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的差异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68-04
文化,不仅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所特有的现象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而且它还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影响着生活在此空间下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人格和健康。文化与心理、人格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而难以道明。古往今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从各自的视角探讨文化与心理、人格、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文献回顾
在世界史中,社会文化学派和文化人类学派都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对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派的一支——社会文化学派的上将——德国的卡伲·霍妮(1895-1952)。在她的《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6年版)中指出:“心理活动是文化的反映。也就是说,个体潜在的内心冲突实际上乃是他们所处的文化中某些特定矛盾的反映,社会上神经病发病率的增加,表明了生活于其中的现实条件发生了问题。”同时,该学派的集大成者,德国的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也认为,社会通过它的“过滤器——三种文化因素:语言、逻辑、禁忌来塑造社会成员的性格和潜意识。”其主张人是社会的产物,文化决定着人格。“病态社会必然产生病态的人格。”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西方病态的人格性格。
而与此同时,文化人类学的杰出人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1887-1948)和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去阐述文化对人的影响。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出版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抗的两极。社会文化提出了个人赖以生存、创造的原材料。……文化贫脊,个人便会受害;如果它丰富灿烂,个人便可以得到大大发展的机会。”她强调文化对社会成员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但也不否定社会成员的生活有其自主性。她多次申明:“具有某地文化经历背景的人类学者中,没有一个曾经相信,个人不过是一些机械地执行其文明指令的自动机。”而被称为人类学“创业之母”的美国女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1907-1978)在其名著《来自南海》(此书由1928发表《萨摩亚人的成年》、1930年发表的《新几内亚区儿童的成长》和1935年发表的《三个原始部落》的三部曲组成卜一书中,通过对上述原始部落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诸如青春期危机等原先我们一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所谓男性与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其特定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
上述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存在什么永恒的超文化的人格特征。不考虑特定社会的规范,就没有人格的变态与常态之分。”
(一)地理环境因素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和环境必然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农业大国,这就使我国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故在许多成语中都与土地有关,如“土豪劣绅”“、土生土长”和“土崩瓦解”等。而英国则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其四面被海水环绕,故其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也促使其所形成的文化中都与水或航海有一定的联系,如在比喻一个人挥霍金钱的时候,会用“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来加以描述;在形容一个人的形体单薄、虚弱的时候则用“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来加以描述;而在告别友人的时候则会用“haveagoodsailing”(一路顺风)来加以描述等。因此,只有掌握了中西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够正确对语句进行理解和翻译。
(二)因素
宗教文化也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会因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宗教门派众多,但是主要的可以分为道家、佛家和儒家这三个主要的流派。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义,如中国道家主张人和神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佛教则主张佛祖则是至高无上的神,其法力无边,这也可以从我国古代语言中明显看出。汉语中有“天命不可违”、“借花献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的语言表达。而西方则主要以基督教为主,他们只承认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无所不能,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和“Heaven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等。因此,为了达到翻译忠实原意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二、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一)导入异国文化
中西翻译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识度和理解度,教师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导入到量的异国文化。通过将英语翻译与文化学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英语翻译的水平。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在导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的来源。例如,英语中有“raincatsanddogs”的习语,这句话用汉语可以表述为“倾盆大雨”,但是如果按照直白的翻译就会理解为“下猫跟狗”,这样就明显偏离了翻译的本意。这句习语主要来源于北欧的神话传说,传说猫跟狗对于风和雨等天气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又如“asstrongasahorse”(壮如牛),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意思来理解则成了“壮如马”了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个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出现上述可笑的误译现象。
(二)介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英语结构区别于汉语结构,其重视主题句和主体结构的构成以及句子结构连接过渡词的作用,并且侧重用介词和连词来表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很少用或几乎不用。另外,英语表述别忌讳重复,如果出现重复的问题,通常用省略、替换或代词的形式来加以表示,但是我们汉语中常用重复来表示强调。
(三)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上述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通过删减或增加词语来使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增删词语以及拆分语句等手段。首先,词类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其主要是将那些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或具有动作意义类型的名词后接of的形式按照汉语中动宾短语来进行翻译即可。其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增加或删减词汇才能够使意思更加忠实原文的含义。
三、结语
郭慧婷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当代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差异性,探讨本土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文化差异 本土文化 比较管理
一、比较管理学及研究方法介绍
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工业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杨海涛(1985)提出比较管理学具有跨国性、整体性、自觉性、时空性、跨学科性、可比性的特点。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分类,曹增友(1987)将比较管理学的主要应用研究方法分为比较研究法和类比研究法两大类,同时辅助以其他研究方法。根据邓荣霖教授的观点,,将比较管理方法分为四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二是横向比较法;三是企业主体从企业的视角看待管理;四是多元分析法。
本文拟运用横向比较法,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共同点与差异性,从而分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或实践道路。
二、西方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为起源,故本文中选择美国背景文化以代表西方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国家,更加注重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侧重分析员工的需求、报酬体系和工作乐趣。
西方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第一,关注个体考核体系,具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等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第二,晋升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权利化程度低,实行人才的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比较重视,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按照教育水平的高低分配薪酬,之后,能力在员工的职位调动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员工的晋升与选拔均具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竞争过程比较公平。第三,薪酬激励方面,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具有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关注员工个人的福利计划,员工有自主选择福利条款的选择。
三、中国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两千多年来,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为信奉“仁”“礼”“义”,强调群体生活和合作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社会取向也对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本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考核方面,受到本土文化中权威倾向的影响,在员工考核主体的选择上多为上级单向考核,考核内容更加强调“品德、能力、业绩、勤奋”等因素,考核过程容易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此外,受到人际关系影响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制度往往易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缺乏经验。第二,晋升方面,员工的晋升强调资历和经验,员工晋升渠道狭窄,晋升机会缺乏,能上不能下的行为较多。人际关系在晋升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员工的调动与晋升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平衡集团关系的手段。第三,薪酬方面,中国员工“不患寡而患不均”,注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薪酬发放方面缺乏激励性和竞争性。
四、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启发
针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为改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员工培训。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制度是薪资分配、员工培训、职位调动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评定,并对做出特殊绩效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以此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薪酬计划,弘扬“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建立具有竞争性特点的薪酬同时,重视员工福利薪酬的发放。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曹增友.比较管理学[J].科学管理研究,1987,5(2)
[2]杨海涛.国外比较管理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5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 中日商务
0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是人的交际的两种主要方式,而非语言交际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固有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同一内容的非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行为或动作,其所表示的意义也大相径庭。因此,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透析交际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深刻涵义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1 非语言行为与文化差异
今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非语言行为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近副语言学、身势学、近体学等新兴学科。美国著名的学者Samovar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内涵及所应包括的内容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在他的论述里,非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行为动作,它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及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根据Samovar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主要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目光、体触及副语言等,另一类是与环境相关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时间、空间和人际距离等。
在跨文化交际时,对非语言行为尤其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的正确解读将会对推进异文化的顺利交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背景相异的交际双方,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不会正确读取、破译、诠释对方无意识地做出的非语言行为信息,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和误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交际摩擦与冲突,促进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尤其是三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身体行为非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性及其重要特征是很有必要的。
2 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2.1 目光语
目光语是非常重要的非语言行为之一,在跨文化交际别是传递细微情感方面具有丰富的表义功能,具有其它非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及目光语所传递的信息非常多,而且其表达的含义也大多因文化而异。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不同的文化目视行为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与人交谈时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表达对讲话者的尊重与重视,是一种礼貌行为;而在日本,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鼻子、颈部,直视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此,与人交流时,目光放在何处,目视时间多长,这些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其使用也十分复杂而又敏感。
日本民族因为其纤细敏感的民族性格,对他人的目光、眼神及表情都非常地敏感,他们认为谈话双方的直接对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往往会回避这种直视行为,对对方视线也采取回避行为。如果不了解这种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中日跨文化交际时就容易产生误会。例如,面对面交谈的日本人通常是默默地低着头或者视线游移不定,但这并表示不友好也并不是害怕或没有自信和难为情的表现,而是日本人的特定的说话方式。又如在开会或谈判的时候,中国人往往倾向于一边注视对方的眼睛一边倾听对方的讲话,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同时也是觉得对视可以更为观察对方表情,了解对方的思想,从而促进谈判的有效进行;而日本人却会避免直视对方,常常低头闭眼,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在听对方发言也不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见解,恰恰相反,这表示他正在认真地听取对方的发言,这是因为纤细敏感的日本人会认为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不礼貌,是粗鲁、含有敌意和缺少尊敬的表现。同理,在道歉的场合,中国人一般会一边直视对方眼睛一边道歉,以表达自己的真诚歉意,而日本人往往会一边鞠躬一边回避对方的视线。这些不同的目光语表现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在日本文化的影响下,直视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由于自己犯了错误或者给对方添了麻烦进行道歉时,只有避免直视才能表达自己的羞愧或惶恐心情。更有甚者,日本人与人握手或者干杯的时候,也并不直视对方的眼睛,这对不了解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会觉得是一种失礼行为。因此在中日跨文化交往时产生误解是在所难免的,唯一的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途径是设法了解、掌握交际双方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2.2 手势语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手势可以说是身体语言的中心部分,是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交流时,手势作为交流的辅助手段,可以更加形象表达话语的含义,使人印象深刻;甚至有时无需语言,仅仅手势就能传递信息,表达一定的含义。但是,由于手势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所以文化背景不同,其手势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了解中日手势的行为差别,洞悉手势背后的文化差异,既可以避免使用让人费解和产生误解的手势,又可以正确读解对方的手势语,这将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中日手势语有不少的异同点。比如最简单的手势动作――数字一到十,中国与日本一到五的手势表达基本相同,但是从六到十的手势不仅动作不太一样,表达的含义也略有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些手势语的行为差别及其文化差异,用自己本民族的手势向用对方表达数字,对方就不一定会理解,有可能还会招致误解。例如,在中国右手拇指与小指伸出是表示“六”而在日本是打电话的意思;在中国右手拇指食指伸出是表示“八”而日本是表示打枪的意思;中国食指弯曲代表数字“九”而日本则表示小偷、扒手。大拇指与小拇指在中国与日本所表达的含义更是大相径庭。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称赞、表扬他人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父亲、丈夫或男性之意;竖起小拇指的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看不起对方、鄙视他人之意,而在日本则表示女性、女朋友、情人的意思。同一手势动作含义却相异是因为日本文化认为拇指是五指中最强有力的,而小指则是五指中最纤细、最柔弱的,而这正是男人与女人的性别力量的对比。此外,在桌面敲食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用来向为自己斟茶倒酒的人表示感谢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遇到困境感觉迷茫不知怎么办的时候使用这一动作。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文化差异比较大的手势动作,了解对方手势语所包含的信息,避免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
2.3 身势语
身势语与人的各种身体姿势行为相关,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包括坐姿、点头、握手和鞠躬等。 在中国, 人们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一般都是坐在椅子上的; 但是在日本,在外面是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而在家中则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 一般坐姿是把双膝并拢、双腿弯曲,跪在地上,臀部压在脚跟上端坐在榻榻米上,这被称为“正坐”,是最正式的一种坐姿。但是时间长了腿会发麻的。此外,也有较为随意、轻松的坐法则是男性的“盘腿坐”和女性的将双脚向侧面伸出的“横坐”姿势。其实日本的正座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后来一直被保持沿袭下来,这与日本的环境气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日本是高温、湿气重的国家,而用稻草等天然素材制造的榻榻米具有保温、吸湿的作用,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很适合日本的风土和气候。
除了坐姿之外,另一个颇具日本特色的非语言行为就是“点头”。在中国,点头通常表示同意之意,但在日本点头并不一定就是表示同意,而是一种习惯行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 在聆听对方说话的时候,日本人喜欢沉默不语,习惯随声附和,并且不住地点头,这是他们的一种行为习惯,是为了显示自己在认真聆听的习惯反应而已,并非表示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或主张。这与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相关,他们认为这种非语言行为方式能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可以维持谈话气氛、促进谈话顺利进行。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聆听对方讲话的中国人一般习惯于默默地倾听,不会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有在表示赞同对方意见时才会点头表示同意,更不会像日本人那样随声附和,这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因此,中日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日本人的这一特性,及时做出反应,也不要曲解日本人点头的本意,造成误解。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日本人的习惯恐怕还是日本人的鞠躬,它是日本人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国,人们互相之间的问候一般是微笑点头握手。在日本,鞠躬除了表示问候之意外,请别人帮忙,请求别人做某事,向别人道歉,祝贺别人,向别人表示感谢等等许多场合都伴随着鞠躬。日本的鞠躬行礼有相应的礼仪规定,分有15度、30度、45度及90度的鞠躬礼,一般根据对方身份、年龄、地位、职位的不同及双方相识程度,相应地鞠躬的深度、时间和次数也就会不同。日常招呼礼仪的场合,对于同事、朋友只需15度鞠躬;而面对重要客户、上级长辈时则必须鞠躬30度。在正式道歉的场合,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般鞠躬45度,并且弯腰时间也要足够长,决不能含糊,以表达自己真诚歉意。而鞠躬90度的最敬礼一般不常见,只有在表示深深谢意及深刻谢罪的场合,以及在神前与佛前等宗教仪式场合才会用到。此外,正式的鞠躬礼仪还非常(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57页)重视鞠躬的先后顺序及所持续的时间。年轻人、身份卑微者及女性一般要先于长者、尊贵者及男性行鞠躬礼,而且弯腰时间也长于后者。因此,在对日交往中,根据场合及对象行使不同的鞠躬礼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小结
非语言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别是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关注的地方。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清楚了解中日文化在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体现,深刻洞悉交际对方的行为习惯,正确运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推动中日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 茨克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庆祥.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精神层面的差异:
构成银行企业文化内核的是理念文化和精神文化,是银行存在和运行的精神支柱和发展的动力资源。它们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与银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是分不开的。
①农行没有沉淀出有利于农行长远发展的理念体系
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理念的作用是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其格式就是把企业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决策意图,升华为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进而转化为员工的职业行为。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都各有特点,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提出的“双成”理念(即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海尔公司的三个理念(服务理念是“真诚到永远”,用人理念是“赛马不相马”,质量管理理念是“无缺陷”)。
渣打银行的理念体系是“平衡追求发展与严格控制成本和风险”与“客户至上”。其所有的制度、行为、物质方面的制定和创新都是围绕这个理念体系而运作。而农业银行自建行以来,由于业务范围和工作重心频繁调整,其职能定位几经改变,使得农发行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决策意图体现阶段性特点,也造成农发行企业文化定位基础不牢固。再加上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自发状态,因此,没有能积淀出有利于农发行长期发展的理念体系。
②农行核心理念缺乏特色与差异性
农业银行目前的核心理念是2006年对外公布的“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理念。其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主人翁精神、敬业尽职精神、团队精神、竞争和创新的精神等内容。这个理念尽管表达了企业精神和作风,但是同样由于国家对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尚在进一步明确中,因而这个核心理念显得既缺乏金融行业特色,又缺乏农发行个性和创意,放在任何金融单位、任何企业甚至任何机构均可通用,在农发行分支机构也很难得到理解上的统一。而渣打银行把风险和收益摆在同等高度,明显带着金融银行业特有的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小的特征,其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目标与战略,也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手段与独树一帜的经营成果。
③农业银行缺乏员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商业银行员工的价值观对于商业银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内驱力,渣打银行在全球雇员中建立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渣打银行的每一位员工都深知银行所倡导的坚毅不拔、反应敏捷、创意无限、信誉可靠、国际视野的5个价值观,并将它们当做自己工作的指南,无处不体现着渣打银行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作为内部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能否被广大员工认同,能否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能否从本质上解决奉献与索取、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银行文化只有能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树立起“行兴我兴,行衰我衰”的利益共同体与事业共同体。目前,农业银行只有三化口号,缺乏员工正确价值观培养银行文化建设。
④产品服务差异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包括金融理念、金融产品、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的创新。渣打等外资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占据有利地位,在金融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二十世纪70年代起的可转让存单、万能保险单等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金融资产的期货期权、商业票据现金管理账户、ATM等再到二十世纪90年代指数期货、货币与利息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可谓五花八门。而目前农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的部分业务中,金融产品比较单一。
⑤制度层面的差异
1.企业制度存在缺陷
渣打等外资商业银行企业制度构筑的逻辑前提是:产权清晰——人格独立——信用纽带——法制完善——经理阶层——市场环境。在农业银行中,这个逻辑前提还未完全具备,即制度发育不良,而制度发育不良可能造成农行运营出现如下无序情况:
2.产权模糊——资产增值乏力——偏移利润最大化目标——商业银行领导满足于行政级别升格。具体来说,不少农行分支行领导追求的不是经济目标而是政治目标。
3.法人治理机构虚设——权力不受监督——掠夺性经营——职工股金成为交际费用——“败家子”行为。具体来讲就是银行所有者缺位,必然导致经营权不受监督,即便形成了法人治理机构也是形同虚设。
4.权力干预——经济行政运作——经济空壳化、泡沫化。
⑥员工行为规范差异
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银行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这是银行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银行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1.农业对“客户至上”的服务行为准则认识存在误区:“客户至上”是农业银行和渣打银行共有的行为准则。所谓客户至上,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关注客户的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和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渣打银行的经营活动、服务规范都是全方位围绕客户来开展的,让客户从内心体会到“上帝”的感觉。而农业银行对“客户至上”的理解基本还停留在微笑服务、规范着装等表层现象上。不少农业银行分支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店大欺客”的现象,其员工的一举一动、一眼一样都极其恶劣,严重损害了客户的感情和农业银行的形象。
2.缺少员工的学习娱乐活动:农业银行缺少“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员工当作赚钱的工具,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重现成人才招聘、轻现有人才培养。甚至不少支行把员工超八小时工作当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除了上班,很少组织员工进行团队的学习娱乐活动。
3.队伍建设薄弱:由于管理上的行政色彩和目前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现状,农发行用人树人理念相对薄弱。不但没有着手人才储备,而且确立的市场化用工机制让新来的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家园感。对员工培训也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安排,举办的知识培训一般限于中高级管理人员,操作层参加的全是技能培训,参加知识培训的机会很少,充电严重不足。
(2)风险管理差异
不论法律干预还是国家权力干预,权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大,法律就越远离经济生活。在农业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秩序,制度发育不良,法律精神不足,不良资产始终高居不下,经营乏力。风险管理文化方面:渣打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卓有成效,但我国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农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重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表、土地房屋抵押品的信贷模式,但是不仅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低,坏账率还是居高不下。比如2007年, 农行不良贷款合共为8179.73亿人民币,较2006年末增加826.8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3.43%略升至23.5%。如此高的坏账率严重影响了农业银行的健康、稳定、持续性的发展。
①法制不全——市场竞争无序——“灰色经济”行为膨胀——规范管
理成本过大。
②违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农业银行坚持从严治行,建立了分片巡视制度,制定了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和经济处罚办法。但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执行文件带有随意性,各类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③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随着金融业务的日益创新,其风险也日益复杂。而农业银行并没有像渣打银行那样把风险防范摆到企业文化层面上去,内控机制薄弱,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3)客户导向差异
从音乐调式来看,四音音列构成了西方调式体系,且由于音程的多变组合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调式,即常被人们称作“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文艺复兴之后,调式不断发展,我们熟知的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也分别由爱奥尼亚调式、利底亚调式和混合利底亚调式以及伊奥利亚调式、佛里吉亚调式和多利亚调式逐渐演变而成,它们之间互相融合、渗透,进而形成了现在的和声大、小调以及旋律大、小调。而中国音乐的调式则采用五声性结构,通过演绎构成宫、商、角、徵、羽五种五声调式。在内在的构成上,西方的音乐比较复杂、精致,更加适用于表现华丽、细腻的音乐情感,而中国音乐形式比较简洁、质朴,可用来表现粗线条的音乐风格。从音乐织体来看,以主调音乐为主的西方音乐体系中,主调贯彻整个音乐织体表现音乐的主体旋律或完整旋律的意义,和声和音列均对围绕主调起到了衬托的作用,音乐的织体思维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结构思维。而中国音乐的音乐织体注重各声部旋律横向性的线性展开,思维方式属于单纯的横线性织体思维,即使是多声部音乐的织体也是以西方音乐织体的复调音乐来构成而非主调音乐。究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则主要在于中西文化传统与美学传统的不同,西方音响的立体化体现了西方音乐文化将时间过程空间化的倾向,使得西方音乐多呈现奔放之态。而中国的音乐文化特点是时间型的,在流动中建立审美文化方式,追求温婉绵延的单线延伸的横线性织体思维,将空间形态时间化的倾向,使音乐呈现出了内涵含蓄深邃的音响效果以及游动的音乐线性轨迹。从音乐节奏看,西方音乐节奏多为“功能性均分律动”型,即在这个节奏体系中,强弱拍规则均匀地交替进行,强弱幅度明显,且具有第一拍为强拍、其余为弱拍的固定模式,节奏感较为强烈。中国音乐节奏虽然也有与西方音乐节奏相同的“功能性均分律动”及规则均匀的强弱拍安排,但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变化性节奏,乐曲节奏更加自由,在音乐中并没有按照“首拍强”的规律进行创作,强拍在小节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中西节奏的区别究其原因在于“西方人的思维常规是数学式的,中国人思维常规是逻辑式的”。西方的文化模式注重理性的分析与知识的精准,追求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人为的改造世界观念,这与他们的哲学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机械自然观的产物;而中国文化注重人的自然发展以及无为而为的哲学观,这使得音乐节奏呈现出随意的特点,由创作者自主决定,而没有一定的规律去遵循。
二、钢琴音乐艺术创作在我国的发展
通过以上差异的分析,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在追求西方音乐复杂、精致的音乐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我国音乐的民族风格。中国早期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打破了以传统的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的创作模式,转而较多地去尝试西方音乐作曲技法来进行创作,并开始对作品中的和声、旋律、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安排等加以重视,这为当时我国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转变了音乐研究者的思想意识,用西方音乐的缜密思维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使音乐呈现出了内涵含蓄深邃的音响效果以及游动的音乐线性轨迹。我国最早出版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赵元任先生的《和平进行曲》(1915年),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出赵元任先生有意识地将功能和声与中国民族音调进行结合,为创作出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确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处于和的特殊时期,反映时代精神成为当时音乐创作的主题,此时钢琴创作中的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被运用得愈加成熟,作曲家们也更加注重使用中国音乐思维和音律来创作钢琴作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品,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正是通过简洁的创作手法使旋律及节奏变得更加紧密,所使用的民族化的和声与复调手法,使音乐织体与旋律互相衬托,另外,其所创作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中国特有的含蓄优雅的艺术内涵得以充分的展现。而在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融合的过程中,桑桐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更是将自由无调性的创作原则加入其中,为了拓宽调性布局与和声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而将多声部的作曲技法与民族音调相结合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的频繁交流,更多的创作思维和技法传入到中国,这使得钢琴音乐的创作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如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朱践耳的《云南民族五首》、王建中的《樱花》和《彩云追月》等,这些钢琴作品或是以声乐曲的旋律、民族音乐的音调为基础而改变的钢琴曲,或是根据作曲家自创的作曲技法而写成的实验性钢琴曲,或是运用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等现代作曲技术而创作的钢琴曲,而不论是哪种钢琴曲,创作者均意识到了东西方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华民族音乐的神韵为基础进行着钢琴音乐创作。
三、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从音乐技法来看,纵观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均是围绕中西音乐形式的融合而进行创作的,其创作手法经历了从初期探索到成熟发展的一个过程。早期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和声构思一直有着欧洲古典乐派的烙印,而现如今的钢琴音乐不仅没有了欧洲古典乐派创作手法的印记,还融入了现代创作技法,注重中西方音乐结构的融合,用西方音响的立体化来体现中国音乐文化线性化的特点,使得音乐的形式更加立体、饱满,丰富了音乐的纵向结构,更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民族韵味。从中西音乐形式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共识的角度看,钢琴艺术的发展不能过分地强调音乐民族元素、强调差异,这样西方音乐有价值的东西极有可能被摈弃,不利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共性,没有创新,我们的民族音乐极有可能逐渐地萎缩。在机械论和唯理论文化背景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了注重理性的分析与知识的精准,追求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人为改造世界的观念,而中国的自然观和无为的哲学观却使得音乐文化形式自由奔放。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突破点使得二者进行融合,通过中西音乐形态的文化差异分析钢琴音乐,并立足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借鉴西方优秀的技法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所用,就一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从文化传承角度看,纵观整个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优秀的钢琴作品的产生无一不是植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如果只是一味依赖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那么钢琴的发展也就只是发展了他国的文化,而我国的音乐文化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因此,钢琴艺术从业者需要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技法和文化入手,结合西方钢琴艺术发展的文脉,将西方钢琴艺术的大气磅礴之势巧妙地融入到我国的音乐艺术中,进行钢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目前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钢琴音乐艺术,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已经不是简单地采用民歌旋律与和声织体的手法,而是深入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了西方钢琴音乐创作技法,将其与中国民族五声音阶相结合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韵味,丰富了钢琴的民族语汇。由此可见,钢琴艺术的灵魂就是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钢琴艺术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之中,立足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否则,如果一味地采用欧洲的音乐体系进行创作和训练,那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传统的美学思维和民族思维则会在我们的心中不自觉地丧失。
四、结语
关键词:茶艺文化;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已经实现了实质性改变。视觉设计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而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人们的兴趣,同时也不能满足信息传达的具体需求和内涵。在技术创新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对媒体传播形式和内涵实现了重要突破。正是传统媒介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需要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要注重形式到内涵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艺术日益朝着综合化、多样化、内涵化方向发展。
1茶艺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随着饮茶习惯与传统文化融合性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内涵独立、体系全面的茶文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体系化认知,可以看到茶艺实际上是在人们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作为当前一种文化体系,其形成基础是汉族文化,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充分有效融入和借鉴了其他文化体系的内容,尤其是对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效融合吸收。茶艺文化中包含了茶叶品尝以及用艺术手段操作泡茶过程,同时也有对品茶环境的有效品味等。而选择不同的背景,其都有风格完全不同的茶艺形式予以展现,想要领略到茶艺文化的内涵,必须选择合适的环境,因此茶艺文化实际上是精神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全面统一。茶艺文化中融入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学理念,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其全面完善的融入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寄托。因此,如果想要全面了解茶艺文化,就需要在了解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实际上,总体来说,茶艺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茶艺文化是将茶与艺术的体系化融合。茶艺文化的基础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茶道规范,结合艺术加工,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展现为一种技巧,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从而有效丰富了饮茶的内涵,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饮茶过程中所具备的美感。其次,茶艺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整个茶艺文化体系内容多样,充满各种情感,其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客观上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艺术化品质。此外,茶艺文化,还是一种具有独立魅力的表现艺术,想要给予品茶人具体的艺术情感,就需要借助一定表演,通过视觉上的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具体了解。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中更重要的在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理念,可以说茶艺文化就是人生品味的过程。对人们来说,想要感受到茶艺的内涵,那就必须细细品味感受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通过品味茶艺,从而实现自身心灵的有效升华。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充分有效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对其他文化艺术体系进行了有效借鉴,并且随着发展应用不断完善,茶艺文化体系逐渐成熟,其也对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当前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的全新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实际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统称,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当然与无线、移动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相关联的技术都可以成为新媒体。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承载容纳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传播过程倾向碎片化、整个信息传播是在虚拟化环境下实施,以及其信息传播过程极其迅速及时。而在新媒体影响下,无论是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还是其视觉影响都有着重要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其对视觉设计有着重要突破,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设计过程中,其主要通过的是数字技术和电子媒介,因此要想赋予整个设计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先弄清设计美的具体内涵,从而有效指导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工作。事实上,我们通常认为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通过围绕某一目的,从而制定相应设计理念和方案思路,进而实现具体设计。根据设计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有效表达。而整个设计活动,不仅要满足应用目的,也有融入人们的情感内涵,同时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待值不断提升,赋予设计活动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内涵也极为必要。在设计活动日益细致成熟的今天,人们关于设计美学内涵的认知也更加完善。关于设计美的认知,事实上是在设计理念不断成熟、持续发展的表现。所谓美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主观认知。设计美不能割裂来看待,其美感是在设计活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设计活动开展的初期,其更在意的是实际应用,一直到当前注重设计形式美与内涵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说人们对设计美的认知也进一步成熟,设计美的细节也进一步成熟。随着新媒体时展不断成熟,加上设计活动日益完善,人们对设计美的期待从简单的形式美感发展为整个设计功能属性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具体美感。同时,人们也在尝试去挖掘和探究这一设计美感背后所具备的价值和情感,探究设计美的本质和内涵。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将实用性需求与艺术性特点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设计活动作为艺术形式的展现方式,其有着自身独立的境界内涵。总体来讲,设计境界中包含了满足应用需要,具有形式之美和情感内涵等。而这一内涵与茶艺文化的美学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无论茶艺文化如何展现,其基础是品茶,这一根源不能背离。而整个茶艺文化中也具有相应的观赏形式,同样,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也融入了丰富而成熟的价值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是整个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期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符合时展特点,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期待。
3新媒体时代茶艺文化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艺文化,尤其是在人们对茶文化认识进一步成熟的今天,应用茶文化,融入茶文化,极为必要。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有着更高期待。茶艺文化与视觉设计有着融合上的可行性,其不仅符合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要求,同时也将有效提升视觉设计的整体水平。当前整个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下,其整体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发展直接催生的是新事物,直接影响的是设计理念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现阶段新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不仅出现,而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整个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的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结合,同时也需要将新技术与整个设计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让人们通过观赏设计内容,产生实质性感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其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感知更多是设计者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因此设计不仅要有视觉美,还要有真实感受。在新媒体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物质元素也实现了极大发展,而茶艺文化的展现形式也可以更为直接。相对于以往的文字记载或者图片阐述来说,在新媒体发展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可以通过更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感受整个茶艺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学内涵。而对于视觉设计美学形态来说,茶艺文化其不仅要展现出茶艺技术的美,还要融入必要的观赏美和艺术内涵的美。而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内涵。也就是茶艺文化可以展现三种美学内涵的层次性融合,从而在展现其观赏效果的同时,整体提升其设计境界内涵。当然,通过新媒体途径所展现的茶艺文化,还需要展现出茶艺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这是其美学内涵最深层次的表现。基于新媒体时代特点,评判茶艺文化的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标准有很多。尽管新媒体时代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在认知其美学形态时,仍然会使用一些传统的观念,而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理念也会出现全新变化。其中不仅会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会对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自然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效考虑。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赋予视觉设计全新价值内涵和美学理念,尤其是整个视觉设计认知更注重人性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融入观赏者的情感,从而形成美的共鸣。因此,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茶艺文化展现形式更加注重体验,其表现途径更加丰富,其美的情感内涵更容易被人们认知。
4结语
随着当前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整个社会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其整体视觉设计和人们的美学期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人们来说,不仅对色彩搭配应用有了更期待,同时也希望整个设计过程中,具备相应文化内涵。因此,结合新媒体时展趋势,探究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极为必要。实际上,在新媒体时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学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以往的实用性发展成为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化内涵。但是当前多数视觉设计并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到新媒体时代,整个视觉设计将更具有内涵,同时也会吸引消费者感受到相应价值情感。
参考文献
[1]杨东娜.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包装工程.2012(12):176-182.
[2]谭旭红.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3(4):229-235.
[3]程笑君.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3(15):76-81.
[4]陈振平.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向[J].艺术教育,2014(21):222-226.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70-01
一、引言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交流经验的符号系统。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外我们还会用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我们交流、传达思想,它是语言的必要补充。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非言语所传达的信息占到了信息总量的93%,对交际的影响之大,。因此,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非言语的主要分类及其中的意义差异做一论述,以便帮助人们在非言语行为交流过程中弥合差异,促进理解。
二、非言语行为及其分类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和意义。语言学家F.Poyetos认为非语言交际即个人或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观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非言语行为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意性。在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甚至对立的含义,如有些非语言行为中的身势语是约定俗成的,为不同文化所独有,这就造成了非语言行为因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二是非结构性。非言语交流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属于自发的、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因此是无章可寻的。三是连续性。语言交际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有始有终,持续时间有限,而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争论过后,语言虽然停止了,但双方丰富的表情仍然在传递许多信息。
关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的观点,非言语行为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是动态无声的;而站、坐、蹲等姿态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态无声的;有声的指辅助语和类语言等行为。
三、非言语行的表现形式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我们常常根据非言语行为做出对别人的重要判断和决定,洞悉别人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文化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方式。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最基本的文化差异涉及到身势语行为方面和体距行为方面等。下面就具体探究这两类非言语交流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身势语行为之文化差异。
身势语是关于身体动作交流方面的研究。这一领域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语、触摸以及副语言。以下对身势语中最基本的姿势和目光语做出解释。A
透过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姿势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以站姿为例,在中国,一般是晚辈或地位较低者以站为礼,倾听意见,处于被动地位;长辈或地位较高者常坐着,处于支配地位。在西方,正好相反,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长于坐者,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在很多场合,西方人对“站”有一种偏爱,他们喜欢站着开会,站着吃饭,站着聊天……这就说明,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研究体姿在民族文化与跨民族文化的语言交流中的差异以及内在含义,对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光语是一个人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不会长时间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谦卑。但是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美国文化要求人们直视别人的眼睛,这是为人忠诚的标志。这在美国也传递着“我与你平等”的信息。中国人那种谦卑的目光行为对美国人来讲,可能意味着“我把你排除在外”,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一般地讲,与西方人交际时,东方人应做到既避免盯视。而与东方人交际时,西方人也应该采取自谦式的目光语。因为直视对方对美国人是礼貌的行为,而自谦式是东方人的礼貌行为。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唯一途径就是设法掌握彼此间的使用规则,才能顺利的实现目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性。
(二)体距行为之文化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着一种个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对空间和距离的看法、使用和构成,并用此传递信息,这就是空间与距离。交际距离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不同的空间距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美国,人们的空间观念比较强,因为他们更看重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然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亲密程度随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越近关系越亲近,反之则越疏远。如果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忽视了这些民族文化的习惯,结果必然是伤害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文化交流的成功。
四、结语
同言语行为一样,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在人们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非言语行为表现出了不同的内涵。在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保持高度警惕性,多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习惯,观察他们怎样实施各类非言语行为,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的实施非言语行为的能力。在实践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非言语行为对情景的适应性,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文化冲突和彼此之间的误解,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惠.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的差异[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黄玲.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J].石油大学学报,2005,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郑树棠.新视野读写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祖林(1957-),男,河北省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副教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文化差异战略联盟稳定性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战略联盟的概念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拥有市场或者共同使用资源等),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简言之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战略性目的而达成的一种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关系。
2.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含义
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可以定义为企业战略联盟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在动态上保持战略联盟的完整,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战略联盟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变化、矛盾乃至冲突,但是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行是联盟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3.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语言,教育以及风俗习惯上存在的差异,企业文化差异是不同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上的差异。文化冲突指的是两种及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企业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推动组织创新,保持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会萌生出新的灵感,新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文化差异使企业战略联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时,注意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这样会得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相反,一成不变的文化环境过于安逸,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更不利于企业战略联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适度文化差异推动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企业的文化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管理者通过接触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自身管理的不断进步;员工通过接触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这些都能促进企业战略联盟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消极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适度利用,会给联盟的稳定性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便会撼动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1)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企业战略联盟成员相互之间建立坚固的信任机制,联盟的效果才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企业战略联盟的共同目标才能尽快实现,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的文化越接近,融合程度越高,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就越趋向于一致,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越少。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是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基础,如果因为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使联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那么战略联盟将会面临根基不稳甚至瓦解的后果。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在组织结构上比较松散,因而其管理难度本身就比企业大,文化冲突更是加剧了联盟管理的难度。文化差异产生的管理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调整组织结构来解决,而是需要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上的融合。举个例子来说,在跨国战略联盟中,受中国“求稳”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管理者决策比较保守,对机会的把握不够及时,而西方管理者敢于冒险,这两种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在管理决策上产生很大的差异和冲突,这就需要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者观念的改变来取长补短,弥补各自决策上的不足,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1.正视文化差异,从差异中受益
跨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和接受差异,由于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独特性,不可能消除文化差异,所以只能正视和利用文化差异,企业战略联盟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同时,应该探索灵活的管理方法,鼓励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差异,使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变文化差异为竞争优势。
2.有效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预防文化冲突
在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的时候,应注重发现合作伙伴企业文化的优势和环境,对于存在的文化差异,为可能的文化冲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建立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3.加强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实现文化重塑
通过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在价值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发扬自身文化的优点,对联盟内成员进行文化传播,推动整个战略联盟的稳步前进。要实现文化重塑,既要倾听联盟成员的建议,选择被成员广泛接受的方法,还要学习其他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使战略联盟的文化重塑不盲目,建立联盟共同的文化,即联盟文化。
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不仅仅能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战略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基于文化资产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65-68.
[2]王菲.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陈超.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4]任远.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2).
[5]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