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数字化城镇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城镇管理

第1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据库;预报管理;预报评分;预报业务流程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天气预报的可依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日益增强,对预报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套与本地预报服务相适应的评分方法和系统,无疑是有利于提高服务效果的。本系统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开发的,系统预报预测评分模块下的实时测评检验系统,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误差的能力,同时使预报质量的评定成为预报员总结经验、再学习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2.系统开发背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以其简洁的语言、强大的功能、精美的界面和Visual C++、Delphi、C++Builder等语言一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编程非常方便简洁,所以本系统选用VB作为实现语言。DAO直接使用MICROSOFT提供的数据库引擎(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提供的数据库访问对象集进行工作。速度比ODBC快。引擎本身的数据库格式为MDB,也支持对目前流行的绝大多数数据库格式的访问,且MDB是数据库引擎中效率最高的数据库。所以数据库采用了MDB格式和DAO持术,速度快,效率高。本系统界面简洁,操作方便,能够方便的录入、修改、检索每日的天气预报并自动生成各种格式的预报文稿,可随时评定输出任何时段的集体、个人成绩,可方便查询、显示、打印预报稿及预报成绩等。

3.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库模块两大块。其中系统功能模块有3个核心程序,每个程序可直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操作,而各类数据源都被存入数据库中,经过合理配置后,整个系统可自动运行调取、入库和转换程序,操作员也可手动执行所有功能。

3.1 预报录入

建立本地Ftp服务器,预报员将自己的精细化预报结论通过本台开发的发报系统(应用VB6.0之Intel控件)通过Ftp方式发送到本地服务器相应目录下,为防止涂改预报内容及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对数据库进行了双重加密,并对每个预报员进行了权限的设置,并有日志记录预报员的每一次操作,预报员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时间内输入预报内容,在有效时间内可随时修改预报内容,系统自动把输入的内容转换成相应的代码以供评分之用,并可自动生成各种格式的预报稿以供对外预报服务之用。再由提取程序将电码提取并存入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对个人、集体,以及各个区站自动进行分类存放,以便预报服务、评分使用。

3.2 实况资料录入

实况资料录入可分地面测报月报表(A文件,经标准化确认无误的资料)自动入库和每日资料采集器自动提取二种途径。地面测报资料自动入库采用台站号循环方式从各站地面测报月报表中提取基本要素(最高、最低、平均温度、地面温度、降水、平均风向风速、能见度、天气现象)导入数据库相应表中,供评分使用。实时从指定IP的几台计算机实时下载数据,从中提取该日并计算得出上述要素,供实时评分使用。实时评定只应用于集体质量的评定,目的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以便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总结经验,及时更新预报思路,提高预报准确率,但无法确保因仪器故障等而原因引起的资料误差,仅供后期预报参考。

3.3 预报质量评定

该模块主要包括资料标准化、晴雨、气温质量评定、重要天气质量评定等几个子模块,资料标准化根据预报和实况的天空状况、雨量、降水性质等的代码再转换成相应的级别。晴雨气温质量评定可选择集体、个人,对任何时段进行评定,并打印或显示输出成绩表,输出内容包括预报员参加预报员预报天数,空、漏报及正准次数、暴雨出现次数及成绩。重要天气质量评定包括冷空气、大风、冰雹、龙卷风、大雾、沙尘暴、雾淞、雨淞的评定。所有的评定结果均保存在数据库中,可随时查询打印。

4.系统设置

主要包括各类参数的修改设定,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修改天气标准、预报输入有效时间、资料路径等等、可方便管理预报员库、增加删除用户、修改密码、查看日志等等。本系统是根据气象部门目前预报服务的现状,并结合本台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制定出的一套与预报服务较为适合的评分方法和系统,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5.系统效果检验及可推广性

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误差的能力,同时使预报质量的评定成为预报员总结经验、再学习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6.结束语

该系统利用编译原理进行电码自动翻译工作,实现了预报资料输入、实况资料输入和预报预测评分的自动化,可快速评定集体、个人预报质量并排名,可对任何时段任一预报员或集体成绩进行评定及打印输出。评定结果准确,界面友好,计算方法符合中国局评分规定,输出格式符合上报要求,解决了手工进行评定复杂且极易出错的问题、通用性较强等特点,已在省内部分地区及天津塘沽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建智,钱耀明.电子文件中心的作用和功能[J].中国档案,2007(4):11-12.

[2]刘志铭,高春艳等.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第2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

引 言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地籍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手段,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作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与地籍相关的信息都能够体现出空间信息的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较,具有精度高且效率高等特点,是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地籍测量人员的认可。以下就针对城镇地籍调查中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地籍测量共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容与优势分析

1.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容分析

数字化地籍测量通常是运用数字化测量仪器对于城镇的宗地位置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宗地的面积,对采集的宗地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地籍图。城镇地籍调查主要是为了明确城镇宗地的权属以及位置等,形成数据以及图件等资料,为城镇的地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数字化地理测量主要是针对城镇土地的属性以及位置等进行测量,将得出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以此建立城镇地籍管理系统,有效的实现城镇地籍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基本地籍图以及控制点网图的生成与输出等,还可计算宗地面积等。数字化地籍测量使用的专业仪器主要包括了GPS、自动化成图软件以及全站仪等[1]。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实现海陆空三维导航与定位的新型定位系统。在数字化地籍测量中,运用GPS,不仅能够有效的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以及地物点的坐标等,还能够保证精度。全站仪则是全站电子速测移,主要是由电子测角以及电子计算等组成的测量系统,具有测距长且精度高等特点。自动化成图软件(CASS)则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系统,通过采集数据就能够生成图表数据与图像数据等,为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提供便利。

1.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测量仪器在测量时经常会出现测量周期长以及测量精度低等情况,但数字化地籍测量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自动化程度高。数字化地籍测量采用了全站仪测量系统,此系统能够自动测量各种数据,如土地的面积与范围等,测量工作结束后还能够将数据存储到客户端中,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整体性强。数字化地籍测量使用了解析法对于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需要在检测区域内建立局域网,随后便可在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测量工作,必要时还可进行表组合作,对于各个体系进行调查。分组合作的效果较好,精度也较为均匀,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第三,能够提供基础数据。运用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对土地的属性以及图形进行测量,且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地块或者建筑物的确切位置,且检测出的基础数据还能够为地籍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规划更加科学,降低规划的成本[2]。

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

此次测量的任务主要是加密控制网,编制出宗地图以及地籍图等,以街道为单位统计分类面积。

2.1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首级控制测量。在测量时,应当在一、二级导线控制网基础上采用GPS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共布设十二个点位,联测一、二级导线作为GPS起算数据。GPS测站点不要求一定要通视,但是考虑到后续的测量,在选点的过程中应当考虑站点与某一点通视,并远离大功率的高压线等[3]。需注意的是,控制点应当选择适当的数量,且应当均匀的分布在测区内,如此才能够保证测量的精度。此外,还应当选择在适宜区域内,测站点不能选择在高山或者高楼等较为隐蔽处,需要保证测站点与某一点的通视,且选择时要远离高压设备,以此保证数字化测量仪工作时不会受到干扰。

第二,外业实施。按照具体的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模式,本次主要以静态作业模式为主,同步观测卫星为四颗,且分布较为均匀。每时段观测四十五分钟,采样间隔约为十五秒,卫星截止高度角小于等于十五度,点的周围十五度以上不能出现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阻挡或者被吸收。

第三,处理数据。完成数据采集后,就可利用软件实施GPS基线向量的解算以及网平差,得出平面直角坐标的平差值等指标[4]。

2.2界址点测量

第一,直接法。在进行界址点测量时,对于一些较容易测量的界址点来说,就可选择极坐标法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测量精度的要求。

第二,间接法。对于街坊内部一些较为隐蔽的界址点来说,实施测量工作较为困难,因此可使用间接法进行测量,但是不能超过界址点总数的百分之五。主要的测量方式为,运用激光测距仪或者钢尺量取边长,距离交会法等,运用直角推算时,定向边不能小于推算边。

2.3地籍图测绘内容与方式

第一,地籍图的测绘内容。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各级行政界线以及界址点,街道地理名称以及建筑物等。对于房屋的测绘应当标注层数以及每宗地内的编号,宗地内的房屋则需按照权属调查的成果进行标注[5]。行政界线按照实际的位置进行标绘,当行政界线,与界址线重合时,行政界线应当跳绘在界址线两侧。电力线与通讯线通常不同表现出来,但假如有塔位的高压线,则应当标出。假如城镇中土地界址点的误差超过了0.1m,就需要就城镇宗地进行二次测量,重新编绘地籍图。对于没有地籍资料的宗地来说,应当对宗地进行地籍调查,实测界址点,随后在绘制出地籍图即可。

第二,编辑平面图。在AutoCAD环境下,按照宗地绘出界址点以及房屋,随后标注出宗地所在的第几号以及界址边长等。

第三,编辑地籍图。本次道岔地籍测量工作进行了全野外采集,数字化成图。最后将各个要素按照“地籍图式”进行分类,随后即可进行编号,输出地籍图即可,操作较为简便,且精度较高,能够节省大量劳动时间。

2.4内业面积计算

第一,宗地面积计算。在计算宗地面积时,首先应当将采集的测绘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处理后变成图形文件。随后按照外业调查表将界址点连线,提取出面积,最后再将宗地的属性信息输入计算机中,主要包括了土地的来源、建筑的面积以及宗地的面积等。第二,面积分类统计。工作人员可按照行政界限来计算街道的,Ian及以及陈镇交通用地面积等,汇总出街道宗地的土地分类面积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的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此项技术不仅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与财力的消耗,还能够缩短测量的周期,提升测量的精度。数字化地籍测量满足了土地地籍调查的需求,对于土地的数量与性质等都能够进行分析,且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有效的推地建设的发展,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束芬荣,张芬芬,何跃林. 土地资源有限 科学利用无限――江苏省昆山市节约集约用地“8+8”模式探索与实践[J]. 国土资源通讯. 2011(11)

[2] 刘一凡,鲁桂华. 鲁山县农村地籍调查控制测量中坐标系统的建立方法[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11)

[3] 林爱文,孙铖,李山勇. 基于公众参与的国土地理信息监测研究――以基本农田划定及其动态监测为例[A]. 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第3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地籍测量;应用;城镇

1地籍数字化测绘的有关概念

地籍,主要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如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文件、表册和图件等形式表示出来,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地籍测绘则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测绘活动地籍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是一种法定的行为,区别于普通测绘,其包括:地籍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动态监测与更新等,而要素测绘往往包括界址点等细部测量和地物点的碎部测量,并绘制地籍图和土地的面积量算。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无非就是通过数字化测绘从事一系列关于城镇地籍测绘活动的技术,其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技术设计[1、地籍调查属性信息录入;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加密]地籍碎部测量编绘地籍图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宗地信息库[1、生成宗地图;2、街坊街道面积汇总;]建立地籍库根据需要输出成果。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包括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涉及权属、房产、税收和管线地籍等方面。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宗地占地界线(界址线)位置、占地面积及四者关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属于土地权属调查的范畴,也是地籍调查的核心。进行权属调查时要清晰地填写地籍表,保证相邻宗地符合指界条件的指界人现场指界,而且签名盖章后双方无争议。同时利用属性软件工具录入属性信息到具有完整的土地权属信息表格的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形成土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后续工作保留珍贵的资料,可根据需要以街道、街坊为单位进行文件的储存。地籍调查时要绘制宗地关系图,此时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大比例尺,或局部放大比例尺,增加注记的空间,之后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或按“弓”型原则预编地籍号。

2.2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

2.2.1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开展地籍碎(细)部测量首先要建立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值的平面控制网点,而建立控制网主要用GPS RTK和配套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加上快速动态定位的方式来完成。

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一般是建立在基本控制测量基础上,在委托方许可而没有已知首级控制网或受设备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则可采用假设坐标。地籍控制测量分一、二级,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分5″、8″、1 2″三级,5″级必须在四等点以上点进行控制,精度高的点可建立精度低的控制网。

平面控制点埋石点密度要求:1:500分幅图≥3个,1:1000、1:2000分幅图≥4个,各埋石点等级控制点均应作好点之记,并绘制控制网略图。

布设一、二级控制点后,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测量等方法利用测距符合导线(困难地区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或支导线)加密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12″)作为地籍测量图的控制点。但必须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布设图根导线全长一般≤1.5km,12条边,二级一般≤1km,支导线≤3条边,长度<1/3倍符合导线长,并需测左右角、距离往返测,圆周角闭合差≤40″,平差采用计算机来完成,诸如南方CASS系列测绘成图软件均备有相应的平差工具,而且可以显示导线精度,将成果汇总到数据库,完成后可以街坊为单位进行储存,供成图展绘控制点调用。

2.2.2城镇地籍碎(细)部量

城镇地籍的碎(细)部测量一般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或配合南方CASS系列软件直接进行测图。采用草图方式时:可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记录界址点之间的关系和编号,然后回到内业展绘所测量的数据,利用CASS所附带的地形地物符号,对照草图连接测点点号绘制成图。当然也可用电子手簿现场记录或内业编辑地形地物编码和编号,通过CASS软件自动绘制地籍图。界址点、碎部测量要考虑测点所处的位置,开阔空旷等通视条件好的测点,可直接用全站仪或GPS RTK进行测量记录,而那些隐蔽不易测量的点,可用结合解析法、交会法或RTK的方式来获取测量数据,当然也可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激光对边测量的方法来获取两点间的距离。但需要强调的是,内业数据处理或成图时,要仔细检查对照宗地关系图、宗地草图有无错漏之处,并及时加以修改或补测,比如房屋的层数与结构、单位名称、道路与河流名称等等的错漏,必要时可将图临时打印一份,拿着该图用钢尺等简易工具跟现场进行比对审核。

另外一个就是原有白纸城镇地籍图的扫描跟踪矢量数字化问题,其主要是从图形文件中抓出各界址点、地物点的坐标数据,并编辑对应的宗地号,读取各宗地信息,形成以街坊为单位,并生成宗地图的实体文件进行存储,建立完整的地籍数据库。

2.3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工作之后就可以建立一个包含有宗地属性、界址点坐标地物点坐标、宗地数据、宗地面积、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等数据信息库内容的完整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宗地数据信息库是每一个宗地的界址线信息及各种地物的数据信息,即界址线及各种地物是由哪些点构成的信息库;宗地面积数据库则包含宗地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其通过坐标解析法,实地量距计算法和图上量算法进行计算,坐标解析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对任意多边形利用三角面积求算法求取精确的面积值。当前很多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一般都是运用坐标解析法对宗地面积数据库中各项面积进行计算,求得宗地内各种面积值,进而建立精确的宗地面积数据库的。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一般是通过坐标计算,进而通过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街坊面积的计算汇总,最后按街道对街坊面积进行分类统计获取街道面积统计表的,为确保精度,常可运用公式:进行精度分析。通过信息系统相应的模块,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JSGISI.O软件的功能生成所需的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等等。

至此,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地籍测绘的数字化、现代化,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测绘成本高、环节多、精度低、重复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但是,城镇地籍信息的土地数量、地类、地权、及房产情况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为保持城镇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常常需要对城镇地籍资料进行修正,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动态监测与更新,更新后的宗地号按原街坊内最大号续编,原号作废,而界址点编号采用同样方式。但要注意对同一区域界线范围内的宗地分割或合并前后的面积之和要相等。

3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3.1自动化程度高

采用全站仪在野外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存储,并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图,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后续信息管理工作。

3.2精度高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对界址点或地物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微机数据处理、面积统计、自动绘图等,其误差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都很小。

3.3整体性强

采用解析法测定点位坐标依据的是测量控制点。当测区整体控制网一旦建立,就可以在整个测区内的任何位置进行实测和分组作业,成果可靠性强,精度均匀一致,并且便于检查和及时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

4数字化地籍测量应用方向

数字化测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其地籍信息完整地覆盖每一个区域,在所形成的数字图形上详细记载每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基本情况,包括权属、数量、质量、权利、用途、性质等基本信息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它不但为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保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服务,还为政府部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土地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主要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提高了外业工作的效率,使内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软件合理地把测量内外业结合起来,使测绘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满足了城镇建设的要求,同时也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 地籍测量

近年, 随着国家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内铺开,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地籍测量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要达到规程要求难度很大,随着GPS、GIS、全站仪等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测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地籍测绘逐步走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时代。

1 数字化测绘的优越性

首先,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摸拟,在屏幕上直观生动地(分层)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而且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产品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综合包罗且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读懂的缺陷。其次,通过计算机的储存与管理,它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非常方便与快捷, 而且经济实惠, 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以及即时打印提供使用。

2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测量和地籍勘丈( 宗地权属界址点及其它地物要素平面位置的测定);地籍调查表的输入、输出;土地证、归户卡和土地申请书的生成和输出;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图幅结合表、控制点网图的生成与输出;面积量算、汇总与统计等。

3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作业原理

外业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记录的方法或利用全站仪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直接记录的方法;数据传输用标准的数据传输线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利用Windows 下的超级终端完成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处理采用C 语言编制的数据转换程序进行处理;图形的编辑利用RDMS、EPSW、SCS 等一些软件根据草图编绘图形,或使用MAPSUV、WalkfieM 等一些较成熟的软件直接编辑和处理;出图采用数字化地籍图和绘图仪绘图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需要。

4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数字地籍测图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与作业的进度,数据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最终成果的质量及精度。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时主要按下图步骤开展工作(图1)。

4.1 外业作业

4.1.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由GPS 接收机和随机数据处理

软件组成,定位方式为静态、快速动态定位。为方便利用实时动态GPS(RTK)、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部点的测量, 点位一般选在空旷地带或道路主干道旁。点位远离强功率电台、电视发射台、微波站,远离高压电线、变电所等。

4.1.2 碎部(界址点坐标)测量

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 包括四至名称、房屋层数、房屋结构、房屋权属、院落门牌号、街坊等),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 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在进行界址点测量之前,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对测图范围内的所有界址点要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界址点位于开阔地带,或位于一般建筑物的房角或墙角处, 或在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一角的地方。这类界址点和碎部点应用RTK 技术(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量。第二种类型, 当建筑物层数较高且不宜到达顶部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碎部点, 则首先利用RTK 测设一组图根点, 然后再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 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部点测量。第三种类型,十分隐蔽的死角,只能借助与其他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置。有时界址点之间的距离难以量取实际距离,而我们能看得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具有免棱镜功能的全站仪进行测绘, 这样克服了人无法到达且无法司镜的问题。

4.2 内业编绘

每天外业结束后, 及时把电子手簿中的数据传送到微机中, 利用大比例尺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 绘图员应对草图中的标注和微机中的标注进行校核以保证准确无误。连图过程中需对地物编码准确应用。连图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 并在后期到实地进行查图和补测。经实地校核的地籍图绘成后, 组成两人一组的作业组,带着作业原图和调查成果,走家串户,一宗地一宗地的进行核实,做到实地、调查表、地籍图三对照。

4.3 面积分类统计

面积分类统计应分幅控制、逐宗汇总。是地籍测量最繁琐、最重要的一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面积量算也摆脱了传统的方法,可以在微机内进行,并且有较高的精度。尽管如此, 在面积量算时仍应按照由高级控制到低级,再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汇总,也就是说应由测区到街道、由街道到街坊、由街坊到宗地, 然后再倒过来逐级汇总,这样做有利于误差配赋。

5 结语

采用数字化测绘进行地籍的测量工作,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人力及物力资源消耗少、成图美观、精度高、数据量丰富、易于修改等优点, 且存储形式为计算机存储的矢量

第5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运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籍信息变更频繁,城镇土地利用及土地权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如此变更频繁、数量巨大、来源丰富的地籍信息,传统的地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传统的地籍数据管理方式是以文件为载体,简略的数据组合成图幅文件的方式保管起来,对于本来连续而无缝的地理空间造成人为的割裂现象,限制了国土地籍管理应用的灵活性和使用效率。同时,我国城市地籍越来越要求土地地籍数据的集中式管理,服务应用的集中管理,面对这些问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手段改进城市地籍管理,提高城市地籍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一、城镇地籍与农村地籍的区别分析

1、城镇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居民聚居的地方,因此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权属状况较农村土地有很大差别。

(1)城镇的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都比农村高,人们生产、生活用的建筑物、构筑物集中于城市,土地价格也比农村高,土地权属也比农村复杂,所以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用地。农村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广大农村的土地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营农林、牧、渔场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有土地。

2、在地籍的内容、技术方法上,城镇地籍与农村地籍也有很多区别,如城镇地籍对土地的权属、面积、位置与分布的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在管理上就要用更大比例尺的地籍图件,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必须能满足对权属界址的精度要求。至于农村居民点(村庄、集镇)的地籍有许多方面与城镇地籍类似,如土地按用途分类,对权属界址、面积数据的要求、调查、测绘的方法等均可采用与城镇地籍相近的要求,所以也可将城镇地籍统称为城镇村庄地籍,以有别于主要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土地的农村地籍

二、地籍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的概述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1、地籍测量的方法:按设备手段不同,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

2、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3、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

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遵循规定的法律程序,根据有关政策,利用行政手段,确定界址点和权属界线的行政性工作,后者则主要是将地籍要素按一定比例尺和图示汇于图上的技术性工作。

三、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方式方法的特点

1、完善的自动生成系统。因为地籍图的绘制是采用高科技设备自然生成的数据,并没有像传统的绘制方法那要使用人工进行绘制与记录资料。因此大大减少了专业人士的工作强度,使专业人士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生成后的结果,并且对以后的修改工作也带来了方便。

2、数字化技术节约了人力。传统上,对于地籍测量工作从勘测地貌、整理资料到绘制图纸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旦采用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将人员进行分组。每个工作组仅需1名专业工程师及1个助理就可以,大大节约了人力。

3、数字化提高了办公效率。因为许多数据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人工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另外,在绘制的图纸上进行详细标注,也便于对地籍图检验的重复采点工作,间接提高办事效率。

4、数字化的准确度高。利用计算机对地籍测量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提高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资料错误问题。在地籍绘制图中录入我们勘测到的资料,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一些曾经需要我们大量人工计算的数值,并且生成的数据绝对准确。在地籍图绘制后的修改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对应修改的部分做出调整。计算机就会自然生成修改后的数值,纠正地籍图中的错误,防止因人为修改不注意而产生的细小漏洞。

5、数字化地籍图整体性能好。由于是运用详解法对位置进行标注,因而当建立起完善的地籍图纸后,就可以通过图纸对任意地区进行分布测量,并且结果准确。

四、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运用范围

因为数字化的地籍图包含了每一个区域,并且标注详尽。因此地籍图不但可以完成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部署任务,还可以很好的为中国的自然资源提供参考数据。

1、方便化修改地籍图

在地籍的监测过程中,对各个建筑物和采集定点都采用高精准仪器进行测量,并且运用在测量上的方法是一样的。因此,在对地籍图的修改方面就可以利用已测量过的建筑物作为标点进行修改。这种方法使许多工程量得以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给予经济服务

因为地籍图中的内容对地质地貌有着详细标注,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就发现资源等信息。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使房地产等行业有了更好的资料,让行业可以稳固发展,实现经济的提高。

3、规划未来土地

数字化技术完善的地籍图有其资料完整、数据精准的特点,针对这些优点,建筑部门及城市规划部门就可以很好的对经济、建筑行业进行完善的规划。以切实可行的数据标准,杜绝城市的乱发展情况。对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环境的保护都有很好的帮助。

4、便于社会管理

因为地籍图的完善特性,可以更好地帮助社会管理部门对土地的研究。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完成了信地籍数据库的建立。以期能给其他地区的数据建库以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将数据库成果应用于城镇土地日常管理工作中,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共享,为全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能更好的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普.数字地籍测量技术标准的探讨[J].测绘标准化.2010(32)

第6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测绘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使我们的城镇地籍测量工作者承受巨大的压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能够为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土地详细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测绘技术作为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加强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地籍测量的意义

现代地籍测量工作指的是利用现代的测绘技术对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等进行测定,该测定工作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最终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土地类型、分布状况、质量等级等,完善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首先可以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为掌握土地的现状以及加强土地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其次国家土地管理部门通过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搜寻科学、完整的土地相关资料,尤其是某个地区的地图资料,保护国家的土地所有权,捍卫领土以及政治主张。再次地籍测量为我国实现数据化国土提供者全面、规范、准确完整的土地数据,为建立数字国土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国家通过地籍测量掌握到的土地资料,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成为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

二、地籍测绘的任务与特点

传统的测绘方式大多都是以手工作业为主,通过外业测量人员进行记录、测绘人员公国绘制地形的计算而编制出测量图的系统工作,是为用图人员提供资料,在图上人工量、算所需要的坐标、尺寸以及面积的综合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得社会各行业对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数字地理空间支撑条件,也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基石。

1、地籍测绘的任务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工作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的工作目的在于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是当前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衡量工具。地籍测绘工作在进行中既要保证土地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也要确保测量的精确度,是以精确度测定土地的土质含量、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反映土地应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工作目的的测量技术,是为地籍管理以及其他土地工作做服务的工作新方法。

2、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工作是现阶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的主要特点在于:地籍测量工作是一个具备着法律性的行政行为,是满足地籍管理精确度的工作行为,是一个配套性工作,是具备着墙式资料性的工作体系。

三、现代测绘技术分析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各领域对数字化测绘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勘察成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GPS测量模式

GPS是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新发展出来的一种测绘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定位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其本身作为测绘技术的一项标志,具有实时性、全天候、全球性、全能性的优点,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测绘工作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技术应运而生-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法,这种新型技术快速发展,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的精准度较高,能够实时获取地籍要素信息,并且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现场提供测量结果,能够避免后期处理时的往返负担。目前的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与测图软件组成的。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对要测量的地籍要求进行收集,在利用GPS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储存数据的同时利用测绘软件进行绘图。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能够实现测绘工作的快速、高精度、远距离操作,同时还能够最很大程度上减少控制点,提高测量效率,但是也具备其固有的缺点,就是必须要绘制测量草图,但是却很难采集到一些信息死角处的数据,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全站仪进行补充测量,但是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第二种方式则比较全面,主要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及测图软件组成的。这一系列的配合能够克服各种测量模式的缺点,并且发挥出各自的优点,适应性较强,可以以任意比例进行地籍测绘,可操作性较强,将会广泛的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

2、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

在我国现阶段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遥感模式的应用率较高,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也应用到了这一高科技,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通过具有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将大比例的航空相片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提供众多的地理信息,然后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作业。这种模式的数字直观性强,不易受通视条件的影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地籍规划,能够在减轻劳动者劳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

结束语

对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整体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我国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我们的测量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 ,信息化 ,数字化

[abstract] land and resources archives electronic management has become widesprea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ile management. Land resource file management must follow the natio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ace, and actively accelerate land and resources archives digitization process, the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archives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整理归档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自国土资源部门大力实施“金土工程”以来,通过开展网络体系、数据库、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工程建设,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立体运行体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诸如宗地办证、建设用地报批、土地整治项目报备、土地利用库管理以及城镇地籍管理系统运行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均需要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方式的变革,同时也预示着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即将也要面对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国土资源档案电子化管理已成为当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进程,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发挥国土资源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涵义及其意义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介质的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也日益增多。

虽然现存的具体国土资源档案多数是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普及,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从而出现档案的载体从以传统纸质为主。发展到纸质载体、磁性载体、光介质载体和其它各类实物载体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国土资源档案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传统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和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并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合理存储与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的社会共享。档案信息化,能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能更加准确、快捷、方便地提供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速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

(一)加速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

传统载体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是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档案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数据录入、档案扫描、视频与音频转换、光学字符识别转换等方式。

档案数字化一般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第二步是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实现室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就是对档案进行主题词、分类号等标引项的录入,形成机读目录。机读目录相对于传统的簿册式、卡片式等手工检索工具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可以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按室藏档案的主题类别、形成者,形成时间等重要特征分别归类,便于利用者通过计算机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档案。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管理化关键的一步,包括文本文件的录入、照片或图形图表的扫描、音像资料的模数转换、实物档案的拍摄、文件的压缩储存拷贝、光盘刻录等。提供利用时,利用者可以借助计算机,便捷地查阅存储在服务器磁盘阵列或光盘塔等不同载体上的各类档案的详细内容,有效地拓宽档案资料信息的传递空间。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实现档案资源的复制、编辑等。

2005年以前,我局档案室是以手工管理档案,室藏档案3万多卷,查找利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局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分步实施” 的档案信息化计划,提出档案信息化目标以提供全文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为发展方向,当年就投入50万元,为综合档案室、各国土资源管理所统一配备了微机二台、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扫描仪,统一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几年来我们对室藏重要档案,制订计划,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全文数字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兴城市国土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大大减轻了档案室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利用。

(二)、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类信息数据库,构建室藏特色档案数据库。

我局自成立以来,积累了大量国土资源管理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见证了兴城市国土管理事业的发展,是土地权属最有力的凭证,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提升档案的利用水平,我们结合实际,对局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整合历年来的各类数据库10余套。这些信息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管理、基本农田保护等方方面面。通过数据库的整合,保证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推进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1:5OOO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准地价的更新、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第8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镇地籍;测绘应用;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数字化测绘技术

1.1全站仪和电子记录薄进行搭配

通过全站仪和电子记录薄的配合方式进行地理测绘,能够有效的把握地籍上的要素数据,将利用数据采集软件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记录在电子记录薄上,之后在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相应格式的数据文件,依据文件进行草图绘制,最后经过测图软件编辑成测绘图。通过以上两种技术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测量能够更好的实现角度和距离的自动计算,它们的操作方法并不难,经过简单的培训测量人员即可掌握其操作技巧。不过要特别注意在使用时因为其很容易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一旦出现测绘时天气恶劣可视性较差情况,就很难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1.2全站仪和便携式计算机进行搭配

全站仪能够对测量土地进行全方位的地籍要素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电脑,在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把处理后的数据转化成地籍要素所需的符号和图形。使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在处理之后备份数据,以便于日后如需这些数据时能够及时的获得原始文件。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快速的得到现场测绘图,及时高效的获取测绘数据,不过这一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测绘时所需的测绘费用较高,加之进行野外测绘的适应力较差,使得其推广起来十分困难的。

1.3全站仪和掌上电脑的搭配

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地籍测绘时可以使用蓝牙传输数据,同时在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可以利用全站仪的前端采集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体积小、携带便捷的平板掌上电脑的普及,使得地理测绘的智能化和电子化进程逐步加快。运用掌上电脑进行地籍测量的时候,不但可以将数据多格式的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在进行测量的时候还能够实现自由测站的功能。和其他技术相比这一技术所需的经费较少,操作方法简单,还能够实现现场同步生成图像,所以得到了较大的推广。但是,这种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不十分的完善,对于使用时出现的问题相关的操作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保证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2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与RTK的应用情况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现在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对于城镇RTK,即为实时动态(Real TimeKinematics),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在工程的测绘中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测绘的指定坐标系中其三维定位的结果,甚至能够达到厘米级精度的坐标定位。

测量方法。RTK测量就是利用流动站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观测采集,其相应的信息与此同时,GPS接收机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所发射的信号,而进行处理得到基准站测量数据,最后就能够得出其厘米级的精度流动站的位置么人得到测绘中所需的数据。

RTK测量技术在测绘中优势。RTK在城镇地籍测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测量不用布设各级的控制点而只需一定数量的测量的基准控制点,简单方便;RTK的测量能够高精度而且能够快速地测定地图中的图根控制点以及地形点和地物点等的坐标;RTK技术在利用专业的测图软件是可以在复杂的城镇地籍测量总速度性的生成所需电子地图而据已有的数据成果进行工程的施工放样。

3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和遥感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测绘技术,其还在不断的发展研究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方法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已将可以实现卫星遥感影像高分辨率图像的采集,其所获取的信息数据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来源。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在较好的完成籍线划图的测量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卫星遥感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调查,调查出土地的实际应用状况,给地籍图的及时更新提供精确的数据。

4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采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等地籍要素进行数字化处理,要根据两种模式测算出界址点的坐标数据,也可以将界址点的坐标数据直接传进电脑中,之后再将两种数据进行叠加,通过一些数据处理软件将数据转化为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是一种地籍测绘中新出现的数字化扫描模式,也就是在已经有明确标注的地籍台账上注释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如果在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发现与事实不相符的之处,可以在以后进行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测绘到的地籍测量对于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的要求较高,时效性较强,要有完整的控制点和目标点的设置。

5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

要分析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也即是应该从GIS技术进行了解。下面就从GIS的概述进而从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的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联系应用进行分析:

5.1 GIS的概述

对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本身而言,其是集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集一体的新兴学科。

就GIS技术的概念而言,其是将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的技术。

就GIS技术其功能而言,主要分为数据的采集,也即是编辑主要用于获取数据,而保证GIS数据库中的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和数据转换,也即是是保证数据在入库时在内容上的完整性,逻辑上的一致性。

就GIS技术的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优势而言,不但可以集当前测绘中的地理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以及分析,还能够三维可视化的显示和成果的输出为一体的数据流程,此外,这还能够拥有空间提示和预测预报和以及辅助决策的功能。

5.2数据库和GIS技术的应用

对于当前的城镇地籍测量工程来说,地籍测量数据的采集以测量数据的多样化而使得数据库的技术应用时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测量中测量数据处理的合理化以及准确化是最为重要的,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步,在测量中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建立一个地籍测量数据的数据库或者数据的信息系统。第二步,利用数据库技术或者GIS技术对测量的数据处理,做到数据处理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第三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存储以及管理,达到对地籍测量数据处理的合理化以及准确化的目地。

结束语

对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整体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来我国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我们的测量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简析地籍测量的几个常用方法,使我们系统地了解到每种方式的利弊,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日后我们开发新的地籍测量技术,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发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资源消耗少、准确度高、内容丰富的先进技术,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述春.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21).

第9篇:数字化城镇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

城市规划档案的数量相对比较大,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难题,检索需求也相对比较大,在现代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去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在技术上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提升管理的质量,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1 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数字花档案管理通常就是将纸质的文件用扫描或者是录入的方式直接将相关的内容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当中。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档案信息检索和备份十分的便捷,同时,它也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对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要求一定要有所了解,在当今的城市规划当中,应该积极的引进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技术,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建设一个数字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高的管理中心,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2 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分析

2.1 注重硬件设施的选型与配置,满足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

城市规划档案在应用的过程中,其数量非常大,同时检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就必须要有先进稳定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计算机硬件方面要不断的提高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能力,满足城市规划档案的要求,所以在数字化建设额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档案数据处理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选择恰当的硬件设施。防止硬件设施自身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在重视硬件设施选择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备份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档案内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科学选择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当中一定要科学的选择管理软件,充分的考虑到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图纸数据的检索和应用方面,数字化管理当中一定要对软件进行严格的测评,同时还要以此为基础做好后续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在选择和测试软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还要保证软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系统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的体现。

2.3 建立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

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中,一定要创建一个完备的工作机制。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数传统工作的差异,去建立和完善一个比较科学的档案管理体制,在工作中还应该以数字化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为前提,保证城市规划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建立一个细致的管理体制,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去设置工作岗位,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应该承担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保障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

在现代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的层面上来说,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该在工作中积极的引入绩效考核机制,这种机制的应用可以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进行考察和评价,再以考核的结果为基础,减少工作中出现其他问题的可能性,此外还要将绩效考核制度当做是重要的核心,对数字化档案管理额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以岗位职责的要求当做一个基本的标准和原则,对你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行全面的考评。对工作中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发现和改进,测评机制的应用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工作的质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2.5 强化数字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系统的维护,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针对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应加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针对现代互联网环境下病毒、木马等危险因素,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通过软硬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安装,提高城市规划档案信息安全。同时,加强对档案录入、管理人员计算机安全信息知识的培训。由计算机操作人员为基本单位,定期升级防病毒软件数据库,减少危险网站登录对系统安全的影响。通过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系统安全水平,保障城市规划档案数字信息安全。

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国传统城市规划档案管理中,多采用纸质文件档案进行存储管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代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需求,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从计算机硬件应用环境保护、计算机软件应用技巧的培训入手,强化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基础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以此为基础提高城市规划档案信息安全。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快相关人才的引进,以软硬件维护人才引进为基础、以档案管理岗位人才引进为重点,促进现代化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中,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建设中规划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快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的运用。以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优势,满足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同时,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加快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时,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对软硬件系统的需求,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针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科学设计软硬件系统,以此为基础,保障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档案,以往的纸质档案不仅查找困难,同时在很多的方面也需要改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城市规划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也为我国的城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