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

第1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轨道交通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in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s a large number of rail transit project completion and put into operation, the rail transit public events also enters a period of frequent, establish a scientific of urban rail traffic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 emergency; Rail transit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文通是城市文通运输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轨道交通以及其运输能力、快速准时、全天候、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根治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至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达2300公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过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运营管理已经进入网络化运营。不过相比于世界城市轨道发展先进城市,我国在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线路规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对城市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由于现代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不确定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范围广、影响系统有效性的因素众多,极易受到突发事件冲击。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封闭、高速、容量巨大、系统复杂等特点,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同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比如:

1.抗风险能力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有可能使得该环节的功能丧失,进而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高空坠物、失火、大面积停电等日常安全事故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2.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广。由于轨道交通线路通常都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繁华商圈,客流量非常巨大,一般还会穿梭于城市的地面和地下,另外还与广播通讯、供水供电、防水排污等公共设施和线路交错分布,这就使得当发动爆炸等恐怖袭击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地损失,甚至伴随着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引起大范围的群众恐慌、相互践踏,以及水电中断、漏电、洪水等新的次生灾害,最终导致整个城市运行秩序的瘫痪等灾难性后果。

3.安全难度大。城市轨道交通独特的公共性能够将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各种地理场所和位置紧密联系起来,由此也会带来客流大、站点长、线路长的弊端,导致安全防范的成本低、难度大。

2009年12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运营“大动脉”轨交1号线发生两车碰撞事故,陷入了长达8小时的大瘫痪。大批市民聚集地铁附近,不知换乘哪条公交线路。由于事发当天是冬至,还直接波及到了大量扫墓人群,初步估计有50万市民遭遇出行难题。

在突发事件下,如何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协调,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其他交通方式的有力支持。2004年建立了上海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在2006年,上海就已经建立了旨在保障轨道文通体系的轨交公交应急联动机制。公交企业还建立了特别的公交车辆队伍,组成“轨交救援网”,以满足轨交突发营运故障后乘客的快速疏散需求。

由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应急指挥者和决策者面临着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困扰,比如决策时间要求紧迫,通常需要进行非常规的决策,另外,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事态发展不明朗,决策者对信息掌握的也不够充分,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扭曲和失真的现象,决策者很容易受到感性思维影响。大大制约着决策的可行性和效率。

二、信息化建设是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COCC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Coordination Center)是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基础,承担了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协调管理职能,在出现突发事件时配合ETC对网络列车运行组织进行统一调度指挥。ETC(Emergency Treatment Center)是处理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中心,全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组织应急求援的现代化指挥平台。这两个中心相互联系,共同承担者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功能。

把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等于给轨道文通站台、站厅、楼道和商场了安装一道道安全“防火墙”,可以随时监控所有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安全、系统设施安全。

三、各部门协调构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

COCC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在日常管理中,它需要与其他公共交通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有效沟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它作为协调者和组织者,需要其他公共交通部门提供必要的配合。ETC与其他交通部门相互合作,在市应急联动中心的统一指挥下,由ETC配合其他交通部门的应急处置中心,调动市内相关交通方式疏散客流。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沟通,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对的措施。

如在“12.22”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并在最短时间内查出事故原凶。但是信息告知、应急救援及乘客疏导工作的不到位,导致该事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虽然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处置、应对故障及突发事件的各种预案,但是这些预案能否可行,能否确保安全,还是需要经过协调沟通、实际演练证实。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文通枢纽,兼具抗风险能力低、事故风险范围大、安全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完善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支撑,而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城市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复兴,高伟君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O06 (2):1 5O

3、谢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02

第2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轨道交通 ;提高

中图分类号:P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文通是城市文通运输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轨道交通以及其运输能力、快速准时、全天候、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根治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至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达2300公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过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运营管理已经进入网络化运营。不过相比于世界城市轨道发展先进城市,我国在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线路规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对城市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由于现代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不确定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范围广、影响系统有效性的因素众多,极易受到突发事件冲击。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封闭、高速、容量巨大、系统复杂等特点,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同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比如:

1.抗风险能力低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有可能使得该环节的功能丧失,进而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高空坠物、失火、大面积停电等日常安全事故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2.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广

由于轨道交通线路通常都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繁华商圈,客流量非常巨大,一般还会穿梭于城市的地面和地下,另外还与广播通讯、供水供电、防水排污等公共设施和线路交错分布,这就使得当发动爆炸等恐怖袭击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地损失,甚至伴随着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引起大范围的群众恐慌、相互践踏,以及水电中断、漏电、洪水等新的次生灾害,最终导致整个城市运行秩序的瘫痪等灾难性后果。

3.安全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独特的公共性能够将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各种地理场所和位置紧密联系起来,由此也会带来客流大、站点长、线路长的弊端,导致安全防范的成本低、难度大。

2009年12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运营“大动脉”轨交1号线发生两车碰撞事故,陷入了长达8小时的大瘫痪。大批市民聚集地铁附近,不知换乘哪条公交线路。由于事发当天是冬至,还直接波及到了大量扫墓人群,初步估计有50万市民遭遇出行难题。

在突发事件下,如何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协调,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其他交通方式的有力支持。2004年建立了上海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在2006年,上海就已经建立了旨在保障轨道文通体系的轨交公交应急联动机制。公交企业还建立了特别的公交车辆队伍,组成“轨交救援网”,以满足轨交突发营运故障后乘客的快速疏散需求。

由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应急指挥者和决策者面临着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困扰,比如决策时间要求紧迫,通常需要进行非常规的决策,另外,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事态发展不明朗,决策者对信息掌握的也不够充分,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扭曲和失真的现象,决策者很容易受到感性思维影响。大大制约着决策的可行性和效率。

二、信息化建设是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COCC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Coordination Center)是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基础,承担了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协调管理职能,在出现突发事件时配合ETC对网络列车运行组织进行统一调度指挥。ETC(Emergency Treatment Center)是处理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中心,全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组织应急求援的现代化指挥平台。这两个中心相互联系,共同承担者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功能。

把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等于给轨道文通站台、站厅、楼道和商场了安装一道道安全“防火墙”,可以随时监控所有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安全、系统设施安全。

三、各部门协调构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

COCC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在日常管理中,它需要与其他公共交通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有效沟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它作为协调者和组织者,需要其他公共交通部门提供必要的配合。ETC与其他交通部门相互合作,在市应急联动中心的统一指挥下,由ETC配合其他交通部门的应急处置中心,调动市内相关交通方式疏散客流。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沟通,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对的措施。

如在“12.22”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并在最短时间内查出事故原凶。但是信息告知、应急救援及乘客疏导工作的不到位,导致该事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虽然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处置、应对故障及突发事件的各种预案,但是这些预案能否可行,能否确保安全,还是需要经过协调沟通、实际演练证实。

依据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提高特殊事件的响应能力为目标,实现信息、应急管理的电子化,并建立全文检索、条件匹配等检索机制。采用由点到面的推进策略,联通必备的通讯设备节点,保障决策指令和疏散指令送达的通畅性。系统总体框架包含显示层、应用层、平台层、技术支持层。

显示层:通过服务热线、电子显示屏、短信平台、宣传手册等进行终端显示,满足日常工作所需。服务热线主要是用于广大市民和乘客的联系沟通;电子显示屏专门布置在政府应急交通指挥中心,方便指挥决策人员直观的了解现场情况;短信平台主要用于各应急队伍、指挥人员之间信息的沟通;宣传手册是平时进行安全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平台。

应用层:内容主要有事态评估、模拟演练、应急处理、预案管理、应急值守、信息子系统。事态评估是对现场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判断事件严重程度,为后续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提供参考;模拟演练是日常应急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演练发现不足,继而综合提高应急水平;应急处理涵盖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用于紧急情况下事件的处理;预案管理是收集、整理、修订各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的系统;应急值守把各个车站、中心、指挥、应急系统内部人员值班电话进行汇总,便于及时沟通协调;信息需经相关管理部门的筛选和确认后方可启动。

平台层:主要是一些辅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其中应有地理信息、气象信息、轨道交通数据等。地理信息可根据城市条件收集GIS地形图、交通图,包括地区的基础地形数据、构筑物基础信息、地下管线分布信息、交通线路与站点信息等。气象信息需与当地的气象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内容有特殊天气和预警信息,便于及时应对突发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的影响。轨道交通网络图、轨道交通车站2D、3D图以及各车站运营业务、环境监控、电力监控、客流监控、消防监控、设施设备监控、视频监控信息属于轨道交通数据平台中的内容。

技术支撑层:主要通过现代网络、通讯、存储、显示设备来实现现场会议、视频会议、集中控制、值班调度、网络与通讯、信息显示、大屏幕监控、预警报警、存储备份功能。数据存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根据数据是静态还是动态数据,制定数据采集计划,包括采集方式、数据来源、采集周期等。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据量扩充,以便提供灵活可靠的存储管理。

四、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文通枢纽,兼具抗风险能力低、事故风险范围大、安全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完善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支撑,而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城市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复兴,高伟君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O06 (2):1 5O

3、谢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02

第3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2-01

一、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一是轨道交通行业从“铁路交通――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的高速发展,为轨道交通运输产业集群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对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需求持续增大。

二是轨道交通运输业从“客运高速――货运重载”,轨道交通运输产业“客货分离”发展趋势,相关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平台。

三是轨道交通运输产业从“中低速磁浮列车―真空管道运输”运输方式变化,从“国内-国际”的运输体系发展,急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具备机电综合等复合型、复杂型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南北车强强联合――高铁输出”的实施,使得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的技术联合程度高度集合,更有以高铁动车引导专业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立足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和株洲市千亿产业群,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周边企业为主导,对接湖南省主体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共同构建的产业集群,依托“南车大学”“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示范性职教集团”平台,对接产业集群,系统设计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优质配置专业群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实践基地,创新专业群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机制,形成专业群的集体优势。全面提升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加工、组装、调试、试验、售后、检修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水平,与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一)创新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对接、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广铁集团、长沙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知名企业,充分调研企业对应的主要岗位、装备、核心技术及工艺、标准、素质能力要求等,结合轨道交通运输类企业的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立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创新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对接、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设置专业群“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分立,拓展课程互选” 的“能力”与“素养”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设置专业群“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分立,拓展课程互选” 的“能力”与“素养”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结合专业群岗位工作任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针对专业群核心课程开发《动车组的操纵》等9门名师课程(空间课程),针对群内共享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铁道概论》等5门专业群MOOC课程。以“专业-课程-模块-知识点(技能点)”自顶向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开放式教育平台,探索全程在线和“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方式,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互动与实践的新高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突出“三四五”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形成“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过程式学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引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岗位作业标准,对接岗位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系统设计专业群的“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模拟仿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引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形成“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训练与考核标准,从基础到专业、从校内模拟仿真至校外真实环境运用,逐层提高,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专业群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建成涵盖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的区域共享型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综合运输实训中心,设备技术含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能同时容纳2500名学生实训,实践基地实现全天候开放;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0个,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兼结合,建成“建设改革专家+现场专家+校内双师+企业兼师”专业团队

在行业领军人物刘友梅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国际交流、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现场挂职煅练、课题研究和技术报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师德高尚、技能精湛、教学过硬的国内一流双师专业教学团队。聘请校外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专业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形成专业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先进,学术造诣优秀,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制定团队发展规划和教师生涯规划,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名师的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工(工程)学(教学)并重” 的专业师资团队,为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波.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

[2]张芳.专业市场与特色专业群互动发展研究-以嘉兴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8

[3]《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曾庆军.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

第4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乌鲁木齐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search of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Urumqi

GaoF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and analyzes som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in Urumqi. Furthermore,it also processes how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necess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at system.

Key words:Public Transportation; Rail Transit; Urumqi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交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严重阻碍了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共交通是交通运输和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乌鲁木齐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欧亚大陆中部重要的都市,具有公路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乃至整个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可以引导城市经济合理布局,带动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高效快捷的交通环境可以加强城市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从而推动乌鲁木齐市和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大力发展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事业是推动全新疆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动力。乌鲁木齐市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它的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可以辐散整个新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进程,可以为新疆公共交通的发展与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

一、乌鲁木齐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交通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开发建设的商业区、住宅区日益增多,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迅猛增加,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城市面貌不断更新,但随着城市发展引发的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交通拥堵问题。据统计,截止2013年下半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60万辆,以现有居住人口350万左右来算,平均每6人拥有一辆车,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和内地的诸多大城市一样,因停车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城市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机动车发展的速度。城市用于道路建设的土地非常有限,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可能跟得上因机动车增加而引发的道路交通需求增长。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交通需求远超于交通资源的供给,交通拥堵形成的首要原因是交通网络供需失衡以及路网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二是从城市规划方面来说,城市功能区域的布局也能产生交通生成和分布及交通方式划分问题。三是由于乌鲁木齐市各区县的外延拓展,使人们出行距离增大,但公共交通设施建立滞后,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人们为了减少行程时间更多地选择以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四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道路超负荷运作,单位时间段内道路上行驶了更多的车辆,车辆行驶缓慢,形成恶性循环。五是交通拥堵严重降低了城市的效率和质量,给“节能减排”造成了巨大障碍。因此,机动车数量的猛增是造成道路越来越拥堵的根本原因,新修道路已无法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如果不对机动车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和规划,任由其快速无序的增长,现在乌鲁木齐市的拥堵只会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不但有交通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其合理分配的原因,服务水平和政策的原因,而且交通方式的选择和需求管理问题也不可忽略,同时暴露出交通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的势头相滞后现象。所以,城市的发展应靠公共交通来引领,提前规划好公共交通更便于商业区、居民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是最稀缺、不可再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城市建设用地不足使道路交通设施的扩容难度增大,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模式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由此产生的高强度交通需求,也将使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据测算,不同交通工具所占道路面积差异较大。每20辆自行车或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分别是每辆自行车、汽车的100倍和30~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分别节省土地资源3/4,建筑材料4/5,投资5/6,空气污染是小汽车的1/10,交通事故是小汽车的1/100。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无疑是克服城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基本矛盾激化和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因此,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缓解交通拥堵的角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高效率、大运量的交通方式,才能为城市高效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在空气污染方面,机动车尾气污染是由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丙芘及固体颗粒物等,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等。除了空气污染以外,大量使用机动车也造成噪声污染、加剧温室效应等问题。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我国道路交通的事故率,远远大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据资料统计,不同的交通方式的交通安全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以每亿人公里死亡率来考量,轨道交通为0.035,公共交通为0.07,小汽车为0.7,摩托车和机动脚踏车为13.8。如果以轨道交通为1,则公共汽车、小汽车、摩托车和机动脚踏车依次为2、20、394。由此可见在道路机动交通方式中,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的安全水平是最高的。

(五)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市的文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不断拓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的增大,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城市对交通资源使用率迅速提高。近年来,虽然乌鲁木齐市不断增加在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但是,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城市交通总是滞后。一是乌鲁木齐市建成区面积的大幅扩展,使得城市居民出行距离急剧增加,交通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市交通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高密度分布,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采用公交车及BRT,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居高不下,使公共交通持续异常拥挤的态势。三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流、物流越来越集中、密集,使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剧增,居民出行需求增长幅度远远超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速度。因此,通过合理的规划城市交通,发展高效率、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高密度发展状态下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以公共交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

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它是一种比较当前的城市规划理念。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因此,TOD城市发展理念对乌鲁木齐市整体规划、公共交通发展都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意义。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保证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较大程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乌鲁木齐市可使用土地资源日剧减少,如果对机动车的数量不加以限制,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会日益严重。公共交通方式与私人轿车相比,公共交通对土地和能源的利用率更高。所以,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乌鲁木齐市目前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不协调,造成人们出行距离不断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加强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商住、办公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开发,减少人们日常生活出行距离,倡导人们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私家轿车为辅的出行理念。

(三)综合多功能利用土地资源,促使公共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抓住地铁站,沿着地铁线,带动城市扩张。只有统一规划建设、综合开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使城市在高密度开发中保持良好的生态质量和城市环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乌鲁木齐市加快建设地铁系统是破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期,通过对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公共交通情况考察充分说明,这些城市通过长期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模式。因此,建设地铁系统,是引领乌鲁木齐市交通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途径。

(一)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地下铁道是泛指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者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7万人小左右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下线和地下车站比例较大,地铁造价-般在每公里3-6亿元,建设成本较高。

(二)地铁主要有以下优点:1)运量大。地铁是高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可达3-7万人/h,可以满足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客运需求。地铁和轻轨相比,其主要优点就是运量更大。在日本的系统型式划分中,地铁就被称为大运量系统;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说法是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在3万人/h以上的系统型式,称为地铁系统。2)技术成熟。地铁系统经过140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车辆、供电、通信信号、运输组织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很完备。3)安全可靠。地铁系统的技术发展稳定成熟,安全性、可靠性都十分高。地铁系统多服务于市中心区域,往往以地下隧道为主要的线路敷设方式,即使在城市区域也多采用高架形式,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隔离性好,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不受城市交通条件和天气情况的干扰,能保证发车与到站时间的准确性。

(三)乌鲁木齐市建设地铁系统的前景分析

1.必要性

(1)地铁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支持系统,是城市的主动脉。实践证明,地铁所到之处城市交通得到缓解、土地增值、人口增加,居住、商业、文化等区域迅速形成。“十二五”时期是新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紧紧把握城市快速发展机遇,建设地铁系统已势不可挡。

(2)建设地铁系统符合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乌鲁木齐市作为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截止2013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314万人,跨入中国大城市行列。随着新疆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市城市规模和人口的增长,以及打造中西亚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一系列战略构想的实施,迫切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地铁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建设地铁系统为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市城市品质,举办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公共交通保障。依托我国西部门户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实施“双向开放”的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中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我国西北各省区的联动和与内地的多种联系,实现城市商贸服务业的扩能和升级,使乌鲁木齐成为我国面向中西亚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巾心,以及乌鲁木齐市争创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建设的举办,乌鲁木齐市建设地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市高效、环保、安全的公共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品质,为各项大型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公共交通保障。

(4)建设地铁系统将有力地促进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绿洲环境,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保护好需要的生态绿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通过优化城市公交网络,推进智能化控制与运营管理,科学协调地铁与地面交通,为促进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可行性

(1)乌鲁木齐市道路条件完全满足地铁系统的建设需要。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加快了城市路网建设,基本形成了以“田”字路高架为骨架的城市路网体系和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纵横交错、通畅便捷的城市道路框架。乌鲁木齐市现有的城市道路有利于地铁系统建设和公共交通网络布局。

(2)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迫切需要建设地铁系统。依据国内外经验,依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无法对城市交通现状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只有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地铁系统,分担地面交通压力,从而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降低了人们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它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办法。在BRT满负荷和公交车超负荷运作状况下,地铁系统只占用较少资源却可以保障大部分人群在城市中的流动,可以较大程度缓解主轴方向的地面交通压力。

(3)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宜建设地铁系统。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主要有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等。乌鲁木齐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是从BRT系统向轨道交通系统过渡的形式。首先,一个城市是否选择轨道交通,需要考虑交通量的需求和财政支付能力。从中国各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主干网,在我国已经是大势所趋。乌鲁木齐市从长远发展考虑,规划建设轨道交通是必要的。

(4)政府投入和政策补贴是地铁系统建设的前提。城市公共交通属于公益类行业,更是政府的民生工程,地铁系统的建设资金投入巨大,企业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政府作为地铁系统的建设主体,提供建设资金和运营成本。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典型的公益性项目,是政府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建设地铁系统既是一项城市战略,为乌鲁木齐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此,通过发展地铁系统及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让人们的出行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使城市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主编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