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复指导范文

康复指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复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康复指导

第1篇:康复指导范文

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其中功能锻炼是康复的主要手段,而社区卫生服务在骨折经复位、固定后的康复锻炼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和消除骨折不良影响。笔者在所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运用康复理论作功能锻炼指导,在骨折患者的康得复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康复指导

1.1 心理指导 帮助患者理解并接受:骨折愈合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康复锻炼需有毅力,要克服疼痛;整个康复过程要积极参加,密切配合:应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做好自我管理;积极锻炼,才能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2 运动训练指导 骨折的康复以时间可分为骨折固定期(早期)和骨折恢复期(后期)两个阶段。

1.2.1 早期康复阶段 功能训练在骨折复位固定后住院期间即可开始,社区康复指导是在患者出院回家休养期提供的连续的康复指导。(1)出院时一般处于骨折的炎症恢复期,骨折固定部位远端和近端关节应指导作主动或被动运动。注意关节的各个平面,每个关节活动10-20次。每日2次。(2)固定区肌肉在肿胀消退后无明显疼痛时进行舒缩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减轻粘连,每日2~3次,每次5 min。(3)为维持机体整体功能水平,未受伤肢体应正常活动,尽早起床站立,负重行走;下肢骨折也应努力拄拐或扶墙面起立:年老体弱及必须卧床者也应在床上运动,作深呼吸和咳嗽锻炼及大肌群用力收缩。(4)骨折3~4周,已处骨折的骨痂形成期,断端较稳定,外固定可每日取下,检查皮肤是否完整,进行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从远端向近端向心性进行,受累关节进行短时间、不负重的主动活动。(5)对骨折已而无需继续外固定者可进行持续的被动运动,家庭内可由家人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或用外力牵拉功能障碍关节,避免关节挛缩、骨折疏松、心肺功能降低,有条件可进行专门的训练机训练(CMP)L2)。被动运动时指导放松,操作缓慢,力度适中。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固定肢体近端。避免做替代运动,对已产生障碍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每次均需达到最大活动范围,并力求超过,逐步积累效应。

1.2.2 骨折恢复期 后期目的是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及训练肌肉的灵巧度,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能力。(1)关节活动度练习。在活动前可先热疗,放松挛缩粘连的组织,软化瘢痕、增强练习的效果,家庭内可进行被动、助力、主动等训练方法,从单关节逐步度到多关节、多方向全关节范围内活动,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每天2―3次。(2)肌力训练。肌力Ⅲ级及Ⅳ级以上者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家庭中指导用滑轮、绳索、固定带等组合悬吊肢体进行摆动运动,Ⅲ级以上肌力进行抗阻运动训练,阻力可用砂袋、哑铃、墙壁拉力器进行训练,有条件时可利用专门的康复器锻炼。

1.3 饮食指导 为促进骨折处及早愈合,应指导患者保证膳食平衡,并摄人一定量的钙。受伤早期(1~2周),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鱼等,避免瘀血积滞,骨痂生长迟缓。中期(2~4周)补充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C,常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同时可用一些清补、活血、接骨舒筋的药膳;晚期(5周以上)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等,进食补气血、强筋骨之药膳,促进骨折愈合。

第2篇:康复指导范文

1 饮食调节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所有病人均应采用饮食调节,可减少再发。即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低盐饮食,要求饱和脂肪占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200/d,多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2 戒烟是心肌梗死康复期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继续吸烟再梗死和死亡危险明显增高约22%~47%[1],每次随诊患者都必须记录吸烟情况,积极劝导病人戒烟,坚决实施戒烟计划。

3 心理指导

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焦虑情绪多来自于对今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担心,应予以充分理解并指导病人逐渐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态,可采取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4 避免诱发因素

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饱餐,特别是避免进含高脂的饮食、情绪过分激动、导致血压剧升等因素。

5 康复指导

建议病人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适当运动可以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经济因素,活动量则必须考虑病人的年龄、心肌梗死前活动水平及体力状态等。在正式的有氧运动前后应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研究表明运动中以达到病人最大心率的60%~65%的低强度、长期锻炼是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太极拳、慢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4次为宜,开始每次10~15分钟,以后逐步延长到每天30分钟以上,应避免剧烈活动、竞技性活动、长时间活动。此外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也是对病人有益。对无并发症的病人,心肌梗死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性生活要适度,若性生活后出现心率、呼吸增快、感到胸痛、心悸持续15分钟或疲惫等情况,应节制性生活。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可恢复轻工作,部分病人也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对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

6 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要擅自增、减药量,并教会病人定时测脉搏,定期门诊复查。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而在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医。

7 照顾者指导

告诉患者家属对病人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生活中避免对其施加压力,当病人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病人家属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备急用。

第3篇:康复指导范文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49-01

1 饮食指导:

1.1未进行消化道手术的单纯妇科手术病人指导:

1.1.1 术后6-8小时,病人清醒状态下可饮水,应少量、多次。

1.1.2 术后第一日晨至排气,可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含糖量很少的新鲜果汁,清淡肉汤等;禁食牛奶、乳制品及糖水,因为牛奶、乳制品和糖水被消化时容易产气,并抑制肠蠕动,同时引起腹胀,易造成切口裂开;同时饮用糖水,使人体处于高糖状态,不易于切口愈合。

1.1.3 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各种易消化的粥类食物、含糖量少且被稀释的水果泥、蔬菜肉泥汤等,每次食用量是平时食量的半量,每日进餐4~5次。

1.1.4 进食品半流质饮食2~3天后,可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软食,并添加水果,每次进食以不觉得饱为宜,每日进餐4~5次。

1.1.5 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以高营养的易消化饮食为主,且少量多餐,每次发不过饱为宜。

1.2 妇科合并阑尾手术病人的饮食指导

1.2.1 病人未排气前禁食水。

1.2.2 病人排气后饮食指导同单纯妇科手术后饮食。

2 术后卧床指导

2.1 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后枕枕头;全麻术后病人未清醒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枕枕头。

2.2 术后撤掉沙袋后可改为侧卧位。

2.3 术后第一日晨给予半坐卧位,半卧位的优点:可使腹腔内的血性液体流向盆腔,盆腔对异物的吸收功能最强,减少术后的全身反应;减轻腹部疼痛,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尿道口处于膀胱最低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3 术后活动指导

3.1 术后麻醉清醒,肢体的感觉恢复后即可自主进行小范围的肢体活动。每两小时指导或协助患者翻身,同时给予按摩受压部位,偏瘦患者相应增加翻身及按摩次数。

3.2 病情允许术后第一日输液完毕,拨除尿管后即可离床活动。(1)、下床活动前,床上半坐卧位30分钟左右后,双腿着地,继续坐在床边30分钟左右,然后缓慢直立站起,防止忽然离床站起发生性低血压造成晕厥;没有特殊感觉首先进行床边活动,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无能运动量,切不可强迫练习。(2)、年老体弱、癌症晚期、多重手术后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相应延迟下床活动时间,适当增加床上翻身运动次数。

3.3 早期活动的好处:增加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预防肠粘连;促进切口愈合,缩短康复时间;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尽早恢复膀胱功能,预防尿路感染。

4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静脉动血栓是妇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部位局部皮温升高、发红、胀痛感。

4.1 三早一多预防方针:术后早期翻身、早期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早期离床活动;多行床上翻身及离床运动。

4.2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4.2.1 早期给予冷敷,后期给予热敷或理疗。

4.2.2 患肢抬高与床面呈30度;患肢制动;防止静脉血栓脱落,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等其他心脑肺意外。

4.2.3 临床给予溶栓药物治疗,观察有无牙龈、鼻腔、切口或皮下出血,防止溶栓药物引起的内出血反应,防止在溶栓的过程中发生脑出血等意外。

4.2.4 待皮温、皮色恢复正常,胀痛症状消失,B超下确定溶栓成功后,指导患者由少到多、渐进式离床活动;老年患者首先指导床上翻身及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1~2日后逐渐离床运动,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5 术后咳痰指导

妇科手术尤其全麻患者,由于麻醉需要给予气管内插管易造成气道损伤,因此,术后2~3天后易出现咳嗽,属正常机体反应。

5.1 患者病人自己或家属用双手同切口成平行方向用力压住切口两侧,深吸一口气,轻轻将痰咳出。双手按压切口可减少切口疼痛,度防止用力过猛切口裂开。

5.2 如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给予雾化吸入、抗生素或化痰药,同时多饮水等使痰液稀释后易于咯出。

5.3 拍背辅助法:五指并拢,手背隆起,手心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自外向内用力拍背,频率1次/2~3秒,反复操作5次左右,且每两小时重复操作。

5.4 不食用刺激性及多盐食物,防止诱发咳嗽。

5.5 术后第一日尽早给予半坐卧位,拨除尿管后尽早离床运动,增加肺活量,减轻肺部负担,预防肺部感染。

6 术后尿管护理

6.1 尿管经尿道口插入膀胱后,从尿管末端向内注入10毫升的气体或生理盐水,在膀胱内中形成一球形囊,将尿管挂于膀胱内,因此,不必担心尿管脱落的问题。

6.2 普通妇科手术后尿管需留置24~48小时后即可拨除,注意尿管不要打结、扭曲,防止尿液潴留在膀胱内,造成膀胱括约肌失调或膀胱破裂。

6.3 需长时间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多取坐位或离床运动,使尿道外口处于最低位,同时不要使尿袋的位置高于尿道口位置,防止尿液倒流,引起尿路感染。

第4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社区康复指导 患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47

资料与方法

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2级高血压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48.3岁,病程5~25年;职业:干部15例,工人12例,退休10例,无业8例。

方法:出院前1~2天,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存在的疾病康复问题,制定康复指导计划。由责任护士将指导内容对家属及患者进行面授,并分发健康教育资料,同时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出院后采取电话回访,并及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虑,及时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护理。经过社区康复指导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和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康复指导内容

心理卫生指导: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解释、安慰、保证等方法以减轻和消除其异常的心理反应及致病性的心理因素。

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进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体形肥胖者控制食量,忌烟酒,原则上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适当饮用牛奶。对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的饮食控制更加重要。

生活起居指导: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保持居室的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可鼓励患者多参加有利于调养情志的娱乐活动。另外,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音乐疗法,选听有解郁作用和安神作用的乐曲。

适当的运动: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长期休息。应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

第5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02-01

脑梗塞病人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存活率也不断提,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属和社会的负担,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对6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进行早期康复指导,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经颅脑CT证实,其中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29例。6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2岁。

1.2方法:两组病人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病情稳定24h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在72h以上进行康复训练。

1.2.1肢体功能锻炼:①床上被动运动,脑梗塞急性期,保持肢体功能位,每2h翻身1次,翻身时要注意患肢关节,避免扭伤脱位。按摩肢体,对瘫痪股予以按摩、揉捏,对拮抗肌给予安抚性的推摩使其放松,做各种活动幅度,从大到小,先大关节,后小关节,速度缓慢,动作轻柔,每日3-4次,每次20min。②床上主动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者侧肢体上下活动,以锻炼患侧肌肉、关节,床上翻身训练,锻炼腰背腹部肌肉。床上左右上下移动,练习从床上坐起。每日3次,每次20min。③站立平衡训练,下床扶持站立,练习蹲下,扶双拐行走,当下肢力量恢复时,可试用一跟手杖行走,再练习不用手拐行走。

1.2.2日常生活能力练习:鼓励患者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者手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尽量减少他人帮助,充分调动积极性。

1.2.3心理护理:脑梗塞病人多为突发病,病人在短时间内从失去信心,包括自杀观念。而这些心理造成病情变化恢复缓慢的不良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和焦虑,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按病情每天1-2次,每次20min,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体贴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变怀疑,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因为当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的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通过护理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加病人对康复的信心。

1.2.4语言的康复:脑梗塞病人20%-40%出现语言障碍[1]。我们对失语病人进行语言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效果评价,先训练口语,再书面语言训练,每次20min交谈,每日1-2次,教会病人通过口型和声音支配控制自己唇舌活动练习发音。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型来纠正发音或听收音机看电视进行听说练习,改善发音,先易后难,由短到长,从简单的常用词汇到复杂的词汇,逐步训练提高语言的能力。对完全性失语,通过康复训练半月后,均能通过简单语言表达自己。

1.3疗效评定:偏瘫疗效评定标准:根据Brunnstrom6级评定法进行运动功能评定[2]。痊愈:瘫肢运动恢复至6级,生理自理;显效:瘫肢肌力恢复到5级,运动能力增加2级,生活大部分自理;无效、无变化。语言疗效评定标准,按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失语评定表及语言障碍检测法评定语言功能[3]。显效:听、理解语言表达及阅读等功能训练前后初评时有所提高;无效:训练前后无明显变化。

2结果

见表1。

第6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慢性腰腿痛;社区康复指导;康复效果;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26-02

慢性腰腿痛是基层卫生院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急性腰腿痛的后遗症和累积性慢性损伤引起的一种疼痛综合症[1],具有疗程长、康复慢、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存质量(QOL),特别对于农村从事田间的患者影响更大。如何在不影响患者正常劳动的状况下,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是基层医院研究的课题之一。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56例慢性腰腿痛的患者,采取社区卫生服团队定期下村巡诊模式,进行社区康复指导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辖区内慢性腰腿痛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32-68岁;病程:1 -15年;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31-69岁;病程:1 -1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经统计学比较(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门诊就诊后,建立慢性病档案,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指导的方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慢性腰腿痛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院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改变,并伴随全科医生、护士的培训不断普及,目前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模式在社区卫生院普遍开展。医生、护士不仅仅局限在医院坐堂门诊,更需要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进入患者的家庭,将社区干预工作贯穿于慢性病防治工作整个过程之中,已成为基层卫生院发展的一个方向。慢性腰腿痛作为社区慢性病之一,该疾病的临床康复有疗程长、康复慢、易复发的特点,故较为适合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疾病。由于农村患者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康复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强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将该疾病的康复治疗延伸至社区,对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评价QOL指标是以中文版的SF-36来进行。它是在1988年Sterartse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的基础上,由美国波斯顿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量化表,具有适用广泛、内容简短、可信度高的特点,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3]。我们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定期巡诊,对56例患者的进行社区康复指导,我们认为:①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再发率。我们对其病因:急性腰腿痛的后遗症和累积性慢性损伤,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指导,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正确的保护腰椎,减少诱发因素对其的损伤,降低再发率。②社区疼痛康复治疗指导,能够减轻患者躯体疼痛症状,提高生理上的舒适度。疼痛是慢性腰腿痛的主要症状之一,我们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床方式、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及合理的用药,来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得患者在生理上感到舒适,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活力。③社区康复运动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腰肌强度,提高其社会功能。我们以先慢后快,幅度先小后大,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为原则,正确的运用直腿抬高、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飞燕点水式背伸肌等运动方式[4],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来提高患者的腰肌强度,加强对腰椎的保护,使得患者正常的参加社会活动。④社区康复心理指导,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情感职能。由于该病有疗程长、康复慢、易复发的特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我们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的进行思想疏导,耐心解释使患者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的融入社会,提高患者的情感职能。

总之,在基层卫生院推行社区康复指导,能够提高其康复效果和提升生存质量,其方法简单、易行,符合社区卫生发展的理念,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65-368。

[2] 张兴中,腰腿痛康复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9):227。

第7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的一种较常选用、较安全的手术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而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为了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做好术后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基础上,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亦日显重要。我科自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79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经过系统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79例中,男23例,女56例,年龄60―70岁35例,71―79见26例,80岁以上18例,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伴糖尿病31例,伴高血压29例,伴心脏病17例,伴肺气肿9例。

2 术后康复指导

2.1心理康复指导

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对生活悲观失望,担心愈后、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子女是否嫌弃、是否有时间陪护等。因此手术后患者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急于求成;二是过于谨慎。故手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一方面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详细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同时介绍同种病例康复的例子,并向家属详细交代术后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2.2 术后早期康复指导(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

2.2.1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是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保证。手术当天因患者肌张力低,应避免过多活动,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患肢外下方垫适当厚度的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假体脱位。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可给予持续皮牵引术.术后下肢感觉恢复,即可行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被动屈伸练习。

2.2.2术后1―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如假体的位置无异常可开始下列练习:(1)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并逐渐由起初被动练习向主动练习过渡。(2)髋关节伸直练习。(3)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

2.3 术后中期康复指导(术后第3天―术后2周)

2.3.1 术后一周,病人体力逐渐恢复,此期应继续进行髋膝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并进行下列功能锻炼:(1)髋关节旋转练习,行髋关节内旋练习时双足分开,双膝合并,反之则为髋关节外旋练习。(2)上肢肌力练习,以恢复上肢肌力,行走时能较好的使用助行器。此期可协助病人练习床上翻身,翻身时向健侧侧卧,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膝间垫软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此期锻炼的目的是加大关节活动度,恢复肌力。

2.3.2 协助病人行坐位练习,可逐渐抬高床头支架,开始时坐位时间不应过长,每天4―6次, 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可利用吃饭时摇起床头支架。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但对术中关节稳定性差的患者应避免坐位练习。

2.4 术后晚期康复指导(术后3周―术后3个月内)

2.4.1 站立练习 指导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离床活动并做动作演示,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以便出院后自理。下床时应将患者健侧先移至床边,协助抬起上身,健侧肢体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离床、脚着地,再拄双拐站立。时间视个人体力而定,一般每天2次,每次3―5分钟。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

2.4.2 步行练习 何时下地行走应与管床医师一同视患者体力恢复情况和手术类型确定。行走时护士在旁扶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工具,防止跌倒。

第8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10-01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hip arthroplasty and rehabilitation

He kailian

(The fri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Sichuan Yibin 6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hip arthroplasty and rehabilitation good effect. Methods80 cases as total hip replacement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uch as preoperative heart conditions, better nutrition, mak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surgery for major complications after joint arthroplasty disease, such as dislocation, thrombosis,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other issues, for rehabilitative care. Results 8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36 months, recovered preinjury function. ConclusionsHip arthroplasty proper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is essential for its function.

[Keywords]femoral neck fractures; hip replacemen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领域治疗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成功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护理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渐增高,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高,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良好的护理,及时准确系统的康复指导,对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对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55~88岁,平均69岁。其中全髋置换65例(双髋置换8例),半髋置换19例,术中放置引流管45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先给予患肢皮牵引,完善相关辅查,术前均先处理合并症,全身情况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护理

2.1 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 向患者交代手术的目的、 疗效 和优点,术后早期积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知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医生 、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沟通,使病人及家属能清楚地了解可自手术中获得什么,了解术后的长期疗效并不意味着能完全恢复所有的跑跳动作,可提供信息访问曾做过这种手术的病人,以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息及对困难的估计和心理准备,以便配合治疗。患者至少在术前2周戒烟。注意术前的 锻炼 ,包括加强心血管功能的耗氧锻炼和受累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性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及腋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将家里的床升高,座位升高,包括马桶都要升高,如果是蹲厕式而所应改为坐式马桶。

2.2术后病情观察

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观察切口引流管,并做好引流管护理。

2.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全麻术后患者尽可能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协助适当的翻身及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以预防肺部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髋关节不能外旋和内收,以防止脱位。

2.3术后在院康复护理

2.3.1 一般康复护理 术后当天,尽可能带镇痛泵,以减少疼痛刺激,保证休息,在术侧肢体下垫适当厚度的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术后应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侧足穿防外旋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并减轻疼痛。

术后第1天,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继续穿防旋鞋,开始作踝关节的主动屈伸。具体的练习方法是:股四头肌、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绷紧大腿肌肉约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臀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把两边臀部收缩在一起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或更多,反复练习。给病人进行患肢的被动推拿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病员只能仰卧,避免侧卧,也不能翻身或交叉双腿。可在腰后垫软枕,并把床头稍抬高,以便于进食及调整皮肤受压部位,避免发生褥疮。同时指导进食一些富含营养的汤、粥、面条之类的饮食。

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一般放置不超过48h,X线片判断假置正常可开始髋膝关节的小范围屈曲练习和髋关节的旋转练习,逐渐由起始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练习,但注意臀部不能离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两腿间置入三角枕保持术侧肢体外展,如果要翻身,腿间夹枕头,整体翻动,似“滚木头”;继续穿防旋鞋以防止下肢外旋。同时可行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以便术后较好的使用拐杖。在术后早期体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为防止患者向对侧翻身,床头柜应放置手术侧。②抬高对侧床脚或保持术侧肢体的外展。或者双腿间置三角垫,但需防止下肢外旋。③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以免出现关节僵硬。④如有术侧髋关节中度屈曲位不稳定,在座位行髋关节旋转练习时,应避免上身向术侧倾斜。

2.3.2特殊康复护理术后一周,患者体力多恢复,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的患者,已经可以进行下地功能康复练习。康复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肌力,需注意的是下面所有特殊康复练习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有选择性的制定各自的康复计划。术后7天以后,除进一步提高肌力外,主要还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作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小于60°)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小于45°),仍然是每天3 次,每次10个动作;还有下列站立位的练习:①站立位伸展髋关节练习:后伸术侧下肢,健侧髋膝半屈,抬头挺胸,作骨盆前移动作,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屈髋肌群。②站立位髋关节外展练习:骨盆左右摇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外展要多练习。③站立位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搁在一定高度的踏脚凳上,上身用力前倾,加大髋关节屈曲。通过调节踏脚凳的高度来控制患侧关节的屈曲程度;每天3次,每次10个动作。④上下楼练习:“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⑤踏车练习:手术3周后可进行,最好在有康复中心、康复器械及康复治疗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

3出院标准

时间一般在术后2~3周,具体标准为:①扶双拐自己行走,无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坐起,这样出院后生活基本自理。②没有任何术后早期并发症迹象;③病人及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4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骨折。而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于旋股内外侧动脉,两动脉环绕在股骨颈的基底部,股骨颈骨折时,尤其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时,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受伤最重,对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影响也最大,因此骨折很难愈合,极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长期的卧床,出现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3年来,我科通过对8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的上述护理措施,所进行的阶段性的系统的康复知识指导,杜绝了老年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展风仙.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

第9篇:康复指导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护理;康复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范围较广,切口创面大,胸部明显畸形影响妇女的外观形象。所以,有计划的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复功能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施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其中年龄最大68岁,最小33岁,平均505岁。通过精心护理,60例患者按期出院。

2护理

21术后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保持伤口负压引流通畅,避免皮下积血、积液,有利于伤口愈合。②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 d开始帮助患者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液循环运行情况,注意绷带加压包扎的松紧度。术后24 h内每30 min监测1次,如发现有脉搏扪不清、皮温低、皮肤颜色暗红等,应考虑可能是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④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促使创面处积血积液迅速排出,有利于切口愈合。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

22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患者的形体美,因此多数患者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心理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何帮助患者面对并接受现实,是使患者尽早摆脱恐惧、绝望心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要在患者麻醉清醒时主动到床前关心患者、细心的照顾患者,通过亲切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患者的极大同情、关怀和问候,使患者感到尤在家人面前,愿意与你倾诉衷肠,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复杂痛苦的心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地向患者介绍有关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用实例引导患者去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23饮食指导①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偏食。②米面不宜过精,适当多吃粗粮、玉米、豆类等杂粮,高纤维的饮食对乳腺癌患者是有利的。③低脂肪饮食,常吃瘦肉、鸡蛋、酸奶,少吃盐腌、烟熏、火烤、烤糊焦化食物。④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和水果;常吃含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

24功能锻炼为减少瘢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及日后生活质量,在无特殊情况下应鼓励患者早期锻炼。术后1~3 d主要锻炼手指、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锻炼。3~4 d可坐起开始进行屈肘运动;5 d解除固定上肢胸带后,可练习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9~10 d可以拆除切口缝线。此时可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将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初时可用健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14 d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为了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此时还可做扶墙锻炼,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