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藏族文化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不仅保存了各自服饰特点,而且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得到发展,形成各民族不同服饰的特色,尤其是藏族服饰,它在中国各民族服饰中更具特色。
1传统的藏族服饰
传统的藏族服饰特色以聚居在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为主。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不大,藏族服饰的这种基本特征大约远在战国以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浓厚的高原民族特点[1]。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藏族服饰设计
服装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有特色、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而藏族服饰类型有二百多种,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可以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之首,是珍贵的民俗艺术瑰宝[2]。藏族服饰的形成与质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文化背景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另外,藏人特别喜爱“哈达”,也是藏族服饰的一大特点。藏族的服饰设计,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熏陶演变。在中原西汉中期,吐蕃就开始了冶炼铁、铜、银等矿产,为金属饰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三世纪,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服饰文化日渐发达。从反映吐蕃盛时的敦煌壁画可看出,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只有赞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无沿帽;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
3 环境与藏族服饰的关系
藏族服饰的产生和藏族服饰民俗的形成与藏族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族服饰的特点就是适应于藏族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藏族服饰适应藏族的生存特点,方便藏族人的生活,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地域宽广决定了服饰的多样化:藏族人口相对不多,但生活的地域宽广,传统藏区主要以游牧为主,他们的生活地点不固定,藏族服饰既可白天遮体,夜晚又可以充当被褥,抵御严寒。因此长袍就形成了藏族服饰的特点。解放以后,藏族人在游牧生活中逐渐走向固定区域的农业生产,这样使藏族人要适应干农活的需要,藏族服饰就向着轻便,少花色的方向演变,决定了藏族服饰的多样性。
3.2生活环境对藏族服饰的影响:随着季节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所以藏族人的财产随身携带,比较富有的藏族牧人,就把家里的财产打造成金银珠宝吉祥物挂在身上,既美观,又方便保存。这些饰品的做工也随着工艺的提高变得精细,例如,牧区男女都喜欢佩带的腰勾、火镰、刀等。这些饰品有很强的用途,是藏族人外出打猎、放牧活动时的必需品,后来又逐渐被看作勇敢、富裕的象征。藏族许多配饰也有就地取材的地域性,藏区盛产牛、羊,在服装的用料上,以多用皮革、毛织品为突出,饰品中牛骨制品也较多。而藏族饰物中的十分名贵的天珠便是一种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藏族对古代先民生活在海边的怀恋[3]。这些具有实用价值和美丽的饰品和藏族服饰搭配起来就更显华丽和多样化。
3.3区域性差异与藏族服饰的发展:现代藏族服饰还存在着极大的区域性差异,尤其是表现在藏族妇女的服饰上。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女子的服饰较男子的服饰要复杂,这是任何民族,都希望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家庭的富有与骄傲体现在妇女的服饰上,才使不同民族的妇女服饰成为民族服饰特色与差异的表征之一。
在阿里普兰地区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
妇女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的圆简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长约15厘米。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头冠,妇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氆氇粗条线,显示出孔雀的背部,周边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彩色氆氇,是婀娜多姿的孔雀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美丽多姿。
在甘肃舟曲地区因气候较暖,妇女常着薄而宽大的黑长袍,短上衣,腰束黑色或蓝色宽幅长腰带,长袍下摆挽在腰带里,裤子很宽,裤口束起,有些还扎裹腿布,大都头缠折叠成二寸宽的头帕,胸前及上腰部饰以串连的整块珊瑚,胸前戴一个很大的圆形银盘子,绘饰民族图案。
3.4文化结构对藏族服饰的影响: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与古羌人融合而成,这是史学界的共识,古羌人中的发羌、卡若、曲贡等前人,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世界屋脊上,以牧业为生,决定了藏族服装特征是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产的流动性,逐渐形成了大襟、束腰,在胸前留一个突出的空隙,这样外出可存放酥油、糌粑、茶叶、饭碗,甚至可以放幼儿,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不必全部脱穿,非常便当,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有人曾研究过西汉前后的青铜器图像及古代壁画,发现古羌人与今天的藏族服饰极其相近,都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露臂、以毛皮制衣等,惊人的相似,说明藏族服饰有着很强的稳定性,这正是生态环境与生活方式决定服装形制的最好说明。
4.结语
各种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都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相关,民族民间艺术都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土壤中,是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和谐性维系着各种民族和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藏族服饰别具特色,是藏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探究和保护,使藏族服饰永葆灿烂的异彩。
参考文献
[1] 省略/
[2]吴新星,袁恩培.文化对藏族服饰设计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1:161-162
关键词:藏族服饰;宗教;文化特质如今穿少数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还是国外的高级时装秀场具有民族特色服装的亮相率越来越高,这表明整个人类社会对民族文化愈来愈重视。在快餐文化逐渐吞噬传统习惯的今天,我们并不能再一次以闭关锁国的方式来逃避。而要借着全球化的东风,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对藏族服饰解读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在色彩和纹样方面,是有规律的递增和排比。如牧区妇女皮袍的肩部、袖口和下摆,常用8厘米左右宽的黑、红、绿、紫等色依次排列,构成的图案给人一种稳重大方之感。藏族服饰的又一特点是色彩形成强烈对比。藏族服饰中采用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砖红与蓝紫对比色,并广泛运用金银线。藏族服饰和妇女佩饰的部位之广,数量之多在各民族中可说居首位。
一、影响藏族服饰形成的因素
(一)多变的高原因素
青藏高原主要包括今和青海两省区,也包括四川省西部和甘肃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面积约占230万平方公里,山峰高耸、气候多变。在藏北山地和青海西南,气候严寒,冰雪期长,年温差较小,而日温差较大。就是最热的七月,夜间也有霜冻,出门需穿皮衣,而在白天阳光下却可只穿一件单衣甚至赤臂。在藏北和青海的辽阔草原和半农半牧区,藏民们要选择便于起居、迁徙的服装。这种服装既要有良好的防寒作用,又要便于散热。于是藏民们就创造了结构肥大厚重的羊皮藏袍。这是一种宽领、开右襟的长袍,袖子长出手面三四寸,下襟长出脚面二三寸,无纽扣,腰间系一长带,腰带以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兜囊,可放进很多随身用品。这种藏袍在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阳光充沛气温升高,便可很方便地脱出一臂,调节体温。
(二)多彩的文化因素
藏族服饰丰富多彩,还来源于他们漫长多彩的历史与文化。藏族自古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因此他们的民族服饰就是在当地形成的,并且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一系列的考古资料证明,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较好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藏族是由自古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众多氏族、部落逐渐融合而成的。这些氏族和部落多属于古羌人。在属于古羌人的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掘出很多纺织工具和羌人佩戴的饰物。如在昌都卡若村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骨笄、骨镯、石珠及穿孔的贝壳等。在随后的古墓中,发现了大块褐色斜纹和紫红色条纹相间的毛布。这种毛布上织有大方格图案,大方格图案正是今天的藏族服饰中同类图案的雏形。褐色与紫红色也是至今藏族人民仍十分喜爱的服装颜色。在之后出土的数百个青铜制羌人形象中,我们可看到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藏人祖先的多种服饰。其基本特点是男女均梳双辫,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上有发饰。
藏族的服饰还受到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自唐代以后,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原服饰对藏区的影响巨大。大量丝绸输入藏区,藏族贵族遂多以丝绸为衣料。元代以后,植棉与棉纺技术在中原推广。通过与中原地区的贸易,棉布也输入到藏区,藏族的服装除了用毛、皮、毡、丝绸等原料外,也开始用棉布缝制衣服。
(三)邻近国家、地区因素
除了中原地区以外,藏族的先民还与印度、波斯以及今新疆地区的民族有较多的交往。他们的服饰也因此受到这些邻居或多或少的熏染。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中,保存着大量的人物壁画,这些人物的服饰形象反映出了当时周边民族对藏族服饰的影响。例如,其中有大量头裹缠头,身着阿拉伯或波斯式长袍的任务,有穿着袷袢劳动的人群,也有印度僧侣的形象。至今,阿里地区的藏族姑娘还像新疆维吾尔族姑娘一样,梳几十条发辫垂于脑后。
(四)宗教因素
藏族服饰还受到宗教的影响。公元7世纪以后,印度佛教传入藏区,藏族人民就逐渐改信了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在青藏高原上喇嘛教势力强大,几乎家家必须有人去当喇嘛。相传藏传佛教里面,很多观念和符号蕴含在里面,随着岁月的洗礼,逐渐深深的融入到了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里面了,包括各式各样的服饰。服饰上的各种纹样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藏传佛教分为很多派别,不同派别的服饰也有区别。如噶举派衣服尚白,头戴黑帽或红帽。萨迦派衣服花丽,故汉人又称之为“花教”。而格鲁派则戴黄帽,汉人因此称之为“黄教”。喇嘛教的崇高地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观,很多人仿效活佛、大喇嘛的衣饰。“格桑斯友”(一种遮阳帽)在民间流行便是一例。
(五)经济生活因素
藏族服饰与他们从事的经济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配饰,就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工具演变而来。如在牧区有一种叫“学纪”的腰佩,就是妇女挤奶时的一种用具,它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牧区妇女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它上面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雕花、玛瑙和松石之类的镶嵌,而且其形状越来越图案化。此外,服装的发展由很多因素影响着,其中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洗礼,服饰艺术与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的开拓开来,但是在如今生活里面看到的那些服装艺术,还是保留着原是古老的因素在里面,同样也包含有现代化的文明。
二、藏族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藏族服饰是一种很独特的服饰,其独特的魅力在其设计中尽显无遗,在现在看来,藏族服饰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现代服饰为了追求民族元素以及艺术冲击,对藏族服饰采取了很大程度上的模仿。藏族服饰也是人们生活情趣的反应,藏族中常常使用蓝白,从中也能揣摩出藏族人果敢、豪放的性格。但是,藏族服饰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好看,更多程度上是与日常生活相关,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关 键 词:传统建筑文化 藏族元素 现代建筑
高原生活以民族艺术的方式凝固为视觉形态,既有美化生活、传递信息的使用功能,也有表现精神需要、情感需要的审美意识。文章通过梳理和探究藏族传统建筑的视觉表现形态以及造型特点,结合藏族的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因素,总结归纳出藏族传统建筑的特征和审美价值,以期于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有效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一、灿烂的藏族传统建筑文化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文化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建筑文化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奋斗成果,建筑文化则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自然、人、民族、社会密切相关、水融的载体,建筑除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之外,要处理好其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一定的思想行为和方法世代相袭而形成的精神支柱,它亦是千百万劳动者生活习俗和精神上的共识而自觉的被认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极为宝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于世界建筑之林,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当今中国的现代建筑,如何继续发扬其影响,是现代人、现代建筑应当思考的问题。
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地域的广袤性和差异性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建筑上。具有神秘色彩的藏族建筑文化流传千百年来,与藏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藏族建筑也正是秉承着民族传统文化而凝聚独特韵味。
数百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而考古界的数据表明,在4000多年以前的卡苦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其房屋形式多样,生活设施丰富,已经显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老而珍贵的藏族传统建筑有着其它建筑形式不能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物质体现。由于拉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进程,这些古老的藏族传统建筑在具有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具备着现实的使用价值。它们如同活化石一般,帮助我们揭示拉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气势恢宏的宫殿,如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庙宇,如哲蚌寺、扎什伦布寺,还有简朴的碉房民居……在世界屋脊,的建筑以华贵、庄严、质朴的魅力向我们无言地诉说着藏民族曾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传统藏式建筑特色
1.传统藏式建筑的空间特色
传统藏式建筑的空间特色,与藏传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藏传佛教的密宗信士,把曼陀罗作为观想的对象。曼陀罗外圆内方,中间有一个亚字形空间,亚字中间又一圆形绘本尊,四周为四殿门,修习者分别供奉不同的本尊像,而不同的本尊有个自的坛城。坛城即佛教的精神宇宙模式。是僧侣修习的崇高的境地,是凡人对佛教境界的一种空间概念,是一种向心性的空间观,在藏族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精髓。藏传佛教密宗还以之为模型建造寺庙。理解其精神实质的空间理念,应用于拉萨的城市空间及城市设计创造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风貌的空间艺术。佛教建筑的基本形制为以佛殿为中心,周边殿布置走道及房间及的转经道,再外的城市街道及居民区,民居开门方向却朝向寺庙中心。无不以 “坛城” 的空间思想进行修建。在很多地区都可以找到这种城市聚落的例证,宗教文化理念是空间内涵的根源。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坛城” 的空间理念可以成为拉萨的空间设计语言,应充分继承发扬。
藏传佛教的寺院及民居都有相似的空间组合特征,即平面为“回”字形布局,在寺庙中间布置佛堂,周边有廊道及房间,平面基本为方形,中央空间升高,成为共享空间。典型的民居院落中间为一庭院,四边布置各种房间,院子与房之间设有外廊或平台。这些建筑空间朴实、简洁、完整、严谨,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在建筑空间中的内涵,标志曼陀罗作为藏传佛教世界空间形式的实质。在外部空间的组织上,虽然藏式建筑每个单元空间比较简洁单一,但经过自由组合,高低错落,体量大小的变化,产生极其丰富的外部空间,因建筑多为平顶,建筑群体的外轮廓为梯阶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领会其空间特色,在空间形态的实质及组织上做到藏式建筑空间的 “神似”,从而使外部空间达到“形似”。“神似”的首要内容是在空间形态及其组织上符合藏式建筑的特点,这也是建筑设计核心空间实质问题。利用现代设计原理,吸收国内外各种设计流派理论及方法,加入拉萨建筑传统元素,灵活组织空间,努力做到空间形式应保持朴实、简洁、完整、严谨,这样才能使建筑达到“神似”,使外部空间,错落有致,造型达到“形似”。
2.传统藏式建筑的外装饰特色
在造型的基础上藏式建筑外装饰亦极具特色,建筑等级越高,装饰越丰富。寺庙的外墙建筑装饰多以佛教为题材,佛教的法器,铜饰屋顶。外墙,如墙上的铜装饰。铜装饰的雕刻图案丰富细腻,极具标志性。外饰用布装饰,这在其它地区是少有的,将布做成窗外帘、门帘并饰以彩条或吉祥图案。民居的屋顶四角升起柱子一样的 “土就”,插上经幡。在墙上饰红棕色边玛饰带。窗边饰有黑色梯形窗套,窗扇多为木窗,窗上出挑雨棚,多饰彩绘。大门上一般设有神像,门板上装有铜饰,并有日月吉祥图案。
为了使我们设计的建筑在外观上具有地方特征,即根据不同建筑的设计需要,选用以上全部或部分造型装饰元素进行装饰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或利用现代造型手法和建筑材料将以上某项装饰手段抽象或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现代建筑的装饰手法,使其既不失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又极具时代感。
3.传统藏式建筑的色彩特色
在色彩运用中同样要尊重藏式建筑的传统色彩,其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用色以原色为主,各种色彩均具有一定代表含义:白色—— 吉祥、温和、善良。外墙多用白色,红、黄色代表重要建筑,彩画及各种图案色彩均具一定的宗教含义或美好吉祥的寓意。
位于拉萨红山的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主要是由红宫与白宫两部分组成,白宫供活佛生活起居,红宫则是供奉活佛灵堂的地方。红白两色的墙和窗子,以及红色、白色的幔帐更是引领庙宇颜色的潮流。红与白成为寺庙或者建筑的主要色调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藏族食用的酥油和牛奶是白颜色的,同时食用的牛羊肉则是红色的,庆贺时用红色为主的牛羊红宴,而献给尊贵的客人则是洁白的哈达……所以,红色与白色在已经成为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颜色。
的民居大多为两层或三层的碉房为主,其形状多呈方形,也有不拘一格的多角形出现。窗子略显窄小,外沿涂以玄色,与整体白色的外墙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这便是藏族建筑最典型的色调风格。外窗涂以黑色是受宗教习俗的影响,藏族认为黑色能够避邪,能够阻止外邪的入侵,窗子的形状也同碉房一样呈梯形。主体以黑白占据的藏族建筑,使用色彩大胆且艳丽、夺目,对比度强烈,是藏族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高原湛蓝的天空下,藏族建筑群如同版画一般,夺人眼目。越是大胆的用色,越是常常用在庙宇上。经常有大面积的红色、白色、黄色的墙,紫色的房檐,金色的琉璃或金色的屋顶,还有随风飘舞白色或黑色的幔帐,彼此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幅色调明快的油画,慑人心魄,又撩人心弦。
建筑艺术的风格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历史长期不断的积累下来的,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珍惜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最珍贵的宝藏。继承传统并不是克隆,一成不变,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同样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材料来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独特、丰富的藏式传统建筑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建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语汇,也为世界认识文化打开了窗口。
三、 藏族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装饰风格”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
中国的民族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自西方建筑传入中国以后,同新材料、新技术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课题。在20~30年代,对传统的继承就以“中国固有之形式”出现,50年代,则以“民族形式”出现。在新时期,则在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有的建筑师认为应全部扬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突出时代感;有的建筑师则以不同方式表达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建筑传统的意愿,并付诸实践,创造出现代化和民族化、地方化相结合的建筑。例如,拉萨饭店的外观是一座外形简洁、体量高低错落有序的白色现代建筑,体现了时代感,而室内设计较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是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结合的实例。再如,众所周知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承载着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藏族传统建筑文化是世界建筑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建筑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立体和平面的构图,运用点、线、面、体使各部分的比例均衡、对称,充满韵律、节奏、色彩而取得艺术效果。但它又不同于其它艺术,它不描写客观物体,不是绘画的瞬间直观印象,也不是雕塑的三维立体形象。建筑艺术的感染力,是在时间、空间的展开运动过程中对人们的情绪体验、情感活动产生影响。 传统文化在历史、民族习俗、宗教等人文因素以及社会组织文明上的体现我们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往往会追溯其历史的印迹和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层面。在传统文化沉淀的过程中,心理和精神上的意识是其最高境界,让自然的气息与人心深处的精神互动,产生一种无意识的回归本元的心理状态。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中国的设计师要站在现代视角去解读它,汲取其内在的精髓, 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作品。以自己的对历史的感知及丰富的知识去修补岁月的沧桑,重新完美地演绎历史的经典。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藏族传统建筑文化,使中国的建筑设计作品成为世界建筑天地里一枝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绚丽奇葩。
参考文献
[1] 郭强:“设计与传统——藏式元素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陶城报》,2006,8,18.
[2] 王鹏:“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融合与发展“,《中外建筑》 2008年09期.
[3] 方咸孚、王齐凯、张玉坤:《现代建筑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郭一洲:《中国现代宗教空间设计初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在85思潮后的新兴崛起,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和竖立了民族精神的里程碑,成为当代工笔人物创作中新的审美趋向,引领了藏族题材在工笔人物创作中的新思潮。藏族深处西部雪原的独特地理环境,全心礼佛的宗教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成就了一种的独具特色的新风尚,在工笔画的审美意境里和谐处理藏族题材人物特色和人物情感,用新的艺术思潮冲击着单调老旧的陈腐思想,用民族化的语言形式来革新当代工笔画的新题材。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写实艺术语言
当代工笔人物画深受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写实文化的影响,写实为主。而藏族题材的工笔人物形象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从服饰色彩搭配艺术到建筑造型色彩搭配艺术,从构图到色彩,从写实到审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统技法的融入,在构图和造型上加入西方严谨的造型,结合传统的染色技术,沿用层层晕染和平涂的技法,构成画面。自西方文化宗教艺术引入中国后,现当代的艺术家都以西方的造型和构图为基础学习和借鉴过,也深受西方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俄罗斯的写实艺术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在人文的看待藏族文化这一传统命题上,现当代艺术家们还是未能摒弃写实这一传统的语言艺术,在藏族题材这一大背景下蔓延深化。在如今的工笔人物画里,藏族题材中服饰、寺庙、草原、藏民、传经筒等艺术符号仍是屡见不鲜,用简单的画面形式和单色的罩染来铺垫背景环境,用层层晕染和线条的灵动来塑造藏民的人物性格,尤其是细节的深入,将写实艺术语言融入了新的符号。
审美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形式是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革在题材和审美形式上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其一是以线为美的造型观。线条作为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承载了几千年的艺术积淀,利用水墨的细微变化以线条为载体表现人物形象的诸多变化,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藏族人物的特色大都是粗犷的,西部环境的恶劣,藏族人民的辛劳,在线条的处理上也格外的刚硬,在虚实的处理上也相得益彰。其二是色彩符号艺术语言的处理。中国工笔沿袭了传统“随类赋彩”的观念,对于色彩的要求也是格外的符合中国特色。藏族服饰的色彩搭配独具民族特色,不如这样理解藏族人物画表现的就是藏族服饰的色彩,以其独特的色彩符号充斥着整个画面的视觉观,在工笔人物画中还突出了矿物质颜色的表现,减弱了植物颜色的使用,使得画面色彩鲜艳沉着,层层晕染画面灵动透气,有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三是散点透视的平面化表现。古人推崇散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的画面效果,追求平面的表现画面,人物画中环境的布局也是极其讲究的。藏族的蒙古包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字排开,分布散落,非常适合散点构图的表现,对于艺术家们经营位置的审美情趣,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将人物所处的环境丰富起来。
民族精神和宗教
民族魂一直是藏族人民团结一致的信念,而对于宗教的坚定崇尚也是藏族人民的信仰。在以藏族人物形象为题材绘制工笔人物画之前,就应该思索和了解藏族的民族精神和宗教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灵魂的理解就是对于这个民族人物性格的剖析,这对于更好地刻画藏族人物形象的深入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宗教的理解除了转经筒和布达拉宫远远不是藏族人民心中可以替代的神圣,对于朝拜的力量是源源不绝的,这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根源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藏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再是过去的贫瘠不堪,而是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穿着传统服饰和居住传统的蒙古包,现代与历史的结合也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题材的变化,在过去与现在的结合中寻找藏族人物性格的碰撞,用民族的精气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力量,用对于宗教千百年来坚定不渝的信念来支撑一个民族的人物精神,将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内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在近代绘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正是藏族题材的独特魅力让其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世界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沿袭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的今天,审美的内涵表现和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皆是矗立在藏族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基石之上。艺术是多元化的,正是深处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当代中国画坛,更需要以民族艺术为基石的文化艺术来支撑市场,藏族文化代表了少数民族的典型,以工笔人物画为表现形式,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西藏民族装饰图案主要形成于生活并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民间装饰图案主要是蕴含着人们的主观愿望,通过装饰图案能表达出人们的需求、意愿以及梦想,让人们压抑的情感以艺术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不同的图案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龙、凤等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桃、龟、松柏是长寿的象征;石榴、莲子是多子的象征。再如梅兰竹菊是君子,鸳鸯、并蒂花代表男女之间的爱情等等。宗教寓意中的图案与民间图案所象征的意义就有所不同,宗教意义中莲花代表出尘不染的菩提心清净脱俗,牛代表着高贵、威仪常称为牛王,此外牛也会用来比喻成众生的心。大象、狮子、大鹏金翅鸟、孔雀等都在宗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动植物的图案,藏族装饰图案中组合图案也十分多见,“八吉祥”、“七政宝”等都是应用在寺院、器皿、服饰中的藏族传统图案,在藏族人民的服饰与头饰以及胸饰的花纹也大多以八宝图为主,藏族人民崇尚吉祥、圆满以及自由这些观念都直接的表现在了装饰图案中。文字作为人类沟通的最主要工具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关键,文字在书法形式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藏族的文字就被作为特殊的文化被印入图案中,在藏区无论是寺院还是公共场所中文字纹随处可见,它寓意着如意吉祥、平安健康,不?H精美还可以用来做车饰、佩在身上能起到护身的作用。
二、藏族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
藏族装饰图案是藏族人们长期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审美创造。它的主要艺术特点如下:1.构图的完整与饱满。饱满的图案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完整饱满的图案能让人们有一种繁盛的感觉,无论是妇女所用的针线盒还是男人佩戴的腰刀,上面的图案纹样全部采用了饱满的构图方式且线条圆润,这种构图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效果,使得图案纹样更加紧密、内容丰富。在藏族寺院的梁柱上绘有很多形状各异、色彩鲜艳的图案,寺院的房梁利用彩绘与雕刻两种形式组成,这样出来的效果也就更加丰富、美观,同时为了保证构图的完整性,藏族艺术家会根据固定的尺寸将纹样在画面中完成。2.对称的使用。对称就是让图案造型在构图上上下或者左右都相同,例如对称的莲花图案以及宝瓶图案等,对称的方式统一感更强具有整齐与庄严的感觉,对称也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斜角对称等等。3.图案的秩序化。藏族装饰图案在构图方面的特点就是秩序性,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找到视觉元素,也寄托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与艺术的追求。在构图时要考虑到辅助线以及排列问题,这样就能形成有韵律的审美感受让人感到庄重而又喜庆。4.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产生于万物的生长,如植物枝叶的互生、轮生等等,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是由大到小不断变化的,这种韵律性能够产生动人的效果。整体来看,藏族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是饱满、完整、赋有韵律,这其中充满了藏族人民的智慧以及民族精神。
地域文化的不同对色彩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藏族的民俗、宗教活动中,色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文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藏族装饰图案中常用的是近似调和、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搭配方式,从而达到整体色调的统一性,同时藏族传统图案也十分重视对比将不同的视觉要素结合在一起,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进行主观的处理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也就更加丰富。藏族人民在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十分讲究,这些颜料制作精致利用天然矿物、植物以及各种名贵材质作画,色彩的选择也与当地人民生活的环境有关,青藏地区物质较为匮乏,景色单调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民对外界丰富多彩生活有着憧憬与想象,因此藏族人对艳丽的色彩情有独钟,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藏族人独特的审美意识与随自然而成的精神需求。在藏族装饰图案色彩方面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对黄金的使用,这些在佛教的图案中最为常见,藏族画师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巧,将黄金的坚硬与传统图案的特点结合起来,更加体现出艺术的超高水平与色彩的美妙,可以说,金色的使用让藏族装饰图案色彩变得更加高贵、大气、富丽堂皇,同时也能体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色彩是一种表现性的符号是文化内涵的体现,也是宗教性、文化性以及审美观念相互融合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藏区;文化产业;旅游发展
一、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和藏族文化产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将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整体观之,刘晓静(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2010)认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云南省旅游的一个基本定位之一,文化在云南旅游中所占分量较重,云南旅游实现的总收入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文化创造的。唐玉萍(西部民族旅游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以云南丽江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7)通过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利于两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其互动发展的多样化途径正如食物链的多样化一样是互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王小会(提升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5期)认为云南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优势,影响它在云南经济产业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提升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从分析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入手,名人资源如何进行保护;并借鉴国内外对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成功事例,对云南省的历史名人资源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使名人在旅游业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同时不同区域的藏族文化产业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罗莉(藏族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认为藏族文化产业不仅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藏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罗松战德(藏族文化产业初探――以北京地区为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2009)以北京地区藏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范式为蓝本,对当今国内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探寻藏族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之路,即包括以旅游业推动藏族文化产业发展、增加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文化含量、加快经营性文化资产重组、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等。昊鹏(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1期)认为在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中,体现四川藏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土壤;展示四川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村落、寺庙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记忆和传承四川藏民族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
二、云南藏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云南藏区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有着旅游的表现功能,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历史、生态、宗教、艺术等可利用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而在云南藏区,宗教文化正是藏区旅游重要组成部分。李志农(云南迪庆藏区宗教关系探索[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8年00期)认为在宗教关系上,自近代以来,云南藏区各种宗教和睦相处,逐步形成了独具云南藏区个性特色的和谐的云南藏区宗教关系格局,这种诸神共荣、和睦共存的宗教关系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本质特征。
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云南藏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这主要归因于是藏区的对当地生活方式有着深入的影响。例如:王群英、张鹰(论迪庆藏族节日歌舞文化[J].艺术研究,2006年01期)分析锅庄是一种古老的带有祭祀含意的传统歌舞,它的生产与巫术泛灵信仰,民族图腾崇拜密不可分;当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锅庄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一种广场歌舞,这种歌舞在节日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提高。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0年11期)迪庆藏族地区的文化是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而经堂、中柱、神龛、水亭、“吉祥八宝”、玛尼旗以及浓艳的建筑装饰等都使迪庆藏族民居深深地打上了藏文化的烙印,连尼西“闪片房”中的厕所也首先是为念经的喇嘛准备的,而白塔、玛尼堆、转经筒等则是藏族村落中精神中心。朱海昆、刘芳芳(云南藏族门饰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认为云南藏族门饰不仅仅是对门的装饰和美化,更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缩影;门饰艺术中的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主要装饰构件体现出藏族的审美理想和宗教文化,具有传承并发展藏族文化的符号功能。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政府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主动性。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藏族曲艺《格萨尔》说唱,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晓翠.香格里拉县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N].云南政协报,2009-06-02 (002))。格里拉县政府将香格里拉县藏族服饰,香格里拉县纳西族纺麻技艺,藏医传承人向・初称江楚和藏族民间工艺“哔垫”传承人张继王4个项目列入第二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和金莲,李晓翠.香格里拉县积极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N].云南经济日报,2009-05-30 (B01))。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云南藏区旅游发展的层次
文化产业与旅游景区的发展―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作为香格里拉的核心景区,学者们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一部分是关于自然景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论述:李铁松(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李燕兰和白丁(旅游业:近虑与远忧――梅里冰川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的启示[J].创造,2001年04期)建议当地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或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冰川旅游度假区、高山生态示范区、冰川旅游产业。银淑华(论香格里拉核心旅游区梅里雪山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围绕梅里雪山旅游区的开发从宏观发展条件、设计定位以及形象传播三方面进行论述。郭山(脆弱生态区域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学思考――以德钦梅里雪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运用景观生态学,把斑块、廊道、基质这三类景观要素及其三元网络结构引入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并对景观管理进行探讨,如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景区保护和发展。(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98页)杨锐(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和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2007年04期)着重介绍梅里雪山景区总体规划的思路、流程、特点和所做的探索:资源保护等级光谱、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管理政策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图则、解说规划及社区规划。易小力(香格里拉核心区梅里雪山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针对梅里雪山存在的开发理念、开发举措、景区管理三方面问题,依据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有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游客分流、管理分配、劳动分工,旨在为重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式。马建忠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3期)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保护行动规划方法中的保护对象的确定、威胁因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保护策略、成效评估4个关键步骤是实现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逻辑方法。
梅里雪山的自然资源在藏区旅游业中的价值举足轻重,但就文化产业来说,必须关注人文因素,尤其是藏族传统道德规范与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藏族道德的平等思想的精神基础和思想来源是,因而其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就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扎根,而形成普遍的公正直、公正无私的个体实践精神和社会律法依据,从而形成了藏民们的刚直不阿、公正无私的、利众献身、不畏的人格力量。”[1]梅里雪山的雨崩村村民正是具备这样 “公平”思想和提供社区参与的旅游方式,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陈飙、杨桂华(梅里雪山旅游社区参与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指出雨崩村推行的通过家长会议制确立下来的“轮换制――马帮服务的组织形式”和“代税制――住宿服务的分配制度”,反映出村民平等参与、平均受益的旅游参与原则。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年04期)分析雨崩村社区(含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4种主要方式,即食宿接待、马匹租用、向导服务和环境卫生管理。其次雨崩村实施了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控制了外来投资,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因此它已经发展成为社区自主、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旅游社区。陈志永、杨桂华(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以云南梅里雪山雨崩藏族社区为个案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2期)通过分析雨崩村个案,研究面对外来利益主体的介入时,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适宜性,并分析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在维护社区利益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刘相军、杨桂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J].旅游论坛,2009年03期)对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该项制度变迁机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藏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传统伦理道德“公平”价值观形成的隐性机理与雨崩村全体居民在“家长会”上围绕着“公平”这一藏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行的权力斗争形成的显性机理综合作用,导致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不断变迁。
注释:
[1]唐代兴.人间道德:神性原则与世俗规范的统一――读《藏族道德》专论的伦理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
[2]?ke Andersson. Creativ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5:56.
藏族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设计与样本结构――我国藏区青年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之一
马戎在《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大学、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在校藏族学生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被访者对于这些问题提供的基础性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在校藏族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基本思想状况。
藏文史籍《贤者喜宴・噶玛岗仓史》的内容及其史学价值
张屹和周润年在《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贤者喜宴》分为五个主要章节,即世界形成之章,天竺之章,吐蕃史之章,于阗、汉地、西夏、蒙古、汉地晚近之章,大小五明之章,而其中占据了全书比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吐蕃史之章,记述的不仅是吐蕃王朝的史事,而且包括到作者当时的整个藏族历史。《噶玛岗仓史》为《贤者喜宴》之一部,是《吐蕃史》的姊妹篇。书中记述,涉及元、明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史,多为噶玛巴与中央的互动交往过程,以及藏、蒙古、汉、党项等民族的关系史,噶举教法史,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过程等内容,在研究历史、藏族宗教史、藏族文化发展、古代经济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
论《云使》藏文译本对蒙古文转译本的影响
萨其仁贵在《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云使》是古代印度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所著长篇抒情诗,也是印度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抒情诗,于18世纪前半叶通过藏文转译成蒙古文。藏文译本作为梵文原本的目的语文本和蒙古文译本的源语文本,其得与失直接影响了蒙古文译本。从蒙古文译本的语序和用词特征不难看出其对藏文译本的依附性。作者通过对《云使》的梵文、藏文、蒙古文三种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比较,解析蒙古文译本所受藏文译本的具体影响,并在梵文、藏文本的对照中找出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
一、藏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理念的结合点
服装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具个人化的创造活动。正如时装设计大师迪奥所说:“在这个机械化的社会里,服装将是个性与独立性的最后隐匿之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服装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是迎合了人们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
1.崇尚自然
受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响,藏族人民具有归依自然、顺天而行的生活准则。他们用取自自然的原料制作服饰,从大自然的启示中寻找服饰的色彩和图案……这种热爱自然、与自然一体的生态观念和藏族服饰所散发的拙朴、自由、平和的自然情调正迎合了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审美取向和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2.关注生命
藏族人民将自己与自然融汇于生命的共同体中,与宇宙众生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哲学观正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藏族服饰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生命的力量与热度,邦典与饰边上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语汇的运用,恰是生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
二、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
无论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多么复杂,但具体到每套服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现将藏族服饰作叙述如下。
1.藏衣
藏衣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
农区的服装有藏袍、藏衣、衬衫等。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一般比人的身高要长,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腰带(带子颜色以红、蓝为多),即是腰带,又可当作装饰。男女的藏袍都是大襟服装,男式以黑、白氆氇为料,领子、袖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绸子,女式藏袍大多以氆氇、毛料、呢子作料,腰间都有红、雪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藏式衬衫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用有色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就行了。男女衬衫也有区别。在颜色上,女的用印花绸布作衬衫,男的用白色绸作料为多。男式衬衫多高领,女式衬衫多翻领。藏族衬衫的特点是袖子要比其他民族服装的袖子长四十公分左右,长出部分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藏族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花色多,女性一般要围一块帮典(围裙),其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明,是藏族妇女喜爱的衣物之一,也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牧区服装多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男式的在襟、袖口和底边镶上黑色平绒、灯芯绒或毛呢,镶边宽十至十五公分。女式牧民袍在板皮外边镶上五公分的五彩帮典料,然后用红、蓝、绿等颜色做三至十条四公分宽的花纹,袖子也镶上花纹。牧区的皮袍肥大,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腰间束布腰带。穿时提起下部,腰带一束,怀里和腰间成了一个大行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腰间的腰带上缀挂火镰、小刀、鼻烟壶、银元等装饰品,这是牧区藏袍装饰上的一个尤为明显的特点。
总之,藏服的构成分衣领、衣襟、后身、腰带等。衣领有两种,最常见的是交领,即衣领直接连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就相交。另一种是直领,即在衣服上垂直安领,从颈后绕到颈前,这在现代比较通行。衣襟的后身下摆不开放,用彩色绸带系扎。藏袍“处巴”,无领、右斜襟、内衬长袖短褂。长袖习俗,流传到今天的已很少,除宗教法衣外,只有藏族的“处巴”和衬衣,保持了这种古老的衣袖特色。
2.藏帽
藏族的帽子式样很多,传统的有喇叭形、筒形、圆形。夏天戴毡制礼帽,冬天戴狐皮帽。在拉萨、日喀则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金宝项帽用金丝缎、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用当地生产的氆氇和皮毛作料,帽以毡为帽环,帽顶覆以绣有各种美丽图案的金丝缎,边缘也饰以金线,帽翼四支,前后翼较大,左右翼较小。金花帽是藏族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形式不同,样式有所区别,戴法也有所不同。还有一种赛马骑手们戴的红缨帽,被称为蒙古王公帽。还有镀金的铜钹似的法师帽,格萨尔说唱艺人戴的鸟羽八角帽,藏戏艺人戴的插有五色扇形耳翅的仙女帽,插着鸟羽头盔的古时武将帽,鹿角般的贵妇头饰“巴珠”,藤竹编制的帽子、木石帽、兽皮帽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的僧帽,一般在帽尖上伸出象牙似的尖顶,看去像只昂首的飞鹰。人们从僧帽上可以分辨出其所属的宗教派别,苯教戴黑帽,宁玛派戴红帽,格鲁派戴黄帽。因此,也就有红帽系,黄帽系,黑帽系等等。佛像也戴帽子,有的保护神或金刚力士,还戴有人头骷髅或鸟兽形的帽子。
3.藏鞋
藏族男女鞋,外观均像舞台上古装戏里将相穿的靴一样,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粗看如舞台用品。具体说来,藏鞋可分为两大类,即松巴鞋和嘎洛鞋。
松巴鞋的鞋底是牛皮做的,用粗毛线密密缝钉,厚达寸余。鞋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八种颜色的丝线绣花边和花瓣,鞋面绣银花朵,十分艳丽好看。鞋帮用黑氆氇呢做长腰,长腰与鞋面间,用红、绿毛呢相接,颜色相配得体,长腰上端靠腿肚部位,竖开一条约十公分长的口子,便于穿着和提携。这种鞋,实际是靴,很适合高寒的地区。
林芝、山南河谷地带的妇女,则喜欢穿嘎洛鞋。嘎洛鞋以牛皮作底,鞋帮是三层氆氇粘制缝纫而成。鞋后跟和鞋尖缝上黑色牛皮,鞋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使之结实美观。嘎洛鞋的特点是鞋尖朝上耸起,宛如木船的前端。嘎洛鞋的鞋帮用黑色氆氇和围裙料子做成,黑色在下,约一尺高;彩条围裙料呢在上,约二寸,花纹竖立,后帮开五寸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
三、藏族服饰元素
1.面料
藏族服饰的面料厚重温暖、粗犷朴实,散发着一种原始的乡野情趣和自然的肌理美感。这一面料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藏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影响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物产资源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与热爱。真实与自然不仅是他们信奉的处世原则,也是他们用来判断美丑、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传统藏装面料以光板牛羊皮、氆氇、棉布、毛料、绸缎为主。面料特点主要为厚重温暖、粗犷朴实,散发原始的乡野情趣和自然的肌理美感。
2.色彩
藏族服饰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明快热烈、鲜艳醒目为其主要特色。另外色彩通过冷暖、强弱等传达着穿着者的情感、情绪和心理特征。对比强烈、鲜纯亮丽的色彩运用反映了藏族人民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坦荡率直、热情豪爽、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渴望表达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需求。宗教的影响使藏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并且对不同的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最常用的色彩有白、蓝、红、黄、黑、绿等。
(1)白色:藏族人民尚白,白色是藏族服饰的常用色调。藏族所生活的雪山环境,使得白色成为其图腾色彩,在藏族社会白色代表着纯洁、善良、吉祥、喜庆。
(2)蓝色:蓝色象征天空,静穆、深远。我们最熟悉的是“藏蓝”或“藏青”。
(3)红色:红色象征火焰,充满热情和勇敢的力量。此外,在藏地红色与袈裟密不可分。袈裟中的红色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黄色象征土地,富有生气和活力,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
(5)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贬义的指涉。
(6)绿色:绿色象征江水,意味着生命和富有。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民色彩”,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金色和银色代表着富贵和庄重,金色属于金黄系列,大部分用在宗教寺院的装饰中,在藏族人的日常服装中并不常用,而遇到节日他们却会穿着镶有金色和银色花边的豪华服装,并配戴家中所有金银饰品以示喜庆于富贵。
另外,色彩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色彩和构图上的依次递增。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她们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和谐的艺术效果,配色十分大胆精巧。
3.纹样
藏族服饰的图纹艺术受其传统的和文化心理的作用,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这些图纹一部分来自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如“十”字纹,水波纹、尼达(日月)、神山、神羊等,散发着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工字纹、回字纹、蝙蝠纹,八卦太极、五珍八宝、龙凤等,这类图案给人以端庄大度之感。还有一部分图纹取材于藏传佛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交股金刚纹以及六字大明咒、青莲花、萨达花、菩提叶等,这类图案有一种神秘的威力与美感。归纳来说,藏族服饰的纹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圆满性。藏族人受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圆通”、“圆觉”、“圆满”境地的追求,服饰图案也成为寄托宗教感情的载体。在图案的构成上,非常注重构图的完整和线条的圆润、丰实繁密,不论器物的形制,也不论图案结构是对称式还是放射式,线条的粗细、数量的多少,都在这一构成的要求下,由均齐、平衡、统一、调和形成圆满的完整美。
(2)适用性。狗鼻纹、缠枝纹、云纹、雍仲纹以及几何纹都在藏族服饰中大量采用,这些纹样在藏族服饰中可大可小,随意变化。在腰带上的图纹也可根据需要自如地采用放射式、或为离心式、或为旋转式、或内心式。
(3)延续性。服饰中的不少图案直接来自于藏传佛教装饰图案,民间使用时虽有一定的变化,但仍沿袭了佛教图案的惯制和理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造型模式和使用习惯。如佩饰上的“藏八宝”图案、雍伸纹、文字纹等。其他图案也有较一致的形式,如衣领的如意缠织纹,鞋面的鱼骨刺纹以及带上的福寿纹、几何纹等。程式化的图案在民间服饰中会根据器物的属性和形状发生相应变化,尤其上填充部分的纹样,能够与主题相呼应,形成一种庄严高雅的气质感度。藏族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八瑞相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在寺院、民居、法器、服装、餐具、地毯等上都能见到,是一种最常见的图案。常常作为护身符,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的图案组成。
(4)佩饰。佩饰是藏族人民强烈精神需求的载体,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满足着他们实现自我增殖、被群体认可的愿望与需求。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在藏区,吉祥文化的意蕴广泛反映在藏族服饰装饰物中。藏族人的饰品中价值最高的是瑟珠,其次是金、银、铜等。瑟珠藏语称“丝尔”,是藏民族心中最珍贵的神物。他们认为瑟珠具有魔力,它具有保护佩戴者使之消灾免祸的能力。同样,他们对珊瑚、玛瑙、绿松石等特别钟爱,源于石头能消灾降福,是一种吉祥之物。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海贝、象牙等具有普遍认同的象征意义,他们常把海贝挂在婴儿的手腕和头发上,或缝于小孩背布上,以祈求宝宝健康吉祥。另有一类与宗教有关的饰物,如嘎乌、佛珠等皆是由于宗教习俗影响而成为祛邪护身、减少障碍与增加福报的护身物。由此可见,藏族佩饰大多被赋予了逢凶化吉的功效。
经过长期发展,藏族的装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式,藏族男女都很喜爱运用珠宝、金银、象牙、玉器、玛瑙来打扮自己。藏族的装饰遍及全身,包括头饰、首饰、腰饰、足饰等。精巧的装饰通过严格的组合,形成了颇具美感的艺术效果。
首饰:耳环、项链、“卡乌”、戒指、手链。藏族不论男女都有佩戴耳环的习俗,男子一般左耳戴单个耳环,女子戴双耳环,形制多为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藏族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绿松石、象牙珠串成的多圈项链,犹如片片彩虹。项链下坠有“卡乌”。“卡乌”其实是一个银质小盒,盒面上镶嵌有绿松石,内装护身符或者其他圣物。“卡乌”是藏族妇女典型配饰,多为银质镶嵌松石,少有金质镶嵌宝石的,佩带大小数量不等。
背部头饰辫套:珠宝、银饰镶嵌。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尤其重视头发的装饰。尽管藏族各地妇女头饰样式差别很大,但饰品构成却基本相同,即金银、玛瑙、珊瑚、九眼珠等。
一般妇女将头发梳编成很多小辫,上面套上发套或辫套,辫套上用彩线刺绣,分割成几个框,间隔镶绣红珊瑚串、绿松石串、银盾、银牌、银币等珍贵珠宝:辫套形制多样,安多藏区的头饰辫套用红珊瑚珠、黄色硕大琥珀及玛瑙做成的头饰被视为头饰之冠。
腰部佩饰:银刀、银盾、银牌、火镰盒、银针线盒等。藏式腰带多嵌有银带环、银盾、银牌等,两侧常常装饰着的一个圆形或桃形银饰、藏语称之为“隆果”,其下部有一孔,缚一红绸绿带,颇为雅致;还有火镰盒、银针线盒等珠宝镶嵌银饰,尽显珠光宝气。
四、服饰文化与原料的选择、加工以及各种民俗习惯的关联
1.服饰文化与纺织的联系
尽管现代化的纺织厂为人们不断提供着各种花色品种的棉、丝、麻、毛、涤纶等纺织面料,但在民间,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牧区,妇女们仍然喜欢用土织机纺织氆氇。这种纺织习惯仍在民间代代传承,而且有些以其工艺的独特和花样的新颖,打入国际市场,得到许多人的欢迎。为了能达到“丰衣足食”,纺织习惯渐渐形成。比如在的农区,纺织是其家庭副业。原料是羊毛,纺织工具是氆氇机。
2.服饰文化与性别、年龄的联系
造成藏族服饰文化男女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性别关系外,年龄阶段,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服饰均有重要影响。首先,藏族男女服饰在样式和质料的选择上明显不同。男式服装讲究实用,质料以结实为上乘,款式变化较少;而妇女的服饰不仅式样多,而且增加许多装饰,质料以轻柔为主。其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文化也不相同。幼儿期,穿开裆裤。而且在这阶段,男孩和女孩的服装几无差异。稍大一点,女孩子开始留长发,服饰样式和色彩上都有不同。等到成年时,服饰上要相应地加以标志,表示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结婚后,服饰又不同。中年、老年服饰款式都有区别。
3.服饰文化与气候的联系
藏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和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在同一气温带,一年四季气候也不相同。藏族人民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创造了不同的服装款式。藏族服饰文化的季节表现,还具有突出的节日色彩。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节日。每逢佳节来临,男女老幼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庆祝活动和走亲访友。节日服饰,和平常的穿着不同,近似于礼服。所以藏族人民一般都备有节日服饰。在其他一些欢庆场合(比如婚礼等),也穿这种服装。尤其是日喀则、江孜一带妇女的节日盛装,更是服装艺术的宝库。拉萨河谷一带的妇女节日所穿的裙子,则是多褶绣花,挑花镶花。盛装的节日裙,做工精巧,绸缎作里,氆氇作面,彩线绣制的花纹图案,各呈异彩。藏族妇女的节日盛装最讲究佩饰。头、颈、胸、手肩、腰等处的金银玉器装饰物达一百多种。
4.服饰文化与地域的联系
藏族居住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藏族,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文化。这种同一民族内出现的不同的服饰文化,首先取决于其民族内部不同地域的经济生活。比如藏北的藏族,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的服装制作多用牲畜皮毛,羊皮袍直接用生羊皮制作,有的用羊毛,羊绒纺线制成衣服。前藏、后藏农区的藏族,多自织氆氇、毛线,喜穿毛线制品的衣服。而林芝、墨脱林区的藏族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他们过去从事狩猎生产,他们的服饰原料常取材于兽皮。其次,同一民族内出现的服饰文化的不同,往往表现出地域不同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具体地体现在对服饰色彩、领口、衣袖、头饰、腰饰、胸饰等部位,不同地域的藏族对这些的追求不同,但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如牧区的服饰多以玉器、骨类装饰为多,而农区的服饰多以金银装饰为多。
5.服饰文化与职业的联系
不同的职业,构成不同的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职业服装已成为不同职业的标志。比如、武警、医生、公安等各行各业都穿有职业标志的服装。在藏族人民中,也存在着不同职业服饰特征的区别,农区、牧区、林区的藏族,有着不同的服饰。猎装结实,便于穿山越岭,寻踪围猎,便于行动和伪装。猎帽是用狍子头颅,剔去骨头和肉,鞣制而成。戴上这种猎帽,可吸引猎物前来,伪装捕杀。农区和牧区的服饰也很有特点,前面已作过介绍。这里着重介绍一种职业服饰,那就是藏传佛教徒的职业服饰。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派系,黄教僧侣身着黄色袈裟,红教僧侣身着红色袈裟,黑帽系僧侣头戴黑色法帽。就是最古老的苯教徒,也有自己特定的服饰。黄教僧侣跳神舞时,有专门的服装和法具。服装多以皮革制成,上面悬有大小不等的许多花色图案和铜铃,另有一件缀满贝壳之类的皮制坎肩,头戴鸡冠形法帽,还配有单面神鼓和弯弯的长鼓锤。苯教徒的祭服更为复杂,举行祭祀活动时,头戴尖帽,帽上缀五色布条,下垂蔽面,外悬小镜,身穿青色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咒词。这种宗教装束,在特定情况下穿用,平时并不使用。
[基金项目]:
【关键词】青海湖 健身 锅庄舞 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96-02
位于青海湖南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是安多文化的副矿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锅庄舞是广泛流行于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舞,每逢节日、庆典、婚嫁之日,男女老少聚集在广场或庭院,围成圆圈随着歌舞和音乐甩手踏步而舞。海南锅庄与其他的锅庄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海南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敏快,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淳朴、勤劳、热情、剽悍、豪爽的民族性格,而且具有明显的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及观赏等价值。为了展示安多文化风采,助推海南藏族自治州“安多明珠”和“文化大州”品牌战略的实施,由海南藏族自治州群艺馆编排创作的《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以VCD、DVD光盘形式问世,曲调悠扬,舞姿优美、独特,很快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追捧,全州上下纷纷开始学跳新编的海南锅庄舞,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在海南州各县以及西宁市的广场和公园里,都能看到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跳海南新编锅庄舞。
一 《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的特征
1.背景特征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素有青藏高原门户之称。海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丽、民风淳朴,群山起伏、河流绵延、草原广袤,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壮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的背景选自有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日月山;有“天下江河皆东去,惟有此水向西流”的倒淌河奇观;有神奇梦幻般的国家4A级景区青海湖;有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坝”的龙羊峡水电站;有“天下黄河贵德清”、“青海小江南”之称的梨花之都贵德县;有神山古刹赛宗寺;有“青海九寨”之称的贵南直亥景区、同德宗日文化以及驰名省内外的同德河北原始森林风景区等名胜古迹和奇特景观。
2.音乐特征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民歌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魄,曲调悠扬,但也是以五声为主,婉转动听。新编海南锅庄舞音乐朴素、热情,结构简练,由慢歌段和快板段两部分组成,后者是前者旋律的简化和紧缩,以脚顿地为节,作为乐曲的前奏、间奏及结尾,如第三曲《快乐的跳锅庄吧》,以拍为主,但在前奏、间奏、结尾中常出现变化节拍。多数舞曲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个别乐曲为六声、七声音阶;有的在慢歌段前加散板领唱,扩大成三部结构。
3.组成特征
4.服饰特征
藏族服饰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在服饰方面充分体现了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体现了安多地区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长袖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袖随舞起,翩翩飞舞,十分好看。特别突出展示了青海海南藏族有一种用羔皮缝制的加面藏袍,轻巧美观,是节日和走亲访友的礼服。羔皮有毛短而卷曲的,有毛长而适中呈稳状的,用各种羔皮缝制的藏袍,是多用各色条绒、缎子、平绒、毛呢挂面,用锦缎或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用狐皮或豹皮做领的高档服饰,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 《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的体育价值
1.健身的价值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也不例外,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以步、摆跨、甩袖、缠袖、转、模仿劳动和动物飞行、跳跃等身体动作有机结合,使全身各关节、部位、系统协调配合,套路动作由慢到快、运动量由小到大,最后又整理活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练习者四肢的协调一致,使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舞蹈动作,有的婉转流畅,旋转起伏,形似行云流水,有的刚劲顿挫,潇洒奔放,动静交织;有的步态从容,平稳大方,悠闲轻松;有的轻快活泼,跳跃转动,洋溢着青春活力。这些均使得练习者在舞蹈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情感体验。通过优美明快的音乐、活泼愉快的练习方式,能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转移和消除。全身的动静结合也能使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耐力等多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另外,长期练习可以使练习者形体得到锻炼,起到健美和减肥的作用。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的特色为优美的音乐伴奏,音乐节奏感强,优美而煽情。在音乐的伴奏下,参与者尽情展现自我全身心的投入与放松,能忘却不快和烦恼,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2.社交的价值
增加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是多人参与的舞蹈,不分男、女、老、幼,舞曲节奏有快也有慢,在藏区有千人锅庄舞表演,也有在学校、机关、广场、生活区举办的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小型锅庄舞活动。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和外国在华的工作人员、游人所喜爱。在西宁市广场早、晚跳锅庄舞的队伍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们翩翩起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古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竞技的价值
《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不仅具有表演的艺术功能,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竞技性,能对社会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团体操表演提供方法。首先,“天上有多少颗星,桌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桌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桌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内容丰富的锅庄的赞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锅庄舞的编排上具有很宽的创作空间。其次,锅庄对动作的力度、幅度、姿态、音乐的艺术表现具有很高的要求,正如锅庄舞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狮的娇姿。”第三,锅庄舞对舞蹈者的要求非常严,要求动作统一,力度和节奏统一,动作协调,在难度上具有一定的发掘。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具有很好的竞技性,是一项很好的群众体育活动,值得在全国和学校推广。
4.团结的价值
民族舞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消除民族隔阂,它是一种以身体动作、姿势作为基本语言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它的传播交流障碍最少,不受语言文字的制约,也不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因此,它是最具有亲和力的一种文化交融形式。在参与锅庄舞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语言上的交流和身体上的接触,能降低人们在心理上的防御本能,起到自然促进不同民族的参与者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认同的作用,同时,在不断的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会不断融合和适应,这不是哪一种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同化过程,而是滋生出新的共同文化的过程,也是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新的信息沟通渠道的过程,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共有文化的产生是建立彼此之间信任感的基础。因此,《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对发展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团结,具有很好的作用。
锅庄舞活动历史悠久,是藏民族留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良好的健身、健心娱乐、群众体育和旅游开发价值。《海南新编藏族锅庄舞》宣扬“舞蹈动作来自自然”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个时代精神,并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相结合,既可以作为舞台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又可以作为群众自娱自乐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还可以作为一项丰富单位、学校文化活动的竞技比赛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