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监护;护理
胸部创伤(chesttraum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伤类型。此病患者常伴有脏器损伤,可合并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有研究发现,因胸部创伤而死亡患者的总人数约占创伤死亡总人数的25%,其发病率仅次于颅脑外伤[1]。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胸部创伤。在临床上,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主要方法,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确切,但可影响这两种疗法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误漏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是影响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2]。有研究发现,对此病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不错。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这11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39例。他们的年龄在14~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5.5)岁。因车祸导致肋骨骨折的患者有91例,因暴力击打导致肋骨骨折的患者有18例,因从高处坠落导致肋骨骨折的患者有8例,因挤压导致肋骨骨折的患者有2例。这些患者从骨折至就诊的时间在24min~5h之间。其中,左侧肋骨发生骨折的患者有40例,右侧肋骨发生骨折的患者有37例,双侧肋骨同时发生骨折的患者有42例。这些患者肋骨骨折的数量在3~15根之间。在这些患者中,合并血气胸的患者有59例,合并胸壁塌陷的患者有14例,合并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有5例,合并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有48例,在这48例患者中,发生肝破裂的患者有17例,发生脾破裂的患者有13例,发生肾挫伤的患者有8例,发生胃肠道损伤的患者有8例,发生胰腺损伤的患者有2例,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有13例,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有17例,合并肺部损伤的患者有84例。这些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1.2急救护理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紧急查体,根据其受创的具体部位、呼吸频次与呼吸力度初步判断其呼吸道是否通畅。对于呼吸道通畅度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为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血块。患者若因肺部损伤而发生出血、昏迷甚至休克的情况,护理人员立即协助临床医生对其进行气管切开术,遵医嘱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静脉通道应选择患者的锁骨下静脉。患者两侧的肋骨若出现骨折,或是出现血管损伤,护理人员应为其选择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将抽取的静脉血迅速送检,遵医嘱为患者快速进行补液,补充其机体的血容量。患者若伴有血气胸,护理人员遵医嘱为其控制静脉滴注的速度,同时监测其机体的中心静脉压,以防止其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配合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改善患者机体的通气功能。此外,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低流量的吸氧治疗,必要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将其机体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其进行动态血气分析。在进行动态血气分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监护,观察其是否出现紫绀,以防止其发生低氧血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其是否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等异常表现,以判断其有无出现脏器损伤、呼吸道损伤。在对患者进行监护期间,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患者若反映在进行咳嗽时有胸痛的表现,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呼吸频率不断降低,说明患者的呼吸道内存在较多的痰液,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增加对患者进行吸痰、排痰的次数。对于存在开放性创伤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使用被清洁液浸润过的棉球擦洗患者的受伤部位。对于合并其他类型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按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由于患者的救生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多鼓励安慰患者,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这119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多头胸带加压包扎固定法或牵引外固定法联合镇痛疗法),其余7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吸氧、消炎、祛痰治疗,鼓励其尽早下床进行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这些患者急救护理结束至下床活动的时间、置管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胸痛症状持续的时间、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急救护理结束后,这些患者急救护理结束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在3~19天之间,其进行置管的时间在3~13天之间,其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在5~17周之间,其胸痛症状持续的时间在4~18天之间,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在2~9天之间,其住院的时间在11~49天。在这些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有5例、6例及3例,这14例患者均在接受保守治疗后痊愈。
3讨论
不同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其病情的差异较大。其中,高能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多伴有颅脑损伤、四肢骨折及内脏损伤等。在此类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及早发现患者脏器衰竭的程度,降低其脏器损伤的误(漏)诊率[3]。在本次研究中,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有5例、6例及3例,这14例患者均在接受保守治疗后痊愈。同时,患者的疼痛感较明显,其胸廓塌陷的症状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这加重了患者机体通气障碍的程度,进而导致其发生多种并发症[4]。因此,对于进行保守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进行护理管理与病情监护。总之,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春微,赵振兴.以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180例的急救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05-1906.
[2]韦春晖,谭勇明,邓滨,等.肋骨骨折治疗的新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78.
[3]蒋莉,李琼,张琦,等.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1052-1054.
关键词:毯技课; 运动损伤; 预防和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25-001
运动损伤对运动参加者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专业成绩的提高,缩短舞台寿命,而且严重者还可使人残疾、死亡,给人们带来极坏的生理心理影响,妨碍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对毯技课中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加以深入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把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毯技课上预防运动损伤和伤害的出现,作为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课之初,教师要讲解动作,并提出可能出现失误的技术环节,尤其是危险性比较高的动作,如:腾空、跳跃、翻转等动作。
二、训练前准备运动要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功能活动的规律,肌肉的力量、弹性、伸展性和协调性在热身不充分时容易发生损伤。
三、合理制定训练方案,避免运动强度大、运动量过度集中,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引起局部肌肉、肌腱的微细损伤。
四、在技术要求上要防止出现:拉伸软组织幅度过大、过猛,超越了关节运动轴的功能和幅度,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或者技术走样、动作角度不对、重心不稳、站的距离及姿势错误等导致损伤。
五、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防止因为身体功能状况不良:睡眠休息不好,受伤或病初愈阶段,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这时参加训练将会使肌肉力量转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警觉性和注意力也减弱,容易损伤。
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情绪不稳、低落、急躁、急于求成,或胆怯、犹豫等都可成为致伤原因。
七、随时用口令或提示性语言,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例如:学生在做难度大的动作时以短促有力的提示语来引起学生注意。
八、老师上课前要做好场地、器具的安全检查。
九、在学生做动作时要提供适时的保护。
在训练课上,即使老师和学生做到以上几点,运动伤害和损失还会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老师懂得一些简单有效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尤其是一些急救办法。
一些小的损伤和伤害事故可以通过短期的疗养得到恢复,这里就急救问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所谓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其目的是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因此,无论何种急性损伤,做好现场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关节脱位、严重软组织损伤或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时,伤员常因出血、疼痛而发生休克。在现场急救时,要注意预防休克,若发生休克,必须优先抢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力求迅速、准确、有效,做到快救、快送医院处理。
一、当学生出现出血事故时,要采用抬高伤肢法:用于四肢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方法是将患肢指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血压,达到止血效果。屈肢加压止血法:前臂、手或小腿、足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未合并骨折和脱位,可在肘窝和窝处加垫,强力屈肘关节和膝关节。指压止血法:这是现场动脉出血常用的最简捷的止血措施。指压法的要领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在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把该动脉管压迫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的来源而达到止血的效果。这是动脉出血时的一种临时止血法。
二、骨折的急救。在外力的作用下,骨折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叫骨折。尤其是一些空翻动作落地时时有发生。
首先,要判断属于哪种骨折
1.闭合性骨析: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骨折处皮肤完整。
2.开放性骨析:骨折断端与外界或空腔器官相通。易感染,可合并骨髓炎或败血症。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骨折急救处理:
1.急救原则:对骨折病人的急救原则是防治休克,保护伤口,固定骨折。即在发生骨折时,应密切观察,如有休克存在,则首先是抗休克,如有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好伤口,再固定骨折。
【摘要】 目的 对131例军人交通伤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等进行分析,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本科近5年收治的军人交通伤1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汽车交通事故为本组病例四肢交通伤的主要交通事故原因。高发时间在7月~9月份。本组手术治疗103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骨折按期愈合98例,发生骨不连5例,无重残、死亡病例。结论 (1)边疆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欠佳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导致军人交通伤的主要原因。(2)及时、科学、合理的救治模式,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危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
【关键词】 军人交通伤;多发伤;救治
交通伤是指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导致人身伤亡。目前,它是导致40岁以下人员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全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首席杀手”[1]。随着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军人交通伤迅速增加。由于交通伤所致脊柱及四肢多发骨折伤情复杂,并合并颅脑、胸腹脏器损伤,受伤机制复杂,病情危重,早期治疗决定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故有必要对此类损伤进行总结、发现其规律以指导临床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10年4月间共收治131例交通伤致多发骨折军人,年龄18~24岁(平均21岁),其中18~20岁96例,20~24岁35例。按蔡如宾分类方法,将人体分为24个部位:头面、胸、骨盆、脊柱各为一个部位,双侧肩、肱骨干、肘、尺桡骨、腕手、双侧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各为一个部位。34例中骨折部位2~7处,涉及系统多者达3个,开放性骨折2~3处,其中头颈部2处、颌面部2处、肱骨骨折2处、前臂骨折1处、手部5处、胸部6处、脊柱骨折5处、骨盆骨折2处、髋膝部3处、股骨骨折10处、小腿骨折15处、踝关节2处、足部1处。患者入院时损伤程度采用AIS90-ISS评分(60分0例)[2]。
1.2 治疗方法 院前急救:由于本院地处边疆地区,交通状况差且地形复杂,因而交通伤所致骨折患者病情多较严重,故院前急救尤为重要,并且也是整个救治过程的开始,其目的是正确、迅速地将伤员送至医院进行有效的救治。在事发现场抢救时,对重症伤员应着重颅脑、胸腹部检查,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及时包扎止血、恢复呼吸心跳、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并抗休克,对骨折进行稳妥的固定,避免骨折端对血管、神经的损害,及诱发休克及脂肪栓塞;指导非专业人士正确搬运伤员,以免造成二次损伤。迅速安全地将患者送入本院进行救治。院内急救:伤员在急诊就诊时,全面快速的物理检查和影象学检查与抢救同时进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经初步检查,涉及各科室损伤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抢救休克同时处理伤口,开放骨折者在经过外科会诊、处理、纠正休克后,以立即手术为原则。为了抢时间,多数患者在急诊室配血后,立即到手术室由麻醉师决定麻醉的最佳方法,同时输血。少数极危重患者在急诊室输血急救[3]。多发骨折视病情决定手术,最多急诊时进行2处长骨干骨折手术。与外科同时进行手术1例。外科病情较重暂时牵引,待病情稳定后手术者5例。骨折固定方法:外固定架16例、髓内针(交锁钉、梅花针、双矩钉、斯氏针、克氏针等)22例、钢板3处、椎弓根系统5例、可吸收螺钉2处、石膏及支具固定5处。手术时间:4小时内手术87例,6小时内手术11例,24小时内手术0例,15天内手术2例,保守治疗或者无法接受手术28例。
2 结 果
抢救中发现气管内淤血者2例、开腹后发现多器官损伤及时修补3例,开放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1例。上述情况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成为致死原因。骨折复位均达到解剖和功能复位,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均经处理后恢复。没有因病情严重影响检查而延迟诊断死亡病例。
3 讨 论
(1)边疆地区军人交通伤增加原因分析:随着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军人交通伤迅速增加。由于交通伤所致脊柱及四肢多发骨折伤情复杂,并合并颅脑、胸腹脏器损伤,受伤机制复杂,病情危重,早期治疗决定患者的疗效及预后。(2)致伤时间分布:高发时间在7月~9月份。(3)伤情特点:多发骨折是同一致伤因素下、同时或相继发生两处以上骨折,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交通伤多发骨折的致伤机制主要包括碰撞机制、身体不协调运动、牵拉损伤及碾压挤压机制等。交通伤骨折多呈“离心性”分布,多发骨折多见,有明显的暴力传导现象。骨折部位以下肢居多。(4)救治特点:本组病例中骨折部位以下肢居多,股骨及胫腓骨占48%。交通伤多发骨折常合并脏器损伤,早期救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防止漏诊误诊:多发骨折并脏器损伤早期伤势重,首先抢救威胁生命的严重伤,因不允许过多搬动行辅助检查,不利于全面诊断,而且合并颅脑伤或休克的病人无法提供主诉、体检无法合作,故容易漏诊、误诊。防止措施包括:详细了解交通伤受伤机制,对翻车事故应重点排除挤压伤和脊柱骨折,对撞击伤需要观察暴力传导方向上各可能致伤的部位,如膝部撞击者,除考虑有无髌骨骨折外,还要沿其暴力传导方向,排查股骨骨折、髋臼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脱衣全面物理学检查、多科会诊、尽快明确有无脏器伤。常规摄胸片及骨盆X线片,头部损伤有意识障碍者行头颅CT及颈椎X线片筛查,怀疑有腹部脏器损伤者行腹部“B”超或CT检查,并请外科做腹部穿刺。长骨干X线片应包括相邻关节,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诊疗措施。②防止休克:创伤刺激及失血为主要原因,休克的救治是后续治疗的基础。如排除颅脑及胸腹部脏器损伤后,多为失血引起。除对开放伤口加压包扎外,快速补液可暂时提升血压。在术前准备充分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③手术处理顺序:按照不同部位伤势,先重后轻,必要时开颅、防止脑疝。胸部损伤怀疑有心包填塞、大血管破裂须要立即进行手术,合并肋骨骨折早期胸带固定、血气胸须要及时引流或穿刺。腹部伤势危重,休克改善时立即手术。骨折除严重毁损伤、开放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首先处理外,其余单纯骨折不危及生命,先予简单固定,处理完严重并发伤后再进一步治疗。如病情许可,提倡早期固定,对减少并发症有积极意义[4]。④合理选择骨折固定器械:如开放性骨折,骨折端软组织挫伤严重,丧失血供,并常伴有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应彻底清除失活组织,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下,可进行一期转移皮瓣修复创面,而外固定器在四肢多发骨折并开放性骨折治疗中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不影响开放伤口的处理,感染的危险性小,在交通伤多发骨折中有其独到的优越性,本组病人中有16例骨折采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良好骨折临床愈合98例,出现骨折延期愈合5例,可能与患者体质差及出院后过度功能锻炼及过早患者负重有关。并发感染2例,可能与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出现关节功能障碍2例,可能与多发性骨折,患肢固定时间过长所致。
参考文献
[1] 韦挥德,李 铭,黄开球.道路交通伤的发展趋势分析与防护策略研究[J].临床医学,2004,26(8):1109-1112.
[2] 美国机动车医学发展协会.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90[M].1990年修订,重庆市急救中心编译,1991:128-132.
【关键词】 坠落伤;急救
随着近年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坠落伤也逐渐增多。我科自 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坠落伤患者50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坠落伤患者中男41例(82%),女9例(18%),年龄7~64岁,平均35岁。
1.2 致伤情况
1.2.1 坠落方式 工地:36例(72%),房屋:9例(18%),树上:2例(4%),高架桥:2例(4%),其他:1例(2%)。
1.2.2 坠落原因 意外42例(84%),主动:4例(8%),暴力:4例(8%)。
1.2.3 坠落高度 9m 15例(30%)。
1.3 损伤类型 单一伤:12例(24%),多发伤:38例(76%);损伤类型主要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内脏损伤、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等。多发伤中,儿童多见颅脑损伤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合并脊柱骨折。
2 救治方法与结果
2.1 救治方法 院前急救:对成人患者常规安置颈托和头部固定器,用脊柱固定板搬运,根据四肢骨折情况给予包扎固定。对昏迷、休克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和补液抗休克治疗。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用车载呼吸机控制呼吸。院内急救:对严重单一伤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后转送专科救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应尽量少搬动,按照损伤控制原则,以多科协助在急诊科进行救治。
2.2 结果 本组治愈38例,致残10例,死亡2例。其中,坠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坠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多危重,死亡率为13.3%(2/15)。
3 讨论
由于高处坠落物体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产生冲击力和反冲击力作用,除了着地部位损伤外,常发生传导部位损伤(如同减速伤)。因此,损伤严重程度与坠落高度和着地姿势密切相关[1]。当坠落高度大于3m时,多发伤常见,低于3m时主要为单一伤,以四肢骨折多见。高度大于9m,死亡明显增加。不同年龄,伤情不同。如儿童多见颅脑外伤常合并内脏损伤,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常合并脊柱损伤。内脏损伤中,以脾、脑、肝、脊髓等实质器官多见,而肺、胃、肠等空腔脏器少见。脊柱损伤以胸腰段常见。通常坠落高度越高,伤情越重,合并伤越多,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颅脑损伤和失血性休克,后期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处坠落伤多为多发伤,闭合性伤较多且隐蔽,及易漏诊。应注意尽可能了解患者受伤史[2],如高度与着力部位,昏迷及未诉腹痛患者仍应注意腹部检查,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减少漏诊率。成人合并脊柱损伤较多,现场急救搬运时应常规使用颈托、头部固定器和脊柱固定板。儿童颅脑损伤及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较多,救治中应注意降颅压和抗休克兼顾。同时明确诊断后,应对危及生命的伤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应以急诊科为主,多学科协作,按照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积极救治,术后常规给予重症监护。
总之,坠落伤伤情重,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由专科医生诊治,因受专业限制,常顾此失彼只关注本科问题而忽略他科情况或多科相互推诿延误时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应以急诊科医生救治为主,多学科积极协作的方式,统一指挥,周密计划,进行一体化救治[3],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谭宗奎,陈庄洪,徐永年,等.儿童与成人坠落伤致伤规律及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华创伤杂志,1998,14(6):400-401.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诊断;手术
多发伤伤情复杂,有头颅、胸、腹腔脏器等多系统损伤,病情多凶险、休克发生率高,全身应激反应及严重生理紊乱,症状、体征相互掩盖,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救治难度大。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救治2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6例患者中,男187例,女49例;年龄5~87岁,平均41.3岁。20岁以下32例,20~50岁171例,50岁以上33例。
1.2 损伤情况及主要表现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8例;高空坠落伤36例;工矿事故伤62例;刀砍伤或刺伤21例;其他伤19例。致伤部位:颅脑损伤65例、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76例、脊柱损伤35例、骨盆骨折42例、四肢伤139例、其他伤18例。四肢伤中上肢骨折45例、下肢骨折63例。其中2处骨折58例,3处及以上骨折22例。骨折合并肠破裂的患者早期以骨折症状及腹膜刺激症为主要表现;骨折合并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的患者早期以多处骨折及失血性休克为主,腹部体征多不明显;颅脑外伤合并胸部或四肢骨折时,早期多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
1.3 救治方法 此236例多发伤全部由本院进行现场急救后并收住入院。早期出血未控制时,采用限制补液,尽快手术止血,在出血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容量复苏。20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见表1。对5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现场行心肺复苏后转送医院,2例存活;对104例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固定;对11例严重肺及支气管损伤行肺修补或部分切除。对18例肝破裂进行了修补或部分切除;对21例脾破裂进行了切除;对24例小肠破裂进行了部分切除或修补;对15例腹膜后血管损伤进行了止血。
2 结果
全组治愈209例,无效27例,治愈率为88.56%(209/236)。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严重的胸腹部损伤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急救要及时准确 多发伤损伤广泛,失血多,生理扰乱大,病死率高。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迅速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强调,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准确往往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
诊断要求快、准,尽量少搬动伤员,并应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脑、胸、腹是否有致命的损伤。近年来,多发伤的诊断技术虽有进步,但在急诊情况下,仔细、准确和反复的检查仍是判明伤情的重要手段。应特别注意有无呼吸道梗阻、心跳呼吸骤停、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现象[1]。紧急情况下不应行耗时的辅助检查,常靠病史、体检、胸腹穿刺等简便快捷的方法,即可迅速作出是否需剖胸、剖腹的决定,准确的脏器损伤定位诊断则并非必要。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作休克监测,又可因发现血尿、插管受阻、注水试验或造影阳性而提示泌尿系有无损伤。有骨盆骨折时应行直肠指检或镜检。
3.2 合理安排手术 在“挽救生命第一,保存器官第二”的原则下,基层医院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手术方式应立足于简单有效,突出抢救生命为目的。
严重多发伤一旦几个部位的创伤都很严重时,对危及生命损伤的处理重点和先后次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我们在及早确诊的基础上,根据伤情轻重及对生命的危及程度迅速制定手术方案,简化术前准备,分秒必争紧急手术,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损伤,取得较好效果。如广泛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尽早手术清除血肿;伴有胸腹腔大量出血时,颅脑与胸腹腔手术应同时进行。对胸部伤合并腹部伤或胸腹联合伤,我们遵循胸部伤重腹部伤轻者先开胸,腹部伤重胸伤轻者,先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开腹手术。控制大出血前,输血补液是杯水车薪,手术止血才是最根本的抗休克措施。
对多部位均需紧急手术时,应由多个手术组同时进行。腹伤主要手术指征为腹穿证实为血腹或有腹膜刺激征,尽管有争议,但仍主张对腹膜已破的穿透伤宜积极手术探查,因为胃肠破裂污染延长的危害远大于阴性探查。术中不可满足于已发现的损伤,而应常规全面探查,以避免多脏器伤的漏诊。曾收治1例腹腔内有肝、肠系膜、小肠、结肠损伤患者,除实质脏器伤外,空腔脏器破裂口达32处。术中在控制出血和阻断污染后,仔细探清整个伤情,再按轻重缓急逐一完成手术。对紧急剖腹中难以完成确定性手术的濒死患者,可用“控制损伤”的方法,不可丧失抢救信心而放弃或草率中止手术。对脊柱骨折伴截瘫者,若脊髓有压迫而未毁损,手术应在休克基本纠正后尽早进行,越早越好,并在8 h内给以甲泼尼龙冲击疗法[2],以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和不可逆改变。血气胸如非大量或持续,多数可经胸腔引流治愈;对连枷胸只要同时注意肺挫伤的治疗和反常呼吸的胸壁固定,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多可获得满意结果。实践证明,年轻体壮者可耐受较长时间低灌流,而不至引起脑、心、肾的不可逆损害。复苏和手术后,应
重视防治因大失血和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如消耗性凝血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低氧或低蛋白血症等。
多发伤合并四肢骨折,应在开颅、剖胸、剖腹结束时进行清创、固定术,对于开放性骨折,只有存在其他更要优先处理的损伤(通常是致命的)时,才可能推迟清创以及开放性骨折脱位的稳定[3]。早期的复位固定对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状态很有帮助,还会大大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死亡率。对此类患者要高度警惕,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等合并症,即腔隙综合征或血管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骨折的合并症可以预防不良后果[4]。
3.3 加强基层医疗单位业务培训,提高诊断水平,避免漏诊 本组发生漏诊24例,漏诊率为10.17%,与文献[5]报告相近。其中4例漏诊的损伤成为了最后的致死原因,占全部死亡的14.81%。分析漏诊的原因,主要是:①抢救时顾此失彼,注重于某一部位或脏器的诊断和处理;②患者昏迷状态下,一些较为隐匿的体征易被忽视;③多种创伤重叠存在,临床表现互相掩盖;④急诊情况下,忽略了应有的体格检查,过分依赖辅助检查;⑤迟发性内脏出血;⑥基层医院缺乏血管造影、MRI等大型检查设备。因此,在诊治过程中,体格检查必须全面有序,对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要善于分析斟别,特别在基层辅助检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强调观察和处理病情要有整体和动态的观念。我们体会,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各项化验指标,充分利用X线、B超、血尿常规以及简单的胸腹穿刺,反复多次检查,并对症状、体征的变化加以分析判断,是发现和修正漏诊、误诊的有利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自力,吴恒义.多发伤及其急救.创伤外科杂志,2004,6(1):76.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7.
[3] 邱贵兴.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
【关键词】医疗急救知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意义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度假的首要选择,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广泛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缺口,因此,各个高校纷纷兴起旅游管理专业,这极大的缓和了我国旅游业的专业人才缺口[1]。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主要就业方向为旅游景点、景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人员流动较大,相关突况较多。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必然还要拥有一定的医疗急救专业知识,用以应对突况,保证游客安全。
1.常见急救知识
1.1外伤出血急救方法分析
(1)指压止血法:即在伤口上方近心端,按压跳动的血管,直到创口血液凝结(创口也可采用药敷,加快凝血),再送往医院进行相关治疗。该种止血方式要求救护人员对各部位出血压迫点较为熟悉。
(2)头部出血:前头部出血需按压耳前、下颌上方的颞动脉;后头部出血可按压耳后下外侧的耳后动脉。
(3)前臂出血:按压上臂肱二头肌内侧,也可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4)手部出血:在腕关节处,施救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即人们通常触摸脉搏的位置。
(5)手指出血:按压手指指根。
(6)足部出血:按压踝关节下部,足背跳动位置。
(7)大腿出血:令伤员曲起大腿,放松大腿肌肉,用力按压股动脉,即大腿根部与腹股沟中点。由于该处位置肌肉较多,必要时可双手按压,增大压力[2]。
1.2骨折急救措施
(1)不得按摩、揉捏骨折部位,不得随意搬动和止血。
(2)如疑是脊柱骨折,需就地固定,缓慢搬运伤者。如伤者四肢骨折,并在骨折处快速出现肿胀,需对伤者局部进行毛巾压迫止血,并用木棒、树枝固定伤者骨折部位。
(3)开放性骨折患者,需立即闭合伤口,可选用干净的毛巾、衣物覆盖包裹伤口,包裹不宜过紧或过松。如伤者骨折端外露,不得将骨折外露部位复原,需继续保持外露。如对伤者进行捆扎止血,需记录捆扎时间,捆扎时间不得超过1h,以免出现组织缺血坏死情况,每隔1h,松口止血捆扎物5-10min。
1.3动物昆虫咬伤急救处理措施
(1)狗咬伤:咬伤发生后,需及时撕开或脱下伤口处衣物,用20%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并轻轻擦拭,反复多次。如伤口较深,可用导管导入,以肥皂水灌洗。伤口不得包扎,清洗完后,需快速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猫、狼、狐、猪咬伤都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急救。
(2)蜘蛛螯伤:蜘蛛螯伤后,伤口一般出现2个红点,伤者局部出现疼痛、麻痒,进而出现水泡、红斑,部分伤者还会出现肾衰、寒战呼吸苦难等。蜘蛛咬伤后,需立即在伤口上部近心端进行捆扎,避免毒液扩散,每隔20min松开一次捆扎物。可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反复5次,在用酒精消毒,选用刀片或针将伤口扩大,用手挤出毒液。再将季德胜蛇药捣碎敷于伤口上,如患者情况严重,可口服季德胜蛇药4片,然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毒蜂螯伤:螯伤后,需挤压伤口将毒蜂断刺挤出,也可用小刀、针将断刺挑出。取肥皂水、10%苏打水冲洗伤口中和毒液。取季德胜蛇药1片捣碎,敷于伤口周围,也可将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等草药捣碎敷于伤口[3]。伤者需大量喝水,加快毒液稀释、排出。如伤者具有过敏体质,可选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过敏药进行治疗。
(4)水母螯伤:水母螯伤后,伤者需立即上岸,以免再次出现螯伤情况。先将附于伤口的水母、或水母断肢清除,利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反复几次。如伤者出现休克情况,需进行抗休克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
1.4烧伤急救措施
(1)远离着火点,并脱去着火衣物,或者用冷水浇湿衣物,就地滚动、跳入水中亦可。
(2)如被液体烫伤,则需去掉衣物,如衣物与身体粘结在一起,不得强行撕下,需剪开为粘结部位,留置无剪开部位,等医生处理。
(3)对烧伤部位进行清水冲洗,在进行包扎,包扎物需保证清洁。强酸碱烧伤或沥青烧伤时,需用清水长时间冲洗。眼部烧伤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去除异物,滴入0.5%的氯霉素眼液。
(4)手指、脚趾烧伤时,需分开手指、脚趾进行包扎,以免粘结。
1.5心肺复苏: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很好掌握的,不需要有很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手,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医疗急救知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通过旅游来进行度假和休闲。在这情况下,作为为旅游业而工作发展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但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掌握相关的医疗急救知识,最大程度的保证游客安全,提升自身的全面职业能力。
旅游景点和景区地理环境复杂,部分景区动物、植物繁多,而且,旅游人数激增,这些情况都导致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几率激增[4]。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未来旅游景区、景点的工作人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然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用以应对这些突况。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是旅游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3.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人才缺口也急剧增加,一个合格的旅游业人才不但要有专业的旅游业知识,还需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面对各个突况。积极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可以极大的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竞技力,保证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魏穗霞,徐小华,邓春梅;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2]姚建军,黄武,龚卫华,苏丽敏,黄叔杯,徐梅,余晓玲;湖北省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该43例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其外固定架治疗的急救措施,总结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创伤急救措施。
结果:43例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中,有32例治愈康复出院,11例治疗无效死亡,治愈率为74.4%。
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在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创伤急救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控制感染和创面的治疗。
关键词:开放性骨盆骨折创伤急救外固定架;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69-02
开放性骨盆骨折多是由于高能量的暴力直接作用于躯干导致的肢体损伤,是一种及其不稳定的骨折类型[1]。常因累及其他重要器官系统的受损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病情,如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对开放性骨盆骨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控制出血,延缓病情的恶化,降低死亡率[2]。目前我科多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的骨盆骨折,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在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患者43例,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在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患者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20,压砸伤14例。骨盆周围皮肤软组织损伤部位:腹股沟区6例,臀骶部8例,髂前上棘7例。其他部位的受损伤情况:脾破裂2例,空回肠破裂6例,会挫伤18例,颅脑损伤7例,胃破裂6例,坐骨神经损伤4例,股神经损伤3例,股骨头骨折3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Tile分型:B1型21例,B2型8例,B3型7例,C型7例。
1.2治疗方法。针对患者骨折原因,迅速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情做出判断,坚持“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首先处理伤情严重的危重病人,尤其是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血压情况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迅速补充血容量,以防病人进入休克期,威胁病人生命安全[3]。如怀疑病人存在泌尿,妇科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请泌尿外科,妇科等医生进行会诊,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然后迅速剖腹探查,进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
控制出血:针对出血量大的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在大量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利用绷带临时压迫止血,然后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骨盆的外固定架固定,及时有效的止血可以减少患者休克的发生,并降低患者死亡率。
清理创面:在早期的伤口创面处理时,一般不做缝合,而是将患者的伤口敞开,并作填塞,及时的应用抗生素。然后在进行二期处理,进行皮瓣移植。
2治疗结果
均于伤后10小时内进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治疗,43例开放性骨盆骨折患者中,有32例治愈康复出院,11例治疗无效死亡,治愈率为74.4%。死亡的患者的骨折类型中Tile分型B3型3例,B2型3例,C型5例。32例患者中,2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至12个月,平均9个月;按Majeedt疗效评价标准:获优11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79.3%。其中4例病情稳定的B1型患者一个月后可以带外固定架离床活动,11例患者于手术后6周后可以拄拐下床活动,其余均于4个月后拆除外固定架,恢复行走能力,功能恢复良好。
3讨论
骨盆是承受身体重量的主要支持部位,其稳定性主要是依赖于前部的耻骨联合,骨盆后部的骶髂关节和周围的韧带[4]。开放性骨盆骨折多是由于高能量的暴力直接作用于躯干导致的肢体损伤,是一种及其不稳定的骨折类型。常因累及其他重要器官系统的受损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病情,如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开放性的骨盆骨折的早期处理主要在于迅速止血,快速诊断,维持患者血压、心跳和呼吸速率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4];其次则应合理运用抗生素,预防伤口的感染。针对开放性骨盆骨折造成的大出血,急救的关键在于快速止血和补充血容量。由于补液量特别大,必须建立静脉通道以满足抗休克补液的需求。开放性骨折患者转移至急诊室后,需要立即进行清创、临时固定骨盆,在有手术指征的条件下进行剖腹探查[5]。
稳定骨盆,控制出血,救治患者的关键在于外固定架的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明确,无需复杂的手术器械,是目前骨盆骨折固定的常用固定措施。固定骨盆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及早的恢复自行翻身的能力[6]。外固定架有利于骨盆内各关节的复位,充分发挥血管填塞效应,提供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暂时性稳定,有效的控制出血,对于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骨盆骨折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外固定架治疗在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创伤急救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控制感染和创面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徐东.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23例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2):872-873
[2]赵鸿,陈孝平,宋先舟,等.开放性骨盆骨折救治的策略和技术的系统更新[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2,39(10):718-720
[3]胡长青,闫厚军,付贯中,考树均,王磊,张吉庆,等.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0):907-908
[4]陈爱民,鹿楠,江曦,张志凌,李钧,郭清河,叶添文,赵良瑜,侯春林,苟三怀,刘岩,欧阳跃平,等.开放性骨盆骨折治疗对策与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6):438-442
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患者68例,总结分析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救护、熟练规范的急救技术以及运送途中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护理;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多发伤是同一致伤因子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器官的损伤,至少一处危及生命[1]。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发生时程短、起病突然、情况复杂、抢救困难,鉴于上述特点,对多发伤患者现场急救和及时转运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多发伤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4~7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56例,其他8例。68例多发伤患者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46例。颅脑损伤18例(合并脊柱损伤5例),骨折23例(骨盆骨折3例),胸腹部损伤27例(合并腹内脏器损伤10例,合并血气胸4例,合并胸腹联合伤13例,BP<80/50mmHg5例)均符合多发性损伤的诊断标准。
二、结果
6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医护人员接到呼叫电话后3min内出车。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置,包扎止血22例,骨折固定24例,输液52例,吸氧48例,经医护人员现场处理后成功接诊入院。
三、讨论
院前急救处理:①时间、效率为重点。接到呼救电话时认真记录接电话的时间、电话号码、详细地址,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意识状态,从出车到回院时间[2]。可在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简单急救,为伤员的抢救争取时间。之后立即通知司机、医务人员和担架员执勤,3min内出车。②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要一问、二看、三测、四摸、及早明确诊断。患者较多时,将其按伤情严重程度分类,以示区别。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步处理,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为首要。对心跳呼吸停止及头部外伤者,及时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由于多发伤复杂,因此院前急救应按抢救、检查、治疗的原则,初期急救后再进行高级急救。
护理措施:①多发伤病情变化快,“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应争分夺秒,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观察力及应急抢救能力,速度快、质量高是其应具备的素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多合并呼吸道梗阻,因此呼吸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应认真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规律情况,当呼吸缓慢时(<6次/min),开放气道,放置通气管,吸入氧气以保证生命体征平稳,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立即对口咽鼻的分泌物予以清除,平卧头偏向一侧,使舌后坠患者侧卧,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③出血创口的处理:活动性出血作为首要处理征象,进行止血,浅部血管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广泛创伤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止血。四肢大动脉应用气压止血带,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于大腿中上1/3处,注明时间,每隔1小时进行放松,以免损伤神经,必要时夹板固定。腹腔脏器外露者,无菌敷料覆盖后用盆扣上,外用绷带固定。对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用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单纯头皮出血者加压包扎。④建立静脉通道:多发伤合并休克需快速补液和脱水治疗并行,我们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常规用18~20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穿刺置管,双输液管操作简单且效果好,急救用药也能得以保证[3]。用药时,医生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需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用过的空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⑤加强沟通:由于损伤突然发生,缺乏思想准备,因此伤员容易焦虑惊恐。男性伤员所承担的家庭责任较多,更容易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因此医务人员的救治也应重视其心理,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安抚患者,给予其安全感,充分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家属,达到高质量的救助。⑥转运途中护送:转运时充分注意脊柱、骨盆、胸部骨折的正确固定,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有效防止继发性损伤。在救护车上釆取适当,无脊柱骨折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对烦躁不安的伤员进行有效约束,防止静脉管路滑脱,保证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实施。全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了解损伤原因和伤情,注意隐匿损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处理。保持呼吸道、液体、引流管通畅。如呼吸、循环异常应随时抢救;并认真详细做好记录。建立绿色通道,对伤情及早处理。⑦转送后的交班工作:交班时做好全面细致的工作,对伤员的伤情变化等详细介绍,救治方法和药物交接具体,便于院内的进一步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魏.院前创伤救治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0.
[2]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5:41-61.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107-0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近10年来我国颅脑损伤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在正常人群中年发病率为95/10万,绝对数量可达100万人左右[1],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占18%~20%[2]。云南省急救中心2005年8月~2009年7月院前急救14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及病案系统。
1.2一般资料
4年间云南省急救中心共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35例,急救半径平均9.8公里,平均反应时间(即呼叫受理至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时间)11分钟30秒。男性1078例(75.12%),女性357例(24.88%),男女=3.02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34岁,18~45岁者最多,有1145例(79.79%)。职业不明者1134例(79.02%),工人206例(14.36%),学生和干部分别是78例(5.44%)和17例(1.18%)。详细情况见表1。
1.3病因
交通事故1013例(70.59%),高处坠落296例(20.63%),斗殴62例(4.32%),重物打击51例(3.55%),其他13例(0.91%)。详细情况见表2。
1.4伤情判断
判断伤情主要依据意识障碍程度、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并结合是否存在合并伤与休克等状况综合考虑[3]。单纯重型颅脑损伤890例(62.02%),其中闭合性损伤716例(49.89%),开放性损伤349例(24.32%),合并胸部或腹部闭合性损伤138例(9.62%),合并四肢骨折或骨盆骨折、脊柱骨折232例(16.17%)。GCS评分:3~5分597例(41.60%),6~8分838例(58.40%)。
1.5 救治措施
所有病例均常规按照治疗规范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治疗、外伤止血包扎、开放静脉通道、降低颅内压、抗休克、止血、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处理。
2结果
呼吸心跳停止行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04例(7.25%),1331例(92.75%)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途中无一例死亡。
3讨论
昆明市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为主要原因,男性好发,青壮年为主,7.25%患者现场死亡,92.75%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途中无一例死亡。昆明市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市民交通意识不强,有关部门管理不到位,车辆剧增,道路拥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混行,驾驶员新手增加迅速,疲劳驾车,酒后驾车等。安全生产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待加强。我中心在每辆急救车上都配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医生、护士各一名,驾驶技能娴熟的驾驶员一名,训练有素的担架员两名;每辆急救车上都配有心肺复苏包、心电图机、除颤起搏监护仪、脉氧仪、血糖仪、人工智能电匠、输液泵、铲式担架、外伤包、液体包、急救药箱等精良的急救设备等;每辆救护车上都安装有导航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无限车载移动电话等先进的调度指挥系统。
调度指挥中心在接到呼救后,立即指挥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值班急救人员和救护车辆赶赴现场。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对伤员重点了解病情,认真检查头部和全身情况,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者现场急救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开放呼吸道并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紧迫的急救措施,且对促进伤情恢复和预后亦有重要作用[4];开放静脉通道;降低颅内压;抗休克;止血;给外伤的止血包扎;骨折的固定;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处理。怀疑有颈椎、胸锥、腰椎损伤的患者,正确使用颈托、腰椎固定带,用铲式担架搬运。情况紧急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等。确认已经死亡的移交警方处理。
转送按照“就近、专科”的原则进行。能否将伤员快速安全地运送至医院,是评价一个地区急救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5]。120调度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医生报告的伤员情况,联系最近的具备救治条件的医院做好接收救治伤病员的准备。现场处置伤员后,急救人员用救护车边救治边监护将伤病员尽快转运至医院,并与医院进行必要的交接,确保现场救治、途中转运和院内救治保持连续性,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及病死率。本组受伤病例全部在伤后10~60min内安全转运到医院救治,途中病死率为零。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胡锦. 加强和重视颅脑创伤的救治工作[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3):193-199.
[2] 周丹彤,林长春,蔡学良,等. 高氧液在重型颅脑伤院外急救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6(6):383.
[3] 林才经,蒋健. 现代院前急救学[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46-448.
[4] 方伟敏,陈晓平.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5):336-337.
[5] 颜明治,程彬,赵兴吉,等. 城市突发大型灾害事件的院前急救[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