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环境的实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空气污染诉讼的难点在哪里?
冈崎雄太:日本政府等被告认为,受害者的疾病和自身的身体情况、抽烟以及汽车尾气污染等都有关系,但是很难确定主要是由空气污染所致。在法院宣判的最后一刻,为了达成和解,才认可了这样的说法。在环境诉讼方面,这天然是个难题。
中国目前的环境诉讼数量还比较少,因为取证确实很困难。但近几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纠纷也在出现,贵阳、云南等地都设立了专门受理环境案件的法庭。
PM2.5事件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日本在立法过程中,如何平衡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冈崎雄太:在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日本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反复。1967年,日本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其中“保护生活环境要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协调”的规定遭到诟病,因为当时的主流观点是“经济至上”,以致于在1970年的时候,删除了这一说法。
日本的企业在防污环保方面也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对日本的企业来讲,在成本方面,不采取污染对策导致的危害成本会远远超出采取防污措施的投入。根据日本在治理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例研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导致的损失是采用防污设备的10倍。其中的损失,不仅包括承担取消营业许可、赔偿损失的风险,还有可能出现与政府或其它企业之间的交易中止、消费者不购买其产品的风险,后者对企业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在减排方面,日本企业大力推进技术革新,因为环保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日本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投入有多少?
冈崎雄太:日本政府在防治污染方面的投入很大,最高的时候占到全国GDP的8.5%。据我了解,中国的情况大致是GDP的2%左右。但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加大环境的投入”的体现,希望中国能加大环境保护的措施。
据日媒的报道,中国今冬的空气污染对日本也造成了影响?
冈崎雄太:是的,主要是西日本地区的大气污染监测报告的浓度要比以往高。我们监测到一些岛屿,即便是没有工厂或汽车的区域,空气污染的指数也在增高,因此推测有一些污染物来自其它国家。日本PM2.5的基本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最近有些区域的最高浓度在50-70之间,平均增多了30-50。
日本在治理环境方面和中国有哪些合作?
冈崎雄太:两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合作。比如,日本在帮助中国将传统用煤炭取暖的发热源改造成天然气的工程中提供了支持,降低了煤烟的使用。日本有一项国家资格考试是专门适用于“污染防治管理者”的,在日本,有55万员工拥有这项资格。中国从2008年开始引入,只在工厂中试行,目前还不作强制推行。
关键词 环境保护;食物里程;计算方法;标准;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150-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25
近年来,国际社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峻,尤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生存离不开农产品,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都与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食品贸易商广泛关注的问题。农业生产过程的水源浪费、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畜禽养殖造成点面源污染等农业生产环节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并得到一些政策支持,很多消费者开始用实际行动,通过调整饮食方式来减少食品消费的碳排放,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食品从田园到餐桌运输过程的碳排放不容忽视,相对于工业产品,多数农产品体积较大、粗重、易腐烂,远距离运输产生很多额外的碳排放。基于此,目前欧洲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运动――“食物里程”(food mile),即呼吁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中关注食品的运输里程,通过购买运输里程短的食品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促进环保。如英国《农场主周刊》在2006年提出“本地产品才是里程友好的产品”的口号,以此来鼓励消费者消费本地产品,食物里程一度成为欧美国家广大消费者选择购买低碳产品、环境友好产品的衡量标准。“食物里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很多学者开始对食物里程进行分析。本文将对食物里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展开综述,试图多角度、较全面的介绍国内外关于食物里程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1 食物里程的内涵
食物里程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英国,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联盟出版《食物里程报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食品政策教授提姆•郎(Dr. Tim Lang)提出“食物里程”,即食物从田园到餐桌之间的旅程[1]。此概念指出相对于从其他地方进口,生产和消费本地产品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食物里程能够用于衡量食品运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使长距离运输造成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环境影响更加明显[2]。最初食物里程主要是指食品运输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4],食物里程的增加或减少意味着农产品生产空间的重新布局[5],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化食品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农产品体系对环境影响逐步显现,“当地食品”和“食物里程”逐渐成为各地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多样化食品系统的强有力的政策工具,很多学者认为消费当地食物是解决食物里程问题的方法,消费当地食物的观点不仅仅将食物里程看作是一个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结果[6-8]。这是一种基于对食物的自然属性以及食物由于不同自然属性所呈现的异质特征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
食物里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主要是食品运输距离。广义概念则不仅包含远距离运输带来的碳排放,还包括食品远距离运输带来生产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食物里程被认为是衡量食品产业链中能源利用和碳排放的可以依赖的标准[9-11]。2005年,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简称DEFRA)[12]从环境可持续性的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对事物里程进行定义,狭义定义主要侧重于食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广义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战略,确保环境、生态的安全和稳定的资源基础,避免社会、经济大起大落的波动。DEFRA[13]关于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广义的概念出发,但仍然关注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的作用。英国农业技术协会(Agricultural Equipment Associate简称AEA技术)[14]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提供了一系列有关食物里程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案例研究,比较英国生产的与从西班牙进口的西红柿食物里程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情况。
随着“食物里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的同时也存在激烈的争议。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食物里程”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农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对广大公众和消费者存在误导性。Mason
等[15]指出国际配送模式下航空运输比海上运输的二氧化碳产生量多30倍以上,几乎所有的新西兰食品出口到英国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周培勤[16]在研究食物里程的相关争议方面指出,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得即使里程相同,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食物里程关注的仅仅是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总里程,忽视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所以并不一定反映食品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环境的影响。David Coley 等[17]假设一个消费者为采购本地有机蔬菜开车来回路程达7.4 km,那么整个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大型超市冷藏、包装、运输乃至配送到消费者家门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多,所以简单的从食物里程概念本身出发没有多大价值,只有关注每单位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的碳排放量才有意义。总结而言,如果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生命周期来评估碳排放量,那么购买和消费食物里程短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购买和消费本地产品甚至会使碳排放量增加。大量研究一方面证实大部分与食品运输相关的环境成本主要来自于进口国国内运输而非国际运输,另一方面也表明食物里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同的运输方式会导致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差异。因此,食物里程在衡量农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可持续性时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问题,需要对食物里程的内涵和边界进行界定。
综合相关研究,本文试图从如下表述对食物里程的内涵进行界定:食物里程是指农产品从田园到消费者餐桌经过的总里程,整个里程包括食品供应链过程中从田园到农产品加工厂、从加工厂到物流仓储、从物流仓储到批发商、从批发商到零售网点,最后到达消费者餐桌的物理距离总和。一方面食物里程越长,表示食物经过的运输过程越长,所代表的是食物运输过程包装与保存的材料越多,能源消耗越多、碳排放量越多;另一方面食物里程过程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不仅与里程长短有关,还与运输方式有关。
2 研究方法
食物里程主要是研究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食物里程已更明确的与碳排放量的计算和气候变化的讨论结合在一起。相关学术成果中在研究食品流通和零售过程,特别是运输过程中碳的排放情况时更多的是尝试采用碳标签(Carbon Labeling)方法进行分析。其中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以此来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因此本文介绍研究方法时主要从碳标签相关计算准则进行分类及系统说明。
2.1 食物里程计算方法
2.1.1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法(EIO-LCA)
投入产出法(I-O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创立的,目前已经成为成熟的经济系统分析工具。I-O法在碳排放量测算中的运用偏向于宏观尺度上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其中Matthews和Weber等[18]等利用MEIO模型研究了美国家庭的碳排放,分别对教育、健康、交通、能耗、休闲娱乐、服装、饮食等13个消费种类进行探讨,发现能耗和交通的碳排放强度较高。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法)是用来评估生产系统和服务对环境影响的工具,衡量一个产品、服务、过程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方法[19],主要表现为分析生产、分配、使用/消耗和处理一个产品时的排放量和资源使用量[20-22]。目前采用该评估方法来分析食物里程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其中Pretty等[23]运用LCA法通过计算12种主要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成本;废物处理的成本等来研究英国平均每周菜篮子工程的总环境成本。Saunders等[24]运用LCA法对新西兰出口到英国一些重要食品包括新西兰生产并通过船舶运输出口到英国的乳制品、苹果、洋葱和羊肉进行评估,并与英国市场相应产品的其他来源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即使将新西兰羊肉运送到英国过程使用的能源包括在内,英国生产羊肉过程使用的能源仍然比新西兰生产和运输羊肉使用能源高四倍,而且新西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大低于英国;同样,新西兰苹果生产过程能源消耗是英国的三分之一,即使将运输过程能源消耗加进去,新西兰的能源使用量约只占英国使用量的60%。
I-O法的优点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适合于宏观层面的计算;数据一旦获得,则计算简单;系统完整性好。缺点为:计算过程比较粗略,不详细;数据量大,数据比较老,一般我国的投入产出表每5年才公布一次。而LCA法的优点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适合于微观层面的计算;有详细的计算过程。缺点为:生命周期阶段的确定和边界的确定比较复杂和困难;由于边界的限制,系统完整性往往比较差[25]。
由于LCA法和I-O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学者提出了一种将LCA和I-O结合在一起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法(EIO-LCA)[26-27],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2.1.2 供应链中的能源使用
计算食物里程的另一种简单方法是通过计算供应链中的能源使用,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电耗、水耗、废弃物等。高效率的、使用清洁能源的绿色供应链能够极大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供应链及其管理是物流和物流管理的高级阶段,供应链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功能管理,如分别对购买、装运、配送等功能的管理;二是内部整合,整合供应链中相关功能,并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三是外部整合,链条中每个环节协调一致,使整个供应链的功能整合为一体。Sauders[28]等计算了新西兰和美国生产的苹果供应链上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文章将供应链中能源分为直接能源、间接能源和资本投入,直接能源包括水、电、燃料等,间接能源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石灰、杀虫剂、除草剂等石化产品制成的生产资料,资本投入包括农场建筑、拖拉机、运输汽车、电线等基础设施、灌溉等,指出每生产一吨苹果,新西兰消耗能源2 980 MT,排放二氧化碳185 kg CO2,美国消耗能源5 030 MT,排放二氧化碳271.8 kg CO2。通过计算供应链能源消耗来评估食物里程,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基本忽略了生产环节食品的能源消耗,因为不同国家、地区水、土等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电力以及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能力不同,所以这样计算的结果可能有误。
2.2 食物里程涉及碳排放的国际标准
2.2.1 PAS 2050
2008年10月,英国标准协会(BSI)、碳信贷基金(Carbon Trust)和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联合了新标准 PAS 2050,即《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该标准用于计算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后的处理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旨在寻找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并开发碳排放量更少的新产品。检验过程涉及多种类型的产品和一系列行业,包括:商品和服务;生产厂家、零售商和贸易商;从商业-到-商业(B2B)以及从商业-到-消费者(B2C);英国和国际供应链。PAS 2050标准还对碳足迹评估边界进行界定,确定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原材料、能源、生产资料、生产和服务提供、经营场所、运输、存储、使用和处理等九个过程的边界;此外还界定商业-到-消费者(B2C)的边界包括原材料、生产、分配、销售、消费者使用及处理五方面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而商业-到-商业(B2B)的边界只包括原材料、生产、分配至另一生产者三方面,不包括生命周期全过程。这项新标准是英国第一部强制性的、统一的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测量标准,目前相关的碳足迹和碳排放标示已经公布,实际采用过程中,主要是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多家企业约75种产品中进行试行并在公司产品上注明了“碳标识”。另外出版相应的指南《〈PAS 2050规范〉使用指南》,解释如何根据《PAS 2050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评价某个单一产品(无论是商品或是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GHG排放――即从原材料一直到生产(或提供服务)、分销、使用和处置/再生利用所有阶段的温室气体(GHG)排放。目前英国与加拿大开发的碳标签计算均以PAS 2050为准则,以此来评估从摇篮到工厂大门或全生命周期过程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PAC 2050的最大作用是实现了标准化,提高消费者和供应链成员对组织碳排放声明的信任,通用的、公认的和标准化的方法使产品和服务在全生命周期过程碳排放情况的比较具有统一的尺度,它可以使各行业的企业对碳排放直接进行比对,防止企业采取自己计算碳足迹的方法制造混乱不清的局面,使得消费者最终放弃对碳足迹的考虑。
2.2.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UNFCCC/CDM)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建立的一个国际合作机制,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个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合作机制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工业化国家通过在其他国家而不是本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减排量,从而降低工业国家实现其排放目标的成本。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指的是允许工业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CDM的一个潜在好处是:促进工业化国家政府以及商业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友好项目/技术的投资,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碳标签的研发过程中,泰国采用的计算准则就是UNFCCC/CDM方法。
尽管京都议定书已经建立了CDM的基本框架和规则,但CDM仍有待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要全面预测 CDM 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利益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如果认真深入地制订和执行一个良好的国家 CDM 发展战略,CDM 机制还能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地方和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增进社会发展目标。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其他优先发展目标占用了有限的资金而无力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情况下,CDM 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创造了条件。
2.2.3 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ISO/CD 14067
目前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尚未统一,各个国家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碳标签的测算,国际上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相关官员及学者表示,由于PAS 2050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德国早已制定并了类似的标准,如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协会和世界资源研究院共同发起制定的GHG议定书、日本的TSQ0010标准。2009年英国碳信贷基金已经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国际组织联合开发一种全球通用的、检测产品隐含碳排放的国际标准[29],即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ISO/CD 14067,从长远来看ISO 14067可能取代PAS 2050成为碳足迹的国际标准。此标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量化/计算(Quantification),详细介绍了产品和服务碳足迹量化的准则和框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储存及处理的边界确定;第二部分为沟通/标示(Communication),主要是对标准中第一部分的相关研究量化结果进行标示,包括使用产品和服务碳足迹信息的相关要求与指导。ISO 14067与之前相关的ISO标准是密切不可分的,是在之前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中标示部分参考ISO 14020环境标示系列,温室气体盘查部分将参考ISO 14064温室气体系列,生命周期评估部分将参考ISO 14040生命周期评价系列。ISO 14067旨在为国际提供一个公认统一的尺度与测算方法,ISO 14067标准颁布后,其它碳足迹相关标准将终止或根据此国际标准进行修正。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泰国等都在积极的开发发展碳标签计划和技术标准,都有相应的计算准则,相关国际标准也已经,为在商品贸易中引入“碳标签”铺平了道路。但是不可否认碳标签方法的使用还存在如下问题: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尚未统一,各种检测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和方法尚处于研发实验阶段;碳标签实施的成本高昂,有些发展中国家可能难以支付;碳标签标准的制定和认证可能成为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3 研究内容
随着“可持续发展”“碳排放”等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食物里程的相关文章越来越多。目前食物里程及相关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研究内容的综述主要从国外及国内两方面进行介绍,在分析国外研究内容时主要从食物里程的价值角度、消费者角度及国际贸易角度进行综述。
3.1 国外研究进展
3.1.1 从食物里程的价值角度
随着人们在食品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运输里程,“食物里程”成为一种新的饮食文化运动,消费者普遍形成“购买和消费食物里程短的农产品是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保的简单有效方法”的观念,食物里程的缩短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加强环保起到重要的作用,缩短食物里程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在此饮食文化运动过程中,相关学者也对食物里程的环保价值进行研究,食物里程的减少意味着食物供应体系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而定并顺应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30],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更加当地化的食物供应系统所能带来的益处[31-34],研究表明食物从田园到餐桌的路程越长,对石油的供应要求越高,效率越低,长期来看越不可持续。与集市贸易系统相结合,通过发展并消费当地产品的当地或区域性食物系统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农业有机化、食品供应体系本地化和食品运输的可持续化发展在减少英国食品体系的环境成本能发挥巨大潜力,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性和食物里程,以及改变消费者特定的购物偏好和选择的运输方式将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3.1.2 从消费者角度
从消费者角度研究食物里程的内容具体包括:消费者对食物里程的认知、态度、食物里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等。
Sirieix[35],以对法国消费者进行团体访谈为基础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有意识到食品运输距离的长短并将其与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结合起来,但他们在选择食品时没有将食品运输距离作为影响因素考虑在内。Weatherell等[36]一个早期关于英国农村与城市消费者差异的研究表明,在食物里程方面,年龄越大、越靠近农村、社会阶层越高的受访者呈现出对当地食品更加感兴趣。在研究对当地食品的兴趣方面,许多消费者表示他们原则上支持是本地食品的,但是在实际购买行为中,其他因素发挥作用。Katherine等[37]研究食物里程对英国超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探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是否将食物里程作为影响因素之一,他们对四个超市251个被调查者进行显示性偏好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6 %消费者将本土化生产作为选择新鲜食品的考虑因素之一;只有3.6%表示其有意识地选择了英国本土产品的原因是这种产品“对环境比较无害”。另一方面,对街道路人进行叙述性偏好进行调查,发现21.5%表示“食物里程”或“食物的长途旅行”将使他们停止购买新西兰的产品。
相关结果表明,对于食物里程人们的陈述性偏好与显示性偏好存在差异,即人们对食物里程的认知态度与食物里程对人们实际购买行为的影响之间明显存在不同。另外指出假设食品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农户、食品进口商和零售商,具有相同的动机、认为食物里程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具有相同的影响,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显然,研究食物里程是否为英国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需要假定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考虑多种因素对食物购买选择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将食物的里程,当成决定性的属性或特性。
3.1.3 从国际贸易角度
食物里程产生就是在英国当地产的农产品价格下降、本土农产品商店不断消失、农村经济和农民集体不利的背景下。食物里程运动可能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种新形式,是限制进口的正当理由,这实际上可能是发起人的最初动机和目的[38-39]。
食物里程的问题对于食物出口国具有非常明显的潜在重要性,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距离英国遥远,但一个多世纪以来都依赖英国市场。如新西兰的出口产品中大约有50%是食品而英国是新西兰的第五大重要市场,相关决策者和出口商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当局是否会利用“食物里程”来排除或减少从遥远的国家如新西兰的进口食品到欧洲。John Ballingall等[40]和Winchester[41]研究表明,欧洲的“食物里程”运动的受害者主要是那些依靠空运向欧洲出口农产品的贫穷国家如马拉维、马达加斯加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新西兰。新西兰是一个农牧业出口大国,但其地处海洋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其出口食品要经过漫长的旅程才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食物里程”这一概念对于新西兰农牧业的发展显然不利。Edwards-Jones[42]分析碳排放相关概念包括食物里程、碳标签等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影响中指出,对距离英国遥远且可替代程度高的产品如肯尼亚的四季豆、以色列的西红柿和辣椒、危地马拉的豌豆等的影响最大;而距离英国远、产品地处热带或缺乏替品性如中国的茶叶、印度的茶叶和葡萄、菲律宾的芒果等受到的影响较小。所以相关概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还取决于其它因素,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3.2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对食物里程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应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在食物里程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帅传敏等[43]探讨了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指出食物里程对国际贸易的潜在影响包括:食物里程运动通过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来压缩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空间;食物里程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抵制来自其它国家的同类进口产品。[44]
总结而言,国内对食物里程的研究成果少,并且只对食物里程的价值、争议及影响进行描述分析,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全面性。在研究内容、方法与视角等方面无法跟上国外相关研究的步伐,因此需要加大相关研究的力度,与国际研究接轨。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食物里程引发世界各国政府、食品贸易商、广大消费者和环保主义者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食物里程的概念、计算方法、价值与争议、对消费者及国际贸易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食物里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食物里程概念的界定。目前学者普遍认为食物里程是缺乏科学依据和不够严谨的概念、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农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并且对广大消费者存在误导的作用,带有明显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进而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因此要给食物里程一个科学、界定清晰的定义,并采用科学方法评估食物里程中的碳排放量,在确定食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向消费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产品碳足迹信息。
食物里程的科学利用。在概念界定清晰的基础上,食物里程本身还是存在局限性,相关研究都表明食物里程存在争议,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考虑,购买和消费“食物里程”短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业界、政府和研究人员需冷静思考和深入研究其它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衡量食物生产与运输流通等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碳排放及其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食物里程对贸易出口国的影响。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每年出口大量食品,显然食物里程如果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必将对我国的食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而目前我国在食物里程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加大对食物里程的研究力度,向新西兰等食品出口国学习,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以减少食物里程热潮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dams P. Food to Go [EB/OL].省略.au/landline/content/2008/s2426086.htm, 2008.
[2]Iles A. Learning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od Miles and Missing Objects[J]. Environmental Values, 2005,(14):163183.
[3]Raven H, Lang T. Off Our Trolleys? Food Retailing and the Hypermarket Economy[R]. IPPR, London. 1995.
[4]Subak 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sts of Beef Production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30):7991.
[5]Conway G, Pretty J. Unwelcome Harvest: Agriculture and Pollution[M]. London: Earthscan,1991.
[6]Leach G. Energy and Food Production[R]. London: 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Guildford and IIED,1976.
[7]Lang T, Heasman M. Food Wars. Earthscan[M], London: 2004.
[8]Winter M. Geographies of Food: AgroFood GeographiesFood, Nature, Farmers and Agency[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5,(29):609-617.
[9]Jones A. Eating Oil. Food Supply in a Changing Climate[R]. London: Sustain, 2001.
[10]Pirog R, van P, Enshayan K, Cook E. Food, Fuel and Freeways. Leopold Center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M].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01.
[11]Lindsay Hogan and Sally Thorpe. Issues in Food Miles and Carbon Labelling[R]. ABARE Research Report, 2009,(11).
[12]DEFRA. The Validity of Food Miles as an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DEFRA Report. statistics.defra.gov.uk/esg/reports/foodmiles/default.asp, London. 2005.
[13]DEFRA. Food Industry Sustainability Strategy[M]. London: HMSO, 2006.
[14]AEA Technology. The Validity of Food Miles as an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London.: Report to Defra, HMSO, 2005.
[15]Mason R, Simons D, Peckham C, Wakeman T. Life Cycle Modelling CO2 Emissions for Lettuce, Apples and Cherries[R].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2.
[16]周培勤. 欧美饮食新文化:“食物里程”[J]. 环境保护,2010,(7):70-71.[Zhou PeiQin. A New Diet Culture in the Europe: ‘food mil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0,(7):70-71.]
[17]David C, Mark H, Michael W. Local Food, Food Miles and Carbon Emissions: A Comparison of Farm Shop and Mass Distribution Approaches [J]. Food Policy, 2009,(34):150-155.
[18]Matthews H Scott, Weber, Christopher, Hendrickson, Chris T. Estimating Carbon Footprints with InputOutput Models[C]. International Input Output Meeting on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2008: 9-11.
[19]洪钢.生命周期分析法: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J].能源工程.1999,(3): 21-23. [Hong Gang. LCA: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Tool [J]. Energy Engineering, 1999, (3):21-23.]
[20]Hertwich E. Life Cycle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 Critical Review[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39): 4673-4684.
[21]Carlsson A, Ekstrom M, Shanahan H. Food and Life Cycle Energy Inputs: Consequences of Diet and Ways to Increase Efficiency[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44):293-307.
[22]Brentrup F,Kusters J,Kuhlmann H,Lammel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Using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ology:Theoretical Concept of a LCA Method Tailored To Crop Produ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4, (20):247-264.
[23]Pretty J N, Ball A S, Lang T, Morison J I L. Farm Costs and Food Miles: An Assessment of the Full Cost of the UK Weekly Food Basket [J]. Food Policy, 2005,(30):1-19.
[24]Saunders C, Barber A, Taylor G. Food MilesComparative Energy/Emissions Performance of New Zealand’s Agriculture Industry[M]. Lincoln University, 2006.
[25]耿涌,董会娟,郗凤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10):7-12. [Geng Yong, Dong HuiJuan, et al.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arbon Footprint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10):7-12.]
[26]Heijungs R, Suh S. Reformulation of Matrixbased LCI: From Product Balance to Process Balance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 14(1): 47-51.
[27]Suh S. Inputoutput and 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3, 8(5): 257-257.
[28]Sauders C, Andrew B, Greg T. Food MileComparative Energy/Emissions Performance of New Zealand’s Agriculture Industry[M]. Lincoln University, 2006.
[29]Lindsay H, Sally T. Issues in Food Miles and Carbon Labeling[R]. ABARE Research Report, 2009,(9).
[30]Murdoch J, Marsden T, Banks J. Quality, Nature, and Embeddedness: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od Sector[J]. Economic Geography, 2000,(76):107-125.
[31]Winter M Embeddedness. The New Food Economy and Defensive Localism[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3,(19):23-32.
[32]Sage C. Social Embeddedness and Relations of Regard: Alternative Good Food Networks in South West Ire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3,(19):47-60.
[33]Morris C, Buller H. The Local Food Sector: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Its Form and Impact in Gloucestershire[J]. British Food Journal, 2003,(105)559-566.
[34]Cowell S, Parkinson S. Localisation of UK Food Production: An Analysis Using Land Area and Energy as Indicator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3,(94):221-236.
[35]Sirieix L, Grolleau G, Schaer B. Do Consumers Care About Food Mil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Fr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008, (32):508-515.
[36]Weatherell C, Tregear A, Allinson J.In Search of the Concerned Consumer: UK Public Perceptions of Food, Farming and Buying Local[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3,(19):233-244.
[37]Kemp K, Insch A, Holdsworth D K, et al. Food Miles: Do UK Consumers Actually Care? [J]. Food Policy, 2010,(35):504-513.
[38]Heyes J, Smith A. Could’ Food Miles’ Become a Nontariff Barrier? [C]. ISHS Acta Horticulturae 768: XXVII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2006.
[39]Wilson, T. The Food Miles Fallacy [J].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Review,2007, (59):41-44.
[40]Ballingall J, Winchester N. Miles and More: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Food Miles’ Movement[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 Helsinki, 2008,(10).
[41]Winchester N. Distance Isn’T Dead: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Food MilesBased Preference Changes[R]. East Asian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 its series Trade, Working Papers with Number 2009:2149.
[42]EdwardsJones G, Plassmann K, York E H, et al. Vulnerability of Exporting N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bon Label in the United Kingdom[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09, (12) :479-490.
[43]帅传敏,吕婕,陈艳.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J]. 国际商务论坛,2011,(2):39-41. [Shuai Chuanmin, Lv Jie, Chen Yan. A Study in the Influence of Food Miles and Carbon Labeling on the World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orum, 2011, (2):39-41.]
[44]曲如晓,李凯杰. 国际贸易中的“食物里程” [J].国际经济合作, 2011, (8):31-34.[Qu Ruxiao, Li Kaijie. Food mil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operation, 2011,(8):31-34.]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Food Miles Und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U Lingxiao1,2 LI Taiping3 WU Lifen3
(1. Insititute of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2. Post Doctoral Laboratory of Applied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3.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With global environment becoming a pressing issue, the food miles debate rapidly morphed in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bat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environment? The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attracts wide concerns. The “food mile”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rather simplistic notion that the further food travels between farm and plate, the greater must be its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concept got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of each country, food traders, consumers, environmentalists and researchers. This paper tended to start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food mile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and introduced two measuring methods of food miles: the IOLCA and the energy use in supply chain. It then introduces three major standards concerning with carbon emission in food mile: 1PAS 2050, UNFCCC/CDM and ISO/CD 14067. It summarized three research areas for food miles: the production behavior,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t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properly define the concept of food mile, use this concept to pilot the food supply and prevent food miles to be the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od mile; counting methods; standards; research area
收稿日期:2011-10-19
【关键词】环境保护;城市污水治理;问题;措施
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水污染的防治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因此水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环境问题,更关系着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污染的防治,是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更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探讨,这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就环境保护中城市污水治理的问题与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1 环境保护中城市污水治理的问题
1.1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完善导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目前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中的运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无法进行持续正常的运行,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污水处理能力。此外,除了污水处理厂整体上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之外,操作运行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导致难以掌握和操作技术复杂的处理过程和设备,也是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城市规模建设的快速推进造成污水处理规划的矛盾。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针。但在城市化密集的状态下,城市污水的处理是采用集中处理还是分散处理成为了污水处理规划中出现的一个矛盾。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具有便于运行管理、节省建设投资等优点,但同时也有系统庞大、建设周期长、协调运作难、近期的管网系统功能差等缺点;分散处理方式,是由开发商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工作,由于其对小区内的污水进行二级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因此具有不受大市政污水设施建设进度影响的优点,但由于其由开发商自建自管,因此也具有因技术、资金和管理不到位导致污水不能达标排放、不利于城市水环境保护的缺点。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对城市污水系统建设以及优化运行和环境保护都有着极大地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矛盾。
1.3 多数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不达标。目前存在着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在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后达到了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而进行排放,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由于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难以合理处理这些污泥,而造成污泥处理难以达标。这些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污泥,同样会给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1.4 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维护存在资金缺口。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国际援助和政府投资,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尚且不够强大,国际援助也只是能解决小部分的资金问题。因此导致我国的多数城市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维护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很大一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短缺得不到及时的扩充与设备更新,导致其污水处理能力偏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速度,有些污水处理厂甚至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无法正常运行。资金欠缺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导致很多在建的污水厂待建甚至停建,无法保证污水处理工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缺口无法保证城市污水厂的建设,达不到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2 环境保护中城市污水治理的措施
2.1 研发污水处理新技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是经济实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现存的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多种多样,如由活性污泥法改进的AB法、AO法、A2O法、SBR法和氧化沟法等技术发展的较快,但却得不到普遍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方法的投资运作和维护费用太高,很多城市的财力难以负荷。因此,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主要采用较为经济的生物处理法,应用的技术比较单一。因此,为了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的快速有效,我们应该致力于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呼吁有关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进行开发研究更为经济、实用的能够快速普及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市污水治理工程得到快速有效地发展。
2.2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能力。目前,政府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引进使用了一定量的现代化设备,使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污水处理中随之而产生的大量污泥,却未能得到有效地处理。这些没有被重视的,未能给予妥善处理的污泥,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污水厂污泥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颗粒、有机物、致病细菌等有害污染物,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都有着极大地危害。因此,我国应加快污泥治理工作,使其达到快速发展,提高其污泥处理能力。对于超标排放的污泥,应该采取填埋、焚烧等相关技术进行妥善处理,促进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2.3 完善污水处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应制定全国性的有法律强制力的排水法,同时建立污水产业的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对污水处理产业给予法律上的援助。同时,国家应该针对污水治理产业给予一定的帮扶与鼓励,在有必要的时候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快其产业化转型的进程。而针对地方的各级政府,就应该在充分考察本地区的实地条件,实际污水处理状况的前提下,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下,因地制宜的制定本地区的相关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政策。力求达到污水处理技术合理、管理水平科学先进。使污水治理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我国已经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起步比较晚,加上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跟不上社会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的现实越来越突出。
2.4 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这种单一的集资方式是限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是污水处理过程建设得到切实的提高与发展,就需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多污水处理过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比如可采用以下一些筹资方式:个人投资、集资、BOT方式、发行建设债券、发行环保彩票等。从根本上保证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使其在财政上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市污水处理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3 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国家在环保产业的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期推动环保事业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J].水科学进展.2001.(1):189
[关键词]:历史建筑; 环境; 保护;价值
1、历史价值
历史文化环境本身除了包括构成历史建筑群的每个单体建筑,以及构成历史城区格局及样貌的各种组件及周围一定区域内的空间环境外,还包括它感性的一面。这种感情的空间可以称之为“历史软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情感象征价值,它的形成是长久的社会文化底蕴及区域内的习俗习惯决定的,不同于单纯的物质现象。[ ]这种“历史软环境”具有相对的地域性和稳定性。长久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法律法规等表面结构在不断的变化中逐步成形,但作为更深层次的文化、情感、和审美却并不是能够轻易转变的。一定区域内的群众对历史及文化的认同和同一价值观念的与生俱来,让城市文化成为社会比较公认的情感共鸣。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具有追求新鲜美感的同时也有相对怀旧美的特性。所以“历史软环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记忆深处的追忆或者情怀。人们在对现代化都市发展感慨中,也无形中加剧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怀缅,对城市中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显现出来。
2、社会价值
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相结合,可以很自然的保留城市及一段时期内社会的发展情况,作为不在“容器”内存放的社会历史博物馆,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可以展示给后人社会的变迁史,及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的状态,国家的政策等,这些阶段性的环境变化如果不施加保护,使之定格在时间长河中,很快就会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甚至消失不见,然而社会不断改变,导致的更新开发,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几年或者十几年间同一个地方发生多次变化,最终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时期的痕迹,永远最适应当下的新建筑和环境,没有历史痕迹的城市,是没有灵魂且不完整的,所以保护历史建筑本身和其周边环境,并使之在新的社会需求下再生或得到利用对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艺术价值
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所共同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指历史文化遗产或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可以将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阶级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尚等等通过建造技艺,内部装饰,色彩的配比,街巷空间尺度等一系列反映出来,且这样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造诣方面,还体现在历史建筑或遗产在设计创造过程中是如何与周边环境巧妙融合,相互映衬、并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艺术价值的形成还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建造技术、审美方向、民俗风情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这种艺术价值不是只通过建筑本身来表达,没有其周边整体氛围和环境的相互映衬是不完整的,建筑单体或历史建筑群也会因此孤立而失去原有水准的价值。今天生活中的人们在置身其中,如果内有历史建筑周边的环境氛围,很难想象到当时的景象,甚至难以体会,欣赏,领悟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所以只有把历史建筑本身同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还原历史本身的原貌,才能真实的反映建筑或遗产的艺术价值。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其历史意义及价值。
4、文化价值
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的文化底蕴通过大小不一的空间或物质呈现出来,譬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写有“大夫第”等的历史名人故居,建造精美,格局考究。但其建造之初,往往不是独立存在于现在的空间里的,通常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这样的现象可以用适群的原理来解释。就如同今天的某企业的职工小区居住者往往是同一企业不同部门的同事,或者某一地产的楼盘居住者也都是阶层或收入大致相似的人群。从古至今其实都类似,士大夫居住的地方附近或周边很多也基本都是同一阶层的人士,这样就出现的各种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群,拥有接近的建筑工艺或类型风格等。这种历史建筑群是属于社会某一阶层中文化品味的体现,也是一种审美类别和情趣所在的体现。而其小到每一家每一户都的设计和格局有往往都融入了自己的家族文化和房屋主人的经历及教育。也反映着不同背景家族的文化。但由于年代久远和产权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历史建筑群及环境的陨落,最终呈现出一处或零星几处没有原本环境了的建筑单体。虽然被人参观和游览无数,但其原本的文化遗存已经大打折扣,人们也很难凭空想象曾经这里的辉煌历史,所以通过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结合所传达的文化背景也是一重要价值。
5、经济价值
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作用对于历史城市中旅游业的刺激是最直接也是最客观的影响,一个单体历史建筑不管是从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传承其历史文化的角度都无法使周边产业和经济得到促进或者本质改变,但通过历史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结合就可以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脚步,根据建筑原本的特点和功能,使周边业态融合进历史氛围。在满足历史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同时提高经济水平。[ ]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自然环境开始逐步恶化,全球各国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红色警报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环境教育本身是跨学科教育课程,教学直接针对的是环境现实问题,同时涉及各种教育形式。物理和自然环境保护存在紧密的联系,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一、依据教学内容,实现环保教育
1. 依据课本内容开展环保教育
物理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发现其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点,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实施环保教育。比如,教师在讲授“噪声及其控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先定义噪声,即人们休息、正常学习以及工作、相关场合里面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常见的有各种突发声响、机器轰鸣声或者汽车马达声等。然后教师对学生介绍应对噪声的有效方法,包括远离噪声源与尽量减少噪声源,可以在城市里面降低喇叭使用频次,也可以在立交桥或者是铁道口周围住宅区设置隔音屏障等降低噪声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2. 依据实验教学内容开展环保教育
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也可以穿插相关环保问题,以达到环保教育目的。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模拟雨的形成”这一实验的时候,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而且还应该渗透一些酸雨形成和对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蜡烛燃烧过程中形成的黑烟,对学生讲述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产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此外,在组织学生做电学实验的时候,一般会用到电池和电线等相关物品,实验结束后会产生废弃电池等废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归类处理这些废物,同时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里面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二、改革教育模式,融入环境保护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构建现代教学模式成为了新课标的关键任务。物理教师实施新教学模式,既可以改善教学质量,又可以利用物理教学实现环保教育目标,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比如,教师在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光现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和日常生活有效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思想教育。在切入相关环保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图片或者文字形式将光污染比较典型的事件呈现给学生,同时向学生介绍不同污染事件带来的危害。
三、通过各种实践互动,把环境知识变成环保意识
想要保护环境,就应该有所行动。学生如果不参加校园环境保护活动,只有保护环境以及热爱自然的热情,那么环境保护就会变成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环境教育力度时,不断鼓励学生融入环保活动。比如,教师在讲授“电流的磁场”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或者是感受,分析电磁的利用、造成的污染和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就能够意识到当前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无线电发射台、微波炉、电视机以及电脑等均可以造成电磁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对于该类问题,应该要求学生合理规划并且使用这些产品尽量趋利避害,降低电磁的污染程度。同时,也可以结合学校实施的绿色教育,举办以变废为宝等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涉及物理与环保内容的小报或者是墙报,并且自制实验仪器以及工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加环保意识,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本知识。比如,在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的墙报上,一些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自然能源利用方面的想法。世界上的能源非常丰富,可是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现状后,就会产生开发并且利用新能源、对水能以及风能进行充分利用的想法。因为太阳能本身是无污染的理想能源,所以学生会产生通过太阳能构建新型发电站、设计太阳能汽车的设想。制作板报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这样既可以增加环保意识,又能够产生一定的宣传效果。当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出各种环保方法。比如,通过废旧电池里面的炭进行导电,将废灯泡加水制成放大镜,以易拉罐做电话及将废弃矿泉水瓶制成实验用到的溢水杯等,这样既能够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降低资源浪费程度,又对环保非常有利。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教育者应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环保知识,为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实施环保教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并且养成环保习惯,这既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属于环保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循环利用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改变也越来越大。在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生活需求以及生存环境的同时,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工程垃圾处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建筑工程垃圾本身作为建筑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材料的制造和生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果处理不好,不仅造成生产资源、土地资源消耗的累积增加,同时也给城市自身的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垃圾概述
当前城市建筑工程产生的废弃物,被统称为建筑垃圾。但是不少城市的建筑垃圾管理和处理者却缺少对建筑垃圾概念的详细认识。
1.1 建筑垃圾概念
城市建筑垃圾指建筑工程在施工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土地平整、开挖、拆卸以及施工所产生的余渣、泥浆、石材、钢筋混凝土、废旧建材等建筑废弃物。城市建筑工程垃圾可分为土地平整施工垃圾、土石方开挖工程垃圾、拆迁施工垃圾、建筑施工垃圾以及建材生产垃圾。其中又可以分为惰性垃圾和非惰性垃圾两大类。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逐年递增。
1.2 当前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问题,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总的来说,当前建筑业的建材消耗总量大、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建筑垃圾管理不力、建筑垃圾处理方式落后。
一方面,在城市建筑工程的垃圾管理上,城建部门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办法,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建筑垃圾的处理上四处钻空子、乱处理。而且,管理者也没有对施工单位建筑垃圾的生产数量进行合理的数理统计,导致建筑垃圾在产生量上缺少固定的技术指标。
另一方面,在建筑垃圾的处理上,管理者也缺少创新和研究的财政支持,只能是对建筑垃圾进行搬运处理。通过建筑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清理至郊区或者空地上。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环保处理意识淡薄,处理过程中手法粗放,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遗留下来粉尘、噪音、污染等环保潜在威胁。而且,缺少管理的垃圾处理场地遇到极端天气还会造成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给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1.3 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潜力分析
2013年7月,在武汉考察的过程中再次强调: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尤其是当前城市建筑工程垃圾,里面不仅含有钢筋、铁丝、金属管线等可回收利用的金属资源,还包括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生产所需要的石膏粉、墙砖、地瓷砖、塑料管材、石料等生产资源。而且,在建城市建筑工程垃圾中,散落的砂石占垃圾总量的60%以上。因此,经过合理的分拣、剔除、压碎、回炉后,城市建筑垃圾可以生产出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地坪及地坪垫层、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等基础建材。与天然的资源开发和建材生产相比,城市建筑工程垃圾如果进行集中的规模化处理,不仅资源数量潜力巨大,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坏境的影响。可见,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经营发展前景良好。
二、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垃圾处理效率的方法
鉴于当前城市建筑工程垃圾的管理、处理现状和资源市场潜力,笔者认为,处理好城市建筑工程垃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2.1 强化法律建设和制度管理
根据当前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高效处理建筑垃圾的最佳方式是完善法律层面的建设。首先,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现状,成立专门的法律研究小组,集中研讨建筑工程各方面的处理措施,包括建筑工程垃圾的产生、处理方式和费用收取标准,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提高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垃圾的合理化转变。
其次,是要加强建筑工程单位对建筑垃圾的生产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并非所有建筑垃圾都需要进行处理,有些建筑垃圾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转换,成为建筑工程的材料。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规程,配置建筑垃圾处理部门,提高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转换效率,促进建筑工程的后续发展。
2.2 提高环保型建材的研发和使用
当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难的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建筑垃圾的生产源头缺少良好的控制使关键原因之一。对此,需要提高提高环保型建材的研发和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工程垃圾出现的数量和机会。绿色环保型建材的生产主要是以城市建筑垃圾为生产原料,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处理和循环再生产,最终生产出质量、强度和资源消耗均小于开采天然资源生产的建筑材料。实现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绿色环保目标,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过程。
当然,这种环保型建材的生产完全依靠市场来开发难度较大,所以在市场出现的初期,需要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包括提供和建立建筑垃圾收集、转运的渠道,完善税收补偿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学校和科研单位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提高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的技术措施。帮助和鼓励建筑施工单位选择绿色环保的循环生产建材。
2.3 控制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出现
对于某些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由于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强行循环利用成本较大,不被市场所接受。对此就需要城市建筑部门和施工单位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控制这种建筑垃圾的产生数量。对此,城市建筑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图纸审核的力度,将环保因素和建筑垃圾产生量等问题纳入审核范畴,提高对建筑垃圾的关注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熟悉设计图纸,提高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和质量检测控制,做好验收工序,减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数量。最终实现施工过程对建筑垃圾产生的控制。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提倡和鼓励施工单位选择环保可降解的施工建材,不仅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成程度,还能有效的利用自然降解,提高建筑垃圾的自然分解速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需求会日益增加。因此在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城市建筑管理单位,都需要对施工垃圾的处理提高重视,增加监管的力度,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提高对环保型建材选择和使用,最终实现对建筑工程垃圾的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党玲,朱家瑜,曹琴,我国现行城市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11):87-88
[2]彭斌彬.杭州市在建工程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研究[J].《建设科技》, 2015(7):60-61
[3]郭鹏飞,史怀庆,绿色经济理念下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15)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保护;保证机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应该从工程的各个阶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必须要将环保和其他的专业进行联系,并且由传统的水利工程正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工程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
1.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
1.1、土地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情况下会对很大一部分的土地进行淹没,以及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范围而进行的毁林开荒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水库岸堤崩塌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地层的震动,诱发比较严重的土地地层构造问题,同时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进行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随着地势的增高,会引起水库周边土体的盐碱化问题,这对于土地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1.2、陆生生态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会影响当地土壤环境,在水库拦蓄的作用下,下游洪泛平原的淤泥肥源将会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以至于土壤长期处于地下水位过高的过饱和水分状态下,最终会引发土壤次生沼泽化、盐渍化、潜育化等不良现前,即土壤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陆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比如:库区蓄水会淹没土地资源,清除植被会损失生物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施工建设会破坏植被,污染居住环境,引入异源性疾病等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引入外来物种,则会出现竞争捕食、改变生境、传播疾病等现象,直接威胁本地生物,不利于原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比如: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干扰下,会恶化施工区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取食环境,迫使这些生物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新建城镇、新道路系统分割并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一切都会改原始生态系统,威胁生物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3、区域虫害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其周围的空气的湿度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往往会诱发一些潮湿性昆虫的滋生,随着这些昆虫的不断增多,给周围的植物以及相关的农业作物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比较巨大的。同时随着昆虫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相关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
1.4、周边生态平衡
工程实施产生的有形污染对于水文结构,水体土壤环境,地理结构的影响在上文已经分析,工程产生的无形污染,例如噪音和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将影响到周边生态平衡。噪音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动物的栖息环境,可能改变周边生态环境食物链和生物组成,从而打破生态平衡。类似的,生活活动也将影响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另外,工程实施过程的废料,化学污染等也将影响周边环境中植被的生存环境,生态结构在生产者,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受到破坏,严重可导致工程周边生态平衡的彻底崩溃。
2.加强对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措施
2.1、从根源上进行预防
首先,在工程设计环节,仔细研究每一个执行步骤,全方位考察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产生了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消除。从整体分析,从根源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进度,工程预算和工程善后来说是最优解。在工程设计环节应当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察工作,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督小组,负责实地环境考察,结合工程设计,找出工程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部分,及时作出修改;对于工程技术达不到,无法避免的问题,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执行办法,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好消除影响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的设计环节就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来说是高效的。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重要原则。通常情况下,水电企业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开发河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要积极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相关措施,同时还需要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主要用来防止生物资源的衰退。在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环境管理,主要从大气、噪音、水体等方面来展开监测工作,并且要实时掌握施工期间的当地环境状态。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处理,决不允许任何潜在的污染源蔓延滋生;对于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一定要处理干净,而且要在完工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不管怎么说,杜绝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加强施工环境保护工作。
2.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非常低的,甚至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的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嵌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3.环保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水利部于2007年2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11年1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修订后也即将。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概算定额,尽快完善概估算编制体系,将SL359规程纳入概预算范畴,首先让各部门都认同该规定。三阶段编制规程是规范各阶段设计深度的标准,建议尽快实施。同时要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得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让工程设计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了解项目建议书阶段环境影响篇章的重要性,说明环境保护目标和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对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和环保设计人员,还应宣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重点培训环保投资项目划分、费用组成、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独立费用编制方法等。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1)在提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分层的环保措施,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坝等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2)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水利相关管理部门除了必须要执行本部门的职责之外,还必须要建立沟通的机制,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蒋成杰.浅谈巴中水利工程环境影响与控制措施[J].陕西水利,2014,02:45-46.
[2]闫俊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01:71-75.
关键词:环境保护 市场化 公共物品 第三方治理 推进机制 对策研究
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从政府工作及深化改革实践中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迫切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市场发展。十三中全会将导入市场化机制作为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第三方治理意见的出台,将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作为重点,切实从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中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市场化内涵及环境保护市场化的意义
西方学者萨瓦斯提出市场化就是民营化。对于公共产品及服务应该更多的依赖社会及其他机构来完成,尽量减少政府在公共产品及服务中的作用。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来说,有学者提出环境保护市场化是基于政府调控下,将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并从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服务上形成市场化体系,由市场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针对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改革实际,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市场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由政府对环境保护服务及产品进行转移给市场,在政府行政配置导向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二是依据效率、公平机制,从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可见,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工作,必然需要政府从市场化需求出发,通过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来规划市场,切实从环保市场的全面管理中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二、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经验的借鉴,以英国为例,从其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来分析水务工作的市场化进程。从英国政府的《水法》来看,对于各区域水务局均由私有化改造而成的供排水公司承担,这些公司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来进行筹资并开展供排水业务。新颁布的《水工业法》,进一步明确了供排水公司的权利与义务,切实从水务服务监督上强化了供排水公司的责任;《水资源法》从河流管理上明确了各项职能;《土地排水法》将排水权转移给国家河流管理局,再通过制定《环境法》、《竞争法》等逐步完善了水业的法律体系,强化了责、权划分。如针对泰晤士河的治理工作,成立管理局,将水污染治理工作引入公共私营合作模式,由管理局对排污单位进行征收费用,并通过发展沿河旅游产业来完成治理资金的筹措,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针对我国各地环境污染实际,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山东通过环境质量“上收一级”管理,污染源“下放一级”管理,开展空气站“转让经营”模式,由政府来进行有偿购买合格数据的新模式;宁波在河道治理上引入“一次招标、三年维护、第三方监测”方式,对河道污染物进行考核治理;河北沧州肃宁县皮毛工业园区开展ROT模式,对排污企业实施征收处理费,并由第三方进行污染治理改造与防治服务。
三、制约环境保护市场化的瓶颈分析
我国在开展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中,由于体制、制度上的不完善,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规范建设不完善,针对政府采购环保服务工作,由于制度缺失导致保障机制不到位,尽管《政府采购法》也明确了采购范围及内容,但对于服务的理解仅以政府后勤服务为主,对于环保服务缺乏细化规定,影响了环保服务的统一规范采购。另外,在环保服务资金管理上,由于执法财政财务制度规定各项预算的安排均需通过公费审批才能使用,而对于环保服务的预算尚未建立,政府在用于环保服务上的资金缺乏保障。二是在环保监管上力度不够,由于在环保市场化管理中,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带来的监管难度,对于环保执法力度显然不足,违法企业得不到有效制止,而加大环保治理法治化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三是环境保护职责划分不清,对于责任的界定上,由于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职责界定模糊,“谁污染、谁付费”模式尚未建立,对于污染企业仍以排污、治污同时结合为主体,责任缺乏界定;对于第三方委托问题,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机制来约束,也制约了污染企业对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四是对于环保公益性太强,缺乏投资回报机制。从环境污染收费管理来看,尽管部分地区也开证污染治理费,但在运行上收费规模不足,对于政府补贴局限带来的污染治理难题,更需要政府通过构建稳定的盈利机制来保障。如十二五规划中对城镇污水治理平均费用为0.91元/m3,对于污水处理企业的满足一级B标准的治理成本为1.23元/t,一级A标准的成本为1.35元/t,处理成本过高与征收标准过低影响了市场化进程。
四、不同领域市场化推进模式研究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可以将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三类。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对于其市场化工作需要进行分类探讨。公共物品下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其首要特征在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受益人及受益程度很难界定,因此在推进中需要发挥政府的导向职能,从相关标准的制定、宣传教育及规划建设是行进行全面评估,设定相应的付费机制。如通过开展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模式来建立由政府付费的市场化机制,并从服务绩效考核上来对环境服务商进行支付;同时,引入第三方,对相关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和划分,以增强政府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对于环境保护中的准公共物品,其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可以从“谁污染谁付费”模式中来明确消费者及消费量,并导入市场化机制来进行责任主体的明确,保障市场化配置作用的发挥。如结合环保不同领域,通过建立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对公共事业中的污水、垃圾进行改革,从社会资本的投入、建设、运营中来鼓励企业参与,以多种方式来促进环境服务公司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对于私人性质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可以从直接收取费用上来明确责任主体,如对于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对于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等。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以环保市场化来推进第三方治理。如对于钢铁企业、电力企业通过导入第三方治理来强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
五、强化环境保护市场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推进环保工作市场化,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是做好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营造市场化环境。特别是针对环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开展环保项目化管理,着力从环保监管上来保障环境的连续、稳定。完善环保立法建设,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通过建立联合机动的环境执法体系,来强化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托第三方的内生动力来维护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环境。二是做好政府环保服务采购工作,从环保服务内容、性质、特点等方面,制定相应指导目录来优化环保服务的采购;在资金预算上列入年度财政规划,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来完善环保服务项目的申报、预算编制、项目监管、绩效评定及规范化管理。三是做好政府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环境污染收费征收标准化体系,通过建立动态调节机制来实现对各区域污染状况的有序改善。加大对治污企业的财政补贴,通过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强环保项目投入,并导入社会资本来共建环保融资体系,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做好环保服务市场化秩序的规范,从导入全过程监管上来科学评价环保项目投资效益,制定准入条件,对第三方进行严格筛选和考核,确保环境服务商发挥自身作用。对于缺乏诚信的环保服务公司进行整顿,汰劣扶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我国在这一时期限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建新的,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主要原因有: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护内容不清晰。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个标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个体传统遗产保护而轻城市整体文化环境保护。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诸多不便。第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冲击,名城保护工作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表面上是整个名城保护,其结果往往是名城整体保不住,常常只成为一“名城”招牌,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5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该文件明确地将“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作为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这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
1996年“黄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也为名地制定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1996年,在着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国家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1997年丽江、平遥等16个历史街区共得到3000万元的资助,此后每年有10个左右的历史街区得到了这项资助。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定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着逐步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况
2.1我国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的成功实例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比较成功的部分实例有:
(1)平遥南大街。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区,1997年的整治,将架空电缆和电讯线埋入地下,并把沥青路面恢复为条石铺砌,鼓励沿街居民开店铺和办民俗展览。经过修整,该街区很好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发展了旅游。
(2)丽江。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利用这笔资助,丽江对古城街区的排水工程和照明工程进行改造,促进了古城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3)黄山市屯溪老街。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居民自已出资整饰店面。
现在屯溪老街的旅游业发展良好,成为黄山旅游者的必游之处。
(4)临海紫阳街。国家第一批资助保护的历史街区,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订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使紫阳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重要窗口。
(5)桐乡市乌镇古街。乌镇是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江南古镇。1999年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桐乡市组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步骤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了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业的历史风貌和景观。乌镇用旧料来更换修补老屋、老街、老桥的办法,重现古镇原貌,“三线入地”,沿街每户设抽水马桶,旅游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6)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关历史街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的实施、资金落实和使用、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等做出规定,保证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泉州中山路。近代形成的骑楼街,长约2.5km,宽12m,在泉州市统一规划领导下,采取政府补助、业主和居民部分出资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根据不同情况用“洗脸”、“镶牙”等貌,同时也振兴了街市商业,改善了环境。
2.21990年代以后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区的拆建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
以福州市为例,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两个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1994年福州市请人做了三坊七巷地区的改建规划,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朱紫坊最近也做了完全拆迁居民、拆除旧街巷的规划,这两个历史街区面临被破坏的厄运。又如沈阳市,几年内就将保留着城市原来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和地方风情的旧城区基本拆迁改建完毕,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再如徐州的户部山仅留存了几幢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其它房屋全部拆光,却申报为历史街区。还有昆明,拆除了历史风貌完整的青云街,仅存的历史街区胜利堂文明街也成为房地产商开发争夺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破坏目前仍在继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城市,至今已难以找到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
这些情况在1990年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1980年代的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是以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旧区还不是开发的热点。
1990年代以后,国家针对1980年代的开发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开发区过多过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开发区的审批。以后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城市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商就把旧区作为一轮的开发热点。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旧城区就是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同时,旧区又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段,居民有着改建的迫切要求。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误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现在流行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是“要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保护就是维护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不受损害,无论对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地段,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如要利用,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提出“积极、消极”说的实质是要降低保护的要求,以满足一些眼前利益的要求。
(2)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而将保护看作为开发旅游的手段。这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许多错误的做法。
一种情况是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其中有些“假古董”在短其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至出现竞相仿效的情况。但后来它们不再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旅游收益迅速减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码率入歧途。
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