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验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系统训练大学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课程,是系统培养大学生实验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各工科院校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实验内容上来看,验证性实验较多、与物理科学的前沿比较接近的实验较少;二是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多以“言传身教”为主,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教学手段、技术与设备落后,CAI教学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四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时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介绍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使得学生只会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机械地测试一些结果,即使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也不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教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一、合理设置实验项目
按照学校“强化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把实验内容框架体系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与现代科技联系密切的实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性实验主要是由学生独立提出设计思想、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自行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
鉴于此,可以这样设计整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思路:(1)在保证基础性实验内容的前提下提高起点,减少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逐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适当增设开放性实验;(2)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原有实验项目进行精选、合并、更新、改造,淘汰那些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增设一些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性实验;(3)不同的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基础性实验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做的,综合性实验是部分专业学生全都要做、部分专业学生选做其中一部分的;(4)学生在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实验、接受了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设计性实验。
二、改革教学方法
1.采用尝试教学法
对于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基础性实验时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法,即教师在实验前先不讲解实验内容和原理等,而是让学生在做好实验预习的基础上直接开始实验,然后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评析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而且由于实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推断并得出结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采用启发、引导和讨论式教学法
对于综合性实验和一部分较难的基础性实验,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实验室时必须提交预习报告,内容包括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启发学生思考这次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否还有其他用途。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索取知识。接着,教师要全场巡视,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其作为教师的“小助手”来帮助其他同学,从而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掌握实验内容的目的。最后,在完成实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整理实验操作台,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非常重要。
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师最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即教师不介绍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接着由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预习报告,介绍实验方案,汇报测试过程、分析结果,教师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完成实验。这种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引入现代技术
1.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生动形象的模拟仿真,利用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功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将静态变为动态,使声音、图像、动画、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增强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2.使用录像设备
教学中配合使用录像设备、CCD微观图像摄像显示设备和高亮度投影设备,既可以使学生观察到原来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很快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节省时间,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还可以使学生根据录像和CCD摄像显示很快将仪器调节到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3.建立实验室物理教学网站
学生可以根据中心提供的网址登录网站,在网上了解每学期的实验设置和内容介绍等情况,根据选课规则选择自己在本学期要做的实验题目和实验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预习功课。
四、改革考核方式
要建立“注重平时、能力为主”的综合考核方法,即注重平时成绩、淡化期末考试成绩、注重能力考查。平时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70%,分为三部分,即自学能力(预习情况成绩评定)、操作能力(实验过程和原始数据记录成绩评定)和综合实验技能(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理论与操作合并进行,让学生在已开设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中抽签,考题中只给出实验仪器、实验目标和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考题要求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拟定实验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评卷时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报告各部分按比例判分,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之和为大学物理实验成绩,与其他课程等价。
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书写实验报告要本着从简的原则。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实验原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要写出不少于50字的实验心得。二是要在评分制度中去除“失败”的概念。不管是哪一个实验,教师都应允许学生失败,并鼓励学生重做,要让学生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实验,没有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用分析失败的原因这种方式来替代本次实验结果。三是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及时将报告发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验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必修物理实验课的学生数显著增加,非物理类专业理工科学生的大学物课实验课学时数不同程度地减少,而必修大学物理实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专业,实验能力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保证实验效果,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师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芳桂.重视设计理念 培养创新能力[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来说,其作用尤为突出。该课程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领航意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仅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
能够在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优秀实验类课程,离不开良好的实验条件,宽敞明亮的实验场所和先进而齐全的实验设备是建设优秀实验类课程的有力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对具体知识的需求出发更有针对性地设立实验项目,普通验证性实验可避免实验仪器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项目中的重复出现,以便用最少的实验项目覆盖常见的实验仪器,锻炼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加大针对为各专业服务的实验项目比例,根据各专业需求适当地更新实验项目和设备,紧贴科技前沿,将更多典型的科技应用实例展现给学生。能够开设的实验项目总数如果能达到12个左右便可较好地覆盖典型物理学的各个方向,负责基础课程的部门可以设定其中的4到6个为必选项目,各专业可根据需要选择4到6个选做项目,以便达到坚固基础与专业知识的目的。
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较之普通高等院校更应该加强演示实验室的建设。演示实验室是让理科学生开阔眼界直观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非常良好的平台,也是文科同学提高科技素养的良好途径。许多有趣且具备代表性的物理学现象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述很难尽善尽美地描述清楚,但是在演示实验室中,教师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全方位地反覆地观察奇妙的现象并加以解释,演示实验课的良好教学效果已经在很多高等学校中得到了体现。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视频观摩或者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切身体会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力量,是对学生的身心十分良好的熏陶。因此在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以及文科专业的少学时文科物理课程中都可设置两学时的演示物理实验内容。
二、更新教学理念
物理学不是只能在“纸上谈兵”的学科,大量的各式习题并不是物理学的全部,很多高中只重视学生在物理试卷上的成绩,而轻视了物理实验的教学环节。而作为高校的物理学教师,我们有义务使同学们对物理学的整体认识加以改变,物理学是整个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部分,能够对它的整体与发展概况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也是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贡献。而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拿出适当的时间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比如在某一新章节的导言部分可介绍历史上对于某原理或定律的发现非常重要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科学家是如何的设计实验,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进行必要的讲解,也可以在实验课程的绪论部分多多举出前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事例。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探索精神不应仅属于工作在科学前沿科学家们,很多的时候技术领域的小发明小改进才正是点点滴滴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真正的在实践中探索,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进步。我们培养的高等技术人员很有必要在学校了解这样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样的意识。一个在工作中善于动脑,思维灵活,思想开阔的技术人员其价值是应明显高于墨守成规者的。而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就恰恰具备培养这样思想的条件,我们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边教学边启发,要让学生们既学到知识又丰富思想,既完成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两者相互促进,两全其美。
三、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试卷考核由于形式所限,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具体考察,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恰恰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开辟新的成绩考核形势,要求学生们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促进学生对各类技能的活学活用。在实验课程的最后阶段,可以安排一学时的时间让学生们随机抽签进行某一项实验操作,例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读数、电路的链接、惠斯通电桥的调平等等很多实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操作环节都可以利用比较短暂的时间进行考核。这样一来,学生在上实验课时便会十分注重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应占30%左右,实验报告和重点考察实验数据处理的期末作业可各占40%和30%。让学生在课程中的各环节表现都对最终成绩有着一定影响,方便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把握。
总的来说,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改革潜力是巨大的,它一定能够为此类学院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建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鲜明特色应该成为教学工作者的长期任务。我相信通过对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一定能够促进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理念和考核方式,从而达到使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既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操作技能,从而为实现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发挥重要作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本文根据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抽象性,以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为例,研究了提高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举措,认为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独立学院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对市场挑战,提出了一条新的理念与实践途径。
1.前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不断扩大新的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形式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 “依托母体,民办机制,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发展。在这种新的办学模式下,独立学院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以适应新的教育机制的需要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与母体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等。因此,我们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独立学院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已成为一种共识,在教学中,这是首先应该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数学是独立学院理、工、管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能为广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它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它有较强的应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它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与计算机的使用结合,广泛应用到工程技术、国民经济、生物技术、金融、社会科学等领域。所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数学理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需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程难学,难以应用。另外,我国数学教学体系所讲授的内容都是非常经典的理论,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许多学生步入社会后,因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而难以应对工作上的挑战。学校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是高校的数学教学的一大弊病。
鉴于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抽象性,本文将以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为例,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加以探索,使数学课程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材和教学大纲基本都是照搬二本学校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样,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从教材和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
2.1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独立学院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就是教材的改革。我们应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应首选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由浅入深,简明易懂,更多引用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领域实例帮助理解内容的启发式结构的教材。而目前各大图书市场的数学教材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几乎没有一本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所以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在2005年建校初始,在数学课程中,基本沿用北京化工大学选用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三本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大量删减。这就导致教学内容和教材不相符,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我们积极组织有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针对本校学生的特色编写合适的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提炼,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每章每节的内容,决不让学生在教学中有听不懂的内容。另外,我们在每章都附有相应的数学家简介及数学软件介绍,供教师选择性讲解。这部分内容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我们已经先后出版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内的一整套教材,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几本教材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大多数任课教师和其他兄弟院校的认可。
2.2制定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各个专业的特点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此来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制定教学大纲,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最密切的数学知识。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在最初也是借用北京化工大学的数学教学大纲,这进一步加剧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使得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展开,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理论上严密、逻辑上严谨的要求更是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使一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于是,我们在原有数学教学大纲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修改编写了适合我校的数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淡化理论,加强应用”为目的,降低了抽象推理的难度,删除了一些理论证明,将现代数学技术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内容和体系中去。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学有所得。另外,我们每年都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以应对学生以及外界不断变化的需求。
3.创新教学方式
3.1 问题式教学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是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认识到,应该对学生的提问方法进行改革。首先,改变传统的老师和学生的一对一的提问方式,实现相互提问法,即让两个学生互相提问,然后老师讲评,当然也可以学生向老师提问,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互提问的方法道理在于:能够回答问题不一定能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要比回答问题层次更高,更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对已学过内容的提问,要将提问延伸到讲授新内容中,这样能保证学生时时保持高度的热情。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3.2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软件、硬件的限制,独立学院的教授通常采用课堂讲授为主,有的时候辅以讨论等形式,较少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独立学院,学校设施比较齐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多媒体有许多优点,如清晰、直观、形象生动,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目前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数学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并不见好,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数学中很多推导也是比较适合板书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使一些用粉笔难以画好的图形可以用多媒体制作得很清晰和直观,而对于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用黑板边引导边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我们在讲定积分的定义以及空间解析几何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3.3案例教学
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予以改革。但是把学生带出数学课程去参加实践也是不太可行的,案例教学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案例教学是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程,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找解决实际的方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时,应讲解专业相关的实例,让学生知道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能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如在逆矩阵的学习中,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可以讲解用矩阵知识解决破译密码问题,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讲预测动物繁殖方面的实例。另外,我们可以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的课程,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增加数学实验课
目前,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操作上也非常熟练,也喜欢用计算机来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数学教学应增加数学实验课。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数学软件MATLAB就具备解决线性代数问题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线性代数的计算机计算和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提供了条件,数学软件MATLAB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素质、进行数值计算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数学软件MATLAB引进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途径。如在行列式和矩阵两章中,数字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逆矩阵,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我们都可以用MATLAB中利用矩阵函数求解。用MATLAB中的矩阵函数rank(A)可以求得矩阵的秩,用MATLAB可求得一个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秩及极大线性无关组等等。增加数学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数学软件来求解学习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来达到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当前数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3.5 分层次教学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成绩良莠不齐,在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上差异很大,对他们进行相同程度和水平地教学,势必会造成程度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中相当多的人入学之初都有考研的需求和愿望)吃不饱,程度差的学生跟不上,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学生成绩呈现哑铃式的分布,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如果能对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对入学新生进行了一次中学数学摸底考试,根据这次考试成绩并参考入学成绩,对理工类学生按程度分班教学,对经管类学生按中学时的文、理科分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配合,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可以实行。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在数学教学中目前还没有采取这种手段,从已经采取分层次教学的独立学院的教学效果来看,这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一种教学方法。
4.结论
总之,面对独立学院这一新的办学模式,需要我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机制的发展和需要,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加快独立学院数学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独立学院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积极主动的研究独立学院数学课程的教学规律,探讨独立学院数学教学的改革办法,为学院培养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德之。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1。
[2]孙华娟, 贺爱娟。浅谈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1.1教师重视程度不高。我国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各个行业的进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同时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相对而言,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教育,能够对化工人才培养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对于今后的行业进步,也能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可是,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于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在重视程度上并不高[1]。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完全是按部就班的开展,并没有积极的完成拓展教育,这就促使很多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完全停留在基础的标准上,个人的能力及相关素质培养,都出现了强烈的隐患。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仅仅是按照单一的模式进行解答和分析,虽然表面上促使学生较好的理解问题,可是在实际上未能够充分推动学生向前进步。1.2课程体系未及时更新。化工行业在现阶段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设备层面,都表现为阶段性的革新、进步,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化工产业的全面完善。我们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当中,发现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还是集中在老旧的层面上,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还是要重新学习,对于自身的专业应用十分不理想。本文认为,课程体系未及时更新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层次上:首先,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安排,安全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对于学生特点、职业规划、未来人才塑造等,都没有做出积极的考量[2]。在此种情况下,该项课程的教学,将会直接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同时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其次,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培养人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更新,往往直接按照成功案例进行落实,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在成绩上无法达到最佳。1.3教学强制性手段偏多。就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本身而言,其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在最终获得理想的成绩,一定要在教学手段上保持和谐,保持多元化,否则很难将最终的工作任务完成。从目前所掌握的部分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学强制性手段。首先,日常的很多教学任务的实施,都在强迫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3]。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促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可是会长期给学生造成强烈的神经紧绷现象,超出学生的承受范畴以后,很容易在知识学习上展现为强烈的混乱问题,不利于人才团队的塑造。其次,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完成,对于学生的看法、观点十分抵触,甚至是展现为不管不顾的现象,倘若在今后没有做出良好的更新与优化,肯定会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落实,造成特别严重的负面影响。
2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改进和延伸实验教学内容。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当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做出良好的改进和延伸,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在知识记忆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4]。化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实验推导出来的,如果仅仅开展理论教学,不融入实验方面的内容,则对学生的将来进步,是非常不理想的。例如,以前的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学生只是测定出恒压过滤常数,实验就结束了,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程意识和设计、创新综合能力,在搅拌槽内安装加热装置,并配备相应的温度控制仪表,增加温度对过滤速率的影响这一实验内容,调整延伸实验内容后,不再是简单地测定常温下的恒压过滤常数,而是可以通过设计,测定不同操作温度下的过滤速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方案和确定不同的操作温度。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透彻,在思维方面表现为多元化的特点。2.2改进实验方式,增强工程观念。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现阶段的国家化工产业进步飞快,尤其是在相关的化工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种情况下,化工实验原理课程教学,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客观实际,要让学生对实验方式积极的改进,还必须在工程的观念上良好树立,这样才能对今后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水平进步,提供足够的支持,充分告别过往的多项问题。例如,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总的思路是既要紧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通过实验扎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要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该方面的教学上不断改进,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上,掌握更多的先进理念,在知识和运用方面保持协调进步,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理论化学习。2.3加强考核与成绩评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中,除了要在上述的几个方面积极努力,还必须在考核、成绩评定方面持续的加强。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当中,一定要阶段性了解学生的成就和个人不足,这样才能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此,我们必须在考核、成绩评定方面,保持足够的理性态度。首先,应该观察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整体效果,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理论知识掌握、实验能力、注意事项等等,都做出测评分析,要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加强。其次,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绝对不能通过“一刀切”的方法来完成,要观察学生是否存在一定的特长,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是否有所差异,是否在某些课程上十分厌恶等,应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完成,这样才能更加让学生信服。值得注意的是,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融入学生代表的看法,让教师的眼界更加开阔,不要总是在简单的测评上努力。
3结语
本文对提升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升获得了国家的肯定。日后,应继续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方面深入探讨,不断的巩固教学体系,要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学习,加强师生合作、交流,促使双方共同进步,培养较多的人才,形成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作者:连晓燕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净,高健,任珂,等.五步教学法提高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6):67-71.
[2]白净,高健,任珂,等.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教法改革与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5,(09):50-52.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验室 科学管理
0 引言
实验室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素质教育对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实验室管理必须从学校工作的整体出发,确立“服务于教育,发展于需要,一切为了育人”的指导思想,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1 完善管理,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服务实验教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就是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同时,学校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的一些制度也应该得到重视和执行。实验管理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配足富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实验教师。同时要形成校长主管,教务处主抓,总务处、教研组共同配合的管理网络。要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行政会研究的范围,定期召开各处室的协调会议,确实解决实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校应经常组织实验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学习交流,参观取经,开阔视野。要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定期培训和业余进修。要鼓励实验教师写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各校进行业务指导,督促实验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促进校领导对实验管理的重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增强实验教师工作的责任心,鞭策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
2 加强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加强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很重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使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益。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能尽量为教学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2.1 各类仪器应按计量、通用、专用、挂图、标本、模型、玻璃以及实验工具等分门别类排放。
2.2 各器材除易损易耗外,都应有相应的编号。对各种新购入的仪器经验收合格后编号人橱。要将各类仪器说明书归类装订成册,编上目录以便查用。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做好防尘、防锈、防潮、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粘等工作。发现有损坏的应及时维修,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 2.3 实验药品和材料应按普通药品和危险品分室保管,并按配备目录顺序分橱分层排放,为取用方便,橱上应贴上相应的标签,配备目录中没有的放在最后排放。
2.4 凡是进出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药品、材料,应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应建立仪器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领用账、仪器借用使用归还情况登记。这些账目不但是实验室装备情况的缩影,而且是一个学校实验开展情况。每学年末应对各种器材。药品进行一次清点,列出报废、报损的清单,经领导审核后消账,使之一目了然。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账账相等。
2.5 为保证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每年应参考上一学年的消耗量,新学年学生数,库存情况开出合理的仪器药品申请单。开出的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交由总务处统一采购。
3 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要使化学实验室成为教师和学生施展才华的基地,要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并自制教学仪器、改进实验方法提供材料和资料。要鼓励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培养他们创新素质。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等重要问题,在很多国家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面积、房间安排、照明、用电、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要使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使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适应。
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不断进修和学习先进的实验经验、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新技术、实验管理方法。要写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论文。在不断学习和经验总结中,把实验教学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4 化学实验室管理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本科院校 食品科学 开放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87
University Food Scienc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U Huilan, YU Bingfeng, XIE Wei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and arduous of constructing open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stated the features of open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ll that have made an overall plan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enhancing the features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university; food science;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0 绪论
人们对安全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加工、检验研究越来越重视,有必要建设一批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食品科学实验室”是指“专门从事绿色食品加工和检验的实验室,囊括了焙烤食品的加工、软饮料的加工,各种保健食品的研制以及食品有害成分的检验、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等,可以满足食品专业的教学与食品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综合实验室。”
而当前国内高校做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阵地,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开放性食品科学实验室。开放性的食品科学实验室既是高校当前教学科研的需求,又是学校和企业联合的基础。这是由于当前高校在教学实习方面的经费还是比较紧缺,仅仅依靠高校的实习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学校与企业联合的道路。只有校企联合,实现互惠互利,企业才能为高校教学提供优惠的实习基地,学校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
然而,在众多的院校中,作为那些新建的本科院校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在面对一切都是新开始的时候,在面对食品科学研究相对其他院校起步晚的时候,在面对食品科学研究有很多空白的时候,如何探究建设健全成熟的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任务更为艰巨。
1 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凝聚着食品科学学科研究的心血,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研究方向的重要支撑,对学校的“产学研”起到重大作用:一是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二是有利于提升科研的水平。三是有利于增加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砝码。四是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 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特征与建设
由于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资源的共享、信息的通畅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标志,要求在通信科学与技术、信息应用与处理等方面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各大院校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等也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新建的本科院校“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以建立在面向整个院校全体师生自由开放为前提,这就需要新建院校做出更多的努力,特别在校区与校区之间建成紧密连接的集成化多功能实验室。
2.1 突出实验功能的模块化
在众多的本科院校中,虽然早已提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目标,可是在实际上因为长期受到传统中“分块经营”观念的影响,“我、你、他”的经营格局还是长期存在,想要一下子改变该种观念并非易事。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改革的深入,“教学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尽管“分块经营”对集约化的经营比较有利,但却反而已经开始逐渐成为“资源共享”的障碍,这就需要众多院校对已有的实验室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在缺乏传统阻力的基础上,则更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行实验室实验功能的“模块化”建设,进而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以节约资本更好地对“模块化”进行重金集中建设,最终有益于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内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的水平提升。
2.2 突出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食品科学实验室存在功能单一、长期闲置的现象,除了少部分公共基础实验室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之外,大多数利用率不高,极大地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整个院校的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实施统一的管理,并将实验室资源进行开放,并借助校园网让整个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对学校实验室的布局、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等的功能和状况有所了解,最终更好地利用闲置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为新建的院校,有必要在已有的实验室基础上重点选择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室的投资和建设,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将实验管理作为抓手,不断加强校区与校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开放,真正实现学校内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
2.3 突出教学资源的共享化
当新建院校的食品科学实验室完成了功能的模块化建设之后,实验室的开放性就得到了支持和保障。因为实验室完成了功能的模块化建设之后,它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块经营”,而是初步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实验室。新建食品科学实验室的目标在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那么构建学科意义上的开放性实验室,就更加有利于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当前我国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它作为院校学科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单一功能的传统实验室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综合型实验的需求,对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只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才能打破传统功能的单一性,才能达到充分优化并充分利用实验设备的作用,最大化地避免实验设备的闲置浪费。
2.4 突出科技攻关的团队化
组建技术能力强、功能齐全、水平高的开放实验室不仅有利于整个院校的科技攻关,而且有利于不断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为整个院校的教学、科研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也为学校组建高水平的科技攻关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为一个新建的院校,为了提高实验室开放的质量与效果,每一个实验室应当任用专业知识渊博、技术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当前,随着各大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新建院校,为了追赶达到高水平院校实验室的水平,必须在一开始就通过聘用、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构建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科技队伍,为实验室提供人才保障。而实验室作为科研的重要平台,必须充分发挥各个领域人才的作用,将科研统一到团队上来,实现学校科技攻关的团队化,克难攻坚。
2.5 突出学科建设的交叉化
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并不是单一的建设,它还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实验室、人员,也就是说,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公共合作与促进发展的,需要有长远、整体的发展眼光,构建开放实验室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3 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
只有严管理才能出成效,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应当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加强建设,尤其需在相应的学院设立食品科学学科并组建先进的科研团队,建立实验室管理体制等。
一是实验室的建设需有一定的规模。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不单单是各学科、各领域资源的优化重组,更需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包括场所、人员、设备、经费、制度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健全完备的实验室功能提供保障。
二是实验室的建设需实现全方位的开放。首先应当在时间上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例如可以安排每天的上班时间以及晚上6点至11点的自由开放,节假日的选择性开放。其次应当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每一个实验室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工作职责、操作规范、奖惩制度等,不断规范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最后应当明确实验室开放的目标以及研究的方向,不断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安排适当的经费投入师生的科研活动中,激发与培养师生刻苦研究的能力。
三是实验室的建设需实现全连网式管理。因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具有设备繁多复杂、实验操作复杂、实验次数较多等因素,所以有必要对开放实验室实施全连网式管理。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网、多媒体设备等建立一个教学网站,这个教学网站不仅可以进行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查阅实验资料、实验器材、实验资源等,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实验室实现有机的链接与优化利用。
四是实验室的建设需多元化争取资金支持。只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长期有效的运行下去,所以,学校应当首先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并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社会经费的支持。其次,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实验经费,确保教学实验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学校应当设立保障经费,例如设备的采购、维护以及激励经费等。
4 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
新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也应当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有方法、有步骤地开展下去。一是可以加入食品工艺实验室、土壤实验室、生理生化分析室等,或者校区与校区之间的联系,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二是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建设。应当坚持“学科特点分析―实验室功能分析―实验室资源调查与分析―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规模设计―实验室组建―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开放试运行”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
5 小结
近几年来,很多新建院校对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了更好地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性,充分优化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不断提升新建院校的教学水平、研究水平,需要在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上不断突出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特点,不断加强管理,积极谋划建设。
参考文献
[1] 常凯,孙广仁,洪海成.关于建立食品科学开放实验室的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创新;MOOC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15-03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利用第二课堂来完成一些课题的研究及创新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般流程:首先是对课堂知识深层次的学习,其次是动手进行科技作品的制作或开展科学的研究,最后是将实验作品转化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生产的科技成果或将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多是在本二线附近,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母体院校的学生较差,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强,但这部分学生当中大部分都比较有个性,喜欢新潮,愿意动手,因此,如何引导这部分学生搞好课外科技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政策的配合
首先,要学院领导支持,各单位协同工作。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有别于普通高校,很多相关职能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为了开展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院领导应积极协调,促使教务、学工、实验室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给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相关的政策、设备、资金、辅导等保障措施,引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去。加大自有师资的培养力度,同时充分利用母体院校师资力量,实行“1+l+l”互动模式,即一个母体院校教师带动一个独立学院自有教师共同辅导一个或者一组学生的模式,这样更能给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培养和提高独立学院自有师资的技术水平。
第三,制定相关鼓励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出台一些政策文件,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于取得优异课外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绩与学分相结合,取得课外学分奖励。学院要定期召开相关表彰大会,表彰优秀课外科技成果,让更多的学生想参与并愿意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去。
二、成立学生科技组织
学生科技组织在科技活动实施开展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应配合学院团委等部门成立类似于“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兴趣小组”等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算、调查研究、收集积累资料、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技术开发等。
独立学院学生科技组织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促进学生关心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养成收集和积累有关资料的好习惯,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成就感。在自我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学生的科研兴趣将会不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和执着热爱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学生课题的研究,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适当表彰典型,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有着巨大的作用。
我院在开展研究之初,就协同院团委、学工处成立了“学生科协”“计算机协会”“创新基地”等学生组织。实践证明,此类学生组织对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每次竞赛获奖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学生科技组织。
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一)创新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设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为科技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意识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任务。
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是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标要与此相呼应,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以课题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结合学院各个专业的特点,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和企业项目,加强与校内外创新人才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把握和参与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引导他们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将研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技术新产品作为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基本目标,将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作为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任务。积极推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的形成,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大批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二)开展创新实践,丰富课外科技活动
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自发组织,自由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节、成果展、科学论文评选、知识竞赛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涌现了很多好的技术、好的作品,丰富了学科课外科技活动。
常用的实践方法有自主实验法、课题研讨、企业实践、兴趣小组、暑期社会实践等。任何发明创造都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经得起实践检验,不能只想不做。以自主实验法为例,学生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中,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要自己做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不是指导教师指导的,而是学生的自主行为。通过反复自主实验,从实验中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不断改进技术,逐步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鉴定来确定学生的创新成果。采用自主实验的方法贯穿于实践创新活拥氖贾眨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实践活动的方法还有很多,要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调查、实验、推理等课外科技活动常用的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MOOC等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MOOC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增加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更容易获取更多的创新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留有创意空间,在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是很好的补充。在实验教学方面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以下的工作:整合优化基础实验课程资源;增加实验创新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注重教材和课程建设;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培养优秀学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备的自制和推广。
(四)组织科技创新报告
学术报告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通过知名教授学者的知识传授,能够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为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独立学院学术报告资源相对有限,更容易举行科技创新报告。科技创新报告有别于学术报告,更有目的性。创新报告的演讲者不一定都是知名教授学者,更多的是企业技术团队和创新人物,讲座的内容更贴近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定期举办创新报告,可以给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鼓舞,解答学生的创新疑惑,增进创新知识的积累,鼓励学生参与产品研发。在创新报告上适时宣传优秀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事迹和优秀的创新成果,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
(五)加强对学生创新的指导
在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除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之外,教师的辅导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创新指导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
在教师指导方面,我院做了较新的尝试,采用了“1+l+l”互动模式,使青年教师与母体院校教师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母校的一些重大课题当中,提高了独立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也为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科技前沿动态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参与高校间科技创新竞赛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张园(1980-),女,湖北襄樊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机械电气学部,讲师;张萍(1950-),女,河南商水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机械电气学部,研究员。(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独立学院机械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K11048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8-02
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定位是技术应用教学型高校,与职业学院的技能教学型相比,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这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开展科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学队伍中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一线教学任务,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对培养的学生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教书育人,即围绕教学这个核心来开展。但“研”与“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研的源泉、动力,同时科研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革新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1]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科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科研活动凝练和升华知识,继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高屋建瓴的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新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的重要途径
一所高校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科研水平与学术水平。学生质量与教学密切相关,而科研又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科研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活力就会得到增强,教学活动得到促进,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相应也将提高。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其科研能力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目前,作为独立学院教师主力军的广大青年教师,其科研能力也不容乐观,他们做科研的兴趣低,积极性差;再加上在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学院的重教轻研的政策导向,导致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参与的项目非常少,科研能力低下,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在科研上有影响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严重不足,既有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和时间不足
独立学院的领导通常在思想上不重视科研,甚至认为独立学院不需要科研,致使教学安排占用了极大的比重,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根据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的师生比要达到1∶18。[2]然而由于独立学院依附于母校办学,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导致独立学院扩招的速度很快,学校的师生比普遍低于这个底线。就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而言,青年教师所承担的主讲课程和辅导、实验课程均占学校开设总课程的70%以上。而当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一般都要求使用多媒体,青年教师执教时间短,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和上课。同时,合班课比例的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课堂教学与教学辅助工作更为繁重,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严重的割裂了科研和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多数青年教师都成了“上课机器”,青年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
2.独立学院考核指标制度使科研活动被边缘化
独立学院围绕教学核心运转,并未把科研成果作为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即便有些学校把其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对成果的要求也不高,致使青年教师科研缺乏驱动力。而青年教师的科研活动总是围绕个人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开展,很多青年教师平时对科研不闻不问,在要评职称之际,想出各种办法拼凑成果,科研活动从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其论文和课题的质量可想而知。须知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年教师对教育科研基本知识的贫乏和技能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且科研综合素质不高
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好书,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搞教育研究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仅满足于现状,因而其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对知识的理解也停留于表面,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实质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教师科研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研素质的不足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青年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独立科研能力比较弱。学生阶段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且多为被动的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独自科研的能力不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学术积累,对科研方法和过程不够了解,加之科研意识不足,未能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科学前沿的学术动态,这些因素都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起步举步维艰。
三、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上来。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1.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学校应该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在安排其工作时,应考虑到青年教师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过多教学任务会占用其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处于科研活动的“体力”旺盛期,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去做科研。
2.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青年教师客观上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劣势,存在着对科研过程不够熟悉、科研方法掌握不多、科研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其开展科研活动困难多、成功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不定期的组织学术讲座,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类培训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赴名校进修学习,与名师座谈研讨,采用青年教师进修和考察等方式开阔其眼界,增强其科研意识和能力。[3]同时,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并通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科研经验,激发其科研潜力。
3.组建科研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以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为引导,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吸收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使科研团队形成不同专业知识优势互补、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群体。分工合作,互相促进,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各个成员的科研潜力,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带动独立学院教学与就业工作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科研团队的组建,增加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同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做中学”的科研培训方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团队合作对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很有益的。
4.制定相关的科研倾斜政策,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
一是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收集信息,为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搭桥引线,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机会,锻炼其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科研前期,在申报课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组织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选题、把关项目申请书,合理预算经费,尽量避免盲目的选题与不合理的申报导致的项目失败。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协助或指导其解决科研中间遇到的困难,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协调设备的使用及提供适当科研资助,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督促青年教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成为“绊脚石”。独立学院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应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使教师明白教学并非唯一的任务,有进行科研的压力;另外,也要对他们科研成果内在的潜质、知识积累过程以及探索性劳动进行衡量和相应奖励,如对课题申报未成功者给予一定的补偿等。
三是设立院级课题,增加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学校还可以自筹经费,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基金,鼓励以青年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的系列课题申报,锻炼青年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并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他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5.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更新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中,为跟上时展的脚步,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刻关注学术前沿,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4]因此,青年教师应利用高校的图书馆等学术资源优势,了解前沿学术动态,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创造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总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对于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独立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是独立学院培养出强能力、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并为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芳,王桂梅.论民办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4-86.
[2]高扩昌,任桂婷.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53-156.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是理工科院校自动化、机电以及测控等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机械、动力等非电类专业必选的专业课程,授课覆盖面很广,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1]。自动控制原理以方法论为基础,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控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2]。传统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验学时偏少,实验类型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有必要对传统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体系具体改革措施
1.1 设计基于Matlab的网络仿真实验系统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开发的一款高级的数值分析、处理与计算软件,包含丰富的函数集合和各种工具箱,其中的控制系统工具箱(Control Systems Toolbox)针对线性时不变系统,实现常规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建模,是国际控制界目前使用最广的工具软件。仿真环境(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向用户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4]。
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计算机仿真软件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实验系统可以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实时控制等形式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进行系统设计和分析,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掌握更为全面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1.2 多层次的实验类型设置
自动控制原理课堂教学是按照系统建模、系统分析与设计循序渐进地开展,但在实践教学中这些知识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贯穿于各个实验之中。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实验类型设置,将实验分成理论验证性、系统设计性和综合性三个层次,让实验结合工程应用背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理论验证性实验
理论验证性实验是在基础实验室进行知识和原理的演示和验证,实验内容包括典型环节的模拟、动态性能、稳定性以及稳态误差等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掌握基本的概念,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基础实验既可以使用以模拟电路为基础的传统实验箱,又可以用基于Matlab的网络仿真平台,两种实验方式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际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熟练掌握各种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性能,又可以掌握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系统设计性实验
系统设计性实验可以由教师给出题目或者学生自主命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给出实验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而实验步骤和方法由学生自主设计,期间可以和教师讨论实验结果以及有疑惑的地方。通过这种自主设计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直至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给定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要求分析系统各方面的性能,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自动控制原理知识,如单节倒立摆控制系统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对单节倒立摆系统建模,采用PID算法设计调节器,在Matlab平台仿真获得适当的PID参数范围,并对实际的单节倒立摆控制系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3 增加实验学时
实验教学是工科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很强,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必须设置相应的实验、上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5],以前我们只设置了8学时实验和上机教学,由于时间限制,只能完成基于实验箱的模拟验证性实验,学生按部就班地、被动地完成实验内容,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有必要增加实验学时,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完成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4 修订实验大纲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也必须重新设计、调整和规划,体现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由于在传统实验箱的基础上,增设了基于Matlab-Simulink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实验,同时还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类型,因此,实验项目增多,实验内容扩大,实验大纲必须随之调整,以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
(2)在具体的实验内容设置上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专业背景,联系实际。在实验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理论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增大系统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3)在实验指导书中,对验证性实验有完整的实验目的、要求和步骤;但对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只提实验要求和目的,而不提供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方法;同时,对有的实验还可以扩展一些加深、加宽的内容,对部分实际动手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1.5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往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都是按照课表安排上课,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循规蹈矩地做,一方面,时间紧,不灵活;另一方面,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束缚了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创新思维,因此需要做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开放。根据目前高校的情况,所有实验完全开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验证性实验可以仍然按照旧的模式进行,而部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学生首先在校园网上选课并预约实验时间,实验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提供协助和指导[6]。同时,实施灵活的实验教学方法,设计了教师示教型、学生独立完成型、学生小组合作型三种形式的实验方式,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给定实验题目进行实验,以教师示教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开发实验,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本次改革的特点
2.1 基础实验与提高实验相结合
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不但设置了巩固反馈机制、动态特性、稳定性等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理论知识的基础实验项目,还增设了扩展要求和选做实验,
(下转页)
(上接页)
例如:开设倒立摆控制实验、单容/双容液位控制实验等提高实验项目,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的需要。
2.2 软件仿真与硬件实物相结合
依据电气信息学科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的特点,要求电类学生既要懂硬件也要懂软件,要“一手软一手硬”“软硬兼施”。既能熟练地用常规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研究,也能用先进的仿真平台进行理论分析。为此,要设计基于Matlab的网络仿真实验系统,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也给教师教学提供一个好的辅助平台。
2.3 实验技能与工程能力相结合
“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是本课程实验教学的指导方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实验方法的规范和实验技能的熟练掌握,同时注重方案设计,问题的分析判断,将原理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的分析等工程能力培育,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接受工程训练。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验手段,加深和拓宽了实验内容和实验层次,增强了实验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田思庆,吴桂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112-114.
[3] 刘振全,薛薇,齐国元.自动控制理论课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2):90-92.
[4] 王艳秋.基于MATLAB教学平台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