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从事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地方特色浓郁、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唐山的皮影、武强的年画、玉田的泥人、蔚县的剪纸、曲阳的石雕、定窑和磁州窑的瓷器、衡水内画、白洋淀苇编画,著名的古建筑以及传统的地方戏曲,都体现出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异常鲜明的艺术魅力,非常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
总结前人创造实践的经验,整理传统工艺技法,分析其作品的成就,揭示其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学习民间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发展民俗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文会任主编,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收集和积累相关的作品和资料,理论研究结合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经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河北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系列从书》收录了河北地区极为重要的部分民间艺术的研究项目,为我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河北的民间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这套系列丛书包含了《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的研究》《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河北剪纸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河北地区古建筑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七本著作,对河北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及其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在《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的研究》一书中,作者郄建业从民间年画的历史及产地,武强年画的概况及工艺、功能及地位、美学观、生活观、精神文化形态、保护传承与发展等各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向我们阐述了武强年画文化发展的历史,让世人深刻了解到武强年画在民间年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在《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杨文会、张彦辉和樊中红从曲阳石雕的文化渊源入手,分别介绍了曲阳石雕的宗教、民俗、艺术文化以及曲阳雕刻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向人们详实地介绍了曲阳石雕的文化影响和技艺的传承。
在由蔡子谔主编《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一书中,作者蔡子谔、侯志刚从磁州窑的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造型艺术的形式美特征(包括釉彩、纹饰和形制)、造型艺术的工艺表现形态、民俗审美文化的内蕴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磁州窑的造型艺术和民俗审美的特点和文化。
在《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一书中,作者陈文增从地位、发展时代以及造型装饰艺术和烧成艺术的研究等方面使世人了解了中国早期优秀的白瓷代表――定窑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使命。
在《河北剪纸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李伟和邵铃莉从历史渊源、文化渊源以及传承与艺术特色等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河北剪纸的发展历程。
在《河北地区古建筑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一书中,作者赵晓峰从各个朝代的河北古建筑的起源、社会历史及文化等相关方面论述了河北古建筑的类别、特征、概况、营造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在《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张墨瑶和李彦彬从皮影戏的文化渊源、唐山皮影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影人和切末的制作、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唐山皮影进行了全面周详的研究,使人们对唐山皮影有了深刻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燕赵地区的广大民众亦是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所以河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亦可以说是农民的艺术。民间艺术经历了各朝各代依然能够让世人见到,这离不开技艺的传承。那些与群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的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等等依靠行为方式传承的文化样式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在我国民间社会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有着艺术、历史、科学意义的,与广大劳动人民朝夕相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展基础,是全民族的感情积淀和精神财富,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那些前人留给后世的手艺可以一直延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梁柱式结构,装饰色彩,建筑美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有的一种“大地文化”,它独有的文化性格,如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亲地”倾向和“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等耐人寻味。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的群体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土木结构,布局严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样,与自然环境协调。中国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给人的美感是:或雄伟、宏大;或浑厚、质朴;或挺拔刚健;或雍容华贵;或柔和纤秀;或端庄大方,这些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布局、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这些形式美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对中国古建筑的审美与欣赏。1、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木构架,主要是采用梁柱式结构(地面上立柱上架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就单体建筑而论,基本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屋顶。2、群体组合与布局特征(间房屋庭院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为群体组合,即是由一个一个的单位建筑组合成的一个大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由“间”组成“房屋”,再由“房屋”组成“庭院”,进而由“庭院”组成横向铺展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中国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内向的、收敛的、封闭的(如四合院、皇宫、围合的城墙、长城等),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西方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外向的、放射的、开放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民主性。可见东西方的建筑和各自的民族性格基本上是统一的。3、装饰色彩 我国古建筑十分讲究内部的装饰、陈设和外部的空间点缀。建筑物内部常用雕梁画栋、图案花纹、匾额楹联以及壁画进行装饰,以增加华丽富贵的气氛。古建筑的外部空间常常用假山叠石加以点缀、设置华表、香炉、石狮、铜鹤等。古建筑装饰的内容可归纳为6大类:突出皇权、表示等级、表明品格、崇扬功绩、驱魔辟邪、祈求吉祥。装饰色彩中,红、黄、绿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色调。我国古典建筑中色彩处理以天坛祈年殿最为高超。 4、文化内涵 建筑是物质外显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古建筑在审美文化上具有四大特点:①以大称威;②以中为尊;③礼制至上;④祈吉为尚。中国建筑是“木头的画卷”;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5、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 我国古建筑具有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的审美特征(例如屋顶上的仙人、走兽是固定屋瓦的铁钉套子),若能在观赏中体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无穷的妙趣。中国古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较强(即功能性较强),西方古建筑的宗教神灵精神较强(追求精神境界)。 6、建筑美与环境美的协谐 环境是构成建筑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帝王陵寝的建筑以及许多寺庙宫观的建筑都是建筑美与自然风景美有机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讲究风水理论,重视环境优化的设计,建筑文化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与神秘色彩。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有一定关系。
中西古建筑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一)、建筑材料与结构 中国古建筑:土木(“木头的画卷”),梁框式(梁架承重);西方古建筑: 石质(“石头的史书”),围柱式,券柱式(墙柱承重) (二)、建筑布局 中国古建筑:群体性(横向扩展、由建筑包围空间),中轴对称,封闭严谨; 西方古建筑: 独体性(垂直扩展、由空间包围建筑),同心放射,开放活泼 (三)、装饰色彩 中国古建筑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 ;西方古建筑: 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
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
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
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
一、明代歙石的来源情况
歙砚自唐被发现以来,婺源龙尾山就一直是其最主要和最优质砚材的供给来源,因而歙砚也被称为“龙尾砚”。但由于南宋末年和元初的两次矿洞崩塌,歙石几乎绝产。元代婺源人江光启在《送侄济舟售砚序》一文中对这两次事故做了详细记载,分别是“至元十四年辛巳,达官属婺源县汪月山求砚,发数都夫力,石尽山颓,压死数人。”和“今至元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夜,堙声如雷,隔溪屋瓦皆震,禽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雕凿已尽,予之不信,至是果然。”自此之后,整个明代再没有开采龙尾砚坑的文字记载。根据江光启在《送侄济舟售砚序》文中所载:“今之所得,皆异时椎凿之余,随湍流出数里之外者,每每潦初退,工人沿流掇拾,残圭断壁,能满五寸者盖寡。”以及清乾隆五年徐毅辑《歙砚辑考》:“继则大中丞陈,暨臬宪刘,皆檄余专办,前后数役,凡绅士家藏古式,与砚山居民所存之老坑旧石,悉用重价征取”的记述来看,明时歙石可能的来源:一是当地砚工延续元时的方法,在山脚溪边寻觅的椎凿之余;二是当地居民所存的老坑旧石。另外,1991年秋曾在龙尾山发现一处古砚坑,根据砚坑旁遗存的铁钎等采石工具和砚坑岩壁上镌刻的“大明万历”年款诗句判断,应为明代采石遗迹,这说明明代存在民间私采的情况,但可能因规模和产量都不大,所以未见记载。由于明代歙石的来源极不稳定,产量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于是便有砚商从外地贩入石料弥补。根据现存实物和文献资料记载来看,这种贩运是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以相近石色的砚石充做歙石借以谋利,江光启的《送侄济舟售砚序》一文中就对这种行为作出了“今将怀旧坑真材以取不售之辱乎?将怀伪石以为欺乎”的责问,并以伪石冠之;二是徽州社会对端、澄泥、洮河等优质砚石的需求。古徽州地区遗存的明砚中就有很多是这些砚石所制的,甚至还有数量较多的砚胚遗存。这些石材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锤炼了徽州砚工的雕刻技艺,满足了歙砚发展的需要。
二、明代歙砚典型形制解读
砚的造型、布局直接体现了琢制者的艺术思想和雕琢水平,并且受琢制人生活时代、地域和文化特点的影响。明代的歙砚雕琢,明显有着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三雕和新安画派等相关艺术的印记,并共同反映了徽州文化的审美认知。在明代,基于砚材难得的缘由,歙砚雕琢在承袭宋砚“方正为贵,浑朴为佳”的传统基础上,另辟蹊径,在随形和仿生形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所以中正的大砚、雅洁的随形砚和灵动的仿生砚,是明代歙砚形制的典型代表。1.唐宋以来歙砚就有制作方正式砚的传统,因为自开采伊始,歙砚就曾入贡为宫廷御用之砚。南唐时期,李后主更在歙州设砚务官,为宫廷雕刻官砚,这些砚式就多为长方形。虽然宋以后,砚式越来越多,但方正大砚仍历久不衰。明代徽州砚工承袭这一传统,只要石材允许,总是尽可能的按式而作。如明长方形云纹歙砚(见图1),长32.5厘米、宽20厘米、高6.5厘米,作长方形式。砚面以卷云纹为地,琢日堂月池相连,有窄砚边,背平、素。此砚石色黝黑,石质极细腻,体量在明代歙砚中实属罕见。造型规整严谨,雕刻极为细腻。又如明长方形一指池抄手歙砚(见图2),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9.8厘米。作长方抄手式,门字形。砚堂开阔略内凹为使用痕迹,砚堂上部琢一指砚池,宽砚边,以侧壁为墙足。质地也是细腻且坚润厚重,石色黝黑,砚堂有鱼子纹。明之方正砚式较宋时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砚边、额堂、四壁等部位褶勒处不见挺直、锐利之态,线条处理上表现得圆润而柔美,砚面地子和砚边,多采用古器物之夔纹、云雷纹和几何纹饰等,整体造型表现得典雅、简洁和大方。2.明以前,随形歙砚的作品是比较少的,这是因为歙石大料居多、成材较易,加之传统使然,使得砚工无需随形而制。而明代歙石来源困窘,锥凿之余难得大料,所以砚工在裁取上显得极为不舍,尽量保持石材的原貌,雕琢上就尽力配合石材本体的表现。如明随形蛙蜥栖穴纹歙砚(见图3),最长21厘米,最宽13.5厘米,高4厘米,石色黝黑,质极细腻,有阔眉纹。砚作随形,砚堂宽阔略内凹,墨池于砚堂上部琢出,砚工依照原石形态在墨池、砚额巧雕出泥淖洼地,并在墨池中浮雕一青蛙,砚边左右各浮雕一蜥蜴,两相呼应,构思精巧。砚背基本保持原石形态,略做打磨。又如明随形卵石纹歙砚(见图4),长15厘米、宽12.5厘米、高4.5厘米,石色黝黑,质极细腻,通体细眉纹。砚作随形,以天然卵石为材,稍事雕刀。砚堂浅平,以石之眉纹作水波地,堂上琢出墨池,围绕砚面在池中、砚额和砚边琢出卵石纹饰,整体似山涧之态。砚背保留原石的自然形态和石纹。传世的明代歙砚,尤其是随形砚的砚石多呈现出极其温润的特质,质地较其他时期更显瑞泽,有犹如玉石籽料般光泽和润度,这是由于砚材长期经过水流冲刷、浸润的原因。因此,砚工虽片石亦不忍舍弃,极尽巧思随石而琢,从而造成很多明砚形小艺精的状况。3.在明代,由于社会赏砚及藏砚之风甚盛,文人已经参与到砚式的设计中,所以砚式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其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一时期,徽州文化整体表现出一种对精雅、宁静、婉约的精神诉求,因而魏晋时期以龟兽等吉祥寓意的仿生砚式被摒弃,转而采用取意高洁的蝉、鹅等式样,尤其蝉形是明代歙砚中极为常见的。如明蝉形三足眉纹歙砚(见图5),最长35.7厘米、宽20.5厘米、高7厘米,石色黝黑,光洁莹润,纹理缜密细腻,抚之如柔肤。砚作蝉形,以蝉首为墨池,蝉身为砚堂,墨池深凹,砚堂平阔,有眉纹。自砚额部压塘起砚边,雕刻出蝉的形态,线条过渡得流畅自然。砚背刻有叶梗,叶梗弯曲由砚中至下横贯两端,形成底部两足,首部落地形成另一足。又如明鹅形歙砚(见图6),长16.4厘米、宽8.3厘米、高3.2厘米,石质细腻,色青黑。作鹅型,鹅背做砚堂,上琢出墨池,于墨池中琢出鹅首并延伸至砚额部,砚边刻划鹅毛纹;背以鹅足为两足,头部落地自然形成第三足。这两方砚分别借蝉饮露之生习和羲之换鹅之意,表达出不趋俗和不媚金的文人节操,抒发出清新脱俗的高洁雅意。琢制者对这种立意把握得十分准确,布局合理、线条工整流畅,手法表现得驾轻就熟。可以看出明代歙砚雕琢在探索写实手法和自然风韵结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三、明代歙砚雕琢的艺术特点
砚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雕琢,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连,直接反映出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领域的变革。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歙砚雕琢,其艺术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布局上比例尺度合理,充分考虑实用功能和艺术性的统一,在表现艺术美感的同时,不失其作为文房用具的基本功能。说明明代歙砚,已开始从单纯实用器逐渐步入装饰工艺品行列。2.雕刻上以简洁的浅浮雕线刻为主,所琢之图案纹饰惟妙惟肖,手法细腻纤巧;不见繁琐的立体镂空雕,偶在局部出现的深刀雕刻,也是出于和池、堂相呼应的目的,因而显得十分协调。3.装饰上采用绘画技法的现象已经较普遍,而且极为注重结合器物的形体特点,适应了整体布局的需要,因而不显突兀。同时,明代徽州文风昌盛,很多砚工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设计美学方面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在琢制过程中更好地体现这一意图,这使得很多砚台宛若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4.得益于加工工具的提高,使得各种线条的处理和加工成为可能。如在随形砚、仿生砚中就常使用卷边的制法,即砚边向砚堂内弧线内卷,这起到了很好的实用作用:既阻拦墨汁外泄,也使砚的造型更显美观。又如在边、角的处理上多呈现圆润的弧度,曲线的表现更加流畅,打磨程度也比较高。5.注重石材美。为了充分突出体现石材的色泽纹理,避免喧宾夺主,尽力不加多余的装饰,呈现出素雅朴质之美。五、明代歙砚雕琢中体现的艺术思想明代的歙砚雕琢艺术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炼的程度,具有端庄、雅致的特点,可以用“洁”“约”“健”几个字来形容。所谓洁,是立意上高洁而不落俗;所谓约,是造型上简洁而不繁复;所谓健,是手法上利落而不赘疣。这些特点和明代文化思想的变革密不可分。明中后期,宋元以来的程颐、朱熹派的理学已经没落,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新理学得到流行,讲求实用、注重实践的观点对歙砚的制作思想影响深远,使得歙砚的雕琢更加趋向自然、朴实和贴近生活。因此明代歙砚更为注重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细节处理上讲求精益求精,相较于宋砚的简洁和清砚的繁复,明砚的质朴和典雅,更符合中国文人的传统美学观点。
四、结语
关键词: 中式餐饮品牌 传统图形再设计
中式餐饮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中国传统饮食特色的餐饮,是有民族属性和浓烈的地域特征,更是一种国家概念。通过一种饮食文化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偏好、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认知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中国中式餐饮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中式餐饮品牌通过多年的发展,开始逐渐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中式餐饮品牌走出去的设计思考
中国餐饮让世界认知到了什么?中华民族的性格?素养?文化?精神?信仰?还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传统图形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餐饮成为一种中国概念,因此中式餐饮品牌形象与中国传统图形息息相关,从传统图形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创造、包装和营销来进行再设计。这需要我们在对传统图形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图形巧妙地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来。
中式餐饮品牌形象走出国门,使世界认识中国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就象“可口可乐”使世界认识了美国的文化,美国的品牌,那么“中式餐饮”也使世界认识了中国的品牌和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餐饮品牌已逐渐从单纯的照搬西方的现代设计中走出来,并把传统图形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合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潮流的中式餐饮品牌形象。在设计不能忽略自身的民族特质与民族个性,这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图形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设计理念是一个值得深入的研究课题。
二、传统图形再设计与中式餐饮品牌形象的融合
再设计是当代图形设计创意与表现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设计形式,就是将社会普遍认同的某种事件或公众普遍熟悉的形象,经过再度改造进行内容的转换,赋予设计作品以新的生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一概念。传统图形再设计不能只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照搬,而应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图形,这越来越受到国内设计界的高度重视。国际餐饮知名品牌的大举进入,大打西方文化,高举品牌和文化的武器,在中国攻域略地,大获成功。面对激烈竞争,由于中式餐饮差异化低,品牌规模小,使中国餐饮在发展为国际化品牌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品牌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差异性的品牌竞争力,中国优秀的中式餐饮企业高举中国文化的品牌大旗进人国际市场,被各国消费者喜欢和接受。品牌形象制胜的关键就是需要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中式餐饮品牌,设计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的中式餐饮品牌形象识别。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餐饮企业意识到通过将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识别融合,将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文化特色和品牌差异化竞争力,但许多设计师和餐饮企业对其的理解仅局限在对传统图案标识的应用,使餐饮品牌识别设计过于简单,缺乏系统化,形成不了独特的整体品牌形象,进而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和认知度。
三、传统图形在中式餐饮品牌形象识别中的再设计
品牌形象的核心视觉识别是指能反映品牌基因诉求的基础元素,它规定了品牌的属性和个性特征。包括品牌标识、专用色和标准字体等。还包括广告语、辅助图形、产品、包装、展示、环境装饰等视觉识别。在体验经济时代,餐饮品牌尝试赋予品牌以生活的意义,努力为消费者创造真实的幻想。通过经由有形的产品、包装、售卖环境等的具体认知而诱发的,创造一种可以认知的无形的想象、情感和意境。对于餐饮品牌,不仅要做好核心识别设计,更要重视其视觉扩展识别的设计。品牌的有形识别与无形识别进行整合性设计,使消费者的感受也更真实立体,这是一种全方位式的品牌体验,更是通过产品、服务与消费者的有意义的完整的体验构建起来的。所以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的品牌识别系统需要我们从核心识别开始,到扩展识别,从文化定位开始,到品牌形象全面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品牌战略中。
中式餐饮品牌的打造必然需要中国传统图形的再设计,这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再设计这一设计形式挖掘传统图形中更多的设计应用价值,使再设计后的传统图形在中式餐饮品牌文化的传达上更加准确和生动,为中国传统图形的再设计注入新的生命,也使得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交流沟通与发展中得以继续传承和演变。 (一)、传统文化与中式餐饮的品牌文化定位
在中式餐饮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寻找中国餐饮的饮食文化和独特品牌定位。许多中式餐饮品牌文化是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同时代表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中国不同饮食文化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传统化以及餐饮个性形象的总和。中式餐饮品牌形象中的文化突出了品牌外在的整合优势,将品牌理念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文化内涵的深厚与否,决定着品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当今消费者选择某个品牌更多的是对这个品牌文化的认同。
(二)、中式餐饮的品牌核心识别与传统图形再设计
在演绎中式餐饮的品牌文化需求下,中国传统图形正焕发着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关注。那么中国传统图形如何和中式餐饮品牌的融合设计?在创造中式餐饮品牌形象中文化时中国传统图形无疑是很好的艺术文化原形。“宝相花”是多种花卉的综合体等,这些传统图形是大胆的形的分解,也是巧妙的图形重构,是超于现实之上的新生命。随着中式餐饮品牌的时代化,日趋国际化,事实上具有中国文化精髓的传统图形,如果被巧妙的运用,给中国品牌的设计能带给我们一份惊喜。当然把传统图形运用得恰到好处,让人叫“绝”并非易事。就设计者而言,应具有敏锐独创的触觉力,悟其实质,提炼传统图形与餐饮品牌核心识别巧妙结合进行创造性造设计。
美国学者Wolfram Eberhard这样说过:“中国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光彩,它于表层意思之外,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意义,运用起来十分灵活,使人有奥妙无穷之感”。广告设计也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运作,是有目的、有计划设计思想形成完美结合的命题的实现过程,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图形的特殊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中式餐饮的品牌扩展识别与传统图形再设计
将传统元素应用于中式餐饮品牌的传统识别中进行视觉扩展识别设计,挖掘传统图形中选取能够与餐饮定位诉求点相契合的视觉元素进行再设计,通过应用到品牌有形与无形的识别设计上,形成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通过平面、立体、空间等多维设计,全方位的地诠释中式餐饮的品牌。
我们发现,有些国内品牌成功的将传统元素融人品牌识别的设计在品牌文化定位,核心识别设计和扩展识别设计。
国内设计师为“俏江南”餐饮品牌设计的具有独特脸谱形象,也从更深的文化层面,对其传统图形与中国气质给予了精彩的诠释。这一脸谱取自于传统图形四川变脸人物刘宗敏,脸谱面门正中眉心处黄色的“人”形,角两侧到额头的“如意”图案,图案又如同一个金元宝,代表着俏江南的吉祥如意,兴隆盛世;生意兴旺。此品牌形象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予以继承发扬和革命式的创新,实现了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餐饮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前文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图形在中式餐饮品牌识别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四、新丁香大酒店餐饮品牌形象识别的设计案例
温州新丁香大酒店是地处江滨路,是一家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题的中式餐饮酒店,对望“中国诗之岛”之称的温州江心屿,环境幽雅,人文景观丰富。该餐饮品牌形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入传统饮食文化与艺术,很好的运用古玩、古书、古琴、古纺车等来点缀空间,呈现出文人雅士的志趣与爱好。透过这些古典的元素,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这些正是人们骨子里所向往的,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传统文化。
(一)中式餐饮新古典风格的形象定位
新丁香品牌定位为中国古典风格为主题的中式餐饮酒店。餐饮以中国的多姿多彩、风味独特的饮食风味的精华和温州瓯菜系为特色,构成了色、香、味、形具全的特色餐饮文化,新丁香酒店将“中国新古典风格”作为品牌形象识别的载体,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中式餐饮和现代典雅服务是酒店的核心诉求。在酒店建筑及环境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图形的再设计,新古典风格的文化风格:“古文” “雕花纹”、“传统花纹”、“古文”、“诗句”、“对联”等是新丁香大酒店视觉识别设计的核心元素,诠释其独特的形象定位主题。
(二)品牌核心识别
中国传统图形丁香花花纹图形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有的文化转化为视觉语言,已经成为“古香古色”和“韵味”的象征,这与酒店要打造的经典中式餐饮的核心诉求非常吻合,所以以中国传统的图形“丁香花纹”来作为酒店的品牌形象的识别载体,非常合适,并且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品牌核心识别的设计结合了酒店的特色,以丁香花花纹图形以原形,运用具有雕塑感的线条和充满灵感图形,既体现出酒店古香古色的韵味和现代典雅、华贵的气魄,同时挖掘企业最有价值的内涵与特有的文化转化为视觉语言。使新丁香大酒店品牌核心识别突显“融入典雅、华贵风格的中国现代新古典风格”的设计理念。
(三)全方位的扩展识别
新丁香大酒店品牌识别以丁香花花纹图形以原形,运用具有雕塑感的线条和充满灵感图形,既体现出酒店古香古色的韵味和现代典雅、华贵的气魄,同时挖掘企业最有价值的内涵与特有的文化转化为视觉语言!如花纹、古文、诗句、对联在形象、包装、台历、餐具、菜单等的扩展识别设计,还将“叠水”、“涌泉”传统图形贯穿酒店内部的环境识别设计。
在环境空间的识别设计上,设计以中式新古典中高档餐饮空间经营特色及气氛要求为前提,通过设计元素现代性运用,在文化传统上,空间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浙南风格)。以寻求传统文化为贯穿素材,以精致的特定加工的形形的传统石雕、石刻、仿古画、仿古家具、传统的木雕刻板、窗校等作为加强地域文化气氛的重点。设计上形成店内外装饰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通过紫色的内置灯光、现代材料的应用,结合雕花纹、古文、诗句、对联、陶瓷等传统工艺与传统图形,环境上古韵很浓,还透露现代典雅的气息。同时,以这种传统图形的色彩、纹样、构图作为基本品牌基因识别在设计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印象,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设计手法中得到延伸。
在这个设计案例中笔者挖掘了与中国古典风格有关的其他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进行置换,中国传统图形的应用使顾客很容易地联想到中国文化。通过统一的理念、统一的识别,使之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餐饮文化大国开出多家新丁香品牌的中式餐饮连锁,让世界人们坐在“古典、优雅的中国风情”文化形象盛宴中享受中国美味,此设计得到很好的社会传播效益,呈现了中国璀璨文化和中国传统图形在再设计的独特魅力。
旅游商品主要包括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民间艺术品、文化艺术品、旅游日用品、风味食品、当地特产以及其他特色商品。当前,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已经成为衡量旅游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河北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商品资源大省,而且旅游商品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市场知名度高,具有很强市场吸引力和增长潜力。河北省很多旅游商品,像蔚县剪纸、曲阳石雕、衡水内画、丰宁布糊画、白洋淀苇编、易水古砚等更是享誉国内外。凭借丰富的资源,近几年河北省旅游购物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热点之一。特别是专业商品集散地发展更为迅速,白沟的箱包、辛集的皮革、清河的羊绒、安国的中药材、曲阳的石雕、香河的家具等市场正在由传统单一的商品批发市场,向集商品展示、商务洽谈、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转型与升级,而且商品的款式、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十一五”期间,衡水鼻烟壶、藁城宫灯、白洋淀苇编画、保定桃木雕刻工艺品等20余种旅游商品,分别在国家和省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得金、银、铜奖等殊荣。然而,河北省旅游商品在全国旅游市场的旅游品牌影响力仍然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这直接制约了河北旅游购物产业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根据2009年河北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游客旅游购物花费为86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2.14%。相对国内外平均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购物在旅游收入的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4%)的一半。可见旅游商品品牌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河北省旅游商品品牌培育的制约因素
现在河北省各地旅游景点和商店所销售的旅游商品大同小异、没有特色,绝大多数为望远镜、木刀剑、儿童玩具、假古董、手镯、纪念刻石、竹制品、邮票之类的工艺品,以及各种食品、衣物、胶卷、登山用具等生活用品,难以满足游客对当地特色旅游商品的购买需求。具体来看,制约河北省旅游商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旅游商品开发观念较为淡漠
河北省旅游业界很多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仍然只看重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而轻视旅游商品开发。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有实力的生产企业不愿意进入旅游商品领域,而且在生产组织和销售渠道上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也没有在旅游商品上投入太多资金,因此造成河北省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脱节,无法形成真正成熟的品牌价值体系。现在河北省许多旅游景区由于缺乏旅游商品开发观念和长远的开发生产规划,往往成为“大众旅游商品”的销售点,即便有些商品比较有地方特色,也往往是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或者是当地资源初级加工品,经济附加值较低。
(二)特色旅游商品相对“大众商品”利润较少
从规模经济角度看,特色旅游商品因为生产量较小,其设计、开发、制作成本会高于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大众旅游商品”,因此普遍价格较高。在价格决定出游的“大众旅游”背景下,这又不可避免会造成特色旅游商品销量较小。反之,“大众旅游商品”进价较低,而在很多旅游景点售价却普遍不菲,因此高额的利润空间使得“大众旅游商品”在旅游景区(点)更为常见。
(三)缺乏现代经营理念
河北省从事旅游商品经营的主要是当地旅游企业或者以摊位出租方式承包的当地村民。他们除了向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外,其经营活动完全由自己支配。由于技术、知识和资金的缺乏,绝大多数旅游景区(点)都没有加工旅游商品的工厂和车间,土特产品销售者也只能靠天吃饭,生产能力极低且难以保证持续的产量供应。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很多当地人制作的旅游工艺品做工粗糙、包装装潢设计低劣,甚至很多土特产品随地摆放,不但不卫生,也会减弱旅游者的购物热情。
(四)缺乏创新意识
河北省大部分景点位于太行山区,气候、地理、水文相差不大,而且由于地缘相近和文化相似的原因,旅游商品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突出特色。河北省的旅游商品生产厂家,大部分仍停留在工艺作坊式的传统经营模式阶段,技术设备开发和引进不足,而且缺乏独立的技术创新意识,生产水平落后,不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产品仍然是粗放型设计、开发。这造成许多旅游商品类型单一、缺乏设计新意、品位不高的状况,难以满足旅游者寻求特色的购物需要。
(五)管理责权不清
虽然旅游购物会直接影响到河北省旅游业收入和市场形象,但迄今为止河北省还没有成立专门负责旅游商品管理的主管机构和行业管理组织。当前,景点的商业网点设置和商品设计、开发、销售,主要是以“谁出钱———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由具体旅游开发部门或者相关人员负责。由于没有统一的商业规划和经营规则,旅游商品经营的趋利倾向不可避免。如果某种旅游商品没有多少利润,即使很有地方文化特色,也不会被开发者重视。另外,也很少有企业和经营者愿意自己垫付资金和组织开发力量自觉从事旅游特色商品开发与设计。
三、河北省旅游商品品牌培育与发展对策
(一)培育、组建规模化旅游生产和销售集团
今后应围绕20处旅游购物基地的重点建设,深入改变河北省旅游景区(点)中普遍存在的手工作坊式的传统旅游商品生产方式,开展规模和集约化经营,注册具有潜在价值的旅游商标。政府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生产基地组建大型旅游商品集团或者有进出口权的旅游商品公司,以拓展销售渠道。在旅游景区(点)附近的村庄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旅游商品发展情况,成立旅游商品协会或者建设旅游商品购物街,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统一设计、定价、布局、营销、促销和管理,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管理改变商品趋同、恶性竞争、创新不够等问题。
(二)建立健全的旅游商品营销网络
首先,应将现代产业经营管理理念贯穿于河北省旅游商品生产全过程,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具有较大国内外影响的旅游商品展会和大赛,扩大河北省各类旅游商品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将旅游商品融入到河北省已有较大影响的文化节庆活动中,如:承德国际旅游节、中国吴桥杂技文化节、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中国长城文化旅游节、河北顺平桃花节、白沟服饰节、万全社火等。此外,积极与亚运会、奥组委等国内外体育部门和各大电视系,通过赞助和挂名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再者,构建立体营销网络,在各旅游点、交通枢纽以及各大城市建立覆盖全省及京津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并与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大型网上购物网站合作,开展网上销售,还可以建立名牌旅游商品连锁或加盟店,以扩大销售范围。
(三)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精品
在河北省重点建设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环首都圈以及发展夜经济的背景下,河北省旅游商品应将重点放在国内游客上,在设计、定价、包装等各方面充分考虑国内游客实际需要和消费特点。同时将提高旅游商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在原材料、加工工艺、包装、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增加经济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将诚信经营观念贯穿旅游商品发展始终,对旅游商品从业者和管理者加强诚信教育,同时积极申请国内外权威的旅游商品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参加各类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评比,力争在旅游市场上形成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精品,以此提升河北省旅游商品的整体质量。
(四)注入浓郁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旅游商品永葆活力的源泉和最主要的动力。河北省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旅游商品开发源源不断的文化素材和技术支撑。各地应立足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等,在旅游商品的主题选择、造型设计、功能、包装设计等方面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将适用性、艺术性、纪念性融于特色文化之中,以提高其文化附加值和提升河北省旅游形象。如:可利用河北省各地普遍种植玉米的优势,引导农民把玉米皮收集起来,发动妇女手工编结坐墩、坐垫、杯垫及各类工艺品等。
(五)政府主导
河北省正处于旅游商品培育和发展阶段,政府积极扶持和引导至关重要。今后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商品的扶持力度,积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在资金、税收、宣传等方面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予以支持,以提高其研发积极性。政府部门应通过积极扶持和引导,建立畅通的生产、销售通道,借助商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同时对旅游商品开发企业给予政策优惠,积极招商引资,加大对旅游商品的多元化投入和对旅游商品设计、制作、销售、宣传的支持力度,实现设计、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为吸引海外游客在河北省旅游购物消费,政府应根据河北省各地旅游业发展实际,尽快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旅游商品购物退税制度,同时出版河北省免税购物商店名录和指南,在游客集中场所免费发放给游客。同时河北应尽快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商品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旅游购物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申报、抽检、游客投诉等机制。
(六)注重旅游商品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旅游商品发展需要设计、经济、营销、管理、文化、财务等众多专业人才。今后河北省相关部门一方面应通过短期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积极支持和鼓励景区(点)村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另一方面加强与河北省各类旅游大专院校联系与合作,通过定点就业、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解决河北省旅游商品人才匮乏的问题。此外,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将旅游商品人才列入紧缺人才行列,通过较为优惠的待遇积极引进和留住优秀旅游商品相关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而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这些共同组成了我国灿烂多姿的中华工艺美术,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概述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制造出来的艺术,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已不局限于手工艺,而是与机器工业,甚至与大工业相结合,把实用品艺术化,或艺术品实用化。它是因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其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具体到一定的实物上,其作为物质产品,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工艺美术较早的出现并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3、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特点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工艺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服装类型多样。比如苗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特别是其银饰更是多样精巧,而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小花帽,更是体现了民族特色,也是非常美观和独特的艺术品。第二,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主要是指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某些物品能够对这个民族进行辨别,比如可以通过顶卡花辨别出毛南族,通过绣球可以辨别出壮族等等。第三,实用性很强。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作品主要是用来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很少是专门用来进行观赏的,体现了其很强的实用性。第四,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这里主要与少数民族的信仰有关,比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建筑、服装以及对色彩的运用上都能体现出宗教的强烈色彩。第五,表现工艺美术的材料多种多样。其材料不仅包括传统的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还包括竹、木、草、藤、树皮、麻等,甚至包括贝壳。
4、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现状
根据多年的实践,并借鉴其它资料,认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不断加快,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也逐渐被非本民族的文化所包围,对于渴望新事物的年轻人来说,其选择更多,而且更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这就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没有人继承,很多面临失传的危险。第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其对于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特别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特有工艺美术品,有着很强的收藏兴趣,从这一点可以明白,发展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对于活跃经济,创造价值,特别是保持我国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在以前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中,各个少数民族一般均保持着本民族的服装及相应的装饰,但是随着社会交融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特有的东西也逐渐淹没在工业社会中,而部分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也并没有保持本民族的独有的东西,而是采用将多个少数民族独有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丢失掉了少数民族应该特有的工艺美术。第四,宗教的作用逐渐淡薄。在以前,宗教对于少数民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合,宗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指导作用逐渐弱化,一些利用宗教来体现的工艺美术也逐渐的淡出少数民族的生活。
5、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要发扬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拿出保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相关政策,在人力、资源给予倾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第二,扶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建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强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院的建设,促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大型企业设立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究院所,支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创作工作室,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设计方法,采用环保新技术、新材料,集中力量突破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瓶颈。第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作用。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的评选和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家庭传承或带徒传艺,拯救和振兴濒临失传、艺术价值较高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艺和品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年龄6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给予享受二级保健待遇,其费用列入财政“两费”统筹管理。第四,加大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它的价值所在,也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真正的民族工艺美术。第五,加强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区域建设。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和地域集群效应,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区。第六,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结合。引导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新思路,以旅游景点特色文化为主题,以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为基调,开发和生产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适销对路、能代表旅游形象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鉴赏、体验、消费纳入旅游内容,积极培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各种类的旅游点;积极设立大型少数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或一条街,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在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中的比重。第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资助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产生的费用,通过“自愿登记,政府买单”的形式,提高登记或注册的积极性。建立由公安、工商、专利、版权、文化、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对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工艺美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及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措施,表达了观点和见解,相信,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必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艺文化》柳宗锐等,广西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艺术考古学 艺术史 艺术教育
大约有10年左右的光景,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以及一些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考古专业陆续开设了艺术考古课程,有的称作美术考古。这说明,作为艺术考古学的学科教育已经浮出水面,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书斋案头上的事情了。可是,开设课程只是形式上的事情,是否真正的艺术考古教育,以及艺术考古教育是否真正成为艺术院校的必要学科则仍然值得考虑。
西安美术学院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首先成立了中国艺术考古研究所,说明了学院对于艺术考古学科的重视。西安美术学院在硕士和博士教育层面已将艺术考古比较系统地纳入教育与研究,但在本科教育阶段,还只是以普及考古学内容和讲授美术史的形式贯穿某些艺术考古学科的内容。下面笔者分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相关概念
为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有关艺术考古学科教育的问题,笔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讨论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些概念,与常见的、书本教材的表达,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不同之处提供了一些笔者的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
考古学是西方传进的一门先进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不同于文献史学,也不同于具有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文物学。但是,考古学又和文献史学、文物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历史科学,如果离开了考古学,就会有严重的缺憾。与之相仿,研究文物学,尤其是研究大致相当于中国宋代以前的文物学,离开了考古学也是万万不能的。
考古学以田野操作作为其基本的学术特征,简而言之,就是考古学探讨的问题出自于田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践于田野。这里所谓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式,包括了存在的环境,维持人类生命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然是物化的表达),也包括了人对愉悦感的获得。
现在,在这里讨论一下“愉悦感的获得和肯定”问题。个体的人乃至组成为社会的人群,受大自然环境的基本掌控,会感觉到生存空间的逼仄。个体的人和组成社会的人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会感到自己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挑战这种逼仄和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是需要思想、梦想和幻想的。
在人类的思想、梦想和幻想的范畴之内,既有对大自然、客观环境的琢磨和开发,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对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鉴、学习和模仿)。此外,这些思想、梦想和幻想就要给予人们以憧憬、舒适感,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当然这种希望,首先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物质剩余和时间闲余的时候,人们要把这种“美”、舒适的感觉物化,这就是艺术与审美的起源。
当人们需要了解人类适应环境、顺从环境、挑战环境、破坏环境又被环境所惩罚的历程时,人们离不开环境考古学。当人们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由这些创造能力反过来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改观,人们生活状态的多样化,又感觉到生产、生活资料总是不够丰富时,人们自然会应用一般考古学来了解这一历史。与人们对于环境考古学、一般考古学需求相仿佛,人们对“美”的历程(认知美、创造美)的探究,当然就需要艺术考古学。所以,社会上极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全体人类的历史、生命史、生活史、审美史是密合无缝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这一点。
(二) 关于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艺术的起源,是和人类有闲余时间思考舒适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开始。这种物化,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划,不仅仅是做出三维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身本体的各种认可,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对老人的尊重、对婴孩的抚爱、对少年的引导教育;包括纹身、发饰、穿鼻、穿耳;包括运用发声器官而产生歌唱和诗吟,也包括用躯干、五官、肢体语言发展出的舞蹈。对人身和人群这种美的寄托,可能还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现。所以,艺术史的开端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开端一样古老,人们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对生命的维持之后,任何舒适感都有可能导致艺术的产生。所以,虽然个体生命会表达个体性的美感的外化显现,但社会性人类艺术的产生并不主要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群体的必然,由个体向群体的聚会和飞跃更为重要。
人们定居以后,对摆脱自然的掌控、创作出丰富的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其发展频率日益加快。同样对于艺术来说,它们的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展与演进,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学的收获可以说明这一切。
正如人们获得近现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难具体考虑人们从野生动物般生活状态时摆脱出来的那一刻,即真正成为人的那一刻,无论是环境、自身、技术获得与创造,极少去回溯、考虑这一初期或早期的问题。同样,在近现代艺术品类纷繁、光怪陆离、充满激情的表达下,人们也很难去考虑艺术起源的“端点”的问题,如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端。这当然是艺术史的问题,在分门别类的艺术上,又可以区分为美术史(还可以细分水墨画史、油画史、版画史、水彩画史、漫画史等)、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音乐舞蹈史、综合艺术史。应用考古学的方法,考虑艺术的端点问题以及艺术的早期发展问题,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端点和早期的问题。
正如人们对待新石器时代以后,文字文献产生之后,例如,中国对于从三代直到隋唐五代,虽然文献记载日益详尽,可是考古学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说明、解读甚至参与重建某个历史的片段。同样,尽管艺术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文献记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学的发现、说明、解读,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关于艺术发展的问题,事关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
当现当代艺术不断甚至急切地向历史、向传统汲取营养,重新评价、批判、认识传统,以传统为一种参照以冷静地认识现当代艺术,考古学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关于艺术教育
人们对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广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外的。例如,大人对孩童的诱导、模仿、各种教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趋利避害,人群当中的互相帮助,正确与人相处,包括异性间相处、同辈间相处、异辈间相处的方式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些是非学校教育,每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这些教育。艺术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对自己的舒适感的肯定以及对人群总体的舒适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进行诱导和触发,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获得的。一些观点认为,人们的艺术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获得的,这种说法起码在后来就不尽准确了;也有认为艺术教育只能是依靠学校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完整的认识。
艺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基本审美的教育,对美的认识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术教育。歌唱、舞蹈、绘画、雕塑、设计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训练。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个阶段,大致是为了造就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者称为专门的艺术家的,如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学校培养的艺术天才、天籁之音等,实际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了,这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学校的外在形式,但是这一阶段本身是跨越不过去的。陕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识字的“白狼”柴根,讲述过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沟壑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大声吼唱;津巴布韦地区的非洲石雕、木雕艺人,最有成就者,总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对手的作品作为参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对手,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的实例。所以,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一个广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过程。
我国既然有了艺术院校或艺术系科,有了成规模的学校、课堂、教材书本化的艺术教育,自然应当非常珍视这种条件,以造就现代艺术家。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学校里往往难以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家和大师,其间的问题很多。有一般教育的问题(和非艺术广大院校的教育的问题同在),也有专门教育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艺术教育的作用时,着重讨论艺术考古对艺术教育某些纠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考古教育探究
艺术考古教育,是个相当宽泛的问题,包括针对教育的对象,针对教育的需求和目的,这里分成几个主要层次、几个主要侧面进行讨论。
(一)一般层次
对于艺术教育,存在有中专水平、大学本科水平的一般艺术教育层次,艺术考古教育应当介入这个层次。
艺术考古学可以考虑专门的本科教育,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古学、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教学与训练。培养的毕业生,为将来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准备,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单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需要。
作为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艺术学科,应当把艺术考古学作为基础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不必占用很长时间。其主要任务是解释清楚审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一般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解说艺术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绍中外艺术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艺术学科的学生初步感觉到艺术考古训练的必要。
(二)中高级层次
所谓中高级层次的艺术教育,一般是指硕士、博士阶段,艺术考古的介入应当带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对于专修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专业一些。
例如,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的关系,早期艺术与人们定居的关系,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后艺术的发展问题。其中,艺术的起源的最早阶段其共性是远远大于个性的,人类定居之后,造成了人类艺术气质的分离、变异,要深究其时代和原因,要深究艺术本身与非艺术的因素。
不言而喻,就物质遗存来看,艺术考古学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即考古学的收获,以美术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表现;其次,可以分析出来设计的表现(包括工艺设计和艺术设计),间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因此,应当探讨各个艺术门类在考古学当中所反映的权重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种艺术门类其发展时的或迅速或迟缓的表现,以及深究其原因。
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区分,从人类定居时开始,西亚北非地区、中亚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中部、欧洲西部,东亚等有关地区之间的艺术的差异。除了以上讲到过的艺术表现的差异之外,艺术考古学还要关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异,关注有关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因素。
(三)为现代艺术教育服务
在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往往都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尚未有掌握时,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强大,作品品格成为唯一、成为典范、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反之,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的越加透彻,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加被束缚,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规中矩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最为平庸的艺术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拒绝从艺术考古教育当中摄取古老艺术创作当中的原动力、原始冲动与创造力。
艺术考古学关注艺术家所用材料,艺术材料学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以后,会反向关注其原始、早期状态。材料的选择使用,会对艺术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为例,甚至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两个时代艺术材料的探讨,舍弃考古学是无法进行的。
艺术的历史以美术史为例,说到底,不过是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的理论与技法的纠结互动前进的历史,这一点从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们为了表现美,同时在向着具象和非具象两条道路在努力奋斗,伊比鲁尼亚、米诺斯、红山、马家窑、两河、埃及、黑非洲地区的早期艺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西亚、北非、欧洲地区,写实主义主要是和环境地貌学、建筑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结合,表达的写实主义情趣,即逼真性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在东方,主要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趋同、至上与笼罩,表达了写意的充分发展。从早期的同途而殊往,发展到近现在的可能的殊途同归,艺术考古学不仅给予了实例和实证,表达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现,而且应当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规律,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发展。
现在的艺术批评,包括美术批评,尤其在中国,常常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趋向,趋于玄学的趋向。艺术考古学可以提供一些历史的、基本的参照物,于是当代艺术可以和传统艺术得以比较,个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体的无意识艺术倾向相比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学指出的时间带上相比较。对当代特定的区域,如中国,总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评价离不开艺术考古所提供的基础、所提供的路径、所提供的相对比的标本。这样的批评,由实证出发才有可能达到哲学的高度。
艺术考古学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排队和爬梳,经过千余年以来有了专门的艺术家队伍的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以此建立艺术发展坐标系,这样有助于对人类未来艺术的预测。
(四)艺术的终极目的与艺术考古
艺术的终极目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牵涉人类为什么有了艺术而艺术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类把艺术看作是具有人类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后,便可知道艺术考古学的教育是一个须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
艺术的诞生是由人们的自我愉悦开始,艺术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使人类的圆满达到可能的极致。简而言之,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艺术层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实现。从这种认识出发,人们看到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直到现当代的太多的假恶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堕落卑劣的趋向。如果说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有真正的艺术家提出“艺术救国”的口号,我们这代人听到还带着一种不解的振奋的话,那么现当代的人们对于以艺术、以真善美来救世,恐怕就会有一种切肤的认同的感觉了。
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区别,如果当代人不能够悉数说清楚此间的区分的话,那么艺术考古却能够比较客观的、以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叙述人类以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艺术历程。由此说来,认识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阐述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极需要艺术考古学的有力支撑,需要艺术考古学的认真培训。
三、艺术考古课程设计问题
艺术考古应当课程化,在艺术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艺术院校、系科所属地域不同,教学科研特点不同,在设置艺术考古学课程的具体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笔者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设计,以供参考。
(一)中专、本科阶段
以下指的是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专业。
开设“艺术考古学”课程,可以将艺术考古学作为美术史学的前半部。在中专和大学本科阶段,要给学生们以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学和文物学成果,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以断代和分类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课时量控制在16至20课时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
例如,在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院系的课程中设置一门考古学通史类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业教师开设文物赏析类课程,课程内容不必过于精深,旨在为学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学、文物学、美学基础,提高学生欣赏美、感知美,有关作品中继承和模仿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
区别中外,区别主要地域,进行艺术考古学的重点教育,树立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的“时间树”概念,开展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探讨。使艺术史“物化”,变为空间环境艺术史、生命体验艺术史、生活创作艺术史。有条件的院校系科可以进行考古工地艺术考古实践,分专题的艺术考古实践(如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画像石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
尽可能完成认识中外艺术史文献和艺术考古实物的“互证”问题,这方面西方希腊罗马艺术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应当成为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理论课程,应当推荐成为其他艺术科系的重点选修课程,鼓励产生艺术考古学范畴的硕士生论文。
(三)博士研究生阶段
进行有关艺术考古学的专门研究和专题研究,展拓视野,寻找热点,并且与现当代的艺术实践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考古学”博士论文。
从学科的持续发展出发,重点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各个层次的艺术考古学教员。组织去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考古的交流、调查、访学,引进新鲜理论、技术与器械。
(四)其他
关注艺术考古学推向一般院校的历史、考古、哲学等的人文教育,推向综合性院校(包括理工科)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文物考古科研单位的联系,掌握最新的考古出土情报信息,使艺术考古学紧盯田野考古学的最新发现和收获。加强国际交流,及时掌握国际的有关学科动向。
加强艺术考古学本身的理论研究。加强与哲学、美学、人类学、民族民俗学、社会学等的互相渗透和促进发展,在学科上确立艺术考古学和诸如美术考古学、设计考古学、音乐舞蹈考古学等学科层级关系,在促进艺术考古学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推进相关子学科的向前发展。
根据地域特点、教学科研特点以及具体任务,建立和健全艺术考古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和有关省市考古文博科研单位已经建有几所艺术考古研究所(或称美术考古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应当更充分地服务于高校科研,服务于艺术教学,并且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充实提高自身。各个有关研究所要互通情报,共同进步提高,为确立和发展艺术考古学科做出更多的努力。
1 浦江历史街区的概况及其人文价值
浦江县城现存的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大部分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也是目前周边县市中唯一幸存的古街区。这一片街区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景象繁华,是浦江县城主要的休闲、购物的商业老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后街”。街道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街区留存着许多城市的记忆,是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鲜活地展现了浦江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保护和利用好历史街区,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对浦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资源挖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浦江历史街区存在问题
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历史街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差。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一些古建筑随着岁月的侵蚀正在快速老化、朽烂、破损和塌毁,部分极具价值的古建筑亟待修缮。街区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破旧不堪。
(2)街区居住条件差。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通风采光差;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等十分缺乏,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街区风貌的呼声十分强烈。
(3)安全隐患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街道狭窄,平均只有4.2米左右,且障碍较多;建筑沿街巷紧密排列,都不符合现在的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要求。但作为商业区,平时人流拥挤,广告牌林立;很多建筑为木结构,年久失修,且电力线路陈旧老化,人居房屋安全系数低,居民的用电安全,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3 对策与建议
3.1 历史街区古建筑的保护
3.1.1 古建筑保护的思路及原则
总体思路是“保留建筑风格,重现历史魅力;完善内部功能,融合现代需求;优化社区结构,展现时代风采”。通过保护、整治和改造,挖掘优秀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的特色亮点和市场卖点,提升城市品味,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浦江经济。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应遵循“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的保护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现状、历史信息与街区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要求,尊重历史、保存原貌、修旧如旧,保持整体的完整连贯。切忌重新包装改建,使古建筑、古街区“旧貌换新颜”,导致历史信息荡然无存。
3.1.2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及措施
(1)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对建筑、设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残损现状和建筑测绘。在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原住民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保护重点,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在外观上修旧如旧,有效保留和保护建筑物所蕴涵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甚至可以考虑将某些单体老建筑迁移至历史街区,以提高历史街区老建筑的数量。街区内新建筑遵照原有建筑基本轮廓,在尺度及屋顶形式上与原有建筑取得协调,从而达到地块形态肌理上的连续。这样不仅保护了城市建筑肌理,而且保留了原有的城市生活肌理,让老民居保留原有生活气息。保留了人气,保留了原生态,从而保留了老居民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反映浦江历史风貌的重要历史街区。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保留原有风貌,继承文化的同时,结合浦江地域特点,修复部分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梳理原有的街巷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拆除违章和插建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根据房屋不同类型和保护整治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对建筑物内部彻底改造,改造和完善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工程管网及相关路网,提高建筑物的综合品质和使用功能。以满足当代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3)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优秀历史建筑的地域特点、周边环境、功能配置,制定高品位的规划方案;在保护建筑物外部历史风貌的同时,提供现代的设施和功能。拆除周边一般建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增设休闲文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优雅的周边环境。结合规划,增设休憩庭院、停车场等城市设施,着力解决交通问题,为街区高品质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2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设想
(1)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该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制定详细、实际且有创意的规划和方案设计,能从整体上提升街区品质。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设定近、中和远期的改造目标,方案应严格反应现状,明确拆建、新建和保留的建筑并在该区域内的地块、街道的风貌保存、天际线和空间尺度等问题上有真实、客观的见解。同时设定区域规划的人口数量、日均人流量等问题。
(2)改变现有的传统街区改造模式。充分尊重住户的故土情节和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保护原则,推出原地段安置、外迁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政府对产业形态、组织结构、人员、管理、文化等进行调整,古建筑的形态、产权关系、土地性质保持不变。政府投入资金对道路、绿化、市政设施进行改造,实现百姓满意、政府满意的双赢格局。
(3)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旧街改造通常借助于开发商的力量,其利益在开发商、政府和被改造街区居民之间实行按资分配,结果往往是开发商得大头,政府的非税收入是中头,居民丧失了一次“资产性收入”的机遇,社会更流失一份“沉淀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此,如果抛开开发商,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只局限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就能使利益的获取走向稳定性和长期化。
(4)整合地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逐步调整街区商业结构,恢复传统特色商业经营,鼓励开展特色餐饮、特色产品等经营活动。挖掘具有浦江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融合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历史街区成为展示浦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窗口,形成一个集商贸、旅游、饮食娱乐休闲的老城区中心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