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中国动画诞生以来,出现了许多的优秀动画作品,甚至形成了影响世界的中国特色动画的艺术形式。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正是因为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才得以大放异彩。
1.动画作品的剧本创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神话、民间故事以及文学作品,这些故事很多都被取材为剧本,是整部动画作品的灵魂。著名动画作品《铁扇公主》就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这部动画作品也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典型代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国人的骄傲,同时也被世界所认可。美国迪士尼动画作品《花木兰》也是改编自民间传奇故事《木兰从军》。这部动画作品的成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将东方艺术展现的活灵活现,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逐渐的走向世界舞台。
2.动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动画产业中,传统艺术剪纸、戏剧、水墨画等都作为表现手法被大量的应用在动画作品之中,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动画最精彩绝妙之处。1958年推出的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就是一部具有鲜明美术风格的动画作品。这部动画作品融入了剪纸与皮影戏的艺术形式,不仅造型简洁,色彩也明亮鲜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动画史上一次成功的创新。之后出现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更是打破了绘画只能静止观赏的传统观念,将水墨画的“静”与动画的“动”完美结合。将动画艺术带入水墨画的意境审美中,别具一番风味。
3.动画作品的音乐元素虽说剧本是动画作品的“灵魂”,但是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是离不开音乐的配合的,优秀的动画作品总少不了耐人回味的配音配乐,好的配乐在适当的时候更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更直观的让观众体会到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作品在不同时段所营造的不同氛围。在中国动画配乐中,多以琴、萧、以及戏曲中的锣、鼓为主,琴声的悠扬悦耳,箫声的悲凉如水,戏曲的恢弘大气,都让动画作品更为生动。在动画作品《大闹天宫》中,更是将戏曲作为配乐运用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创作的精髓,在当今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下,利用动画产业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在教学当中更要注重于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
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与取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丰富多样,但并不是所有都适用于动画作品之中,在教学当中,应当更多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否定,决不能片面的全部套用,对于某些传统的方面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扬弃。
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感受在动画教学中应多加入一些动画赏析课程,让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视觉上来吸引学生,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在课堂之外,应多鼓励学生自己去挖掘一些独特的民俗民风,在了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认识不同地域之间各异的民族文化,可以将这些自己挖掘的文化信息作为创意点应用到新的动画创作之中。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技发展水平。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开始没落,尤其体现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当代平面设计中,采用的多是现代化的文明与艺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已经落伍,无法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刚好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平面设计的思路来源,现代化的文明与思想只能流行一时,传统文化艺术才是岁月沉积下来的精华所在。所以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应用在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水平与设计质量,还能进一步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平面设计;运用
前言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所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全世界的”,所以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可以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相结合。平面设计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我国传统的文化文化艺术元素,就是平面设计的灵感源泉,为设计作品增添了时代的个性。如果说创造性是平面设计的前提,那么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就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因为传统的卫华艺术元素是历史沉积下来的经过,集齐了前人的无数智慧,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才成为了现代人所继承的传统文化艺术。
一、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于色彩越来越敏感,所以对于色彩的应用也逐渐丰富起来。例如,在中国的古代,黄色代表着皇权,象征着高贵。随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加快了中国传统色彩艺术元素的发展进程,使得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与现代的平面设计中[1]。
二、传统的文字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文字艺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不断发展,文字艺术的出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文字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文字艺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文字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却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很多丰富的创作思维以及文化资源[2]。所以说,文字艺术元素就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传统的文字艺术就是从图形演变而来的,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图形了解实际事物与情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就是将这些文字图形的意义与功能进行了综合性的还原,形成特别的审美元素。
三、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广阔的地域,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有很多现代的平面设计都享誉国内外,不仅仅因为设计本身的精巧,还因为其中融入了很多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族特色。将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平面上设计中,可以增加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亲切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加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情感感悟。
四、传统的图案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图案艺术元素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剪纸与年画等都属于图案艺术。不同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含义,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都不同,但是在图案艺术中都具有很强的感情渲染力,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传统的图案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部分,随着历史的沉积,使得传统的图案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宏伟的传统图案艺术文化系统。就图案的内容来看,可以体现出很多方面,例如,有人们庆贺丰收的、欢庆节日的、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的以及恭敬神灵的。在进行图案艺术装饰时,可以既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态度,也能够表达出生活情感。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广阔的地域,所以在不同的地域上,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与文化特色。例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在文化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维吾尔族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3]。因此,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就产生了很多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图案。而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融入多样化的图案艺术元素,可以继承传统图案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传承传统图案文化所表达的精神。另外,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可以深入的了解传统图案文化艺术中的故事,然后将故事进行还原,并在其中融入现代化文明与思想,将传统图案文化中的精神与现代化的形势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够传承了传统图案文化艺术中的精神。除此以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师,不仅要求能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艺术,还要求在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进行融合时,不可以对文化艺术今次那个生搬硬套。因为这样就既会违背创作精神,还会降低设计作品自身的灵性。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以及多元化的样式。传统的文化艺术在色彩、图案、文字等方面都与现代化的设计安排有着明显的差别,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思考与借鉴的元素。另外,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我国的设计师会将传统的视觉艺术元素设置为现代平面设计的符号代表,体现出我国的平面设计正在逐渐的向民族化的方向上发展。
作者:王晓菲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小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44+4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艺术元素 童车 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表面堆砌,既不能刻意追求或者硬贴在产品造型上,又不能把传统文化泛滥使用;而是应该从符号学的角度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从而进行创作。
首先,外观设计上,需要在深入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符号的基础上逐步对其挖掘、变化、改造,结合产品的特点,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成为时尚的设计。其次,形态设计上,要对产品有充分的理解,从而借鉴中国传统的器物形态或部分形态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产品的一个有特色的设计元素。如诺基亚6108,笔化作剑,构思巧妙,整体像一个背剑武士,造型有气势。另外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再有,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对“物”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墨子的“非乐、节用”思想,阐明了对物的设计不能过于繁杂,庄子的“返璞归真”思想,阐述了生态自然、绿色设计的思想,韩非子的“物以致用”,强调了产品的功能最大化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针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但对现在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一、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童车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的古典建筑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亭台楼阁,它们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中国园林中的桥,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这些建筑,不管是从结构,还是造型,对童车设计的开发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红”色彩元素在童车设计中的表现
“中国红”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应该是有意味的,这种尚红意识根源于最初使用红色的本能意识。“红”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也是中国民俗与文化的颜色,是中国的象征,更体现了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人类早期直觉本能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生命本源所呈现的状态,是中国本原哲学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尚红色彩观念就是建筑的生命本源基础上的色彩原系统和色彩文化学。在童车设计中适当融入 “中国红”色彩元素,让中国的工业设计展现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特色。把喜庆的红色元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彩又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现代儿童产品。
三、中国戏曲艺术对童车设计开发的借鉴
中国的戏曲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了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宁夏作唱的戏剧形式。江西的傩戏、湖南的花鼓戏,其戏剧形式和戏剧人物对童车的发展都是诱发创作的源泉。在童车的设计过程中,很多细节和局部往往需要大量的设计元素加以补充和完善,而中国戏曲艺术元素则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
四、传统民风民俗对童车设计的作用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如木偶、皮影、剪纸、年画、刺绣、面塑、泥人、灯彩、编织等,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呈现,别有风味,为童车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五、书法艺术在童车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书法本身是一种有形的元素,它具备美的法则,但在这种有形元素中同时又兼具着无形的元素,书法或是能体现出坚韧不拔的升腾之势,或是气势如虹、道劲有力,或是隽美秀丽、清新动人,都给人一种精神的升华之感。把书法艺术运用在童车设计中,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显得古老、沧桑,又富有东方神韵,还能体现出现代设计中要求的和谐与韵律。
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童车设计的源泉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增益智慧、提升修养的良好土壤。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脍炙人口,如,《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遥远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伏魔歌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故事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哪吒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让人喜闻乐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火焰山》等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水浒传》中的108位梁山好汉,《红楼梦》中的12金钗形象等都是童车局部设计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的进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常使用的图案、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民族文化、民族色彩理论、民族审美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现代平面设计;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实质是以精神产物为主的各种知识,其特点是具有传播性。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演变并汇聚成一种反映民族风俗习惯与特色的一种文化,风俗习惯是民族历史文化各种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表征。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分析,国家的发展与其国家文化发展有关,要不断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善于交融,勇于继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章主要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研究如下。
一、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各异,例如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帛画、唐代的唐三彩、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多种元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1]。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于历史文化,但其能够结合当今的主流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能够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除了对社会有广泛影响外,同时在现代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平面设计虽然与世界平面设计同步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非常多的阻碍。改革开发后,我国平面设计艺术家在西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传统图案、文字、书法、不同教派思想元素等,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应用现代表现手法,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现代平面设计进入了多元发展的阶段。图案(pattern)是外来词[2],其主要是设计者根据设计目标、美化需求,按照材料特征并结合工艺、技术以及社会背景等,通过艺术设计,对装饰物的造型、色彩以及装饰纹案进行创造并最终形成的图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装饰图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艺术创造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以及创作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图案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传统图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起源上分析,传统文化艺术是其他各种艺术发展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能够反映中国民族特征。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需要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元素。新生代的设计师需要从更宽广的文化角度上,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文化精髓,获得设计灵感,并使自身的设计作品更具民族特色与民族内涵。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将中国结、五星、五环等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太极拳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灵动感[3]。作品创造设计体现了现代时尚感,同时也将民族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文化容易其中,充分向社会展示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该标志的整体构造源于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其并没有直接采用传统图案的造型,而是借鉴了书法中的写意表现形式,巧妙地表现出了“中国结”与“运动员”这两者的意象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设计主题以及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是基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喜相逢”的基础上设计的[4],能够反映了我国的民族底蕴,且凤凰成双成对、扇动的翅膀极具动感,表现出了圆满、吉祥、天天向上的美好祝愿,这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向往的装饰图案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表现手法。民族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设计的美感和内涵。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以及现代观念,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应用能够提升平面设计内容的多元化,添加平面设计的特色,一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借由平面设计能够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继承和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字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点,给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文化感受。文化概念主要出自于《易经》:“观乎天文已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首次将人与文化相结合。设计是平面设计方案形成的主要活动,其主要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为主要形式,民族文化是一种以民族所在地为活动空间、以民族为主体,直接反映了民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群体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民族审美、生活习俗、民族艺术及其相关的文化体系,涵盖了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以及艺术审美等方面内容。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以及鲜明的特征。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当时劳动生产方式、民族文化、当地风俗习惯以及民族英雄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民族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相关文献指出,原始劳动生产方式是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各民族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程度以及其与自身文化融合的程度各有差异,也就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各有所差异[5]。促进民族文化形成的因素来自不同方面,例如劳动生产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北方的游牧游猎、南方的农耕;此外,民族的不同,我国民族中主要信仰的宗教有原始宗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又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民族受到地域的影响,气候以及资源方面的差异较大,所以,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鲜明的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口基数最多,对各民族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现代以汉字为主要书写类型。相关文献指出,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其拥有文字的形式,同时也具有图形特色,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汉字是信息传达的一种媒介,具有视觉效果,其能够在传达主体内容中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其强烈、清晰的视觉效果,能够在传达信息时体现出纪实性以及标志性。汉字除了具有叙事的效果,同时也极具情趣意象以及装饰效果,设计师能够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进行再创造,赋予文字不同的意蕴和内涵。汉字实质上是一种表意图形,若平面设计借鉴其表意特征,能够发挥传播作用外,同时也能起到反映民族文化价值的效果。中国文字“好”字,是由“女”和“子”字组成,“女”、“子”为“好”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表达出儿女双全、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中国文字中,许多代表美好的字和词,都与“女”字有关,因此,取“女”进行创意设计,不仅有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也有祝福儿女的意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用中国汉字艺术进行创作,对于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北京残奥会标志“天地人”是基于汉字的基础上创作的,将中国书法、汉字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表达出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蕴藏了道教文化思想。其利用书法进行设计,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视觉冲击力。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现代人民的社会生活。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拓展和丰富当代的艺术文化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运用,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从而形成中国独特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李阳.传统符号泛化背后的批评泛化———如何看待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
[2]陈捷.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从2008奥运会的视觉设计谈起[J].闽江学院学报,2013,29.
[3]王成凤.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设计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
[4]徐凯.中国元素对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之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及展望[J].科技资讯,2013,22.
[5]刘春琳,莫爱琳,蒋涛等.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和创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5.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关 键 词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 教育
一、我国服装设计创作之根——中华民族多元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朝每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四大名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书法、陶艺、雕刻、绘画等数不胜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为服装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灵感源泉。寻找体味本民族各种文化差别,用现代的语言解读其中不同,用现代的手段表现这种差异,用现代的技术体现这种个性。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运用,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立足本民族,并与国际接轨,创造出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
二、服装教育发达国家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导入情况
大多数服装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一些最好的艺术学院里重视教授历史和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时装的边界,当做教学宗旨和设计追求。
英国是世界上最注重传统的国家之一,拥有几百年公共博物馆历史收藏,拥有世界各地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在那里,总是萌发影响世界的探索性的艺术和设计的概念。先锋派的重要人物——维维恩·韦斯特伍德。她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拥有和继承,对传统的解构和再创造,对艺术和设计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在她众多极端叛逆的作品表象背后,浓郁的复古主义充斥其中,其扎实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不容轻视。
法国著名设计师迪奥品牌的继承人——约翰·加里亚诺,他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在他的无数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时装会上,世人无不惊叹其创作的艺术才华。的确,没有传统,就无所谓叛逆,不了解过去,就无从创新。在众多西方著名的设计师作品会里,有很多源于西方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日本设计师三本耀司和高田贤三众多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体现出东方情调和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日本的服装品牌发展一开始也经历了外来品牌的入侵,日本本土设计师注重振兴民族服装产业,很好地利用其本土精神和文化,使日本的服装产业在世界服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可见,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其服装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导入是十分注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服装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导入情况
我国少数的、老牌的一些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教育中已开始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教学,建立民族服饰收藏博物馆,在课程中向学生灌输中国文化的知识和基本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情结。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教学。但更多开设服装设计教育的院校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是薄弱的,甚至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崇洋媚外现象也是相当普遍!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接受西方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为了服装设计教育体系不断地西化而努力,认为只要教育体系或教育内容更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就能培养出国际一流的设计师,恨不得把自己院校的学生都送到国外学习服装设计,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教育。一些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因《服装史》教学的课时不够,就删去了《中国服装史》部分,他们的理由是“我们现在穿的都是洋装,当然要学习西方的服装史,研究西洋服装史。中国服装史中国人还不了解?学生自己看看书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轻视本土服装文化发展的现象。中国服装史论遭受这样的待遇,还有我们的民族思想、艺术和手工艺等,又有多少服装院校在教学中对之感兴趣,并在尽最大努力继承和弘扬呢?
服装设计是艺术和技术交叉结合的一门科学,其课程设置中技术性的课程占了很大的分量。目前服装设计教育长期面临着艺术与技术之争,面临着拓展艺术专业的适应性与专业学习深入的矛盾,面临着毕业就业的重大压力。国内大多数服装院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总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多年的服装教育发展也很难体现出本民族的服装教育特色。这种现象若长期如此,我们培养的服装设计师缺乏深刻认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又怎样去体现本民族的精神和特色,又怎样在世界舞台上与西方的服装设计师一争高低!我国的服装产业又怎样立足于世界舞台!这是我们服装教育界同仁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服装设计教学中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导入意义远大
民族服饰文化继承需服装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各个国家的服饰文化与生俱来有着差异,如果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服装一味“西化”,忽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那何时才能结束“明清以来无建筑,中国男儿无服装”的现状。如果我们服装一味继承西方的服饰文化,那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又有谁来继承?难道让西方的服饰文化来延续我国的服饰文化?
民族服装品牌发展需要本民族传统文化。文化是品牌发展的支点。在新形势下,中国服装企业正面临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与世界发展潮流的密切关系。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利用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利器找到发展的坐标,是中国服装品牌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国内服装企业只有利用好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艺术的利剑,做到与国际接轨,才能与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抗衡。否则国际性的民族服装品牌将难以建立,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将永远跟从服装发达国家的发展,永远是服装加工大国!
民族特色服装产业振兴需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只有最民族的,才会成为最全世界的”。世界正在成为一个不断融合的大家庭,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人们可以登陆到同一个网站,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手段,看到同样的衣服,吃到同样的东西。如果像中国有着深厚文化遗产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不敢称为是一种进步。中国时装要有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服装审美取向,创造出自己的服装特色产业,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民族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更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巨大魅力。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这样学生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性、独有风格、哲学思想及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为今后的服装产业的中坚力量注入本土精神和文化,为未来的服装产业发展打好扎实、良好的基础。
特色服装教育体系形成和对外交流合作更需本民族传统文化。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快速地完成了自身建设的初步规划、发展和积累之后,也必将会更加科学地面对教育深化和反思梳理等发展中需要正视的问题,尤其在积极地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同时,在服装设计教学方面更应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入!只有这样,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才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体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教育体系,从而使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与各国之间实现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有机共享、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区别于其他民族,被其他民族认可的标志。服装设计教育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导入,深入学习和研究其意义是非常远大的!
结语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可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我们的学生应该更多地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
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文化产业。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时,更应注重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为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教育体系努力。
参考文献 :
[1]舒湘汉.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J].装饰,2006第4期
[2]臧迎春.从维维恩·韦斯特伍德看英国服装创新设计[J].装饰,2006第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和谐社会;作用
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精神动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而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艺术”这一词的演变,可以看出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艺”字原为“薮”,在我国甲骨文中,它是人类在种植的形象,象征着劳动技术。我国学者邓福星先生写道:“人的起源不仅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且使之成为必然。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从猿到人的转变看成是上述三个主要体系的进化――人类各部分器官和机体的日趋完善,心理机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都是艺术发生的基本条件。一切精美的传统文化艺术品无不出自人类灵巧的双手;动听的歌声需要人的歌喉才能唱出,优美的舞姿也要靠人的肢体来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既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也就从根本上规定、制约着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基调。……”“科学充实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而艺术也同样充实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唤醒了人类求美精神意识。如原始民族喜欢红色一类的强烈色调,山顶洞人在他们同伴的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穿孔也几乎都是红色,因为他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是他们最初的求美精神意识的产生。也许红色引起的感情愉悦中积淀了人的想象和理解,或许原始人从红色想到了与他们生命攸关的火,或许想到了温暖的太阳,总之,这一切都促使了人类的求美精神意识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促进了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传统文化艺术品则是物化了的人的精神,其产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
首先,传统文化艺术是以人的社会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有了社会交往等强烈的心理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就产生了传统的文化艺术。
其次,传统文化艺术离不开人的情绪、情感与想象。由于人的情绪、情感等的推动,加上艺术丰富的想象,人们便把旧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象。一切传统文化艺术的出现都是思维的结果,离不开入的精神活动,都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一般是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及相互转化的结果。
从精神层次来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完成依赖于意识――潜意识――意识,这一点我们从原始初民的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梦的表现与交流则导致了人类最早艺术的实现。如原始初民们几乎人人怕死,然而在梦中他们又“见”到死去的家人或熟人,于是醒后就造出一个“天堂”与“地狱”的世界,以及“图滕”艺术等,而这一认识的途径是在梦中,绝大多数是形象的梦,是潜意识的产物,梦态生活及对梦的分析导致了艺术的产生。尤其现代艺术创作则更与人的思维等精神活动不可分,一切创作都是精神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生活的涵盖面广泛。在世界文化历史的进程当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和谐文化的精神意蕴。
二、传统文化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愿,促进了群体间以及人们与先祖、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巩固了民间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艺术包纳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宗教、伦理、道德、价值等全部精神文化和生产劳作等物质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是依赖民众生活而发生和存在的,依靠群体的齐心协力来维系生存和发展,使民众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和频繁,同时,也使传统文化艺术更为广泛和普及。
人类有史以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并不存在先进和落后,而只有文化观念的差异及由此而形成的美学观念的区别。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体的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都遵循着一个本质的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感情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文化艺术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手工制作;紫砂;传统造型设计;形态式样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50-01
一、紫砂的手工制作
紫砂壶的设计、制作,是利用紫砂泥的特有性能,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而全手工制壶则是紫砂壶市场最闪耀的亮点,制壶的整个过程不借助任何模型,都是由创作者亲手完成,这样不但提高了紫砂壶本身的艺术性,更是大大地提高了壶的经济价值。
全手工制壶需要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很强的基本功,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制壶经验是没有办法做出一把精良的全手工壶的。学习传统制壶技艺中要求的“三年全手工学徒期”就是为了强化基本功。开始时学习理论、素描、白描、陶瓷设计、毛笔字,还有打泥片、打泥条,这些都是基础功夫。另外,传统文化对现代的壶艺设计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以书画的功力以及人格气质来综合表现作者的艺术造诣,作品论艺之法度和任何一种艺术一样以韵律为主,而非“模象体势,形虽似而无精神之态”。这一点在陶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传统风格的陶刻讲究装饰与器形的和谐协调,着重推敲各体书法、文学诗句、词章与短句;对于绘画则重写意笔墨,镌刻时,广泛运用金石用刀方法中的双入正刀法、单入侧刀法等近十种刀法。
二、传统造型
1.全手工制壶在跟随时代潮流的同时结合了传统造型设计。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新的东西。前辈陈鸿寿(陈曼生)的紫砂造型据记载共十八式,这是工艺美术设计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之事,“曼生壶”的十八式及其题款为后辈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为紫砂壶造型设计提供借鉴。“曼生壶”的设计新颖明快,古雅宜人,其壶题词题句都为当时书画名家撰制,典雅隽永,耐人寻味,的确是文学艺术的精湛作品。“曼生壶”的造型勇于革新,敢于改变过去繁琐、守旧、题材狭窄贫乏,形成简洁、明快、新颖、美观的新作品,对现代全手工制壶造型设计留下了很多创作经验。
作品《龟松千岁》是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设计理念的结合,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对作品的感情理解以及不断进步的社会审美理念,造就了这样一个设计新颖、寓意深刻的新时代全手工紫砂壶作品。整个作品以遒劲的松为基调,壶身为稳定大方的井栏为基础,给人以虚怀若谷的气度;壶嘴、壶把以松枝相连演化,合体中空,曲中求直,构想巧妙;“的子”是是一只金钱龟,暗喻益寿延年,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故名之曰:“龟松千岁”。
全手工制壶始终围传统紫砂工艺对形、气、神的理解。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作。
2.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习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要明确地安排制作壶的大的“面”,即壶身;要鲜明地强调壶体每个部分所支配的方向、由点、线到面,交待清楚线条的来龙去脉,缓冲过度,明暗转折,虚实对比,这样才能深入空间而获得形的深度。把点线面处理好以后,一切也就找到了,作品就已经具有了生命。
神,即壶的神韵,也就是通过形象趣。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迸生出来,然后由内到外,滋长发芽,灿烂开花。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神韵。
3.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作品的气质要美,装饰生活,陶冶性情,从使用中获得美的感受。艺术的本身就是感情,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又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完美的作品其本身就具有充沛丰富的感情再抒发,是内在真实的标志。我们的目光透过表面潜入内心,当我们表现形象时,便会用内涵的精神――气质来丰富形象的本身。气也可理解为壶内腔仿佛被贯气并在外表所呈现的张力和骨力,这需要形制设计的巧妙和手上深厚的理坯功力才能做到!
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收藏并留作教学资料的《高竹壶》充分地表达了形气神三者的融合,壶形饱满,壶表玉气,氛围恰到好处,不矫揉造作,质朴中透出勃勃生机。这样的作品具有了精神、生命,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艺术设计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及科技水准,艺术设计的精神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风格。所以说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需要结合发展的,传统是设计的基础,时代是设计思想发展的基础物质,只有二者有效的结合,艺术设计才能茁壮成长!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