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木兰诗翻译范文

木兰诗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木兰诗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木兰诗翻译

第1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译文】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的一阵阵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夜晚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大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哥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去买马和鞍,从此代替年老的父亲从军去打仗。

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的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早晨辞别父母出发,夜晚在黄河边上宿营,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声音,只听到黄河水奔流发出的溅溅的响声。早晨辞别黄河继续前进,傍晚就到黑山山头,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发出啾啾的叫声。

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

木兰从前线回来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朝廷为木兰记功很多次,兵赏赐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表示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把自己送回故乡。

第2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关键词】木兰 后殖民主义 人物形象差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68-02

美国电影《木兰》取材于中国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美国电影中,这一中国古代女英雄形象被重新按美国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塑造。事实证明,好莱坞的这部影片是成功的,它以东方文化的包装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美国式的英雄故事。对于电影的人物形象,各种文章的评论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就电影的创作本身进行评价;二是用各种不同的理论对木兰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在这些发表的论文中,毕耕和李冬青发表的《〈花木兰〉:迪士尼演绎的东方传奇》一文从电影创作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封艳梅的《动画片中的木兰形象解读》着重强调了美国文化对于木兰形象的新解读,强调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张莉的《后殖民话语与文化霸权――美国电影〈木兰〉解读》则用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对美国的文化霸权通过木兰这一形象进行了解读。作者的认识角度可谓不尽相同,综合以上论文的观点,本文认为我们应在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不能只看到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而且还要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出我们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对策。

一 中国木兰和美国木兰的人物形象差异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唐代,木兰被追封为“孝烈将军”,并设祠纪念。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奇女子,花木兰的故事被千古传唱,从南北朝到今天,从民歌到戏曲到小说,不同时代的中国文人以不同的文体形式对她进行了刻画。他们都以“忠孝”二字作为出发点塑造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自古以来能做到“忠孝”两全者,即便是如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也很难做到,更何况一个弱女子!而木兰在这一点上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完美人物形象。

电影《木兰》,是迪士尼首次尝试古装动画片的制作,该片获得了巨大成功,花木兰人物形象更是再次掀起巨澜,而这一次是世界性的。作为一部商业片,花木兰的故事和中国人传统中的印象大相径庭,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也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她不是代父出征而是冲破父亲的阻拦奔赴战场,她不是为了忠君而战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她更不拘于礼教的束缚而勇敢追求完美的爱情!美国电影中的花木兰是一个完全“西化”了的人物,她个性鲜明,强调个人主义,具有英雄主义情节。一个被用美国价值观包装了的中国故事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它的深层原因本文将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加以解释。

二 美国木兰的时代背景和后殖民主义理论

花木兰人物形象的改变与当今时代背景息息相关。20世纪以来,随着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发现原来的直接占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于是转而以经济、文化的侵略为主,即从经济上控制、政治上影响、文化上同化,这就是后殖民主义。美国电影《木兰》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被搬上荧屏的。对于这一点张莉认为:美国弗・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研究,为后殖民主义的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杰姆逊注意到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可以将自身的意识形态看作一种占优势地位的世界性价值,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木兰的形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它本身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在当今世界的强弱对抗和支配与被支配问题。

三 电影木兰形象所体现的中美价值观念的差异

儒家文化中所宣扬的“孝悌”“仁爱”“忠君”“爱国”“礼让”等价值观念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诗中对木兰的描写都折射出了这些价值观念。如木兰为何参军,诗中写得很明白:“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这种情况下她甘愿替父出征,这体现了木兰的孝道,也体现了木兰的仁爱,因为诗中只说“木兰无长兄”并没有说木兰没有弟弟(后文“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证明她有弟弟,只是年纪尚小,需要爱护),木兰的仁爱之心跃然纸上。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木兰为了国家出生入死,奋战十余载,比起岳飞的“精忠报国”毫不逊色。“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则说明了她不看重高位和利禄。“礼让”之美德表现无遗。花木兰身上既体现出精忠报国、孝顺父母的传统观念又闪耀着仁爱、勇敢的人性光辉,这些正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精髓。

在美国电影《木兰》中,木兰形象所体现的深层价值观念和这一传统价值观念有很大不同。

花木兰是影片用浓墨重彩所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她的外貌,还是她的语言行为等,都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影片通过描写一系列的生活事件与矛盾冲突,来刻画花木兰的内在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特长。如当她看到年迈的父亲接下从军书后,为了能保护父亲,她毅然割发从军;尽管作为女性,她却非常勇敢和好强,在军中训练时,虽然她屡次失败,依然能再次顽强面对,终于在爬竿取箭和勇救战士之后,成长为一个女性英雄,同时也得到了同伴的认同,她的聪明与机智也是影片大肆渲染的重要品质。当匈奴大举进犯,我军处于极度危险的时候,她急中生智炮击山顶以致雪崩,最终赢得了胜利。

从上面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木兰形象的深层特点:个性特征鲜明,敢于背叛传统,争强好胜,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具有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特征。

四 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支配地位的获得途径

从人性来说美国和中国固然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很明显木兰的美国特征明显强于中国特征。而电影《木兰》是成功的,说明美国的文化在打开中国市场方面的强势和支配地位。

从影片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看,也颇具中国特色。画面上的人物造型以及服饰等,都是以唐朝特色为蓝本加工合成的,兼顾古风而不失现代感。其线条柔和,勾画均匀,情景转换自然流畅,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和意蕴,因而能够在广大中国观众的心目中激起强烈的感应和共鸣。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到,美国的强势文化是与中国的一些文化特征结合在一起的,它把中国文化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以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为芯片进行推销,外观看来是中国式的,但却有一颗美国心。而这正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从深层次获得支配地位的原因。

五 反思

美国是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它在文化、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而美国支配地位的取得,留给我们许多有待思考的地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支配地位的获得与美国的多元文化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再加工是分不开的。我们对于该种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要客观对待,不能盲目地拒绝或接受,更要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把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推向世界。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把自己本民族优秀的东西展现给世界。在我们用后殖民视角对木兰人物形象进行反思时,更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而在强势的别国文化吸收我们本民族文化和价值的部分精华后,连带他们原来的东西再推销给我们时,为什么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共鸣。我们是要等世界来拥抱,还是主动地拥抱世界呢?

参考文献

[1]封艳梅.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形象解读[J].电影评介,2007(14):33~34

[2]刘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J].文学评论,1998(1):153

第3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一)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二)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三)木兰诗里的成语

成语

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译文: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译文: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四)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4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怎样辨别句子中有没有用到互文呢?在有疑问时,不妨先直译句子。如《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照字面直译为“谈笑有渊博的学者,往来无浅薄的人”。但是,如果“鸿儒”没有和作者“往来”,又如何“谈笑”呢?可见这一句运用了互文。确定后,可以调整语序,把句子说成“谈笑、往来有鸿儒而无白丁”。这样理解和翻译就不会出错了。

互文有时出现在同一句子中,这叫“本句互文”。如:

(1)“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此句写春冬之时的三峡之景,言雨后初晴,晨霜茫茫,山林和山涧清寒而寂静。“寒”既属林,又属涧;“肃”既属涧,又属林。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这句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

(3)“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泉是清香的,用这样的泉水酿出来的酒,自然也是清香的。“香”、“洌”同为“泉”、“酒”所有,互为补充。

互文更为常见的是出现在两句之中。如:

(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当窗”、“对镜”互文,因为理云鬓、贴花黄都是木兰一人修饰头面的动作。当窗迎光,对镜照影,是理云鬓和贴花黄的共同需要,决不能说理云鬓只需当窗而不要对镜,贴花黄只要对镜不需当窗。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句意为不以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悲伤。“悲”、“喜”互文,“物”与“己”也是互文。翻译这类互文,要注意调整语序,把一些字、词归到本来的位置上。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受任”、“奉命”意思相同,为互文;“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也是互文。这两句可理解为:在“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接受了任务和使命。

我们初中课文中的互文例子还有很多,如: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第5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木兰诗文言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第6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关键词:有效语文教学;逗趣;浸润;引着走

看朱则光老师和韩军老师的示范课《木兰诗》《南来北往》,对语文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自我审视和深度思考,也有了一些感想和收获。

一、对“逗趣”的思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大多数老师都注重了教学中的“逗趣性”。 有的是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逗趣,有的是为逗趣而逗趣。朱则光和韩军两位老师也都会逗趣,再逗趣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朱老师在讲《木兰诗》时有几处逗趣。先是在导入时,说木兰是济宁人,下面的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是商丘虞城营郭镇的,老师和学生争名人,就争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在分析木兰“叹息”时,故意说:“木兰不是很消极吗?”学生马上说:“那不是消极,那是……”很快师生就进入了对话之中。在分析木兰征途中的情感时,朱老师又说:“木兰怎么不像一个英雄呢?她没到战场就想家了。”学生马上说:“木兰是英雄,但她也是女人,……”朱老师的逗趣,就像是投湖的石子,能把学生的心及时地激起思考的涟漪。逗趣之法很高妙。

韩军老师的逗趣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在介绍自己时,问学生认识自己吗。学生说:“您是韩军先生。”韩军老师随口说:“是,我是比你们先生。”就这么一句幽默的话,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就撤掉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藩篱。为师生合作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韩军老师在背诵课文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三个破绽,背完之后,问学生自己背的有什么不足吗,学生马上说出背错的地方。而韩军老师就抓着这三个错误进行教学。这真是精妙的预设。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两位老师逗趣的手段都很普通,没有借助多媒体和其他形式。但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何也?是他们都摒弃了浮华的形式,而专注于文本。他们的逗趣是既注意到“乐”又注意到“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好”和“乐”不是目的,“知”才是目的。课堂上,该是以“知”为重,辅之以“乐”才是正经,否则,就是念歪了经。相声界的大家马季先生说过类似的话:相声是逗乐的,但是两个人站在台上,什么都不说,一人拎起一桶水倒在另一人头上,也能让观众乐。那,不是相声。语文课堂教学也如此。所以,“逗趣”之法,应该用的恰到好处。

二、“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辨

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发愁“教什么”,大都发愁“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永远都比怎么教重要。”这无疑是给广大语文教师指出了一条明路。可是能实践此说的又有几人?

而朱则光老师在作报告里也强调了王教授的话。在《木兰诗》的教学中也是认真落实了这句话的。朱老师没有哗众取宠的花架子,课件也很简单,不花哨。他教了什么呢?教了字音、词义、翻译、朗读、情感体验、人物形象分析等。他怎么教的呢?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老师或旁敲侧击或故意设置障碍或引而不发。对木兰的形象分析更显他的匠心独运。作为女性,木兰叹息、思亲、还乡、爱美。尽显一个柔弱女子的形象。作为英雄,木兰备战、征战。时代的机遇和个性的张扬,促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刚强的英雄。这一点的发掘,真是独到。

韩军老师在教《南来北往》时,他教了排序、点题、铺叙。他是怎么教的呢?激情诵读。韩军老师在作报告时说:语文教学就要时时刻刻抓文字,分分秒秒抓效率,丝丝缕缕抓考试,来来回回有情趣。两位老师都打破了许多老师坚守多年的语文教学范式。他们的教学也都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比较“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我感觉弄明白“教什么”要比“怎么教”难得多。“怎么教”只是一个形式,可以叫“器”。 “教什么”则是内容,可以叫“物”。寻找一个容器要比寻找一个有价值的“物”容易。好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时候,大都避重而就轻。一门心思地搞起花架子来了。“重视文本”的提法也有好长时间了,但收效甚微的原因也许是对文本的“怕”造成的。那种唯教参的马首是瞻的做法还很多。但是朱则光和韩军两位老师的示范应该给有志于此的老师以鼓励。

三、“催熟”和“浸润”的比较

在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下,学生的成绩是评价老师成绩的唯一标准。唯成绩论的老师则各显身手。有的手段是好的,有的则明显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就像有的食品还没长成熟,而施一催熟剂,外面看着红润鲜亮,而里面则青涩难吃。现在好多学生就像是一催熟产品。所以,朱则光老师在作报告时指出“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有效教学”不可能速效,也很难追求高效。应该是春雨化物般的“浸润”。在朱则光老师的课堂语言中没有“这是考试重点”,“这应该记住”,“哪一年的中招题就从这儿出的”等太专注于成绩的话语。有好多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讨厌老师那味同嚼蜡的教学。老师或冷冰冰地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或者苦口婆心地劝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训练。语文中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韵之美则无暇感受。韩军老师则是一开始就配乐诵读,把学生带进一个优美的有文字组成的意境中。听这样的课怎能没兴趣呢?

所以,“催熟”和“浸润”的优劣不言自明。仔细分析这两种做法的区别,还是在于老师的心态。急功近利者为了自己的成绩往往会拔苗助长,就采用“催熟”之法;有爱学生之心的老师则会为了学生的成长而采取“浸润”之法。学生是喜欢把老师比喻为园丁的,他们可能更喜欢有爱心的老师。

四、“打着走”,“牵着走”和“引着走”的优劣

第7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一、知人论世,洞察生活

古典诗歌中提到的内容反映的是诗人的真实生活经历,是诗人情感和世界观的真实展现,由此可见教授古诗词不可只拘泥于词句的背诵,而要深挖下去,探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意图。《孟子》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只有洞察诗人的人生,才能更好地品读诗歌。

学习《观刈麦》一诗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来鉴赏,就能更好地理解此诗。《观刈麦》是作者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元年创作的诗歌,当时他担任周至县的县尉,是一个负责征收赋税的小官,因此他对于当时普通劳动者所遭受的苦难十分了解。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这才有了这首《观刈麦》。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的敏感度,能写下这样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和他的诗歌创作理念分不开。白居易和当时的诗人元稹合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文W传统,在诗歌创作的时候能够直面真实的生活,在笔下展现被激化的社会矛盾,反映民众的疾苦。不仅如此,新乐府诗歌取材典型、形式通俗、语言浅显,改善了当时诗坛萧条的现状。当时有很多诗人喜欢写寄情山水的诗歌,很少有如白居易一般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诗人,如果能够理解唐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学生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歌的意味。

知人论世的方法能促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作者的创作情况,从诗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减少学生和诗歌之间的隔膜感、距离感,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

二、破译典故,感受意蕴

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和古人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分析诗歌的典故可以促使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果能让学生从典故入手解读诗歌,则能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意蕴。“醉里挑灯看剑”,从诗歌的一开头便奠定了豪迈的基础,刘斧《青锁高议》中提到了“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故此“挑灯看剑”指代豪迈之事。“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了《世说新语》里和王恺有关的典故,王恺和他人比赛射箭,用牛作为赌注,射中目标就杀牛吃,吃完立刻就走,这个举动展现了豪迈之气,辛弃疾运用这个典故也表现了豪迈之情。“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一种烈性的快马,“弓如霹雳弦惊”运用的是《南史》中曹景宗的典故,曹景宗在年少时经常骑如龙的快马,拉开弓箭发出霹雳一般的声音。从这首词所用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典故都和豪迈之情有关,体现了壮士征战沙场的豪迈之情。由此可以感知这首词的意蕴,作者描绘了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表达了杀敌报国的理想,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学者黄永武认为,运用一次典故就相当于将某一个故事或象征重新认同了一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借助典籍弄清楚典故的出处,搞清楚作者运用典故的情意,品味用典的巧妙之处。

三、比较赏析,深化思维

初中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阅读不充分的情况,不能揭示诗歌中的妙处,但是通过比较阅读却能够弥补这个问题。

《木兰诗》是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展现了花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诗歌和另一首乐府诗歌《陌上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在主题和人物形象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命运的抗争,但是对命运的抗争方式有所不同。《陌上桑》中的罗敷勇敢地拒绝太守的行为,抵挡住了荣华富贵的诱惑,机智地用夸耀自己丈夫的方式拒绝了太守。《木兰诗》中的女主角面对“阿爷无大儿”的情况,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展现出了有担当的一面,在封建社会女扮男装被视为反常行为,花木兰秘密从军,体现了她的智慧和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由此可见这两首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行为不同,但是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

学者冰心提出,通过比较阅读能得到启示,获得体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发现单一的阅读无法获得新的收获,而使用比较阅读法却能帮助学生辨别诗歌优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第8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一、委婉句。故意不直言其事,而用含蓄、婉转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在修辞上叫委婉。它有四种情况:①求雅致。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更衣”就是上厕所,把上厕所直接写在史书中不雅观,故换成“更衣”。②图吉利。如《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古人忌讳言“死”,因而产生了数十种关于“死”的委婉说法,如“晏驾、驾崩、登遐”等。③怕冒犯。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本是“民”,因怕冒犯李世民,而避讳为“人”。④为外交。如《赤壁之战》:“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实指交战。两国交往,敌国交战,很讲究外交辞令。其特点是:语意含蓄,语气婉转,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二、互文句。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其特点是分开的内容要合起来理解。不了解互文,往往会给阅读带来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用了互文修辞,意思是将军和战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如不懂互文修辞,就很容易误解为“将军经历千百次战斗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三、借代句。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文言文中的借代句在翻译时必须把指代的内容译出来。具体有:①以部分代整体。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帆”是船的一个部分,用“帆”代指“船”的整体。②以特征代本体。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儿童的头发特征,借代老人和孩子。③以具体代抽象。如: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戎马”是具体的,用来指代抽象的“战争”。④以抽象代具体。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以抽象的“绿”“红”两种颜色,借代“海棠叶”和“海棠花”。⑤以人名、地名、官名代本体。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司马”是官名,以“江州司马”借代白居易。

四、比喻句。比喻在句式上往往以“像……一样”居多。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句中“斗折蛇行”,整个句子是个比喻句,按照比喻句式翻译应为:向西南望去,小石潭像北斗七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游行,或隐或现。

五、用典句。文言诗、文中常引用典故,能丰富作品的内涵,使表达生动含蓄,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理解典故是把握古诗歌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如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花》即《玉树花》,是南朝荒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花》也就成了亡国之音。暗用历史故事,表现出辛辣的嘲讽、深沉的悲痛与无限的感慨。

第9篇:木兰诗翻译范文

多少年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语文课呈现出机械和程式化的特点,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思维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受到限制。在语言教学中强制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模式进行直线推理方式学习。其结果,学生的思维受约束,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才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要以为质疑是很玄妙的事情,下面这些质疑的片断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它们虽然仅仅来自于语文课文的阅读,但可以看出质疑精神是真正阅读的活力之源。

一、细处奇妙求完美:质疑字、词、句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把教师灌输知识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注意自己所质疑的知识点,让他们从细微之处探究。如:在教学《塞翁失马》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疏通课文,并要求他们要抓住疑惑点提问。果然,有同学在交流中发现了课文中的关键人物“善术者”,指代不明。课文中“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之胡,有人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如果“其”解释为“他的”,那么翻译后发现“善术者”似乎是塞翁的儿子。但全文却无一处表明这位儿子的“善术”本领,倒是塞翁能正确认识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我引导学生试着重新理解“其”字的意思。学生归纳出了“其”字作为代词的几种常见用法:(1)表示领属关系,做定语,可代人、代物、代事情。译成“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2)代词。她(们)他(们)它(们)等。(3)有时用为已称“我的”“自己的”等。(4)指示代词,用在数词或数量词之前,表示“其中的……”。(5)指示代词,作定语,译为“那”“那种”“这”等。大家就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用法中发现了“其”字作为“那”,来解释。文中的“其父”、“其子”(那父亲、那儿子),语言通顺了,而且更合乎语境了。

二、考虑细致求严谨:质疑情节的发展。

《木兰诗》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了木兰的形象和情节叙述的特点后,觉得未能尽兴,于是抛给学生一个拓展探究的任务。――质疑《木兰诗》故事情节合理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有个学生认为:故事结局写“火件皆惊忙”、“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个败笔。这个结局有伤木兰睿智的性格――木兰辞封拒赏,既表现了鄙视名利的高洁品质,也表现了她的深谋远虑――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暴露女儿身,会落得个“欺君之罪”,遭受“灭顶之灾”,既然如此,归家后的木兰难道就不怕犯“欺君之罪”或为难可汗吗?有人说“伙伴”会守口如瓶的,可木兰凭什么信赖他们呢?有人说英雄成了平民可免死罪,但“王子犯法与庶名同罪”的公正又如何得到体现?聪明善良的木兰怎么会如此“难得糊涂”?这位学生连珠的质疑,使师生在惊叹亢奋之中发现了“新大陆”。可见,留给学生质疑辩论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有发现和发展学生灵感思维的可能,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行文中的矛盾之处,不合理之处,这样才能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全面分析求客观:质疑人物形象

学习完《隆中对》和《出师表》后,结合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我有意地让学生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同学们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智者、能人,才华过人,盖世英雄,天下奇人,忠心可鉴。可是,一位学生却出语惊人:我发现诸葛亮并不聪明,首先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诸葛亮,每日陷人具体事务,事情不分大小,皆决于己,这是领导者的大忌。应该说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有关。这能说他聪明吗?其次,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战争无情义可言,倘若在赤壁大战中,在华容道上把关、张或关、赵两人位置对换一下,这样不是既让关羽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的不杀之恩,又可以捉住曹操,岂不两全其美?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最后,阿斗平庸,无才无德,诸不取而代之,实现天下为已任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扶不起的阿斗,诸硬扶,此愚忠,不足为训。总之,诸葛亮虽在战中能取胜,但往往在统筹全局或关键性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误,这能说诸葛亮聪明吗?这位同学的分析虽然过于偏激,但却也令人精神一振,这不仅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人物的塑造也提出了质疑。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让他们从新的角度去考虑,去感受每篇文章,每个问题,激发其强烈的创新欲望,启发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独辟路径,标新立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角度变换求多元:质疑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指导学生对主题理解的多元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题质疑是最能焕发活力的一个质疑角度,也是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一个质疑角度。在这样的质疑中,你经常会体验到醍醐灌顶的精彩。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的《丑小鸭》时,我要求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在思考讨论之后,得出以下结论让人刮目相看。

――丑小鸭非常的坚强,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它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也就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信念,只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追求就会有获得成功的一天。

――恰好相反,我觉得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是:丑小鸭最终获得的美丽并非奋斗所得,那是它天生就拥有的,因为它天生就是个天鹅蛋,不需要努力,只要坚持就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