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小学生交往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交往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交往礼仪

第1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师;实践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也普遍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了。它那种具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于一身的超速度性、网络化、信息流大、数字化、智能化等优点,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面进行变革,它是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现代化语言教育武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性。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听说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听是获取信息、得到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来,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听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目前,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进入课堂教育,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它们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下面是我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一点教学策略与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说的情景

创设良好的说话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表达欲望的“敲门砖”。良好的说话环境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入和创设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如何创设良好的说话情境。象以往仅仅靠老师的一张嘴,几张图画,简单的教具是很难实现。多媒体利用具体的内容,鲜明的色彩和悦耳的音响等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再现形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们在感情上的参与,使他们好像身临其境,在感情上与之产生了共鸣。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创设良好的说话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镜头特写、镜头慢放更是能够创设出其它媒体无法创设的情景。如《小蝌蚪找妈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春雨、池塘、荷叶、青蛙妈妈黑黑的卵,鸭妈妈带着孩子高兴地游玩,轻柔的音乐贯穿其中,创设出一幅春天池塘的景象,把孩子们引入到特定的说话情景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说话训练,同时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说话内容,对大鱼、乌龟、白鹅等作特写处理,让其他配班老师戴着头饰做旁白,让幼儿身处其中,不知不觉的会礼貌的用语言和手势准确表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表达更加具体。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说的兴趣

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幼儿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多媒体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拓宽说的内容

网络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教育信息源的单一性,减少儿童对教师的直接依赖。学校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甚至也是最主要的信息源,各类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校园网、互联网,可以让儿童从中获得更佳更丰富的语言信息,促使儿童学习语言方式的根本变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拓宽说的内容。

我平时上网的时候,经常收集一些新奇、有趣的视频短片和图片,这些图片不仅用来帮助幼儿理解所学内容,还常常作为奖品展示给学生看。孩子们年龄小,所见有限,势必影响到表达内容,多媒体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幼儿平时不易观察到的,不曾注意过的事物展示出来,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表达内容。

如用“有……有……还有……”说话时,播放公园、动物园、文化宫、商场以及 我们祖国壮丽景色的录像片断。避免了说来说去就是教室里有什么,幼儿园里有什么等几个内容。多媒体创造出来的有活生生的情境,唤起幼儿回忆,使幼儿不再无话可说了。

四、运用多媒体,理清说的顺序。

第2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教育纲要》提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是强调正确处理内容选择的心理学依据和知识内在逻辑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内容体系组织的根本性和规律性问题。《纲要》按照以人为本理念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主要内容划分为2类,一类是个人礼仪,一类是交往礼仪。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把自身做好,就有了文明礼仪相互交往的基础,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又促进个人追求文明做人。《纲要》还分别对小学1—3年级和4—6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规定适应其年龄特征的内容。不同学段的内容有各自的重点,便于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内容安排体现了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直观后抽象,螺旋式上升的内在知识逻辑,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逻辑和活动逻辑特点。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文明礼仪教育的继承和创新、理论和现实、知识和行为等辩证关系。除此之外,还特别注意解决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实际问题,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内容的安排并不等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而是为组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相对规范的要求和参考大纲。

那么具体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第一,加强养成教育,从细微处入手,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坐、立、行、走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而这些又关乎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学生能够学会“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就会衍生出如何待人接物。例如与人谈话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对方、学会倾听,这样的要求不仅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同样适用于学生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能力。试想一个能够用心倾听别人的学生一定能了解到对方的想法、从而去理解、尊重对方,也许是尊重对方的语言、也许是尊重对方的规定,这就不会再出现新加坡式的语言提醒了。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使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教会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灵,能够体察他人的辛苦。清明节的时候一次严肃的扫墓行动会使得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前辈浴血奋战换来的今天多么值得我们珍惜;妇女节的时候一次感恩母爱的教育会使得学生从做一件小小的家务感受到母亲日常的辛劳,从而学会孝敬长辈;劳动节的时候一次街头清扫也会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清洁工人的辛苦,从而不再出现随手丢弃垃圾的坏现象;儿童节的时候一次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会使得学生知道友情对于自己关爱他人的重要意义;建军节的时候,一场雷锋的故事会会使得学生知道付出远比获取更加重要;国庆节的时候一次盛大的演出会使得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我们本该拥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其实这样的小事时时都在,只要我们用心,教育无处不在。

第三,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文明礼仪的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同时他们对于师长又有着无限的崇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作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强化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

第3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一、从点滴抓起,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学会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二、充分发挥教师与父母的表率作用

礼仪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礼仪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不仅从家长的言论中受到教育,而且还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遵纪守法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孩子。

在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老师也需要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老师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老师也需要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教育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便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四、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4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一、礼仪教育与交往指导的内容

低年级儿童交往的主要方式有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伙伴交往。所以,低年级学生礼仪教育和交往指导的重点是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及游戏交往与集体活动指导。

1、学校礼仪: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指导与要求。

2、尊师礼仪:师生关系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交往既要有亲切感,克服儿童最初的胆怯感,又要有权威感,帮助儿童建立服从意识和对师长的尊敬。

3、同学礼仪:同学间的互相称呼、问候,不要给同学起绰号。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如询问问题,借还东西等。礼仪规范主要在学校养成。教师结合学校生活中某些程序化的规定具体进行指导、严格要求,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游戏与集体交往:低年级学生进入了学龄阶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喜欢游戏。教师应指导学生懂得:游戏或集体活动中注意招呼一下小伙伴、讨论适当的活动形式、推选组织者、服从多数、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皮、注意安全。

5、少先队的集体交往与礼仪教育:低年级逐步建立了少先队组织,这种组织教育形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大地扩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要充分利用正规化的群体活动进行礼仪教育和交往指导。

队风、队纪教育。仪容风纪是文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仪容是人的道德风貌的外表。指导学生正确佩戴红领巾,正确规范地行礼,保持服装的整洁。开展礼仪交往活动。利用特殊节日开展礼仪交往活动。如教师节表达给老师一份爱心;“三.八“妇女节给妈妈一个惊喜。

6、家庭礼仪: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中文明礼仪的养成不仅可以体现儿童的教养,更对其道德品质和交往能力有着广泛直接的迁移意义。例如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做客、待客,不仅可以学会待人接物,还可以从小培养落落大方的性格。家庭礼仪主要包括:称谓与问候、饭桌边的礼仪、做客和待客等。

二、礼仪教育与交往指导的途径

养成教育是教师(包括通过家长)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最佳教育期,也是儿童通过示范与模仿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学习获得社会的活动。礼仪交往指导的途径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指导课。这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传授,认知与行为的获得同样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指导课一般应体现“低、小、细、实“的要求,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

举例:观察与问候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向他人表示问候,教育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并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

创设情景:妈妈躺在床上,小明刚回家该怎样问候?观察并思考,妈妈在休息――把门关上,到隔壁房间去做作业;妈妈在生病――问候妈妈并给妈妈倒杯水。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若干情景:老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边问候,边帮老师拿东西);奶奶来家里(边问候边帮奶奶捶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规定情境下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规范性,注意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基础文明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与行为迁移,使学生逐渐能以数十种不同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达成教学目标。

2、活动教育。这类活动一般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师常常通过这类活动创设儿童礼仪与交往的行为背景,儿童也通过适当的参与形式培养相应的角色行为。从而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举例:让别人喜欢我。

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活动。第一阶段是“让大家喜欢我“,第二阶段是“为别人添欢乐”。在让别人喜欢我的要求下,学生应如何作出适当的角色与行为反应。这种活动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角色表现欲望,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3、随机性情景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发展性过程教育,除了以积极的示范和人格影响来帮助学生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表现作经常性的随机的指导。在一定意义上养成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

举例:教室里倒了一张椅子,一位同学若无其事地跨了过去。第二位同学说了一句“真讨厌,谁弄倒的“,也跨了过去。第三位同学默默地把椅子扶起,走了过去。

这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情景,如果任其发展,对三位同学都没有形成“教育”。教师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再现了这一情景,并作出行为评价,无疑不仅对三位同学,而且对全班同学都形成了真正的教育。教师不仅应该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时机,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和利用这种生活情景,很好地促进儿童文明行为的养成“。

评价在儿童行为养成中有重要作用。养成的过程必然是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过程,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其意义正在于此。教师应尽可能促使儿童道德规范的内化,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格和素质。

教师可以结合下列生活情景作礼仪行为的评价或指导:

(1)、外校教师来班听课,该怎么做?

(2)、有不认识的叔叔来校找校长,请帮着找一找?

(3)、小明趴在桌子上,该怎样询问以示关心?

(4)、两位教师在走廊里谈话,一位同学走过来,该怎么做?

(5)、小华向小强借书,不小心给弄破了,该怎么办?

(6)、奶奶过生日,小红全家为奶奶祝寿,小红可以怎么说?

三、教育建议

1、低年级养成教育应注意指导的规范性和具体性。训练点要小,教育过程要具体、细致,效果要实。

第5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并不断提高民族素养的根本大计,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通过礼仪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收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吸取其中的精华,对于我们下一代健康成长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重要载体。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文化也常常被人称之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层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教育是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它把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结构;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现在小学生道德教育很多停留在简单说教、灌输,缺少有效载体,礼仪教育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缺点,礼仪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成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和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小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取得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基础。

二、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礼仪修养表现出来,正所谓,“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的判断能力。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 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礼仪可以从内部塑造一个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优良素质的造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基本礼仪的养成和强化,比如见到老师同学要鞠躬问好,这是礼貌待人,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这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都是自身良好素质的优良体现和个体道德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礼仪教育是塑造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礼发诸外”的结果就是塑造人外在的良好形象,礼可以起到修饰作用。“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意思是说,礼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

学习礼仪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容、得体的着装、礼貌的谈吐构成了一个人外在美的形象。清新可人的外表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也能让人平添好感。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小学生站姿坐姿走姿、用餐礼仪、开会纪律的培养,因为学习礼仪能更充分的展示小学生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对于成长道路上个人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催化剂

首先,礼仪教育有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本身具有人际协和功能,《礼记・礼运》说:“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此外,中华礼仪还特别强调人格的平等。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举止得体、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就能很快与同学之间安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6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礼仪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礼仪实践活动。通过知礼明礼、情感体验、亲身实践,逐渐培养良好的文明素养。那么,学校该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呢?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将当代学校礼仪教育分为五个单元。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我们借鉴《三字经》的写作方法,编写了小学生礼仪三字歌。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礼”的由来与传承

“礼”不单单是一种仪式,学校开展礼仪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礼”的由来和内涵。

1.“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

《说文解字》上讲:“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记•表记》里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说明,在殷商时期,我们的先民主要是用“礼”来拜祭鬼神、祈求福祉的。这一时期的“礼”还没有成为约束人的行为的道德规范。

2.“礼”成为治理国家的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到了周朝,人们开始重视“礼”在规范人际关系中的作用。“礼”的系统化、规范化始于周公“制礼作乐”。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尊尊”和“亲亲”。前者旨在维护君权,后者旨在维护父权。这种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理论,成为“礼”的思想基础。

将“礼”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加以提倡的,当为春秋前期的管子。管子将“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而把“礼”放在首位,并且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指出了“礼义廉耻”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

在“礼”的传承中,孔子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孔子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口号,主张用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仁”与“不仁”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在于“礼”。合乎“礼”则为“仁”,不合“礼”则“不仁”。在他看来,“仁”为“质”,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伦理思想;“礼”为“用”,是外在的道德操守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孔子的礼学思想,使“礼”的观念在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久不衰,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把人的基本德行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将“礼”作为“四德”之一,视为“恭敬之心”。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民以礼”、“劝学兴礼”,以儒家思想治理社会,建立了一整套社会规范制度,将儒学经义转化为指导和规范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和“律法”化的行为模式,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制礼活动。汉代形成的“礼”的文化模式,在此后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用三字歌形式创新当代学校礼仪教育方式

1.仪表礼仪

仪表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在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仪表美既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反映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仪表礼仪主要包括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走姿礼仪、着装礼仪和仪容礼仪。

小学生仪表礼仪三字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姿态正。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首整洁,次美观,要自然,要大方。

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背容直,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爱清洁,保健康,讲卫生,促成长。

2.交谈礼仪

交谈礼仪规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用语、言谈礼仪、聆听礼仪和举止礼仪等。

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歌:

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无穷。

致歉意,贵心诚,表谢意,话先行。谈话时,身端正,话诚恳,意简明。

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获友情。手势语,含义广,宜含蓄,用恰当。

笑甜美,挂脸上,人见爱,心宽广。肢体语,流传广,宜优雅,重大方。

3.校园礼仪

良好的校园礼仪是创建和谐校园生活的基础。主要包括进出学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班集体礼仪、食堂礼仪、宿舍礼仪、集会礼仪、升降国旗仪式礼仪和少先队活动礼仪等。

小学生校园礼仪三字歌: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遵校纪,护校风。

铃声响,进课堂;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勿摇晃;专心听,细心想。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答,声洪亮。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

课间时,要活动;文明玩,会放松。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

花儿美,草青青;爱校园,护环境。班集体,是个家;同学们,爱护它。

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要诚实,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爱公物,惜粮米;讲卫生,防病疾。节水电,当仔细;好习惯,在自己。

宿舍里,建友谊;室清洁,物整齐。寝有规,按时起;会生活,能自理。

有集会,守时间;明纪律,姿态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风格,要发扬。

升国旗,要庄重;身肃立,情感浓。降国旗,止步行;爱祖国,记心中。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在胸。手高举,把礼敬;红火炬,伴我行。

4.家庭礼仪

家庭礼仪的主要内容包括:敬爱父母老人礼仪、关爱兄弟姐妹礼仪、家庭餐饮礼仪、家庭宾客礼仪、家庭电话礼仪、邻里之间礼仪等。小学生家庭礼仪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若进门,举止稳。

学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记住。亲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礼让。

兄和弟,手足情;兄爱弟,弟敬兄。家餐饮,手要勤;先长辈,表孝心。

待客人,要热情,去做客,仪态恭。打电话,意专注,先问好,再称呼。

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常见面,互尊重,心相连。

敬老人,如家亲;爱幼小,如自身。乐交往,重感情;虽近邻,胜远亲。

5.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包括行路礼仪、商店礼仪、医院礼仪、影剧院礼仪、体育场馆礼仪、图书馆博物馆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等。

小学生公共场所礼仪三字歌:行路上,整衣装;守规则,要礼让。遇师长,要行礼;遇友朋,要致意。

路上行,讲卫生;骑车时,守规定。不横骑,不逆行;勿带人,勿强行。

乘公交,守秩序;依次上,不拥挤。让老弱,助残疾;懂谅解,不斗气。

医院里,有规矩;要安静,讲顺序。去看病,能配合;探病人,择时机。

做观众,讲文明;不喧哗,利视听。对演员,要尊重;善理解,不起哄。

图书馆,要肃静,声要低,走要轻。借图书,要爱护,阅览毕,归原处。

第7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除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之外,更应当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较好地应付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正常变化。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潜能,使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能够更有效、更合理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另外,也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是心理健康的体现和标志,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与社会规范的要求和谐统一,长大以后会更加适应社会群体的要求。同时,除对学生进行社会和群体意识的培养之外,还应当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和保护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素质,避免千人一面。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乐观、自尊、勇敢、独立、自信等优良的素质,避免和矫正种种不良性格。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活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

一、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认识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对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情况过于悬殊,就会使自己和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并出现自满或自卑等不良心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看法的影响而出现偏离,特别是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从小就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对自我的评价容易过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自我介绍和相互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借助别人的看法,而不只是依靠自己的感觉来评价自己。

自我调控一方面是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行为好坏的判别,监控自己自身的行为与思想言语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学生的意志和情感教育,使他们能够主动的调控自己。从情感方面来说,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指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也会逐渐增强。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你会怎么办”的主题讨论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意识到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调整自己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度发展,充分发挥情感的功效,促使学生其它各方面健康发展。在意志力的培养方面,重点提高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果断性和坚持性。在教学中,除加强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之外,我们还注意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如坚持记日记,坚持参加持续时间较长的劳动等,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二、认知能力培养

认知能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等。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在特定的方向上的注意保持能力,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在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他们主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研究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的调节,诸如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如何克服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厌学情绪;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用脑;如何调整应试心态,掌握应试技能等等。

三、交往能力

社会群体的一员,人们需要在社会活动中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这一过程就是交往。通过交往可以获得信息、增进人际和谐、并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一个群体中,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虽然交往范围较小,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但也应注意对交往的指导,特别是交往礼仪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尊重、真诚、同情、关心在交往中的作用,学会与老师、与家人、与同学交往的基本礼仪,排除交往中的障碍,克服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四、个性培养

个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系统。而性格,即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个性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所以对小学生实施个性塑造时,应把重点放在良好性格的培养上。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也有后天的教育、环境及个人努力的影响。因此,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小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很大,因此应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性格教育,以期塑造良好的性格。这包括良好性格的培养和不良性格的矫正。在这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制、守纪、勇敢,关心集体、刻苦耐劳、奉献等性格特征。此外,还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在性格培养中的作用。让小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努力使他们形成乐观、坦率等良好性格特征。在培养良好性格的同时,注意矫治学生的不良性格,如怯懦、自卑、嫉妒、孤僻、猜疑等等。

总之,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小学阶段具有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第8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四仪具体内容:

1、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2、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

3、14岁:青春仪式,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

第9篇:小学生交往礼仪范文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我对于礼仪这个名词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如今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团体,一个人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翻开这本书并仔细地阅读之后,不时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画所吸引,文中用一个个简单而生动的插画图阐释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以及一些识礼而又不失礼的举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公共场所,购物场所,参加婚礼葬礼,赴宴与进餐时各种公开场合应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及举止,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却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要明礼,即懂得礼仪。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的最

  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明礼仪,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遵守规矩。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社区,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各个角落盛开!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2

  4月份是“文明礼仪”月,所以我要说说自己的优缺点。

  我先说说自己的缺点:不文明用语,随地乱扔垃圾、上课说话、爱骄傲、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经常用不文明用语,多次伙同一些男生去骂孙泽鹏;我最大的缺点是上课说话,还经常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随便打断老师的思路,影响其他同学听讲。这些我会改正,而且其它坏毛病也一定想办法改正。

  我缺点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比如:乐于助人、不随地吐痰、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等,我也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雪,站在窗台前看到马路上的人行走不便,于是相帮人们铲雪,我拿着铁锨去楼下铲雪,不停地铲雪终于把雪铲完了,还有一次,我看到班里没有铁簸萁了,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新的。

  随着活动月的开展,我懂得了更多文明礼仪的做法,并在学习生活中切身体会和运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3

  对小学生进行礼貌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他们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如果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将来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就能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要从小抓好这一教育,因为不仅关系着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这次主题班会总的来说是开得比较成功的。这次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把礼仪常规贯穿到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一些熟悉的礼貌用语,也能根据一定的场景正确地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学生觉得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好,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连平时从不发言的学生也抢着说,抢着演,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后的一段时间,学生也能把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文明之花开遍班级。

  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一旦没有提醒,他们就会忘记,尤其是在上放学路上,不能主动向老师问早、问好。同学之间没能礼貌相让、使用礼貌用语。其实要真正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班级、开遍校园,不能只靠一节班队课的,而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抓不懈。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4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却遭遇异国仅用中文标识的“请勿喧哗”,“请排队”,“请不要乱扔废弃物”,“请……”。该怒,该羞?---更该知耻而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