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具设计;中西文化;设计风格;文化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在家具中的差异对比
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异,中方的文化更加倾向于陆地文化,而“西”文化侧重海洋文化。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中方文化具有很强的闭塞性与保守性,不过较容易实现文化的传承。西方的文化则更加开放,具有善于变革、善于交换与积极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形式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与艺术理念,而且这些在家具理念以及艺术设计方面都有所体现。
(一)宗教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受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及道教文化的影响,总体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统一,物质与人心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式家具在不同的时期造就了不同的造型特点,其审美基本原则更加强调对称,协调和统一的审美观,如道家的太极图、如意、祥云、龙、鱼等。另外,导致中西家具异同的原因还有佛教文化的影响,如盛唐时期的佛教文化尤为显胜,这一时期出现具有明显佛教文化元素的家具。同时,著名的唐代壁画中,莲花、七珍八宝等佛教元素也常常出现,使得壁画华美富丽。无论是家具设计艺术还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都深受宗教文化影响。西方国家在上多半信仰神兽来作为其种族及国家的象征。如古埃及家具很多腿部都采用神兽的形态,如狮足形态,显示了其力量的象征,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使用者的权力与地位。其装饰上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纹饰都来源于圣经、及其国家文化的象征。如眼睛、太阳、莨苕等纹饰。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国古典明代家具造型上多采用直线条,其风格简约、浑厚、大气、庄重。不同于西方家具制作精美、雕饰奢华的设计理念,明代家具没有过多雕饰,以简胜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家具装饰上多采用云纹、海水、动物,植物等中国特色传统图案。植物、动物等纹样,被表述为一种形态性符号,这些符号便成为家具装饰的一部分。另外,中式家具在结构造型上的曲线美也有相应的体现,如收背太师椅,其背部采用“拐子龙纹”纹饰(如图1)。西方家具在美学设计上也同样重视线条的应用,不过其线条主要是为了构建家具艺术形态中的“面”,这样的艺术理念使得西方的家具造型以“面”为基准,在结构上重点展现的是局部的面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西方国家更倾向于曲线“S”形,工艺结构、雕刻风格都追求动感姿态美,装饰更加奢华夸张,采用镀金,雕刻、镶嵌等手法。装饰纹样上多采用花卉、藤蔓、海草、动物、贝壳、翅膀、天使等纹样(如图2)。
(三)地域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原文化最早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所有的设计融合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因素、劳作方式和乡土风习等因素。《周易》要求“适形”。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符合人性,家具要适中有度,不能逾越儒家长幼尊卑的礼仪等级秩序。[1]根据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中国家具的形式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古朴到精雕几个阶段;[2]从时代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席地而坐的无形式感家具;三国、两晋、隋唐的椅腿发展的雏形家具;宋元时期的垂足而坐形家具;明清时期的工艺鼎盛时期家具。[3]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河流域。其中亚述区域及古西亚时期的家具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木制家具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留存于世的家具甚少,我们只能从其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上窥视到其家具文化艺术的特点。如壁画、浮雕、青铜像、圆形印章等工艺。亚述人更加注重权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坐具高度较高,下部加设脚踏,以此来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君臣之别;二是华丽的镶嵌艺术,以体现统治者的奢华。相比之下,新巴比伦时期的家具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但其也深受亚述家具文化的影响。如柱式浮雕、雕刻镂空的装饰图案以及简约厚重的旋木腿等。
(四)民族特点形成的艺术差异:汉族家具特点:从家具的整体造型上来看,主要以直线型为主,整体风格简约概括,给人一种大气、庄重浑厚之感;家具装饰的纹样上,通常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云纹、海水、龙凤纹、狮子等吉祥图案。(如图3)如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从家具的整体外观颜色来看,中式古典家具多使用同一种颜色,采用比较庄重的色调,强调的是古典、朴素、雅观以及精致,颜色选择上主要有红、黑、黄、灰四中,能够借此更好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纹路以及肌理,展现给人们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纵观历史,近代欧洲民族在家具历史上也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新古典家具为例(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前期),法国新古典家具其艺术风格古典又时尚,多采用直线结构,腿部呈方柱或圆柱形,由上而下逐渐收缩变细并开槽装饰,装饰以薄木雕刻、镀金、金属镶嵌等为主。装饰题材多为古典纹样,如:古希腊的鸟羽、浮雕、绳结纹、蔓草纹样、古罗马建筑中的柱式、盾牌、橡树叶等,整体显得灵秀、优美、纤巧。家具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处理是法国家具结构上的重点,多以直线为主,很少采用曲线,强调机能和结构的力量。到拿破仑时期,帝政式家具盛行,家具腿部采用兽腿形,如:狮子腿,显示了其力量与权威(如图4)。同一时期西方不同国家也各具不同特色,18世纪60年代英国新古典家具腿部成细条、尖型,截面成方形或圆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方腿配以梯形或马蹄形脚,圆腿则配以车木脚(如图5)。中西方家具设计风格迥异,从宗教背景、艺术文化、地域背景、民族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其设计风格的差异,对中西方家具的造型、装饰及色彩运用上作了探究。这种差异性的分析对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立足于中西方家具文化的差异来看,未来我们进行家具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中西方家具的艺术形式差异,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吸收并且尝试利用优秀的设计资源,让中西方古典文化在家具设计中大放异彩。
二、家具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探索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艺术区别体现的是中西方对于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审美观的差异,具体在家具的整体造型、装饰设计、色彩应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分析对于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一)家具设计在造型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家具造型设计方面:1.中式家具比较注重家具体现的别致意境,因此多选用线条进行家具造型的勾勒。西式家具则多选用面来进行造型构建,对于家具的写实性与真实性较为关注,突出其立体感。2.结合中西式家具对脚的处理来看,中式家具多采用高而且整齐划一的脚部设计。西式家具则选择比较矮但是造型丰富的脚部设计,很多都选用拟态动物的脚部进行点缀。3.中式家具比较重视对称,而西式家具除了对称,还有非对称平衡的造型。中国家具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同样不断地吸收着西方元素,如西式图案运用,借鉴西方家具的样式和吸取西式家具的设计理念,使中国家具不断创新。如清代,家具借鉴西方的一些元素来弥补其内涵的不足,从而使家具整体都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点。在造型上,不少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比如一些家具在顶部装饰有带雕饰、看上去类似帽子的部件。(如图6)是一件将中西方家具优秀元素继承与融合的完美典例。
(二)家具设计在装饰方面的分析与融合:从家具装饰来看,中西式古典家具在装饰上同样会选择雕刻作为装饰手段,不过具体的雕刻风格以及材料选择方面则存在很大的差异。1.中式家具雕刻多注重吉祥如意的意境,因此选择比较抽象性的雕刻艺术展现手段。西式古典家具则多选择与大自然接近的动植物作为雕刻表现的手段,以尽力展现宗教意义为目的,而且其中多掺杂着生命、艺术以及永恒等这些韵味。2.结合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装饰物选用方面来说,西式家具多选择铜质的装饰物。而西式家具选择的装饰物件则比较多样化,除了与西式家具类似的铜质物件还选择宝石等作为装饰手段,涉及到的许多装饰手段都十分复杂。中西文化相融合设计的家具,吸取历史上各个阶段家具设计中的精髓,吸收不同时期造型与装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对装饰物以及纹样进行处理,在结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基础上不失古典的美感。如清代紫檀嵌黄杨木宝座(如图7),形象地诠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图中可以看到牙板浮雕由西洋卷草和中国传统的夔纹组合而成,遒劲的中方夔龙与柔美的西番莲穿插交织出又密又透的繁丽效果。
(三)家具设计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色彩使用方面,中西方家具也有较明显差别。中式家具惯用黑、棕、黄、红等色,强调沉稳的色彩,色调的选用上比较单一,体现在中式家具色调上比较典雅而且朴素。西式家具除了传统颜色的使用之外,白色、大红色、金色以及蓝色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在颜色的选用上十分开放,用色鲜艳而且多样,充斥着比较强烈的颜色对比,而且选择比较鲜亮的家具装饰物件,跟家具的整体色调形成极端强烈的视觉反差,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在现代家居中,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家居产品,家具色彩的使用上也趋于多样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不仅仅采用朴素简单的色调,而且开始借鉴西方丰富、鲜明的用色理念,如以典型的蓝白色为基调的地中海风情家具,少了传统家具的中庸,多了一丝简洁轻松、浪漫、明亮、大胆的自然的色彩运用。
结语
中西方家具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将来家具的设计中尽可能地吸收并且继承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将民族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另外,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思维,将中国家具文化与西方优秀设计理念相结合。坚持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的思路,将会给中国家具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李晓锋.关中传统民居的伦理文化意蕴[D].西北大学.2011
[2]白雪云.标准化制造下的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3]钟光明.中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4):131-133
[4]王文英.织物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07-108
[5]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6]马瑞萍.中国明代和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孙燕明,1962年11月生于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专业。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景德镇市雕塑瓷厂。
陶瓷绘画《大江东去》获得2000年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银奖,陶艺雕塑《水乡风情》、陶艺组器《江流天地外》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6年,孙燕明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还被雕塑瓷厂列为建厂五十周年最重要的十几位技艺人员之一。2007年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余件作品分获国家、省级奖项并被各级博物馆收藏。有数万字论文,近百件作品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
从艺20余年来,孙燕明工艺技术全面娴熟,并坚持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坚守中国本土设计理念,在陶瓷绘画、陶艺雕塑、高温窑变等领域均有非凡建树,尤其擅长瓷上人物绘画。
与景德镇的其他本土陶瓷艺术家相比,孙燕明进入人们视野的方式有些特别。毕业于当地一所普通美术院校的他,却为全国第十届美展奉现了陶艺雕塑《水乡风情》、陶艺组器《江流天地外》,这两组作品现代、时尚、抽象、洗练,分别将青花和窑变这两个景德镇元素发挥到极致。在圈内,陶艺作品一向被列为工艺美术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各届全国美展鲜见陶艺作品,“名不见经传”的孙燕明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他也因此被中国美术家协会破格吸收为会员。这一年是2004年,42岁的孙燕明跻身大师行列。
孙燕明16岁进入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学徒,此后被评为该厂建厂五十周年最重要的十几位技艺人员之一。这一履历显示,孙燕明对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有着充分的把握和了解,从制坯到烧成,每一道工序,孙燕明都非常熟悉。除了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之外,他还非常注重工艺材质自然美的再现,挖掘和发现“瓷器”本身的诗意之美,并在艺术实践中将两者完美融合,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
上世纪90年代,陶瓷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孙燕明请长假离开了雕塑瓷厂,开始靠一支画笔谋生,到一家私人作坊里画瓷器。在作坊里,孙燕明自己动手做坯、喷釉、青花、色釉样样尝试、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上的功夫早已不同往日。几年下来,他居然靠画瓷器赚了4万多元。内心从来就没安分过的孙燕明用这笔钱买了一座梭式窑,可烧窑对于孙燕明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他为此付出了“倾家荡产”的代价,几次倒窑让他积攒了几年的4万元化为乌有。
1998年,身无分文的孙燕明开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并最终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只有陶艺创作才是自己终生的目标。为此,孙燕明重新回到老厂,并在一间简陋的坯房里,开始了他新的创作之旅。
有一天,孙燕明在一个作坊里看师傅拉坯,随着辘轳车的旋转,一团团泥巴在师傅的手中变成各种造型的器物。在师傅拉制花瓶的过程中,孙燕明恍惚间却感到师傅双手正在拉制的是一个女人体,这个发现在孙燕明的脑海中如同亮过一道闪电。他立即买了几根刚拉好的坯搬回自己的坯房,进行切割、重组,他的成名作《水乡风情》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这是一组半米多高的人物雕塑,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体现了“得其神而忘其形”的审美追求。8位村姑身穿拼接衫,头戴包头巾,她们虽都直立,但形态各异,以手姿、站姿的不同以求得变化,尤其是数位妇女抬起手臂整理头巾的动作最为传神,腰部纤细,腰部以下皆浑圆,五官虽被简略为只留一张红唇,没有眼鼻,但却给人留下了韵味无穷的想象空间。
《水乡风情》的成功让孙燕明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他对把现代与传统相融合有了全新的领悟。孙燕明取材于古典文学的陶瓷绘画作品,明显地流露出一股新文人画气息。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陶瓷文化和哲学、文学、绘画、其他工艺美术等,无一不成为孙燕明灵感的源泉和理想的素材。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其基线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对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都进行了涵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是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就是中国传统元素在装饰领域的体现,室内陈设例如屏风、挂屏、字画、对联等等,室外装饰例如屋脊、影壁、浮雕等等。其无不生动的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有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当代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园林设计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环境设计的杰出成就。当代的环境设计在时代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当代环境设计不仅设计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更涉及到装饰、美术、雕塑、材料学甚至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三、当代环境设计在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代环境设计不仅是建筑和景观的罗列,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对居住着的心理情感需求进行满足,体现当地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给了当代环境设计很多灵感,然而在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阻碍。
1.当地环境设计的空间被西方强势文化所挤占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在当地环境设计中体现的非常明显,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西方强势文化挤占了大量的环境设计空间。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有很多学者和环境设计师都以西方环境设计的理念作为先进的、科学的环境设计理念,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设计理念不屑一顾,视为封建迷信。对于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往往将其视作老旧、落后、不实用的象征,盲目崇拜和追求西方的装饰元素,将其充斥于我国的环境设计中。这就导致了我国出现“千城一面”的可悲景象。
2.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脱节
中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在某种层面上出现了断层。在我国,在当代环境设计中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进行和谐的运用的例子并不多见。绝大部分的当代环境设计师接受的是西方文明的熏陶,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不熟悉更不了解,难以将其运用到当代的环境设计中来。即使应用,绝大部分也是属于低层次的模仿。
四、如何在当地环境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环境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给当地环境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理念。
1.以传统装饰元素来提高环境的舒适感
与绘画、服饰等领域不同。环境设计追求的是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以满足居住着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给居住者带来一种舒适感和满足感。透过传统装饰元素的表面,往往可以体现出复杂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能够带给居住着以心灵的安抚。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无为而治”等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都能够在传统装饰元素中得到体现,带给居住着心灵的共鸣。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往往以极为简洁的形式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极强的象征性。例如以梅花象征孤傲、以松柏象征高洁、以蝙蝠象征福气、以芙蓉象征富贵等等。在运用的时候有两种基本的应用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直接应用,例如玉器、瓷器、书画等等,这些装饰元素本来就具有艺术性,可以直接用于当地环境设计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对传统装饰元素的打散重构和简单归化,使其既保留传统装饰元素中的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例如窗扇刺绣、门窗雕刻、长条案几等等。无论如何应用,传统装饰因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能够给与居住着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共鸣。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快速、高效的生活方式,在当地环境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要义就在于利用传统装饰元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找到回归自然、回归文化的心灵释放。
2.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融入时代感,体现人文关怀
当地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整合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创意的、舒适的生存场所。这个生存场所必须具有较高的品质,能够满足自然发展的规律与人文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当地环境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绝不能生搬硬套、因循守旧,而是要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融入强烈的时代感,使其能够被当代人所接受。成功的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应用于当地环境设计中的作品,应该既是中国的、地区的,更是当代的,将乡土气息与时展完美的融合起来。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以创新的眼光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改造,不断推陈出新。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赋予传统装饰元素以人文关怀。在当代环境设计中,审美的重心并不是“物”而是“人”,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当代环境设计观,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当代人们对环境设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生理舒适,更要再其中获得幸福感。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品味,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重组和改造,赋予其现代人所需要的新的形式和意蕴。
五、结语
【关键词】室内设计;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62-01
一、何为室内设计
从广义上讲,生活空间的内部设计均称为室内设计,客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内部空间设计都属于室内设计的范畴。狭义的室内设计指,人们为满足不同的生活需要,对建筑、居住空间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室内空间设计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人类自古就追求居住场所的美观性、舒适性及安全性,当我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简陋的洞穴的时候,就懂得用花草、兽皮等天然材料来装饰居住的环境,用彩色的线条、图案装饰洞穴的墙壁。室内设计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更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
二、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及特点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室内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室内设计的风格归纳起来主要有:中国古典风格、古埃及风格、希腊古典风格、古罗马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现代风格、乡土风格等。每一种风格的形成都与它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中国古典风格。以传统的宫廷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空间大,气势宏伟、华丽壮观,内壁辉煌,装饰细致,以实木材料为主,以传统吉祥图案精细雕刻。中国古典风格的装修费用昂贵且缺乏时代感,在家居装修中只能吸收部分元素,用以点缀使用。
(二)古埃及风格。古埃及的柱式建筑是其标志性风格,柱身挺拔,下面像盘形,中部有凹槽、文字及图案浮雕,顶部的柱头像盛开的草花。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常借鉴其花岗岩石作为铺地的材料,有时也制作成背景墙。
(三)希腊古典风格。多为神庙建筑,也是柱式建筑,有多立克、克林斯、爱奥尼克三种类型,有的简洁典雅,有的华丽,常用作客厅的隔断。
(四)古罗马风格。其特点是券柱式造型,在两柱之间形成一个券洞,极具装饰感。古罗马风格豪华、壮丽,在一些豪华别墅的装修中常被使用。
(五)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注重室内环境与建筑绘画、雕塑的综合效果,具有浪漫、夸张的特征,并强调力度感和动感。
(六)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强调不对称,造型讲究纤细高耸,给人轻盈华丽的感觉,常使用“s”“c”或漩涡曲线、弧线,室内装饰借鉴洛可可艺术风格,能制作优雅、轻松的空间环境。
(七)新古典主义风格。区别于古典主义,以复兴古典的艺术形式为宗旨,摒弃抽象、绝对的审美概念,崇尚返璞归真,将家具、石雕元素带入室内设计中。
(八)现代风格(图1)。现代风格极力反对以往的传统艺术样式,主张顺应工业化时代,设计简洁、新颖、大众化。将现代的抽象元素引入室内设计创作中。比如将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图案应用在墙面、栏杆、窗台及家具的装饰上,线条、图形美观而富有节奏。铁艺、玻璃、瓷砖等新材料、新工艺综合应用于室内设计,为室内装饰增添了新意。
(九)乡土风格(图2)。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环境逐渐受到破坏,人们对水、空气等自然环境滋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眷恋意识,将这种对乡土的怀念之情倾注在家居等室内设计中,将石材、竹木等自然材料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中,满足人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这种乡土风格的自然特征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三、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室内设计经历了长期演变,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向着绿色环保、民族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全球一体化使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强调国际风格与地域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高科技与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及其风格特征应以人为本,以人们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使当代室内设计必须重视以下几点:(一)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室内设计应注重回归自然,提倡使用自然、健康的材料;(二)室内设计需注重艺术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三)室内设计还需要重视科技,将高科技与情感结合,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中;(四)室内设计需讲求个性化,以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一、渠县汉阙文化资源概况
(一)存在问题
“阙”据专家研究最早起源于周代,兴盛于汉代,是我国古代人民建造在陵墓、宫殿、寺庙等大门两侧显示地位的建筑物。近年来,渠县对汉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发重视,先后出台了一些保护汉阙文化资源的文件。渠县政府还将汉阙保护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汉阙进行保护。但是,渠县对汉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1.保护意识有待加强,保护经费存在困难。渠县现阶段对于其汉阙文化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部分乡镇主要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而轻视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当地群众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汉阙所代表的文化,缺乏自觉保护汉阙文化资源的意识,导致许多文物遭到破坏。
2.汉阙的考古发掘和资料完善工作开展不够。渠县汉阙文化的内容需要考古发掘支持和丰富。而目前尚没有对任何一处渠县汉阙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另外,渠县汉阙的资料尚未经过系统的整理,部分汉阙上记载的史料极易丢失。
(二)渠县汉阙文化资源的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渠县汉阙见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阙上的雕刻造型栩栩如生,浮雕图案灵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汉阙建筑造型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史学研究者研究汉代历史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
2.建筑艺术价值。汉阙造型优美,木质结构的汉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这在石质汉阙中尚可窥见。汉阙的造型和设计理念不仅对于研究汉代建筑机构、装饰特点和建筑布局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建筑构造原理、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规划布局等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渠县汉阙作为古建筑代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信念,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阙的造型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平衡的重视,汉阙在古人眼中是生者对逝者的纪念,是逝者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汉阙的对称设计、建造方向的选择和汉阙之上的浮雕、绘画和文字,都展示者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3.美学价值。汉阙的美学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雕塑艺术和书法艺术之美上。汉阙表面的浮雕艺术主要表现为造型浮雕和纹饰图案,内容是古代巴蜀社会泛灵信仰和客观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华夏文化的统一性和巴蜀文化的多样性的综合反映。雕刻展示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舞乐百戏等,反映了“清静无为”的思想。
汉阙的书法艺术别具一格,汉代的书艺以隶书为大宗,也是汉代的通行文字,由于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在形体上产生“八分”,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在书法史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汉隶。渠县汉阙的书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模式,同时让人领悟到阙主的性格特征及社会影响力。
二、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上,省市县均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渠县着力打造“汉阙公园”、“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为构建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保证了建设该产业园区的资金来源。
2.市场层面,旅游热潮保证了大量的旅游消费者,而且汉阙文化作为独特性旅游资源更易吸引消费者。渠县汉阙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且当地具有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达县翻山铰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如此,达州知名的旅游景点较多,易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3.案例经验层面,现今国内已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功建成,为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的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4.达州交通网络健全,为文化产业商户入驻和产业链条的扩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三、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区域规划
(一)汉阙遗址观赏公园
汉阙遗址公园建在土溪火车站附近,该公园在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供游客观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汉阙中的文化内涵。该公园主要是静态地展示汉阙,给游客一个触摸千年文物的机会。以汉阙文化为核心文化衍生品可以在此区域展示销售,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
(二)汉阙文化展示博物馆
汉阙文化展示博物馆运用弧幕投影和全息影像等多种成像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将汉阙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科学阐释。同时将新增汉阙主人经历的现场真人演绎节目和说书形式的汉阙历史文化讲述环节,使汉阙文化的展现与阐释形式更丰富清晰,更易为游客所接受。该博物馆还集中展陈分布于全国各地汉阙的图文资料,这既让渠县成为汉阙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领头羊,又使游客在渠县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汉阙文化气息。
(三)汉阙文化风情体验购物街
汉阙文化风情购物街是以汉阙文化为核心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展示区和售卖区,并在该区域设置相关的产业服务配置,提供优质服务。该区域浓缩展集中地展陈巴渝舞、三汇彩亭等民俗民间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体验感、参与感和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四、园区周边配套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达州所辖的7个县(市、区)文化形态多样,因此在建立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同时,各县(市、区)可以建立一个文化体验区与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集聚之势,如通川区民俗文化体验区、达川区孝善文化体验区、万源市茗茶文化体验区、宣汉县巴人文化体验区、开江县温泉文化体验区、大竹县绿竹文化体验区、渠县z人文化体验区。
五、园区的运营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成功既要挖掘其核心文化,又要有一套合适的运营管理模式。根据渠县的实际情况,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比较适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是指政产学研用合作主体之间所采取的不同合作方式、合作类型的标识。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发挥各方优势,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市场的有效互动,交叉互补以取得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
(一)以政府为引导
政府在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做好基础,一方面要做好产业园区内部文化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和制度保障,做好规划、监管和保障的服务职能,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宏观指导,积极引进人才,促进各方协同发展。
(二)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能够及时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加速产业园品牌的构建与推广,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为产业园做大做强增加活力。
(三)以高校为促进
高校中云集了众多知名教授学者,其研究成果紧跟时代步伐,这些成果对于产业园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园发展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校人才济济,直接吸纳高校优秀人才不仅节约成本,更能增加产业园的运营活力。
(四)以研究机构为核心
研究所具有自己的研究技术人员,有的研究所还具有自身的实体企业,具有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成果的便利条件,可以方便地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研究所在技术开发的同时可以完成对研究方向的规划与调整,在政产学研用模式中,具备将研究与生产融为一体的自然优势,处于核心地位。
六、园区品牌建设与推广
(一)品牌建设
鉴于渠县“汉阙之乡”的美名和未来县城发展趋势,结合全国文化产业大繁荣的发展势态,我们预建设 “中国阙乡”品牌,将其打造为渠县的文化名片。
1.发掘“汉阙”内涵,丰富产业园区的核心文化内容。一是保护与积累。文化产业园的开发首先要保证核心文化的质量,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必须要保护脆弱的“文明瑰宝”――汉阙实物建筑,并将每一个新的文化创新与创意积累,不断丰富园区的文化内涵,壮大其内容产物,将其作为园区长久发展的基石。
二是发掘。招揽专业的人才与专家,对现有保存下的汉阙建筑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保存下来作为产业园区核心文化的基础资料,为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创造。将汉阙文化元素与渠县的本土文化相结合,聘请专业团队创造和设计出独特的创意产品。
2.传播品牌内涵,建设品牌知名度。一是直击专业领域,获取权威认证。收集学界的“汉阙”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化研究的专业领域争获一席之地。二是借助媒体平台,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已成熟的大型知名媒体平台、园区的门户网站或自建的新媒体平台等,将汉阙文化研究成果、渠县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信息广泛宣传出去,提高社会关注率。三是依托公关活动,树立品牌形象。以项目为依托举办各类活动,将“中国阙乡”的品牌通过立体的、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推广出去。
(二)品牌推广
1.明确园区品牌推广理念和目标。①全面设计产业园区推广体系,重建产业园区的对外形象;②要提高社会认可度,更新大众心理预期;③通过对产业园区的形象塑造,强化其形象,构建品牌。
2.制定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1)第一阶段:形象导入期(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行时),目标:一是唤起人们对古代汉阙的美好记忆;二是通过系列文化事件的营销,描绘达州建造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后的风貌;三是通过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树立达州形象。
推广工作安排: 提前完成所有的平面设计、招商手册设计、招商物料准备。预定媒体广告位,完成广告投放准备。以本地媒体新闻报道为主,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文化事件形象进入公众媒体视线。一是活动和事件均紧密配合,构建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与达城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达州人民心中的地位;二是与当地重要商会、媒体、俱乐部等组织联动,扩大影响,筹备招商签约;三是开通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官方网站,全面介绍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网上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logo设计征集令,建立和其他知名网站的合作关系。
(2)第二阶段:持续招商、形象强化。目标:一是通过对建造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程的告知,激发人们对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好奇”;二是吸引公众眼球,提高关注度;三是大量反复的宣传,建立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商业愿景和文化愿景,提高公众预期,刺激商家投资入驻。
广告投放:在达州主流媒体进行投放,内容以事件营销、新闻、软文、项目周边户外广告为主。全国媒体如凤凰卫视、时尚旅游、中国国家地理等。
(3)第三阶段:园区开放前准备与初步运营阶段,目标:一是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造势,树立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良好形象;二是为汉阙文化创意产业园注入崭新元素,丰富文化与商业内涵。
广告投放(强推期):以文化形象为主导,加入业态介绍及商业愿景塑造;项目周边户外广告、主干道和机场火车站户外广告强推,加深印象。
(4)第四阶段:持续运营期,目标:一是通过文化活动,构造产业园独特的园区文化;二是吸引多层次,多地区的旅游人群;三是通过商家的联动互推,培养消费习惯,实现良性发展;四是巩固前期成果,持续吸引人气;五是促使运营走上正轨。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园
展园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以展现当地如画的风景为主题,突出渲染北欧古镇独特的自然风光。展园呈规则式布局,以景观亭作为园内主景,两侧配以对称的连廊和休息亭。景观亭前为开阔平整的草坪和对称种植的整形植物模纹,给人以辽阔舒畅的视觉感受,充分体现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造园特色。
芬兰万达园
展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整体布局基于万达市地貌特点规划而成,把该市的山谷、河流、草地融入展园之中。体现万达市标志的七颗“万达珍珠”、景观钢柱建筑小品,点缀在花园之中,交错纵横的园路寓意万达市发达的城市交通,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乌克兰哈尔科夫园
展园占地面积1640平方米,呈规则式布局。平整的浮雕草坪、装饰花坛、乌克兰教堂风格的景观亭以及具有标志性的哈尔科夫市徽一起构成了简洁、开敞的展园。简单、圆滑的平面线条,干净、轻巧的主体建筑,配以小桥流水、绿树浓荫,景致所至,情趣盎然。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园
展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主景为最具俄罗斯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东正教堂。教堂建筑面积32平方米,通高21.7米,白色主体,蓝色大斜面帐幕式屋面,洋葱头状的尖顶,再现了俄罗斯东正教堂高耸、美丽的建筑风格,教堂周边以高大乔木为背景。
以色列卡法萨巴园
展园占地面积1011平方米,分为公众互动区、宠物运动场、健身休闲区和情侣岛四个部分。公众互动区内设有以色列国鸟“戴胜”的雕塑,表现了以色列人民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信心。宠物运动场内设有小动物进行竞赛的场地。健身休闲区设有健身设施、健身路径、休闲坐凳。情侣岛是一座心形小岛,岛上种植着两棵情侣合欢树,树下设有情侣摇椅。整个展园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浓厚氛围。
土耳其马尔马里斯园
展园占地面积1098平方米,采用自然式布局,中心位置设有一处收放有致的水体。自然曲线形的园路,贯穿全园,漫步在园路上,穿梭于茂密的丛林中,既能感受到自然风景中的自由和惬意,更能充分领略爱琴海与地中海之间马尔马里斯迷人的小镇风情。
美国萨克拉门托园
展园占地面积809平方米。该园设计取材于2003年建成的加州国会花园,该花园被称为世界和平玫瑰园。玫瑰是美国的国花,被看作是和平的使者、团结的象征。园内道路布局呈“米”字型,中心位置建有一个大型的、造型别致的花钵,道路间的绿地内种植了多达100多个品种的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玫瑰,再现了“世界和平玫瑰园”精彩的园林景观。
法国雷恩园
展园占地面积1410平方米,主景为取材于雷恩塔博公园的音乐亭,用音乐符装饰的八角亭像太阳般将它金色的光束洒向园中。象征着生命和欢悦的流水,在园中的池塘里尽情地流淌,池中设有金属制成的乐符。敞开迎接每一位游客的拱形大门,也制作成乐符形状,突出了音乐主题。园内设置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圆形石礅和修剪整齐的绿篱,无不展现出法国园林的浪漫风格和多元化的花园设计理念。
德国奥格斯堡园
展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奥格斯堡市郊的植物园为蓝本,是一座规则式布局、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景园。展园中心位置是一座具有德国风格的信息亭,亭为木质结构,顶部呈圆锥形。亭子东西两侧均为花园,东侧花园内建有伞状小亭,西侧花园内设有花架、机井,园中种植着各种花卉、草药和蔬菜,营造了自然、生态的田园风光。
英国考文垂园
展园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采用英国园林以自然风景为主,洁净化、简练化的设计风格。简洁单一的环路设置、搭配考究的植物配置、欧式风格的休憩亭,呈现出有别于欧洲传统的规则式园林的英国“自然风致园”。
加拿大里贾纳园
展园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呈规则式布局。展园以最具代表性的加拿大国旗――枫叶旗、国树――枫树、皇家骑警雕塑为景观元素组合而成。植物材料以红枫和整形的红叶小檗为主,凸显简洁、明快、清新的园林效果。
澳大利亚郡德勒普园
展园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以展现当地保护完好的自然环境为主题,集中体现了郡德勒普市自然亲和的人居环境。展园为自然式布局,配以丰富的植物材料,水体周边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显现其湿地景观,园内构筑物多为木质,体现了自然、生态、宁静的设计理念。
佛得角普拉亚园
展园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汲取普拉亚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元素,运用园林的手法加以组合,因地制宜的进行布局。几何形的城市雕塑主景,体现城市标识的入口景石,城市街景中的绿地、铺装、小品,构成玲珑丰富的展园,真实而又艺术的再现了普拉亚港口城市的独特魅力。
巴西巴伊亚园
展园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园内以一波浪形的艺术墙体构筑物贯穿全园,两侧设置表现巴伊亚州传统文化的船帆模型、雕塑。郁郁葱葱的竹林为园区营造出森林效果。独特的展园风格,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巴西风情。
日本山口园
展园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是以与山口市颇有渊源的禅道精湛、画技高超的日本中世纪画圣雪舟所筑庭园为蓝本,采用池泉回游式结构的日式庭园。通过墙壁、石板路、假山、亭子等细节的处理,以及对包围着池泉和庭园的景石绝妙的配置,使游客在“和谐”的佳境中感受具有日本中世纪色彩的造园艺术。
日本和歌山园
展园占地面积1890平方米,以和歌山城为蓝本修建。展园东南、西南、东北3个方向架起石墙,西北方植以树木增添开放感,中央为天守阁之形象,内侧(东北侧)建造日式庭园。连接各石墙的道路用白沙砾铺设,营造护城河的印象,石墙后种植樱花,春天可尽赏樱花盛开的美景。该园重视对自然的浓缩、提炼,精巧细腻,含而不露,耐看、耐品。
日本滨松园
展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以“展示滨松名胜、突出滨松特色”为设计理念,以象征滨松市北部的天龙美林及著名的龙潭寺庭院景致为核心景观,用园林的表现手法将有“腾龙”之称的天龙川激流、巨龙雄姿、以及滨松象征――阔底斗型的坚固石垣等日本庭园景观依次展示在游客面前。
印度尼西亚泗水园
展园占地面积990平方米,以当地村落为蓝本,以最具印尼特色的“发呆亭”为主景建筑,设置竹桥、假山、流水,摆放当地寺庙中宗教色彩极强的雕塑,配以体现热带风貌的棕榈、竹类等植物,在有限的空间中,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融汇,创造出独特而不凡的景观效果。
韩国水原园
展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将韩国水原的传统形象元素和现代形象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别致的景观,表现了水原市引以为豪的世界文化遗产水原华城的历史风貌。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园
展园占地面积1370平方米,以具有坦桑尼亚地域特色的茅草亭廊、热带海滩风景为景观元素,配以伞亭、特色铺装、体现热带风情的植物配植,向人们传达自然生态的理念,展示非洲大陆“和平绿洲”的形象。
一、师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古典园林是造园家择取最能诱发人们产生愉悦之感的山水、楼阁、树木、花草,并且采用我国诗画创作传统手法,大胆地取舍糅合,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既有自然之美、又不拘自然之俗的园林景物形象,兼有形美与意美于一体,它是建筑、水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由此,“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余晓川:《中国园林艺术浅说》)
“师法自然”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思维方式。古人造园好于崇尚自然,融于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园林创作大多会以模拟自然界存在的景物为主,造园选址多在临河、略有起伏的自然地形,因为依势为之只需略加改造便可达到造园地形的基本要求,而且能产生自然的视觉艺术效果。比如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个案,它吸收了古典园林艺术中这一造园观念――师法自然、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依据这一点,设计师们对湘江沿岸原有地形进行了适当休整,并保持了原有的一些古文化特征。根据湖南人所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风光带结合湘江的水位、地势、地形,共划分为:北入城口自然观光娱乐区、宗教文化区、市民广场区、渡口区、民俗风情区等五个功能区,基本上满足了长沙市民部分人的休闲生活。
风光带不仅在景观上多处运用“道法自然”的古园林方式,而且在材质上也特别重视自然,运用了长沙特有的天然麻石、卵石等天然材质。旱池和水池的交相运用以及风光带靠南大桥景段是模仿森林堆置的“大山”,既给人森林般的自然氛围,又可以当作很好的屏障,屏蔽都市中嘈杂的事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典园林追求的是符合豪华贵族的审美观念,是满足少数人的精英艺术。而长沙湘江风光带的营造就摒弃了这一点,它是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典型,它并不是迎合少数人的味口,而是考虑了大众的需要,给长沙市民带来了真正的乐趣,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风光带中有一段就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晨练、下棋、玩牌、跳舞、唱花鼓戏等活动的休闲场所,成为了民间艺术的天然舞台。
古人造园在植物配置上善于遵循诗情画理,赋予花木以人性。风光带的植物配置也注重了这一点,如种植了代表家庭和睦的紫葳、吉祥如意的莲花、坚强高洁的梅花等等,在适应长沙本土环境、满足生态功能要求下,赋予了花木情趣,使人们能够更加愿意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让风光带更富有人情味。
文化景观是现代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许多文化、风俗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受到破坏,风光带的园林景观营造,非常注重本土文化景观的营造,使本土的特色风情与风俗得到恰到好处的发掘、传承与表达。如杜甫江阁的建立,北端以潮宗为中心,恢复展现麻石街巷特色,南端以八景台为中心,结合现有望江茶楼,将"潇湘八景"以浮雕绘画形式制于临江面上。这样,把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给人们以较多的遐想与审美的乐趣。
二、锤炼意境,情景交融
古典园林善于追求意境,古园林艺术受老子“无为”的思想,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在园林创作中认为不应拘泥于物体表象,而是从有限的具体的事物中表现出无形的意境来,要“取之象外”。这恰好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艺术之间渗透交融、渗透而精深的本质。这便是“意境”,它的提出使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生了质的飞跃,也给现代景观设计艺术提供了宝贵意见。
长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现代化城市,坐落在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就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其自然风光占足了奇、珍、幽、美四个字。奇,是指其林草繁茂,存有女贞、银杏、樟树、椤木、苦槠、枫香等几千种植物种类,甚至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亦可见到。珍,是指其区野生动物繁衍较旺,林中穿梭歌唱着的有画眉、黄鹂、布谷、杜鹃,还有啄木鸟、鹦鹉、猫头鹰等等。其幽,是因为它幽壑千重,幽泉千缕,冬季便可赶上著名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美字更不用说了,岳麓山四季如画,冬美雪,春美花,而秋天来临时,不仅眼中看到的是美,连口福都是美之又美了,石榴、板栗、南桔、酸枣。还有让人魂牵梦绕的枫叶,那么红,红得寂寞,红得凝重,红得你望到它后眼神就不肯错开,轻轻抚在掌心,一朵殷红的梦就握住了。这些美好的景物都成为岳麓山一道道亮丽而富有诗意的风景线。
岳麓山自然景观可堪称长沙的天然极品,人文景观是同样让人回味无穷。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昭示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而清风峡内,爱晚亭每每让游人想起杜牧,在和煦的阳光下吟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群峦叠翠之间错落着晋陶侃、唐裴休、宋朱熹等人的寓所和近代著名革命家黄兴、蔡锷、陈天华、焦达峰等人的墓庐,人们可以来此缅怀先人。
岳麓山将诗意情趣与自然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是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与天然的自然风光完美结合,因诗成景,以景入诗,通过山水景物引发游人的联想。
三、追求含蓄,曲径通幽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仅追求意境还十分重视地形,讲究“曲径通幽”、“曲折有情”。尊重地形、因地制宜,使其与周边环境能够相互融合,以致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理念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基本原则:“曲”可以使人身在小园中而感觉不出园小的效果,反因所含哲理之大气而心胸开阔。“曲"在古园林中有建筑构成的曲径、山水构成的曲径和花木构成的曲径三类。“曲”在长沙湘江风光带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亭台楼阁、厅堂楼榭、曲池、曲桥、山石、植物都是仿自然的“曲”之造型,使游人心理上增加了视觉空间,给可能原本拥挤的空间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从而使游园者消除单调乏味的感觉。
古典园林艺术讲求含蓄,善于藏山露水。受诗画艺术影响,其审美心理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符合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正因于此,使古典园林有限的空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古典园林艺术受诗画艺术影响,诗者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画者所谓“意贵乎远,境贵乎深”。
善于用书画墨迹对优美的景物形象加以润饰,使之达到“寸石多致,片石生情”的艺术境界,使园林既有形美,又有意美,这一点在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得到完美体现。设计师们设计在沿岸镂空的石柱中镶嵌一块块有机片,并印上中国著名诗画,再嵌入富有古典氛围的黄色灯,在晚间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甚至在地板上也雕刻了诗文和传统图案,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在空间设计上,风光带采用了符合长沙本土的文化模式与自然观,它继承了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处理方法,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构造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风光带对景区进行了分区设景,使其能够达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的效果。在组景上,风光带采用了借景、对景、漏景、障景、限景、点景等手法,给游人带来丰富的感觉。风光带非常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
古人造园非常注重水的运用,无水不成园。风光带的环境设计,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在某些地段的水中增加了小岛,添加了富有情趣的汀步,还有本土风味的水车,紧密结合植物微地形,极大的丰富了风光带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也讲究了动静的变化,如在水中增加了水车、喷泉、游鱼等,给风光带增加了灵气。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古典园林造园不仅讲究水的运用,也非常重视山的存在。在风光带不可能将一座山搬来,即使是搬来了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就没有采集大量的石材大面积筑山置石,而是考虑了选石以及布石的尺度,使之与环境相协调。
风光带是古典园林的一个再现与发扬,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场所。
以上三点,只是对古典园林艺术继承的一个不完全的概念,总之,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只是长沙,各个城市也在大力建设以提高城市形象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大环境也给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因为如此,作为设计师在把握实践机会地同时也应该仔细研究与总结理论上的成果,理解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优秀的景观来。
皮影艺术是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最具独特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之一,并且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景观设计中,因现代各种设计造型手法的迅猛发展,景观设计造型也更加多元化,从而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不可置疑的是,在现今的景观设计中,随着制作及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景观设计的情感韵味却在逐步萎靡,这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无疑是一种缺陷与打击。而皮影艺术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与表达,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韵味。现代景观设计如融入皮影这些传统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能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审美意蕴,还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
皮影艺术的特征
皮影艺术作为一种鲜活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还蕴含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风貌和价值体系。
1.刀味与皮质美
皮影艺术讲究刀味和皮质感,以牛皮、羊皮、猪皮或驴皮为最佳选料,经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再涂上桐油,运用镂雕等雕刻手法,并结合传统的绘画形式,刀凿并用而完成。
2.玲珑剔透与光影美
皮影艺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形象都是在玲珑剔透的形式中塑造,通过操作者对色调平衡、层次过渡等进行控制,并运用独特的阴雕阳镂、明暗相辅的手法,塑造出类似剪纸 “透光”的特点,这种光与影的效果结合,营造出了良好的立体三维动态空间感觉。
3.变形与夸张美
皮影艺术强调影廓优美和造型夸张,以纯粹的二维空间艺术―点、线、面构成各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将具象的形态高度概括成抽象的形态,目的是夸大突出美的因素,是我国民俗艺术中的惯用手法。
4.粗犷细腻与装饰美
皮影图式常提炼戏曲中脸谱的元素,观众可以通过脸谱形象来分辨人物身份,且常用“半边脸”或“五分脸”,线条明快,轮廓犀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色彩上常会借鉴年画的着色手法,选用绿、蓝、红、黄、等纯度较高的颜色为主色,以浅蓝、粉绿、橙黄等颜色为辅色,笔墨浓厚、色泽沉着,这是民俗艺术特有的感染力,深刻体现出粗犷细腻的装饰美感。
皮影艺术形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从皮影图式分析
皮影图式种类繁多,有以生、旦、净、末、丑等为代表的人物形象,有以花、鸟、鱼、虫等为代表的动植物形象,且图式多运用吉祥如意等寓意来表达人们对生命的关爱。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能对皮影图式中的元素进行提取,并进行加工处理,使这些元素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新型元素。如以平面的形式表现通过地花、浮雕等景观小品把图式物化;以立体景观小品的形式呈现皮影形象的之间对话,这不仅保留了皮影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又给现代设计增添了传统的设计理念。
2.从皮影造型分析
皮影在造型方面具有很强的装饰韵味,它的造型吸收了民间刺绣剪纸、纸扎、窗花剪纸、民俗服饰、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的精髓,通常采用夸张、变形、雕镂精细的设计方式,且地方韵味强烈、风格独特,展现了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不同地区造型特点也不尽相同,或身条纤瘦精细秀丽、细眼细眉樱桃小口或身材圆厚淳朴粗犷、或环眉凤眼细唇尖翘。现代景观设计如与皮影这些“抽象”、“虚幻”的创作意境和手法结合,可以通过叠加、镂空等新技术形式来实现,从而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为景观设计添光加彩,赋予景观设计更为深远的意义。
3.从皮影色彩分析
皮影艺术常用对比色、补色等色彩关系来进行处理、色彩艳丽、极具特色。与年画类似,但是皮影较之年画更加把这种感染力推向极致,因为皮影是由镂空的雕刻手法巧妙地运用光、影、色三者的无穷变化来夸张渲染其艺术,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色彩来表现。这种色彩手法应用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使原本冰冷的景观作品虚实生动、厚重沉着、层次丰富,艳而不俗,给人以强烈印象。
“传统”皮影形式与“现代”景观设计结合的价值体现
1.动态到静态的转变
皮影表演用五根竹棍操纵,表现形式灵活自如,皮影这种五彩斑斓光舞影动的表现形式常给人眼花缭乱、真实动人的感觉。而景观小品往往是静态的表现形式聚多,两者相结合实际就是一种皮影灵动的“动”到静止景观小品“静”的转变。
2.平面与立体的交汇
皮影艺术是一种传统的平面造型艺术,而景观小品既是平面的艺术更是立体的展示,将皮影艺术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正是二维艺术与三维设计的穿插交汇,从而展现出平面与立体的统一之美。
3.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现代景观设计从传统皮影艺术中提炼、筛选出具有形式美感的图形和色彩元素,又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式进行重构形成了既有传统质朴的艺术效果,又有现代审美要求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这种对于皮影传统图形的提炼和重组方法,在赋予传统图形现代美感的同时提升了现代景观设计新的感染力。
结语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 艺术 陈列
2010年5月在韩国首尔召开了UNESCO第二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大会的目标是巩固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维度,提醒我们,“艺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平衡认识发展与情感发展,有助于健全的道德行为的形成,构成公民社会的坚实基础。”雷克斯·内特尔福德(Rex Nettleford)在《精神的去殖民化:创造性想象力的贡献》中提出“对未来普遍存在的愿景是我们将致力于发展教育”。
1989年国际博协通过的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对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永久性的机构,并为了研究、教育和娱乐的目的,而征集、保存、研究、传播与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博物馆一向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是人类学习知识,交流文化的圣地。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使知识以及藏品被公众所分享,并使他们能够参与到知识学习与文化交流中来。怎样更好地服务公众并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博物馆工作者60年代开始注意从传统的以“藏品为中心”到“以公众为中心”的转变,实行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以服务公众并实现其教育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