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范文

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

第1篇: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性

世界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遭际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使得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的极大差异性,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方文化。本文就从以下四个不同方面的中西饮食的差异来浅谈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中西方饮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的饮食观念;而西方饮食文化强调的是“理性”饮食观念,更多注重的是营养,要保证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中国地大物博,这就使得其具有多种饮食习惯和特色,具有很丰富法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因而,在中国饮食中,“酸甜苦辣”口味一应俱全,即便是同一的食材也可以被制作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国家文化起源于大洋文化,人们深受形而上学哲学观的影响,他们对于饮食法要求过多的注重在了形式上,但是,在口味上基本上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何无论是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饮食对于“营养”的关注度要大大超过中国饮食,虽然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但是,这些并不能抵过我“色、香、味、形”的首要要求,这就是使得很多在中国饮食中很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可以说,中西方国家在追求营养方面都各有其侧重和喜好,这直接反映出了中西方国家的不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追求。

二、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文化注重标准性和规范性,而他们在饮食上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食物的烹制时会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调料的添加量为例,他们也会精确到可、毫克等,再以烹调时间为例,他们可以精确到秒。西方的快餐通常都会按方配料,就连烹制的油温和炸制的时间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因而,所以,西方饮食中同样的一道菜在味道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只有几种配菜的简单变化,或者是摆盘上的些许差别。然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多样性和特色化,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或是不同人制作都会具有不同、甚至是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中国饮食呈现出相对较大的随意性,因为可以根据地区、厨师的习惯来调整或是改变食材或是调料的种类或是数量,即便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等作出不同的调整,只要最后的“色、香、味、形”达到“好”就行,这就为何在中国会有那么多的“私房菜”的原因。可见,中西方饮食在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三、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上的差异性

中国人注重“聚”和“合”的大家庭式用餐方式,因此,无论是何种宴席,大家都喜歡团团围坐,其乐融融,而美味佳肴都被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共同享用并边吃边聊,感情在吃中得以交流。吃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承担着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而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也少不了要互相敬酒和相关夹菜,表达出对对方的热情和睦之情。然而,西方国家由于其文化特点所决定,人们并不习惯或是并不喜欢“过度亲密或是热情”,他们使用的是分餐制原则,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是其个性原则的体现;即便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各吃各的,并不进行劝酒或是夹菜,大家比较客气,并且吃饭就是吃饭,不会边吃边聊。在餐具使用上,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是大有不同的,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而西方人的主要餐具是刀叉,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可以说,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象征了不同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四、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

中西饮食上的差异性也体现在用餐礼仪上的不同。在中国,大家共同就餐时,不能自顾自吃饭,如果邀请他人来吃饭,主人一定要尽到职责——热情款待客人,尽地主之谊。在吃饭的时候切不可将多余的饭菜再放回锅里,要时不时给客人夹菜,不能让客人碗里空了;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而主人则需要跟着起身,不要客人动手劳动,请客人坐下休息。而在西方国家,主人在宴席上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切不可一味夹菜敬酒,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发出声响,即便是想要交谈,也只能是与邻座交谈,不能进行远距离交谈。可见,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也极大显示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性。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而饮食作为中西方国家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在相互发展中得到更多交流和融合。在中国,很多西方饮食风格的快餐店比比皆是,汉堡、薯条和可乐也日益成为了我们的饮食组成。在西方国家,很多中国餐馆也大量出现并日益兴旺,那些热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穿梭在唐人街、中国特色餐馆,对中国的美食具有了浓厚的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西餐之间的融合会越来愈多,很多中餐或是西餐在对方国家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和改变,既体现了其原有的风格,也融合了所到国家的饮食习惯,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美食,这就是世界化的力量。总的来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们应当尊重并理解文化的差异性,这样的世界才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参考文献: 

[1] 来骥.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J].开封大学学报,2014(2). 

[2] 万苗苗.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第2篇: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培养策略

胡文仲教授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它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内容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日益增多。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交流者之间感情上的不快。” 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而违反说话规则导致的语用错误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得体。如果我们将汉语的使用习惯带入英语,就容易产生一些交流障碍,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在此交际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会使用交际他方语言,还应该了解该国文化,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同时,对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牢固的语言知识和出色的语言技能固然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规范以及语言使用规范的了解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行为,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在保持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他方文化,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当然这种理解和尊重是必须建立在对对方文化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的。因此,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是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都显得尤其重要。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到“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中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强化教师的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要传授学生跨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要从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转为语言和文化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决定教学效果,教师拥有良好的跨文化素养,才能有效地培B学生。因此教师要拓展视野,加强跨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达到跨文化教学的要求。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观看一些英文原声影视作品,阅读英文名著以及有关西方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可以开展以跨文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探讨跨文化教学模式,集思广益,以加强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2.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将跨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要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文化双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并进行必要的补充,遵循适用和适度性原则,精心设计课堂,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增加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并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适时呈现。现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为例,讲解西方国家party的相关知识:party是西方常见的社交活动。派对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同时给人提供许多社会交往的机会。人们在派对上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了解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派对可以在家中举行举办,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进行。最常见的party有:Christmas party圣诞聚会,birthday party生日庆祝会,dinner party宴会,garden party游园会,welcome party欢迎会,housewarming party乔迁宴会,graduation party毕业晚会,cocktail party鸡尾酒会,costume party化妆舞会,甚至还有hen party女性聚会和stag party男性聚会等。因party 的流行,现在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职业叫party planner派对策划师。文化知识在课堂的导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提问,可以讨论,可以讲故事,可以用视频等等。

(2)比较文化异同,加深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中涉及到姓名,称呼和地址的表示法,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显示中英表达习惯的差异。中文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中的表达顺序刚好相反。在称呼方面,汉语的习惯是姓或姓名或名字在前,称谓在后;而英语正好相反,先说称谓再说姓或姓名,而且名字不能直接与称谓连用。再如地址的写法,中文地址是按地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英文地址的表达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用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电影等媒介呈现文化知识,让学生多维感受具体形象的西方文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 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之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是关于悉尼两日游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之前,可以先进行文化铺垫,利用视频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典型动物等,以及悉尼的特点和著名景点,进而引出课文内容:悉尼两日游。如此,语言的学习有了文化背景,文化c语言相结合,充实了课堂内容,丰富了学生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模拟情境,体验文化。情景模拟是指模拟事件发生的真实环境和过程,创设情境,学习者参与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体验情境,感受文化魅力,能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发展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例如:在学习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之后,教师可将所学语言知识与西方用餐礼仪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模拟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播放一段西餐就餐的视频,并对西餐的用餐礼仪进行介绍和示范;然后,模拟西餐场景,让学生分饰顾客和服务员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充当观察员和评论员。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对表演小组给出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一种比较投入的状态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3.课后拓展,用心打造,构建跨文化知识传播第二课堂。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局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内,因为课堂教学受教学进度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充分传授跨文化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课外时空,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打造跨文化知识传播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书单,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书籍;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影片,学唱英文歌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宣传西方文化的英语板报、手抄报;可以举办英语晚会、英语角;可以开展有关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如:辩论赛,英语故事大赛,英语短剧赛,跨文化知识大赛等。这些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拓展了文化的渗透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广泛吸纳西方文化,又传播了西方文化,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文化底蕴,提升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4.正确引导,及时反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评价机制。现行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甚少涉及学生跨文化能力。推行英语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手段,就必须改进原有的评价体制,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评价纳入其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甄选西方文化中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将文化教学落到实处,力求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恰当的评价。一般来说,中职英语教学现行的评价方式通常是由学生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测试成绩、期末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改进现有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在考试中增加跨文化知识内容,可以改变英语考试常用的出题模式,增加不同的题型,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中文材料,制作英文名片。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受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设计方案或组织活动,要求学生汇报成果,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教师也可组织相应的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将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双增长,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当今交际国际化和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培养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做一个成功的交际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向宏艳.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宋正芳.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07).

[4]范丽菊.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5]曾建蓉.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2011(02).

第3篇: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 语言教学 文化教育 “和谐”建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英国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社会意识。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经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重要内容。

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而语言是文化的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一、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所以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我们在教给学生语言的同时也要侧重文化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可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

我们要向学生介绍英国国家的风俗习惯,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西方文明。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这是为什么呢?其一是英国天气变幻莫测,而在中国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天气不会在一周或一天内变化太大。“One can experience four seasons in the course of a single day!”因此,在伦敦即使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英国人也穿雨衣或带伞。其二是谈论天气而不讨论政治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是不会引起愤怒或激动的一个话题,很安全。“Ladies first!”是众所周知的,是英国的风俗。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选举、就业和接受高等教育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但是也有一种女性需要保护的情感在里面,让女士先行被认为是礼貌行为。英国人比较矜持庄重,崇尚“绅士”、“淑女”,所以男士们一般都西装革履,打领带,说话温文而雅,在公众场合从不大声喧哗,女士们也都举止端庄、优雅。英国人有“三不”。他们在任何公众场所都能按秩序排队,即便连买报纸这样的小事也是如此,从来不“加塞”,如果有人“加塞”,他们就会看不起这个人。他们也不询问别人的隐私,不打听别人的年龄,特别是女士的年龄,不问别人的收入、婚姻、宗教、体重等。英国人还不喜欢讨价还价。他们不期望或不欢迎讲价,有时会认为这是丢脸的事情。他们认为以自己觉得合理的价格买下想要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会和销售的人计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英国人还有“三风”:赌博、喝酒、给小费(betting,drinking,tipping)。因而中国人在英国时别忘了给服务生小费。我们要向学生介绍就餐礼仪:就餐或赴宴一定要准时,如果不能按时去,要给主人打电话说明;就餐要注意礼节,如女士入座时,男士一般要站起给女士拉椅子,等女士们坐好再坐下;餐前一般是闲谈,有的要祈祷,刀、叉、杯、盘等的摆放和用法比较复杂,我们都要入乡随俗,照样模仿;用餐时要温文尔雅,轻声交谈,口内有食物尽量避免说话,要照顾两侧的长辈、女士或孩童;餐毕,须等主人离席,其他宾客才可离座;客人通常在餐后给主人写感谢信或打电话致谢。有的要回赠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另外,英国国家很崇尚“D―I―Y”精神,即使很有地位、很有钱的家庭一般也不雇佣人,他们喜欢自己修理房屋、修剪草坪、油漆家具等,把不依靠他人、自己动手、自我服务看作是光荣的事。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文化对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而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使学生明白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性。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生活的工具。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在中国“龙”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们对“龙”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猫在我们国家被认为是一种很温顺乖巧、行为优雅的宠物,人们提起猫总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而在英语中,“cat”被用来指包藏祸心的女人,cat burglar(沿着墙壁或水管潜入室内的小偷,飞贼),cat’s paw(被人利用做冒险或厌恶事情的人),like a cat on hot bricks(非常紧张;像热锅上的蚂蚁)。狗在我们国家的口碑不是很好,我们经常用“狗腿子”、“狗汉奸”、“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来表示愤怒、轻视。可是在西方,“dog”的地位就不同了。狗不仅是人们喜爱的宠物,就连很多词汇也是偏爱狗的。a lucky dog(幸运儿,快乐的人),dog-trot(从容的小跑),put on the dog(US俚语,炫耀),very dog has his/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红色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的好兆头,挂红灯笼,贴红双喜,新娘穿红衣服。而在英语国家,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我们国家尊称年龄大的人为老某或某老,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不喜欢被认为老了,他们叫senior citizens。所以如果在国外看到老人行动不方便的话,除非他们向你求助,否则你千万不要主动去帮忙,他们会认为你在轻视他们。总之,类似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如果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遇到上述情况就不会觉得一头雾水了。

四、挖掘共性,完美结合人类的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是文化的偶合现象。英语词汇和汉语也有很多相同的意义,譬如,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in the same boat(共舟共济),break earth(破土),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三思而后行),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donkey(指愚蠢而又固执的人),donkey’s years(意思是猴年马月),donkey-work(指乏味而辛苦的工作),这些和我们汉语都是相通的。中国有“清明节”,俗称“鬼节”。而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带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是为了驱赶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就是他们的节日“Halloween”。对于这些文化的共性我们只需要轻轻点拨一下,学生就会“过目不忘”了。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教育,重视语言文化的输入及对语言的影响,把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而语言则赋予了文化内涵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第4篇:中西方就餐礼仪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 兴趣 英语课堂

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慢慢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是通过各种情景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也叫视听法,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外语的方法。在听说法的理论基础上,情景教学法创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法。首先,情景教学法重视听说,强调看,就是在外语课上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练听和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其次,情景教学法也重视句型教学,它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操练在某一场合下一些常用的意思联贯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再次,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学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情景教学强调情景,所以教师得做大量的教具,为创设情景做准备。

二、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1.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情景教学法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集直观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体。情景教学的创设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教材内容、切合语言交际的实际,新颖而富于启发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调整对学生的情感,在举上、眼神、语言上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可信,学生就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踊跃发言,变被动学习主为主动学习,为学好该科奠定了可靠的心理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尊敬老师,还会把对老师的热爱转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他们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景、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情景中创设的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三、英语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1.录音材料的情景创设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录音材料能使学生在缺少自然语境的情况下模仿到清晰准确的语音发音,体会到抑扬顿挫的语调,感受轻重缓急的节奏,让学生体会到说一口地道流利英语的趣味性与重要性。同时,运用英语录音教材,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得到事物的信息,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尤其是篇幅较长的阅读理解,学生们通过听力材料既可以正音,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体态创设情景使语义一目了然了

动作情景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教“drop”和“pick up”两词时,教师把铅笔从手中滑落,说:“You see, I’ve dropped the pen.”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ill you pick it up for me?”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3、模拟交际活动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了理解和运用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模拟交际活动是为真实际做准备的练习活动。学生对英语结构和句型的掌握,经过模拟交际的活动,才能运用英语去建立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会话材料,让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会话练习,实践会话情景。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师生角色演示,对子练习,小组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言语的目的。

4.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入境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常识,如就餐礼仪,接受礼物的习惯或节日活动,学习体现外国地理环境、生存环境、历史典故、生活习俗、的习语等,相关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Pandora’s box 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思是“无穷的灾难”。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透析社会现象并洞查文化底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使一些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和应用。那么,文章中出现诸如此类习语或固定搭配,学生们会感同身受,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它们。

5.优秀电影片段鉴赏利于学生模仿

优秀电影情节生动,内容接近生活,自然愉快,而且可以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威尼斯商人》之后,我让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模仿其中人物的对白、语音、动作、语气,来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剧中的角色必然能够产生深刻体验,于英语学有益处。

6.运用英语歌曲来设置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