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音乐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融合
古典音乐最早在欧洲起源,中世纪时期由于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创作了以演唱圣经为主的教堂音乐,这种音乐以单声部为主,而后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仍是以教堂音乐为主,但较之前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直到1750年才真正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内涵有了大的转变,逐渐脱离宗教的束缚,创作的作品多为展现内心感悟与人生哲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主要代表人物,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才开始真正摆脱教会音乐。古典音乐有着高雅的美,这种音乐能够使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作曲家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到音乐里,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化趋势的到来,古典音乐逐渐被流行音乐的浪潮淹没。由于古典音乐强调严肃性,因此,演奏手法单一而程式化,这种单一的古典表演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追捧,促使涌现出大量的古典音乐改编作品、新的表演形式,同时大胆的应用了舞台灯光、背景、音效、服装,来丰富舞台演出效果,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这种新的表演形式,拉近了古典音乐与大众的距离,使得整个演出从视觉到听觉都更为丰富。这种演出形式将成为今后器乐表演的新趋势。
过去演奏古典音乐,都是以模仿为主,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按照作者的意思来诠释音乐。而当代器乐表演,应该不仅是一种在现的艺术,不再单单是为了诠释作曲家的音乐本意而演奏,而应当注重对音乐的二次创作,在完整演奏与再现音乐作品的同时,站在现代的立场上,以新的审美观,不断的赋予音乐新的内涵与生命,使音乐作品得到升华。英国国宝级小提琴大师之称的奈吉尔·肯尼迪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古典音乐作品日渐衰落的今天,为什么由他演奏录制的唱片,却能如此热卖,并获得相当高的评价,得到很多的奖项,就连对古典音乐不喜欢也不了解的人,都能被他的演奏所吸引,其实他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他给古典音乐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对此肯尼迪说道:“如果一个音乐作品只属于它所产生的那个年代,那么在今天它将必死无疑。”
前面谈到了完整演奏再现音乐作品的同时,赋予音乐新生命的表现手法。其实随着时展的需求,大量的古典音乐改编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利用电子音效伴奏,改编古典音乐作品,使其更符合时代的节奏,赋予音乐新活力,使古典与现代完美的结合。陈美、“古典辣妹”组合,都是典型的代表,他们都毕业于正统的音乐学院,学的是古典音乐专业,有着华丽纯熟的演奏技巧,却把古典音乐进行改编,融入Trance、House、Latin、Salsa等曲风,打破古典与流行的界限,使之融为一体。2001年“古典辣妹”的首张专辑《Born》其中“Victory”一曲就是改编了歌剧《塞维里亚的理发师》之序曲;“Oceanic”则取材自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The 1812”则改编自柴可夫斯基的同名作品《1812序曲》。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代表了器乐表演在演奏作品方面的一个崭新的开始。
从表演形式上看,古典器乐表演主要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等,大家都是坐在椅子上演奏,除了正常演奏上的肢体动作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动作,中规中矩。而现在,一种新的演奏形式出现了,无论是几重奏,演奏者都是站立表演,随着音乐节奏舞动。H.加登纳曾说过:“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了的手势,一种由身体所执行的运动或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对音乐进化的研究都认为音乐使与舞蹈密切联系的。人们会把音乐运动与自然运动融为一体。音乐的强烈的节奏使人们不自觉的跟随音乐舞动身体,刺激人的感官神经。这种新的演出形式,打破了过去死板的演奏形式,大大丰富了演出的视觉效果,同时能使听众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
在舞台背景方面,过去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通过对乐曲的理解进行想象和设计,再把这些想象的画面通过演奏表演给观众。音乐本身就是抽象的,对古典音乐不了解的人更难以理解音乐的内涵。而在现代音乐表演中大量的借助电子设备来营造音乐所需要的气氛,在演奏过程中配以背景图像,把音乐要表达的意境用画面表现出来,这种音配画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舞台效果,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总之,将古典音乐以更通俗、更多样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这样更贴近大众,使更多的人能接近和了解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不再是少数人能够欣赏的高雅音乐。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巧妙的融合,赋予古典音乐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一、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简介: 流行音乐,大家都很熟悉,就是popular music。大范围的流行的,能够让广泛的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流行音乐包括国外的、包括国内的,不再是简单的作词作曲就能完成一首歌。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是青年一代;多数的流行音乐的都是以青年们的情感主体为主;多数的流行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大众流行的乐器,比如吉他;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贴近大家心灵,不要求高雅的情操和精湛的技术。流行音乐作品就像他所说的只是“流行”,并不能***长久的保存它的经典。从《纤夫的爱》、《朋友》、《同桌的你》到《天黑黑》、《黄昏》、《他一定很爱你》,无数的流行音乐雨后春笋似地出现,隔一两天就有新专辑。从邓丽君、尹相杰、刘德华到张惠妹、周杰伦、阿杜,无数的歌星献给人们无数美丽的音乐。 古典音乐,起源很早,就是classical music。从巴赫、海顿一直到李斯特、约翰•斯特劳斯,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古典音乐为什么能够久胜不衰呢?那是因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能够震撼心灵、更能让人记住。多数的古典音乐的创作都是经典,没有很强的艺术天赋的人是创造不出经典的古典音乐的;多数的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古老的民族/西洋乐器;多数的古典音乐都是权利和品位的象征;多数的古典音乐有着高雅的艺术情操和精湛的演奏技术。古典音乐有很多作品家喻户晓,像《命运交响曲》、《梁祝》、《星星变奏曲》、《婚礼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爱之梦》等等。古典音乐里有着很多辉煌的创作家,像 音乐巨人——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音乐神童——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 等。他们多数都有着平凡的一生,并不富裕,也并不渴望富裕,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们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对比:
每一个人从内心都会肯定古典音乐的魅力,只是有时还认识得不很透彻,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个“认识”不但包括对音乐的领会力,还包括教育程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即使是肖邦,他休闲的时候说不定也会乐意听听迈克儿的热血作品,因为当时他为能休息而兴奋不已,需要比钢琴曲更激烈的东西来表达。
三、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探讨: 为什么从过去的只听钢琴曲、交响乐,转变到现在兼容并包的局面呢?因为流行音乐的感情蕴涵非常浅显,能够瞬间唤起听众的感情。因此,听众不需要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环境,就可以直接进入到主创人员创设的情景中,从而达到与演唱者一起激动、一起忧伤、一起回味悠长的境界。流行音乐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众化,根本不需要你有任何的条件,是完全的大公无私的音乐。如今的社会节奏日趋快速,大量信息的广泛传播需要及时处理,商业谈判分秒必争,学习生活如同绷紧的弦。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需要以音乐来加以调剂。这种情况下古典音乐那种深深埋藏的韵味怎么会是享受呢? 一位音乐爱好者拜访了一位友人,她家中的光碟数目绝对是瞠目结舌,但找不到任何音乐盛典、外文歌曲,哪怕是老一辈歌唱家的单集、合集。“您认识李古一吗?”“听说过李双江吗?”甚至,“你知道蔡琴和高胜美吗?!”摇头,自始至终。已经忘却了近似常识的音乐知识。这也是沉迷流行音乐,不听古典经典带来的后遗症。还好,像这些还未引退的老一辈歌手还有人认识,伟大巨人贝多芬一生的事迹未被遗忘。 中学是性格爱好形成的时期。目前迷恋流行音乐而不能自拔的大多是十几岁的初中、高中生,试想他们一旦迷恋流行音乐而彻底排斥古典音乐。没有正确的引导,青少年追星简直到了
不可思议的地步。这就更是流行音乐的悲剧了。不过我承认,被追星追得不可思议的大多是实力超群的,像刘德华、周杰伦等,的确是优秀。但现在不但世界是在多极化发展,音乐界也在!还有这么多古典经典被抛弃,不知当人们都忘却了古典音乐的时候,音乐界是个什么样子。
不知是大家忘却了古典音乐的原因是什。是没有接触?还是觉得太差劲?当然,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每一首古典音乐都是经典,怎么会差劲呢?所以只可能是广泛的青少年没有接触古典音乐。我曾经给我一位热爱流行音乐的同学介绍了她从未听过的肖邦的著作《幻想即兴曲》和《降e大调夜曲》,她听后的感觉非常不错,说:“有一种流水般的感觉”。的确,这两首音乐都有着非常精湛的技巧;有着非常深奥的韵味;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这两首曲子并不是古典音***乐中最经典的乐曲,还有像《田园交响曲》、《少女的祈祷》,甚至《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蒂丽娜》非常优美的乐曲让大家欣赏。在 百度 每日金曲排行榜 上只有一首可以算是古典乐曲的音乐进入了前50名,排在第38,这就是《梁祝》: 试问,难道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这一首乐曲么?只可惜的是大家根本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这些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古典音乐了!
(一)爵士钢琴音乐的业余式发展
在我国的业余爵士钢琴音乐教学中,慢慢的形成了以巴赫等名家的作品为练习。由于从爵士钢琴起源上的“必弹”要求,造成了大众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审美疲劳。近年来,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我国大力的引进了篇幅较小但是充分的集节奏性、音调性和和声性为一体的非名家作品,一方面提升了业余演奏者的弹奏技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二)爵士钢琴音乐的专业式发展
由于爵士钢琴音乐节奏感强,大多数的学生对其热度一直很高,但是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我国仅有10所将爵士钢琴音乐列为学习项目的专业音乐学院。同时,学校多以西方古典音乐为考试的重点项目,无论是考试要求还是教学大纲都突出了西方古典音乐占有的地位。对于爵士钢琴音乐仅仅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造成了音乐教学的“一元化”,学生缺乏对爵士钢琴音乐的系统学习,对其认知出于起步状态,远远不能满足现有音乐“多元化”对学生的要求。
二、爵士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一)爵士钢琴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
在爵士钢琴音乐的教学课程中,教师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现有的音乐专业高校严重的缺乏爵士钢琴音乐专业人才,这对我国爵士钢琴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应该广泛的吸纳优秀的爵士钢琴音乐人才,并且大力的引进外来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与外国先进爵士钢琴演奏者的交流。一方面可以组织我国专修音乐的学生去国外对爵士钢琴音乐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提倡高校邀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讲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爵士钢琴音乐,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外国的教育理念。
(二)爵士钢琴音乐的课程设置
现有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视远远超出了爵士乐,甚至在课程设置上都慢慢的弱化爵士钢琴音乐。针对于现在我国缺乏对爵士钢琴音乐的重视,我国应该建设一批专门学习爵士钢琴音乐的院校或者专业。鼓励高校开设爵士钢琴音乐发展史和理论学习的课程,同时将这些课程作为音乐专业高校的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实践。音乐教师应该在作曲、和声等可以加入爵士钢琴的教学中,尽量加大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爵士音乐教学的魅力,进而培养出具有音乐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结语
德国铜管重奏团是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乐团,全部十位成员都来自于欧洲各大交响乐团,其中不乏柏林爱乐、慕尼黑爱乐这样的顶级团体。它成立于1974年,前身为“德国铜管五重奏”,1984年,乐团又加入了五名新成员,扩编为十重奏的编制,这使他们具备了演奏出交响乐般宏伟音响效果的条件。之后,乐团延续这一路线不断发展,他们灌录了自己的唱片,并在世界各地举行巡演,让全世界的乐迷都能欣赏到铜管重奏那“黄金般”的音色。
提起德国的音乐团体,总会给人一种印象:演奏技巧精熟,情感表现丰富。德国铜管重奏团继承了这种传统。常年担任各大优秀交响乐团演奏员的乐手们具备了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从亨德尔、巴赫一直到施特劳斯、李斯特等重要作曲家的作品都是他们的常备曲目。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未完全将自己限制在古典音乐领域,而是发挥铜管乐器的特色,演奏了大量的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这种“多元融合”的演奏风格开创了仅属于德国铜管重奏团兼具活力与魅力的声音。
铜管乐的“细腻”
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场演出中,上半场的六首曲目都属于古典音乐范畴,来自巴洛克与浪漫主义两个时期。从曲目上来看,无论是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还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均属于较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并不容易演奏,因为除了铜管乐擅长表现的气势之外,这些曲目都更注重另一种属性的表现――细腻。
在古典音乐作品中,铜管乐器担任主角的演奏段落往往具有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特点。小号的高音一旦出现,整个乐队都开始为其陪衬;长号的低音则是作曲家营造紧张、悲怆气氛的最得力的帮手;连“低调”的圆号,也时常展现其富有金属性的音色。但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铜管乐器也常常招来一些“偏见”――许多对其了解不深的乐迷认为它们“五大三粗”,刚劲有余而细致不足。而且,德国铜管重奏团采用的是十重奏编制,这势必会对演奏家自身的水准和他们之间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这两点来看,这场音乐会是否会被贴上“不细腻”的标签呢?
我起初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当在网上看到了他们演奏《闲聊波尔卡》的录像之后,这种担心完全打消了。无论是富有气势的齐奏、灵活的快速走句,还是乐器间的“柔声对话”,乐队都处理得游刃有余。他们具备了铜管重奏中常常缺失的细腻与灵巧,并且始终维持着高水准的音色――将“金属”的声音成功点化成为“黄金”。这样出色的配合不仅源于演奏家自身的高超技巧,还得益于他们的“元老”――兼有长号演奏家与作曲家身份的恩里克・克莱斯波。他为乐团改编了大量曲目,这种“量身定制”使得每位演奏家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准。直到今天,乐团演奏的每一首曲目都沿袭了这种“改编”传统。有如此严谨的演奏及编曲态度,他们能以铜管乐器做到“细腻”也就水到渠成了。
来自德国的布鲁斯与爵士
“布鲁斯”是起源于美国南方黑人社会的一种重要音乐风格,它由“Blues”直接音译而来,有时也译为“蓝调音乐”。布鲁斯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发展,一直流行到今天,它的许多音乐特质也为爵士乐所吸收。从音乐会下半场的《小号布鲁斯与歌》与《野猫布鲁斯》等曲目可以看出,这种流行已经跨出美国,走向世界,连向来“严谨”的德国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铜管乐器――尤其是小号与长号――向来在布鲁斯与爵士音乐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自从爵士乐的灵魂人物――路易・阿姆斯特朗以一支小号完美地表现了爵士乐的魅力之后,以铜管组合演奏爵士音乐的形式便开始风靡全球。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乐队”(Big Band),它以数目众多的铜管乐器组成,还加入了黑管、萨克斯等木管乐器,表现多种类型的爵士音乐风格,这与常见的“铜管五重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德国铜管重奏团的“十重奏”编制可以说是对两者进行了中和,它拥有比五重奏更多样化的音响效果,却不失内敛与细致;它比大乐队更为精炼,却也能表现爵士乐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在这些德国演奏家的手中,古典与爵士的界限或许并不存在,这只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两种态度,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精彩。
更具时代气息的“古典”
古典音乐在当代应该如何被演奏?是应当坚持传统,完全忠实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还是应该兼顾时代,将当代音乐的多元风格融入古典?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摇摆天鹅》,说明了德国铜管重奏团并未固守传统,而是在这一问题上持开放态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9-02
随着我国新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行,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加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深知教学改革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颁布?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想尽快达到目标,必须进行学科的有效性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可能还会阻碍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目标最终无法达到。如何切实使音乐教师掌握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使音乐教师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意义上“需要学习”,这也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一大重要难题。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基础教育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估准则等。我们深知音乐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的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世纪50年代,教学科学化运动下产生了有效性教学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性教学逐渐发展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以此改进,促使教学在课堂中有着根本性变化。其发展下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有:
1.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
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然而教师在教学行为中,面对这么多个体是否能面面俱到呢?音乐教育中,每个孩子在学习、接受音乐知识内容以及个体的体会也是不同的,不能一味地依附天赋,其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加音乐活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在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顾忌到每一位学生,把注意力也播撒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是否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采取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优点呢?在面对“差生”也是理解不一,单凭学习成绩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公平?以及如果音乐教师本身的教学失误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进取心那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他们带来怎么样的后果?而今天谈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绝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观念的形式问题,它将形象地反映在音乐教育教学当中,使得我们的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他们的发展机会也应该是均等的,这样才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性教学。
2.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审美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把音乐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这是北京八级音乐教师李存一直遵循的教学原则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她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授课之前反复聆听音乐以感动自己本身后再进行对学生的音乐熏陶感染,这种具体的体验逼真地陈述了学生、教师同音乐教材之间的关系,最终得益于教学的认知心理――音乐审美的重要性。音乐教师能够挖掘出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这也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有了音乐审美体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其合理的处理也是对学生音乐学习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而一名音乐教师优雅的仪表以及真诚的交流,把学生带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是为一堂具有审美情境的音乐教学课堂所具备的首要前提。
3.时代的需要――学科综合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在文化领域还是艺术领域,又或者是教育领域,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艺术“家族”里,它也是主要成员;当今社会迅速的发展,大批人才不断涌现,竞争力也逐年飙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停留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不注重音乐与史地学科的综合。其实学习音乐过程中同样可以了解一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古典音乐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到古典音乐的起源以及发展,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学习古典音乐的好处,研究显示,正统的古典音乐对人的身心、精神都是有益处的,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能使人心情平静,能给人们带来喜悦。另外,音乐同其他学科也有着必要的联系,近些年国内外也出现了音乐治疗法,利用音乐来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可以说对医学界的有些病例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无处不在,在分析和整合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同时,课堂教学也不妨利用一些其他学科的优势,例如以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艺术氛围。又例如在学习爵士乐的课程设置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之外,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情结和文化也是一大授课要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本着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黑人爵士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也是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优势亮点。
当然,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原则特点还有很多,所谓有效的教学其实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有效的学习帮助,师生集体创造出一定教学实效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为有效的教学。著名学者陈厚德先生认为,有效性教学的问题根本是有效教师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和价值观的转变决定了音乐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适应课程有效性教学的需要,以适应当今整个音乐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毕武胜.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建[J],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第一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音乐,派别林立,异彩绽放。其中阿根廷的现代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气质独特的乐曲不仅在拉丁美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皮亚佐拉(AstorPantaleon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的革命之子”。他以阿根廷原有探戈的乐器、节奏、编成等要素为基础,吸取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新的要素,创作出了新的探戈形式,开拓了新的探戈世界,在拉美及世界范围内引爆了一场探戈革命。目前,国内掀起的皮亚佐拉的热潮是以手风琴为主,他的钢琴作品还尚少渗透。为了让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全面地了解这位不朽的探戈作曲家,以下以他的钢琴作品为出发点,介绍其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其音乐作品的特点。
一、影响皮亚佐拉创作的音乐背景
在皮亚佐拉的音乐中,继承了阿根廷传统的节奏模式,但在旋律的运用上却与传统音乐大相径庭。原有的阿根廷探戈是以欧洲流行的探戈轻音乐作为动机音乐,以波尔卡和华尔兹为主的舞蹈性探戈,而皮亚佐拉的作品则不然,他的探戈是为了听而写的音乐。在他的作品中既吸取了巴洛克时期赋格音乐的成分,同时又兼有了美国的流行音乐――爵士乐的要素,这使得探戈音乐在2拍子强烈的节奏感上,既充满了巴洛克时代的沉重感又兼有了爵士音乐的轻。
巴洛克音乐是皮亚佐拉音乐的原创动力,皮亚佐拉深信在探戈中加入赋格的形式会让听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在作曲时吸取了很多赋格的形式,如代表作《赋格与神秘》。但探戈并没有因皮亚佐拉而进入古典音乐的行列,他的伟大之处是把自己民族的音乐提升到了一个比较精致的高度,同时又拥有着不变的自我准则。
在皮亚佐拉的作品中,不仅流淌着古典音乐的要素,各种现代音乐的要素也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爵士乐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受皮亚佐拉所生活的纽约城市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其音乐作品中反复地使用爵士乐的切分节奏,这使得乐曲强弱倒置的感觉异常突出,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同时,皮亚佐拉还特别爱用不谐和音程,如采用突然的变调,在音乐中插入奇妙的噪音,在主旋律中频繁插入装饰音,其目的不仅在于装饰,更多的像是在“游玩”。这些写法,使探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皮亚佐拉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以下就皮亚佐拉的钢琴作品中富有特点的音型、节拍和节奏作一些简单分析。
1.音型的运用
皮亚佐拉在使用经过句音型的时候,有着他的独特之“笔”,他会在一个非常短小的经过句中,把这七个音符全部运用。倘若再对这七个音符仔细研究一下,还会发现这些音程均为三度关系,而这七个音的组合其实是个由三度关系叠置的十三和弦。
谱例1:《斯坦塔托》(钢琴小品)
另外,由于皮亚佐拉从导师金纳斯特拉(Ginastera)那里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技法,因此半音阶的经过句在作品中也频繁地被使用。
谱例2:《斯坦塔托》(钢琴小品)
皮亚佐拉在音阶的使用上,还喜欢运用单纯的逐个递进的创作手法。如探戈曲《自由》。
谱例3:《自由》
2. 节拍的运用
在皮亚佐拉的作品中,节拍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的。如《钢琴奏鸣曲》(第1首)中,三个乐章的节拍各不相同。在第一乐章中,4/4拍的半音阶的第1主题和3/4拍的第2主题混合在一起,使主题产生了复杂的节奏感。在第二乐章中,连续的8个变奏更是频繁地进行着节拍的切换,主题先从4/4拍开始,逐渐变化为2/4-3/4-6/8-4/4-4/4-4/4-3/4,到最后回归主题,使得该变奏的形式呈着多样化的格局。第三乐章则为2/4拍,是以8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为主的托卡塔形式。
又如《钢琴组曲》(第2首)中,首先在“前奏曲”(Preludio)中运用了12/8拍,紧接着在“西西里舞曲”(Siciliana)中则运用了6/8拍和9/8拍的形式,再在“托卡塔”(Toccata)的部分中运用了3/4拍,但值得注意的是左手却运用了6/8拍,该乐段中这两种音型交替反复使用,直至全曲结束。
从上述两例中,可以发现皮亚佐拉在节拍的运用上,不仅仅使用传统的单拍子形式(如2拍子、4拍子等),混合拍子在作品中也屡屡出现(12/8拍、6/8拍和9/8拍等),音乐也由此变得复杂且有生机。
3.节奏的运用
探戈存在以下几种基本节奏:
a.康同贝(Candombe):非洲的奴隶敲击太鼓进行跳舞的一种仪式的节奏(1870年左右)。①
b.古瓦希拉(Guajira):18世纪起源于西班牙的3拍子民谣,运用在即兴诗和舞蹈中(1800―1850年左右),逐步转化为6/8拍和3/4拍两者结合的复杂的节奏型,到1870―1880年左右,转变成为吉他伴奏,节奏由复杂变为简单。②
c.哈巴涅拉(Habamera):最初来源于古巴,后成为面向欧洲为主的意大利民谣,又称拉•唐桑(La-danza)(1855年-1875年左右),它与黑奴带来的非洲舞曲等构成了探戈节奏与旋律的原型。③
d.探戈-昂塔鲁斯(Tango-Andalonse):a与c组合而成(即康同贝与哈巴涅拉的组合),是太鼓的节奏和悠扬的非洲舞曲旋律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对于探戈来说,节奏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理解的。皮亚佐拉对阿根廷传统的探戈进行了彻底的革命,产生了一种新的探戈形式(QuintetoTangoNuevo),④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皮亚佐拉的音乐中不仅继承了阿根廷探戈的基本节奏 2拍子反复的强烈的节奏,在此基础上,皮亚佐拉还对其进行了新的改变。也就是在每拍的后半拍上加上重音,这成为皮亚佐拉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节奏型。
b. 皮亚佐拉常用的节奏音型是由古巴草原向欧洲流传的哈巴涅拉以及西班牙的探戈混合而成的音型,原本是4拍子,但皮亚佐拉改变其拍子,使之成为3+3+2的音型。3+3+2=8个半拍,皮亚佐拉还在拍头的第1拍上注上重音,丰富了节奏感。在《米隆加》(Milonga)的节奏音型中,全部55小节中就有44小节(占80%)运用了该节奏型。
谱例4:《米隆加》(钢琴小品)
如果用音符来表示则为
现在的皮亚佐拉将该节奏变化为⑤
c.皮亚佐拉在音乐中还喜欢运用切分音,以前的探戈中并非没有切分音,但皮亚佐拉在作品中却频繁使用,往往与低声部的固定节奏音型形成一定的对比,从不孤立地单独使用。因为皮亚佐拉不喜欢非常单一的以一拍一拍形式出现的节奏音型,而是在很长的乐句里加上细致的、微妙的节奏变化,使音乐富有动感,所以切分音就成为了他的所爱。
基于上述因素,不难发现节奏在皮亚佐拉的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结语
追述音乐的发展,探戈音乐与古典音乐在不同的阶层孕育和发展,它们有着很大的相异性,皮亚佐拉用他那充满个性的音乐语言,创造了一种脱胎于民间而风格庄重的绅士音乐,将探戈推到了一个无法估量的高度,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成为此领域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现在,国内对皮亚佐拉手风琴演奏的探戈较为熟悉,但皮亚佐拉的钢琴音乐还尚少渗透,希望他的钢琴作品能逐渐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附录一:皮亚佐拉的生平介绍
皮亚佐拉戏剧性的人生可划分为如下3个阶段。
第1阶段:初期(1921年――1953年)
成长在纽约――对手风琴的无趣――热衷于手风琴――放弃探戈音乐,寄希望于古典音乐――交响乐《布宜诺斯艾利斯》获国际大赛的第1名。
皮亚佐拉于1921年3月11日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 (Mar del Plata)。为了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1925年,全家移居到了美国的纽约。在皮亚佐拉8岁时,父亲花19美元买了一台手风琴送给他,最初的皮亚佐拉没有一点兴趣,但是到了10岁时,兴趣大增,每天要练习很多时间,奠定了作为手风琴演奏家的基础。1933年,皮亚佐拉在纽约听了移居匈牙利的演奏家Bela Wilda的演奏后,深受感动,并得到了大师的指点,学习了基础的和声和作曲技法。
1939年,皮亚佐拉作为托罗依罗乐团的手风琴演奏者,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定居下来,但那时的皮亚佐拉始终没有忘记要成为古典音乐家的梦想,跟随著名的作曲家希那斯特拉继续学习,从此奠定了正规的和声基础。此时的皮亚佐拉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古典音乐的作曲家,他认为“我让我自己成为自学的天才,我对探戈的感觉不好,我已经放弃它了。取而代之的,我是个交响曲、序曲、钢琴协奏曲、室内乐、奏鸣曲的作曲家,每一秒钟在我的脑海中会投射出上百万个音符。”于是,皮亚佐拉几乎完全放弃了探戈音乐,开始探寻新的命运。1951年创作的交响乐《布宜诺斯艾利斯》获得了法比安•塞维滋基(Fabien Sevitzky)大赛的第1名。也正是由于这首作品,为皮亚佐拉赢得了法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从此创作有了质的飞跃。
第2阶段:中期(1954年―1960年)
巴黎留学――矛盾中摇晃、挣扎――茅塞顿开,锁定探戈――探戈革命――《阿帝诺斯-诺你诺》。
1954年8月,皮亚佐拉到法国跟随著名的作曲家纳第阿•普朗热(NadiaBoulanger) 学习。在这段时期里,皮亚佐拉在探戈和古典音乐之间摇晃。此时,导师给了影响他一生的珍贵建议:“探戈才是你的真正原创动力。”皮亚佐拉茅塞顿开,决定锁定探戈。
在探戈音乐的发源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穿也探戈、行也探戈,整个城市弥漫了狂野激情和悲伤哀怨的情调。20世纪20年代,卡洛斯•卡德尔和他的舞蹈队将探戈舞带到了巴黎,改变了探戈只在下层社会中传播的卑贱出身,从此,探戈征服了巴黎。同时为了迎合上流社会,又对探戈进行了一些修整,淡化了探戈中充满野性的成分,使之优雅,渐渐成为了一种国际性的舞蹈种类,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无数的探戈迷。难怪阿根廷前总统卡洛斯•梅耶曾这样说过,“Tango is happiness!――探戈就是幸福!”探戈的激情和艺术,促使了皮亚佐拉的回国发展。
1955年7月,从巴黎学成回国的皮亚佐拉组成了8重奏乐团与管弦乐队,以演奏探戈音乐为主,使得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了一座充满别样探戈气味的城市。1959年,皮亚佐拉的父亲去世,皮亚佐拉写出了著名的代表作《阿帝诺斯-诺你诺》,对于这首作品,他曾说道:“当时,我好像被天使包围着,使我写出如此绝妙的音符,我甚至对这一切深感怀疑。”⑥对于这首作品,皮亚佐拉至少采用了二十种不同的配器来演奏,这是一首伴随了他一生的杰作。自此以后,代表作接连不断。
第3阶段后期(1961年――1992年)
九重奏乐团――《自由》――电子乐团――彻底的“自由”
1971年以后,皮亚佐拉结成九重奏乐团。1974年,他移居意大利,录成了闻名世界的探戈曲《自由》,全曲先以充满力量感的节奏出现,强大的力量逐渐转化为温柔,最后成为甜蜜。乐曲因有很强的艺术性,博得了大众的喜爱。1975年,他又组建了电子乐团,从这以后,皮亚佐拉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奏。1987年8月,在纽约滞留期间写了钢琴曲《天鹅》与《前奏曲》(三首)。1990年8月4日,皮亚佐拉突发脑溢血,从此卧病不起,于1992年7月4日去世,享年71岁。
1马小芸.《F代のアルゼンチンのピアノ作品における特栅窝芯卡Dヒナステラとピアソラを中心に》,2006.3:p52
2、小沼纯一.《ピアソラ》.河出房新社,1997:p51
3、梁毅梅.《探戈大师Astor piazzolla对探戈音乐发展的影响》.四川音乐学院
4、盘俪湔. 《アストルEピアソラLうタンゴ》. 青土社,1998:p27
5、小沼纯一.《ピアソラ》.河出房新社.1997年:p135
关键词:音乐文化 历史角度 欧洲音乐 民族性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2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音乐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说,音乐文化早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音乐不但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而且更具有民族性的特征。以欧洲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不但被世界人民所接受,而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传承与发扬。如何更好地去挖掘欧洲音乐内涵,掌握欧洲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民族性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与借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欧洲音乐文化历史演绎
欧洲音乐之所以能够引领西方音乐的发展,是与欧洲历史无法分割的。特别是欧洲古典音乐的盛行,出现了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代表的音乐之国,引领了欧洲音乐的蓬勃发展。到十八、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受文化的影响,开始由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末期欧洲音乐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一些民族国家的音乐家开始以本国民族语言来创作音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民族感情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这一时期,民族音乐主要以俄罗斯、芬兰、挪威等国音乐为主。如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就是波兰的女性作曲家芭达捷芙斯卡创作的。当她的这部作品发表后,很快风靡全球,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发行,乐曲在单纯中显出深刻,亲切、伤感、柔美,抒发了她的祈求和激动。她究竟在祈祷什么呢?你尽可以自由地发挥你的想象去理解、体会。而这以历史时期波兰正在被邻国所蚕食和瓜分,因此作者通过作品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进入到二十世纪后,欧洲音乐发展成为以多元化格局为主的音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音乐发展流派众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乐器得到了应用,从而推动了欧洲音乐的发展。
二、从音乐文化的历史角度分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一)德意志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德意志帝国主要是由德意志人组成的,而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正是建立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因此在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德意志民族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欧洲音乐占主导地位。被后人称之为“音乐之父”的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巴赫,所创作的欧洲音乐作品正是根植于德意志民族风格之上。巴赫的音乐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正是展现宫廷贵族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第一乐章彰显恢弘气势的宫廷庆典开始的活泼欢快,到第二乐章表现德意志人的善于出现的沉思、忧伤情绪,到最后第三乐章再回到热情欢快,其音乐曲式无论是采用赋格曲还是采用民间舞蹈曲都与日耳曼民族文化紧密相关。
欧洲古典音乐是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特别是古典音乐终结者和浪漫音乐开拓者于一身的贝多芬,同样是德国作曲家,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文化渊源也与日耳曼民族无法分开的。特别是贝多芬最后创作的音乐作品《第九交响曲》融入了太多的民族情节。作品第一乐章展现了德意志人民在艰苦的斗争,冲破重重险阻,前赴后继去取得胜利;而第二乐章中通过乐曲三声中部主旋律中运用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表现人们胜利后的轻松和谐,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接下来又是表现战斗没有停止,号角还在猛烈地吹响。可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取材就是描写德意志民族为争取自由、争取独立的战争场面。因此,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同样是来源于民族发展的历史,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性。
(二)奥地利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奥地利作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其奥地利民族也同样在音乐艺术上造诣匪浅,是欧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被后人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其音乐作品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其音乐作品饱含着热情、典雅,充满了幸福、祥和的气氛,这与当时奥匈帝国的繁荣有着一定的关系,体现了奥地利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典型的器乐小夜曲,是正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而这正是奥地利民族的真实生活写照。
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这与德奥民间音乐有一定联系。而且,约翰・施特劳斯的多数作品都是取材于维也纳市民的社会生活。而《塞尔维亚进行曲》是纪念世界第一次大战时塞维尔亚青年英勇战斗的情景,这同样是与民族情结无法分开的,因此奥地利音乐同样是植根于其民族文化上的。
(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欧洲音乐
俄罗斯音乐同样起源于宗教音乐,而经过与民间音乐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俄罗斯音乐。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正是欧洲音乐发展到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一。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以反映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人民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揭示人们内心矛盾为主的。如《悲怆交响曲》描写了人生奋斗与失败、兴奋与绝望,充满了悲伤、追忆的情绪,这也是当时俄罗斯人民的真实写照。因此,作为欧洲音乐的组成部分,俄罗斯音乐同样是民族语言的表现,是俄罗斯人民的文化体现。
十九世纪初,俄罗斯受到欧洲古典音乐的影响,开始在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古典主义音乐,主要以米哈伊尔・格林卡的作品为代表。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将俄罗斯民族质朴的音乐与专业的欧洲音乐互补,形成了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音乐,使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俄罗斯音乐水平得到了提高,并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俄罗斯音乐更加具有民族性,并逐步成为了一个代表多民族音乐的音乐集合。
三、以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观分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
音乐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不断的演进的。音乐从开始记述人类重大事件、歌颂英雄人物、宣扬宗教文化等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脱离了人类发展就不可能有音乐的出现。而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中国有民歌、欧洲有歌剧、美洲有摇滚乐等,这些都与不同的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分离。前面已经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出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是与欧洲历史相吻合的,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而且,欧洲音乐代表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风格,是欧洲民族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可见分析和研究欧洲乃至世界音乐的文化发展不能脱离民族性,民族发展的历史能够通过民族音乐来表现出来。正如中国传统音乐都与民族文化有关一样,欧洲音乐同样是欧洲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真实反映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音乐语言,从音乐文化所代表的民族性可以证明欧洲音乐是欧洲民族文化的共同语言。
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有着地域性和民族性,尤其是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依托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因此,音乐文化正是随着民族的兴衰而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欧洲音乐具有民族性,这也是造就以欧洲音乐为主的西方音乐特征的所在。可以说,音乐正是民族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音乐文化历史的角度上,对欧洲音乐的民族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欧洲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杨久盛.论音乐的民族性――“音乐是世界共同语吗”[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4).
[2]罗时东,章小淮.浪漫主义时期欧洲音乐的文化特质[J].音乐探索,2007(2).
[3]李小兵,彭一敏,傅利民.从宫廷音乐家到自由音乐家――17至19世纪活跃在奥地利的音乐家之社会经济地位变迁阐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4]朱超,毕敬.“和谐”与音乐之美――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J].学理论,2015(18).
爵士乐是美国对音乐界做出的最大贡献。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很快为世界所接受。如今,爵士乐和爵士乐演出仍然长盛不衰,在全球各地拥有大批各个年龄段的乐迷。
音乐是一种在音乐家与听众之间建立强烈感情纽带的交流形式。爵士音乐家超越了追求技艺雕琢和感官表达的范畴,他们更多地凭借了个人的情感。很多爵士乐是建立在即兴演奏——也就是即时的音乐创作基础上的——它能展现演奏者的个性和情感。爵士乐的灵魂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曾经这样阐释说:“我们演奏的是生命。”
爵士乐起源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在这里,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是美国“大熔炉”文化的一个重要范例。被迫来到美国的西非黑奴们有着深厚的音乐传统,音乐是他们仅有的几种表达自己的途径之一:或为娱乐、或为庆典、或为宗教膜拜,或为工作。在新奥尔良,西非的黑人民间音乐和欧美的音乐传统相融合,从而奠定了爵士乐的基础:散拍音乐的切分音节(符点音节)和蓝调的小全音。
散拍音乐产生于约1900年,主要为钢琴弹奏而写。演奏者右手负责演奏切分音,同时左手伴以平稳的和弦模式。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美国黑人音乐家斯科特-乔普林是最富盛名的散拍音乐作曲家。与此同时,蓝调也成为能表达人们内心深沉,悲伤或忧郁情感的声乐形式之一。其中,贝茜·史密斯的强音和乐句划分对爵士乐未来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出现在20世纪早期的新奥尔良。它是由几个铜管乐手小组演奏的一种器乐形式。切分音节、蓝调旋律和即兴创作是其主要特点。杰利·罗尔·默顿是最富盛名的古典爵士乐作曲家之一:他的《杰利·罗尔蓝调》成为第一部正式发行的爵士乐作品(1915年)。
20世纪20年代,非裔美国音乐家开始移居到像芝加哥、纽约这样的城市将爵士之音传播到了北部。此时,收音机和留声机的广泛普及促进了古典爵士乐的流行。唱片的发售意味着爵士乐迷们在美国任何城镇都能听到他们最喜爱的乐队的演奏,而不必再跑到遥远的市中心去。
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传奇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离开新奥尔良,前往芝加哥、纽约和欧洲。他那激动人心的古典爵士乐演奏和唱片已成为爵士乐的黄金法则。阿姆斯特朗的演奏风格以乐队成员充满活力的即兴表演和他精湛的小号独奏为主要特色。
摇摆乐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期间风行一时的一种爵士乐。它由10位或更多乐手组成的乐队来演奏,被冠以“大乐队”的昵称。摇摆乐通常定位于三连音的形式。这是一种极具活力的声音,促使人们站起来随之摆动身体。杜克·埃灵顿和本尼·古德曼是当时两位最重要的管弦乐代表。摇摆爵士乐以单簧管、萨克斯、长号钢琴和艺术名家的独奏为主要特色——声乐独唱者、美国的传奇人物,法兰克·辛纳屈就是在“大乐队”取得了他在音乐上的飞跃。
在1945年前后,一群严肃的爵士音乐家们创造了Behop,这是一种与可随之起舞的摇摆乐的风格截然相反的爵士乐形式,由4到6位音乐家构成的小组进行表演,给予独奏者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是Behop爵士乐的大师。Behop音乐家们通过复杂的节奏、曲调以及和弦,将爵士乐这种艺术形式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杰出的作曲家、伴舞乐队指挥、小号手迈尔士·戴维从“冷爵士”起家。在过去几十年间,其不断进取的音乐才能的发展使他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爵士音乐家。他的专辑《另类的蓝色》(1959)成为爵士乐史上最畅销的专辑。2009年,美国众议院追授戴维“爵士乐特别贡献奖”,并承诺政府将“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保护和提升爵士乐的地位。
关键词:死亡音乐、起源、影响、现状、发展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真理”,死亡音乐这个名字,这种风格,无论你是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但他却现实存在。一个事物只要存在,我们就有研究他的价值,下面笔者就从死亡音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怀着一个研究的心态,详细的谈一谈死亡音乐。
一、死亡音乐的起源
真正意义上的死亡音乐最早源自非洲,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始的非洲在没有产生语言时就产生了音乐,他们用石头打出节奏进行交流,而在原始部落里通告一个人死亡的交流语言,就是一种节奏。节奏是音乐的一部分,那么按照严格划分,他就会被制定为死亡音乐。中国在远古时期,祭祀或举行葬礼时所吹牛角发出的声音也可被定为死亡音乐,我在这里是泛指,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在远古时期就有死亡音乐出现了。
二、宗教音乐对死亡音乐的影响
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但他也同样为死亡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启迪,如他的庄岩、肃穆、悲凉。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安魂曲(Requiem)》,他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其中以莫扎特的《安魂曲》最为著名,庄严的音乐让人肃然起敬,这给死亡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
三、死亡音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段
迎来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个时候有肖邦、瓦格纳、贝多芬等一大批音乐天才,他们群星闪耀,耀眼异常,他们是那个时代,乃至以后人类的骄傲。而他们的光芒同样照耀着死亡音乐。
瓦格纳虽然是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的发起者,但是他却把死亡音乐的元素在当时发挥到了极致,后人评价瓦格纳的部分作品曾用“死亡的张力”这个字眼形容,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中《齐格弗里德的葬礼音乐》,无疑是诠释死亡音乐的典范,每当你聆听这首曲子时,你会发现,澎湃而起的乐章使你对歌剧中的情节始终无法忘怀,家族的仇恨、阴谋、诅咒、、爱情、复仇,燃烧的烈火、坍塌的宫殿,一切都被吞噬,每一根神经都被巨大的管弦乐的音流震慑住。当小号吹响带动起整个乐队的时候,顿挫的管弦乐队几乎要把剧院掀翻。但过于喧嚣的管弦乐给你的震撼与其说是心灵的,不如说是感官的。一种巨大的能量像野心的风暴冲决出精神的河床,滔天的浪壮丽而澎湃。没有崇高,没有悲伤,没有送葬,有的只是粉碎世界的野性的,原始的力量!这就是在死亡音乐元素充斥中魅力的所在,用尼采的话说,所有的人都在乌托邦的抚慰中,只有瓦格纳得救了。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死于威尼斯,当瓦格纳的遗体被从慕尼黑运往拜罗伊特时,《神异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成为了众多热爱瓦格纳作品的人们祭奠他最好的礼物,而这个《神异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无疑是可以和肖邦《葬礼进行曲》媲美的作品,他在音乐领域中永远不朽,他的死亡音乐元素永远都是音乐界中的一朵奇葩。
约翰、帕海贝尔所作的《D大调卡农》,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有死亡音乐的成分,约翰、帕海贝尔是用这首曲子来祭奠他死去的第一任妻子和儿子的,曲子中的悲凉成分,正是其对死者缅怀的真实写照,我们现在听了这首曲子,还不禁对这位大师的伟大竖然起敬。
贝多芬死亡音乐元素的代表作是第三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有人评价这首曲子时用的一句话是“英雄之死”,因为每当你听到这首曲子时你都会仿佛看到“是向一位临死还在握着拳头的英雄致意”的场景,你无论什么时候听,都能感觉到是人民抬着英雄的棺椁,怀着悼念的心情缓步前行,这就是死亡音乐元素充斥而出的魅力。另外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肖邦的葬礼进行曲,对于这首曲子还有两个传说,一说是肖邦曾经在夜里被法国传说中的凶神恶煞所困扰,原因是画家朋友齐姆画室里的一幅扮成骷髅的钢琴演奏者的形象。不料这竟启发了这位音乐家的灵感,从而创作了宽广、缓慢、严肃、深沉的葬礼音乐,后来成为《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另外一种说法是,1837年,肖邦的健康进入了一个时好时坏的循环,高烧和咳嗽使他吐血,从而产生了幻觉,听见敲门声,“看见了死神”。和玛丽亚?沃德津斯基的恋爱终结更是雪上加霜。加上流亡在异乡使他感到焦虑和愤懑,他认为再也见不到亲人和祖国,于是写下了《葬礼进行曲》。无论传说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肯定的是,肖邦在创作这首曲子时肯定想到了死亡,那么他所创作的曲子也就肯定会有死亡音乐元素谱入其中,最终完成了这首曲子的不朽。
四、比死亡还痛苦的音乐
16世纪,由于当时女性无法参加唱诗班也不被允许登上舞台,为代替女声,这时出现了阉人歌手,他们挑选出那些嗓音洪亮的清澈男童,在进入青春期前通过残忍的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他们的声道会变窄,有利于音域的扩张,加上巨大的肺活量和声理体积,使他们拥有了超过了常人3倍的非凡嗓音,他们所唱的音乐虽然优美,但是他们的处境往往比死还要痛苦。因为他们的歌声虽然美妙,但是却严重违反现代的道德观念的,笔者个人把他归类为人性死亡音乐,就是在美妙歌声的背后,蕴含着人类自我残害的丑陋。
五、现代时期的主流死亡音乐
由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人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去寻求发泄的途径。在这个时候,死亡金属诞生了。“死亡金属”是一种极端的音乐。它把噪音、先锋古典音乐、爵士乐和噪音融合到了一起,还用放大器把它们放大,用一种绞肉机般的力量怒吼出来。非常适合被生活压力压的喘不过气的人们去听,去发泄。
死亡金属他和以往的死亡音乐都不同,他不是崇拜死亡、祭奠死者的音乐,听起来也完全与庄严、肃穆不沾边,他的中心思想史让人们去克服并接受死亡与恐惧。很多人说:“死亡金属是来自地狱的声音,像是恶魔的呼唤,像是撒旦的号召,却在一场梦境结束以后让人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这就是死亡金属的魅力。而死亡音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反宗教意识非常明显,从乐队名到歌名,大量涉及宗教名词,晦涩难懂。最早的死亡金属乐队应该是瑞典的BATHORY,此后,各类死亡金属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在欧美各国诞生了。
这期间的死亡音乐,多是以电声乐为主,包括: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电吉他配合着效果器厚重的音色发出轰鸣,架子鼓打出强烈的双踩节拍,让人听了不禁撕心裂肺,这其中最著名的乐队之一就是,美国的活结乐队,他们的音乐随着电影《生化危机》的风靡全球而出名,他们每次演出都带着恐怖的面具,谁也不知道他们长的什么样,笔者虽然对他们的音乐理念和音乐风格无法接受,但是对他们对一种音乐的执着却十分欣赏。还有就是金属乐队,他们的死亡金属风格与别的乐队不同,以浓厚的古典音乐韵律融合其中,成为了死亡金属乐队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
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也陆续出现了自己的死亡音乐,但他们全部都是由民间艺人自发的开展的,其主要特点是,大城市的发展的比较迅速,拥有的听众较多,小城市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特点的发展,如成都的小酒馆酒吧,他出名的原因就是经常有死亡金属乐队去该酒吧演出,这和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普遍感受到生活压力大不无关系。而死亡音乐想要进入中小城市还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六、死亡音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