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的特点

第1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工业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壮大。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抚顺精细化工、本溪中药、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等产业集群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中许多产业集群的规模在国内领先。

(二)辽宁产业多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一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原材料开采加工业;二是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炼钢、钢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钢铁业;三是以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

(三)辽宁的产业集群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辽宁产业集群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地方由行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疏于管理和引导,缺少人才的支持,导致产业布局混乱,企业间进行恶性竞争;一些地方虽然有工业园区建设,但并没形成合理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实际的区域发展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效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是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目前在辽宁地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机制。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中,追求集群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说,国际经济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发展产业集群,既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一)生产效率优势。集群中的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地理空间布局的相对集中,可以便利地共同使用外部资源,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等,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同时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相互之间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系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二)创新优势。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企业集群能够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集群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观念和技艺不断提高,各种机器设备不断得到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强化了技术吸纳能力,吸引了技术支持机构生产、营销、物流、环保等技术不断改善,这些都使地区的资源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从而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三)规模扩张优势。新企业不断加入集群。集群区域内企业的赢利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进入,而且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缺口,促使区域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人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进入产业集聚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也相伴产生。此外,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企业各自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企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放大。

三、促进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措施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引导。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无能为力。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如美国的麻州、加拿大的魁北克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在省(州)层面制定相应规划。因此,辽宁应该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中心,搞好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实现辽宁区域经济的高效、有序发展。

(二)营造富有竞争活力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软环境方面,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优化环境,营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

(三)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辽宁的中小企业发展十分活跃,是发展辽宁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国际上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看,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首先,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沟通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的合作桥梁,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其次,给予中小企业以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要落到实处。第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的合作,推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机制的形成。

(四)整合辽宁的智力资本资源。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辽宁拥有许多国内较高水准的高校,既可以向企业输送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能为企业培养人才。辽宁的科研优势和高等教育优势如何转化为推动本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引擎,成为不同产业集群进行创新的强大支持力量,还需要相关方面做大量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工作,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动和支持。

第2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工业―能源”已形成增长链

2007年以来,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而工业增长又带动能源消耗增长。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1~6月全国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占出口的九成以上。在出口的带动下,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去年加快0.8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增速都在20%以上。工业能耗一直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增长。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42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3%。其中,占总用电量75%的工业电耗同比增长了17.59%。

可以看出,“出口增长―工业增长―能耗增长”三者已形成新的增长链,并将对今后的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二)居民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自2005年以来,我国消费一直保持了温和上涨的态势。2007年l~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消费的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在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较快同时,分配差距则出现了微弱下降变化。央行一季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分配差距基尼系数从2006年1季度的0.450下降为2007年1季度的0.448,分配调节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这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增长和消费倾向提高的影响,预计全年消费增速将高于去年。

(三)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

2007年前2月份到前6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3.4%、25.3%、25.5%、25.9%和26.7%,逐月增加。同时,作为先行指标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也逐月上升,分别为-35.8%、-13.9%、-2.2%、6.1%和6.4%,到5月份由负转正,这也意味着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会继续攀升。

预计,下半年投资增长将会有所回升,但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增速总体上仍将保持在较为合理的区间内。

(四)居民消费价格呈结构性上涨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基本逐月上涨,前6个月涨幅分别为2.2%、2.7%、3.3%、3%、3.4%和4.4%;上半年累计涨幅为3.2%,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9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今年的预控目标(3%)。

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了油、肉、蛋价格上涨,进而带动食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在3.2%的CH涨幅中,食品价格就带动了2.5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同比增长1.3%,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粮食价格将逐步回落。同时。国家正采取措施增加副食品供给,食品类价格也将会逐步趋稳。预计,全年消费价格涨幅不会很高。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一)国际收入不平衡更加严重、汇率的作用需要反思

2007年前6月份,我国外贸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4.3%;实际利用外资319美元,同比增长12.2%。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都在继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在短期难以解决。究其原因,既有短期因素性,也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关。

从短期因素来看,一是国内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开始较快转向国际市场。二是今年以来,国际钢材价格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出口的盈利水平较高。三是企业对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调整的预期比较强烈,加快生产、抢先出口的活动比较普遍。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二是国内竞争激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转向国际市场,例如轻纺、服装、家电和近来的钢铁、有色金属等,而中国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了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三是国内产业升级导致很多产品国产化程度提高,替代进口能力增强,抑制了进口需求。四是美元对欧元贬值、国内物价水平较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更小一些。因此,汇率变化对外贸顺差的调节作用尚不明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较强的情况下,升值本身对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的作用将会很小。宏观经济数据更是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来,我国的出口不降反升,而且升值速度越快,出口增长越快。这种异常关系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真实出口的影响不大,但却诱导了出口虚增成分的增加,其最终结果反而是增加了国际收支顺差。因此,汇率是否能作为我国调控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工具,需要重新反思。

(二)资金流动性过剩压力继续增加,股市发展已与实体经济背离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06%,高于央行16%的全年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92%,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24个百分点。1~6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占央行今年预控目标(2.9万亿元)的87.6%。

在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的背景下,货币流通速度(Ml/M2)一改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在2004~2006年保持稳定,2007年以来明显加快,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的趋势仍在加剧。各类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较高,仍具有较强的信用扩张能力。人民银行提高利率后,货币市场利率略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情况表明,货币供应量仍在较快增长,流通中货币数量偏大、增长偏快的问题还在发展。资金流动性过剩刺激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容易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也不利于抑制过旺的投机性买房需求,并加大通胀压力,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更重要的问题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对虚拟经济、特别是对股票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由于3月份的消费价格涨幅就已超过3%,高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加上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已为负值。居民存放银行的资金每天都在缩水,储蓄“以脚投票”,转向其它投资,尤其是股票,导致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异常火爆,并出现新一轮的“全民炒股”。

股市上涨,能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纳剩余的社会资金。但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比去年高出0.6个百分点,主要股指“沪市综合指数”比2006年初以来暴涨了三倍多。目前A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在30倍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的18倍,而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股市发展与实体经济失衡,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深化改革刻不容缓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而且是为数不多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据此测算,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下降到0.98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年均要下降4.4%。但“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开局并不良好,2006年万元GDP能源消耗水平为1.21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只比2005年下降1.23%。尽管能耗水平的变动不是均匀的,5年下降20%并不等于每年都要下降4.4%,但由于第一年只下降了1.23%,以后4年要下降18.77%,年均要下降5.4%,实现难度更大。

2007年一季度,电力消费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达到了1.34,远大于1,上半年的弹性系数可能比一季度还要大,说明终端能源消耗要快于经济增长,节能减耗的任务更加艰巨。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3万吨,比2005年增长1.2%。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重工业比重上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不太可能下降,减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条件下,能耗和污染水平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这两个因素。但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一定的刚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1.4%下降到2006年的39.5%,连续三年下降。又由于近两年我国产业内部能源消耗水平、污染排放水平大幅上升。因此,未来5~10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技术方面。但不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技术进步,都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事实上,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定价机制不科学,资源产品价格偏低是我国能耗、污染水平偏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深化资源市场化改革、让价格发挥基础性作用,应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根本措施和当务之急。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实行稳健的财政治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增加城乡公共教育、卫生事业、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完善粮食不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实施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粮食价格和种粮收益,并采取多种财政支持措施,增加生猪生产。资源税的改革将会加快,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财税手段,促进节约资源和自主创新。

货币政策方面,将根据稳定投资、稳定证券市场运行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由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和企业的利润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调整仍有一定空间。货币政策将采取“稳中偏紧”的取向,以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主回收资金流动性。同时,逐步停征利息税,适时小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水平,维持存款实际利率为正,推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抑制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

(二)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到前提下,加快外贸外费政策转型

一是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节进出口总量和结构。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和关税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限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调节出口总量,并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下半年,出口退税政策还将继续调整,出口许可、配额管理、加工贸易政策也将有所调整。

二是积极扩大进口。将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战略资源的储备;在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加强进口的公共信息服务,组织进口展览会和企业采购,为企业进口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进口成本。

三是扩大对外投资。通过在境外建立经济协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法,与有条件的国家进行合作j鼓励我国的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企业走出去,在合作区内投资办厂。通过这种方式既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又转移出口和贸易顺差。

四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将加大对假报出口、以次充好、低价高报以及利用小规模纳税人货物、未缴税或缴税不足货物实施骗取出口退税活动的打击力度,挤压对外出口中的虚假成分。

(三)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

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将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除了出口退税政策以外,国家还将加快制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财税鼓励政策,推动企业的节能环保行动。差别电价政策将会很快得到实施;能源价格改革将会有实质性进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将会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标准将会有较大提高。

中央政府将加快制定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少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节能减少任务将更具体,责任更明确。同时,改革财税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关系,合理引导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四)适度稳定居民消费需求 努力稳定房价

以旺盛的购车购房需求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对重化工业发展和投资增长的刺激作用会持续较长时间,有可能激化消费升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此,在稳定投资增长的同时,适度引导购车购房需求,稳定消费结构升级速率,也将是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重要内容。

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及以下水平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已经成为我国住房政策新的共识,各级政府将从稳定预期,保障基本生活出发,在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基础上,加快建立覆盖更全面、更规范的城市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分流购房需求;加大“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70%以上”、追缴土地增值税等既有政策的执行力度,并积极开展物业税(不动产税)征收试点工作,与物权法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来控制投机性购房需求。

第3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农村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植情况和养殖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就必须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存在一些农业区办和集体企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上和技术能力上都有欠缺,因此,经济发展的总量还很少,农业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尚不存在差异性。第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我国处于经济短缺的时期,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实行生产及流通的双轨制度,促进了计划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这一背景之下崛起,同时,国家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无论是从发展规模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说都相当完善,已经完成了农业区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三化”的全面发展时期。“三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并趋向完善,农业的发展开始依靠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农产品度过了短缺的阶段,开始转为区域性及阶段性的过剩,这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包括非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就业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开始向“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部分地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竞争的势头,并且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局限性

1、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村化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农业,农村和农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村化的特点。第二,区域化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点,主要是从区域界限上来说的,农业区域经济的区域主要依据行政界线划分,具体的划分基础是县,农业的区域经济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等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管理权限也在这一范围之内。第三,结构性的特点。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主要是指农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这个总和既包括国家的经济,即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又包括个人的经济,即社会的就业和收入。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综合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经济运行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部门及领域。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综合了各个产业性的活动和非产业性的活动,同时还包括一定的管理和经营性活动。第五,民营性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逐渐向民营化发展,只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二元性的结构,城乡分治的后果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较慢,不利于农业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区域和小城镇交通设施、通讯设施落后,不利于城镇化产业和人口的集聚。第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缺少高等资源。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要素,目前,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具备一些自然资源、地理资源、气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等一些基层性的资源要素,但是,对于一些高等性的资源要素相对匮乏,无论是高科技术还是高技术人员都严重缺乏,影响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同时第一产业中农业占主导地位,且发展较脆弱,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另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各个产业的关联较小,农业区域经济的工业无法支持农业,第二产业无法与第一产业形成互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受到一定的政策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及农村的支持正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这些财政支出本身无法满足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的一些大项目及大产业大都集中在大中型的城市中,农村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及技术条件,农村的基础性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大,缺少大产业和大项目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缺少政策的支持。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农产品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解体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为影响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高出了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此,不利于在国际上的竞争,同时,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由于缺少发展的特色,无法形成市场经济的完善体系,市场经济促进了农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实际发展状况,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低产的田地占百分之七十,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可以有效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潜力的开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将技术、市场、产业、生态等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完善市场经济的农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方式。

四、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途径

1、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保护作用

农业在经营方式、行为方式及生产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农业在进行经济改革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农业的特点,不仅要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和生态化,同时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进行逐步的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产品结构,着重分析市场的需求,将农业的各个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

2、促进市场环境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经营引导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农业市场化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成果推广需要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分析研究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的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及方法,同时,要发挥高技术企业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特色农业的作用。

3、促进农业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组织结构,促进农业市场秩序的发展,发挥农业区域经济的优势,加强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化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产业质量体系。同时,要发挥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五、结语

第4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 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评价 “区域性OTC”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 浅谈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AHP法的区域经济影响定量评价 浅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建设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的影响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宁波港无水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浅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试论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简介[EB/OL] /ztzl/2005-09/16/contentes 64413.htm.2005-09-16.

[3] Kiyoshi Kobayashi. Makoyo Okumura.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 Speed Railway System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

[4] Fernand Martin. 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 Social Value Vs[J]. Regional Growth 2000

[5] David Ell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conomy[R].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2010.

[6]平野卫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J] 中国铁路 2003

[7]吕韬等 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8]王轩等 石太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C] 京津城际铁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10

[9]前瞻网 2013-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M] 2013

[10]杨明华,洪卫.论交通经济带的一些基本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1]颜鹏飞,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3月

[1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3]国发二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

第5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在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中,作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应该着力从学生的创业精神上来入手,增强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关联度。一是注重依托区域经济来转变创业教育改革方向,一个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上,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及就业关系紧密,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该从区域经济为本,从协调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来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对区域经济人才缺口的分析与梳理,使得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二是要发挥区域经济主导创业优势,凸显创业教育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离不开综合性知识人才的支撑,对于创业型人才来说,要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上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从地方教育机构来整合教育资源,凸显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协同,引导学生从创业实践中努力寻找与区域经济融合的切入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创业教育内容,实现创业教育资源与企业经济资源的协调、互动发展。三是要立足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创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高职教育在学科设置及专业性人才培养中,要依托区域经济职业岗位及人才需要实际,能够从创业教育实践中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凸显职业教育鲜明的区域特色,更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全面融合。

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创业教育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是注重对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资源融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教材及教学纲要上,要倡导与区域文化的联系,特别是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区域创业环境,优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上,积极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着力从法制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科研体系上增强创业教育的特色,转变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及区域产业。二是注重发挥区域经济的载体作用,优化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特色化分析与梳理中,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创新力体制,能够从创业教育实践中凸显区域经济的特色性,调整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能够从创业教育实践中强化对区域产业经济趋势的认知与互动。紧密围绕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发现和把握创业机遇上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如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服务产业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以满足对区域经济结构与创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三是发挥区域经济产业优势,优化创业教育体系。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来看,创业教育资源规划与完善是重中之重,因此应该从课程教学围绕区域经济特色来开展。一方面从创业意识及创业思维的引导上,加强对《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创业企业融资》《创业经济法律风险与防范》等课程的教学比重,让学生能够从创业教育中增强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在课程中融入《创业投资项目调查与可行性分析》《新创公司经营策略》《创业企业团队建设及管理》等课程,从学生实践中来交流经验,鼓励学生与社会经济进行关联,帮助学生在经济环境氛围中提升创业能力。四是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离不开优质师资的支撑,在创业教育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鼓励教师从区域经济实践中积极参与创业,了解和熟悉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理顺行业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从校企合作机制优化上,引进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来推进教学经验交流,提升创业教育师资的整体合力。

作者:杜建勤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第6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我国提出“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后,人们对“县域经济”的讨论越来越多,各地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笔者一直认为要慎用“县域经济”提法,否则在经济工作实践中容易形成误导。最近,笔者发现一些地方在抓经济工作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县域经济”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在谋划本地经济发展时,脱离实际,违背市场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盲目攀比经济发展指标,甚至有些地方不顾现实条件和资源潜力,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县行政区域内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上,有的则要求一律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工作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县域经济”提法有很大关系,为此,有必要对“县域经济”的提法做一重新认识。

对于“县域经济”概念,目前理论界大多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从这个概念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目前我们所谈的“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特色和区域界线,其实质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的县级经济。

从区域经济理论看,不存在专门的“县域经济”。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子概念,不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所谓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很明显,区域并不是指单纯的自然地理区域,也不与某级行政区域界线完全重合,而是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由于市场的作用,连续的、不间断的经济联系是区域划分的首要条件,正是由于这种密切的经济联系,才使区域经济活动显示出本地特色,具有一种同质性特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形成与县级行政区划这个地域空间完全吻合的“县域经济”。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区域经济应是具有一定产业特点或经营形态特点,且特色明显的经济区域(或称地带、圈、走廊等等)。在特定区域内,一般都有特点鲜明的、高度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经济管理组织特色。特色是区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行政区划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做出产业特色,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链,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比如某几个地理相连的县都以种花卉为主导产业并且在当地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都形成相同或相似特色的花卉经济,那这几个县就联动发展成为一个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当然区域经济并不局限于这样简单的一两个产业,更深含义在于它们在经济运动中紧密的经济关系,形成经济发展共同体。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就是当前我国一个外向型产业非常发达、联动性很强的区域经济圈。它的特点是经济单元中外商投资占有特殊地位。南贵昆也可以通过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带。

第7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区域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1997~2013 年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各地区的金融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同,金融结构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金融效率对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而金融规模只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针对区域金融发展特点,本文提出强化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的合理化措施,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BJL123)“我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演化机制与福利效应研究”。

【作者简介】刘静静,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蒋涛,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各地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万亿元、12.7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存款平稳增长,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因而,在贯彻落实“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这种背景形势,本文收集了中国1997~2013年衡量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值。并基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的估计,具体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强化区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文献综述

1.国外的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理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熊彼特(1912) 从银行和信用的角度说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的创新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创造,并且指出运行良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的企业家,为其提供信贷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帕特里克(1966)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种模式,即“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模式较为普遍,而到了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需求跟随型”模式。麦金农和肖(1973) 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应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 基于内生凸性增长模型(AK模型) 研究稳定状态下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社会的储蓄率、资本的配置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等途径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King 和Levine (1993) 选取金融中介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私营企业获取的信贷规模三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对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从国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

2.国内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

关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张企元(2006) 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贷款) 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中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在分析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 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赖于结构性的金融调控。胥嘉国(2006) 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工具变量法(IV) 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杨圣奎(2010) 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90~2008年间区域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证实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赵本福等人(2013) 运用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98~2010 年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 原因,而从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 运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78~1991年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迅速上升,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表现出类似于经济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说”的特征,并指出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李敬、冉光和、孙晓铎(2008) 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我国1978~2004年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度量,并运用R/S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源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一直位于高位状态,并且从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总体上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田菁(2011) 从部门和整体这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虽然稳定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显著表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的发展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导致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一) 区域金融规模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的递增、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途径得以实现。一般而言,金融规模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金融规模的支持。

表1给出了我国2005~2013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的GDP与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由此简要地说明区域金融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由表1 可以看出:①从纵向来看,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相应的GDP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区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区域金融资产的增长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②从横向来看,2005~2013年间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即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但从理论上看,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 区域金融效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发展水平,因而金融效率的高低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Pagano(1993) 内生凸性增长模型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到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之一,认为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了金融市场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是将吸收的存款有效转化为贷款,进而投资于能产生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区域金融效率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 区域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说明区域金融结构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因而,区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可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资金就相对越多,这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样,区域间不同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起到不一样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区域金融支撑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一)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过程中,通过参考闵姣(2013) 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张亮(2013) 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等多篇学术文章的基础上,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J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而在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上,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方面指标:①区域金融规模指标,本文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来的金融相关率(FIR) 来衡量,它指某一时点上一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的经济活动总量之比。对于欠发达省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并不发达,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FIR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L) 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 之和与区域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公式:FIR=(L+D)/地区GDP。②区域金融效率指标(LD) , 即将金融机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公式:LD=L/D。③区域金融结构指标(RL),本文选用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值衡量,公式:RL=R/L,其中R表示中长期贷款。

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1997~2013年17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各地区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在实证检验前,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而,首先对各指标取自然对数,分别命名为:LNRJGDP、LNFIR、LNLD、LNRL。

(二)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检验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反映了时间和截面空间的二维信息,因此,与时间序列数据相同,面板数据也可能存在单位根。为避免伪回归,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需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主要采取LLC 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由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指标序列均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即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规模指标LNFIR、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LNFIR 为一阶单整,而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2.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通过上述的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的LNRJGDP、LNFIR、LN?LD、LNRL均为平稳序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除LNFIR为一阶单整外,其余变量也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

从表3的Pedroni检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东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ADF和Group 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LN?RJGDP、LNFIR、LNLD、LNRL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②中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 v、Panel rho以及Group rho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③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 v 和Group 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西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④东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 rho、Group rho以及GroupPP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各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更具有效性。

3.模型的选择与建立。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建立三种模型,即混合横截面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依据Hausman检验统计量和伴随概率判断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并进一步依据F统计量检验建立混合模型还是固体效应模型。

经Hausman检验和F检验显示,模型的P值均为0,因而都拒绝原假设,最终建立以LNRJGDP为被解释变量,以LNFIR、LNLD、LNRL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三个角度分析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体的模型设置如下:

LNRJGDPit = αi + βi1LNFIRit + βi2 LNLDit+βi3 LNRLit + νit

其中, αi 是一个随个体变化,但不随时间变化随机变量; βi1 、βi2 、βi3 分别表示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即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系数; νit 为随机扰动项。

4.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为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市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LNFIR和LNRL 的系数非常显著,而从LNFIR、LNLD、LNRL的回归系数可知,1997~2013年间,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金融效率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并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可以发现金融规模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西部地区LNLD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但从LNLD和LNRL的回归系数看出,金融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东北地区LNFIR 和LNRL 的系数非常显著,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金融规模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却表现为抑制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区域金融各要素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得出三个基本结论:①区域金融规模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对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②区域金融效率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作用;③区域金融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对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的贡献。以上结论显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并且金融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不同。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推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实现金融政策的区域化。目前,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与区域金融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区域金融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因而,应针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实施差别的金融政策,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二,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创新,提高区域金融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效率。首先,政府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金融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其次,金融部门应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最后,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深化金融改革,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金融体系不完善和金融机制的不健全。因而,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金融改革,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实现区域金融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2] 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 models with spatial effects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Edward 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growth models with spatial effect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 Pagano 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3, 37(2).

[5]King Robert G., and Ross Levine.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3).

[6]张企元.区域差距与区域金融调控[J].金融研究,2006,(3).

[7]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6).

[8]杨圣奎.中国区域支持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9]赵本福,柏玲,季明河.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2).

[10]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经济地理,2006,(1).

[11]李敬,冉光和,孙晓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与变动趋势分析[J].当代财经,2008,(3).

第8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流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

近年来,电商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流经济的腾飞,而区域经济在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进步。可以说,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物流经济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较混乱、物流资源配置率较低、造成的资源损耗较大等问题,但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有效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率,本文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App、iPad等掌上终端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销售得到迅猛发展,我国物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外,我国正大力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传统物流进入转型升级期,这些为物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合理配置各种优势资源,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

物流经济随着网路电商的兴起而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而物流经济不仅仅满足了网络销售的配送货,而且对区域经济进行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物流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节省了运送方面的人力损耗,提高了物流企业运输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销售企业不必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对盘活区域经济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刺激了物流产业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物流运输体系,区域间的物流方式不断丰富,各类运输方式综合利用,运输系统得到完善。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区域产品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储运风险,有利于实现交易双方的互利共赢。物流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互联网经济作为中间纽带的作用机制下,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物流体系越发达,区域之间的产品越能够实现快速的交易,企业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1.2推进物流产业升级创新,带动企业转型

随着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购物模式,连带着企业的运行模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企业需要不断变革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区域经济在物流产业的大船上不断的前进和发展,区域经济中的多个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与物流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以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不被市场淘汰。而为了适应物流经济的节奏,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以往以粗放型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被精密型所取代。与此同时,物流经济的发展,有效调动了民间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活跃性,并将生产、经营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例如,信息产业对物流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是提高物流经济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在物流经济的带动下不再像以往一样受到多重阻碍和限制,在助推第三产业兴起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3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物流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压力和便利:一方面逼着这些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区域内的就业岗位,有效提升了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而物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最大效应就是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中小企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创业变得更加简单有效。物流经济的发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就业岗位,从物品的仓储、上货、运输以及最后的卸货、派送等都需要较多的人力。而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在人员的选择上没有太高的要求,通常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上岗就业。“要致富,先修路”,在物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创业,只要拥有一定的货源或是渠道等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一份优势,创业者就可以借助物流经济发展的东风,积极进行创新。

2物流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

目前,在物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较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物流经济作为新兴发展的一种经济,在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区域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共同发展。以下就如何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进行分析。

2.1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机制

物流产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有着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物流产业经济的市场竞争中,直接造成了区域内物流经济市场的混乱。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是目前区域物流经济的较大问题,影响了物流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阻碍。为此,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应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物流经济健康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做好良好的助推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推出行业标准,提高物流经济的水平,防止一些不合规的物流企业扰乱市场秩序,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对自身的经济水平进行精准定位,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构建物流信息分享平台,通过良性竞争来促进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为当地的产品输送和购进发挥重要作用。

2.2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

区域经济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从而导致物流经济的发展规模必然出现差别化。而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资源的浪费,运输车辆的闲置率较高,空车回城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物流经济的利益。为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与区域内的各个需求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包括区域内不同地方的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双方的信任,提高合作长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的成本。对区域内自带物流的企业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挖掘和开发物流产业的市场,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物流技术的提高,增加物流企业的可信度,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

2.3增强政府对物流经济的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正处于不断的磨合和改善中。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体对区域内一些传统经济产生的冲击,需要区域内容各个企业不断地转变和适应。在物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融合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对部分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物流经济的发展为区域内的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物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地产、基建等问题,都需要政府参与到市场的规划与发展当中,为物流经济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政府应对物流企业进行财税层面的降低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投入,推进区域的物流经济发展。

3结论

总体来说,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改革时期,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力量,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与物流经济的深度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物流经济的快速进步,也能督促着与物流相关的其他相关经济的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保证物流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政府应加强对我国物流经济的关注力度,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

作者:张春翠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雨轩.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5(20).

第9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