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建设

近十几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占半壁江山的规模发展目标,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出现了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略能力本位的现象,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就等于技能教育,这严重扭曲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作为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着处在专业课的夹缝中生存的困境,课程开设逐渐趋于边缘化态势。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建设,认真思考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中有何功能,肩负着培养学生什么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提供服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系统模块,如何创新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如何对高职语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材、实训室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等系列问题,这些对于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的工作者而言,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学生总体水平低、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不协调、各级行政部门不重视、教师缺少职教观念等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总体较低,但个体差异性较大,给高职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二是各级行政部门对高职语文课程不重视,随意删减课时,导致开设课时量严重不足,限制了人文素质隐的发挥,难以确保高职教育中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是教学内容少,很多与高中教学内容重复,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行业特色,职教特色不明显,存在着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的现象。

四是教师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协调,语文教师的职教能力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导致语文课程没有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

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是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总体目标中的定位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素质功能。通过语文学习,运用人文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人格的完善,陶冶情操。二是应用功能。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专业服务,为学习专业及后续课程做好准备。三是发展功能。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善于论证、善于总结、善于决策,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其课程教学目标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三、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根据专业人才成长由初始岗位、成熟岗位、发展岗位的基本规律构建课程体系,是高职语文课教学内容选定的思路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要紧贴专业人才成长过程来进行系统构建。即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起点,根据专业人才成长由初始岗位、成熟岗位、发展岗位的基本规律,构建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新模块。这一模块由基础模块A、专业模块B和拓展模块C组成。基础模块A对应初始岗位,即教学内容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基本写作能力等通用能力,为学生刚胜任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专业模块B对应成熟岗位,即教学内容针对各专业不同岗位而设置不同的子模块。拓展模块C对应发展岗位,即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要求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设置的,可以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是适宜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较好模式

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模块,构建了三种基本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一块儿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评论。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学生进行了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来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趋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五、口语训练录音室、写作工作室、课外语文活动系统是语文仿真实验实训操作的重要平台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教学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应建设仿真实验实训操作开发平台。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建立“口语训练录音室”。为了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可建立仿真“写作工作室”。学生自己扮演写作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角色,学校可以把行政办公的一些文秘工作让学生来承办,如部分会议的组织与筹办、艺术节的召开、各种竞赛设计活动等,学生在“写作工作室”完成整个过程的一些文字材料。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如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等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活动。这些系列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六、校园网络资源和精品课程开发是实现高职语文课程开放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教材编写与遴选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然后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还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挂贴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语文的理论性,更要重视应用性,做到精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使高职语文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提供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王燕.对高职语文课程转型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2] 高雅杰,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8).

[3] 吕秋薇.浅析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J].商业经济,2008,(9).

第2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

1.引言

常州工学院立足于常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国内电子行业和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口径宽、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等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高校、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并以行业技术进步、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为参考依据。

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基础实、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编排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制造与生产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进步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工艺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工作。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的制订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模块化、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学校级、学院级和系部级三个层次。学校级通识课程模块层次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数学能力、英语能力、物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基本知识。构建以电气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层次为电类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学院基础的培养为知识面的拓宽打下良好基础。系部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课程建设体系造就了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两个层面,除了必备的工程数学与物理知识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宏单元、子系统及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知识培养通路。以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为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提供知识的基本结构。以信号与系统、电路设计与测试的核心课程体系作为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电路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电子系统的知识基本结构。知识结构的分层次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覆盖了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点,全方位培养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从系统角度审视具体电子技术的能力。

(3)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第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上,除了传统与新型集成电路方面的应用,还与相关新型电光源、光伏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互通性。均以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引申到其他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具有相似性。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涵盖了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电路与测试方面的内容,在电路方面,新型电光源的器件、核心芯片、驱动电路等,光伏器件与电路、光电子电路与信号检测,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具有共同性。在测试方面,涵盖了电学测试与可靠性测试,完整地建立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时,具备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电路工艺与器件的底层知识,从而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

(4)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置理念,在课内实验、课内实践、独立授课实验、课程设计、科研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实验实践体系,重点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电气学院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主要提供学生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器件与工艺实验等方面的专用软件。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等各方面的实验。在电子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流程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实验室开放上,实验室开放给所有教师与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参与毕业设计。

(5)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多项纵向与横向项目,系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从而从项目角度提供给学生实训机会。在校企产学研联盟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银河电子、天合光能、常州普美、常州欧智等多家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参考卓越计划的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常邀请外校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前沿性科学讲座与培训,为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提供指导。

4.实践的效果

通过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重点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完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材料、器件、工艺、电路、测试和系统的能力点分布。

(2)从社会需求角度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逐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或删除部分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

(3)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探索开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探讨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根据对本校历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每年有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其余进入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接收毕业生的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反馈,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毕业生快速进入新领域和岗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5.结语

通过几年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逐步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梳理清楚了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更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和完善,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恒新,蔡祥宝,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13(9):218-220.

[2]杨东晓,章献民,韩雁,等.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分会2010年论文集,P20-28.

[3]沈为民,孙翎,杨凯,楼俊.“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人才培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66-72.

[4]张培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信息与电脑,2013,03:200-201.

[5]阮凯斌,刘银春,张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时代教育,2012(11):28-29.

[6]殷景华,曹江,宋明歆,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信息技术,2007(6):17-19.

[7]邸志刚,贾春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及构建.中国电力教育,2013(7):59-60.

第3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实践课程群的实践按照其实践程度、实践能力梯度顺序可分为四部分: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实习、毕业设计。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科学设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从环境设计学科结构出发,抽取若干门主干课程,进行课程实践内容设计。

2.在实践课程群建设中,强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操能力的培养,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能力与图纸制作能力的训练。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实验实验、实训内容的设置时特别要注重设计与制件工作中的任务。

3.对于实践课程群的教学,提倡通过项目介入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之前的理论教学环节强调艺术设计的意识;灌输行业先进设计理念;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4.在实践课程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项目实训各一门,编写一份科学创新水平的教学文件。

建立包含教学大纲内容的科学课程体系:

本项目研究以面向对象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群涉及环境设计学科中许多课程的知识,如居住空间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工程材料与预算及项目管理与施工等。实践课程群是进行环境设计综合知识的实践教学的依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从实践课程群的性质、地位和目的作用和要求,实践课程内容及其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实践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考虑,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实践课程的学时分配等方面科学地制定相关内容。

二、主要目标

通过科学建立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和管理平台等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达到环境设计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院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才的效果。

三、创新之处

1.本项目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要求中,关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这个平台,创新性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围绕建设环境设计特色专业内涵,突破传统的课堂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局限,根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综合系统地思考研究,创新思维,力求创新性地探索独立学院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的创意模式。

2.本项目围绕鹿山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能体现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原则。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更新实践性课程群教学内容。整合和建立以实践性教学为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开发为重点、以环境设计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性课程群体系,围绕建立起实践性课程群体系展开的实践教学方法,必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本项目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2014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依托广西特色专业实践平台,传承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中的实践性课程和项目实训的教学成果,对系统地建立实践性课程群命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性课程体系建立和实践性教学中的新方法、新模式。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他

和普通高校不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特色是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本课题结合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抽取出实践课程群,并对实践课程群教学文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初期的形势下的独立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实践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解决如下问题:

1.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科学、系统、有梯度地设置实践课程群。课程体系中,除了毕业设计外,基本没有设置足够的实践课时,所谓的实践课环节时往往为某一门课程实验课所替代。

2.在设计实践课程实验中,普遍的情况只是注重本课程章节或课程的综合理论验证,章节之间知识点连接。但更大的层面上的此课程与彼课程之间不能有机联系,前后的衔接断裂,没能形成体系。

3.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践课程的设置具有先天缺陷。首先在编写教学大纲中,没能把握好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实践性培养要求,忽视实践课程是衔接理论课程和实操能力培养的桥梁和作用,缺乏贯穿纵向知识体系和学科中实践课程群的整体理解和思想。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的设计往往只是停留在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而不是综合实践课程群知识在实际开发项目中的综合应用。

4.不能形成实践课程群,将系列的实践训练提升到工程项目训练。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要求学生从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管理管理等整个系统过程进行系统实操学习。

第4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摘 要:继续教育是提高天气预报员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天气预报员继续教育的核心。本文以中国气象局天气

>>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研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评估层次分析模型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论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 山东省建设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石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习监控策略 浅谈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的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努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升人才素质 我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心理契约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速公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的途径 基于SNS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11-10.

[6]Stephen D. Jascourt, UCAR/COMET, Silver Spring, MD,W. R.Bua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forecasters to improve upon model forecasts now and in the future. http:///ams/84Annual/techprogram/ paper_73643.htm. 2006-11-10.

[7]气象学和水文学教育培训标准实施手册,世界气象组织第1083号出版物(WMO-No.1083),2012.

[8]McGehee,W. & Thayer,P.W.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New York: Wiley, M]1961.

第5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双主线”课程体系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147-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结合该院发展改革实际,确定发展定位为应用技术型学院。那么如何实现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全面、实践能力实出、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是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以该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过程以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以岗位能力驱动的“双主线”的课程体系(注:“双主线”,第一条线为素质教育=职业素质+创新创业+德育教育;第二条线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

1 “双主线”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呢、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意义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因此,软件工程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常态化,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从强调“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调整为“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中来;同时,通过与企业直接沟通,对就业市场进行时时跟踪(注:主要关注知名度比较高的招聘网站),以坚持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为主导,突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双主线”的课程体系模式。

2 “双主线”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为主,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了“2.5+0.5+1”的“双主线”的课程体系模式(见课程体系拓扑图)。2.5年(注: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主要是开设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0.5年(第六学期)开设行业准入课程(注:根据目前市场追踪情况设置四个方向分别为JAVA开发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1年(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至企业参加实训和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此种课程设置,在2.5年将本科教学内容完成前提下,可根据IT行业发展的趋势对0.5年方向课程随时进行调整,保持行业准入课程与市场时时对接,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培养目标。(见图1)

3 “双主线”课程体系建立的具体做法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做到期期、年年有实训(注:期期指的每一学期,年年指的每一学年)、植入素质培养相关课程、植入《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学时加大,建立以项目案例为驱动的基于工作过程化方式开展相应技术课的教学工作,授课地点整体调整为实验室,以便加强知识点理解和实践。

4 “双主线”课程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在课程体系设置清晰情况下,需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跟进为其保驾护航。

(1)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教师建设,建立“双元”结构教师队伍,在改革过程中重点是课程体系设置,难点是教师,如何快速建立“双师双能”师资问题,预采取“双元”结构,一元指的是专业理论教师(专任教师),另外一元为技能教师(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内授课),共同完成专业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任务的相关要求。此结构快速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补充,集专业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和技能教师在技能方面的长处,互相学习,回避其相应的短板,建立起相应的教学形式,以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2)加强教学质量,建立PDCA质量管理体系。(3)加强素质培养,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加法码,提高学生与社会沟通和办事能力。

参考文献

[1]费贤举,胡智喜.基于模块化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77-81.

[2]王薇.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8):31-33.

第6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体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3-0094-04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在教育理念、课程定位、教材编写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但是,尚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未被触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有成果,着力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尚未触及或尚未完满解决的问题,立足本校,充分考虑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力争创建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对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做出创新性贡献。本文立足于东北财经大学语文教改经验,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观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认为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目标定位多元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的矛盾

根据语文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需要,大学语文界在理论上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个层面[1]。而在以提升应用写作能力为主的,在现有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很难全方位实现三大目标。例如,许多高校为学生职业需求考虑,把应用写作能力确定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但在以提升应用写作能力为主的教学实践中,文学性与实用性很难兼顾。20世纪50年代语文界将“语”和“文”分开,即是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既然目标是多元的,那么通向目标的路径也就应该是多条的。

2目标宏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大学语文试图包打天下,既想培养文学素养,又想提升写作能力,在有限的五六十个学时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目标的。许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问题,过去的做法是压缩和削减,结果是语文功能没有很好地实现。现在要探索的是: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大学语文功能最大化,实现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这三大目标的统一。

3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语文学习严格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写的能力要在大量的写作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更需要一个长期濡染的过程。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语文必须着力呈现语文“语”加“文”(即语言的创造与形式的创造)的“元”品格,唤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2008年上半年,东北财经大学举办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大讨论”。在学生层面,组织了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在教师层面,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撰写了相关论文。专门举办了研讨会,当时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参加了研讨会,教务处处长、人文学院等相关学院的多位院长、教授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综合各个层面的意见,明确了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偏重于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环境下,我校大学语文课一方面要跟上全国课程改革的步伐,顺应大趋势,增强审美性和文化,同时不跟风,不躁动,而是立足现实,讲求实际,坚守工具性阵地。创新理念,积极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实现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大功能,构建了兼顾“语”和“文”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持续性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施了实践性互动模式。

将大学语文分成“语”和“文”两部分,分科设课。“语”的部分包括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和语法修辞与逻辑等,其中,应用写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他为任意选修课;“文”的部分包括文学欣赏、唐宋诗词赏析、红楼梦导读、鲁迅导读、戏剧欣赏、影视文学赏析、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传统文化十六讲、《论语》导读和《庄子》导读等,其中,文学欣赏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他为任意选修课。“语”部分的课程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文”部分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以及增强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2]。这样,通过以应用写作和文学欣赏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群的建设,从课程设置上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

2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内容

能力和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把大学语文5学分(90学时)分为3+2,3学分(54学时)用于文学欣赏,2学分(36学时)用于应用写作;3学分用于课堂教学,2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文学欣赏的3学分再分为2+1,2学分用于课堂教学,1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应用写作的2学分分为1+1,1学分用于课堂教学,1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

学生网络课堂实践,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为了有效地实现这种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研发出了颇具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软件,在学校教务处网页上单独开辟了网络平台:文学欣赏课程实践园地和应用写作实践园地。界面主要包括“网络提交板块”、“评价板块”和“展示板块”三大组成部分,并提供了检索功能和抄袭作品警示。这一网络平台可提供学生提交作业、教师评判作业和师生相互阅读等多种功能,从而突破传统纸质作业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持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最大程度上改进学习效果。

作为大学语文改革的重中之重,这种实践教学环节的特别之处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加大学生实践的力度。第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也有明确的大纲和规定,是一种递进式的实践学习。第三,实践教学完全是一种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第四,实践教学初步建立了保障体系。为确保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以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大学语文教学部主任为领导小组的管理部门,加强对全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领导。同时请学校教务处和学校教学督导团随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此外,还与各个学院辅导员建立联系,以便于任课教师与每位学生保持联系,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在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选出责任心、事业心和业务水平都很突出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师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得到帮助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的责任更大,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实践教学对教师写作能力以及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经常针对实践教学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得好的教师提出表扬。

3创立“3+2两段式”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大学语文区分于其他教学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对持续性教学的重视和实施,以大学语文主干课《文学欣赏》为例,我们将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大一第一学期设置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文学欣赏部分,强调教师的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只选讲十几篇课文,但是由于这十几篇课文在选文上的代表性,最后合起来,应该成为一个简明文学史体系、简明文艺学体系和简明文化史体系。应用写作强调范文赏析和学生习作点评,同时有针对性地讲授写作基础理论。所讲文种虽然也不多,但是由于所选文种具有代表性,最后合起来应该体现出写作理论体系。在时间安排上,文学欣赏放在大一第一学期进行,应用写作放在大二第二学期进行。这样安排是考虑到文学欣赏与高中语文的衔接性,应用写作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性。

第二阶段在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始终在实践中密切接触《文学欣赏》,在时间和要求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内在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

4建设以实践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

“3+2两段式”教学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因此,应着力加强相关的网络资源建设。东北财经大学的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园地”和“大学语文在线”等三个网站,实现了资源搜索、远程教学、题库测试、论坛交流、课件共建和师生交流等系列环节在网络环境中的多元搭配互补。

在上述网站中,“网络课程”是主要用于教学工作的网络平台。在“网络课程”中设有“多媒体资源”,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部分教学录像;“教师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电子教案等;“学生学习资源”包括练习思考题、重点难点和模拟考试题等。

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园地”中设有“我要交作业”、“评论专区”、“精华文章”、“最高人气选手”、“年级作品集”、“抄袭作品”和“教师私塾”等多个栏目,是学生学习交流和语文写作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教学平台定期公布作业,引导和督促学生课下自主实践,对学生作业进行抽查和点评,推荐精华文章,典型病文等。教师与学生亦可利用此平台就学习中的问题直接进行交流。

在“在线学习”中设有教材全部课文的学习材料,包括“课文概述”、“课文学习”、“作者简介”、“学习重点”、“本课练习”和“拓展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依托网络,东北财经大学的语文教学逐步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下在线学习为重要辅助、以读、写实践为中心、以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促进的新的教学模式。

依托这个环境,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分化,确立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网络课堂为重要辅导手段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学论坛的使用,成为主要的学习体会交流和写作训练的场域。论坛主要设立教学写作板块——鼓励学生发表原创作品;教学讨论板块——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点和资源共建;教师私塾板块——教师发表自己的论文和创作;旧帖回顾板块——汇集以往各学期学生发表的精品帖子。

5考试方式改革

实践考核也改变了单一机械的考核方式,建立了以能力测试评价为主的考核体系。《文学欣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单独设立学分就充分体现了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在实践内容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即便是课堂教学之后的闭卷考试,命题原则也是以考核能力为主,除了一些必须的经典篇目背诵之外,其他都是纯粹的能力测试,与死记硬背并无太大关联。而《应用写作》甚至取消考试环节,以平时实践考核成绩作为获取学分的依据,让考试评价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由考知识变为考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以考促教和以考促学。

三、实践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实践园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写作的环境。传统的作文写作,学生只面对想象性的教师这个人进行写作,语言文体总是在满足教师这个单一主体的需要;而在网络写作中,学生不仅面对教师,更要“陷入”很多人的各种回复之中,极大地增加了通过写作进行交流的乐趣。同时,学生并不是进行传统的语文写作,而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好文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通过书评和论文等形式,使得学生的汉语写作内容丰富、意义多元和文体杂多,从而实现表达水平和人文精神的双提升。网络写作解放了课堂。学生的写作和评价,构成了大学语文写作的核心活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教师精力有限,学生兴趣不足,一个学期作文的写作数目极其有限。而网络写作活动中,学生的写作可以得到及时互动的回应。定期把优秀作品集结成文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也有利于持续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进行稳性动态思维的立体时空,适当地保持阅读和写作的连续性,这样才可能达到极佳的效果,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到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学生原创作品(每年级三批),计有诗词原创(包括现代自由体诗歌、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经典报告、中外文学名著读书报告和应用写作实用文种习作(每年级8个文种)。从这些作业当中,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中难以看到的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看到了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实训效果;从学生积极踊跃提交作业以及互相点评中,我们看到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2促进了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为了写作,写作为了表达思想和展示才华。为了写出好文章(出色地完成作业),学生会自觉地、自主地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性学习。综合性的考核方法会对学生的写作和阅读产生有效的制约,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极大的方便。这样,语文学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阅读和写作能力会逐渐提高,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培养。

这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与持续性教学和“日常化”学习习惯的融入也密切相关。兴趣培养之后,持续性教学往往会更好地促使学生将文学学习带入到一种“日常化”的状态当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一种“强制”的环境下不得不投入到文学的学习当中,久而久之,这种“强制”、被动就有可能转化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当学习的主动性建立之后,习惯便自然养成。采取这种持续性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日常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融入,当对文学的学习和领悟变成了习惯之后,教学环节便悄然身退,而这时学习本身却并不会因为具体教学环节的终止而结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持续性和自主性。

3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

与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融入相对应,教学改革也促使了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恒久性学习效果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反复运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恒久性学习效果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一种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它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修养,持续性教学对学生自身实践环节的重视便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特别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教学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促进由知识向能力,最终向人文素养的转化

具体来看,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评价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二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认识,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其发展人格和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学生“读书、修身、成才”的统一。简言之,《文学欣赏》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修身”与“成才”,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可以说是伴随一生的,因此单靠一种外力是难以生效的,我们创立持续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正是希望通过反复的、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形成“日常化”的学习习惯,内化为自身的主动性、恒久性学习,使大学语文由课堂教学的终点变为终生学习的起点,从而最终实现我们所设想的教学目标[3]。

5提高了教学效果,节省了教学资源

如上所述,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教改方案实施的第一年,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网上综合评议分数由原来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提高到正数第一名,《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尤为显著。我校大学语文总学时为90,学时之多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但是由于实行实践教学和持续性教学,开发网络课堂,课堂教学时数并没有增加,仍然与过去的54学时相同,与全国其他高校学时数相同,没有增加学校教学资源的负担。并且,教师和学生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在自己方便的时候登录网上课堂,评改和提交作业,这样既解放了教师,也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反,由于有评点和提交作业的约束,有丰富有趣的“大学语文实践园地”,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把业余时间更多地用到业务和学业上来。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16-18

第7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网络课程资源;高职教育

作者:张海平,张建,张建辉

高职教育是围绕过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设置得当以及课程质量的高低,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抓好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高校自身建设的根本大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建设单位,该校网络技术专业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建网”“管网”和“用网”三大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了符合网络工程生命周期规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并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了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符合网络工程生命周期规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一)开展扎实的专业调研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专业调研计划。调研小组包括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青年教师,调研的区域主要面向珠三角,调研的对象涉及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类等企业和事业单位,调研形式采取了网络、电话、走访等多种形式,调研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岗位工作任务与职责、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反馈、学生问卷调查等。经过长达8个月的调研工作,调研小组针对原始的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论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2][3][4]。

(二)确立清晰准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

在开展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研基础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方法,以专业调研为起点,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通过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企业专家参与的头脑风暴会议,确定职业工作岗位、职责、任务、流程、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以网络信息化工程实施所形成的“项目计划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验收运行维护网络应用”网络生命周期为主线,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立本专业所要培养的“建网”“管网”和“用网”的核心能力。具体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目标,见表1。

表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pagenumber_ebook=33,pagenumber_book=31

(三)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建网”“管网”和“用网”三大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归纳相关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及核心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行动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得到岗位群到典型工作任务映射表、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关系映射表和学习领域课程实施方案。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专业技能进阶规律,设置了“建网”“管网”两大核心职业能力模块和“用网”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其中“建网”“管网”两大核心职业能力模块体现了本专业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用网”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增强了本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最终构建融“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为一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二、特色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有特色的优质共享型网络课程资源是保障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在设计好课程体系以后,采用美国著名的Blackboard系统构建了一个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学习社区诸功能为一体的网络课程资源群。

按照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规范,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开发概要》,确定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参数指标。每门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单元教学方案、教学案例或项目等。单元教学方案中的核心是单元学习路径,学习路径上拥有所要学习的各种课件资源素材,例如设计文档、微课、操作视频、动画、图表、报告等。课程资源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课程体例设计方面。把课程分为三类:A类课程为理论基础课;B类课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C类课程为综合实践类课程。不同类型课程有不同的体例,如A类课程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各种工具软件,以体验方式学习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诸如各种概念、标准、网络协议等。

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充分借鉴企业工程项目要素,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如《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与施工》课程,不同于传统的以综合布线7大子系统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而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流程为框架,取某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施工项目为案例,从看建筑图开始设计到现场按技术规程施工,按工程项目规范验收。学生易于接受且学有所用,掌握真正的布线工程技能。

主流职业标准认证衔接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对照NP中级认证的考试要求,在课程资源中融入了职业认证的所有元素,如《高级IP路由实现》和《园区网络部署》2门课程对应的是CCNP认证的路由部分,覆盖了大部分的ROUTE考试相关的主题。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再辅以一定量的训练,便可以直接参加思科或者华为的初级、中级认证,成绩优秀的可以挑战IE级别的认证。

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建设兼顾了学生成绩考核的要求。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计了线上的测试题,并对线上的学习轨迹进行记录。在线下课堂上,依托现有的实训设备和仿真软件,学生参照单元学习路径上的微课、动画和指导书进行实操,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同时,职业认证与学业评价融通,获得中级认证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三、应用与成果

第8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职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1.专业背景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行业工程总产值达到3.8万亿元,行业的从业者总数预计达到1800万人。孝感市是1989年被国家建设部、农业部和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首批确定的国家建筑劳务基地之一,仅在外地从事建筑装饰行业者已达50多万,建筑劳务年收入高达50亿元。孝感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建筑业为孝感市的支柱产业,提出了"培养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打造建筑强市"要求。这都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发挥孝感"建筑之乡"优势,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历史机遇,依托行业、紧联企业,以培养建筑设计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下面根据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2.专业定位

2.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主动适应孝感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的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实行"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升级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2.2 坚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重

在制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坚持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中心,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解,以建立相应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由本教研室老师以及校外行业专家组成的教研委员会,经过共同讨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再具体分解为三个领域和四个模块,这些都对准了国家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岗位的各项职责提出的。

2.3以孝文化为特点的素质教育

本专业置身学校和合作企业良好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孝感孝文化的优势,开展感恩教育、职业责任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团队意识教育、科学与质量意识教育,促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吃苦耐劳、敬岗爱业、工作踏实、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从近几届的毕业生调查来看,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够认真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受到了用人企业的好评。

3.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装饰设计岗位群,注重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现阶段建筑装饰设计市场需要,面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第一线,牢固掌握建筑装饰设计职业岗位(群)所需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从事住宅室内设计、商业空间与设施设计、园林小型景观设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对应的主要就业单位: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建筑装饰监理公司、设计院等;主要就业部门:装饰工程设计部、装饰工程监理部、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施工现场管理部等;主要工作岗位:本专业面向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岗位,使毕业生能够在此岗位上担任室内外装饰设计、平面及三维图形辅助艺术设计的技术工作。

4.课程设置

4.1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过程与企业设计过程对接

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现场直播" 的形式,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从而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每年通过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4.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教学,专业对准职业,着力体现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改善学生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佳,社会适用性不强的现状。分为了三个学习领域和专业实践的四个模块。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技术专业课程的三个领域是: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扩展学习领域。

公共学习领域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政治思想、体育、求职创业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拓展学习领域主要是专业技术知识的深化,开设了市场营销、建筑法规、建筑训赛结合等课程内容。

专业学习领域又份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美术基础模块的训练。主要有:绘画基础-素描、色彩,建筑工程制图、建筑美学等课程;第二模块为专业基础模块的训练。主要有:构成形态、构成色彩、建筑装饰材料、施工工艺、装饰工程预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第三模块为专业技能模块的训练。主要有:住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第四个模块是顶岗实习。

4.3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以学院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设立了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组建项目班子。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运用先进高职理论,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校企合作进行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7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同时在课程学习中有机融入相关标准和规程。

5.总结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高职教育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必将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运营状况、人才需求状况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各校情况,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第9篇: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