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意识形态风险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意识形态;信息网络化;挑战;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迅速普及开来,网络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体闲娱乐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其巨大功能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足之处。首先,互联网拓展了信息的传播空间。信息的传播媒介由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扩展到以网络为基础的博客、QQ、微博、微信等新兴客户端并广为人们所使用,扩大了信息的传播空间。其次,互联网增添了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人们的参政议政由之前的主要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等到当下主要通过网络,民主渠道的扩宽和参与方式的便捷更激发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互联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而互联网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网络上存在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供教育者选择和运用,新材料的运用能有效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我们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更要注意规避风险。首先,西方国家霸占着互联网界的话语权,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由于互联网发端、兴起于美国,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控制和管理互联网及信息上占有绝对优势。相关资料统计“互联网上97%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英文信息,其中美国的网上信息量占75%以上,中文信息还不到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向全世界宣传思想、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其次,互联网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新渠道。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把思想宣传和舆论影响的阵地由传统媒体转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中国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庞大已经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而微博用户数更是高达2.49亿,微博以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社会影响极大著称,这无疑为别国对我国进行更深更广的意识形态影响提供了更多受众和渠道。这意味着我国抵御“网络霸权”工作更难开展。
二、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一)重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按照“长善救失,趋利避害”的方针开展工作。要在坚持一元化指导为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活动,把相关要求融入到国民教育中,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循和践行。重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增强全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广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适应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当然受网络影响也更大。因此要提高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它提高到与专业学习同样的高度,从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上贯彻实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具体做法是,提升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加强批判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一批既具有政治觉悟,又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的人才,占领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
(二)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利用网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式
首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往往会被歪曲、恶意的消息扳倒,从源头上保证纯洁的网络环境的纯洁。在崇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网络文明应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之重。应当在日常教育中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提升全民媒介素养,引导网络主体由他律到自律转变,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创建网络文明。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失范行为,但是相关立法工作没有跟上,出现了无法可依现象。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立法、执法工作,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利用网络实时把握人民群众思想动态。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亦或是路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徜徉在网络世界里。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把互联网作为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的新渠道,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再次,合理利用新兴媒体。与其他传统网络媒体相比,微博等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更迅速、操作更便捷的特点被广大网友所青睐,但是由于其内容的开放性和低准入门槛使得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士在微博的平台上恶意传播不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不良信息或不实消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了遏制不良影响,要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控制,净化传播内容;寻求法律支持,完善网络立法;实施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制,确保信息来源的可查性;鼓励主流网络媒体开通微博,引导网络舆论,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首先要明确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处境,既要抓住机遇扩大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又要应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立足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进行自身调整,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以求保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学前教育不重视,甚至许多教师都没有听说过相关的理念。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这一促进儿童智力开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阶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以及部门的重视。
但是尽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然而当今的学前教育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教育方用尽方法希望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时期得到尽可能多的知识灌输,以此来提升其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方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而另一方面是家长,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因素以及严重的攀比心理,不仅无视教育方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更是在课外时间给孩子安排了大量的课程,使得其从小就负上了很重的担子。而且,教育方的的教育重心却不是放在开发孩童的天性以及求知欲、好奇心等,而是通过“背了多少唐诗,会多少以内的算术”等意义不大的事情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做法不仅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还使得当前的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得教育系统陷入困境,还会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给我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而且,相当多的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过分加速学前教育的学习会使得学前儿童承担较大的风险,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风险会转化为对孩子身心上的伤害。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
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本身就是通过开发孩子们的天性,以其喜爱的方式来完成脑力的开发,最终使得其不断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逐步过渡到高阶层的教育体系中。从这一方面来说,学前教育是不能离开孩子们的天性以及教育现实的。因此,学前教育的前提便是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以及选择,尊重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活动以及引导来完成对孩子的意识形成的促进和基本形态的认知。
总体来说,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如下:根据儿童的天性以及好恶。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来加以引导,使得其形成初步的意识形态,同时,尊重其天性的发展,使得其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能够在社会上进一步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应对
1.将各类教育活动进行整合
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内中有许多内容。学前儿童的思想常常是天马行空的,而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中也会对其思想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许多教学活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中所蕴含的“能量”也会对孩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整合各类教育活动,仔细分析教育活动的利与弊,通过某些联系来使得这些活动能够完成“无缝连接”,能够使得学生在自然的玩耍以及认知中得到思维的开发。从意义上来说,这类的“整合”动作能够打破传统的学前教育的禁锢,活化教育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
2.教学源自生活,取材于生活
从孩子的教育来说,其一切意识形态以及思维方式都来自于生活。因此,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来说,应该注意从教学中进行取材,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具体来说,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以成人的视角来完成或者界定,而是应该减少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实际的,能够触摸得到的自然感官载体来完成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十分符合幼儿的基本认知行为与思想形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只有从孩童的角度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取材,加强对孩子们意识形态的培养以及智力开发,方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3.加强生活体验
以往的学前教育方式是十分死板的,往往只有课堂的知识理论,而没有切身实地的体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与学前教育的初衷严重脱节的。以此,作为新时期的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通过生活体验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从孩童的角度来说,其基本的思维能力很弱,只能通过生活体验来完成对知识的获得以及积累。因此,从这样的理论出发,应该改变孩子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从知识的接受者改编为知识的选择者。加强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使得其能够了解活动的真正目的,完成活动的价值所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这种“生活体验”方式的教学能够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环境中获得成功。
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加“网上一族”的新生代,网络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新生代”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不断被弱化和消解;网络文化的巨大文化场效应深刻塑造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面临深刻危机;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也使价值观教育更加复杂化。面对挑战,要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结合网络文化时代的特点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要坚持创新,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挑战;应对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九零后甚至九五后,他们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独特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其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我国素来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问题的敏感性、国家对价值观教育问题的重视,等等,都使得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颇为引人关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契机,直面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及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网络和信息技术呈现裂变式发展,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道德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冲击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文化层面。所以,人类文化深深打上了互联网技术的烙印,网络文化已成为新的文化生态。与传统的文化生态相比,网络文化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性和大众化。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也是网络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生态的标志性特征。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络文化的行为主体及其交往环境、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虚拟性。网络文化世界是现实文化世界的投射,但又迥异于现实文化世界。在这里,网络文化的参与主体可以暂时超离现实世界的束缚,获得更大的交往自由,感悟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参与者的主体性得以更高程度的彰显。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破除了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技术障碍,使文化大众化具备了物质和技术支撑,资源共享和信息自由愈来愈成为现实,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人们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等网络终端,就可以轻松进入到网络文化的虚拟世界中,成为网络文化的主体。所以,具有虚拟性的网络文化又为文化大众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之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强烈互动效应,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二,开放性和包容性。网络文化以互联网、电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技术和设备为载体和依托,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和更新速度快、效率高、影响范围广,以及即时性、交互性、时效性强等特点。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传统文化生态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也随之被打破,具有强烈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网络文化生态不断生成。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文化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崭新姿态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传播、应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快速融入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不断调整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复杂性和多变性。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主要基于网络媒体独有的传播特性,如交互性、即时性、放大效应、汇聚效应等,还有网络文化的形式、内容、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环境下虚拟性和现实性的矛盾冲突,等等。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学习、交流、购物、娱乐、交友,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性质和风格的海量知识、信息,以及各种人物、行为和事件(尽管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人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被影响、塑造乃至重构。而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如即时刷新、即时传播)、交互性、虚拟性、时效性又不断强化着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第四,网络文化的价值多元化。世界本是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发展的世界,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多元文化和价值的碰撞和交融成为常态,也成为每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人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借鉴、利用来自全世界的知识和信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不同性质的思想和文化在网络世界风云际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特征不断凸显。大学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碰撞、交融的文化环境中,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或被动的文化和价值选择。某种单一文化和价值的影响和控制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太可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教育作用也不断被消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边缘化。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多数大学生成为“独生子女”加“网上一族”相结合的新生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对电脑、网络、手机等的使用呈现出接触频繁、使用频率高、依赖性强的特点。物质生活的丰裕、独生子女的独特家庭地位等使他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等空前优越,也使他们得以普遍较早地接触并熟练、频繁使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和互联网,其学习、娱乐、聊天、交友、旅游、购物等都与网络和新媒体密切相关,堪称“网上一族”。而一定程度上,“独生子女”的身份印记和“网上一族”的身份特征又得以相互强化。第二,网络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感受和接受能力强、信息敏感度高,易变性、可塑性更强。大学生本来就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求新知;而网络文化环境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知和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文化平台,使得他们更易感知、接触和接受新生事物,对各种知识和信息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可塑性更强,而易变性也更强。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追求新知、开阔视野、增进交往、彰显个性、成就自我;另一方面,纷繁芜杂的网络文化也会不断冲击他们的头脑,带来不少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困惑和偏差,形成过度的网络依赖,从而增加成长的危机和风险。第三,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误导和伤害。这是因为:其一,大学生还处在身体和心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社会阅历较浅、人生经验缺乏。作为网络文化的主体和生力军,他们热衷于网络、频繁使用网络、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却对网络文化的“双刃剑”作用缺乏理性认识,导致不少孩子“一网情深”、不能自拔。其二,大学生喜欢模仿、攀比和从众,善于自我表现、张扬个性、易走极端。网络文化环境放大和强化了上述特征,造成不少大学生情绪不稳、消极迷茫、摇摆不定、盲目跟风、冲动叛逆,频受各种误导甚至伤害。其三,也是作为以上原因的结果,不少大学生表现出网络自律能力差、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倾向。这就极易引发各种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问题,如网瘾,电脑、手机依赖,社交障碍,人格和心理扭曲,行为失范,直至违法犯罪等。而网络新媒体所特有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共振效应等网络新效应,[1]往往会强化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误导,扩大、加重对他们的影响和伤害。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首先,网络文化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其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断被弱化和消解。“网络的多元信息打破了国家信息垄断,弱化了国家对民众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2]的确,在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国家的信息垄断地位受到深刻挑战,政治逐渐走向透明化,文化权威被淡化,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借助于网络这一颇具开放性、包容性、复杂多变性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和发展更加高效迅捷,人们时刻置身于一个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并存、发展、矛盾、冲突的现实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国家对公民实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塑造和教育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网络世界的扁平化和平民化趋势正在一步步地消解权威的作用,排斥教化的功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负能量。”[3]作为“网上一族”的大学生,最容易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不同性质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不同性质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价值错乱、信仰失落、道德淡化、行为失范等问题。面对剧烈的价值冲突,他们的质疑、迷茫和困惑是必然的。有质疑、迷茫和困惑,就有对比、调整和选择,乃至颠覆和重构。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已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网络文化的主体,也是现实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主体。这种角色的转换使他们更加关注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感受、体验和创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并进行即时交流、分享和传播。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过程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过程,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教育作用自然会造成强烈的弱化和消解。其次,网络文化的巨大文化场效应深刻地塑造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价值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网络文化时时刻刻浸润着大学生的生存和成长环境,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化是一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融互渗、功能强大、充满诱惑力的文化场域。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基本上生活在实体的物理空间———现实世界中;互联网出现并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生存空间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既在实体的物理空间———现实世界,又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虚拟世界,两个交融互渗的世界不断切换,亦真亦幻。诸如人们的相貌、性别、年龄、身份等在现实世界里无法隐藏的东西,在虚拟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可以隐藏或变得隐秘;而那些在现实世界里隐藏于内心世界秘不示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也可以尽情宣泄和流露;真实的世界变得虚幻,虚幻的世界也可以变得真实。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幻莫测。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全新方式的展现。这也正是网络这个文化场的诱惑力所在,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化的诱惑力可谓无比巨大。他们几乎须臾不能离开网络,网络对他们而言就是生活方式、人生平台。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网络文化不断影响和重塑,已经与其父辈相去甚远。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越来越难以把他们从网络文化场中吸引出来。一般的学科教育尚且面临挑战,对于德育和价值观教育等具有特殊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学科而言,挑战就更为深刻、形势也就更为严峻了。再次,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更加突出,使意识形态工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具有挑战性,价值观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价值趋同根源于人类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利益驱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化态势,都极大地推动着文化和价值趋同的步伐。建构和形成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流动的技术障碍被消除、时空界限被打破,人类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获得了更方便、迅速、普遍、深入的交流和借鉴,信息和文化的大众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理想、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的预期已建立在掌握海量信息和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眼界豁然开阔。先进和发达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强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富裕、文明、科学、理性,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法治、人权等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民众对社会不公正、不平等、不文明、不自由状况的容忍度大大降低。这表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两股巨大潮流,在不断冲击和颠覆人们原有的观念结构,塑造着日益趋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看到价值趋同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全球化时代的另一事实:文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趋同以多元为前提,没有多元就没有趋同;多元是客观存在的,趋同是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是“一个内在互动,共同生长、发展、进化的过程,”[4]“价值趋同,并不意味着价值一统”。[5]价值趋同不是对价值多元的否定,而是多元价值并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实际上,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是一对永恒矛盾,只不过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更为突出了。价值趋同和价值多元的矛盾,同样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实质上是价值观的斗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倾向,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是教育者必须直面、必须理解和把握的事实。理解和把握了这一事实,也就把握了意识形态对立斗争的实质与核心,把握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与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促进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
三、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到,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确实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第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关于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灌输即理论灌输。这里的“理论”当然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特殊的意识形态。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强调理论灌输,强调教师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被动和服从型的接收器,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一味地进行灌输。灌输的惯性很大,流弊很多,广受诟病。我们不否认灌输有一定的必要性、合理性,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认真反思和调整。与以往信息垄断和信息不畅的时代相比,现在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已经不合时宜。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国家的信息垄断地位,人们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手段主动、迅捷地获得和选择海量信息,任何一种特定的文化或价值观都会瞬间被抛入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参照系中,重新接受人们的审视,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时刻都面临重估和新的定位。这种状况对于成熟的成年人来说也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冲击和影响尤甚。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知识不断增加,视野更加开阔,自我意识持续增强,个性更加突出,人也变得更加现实;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和情绪波动,使得他们更容易抗拒被灌输的东西。也许你觉得所灌输的都是天经地义,可他们恰恰不这样认为,他们可能更喜欢选择逆反和叛逆。这时候,相比灌输,疏导就变得至关重要。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灌输是居高临下的不平等姿态,疏导是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姿态,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多一分平等,多一分理解和尊重,要懂得“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创造畅所欲言的气氛;坚持平等的原则,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互相理解,在尽可能和谐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不迁就错误的意见,不放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6]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永恒的原则,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疏导,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要有理论维度,也要面向他们成长的实际,面向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实际,尤其要正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质疑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关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当今世界是一个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世界。一方面,虚拟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投射,成为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虚拟世界以其强大的功能影响和塑造着现实世界,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互渗,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样态,塑造着全新的文化世界。大学生始终是虚拟世界的主力军,他们离不开虚拟世界,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这是一个不容漠视的现实,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这一现实。要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形式、内容、手段等各方面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模式,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二,要结合网络文化时代的特点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价值观教育最终需要合宜的内容为承载。网络文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和纽带,文化和价值发展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多样包容性、虚拟性、复杂多变性等特点,其内容在质和量上都与以往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文化和价值观丰富多彩,但同时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网络文化时代,虚拟世界成为藏污纳垢的重灾区。所以,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惩处之外,教育者所面临的就是把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关,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效甄别和取舍,用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内容去填充大学生的价值空间。另一方面,就大学生的接受特点看,他们更多地喜欢彰显个性、求新求异,不喜欢刻板僵化、一成不变,这些倾向在网络文化环境下被进一步放大和强化。所以,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重思想性,也要注重新颖性和趣味性,要努力体现“三贴近”的要求,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其中、自觉践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其一是多元并存和一元主导的关系。要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当前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要正视文化多元并存和价值趋同的基本现实,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精华为我所用,坚持“拿来主义”,反对固步自封、惟我独尊。其二是现代和传统的关系。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优秀的传统在现代仍然能够以适当形式彰显其价值。大学生多推崇现代和后现代的东西,而轻视传统的东西。这就需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上整合传统文化中仍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以适当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对接。其三是精华和糟粕的关系。在网络文化条件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二重化使这一关系更加复杂。其实,不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存在着正和反、优和劣的矛盾和冲突。所不同的是,网络文化时代,虚拟世界使现实世界中原有的糟粕的东西有了新的藏身之地,并且花样百出,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对大学生也更具有诱惑力和影响力。这就使得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整合更具有挑战性,更加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和材料的选择方面把好关。第三,要坚持创新,努力实现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没有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教育观念就无法贯彻,教育内容就无法呈现,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实效性了。这在整个教育领域都是相通的,价值观教育当然也是如此,但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和目的上都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接受和培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这首先需要教师的思想和价值引领,需要师生的思想和情感共鸣,需要学生的理论和价值认同,进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实现知行合一。所以,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整合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网络文化时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可谓日新月异,多媒体、网络平台、慕课、“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颠覆着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确,传统教育手段既无法承载、呈现海量知识和信息,也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形势,不适合网络文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特点,因而很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当然也就难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了。当前,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已经不是问题。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建设的问题,否则有了这些硬件设施也可能只是摆设。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手段和方法不可分割,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要求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不论是讲授、辩论、讨论、演讲,还是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特殊性出发,从现有的教育手段出发,选择灵活、适当的教育方法。但从根本原则上讲,价值观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结合上下功夫;要更新观念,要善于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方法,并注意在教育手段、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作者:王现东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2]曹挹芬,曾长秋.新媒体时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认同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3]张小飞,陈莉.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嬗变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J].理论视野,2013,(6).
[4]冯军.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趋同与多元化发展辨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40-02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频繁,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极大冲击。新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更加严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科技,利用在信息资源上的垄断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逐渐弱化。
(二)低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和情感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内容、方式上的无限开放性使它所涵盖的广阔信息量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低俗文化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粗俗搞怪、噱头包装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使大学生往往在无意识中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1]。低俗网络信息容易使大学生脱离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网络的“虚拟化”、“无序化”和“自由化”也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对自由的盲目崇拜和对一切权威的藐视,助长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滋长。
(三)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挑战
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直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互联网这扇大门打开后,信息开放了,打破了原来分级传达信息的模式,学生和教师获得信息是同步的,有的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信赖感和权威感受到威胁。同时,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各方面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去主动消解和过滤负面信息,做到既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又对社会的发展负责是给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新课题。
二、网络时代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网络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它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第一,互联网具有快捷的速度优势,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第二,网络受众的广泛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凭借迅速扩散的信息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大、辐射面广、冲击力强。
第三,网络运用了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紧密结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效果。
第四,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过去搞思想政治教育“你说我听、你问我答”的单向方式。网络的交互式传播方式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接受思想教育时能及时与教育者开展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在网上袒露无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理想信念。
三、趋利避害,依托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尽快做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提上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可见,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对互联网这一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地介入。
(一)利用网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作为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并制约教育活动的客观现实,是一种能影响和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校园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通过网站进行主题讨论,在讨论中拨云见日,实现认识的统一,完成思想的升华。
(二)利用网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在道德的层面上使用自己的专长柔性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能够以批判性的视角去解读媒体信息,在教学中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媒介资源,实现教育者讲授与借助媒介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网络传媒形成一种相互补益、相互耦合的关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能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下对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受各种社会浪潮的冲击。
(三)利用网络深化对大学生的“深度辅导”
所谓“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3]。“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网络沟通平台为此提供了便捷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这些新兴媒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时互动交流,以避免少数学生与教育者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与尴尬,同时更有利于用文字展现心灵最深处的声音。借助“微博”等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健康干预,化解大学生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4]。
(四)利用网络监管和道德自律弱化网络带来的副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2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使用者可以隐匿其在真实世界的部分或全部身份,这容易使网络使用者忽视责任归属感和社会约束感,把自己内心中一些不良东西显现出来,利用网络有目的地攻击他人和社会,或利用网络为自己谋取不当得利等,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亟须社会制约机制去约束和规范网络行为。
1.加强网络监管
学校应该联合教育、公共安全等相关部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系统的管理,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对大学校园网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与筛选,以确保网络畅通安全。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机构,研发网络舆情监管系统,通过调查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关注并分析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心理缺陷、心理需求等,及时进行舆情研判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防患于未然。
2.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阐述了道德自律的意义。在网络交往中,由于交往主体具有“匿名化”、“面具化”、“数字化”的特点,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尤为重要[6]。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良心的主动行动。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水平,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文明使用网络,以个体的自律行为营造整个校园和谐健康的网络运行环境。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网络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和谐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
[2]方素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3]寇红江,王洵.对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
[4]孔令凯.浅议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9).
一、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一)改变了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
新媒体传播方式灵活多样,传播的信息量也非常惊人,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信息交流模式。在传统师生交互模式中,往往以单向交流为主,教师方占据主动地位,存在信息传播不平衡的现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获取变得相对简单,学生群体可以利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便捷的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制作,而且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
(二)消解了传统时空观
除了对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以数字技术为主的新媒体也彻底消解了传统时空观。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创造了一个超越性别、年龄、区域的巨大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交互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和区域,交往双方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中意的身份,就像有人说的:“你永远都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时空的穿越、身份的虚拟,都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消解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难以逾越的界限。
(三)增加了信息管理困难
新媒体的便捷和使用成本的低廉,使得每个人都能共享信息盛宴,参与信息与传播。年轻学生捕捉时尚潮流最为敏锐,热衷于利用媒介来对外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方面而言,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开拓其视野是有利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困难。特别是在以年轻大学生为主的高校,新媒体时代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最普遍的人群之一,因此,在新媒体流行的背景下,高校教辅人员也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艺术,促进学生工作更高效展开。
(一)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掌握新的媒体技术。主要是指电脑、手机、QQ、微博、微信等通信软件的使用传统的思政工作以课堂说教为主,而QQ、微信等已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联络感情,表露情感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管理人员也应该适应新常态,善于运用学生常用的通信工具。
(二)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重新定位角色。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毫无疑问占据“神坛”高位,占据信息主导角色。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这一角色受到了削弱和挑战。一方面因为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使得课堂教育内容地位下降;另一方面因为信息的广博也使得大学生开始质疑甚至推翻教师传递的信息。
(三)要求学生工作者灵活管理办法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速度极快。海量的传播信息,既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新的视野,却也隐含诸多风险,使得高校学生管理状况更加复杂。90后大学生年轻不谙世事,缺乏成熟和理性,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能力,在鱼目混杂的庞大信息淹没下,很多人容易被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中一些负面的倾向,如道德观念淡薄、政治意识冷漠,为人处世功利等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的难题。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交友、求职等进行诈骗,一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也在高校中迅速传播,让大学生深受其害,这也极大增加了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难度。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要通过在学生群体中盛行的新媒体技术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利用新媒体技术抓好大学生工作。
三、解决学生管理困境的根本途径
(一)构建学生工作一体化平台。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平台主要包括课堂、网络、学生公寓和学生实践点。传统学生工作中,主要以课堂为主,公寓管理、社会实践点抓得不够。应有机整合现有各类工作平台,使课堂、网络、学生公寓、社会实践基地等实现平台一体化,课堂教育中要融入学生思想管理、社会实践中要融入专业知识传递,多方位融合交互,构建一体化平台。
关键词:中学校园 以人为本 和谐温馨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关注民生、控制风险与体制改革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改善民生是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富民强国的最终目标。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使命。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社会培养杰出的建设人才,我们的任务,将不仅仅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其中也包括情感、道德、品格等全方位的引导与熏陶。联系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们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和艰巨。如果将这些校园发生的案例作为警钟,这恰恰是从反面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镜鉴。
例如让人叹惋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还有后来的药家鑫案件,当时曾经让全社会感到震惊。马加爵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却成了残忍杀害四名同班同学的疑犯。同学想不通,亲友也想不通――这名青年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有记者为此请教了一些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关注青年学生心理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尤其对校园内某些情绪不稳定的同学要重点关注,及时疏导,防止发生类似悲剧。就以中学校园来说,常见的心理危机包括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而分析原因可以梳理出若干条,如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心理落差、角色迷失等等。因此学校应对他们重点关注,如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等能够缓解这些危机。至于云大这位在校学生的作案动机,后续报道表明,当事人既非“仇富”,也不是“变态”,似乎更多地由于缺乏及时疏导和宣泄。笔者曾注意到这样一则报道:当有记者前往采访羁押中的当事人时,身着囚衣的马加爵指着自己的鞋子对记者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穿过的最好的鞋!――此处引用这一细节,只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关爱,对于每一个人的关爱,却是显得如此的重要!如果再联系到药家鑫事件,更表明对青年一代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是何其重要,又是一项多么艰巨的系统工程!
本文认为,校园不仅是学术的殿堂,还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这座家园,应该是他们学习、成长和生活的美好大家庭,而校园的和谐,同样也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校园作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她的精神文化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心理学表明,人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置身于何种精神文化环境之中。本文所指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我们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因为员工的心理状态更具影响性。毋庸讳言,由于竞争的激烈与残酷,面对种种挑战,尤其在教学方面,有的教师表现得乐观、积极,勇于面对困难,迎接竞争和挑战;而有的教师面对竞争和压力,面对教育体制改革,表现得消极、畏惧、烦躁,感觉到压力与困惑等等。 教育工作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的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所以在我们疾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学校教师团队的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就,为此,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是他们成为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匠;作为教师,更应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担当重任,承担职责。考虑到作用和效果,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级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作为青少年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几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工作能力。辅导员不仅心理素质应该过硬,还要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辅导员更要掌握青少年在情绪情感方面的常见问题,掌握分析其成因和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尤其应重视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求辅导员要形成强烈的“为人师表”的自我人格构建意识。所以,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应该自尊、自重、自爱,增强师德意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要作出表率,以促成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渴望。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才有这些作用,每一位教师和员工,都有这种义务和职责。因为以我们的人生阅历,理应成为这些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谁没有过青春年少?谁不曾年幼无知?学步时都会跌倒再爬起来,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莫说年轻人,就是组织培养多年的老革命,临近离退休时还往往晚节不保,所以,年轻时的某些过失其实再正常不过呢。需要的正是我们的宽容、理解与关爱,而在此期间,每一位员工都担负着不可或缺的职责。
坚持“以人为本”,不应该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为了做好此项事业,它甚至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设身处地,要深入学生群体,甚至鼓励“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因为,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就不应该扼杀人的个性,个性与和创造具有割不断的关联。而万马齐喑、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正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所以,我们的校园应该是思想活跃、人际和谐、格调健康、学习氛围浓厚、人文色彩浓烈的精神家园,校园应该处处洋溢着美好与温馨,洒满雨露和阳光,充满活力与希望。
参考文献: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拙见,仅供各位同仁们参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合理安排授课学期和课时数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的传承结晶,具有连贯性和奠基性。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必须要注意这点问题。但是,目前各高校安排本课的学期和课时数不尽相同。就拿我校来说,在2010年的教学计划中(三年种《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二年第一学期上,一周六课时共十七周安排到当年第二学期;2012年的教学计划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三年,一周四课时共三十四周(136课时)。显然,这个计划有问题。其一,忽略了时间顺序。我们知道《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民间文学的延续,是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如果将这门课程安排到最后学年上,不符合教学规律;其二,大大缩短了应有的课时。其三,忽视了教学效果《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学习相关文学专业课的必要补充,如果将其安排到最后学年没有发挥出其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应将《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安排到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在《维吾尔民间文学》课之后(或并列),在《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课之前。至于课时,要安排的尽量充足,保证其课程内容的全面讲授。
二、选择适合讲授《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教师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沙比提编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肋、《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推翻。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
因这本教材出版己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风险、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风险、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J险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答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 、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三)灵活设计作业。《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最适宜的作业方式是作文。设计作业时,尽量安排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看资料的题目,绝不能安排一问一答的书面题目来浪费学生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探索。显然,为了完成第一个题目学生不得不查阅有关维吾尔族宗教信仰历史、来历成分、生活的地域、形成民族史、使用的语言文字、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意识、心理的四五部书籍或者文章,以后也是如此。教师批阅作业时一定要认真,给学生的作文写出详细的批语,选出最好的一两篇作文,鼓励学生做进一步探索,力争发表。如有在此方面发展的志向者,教师也要无私地进行指导。
关键词:社会资本 文化产业 路径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西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对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上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西安地区有各类文化企业约8000家,从业人员约38万人,其中,民营文化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均占到总数的90%。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但是社会资本在进入文化产业上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
一、西安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分析
第一,地方政策导向不明确,社会资本不敢大量进入。
西安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现行政策以中央政策为主,地方自主创新少,且政策多为政府地临时性指导文件,在周期上时效较短,一般只有3年,政策周期不连续,[2008]114号、财税[2009]31号、财税[2009]34号等政策文件,也将于2013年到期,届时刚刚起步的文化企业也将因政策终止而压力大增。
占西安文化企业多数的民营文化企业,没有得到信贷政策支持。也无法享受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出口文化产品退税等优惠待遇,受惠范围和力度远低于国有文化企业,使社会资本也在徘徊,对大量进入文化产业信心不足。
文化产品具有非物质属性和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受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意识形态领域严格监管的影响,很多投资者不敢轻易涉足文化产业领域。
第二,西安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过低,阻碍了社会资本进入。
西安文化企业构成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注册资金不高,缺少规章制度,经营分散,管理不善,效益偏低,经营财务状况不佳,对社会资本的没有吸引力。
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弱,很多投资者对文化产品的市场前景,产业运作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缺乏了解,因此很多投资者对于文化产业还处于持币观望的阶段。
原国有文化单位人员思想保守,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经营人才,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往往因为没有商业意识而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产业整体市场化程度低,引进社会资本的能力不够。
第三,文化企业缺乏融资等市场化金融手段支持,无法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文化产业属于高投资产业,需要多种融资手段和方式的支持。上市融资,债券发行,信托计划,主题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还未在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作用。
西安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中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的优势,银行贷款也是我国企业目前进行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但是文化企业本身普遍缺少有形资本,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流动不畅,给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融资带来了困难,文化企业很难通过抵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
直接融资手段是发行股票和债券。但是这两种方式对企业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大多数企业无法直接融资。
目前股权投资基金,信托计划,主题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非常少,对西安大量处于萌芽期的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更小。
第四,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缺乏投资平台支撑,投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居民具有持币的传统,因而社会沉淀货币数额较大。而且西安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还以非常快的速度逐年增长,所以西安民间资本潜力巨大。但是,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仍十分有限,只能投传统投资领域,楼市、股市、基金,债券等,西安大量的社会资本急需找到新的投资渠道,而社会资本想要投资文化产业这种新兴的投资领域,还缺乏投资相应的投资平台和渠道。
二、西安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路径分析
本研究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资本为核心,按照"三位一体"的模式来为西安设计一条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可行路径,这这种路径可分三步完成。
第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
建立政府在此路径中主导作用,把社会资本先引导到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文化领域,一旦试点证明这些投资有着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大量社会资金就会不断涌入,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入上进入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循环。
政府就某个文化项目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协议,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取得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项目的监督权、调控权。指政府也可以把己经投产运营的文化产业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移交给民间投资人,通过在约定期限的经营,民间投资人收回全部投资和合理回报,待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政府再将项目的所有权收回。政府部门也可与社会资本合作,利用私人或社会机构的资金和管理优势进行文化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与经营,政府对社会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购买,也可以合营方式或者以授予私营部门收费特权的形式出现。
通过以上这些模式,可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中来。把大量的社会资本引导到新型经济领域,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
第二,完成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市场化。
这一步是以文化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化,实现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路径。
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文化企业要有在走市场化的信心,企业化运营,成本控制,产业要健康透明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作用。文化企业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商品化,品牌化。不断提高企业自身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吸引各路社会资本的力量。
第三,社会资本主动投资文化产业,提升资本和产业的融合度。
建设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平台,推动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是21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潜力巨大。大量的社会资本有组织,有程序的进入文化产业,从传统投资领转向新兴投资领域。从海量文化内容,到大众流行文化艺术符号在传统产业总的普遍应用,社会资本可投资的产业链从服务到信息到文化,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充实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实现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三、西安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保障措施
第一,政府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政府要破除社会资本不安全陈旧认识,敢于引进社会资本。使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准入条件、行业咨询、设立要求、审批程序、审查内容、监督程序等各项工作清晰化、公开化和高效化,为它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坚定投资者的决心和信心。
完善政策保障。制定《西安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减免税费、设立文化类免费培训机构等措施,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文化领域的积极性。
建立独立、公平、公正的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和交易平台,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是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的必备条件。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创意,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当于对进入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的保护,这样才能增大社会资本"惠顾"文化产业的概率。
第二,文化企业建立各种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
既要支持文化企业以项目合作融资、被并购融资等寻找发展资金,也要推动企业盈利再投入和职工集资合股的内部融资,还要开发多元化信贷产品,增加贷款额度,开办资产抵押业务等,提高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同时也可设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多种灵活的资金募集方式和组织模式,吸引与文化产业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投资者。
第三,社会资本主动投资文化产业
一是,设立西安社会资本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借鉴成熟美国、日本资本市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由发起人定向募集,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基金资产,向目标企业直接注资、协议转让股权等方式参股各类文化企业。
二是,成立西安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组建社会资本文化产业基金配套服务中心。建立一些平台型公司,吸引资金和合作者。建立文化企业促进中心,通过"中介+担保"创新型服务模式,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上接投资人,下接借款人,中间承接"中介+担保"。即解决了民间闲置资本在短期内得到高回报收益,又解决了文化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向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11)
[2]杨尚琴等,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未来域发展,2011,(01)
关键词:信息化;大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19-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大众化这一崭新的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大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从思想、理论、政治上建党、提高党的凝聚力的重大举措,表明我们的党更加注重让从理论走向实践。新世纪,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渐深入,教师逐渐丧失了原来的信息占有甚至垄断的优势,高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信息传递方式和权威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信息化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将大众化的内容融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探索灵活多样、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将是高校大众化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信息化时代与大众化教育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技术、内容、形式,以及传播信息的观念、数量、速度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平等、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使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难怪有学者将许多新媒体称之为“自媒体”(WeMedia)!一方面网络技术为新媒体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路径和存在空间,强化了传播的双向性,补充和增强了媒介的交互功能,不仅使信息内容极大丰富,而且使传播速度和受众选择权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能够以实时或准实时的信息交互方式,达到更为快捷、更为多样的信息传递,向高效传播靠拢。
大众化是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高校大众化教育就是使广大的高校师生群体理解并掌握理论的实质,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创新,肩负着“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作用[2]。高校大众化教育是理论传播推广的过程,其推广的过程必然受到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深刻影响。
首先,当前推进高校大众化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高校作为教育研究和文化传播的中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引擎,除了传播文化知识,还肩负着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光荣使命,积极推进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其次,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与技术的兴起都会带来人们感知方式的变化。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新媒体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信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传媒的发展使人们具有了跨越时空限制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当前信息时代条件下,推进高校大众化教育需要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在保留传统有效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传播方法,借助新的传播载体,使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信息。
最后,掌握传播媒介可以使理论更好地发挥作用。现代社会新媒体越来越发达,传播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深。在掌握传播媒介使用的同时,把握好大众化教育的实质,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在现实中彰显其指导实践的力量,把握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根据学生的需求去传递信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讯工具和一些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将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立场推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去,通过新媒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深入理解,才能进一步推进高校大众化教育。
二、在大众化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学生之间思想交流媒介多,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广,瞬间动员能力强,互动性强,影响范围更加广大。网络的多媒体性和交互性,使网上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大学生成了网络的最大用户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严肃刻板的灌输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显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信息化时代的条件在带来巨大的风险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面利用和有效掌控这些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书方面,要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一方面,在备课环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群体知识共享的办法,保持在信息资源占有方面的相对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利用群体优势,实现特色分工,知识共享,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应对当今信息时代的挑战。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分工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备课任务。政治理论课本身比较枯燥,时效性较强,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当今的国内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就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讲课环节,即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视听手段和传媒产品,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在短时间内把信息量巨大的相关内容传递给学生,而且要求入脑、入心。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感同身受的鲜活内容,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育人方面,也要不断通过现代化的沟通手段增强自身的人格影响力。在当代大学生里,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加上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形成了孤僻、猜疑、封闭、内向的性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在课下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手机、Email、QQ群、人人网、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角色转换,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促进。师生是平等的,而不是“训”与“被训”的关系。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交往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通过讨论、激励、了解、鼓舞,使教育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通过新媒体“面对面”的交流,对热点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更能吸引学生关心国家与社会。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和巨大力量。老师们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力。
最后,针对学生主体性增强和参与意识觉醒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驾驭、筛选信息的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愿望以及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积极开展政治理论课的实训教学,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传播者。尤其是和大学生自身及现实社会联系特别密切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课程内容做成直观、贴近实际的课件形式展示给同学,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生给学生讲授的方式传播,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这是推进高校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化。
三、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有效性
信息化时代,知识传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享,在分享中才能体现信息的增值作用。当下社团组织以及政府机关都以开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为时尚,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资源优势群体,通过国家出资构建共享的大众化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直接使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直接站在更多巨人的肩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高校大众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加强影响力;可以集中全国的教学名师,使同行之间知识共享,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直接面对最有吸引力的“名师”;还可以引领大学生思想,把大学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导向理性的爱国主义,帮助大学生了解负责任的大国国民应有的健康心态和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影响,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找“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个人权益实现”的应对策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民主法制意识,引领大学生在个人或群体利益发生摩擦冲突时,学会在法制框架内寻找解决途径,防止一时冲动的过激行为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在网络平台的内容构建方面,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旋律,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大众化教育的精神感召力,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坚持思想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必须建立在受众者认同的基础之上,先“知”,后“信”,再“行”,最后“内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价值的传承,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播者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必须使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网络语言,在融入、贯穿、转化上下功夫,使理论的精神感召力不断增强。
2.提供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的空间条件,增强传播主客体的吸引力
列宁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高限度的=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把基本原理,由抽象理论到具体应用,从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理论。要把网络和传统媒体相整合,进行适当分工,相互协调,整合力量,达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最佳状态。与此同时还要抓住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机遇,突破网上信息组织技术,使其整合为最有组织的、最便于使用的、最易于形成影响的、有一定规模的反映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资源,应对目前现代化信息资源现状的挑战,占领网络宣传的制高点,从而增强传播主客体的吸引力。
3.提升大众化的精神动力,增强传播主客体的心理认同能力
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相对应的过程,是“个人通过接受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趋向”的过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界定,可以肯定的是,传播者与受众对理论的心理认同作为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趋近的、可共享的。信息化时代传播者通过网络要实现理论的认同与传承,就要从传播者自身做起,把对的理性认识推进到内心的情感认同,只有这样,传播者才能让受众在情感上认同,增强传播者与受众对的心理认同能力,“坚守住自己的信仰阵地”,推动大众化。
4.创新传播语言,加强传播主客体的心理驱动力
信息化时代,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网络传播模式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传播者应引导受众创造性地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种网络传播主客体互动式模式下,学习情境具有真实性、协作性,有利于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并为受众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同时能够促进传播者和受众整体投入到学习经验和环境中,激发他们理论思维的建构。在传播者与受众的自我选择中,体现出教与学的自主性和渗透性,获得对理论学习的心理驱动力。
5.注重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整合,提高道德感召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德”的作用,提倡修身养性、重义崇德,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厚德载物”、“德行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古语,承载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优秀道德情操的美好向往和由衷褒扬。注重品德修养、具有道德感召力,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道德感召力出凝聚力,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提高道德感召力,才能彰显道德力量,树立新风正气,否则就会加剧社会的道德败坏。高校大众化教育传播路径的整合,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高传播者与受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是大众化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焕发民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源泉。只有把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到大众化中,并且使传播者与受众接受、掌握并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传播主客体的道德感召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