的互赠礼物是为了增进友谊;父母给孩子赠送礼物是为了深化家庭关系;丈夫给妻子送礼是为了升华爱情;职员给上司送礼是为了巩固个人关系。旅游时,当我们的行李超重时,我们往往事先给工作人员赠送一份小礼物,以期顺利通关。需要寻求帮助时,我们倾向于事先送礼来获得帮助。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本身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往往会在获得帮助之后赠送礼物,以此来表达诚挚的谢意。

(三)送礼方式

送礼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体现。在中国,在公众场合送礼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在行贿。凡是送礼,必须是亲自送出,否则对方会生气,认为你看不起他。送礼时,尽管礼物很贵重,中国人还是会说:“区区薄礼,不值一提。”收到礼物时,中国人往往先拒绝,在送礼者的坚持下才会最终收下礼物,并把礼物放在一边。在西方,送礼通常是在公共场合进行。收到礼物时,西方人会当场打开,并对礼物大赞一番。

(四)送礼禁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注意不同国家的送礼禁忌,否则很容易导致误解以及文化冲突。在中国送礼要避免以下忌讳。首先,注意礼品的含义。中国人送礼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除非你能确定对方不忌讳,要不最好就是避免送“钟”作为礼物。其次,注意礼品的颜色。在西方国家,白色与黑色常常与葬礼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晦气,因此不要用这两种颜色去包装礼物。最后,注意礼品的数量。双数在中国是吉利的象征,单数则蕴含着孤独与分离,所以送礼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最大的忌讳是礼物过于贵重。在商业交往中,带有公司商标的礼物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送花时,尤其需要注意花的数量,因为双数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吉利的。带有数字13的礼物也是不受欢迎的,人们把它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在法国,黄色的花还意味着不诚实。

二、原因分析

上节已经对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论述,本节将重点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起源

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在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备受推崇。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杜晶鑫,2012)中国人重“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在送礼内容和送礼方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看重面子,收到礼物时,总会先拒绝一番;由于顾及对方面子,受礼者不会当着对方把礼物打开,而是先放在一边。在送礼内容上,中国人讲究礼物价值,太便宜的礼品总感觉拿不出手。在西方,情况却并非如此。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化。西方哲学和宗教里没有“仁”和“礼”。西方人自立和外向。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立自强,所以太贵重的礼物在西方并不受欢迎,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二)

在中国,佛教是主流宗教,其次是道教。中国人之所以信佛,是因为他们习惯寄托美好愿望于佛身上,祈求借助神灵的力量去实现愿望。由于深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送礼时也寄托了个人的期望。例如,婴儿诞生时,亲戚朋友们常常赠予新生婴儿一副金或银镯子,希望婴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对中国人而言,镯子是快乐与长寿的象征,而偶数则意味着好事成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圣诞节也因此成为了西方人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送礼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包装礼物时避免打十字架。

(三)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都源自价值观的差异。霍夫斯泰德认为,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霍夫斯泰德,1980)根据他所提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代表。在集体主义这一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认为集体利益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舍小家为大家”是中国人的典型写照。因此,中国人具有较强的集体依赖性,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图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在送礼时,中国人注重礼物的价值,通过送礼去建立和维护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推崇个人主义。在生活中,西方人追求自由与人权,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人利益的实现高于一切。这就导致了西方人在送礼时不注重礼物的档次,而更加关注送礼行为本身以及礼物所包含的价值。一张自制的卡片、一束鲜花、一张CD都能成为心仪的礼物。也正是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送礼的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帮助,而只是表达真挚的问候与祝福。与此同时,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下属给上司送礼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

(四)风俗习惯

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而造成的文化误解不胜枚举,因此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对于顺利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送礼时,礼品数量的选择值得一提。在中国送礼时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时要避讳13。在礼物颜色的选择上也有所讲究。给中国人送礼,红色是备受喜欢的,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幸运,代表大吉大利。给西方人送礼,切忌用白色与黑色去包装礼品。

三、结语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贾玉新,2000)文化的差异,一方面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对跨文化交际提出了挑战。在跨文化交际中,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送礼文化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达到送礼目的,有效实现交际,深入了解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1980.

[2]杜晶鑫.从送礼看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J].文化纵横,201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教育,2008.

第4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帧弊值模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第5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性

除文化心理外,中国与西方在社会发展方面存有差异。中国与西方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各有侧重,社会发展旨趣各不相同。中国重社会发展结果,西方重社会发展过程。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结果,对于西方社会而言,社会发展过程更为重要。中国与西方此种对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同侧重,在各自的教育体系上有深刻体现。由于侧重社会发展结果,中国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父母、教师或社会所期望的结果;由于侧重社会发展过程,西方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帮助学生独立自主成长的一个过程,完全依凭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习和就业。中国社会的教育由于以教育结果来制约教育过程,使得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因而不由自主地指责和支配孩子学生成长,此种被指责和支配的学习历程使得中国学生变得脆弱,为了得到父母、老师所认可的正确答案,他们对错误和失败形成了天然性恐惧,导致他们最为可贵的创新、创造、冒险等天赋日益丧失,简言之,中国社会的教育基于对结果的侧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尝试错误和体验失败的机会,使学生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相反,侧重社会发展过程的西方社会,在教育体系中更多地尊重学生,把教育视为一个服从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因而学生得到了系统和全面的锻炼和积累,更多地保留了其好奇心和创新潜能。

中国重社会发展内容,西方重社会发展形式。中国社会更为看重社会发展内容,而西方社会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形式,使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中国人更多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赋予社会生活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西方人却着力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社会生活分外单一和有条不紊,赋予社会生活更为纯粹的形式,使之一目了然。此种对社会发展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十分丰富的形象思维,西方人简单明了的抽象思维。中国社会对形象思维的推崇,引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充分发展,而西方社会对抽象思维的推崇,引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中国社会以“形而上”之器为要义,西方社会以“形而下”之物为要义,因之中国人强调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悟,而西方人更为具体,讲究实用。

中国重社会发展情感,西方重社会发展效率。由上可知,中国社会倾向于辩证思维,此种辩证思维使得中国社会更多地强调悟性、道义,即侧重社会发展情感,而西方社会更多地强调理性、功效,即侧重社会发展效率。西方社会对理性的侧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自16世纪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即把社会发展的中心由天堂转移至人间,开启了西方社会追求理性的征程,无论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抑或穆勒的利己主义,无不闪现着理性的光芒,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和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亦是西方社会侧重社会发展效率的显著体现。西方社会此种对社会发展效率的尊崇,对于个体而言,即是视集体利益为个体利益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追求集体利益,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利益。而中国社会则强调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约个人利益。对于社会生活而言,西方社会片面地过度依赖法律制度来解决争端,高度信守以法律来制约个人行为之准则。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显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基于追求社会发展情感的立场与定位,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亲情、伦理、血缘、家庭等观念,而仁、义、礼、智、信仍然在依凭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社会生活,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被视为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子女终其一生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职责,此种观念依然代代延续,相对稳定。西方社会对于抚养与赡养,却显得较为松散和独立。西方社会中子女成年后,父母往往会中断对他们的抚养,而子女独立后,亦减少对父母的赡养。此种社会发展旨趣的不同侧重更为微观地体现于中西的具体生活习惯中。以饮食为例,西方社会擅用刀叉,与刀叉相伴的则是家庭生活中的分食制,进而衍生为独立的生活习惯和相对脱离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的情感性低而效率性高;中国社会擅用筷子,与筷子相伴的只能是家庭生活中的共食制,共食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关系和群体意识,进而衍生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生活习惯和相对亲密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富含情感。

中西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中西方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并非各行其道,它们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特定的文化心理引致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进而强化了此种文化心理。中西方文化心理均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文化心理一经形成,即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与中国历史发展相适应,使中国社会发展速度慢动力足。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强调集体,侧重情感,使得整个民族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扶助,信奉集体利益至上,使得社会得以举全体之力而建构个人所无法完成之大业,因而社会发展动力充足,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侧重情感,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彼此尊重并谦虚忍让,因而独立观念不强、竞争意识薄弱,使得整个民族的创新力不足,积极性不够,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曾经辉煌的灿烂成果,无不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获致。

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历史发展相适应,使西方社会发展速度快效益高。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强调个体,侧重理性,使得整个民族形散而神聚。当整体民族利益不受威胁时,社会成员往往各行其道,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整体民族而言,全体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则相应地形成了整体性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西方社会在短短几百年间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是对此的现实体现。而当整体民族利益遭受损害时,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从自身立场出发,基于保全个人利益的目的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使得民族国家获得空前团结。此外,由于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侧重理性,更多地讲究实用和立竿见影的现实运用,使得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高度发达,整体社会发展凸显出显著的高度效益性特征。

结语

第6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从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上看,西方注重理性,而东方偏重感悟。西方艺术形式的更新取自于它理性批判精神,以及思想的不断变革;东方艺术形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西方艺术家着重于表现人的理念;东方艺术家着重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以“天人合一”来表现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每个时代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风格和特点,尽管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一贯性和延续性,但是在形式上却是以一种不断变化的方式研修的,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的一脉相承。因此,了解中国传统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去体会。而西方则不一样,西方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样式上并以其作为典范,西方的传统就形成这样一种可视的物化形态,然而,传统与反传统使得西方的文化中心不断的转移, 使得整个设计一路颠簸,在反复与动荡之间一直延续。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再认识

‘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总的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由历史沿革传来的思想、道德、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文化实际上是物化的形态,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 “文化”的“文”就是在某个物体上做记号,标记;“化”则是生衍、造化的意思,是指事物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因而可以认为,文化是基于物的内涵的表现,其载体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朽的创造,这种创造不见得一定是宏伟的建筑,或光辉的历史遗迹,可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景或者是不起眼的小器物,都要我们去深刻地理解和分析。

首先,对中西史前设计艺术进行比较发现,这一时期的装饰设计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也就是在这个最一开始造物的年代,人类的认识是相似或者相同的,然而,此后至今形成纷繁浩瀚的局面说明,影响设计艺术的因素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从社会体制、生活习俗到、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从设计方面来看,中国与西方的传统概念并不是相同的,中国的所谓传统更多的是指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本民族所特有的审美心理定势,有着很强的意向性,有着可视的形象,同时这种可视的形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可以从整个脉络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审美定势和文化精神,不断地寻求变化和丰富艺术,不断地拓展新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样式来启发和发展丰富自己。

西方的情况则不同。自中世纪始,西方人就把古希腊罗马的样式是为正统的古典传统,在设计艺术以及绘画雕刻等欣赏性艺术门类里皆为这般,西方所谓的传统往往是可视化的,具体化的。也正因为西方人把传统凝固在一个具体化的形态上,人们求新存异变化的心理高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次次的反传统的思潮。这也是造成西方历史上设计风格不断地由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重要原因。

二、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使得科技文化获得发展都离不开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任何封闭的国家,即使拥有古老的文明史也是很难以长足发展的,甚至会被其他民族所同化和淹没。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着自己在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如果要说科技与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话,但是审美习惯却是有明显的民族差异的。他融汇于民族的脉搏中,构成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民族的传统和外来的风格就形成了一对相辅相成的互动体,也是中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两个方面。其中民族文化的传统决定了这个民族在接受外来风格影响的方式,而且从如何对待外来风格影响的问题中,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质。

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是一种大势所趋,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推动下,当代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面貌和内容。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强劲挑战,在双向的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吸纳、融合、挑战与回应构成了中西交流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在对于西方的文化有所吸纳,也有所拒斥。部分西方文化已经逐渐本土化,但是价值观潜移默化,还存在着很多的深层矛盾。总体说来,在当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文化吸纳是全方位和表层的,而文化拒斥是局部的核心的,文化的融合是很有前景的。

三、中西方现代设计的现状分析

西方现代设计在现代的观念支配下,装饰成为多余的虚饰,以至于工业产品都成为了毫无表情的集合体,忽略了人情味和艺术趣味性的发展,到后现代主义时期逐渐开始突出科学精神,强调创造性与个性特征,注重逻辑分析,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注重对于外部世界因自身个体化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他们像海绵一般地吸收任何东西的设计观念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设计起步较晚,设计理论相对比较薄弱,设计的作品也大多处于模仿的阶段。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地方,设计师做设计时总会遇到困难,做好一项设计与大众接触得不到认可,最终结果设计被改得面目全非,使设计师在做设计时索然无味,紧跟着是庸俗不堪的设计,严重的污染文化视野。大众群体认为在接受设计师作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殊不知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下也是其中一方面。经济发达的地方,由于外来文化冲击,设计师耳濡目染带有崇洋思想;再加之,大众群体也有类似思想,一拍即合。事实上,现代的文化浪潮夹击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在向城市集中,城乡差别加大,传统工艺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基础的群体与工业商品经济对市场的打击,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耗薄利导致民间工艺的萎缩,民间艺人的严重流失,这一切都在继续着。

四、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与中西方现代设计的互惠和共生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指明了人道来自于教化而非天性。同样,设计中的人性也是源于教化而非天性。与此不同,西方人则认为天道更近于人道。以东西方对自然之道的不同理解和分析为出发点的文化理念,左右着其各自的文化选择与发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器物、建筑等的设计影响深远,也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中国的传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尊重我们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设计文化的资源中获得突破性想法,也可以借助于历史上已经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气质的器物、用具、图案等。当然,我们反对将历史的符号直接带入某一项设计中,这样非常容易使人感到哗众取宠和缺乏灵气。

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人伦道德的教化与社会秩序的自然进化为前提,而教化的方向与人的本性又有着相悖的方向,它不是发掘人的本性而使其顺其自然,而是使人顺应自然,其本质就是将人的本性人为地改变。因此,现代设计应该对此有更清醒的认识。因为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服务于消费者,是为了人这个核心,我们在引导消费者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去适应和挖掘他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现代设计中,西方现代设计中采用许多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到建筑、服装、家具、装饰等行业中,中国文化之深邃,西方这种临摹式的设计,仅仅只能拘泥于形式。由于现代科技与经济力量的差距,中国的现代设计很大程度上都在受西方一些经济发展国家的影响,因为西方从传统意义上重视可视化的具体化的东西,具有强烈的理性,他视设计为民族生存的手段,利用与世界同步的先进技术来提升设计的价值,所以其设计具有高度的竞争性。这也是中国在继唐代之后又一次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时代,借鉴并且继承和创造出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现代的艺术设计落后于西方而妄自菲薄,更不能重新走入封闭自守的老路。我们在了解西方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了解他们的现代,也要了解西方的古代,要借鉴西方的设计,以及他们像海绵一般的吸收任何东西的设计观念,为创造中国现代设计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未来提供基础。

五、创新乃是一种迫切的动力

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各种常态、固定形式的突破和改变,文化意义上的创新包含进步性和积极性,是一种必须的设计理念。西方文化主张的创新比较注重形式,而中国的创新注重社会的价值。今天,在中国,设计已经呈现于过分恭顺的态度,面对消费主义的压力,设计渐渐失去了立场,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我们失去了批判思维和自主精神,而设计就不再具备改善社会的远见和力量。在这样一个现实下,设计师已经没有机会用自己的视角和思想去做出判断和探索,因为不被需要,设计领域中的独立思考也会不断的退化,”设计”也被情形定义为”设计服务”,而且对象只有一个――委托人以及他的利益。

第7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进而体现出价值,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因此“,人,生而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这一点与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5结语

第8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关键词】诗歌;女性;文化差异

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分别是中西方杰出的女诗人,一位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与惠特曼齐名的伟大诗人,被推崇为20世纪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另一位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诗词清丽明快,委婉含蓄,以“易安体”在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作为中西文坛上两颗耀眼的明星,由于她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深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她们在情感表达、爱情和婚姻观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实质也是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在爱情的表达上真挚、热烈而又坦诚。迪金森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的镀金时代,受欧洲文化思潮的影响依旧很严重。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强调在爱情中实现人生,再加上女性所受的教育普遍较高,所以,西方女性在对待爱情方面尤为直率和坦诚。尽管迪金森终身未嫁,但是从她的书信和诗歌中可以看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始终存在,并敢于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含蓄,迪金森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她的诗有超过150首是以“我”开头的,反映了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爱情表达的热烈、真挚。诗歌《如果你在秋天到来》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大胆的述说少女的相思、无奈和期盼心上人到来的热烈情怀。“如果你在秋天到来,我将轻拂夏日而过,半带微笑,半带弃绝,如家庭主妇把苍蝇扑捉。…… 如果只是延至数个世纪,我愿扳弄手指度日数数,逐日递减,直到它们全部掉入,塔斯马尼亚岛屿的土地。如果确定无疑,当今生度完,它应属于你和我,我愿把它,像果壳,扔向遥远,去到来生把你赢得,而目前,日期遥遥,等待无期,天各一方,像妖蜂,使我伤痛不已,无法忍受,就如刺蛰之疼。”最后,诗人把自己所忍受的痛苦比作妖蜂在折磨着自己,使得诗歌所表现的情感热烈、真挚, 让读者感同身受。

与迪金森不同,李清照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在爱情的表达上是含蓄、羞怯和婉转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中国古代女性深锁闺中,与世隔绝,从小接受妇德和三纲五常的教育,往往将对爱情的渴望深藏心底,在婚姻上只能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如李清照这类知书识字的女性可以借助诗词来表达爱情,但也多是写闺情幽怨的,风格含蓄而羞怯。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就婉转地描写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暗自神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再如李清照在《蝶恋花》中表达的对夫婿的思念之情“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这首词描写的是冰雪消融的初春,风和日丽,柳枝渐渐露出翠绿的嫩芽,就像沉睡的人睁开的眼睛,浅红的梅花如同少女娇羞的脸颊。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自己也春心萌动,但又能与谁分享诗情浓意呢?孤苦中,忍不住泪流双颊,弄残了粉妆,沉重了花钿。新穿的春衫虽是金缕缝制,却无人欣赏,自怜中,顾不得枕头会损失美丽的头饰,斜倚着枕头,怀中浓浓的愁绪进入了梦乡,却好梦何在?深夜起来,剪弄着灯花,希望灯花爆结,喜事来临,然而喜又从何来?此时正值其夫婿仕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思念之际写成此词,词人由景入意,借景抒情,把其春闺之怨,思夫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却非直白地抒发思念,而是含蓄内敛,委婉道来。

二、 婚姻家庭观的不同

西方社会中,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尽管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观念上,注重个人独立和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迪金森在诗歌中就尽情地表白自己的爱情,及对异性和家庭的渴望,情真意切,真挚感人。从中少女找到爱情婚姻的喜悦,到中为人妻时还要求拥有平等的权利:“我是妻子,我已不再是...那另一种境界,我是沙皇,我现在是'女人',这样安全多了”。迪金森将西方女子在婚姻中追求独立和平等的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丝毫没有女性在婚姻中依附于丈夫的思想。

中国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接受的是“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女人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更没有离婚的自由。对于出嫁的女人来说,丈夫是天,对丈夫的顺从是女子的美德,相夫教子是女人的职责,这是传统文化给女性套上的无形枷锁。李清照也没有逃离这一枷锁的束缚,所幸她的婚姻幸福,婚后与丈夫一起研究文学和金石,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于丈夫和家庭上。但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国家的离乱后,丈夫赵名诚病逝,顿觉自己孤寂凄苦,哀怨绝望之情油然而生。这在她的《声声慢》中最能体现,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如泣如诉,衬托出词人的凄凉心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达了词人失去丈夫的孤苦、悲凉和哀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烘托了词人心境的凄惨。丈夫的离去犹如大厦已倾,家庭的破碎让词人难抵秋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对家庭的倚重。这种女性对婚姻家庭的倚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三、总结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两位女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背景的差异促使两位女性在爱情的表达方式和婚姻家庭观念上皆然不同:迪金森热烈、直率地呼唤爱情,李清照含蓄、羞怯地品味相思之苦;迪金森坚持女性在婚姻中的自由独立,李清照反复哀叹失去丈夫关爱的落寞。这种比较对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两位作家的写作,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乃至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约翰逊. 埃米莉・迪金森的诗歌[M] .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

[2]江枫.埃米莉.迪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

[3]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成焘. 唐宋词欣赏[M] .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5]邓乔彬.宋词与人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第9篇:中西方礼仪文化范文

一、入座的礼仪(Seat etiquette)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族人民有着自己的特色菜肴。相传我国从周代起,在饮食礼仪方面就已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格的餐桌礼仪制度,这些礼仪从古到今都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时至今日,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在欧美国家还保留了下来。西餐礼仪自清代起传入中国,从此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就一直相互影响和发展。 

中西方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好客,只要遇上高兴的事都喜欢请客。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就餐时通常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或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依次入座。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在中国,坐在左边为尊,右边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不过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都用圆形餐桌,请客时大家可以围着桌子坐,完全不用理会那些规定的主宾位置,大家可以面对面坐,比较随意。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不要从客人身边上菜,以免不小心把菜或者汤汁洒在客人身上,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西方人如果在外就餐通常是服务生带位,入座,也没有什么主宾的说法,而且是Go Dutch即AA制;在家请客时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餐入座时,每个人都会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以后身子要坐端正,不可左右摇晃,身体与餐桌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双手不可以撑在桌面上,腿不可翘着。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也不要随意摆弄。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西方国家讲究“女士优先”的原则,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他们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二、进餐礼仪(Dining etiquette) 

俗话说,一个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这里说的吃相就是指进餐礼仪。要想吃相优雅,就必须懂得中西方进餐礼仪的区别,也有利于我国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弄清中西方的进餐礼仪,得先明白中西餐的上菜礼仪。 

如教学生学习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hat’s for Dinner?”的话题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 course)、蔬菜沙拉或奶酪(vegetable salad or cheese)、甜品或水果(dessert or fruits)和饮料(drinks)等几道菜式。同时告诉学生中餐的菜序是“汤—菜—酒—水果”。中餐虽然没有西餐那么复杂,但有着丰富的酒文化,因为中国人请客是无酒不成席的。 

学习了中西方上菜礼仪后教育学生注意进餐时的礼仪。中西方人使用的就餐餐具也不一样。首先,学习中餐进餐礼仪。据说从禹王时代筷子就成了中国人摄取食物的主要餐具。这时告诉学生进餐时千万不可用筷子敲击碗或桌子,也不可以用筷子指着别人,更不可把筷子含在嘴里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都是不合餐桌礼仪的。在中餐餐桌上,后辈应让长辈先动筷子,然后自己再动筷一起吃。吃饭时要把碗端起来,不可以不端碗把嘴凑近桌子对着碗吃。夹菜时,应从靠近自己的菜夹起,不要站起来到其他人眼前的盘中去夹菜,更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挑肥拣瘦,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要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也不可猛吃,更不能把菜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如果是在家请客,在吃饭过程中后辈要尽量主动照顾长辈,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自己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不可饭碗一推,什么也不说就离席而去,因为这样是失礼的。 

其次,教给学生西餐进餐礼仪。西方人进餐同样讲究礼貌、讲究卫生、尊重长者。他们在进餐时会与左右客人交谈,但都避免高声谈笑。进餐过程中,不能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西方人用刀叉就餐,使用刀叉的基本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喝汤时不能吸着喝,应用汤匙舀起送入口中。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用餐完毕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除了以上的就餐礼仪外,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礼仪。如在学习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时教育学生进餐时不要在餐桌上化妆(not to make up with rouge, powder),也不能用餐巾或用桌布擦鼻涕(not to wipe your nose on the napkin or table cloth);不能用汤或水清洗喉咙(not to clear your throat noisily in public);口含食物时不要说话(not to speak when your mouth is full of food)。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人进餐时都要尽量避免出现打嗝、打喷嚏等其他声音,不然的话,就得与在座的人说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以示歉意。鱼刺、骨头等不要吐在地上,应放到自己面前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桌面上。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作为学生尽量不要喝酒,可以用饮料或茶来代替酒敬长辈,这样做,那些长辈们是不会怪罪的。吃饱后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就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同时教育学生在学校就餐时应注意谦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在规定的窗口自觉排队打饭,安静文明进餐,不挑食,不端着碗走来走去,注意吃相要文雅等。吃饱后,将餐具与剩饭菜一起放在指定的位置,保持餐厅卫生。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三、离席礼仪(The absence etiquette) 

中餐在宴会结束时,其他宾客应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才能散席。客人离开时,主人通常在家门口为宾客送行并邀请他们下次再来家里做客,这时客人也会向主人表示感谢,同时客人在离开时也会邀请主人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西餐的离席礼仪则是客人先将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离席时,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告别时向主人致谢,更为慎重的还可再以电话或谢卡致谢。 

学完了以上内容后,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中西餐就餐礼仪,可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模拟中西餐的就餐仪式进行练习,并邀请英语组的老师作评委,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运用能力进行测评,给表现突出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其实,西餐与中餐一样,是一种饮食文化,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礼仪教育,塑造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我们应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用一种客观、尊重的态度对待西方饮食文化,不应该盲目地追随和模仿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二册[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3]中华文明与现代礼仪(中学版)[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