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地质学范文

煤炭地质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炭地质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炭地质学

第1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煤矿地质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5-01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配合;同时, 一门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与课程特点相适应。本文结合煤矿地质课程特点,对煤矿地质的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煤矿地质课程特点

煤矿地质是采矿工程、 通风安全、矿井建设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由于煤矿地质课程涉及大量地质现象和诸多地质概念,使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煤矿地层岩性、井下地质构造等的识别, 煤矿地质勘探成果资料的阅读、分析, 使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煤矿地质教学中理论知识要与煤矿地质问题相结合,使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矿地质课程教学的难度。煤矿地质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求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一切都要求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教学方法。

二、讲授法与研讨启发相结合

煤矿地质理论教学的主要方法应该是讲授法, 课程中有很多概念与地质现象需要讲解,然而讲授不是单纯的灌输, 应该注重启发与引导。在教师讲解过程中,组织学习小组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而后由小组代表发言陈述讨论结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经过这一个研讨启发过程,枯燥的地质概念就可以清晰地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印象极其深刻。这种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突破了学科式教师“自导自演”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师从单向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教练员和思维启发者,变为教师编导、学生表演的和谐活跃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煤矿地质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不容易讲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将教学录像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弥补,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实物照片、视频、音频等大容量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于一体,可有效地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教学更形象、更生动,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建立网上答疑平台,实现立体化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课堂实训与野外实习相结合

煤矿地质课程中的矿井地质制图部分,煤矿三大地质图件的绘制与各种地质图件之间的转化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如根据一些实际资料和数据编制底板等高线图,绘图过程复杂、绘图步骤繁多,学生接受起来十分困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训,设计针对性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和绘图技巧,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煤矿三大基本图件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图件绘制。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全程参与,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煤矿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想让学生学好、 学活、 学以致用,必须到野外及煤矿进行实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将煤矿生产中所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情况融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与煤矿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深度融合, 培养学生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动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讲授法教学是煤矿地质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相互融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十分必要;此外,课堂实训与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对所有课程完全适合,重要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并加以有效地利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学军.如何做好“煤炭地质”的教学及实践 [J].成才之路,2007,(3):44-45.

[2]曾勇,郭英海等.突出精品意识加强“ 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6,5(3):108-109.

[3]陶昆,王向阳.煤矿地质[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吕炳森.对授好“ 煤矿地质”课的探讨[G].煤炭高等教育,2002,(4)121-122.

第2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煤炭利用,煤成分,医学地质,洁净煤技术

作者:张卫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94-02

1煤炭的有害成分及利用过程带来的危害

煤作为一种工业燃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同时也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然而在煤的开采、洗选、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煤中微量元素会发生迁移和转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是目前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煤中含有许多潜在有害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在煤炭的燃烧、加工利用(如洗选)过程中,从煤中释放迁移出来,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煤中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其中的有害元素是煤炭开采出来以后的主要污染物,有的渗入土壤,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用现有的分析技术手段可以从煤中检测到66种元素,从煤样品、燃煤产物和煤层气样品中检测到86种元素(地壳中可供统计的元素共88种)。微量元素在煤里虽然含量很低,但是由于煤炭的开采量和利用量很大,从煤中释放到环境中的有害元素可以长期累积,造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科学家们还十分关注煤炭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转化规律,煤的开采利用过程正是空气中有害元素的主要来源[1]。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的影响,随着不断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更趋向于与环境评价相结合。目前由煤中微量元素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并危及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情况已有报道。在我国,曾经报道过煤中微量元素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如燃煤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和由于煤中硒含量超高引起的硒中毒。因此,搞清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是必要的前期工作。

我国的煤炭开采的特点是粗放,开采粗放、管理粗放、回收粗放、加工利用粗放。矿区矸石山不仅占用土地,而且煤矸石风化后,潮湿空气和淋雨把一部分有机酸溶解,形成酸化淋溶水,随雨水汇积,造成河水被污染。90%的矿井瓦斯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每年约为100亿m3),导致大气污染。

我国近80%的电力能源、供热、民用燃料、70%的工业能源、60%的化工原料都来自煤炭,燃煤年排烟尘量占全国总排烟尘量的80%左右。原煤的直接燃烧导致大气污染,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3;燃煤产生的煤渣到处堆放,占用耕地道路。

2医学地质与煤炭利用的相关研究内容

2.1医学地质研究内容

医学地质研究详细内容包括:微量元素种类含量、大气中的矿物灰尘、火山喷发物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机化合物的运移、调节和集中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元素和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等[2]。显而易见,煤矿开采,燃煤带来的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与医学地质研究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煤矿矽肺病人数已达40万,并且仍以每年8000人的速度增长;还有大量的矿井粉尘排入地面污染大气。

2.2燃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重要依靠煤炭资源作为工业燃料和发电燃料。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几乎同时伴随着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煤中的部分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氧化为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条件;部分有害物质甚至可直接造成人体疾病[3]。中国部分地区燃煤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中国特有的氟中毒类型[4]。

2.3粉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在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和灰分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众所周知,某些类型的粉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很长时间了。工作在大量煤粉尘中的矿工,肺部会受到严重损伤。煤烟中的粉尘也是有害的,因为燃料中的氧化硅附着在烟雾微粒上形成酸,如果吸入这种微粒则会侵蚀肺部[5]。20世纪50年代,伦敦因密集的化学烟雾,就是由室内燃煤取暖引起的。

2.4煤利用带来的其他问题

人类的矿山开采活动是导致克山病的主要原因,陕北患区大都只有煤矿及石油矿,金属矿很少,克山病的高发与当地岩性有一定相关性。克山病区分布在补给区和排泄区的过渡带,或者地下水径流滞缓排泄不畅的地带,病区饮水矿化度、硬度和主要离子都比非病区低,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如Sr、Pb、F、Mo、Se均比非病区低,而腐殖酸和耗氧量则明显增加[6]。

另外,煤中的微量元素汞由于流动性和易挥发性成为控制起来最具有挑战性的毒物之一;石棉的尘粒也是对人体有害的,人类吸入石棉尘粒会导致石棉病、肺部纤维病和肺癌[2]。

3医学地质的发展对煤炭科学利用的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日益凸显,健康问题是人们的最关注的。医学地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在当今大环境下为地学界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它可以帮助、调节和根除危害人类达数千年之久的潜在的环境健康问题。

由于我国个别地区由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对人类的危害更加严重,后果不堪设想[7]。煤中有害元素可能通过的环境地球化学食物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各种途径的渗透,波及面广,短期内不易发觉。尽管我国大多数煤田和矿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并不高,As、F、Se、U、Hg、Ge等元素在多数煤中含量很低,但在某些地质条件下在煤中富集,造成危害。此外,我国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无规律不均匀,我国有些地区煤中也存在世界少见高含量的砷、氟、硒等有害元素[8]。因此,研究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富集成因机制,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地质研究了煤炭中多种微量元素矿物成分以及粉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医学地质着重解决的地方病多数与煤炭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我们看到了煤炭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各种病因和致病机理的研究为煤炭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出发点和依据。

4煤炭科学利用的技术途径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煤炭工业仍处于大量浪费和粗放开发、简洗加工、低效利用、污染环境和效益低下的状况[9]。综上可见,煤矿的不合理开采、不科学的利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了巨大的危害。生产和消费安全高效的洁净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第3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课程教学;科研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快速性、多媒体性、交互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地方院校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其在地方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对于促进高校功能发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促进师生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功能的发挥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传播的足迹由最初的线性推进,到现在各类媒体在数字技术平台上的相互交叉与结合,逐步形成空间系统,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数字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式,与信息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服务形式。新的整合传播特点、新的媒体经济热点、新的媒体文化趋势,为社会发展构建了更有效、更快捷、多样性、人性化的信息与交流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推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高校作为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和新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学科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新媒体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是当前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学是湖南科技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新闻传播学十分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除了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以外,更需要紧跟时展潮流,紧跟科技发展新动向,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是当前新媒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适应这种发展方向,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的重要方式。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课程。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将由传授知识为主转换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让学生在网络中利用搜索引擎自行查询有关资料,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老师自己制作的一些教辅课件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利用在网页中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形式,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

度,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调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支持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能使教师实现个别化异步指导,能使学生与校外专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

西方新闻界的专家认为,在网络时代,新闻传播院系需要担忧的不应该是学生会不会使用新媒体或网络媒体,最应该担忧的是: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学生还会不会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熟悉和掌握越来越傻瓜化的新媒体应用技术是简单易学的小手艺,而掌握古老的讲故事的能力却是需要高智慧和系统的知识训练以及长期积累才能学会的。人们担心,由于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新闻学的核心是传授新闻价值和写作技能。亚利桑那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道格拉斯·安德森教授是国际上研究新媒体与新闻学关系的权威学者,他指出:“技术是影响新闻传

播学教育的最重要的变量。由此诞生了一代新记者和新编辑,这些新记者能够娴熟地从电子信息源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要强调的不是硬件,相反,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新技术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优秀记者和优秀编辑。”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

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

窘态。

高校新闻学教师的知识重构、能力再造已经迫在眉睫,应着力重视新闻学科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的建构。首先,新闻学科专业教师要走出潜心理论教学的模式,参加“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编”“投”的社会实践,多与媒体接触,在媒体中做兼职工作,体会最切实的新闻实践,了解各种传播作品的信息分流和传播风格,掌握技术性、实用性、变动性很强的新闻学科的媒介技术,而后将媒体的发展变化贯穿到理论教学中,使课堂成为融理论和媒体实践的教学平台。

专业的媒介技术是新闻教学的工作目标,但学科知识的融合、社会视角的切入、文化思索的层面,也是一名现代社会新闻学教师必备的素质。新闻的敏感、新闻的职责、新闻的深度挖掘往往来自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在这个时时变动的社会,新闻信息以各种产品方式,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进入大众的视野,社会需求融合文化的新闻人才。新闻学教师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结构在新闻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4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 坎地沙坦;美托洛尔;老年;高血压;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 R5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71-02

老年性高血压在临床上较常见,而且容易并发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较好控制血压合并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次住院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研究应用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力衰竭,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年龄60岁以上合并左室肥厚、Ⅰ~Ⅱ级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的89例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Ⅲ级及以上显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性疾病、肺心病等疾病。其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60~78岁,平均(67.8±6.7)岁;Ⅰ级高血压59例,Ⅱ级高血压30例。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治疗组(对照组143例)和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观察组146例),两组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规格:每片4 mg,批号:H20041987,浙江永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12) mg/d;观察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4~12) mg/d,同时服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规格每片50 mg,批号:H32025390,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25~25) mg/次,2次/d。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根据血压及心力衰竭程度等调整剂量。两组疗程均为48周。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统计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分析治疗效果。

1.4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l级,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心功能没有明显改善。其中有效数和显效数合计为总有效数[1]。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运用SPSS14.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14%,观察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显示,四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显示,IVST、LVPWT有明显的降低(P均< 0.05),LVDd没有明显变化(P > 0.05),LVEF有明显的增高(P均< 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显示,四个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P均< 0.05),其中IVST、LVPWT和LVDd有明显的降低,LVEF有明显的增高(P <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显示,IV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LVPWT、LVD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IVST、LVPWT、LVDd和LVEF比较(x±s)

2.3两组患者再次入院次数比较

对照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平均(1.63±1.12)次,观察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平均(0.86±1.07)次,t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

第5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矿井;通风;重要性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geological work is around do well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based on service production line, in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work play a decisive role, 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To do a good job in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work, must catch good geological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geological work, basic task,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ey words: coal mine; ventilatio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工作研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为远景规划、矿区总体设计和矿井设计服务的地质工作,合称为煤炭资源勘探;为矿井建设和矿井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总称为矿井地质工作。可见,矿井地质工作是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来结束为止,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全部地质工作。它贯穿于建井、开拓、掘进、回来,即矿井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矿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及基本任务

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与地质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学科,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与采矿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经济等学科密切关联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严格的意义上讲,该学科不具有独立性,没有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仅仅是把地质知识应用到矿井生产中,解决矿井生产中的问题。

矿井地质的特点: 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在于从地质角度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度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完成下列任务:查明地质条件;提供地质资料;指导采掘生产;

组织矿井勘探;进行储量管理;调查伴生矿产。

3、矿井地质工作的意义

矿井地质工作具有以下意义:

①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体是异常复杂多变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质情况的基础上,矿井建设和煤炭生产才能达到技术合理,经济高效,否则工作就陷入盲目,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危及安全。

②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地质勘查。煤矿生产也不例外,从寻找煤田煤矿的规划设计矿井建设煤矿生产(出煤),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精度、循序渐进的地质工作。

③矿井地质工作的迫切性

机械化采掘是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具有高产高效、经济安全、劳动强度低和回采率高等多种优点。但机械化采掘(特别是综采)适应地质条件变化的能力低(据统计,我国综采工作面开机率为29%),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准确查明和预测地质条件的变化。

4、矿井地质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

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开发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和矿产资源经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的边缘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学是正确进行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依据,矿井地质工作是矿井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①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系统的研究

煤矿地质安全保障系统其内涵为:采取以地质构造量化预测评价为先导,井下物探、钻探相配套的工作面超前综合探测的技术途径。地质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两大主题,即生产地质保障和安全地质保障。具体就是说:一是准确地查明采区乃至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特别是采区和工作面内隐伏构造及顶底板条件,以保障综采工作面的顺利展开;二是有效预测和防治诸如煤与瓦斯突出、突水等矿井地质灾害,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总之,根据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以地质量化预测为先导,以物探、钻探等综合技术为手段,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为综采工作面的开采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②井下探测技术的应用

井下探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提高,促进了矿井地质学科的技术进步。当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瑞利波探测技术、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井下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槽波地震探测技术、CT探测技术等等。

③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1]计算机的应用得到普及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矿井地质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有了较大的进展。在资料的管理、物探数据及图象的处理、动态的监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2]GIS在矿区的应用

GIS是以采集、计算、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一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矿区的GIS可以将所有矿山测量的信息包含进去,经过数据处理,为矿区的生产管理、数据检索、环境保护、事故处理和规划开发等提供决策依据。将图形数据和非图形数据统一处理,直接为煤矿生产服务

④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

煤矿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井筒变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突水淹井事故、煤岩瓦斯突出等,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煤矿陷落柱研究

煤矿岩溶陷落柱是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之一。加强对煤矿岩溶陷落柱的成因、分布规律、对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⑥煤系硬质高岭土矿的开发应用

煤系共生硬质高岭土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质量较好,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

⑦矿井水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我国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研究起步较晚,且处理率较低。近几年,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对矿井水的处理,尤其是深度处理方面的工作才逐步展开,环保工作者积极研究矿井水处理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 。

⑧ 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等

近年来,对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受到重视。我国也开始调查研究煤(包括煤矸石)中有害元素以及在洗选、燃烧等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富集、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结论

总之,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做好矿井地质工作,对瓦斯事故、水灾事故及顶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煤矿企业中,只有正确认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对本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把工作开展的更好,因此,矿井地质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又同生产实际紧密相关,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先鹏.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J]. 煤炭技术,2006,(07) 

[2]吴立新,张世荣.加强中小型断层的预测促进煤矿安全生产[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03).

第6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专业特色;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Exploration in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Sun Hongf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faces a lot of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ing of its content, methods and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had gradually formed through explor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a.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heuristic teaching; case teaching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地质学研究自然和人为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1]。环境地质学已经成为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涉及灾害地质学、环境工程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农业环境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如何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讲授环境地质学课程,成为一个新的挑战。笔者在环境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环境地质学的课程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和心得,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强调人地和谐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环境地质学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首先要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目前可以生存的唯一场所,地质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是相互制约的,过度地索取必然会引起地质环境的恶化,甚至出现灾难。要达到人地关系的和谐,必须以科学的人地观为指导,培养全球性、长远性和差异性的环境意识,珍视和充分利用环境质量与自净能力,减少环境损失,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培养广义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意识,坚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持续利用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科学的人口意识、合理的生产意识、适宜的消费意识和正确的文化意识同样非常重要[2]。另外,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始终存在,人类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些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和火山活动),尽量避开或降低它们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2 体现专业特色

环境地质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章节都进行非常详细、深入地讲解,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学校的特色,有选择、有侧重地讲授环境地质学的各个章节。对于矿业类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侧重讲解自然灾害、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开发和利用、表生地球化学异常与人体健康、环境地质调查等章节,用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的理论讲解地震和火山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用矿床学理论讲解矿产资源的成矿规律和矿石特征,用地球化学的理论讲解地方病的发病机理和分布规律,将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各章节的讲解中。自然地理学专业要侧重自然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等内容;人文地理专业侧重城市规划、旅游管理等章节。

3 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点的课程,适宜安排在第一学年。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环境地质学有可能被安排在许多专业课之后的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由于某些专业课的内容与环境地质学的部分章节或知识点相同,势必会增加环境地质学的讲授难度。因此,教师在讲授环境地质学课程之前,必须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章节的内容和深度。遇到与前期专业课相同的知识点,教师既可以有针对性地温习之前学过的重要知识点,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相同知识点上增加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为地质工程大三本科生上环境地质学时,环境地质学中的自然灾害章节与学生前期学过地球科学概论中的知识点重复,此时,教师需要增加新的知识点,并增加难度。比如讲到火山灰,不仅要讲火山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点,还可以拓展到火山灰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火山灰具有延展性、瞬时性和等时性的特点,可以构成发育良好的区域等时面,许多含煤地层普遍发育火山灰,可以作为煤层对比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弥补生物带法、常规标志层和沉积旋回法在煤层对比中的不足[3]。在讲到河流类型的时候,可以与能源地质学中的煤炭沉积环境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哪种河流类型能够形成巨厚型的煤田,还有哪些典型的河流地貌非常适宜煤炭的沉积等。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才能将环境地质学课程讲得更生动,并且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机结合起来。

4 启发式教学

环境地质学不仅普及知识、让学生记住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思考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世界人口剧增、城市化不断推进,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不断出现,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对问题不断探索。比如许多化学合成杀虫剂(如DDT)在害虫杀灭、粮食增产和疟疾预防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样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危害人类健康,并毒死了大量鸟类、鱼类和益虫。现代农业到底能否离开化学合成杀虫剂?化学合成杀虫剂到底是毒药还是仙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去探索。

河流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作用,能够导致河流上游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因为河流携带的泥沙会在下游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造福人类,入海口堆积的泥沙还能有效抵御海水入侵。因此,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5 案例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造了经典的案例教学法,之后在法学、企业管理、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环境地质学中也有很多经典的人地危机和人地和谐的案例,也可以借鉴这种成功的教学方式。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能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强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影响范围广、贴近学生生活、绝大多数学生都了解的近期发生的经典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学生对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我国大连漏油事件的分析,更深刻地理解能源开发和运输中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并且深入思考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生态危机。在讲海洋公约中“海域”的定义时,可以对中日领海纠纷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该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概念的真正含义,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公约在解决领海纠纷方面的不足,同时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

6 结合科研动态和学科发展

环境地质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应用掌握的地质信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减少环境的恶化,增加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有利条件[4]。但是,由于撰写时间有限,大多数环境地质学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存在明显的滞后和不足,特别是关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方法的相关内容,而该部分内容又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与环境地质学相关的最新科研动态、热点研究问题和学科发展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和学院其他教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在讲到土壤污染内容时,大多数教材都没有涉及如何治理和修复被污染土壤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查阅相关的书

(下转页)

(上接页)

籍和文献,查找传统和最新的土壤修复技术,以及各个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这些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土壤污染和修复技术,同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7 多媒体教学

环境地质学中的许多内容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图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性,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实时添加,比如在讲解露天开采对地表的破坏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露天矿了解很少,仅仅用文字讲述露天矿的占地面积等破坏程度,不能让学生体会露天矿的巨大破坏性,如果将世界十大露天矿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地球表面的巨大伤疤”了。

视频也是环境地质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视频能更直观、全面地展示环境地质学内容,但是比较占用课时,所以课前要对平时收集的教学视频进行精挑细选。教学视频要画质清晰、客观全面、贴近生活、震撼心灵、引人思考。教学视频的画质清晰程度直接影响观看者的情绪和兴趣,高清晰的教学视频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视频的内容必须客观全面,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因此必须对视频内容仔细筛选。介绍环境地质问题的教学视频,最好有思想碰撞,学生看后能够震撼心灵,并且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垃圾围城困局”视频就可以作为关于城市垃圾的教学视频,该视频介绍北京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视频可以了解不同立场人(包括主张和反对垃圾焚烧的学者、垃圾焚烧厂附近的居民和城市管理者)的观点和思想,该视频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城市垃圾处理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引发学生对城市垃圾问题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大奎,王颖,陈方.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潘懋,李铁峰.环境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采煤 塌陷 成因 治理

采煤区塌陷是比较多见的地质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性的意外事故。煤炭企业需分析采煤区塌陷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一、采煤区塌陷的危害性

煤炭开采期间,因地质构造异常变化而造成了塌陷现象,如表1,这是危害采煤生产的潜在隐患。根据现场采煤状况,塌陷既破坏了地表岩层的完整性,使固有地质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不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持久维护。另一方面,采煤区塌陷阻碍了现场采掘流程的持续操作,降低了整个煤矿区的采煤效率。

表1:岩溶塌陷灾变等级划分表

二、采煤区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

“塌陷”是地质学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形成及发展与地质层结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多数是人类外界改造活动带来的相关变化。从地质学理论来说,塌陷是地表岩、土地等位置转移形成的现象,进而在地表面出现坑、洞等构造。结合采煤区生产实况,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包括:

1.自然因素。地质运动对矿床结构产生强烈的作用力,破坏采煤区地质岩层构造,进而引发了区域性的塌陷现象。水文灾害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危害现象,其是由地质层构造异常运动引起的,并且随着地下水运动流向而形成不同的破坏区域最近几年国内水文病害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洪涝、水灾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质塌陷[1]。

2.人为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多,人为因素也是造成采煤区塌陷的主要原因。例如,地下排水管、污水管破裂、邻近建筑施工等改造行为,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也有部分是生产作业造成,如图1,大面积生产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塌陷。

三、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方法

因社会对煤炭资源需求数量的持续增长,大规模采煤生产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采煤区出现塌陷现象也是比较多见的,基于安全采煤的相关规定,必须要对塌陷区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1.科学规划。根据城乡建设、农业、水利、交通、旅游等规划,组织制定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案,解决塌陷对采煤造成的不利干扰。科学的规划是塌陷区综合治理的“龙头”,也是搞好塌陷区治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2.水文勘测。鉴于水文运动灾害的频发性特点,很多采煤区开始强化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针对水文地质病害多发性特点,水利部门需做好水文资料整编工作,如图2,从收集、整编、分析等环节全面开发资料的实用价值,综合发挥出各类数据的利用价值。

3.依法治理。采煤业为社会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大量物资,保证了燃烧原料的可持续供应。按照《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做到依法行政。

4.广泛宣传。大力宣传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意义,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的环境治理意识[2]。并把保证金存储作为采矿权人申请采矿登记、变更、延续和采矿权年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的必要条件,让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我国地质储藏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不仅体现了生态资源的可利用价值,也为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物资保障。采煤区塌陷严重影响了采煤生产的安全性,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有助于提高煤炭开采的作业效率。政府与企业需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全面处理采煤区塌陷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地质学刊》2010年协办单位名录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

大型蜥脚类恐龙研究

地质素描——背斜山及剖面图

皖赣相邻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探讨

秦淮河河谷平原中部土壤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安徽萧县晚石炭世地层与植物群研究

江西瑞金白垩纪火山岩盆地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焉耆盆地原型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床特征及成因

华夏龙谱(56)——炳灵大夏巨龙(DaxiatitanbinglingiYou,etal.,2008)

天津蓟县地区岩溶基本特征及发育规律

基于GoogleEarth和Geoserver的三维油田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素描——泥石流堆

计算机辅助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系统的设计研究

承压水完整井Darcy流和非Darcy流水头分布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

SPOT系列卫星的特点与应用

院士风采之十九——汤中立院士

中国农业地质研究及其成效

华夏龙谱(34)——苏氏巧龙(BrllusaurussuiDong,1990)

镇江谏壁钼矿床钼的迁移成矿机理初探

江宁五通群上部古羊齿及其植物化石组合

“全国同位素数据汇总与管理系统开发”项目成果获得优秀

苏北榴辉岩的岩石性质及其金红石的嵌布特征

江苏省溧水县土壤环境污染预警预测方法探讨

江苏省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展开

数据挖掘技术在地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损失及防灾减灾策略

酒樽石

ZC油田垛一段油藏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动态研究

价值连城的蓝、绿色艳钻惊现山东民间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浅谈

发达国家资源安全供应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赣榆矿管秩序专项整治显成效

南京市露采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整治建议

淮安市岩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完成矿山企业年检工作

马陵山申报地质公园的可行性研究

《江苏地质》征稿简则

苏北新元古代魏集组毫米级碳质压膜化石

江苏常州地区第四纪重矿物地层及其意义

江苏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因素剖析

徐州峒山铁(铜)矿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南京汤山猿人洞穴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地下水流面三维实体模型制作系统(V1.00)

基于AutoCAD15的等值线图的自动绘制方法

环境样品中有机物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栖霞寺舍利塔

卸荷工程岩体非线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无锡市人民大会堂地面塌陷治理设计与施工

江苏地调院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淮安芒硝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戎嘉余院士

南京市矿山尾矿资源与开发利用初探

关于“一江两河”地区寻找新型陶粒建材矿产的建议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第9篇:煤炭地质学范文

通过对煤田地质的勘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传统的与现代的勘查经验,出现了新型的煤田地质勘查技术,主要有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查技术、煤炭遥感技术以及复杂地形的勘查技术。

1.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动遥感,通过运用飞机或者卫星承载的传感仪器,在地面上接收到的反射或者辐射类型的电磁波,来快速的获得目的物体的数据、图像信息;二是主动遥感,指的是通过利用飞机或者卫星,在地面上反射部分电磁波,从目的物质身上获得反射信息。

2.地质填图通过对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含煤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地质调查分析,将所得到的地质信息绘制在地形图中,构成地形地质图。所填绘的内容主要包括岩石地层单位、褶皱、断层和煤层等方面。

3.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查技术所谓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查技术,指的是通过运用数字的方式将高质量的地质信号进行记录,并经过专业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而获得分辨率较高的地震勘探效果。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查技术,主要通过运用药具、道具、采样间隔、组合基距、高频检波器、高频低价滤波以及恰当的井深等方面组成,对数据进行采集,并且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要通过加强噪声的衰减、压缩、叠加和偏移子波长度,进而获得高信噪比和高频的宽带信号。在进行地质勘查时,为了有效促进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需要让各部门对设计进行优化。使用这项勘查技术,能够确保矿井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4.煤炭遥感技术所谓煤炭遥感技术,指的是在煤田地质、煤炭工业方面,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客观性、整体性以及快速性等特点。在目前计算机技术普及的环境下,在进行煤田自然环境监测、中小比例尺填图、煤矿区环境监测以及区域性的地质研究方面使用煤炭遥感技术,具有很明显的成就。煤炭遥感技术的发展将会像物探钻探技术一样,日益成为煤田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另外,通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煤炭勘查技术将会朝半自动化和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逐步构成集网络化、社会化和可视化于一体的科技信息产品。

5.复杂地形的勘查技术煤田地层大多属于沉积岩层,比较复杂的地层主要分为力学不稳定性的地层与水敏性地层。导致地层出现失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技术人员在进行破碎地层时,只注重增加泥浆的比重和黏度,容易导致出现卡钻。通常情况下,在地层钻进过程中,施工人员运用的有全面系统的钻进工艺、泥浆配置方案,能够快速及时的处理孔内事故。对于比较复杂的地层,运用常规的方法不仅没有很好的效果,反而还可能造成钻孔报废。在水敏性的地层中,进行钻进,主要是为了抑制黏土的膨胀性,进行钻进时,受到黏土的膨胀性影响,水泥容易出现不凝固或者凝固不稳定的现象,进而导致扫孔时,找不到原眼,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加大泥浆的比重,降低泥浆的失水量,并加入K+,用来有效的抑制黏土的吸水膨胀现象。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