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跨文化交流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第1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商务英语 语用学 能力培养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迎娣.语用学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A].读与写杂志,2010,(05).

第2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英文电影 跨文化交流 非语言系统

1、英文电影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好的英文影片,是电影欣赏的先决条件。选择优秀的英文电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影片的思想境界要高。电影是思想文化的传播载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要选择主题积极高尚的、可以提高思想情操的影片。第二是要选择健康向上的影片,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影片。第三是通俗的影片。开始时要选一些听起来易懂、音质较好的影片。对于方言重,生、冷词汇较多的影片不宜选取[1]。可以从情节简单,语言清晰的电影开始学习,等到对电影语言熟悉了之后,再过度到语速快、情节复杂的电影上来。一般说来,英文动画片和儿童片适合英语初学者,如:“Lion King”(《狮子王》)、“Home Alone”(《小鬼当家》)、“Chicken Run”(《小鸡快跑》)、“Snow White”(《白雪公主》)等,这些适合儿童和成人观看的片子都是首选之作。

2、注重对英文电影背景知识的剖析

为了能够充分的理解影片内容,可以在观看之前浏览影片的相关背景知识,首先把电影相关的背景、人物、主线等内容梳理一下,降低难度,方便理解。比如在观看“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之前 ,如果对美国南北战争等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就更容易理解电影中的历史事件。其次,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影片,掌握重要而较难的词汇和地道的口语、俚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英语爱好者充分理解影片,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这些词汇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英文电影对提高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尤其是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不同语言间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差异非常大,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形成误解而影响交流沟通[2]。在使用母语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理解说话人的非语言交流含义,因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各自使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非常熟悉。所以,在母语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词汇、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学习,而忽略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学习。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沿用学习母语时的思路,而忽略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训练和学习,就会导致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方面的能力的缺失。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系统的学习,以提高在英语方面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英文影片对提高人们非语言交流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展现的是生活中的场景,其语言活泼、真实、生动、富于变化,展现英语民族交流的真实场景,是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3.1电影中的真实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调、语速的隐含意义。

英文影片可以反映人们的日常交流系列活动。往往通过声调、音高、语速变化等非语言手段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所以教材中学到、听到的英语和真实的英语存在一定差异,这会导致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合下因不能理解对方非语言系统包含的意思而造成交流困难或失误。英语影片是生活的真实再现,其中包含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物之间的交流对话。这些人物说话有各自的特点,包含不同的语音特点,如儿童的发音平缓,语调夸张,成年男性语音刚毅等。电影中的人物常通过语速的变化来表现情绪或态度。一般来说,语速快表示激动、紧张或愤怒,语速慢则表示沮丧、强调、迷惘、厌烦等[3]。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学生可以快速地了解和熟悉英语母语的人们说话的真实情景下,一些细节说蕴含的非语言含义,并运用到英语交流中去,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3.2英语电影有助于理解英语单词、成语的文化内涵。

对于英语的学习,并不是记住了单词就能理解和使用英语,有些单词、成语在特定环境下有特殊的文化含义。英语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而来的,有些词汇、成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古汉语诗词,如果不清楚诗词的背景故事,很难理解整首诗词的本意。这就是文化因素的作用。英语、汉语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下形成的两个语言系统,两者的文化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所以学生对英语文化进行学习和认识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英语电影的真实场景,为我们提供理解英语中一些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成语。

3.3英语电影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非语言交流的方式。

人们之间的交流有两种方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行为在交流中有重要的作用(1)暗含交流者之间的关系(2) 暗含交流内容(3)暗含话语的结构[4]。知晓这些内容后,可以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加以模仿和应用。

四、结语

英文电影,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媒介,它提供了英语民族人际交流的真实情景,同时展示了非语言行为的文化情景,加强了学习者对英美概况的了解。丰富的英文电影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了解到英语社会和文化的许多方面。通过对英语电影有目的地筛选、反复视听、逐步突破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的疑惑,从更专业的角度弥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更恰如其分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以此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凸显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崔金枝.英美电影—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效导入途径[J].电影评介.2006(1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前言

在如今的生活之中,旅游业正在兴旺的发展,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方式。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去国外旅游,对于许多去国外的人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不知道怎么与外国人进行交谈,这时他们更加需要一个翻译或者说是一个导游。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旅游英语教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在于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是他们的必修课。同时旅游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进行了走马观花的讲解,更是讲述了经济与文化交流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学科。所以旅游英语教学可以帮助消除各国之间一定的文化差异,避免一定的冲突。想要学好这门学科进行跨文化交际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旅游英语教学

1.1 旅游英语教学的意义

在如今的生活之中旅游英语教学是大学课程中学习旅游管理等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必修的学科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旅游或者管理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对英语进行教学,他们也对人与人的交流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教学。他们可以教授每个人交流的技巧,在英语对话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英语教学更加趋向于实践化与应用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专业的培养的人才才能在管理或者导游方面可以和别人进行交谈。并且旅游英语教学为我国的旅游事业贡献是很大的,它大大的提高了导游人的素质,在面对国外游客时可以进行一个大致的交流,也变相的特显了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1.2 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旅游英语教学是个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他为我过远远不断地提供了高素质的旅游人员或者旅游管理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人员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可以更好地和外国人进行一定的交流。由于英语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对于导游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遇到国外的游客,他们也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满足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教学,他更多的是趋近去口语化的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而传统的英语则是没有这么侧重于口语,而是更加侧重于书面上的英语教学。

2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

2.1 跨文化交流的涵义

跨文化交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是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地密切进行的一个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的旅游英语教学更是应该添加一些新兴的元素。跨文化交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流是指通过个多种方式了解国外的经济,文化背景,,衣食住行等国外的相关知识。跨文化交流在旅游事业方面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仅仅是进行机械化的英语训练而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内涵底蕴这样是无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甚至在交流时会产生歧义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例如每个人的信仰不同,美国人很多信基督教,而中国大多数信佛教。这样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在交流中需要避免很多敏感的话题,如果仅仅是机械性的交流那么这样的谈话给双方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对于中国高校的教育而言,对学生进行过跨文化的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多媒体方面入手,利用先进的网络进行交流。可以与外国交流生或者老师进行一定的交流,了解我们想要知道的文化,宗教,历史等等方面的问题。

2.2 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在跨文化交流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书本上进行客观的了解,也可以与国外交换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也可以与外教进行深刻的面对面的交谈,这些都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做到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校可以吸收少许的外教,进行交流。并且学校可以开展一定的活动,给在校的本科生与国外的留学生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也可以互相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对方国家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运用我们现有的先进的科技手段。网络,多媒体等等。同时发展更多趣味性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已爱上学习英语,这样会产生更好地效果。

2.3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使本学校的学生了解到更多国家的风俗习性,这样有助本校的学生走进社会走出国门,使他们的人生道路更加的顺畅。在很多高校中,旅游英语教学中仅仅是进行课本上的教学。这样是不可以的。在课本上仅仅是进行了语法知识的训练,仅仅是在书面上使学生可以了解到英语的大致的用法,而不可以深刻的了解国家的内涵。我们往往更加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注意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去。仅仅是机械性的联系语法是不会有很大的进步的。同时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机械化,而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着口语或者是方言,在运用中我们如果仅仅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那么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是误会。所以在进行文化交流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联系我们的口语的交流能力更可以使我们的用词更加的准确,口语化,使运用得心应手。

2.4 进行跨文化交流重要性

在每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是多元化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信仰,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等。文化背景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层次的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系统。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国外的状况,在交流中我们可以更加的有内涵。同时作为一个从事旅游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国外的各种文化背景都是十分重要的行为。我们可以在解说中掺杂一些具有社会文化背景的解释,这样可以使人更加了解这些食物,同时与外国人交流更加顺畅。在高校开展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教学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固步自封是不行的。在旅游行业的告诉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旅游行业的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素质,由于英语在全球的普及化,每一个人都要对英语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于一个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来说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因为在跨国的旅游中英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对于英语仅仅是了解是不可以的,在国外我们要入乡随俗,我们不能仅仅是了解一门语言,我们更加要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底蕴,我们要在教学中做到跨文化的交流,是每一个人员都对国家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事这份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别人做一个向导。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消.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81.

第4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翻译;文化转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36-02

一、引言

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方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圣经》翻译。无独有偶,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也始于西汉末年的佛经翻译。对于翻译的研究,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之间的相互争论。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网络及各种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不仅是文字转换形式,更是文化构建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石琳,2004)。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Bassnett,S & Lefevere,A,2001)。

二、翻译的文化转向

翻译是什么?有人说是创作,有人说是艺术,也有人说是科学。其实对于翻译很难有人给出准确的定义。因为其开放性,翻译对多种学科有关,比如哲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等。但究其本质,翻译与语言学、文化最为密切。20世纪被称为“翻译的时代”(Newmark,1988),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兴起,翻译研究的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中外学者从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等学科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翻译的研究开始从语言学方面向文化方面转移。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了文本本身以外的其他关系,尤其关注和强调译入语和原语文化要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反之翻译对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张曼,2012)现代翻译理论研究已经不再一味关注译文是否忠实于源语,更要关注社会、文化和交流的实践,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不再是语言本身,而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类行为。

三、翻译对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进行交流,他们不可避免遇到语言问题与文化问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是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翻译的目的与特点就是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当今的世界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产品和消费文化产品,它们的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化进程。我们不能只固守自己的民族语言以求得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来抵御文化的全球化浪潮,而是应该积极传播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完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使命。

翻译的功能在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2011)说,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真正地吸引人、打动人,引起共鸣,拨动心弦,赢得尊重,增进心灵的沟通,寻求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目前对与中译英来说,我们的重点应该尤其的放在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强与西方的相互理解,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向世界范围内传播。

四、译者身份的文化转向

通过以上探讨,口译者所从事的是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不同文化与态度的冲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对同一词汇表达和非言语行为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口译者需要注意并理解这些不同文化的差异,做出适当调整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在接受口译任务后,口译者应当为文化差异的协调做准备。充分考虑到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别,站在文化的高度,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去识别文化语境,并在识别文化语境的差异过程中,适时调控自己的文化导向,达成两种文化的和谐,做一名成功的文化调停者。

对于文化调停者,Taft(1981)做出如下定义:文化调停者是能够促进拥有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人或群体间的交流、理解和行为的人。调停者的角色是把一个文化群体的表达,意图,理解和期待,通过建立和平衡传递给另一个文化群体。为了实现这种连接,调停者必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两种文化之中,因此调停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文化的。口译者作为文化调停者需要具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并且能够促进交流。也就是说口译者要做到让交流双方分享信息、想法、观点或态度,而不是造成误解。

五、译者的文化传播能力

翻译的文化转向更加要求译者成为文化交流者和传播者,从而介绍新的思想、文学形式甚至语言表达形式。这要求译者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可以理解为对存在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于口译者来说,在口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化的不同,对口译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此来促进交流。译者必须意识到目标读者的需求和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期望和背景知识,知道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别,决定适当的翻译策略,最终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对对外传播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改变对外传播的现状,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建设真正的“文化强国”,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的中国高校在培养对外传播人才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在对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上,要有新思路和培养策略,以加快翻译人才的培养进程。

六、结语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将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之一。翻译的文化转向也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翻译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中译外队伍的质量决定文化传播的质量。加强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中译外队伍,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Bassnett,S & Lefevere,A.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Taft,R.The Role and Personality of the Mediator[M].Mediating person:Bridges between Cultures.Ed.Bochner.S.Cambridge:Schenkrnan,1981.

[3]蔡武.中国当代和流行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EB/OL].新华网,2011-07-19.

http:///gn/2011-07-19/3192039.shtml

[4]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New York,1988.

[5]石琳.文化全球化与翻译的文化转向——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3):33-36.

第5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休克;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因而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3、在异国文化中,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三、“文化休克”的阶段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国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

2、沮丧阶段:指由于在异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尤其是跨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对新文化缺少了解而产生孤独感,之前的新鲜感和兴奋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替代,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还会产生头晕、头疼、四肢乏力、无法正常饮食和休息等生理反应。

3、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应对所处新文化的办法,逐渐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及非言语的东西,并正确理解了异文化的优缺点,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融合阶段(适应阶段):是指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原有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这一阶段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去,也能与当地人友好和平地相处。

四、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发生“文化休克”,但“文化休克”并非不可跨越。

1、跨文化培训(Inter-culture Training)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1)知识提供方式。培训往往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2)情感方式。培训内容一般除了第一种方法还包括文化模拟培训、压力释放培训、文化学习训练、强化外语学习等等。(3)沉浸方式。除了以上的内容外一般培训应在东道国进行,与本地人接触,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能力评估分析、文化敏感能力等等。

2、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Personal Coaching from Cross-Cultural Consultants)聘请文化顾问,专门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经理人如何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许多大的跨国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新的外派经理和家人解决刚到不同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翻译有助于外派经理顺利过度到东道国社会,并解释出现的误解,更快地协助外派经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与生活。

3、自我训练。有句谚语说得好“劣匠手中无利器”。无论参加了多么有效的培训,聘请了多么得力的文化顾问,跨文化交际的人本身要做好准备,在出国前做好准备,了解目标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加强外语学习,与那些在目标国家生活过的人交谈、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克服文化休克的准备,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结交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还要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结论:“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处于异文化的人来说,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做文化调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了“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跨越“文化休克”,以尽早融入到新文化中,体验新的文化,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阮晓霞,胡乐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6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西时间取向;差异;跨文化交流;隔阂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71-02

时间观是指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使用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观念。正如跨文化交际之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写到“诸如此类的情形使人烦恼的根源在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受制于另一种交流形式,当传递讯息不使用显性的词语时,事情就倍加困难。”这就说明不同文化下的人的时间观存在差异,如果意识不到,就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问题。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差异产生的根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一、中西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的取向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在时间观上是遵从“过去时间取向”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熏陶下,中国人尊重历史和传统,做事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把先王之道和圣人的训诫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而究其根本,孔孟二人都是主张重视历史的。儒家的“克己复礼”和道家的“性本善”都在推崇以史为鉴和向善本性的道德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追根溯源,从历史中寻求经验。

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由于历史短,更注重个人奋斗和现实成果,这种观念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安于现状的,是被“将来时间取向”所主导的。爱德华霍尔曾写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把时间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是环境的一部分,无处不在。”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一直向前需要不断的去追赶,所以他们更能适应快节奏的时间文化,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努力与奋斗会给明天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去回望过去。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更喜欢挑战自我,打破常规。

二、中西时间习惯的差异

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现实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在时间的使用习惯上也受到了其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时间的使用习惯,跨文化之父霍尔把各国的时间使用分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呈一条直线进行前后延伸的,向前是未来,向后是过去,是一种强调期限性、阶段性和准时性的一种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点进行发散而不是如单向时间制是一条线、有既定的方向,人们可以不完全遵从预先安排的时间表,同时进行几件事情,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截止而停止事情的进行,更注重人们参与和任务的结果。中国人遵从的是多向时间制,在时间使用上灵活性高,可以随意支配时间。对几分几秒的时间上规定也没有那么严苛,对于“守时”、“计时”上有相当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如中国人常会寒暄说“过一会儿我来办公室找你”这个“过会儿”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对时间没有严格的把握。再次,中国文化受到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遵从“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强调人应安于时间,学会抓住适当的时机而不是固守规则。因此,中国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将一件事情办好,可以根据现实状况更改预先的时间安排。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是线性的单向时间制。他们把时间看作一条既定的道路,前方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后,再继续去完成下一个目标。他们把时间看成一种具体存在的东西,围绕在人们周围,可以计量、弥补、浪费、失去。要知道,在西方国家,见面守时与否是完全可以评判你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和对人的尊重程度的。单向时间制还表现在对时间精确度的划分上。从古至今,欧美国家创造了许多计量时间的设备,特别是钟表的发明更是为人们精确安排时间提供了便利,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方人周密时间观的形成。在西方的时间统筹方式中,不仅将一天划为了24小时,在小时这个计量单位之下还有分秒之分。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计时装置沙漏水漏早于欧洲钟表的发明,但是却远没有钟表计时的精准和具体,比如中国有相当于很短时间的词语如立刻、即刻。但是欧美却能精确到“just a minute”分钟这个概念,可见西方在时间制定上更为具体。

三、时间观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增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时间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阻碍,这是因为时间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在这种下意识的,因人而异的时间观的引导下,人们容易忽视对方的文化背景,将自己的时间观念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造成了隔阂。

(一)时间用语的精确度不同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欧美国家使用语言时尽量讲究精准,中国人则更倾向于模糊时间。对于西方人,商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如果时间不确切,则意味着这件事情不确定或者不会发生。例如,当你邀请一个美国人去看电影,如果他回答你是“maybe another day”这种不确切的时间,则表示他只是礼貌性的拒绝你或者是不确定看电影的日程。相反,如果他回答:“Monday is a good choice”就表示他打算周一去跟你看电影。在中国,我们往往用模糊的时间商订事情,不确定的时间也有具体的意义,“我只要一点水”、“你需要休息一下”等都可以计量出相应的时间长度。所以在中西交流中,如果在时间的商订时用语模糊或者完全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就容易出现误会,导致简单的时间问题上升为理解问题。

(二)准时与否的界定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各文化对准时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同一文化在不同场景之下对准时也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在欧美参加会议,提前五分钟到场是准时,但是参加家庭聚会,迟到十分钟却是得体的做法。在美国,有预备时间之说,这是通过非正式途径把握的,即我们不能用书面定义去约束他,但只要是这个文化里面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和对待这个时间。去他人家做客,掌握好需要留给主人多少准备时间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对准时也有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即在约定时间之前几分钟到达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但这种中国的时间礼节却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所以说,在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文化背景的支撑,在与他国惊醒文化交流时,需要事先了解当地文化系统,入乡随俗,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四、解决跨文化交流隔阂的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对自身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自省意识,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对隐形文化如时间、空间观念的辨识程度,因为这些往往受到历史习俗宗教等的影响,不易被人感知,这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完善。

首先,交际双方都需要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减少因为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流隔阂。一方面是要提高中西时间观念差异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在深入另一种文化时,要注意摒弃自己文化的是非评定标准,客观看待对方的时间观念,切勿以好坏优劣来评判对方的交际行为。另一方面要学会变通和协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深入了解他国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适应和协调,并不会促进双方的了解和平等交流的准则,这就需要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积极的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时间观念,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顺应对方的调整。如美国人在中国和友人见面问好时,就可以将亲吻换成握手,就不会让中国人觉得唐突。

其次,要学会尊重容忍他国文化并对本国文化加以适当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双方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双方都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了一些礼节,只要没有损坏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容忍。当然,单靠一方意味的容忍和理解并不利于双方长期的交往。在做到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在发觉对方对自己文化理解有困难时,应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减小误会产生的可能。

第三,适当汲取西方时间观中的优良成分。虽然西方时间观和中国时间观迥然不同,但是西方时间观中的讲求高效率、着眼于未来的观念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固守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必须立足现在,做事讲求高效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增强国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种族人民理解时间的方式,汲取对方文化的优势,不断丰富和改善本国文化,做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国家。

五、结 语

中西时间观念和模式的差异是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了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隔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人们需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积极去了解对方的时间取向,并在需要的时候中做出适当的解释帮助对方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要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只有这样双方平等真诚的交流,才能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减少摩擦与隔阂。

参考文献:

[1] 鲁翌.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失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

[2] (美)爱德华.霍尔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王唯平.跨文化语用失误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7(1).

第7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失语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1-02

一、引 言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生命力在于传播。就外语教学而言,除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外,它还包括语言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背景等。学习一种语言其实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的外国文化教学受到了空前重视,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然而,目前中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却是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传授,对于我们的母语文化却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甚至将其视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使学生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单向性传输和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意味着对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化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文化教学过于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轻视母语文化的输出,忽略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在对外交往中很难听到中国文化的声音。

“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最早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他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指出: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有较高英语基础水平和较高中国文化修养的博士生始终显示不出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应该具备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难以表达出国人为之自豪、外国人为之神往的诸如Confucianism/Taoism(儒家/道家)的真谛。在一些教学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对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出现了较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或者说文化逆差现象。这种非平衡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导致了不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和单向文化传输。在如今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丛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缺陷,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三、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1.中西方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政治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话语霸权,成为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军事优势助长了他们的语言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并利用语言这个媒介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潜移默化的殖民。正如A shcroft等人所说,“对于后殖民话语来说,语言是基本的斗争场所,因为殖民的过程本身是从语言开始的。”西方人在文化传播中积极主动,而中国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而中国文化则受到了冲击。因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中西文化交流随之失衡。外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方社会文化传播的工具,其价值观和世界观慢慢渗入到中国,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在中国任意横流,淹没了中国文化。

2.对跨文化交际的错误理解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特定的语言必定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错误地认为对目的语的导入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全部,冷对甚至完全漠视母语文化的输出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论文写作时大多数学者使用的术语及运用的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中国文化视而不见,出现亲西方文化的一边倒的局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少人士提倡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应采用“浸入式”的学习方法,强调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话语习惯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漠视甚至抛弃我们的优秀文化,使很多大学生怠慢母语学习,对母语文化的精髓茫然不知,成为崇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流。

3.对中国文化学习的缺乏

在21世纪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作为软实力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中国和世界的对话中起着巨大的桥梁和沟通作用。然而,中国大学生十分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对很多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翻译让人啼笑皆非,这反映出学生不但英语水平欠佳,对中国文化的积淀也相当薄弱。良好的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了解。改革开放前,“”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颠覆使民族文化几乎丧失殆尽,为传统文化的承继和推广造成了巨大困难,也使中国学生忽视本国的优秀文化。同时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对于提升分数作用不大的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索然。即使在各高校中,也鲜有大学用英语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使学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

四、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的措施

1.遵循文化交流原则

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先生指出:“跨文化交流涉及到人对人,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的基本关系,而且与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要想获得“他文化”对“我文化”的尊重,首先要学会自我尊重,不能因对西方的“技术崇拜”而一味盲从西方文化。在学习和理解目的语文化、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时,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交际意识和中国文化输出意识,遵循对比习得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原则,即通过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比较才能深入理解目的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则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毕竟,跨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2.加强中国文化教育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即是宗教、艺术、文学等上层建筑的载体。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民族最大的特征,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密不可分,甚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行使着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并代表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汉语更应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然而,中国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未能充分彰显其作为人类重要文明发源的文化地位。因此,必须加强中国文化教育,提升中国文化地位,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我文化”和“他文化”这两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英语教师应加快从单角度的语言技能教学向多角度的语言能力教学的转变,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在了解“他文化”的同时,维护“我文化”的自我认同并推而广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汉语更“热”,“孔子学院”在各国的覆盖面更广,“中国年”活动家喻户晓。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主导。外语教师既是语言的教授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讲解,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有较丰富的西学知识,还要有较深厚的中文修养;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用英语准确表达“我文化”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及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对所有大学英语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外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传输中国文化的能力,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有意识地对比讲授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都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但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收目的语的文化精髓,更要传承和弘扬母语文化。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损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E.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 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5)

4 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第8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关系的内涵,而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使命而实施,对于跨文化的交际、英语教学的关系研究,从国外有关文化进行探索,在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的交流,以及分析了跨文化交流具有的意义,从而提出了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交际与能力的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跨文化交流;差异;建议

一、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1.语言。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于跨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英语又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不同国家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偏重于对英语文化、词语的研究,进而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2.文化。对于文化,从广义上分析,文化不仅仅指精神层面的,还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从狭义来分析,文化是指在精神层面的事物的总和,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等,所以,文化作为人类物质、精神等财富的总和,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基础,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了解、掌握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其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4.跨文化交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文化交流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认知,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文化逐渐被创新,同时,通过文化交流,使本民族的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带动我国文化的进步。

二、实施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促进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第一,通过英、美文化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的能力。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其具有独特的特点,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能力为主,但在英语阅读的实践中,学生往往认识文章中的单词,却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二,通过英、美文化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英语与汉语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而多数学生以学习汉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使英语的学习受到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

三、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差异的原因

1.历史文化的背景不同。在西方国家,对使用精神的培养非常注重。相反,中国历史文化始终推崇人际间的和谐,对个人行为规范较为信奉。由于文化差异非常大,使得日常的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具有差异性。2.英语教学效果的差异。在我国,对于英语教学,受到陈旧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问题很多。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而语言形式,过分强调,非常重视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严重忽略语言的交际;而学生进行重复的积累和背诵,而不是运用语言。通过这些学习,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熟练掌握和记忆词汇。但在英语的交流中,出现用词失误,用语不当等问

四、强化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

1.明确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所具有的大量词汇以及习语,产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之中。而词汇,习语,在一门语言中,能够直观的对其民族的文化与特征进行反映,内涵,外延非常深厚。民族的形象和文化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就可以详尽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

2.充分认识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将国外的文化和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对比,同时,深入的进行了解和认知,对于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比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本国的文化,同时,更多的掌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3.拓展英语资源、建立第二课堂。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把课余的时间用作英语短剧的表演。学生能够通过短剧的表演获取大量的信息。第二,开展英语角,有主题的进行探讨和交流。对于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而教师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英语环境和文化熏陶的氛围,激发和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在教学准备期间,教师可以收集与国外文化先关的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源,对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日常起居,流行文化进行研究,并通过这些资源提升学生对国外文化的鉴赏能力。在课后针对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自己的观

5.研究非语言交际的应用。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姿态,神情,目光,手语,着装,时空等,这些非语言的行为,以相关的文化作为基础的。对于教师,可以根据非言语交际而进行问题的设置。

6.开展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模式上,即多元化教学。或者结合国外的电影,来帮助学生发掘国外的民风民情,以及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的背景。

总而言之,在本文,从英语教学、跨文化的交流的关系开始介绍,指出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做出英语教学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方面的构思,最终强化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建议等,但是,由于自身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的体验到国外的文化、交流的氛围,因此,对于外国文化的有关阐述具有一些不足,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需要不断加深,对今后的英语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段方方.从外语教学看中西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7).

第9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智力;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4- 0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文化差异,文化误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时所经历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另一种文化的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很大区别。文化智力的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和社会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为基础,认为对于“智力”是什么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智力的定义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传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往往侧重于关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不同,而这种思路是需要对异质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差异中寻找的理论基础。文化智力则侧重于看文化的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便于跨文化管理。

1 概 述

在同质文化下交流交往表现良好的人,在新文化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样的适应能力。这种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能力,被称之为文化智力(CQ)。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就智力概念和本质的两次专题讨论,认为智力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向,那就是强调智力的文化属性。文化智力提出了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的一种方法,陈晓萍认为文化智商/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由Ang,Van Dyne,Koh,Earley等学者提出和修订的概念,即文化智力描述的是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与环境要求不符的行为举止,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建立联系的能力。也有学者强调文化智力是智力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智力理论中的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的关系,探讨文化智力的构成模式和维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作为研究的基础。

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从改善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认为文化智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1)对于文化以及思考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行事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认知;(2)适应新文化的动机;(3)应用,即将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愿望、与新文化相符合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认知或思想(mental),动机(motivational)和行动或行为(behavioral)。Ang等人则把文化智力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每个层面包含2个因素,共4个部分:元认知CQ,认知CQ,动机CQ和行为CQ。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文化智力的元认知聚焦于认知的较高层次的过程,而认知则体现为对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的了解,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了解。动机层面是指能量在对跨文化情境的认知和发生作用中的指向和投入的多少,即跨文化情境中的内在的动力。行为层面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恰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的文化行为智力的人能够运用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能力,得体的表现。文化智力基本构成可以表述如下:认知层面,指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个人价值观,外部观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等。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不同形式的文化中发现贯穿各自体系的文化主线等。动力层面,指融入到其他人或文化中去的愿望和能力,包括个人自信和承诺、能否积极协调个人价值观与拟融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等,表现为有热情和勇气,能够积极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考验。行动层面,指采取和自己的认知动力相一致的有效行为能力,如社会模仿力,举止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它是通过个人行为的细节向他人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精神动力。按照不同的人员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国外学者根据CQ 的3个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后, 归纳出高文化智力的特点:能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能与他人积极高效合作,能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中去。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领悟力。自信积极,有持续的热情。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当地人接受的沟通技巧和作为外来者的独特视角。Gra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从管理人员发展成全球管理人的模型,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高文化智力的特征:即文化综合者,能进行第三文化创造,融合两种或多种文化,创造出被不同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推动所有文化发展,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从以上这些层面,也能找到文化智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线索和思路。

2 提升个体文化智力水平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智力的高低则是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于这个角度,笔者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文化智力提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来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1) 基于对自身文化智力了解基础上的自我认知。Ang等人通过对个体文化智力的研究发现,个体文化智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进行测定。并开发了文化智力测定的CQ量表,根据该量表的20个因子和对应的分值进行个体文化智力水平测评。CQ量表主要由文化认知和动机构成,通过对各个因子问题回答,可以得出个体文化智商的强项和弱点,从而确定自身文化智力培养的出发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将其确定为自我了解和认知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培养的基础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的了解,自身态度的了解和个人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的。个体是文化的个体,必须时刻警惕“文化成员身份”。在自身态度和观念上要认清那些你所持有的并影响世界在你眼中样子的态度、偏见和观点。在个人风格上要主动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认知是指对异质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认知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像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此外,对不同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并能够做出必要的让步。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个体文化智力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把握语言运用的各种“文化约束”,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对多种符号系统保持敏感,跨文化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

(2) 基于文化适应能力目的的积极思维方式培养。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面对异质文化,个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上述过敏现象。因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合理使用积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思维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个体感觉自信,对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待异质文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融合的主要动力。养成良好的积极思维的习惯,是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培养个体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布鲁梅(Broome)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汀·图梅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是要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 通过对有关移情这一主题的文献回顾,布鲁梅总结到:“移情对于人际与跨文化的普遍交流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成功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卡洛维-托马斯、库勃和布雷克认为:“移情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移情是一种由多种变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活动,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感情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在文化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移情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移情能力的培养:克服顽固的自我中心,这是移情能力的最主要的障碍;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在培养移情能力时还应注意个体自身的防御行为,自身的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的倾向。此外,对部分人来说,动机缺乏是文化智力培养时,移情能力培养很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个体必须跨越人际界限,并努力去了解那些并非我们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人的感受。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因此必须怀有了解每一个人的动机,无论在距离或文化上看起来有多远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达林·比默,艾里斯·瓦尔纳. 跨文化沟通[M]. 孙劲悦,译. 第4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P C Earley,S A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 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陈晓萍. 跨文化管理[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11(4).

[6] 孙进. 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