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课程建设的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建设的基础

第1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1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理解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生修完该课程后,应具备以下技能:一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能力;二是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三是多媒体信息(声音、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四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如信息、文件传输、信息检索、邮件服务、信息安全等)。

1 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水平差异大

大学新生来自于不同省市、地区,由于国家对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统一的要求;加之,受学生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生入学后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见到过有些新生可以很轻松的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可以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但是有些学生却连关机都不清楚,差距之大不言而喻。这就给我们一线教师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1.2 课程不受重视,学时削减

好多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都要削减学时,在削减学时时首当其冲的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之类课程进行学时压缩。因为好多人对这门课程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学过计算机基础类的相关课程,并且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不需要再用那么多学时来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了。其实,现在所谓的学生熟悉计算机,只不过是他们对QQ比较熟悉,对网游、网购、听歌、看电影比较熟悉而已。好多新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根本不熟,就更不用提Excel等其他软件,当然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这门课程,认为对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好处。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投入也相对较少,一线教师没有太多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

1.4 教学内容不分层次

对于这门课程,大多学校都是不分专业、不分学生程度的学,完全按照同一个教学大纲、同一个课件进行教学。这对于文理科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不利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有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听他会的知识时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又会觉得老师讲得过快,跟不上,而丧失学习的自信。这些都是在建设本课程时、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5 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目前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大多院校都采用理论课与上机课相结合。理论课是教师讲授为主,上机课是以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操作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没有将学生放在主置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实还算是填鸭式教学。

2 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一克服,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重视该课程,纠正对本课程的粗浅知识,对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加投入,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多参加培训、会议,不断充实自己,以拓宽眼界、拓展课程建设的思路。

2.2 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其他高校经验,可采用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结果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设免修、快班、慢班三个不同层次,快慢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进度,但要求学生最终都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又利于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充电提高[1]。

此外,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要在数据库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上多花时间,因为这和他们日后的工作紧密相连。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要在多媒体这部分内容上多下功夫,同样也是由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后会和多媒体技术打交道较多,诸如此类,为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以前的不分专业学的模式。

2.3 改变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主体”,现在我们应该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信息安全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整理好。上课时,抽选一个或几个学生让他讲解他总结的信息安全隐患有哪些,有了这些隐患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再来讲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大家给他打分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均可以采用。

在考核方式上,不能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积累也可以考评一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分数比例上应该提高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所占的比例。此外,期末的考评应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等形式,这样对学生来说更加公平,对教师来说也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3 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建设中必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计算机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其发展及更新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在对这门课程的建设中要不断更新理念,合理解决问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佳,陈玉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31):57-59.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郭娜,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工程系,河北三河 065201

第2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1 “材料工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材料工程基础”逐渐融合成包含金属、陶瓷、高分子三大材料制备成型过程的技术原理,工艺方法及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获得较广泛的材料工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基础科学原理技能,从而能根据所确定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应用要求,提出材料成分构成和制备加工的方案及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要求学生了解材料分类、共性和特性及各类材料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理解各类材料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各种材料工程技术间的关系;熟悉各类材料工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凝固与结晶、材料成形与加工、材料组织和性能改善、材料连接技术、材料表面技术方面主要方法的工程原理,并能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案。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材料加工领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教材内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相对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结合科研工作成果和工程实践,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把材料工程领域的新知识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但是这些新知识与原有教材内容还缺乏有机的衔接,特别是一些涉及到跨知识点、跨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在讲解过程中,难免一带而过,学生学习之后印象不深,理解也不透彻,影响教学效果。且目前出版的教材受限于各高校的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计划及不同定位等因素,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以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 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扩展性,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材料科学及材料工程的知识平台,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怎样突出工科特色,面向社会、面向材料生产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调整很有必要,使该课程的工程特色鲜明,学以致用,能更好地满足冶金类材料加工企业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原来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熔炼、锻造、轧制、热处理、焊接 等工艺原理、常用方法、应用范围及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的强化与改性、表面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根据材料一级学科平台课程的建设,“材料工程基础”课程面向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成型与加工等专业方向,以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现代工程意识的高层次、高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材料工程师为宗旨,以培养所具备的材料工程概念、材料设计、材料加工与制备方法、材料实验研究、设备仪器应用操作为目的,优化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以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加工工艺、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三部分内容为主体,结合经典与创新并举的思路,系统地讲授材料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结合生产实践剖析现代材料加工过程的本质、生产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和控制依据;结合典型的成形设备和工艺流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材料加工工艺的单元过程与相互关系;与现代工业紧密关联,随时了解材料生产工业的科技进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关注国内外材料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国家最新的标准化研究成果,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注重介绍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动态、材料加工过程的资源回收利用、压力加工及精密成型模具设计等深加工方面的知识。目前形成了包括金属、非金属、高分子三大材料相关制备加工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增加了工程方法和技术经济方面的内容,拓展了“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空间,强调材料工程的创新性与新材料开发创造性的结合,并设置相关应用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工程措施。鉴于“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涵盖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学的分支学科较多,涉及的知识点多,有效促进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基本原理与工艺融会贯通,了解材料制备、加工和性能优化的各种方法的特性和共性,达到材料工程化单元操作和单元过程的有机结合,构成适合于不同材料的工程化系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系统知识,达到“登高而望远”的学习境地。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由于课程学时数的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大力开展教改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建设、虚拟实验课程建设、工程化实验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积极参与互动:在讲授时,每位主讲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基本设备、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利用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胆尝试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不断引入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组织和鼓励学生到实验室去直接接触实验仪器和设备,强化动手能力,将有关教学内容归纳以考题任务下达给学生,让同学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上讲台做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材料工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远程登录进行自学,并可了解有关材料工程方面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编制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模块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讲授更加形象生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邀请企业和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和知名教授开设课程讲座,直观而生动为同学讲解工程案例,拓展了学生的工程知识和行业视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现代化材料加工制备企业的生产状态,先进生产流程,企业概貌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在材料领域拼搏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贯穿于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作业有问答题、课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课程考试环节坚持教考分离,并严格执行A、B卷,逐步建立了较完备的习题、试题库,综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操作技能、考勤等方面进行考评。

4 改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它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针对工程问题强调综合运用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设计嵌入了实践教学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力求突出基本理论之间的融合、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实践环节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注重于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训练,充分依托我校材料学科的国家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分析测试中心资源优势,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从研究方法到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嵌入式的实践教学模块中单列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三个部分,各模块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实验学时要求选择三类实验的组合,把它们与“三大实习”相结合,即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适度安排实习,各种模型及设备实地参观,使学生能够及时理解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相互关联,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上突出实验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室配备了50余套材料加工领域的教学试验设备,搭建了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开设出具有开放性、设计性、研究性的综合型实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能力,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工程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5 结语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特色、规范与创新、内容与方法、基础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点与面的关系,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教学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网络多媒体教材资源建设,发挥优质资源网上共享机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优质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尹立辉,孙莉.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5):107-109.

第3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6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其专业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一般高校该课程的教学,都存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员边听、边模仿”,缺乏创新,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考核评价方式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模式化等问题,使得学员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学员往往会简单的操作,头脑中残存着的知识片段孤立化,知识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无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学习缺乏积极性。如果把本课程的建设放到开放教育背景下,这些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

一、开放教育的特点

开放教育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开放出来,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学习。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资源的共享;二是学习者的自由。它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以学员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它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以申请入学;学员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员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等。可见,开放教育背景下学员是多元、多层次的,其学习过程最起码具有以下特点:

(一)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要求高

开放教育的学习是建立在学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主动学习是开展开放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这就需要整个课程体系要能激发学员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机;整个课程体系要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其“我要学”的学习态度。

(二)对学员的学习独立性要求高

学员情况千差万别,多数时间自我安排学习进程,这就需要学员对学习有自信,能够有自主性的安排能力,学员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会学”。学习活动中,不依赖他人,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三)对学员的学习有软硬件方面的技术性要求

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师生多数情况下是分离的,学员的学习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完成的,学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终端将中断的学习行为继续下去。“我能学”也就是说,学员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果缺少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支持又不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教育的学习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

(四)对学员的学习交互性要求较高

交互性学习是开放学习的精髓,是学习取得最终成功的手段。因此,交互性在学员学习活动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机之间

学员通过和电脑等终端对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学员与多媒体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的内容、速度和效果都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确定、调整和检测。

2.同学之间

学员自愿与本地、本单位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

3.师生之间

在师生分离情况下,学员通过网络、电话、E-mail等方式,与老师沟通。老师从中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消除学员的学习困惑,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开放教育模式正是考虑到了学员的多层次和多元特点,其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不断增强学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先进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参加开放教育的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但是开放教育面授时间相对较短,课时又少,集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少,绝大部分学员都是成人,半工半读,因此看书、上机的时间也不多。

具体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多学员上班、下班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操作,学习计算机课程有一定的难度。

二、目前开放教育已有的课程建设措施

(一)围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白皮书。多数开放教育学校适时对有关课程进行整合,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比如我校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强调集体备课,整合师资,调动优势力量加强本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我校继续深入探索本课程教学改革,尤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方面又取得新的成果。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1.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学员融入教学过程中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校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除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探索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诸如“五步教学法”、师生共教法、竞赛法、专题讨论法、混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法等。改革的重点是尽力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将学员融入教学的整个流程中,给学员以继续学习的方法和动力,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

2.关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经过努力,在我校本课程已经实现了90%的多媒体教学,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个人的风格特点精心设计、制作个性化的教学课件,注意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视频和动画技术合理使用,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调动起学员的眼、耳、手、脑等器官参与,听、说、看、思并用,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实现了立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令学员喜闻乐见,增强了本课程教学对学员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坚持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利用教学挂图。

3.教学评价等改革:提高作业与考核方式的实效性

作业改革。教学中,注重作业的效果,即保证每次作业都要让学员的认识、体会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升。作业题都是通过教师集体研讨设计,要求学员去思考、研究、操作,或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作业的意义,从而以此拓宽课堂教学容量。

考核方式改革。在考核考试方法上,采取多样化,以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平时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课内考核与现实表现相结合等等。在考核内容上,既要重视学员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更要重视考察学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院教师探索了诸如开卷考试、专题作业、社会调查等形式。

(二)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科研

我校对于本课程的科研有专门的教研计划,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研究,在教学研究上,要求课程教学研究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实际,特别是开放教育的实际展开。在内容上,围绕本学科的科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和有关具体问题的研究。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

(一)关于本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查找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事务,也为以后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学好本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和整个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其专业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

(二)关于当前课程建设状况

1.队伍建设

其目标是要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合理、注重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形成体系。根据有关文件,应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1+X”教学模式。 “1”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X”是指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等课程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了方便教学与理解,我们把计算机应用基础“1+X”教学模式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1+X”教学模式,这样把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等课程教学也纳入了本课程教学的统筹安排之中,使教学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提到的本课程或大学计算机基础均为采用“1+X”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复杂办公事务和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开放教育及课程特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按照以下理念与思路进行课程设计:

(1)以“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中计算机的应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18个应用实例。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提出真实工作任务,教师分析任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教师讲解“任务实现”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后进行“效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导。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情境为基础,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融“导、学、做”为一体。结合学生“购买电脑――课堂学习――课外生活――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整个大学阶段遇到的问题,设计了多个学习情境,通过丰富、有趣的小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3)推行“自主学习”学习策略。针对学生基础不同,层次不同,课程内容范围广,学生人数多等特征,我们建设了课程网站、天空教室、指导网站等立体课程资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本课程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特点,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合作互助,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本课程学习。

(4)实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教学环节中除上课期间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外,课后自主学习可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进行,对课程学习综合评价采取“学习效果评价”,即根据学生提交的学习任务效果文件+任务答辩+全省统考成绩综合评价学习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体系不但维护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又有全省统考的严格要求,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事务能力、沟通能力、完成事务的工作能力等等。

[ 参 考 文 献 ]

[1] 黄丽莉.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08.

[2] 顾巍.行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 王绪红.行动学习及其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 孔文焕.动机理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4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教材;教学设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通信、电子等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综合性强,其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如何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延伸课堂教学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网络教学也成为电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教学平台一般应提供:课程相关信息、相关资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精选例题、交互讨论等。在网络环境下,学员可以反复进行在线多媒体课程学习、在线测试以及问题讨论,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体现出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特点,它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拓展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善思考、高素质的人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完善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中不断发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2008年起,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又完成了该课程的网络课程,建成后的电路网络课程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员创造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1.网络课程的目标功能

1.1 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完整,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材各个方面要适当,还要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及适当的教学媒体。系统中要有交互讨论,提供练习和测试,并且具有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1.2 课程内容

网络课程内容体系必须完整,涵盖“网络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典型例题”等基本模块以及课程其它相关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内容丰富科学,结构要合理。能够加强理论与应用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1.3 技术运用

界面采用“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平台。在此平台上建立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所有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和动画等播放均有可控性,网站导航要清晰、明确,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

2.网络课程内容

2.1 提供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块

课程教学基本模块包括网络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典型例题等,其中网络教材是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制作完成的精美网页,彩色版面设计,要点明确,阅读方便和便于操作。电子教案是我们自编的32讲教案,要素齐全,体现优化的教学设计,体现人文意识和工程背景,体现理论与应用的结合。32次授课录像,采用的是把教师的讲课录像用流媒体的方式在网上播放,其中网页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播放教师的讲课录像,另一部分同步呈现教室的PowerPoint讲稿。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学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对于辅助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补充与教材、教案不同的一些典型例题,强化基础的学习、开扩学员的眼界。

2.2 提供相关信息资源

提供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电路理论名人名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课程教学资源库、习题解答、工程应用实例、国内电路课程名师授课、部分章节双语教学、实验演示、仿真实例、CAI课件等相关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的相关资源方便学生课下自学和课前预习。习题解答和模拟试题用于学生课后自测。提供的CAI课件于2010年获国家优秀电教教材三等奖,该课件为“字典式设计”方案,较好体现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各知识点间的切换方便,画面美观。每个知识点均通过内容讲解、证明、举例、练习等方式呈现,便于教师课堂使用,更适合于学员自学。其中,方法应用模块把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在各类电路中的应用以例题形式呈现,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 实现交互讨论、自我测试

建立交互讨论平台,便于师生讨论和教师答疑。教师固定时间和学生同时在线,就可以实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如果老师不在线,学生还可以留下问题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方便老师上线后回答。同时设有FAQ模块,即常见问题解答。在日常教学和答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学生都感到模糊不清的概念或对某些知识点理解的偏差,这些问题带有共性,我们就将其置入FAQ模块,供学生浏览学习。学生在进入实时答疑模块之前,通常应该先进入FAQ模块输入关键字查询是否已经有了答案,如果在FAQ中没有相关问题或觉得答案不够明白,才进入实时答疑模块。教师负责维护FAQ,把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和解答放入数据库中。提供阶段测试题若干套、模拟考试题300题左右进行自我测试等。

3.网络课程特点

3.1 教学性

一是目标定位准确;二是教学内容规范;三是框架内容合理。本课程内容,按课程标准规定的64学时32讲设计,涵盖了教材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学员所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每个章节教学要求清晰;四是信息展现恰当;五是教学资源丰富。文字、课件、视频、影像等资料比较丰富,资源总容量:8G。其中,课件:60,视频:480分钟,习题:625题,实验:21个,视频讲授:1755分钟;六是交互功能较强。本课程具有自测等人机交互功能和网上讨论、答疑等人机交互功能;七是自主学习便捷。提供了必备的作业并能进行自测,而且还提供大量的拓展资源、阅读参考书目,供学员自主学习和研究参考。

3.2 可用性

一是导航设计结构清晰完整,界面友好、直观,简明,路径准确,链接准确、高效;二是方便可控。操作简便,资料下载快捷,响应速度与学习者的操作比较协调;三是应用效果好。本网络课程投入教学使用后,登录账号、作业、测验、交流答疑记录比较多,教师和学生反映使用效果好。

3.3 技术性

一是设计规范。严格遵循《网络课程技术规范》,符合现代化远程教育技术规范;二是媒体表现好。媒体运行流畅,界面美观协调,图文、视频选择适当;三是运行安全可靠。各种数据安全可靠,运行稳定,教学单元、素材、数据等维护方便。

4.作用及效果

学生通过对课程教学基本模块的点击,将对课程全部知识点进行学习或复习,增加自主学习的空间,达到强化基础的目的。

第5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58-03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组织生产、策划贸易和金融流通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政府决策、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甚至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信息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振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学校是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基地。专业知识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属于学校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改革历程

一般高校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入学前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国家虽然在普通高中安排了以计算机使用为基本内容的信息技术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进入大学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受过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需要;再则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各学科专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探索更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为此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始终不断地进行,总体上看,近10年来有3次比较大的改革:从2006年9月~2010年6月期间的基本不分学科和层次全校学生都上两个学期三门课“Office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转变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入校时先进行分流考试,按照不同的基础分为达标、良好和提高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入学基础差别,但是无法兼顾目标水平一致的通识教育需求;2013年9月~,再次做出与时俱进的重大调整,转化分阶段、分层次、分大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改革方案

(一)课程理念

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必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具有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求的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洞察力及分析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化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于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专业需求。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众多专业的融合大大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这种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且呈现多样化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各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计算机的相关应用技术和工具,解决本专业自身和学科发展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诚信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造就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

以“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为特点,形成了有特色的、适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趋势,了解我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了解信息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努力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创新思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教学,使课程更符合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更符合我校学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课程体系改变过去单一模式的分层教学或模块化教学,采用新的分层与模块化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大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IT实践基础。本课程为信息技术方面零基础的学生开设,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一般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信息安全基础等,以适应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需要。

2.大学计算机。本课程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后续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计算机技术基础,融合计算思维概念,旨在培养学生对获取、存储、加工和应用信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相关行为规范,具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作为计算机新意识教育,促使学生涉及信息学科领域,拓展视野,启迪心智,开阔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思想和理念,即使面对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仍具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

3.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本课程作为各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面向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必修),建议非师范、理工科专业学生选择。本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与问题求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包括非常基础的模型化、抽象化、逻辑推演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科研、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较长期地受益。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4.数据处理与管理。本课程作为部分文科及商科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利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应用和检索的基本素养,为未来从事诸如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等等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5.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作为文科各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和水平,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长期受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6.计算机综合实践。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利用学到的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很强原创力并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在第3~6学期开设。

本课程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之一获得免修:

A.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并入围决赛;

B.全程参加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

C.全程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

D.参加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素养及创新活动大赛,获得初赛合格证书;

E.获得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并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成绩合格。

(五)教学方法

1.选课方式的改变。核心课程由以往的所有学生统一地进行同样内容、同样方式的教学,逐渐改变为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双向选择方式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结果,在为每位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同时,为基础薄弱学生增加开设MOOC课程“IT实践基础”,该课程通过网上资源与实验室机房面授相结合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快将基础提高,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2)提高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三门课程实施引导性选课,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分类指导选课与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个性化选课相结合,使学生能选到适合他们需要的课程。(3)拓展课程安排在第3~6学期,“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则引入竞赛机制,将传统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上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与课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支撑下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2.教学方法的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由纯理论讲解式教学方式,改变为结合案例为向导,特别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能举一反三。通过加强对实验的支持,增加开放实验,使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教学之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和完成拓展实验,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学会思考和学习。

3.现代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的构建与服务。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资源平台相结合,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资源平台除了提供各种课程的教学课件、实验素材、习题练习和测验等外,还提供了网上问答平台、实验自动批改系统等模块,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多元化教学。

三、总结与展望

在所有高等教育课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疑是学生入校基础差异最大、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最快的那一门,由此带来的对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不会减轻,恐怕会愈演愈烈。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面对挑战,不断进行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希望能在改善自身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艾明晶,李莹.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5):5-9.

[2]聂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234-235.

[3]尹建新,张广群.“技能-能力-思维”三层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J].计算机时代,2013,(9):71-73.

第6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0 引言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一是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另一种则是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同样的教材、类似的学生、同样的课堂45分钟,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从事基础数学教育的教师们今天所要反思研究的话题。单调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缺乏生气,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疲于应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直观;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更高。“小学数学课件设计”课程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是当前转型发展改革的重要实践课程,是针对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

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初步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活动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教师。

“小学数学课件设计”课程直接面向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技巧,通过数学课件来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和使用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几何画板、数学公式编辑器等;使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处理,具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能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的一线岗位。

“小学数学课件设计”课程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说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后续课程,是小学数学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1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小学数学课件设计”课程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师职业岗位,开展广泛调研,在邀请本市教育局教科室专家,从事基础数学教育的地方完小长期从事一线的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典型的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基本教学技能”工作项目设置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教师从业资格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原则,突出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理念,把握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启、读、练、知、结五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总结技能等;熟悉数学教学课件的评价标准。培养能结合基础教育的特点,选择并运用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的能力,具备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技能的一线人才。

“小学数学课件设计”课程初步确定以后,课题组在本市26所完小进行了在职小学教师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65.8%的小学教师回答“自己制作课件但水平一般”,65.8%的小学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对课堂的重要性 “基本重要,课件提高课堂质量”,76.9%的小学教师回答作为中小学学校的老师,认为“非常必要必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80.14%的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76.9%的小学教师认为“开设小学数学课件制作课程,对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技能上有帮助”。

立足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调查资料,本课程结合高等教育师范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我国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工作领域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目标分别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Power Point的应用、数学公式编辑器和几何画板的使用、综合课件的开发五个方面。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结合着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岗位要求相结合。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W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课程以教学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学要点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概念、程序、方法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2课程目标

(1)能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2)能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3)能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设计;(4)能描述Power Point的知识和应用;(5)能理解数学公式编辑器和几何画板的使用;(6)能进行小学数学综合课件的开发。

5 结论

第7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1 构建基础性课程体系模块

动物生产类专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5个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军事与体育、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类课程、动物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动物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环境卫生学)、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如动物科学专业的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饲料学、养殖设施与设备等;动物医学专业的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前3个课程模块内的课程在专业集群内完全相同,后两个课程模块内的课程则属于专业个性课程。    

建设专业集群共享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对于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习效果能够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

2 建设共享性课程资源平台

专业集群共享性课程平台建设应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等,满足专业集群内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发挥相关学科教师的各自优势,打造一个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理论表述清晰、技术训练规范,既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又能够有利于拓展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作为在职培训应用的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提高使用效率是目前课程资源库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打造专业集群内的课程资源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    

动物生产类专业集群共享性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要重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专业知识性内容,使得专业集群内各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该课程资源平台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通用的基础知识,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的后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保证。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则应强调专业技术、技能的内容建设,把前期的理论知识如何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作为重点。这样有利于相关专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专业实践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第8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理;课程建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76-03\[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课题“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高职‘护士职业基本技术’课程中的应用”(2011B002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蒙桂琴(1963―),女,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护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蒙湛东(1988―),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民族医院医生,研究方向:临床医学;黄霞(1988―),女,广西崇左人,本科,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医生,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一、目前我学院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强求专业目标的实现,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护理专业比较注重培养护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强调专业技能实训,突出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过于强调专业化和针对性,拓展面比较狭窄,这对护生今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相关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1\]。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不能适应新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管理职能不清,理论与实训脱节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最主要的课程类型。\[1\]“护理学基础”理论课主要教授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主要培养护生的护理人文素养、护理专业理论和护理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包括学校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旨在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护理专业高技能型人才服务。但这门课程目前教学管理职能不清,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分别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实训中心两个部门管理、实施,在教学改革方面比较难达成共识。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先行、实践依附于理论的教学策略,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开实施,使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学完理论,上实践课时教师提问相关理论知识时却无法与实践联系起来,造成理论与实训课之间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局面,不能发挥二者共同促进护理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

(三)单学科分段见习,护生难以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单学科分段见习,是在每门课上完部分内容后,由各门任课教师或各教研室自行安排一定的时间临床见习。学生往往有2~3小时的见习时间,只能看到比较简单的疾病护理片段。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当另外一门课再次安排见习时,学生无法将各门相关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这对于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而临床工作要求护生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学生在单学科分散式见习中无法实现。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临床快速发展对护理人才素质的需求

我学院目前主要是采用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传统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这对于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来说是存在很多缺陷的。护理专业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灵活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而临床护理理论及新型仪器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护理人员能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并且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新知识于实践中。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多数学生缺乏评判性思维的学习能力,只限于课本内容和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查阅资料,不会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养成了依赖教师解答和示教的习惯。

二、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确定“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将“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技能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突出高职护理教育特点”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建设过程,要经过临床调研,通过与临床护理专家访谈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临床需求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必须准确定位,根据临床需求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设置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护理教育的课程开发,决定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规格与标准。只有紧扣临床需求,深入了解其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数量、规格等客观要求,才能明确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出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目标。

(二)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重视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1\]由于高职护理教育具有趋向性较强的特点,课程设置必须由医疗行业或临床科室等提出对护生素质的要求,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各项具体的技术指标。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需求,用人单位往往是“技术专家”,同时改革也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所以,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决策,应该由用人单位代表、教师代表、行政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决策团队,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进行科学的决策。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中要突出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制定明确的护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强化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新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实行多学科综合的整体见习,让护生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与临床接轨、紧贴临床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应该对单学科分散式见习进行改革,实行多学科综合整体见习。即在学校基本完成专业教学后,让护生临床进行为期1~2周的整体见习,与医院共同制订整体见习计划,护生按5~6人为一组在内科、外科轮转,将“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康复护理”等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安排见习,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临床的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景,以及对患者疾病获得感性认识,了解常见疾病的发展变化及护理,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临床护理快速发展的需求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LBL、PBL、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2\]、TBL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导学法等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或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TBL教学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先进性的实训基地:实训仪器及设备要与临床相吻合,满足护生技能操作训练需求。实训基地要模拟与医院尽可能一致的工作环境,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护理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医院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学校要与医院联合办学,深化院校合作,主动适应医院就业市场的需求,探索“订单式”培养。如与医院签订并联合培养“急诊科护士”“ICU护士”“手术室护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联合教学方法,即学校教师到临床参与学生的见习、实习带教及管理,临床教师到学校参与指导教学,形成校内校外稳固的理论-实训教学基地,联合开展教学科研、攻关克难,增强教学活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五)采取院校联合评价,形成学校、医院、学生立体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法,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1\]不仅仅以书面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业水平,而是对学生的能力也进行考评,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包括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的综合案例考核。此外,组织医院护理专家对学生的理论、技能、人文关怀、沟通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学生可相互充当技能操作考官,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考核,在考核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对各项操作的评分标准更加熟悉,有利于对操作流程的巩固,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三、小结

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应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走院校合作之路,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临床护理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飞.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J\].职教通讯,2012,(3):4-6.

第9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能力点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高职专业课已分解为技术基础课与核心技术课,并且以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直接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对高职专业基础课进行定位与改革,使其与新型专业课相衔接,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拟结合计算机专业基础课《C语言与数据结构》建设案例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专业基础课学习是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的,与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既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技能性的特征,着眼于职业现实的需要,为就业服务,同时又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上述特征使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一门基础课,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职专业基础课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基础课,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因而具有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即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必须以专业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相关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

以单项能力培养为主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虽然都注重能力培养,但各有侧重。高职专业基础课主要侧重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工具或仪器使用方法、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分阶段的单项能力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习惯等。专业课主要侧重培养职业综合技能与高级技能,即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能力。此外,专业基础课的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应服务于专业课综合能力的培养,前者应为后者的教学奠定基础。

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并不是对立的,考虑以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与特殊性的要求,应根据能力培养的需求选取知识点,同时能力培养又是学习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专业基础课应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改革措施,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知识体系。

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目前,许多高职专业基础课程仍是普教本科课程的简写本,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这显然不能适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要求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将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为了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有效对接,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建设与改革的切入点。所谓能力点即根据岗位综合能力分解的能力单元,具有简单易学、容易实现对知识点的运用与转换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能力点与知识点是同步设计的。具体地说,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与识记的概念和原理,能力点要求学生掌握与熟练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虽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也有识记和掌握等方面的要求,但没有明确设计能力点并根据能力点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新的突破。首先,能力点的引入体现了根据岗位能力设置课程的基本思想。能力点是由岗位职业能力分解而来的,是职业能力的具体化与明细化,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渗透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其次,能力点的引入能更有效地落实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目前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对于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存在广泛的争议,难以把握,但若以能力点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知识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知识点的集合即体现为必需和够用。再次,能力点的引入可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上无缝衔接。高职专业课分解为技术基础课与核心技术课,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成为专业课的教学重心,能力点显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接口,能力点的训练可为专业课综合技能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具体实践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由《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课程整合而成。该课程根据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要求调整了教学目标,C语言不着重讲语法,而是介绍C语言的编程知识和编程规范;数据结构不着重讲数据结构知识,而是介绍应用数据结构知识实现任务的编程。因此,课程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该课程改革的最大特色是引入能力点的概念,并结合知识点进行能力点的设计。

通过能力解构生成能力点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业工程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编程能力也随之分解为五种单项能力,即调试程序的能力,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设计流程图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见表1)。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今后就业岗位的特点,该课程着重后三种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这三种单项能力的要求设计能力点。具体能力点包括:(1)读源程序,给出一组输入数据,写出程序(手工)运行过程和结果;(2)将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调试程序,写出程序(计算机)运行结果;(3)给源程序加上注释;(4)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并上机调试等等。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基本具备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通过内容整合细化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内容是能力点的载体,为了构建能力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删除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内容重叠的课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课程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即程序设计篇、数据结构基础篇与数据结构提高篇。每篇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细分为若干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见表2,其中教学要求代号的含义见表3)。在确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后,再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以此实现知识点教学和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转贴于

通过任务驱动强化能力点训练在编排课程内容时,《C语言与数据结构》采用了任务驱动方式,即在每章设计一个应用任务,并由此引出解决该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最后在每章后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任务内容、任务分析、任务流程图、任务源程序、任务程序结构等。比如,讲到数组和链表时,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栈和队列时,以学生就餐排队的模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图的应用时,以旅游景点的管理作为应用任务。使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强调学以致用,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知识;二是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任务驱动是强化能力点训练的最有效方式。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试点改革课程,以能力点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集中反映该成果的教材已于2005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年,《C语言与数据结构》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一类精品课程。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的具体体现以能力定课程,就是将能力细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能力点,然后围绕能力点训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方案和训练方法。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原则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能力点建设实现了知识点学习与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能力点建设并不是强调能力培养至上。事实上,知识教学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力训练需建立在知识教学基础之上。但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着眼点不同,知识点的集合是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强调“知”;能力点的集合是能力,能力点的训练强调“做”。基于能力点的课程建设就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组织知识教学。

能力点建设强调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群建设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不能孤军作战,而是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能力型”课程群。课程群中既有专业课,也有专业基础课,课程之间通过能力点连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强化训练某一专业岗位能力。在本案例中,就是将《C语言与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实用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构建成了训练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课程群。

能力点建设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黑板+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边教学边实践,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区别对待,有些专业基础确实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对于这类课程不能一味地追求能力点的建设,而是应根据岗位能力训练实际的需要,选择部分专业基础课进行能力点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启宏.专业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