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第1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一、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着重在古镇、新城区、村庄布局规划方面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划审批、论证、公示制度,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规划审批程序。

加强对影响城乡长远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规划调控,围绕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探索以规划手段推动全镇建设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将村庄布局规划放到溱潼镇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

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坚持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体措施上突出四个“着重”:根据镇东部紧临戴南镇的地理优势,着重在镇东工业园区发展不锈钢产业;结合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着重在西工业园区发展船舶附件产业;按照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和旅游观光带的要求,着重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充分放大“溱湖八鲜”及溱湖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效应,着重发展溱湖八鲜特色产业,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

目前,溱潼镇工业已形成以不锈钢、船舶附件为主的两大产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80%,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0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81%。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每年实施10个事关民生的工程,城乡建设整体空间布局日趋合理。2013年实施的项目有:加快实施饮用长江水二期工程,启动汽车站搬迁,打通新城大道与会船大道的连接线,完成湖镇大道以及府前路西入口景观绿化工程 ,建成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镇宣传文化中心,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6座等。同时,全力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目前,溱潼镇10个村中,1个村已通过省级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初验,2个村已创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其余7个村均已通过二星或一星级验收。

四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村村通网络、通有线电视、通公路,农村公交村开通率80%。整合村卫生室资源,做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村庄全覆盖。整合教育资源,2011年投资800万元新建的溱潼中心小学幼儿园及溱小食堂已投入使用,充分发挥镇中心幼儿园优质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将中心幼儿园分园延伸至3个村幼儿园。全面实施饮长江水工程,确保全镇人民喝上“放心水”。

五是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着重从三方面推进:首先,全力推进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全镇10个行政村均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每村配备1名劳动保障专管员,站长由村党支书或村主任兼任,劳动保障专管员从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以及热心劳动保障事业的社会人员中择优录用。目前,镇社会保障服务所、村社会保障服务站均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现代化设备,为实现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市、镇、村”的三级互联共享,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其次,全力推进服务规范化建设。 全镇统一制定了服务流程、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网络管理等管理制度,完善了用工信息、创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台账,确保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再次,全力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狠抓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并通过电视、触摸屏向群众相关信息,使城乡劳动者足不出村就能全面及时掌握全市的就业服务信息,有效降低了求职务工成本。同时,组织开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专用软件,各平台通过劳动保障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镇村每一位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上传下载相关信息和资料,有效提高了平台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是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统揽,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建设,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更加健全,虚拟社会管控有力,“六五”普法全面展开,成功创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投入情况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实践中,溱潼镇通过预算内安排、上级补助、举借债务等途径,积极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资金。

从2012年溱潼镇资金投入情况看,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资金共计投入6095.2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预算内财力安排3261.93万元,上级补助200.3万元,借款2633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社保、城乡社会管理、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

未来5年, 溱潼镇将进一步完善小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突出旅游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市经营理念,加快实施项目建设,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全力推动溱潼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构筑大通道、实施大配套、改善大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学校建设、路桥工程、长江水管网改造工程、敬老院、环卫设施建设等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部门与镇政府之间存在权力分割。主要是机构设置条块分割,镇政府职能不健全。目前,除镇党委、政府内设机构外,还有区(市)直部门在镇的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大部分派出机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区(市)直部门,他们实际控制着小城市建设的各种要素资源,掌握着各种调控权力和执法手段。镇政府在推进工作、处理具体事务时,会受其权力和手段的制约,降低了政府有效、灵活、独立地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工作有体制障碍。

第2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城乡一体化;建议;河北沧州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80-01

2005年以来,沧州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到2012年底,全市564.34万农村人口,已有375.71万人饮用上安全达标水,仍有188.63万人饮用不安全水。沧州市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网,户户通水;西部地区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建设,实施联村集中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非常显著,但在工程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重复出现

2009年沧州市对农村饮水不安全情况进行了重新复核,复核结果:新增用水不安全人口165.52万人。其原因:一是部分供水工程规模小、标准低。河北省水利厅通过调查比较认为,在平原地区农村联村供水规模在2万人以上比较合适。而沧州市2005—2006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2007—2008年以联村供水工程为主,每处供水人口小于2万人,供水规模较小。且所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一般只建设到村口,村内工程利用原有工程,由于一些村内工程老化或管材质量低,承受不了供水压力而损坏。二是设计不合理,致使居住在管道末梢或地势较高的居民不能喝上符合饮用标准的水。三是由村管理的供水工程建后管理不规范。沧州市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形式有2种,即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管理和村委会管理。由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管理的供水工程管理规范。单村和大部分联村供水工程建成后由村委会管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上岗,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对净化设备进行很好的保养和及时维修。四是一些人对饮用不安全水的危害认识严重不足。由村委会管理的供水工程供水形式为分质供水,即安装小型净化设备向村民供符合饮用标准的桶装水,其他生活用水通过管网供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一些经济条件差或对水不安全危害认识不足的村民就不购买符合饮用标准的水,仍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桶装水利用率比较低[1-2]。

1.2 一些供水工程水价制定不合理,没有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由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管理的供水工程,水价经过了物价部门的批准,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现了以水养水;由村管理的供水工程,执行水价由村委会制定,水费收取标准有2种:一是按电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取水费;二是按人头每人每月1~2元。水价定得太低,不能实现以水养水。

1.3 利用地表水供全市农村饮水的思路需调整

沧州市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总体思路:2010—2012年,沧州东部地区建成以“引黄、引江”外调水源为支撑,深层地下水水源为备用补充,以大浪淀水库和杨程水库2座地表水水源地为基点,以现有沧州市区及各县市水厂为支撑点,采取就近供水、因地制宜的方式,通过供水管网和配水站(点)辐射,最终实现供水到户、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网路格局,到2012年,沧州东部地区的所有农业人口全部喝上黄河水、安全水;西部地区先利用地下水建设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并管网入户,而后通过水库建设,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切换水源,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到2014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以地上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的集中供水网络,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3]。

目前,沧州市东部地区集中供水工程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但由于引黄水量有限、南水北调项目正在前期准备阶段,东部地区农村饮水水源仍以地下水为主。据统计,2011年沧州市东部地区年总用水量27 181.28万m3,2011年引黄水供水量8 845.14万m3,东部地区若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部用上地表水的目标,地表水还差18 336.14万m3。

从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上来看,引黄水水价4.5元/m3,引江水价初步测算6元/m3左右,这样高的水价对于市区、县城及距城市较近收入较高的农民可以接受,但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难以承受。因此,需要调整农村饮水水源的思路。

2 解决沧州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建议

2.1 调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思路,全市统一调配水资源

考虑到引黄水、南水北调水的水量、水费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沧州市解决农村供水水源思路调整为:沧州市区、各县城区和渤海新区所有用水户均用地表水;市(城)区周边农村居民可因地制宜地实现饮用地表水的目标;有条件的县可通过县财政补贴水费,使农村居民实现饮用地表水的目标。其他农村居民饮用水源仍为地下水。

2.2 全面加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建设

实践证明,城乡管网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管理,是克服重复出现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沧州市要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谋划开辟李家岸和小开河引黄线路,不断完善位山和潘庄引黄线路,增加引黄水量,扩大供水范围。建设好石津、保沧2条跨市干渠工程和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等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14年可引来南水北调中线4.53亿m3的优质水源。加紧跑办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该线路上分配河北省的水量指标是7亿m3(主要供应沧州),是解决沧州市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二是实施水库工程,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2010年,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了“十百千”水资源调蓄工程,其中的“十”就是建设10座水库。东光观州湖水库作为河北省首座县级平原水库已于2011年底建成蓄水,并实现了向城区及周边农村供水;肃宁水库也于2012年开工建设;任丘水库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河间、献县、青县、泊头、吴桥等水库前期工作日益完善。这些水库工程全部建成后,全市将新增一次性蓄水能力2亿m3以上。三是实施水厂工程,提高集中供水能力。近年来,沧州市把供水保障能力更高的集中供水水厂作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积极打造覆盖全市的集中供水网络。在此基础上,今后的管网建设要进一步优化设计,管网要建设到村内,确保供水范围内村民全部喝上符合饮用标准的水[4]。

2.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饮用不安全水危害的认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宣传,使饮用不安全水的危害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饮用不安全水的认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参考文献

[1] 陆鹏.广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践[J].江淮水利科技,2012(4):42-43.

[2] 安浩东,蔺继平,乔建忠.浅谈临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2(6):141-142.

第3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金融支持 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应对措施 金融市场发展

现在来看,新型城镇化更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性,因为十已明确指出了中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坚持的理念便是以人本、生态文明、四化同步、文化传承。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其需要的资金总量以及技术支持等都要比以前多得多,所以便要求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断协调,即完善金融体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保障的资金支持,并对城镇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本文研究的主题即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研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和优化;金融对人口、资源、城镇一体化、空间、环境的分类支持以及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支持;发展新型的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绩考核机制。

总结来说,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就是为了使金融支持和城镇化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给予新型城镇化在人口、资源、环境、城镇一体化以及生活方面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包括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优化;使产业升级、产业集聚有效结合;支持城乡一体化,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原有的包括银行贷款、土地融资等有关融资渠道;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大胆尝试吸引外资、公私合营的融资形式。

(二)特点

1、政策性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包括很多公益性的项目,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公共服务,包括城镇交通、供水、发电、通讯、文化、教育、养老、住房、居住环境、医疗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及特征,它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运转,而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资金支持形式进行投资并不能有效完成既定目标,所以政策性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公共设施及服务通过依靠政策性支持会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2、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的特征其实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二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因为城镇化需要的资金是多元化的,所以为了配合这种方式,自然而然便要求金融支持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城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不单单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城镇规模那么简单,城镇化的核心其实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完善制度体系。正因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非常多元化,这也便使资金需求变得更复杂更多元化,比如“三农”融资对于城镇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小、频率高;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却是需求多周期长。但其实从目前来看,尽管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是由于金融支持体系和结构并不完善,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金融支持并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多元化。

3、均衡性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应更注重均衡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完善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必然要加大金融支持规模,但是现在金融支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供给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金融机构及人员、相关配置等都流向了城市,甚至有很多的农村资金也都流向了城市,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城市相比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以推进城镇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作用及影响

金融支持对城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为城镇化提供资本配置效率,三是为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对金融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城镇化的扩散效应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管是企业集聚、人口集聚还是产业集聚,只要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从而集聚在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扩散效应,所以在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下会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的经济也会不断得到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三、应对策略及建议

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说明相关政策及措施对缩小城乡差距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金融支持水平不能完全协调于城镇发展水平,即金融支持水平较城镇化水平要远远落后,究其原因,一是金融发展的规模小,二是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三是金融发展效率太低。针对这些现象及原因,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要求。

四、结束语

提高金融支持的水平和质量。金融机构类似于各种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等一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加大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其次是调整金融体系结构。要促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完善财税制度、信贷结构,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持的多元化,从而使金融支持结构更合理。最后是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加大政策性银行对相关企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基金引导资金投入,从而加大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勇,郭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N].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05)

第4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 和谐发展

上冈镇自2011年被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以来,坚持“四化同步”,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发展之路。2013年,该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收入2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64元,今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 上冈镇主要做法

1.1 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推进全域城镇化

上冈镇立足区域特点,按比较效益优势来确定产业定位,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布局,引导城乡居民向新园区、新镇区和新型社区集聚。先后投入千万元,编制了《上冈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上冈镇区建设详细规划》、《副中心物流商业网点规划》、《建湖港区上冈作业区工程建设规划》等规划,将专项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实现了规划融合覆盖。

1.2 加快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上冈镇按照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产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向园区聚集。一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建成园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冈现代农业园入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已达34家,今年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建设百亿级工业园区,在镇西南片建成建湖县上冈产业园,实行镇区合一管理。目前,入园企业达62家,园区经济总量达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24.3亿元。工业集中区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仅江淮动力集团就委托镇就业中心培训上岗了近千工人,园区被认定为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该镇先后建起易家乐生活广场、盐阜建材城等商贸园区,配套建成四星级上冈国际大酒店,为开展大型活动和园区企业接待客商提供了方便。

1.3 加强功能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上冈镇坚持抓好道路、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一是完善道路框架,构建城乡交通网。先后兴建2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6条主干道和3座串场河大桥,形成“六横四纵”的镇区主干道骨架,新增城镇道路9公里、25万平方米;建成苏北二级客运中心上冈客运站,日均发车350班次,客流量近万人次。二是着力实施安居工程,引导农民进城入镇。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建成南苑小区、上冈新城、都市名城和隆世达财富广场等10多个规模住宅小区,为产业工人安家落户提供了保障。出台鼓励农民进镇购房置业的意见,按照把“农民集中安居工程”和“农民转化市民工程”有机结合的要求,加快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进镇入户农民达2000多户。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与城镇生活。投资近亿元,建成年供水能力2.5万吨的上冈地面水厂,铺设Ⅰ级管网40多公里,Ⅱ、Ⅲ级管网300多公里,改水1.5万户。

1.4 加大民生投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上冈镇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流通等优势,着力提升城镇软实力。一是加大教育医疗项目建设投入。新建成上冈高级中学新校区,共18轨54个班,可容纳2700多名学生。上冈小学西校区主体已经建成,明年秋学期将投入使用。镇区拥有幼儿园5家,儿童入园率达100%。新建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即将投入运行。二是加快构建城乡就业服务网络。把解决流动人口和进城入镇农民的就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依托劳保服务中心,开通就业服务网站,建成标准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全镇就业管理系统求职登记、用工信息、技能培训等资源共享。2013年,举办技能培训9场次2500人,被评为“省级充分转移就业镇”。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5 立足生态建设,打造宜业宜居的人居环境

上冈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建设全过程,努力做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一是加大镇区环境整治力度。上冈产业园区实现了雨污分流,工业、医疗废水处理率和消毒率为100%,医疗废弃物实行联单转移制度,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上冈污水处理厂已由县污水公司进行运营,同步建成污水管网30公里。二是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投入近3000万元,整治156个自然村庄,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座、集运点22个、垃圾房1442个。成立了镇农村环卫所和绿化办,配备了305人的农村保洁队伍,各村均落实了专职环保员,环保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实现村居垃圾处理全覆盖。三是加快绿化造林步伐。2013年,该镇完成成片造林2600亩,新建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3万多亩、围村林4个,道路绿化总长3.5万米。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占地200多亩绿树成荫的上冈人民公园。上冈镇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生态立镇上已迈出坚实的步伐,正在迎接国家生态镇创建专家组验收。

2 几点建议

2.1 加强规划深度融合,引领城镇协调发展

盐城市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大市区和各县(市)“1+7”的城乡规划体系,但与城镇总体规划、国土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融合不够。建议在编制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过程中,坚持“一核三轴四片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整合空间资源要素,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城镇化水平。

2.2 强力推进产业提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一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特色产业、配套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城乡工业集聚发展,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集中区和中小企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乡经济互动性。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积极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用财政、社会资金鼓励和扶持城镇居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初始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和农村从事三产服务业。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按照产业提升、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庭院美化、生态保持的原则,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旅游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一产特色化、一产二产化、一产三产化”。

2.3 加大镇村建设力度,优化镇级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力度。在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配置上向重点中心镇倾斜,激发其发展活力,使其尽快形成较强的吸纳承载辐射能力,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乐业安居。二是大力提升一般镇发展内涵,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建,加强镇区规划建设管理,以较高的城镇品质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造血功能。

2.4 活化农民财产权能,引导农民进城入镇

固化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固化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二是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激活农民财产权能。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收益权利。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开展清理核实、界定权属,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理确定股份。

2.5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把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作为打破人口流动壁垒,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

2.6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改善镇村面貌

把整治镇村环境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推动整村面貌的持续改善。一是建立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动管理法治化,把经常性管理与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建立落实镇容镇貌、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广告秩序、绿化管护、环卫保洁管理长效机制。二是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继续坚持“点线结合、突出沿线,重抓典型、以点促面”的基本思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环境源头保护、生态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和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做到“规划先行,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国均,赵寿华,周庆干.盐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3(10).

第5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摘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三个方面描述了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顶层设计,专业服务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提出强化政府供给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等建议,以此来推进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铜陵市

从2014 年3 月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看,新型城镇化是有丰富内涵的内生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片面的城镇人口增长和面积扩张,是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的保障。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来探析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实现路径,努力为全国中小资源型城市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1 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状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铜陵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1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铜陵市2008 年成为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以来,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明显加强。铜陵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快铜陵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铜陵市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三延伸两覆盖两集中”的战略,即交通、供水和供气延伸至中心村,供电和电信覆盖到各个自然村,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铜陵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还把城市的建设理念移植到乡村,在“全域铜陵”的大视野下,推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日益凸显。在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上,铜陵以打造精致大气之城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主线,构筑“一代两翼,城镇两级”的发展脉络。努力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带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1.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 年11 月23 日,铜陵市举行流动人口居住证首发仪式,这也意味着铜陵正式启动户籍制度改革。然而,发放居住证只是铜陵户籍制度改革的开始,其改革的重头戏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登记管理,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传统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称为“铜陵市居民”。建立一元化户籍管理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方便,推动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1.3 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

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重要思路。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完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方式,让各群体共享幸福生活。从2007 年开始,铜陵市政府就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这一民生工程,到目前为止铜陵市已经有1000 名困难老人享受到这一服务,政府每年都要为此支付近400 万元的服务费。2012 年,铜陵市积极谋划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以“12349”电话热线和“一键通”老人机为纽带,建立“安全、便捷”的养老服务呼叫救助体系。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只是铜陵市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中的一个缩影。2014年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同步编制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预算。纳入购买服务预算项目共32 个,涉及购买主体22 个,购买资金总额达7300 多万元[2]。涵盖就业技能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民生保险、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等多项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民生工程。

2 铜陵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进程中,铜陵市做的相对较好,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别是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1 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近年来,随着铜陵市服务型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仍相对不足。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仍然偏低。2013 年,铜陵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80.6 亿元,全年财政收入130.1 亿元,增长2.2%。全年财政支出100.6 亿元,增长4.4%。全年民生类支出增长6.1%[3]。虽然每年财政投入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和比重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比重就明显偏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另外,由于铜陵地处丘陵地带,在一些乡村地区,居民处所地零零星星、高度分散,尤其是偏僻的远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较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

2.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乏顶层设计铜陵市目前尚未给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顶层设计架构,在实施过程中,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筹划,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为“单兵推进”,的政策权威性不足,这反而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难度。此外,铜陵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布局也不尽合理。主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在某些新建城区,如西湖新区、东部、南部城区等,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却未能及时跟进。

2.3 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缺失严重是否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是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但是建立在长江边的小城市,铜陵对优质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吸附力有限,对基本公共服务人才的配备不够。目前,城区的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较为集中,农村、基层社区服务人才则较为欠缺。教育、文化、卫生等高技术专业服务人员出现大规模“净流出”现象。同时,由于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实行人员聘用制,工资福利待遇难保障,使得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这也直接影响到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3 铜陵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路径

3.1 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各级地方政府

必须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改革并建立起财权和事权相对等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形成规范、合理和可持续的公共投入机制及其投入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

3.2 构建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提供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转变基本公共服务只有依靠政府来提供的观念,重视和培育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打破垄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 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设计在打造以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整体筹划,统一制度安排,无差别地提供覆盖所有人群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铜陵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让所有的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资源,促进铜陵义务教育的进一步优质均等发展。

3.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举措。在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队伍,形成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人才支撑力量。

为应对社会大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喷井式增长,以及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期望标准的提高,要建设一支服务质量好、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公共服务人员队伍。为此,铜陵市要未雨绸缪,应当提前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需求进行准确合理的预测,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培养规划,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人才的保障和激励制度,构建规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业绩评价机制,增强舆论宣传,营造一种全社会都尊重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全域铜陵”幸福城乡居民[N],经济日报,2012-2-17.

[2]陈炜,我市能购尽购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N],铜陵日报,2014-4-16.

[3]铜陵市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6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划分还不够明确,面临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的问题,并在各级政府间出现了“事权层层下放、财权和财力层层上收”的现象[2]。这使得县乡基层政府面临着自身的财政能力无法承担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任的困境。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暂时还未能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系。在公共服务资金筹集体制上,城市和农村存在很大差异的。我国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资金几乎完全由政府提供,但农村仍然运行的是制度内与制度外筹资并存的模式[3]。农村供给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的比例依然很大。我国自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县乡政府的制度内收入进一步缩减,县乡政府一度陷入财政困境。县乡政府政府只能借助于制度外资金来保证经济运行,甚至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了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虽然这种现象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扶持已有所改善,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短缺的问题。我国在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上,存在环节重复、资金分散的问题,并且在资金管理上甚至出现存在扣留、挪用的现象,致使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效率低下。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城乡间公共产品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财政平衡功能[3]。

2国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2.1国外推行的各种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在国外,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制定了众多有效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美国的政策实践主要致力于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采用了多种补助相结合的模式。水平补助、基数补助、保证税基等补助模式各有特色并相互补充。同时,美国对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免税和减税优惠政策。德国致力于保障全体享受相同生活条件的权利,并在全国范围内落实统一的生活标准;同时,德国设有财政均等化项目,富裕州缴纳累进税后通过财政均等化项目向弱势州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4]。加拿大为保障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了强有力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联邦政府对财政收入低的省份实行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具体措施如下:取全国税收收入水平居2~6位的省份的均值作为全国的财政补助标准,依据此标准对财政水平较低的省份或地区给予补助,补助数额=(全国的财政补助标准-该地区的财政水平)*该地区的人口数[5]。另外,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这两大政策能够保障省域间财政支出能力的相对均等和省域之间资源的流动性,促进各区域发展机会的均等。在日本,中央直接对47个都、道、府、县和3300个左右的市、町、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分配。同时,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日本实行公共服务的民间委托和民营化,并在2006年颁布了《关于引入竞争改革公共服务的法律》[6]。这些政策确保了日本地区间财力分配的横向均衡,并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政策在各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较大作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2采用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国外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各具特色,但从供给主体方面分析,主要存在如下两种模式。一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市场经济体系完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组织有着长期自治的经验和能力,因此逐步形成了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协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7]。例如,在美国国防领域的公共服务主要由联邦政府提供,而其他类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各州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美国的部分农村医院便是由社会慈善组织筹建的。二是在经济发达但地方政府自治能力不强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各级农村合作组织实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7]。在日本,农村的公共服务主要是由政府和农协组织提供的。中央政府对农业的高度支持和保护是日本农村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

2.3重视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在美国,农村与城市的义务教育体系由联邦政府进行统一管辖,农村义务教育已经覆盖全国。美国建立有较为完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用于消除各州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教育不均衡的状况。教育支出经费主要来自公民的财产税,并形成了以州级政府为主,联邦政府、州级政府和学区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义务教育供给模式。为确保城乡能享有均等化的义务教育,日本颁布了《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孤岛振兴》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村教育的发展,并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由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8]。韩国在教育资源分配侧重于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推行“先农村后城市”的基础教育政策。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而大中城市的教育经费多来自于地方政府与私人。

2.4重视城乡之间公共基础设施的均等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约10亿日元用于补贴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生产建设,援助农村兴建水利、整治土地、修造公路等[9]。日本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差别不大,农村居民享受着与城镇居民一样的水、电、气、空调等基础设施。美国农村基础设施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在农村地区建有非常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美国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建有良好的市内公共交通体系,将城乡经济紧密相连,随着其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富裕居民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在欧盟,城乡一体化融合已经完成,建成了现代化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大部分村镇均修建有高等级公路与通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密切连接,水利工程、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用电、道路和土地改良等设施完备。这得益于欧盟框架下,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富裕的成员国对较贫穷成员国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共同扶持政策。

2.5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为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持续性,各国均倾向于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美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农民税种较少且纳税额较低,总体而言减免力度比较大。美国每年约有1/4的农民免交所得税,有约一半的农民仅按最低税率交税,并且农村地区在生产、储备、出口、休耕等环节均有一定的财政补贴[7]。日本的农业补贴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和农地整治等方面均有财政补贴。同时,日本还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日本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差别不大也主要缘于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巨大投入和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些举措保证了全国各地方政府都能为本地居民提供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务。法国在政府预算中专门设立了农村发展整治基金,专门用于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并且法国会给予购买农业机械及配件的农民一定的财政补贴。2013年底,欧盟各成员批准未来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方案,预计2014-2020年再投入4083亿欧元,约占欧盟同期总预算的38%。这些连续性扶植政策把改善基础设施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其中两大重点[9]。

2.6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督管理国外很多国家建立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机制,以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效。早在1999年,英国联邦政府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跨部门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并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与部门的日常管理相结合。英联邦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绩效评估20a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显着的提高。美国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提出以公民意愿为导向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绩效评估,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主体的评估体系。1998年,美国专门颁布规定,要求所有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都必须要做绩效报告,并要求向各方反馈绩效评估结果[10]。这些绩效评估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澳大利亚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主体由政府内部评估机构、政府外部评估机构和国家公民三部分组成。在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环节引入公民参与,不仅引导公共部门更加注重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诉求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能够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与公民的意愿相一致[11]。

3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明显偏低。我国应自觉地吸取他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和经验,并积极摸索适合我国特点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3.1创建多元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单纯依靠政府供给,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可以借鉴别国所采用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拓宽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是可行的且必然的。因此,我国应该吸引各种非政府组织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建立以政府供给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模式[12]。可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试点工作,通过购买合的方式将公共服务的供给承包给其他社会主体,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必须依据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供给主体。例如义务教育、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纯民生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作为供给主体,而例如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等不易造成垄断或拥挤的准公共服务产品可以引入社会组织作为其供给主体。

3.2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财政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应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为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持续性和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加快推进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首先,我国必须纠正之前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对城乡的差别化对待,尽快改变城乡财政投入失衡的局面。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重中之重[13],确保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其次,必须明确各级财政在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中的职责和作用。消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缺位”和“越级”的现象,并将各级财政在公共服务事业中的职责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范畴。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在美国、日本、韩国的国,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开规范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当增大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另外,必须规范并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加大对农村基础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河流改造、医疗条件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比例,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13]。

3.3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英国的政府信息化网路建设对本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值得深处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中国学习和借鉴。政府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既可以促进政府自身行政能力的提升,又可以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的进程,实现公平与效率双赢的局面[14]。首先,我国应该建立公开与合作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致力于推动政府与民众、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以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其次,政府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息的责任,且政府具有获取社会各方面信息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达到公各类信息上传下达的目的,民众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化平台享受到公共信息服务;另外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完善人民公共服务信息获取机制,充分宣传中央级地方政府所出台的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确保广大民众能够及时获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信息,有助于加深民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3.4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英国和美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离不开两国在公共服务事业中有效的绩效评价。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责制。我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以城乡居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根本标准,探索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同时,可以效仿澳大利亚,在绩效评估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建立全方位、协调互补的考评体系,监测和评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全进程,将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程度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另外,各级政府还应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引导调节机制,确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稳步推进。

4结束语

第7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一、宁夏城镇化的整体情况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一)整体情况

截至2013年底,宁夏全区总人口655万人,城镇人口347.96万,城镇化率达到54.67%,首府银川市城镇化率达76.04%。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平罗等一批城市新区相继建成;各地加大老城区、旧街巷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力提升了城镇经济实力,城镇吸纳能力显著增强。

(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1.隆德县是革命老区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人,城镇化率为24%。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4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4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12元,增长15%。

2.中宁县按照“一城三区、南展北扩”的发展思路,注重设施配套,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承载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0%,县城基本形成了以旧城改造、滨河新区、石空工业城三区建设并重,以石空、新堡区两翼发展的“一城三区”、“一核两翼”、“七纵六横”的城市发展格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平罗县面积为1568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近年来,平罗县抢抓自治区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产业支撑,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配套,优化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2%。

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与经验

(一)强调总体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方向

隆德县以县城总规为龙头,突出“生态文化旅游”县城定位,构建“三横四纵”城市路网格局,打造功能区,扩大县城面积,改造城市主干道,把大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开发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宁县制定了高标准的《中宁县县城总体规划》,促进城乡规划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针对各大重点项目、重点街区、重点路段进行规划设计。平罗县先后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以及其他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为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隆德县“一环三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县集中供热热源厂,集中供热率达到98%以上,建成县第三水厂,改造提升供、排水管网。平罗县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大绿地、宽马路、现代化、和谐型”的理念,推进实施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近3年来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3.8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7平方公里。中宁县共改造开发建设住宅小区30多个,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投入旧城改造建设资金30多亿元,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139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近2000套,极大地改善了主城区居民居住环境。

(三)突出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就业

平罗县实施工业经济“四个双百亿工程”,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多元合金、煤化工、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全县规划企业大道105家,创造就业岗位2.15万个。通过“抓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活流通”,扶持和引导14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扩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万余人。隆德县开工建设六盘山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整合项目资金8800多万元,先后招商引进22家企业入驻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极大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注重改善民生,强化社会保障服务

平罗县新改建各类学校20余所,建成职教中心,吸引农村居民子女进城求学,带动农民进城落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宁县石空工业城是集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后勤保障、商贸服务于一体的滨河生态小城镇,承担着为工业园区务工人员配套服务、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重要功能。工业城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园区产业工人住房难问题,并为石空工业城及周边群众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优质服务。

(五)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城乡融合体制

平罗县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明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荒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五项权属”,率先探索建立农民“三权”自愿永久退出补偿机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三项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等资源。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产业整体规模小、布局分散,与城镇发展的协同性不够,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城镇人口增加受行政区划调整、征地拆迁等偶然因素影响大,依靠产业发展吸纳非农人口进城的城镇化主流渠道作用不够突出。现代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力、新型工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后续支持力还不够强。影响了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小,发展模式粗放。

(二)城镇化实现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调研的三个县普遍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危旧房屋数量多,排污、排水等设施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水平较差。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张快于相应的经济活动聚集、社会结构转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置,城镇化率与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应尚不明显。

(三)各项规划的编制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城市建设

各市县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调整修编县城整体规划,有的市县比如中宁县近期规划年限已到,需要编制新的五年规划,2009年实施的规划调整修编没有将石空工业园区和宁新物流园统一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致使其成为独立体,弱化了与城区的联系。此外,“大社区”、“大村庄”布局建设规划尚未编制出来,影响了新型农村大社区建设。

(四)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缺乏有效引入机制

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出发,城镇化过程中将产生对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相应的建设资金保障是一个重要环节。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城镇建设投入多数以政府为主,缺乏有效的吸引社会资本机制,绝大多数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匮乏,不能适应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需要。

(五)体制依然存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人口、资金、资源合理流动和区域市场开放等方面还存在行政壁垒。农民在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医疗服务、子女求学、安居就业、社会保险、生活保障等制度方面还不很健全。

四、推进宁夏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具体城市规划

在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规划意识,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超前性,借鉴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点,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科学论证,搞好城乡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重点搞好城市详细规划和单项专业规划修编,搞好村镇规划,完善修编集镇规划、塞上村民新居、旧村庄整治规划、大社区、大村庄布局规划,使农村一般村庄向中心村靠拢,中心村向集镇聚集,村民建房向大社区、大村庄聚集,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居住质量。

(二)实施政策倾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简化管理层次,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帮助财力薄弱地区建立县乡最低财力保障制度,确保基层政府运转资金的基本需要,切实提高民生事项、公共安全等的支出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需要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使一部分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共享水平。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在推进户籍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证制度,以举家迁徙的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加快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适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具备一定条件、有较好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

(四)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城镇化发展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关系进镇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妥善处理。城建用地应依据有偿使用的原则和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先征为国有,再将使用权出让或者出租给使用者。对农民进镇建房、经营性用地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

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为城镇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内外经验证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相当大,是三次产业中唯一可以长期增加就业的产业,因此,西北城镇化在大力突进工业化的同时,应该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活跃城镇经济,为加快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提供必要条件。

(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第8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李振平:必须打破行政壁垒

陕西省信息中心主任李振平:西咸一体化进展缓慢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推进缓慢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多年来咸阳长期处于西安特大城市发展的阴影区,其科教文化、商贸物流、餐饮旅游、交通通信等城市功能发展不起来。二是西安的空间扩展受到约束,功能区优化布局难以有效实施,影响结构升级、效益提升和整体做大做强。三是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协调。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从高于西安、咸阳个体的角度,加强资源要素整合,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科学布局、统筹发展的格局,达到1+1大于2的目的。

而要做强关中都市圈就首先必须做强西安这个核心,但目前的现实是西安尚难担当此任,只有和咸阳联手才能实现这一设想,这一点两市虽然都有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上却不尽如人意。而当前要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突破,就得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打破行政区划来统筹考虑这一问题。

首先是统筹考虑西咸的产业布局。对此,李振平表示,目前西安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西安高新区和西安经开区实行的“一区多园”政策很有效果,因此,陕西省政府应从两个城市发展空间的整体布局考虑,统筹建立几个产业园区,而且可以考虑把咸阳的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这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实现国家政策和国家级品牌的共享。如泾渭工业园区向西铜高速公路的以西的泾阳延伸,统筹建设咸阳空港物流园和西安六村堡空港物流园区,建设西咸输变电工业园区等。而在产业功能区上,则要协调好一、二、三次产业和工业、服务业各行业的布局。如协调好能源化工等污染产业的布局,目前,咸阳石油助剂厂原址一带已处于西安、咸阳城市中心位置,不宜再扩大建设能源化工项目,另外,也不宜在渭河沿岸、五陵原坡前的狭窄地带建设多晶硅产业项目。

其次是统筹考虑两市的城市设施建设,建设共同的环线公路、通达的城市干线交通(地铁、主要道路对接),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布局、统一处理。如目前咸阳的垃圾处理已没有适合摆布的空间,应对两城市垃圾处理和设施建设进行整体布局,共建共用。

再次就是统筹资源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及供排水设施建设,其中应总体考虑在渭北建设阎良和泾三高共用的新的供水设施和中水回用系统,土地利用及统筹建设和利用,生态环境整治建设和环境承载力共享,包括渭河沿河水林路景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和共享。

还有就是统一功能区布局和加强边缘地带的共建。在统一划分城市功能区上,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功能分区,具体为中心古都城文化区和旅游购物商业区,南部科技教育和创意产业区,渭北先进制造产业带,东郊军工、批零商贸市场区,西咸之间高技术产业与金融、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区,秦都、渭城电子与生物保健医药工业区。另外,统一布局建设边缘地带,把这一地带作为两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开发的重要潜力区来建设,如新设立的咸阳渭沣新区和泾渭新区可以整合现在分片规划建设的西咸共建区、渭河生态带和渭北产业带。而其运营模式则可借助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经验和运作模式。

因此,这就需要一个高层协调机构来处理。他建议说,如有可能的话,陕西省政府可考虑设立一个西咸一体委员会,下设规划、财政、产业、设施建设等几个协调管理专业办公室来统一协调两市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两市还应着手统一户籍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等一些涉及民生方面的议题。

张仁华:呼唤配套政策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仁华表示,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影响和制约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因此,6年来西咸两市仅实现了电话同号、农产品检疫同步,而其他方面仍停留在务虚阶段。

他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演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目前,虽然西咸两市在共建西安大都市圈上有共识,但在交通、产业、环保等对接上则需要突破自我利益分割,按照提升西咸经济整体实力、加快经济一体化的理念实施大联合、联动共赢的发展举措。

二是省级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急待加强。6年来,西咸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两市政府间自发地协商推动,由于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合作、城市建设布局、交通延伸与对接等问题上,两市政府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加之陕西省政府在西咸一体化上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推进机构,以致该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西咸一体化既是政府行为,更重要的是突破行政区划下的市场运作。如何解决在一体化中的利益共享、利益补偿机制问题仍然是制约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是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有效抓手和平台。

为此,他建议陕西应尽快出台《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的指导意见》,从而进一步明确西咸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发展规划和财税、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西咸两市有操作层面上的基本依据。同时,新设立的陕西省西咸一体化协调指导小组应尽快启动实质性的工作,加强对两市的协调指导,解决重大城镇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布局和有关利益分配等问题。另外,针对西咸一体化缺乏共建抓手的实际,根据国家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比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南郑东新区的做法,可把西安、咸阳两市结合部的三县两区(高陵、三原、泾阳、未央、渭城)等有关区域打造成为西咸新区,作为西咸共建区和经济一体化示范区,促进城市对接、产业对接。力争2020年,使这一区域的生产总产值由现在的610亿元提高到4000亿元,城镇化水平由42%提高到80%。其中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使关中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等接近或超过滨海新区、成渝、环北部湾等经济区。

他补充建议说:“国家应将西咸作为西部大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借鉴国家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做法,积极建议国务院将西咸作为西部大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项目等重大支持。使西咸的产业开发、城镇化发展、城乡统筹等取得根本性突破。为此,陕西省政府也应拿出一部分资金和建设用地指标向这一区域倾斜,重点用于解决两市城市道路对接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两市融合。”

薛健: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

陕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薛健表示,西安、咸阳是陕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条件最好的两个城市,而且空间距离极为接近,经济互补,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而随着近几年西咸两市的不断努力,西咸一体化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新阶段,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需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对此,薛健表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将渭北产业聚集区、西咸一体化共建区、空港产业园、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等重点建设区域成立西咸共建区,赋予省级开发区相应的职能权限,并由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参照西安高新区模式管理,形成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效抓手。

二是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倾斜。全省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优先考虑西咸一体化区域。重点支持西咸共建区的重大交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特别要加强重型基础工业大项目的布点。

三是加大在关键要素调配上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西咸一体化建设的用地指标纳入省级土地调控计划,由陕西省政府统一调剂,予以优先安排。另外,由省、西安市、咸阳市三家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西咸一体化专项基金,对西咸一体化区域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生态环境整治、重大技术研发等方面予以补助和贴息。

韦苇:政府应加大协调力度

第9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苏北农村;农民住房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美国的高科技是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两件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点。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新型城镇化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所谓“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标准,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农民住房问题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民住房问题是化解目前城乡住房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苏北地区为例,通过调研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民住房问题,研究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期望对江苏省以及全国的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农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带来启示与思路。

一、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下农民住房现状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江苏省增加的城镇人口已超过四千万,人均住房面积从6平方米增长到30平方米以上,城市交通、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从短缺到基本适应、适度超前。全省城镇化率每年以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4年,江苏省城镇化率达到65.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正抓住“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东陇海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四大国家战略以及“苏北计划”、“振兴老工业基地”等省级战略,已成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住房舒适化、现代化是农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人口增加和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增大相应的住房及公共设施等需求,使城镇用地不断向农田挤压,导致耕地不断减少。而由于城市房地产价格高,进城农民工收入整体不高,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被迫成为在城乡之间流动往返的两栖人口。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住房舒适化、现代化以及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苏北地区的乡村,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制约,农村住宅的发展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都是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申请一块宅基地,自行投资、建造房屋,建大建小、建好建坏、全凭自己的好恶与实力。既无统一的规划设计,更无相应的政策补贴。很多村庄村民散乱建房,村庄的整体性较差,土地浪费现象严重,整体表现出不规范、不节能的特征。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农民住房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次调研选取苏北地区的沛县、宿城、泗洪和东台四个县的10个自然村落,现场发放调查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 686 份,回收率为 95.28%。

调研的内容包括村庄的基本状况、人口结构、经济收入、住房现状、居住意愿等几个方面。调研采用实际走访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随机挑选当地村民填写。

(二)基本状况

苏北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低,自然村数量多、村庄之间差距较大。村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备比较落后,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居民的需求不容易把握。随着农民建房增加,良田被占,传统村庄规模不断粗放式扩大,住房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低,与国家“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合理减少农村居住用地,促进农村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划要求相去甚远。

(三)人口结构

受访农户常住人口平均为3.3人,20-40岁的精壮劳动力大多外出进城务工经商,80、90后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回乡务农的意愿。外出农民工以男性为主。村庄的留守人口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除每年短暂的农田作业外,他们最需要解决的是留守儿童教育、老人养老医护及农村治安等问题,而集聚生活或社区生活的服务社会化功能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问题,现有的分散居住方式与农村进程现代化格格不入。

(四)住房现状

从住房类型看,3%是土坯房,13%是瓦房,29%砖混平房,53%是二层楼以上的自建楼,房屋结构以砖混平房和砖混瓦房为主;苏北农村住宅的院子多用于小型的养殖和农机具的摆放。其特点是高、大、宽,平面布局乱,缺乏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没有组织性和次序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平面利用率很低。从宅基地来源看,55%为祖上留传,10%为村集体免费划拨,11%为村集体有偿划拨;近5年被调查村庄80%的村民耕地面积减少,其中35%没有获得补偿。

表1 农村住房类型

(五)经济收入

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84%的农户增加了收入,其中55%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000元及以上,与此同时81%的农户认为城镇化后家庭消费生活成本明显增加。

(六)居住意愿

62%的受访农民肯定了城镇化建设对人们就业带来的正面影响;农户对新型城镇化的最大愿望是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其中愿意村庄撤并集中居住的占57%,集中住在像城里人一样的楼房内的占74%。可见,农民总体上是愿意集中居住并享受现代生活的。

三、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规划,科学设计

要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高起点统一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合理的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规划与指导,从多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发展的模式,集中力量,有选择、有批次地优先发展重点城镇,进而带动其他城镇加快发展。要立足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发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要以整体的、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住房问题。提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相互协调、农村经济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以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

(二)加强管理,加大宣传

地方政府要高效能管理城镇化建设,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观念,以创建环境优美镇为目标,大力整治环境改变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大力加强对市政、建筑、交通、绿化、环卫等方面的管理。运用各种宣传形式,普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德意识,引导农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转变观念,改革农村住宅发展模式

农村在行政体制、房产以及社会结构形态上与城市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套用城市模式。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也较差,需要从自身转变观念,努力探索和改革农村住宅发展模式。在坚持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原则下,在乡镇创建示范村,在村里创建示范户。尽可能改变农村现有住宅的建造模式和发展模式,创建农村准宅建设管理体制,发展技术支持与材料配给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农民市民化

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是城乡一体化的迫切要求,逐步推进农村社区的居民在住房、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各方面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均等化。此外,进城农民待遇方面,放活户籍管理,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降低户口准入门槛,推动农民市民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目前世界对中国城镇化的认同主要集中在庞大规模城镇化的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及时供给上。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城镇化的品质,同时高度关注城镇化联系的另一头――农村。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农村在城乡结构重组中不应该是人才、资源流失,而是能够实现与城市的优势互补和发展协同,通过城乡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渐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成后,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有了房子,有了社会保障,有了固定的收人,农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鲁鹏.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3]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4] 吴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

[5] 耿明斋.对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4).

[6] 丁静.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学术界,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