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礼仪的异同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力系统;预防性试验;绝缘;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突飞猛进,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因此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则是组成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个细胞,从此可以看出,对电力设备的检查校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众所周知,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化学、机械振动、温湿度、电磁场等作用会对设备造成一些缺陷,绝缘性能会出现劣化,甚至会失去绝缘性能,造成事故。据有关统计分析,电力系统中由于绝缘缺陷引起的缺陷造成的事故高达60%,预防性试验指的就是对已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为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试验或检测。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应柑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试验。
按照试验的性质和要求,一般来讲,预防性试验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大类,其中绝缘试验对与电力系统的意义重大,它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性能的试验。绝缘试验又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实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的缺陷的灵敏性还有待提高,但目前这类试验仍然是一种不可放弃的检验设备的手段,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泄漏电流试验、油色谱分析试验等。破坏性试验是指用较高的试验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这类试验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缺点在于试验电压较高,个别情况可能会对被试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等。接下来的内容中将简要介绍几个预防性试验的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绝缘层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呈现的电阻值,所用原理即欧姆定律,传统测试方式所用仪器为摇表,随着科技的创新目前所用较多的是绝缘电阻仪,操作简易,明了清晰,抗干扰能力强。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在于温度升高时,绝缘介质内部离子、分子运动加剧,使设备绝缘的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不同的电力设备材料及不同材料制成的电力设备其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也不一样。现场的测量很难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因此为了便于结果的比较将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此外湿度、表面脏污、残余电荷、感应电压等均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试验过程中,应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所测结果应参照《规程》中的标准。吸收比即60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除以15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这个参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设备的绝缘情况。
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在电压的作用下,电介质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这部分损耗称介质损耗,产生介质损耗的原因主要有电介质电导、极化和局部放电。介质损耗的大小,实际上时绝缘性能优劣的一种表示,同一台设备,绝缘良好,介质损耗就小;绝缘受潮劣化,介质损耗就大。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就是测量设备绝缘介质损耗的程度。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发现设备绝缘分布性的缺陷,而对于集中性的缺陷,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这种方法则不灵敏。所以,测量各类的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时,能分解试验的尽量分解试验。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是QS1型高压西林电桥,所设计原理为平衡电桥法,此处不再介绍。
交流耐压试验是破坏性试验,试验的过程可能会使原来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发展,使绝缘强度进一步降低。由于绝缘内部劣化具有积累效应、创伤效应、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所以对绝缘设备所施加的交流高压和时间应严格按照《规程》中的标准。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工频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操作波冲击电压试验。
[关键词]超高压;GIS;过电压;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90-01
1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如何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成为了重要问题。操作过电压是电力系统发生改变时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它的产生会对电力设备绝缘造成危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妨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对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保护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并找到相应的限制措施,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 电气过电压的危害性及产生原因
过电压指的是电压异常升高现象,是电磁扰动的一种表现,能够引起电器一次设备的极大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到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维修成本高,严重影响到供电的安全性能和供电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先的防范,尽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大气过电压安全事故的概率。过电压的主要形式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主要指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主要是由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方式改变引起的,又包括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①大气过电压。出现大气过电压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引起的,主要是电力线路受到雷击之后会产生较强的冲击力,而且雷击的程度越强,出现过电压量也就越大。大气过电压具体分为3种,即反击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导线过电压。
②操作过电压。所谓的操作过电压就是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开关操作而引起的过电压现象。通常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过电压的倍数会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过电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毫无规律可言,难以有效控制。
③工频过电压。引发工频过电压的原因主要包括线路空载时的容升效应等。工频过电压的倍数一般不高,但通常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于绝缘的设备来说,不会产生较大的危险性,但是在超高压的状态或者是进行远距离输电工作时就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④谐振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过电压状态,且危害性相对较大。谐振过电压的产生与电感元件、电容元件有很大关系。具体而言,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电感和电容元件易产生振荡回路,进而发生谐振、引起系统谐振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危害较大;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导致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或烧坏设备等。
3 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3.1 外部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对于外部雷电过电压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防护:对于外电网的架空线路来说,由于区域范围较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雷击现象,在防护上应设置相应的避雷线,以减少直击雷的发生;发电厂、变电站、送电所等厂区要以设计规范为基础,安装多支独立的避雷针,并且做好接地网、接地极、接地带的敷设,以保证厂区避雷的安全性;送电线路的进线开关应加设避雷器,这可以有效的控制外线传递过来的电压,防止超压电流进入变配电设备;对于高压架空线路应在变压器端设置避雷器,同时还要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安装间隙放电保护设备;变电厂区内需要与高压架空线路进行隔离,并且在安装避雷器时对架空线路回路的参数必须进行验证和分析,以保证输电和变电线路的安全。
3.2 内部过电压保护措施
①防止负荷突变过电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电压升高极易引起负荷突变过电压,对于这种情况的防护应该在电机侧装设励磁系统以控制电枢反应,除此之外,还要运用限制空载线路投切及控制长线路电容效应,以此来达到较好的控制电枢反应的效果。
②接地故障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发生的频率较高,尤其单相接地更容易引发事故,而且其电压高低与事故发生频率成正比。这是由于避雷设备一般都对发生单相接地造成故障引起电压增大没有保护措施造成的,因此其单相接地时发生的故障也较多。这就说明即使单相接地发生故障的时候产生的过电压值不是最高的,而在实际选择避雷设备灭弧电压时还是会参考单相接地时的正常相过电压值。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点接地故障,通常,水电站会以单相接地时的避雷器设备的灭弧电压以电网的正常相电压(最大电压的1.1倍)为参考依据,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直接接地的相电压应该是正常电压的0.8倍。
③预防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受到其谐振过电压的持续时间、回路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本身不稳定的谐振过电压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应该予以重视,其处理方式一般为:增加电阻、减少电抗、安装消谐器。
3.3 超高压以及特高压GIS中过电压防护措施
①采用快速动作的隔离开关。缩短隔离开关的切合时间能够有效地减小重击穿的次数、缩短燃弧时间,从而降低过电压出现的几率。此外,还能使最高过电压的倍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
②并联合闸电阻。目前抑制操作过电压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隔离开关断口上并联合闸电阻(约几百欧)。通过并联电阻的阻尼作用可以使行波幅值降低、上升时间减缓。此外,并联电阻还可以对电磁振荡的能量进行消耗。
③改变运行的操作流程以及简化系统接线。考虑在超高压及特高压GIS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有改变操作流程和简化系统接线的相应措施。
④适当增加触头间的不对称度。适当增加触头间的不对称度可以有效降低残余电荷,残余电荷的降低方面可减少绝缘体表面所分布的不均匀自由导电粒子对绝缘强度的减弱。另一方面可减少重燃过程从而降低过电压幅值。
4 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管理措施
首先,制定防范管理制度,将各个防范措施都要落到实处,需要对所有在超高压电力系统有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意识到过电压的危害,并制订具体的工作细则和过电压事故的应急预案。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设定过电压安全责任人,一旦出现事故进行问责。
其次,定期的召开过电压保护工作会仪,除了总结交流经验外,还要进行技术培训,并布置当年的过电压保护工作。
再次,做好过电压的年度检查工作,尤其是雨季的防雷检查必须要严格,检查中可采用分片互查的方式进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操作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过电压,它对电力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设备的绝缘性能都有很大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各种过电压的类型加以综合防范,并对已经发生的事例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能够预防故障的目的,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高有华,孙形,申力.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
[2] 肖登明,李旭光,秦松林等.特高压输变电系统中GIS气体放电特性[J].高电压技术,2007,33(6):6-8.
【关键词】:英语 渗透 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曾说过,“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中国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往往目标更为直接,旨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应付高考。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句意及语法分析,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其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活化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借助经典影片鲜活文化背景知识。
人教版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分11个模块,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泛,其中蕴含了很多文化信息。我们可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对应的影片中的经典片段将文化教学渗透其中。例如,人教版必修1Unit 1 Friendship中的主阅读“Anne’s best friend” 就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课文讲述的是安妮为了逃避纳粹追捕与家人隐藏小阁楼的日子里与日记为友,记下自己当时那种孤单无助惶恐的真实感受。在教授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观看影片“安妮日记”中的经典片段,很直观的认识纳粹对待安妮那样的犹太人的残酷,以及安妮当时的孤单无助惶恐的心情。随后让学生理解文章就容易了很多。又如人教版必修3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反映了英国社会拜金主义的丑恶嘴脸,我也是通过电影经典片段的回放,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演,充分理解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很容易总结和归纳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比起逐句翻译然后让学生分析想象剧中人物的形象当然就显得高明和科学了很多。
(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进行文化渗透。
英汉两种语言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中西方文化对比讲解,会使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如,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就蕴含了丰富的跨文化信息。文中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比如庆祝春天来临的节日,有中国的春节,英美国家的圣诞节以及日本的樱花节等等。我在讲解本单元的时候就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中国的清明节和墨西哥的亡灵节,中国的乞巧节和和西方的情人节进行了对比学习,让学生找出这几组节日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学习理解文化的共性及差异。又如,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中也含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信息。课文中讲到,日本人初次见面时以鞠躬来互相问候;英国人通常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会用身体接触陌生人;西班牙、意大利或南美国家的人则会站在离别人很近的地方,而且很可能用身体接触对方。
同时我会给学生补充很多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例如称呼差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 r和Madam;招呼差异,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又称,eating culture);而英美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How do you do!” (又称doingculture) 。回答差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to eat or 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类似上述的中西日常交际礼仪的文化差别还有很多,如在告别、祝贺和赞扬等方面,中西文化差异非常大。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汉礼貌语言 差异分析
礼貌现象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有效地限制,使人们的交际活动得以协调。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礼仪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文化不同,礼貌要求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差异,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民族心理不同的,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对表达自己的礼貌语言,这种差异性会使得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比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礼貌用语的使用失误,实现有效地交际。
一、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礼貌也存在不同,如果将汉语文化中的极为客气、礼貌的词语应用到英语会话中,容易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不知所措,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由此可见,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保证英汉交流的无差异性。
1.交谈的主题存在差异。在英美社会中,自由平等的思想认识深入人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独立自由和平等。个人的利益、自由等都是不可侵犯的。在语言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在与外国人交谈时,需要注意交谈主题的选择,避免谈论一些不该问的话题,比如个人的婚姻情况、收入、年龄、等,这是个人的隐私。而中国人在交谈过程中则很喜欢谈论年龄、收入、婚姻等情况,如你多大了?每个月挣多少钱啊?等等。在英美国家如果问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和礼貌的行为,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关心,也表示双方不是一般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注重集体性,个人受到社会、群体的约束,公众文化深植于人们心中,是与英美的个人、私人的文化不同的,也就出现了礼貌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交际问题。
2.称呼的不同。交际中,称呼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文化以及社会内涵,由于受到传统伦理、血缘宗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称呼与英语国家相比也更加复杂。汉语中称呼人体现的是一种“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要依据对方的年龄、地位、职业、身份或者亲密程度、谈话的场合等确定称呼语,而英语国家由于受到个人本位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称呼上也比较平等。
在中国,孩子不可以直呼长辈大名,学生不可以叫教师的名字,下属不可以称呼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称为不礼貌。在称呼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时,可以加上对方的职务,比如张老师、王经理等,而在英语国家,则不需要这样,对于上司,可以称呼“sir”或“madam”,如果被允许,还可以直接称呼上司的名字,学生可以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孩子也可以称呼长辈的名字。中国人的称呼语要按照“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标准进行,如果要称呼老者,可以说成“老伯”、“老师傅”等,但是这种称呼方式在英语国家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认为老就是无能,没有用,因此与西方人交往时不能说老,避免引起他们的不满。可以使用golden years、the aged、a senior citizen等委婉词语。
3.称赞、恭维语的回答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尊人贬己是礼貌的明显特点,中国文化中注重谦逊,人们尽可能的贬低自己,不表扬自己。而西方人则是欣然接受他人的表扬与称赞,对于恭维、称赞的语言,他们通常比较高兴,会迎合对方,避免出现难堪的现象。中国人习惯先否定称赞人的话语,表示出谦虚,但是这种行为会使西方人觉得面子受到了威胁。比如外国朋友称赞You are so beautiful,对此中国人一般会回答,哪里哪里、没有,我不漂亮等,这样的回答会使外国朋友觉得很虚伪,双方的交往也会受到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对于个人问题是比较自信的,对于别人的夸奖都是欣然接受的,对此,面对称赞、恭维的话,我们也应坦然接受,回应thank you等话语。
4.问候语的差异。日常生活中,问候语是十分常见和普遍的,合适、得体的问候能够使谈话氛围更加融洽,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推进。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使用一些寒暄的语言,比如“你吃了吗?”“干什么去?”等,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对方,但其实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表示友好。但是这些寒暄的话语在外国人看来就会比较奇怪,如果打招呼时要是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他们会觉得你是在打听隐私,因此感到不快,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一般使用Hi或Hello。
5.委婉用语的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并起到剂的作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听者更加舒适,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科学的使用委婉语,防止禁忌语的出现,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尽量不使用骂人的话语,不雅之事的语言也不能使用。比如上厕所时使用的词语可以使用wash one’s hand、fresh up等词语。在比如关于疾病、死亡等委婉语,在很多文化中,死亡都是人们不愿意谈到的话题,因此人们都会避免使用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表达对已故者的尊敬,以及对其家属的慰问。很少有人说“die”,一般使用pass away、fall asleep或者go west。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的相关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文化之间的礼貌语言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容易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和谐,甚至衍生出更多的不愉快。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性,并采用符合文化背景的礼貌用语,实现英汉文化的良好交流。
1.树立英汉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化,应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对当地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解。其实最好的理解语用差异的方法就是直接与本族人进行交流,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克服“本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2.要努力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差异。不同文化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同的,不能说哪个更好、更正确,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出的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也是存在差异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即使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也能够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理解、接受英汉礼貌语言间的差异,努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3.依据对方的价值观确定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经过上文中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如果只是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使用礼貌用语并不一定会让觉得是礼貌的,礼貌是相对的,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对影响,一定情境中的礼貌用语在其他情境中可能就不够礼貌,或者过于礼貌。不礼貌的话语肯定不能够被接受,但是过于礼貌的话语也同样不能被接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明确双方的文化传统差异,了解语言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使其与母语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依据对方的价值取向使用科学的交际方法,可以利用语用移情的方式,就是在交际时,双方能够情感互通,想象和理解对方的用意。有语用语言以及社会语用的问题,关系到怎样向听话人表达心声,听话人怎样理解说话人的想法和意图,东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英语国家的礼貌语言语用原则,尊重对方的民族以及文化习俗,避免由于差异而出现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受阻。
三、结束语
交际活动是要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很多语用问题,这对于汉英两种文化的良好交流与融合影响较大,甚至容易造成误会,出现交际失误,对此,充分认识到英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差异性至关重要。要明确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的原则,尊重其礼貌原则,做好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明确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正确交际,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坤.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